止口结构设计尺寸图.doc

止口结构设计尺寸图.doc
止口结构设计尺寸图.doc

止口与反止口尺寸图A=0.8~1mm

B=0.7mm

C=0.7mm

D=0.2mm

E=0.7mm

F=C0.2*.02mm

G=C0.2*0.2mm

H=0.05mm

I=0.05mm

J=>0.7mm

此肋可距主为保证反止口的效

果,此类型一般配对析0.1mm 间做,两肋间隙2mm

隙,起到定左右,肋的厚度做到

位主析的作0.7mm

反止口类型 A

反止口类型B

反止口类型C

结构设计总说明识图讲解讲解

结构设计总说明识图讲解 三、自然条件: 3.1场地的工程地质及地下水条件: 各土层的信息及地下水情况确定合理的基坑支护形式; 2.基坑开挖过程中查看实际的土层是否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各土层的信息一致,如果不一致与基坑支护单位协商是否调整支护形式; (1)根据水位表信息确定基坑支护形式; (2)根据水位表信息明确降水方式; (3)对于在干湿交替条件下,注意设计对混凝土结构是否有特殊要求。(《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有建议,设计应考虑。) 四、正负零绝对标高 结构说明给出中±0.000的绝对标高,核对结构图与建筑图相对标高±0.00相对应的绝对标高是否一致。 七、设计采用的荷载标准值 结构说明中给出的设计荷载标准值,作为顶板拆模后楼面堆载的依据。 八、地基基础 8.1 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本工程整体采用天然地基,基底标高在36.00m左右,持力层土质为第四纪冲洪的粉质粘土、粘质粉土3层,局部存在的有机质粘土、有机质重粉质粘土3-2?层在验槽时视钎探情况酌情处理,综合考虑的承载力标准值(ka)为160kPa。 1. 若工程采用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应随时掌握持力最后一步土开挖时基底的土质情况,如果达不到持力层土质要求,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协商,从新确定开挖深度。避免二次开挖。避免施工成本加大及影响施工进度。 2.如果塔吊基础设置在基底标高,可作为地基是否满足塔吊的地基承载力要

求的参考,不满足塔基承载力要求时,需对对地基进行处理,确定处理方法。 8.1.1 天然地基基槽开挖至基底标高以上200mm时,应进行普遍钎探,并通知地质勘测、监理、设计等有关单位共同验槽,确定持力层准确无误后方可进行下一道工序。 提前绘制钎探图,钎探点布置视地基复杂情况间距1.0m-1.5m,钎探深度应符合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要求。 8.2 关于施工降水 8.2.1 本场区施工时,应根据地勘报告及实际情况确定是否降低地下水位,保证正常施工,防止结构上浮,同时应采取措施防止因降低地下水位对周围建筑物、道路产生不利影响。 1.工程如果需降水,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论证。应考虑是否对建筑物、及道路产生不利影响,如有影响,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勘察报告》应有建议是否需要降水) 2. 防止结构上浮问题设计应考虑。 8.2.2 本工程在完成基础底板且主体结构完成了地上六层或以上时具备停止降水条件。 1.明确了停止降水的条件,如果本工程有沉降后浇带,还需考虑其封闭时间是否影响停止降水时间。 (2)停止降水时间(对应的形象部位)应在降水方案中体现。 8.2.3 如需提前停止降水,须根据周围未降水区域水位标高和已完成结构楼层情况由相关各方(甲方、监理、设计、施工、水位监测等单位)共同商定。 8.2.4当施工组织计划先停止降水后补浇后浇带时,应采取图1-2、图1-3的先停止降水后补浇后浇带的加强措施。 (1)首先确定是否采用先停止降水后补浇后浇带 (2)如果确定采用先降水后浇筑后浇带的方法应采取图1-2、图1-3的先停止降水后补浇后浇带的加强措施。并体现在方案、交底中。 (3)停止降水及后浇带施工明确,并有书面的依据。甲方、监理、设计的认可。(因为图纸不是一种方法) 8.3 本工程基坑较深,开槽时应根据勘查报告提供的参数进行放坡,对基坑

结构设计总说明(带图完整版)分解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说明 1.工程概况 1.1 本工程位于xx市xxxxx,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由多栋商铺组成; 主要功能层数高度(m) 结构型式基础类型商铺 4 15.400 框架结构独基、管桩 2.设计依据 2.1 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2 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35kN/m 2(50年重现期);基本雪压:0.45kN/m 2; 抗震设防参数:本工程最大地震影响系数αmax=0.04(第一设防水准);场地特征周期Tg=0.35秒;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本工程抗震基本烈度为6 度,场地土类别为Ⅱ类。 2.3 xxx工程有限公司2014.10xxx一期-4号中心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工 程编号:2014-K53 2.4 本工程施工图按初步设计审查批复文件和甲方的书面要求进行设计。 2.5 本工程设计采用的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主要有: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 94-2008 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 多孔砖砌体结构技术规范JGJ137-2001(200 3年局部修订) 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GB50119-2013 补充收缩混凝土应用技术规程JGJ/T 178-2009 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T50330-2013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2013年版(涉及规范版本更新及修订的应按现行规范执行) 2.6 桩基静载荷试验报告和地基载荷板试验报告(本工程需有前述报告后方可进 行基础施工) 3.图纸说明 3.1 计量单位(除注明外):长度:mm;角度:度;标高:m;强度:N/mm 2。 3.2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1.700m。 3.3 本工程施工图与国标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 规则和构造详图》配套使用。 3.4 结构专业设计图应与其它专业设计图配合施工,并采用下列标准图: 国标 11G101-1、11G101-2、11G101-3、11G329-1;中南标 12ZG002、12ZG003、12ZG313 3.5 管桩专项说明另详。 3.6 本工程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 使用环境。

结构设计总说明

结构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本工程九江市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兴建的鑫瑞华庭-1#.2# ,位于江西省瑞昌市范围内,该工程地下0层,地上6层,室内外高150 mm,建筑物高度(室内外地面至主要屋面板的板顶):19.6m.设计标高,场地绝对标高施工中确定m. 二.一般说明 1.在本说明中凡画" "符号者,为本工程设计所采用. 2.计量单位(除注明外): 1)长度: mm; 2)角度: 度; 3)标高: m; 4)强度: N/mm‘?2?. 3.本工程所注标高均指建筑完成面标高,施工时应扣除粉刷层及其它面层的厚度. 4.凡施工图中说明与本图(结构设计总说明)不一致时,一律以施工图中说明为准. 5.在施工过程中,如遇图纸不清、与其它专业图纸不一致或工程地质不良(与设计不符)等问题时请及时与我公司联系进行处理。 6.对本说明和结构施工图需作设计变更或修改时,应征得我公司结构工程师同意并办理设计变更或修改手续,否则不得随意变更或修改. 7.本套结构施工图钢筋混凝土部分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制图规则及结构构造详见国家标准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包括修正内容)》11G101-1. 三.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 1.结构设计使用年限 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二___级; 3.建筑耐火等级:____级; 4.地基基础设计等级:___级; 5.建筑桩基设计等级:___级. 四.自然条件 1.基本风压(重新期为50 年):W‘?0?=____ KN/m‘?2?,地面粗糙度:b类 2.2.基本雪压(重新期为50 年):S‘?0?=____ KN/m‘?2?. 3.本工程根据______________ 于____年__月提供的《__________岩土工程勘察报告______________ 》及《_____》进行基础及地下室设计.施工时如发现工程地质符或不良地基,请及时与我公司联系处理. 4.本工程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__侵蚀性.抗浮设计水位为____m,防水设计水位为____ m. 5.场地土类型为___. 五.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的主要国家有关设计规范.规程 1.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房屋建筑部分( ) 2.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 ) 3.工程结构可靠性设计统一标准 4.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5.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8.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10.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11.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12.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13.混凝土异形柱结构技术规程 1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 15.住宅建筑规范

结构设计总说明

结构设计总说明 一、概述 1.1本工程为暨南大学旅游学院教学楼,6层,结构采用现浇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物总高21.6米,相对标高±0.000等于于绝对设计标高28.300m 1.2本工程主要依据除另行注明者外,均按初步设计审批文件、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和以下建筑工程现行设计规范: 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3、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4、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6、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程(JGJ79-2012); 1.3建筑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安全等级:二级;抗震设防分类:丙类 1.4本工程抗震设计的类别和等级: 1.5本工程主要使用荷载(标准值,KN/m2):荷载根据《GB50009-2012》规定按功能分区选用。基本风压:W=0.75KN/m2(50年一遇);地面粗糙度类别:C类 1.6本工程设计未考虑冬季施工措施,施工单位应根据有关施工规范自定。施工单位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国家现行的各项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如按施工规范对跨度较大的梁、板起拱等

1.7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1.8本工程图纸中的标高单位均为m(米),尺寸单位均为mm(毫米)。 二、材料 2.1混凝土 2.1.1混凝土强度等级:(混凝土施工中应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开裂)基础垫层为C15;基础梁为C25,楼梯间梯段板为C30,基础及±0.000以下外墙混凝土抗渗等级P6,基础梁保护层:有垫层40mm 2.1.2结构混凝土环境类别及耐久性要求: 基础及与土壤接触部位、露天构件为二b类,卫生间等室内潮湿环境为二a类,其余为一类。 耐久性要求如下: 2.2钢筋:HPB300钢筋;HRB335钢筋;HRB400钢筋; 1、钢筋强度标准值应具有不小于95%的保证率。 2、抗震等级为一、二、三级的框架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采用普通钢筋时,钢筋的抗拉强度 实测值与屈服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且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 大于1.3;且钢筋在最大拉应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9%。2.3焊条: 2.4吊钩、吊环应采用 HPB235级钢筋;受力预埋件的锚筋应采用HPB235级、HRB335级或 HRB400级钢筋,均严禁采用冷加工钢筋。2.5、围护结构:内外墙均采用实心粘土砖MU10,水泥砂浆M5。

钢结构设计总说明

一、设计概况: 该工程为茂名厂房,总建筑面积972平方米。层数:1层;跨度:18米;柱距:6米;柱高:10米;柱脚:刚接。 二、设计遵循的规范、规程及规定: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9-2012) 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3、《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4、《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5、《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CECS102:2002) 6、《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构件》(JG144-2002) 7、《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技术规程》(JGJ82-2011) 8、《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9、《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GB50046-2008) 10、《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1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三、基本设计参数: 1、本工程结构设计按设计基准周期为50年,建筑安全等级为一级。 2、本工程抗震设防类别:丙类;场地土类别:Ⅱ类;设防烈度:七度;速度:0.1g;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3、设计荷载: (1)、屋面恒载:(含彩板、支撑、檩条等):0.2KN/m2 (2)、屋面活载:0.30KN/m2(计算檩条时采用0.50KN/m2) (3)、基本风压:B类地面0.35KN/m2 (4)、基本雪压:0.00KN/m2 (5)、吊车荷载:5T桥式天车 (6)、楼面恒荷载:0.00KN/m2 (7)、楼面活荷载:0.00KN/m2 (8)、刚架自重:由3D3S软件自动生成 注:施工或使用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结构的使用功能、使用环境及使用荷载。 四、结构材料要求(图中注明者除外): 1、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有碳当量的合格保证。焊接承重结构以及重要的非焊接承重结构采用的钢材还应具有冷弯实验的合格保证。钢材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抗拉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大于0.89,钢材应有明显的屈服台阶,且伸长率不应小于20%,钢材应有良好的焊接性和合格的冲击韧性。 2、本设计钢梁、钢柱、吊车梁及相应焊接板采用Q235B钢,所有型钢采用的Q235B钢,檩条等冷弯薄壁型钢采用Q235B钢或与之等强的材料。Q345B钢材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低合金高强度结构钢》(GB/T1591-2008)的规定,Q235B钢材力学性能和化学成分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碳素结构钢》(GB/T700-2006)的规定。 3、围护材料:屋面板采用0.426mm厚840型单层压型彩板,墙面板采用0.426mm厚900型单层压型彩板。 4、焊接材料: (1)、手工焊时,若主体金属为Q235B钢采用E43XX型焊条,其性能应符合《非合金钢及细晶粒钢焊条》(GB/T5117-2012)的规定。

结构施工图设计总说明汇总

结构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本工程遵循下述规范和标准: 1、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2、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6)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1-2001) 5、建筑桩基技术规程(JGJ94-94) 6、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7、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01) 9、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0、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3-2002) 11、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 二、设计总则: 1、本工程建于江苏省淮安市,业主为江苏省亿力房地产有限责任公司。本说明适用于该业主项目“亿力﹒未来城”“项目一期”钢筋混凝土结构住宅建筑。 2、按国家标准《建筑结构设计可靠度统一标准》GB50068-2001规定,本工程结构设计使用年限50年,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为1.0。 3、根据《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本建筑物结构设防类别划为丙类建筑。

4、根据《抗震建筑设计规范》GB50011-2001附录A,建筑物所在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设计基本加速度为0.10g;勘察报告显示该地区场地类别为III类;特征周期值为0.45s。 5、防火等级:一级。 6、本工程基本风压取用0.40KN/M(0.40KN/M,当房屋高%%13560m 时),地面粗糙度类别为B类。 7、本工程结构设计按国家及地方现行规范、规程、标准以及当地政府部门有关批文、文件的要求进行。 8、本工程采用结构体系:高层住宅为混凝土剪力墙结构;商业为框架结构。 9、本工程基础设计依据淮安市水利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08年4月完成,开发商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勘察报告显示该工程场地范围内,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及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有弱腐蚀性;地基的液化等级属轻微液化。 10、本项目结构设计抗震等级:普通钢筋混凝土剪力墙为三级,框架为三级。 11、本工程高层住宅桩基梁筏基础,商业采用柱下条形基础。 12、本工程所注尺寸以毫米为单位,标高以米为单位。所有几何尺寸均以图上标注为准不得从图面上按比例丈量。 13、施工图梁配筋采用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见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所出版的图集号:03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部分构造详图和构造详见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施工图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设计范围及建设规模 2、设计内容及成果文件组成 根据本项目的建设规模及道路的等级要求,施工图设计内容包括:道路工程、岩土工程、桥梁工程、给排水工程、电气工程、燃气工程、水工结构、交通设施工程及园林工程等。施工图设计文件组成共分十册,其中:第一册:道路工程,第二册:岩土工程,第三册:桥梁工程,第四册:给排水工程,第五册:电气工程,第六册:燃气工程,第七册:水工结构工程,第八册:交通设施工程,第九册:园林工程,第十册:管线迁改。 本册为第七册:水工结构工程,设计内容包括顶管工作井、接收井、箱涵、各类井等。 二、设计采用标准、规范: 1、《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 2、《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191-2008; 3、《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4、《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5、《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6 6、《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7、《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12; 8、《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9、《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0332-2002; 10、《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5:2002; 11、《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规范》GB50666-2011; 1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年版); 14、《给水排水工程埋地矩形管管道结构设计规程》(CECS145-2002); 15、《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SGJ18-2012); 16、《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GB50069-2002); 17、《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18、《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19、《水工混凝土钢筋施工规范》(DL/T5169-2013); 2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01); 21、《混凝土结构后锚固技术规程》(GJG145-2004); 22、《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23、《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11G101-1); 24、《深圳地区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2001); 25、《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04); 26、《公路涵洞设计细则》(JTG/TD65-04-2007); 25、国家及地方其它现行相关法律法规、规程规范和特别规定。 三、设计标准: 1、结构设计合理使用年限为50/100年。工程结构设计安全等级为Ⅱ/III级,构件重要性系数为1.0。抗震设 防烈度为6/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为0.05g/0.10g。 2、混凝土采用C40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P8。 3、环境类别:三类环境。 4、设计荷载:城-A级(城市桥梁设计规范CJJ11-2011)。 5、保护层厚度:除图面特殊注明外,均内表面40mm,外表面50mm。 6、图中尺寸高程以米计,其余均以毫米计;高程采用1956黄海高程系统。 7、各排水构筑物平面位置及接入支管的管底高程详见给水排水专业相关图纸。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图样)

结构初步设计说明 一、工程概况 本住宅小区位于××市第一机床厂院内,总用地面积约为2.53公顷。本工程由拟建场地南侧的三栋塔式住宅(1~3号楼)和北侧的多层住宅(6~10号楼,各楼相对独立)合围而成,两排楼中间为集中绿地,覆土3m,以下为地下汽车库(4号楼),地下汽车库西面为锅炉房(5号楼),总建筑面积约为12.4万m2。 2.2、3号楼与1号楼完全相同;7、8、9、10号楼与6号楼完全相同。 二、建筑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和安全等级 三、自然条件 1. 风雪荷载 2. 抗震设防的有关参数 3.场地标准冻深: 1.20m 4. 场地的工程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 初步设计依据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为××市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2004年5月编制的《××市第一机床厂住宅岩土工程初勘报告》(工程编号2004-初勘021),其主要内容如下: 4.1 位置及环境及地形地貌 拟建场地位于××市第一机床厂院内,场地地形基本平坦,自然地面标高在44.67m-45.49m之间。地貌单元属永定河及温榆河流洪积扇中下部。 4.2 地物及洞穴 因现有厂房未拆除,1号、2号楼及地下车库部分钻孔(ZK15、ZK19~ZK21、ZK24、ZK25、ZK36)未施工,待条件具备后须补勘。场地原有建筑物未拆除,使部分钻孔移位,但不影响钻探的精度和地基方案的选择分析。

4.4场区水文地质条件及基础设计水位的确定 4.4.1水文地质特征 拟建场区在本次勘察深度范围内分布有两层地下水,各层地下水类型及钻探期间实测水 工程场区1955年水位标高达到43.0m左右,埋深2.0m左右,近3-5年地下水最高水位标高42.50m左右; 4.4.3地下水腐蚀性测试及评价 场区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材无腐蚀性; 4.4.4基础设计水位的确定 如地下室设有主要机电设备,一旦进水将使建筑物正常使用受到影响或损失,建筑防水设计应按历年最高水位考虑; 验算地下室外墙承重能力及地下车库抗浮验算时设计水位的取值,可根据历年最高水位标高,按有关规范或标准的规定确定。 4.5场地地震效应 4.5.1场地地震烈度 拟建场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分组第一组; 4.5.2场地土类型和建筑场地类别 场地土类型为中硬场地土,建筑场地类别为Ⅱ类; 4.5.3地基土液化可能性判别 拟建场地属非液化场地。 4.6地基基础方案设计及防治措施建议 拟建1~4号楼楼基底标高基本相同,约为39.50m左右,相应持力层为粘土层③,地基承

结构设计总说明识图讲解

结构设计总说明识图讲解三、自然条件:场地得工程地质及地下水条件:3、1、根据结构说明中“地层岩性表”及甲 方提供得《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 各土层得信息及地下水情况确定合理得基坑支护形式;、基坑开挖过程中查瞧实际得土层就是否与《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各土层2 得信息一致,如果不一致与基坑支护单位协商就是否调整支护形式; 、结构说明中“地下水位表”,基坑开挖过程中主要注意以下点:33 (1)根据水位表信息确定基坑支护形式;(2)根据水位表信息明确降水方式;)对于在干湿交替条件下,注意设计对混凝土结构就是否有特殊要求。3()(《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应有建议,设计应考虑。四、正负零绝对标高、结构说明给出中±00、000得绝对标高,核对结构图与建筑图相对标高±相对应得绝对标高就 是否一致。00七、设计采用得荷载标准值结构说明中给出得设计荷载标准 值,作为顶板拆模后楼面堆载得依据。八、地基基础、<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6>,本工程整体采用天然地基,基底标高在1 8、根据局部存在得有3粘质粉土层,00m左右,持力层土质为第四纪冲洪得粉质粘土、综合考虑得层在验槽时视钎探情况酌情处理,有机质重粉质粘土机质粘土、3-2?承载力标准值为 (ka)160kPa。应随时掌握持力最后一步土开挖 时基1 、若工程采用天然地基或复合地基,底得土质情况,如果达不到持力层 土质要求,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勘察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单位共同协商,从新确定开挖深度。避免二次开挖。避免施工成本加大及影响施工进度。 可作为地基就是否满足塔吊得地基承载力如果塔吊基础设置在基底标高,、2. 要求得参考,不满足塔基承载力要求时,需对对地基进行处理,确定处理方法。普遍钎探,时,应进行200mm8、1、1 天然地基基槽开挖至基底标高以上 确定持力层准确无误后方可设计等有关单位共同验槽,并通知地 质勘测、监理、进行下一道工序。,钎探深5m提前绘制钎探图,钎探点布置视地基复杂情况间距1、0m-1、要求。度应符合规范《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82 关于施工降水应根据地勘报告及实际情况确定就是否降低地下水8、2、1 本场区施工时,采取措施防止因降低地下水位对周 围同时应保证正常施工,位,防止结构上浮, 建筑物、道路产生不利影响。 、工程如果需降水,应按照相关要求进行论证。应考虑就是否对建筑物、1《勘察报告》应有建议(及道路产生不利影响,如有影响,制定相应得预防措施。就是否需要降水)、2 防止结构上浮问题设计应考虑。本工程在完成基础底板且主体结构完成了地上六层或以上时具备停8、2、2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说明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说明 1.总则 1.1本工程按国家现行有效的设计规范、规程及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单位除应遵守本说明及各设计图纸详图外,尚应执行现行国家施工规范、规程和工程所在地区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规程及规定,并应在设计图纸通过施工图审查,取得施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不得违规违章施工,确保各阶段施工安全。 1.2本工程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本工程所建的为多层住宅和多层商业,本工程使用的测量高程为黄海高程;±0.000为室内地面标高,相当高程标高1 2.50米。 1.3尺寸单位除注明外,以毫米(mm)为单位,平面角以度(o)分(’)秒(”)表示,标高以米(m)为单位。 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 2.1本工程为异形柱结构。 2.2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3.设计依据 3.1采用国家现行有效的设计规范、规程、统一标准、标准图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有关公告"作为不能违反的法规,同时考虑工程所在地区实际情况采用地区性规范。 3.2本工程结构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 (1)国标部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2015年版)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 GB50003-201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2016年版)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GB/T50476-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14 (2)广东省标准部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DBJ15-31-200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DBJ15-38-2015 非承重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工程技术规程 DBJ/T15-18-97 静压预制混凝土桩基础技术规程 DBJ/T15-94-2013 3.3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的计算程序及辅助计算软件名称/软件版本号/编制单位分别为GSSAP;17.0;广东省设计建筑研究院。结构整体计算嵌固部位为地下室顶板层。

结构设计总说明应包括哪些内容

结构设计总说明应包括哪些内容 相关搜索: 结构设计 一、工程概况 二、结构设计的主要依据 1、结构设计所采用的现行国家规范、标准及规程(包括标准的名称、编号、年号和版本号); 2、建筑物所在场地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3、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及风洞试验报告(必要时提供); 4、建设单位提出的与结构有关的符合相关标准、法规的书面要求; 5、初步设计的审查、批复文件; 6、对于超限高层建筑工程,应有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意见。 三、图纸说明 1、图纸中标高、尺寸的单位; 2、设计±0.00标高所对应的绝对标高; 3、当图纸按工程分区编号时,应有图纸编号说明。 四、建筑的分类等级 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和设计使用年限,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环境类别和耐久性要求,砌体结构的施工质量控制等级; 2、建筑的抗震设防类别、抗震设防烈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设计地震分组、场地土类别及结构阻尼比)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3、地下室及水池等防水混凝土的抗渗等级; 4、人防地下室的类别(甲类或乙类)及抗力级别; 5、建筑的耐火等级和构件的耐火极限。 五、设计采用的荷载(作用) 1、楼(屋)面均布荷载标准值(面层荷载、活荷载、吊挂荷载等)及墙体荷载、特殊荷载(如设备荷载)等; 2、风荷载(基本荷载及地面粗糙度、体型系数、风振系数等);雪荷载(基本雪压及积雪分布系数等); 3、地震作用、温度作用及防空地下室结构各部位的等效静荷载标准值等。 六、主要结构材料 1、结构所采用的材料,如混凝土、钢筋(包括预应力钢筋)、砌体的块材和砌筑砂浆等结构材料,应说明其品种、规格、强度等级、特殊性能要求、自重及相应的产品标准; 2、成品拉索、预应力结构构件的锚具、成品支座(如各类橡胶支座、钢支座、隔震支座等)、阻尼器等特殊产品的参考型号、主要性能参数及相应的产品标准; 3、钢结构所用材料(包括连接材料)详见本说明九。 七、地基与基础

建筑设计总说明结构设计总说明

结构设计总说明 一、工程概况 1、项目名称:西安长丰园5#商住楼设计 2、建筑功能:商场、住宅 3、使用年限:50年 4、结构体系:塔楼部分为框架-剪力墙结构,裙房部分为框架结构 5、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分类(丙类) 二、设计依据 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6、《房屋建筑制图统一标准》(GB/T5001-2010)中国计划出版社 7、《建筑制图标准》(GB/T50104-2010)中国计划出版社 8、《建筑结构制图标准》(GB/T50105-2010)中国计划出版社 三、设计资料 1、基本风压为:0.35kN/m2 2、基本雪压为:0.25kN/m2 3、地基承载力特征值:140 kPa 四、抗震设计参数

1、抗震设防烈度:8度 2、设计分组:一组 3、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0.2g 4、设计特征周期:0.35s 5、场地类别:II类 6、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框架结构中的框架为二级; 框架-剪力墙中的框架为二级,剪力墙为一级 五、基础类型 1、塔楼部分采用筏板基础 2、裙房部分采用柱下独立基础 七、材料 1、混凝土 基础垫层采用C10混凝土,其它混凝土构件一律采用C30混凝土2、钢筋 HRB400级钢筋: HPB300级钢筋: 3、墙体材料 地下室外墙和女儿墙采用钢筋混凝土墙,其它墙一律采用空心混凝土砌块填充墙 4、环境类别:一类 5、混凝土保护层厚度 墙、柱、梁的保护层厚度为20mm,板的保护层厚度为15mm,基础

结构加固总说明一

1.1工程概况 龙南医院综合楼工程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让胡路区,总建筑面积约14978.30平方米。 本工程0.00相当于绝对标高148.700m,室内外高差0.90m. 本工程为龙南医院综合楼改造工程,原有结构:高层部分为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天然地基,桩基础,裙房部分1-10轴为框架结构,天然地基独立基础;11-16轴为砌体结构,天然地基条形基础。 1.2本工程的主要建筑结构改造内容如下: 部分混凝土墙体开洞,部分楼板增加荷载引起的结构加固改造。抗震加固改造。 1.4结构设计等级 1.4.1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 1.4.2结构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类(丙类) 1.4.3抗震设防烈度6度(0.05g),建筑场地类别III类,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特征周期值为0.45s。 1.4.4结构抗震等级:主楼(框架剪力墙)三级。 1.4.5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1.4.6建筑耐火等级为地上一级、地下一级。 1.5厂区地下水对混凝土结构具中等腐蚀性,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在长期亲水的条件下无腐蚀性,在干湿交错的环境下有弱腐蚀性。 1.6 本工程施工与1996年,原建筑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已投入使用19年,经本次加固后使用年限为30年。 1.7本工程标高以米计,其余均为毫米计。 1.8本工程检测所留孔洞应用高强度等级无收缩细石混凝土进行修补。 1.9本施工图根据政府部门要求,必须经审图机构审查通过方可施工。 1.10物业管理部门在本工程结构使用期间进行正常维修,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认可,不得改变结构用途和使用环境。 1.11本图纸应与建筑改造图纸、原结构施工图、原结构竣工图等相关资料共同阅读。 1.12本工程必须校对及密切配合建筑、给排水、机电设备施工图,施工图应进行设计交底,如有疑问与设计人员联系,防止错、漏、碰、缺等问题的发生。 1.13竣工图纸紧可做参考之用,所有原有结构的布置及尺寸应按现场为准。 1.14结构构件出现开裂、钢筋腐蚀,混凝土碳化严重等损坏现象,施工单位应立即向设计单位提出,由设计人员提出解决方案后方可施工。 1.15本工程中如有采用粘贴碳纤维加固的构件,从竣工之日算起,业主应至少每个十年对构件的工作状态进行检查,对出现破损,严重老化的部位应进行处理。 1.16新增管线不能破坏原有结构,水平管线不得在板梁内敷设。 1.17结构拆除图以最终改造结构平面图为准,要符合最终改造结构平面图。 1.18局部区域楼板和梁均要拆除时,应设置支撑,采取施工安全措施,以防止局部倒塌。

结构设计总说明(带图完整版)分解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说明 1. 工程概况 1.1 本工程位于xx市xxxxx,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由 多栋商铺组成; 2. 设计依据 2.1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2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35kN/m 0年重现期);基本雪 压:0.45kN/m 2; 抗震设防参数:本工程最大地震影响系数 a max=0.04 (第一设 防水准);场地特征周期Tg=0.35秒;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本工程抗震基本烈度为6度,场地土类别为H类。 2.3 xxx工程有限公司2014.10xxx —期-4号中心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工程编号:2014-K53 2.4本工程施工图按初步设计审查批复文件和甲方的书面要求进行设计。 2.5本工程设计采用的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主要有:

2.6桩基静载荷试验报告和地基载荷板试验报告(本工程需有前述报告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3. 图纸说明 3.1计量单位(除注明外):长度:mm角度:度;标高:m强 度:N/mm 2。

3.2 本工程土0.00 0相当于绝对标高41.700m。 3.3本工程施工图与国标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配套使用。 3.4结构专业设计图应与其它专业设计图配合施工,并采用下列 标准图: 国标11G101 -1、11G101 -2、11G101 -3、11G329-1;中南标12ZG002 12ZG003 12ZG313 3.5管桩专项说明另详。 3.6本工程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 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4. 建筑分类等级 4.1根据国家规范、规程及本工程的相关批文,建筑分类等级详 下表: 根据《建筑抗震设计规范》本工程钢筋混凝土结构抗震等级 详下表:

钢结构设计总说明最终版

钢结构设计总说明 1工程概况 本工程建设地点位于XX,建筑功能为XXXX,建筑面积XXm'。地上XX层,房屋高度为XXXm,地下XX层,基础埋深XXm。本工程结构体系为X x结构。 2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 设计使用年限: 50 年 设计基准期: 50 年 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二级 结构重要性系数: 1.0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标准设防类(丙类)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甲级 钢结构房屋的抗震等级:二级 耐火等级:一级 3自然条件 3.1基本风压: 50年重现期wo =0.45kN/m',地面粗糙度类别: C类。 3.2基本雪压: 50 年重现期5 =0.40kN/m2,雪荷载准永久值系数分区: I. 3.3抗震设防参数抗震设防烈度: 8度 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 0. 20g 设计地震分组:第-组 场地类别:类 3.4温度作用 钢结构最大正温差(日均):升温30.0C 钢结构最大负温差(日均):降温25. 0C 3.5 工程地质与水文条件 3.5.1地理及水文、气象条件 3.5.2土层岩性 3.5.3持力层、地基承载力与桩基设计参数 3.5.4地下水腐蚀性情况 3.5.5地下水位及抗浮设计水位标高 3.5.6场地标准冻深等

4工程标高 本工程的相对标高上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235. 500m。5设计依据 5.1标准、规范、规程、标准图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 标准》GB 50068- 200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 50223- 2008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 50009- -2012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 -2003 《钢结构焊接规范》GB 50661- -201 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2010 (2016 年版)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 50016- 2014 《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范》CECS 200:2006 《建筑钢结构防腐蚀技术规程》JG]/T 251- -2011 《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 99- -2015 《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3--2010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范》GB 50936- -2014 《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159:2004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 138- 2001 《钢结构钢材选用与检验技术规程》CECS 300;2011 《铸钢节点应用技术规程》CECS 235:2008 《组合楼板设计与施工规范》CECS 273:2010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16 年版) 地方标准和规范 《多、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节点构造详图》01(04)SG519 《多、高层建筑钢结构节点连接(次梁与主梁的简支螺栓连接、主梁的栓焊拼接》》03SG519-1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构造》04SG523 《钢与混凝土组合楼(屋)盖结构构造》05SG5225.2 其他设计依据文件 5.2.1 X X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X年X月X日提供的《XX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工程编号: 201X技XXX)。 5.2.2 xx市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201X年X月X日提供的《XX项目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报告》(项目编号: 201X震XXX). ; 5.2.3 xx风工程研究中心201X年X月X日提供的《X X项目风洞测压试验报告)、《XX项8等效静风荷载分析报告》。 5.2.4 Xx项目初步设计审查意见或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意见(审查单位名称及日期、编号)。5.2.5建设单位于201X年X月X日对本项目提出的

结构设计总说明书带图完整版汇总情况(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说明 1.工程概况 1.1 本工程位于xx市xxxxx,总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由多栋商铺组成; 2.设计依据 2.1 本工程主体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 2.2 自然条件:基本风压:0.35kN/m 2(50年重现期);基本雪 压:0.45kN/m 2; 抗震设防参数:本工程最大地震影响系数αmax=0.04(第一设防水准);场地特征周期Tg=0.35秒;场地为可进行建设的一般地段。本工程抗震基本烈度为6度,场地土类别为Ⅱ类。 2.3 xxx工程有限公司2014.10xxx一期-4号中心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书工程编号:2014-K53 2.4 本工程施工图按初步设计审查批复文件和甲方的书面要求进行设计。 2.5 本工程设计采用的现行国家标准规范规程主要有:

2.6 桩基静载荷试验报告和地基载荷板试验报告(本工程需有前述报告后方可进行基础施工) 3.图纸说明 3.1 计量单位(除注明外):长度:mm;角度:度;标高:m;强度:N/mm 2。 3.2 本工程±0.000相当于绝对标高41.700m。 3.3 本工程施工图与国标11G101-1《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配套使用。 3.4 结构专业设计图应与其它专业设计图配合施工,并采用下列标准图: 国标 11G101-1、11G101-2、11G101-3、11G329-1;中南标 12ZG002、 12ZG003、12ZG313 3.5 管桩专项说明另详。 3.6 本工程在设计使用年限内未经技术鉴定或设计许可,不得改变结构的用途和使用环境。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说明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说明

混凝土结构设计总说明 1.总则 1.1本工程按国家现行有效的设计规范、规程及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单位除应遵守本说明及各设计图纸详图外,尚应执行现行国家施工规范、规程和工程所在地区主管部门颁布的有关规程及规定,并应在设计图纸通过施工图审查,取得施工许可证后方可施工,不得违规违章施工,确保各阶段施工安全。 1.2本工程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本工程所建的为多层住宅和多层商业,本工程使用的测量高程为黄海高程;±0.000为室内地面标高,相当高程标高1 2.50米。 1.3尺寸单位除注明外,以毫米(mm)为单位,平面角以度(o)分(’)秒(”)表示,标高以米(m)为单位。 2.建筑结构安全等级及设计使用年限 2.1本工程为异形柱结构。 2.2本工程建筑结构的安全等级为二级,结构设计基准期为50年,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地基基础

设计等级为乙级。 3.设计依据 3.1采用国家现行有效的设计规范、规程、统一标准、标准图集、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及"住房与城乡建设部有关公告"作为不能违反的法规,同时考虑工程所在地区实际情况采用地区性规范。 3.2本工程结构设计遵循的主要标准、规范、规程: (1)国标部分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GB50068-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10(2015年版) 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0003-2011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GB/T50476-2008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 (2)广东省标准部分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DBJ15-38-2015 非承重混凝土小型砌块砌体工程技术规程DBJ/T15-18-97 静压预制混凝土桩基础技术规程DBJ/T15-94-2013 3.3本工程结构设计采用的计算程序及辅助计算软件名称/软件版本号/编制单位分别为GSSAP;17.0;广东省设计建筑研究院。结构整体计算嵌固部位为地下室顶板层。 3.4本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由佛山市顺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