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概实践调查报告-家庭经济背景或家乡社会状况调查


《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生家庭经济背景调查








姓 名:刘 柏 林
学 号:20045825
学 院:化学化工学院
班 级:04药学(1)班
指导老师:胡 同 泽
完成时间:2007年3月


关于大学生家庭经济背景的调查报告
第一部分:调查内容
一、方案设计
1.调查的意义及目的
社会调查活动是“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有机组成部分,可以广泛、深入的了解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了解“三个代表”的践行情况,从而丰富邓小平理论的学习内容,提高自身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而通过对家庭经济背景的了解,能够加深理解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基本经济知识。
2.调查地域:四川省绵阳市安县安昌镇北山村
3.调查对象:自己的父母
4.家庭背景简介:四口之家,一子一女,儿子现读于重庆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女儿现读于四川省安县职业中学。经济主要来源于农业产出(如种植蔬菜、玉米、油菜)和打工收入,消费渠道主要是子女教育经费及全家日常开支,子女生活开支共计17元/月;家庭因处于农村,一般自给自足,外加小额开销;父亲大半年在外做建筑工,弥补家庭财政赤字。
5.时间安排:
准备阶段:2007年1月27日--2月5日,问卷设计、收集资料、做父母思想工作等。
调查阶段:2007年2月7日晚8:00;地点:家中客厅;方式:面对面问答;内容:问卷发放与填写、访谈等。
总结成文阶段:2007年2月10日--2月17日,资料汇总统计、撰写调查报告与总结。
6.调查途径
原计划采用访谈式调查,后考虑父母文化水平程度不高,无法接受专用名词词汇,故改进为问卷式与访谈式相结合的调查方式。
二.访谈记录
说明:因父母文化程度低,问卷填写采用调查员询问解释,再由调查员填写问卷及作访谈记录。
附表一:访谈内容(口语设计,修正整理后的记录)
时间:2007年2月7日晚8:00 地点:家中 访谈人:刘柏林
被访谈人:A父亲 刘世通 B母亲 张天英 记录人:刘柏林
1、 您们家庭月平均收入有多少?与本村所有农村家庭相比,能够处于什么位置?
A:如果不去打工,最多500吧;如果一人外出挣钱的话,能够达到800~900元每月。与其他家庭相比,大概在50%以上点!
2、 去年家庭消费全年共计多少?与本村所有农村家庭相比,能够处于什么位置?
A:你回答吧。
B:全年消费差不多12000元吧,与别人比较,肯定在80%以上左右,因为我们家有两个读书的。
3、 您们家庭收入主要来源

与支出主要去向分别是什么?
B:收入主要是在外打工和农副产品,支出主要是子女教育经费。一个大学生每年的学费就接近6000元。
4、 就去年说,您们家有没有什么较大的经济计划,比如修房,娶媳嫁女等特别花钱的事情?这些计划在年底实现没有?
B:有啊,比如准备儿子大学所需生活费,女儿中专学费,这些都实现了;另外去年还添置了家电;难免,有无法实现的愿望,儿子的大学学费就没有办法交清,只好通过国家助学贷款解决。
5、 您们家有承包的土地吗?
A:现行农村普遍是土地包产到户,我们家承包的土地面积大约是4.2亩,还租赁了1.4亩土地。这还不计算承包的少量林地面积。
6.在农村生活,最大的生活保障是什么?例如土地、打工的收入、子女扶助、家庭成员互助、社会救助制度、政府等。
A:当然是土地了。当农民的没了土地不就成了流浪汉了吗?自己的饭碗都丢了。现在的社会,靠子女扶助、社会救助制度、政府补助能过一辈子吗?再说,自己有手有脚,别人能帮你吗?至于打工的收入有可能是最重要的经济来源,但是若在外打工没有挣到钱,回家还不是要靠这一亩三分地过日子。
7、 如果现在交出土地您就可以进城生活并享有与城镇居民相同的最低生活保障,您们愿意吗?
A:不愿意。要知道年龄大点的人在一个地方待久了,有了感情,却要搬到另外一个陌生的地方居住,人生地不熟的,那肯定不习惯。年轻人倒也无所谓。
B:我也不愿意。在城市生活的人老后,如果社会保障不健全,生疮害病的没钱怎么办啊?捡垃圾吗?还不如待在农村种点粮食蔬菜,生活得过且过算了!
8、 那您们家庭都在家种地,能够承担高昂的消费开支吗?
B:恐怕不能。吃饭虽没有问题,但养儿养女要读书要成长,不打工挣点钱是不行的!
9、现在农民种地的税收基本上都免了,当农民应该可以安稳地过上日子吧?
A:哎,不交农业税了,可你种地的投入反而高出很多,比如一年种地的肥料、农药的成本每年都在翻。再加上现在物价上涨,粮食的价格却涨幅不大,农民难啊!若是遇上风调雨顺也还勉强;若是摊上个天灾什么的,一年的工夫就白忙活了。
10、 在外打工与在家种地哪一个收入较高?
A:打工。每年打工的收入还能挣几千块钱,种地就只能保障生活,上半年的收入转眼就变成下半年的投入,自己根本连一个子都难以攒下。
11、 那现在您们对农村的政策有何看法?主要是指土地政策。
A:以前大集体,自己没有土地想土地;现在有土地了,结果入不敷出,大部分人都宁愿外出打工,大量的土地都闲置着,即使是

不交农业税,也很少有人愿意成天都泡在土地里。
新闻联播里经常传达中央对农村、农业、农民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和完善土地承包经营制度,还完善农村医疗保险制度,可农民要了土地没有办法养活家庭,就只有荒着,或者是种树占地而已。
B:农村的政策一天比一天好,但是真正种地的人是越来越少。在平原地区,倒可以机械化;可偏远的农村呢,只能这样。农民也要生活,也要养家糊口啊!
12、 您能展望一下您们心目中的农村吗?
A:这个啊,听别人说,机器耕种、播种、收割才是现代农村的新面貌吧。我们也想这样啊,但是我们又没有文化,只有“弯弯犁头水牯牛”啊。这些东西我们这代人是实现不了啦!
B:平原地区还是有部分机械化种地的,但山区就少了。
A:其实农民最想要的是土地多出点粮食,而且粮食能卖一个好的价钱。
附表二:问卷填写(书面用语设计,调查员询问解释并代填表格)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刘世通
姓名:
张天英 男
性别:
女 小学未毕业
学历:
小学毕业
50
年龄:
42
职业: 务农
地区:四川省安县安昌镇



产业背景
行业(职业)
务农,兼做零散的杂工

产品品种 主要是农副产品,包括小麦、油菜、玉米、蔬菜,还有鸡禽、牲畜等。

产品市场范围 1、由生意人收购运往外地销售; 2、部分在本县区销售; 3、家庭自己消费。

生产规模 小农经济,传统自然经济,自给自足
生产规模主要是以家庭为单位



产权背景
个人产权 土地承包面积:4.2亩
土地租赁面积:1.4亩

单位产权 农村土地承包方式: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内部的家庭承包
农村集体企业经营方式:
通过招标、拍卖、公开协商等方式的承包



分配背景
农村经济的分配模式:
农村普遍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并在此基础上,由统一分配模式向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模式转变。
现代农村经济体制中,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得到进一步的加强和完善,分配形式主要是家庭多劳多得,以及集体统一分配。

第二部分:调查结果分析
一.根据问卷和访谈调查,归纳出以下几点:
(1)大学生家庭经济消费水平较高,其中大学生是整个家庭最大的消费者,基本上每年消费都在1万元以上。而反思自己家庭经济状况,实在是拮据地熬日子。
(2)家庭消费的多少与子女上学的费用密切相关。一般一个子女上学的家庭经济较多个子女上学的家庭宽松;子女上小学的家庭经济较子女上中学的家庭好,子女上大学的家庭经济最

难。
(3)城市家庭较农村家庭的经济状况良好;父母有工作的家庭较没有工作或工作单位前景不好的家庭经济好。
因为自己的家庭是农村家庭,故农村家庭的经济和文化背景有其特殊的地方:
(1)农村家庭迫切希望自己的子女通过读书来改变目前家庭的现状。
(2)农村家庭的收入不稳定:一般土地上的收入仅能解决家庭的温饱问题,大部分教育经费都靠外出打工的收入填补。而外出打工的不确定因素决定了收入的不稳定。
(3)农民生活困难,对现行农村的状况不满;而农村的土地资源利用度低。
二.重点对农村土地问题进行讨论
鉴于以上调查结果分析,选择农村、农业、农民问题的根本——土地进行专题讨论。
1.国家推行土地承包经营政策弊端初现
自实行改革开放以来,农民对土地有了承包权。“十五”期间又制定了《土地承包法》,保护了农民的权益,鼓励了农民种地积极性。特别2004年党中央、国务院实行了“一免三补”的惠民政策,使农民心中有了底,觉得现在有了土地就有了生活的保障。但在《土地承包法》实施过程中,不尽合理的地方也日益出现,土地束缚了一些农民,使他们只看到土地带来了温饱,不求进取的农民只想过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田园生活,陈腐观念和旧的生活方式使他们不愿进城务工。
但事实上,光靠土地又难以维持家庭正常的消费开支,于是部分农民脑中腐朽的观念就做怪了,比如不准农村女孩上学读书,甚至更偏僻的农村还存在着卖儿卖女的惨剧。当然这里只讨论了弊端,家庭承包经营还是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我国的农业。
2.《土地承包法》规定三十年不变影响农村经济发展
有报道称:目前,出现的最大问题是死人有地种,成为家庭遗产;而活着的人没地种,甚至1986年以后出生的人连续三代没地种。农民常因此到乡、县政府上访闹事,给农村社会安定带来难题,同时也给农村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解决上述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第一,适时调整现行的土地承包制度;
第二,完善规范的土地转包制度;
第三,加快农业生产方式向集约化方向发展的进程,以农业机械化为载体,发展农业生产集约化经济,是建设新农村的好路径。
3.土地在农村担负的社会保障和失业保险职能,制约着我国农村的现代化进程。
从本原看,经济发展职能是土地最基础的存在价值。但在我国,土地的这一存在价值被人为地扭曲了。我国是一个由城市和乡村构成的二元社会。在城市,城市居民的生活资料、就业以及社会保障都建立有相应的国家制度。而在乡村,土地不仅仅是一种生产要素,它更是

农民生存的根本保障。因为乡村社会中不完善甚至根本不存在与城市中相对的社会保障制度,这就决定了土地担负的不仅仅是生产职能,更重要的是社会保障职能。只有拓宽农民的谋生手段,土地的社会保障职能才能日趋弱化。但在我国广大农村,农民的主要收入仍然是来自土地,土地的社会保障职能仍是十分突出的。
在我国农村,土地除了担负着生存保障职能外,还具有失业保险职能。人多地少一直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实际上土地所吸纳的劳动力是远远大于其实际所需的劳动力的。这表明在农村事实上存在着大量的隐蔽性失业。而这种状况之所以没有产生大的社会动荡,就在于农民在选择进城打工的同时,土地为农民提供稳定的收入,提高了他们抵御失业风险的能力。正是基于这样的考虑,农业机械化的进程才如此缓慢,对农村土地承包权流转的设计才如此左右为难。
三、总结
本次调查活动虽然耗费了大半个春节假期,但自己确实能够从中学到一些书本上没有的东西。可以说这次调查完成地非常成功。
通过这次对大学生家庭经济背景的调查,不仅让我明白了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的基本经济知识,而且也让我了解了中国关于“农村、农民、农业”三农问题的各项政策以及其存在的不足。另外,还有一份意想不到的收获,那就是让我明白了自己的父母对整个家庭的贡献,对自己成长无微不至的关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