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相关 试题D答案

物理学相关 试题D答案
物理学相关 试题D答案

凝聚态试卷D 答案 一、(15分)简答题 1、(7分)简要说明量子力学的态叠加原理与经典波动力学的态叠加原理有何本质的区别? 答:(1)、量子力学中的态叠加原理是波的叠加性与波函数完全描述一个微观体系状态这两个概念的综合,是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所决定的。经典物理中,单一物理量不能完全决定体系的物理状态,而经典波正是描述物理量的波动,经典波的叠加则是物理量的叠加,而非态的叠加,所以在经典物理中不存在普遍的态叠加原理。 (2)、量子物理中是归一化的几率波的叠加与经典波的叠加有本质的不同,经典物理中可由不同波长的单色波叠加得到定域波包,只说明合成的波包中含有不同的波长成分而不存在“波包的波长”概念。在量子力学中,对应的波包是由不同动量值的平面波叠加而成的几率波的波包,即叠加态是由不同动量值的动量本征态的叠加。在此波包描述的态下,测量动量时,凡是波包中含有的那些本征态对应的动量值,都可能出现。虽测得的结果不确定,但各个可能出现的动量值之间的几率是确定的。这说明量子力学中态叠加原理与测量有密切联系的。另外,量子力学中的自由波包即使在真空中前进也会扩散,波包的形状和几率分布将随时间而变化。这是量子力学中波的叠加特有的特点。 2、(8分)下列对称性分别导致什么物理量守恒。 (1)、空间平移不变性;动量 (2)、空间旋转不变性;角动量 (3)、时间平移不变性;能量 (4)、空间反射不变性。宇称 二、(15分)自由粒子在0t =时刻波函数为

(1)、0(,0)sin xp x ψπ??

= ???

(2)

、(

)0,0p x

i x e ψπ= 求任意时刻0t >的波函数。

解:对于自由粒子的能量为2

2p E m =

(1)、2

00

2002(,)sin sin p t Et

i

i

m xp xp x t e

e

ψπ

π--??

??

=

= ? ???

??

(7分) (2)、()()

200002,2p i i

p x t p x Et m x t e e ψπ

π

?

?- ?- ???

=

=

(8分)

三、(20分,每小题5分)求下列对易关系式:

???????????[,] ,

[,] , [,]0 , [,]x y z x z x y z L y i z L p i p L z L L i L ====。

四、(20分)一个质量为m 的粒子被置于一个长为a 的一维势箱中,其本征态和能量定义为

()()2222

, 0 , 1, 2, .2n n n x

x a a n E n ma

π?π=

≤≤==±± 假设该粒子处于状态|n ?,而势箱的长度在时间n

h

t

E 内增加为()2 02a x a ≤≤。在此后该粒子处于

能量为的本征态的几率是多少? 解:由于势箱的长度在时间n

h

t

E 内增加为()2 02a x a ≤≤,可见该过程经历的时间非常短,所以设箱中的粒子处于原状态。因此过程完成后粒子的波函数为

(

)()() , 00 . 2n x

x a x a

a x a π?≤≤=<≤?

, (10分) 而另一方面,在长度为2a 的一维势箱中,其能量本征态和能量本征值分别为

()()222

2

, 02 ; , 1, 2, .28k

k k x k x a E k a ma

ππ?=≤≤==±

± (5分)

此时对应能量为n

E 的本征态为2 k n n x

a

π?==

。 于是,所求的几率幅为2220

0()()sin a

a

k n n x A dx x x dx a a π??=??=== ?????, (5分) 而几率为2

1

||2

P A ==

。 五、(20分,每小题5分)设()?sin cos ,sin sin ,cos n θ?θ?θ=是(),θ?方向的单位矢量,求 (1) 电子自旋算符S 在?n

方向投影?2

n n S σ==,并写出z S 表象中,n S 的矩阵表示

(2) 对自旋态a b χ??

= ???

,n S 的平均值?n S =

(3) 证明:对z S 的本征态(本征值2

z s =±),有cos cos 2n z S s θθ??

= ???

。 (4) 求在z S 的本征态中,n S 取值2

±的概率

解:(1)、2

2

n n S n σσ=

=?

在z S 表象中cos sin 2sin cos i n i e S e ??

θ

θθθ-??

=

?-??

(5分)

(2)、

()()()*

*

22**cos sin ,2sin cos ||||cos sin 2i n n i i i a e S S a b b e a b a be ab e ????θ

θχχθθθθ-+

-????

==

? ?

-??

????

=

-++?

? (5分)

(3)、1112

2

2

11,0cos 02

n n a b S S χχχθ+

??

==?=?==

???

1112

22

00,1cos 12n n a b S S χ

χχθ+-

--??

==?=?==- ??? (5分)

(4)、设n S 的本征方程为cos sin 22

sin cos i n i e S e ?λ?

ααθ

θλ

ψββθθ-??????==

? ? ?-????

?? 解得: cos sin 22

, , 2sin cos 22i i e e ??θθλψψθθ+-???? ? ?=±== ? ? ? ?

- ? ?????

由1cos

sin 02

2

θ

θψψ+-??

=+ ???

知在z S 的本征态10?? ???

中,n S 取值2

±的概率分别为2cos 2θ?? ???和2sin 2θ??

???

而由0sin

cos 12

2

i i e e ??θ

θψψ--+-??=- ???

知在z S 的本征态01?? ???

中,n S 取值2

±的概率分别为2sin 2θ??

???

2cos 2θ??

???

。 (5分)

六、(20分)设在0H 的表象中,H 的矩阵表示为01(0)(0)(0)

2123**0300E a E b E E E a b E ?? ?<< ? ??

?()(0)(), ;用微扰论求

能量的二级修正。

解: 由已知得01020**300000000

000E a H E H b E a b ????

? ?'== ? ? ? ???

??

()

(0)

(), 即微扰矩阵元为:**11

2233122113233132=0 ; 0 ; , ; , H H H H H H a H b H a H b '''''''''========。 由微扰公式(1)

(2)(0)

(0)

|| , kn

n

nn

n k

n k H E H E E E ''==-∑得: (10分) 222*2

(1)

(2)

131211111

(0)(0)(0)(0)(0)(0)

(0)

(0)1121313222*2

(1)

(2)

23212222

2(0)(0)(0)(0)(0)(0)(0)

(0)

2212323(13

||||||||0 , ||||||||0 , k k k k k k

H H H a E

H E E E E E E E E E H H H b E H E E E E E E E E E E ''''====+=----''''====+=----∑∑22222

)(2)

3132333

3(0)(0)(0)(0)(0)(0)(0)(0)(0)

(0)

331323132||||||||||0 , k k k

H H H a b H E E E E E E E E E E E ''''====+=+-----∑(10分)

七、(20分)对于()

2??,z L L 的共同本征态10Y ,求?x

L 的可能测量值及相应的几率。 解:()

1???2

x

L L L +-

=+

11110111110????0 , 2 , 2lm lm L Y Y L Y L Y Y L Y Y ±±±±±±±=?=== (10分)

设111011aY bY cY λ

ψ-=++是

?x

L 的本征态,满足本征方程为?

x L λλ

ψλψ=

()(

)

()(

)()

1110111110111110111111011

1??? 2

11112 22x

L L L aY bY cY bY c a Y bY aY bY cY b a a c c a b c b a c a c Y Y b c b c b c b ψλλλψ+-

---±-=+++=

+++=++???

?=±?==??=±??????

?

+=?=?=?==?=±+????????

===?????=??

由)1011Y ψψ+-=

-得?x

L 的可能测量值为±及相应的几率为12。(10分) 八、(20分)两个全同粒子处于一维谐振子势221

()2

V

x m x ω=中,分下列两种情况, (1)、单粒子自旋为0;(2)、单粒子自旋为12

。 求此二粒子体系的最低三能级及本征函数。

解:(1)、系统的波函数为对称的,

()()121212********* ,()()()()n n n n n n E n n x x x x x x ωψψψψψ??=++=

+?? 基态:1

210001020, , ()()n n E E x x ωψψψ=====

第一激发态:()]122120112120112

1 , 0

2 ,()()()()0 ,

1n n E x x x x x x n n ωψψψψψ==??==+?==?

第二激发态:()]()1212210202211221211121

21,()()()()0, 23 ,()()2, 0n n x x x x x x n n E x x x x n n ψψψψψωψ

ψψ==??

=+??==?=????

===??(10分)

(2)、系统的反对称波函数可写成空间波函数与自旋波函数之积,而自旋波函数为: 自旋交换反对称的单态:)001212χχχχχ+-+-=

-,

自旋交换对称的三重态:)11121001212m

χχχχχχχχχ±±±+-+-=??

=?=+??

基态:121000102000, , ()()n n E E x x ωψψψχ=====

第一激发态:(

)](

)]1201121201001221212

011212011,()()()()1 , 02 0 , 1,()()()()m x x x x x x n n E n n x x x x x x ψψψψψχωψψψψψχ?

=+?==??

?=??

==??=

-??

第二激发态:(

)](

)]()12210202210012122122102022111

212111200,()()()()1

0, 23 ,()()()() 2, 0,()()m x x x x x x n n n n E x x x x x x n n x x x x ψψψψψχωψψψψψχψψψχ?

=+?==????

==?==-????

==??=??

(10分)

大学物理学试卷2及答案

一 填空题(共32分) 1.(本题3分)(0043) 沿水平方向的外力F 将物体A 压在竖直墙上,由于物体与墙之间 有摩擦力,此时物体保持静止,并设其所受静摩擦力为f 0,若外力增 至2F ,则此时物体所受静摩擦力为_______. 2.(本题3分)(0127) 质量为的小块物体,置于一光 滑水平桌面上.有一绳一端连接此物,另一 端穿过桌面中心的小孔(如图所示).该物… 体原以3rad /s 的角速度在距孔的圆周 上转动.今将绳从小孔缓慢往下拉,使该物 体之转动半径减为.则物体的角速度ω =______ 3。(本题3分)(5058) · 处于平衡状态下温度为T 的理想气体,23 kT 的物理意义是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k 为玻尔兹曼常量). 4. (本题4分)(4032) 图示曲线为处于同一温度T 时氦(原子量 4)、氖(原子量20)和氩(原子量40)三种气 体分子的速率分布曲线。其中 曲线(a),是________气分子的速率分布 曲线; 曲线(c)是_________气分子的速率分布 曲线; 5.(本题35分)(4147) 同一种理想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C p 大于定体摩尔热容C v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本题35分)(4128) 可逆卡诺热机可以逆向运转.逆向循环时,从低温热源吸热,向高温热源放热, 而且吸的热量和放出的热量等于它正循环时向低温热源放出的热量和从高温热源 吸的热量.设高温热源的温度为T l =450K ;低温热源的温度为T 2=300K ,卡诺热 机逆向循环时从低温热源吸热Q 2=400J ,则该卡诺热机逆向循环一次外界必须 作功W=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本题3分)(1105) . 半径为R 1和R 2的两个同轴金属圆筒,其间充满着相对介电常量为εr 的均匀 介质。设两筒上单位长度带有的电荷分别为+λ脚-λ,则介质中离轴线的距离为r 处的电位移矢量的大小D=_____,电场强度的大小E=_________. 8.(本题3分)(25lO) 如图所示,一段长度为l 的直导线MN ,水平放置在 载电流为I 的竖直长导线旁与竖直导线共面,并从静止 图示位置自由下落,则t 秒末导线两端的电势差

(完整版)原子物理学第五章填空判断题(有答案)

第五章增加部分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50题,96.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 一、判断题(16小题,共16.0分) 1.(1分)同一电子组态形成的诸原子态间不发生跃迁。 2.(1分)跃迁可以发生在偶宇称到偶宇称之间。 3.(1分)跃迁只发生在不同宇称之间。 4.(1分)两个s电子一定可以形成1S0和3S1两个原子态。 5.(1分)同科电子形成的原子态比非同科电子形成的原子态少。 6.(1分)镁原子有两套能级,两套能级之间可以跃迁。 7.(1分)镁原子的光谱有两套,一套是单线,另一套是三线。 8.(1分)钙原子的能级是二、四重结构。 9.(1分)对于氦原子来说,第一激发态能自发的跃迁到基态。 10.(1分)标志电子态的量子数中,S为轨道取向量子数。 11.(1分)标志电子态的量子数中,n为轨道量子数。 12.(1分)若镁原子处于基态,它的电子组态应为2s2p。 13.(1分)钙原子的能级重数为双重。 14.(1分)电子组态1s2p所构成的原子态应为1P1和3P2,1,0。 15.(1分)1s2p ,1s1p 这两个电子组态都是存在的。 16.(1分)铍(Be)原子若处于第一激发态,则其电子组态为2s2p。 二、填空题(34小题,共80.0分) 1.(4分)如果有两个电子,一个电子处于p态,一个电子处于d态,则两个电子在LS耦合下L的取值为()P L的可能取值为()。 2.(4分)两个电子LS耦合下P S的表达式为(),其中S的取值为()。3.(3分)氦的基态原子态为(),两个亚稳态为()和()。 4.(2分)Mg原子的原子序数Z=12,它的基态的电子组态是(),第一激发态的电子组态为()。 5.(2分)LS耦合的原子态标记为(),jj耦合的原子态标记为()。6.(2分)ps电子LS耦合下形成的原子态有()。 7.(2分)两个电子LS耦合,l1=0,l2=1下形成的原子态有()。 8.(2分)两个同科s电子在LS耦合下形成的原子态为()。 9.(2分)两个非同科s电子在LS耦合下形成的原子态有()。 10.(2分)两个同科s电子在jj耦合下形成的原子态为()。 11.(4分)sp电子在jj耦合下形成()个原子态,为()。12.(2分)洪特定则指出,如果n相同,S()的原子态能级低;如果n和S均相同,L ()的原子态能级低(填“大”或“小”)。 13.(2分)洪特定则指出,如果n和L均相同,J小的原子态能级低的能级次序为(),否则为()。 14.(2分)对于3P2与3P1和3P1与3P0的能级间隔比值为()。 15.(2分)对于3D1、3D2、3D3的能级间隔比值为()。 16.(2分)郎德间隔定则指出:相邻两能级间隔与相应的()成正比。 17.(3分)LS耦合和jj耦合这两种耦合方式所形成的()相同、()相同,但()不同。 18.(4分)一个p电子和一个s电子,LS耦合和jj耦合方式下形成的原子态数分别为()

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物理化学试题之一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将唯一的答案填进括号内) 1. 下列公式中只适用于理想气体的是1. B A. ΔU=Q V B. W=nRTln(p 2/p 1)(用到了pv=nRT) C. ΔU=dT C m ,V T T 2 1? D. ΔH=ΔU+p ΔV 2. ΔH 是体系的什么 2. C A. 反应热 B. 吸收的热量 C. 焓的变化 D. 生成热 3. 2000K 时反应CO(g)+1/2O 2(g)=CO 2(g)的K p 为 6.443,则在同温度下反应为2CO 2(g)=2CO(g)+O 2(g)的K p 应为3. C A. 1/6.443 B. (6.443)1/2 C. (1/6.443)2 D. 1/(6.443)1/2 4. 固态的NH 4HS 放入一抽空的容器中,并达到化学平衡,其组分数、独立组分数、相数及自由度分别是 A. 1,1,1,2 B. 1,1,3,0 C. 3,1,2,1 D. 3,2,2,2 5. 下列各量称做化学势的是 A. i j n ,V ,S i )n ( ≠?μ? B. i j n ,V ,T i )n p (≠?? C. i j n ,p ,T i )n (≠?μ? D. i j n ,V ,S i )n U (≠?? 6. A 和B 能形成理想溶液。已知在100℃时纯液体A 的饱和蒸汽压为133.3kPa, 纯液体B 的饱和蒸汽压为66.7 kPa, 当A 和B 的二元溶液中A 的摩尔分数为0.5时,与溶液平衡的蒸气中A 的摩尔分数是 A. 1 B. 0.75 C. 0.667 D. 0.5 7. 理想气体的真空自由膨胀,哪个函数不变? A. ΔS=0 B. V=0 C. ΔG=0 D. ΔH=0 7. D ( ) 8. A 、B 两组分的气液平衡T-x 图上,有一最低恒沸点,恒沸物组成为x A =0.7。现有一组成为x A =0.5的AB 液体混合物,将其精馏可得到 A. 纯A 和恒沸混合物 B. 纯B 和恒沸混合物 C. 只得恒沸混合物 D. 得纯A 和纯B 8. B

原子物理学详解复习资料褚圣麟

第一章 原子的基本状况 1.1 若卢瑟福散射用的α粒子是放射性物质镭' C 放射的,其动能为6 7.6810?电子伏特。散射物质是原子序数79Z =的金箔。试问散射角150ο θ=所对应的瞄准距离b 多大? 解:根据卢瑟福散射公式: 2 02 22 442K Mv ctg b b Ze Ze αθ πεπε== 得到: 21921501522 12619 079(1.6010) 3.97104(48.8510)(7.681010) Ze ctg ctg b K ο θαπεπ---??===??????米 式中2 12K Mv α=是α粒子的功能。 1.2已知散射角为θ的α粒子与散射核的最短距离为 2202 1 21 ()(1)4sin m Ze r Mv θ πε=+ , 试问上题α粒子与散射的金原子核之间的最短距离m r 多大? 解:将1.1题中各量代入m r 的表达式,得:2min 202 1 21 ()(1)4sin Ze r Mv θπε=+ 1929 619479(1.6010)1910(1)7.6810 1.6010sin 75ο --???=???+???14 3.0210-=?米 1.3 若用动能为1兆电子伏特的质子射向金箔。问质子与金箔。问质子与金箔原子核可 能达到的最小距离多大?又问如果用同样能量的氘核(氘核带一个e +电荷而质量是质子的两倍,是氢的一种同位素的原子核)代替质子,其与金箔原子核的最小距离多大? 解:当入射粒子与靶核对心碰撞时,散射角为180ο 。当入射粒子的动能全部转化为两粒子间的势能时,两粒子间的作用距离最小。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得: 22 0min 124p Ze Mv K r πε==,故有:2min 04p Ze r K πε= 1929 13 619 79(1.6010)910 1.141010 1.6010 ---??=??=???米 由上式看出:min r 与入射粒子的质量无关,所以当用相同能量质量和相同电量得到核代替质子时,其与靶核的作用的最小距离仍为13 1.1410 -?米。

大学物理电磁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大学电磁学习题1 一.选择题(每题3分) 1.如图所示,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总电荷为Q ,设无穷远处的电 势为零,则球内距离球心为r 的P 点处的电场强度的大小和电势为: (A) E =0,R Q U 04επ=. (B) E =0,r Q U 04επ= . (C) 2 04r Q E επ= ,r Q U 04επ= . (D) 2 04r Q E επ= ,R Q U 04επ=. [ ] 2.一个静止的氢离子(H +)在电场中被加速而获得的速率为一静止的氧离子(O +2 )在同一电场中且通过相同的路径被加速所获速率的: (A) 2倍. (B) 22倍. (C) 4倍. (D) 42倍. [ ] 3.在磁感强度为B ? 的均匀磁场中作一半径为r 的半球面S ,S 边线所在平 面的法线方向单位矢量n ?与B ? 的夹角为 ,则通过半球面S 的磁通量(取 弯面向外为正)为 (A) r 2 B . . (B) 2 r 2B . (C) -r 2B sin . (D) -r 2 B cos . [ ] 4.一个通有电流I 的导体,厚度为D ,横截面积为S ,放置在磁感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中,磁场方向垂直于导体的侧表面,如图所示.现测得导体上下两面电势差为V ,则此导体的霍尔系数等于 O R r P Q n ?B ?α S D I S V B ?

(A) IB VDS . (B) DS IBV . (C) IBD VS . (D) BD IVS . (E) IB VD . [ ] 5.两根无限长载流直导线相互正交放置,如图所示.I 1沿y 轴的正方向,I 2沿z 轴负方向.若载流I 1的导线不能动,载流I 2的 导线可以自由运动,则载流I 2的导线开始运动的趋势是 (A) 绕x 轴转动. (B) 沿x 方向平动. (C) 绕y 轴转动. (D) 无法判断. [ ] 6.无限长直导线在P 处弯成半径为R 的圆,当通以电流I 时,则在圆心O 点的磁感强度大小等于 (A) R I π20μ. (B) R I 40μ. (C) 0. (D) )1 1(20π -R I μ. (E) )1 1(40π +R I μ. [ ] 7.如图所示的一细螺绕环,它由表面绝缘的导线在铁环上密绕而成,每厘米绕10匝.当导线中的电流I 为2.0 A 时,测得铁环内的磁感应强度的大小B 为 T ,则可求得铁环的相对磁导率r 为(真空磁导率 =4 ×10-7 T ·m ·A -1 ) (A) ×102 (B) ×102 (C) ×102 (D) [ ] y z x I 1 I 2 O R I

原子物理学练习题及答案

填空题 1、在正电子与负电子形成的电子偶素中,正电子与负电子绕它们共同的质心的运动,在n = 2的状态, 电子绕质心的轨道半径等于 nm 。 2、氢原子的质量约为____________________ MeV/c 2。 3、一原子质量单位定义为 原子质量的 。 4、电子与室温下氢原子相碰撞,欲使氢原子激发,电子的动能至少为 eV 。 5、电子电荷的精确测定首先是由________________完成的。特别重要的是他还发现了 _______ 是量子化的。 6、氢原子 n=2,n φ =1与H + e 离子n=?3,?n φ?=?2?的轨道的半长轴之比a H /a He ?=____, 半短轴之比b H /b He =__ ___。 7、玻尔第一轨道半径是0.5291010-?m,则氢原子n=3时电子轨道的半长轴a=_____,半短轴 b?有____个值,?分别是_____?, ??, . 8、 由估算得原子核大小的数量级是_____m,将此结果与原子大小数量级? m 相比, 可以说明__________________ . 9、提出电子自旋概念的主要实验事实是-----------------------------------------------------------------------------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钾原子的电离电势是4.34V ,其主线系最短波长为 nm 。 11、锂原子(Z =3)基线系(柏格曼系)的第一条谱线的光子能量约为 eV (仅需 两位有效数字)。 12、考虑精细结构,形成锂原子第二辅线系谱线的跃迁过程用原子态符号表示应 为——————————————————————————————————————————————。 13、如果考虑自旋, 但不考虑轨道-自旋耦合, 碱金属原子状态应该用量子数————————————表示,轨道角动量确定后, 能级的简并度为 。 14、32P 3/2→22S 1/2 与32P 1/2→22S 1/2跃迁, 产生了锂原子的____线系的第___条谱线的双线。 15、三次电离铍(Z =4)的第一玻尔轨道半径为 ,在该轨道上电子的线速度 为 。 16、对于氢原子的32D 3/2能级,考虑相对论效应及自旋-轨道相互作用后造成的能量移动与 电子动能及电子与核静电相互作用能之和的比约为 。 17、钾原子基态是4s,它的四个谱线系的线系限的光谱项符号,按波数由大到小的次序分别 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考虑精细结构,用符号表示). 18、钾原子基态是4S ,它的主线系和柏格曼线系线系限的符号分别是 _________和 __ 。 19、按测不准关系,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量 ?x,x p ? 之间的关系为_____ 。 20、按测不准关系,位置和动量的不确定量 ?E,t ? 之间的关系为_____ 。

北京化工大学2002年物理化学试题及答案

北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 注意事项: 1.答案必须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均不给分。 2.答题时可不抄题,但必须写清题号。 3.答题必须用蓝、黑水笔或圆珠笔,用红笔或铅笔不给分。 4.101.325kPa≈100kPa=p 5.作图用铅笔,且作图题答在指定题号的答题纸上。 6.选做题得分不记入总分,但作为参考分。 一、填空题:(18分) 1. 20℃时水的饱和蒸汽压为2338Pa ,现有20℃、2338Pa 的H 2O(l ),分别经两种途径变成20℃、2338Pa 的H 2O(g),(l)在恒温恒压下进行,则ΔG ______零;(2)在恒温20℃、反抗p 外=0条件下进行,则ΔG_____零。(填<,>或=) 2. 20℃时,HCl 气体溶于苯中形成理想稀溶液,当达到气液平衡时,液相中HCl 的摩尔分数为0.0835,气相中苯的摩尔分数为0.095。又已知20℃时纯苯的饱和蒸汽压为10.010kPa 。则气液平衡时气相总压p =_____kPa 。 3. 已知某温度T 时,下列两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2A=2B+C 1K =5.6×10-10 2D=2E+C 2K =2.6×10-9 则反应D+B=A+E 的标准平衡常数3K =______。 4. 为了理解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现将293.2K ,1p 下半径为r 1=1.0×10-3m 的小水滴分散成半径r 2=1.0×10-9m 的小水滴。已知293.2K 时水的表面张力σ=0.0728N·m -1,则分散前后水滴表面积增加值ΔA =____m 2,表面吉布斯函数增加值ΔG A =______J 。 5. 将反应Ag 2SO 4(s)==2Ag +(a Ag+)+SO 42-(24 SO a -)设计成电池____________ 。若已知 E {SO 42-│Ag 2SO 4,Ag}=0.627V ,E {Ag +│Ag}=0.799V ,则在标准状态下该电池_______自发电池。(填是或不是) 6. 某理想气体A 其分子的最低能级是非简并的,若取分子的基态作为能量零点,相邻能级的能量为ε1,其简并度为2,忽略更高的能级,则A 分子的配分函数q =________,设ε1=kT ,则相邻两能级上的最概然分子数之比为n 1/n 0=________。 7.乙酸乙酯皂化反应如下式: NaOH+CH 3COOCH 5→CH 3COONa+C 2H 5OH 当确定该反应动力学方程时,需要测定不同时刻反应物的浓度。根据该反应的特点,采用何种物理方法测定较好,并简述理由。 ●选做题:(10分) A sample of perfect gas that initially occupies 15.0 dm 3 at 250K and 101.325kPa is compressed isothermally. To _______kPa pressure must the gas be compressed to reduce its entropy by 5.0 J ?K -1. 二、选择题:(6分) 1. 热力学基本方程d G =-S d T +V d p 可运用于下述何种过程( )。 A. 298K ,p 的H 2O(l )蒸发过程 B. 理想气体向真空膨胀过程 C. 电解水制取H 2 D. N 2(g)+3H 2(g)→2NH 3(g)未达平衡

两套《医学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学物理学》试卷(一)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将正确答案填写在题前的表格中,每小题2分,共30分) A 、流经空间中各点速度相同 B 、流速一定很小 C 、其流线是一组平行线 D 、流线上各点速度不随时间变化 2.血液在直径为2×10-2m 的动脉管中的平均流速为血液的密度ρ为×,粘滞系数为×。那么血管中血液的流动形态是 A 、层流、湍流同时存在 B 、层流 C 、湍流 D 、不能确定 3、医学上常用的超声波发生器产生超声波的原理是应用的 : A 、压电效应 B 、电致伸缩效应 C 、光电效应 D 、多普勒效应 4.一质点作上下方向的谐振动,设向上为正方向。t=0时质点在平衡位置开始向上运动,则该谐振动的初相位为 B.2π C. 2π- D.3 π 5.同一媒质中,两声波的声强级相差20dB, 则它们的声强之比为: A 、20 : 1 B 、100 :1 C 、 2 :1 D 、40 :1 6、半径为R 的球形肥皂泡,作用在球形肥皂泡上的附加压强是 A 、R α2 B 、R α4 C 、R 2α D 、R 4α 7、从钠光灯发出的单色光,强度为I 0,照射在一偏振片上,则透过光的强度为 : A 、0 B 、2 0I C 、I 0cos 2 θ D 、I 0cos θ 8.某人对2.5米以外的物看不清,需配眼镜的度数为: A 、40度 B 、-40度 C 、250度 D 、-250度 9.用600nm 的光线照射一相距为0.3mm的双缝,在干涉图样中,中央明纹与第二明纹的距离为4mm 。则屏与缝的距离为: A 、0.5m B 、0.8m C 、0.75m D 、1m 10、一放大镜的焦距为5cm ,则它的角放大率为 A 、10倍 B 、25倍 C 、5倍 D 、15倍 11、提高显微镜分辨本领的方法有

原子物理学09-10-2 B卷试题

2009—2010学年第2学期《原子物理学》期末试卷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开课系室应用物理系 考试日期2010年6月26日10:00-12:00

说明:请认真读题,保持卷面整洁,可以在反面写草稿,物理常数表在第4页。 一. 填空题(共30空,每空1分,共30分) 1. 十九世纪末的三大发现、、,揭开了近代物理学的序幕。 2. 原子质量单位u定义为。 3. 教材中谈到卢瑟福的行星模型(原子的有核模型)有三个困难,最重要的是它无法解释原子的问题。丹麦科学家玻尔正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其原子理论引入第一假设,即分离轨道和假设,同时,玻尔提出第二假设, 即假设,给出频率条件,成功解释了困扰人们近30年的氢光谱规律之谜,第三步,玻尔提出并运用,得到角动量量子化、里德堡常数等一系列重要结果。 4. 夫兰克- 赫兹(Franck-Hertz) 实验是用电子来碰撞原子,测定了使原子激发的“激发电势”,证实了原子内部能量是的,从而验证了玻尔理论。氢原子的电离能为eV,电子与室温下氢原子相碰撞,欲使氢原子激发,电子的动能至少为eV。 5. 在原子物理和量子力学中,有几类特别重要的实验,其中证明了光具有粒子性的有黑体辐射、、等实验。 6. 具有相同德布罗意波长的质子和电子,其动量之比为,动能(不考虑相对论效应)之比为。 7. 根据量子力学理论,氢原子中的电子,当其主量子数n=3时,其轨道磁距的可能取值为。

8. 考虑精细结构,锂原子(Li)第二辅线系(锐线系)的谱线为双线结构,跃迁过程用原子态符号表示为 , 。(原子态符号要写完整) 9. 原子处于3D 1状态时,原子的总自旋角动量为 , 总轨道角动量为 , 总角动量为 ; 其总磁距在Z 方向上的投影Z μ的可能取值为 。 10. 泡利不相容原理可表述为: 。它只对 子适用,而对 子不适用。根据不相容原理,原子中量子数l m l n ,,相同的最大电子数目是 ;l n ,相同的最大电子(同科电子)数目是 ; n 相同的最大电子数是 。 11. X 射线管发射的谱线由连续谱和特征谱两部分构成,其中,连续谱产生的机制是 , 特征谱产生的机制是 。 二、选择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 1. 卢瑟福由α粒子散射实验得出原子核式结构模型时,理论基础是: ( ) A. 经典理论; B. 普朗克能量子假设; C. 爱因斯坦的光量子假设; D. 狭义相对论。 2. 假设钠原子(Z=11)的10个电子已经被电离,则至少要多大的能量才能剥去它的 最后一个电子? ( ) A.13.6eV ; B. 136eV ; C. 13.6keV ; D.1.64keV 。 3. 原始的斯特恩-盖拉赫实验是想证明轨道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 后来结果证明 的是: ( ) A. 轨道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 B. 自旋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 C. 轨道和自旋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 D. 角动量空间取向量子化不成立。

华中科技大学2003级五年制2002级德医专业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

华中科技大学2003级五年制2002级德医专业生物化学期末考试试题A 华中科技大学2003级五年制、2002级德医专业生物化学试卷(A) 班级:学号:姓名: 一、选择题 (一)单选题(从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最佳答案,并在答卷纸上把相应的英文字母涂黑。 每小题0.5分,共20分。) 1.下列描述血红蛋白概念正确的是: A. 血红蛋白氧解离曲线为S形 B. 血红蛋白不属于变构蛋白 C. 1个血红蛋白可与1个氧分子可逆结合 D. 血红蛋白是单亚基球蛋白 2.有关蛋白质三级结构的描述,错误的是: A. 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有生物学活性 B. 亲水基团多位于三级结构的表面 C. 三级结构的稳定性由次级键维持 D. 三级结构是单体蛋白质或亚基的空间结构 3.常出现于肽链转角结构中的氨基酸为: A. 半胱氨酸 B. 脯氨酸 C. 丙氨酸 D. 谷氨酸 4.核酸对紫外线的吸收是由哪一种结构产生的 A. 碱基 B. 核糖 C. 磷酸 D. 脱氧核糖 5.含有稀有碱基比例较多的核酸是: A. rRNA B. 线粒体DNA C. tRNA D. mRNA 6.磺胺类药物的类似物是: A. 四氢叶酸 B. 二氢叶酸 C. 对氨基苯甲酸 D. 叶酸

7.已知某种酶的K m值为0.05mol/L,试问要使此酶所催化的反应速度达最大反应速度 的80%时底物浓度应是多少? A. 0.04mol/L B. 0.05mol/L C. 0.1mol/L D. 0.2mol/L 8.在血糖偏低时,大脑仍可摄取葡萄糖而肝脏则不能,其原因是: A. 胰岛素的作用 B. 己糖激酶的K m低 C. 葡萄糖激酶的K m低 D. 血脑屏障在血糖低时不起作用 9.下列哪种物质缺乏可引起血液丙酮酸含量升高? A. 硫胺素 B. 叶酸 C. 吡哆醛 D. 维生素B12 10.在糖酵解过程中,下列哪个酶催化的反应是不可逆的? A. 醛缩酶 B. 烯醇化酶 C. 丙酮酸激酶 D. 磷酸甘油酸激酶 11.下列哪种糖代谢途径既不生成ATP或UTP也不消耗ATP或UTP? A. 糖酵解 B. 糖原合成 C. 糖异生 D. 糖原分解 12.不能使甘油磷酸化的组织器官是: A. 肝脏 B. 肾脏 C. 小肠 D. 脂肪组织 13.脂酸合成的限速酶是: A. HMG-CoA合成酶 B. HMG-CoA还原酶 C. 乙酰CoA羧化酶 D. 肉碱脂酰转移酶 14.合成前列腺素的前体是: A. 软脂酸 B. 硬脂酸 C. 亚油酸 D. 花生四烯酸 15.脂蛋白脂肪酶的激活剂是: A. apoAI B. apoB100 C. apoCⅡ D. apoE 16.脂肪酸β-氧化、酮体生成及胆固醇合成的共同中间产物是: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2017(附答案与解析)

物理化学期末考试试题库-2017(附答案与解析)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选择题 1.关于焓的性质,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焓是系统内含的热能, 所以常称它为热焓 (B) 焓是能量, 它遵守热力学第一定律 (C) 系统的焓值等于内能加体积功 (D) 焓的增量只与系统的始末态有关 答案:D。因焓是状态函数。 2.涉及焓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单质的焓值均等于零(B) 在等温过 程中焓变为零(C) 在绝热可逆过程中焓变为 零 (D) 化学反应中系统的焓变不一定大于内能变化 答案:D。因为焓变ΔH=ΔU+Δ(pV),可以看出若 Δ(pV)<0则ΔH<ΔU。 3.与物质的生成热有关的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标准状态下单质的生成热都规定为零(B) 化合物的生成热一定不为零(C) 很多物质的生 成热都不能用实验直接测量 (D) 通常所使用的物质的标准生成热数据实际上 都是相对值 答案:A。按规定,标准态下最稳定单质的生成热 为零。 4.下面的说法符合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是() (A) 在一完全绝热且边界为刚性的密闭容器中发 2

3生化学反应时,其内能一定变化 (B) 在无功过程中, 内能变化等于过程热, 这表明内能增量不一定与热力学过程无关 (C) 封闭系统在指定的两个平衡态之间经历绝热变化时, 系统所做的功与途径无关 (D) 气体在绝热膨胀或绝热压缩过程中, 其内能的变化值与过程完成的方式无关 答案:C 。因绝热时ΔU =Q +W =W 。(A )中无热交换、无体积功故ΔU =Q +W =0。(B )在无功过程中ΔU =Q ,说明始末态相同热有定值,并不说明内能的变化与过程有关。(D )中若气体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所做的功显然是不同的,故ΔU 亦是不同的。这与内能为状态函数的性质并不矛盾,因从同一始态出发,经绝热可逆膨胀与绝热不可逆膨胀不可能到达同一终态。 5.关于节流膨胀,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节流膨胀是绝热可逆过程(B)节流膨胀中系统 的内能变化(C)节流膨胀中系统的焓值改变(D)节流过程中多孔塞两边的压力不断变化 答案:B 6.在实际气体的节流膨胀过程中,哪一组描述是正确的: (A )Q H =p < 0 (B )Q =H p >0 (C )Q =H =p <0 (D ) Q H =p <0 答案:C 。节流膨胀过程恒焓绝热且压力降低。

原子物理学(褚圣麟)完整答案#

原子物理学习题解答

第一章 原子的基本状况 1.1 若卢瑟福散射用的α粒子是放射性物质镭C ' 放射的,其动能为 7.68 ?106 电子伏 特。散射物质是原子序数 Z = 79 的金箔。试问散射角θ = 150ο 所对应的瞄准距离b 多大? 解:根据卢瑟福散射公式: M v 2 θ K α c o t = 4 π ε 0 b = 4 π ε 0 b 2 Z e 2 Z e 2 2 得到: Z e 2ct g θ 7 9 ? (1 .6 0 ? 1 01 9 ) 2 ct g 1 5 0ο - 1 5 b = 2 2 = = 3 .9 7 ? 1 0 ( 4π ? 8 .8 5 ? 1 0 - 1 2 ) ? (7 .6 8 ? 1 06 ? 1 0- 1 9 ) 米 4πε K 0 α 式中 K = 1 Mv 2 是α 粒子的功能。 α 2 1.2 已知散射角为θ 的α粒子与散射核的最短距离为 2 Z e 2 1 1 r m = ( 4 π ε ) ( 1 + ) ,试问上题α粒子与散射的金原子核 M v 2 s i n θ 2 之间的最短距离r m 多大? 解:将 1.1 题中各量代入r m 的表达式,得: 1 2 Z e 2 1 = (1 + r m i n ( 4π ε Mv 2 ) ) s i n θ 0 2 - 1 9 2 4 ? 7 9 ? (1 .6 0 ? 1 0 ) 1 = 9 ? 1 0 9 ? ? (1 + ) 7 .6 8 ? 1 0 6 ? 1 .6 0 ? 1 0 - 1 9 sin 7 5ο = 3 .0 2 ? 1 0 - 1 4 米 1.3 若用动能为 1 兆电子伏特的质子射向金箔。问质子与金箔。问质子与金箔原子核可 能达到的最小距离多大?又问如果用同样能量的氘核(氘核带一个 +e 电荷而质量是质子的 两倍,是氢的一种同位素的原子核)代替质子,其与金箔原子核的最小距离多大? 解:当入射粒子与靶核对心碰撞时,散射角为180ο 。当入射粒子的动能全部转化为两 粒子间的势能时,两粒子间的作用距离最小。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得: 2 2 1 Ze Z e M v 2 = K = ,故有: r = m i n p 2 4 πε 0 r m i n 4 π ε 0 K p 7 9 ? (1 . 6 0 ? 1 0 - 1 9 ) 2 = 1 . 1 4 ? 1 0 - 1 3 米 = 9 ? 1 0 9 ? 1 0 6 ? 1 . 6 0 ? 1 0 - 1 9

【免费下载】医用物理学试题及答案

医用物理学试题A 卷姓名: 年级: 专业: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水在截面不同的水平管内做稳定流动,出口处的截面积为管最细处的3倍。若出口处的流速为2m/s ,则最细处的压强 。2、一沿X 轴作简谐振动的物体,振幅为2cm ,频率为2Hz ,在时间t=0时,振动物体在正向最大位移处,则振动方程的表达式为 。3、在温度为T 的平衡状态下,物体分子每个自由度的平均动能都相等,都等于__________。 4、中空的肥皂泡,其附加压强为: 。 5、透镜的焦距越短,它对光线的会聚或发散的本领越强,通常用焦距的倒数来表示透镜的会聚或发散的本领,称为透镜的 。 6、基尔霍夫第一定理的内容是 。 7、电流的周围空间存在着磁场,为了求任意形状的电流分布所产生的磁场,可以把电流分割成无穷小段dl ,每一小段中的电流强度为I ,我们称Idl 为 。8、劳埃镜实验得出一个重要结论,那就是当光从光疏媒质射向光密媒质时,会在界面上发生 。 9、多普勒效应是指由于声源与接收器间存在相互运动而造成的接收器接收到的声波 与声源不同的现象。10、单球面成像规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2345678910 1、某物体的运动规律为t k t 2d /d v v -=,式中的k 为大于零的常量。当0=t 时, 初速为v 0,则速度v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是( )A 、 0221v v +=kt , B 、 0221v v +-=kt ,C 、 02121v v +=kt , D 、 02121v v +-=kt 2、水平自来水管粗处的直径是细处的两倍。如果水在粗处的流速是2m/s ,则高中语属隔板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套启动为调试卷突指发

原子物理学第二章习题答案

第二章 原子的能级和辐射 试计算氢原子的第一玻尔轨道上电子绕核转动的频率、线速度和加速度。 解:电子在第一玻尔轨道上即年n=1。根据量子化条件, π φ2h n mvr p == 可得:频率 21211222ma h ma nh a v πππν= == 赫兹151058.6?= 速度:61110188.2/2?===ma h a v νπ米/秒 加速度:222122/10046.9//秒米?===a v r v w 试由氢原子的里德伯常数计算基态氢原子的电离电势和第一激发电势。 解:电离能为1E E E i -=∞,把氢原子的能级公式2 /n Rhc E n -=代入,得: Rhc hc R E H i =∞-=)1 1 1(2=电子伏特。 电离电势:60.13== e E V i i 伏特 第一激发能:20.1060.1343 43)2 111(2 2=?==-=Rhc hc R E H i 电子伏特 第一激发电势:20.101 1== e E V 伏特 用能量为电子伏特的电子去激发基态氢原子,问受激发的氢原子向低能基跃迁时,会出现那些波长的光谱线 解:把氢原子有基态激发到你n=2,3,4……等能级上去所需要的能量是: )1 11(22n hcR E H -= 其中6.13=H hcR 电子伏特 2.10)21 1(6.1321=-?=E 电子伏特 1.12)31 1(6.1322=-?=E 电子伏特 8.12)4 1 1(6.1323=-?=E 电子伏特 其中21E E 和小于电子伏特,3E 大于电子伏特。可见,具有电子伏特能量的电子不足以把基

态氢原子激发到4≥n 的能级上去,所以只能出现3≤n 的能级间的跃迁。跃迁时可能发出的光谱线的波长为: ο ο ο λλλλλλA R R A R R A R R H H H H H H 102598 )3 111( 1121543)2 111( 1 656536/5)3 121( 1 32 23 22 22 1221 ==-===-===-= 试估算一次电离的氦离子+ e H 、二次电离的锂离子+ i L 的第一玻尔轨道半径、电离电势、第一激发电势和赖曼系第一条谱线波长分别与氢原子的上述物理量之比值。 解:在估算时,不考虑原子核的运动所产生的影响,即把原子核视为不动,这样简单些。 a) 氢原子和类氢离子的轨道半径: 3 1,2132,1,10529177.0443,2,1,44102 22 01212 2220= ======?==? ?===++++++ ++-Li H H Li H H H He Z Z r r Z Z r r Z Li Z H Z H Z me h a n Z n a mZe n h r e 径之比是因此,玻尔第一轨道半;,;对于;对于是核电荷数,对于一轨道半径;米,是氢原子的玻尔第其中ππεππε b) 氢和类氢离子的能量公式: ??=?=-=3,2,1,)4(222 12 220242n n Z E h n Z me E πεπ 其中基态能量。电子伏特,是氢原子的6.13)4(22 204 21-≈-=h me E πεπ 电离能之比: 9 00,4002 222== --==--+ ++ ++ H Li H Li H He H He Z Z E E Z Z E E c) 第一激发能之比:

原子物理学课后习题详解第6章(褚圣麟)

第六章 磁场中的原子 6.1 已知钒原子的基态是2/34F 。(1)问钒原子束在不均匀横向磁场中将分裂为几束?(2)求基态钒原子的有效磁矩。 解:(1)原子在不均匀的磁场中将受到力的作用,力的大小与原子磁矩(因而于角动量)在磁场方向的分量成正比。钒原子基态2/34F 之角动量量子数2/3=J ,角动量在磁场方向的分量的个数为412 3 212=+?=+J ,因此,基态钒原子束在不均匀横向磁场中将分裂为4束。 (2)J J P m e g 2=μ h h J J P J 2 15)1(= += 按LS 耦合:5 2 156)1(2)1()1()1(1==++++-++ =J J S S L L J J g B B J h m e μμμ7746.05 15 215252≈=???= ∴ 6.2 已知He 原子0111S P →跃迁的光谱线在磁场中分裂为三条光谱线,其间距 厘米/467.0~=?v ,试计算所用磁场的感应强度。 解:裂开后的谱线同原谱线的波数之差为: mc Be g m g m v πλλ4)(1'1~1122-=-=? 氦原子的两个价电子之间是LS 型耦合。对应11 P 原子态,1,0,12-=M ;1,1,0===J L S , 对应01S 原子态,01=M ,211.0,0,0g g J L S =====。 mc Be v π4/)1,0,1(~-=? 又因谱线间距相等:厘米/467.04/~==?mc Be v π。 特斯拉。00.1467.04=?= ∴e mc B π 6.3 Li 漫线系的一条谱线)23(2/122/32P D →在弱磁场中将分裂成多少条谱线?试作出相应的能级跃迁图。

原子物理学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习题参考答案 速度为v的非相对论的α粒子与一静止的自由电子相碰撞,试证明:α粒子的最大偏离角-4 约为10rad. 要点分析:碰撞应考虑入射粒子和电子方向改变,并不是像教材中的入射粒子与靶核的碰撞(靶核不动),注意这里电子要动. 证明:设α粒子的质量为M α,碰撞前速度为V,沿X方向入射;碰撞后,速度为V',沿θ方向散射.电子质量用m e表示,碰撞前静止在坐标原点O处,碰撞后以速度v沿φ方向反冲.α粒子-电子系统在此过程中能量与动量均应守恒,有: (1) (3) (2) 作运算:(2)×sinθ±(3)×cosθ,得 (4) (5) 再将(4)、(5)二式与(1)式联立,消去V’与V, 化简上式,得 (6) 若记,可将(6)式改写为 (7)

视θ为φ的函数θ(φ),对(7)式求θ的极值,有 令,则sin2(θ+φ)-sin2φ=0 即2cos(θ+2φ)sinθ=0 (1)若sinθ=0则θ=0(极小)(8) (2)若cos(θ+2φ)=0则θ=90o-2φ(9) 将(9)式代入(7)式,有 由此可得 θ≈10弧度(极大)此题得证. (1)动能为的α粒子被金核以90°散射时,它的瞄准距离(碰撞参数)为多大(2)如果金箔厚μm,则入射α粒子束以大于90°散射(称为背散射)的粒子数是全部入射粒子的百分之几 解:(1)依和金的原子序数Z 2=79 -4 答:散射角为90o所对所对应的瞄准距离为. (2)要点分析:第二问解的要点是注意将大于90°的散射全部积分出来.90°~180°范围的积分,关键要知道n,问题不知道nA,但可从密度与原子量关系找出注意推导出n值.,其他值从书中参考列表中找. 从书后物质密度表和原子量表中查出Z Au=79,A Au=197,ρ Au=×10kg/m

原子物理学习题标准答案(褚圣麟)很详细

1.原子的基本状况 1.1解:根据卢瑟福散射公式: 2 02 22 442K Mv ctg b b Ze Ze αθ πεπε== 得到: 21921501522 12619 079(1.6010) 3.97104(48.8510)(7.681010) Ze ctg ctg b K ο θαπεπ---??===??????米 式中2 12K Mv α=是α粒子的功能。 1.2已知散射角为θ的α粒子与散射核的最短距离为 2202 1 21 ()(1)4sin m Ze r Mv θπε=+ , 试问上题α粒子与散射的金原子核之间的最短距离m r 多大? 解:将1.1题中各量代入m r 的表达式,得:2min 202 1 21 ()(1)4sin Ze r Mv θπε=+ 1929 619479(1.6010)1910(1)7.6810 1.6010sin 75 ο --???=???+???14 3.0210-=?米 1.3 若用动能为1兆电子伏特的质子射向金箔。问质子与金箔。问质子与金箔原子核可能达到的最 解:当入射粒子与靶核对心碰撞时,散射角为180ο。当入射粒子的动能全部转化为两粒子间的势能时,两粒子间的作用距离最小。 根据上面的分析可得: 22 0min 124p Ze Mv K r πε==,故有:2min 04p Ze r K πε= 192 9 13619 79(1.6010)910 1.141010 1.6010 ---??=??=???米 由上式看出:min r 与入射粒子的质量无关,所以当用相同能量质量和相同电量得到核代替质子时,其与靶核的作用的最小距离仍为131.1410-?米。

大学物理学试卷和答案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用铁锤把质量很小的钉子敲入木板,设木板对钉子的阻力与钉 子进入木板的深度成正比。在铁锤敲打第一次时,能把钉子敲入。如果铁锤第二次敲打的速度与第一次完全相同,那么第二次敲入多深为() (A);(B);(C);(D)。 2.一个平面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为u=160m/s ,t=0时刻的波形图如图所示,则该波的表式为() (A ))2440cos(3πππ-+=x t y m ; (B ))2 4 40cos(3π π π+ +=x t y m ; (C ))2440cos(3π π π--=x t y m ; (D ))2 440cos(3π ππ+ - =x t y m 。 3.关于高斯定理的理解有下面几种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A)如果高斯面上E 处处为零,则该面内必无电荷; (B)如果高斯面内无电荷,则高斯面上E 处处为零; (C)如果高斯面上E 处处不为零,则该面内必无电荷; (D)如果高斯面内有净电荷,则通过该面的电通量必不为零。 4.容器中储有一定量的处于平衡状态的理想气体,温度为T ,分子质量为m ,则分子速 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均值为(根据理想气体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讨论) (A )x V =0;(B )x V = m kT π38;() (C )x V = m kT 23;(D )x V =m kT π831; 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装订线 ) -

5.一轻绳绕在具有水平转轴的定滑轮上,绳下用大小等于mg ,方向向下的力拉绳子, 此时滑轮的角加速度为β。若将外力卸掉,而用大小等于m 的物体挂在绳下,则滑轮的角加速度将:() (A ).变大;(B).不变;(C ).变小;(D ).无法确定 6.用细导线均匀密绕成长为l 、半径为a (l >>a )、总匝数为N 的螺线管,通以稳恒电流I ,当管内充满相对磁导率为r μ的均匀介质,管中任意一点() (A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NI r μμ0;(B )磁感应强度大小为l NI r /μ; (C )磁场强度大小为 l NI /0μ;(D )磁场强度大小为l NI /。 7.一根质量为m 、长度为L 的匀质细直棒,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若它与桌面间的滑动摩擦系数为μ,在t =0时,使该棒绕过其一端的竖直轴在水平桌面上旋转,其初始角速度为0ω,则棒停止转动所需时间为() (A)μωg L 3/20;(B)μωg L 3/0;(C)μωg L 3/40;(D)μωg L 6/0。 8.两相干平面简谐波沿不同方向传播,如图所示,波速均为s m u /40.0=,其中一列波在A 点引起的振动方程为)2 2cos(11π π- =t A y ,另一列波在B 点引起的振动方程为 )2 2cos(22π π+ =t A y ,它们在P 点相遇,m AP 80.0=,m BP 20.1=,则两波在P 点 的相位差为:() (A )0;(B )π/2;(C )π;(D )3π/2。 9.一个空气平行板电容器,充电后把电源断开,这时电容器中储存的能量为W 0,然后在两极板间充满相对介电常数为εr 的各向同性均匀电介质,则该电容器中储存的能量为() (A)?r W 0;(B)W 0/?r ;(C)(1+?r )W 0;(D)W 0。 10.已知某带电体的静电场r U -的关系曲线如图所示。则该带电体是() (A)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面; (B)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球体; (C)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柱面; (D)半径为R 的均匀带电柱体。 P A 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