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跨国战略MicrosoftOffice

松下跨国战略MicrosoftOffice
松下跨国战略MicrosoftOffice

日本松下电器的跨国经营活动

松下电气公司的创业者“电器大王”松下幸之助,16岁时开始在大阪电灯公司当内线工,赚日工资,身体不太好,生活很贫困。1917年,即在他22岁时辞去电灯公司的工作,在饲野猪的一间小房里开始制造插座。1918年搬至大开市,并挂上松下电器器具制作的标牌,揭开了松下电器的历史。当时,只有两台小型压力机,人手除她本人外只有妻子和内弟,生产的产品开始时除两种插座外只有电风扇的绝缘盘。1922年在员工厂附近建成了新工厂和总店,1933年又在门真建成新的总店和工厂群,产品品种约为20个,1935年改组为松下电器产业公司(简称松下公司),由个人经营变为股份公司。总公司下设9个子公司。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受军方命令转到以军需品为中心的生产体制,战争结束后改为民用生产。美国占领军司令部曾认为松下是财阀家族,冻结公司全部资产,1950年解除了这个指令,松下点得以正常营业。80年代末,松下电器产品已达1.4万种,年销售额数百亿美元,在1990年7月30日美国幸福杂志刊登的全球500家大企业中排名第12位,被称为“电器王国”。

一、战后松下电器跨国经营的新发展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因受占领军司令指令而脱离松下集团的松下电器贸易,1951年8月又重新置于松下电器产业公司之下,并开始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向东南亚、中东和南美洲等地派遣人员以求拓展出口渠道。由于出口的恢复和发展,松下电器贸易的经营情况日益好转,并于1954年战后第一次分红。同时,松下电器作为进入国外的据点于1953年在纽约设立出差所。并在1959年将其改为设在当地的销售公司——美国松下电器。作为进入欧洲的据点,1962年在原西德设立汉堡松下电器。以后在许多国家设立销售公司或驻在员事务所。另外。截至1963年松下电器的国外代理店以超过100家,基本上是一个国家有一个代理店。为了通过代理店扩大松下电器产品在国外市场的地盘,松下电器保证每个代理店都能得到适当的利润。松下电器50 年代出口的产品大部分是收音机,1962 年开始大幅度增加电视机和录音机的出口,以后电冰箱、录像机、摄像机、电子计算机等产品的出口也顺利增长。出口市场由原来的东南亚、美国逐步扩展到全世界。出口额1958年为32亿日元,1971年达到1754亿日元,在日本电气机械界的出口额中名列榜首。进入70年代,松下电器的出口每年都以20%~30%速度增长;80年代末期,国外销售额年均约为100亿美元。

战后,松下电器在国外建立的第一个生产公司是1961年在泰国成立的纳雄纳尔泰国公司。建设资金为1.4亿日元,由松下电器和当地的合资者共同承担。这位泰国合伙人十多年作过松下电器代理店的老板,由他担任总经理,因为它在泰国是很有威望的人,所以公司经营完全委托给他。但是,由于他初次经营制造业,做事又过于慎重,公司没有得到预期的迅速发展。后来,他突然去世,由其女儿人总经理,以此为契机松下电器决定对其经营给予全面援助,生产才得以迅速发展。1962年在台湾建立台湾松下电器。截至1988年,台湾的生产公司已达101个,职工约5万名,年生产额达30多亿美元,在世界上供应的商品中枢松下电器销售额的占30%,计划以后将这以指标逐步提高到至少占50%。

为适应商品出口和国外建立公司需要,松下电器贸易于50年代末建立出口事业总部和国际总部。前者专门从事商品出口业务,后者则是推动包括技术、资本输出子内的国外活动的统辖部门。松下电器根据他的“全球局部化计划”,为适应日本本国以外的北美、欧洲和亚洲三大市场的需要,1988年10 月在美国新泽西州和英国伦敦附近建立了区域总部,1989年4月有在新加坡建立了区域总部。

同机构设置有密切关系的还有人员派出,尽管松下电器在国外的经营活动主要委托当地人进行,但派出少量人员是必不可少的。由于国外活动的扩展,派出人数也相当可观,80年代初已超过500人。松下电器派出人员时首先尊重个人的愿望,特别是新建生产公司,从建设工厂入手,没有5年时间是做不出什么事情的,如果负责人的话怎么也需要六、七年。

另外,松下电器于1969年12月将其9股票以MC的简称在美国纽约证券交易所上市。上市以来,其股票交易日趋活跃。纽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上市标准严格,只限于世界上的超一流公司,当时日本在该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只有包括松下电器在内的两家公司,因而这对提高松下电器在世界上的知名度和跨国经营活动极为有利。

二、松下电器跨国经营的基本指导方针

1、出口不能牺牲血本。松下电器接到国外订货时,首先进行产品成本核算,必须保证得到适当利润,决不做牺牲血本的出口。这种思想不论在什么样的竞争下都遵守。订

户在因商品价格高而导致对方不愿订货时,他们便细致的分析产品为什么成本高,尽量找出将低成本的途径。这样,不仅可以与对方达成订货协议而且能够促进自己改善经营管理,推动进步。经过努力,产品成本仍然居高,松下电器决不迁就订户,以免接受订货而牺牲利润做亏本生意。

松下电器为拓展产品销路和扩大出口,除接受国外订货外,更重要的是积极发展国外的代理店和销售公司。国外销售多数是由当地的代理店为中心建立的,这些销售公司和代理店也必须遵循上述原则。松下电器对消费者的售后服务也是极为认真和完善的,这项任务主要是通过代理店完成的。

2、繁荣所在国经济与谋取利润、扩大市场相结合。战后,松下电器以全球为对象,在努力增加出口的同时,积极在国外建立生产公司。70年代,它建立的国外生产公司主要在发展中国家,而且按建立时间顺序来看,前11个生产公司都是在发展中国家或地区,只有1968年建立澳大利亚松下电器之后才在发达国家建立少数公司。松下电器反复强调,在发展中国家建立生产公司是为了繁荣所在国经济,只有发展中国家经济得到发展,而且只有购买力有所提高,才能购买更多和更高级的电器产品,松下才能得到更多的利润。因此,他们认为,松下在发展中国家投资设厂,不仅对发展中国家经济有利,而且对松下也有好处。从80年代起日本经济的出口迅速发展,引起与其他发达国家的贸易不平衡,美国、欧洲等地区开始采取保护主义措施,限制日本商品的进入。其中,电器商品是很重要的内容。松下商品会比欧美摩擦,绕开保护主义堡垒,开始在美、欧大量投资建厂。他还认为,在这些发达国家建立生产公司,有利于缓和矛盾,巩固市场占有,同时增加当地就业机会,发展当地经济,增加与当地人民的友好往来。

当某个国家要求在其国内建立生产公司或松下电器想进入哪个国家时,松下电器编队哪个国家的国情、民性、市场情况和外资正则等进行周密的调查研究,并且寻找理想的合伙人。只有这些情况都认为合适时,才下决心在那个国家建立生产公司。如果条件不充分,松下电器认为经营是不会取得成功的,它自己和所在国都要蒙受损失,因而不会再这样的国家建立生产公司。

松下电器认为,既然在国外投资就应该谋求投资的回收和取得利润,但是这些都不能急于进行。这是因为,企业的经营不能依赖借款,始终要在自由资金充裕下进行,只

有在企业独立经营是才开始回收投资和利润。因此,松下电器的国外投资主要依靠自有资金。否则,为了避免借款利息,必须急于回收投资,影响国外公司的经营。因此。何时开始回收投资,必须根据国外企业的状况来决定。例如,台湾松下电器建立3年开始分红,但松下电器10年间没有把红利汇回日本。这是因为,台湾松下电器要充实财务内容,松下电器决定在其成为一个出色的企业前将分得的红利进行再投资。同样是在台湾,台湾工业公司的产品90%以上用于出口,它为台湾获得外币做出了贡献。而其在短期内企业经营走上轨道,因而从建立公司5年后开始以二成的红利汇回日本。

3、国外生产公司的经营必须以当地人为主。松下电器再发展中国家建立的生产公司,不论自己的出资比例多么大,都将其视为所在国企业,建立当地注意的经营峥嵘,经营主体由当地人担任,是当地的能独立经营。当然,建厂初期松下电器要派遣人员,但他们的任务是以经营指导和培养人员作为重点,积极培训当地的干部和职工。在培养当地干部后,只留下少数日本人。台湾松下70年代末已发展成由3400名职工的企业,公司的经营很出色,能够大量出口产品,但三百多个管理人员是由他台湾人担任,松下电器的派遣人员仅留下10名,除常务董事和常务理事各1名为日本人外,其余日本人都是担任顾问性的职务。松下在贯彻以当地人为主的经营方针方面,还十分重视企业中的工会,松下电器认为,工会是职工群众的组织,能够代表当地人讲话,同工会建立相互依赖的关系,有利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曾任松下电器会长的高桥荒太郎写道,我没到国外时,只要时间允许,总是要和工会负责人谈话,听听他们对松下电器的做法、来自日本人员的态度以及公司经营方面的意见,他们对工会负责人说,职工个人难于开口的事情可通过工会讲,以传达到公司经营人员。这样经营才会有进步。

4、松下电器跨国经营实例-菲律宾精密电子设备公司。1967年只有120名职工的菲律宾精密电子设备公司,由于经营亏损和债务负担无法维持,求救于松下电器,当是松下电器的负责人高桥荒太朗对该企业的总经理说,既然同松下电器合办企业,就希望充分理解松下电器得基本方针,并按这个方针经营下去。这位总经理说,对此充分理解,保证按松下电器的基本方针去做。于是松下电器以40%的出资于该公司合资经营。

合资经营后,总经理以下全体重要人员都照原样留任,公司名称也不更改。松下电器只派去四人,分别担任副总经理、经理、营业和制造部门负责人。以这样的管理阵容开始重建这个企业。他们首先从培养人才着手,并改善与职工生活密切相关的厕所、更

衣室和食堂,使管理者养成处理事务要井然有序和关心职工的习惯,接着改进生产设备。又将销售点收回货款以前至少需150天的做法改为月末结清,而有这种实力的销售店只有24家,从而不得不将销售店减少为原来的1/6。为保证产品质量和维护松下电器的声誉,将第一次生产出来的制品样品全部砸碎,因为它是二级品。在砸碎这些样品时,将转包工厂的经理也都请来,并让本公司尽可能多的职工都看到。第一批产品上市后颇受消费者欢迎,许多人到销售店指名购买,后来又远销到国外。结果仅一年就重建成功,冻结4年的工资提高了14.5%,第二年开始分红,经过8年发展成为没有借款的公司。随着稳定的进步,工资稳定提高,职工中出现了都能自动工作的热情,来自职工的改革方案也不断增加。随着生产的发展,公司的职工队伍不断扩大,减少了菲律宾的失业人员。

三、国外生产公司产品的选择

1、生产力所能及的产品。松下电器在同菲律宾合资重建精密电子设备公司时,原拟同时生产收音机、立体音响和电视机。但是,考虑到职工人数少,技术力量薄弱和资金不足等因素,决定放弃生产收音机,只限定生产立体声音响和电视机。

2、生产容易制造的产品。在同泰国合资兴建纳雄纳尔泰国公司时,由于公司完全是新建的、职工都是新招的,决定开始是指生产干电池。松下电器干部在谈到为什么从干电池着手时说,这是因为:干电池这种产品,不论在那个国家都是必需要品,容易销售,尤其是干电池和质量的关系,只要有非常先进的自动化机器,即使非熟练工,也能保证一定的质量;在短期内就能完成职工培训,是公司迅速投入生产;随着职工素质的提高,可以逐步生产需要的高技术产品。事实正是这样,后来该公司生产出收音机、电视机和电风扇等。

3、生产国际市场上畅销的产品。松下电器在发展中国家兴办公司时,其产品除为供应当地消费外,还注意国际上的需要,生产国际市场上的抢手货。台湾松下电器公司选择生产电视机等产品,不仅在当地销售额急剧扩大,而且还大量向美国出口。新加坡松下电器选择生产电冰箱用的压缩机,也除供应当地市场外,还向国际市场出口。

4、生产冲破估计上贸易保护主义的产品。进入70年代,国际上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尤其是阻止日本产品进入的势头很强,日本直接出口产品的困难日益增加。于是,松下

电器利用国外生产公司制造的产品,冲破关税和非关税壁垒的限制,进入奉行贸易保护主义的国家的市场。波多黎各松下电器生产的收音机、彩色电视机和立体声音响等,就是为了毫无障碍的向美国市场供货。1972年在加拿大建设的加拿大帕纳索尼克电业公司,也是为了在关税壁垒内侧生产彩色电视机和立体声音响等,供应加拿大市场。

四、广泛开展技术革新

松下电器(包括其前身)始终重视通过开展技术革新来开发新产品、提高产品质量和制造先进设备装备自己。这是他能够生存和发展长大的基本原因,也是在跨国经营中不断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生中获得100多个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松下幸之助,在挂出松下电器具制作所牌子后不久,就研制出新型的附属插座和两用插座,这两种产品较之原有商品设计新颖,使用方便,价格低廉,颇受消费者欢迎,从而订货不断增加。这两种新产品的研制成功,不仅为松下电器奠定了基础,而且坚定了松下幸之助通过技术革新来发展事业的信心。经过半年的反复研究和试验,与1923年研制出自行车的电池灯。当时,骑自行车夜间行走用的一般是蜡烛或煤油灯,很不方便。用进口的乙炔灯价格又很高,已有的电池灯寿命只有两三个小时。他新研制出的炮弹型电池灯可连续使用30~50小时,所以很畅销。此后,松下幸之助又新设计或改良许多生活用的电器产品,都是使用方便而又便宜的东西,即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又推动了电气事业的迅猛发展。

松下电器在战后恢复正常营业不久就意识到,要想在电器领域站住脚,必须向国外学习大量技术,引进新技术。1952年1月,松下幸之助在经营方针发布会上表明,以全球眼光重新检查经营问题,为弄清国外情况决定访问美国。访美期间他实地考察了各地的电机工厂,坚定了必须向国外学习的信念。同年10月再次访问美国,并巡游欧洲,其目的是决定同哪个厂家在电子领域进行技术合作。经过仔细研究,决定同荷兰的菲利浦公司合作。主要原因是该公司是世界上屈指可数的生产优秀电子产品厂家之一,具有先进的技术。通过谈判,1952年10月双方签订了技术、资金合作合同,并于同年12月成立了子公司——松下电子工业公司。由菲利浦公司派遣技术负责人进行技术指导,作为技术援助的条件,新建公司中菲利浦公司出资30%,但这项资金由菲利浦公司预定得到的技术援助费(松下电子工业公司销售额的4.5%)来充当。这个新公司以具有世界水平

的技术和规模在大阪建设,第一期工程于1954年完成,开始生产电子管及半导体产品。之后,松下电器使用这些产品将所有应用及其质量都提高到世界水平。

松下电器更为强调的是,必须在消化吸收这些技术的基础上,积极发展自己的技术。因此从1952年开始,在引进国外技术的同时,松下电器强化正规的技术部门,并于1953年在大阪门真建立中央研究所。该所是一个综合性研究所,不仅进行研究和指导各子公司新产品的开发,为适应用户的要求还有专门的机器制造工场。以建立这个中央研究所为契机,松下电器的技术革新开始正规化,成为新的电气化时代的推动力。其最初成果是,为迎接1954年前后进入日本的美国干电池厂家R公司的挑战,松下电器以自己的技术开发出不次于R公司的高性能干电池。另外,从1953年开始进行正式的设备更新。松下幸之助在1953年的经营方针发布会上说,为了更经济的生产优质产品,只要资金允许就要更新生产设备,以此方针为基础,更加有利的推动工厂设备更新和生产自动化。随着技术革新活动的广泛展开,松下电器的新产品不断上市。洗衣机作为松下电器的第一个正式电气化产品,于1951年9月开始生产和销售。1952年开始销售电视机,1953年开始销售电冰箱,1954年开始销售手提式真空管收音机。在家庭用小型电气化产品方面,1952年推出绞果汁机,1953年推出烤面包机,1954年推出小型除尘器和蒸汽熨斗等,3年间共推出50种以上新产品。

1956年1月,松下幸之助在经营方针发布会上宣布,今后5年将基础研究费增加10倍,并要求在积极引进技术的同时将自己的技术提高到能向国外出口的水平。他们很快实现了这个目标。首先,1961年对巴基斯坦、乌拉圭等国的企业给予组装收音机的技术援助。其后,又对缅甸政府给予制造电气化产品的技术援助,对埃及国营广播公司给予制造电视机的技术援助,以及对几十个国家给予伴随零部件出口的技术援助。另外,1961年又通过出资60%和技术援助的方式在泰国建立纳雄纳尔泰国公司。此后,由以资本、技术合作的方式在墨西哥、澳大利亚、台湾等十几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国外生产公司。

松下电器为发展成为世界性企业,把技术能力也提高到世界先进水平,是60年代以后的重大课题。为实现这个目标,不久上任的松下正治社长在1962年的经营方针发布会上,明确提出将提高技术作为重大问题,并强调随技术人员和技术研究成果的扩大不吝惜拨出必要的研究费用。在1963年经营方针发布会上,更强烈的号召技术人员奋发图强,不断生产出具有水平的不愧是松下电器的产品。基于这个方针,松下电器为了研究工作

的专门分工,在1961年开始建立照明研究所和东京研究所的同时,为充实从化学到原子能广泛范围里的基础部门研究,自1962年开始着手建设新中央研究所。该中央研究所1963年5月完成第一期工程,1968年一月全部建成。它同不断充实的技术人员队伍相结合,成为“技术的松下电器”的原动力。这样,1963年以后,松下电器不断出现具有世界水平的研究开发成果。在电子以外的领域里,也相继取得划时代的研究开发成果。如在新的电池领域中,有比过去使用寿命高2倍的高峰干电池和高7倍的强碱干电池,具有相当于过去成本1/10的陶瓷新太阳电池、银电池、燃料电池等。在新照明领域中,有继水银灯之后地钠灯、多卤素灯等。

松下电器再坚持技术开发中枢设在日本的同时还为适应国外不同的具体情况,在国外建立技术开发机构。如在台湾设立的松下电器技术开发公司,着重研究认识模式,开发汉文处理机,并从1987年开始设计逻辑集成电路。

孟祥民 跨国公司全球投资经营战略发展态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

跨国公司全球投资经营战略发展态势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政治经济格局和科技发展出现了一系列根本性的新变化:冷战结束、经济全球化、技术信息化、经济权力从原来的集中于制造厂家向销售商和客户分散等等。这些变革极大地改变了跨国公司的经营环境、竞争规则和创造价值的方式。在上述经营环境巨变的情境下,全球大型跨国公司率先进行了一系列的战略调整与管理改革,从而保持了良好的增长势头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充分认识和把握这些著名跨国公司进行的战略调整和变革创新,有助于我国政府和企业更有效地吸引和利用外资. 1、经营业务归核化-中国成为跨国公司非核心业务一个重要外包基地 二战后,许多大型跨国公司为了分散风险,曾普遍采用业务多元化经营战略。但其弊端也逐步显现出来,如摊子过大或不熟悉非相关领域等,导致收益降低,甚至高负债。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国企业又纷纷由多元化扩张向有竞争力的主营业务回归,实施归核化战略,其要旨是:把公司的业务归拢到最具竞争优势的行业上;把经营重点放在核心行业价值链上自己优势最大的环节上;强调核心能力的培育、维护和发展。这是跨国公司在外部环境竞争日趋激烈的情况下“有所为,有所不为”的一种主动选择,是为了更好地发展核心主业、提高竞争力而实施的战略转移。可以预计,归核化将成为21世纪初各国大企业或跨国公司的主导型战略。 最近值得注意的一个新趋势是,跨国公司在向中国转移制造业价值制的组装加工环节的基础上,开始把制造业价值链条中的服务环节,如战略咨询与管理、研究开发、产品设计、营销、公共关系、金融服务等转向中国,带剥了外资流向中国。中国入世以来,跨国公司将服务业向我国转移的趋势明显。例如,英国汇丰银行在2002年把地区总部从香港转移到上海并把技术保障中心迁到深圳,把呼叫中心转移到广州和上海。摩托罗拉公司将人力资源服务外包给上海对外服务公司,为其进行销售团队的招聘、培训和管理工作。 2、职能与资源配置“全球化”——中国成为跨国公司全球化经营网络的一个重要结点 马克思曾经指出,资本为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有一种要超越一切民族和国家疆界的冲动和欲望。近年来,跨国公司对外直接投资的区域并不限于个别国家和地区,而是追求全球布点,扩大势力范围。特别是大型跨国公司凭借其巨额资产、庞大的生产规模、先进的科学技术、科学的管理手段,将其触角己伸展至全球的各个角落,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它们的子公司以及分公司等分支机构遍布世界各地,在经营管理上带有明显的“全球战略”特色,即放眼全球资源和市场,把各种职能行为-融资、研究开发、零部件生产、总装、会计、培训等等-安排到能最好地实现公司全盘策略的地方,并实行统一控制,这样创造了企业内部的国际化分工。 对于实行全球战略的公司来说,已逐渐淡化了跨国公司总部区位概念和公司的民族身份。总部可以设在任何一个合适的国家和地区,只是作为一个连接网络内各线路的通信中心。全球化经营战略要求经营者具有宽广视野与胸怀,竭力使本公司融合在东道国里,如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麦克唐纳、福特、菲利浦、索尼等在世界范围中都愿淡化公司的民族身份,在决定投资战略时,他们优先考虑能否有效地利用其全球网络中的人才、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而不是狭隘的地域观念。

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

跨国公司的品牌战略 品牌是知识创新和知识产权商业化的重要载体,也是企业无形资产的构成要素之—。品牌的作用不仅仅局限于识别性,它己成为产品、服务质量强弱的力量和企业形象的载体,是企业经营状况、市场信誉和消费者认可程度的体现。品牌在跨国公司的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品牌可谓是企业的灵魂。总的来说,品牌对企业而言,是一种无形资产,同时它也是企业、产品与消费者建立的一种关系。品牌是品牌经营者与消费者互相之间心灵的烙印,简言之,品牌就是心灵烙印,烙印是美丽还是丑陋,是深还是浅,就决定着品牌力量的强弱,品牌资产的多寡和品牌价值的高低。 当市场竞争由产品竞争逐渐转向品牌竞争时,品牌战略就成为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一环。有学者将此战略定义为:“企业为获得和保持市场竞争优势,运用商标制度提供的保护手段,达到树立企业形象,促成产品或服务占领市场的总体性谋划。” 自有品牌、中国民族品牌的创立与推广,在当前外贸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和实际效应。 在知识产权体系中,品牌主要以商标、商号名称、专有技术、经营管理的方法与经验等方式表现出来,形成巨大的商业价值。例如:中国是耐克运动鞋的主要加工地,同样一个定牌加工制造耐克运动鞋的厂家,制造的同款式、同档次、同质量的运动鞋,如果采用不知名商标在国外销售,与耐克运动鞋的售价比大约是1:10。 一、跨国公司的品牌意识 跨国企业的品牌是跨国企业进行全球扩张争取了利润最大化的重要工具。品牌是跨国企业竞争力的表现,也是边际利润产生的重要源泉。跨国公司在进行扩张时通常伴随着周密而专业的品牌规划,采用品牌战略先行原则规划公司战略。 一个强有力的品牌在一个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中是一项关键性的资产,一个认可度高的品牌是一个公司能拥有的最有价值的资产之一。星巴克、英特尔、易趣、丰田、迪尼斯这些公司之所以能够在全球都保持着持续的存在感,就是因为它们将品牌形象成功地植入到了消费者的脑海中。跨国公司迫切需要推出具有鲜明特征和形象的产品来满足客户的核心需求并为他们带去利益,而且公司还要将其区分为现存的和潜在的竞争者。在跨国公司的全球品牌战略中,文化的影响是不可忽略的。受益于国际贸易和全球化的发展,通过采取全球化策略或跨国策略,许多公司的市场营销策略已经从只关注国内市场扩展到用国际化视野做营销。 公司的品牌意识不仅仅表现在战略规划意方面,还表现在公司注重创造品牌文化、融入品牌所涉及的当地社会。但是品牌文化要由产品质量做保证,质量是跨国公司生存的基础。

一、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定义和特征

一、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定义和特征 1、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含义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是指跨国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的优化配置,以期达到长期总体效益的优化,即在正确战略思想指导下,在科学分析国际经营环境和自身经营条件的基础上,为求得长期生存和发展而作出的总体、长远的谋略。全球战略是一个以变革为实质内容的概念。 2、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特征:全球性、长远性、纲领性、抗争性、风险性 3、全球战略决策具有如下性质: (1)决策对象复杂,没有经验(2)面对的问题突发性、难以预料 (3)决策的性质直接涉及公司的前途(4)评价困难,难以标准化 4、对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1)提高公司的应变能力和竞争能力 (2)有效地发挥经营活动的整体功能 (3)统一跨国公司内部职工的思想行动 二、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基本内容 1、全球战略的基本结构 一项完整的跨国公司全球战略应该包括四个层次: (1)整个公司的全球总战略 (2)各个国家和地区市场的经营战略 (3)子公司、分支机构层次的经营战略 (4)经营业务类别和产品类别的战略 从纵向进行分析,每种不同的战略都又都有以下三部分组成: (1)战略思想(2)战略目标(3)战略对策 2、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思想 1.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思想的基本观念 (1)全球用户观念(2)全球竞争观念 (3)全球创新观念(4)全球时效观念(5)全球系统观念 2.影响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的因素 (1)符合发展现代商品济的要求 (2)要符合国际社会发展的要求 (3)要符合国际市场和资源优化组合的要求 3.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目标:是指跨国公司在较长时期要达到的全球经营的总水平或预期效果。它是全球战略的核心,是全球战略思想的具体化、定量化。 3、全球战略目标的内容 (1)生产经营方向(2)用户和市场方向(3)自身的发展方向

第三章 战略管理

第三章战略管理 一、单项选择题 1、以攻为守、主动出击、先发制人,不断提高市场占有率的战略是()。 A、防守战略 B、撤退战略 C、经营战略 D、进攻战略 2、为实现企业总体目标,对企业未来发展方向所做出的长期性的战略是()。 A、公司总战略 B、职能战略 C、事业部战略 D、公司分战略 3、以守为攻,后发制人;避实就虚,不与对手正面竞争;在产品开发上,实行紧跟主义, 后发制人;在生产方面着眼于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战略是()。 A、防守战略 B、撤退战略 C、经营战略 D、进攻战略 4、某罐头食品厂投资建设农副产品生产基地,以解决生产所需原料问题,该厂实施的这一 战略属于( )。 A、复合多样化战略 B、前向一体化战略 C、后向一体化战略 D、同心多样化战略 5、()是企业战略管理者确定的企业生产经营的总方向、总目的、总特征和指导思想。 A、企业文化 B、企业价值 C、企业使命 D、企业思想 6、企业开发与现有产品、市场领域有关,但完全不同的产品、市场来扩大经营业务领域的 经营战略称之为()。 A、横向一体化战略 B、纵向一体化战略 C、多元化战略 D、复合式多种经营战略 7、纺织印染厂原来只是将胚布印染成各种颜色的花布供应服装厂,现在纺织印染厂与服装 加工厂联合这属于()。 A、前向一体化 B、后向一体化 C、横向一体化 D、混合一体化 8、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了著名的五种竞争力量模型。 A、钱德勒 B、波特 C、魁因 D、安索夫 9、进行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常用的模型是()。 A、SWOT分析模型 B、PEST模型 C、“五种力量”模型 D、生命周期分析模型 10、“东方不亮西方亮”是用来比喻()。 A、一体化战略 B、战略联盟战略 C、多元化战略 D、全方位创新战略 参考答案: 1、D 2、A 3、A 4、C 5、C 6、C 7、A 8、B 9、A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企业在制定战略目标的过程中,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 )。 A、关键性原则 B、可行性原则 C、定量化原则 D、一致性原则 E、激励性原则 2、实现成本领先战略的途径有以下几个方面:()。 A、以低价格吸引顾客,扩大市场占有率,实现规模经济。 B、生产经营标准化,降低管理成本。 C、连锁经营,降低经营成本。 D、将生产作业与交易相分离。 E、进行产品创新 3、实施产品差别化的方法主要有()。 A、服务品牌形象树立 B、服务产品设计 C、提供特色服务 D、生产经营标准化 E、连锁经营以降低成本 4、战略方案包括下列内容:()。 A、战略重点的确定 B、战略步骤的划分 C、战略措施的制定 D、战略执行 E、战略控制

第三章 跨国公司战略管理

跨国公司的全球经营战略 摘要: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全球经营策略中标准化和本土化的优劣势比较,探讨了企业应该选择适当的经营战略来满足不同国家、地区市场的特有需求,也就是要走一条标准化与本土差异化相融合的道路,即全球本土化的战略模式,并引发了对企业开展跨国经营的一些思考。 正文: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世界各国或各地区的生产经营活动都将被纳入全球经济之中。全球将形成一个统一的网络化的市场体系,在全球范围内开展经营活动成为了跨国公司的必然抉择。但针对跨国公司经营策略的选择,一直存在着标准化和本土化(差异化)的争论。前者认为企业选择标准化经营战略可以通过规模经济和经验曲线实现成本的大幅度节约,而后者则认为企业选择本土化经营战略是着眼干满足各国、各地区当地市场所特有的需要。究竟这两种经营策略孰优孰劣?跨国公司在实施全球经营时又该如何选择?本文将对此进行探讨。 一、标准化是一种常规的做法 标准化指的是跨国经营的公司在一个国家、地区或全球市场上提供统一的产品。在其他情况相似的条件下,公司通常会选择标准化。有专题研究也表明,公司在海外市场更倾向于经营战略的全部或部分标准化。主要因为采用这种经营策略有如下的好处: 1.获取规模经济,实现价格优势。研发和大批量生产标准化产品会给企业带来产品开发和研究以及制造过程中的规模经济,如果能实现相当程度的规模经济性,则在降低成本的同时也能降低售价。增强企业在全球竞争中的竞争力和推动世界各地顾客接受该企业的产品。如果企业降低成本和价格同时提高质量,顾客将偏好世界标准化的产品。这种成本的节约不仅表现在生产和研发方面,而且表现在采购、分销、促销、广告和物流等方面。另外,标准化能改善计划和控制,更好地利用人员。从而为管理方面带来规模经济。 2.塑造统一形象,形成世界品牌。采用标准化经营的企业通过设计世界通行而且统一的技术先进、性能功效优良的产品标准。然后为此产品设计一套在大多数国家和地区都不至于与当地文化发生冲突的品牌名称和品牌标志。采用能被大部分消费群体共同接受的传播媒体,通过周密的CI形象设计,在世界范围内进行信息传播和沟通,从视觉。听觉等不同层面对消费者进行刺激,使消费者对产品形成一个统一的、个性鲜明的、难以忘记的品牌形象。从而增加消费者对该品牌的忠诚度。 当然,标准化经营策略忽略消费者需求的差异性。认为全部消费者只存在一种相同的需求,置个性需求于不顾,把那些对公司来说也许是很重要的细分市场抛在一边,这种做法在为企业带来规模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为企业带来了潜在的危险。毕竟每个消费者的需求是有天然差别的,特别是在当今这样一个崇尚“个性”和“自我”的时代。标准化经营不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差异需求正是它的致命弱点。 一、本土差异化经营策略的竞争优势 本土化经营是跨国公司根据目标市场所在地的实际情况实行的差异化经营战略,采用差异性战略不仅可以满足各个当地市场特定的需求。而且能维持企业的差异化竞争优势,实现企业的赢利。具体来说,

战略管理参考答案

第三章战略管理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A 4、C 5、C 6、C 7、A 8、B 9、A 10、C 二、多项选择题 1、 ABCDE 2、 ABCD 3、 ABC 4、ABC 5、BCD 6、 ABC 7、 ABE 8、 CD 9、 ABCD 10、BCDE 三、判断题 1、对 2、错 3、错 4、错 5、错 6、错 7、错 8、对 9、对 10、对 四、填空题 1、计划(Plan)计谋(Ploy) 模式(Pattern) 定位(Position) 观念(Perpective) 2、技术能力(战术能力)人际关系能力(社会能力)思维能力(战略能力) 3、成长战略竞争战略 4、经营业务性质发展方向 5、识别和发现外部环境客观依据 6、思维能力战略能力 7、支持战略公司层战略 8、国际化战略 9、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物质技术环境地域环境 10、行业性质分析市场环境分析竞争力量分析 五、名词解释 1、市场集中化战略:所谓市场集中化战略,就是将某一特定的顾客群或细分市场作为企业 服务的主攻方向,向某一特定的顾客群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产品。 2、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指对战略目标的形成,战略对策的制定和战略方案实施的整个过 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的活动。它大致可分为战略制定和战略实施两个阶段。或指企业确定其使命,根据组织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设定企业的战略目标,为保证目标的正确落实和实现进行谋划,并依靠企业内部能力将这种谋划和决策付诸实施,以及在实施过程中进行控制的一个动态管理过程。 3、SWOT分析方法 SWOT分析(SWOT analysis)是进行企业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分析,即对组织的优势、劣势、

第三章 跨国公司

第三章跨国公司经营管理战略 第一节跨国公司经营与管理的战略类型 一、珀尔马特的EPRG架构 1969年,珀尔马特(Perlmutter)首创EPRG体系。 该体系将企业的国际营销战略分为四类, 即:E (Ethnocentrism)——本国中心主义; P (Polycentricism)——多中心主义:R(Regiocentrism)——地区中心主义; G(Geocentrism)——全球中心主义。 (1)母国导向战略 以母国或母公司的利益与文化价值标准作为决策的根本指导思想。(二)东道国导向战略 战略重心在于更好地适应东道国的环境,更注重东道国的反应。(三)区域导向战略 战略重心是兼顾区域内同系子公司的一体化以及各个东道国的反应,尽可能在区域内各子公司的利益与东道国利益之间取得妥协与平衡。 (四)全球导向战略 全球导向战略是将全球视为一个统一的大市场,在全世界的范围内获取最佳的资源并在全世界销售产品。 二、BG(Bartlett 与Ghoshal)和希尔的跨国公司战略分类法 (一)BG跨国公司战略分类法 1、多国组织(Multinational)。 管理程序靠非正式的私人协调及简单的财务控制系统,主要的管理心态是视世界据点为一连串位于不同国家的独立事业。 2、国际组织(International)。 这种组织更需要仰赖母公司的新产品、管理程序及各种观念,母公司大量运用正式制度与控制来加强总部与分支机构间的联系。 3、全球组织(Global)。该类组织实施资产、资源和责任中央集权化,海外分支机构的角色只限于销售和服务,也可能在当地设装配工厂。

4、跨国组织(Transnational)。 追求效率不是目的,而是全球竞争手段。 跨国组织的做法是将总部和各国子公司的资源放在一起,然后才开发出一套世界性的战略规划。 (二)希尔跨国公司战略分类法 1、国际战略(Internationalization Strategy) 国际战略就是提供给所有国家的顾客以标准化的产品。海外子公司仅对授权产品作些许修正,以符合当地的偏好和需求。 2、多国本土化战略 (1)含义 多国本土化战略又称多国战略,是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市场,提供更能满足当地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2)与国际战略的比较。 不同之处:要根据不同国家的不同的市场,提供更能满足当地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 相同点:这种战略是将自己国家所开发出来的产品和技能转到国外市场,而且在重要的东道国市场上从事生产经营活动。 (3)多国本土化战略的优/劣势 优势:可以将公司的竞争策略同东道国的环境匹配起来。 劣势: 第一,很难跨越国家的边境,利用和转移公司的能力和资源; 第二,不会促进建立一致的统一的竞争优势。 3、全球性战略 主要只追求低成本策略。由某些具有低成本优势的地方生产标准化产品,然后供应全球市场,且仅以有限的修改以适应不同的需求状况。 4、跨国性战略 企业利用以经验为基础的成本效益和位置经济,转移企业内的特异能力,同时要注意当地的相应力。 第二节跨国公司的全球战略

跨国公司的战略分析

跨国公司的战略调整分析 摘要 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经济迅速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高,2001年中国加入WTO,开启了中国经济融入世界的大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际资本间的流动越来越频繁,跨国公司已经屡见不鲜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迅猛发展,跨国公司作为国际贸易的主体不断为推动世界经济全球化作出巨大贡献,在“财富500强”中,目前已经有400多家在中国投资,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市场进一步开放,越来越多的世界级跨国公司看到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纷纷在华投资。而后在华投资的几年中国,国际跨国公司也遭遇到一些困难。特别是近几年来跨国公司也相应的调整了其在华的投资战略,由以前被动的、试探性的投资转为积极主动的战略规划。随着中国投资软硬环境的进一步改善,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市场的不断扩大和开放,跨国公司开始较大规模地对华投资。外商投资遍及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外商投资的结构和质量也不断优化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设立地区总部,加速在华设立研发中心,在华本土化趋势加强,在华投资项目去向系统化,加大对中国服务业的投资,趋向独资或合资控股的投资方式并积极开展并购。 关键词:跨国公司在华投资外资 一、我国引进外资状况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利用外资外资的成绩是非常显著的,尤其是利用外商直接投资方面,据有关数据表明无论国际经济如何变化,FDI 流量如何波动,我国的FDI一直稳步增长。据统计,2016年1-9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1292家,同比增长12.2%;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90.3亿元人民币(折950.9亿美元),同比增长4.2%。 9月当月,全国新设立外商投资企业2754家,同比增长27.9%;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02亿元人民币(折92.1亿美元),同比增长1.2%。

跨国公司索尼的全球经营战略精品

【关键字】指南、环节、领域、质量、增长、监控、战略、有效、大力、密切、充分、整体、良好、持续、合作、沟通、保持、提升、发展、建立、提出、研究、特点、位置、关键、内涵、信念、理想、地位、精神、基础、利益、政策、项目、活力、资源、体系、需求、方式、作用、标准、结构、形势、关系、进取、分析、搞好、着眼、借鉴、拓展、树立、推广、推行、规划、管理、坚持、维护、确保、服务、帮助、支持、调整、方向、扩大、创新、适应、实现 跨国公司索尼的全球经营战略 摘要: 世界经济日益全球化得发展,跨国公司受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世界经济的蓬勃发展影响着人民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多方面的发展。随着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跨国公司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索尼公司是世界知名的跨国企业,是世界上民用及专业视听产品、游戏产品、通讯产品、关键零部件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之一。其成功经验值得中国企业去学习和借鉴。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适应中国的经济状况,索尼有限公司通过产品销售、市场营销等几个环节以及人力资源、研发、企业文化等几个方面,在中国大力推行全球性的品牌经营战略,通过广告,代言,报纸,电视等不同的领域位置对索尼产品进行树立品牌的营销方式。在各个不同地区,因地制宜使用不同的营销方式。 本文运用跨国公司全球性的品牌经营战略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国内外的跨国公司发展的研究以及索尼有限公司的成长过程的分析,在其经营策略方面对索尼有限公司进行具体的分析。 前言: 索尼公司——“世界的索尼”索尼公司是战后日本经济高速增长和走向国际化的“象征”。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时候,索尼公司的资金只有19万日元,是一个小企业。经过30年的时间,年销售额超过了6000亿元,成为日本的代表性企业,称之为“索尼的神话”。 如今的全球电子行业竞争及其残酷,无数平牌让人目不暇接,而你不得不注意索尼,这个有这六十一年历史的企业。这个名字背负了太多的传奇,它改变了全世界人们的生活方式,这样一家造梦的工厂其经营管理战略有什么特点呢?本文将从这方面对其进行分析。 索尼公司从一开始成立就提出了富有特点的公司指南,创立一家“自由豁达的理想工厂”。六十多年来,索尼一直恪守着自己的信念,想到了就做,做别人不想做的事,做别人想不到的事。不拘泥于现有的技术,独立研究开发出前所未有、触动消费者心弦的产品,创造全新的市场与需求是索尼公司取得巨大发展的动因。索尼因为有梦而令人瞩目,生活因为索尼而充满梦想。 理论知识:第四讲跨国公司经营战略

在华跨国公司品牌本土化的新趋势及其启示.

在华跨国公司品牌本土化的新趋势及其启示 摘要:近年来,跨国公司在我国实施以本土化为主要内容的品牌战略,不断对我国企业形成有力冲击。它们通过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研发制造、人才本土化以及品牌的资本运作等形式开展品牌的本土化,取得了较好的行销效果。我国企业开拓国际市场必须在研发、资源整合以及品牌管理等方面借鉴其有益经验,不断提升国际竞争力。本文探讨了跨国公司在华品牌本土化的具体模式,为中国企业的跨国经营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关键词:跨国公司品牌本土化企业 品牌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品牌战略中非常重要的也是利用率最高的一种手段。品牌战略伴随着国际营销的诞生而出现,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跨国公司的发展而壮大,开展品牌国际化营销是跨国公司谋求生存和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其实现市场扩张和利润增长的有效途径。20世纪80年代特别是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加入到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被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及巨大的市场潜力所吸引,众多国际知名的跨国品牌开始大规模、系统性的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成为各大跨国公司进行品牌竞争的热点。品牌战略在为跨国公司带来巨大利润的同时,但随着中国市场消费者越来越成熟、竞争对手越来越多也为其带来了一定的风险,一旦百密一疏,将会给跨国品牌带来灾难性后果。因此选择一种合理的品牌战略模式成为跨国公司能否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 一、跨国品牌本土化的涵义 跨国品牌本土化指跨国公司充分利用东道国资源,如自然资源、人力资源、物力资源等,沿袭当地文化传统,建立适应东道国经营环境的生产体系和经营模式。跨国公司正在以中式思维加速品牌本土化过程,品牌本土化适应了中国的市场环境的需要,满足多种消费者的需求,消除了不同的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融入中国民族文化,树起良好企业形象。 二、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在华品牌战略成功的关键 当跨国公司抱有很大的信心进入中国市场时,进入后却发现事实上并不像它们所想的那么简单,其原有品牌形象在中国市场“水土不服”,必须针对中国的社会环境和市场格局而采取针对性的本土化品牌营销战略。品牌本土化是指企业以消费者为核心,以当地的消费者的观念而不是以企业的观念,商家的喜好为准绳,如果不一致或不协调,企业必须随顾客的观念而改变,实质是跨国公司将自己的品牌观念与当地社会文化融合,以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品牌的抵制情绪。实施正确的本土化品牌战略成为跨国公司能否在中国市场取得成功的关键。

跨国公司的品牌本土化

目录 中英文摘要及关键字 一、绪论 (2) (一)跨国公司品牌本土化战略的研究背景 (2) (二)跨国公司品牌本土化战略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 二跨国公司品牌本土化的概述 (一)跨国公司品牌本土化战略的内涵 (二)跨国公司品牌本土化战略的原因 三.跨国公司品牌本土化的战略及其方式的研究 (一)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实施品牌本土化战略的途径与对策 (二)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在华品牌战略成功的关键 (三)跨国公司在华品牌本土化战略扩张的相关模式 四.实证研究:麦当劳在华品牌本土化战略历程的启示 (一)麦当劳的品牌本土化战略 (二)麦当劳的品牌本土化战略对中国企业的借鉴意义 五.结论及发展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跨国公司品牌本土化的策略及其研究—— 以麦当劳为例 摘要: 经济全球化和本土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趋势。近年来,跨国公司在我国实施以本土化为主要内容的品牌战略,不断对我国企业形成有力冲击。它们通过市场营销组合策略、研发制造、人才本土化以及品牌的资本运作等形式开展品牌的本土化,取得了较好的行销效果。自从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这种趋势更是广泛的扎根于中国大地上,这要求我国企业更广泛地在世界市场上参与竞争,而企业在海外的扩张发展过程中,必然会面临着自身文化与当地文化的冲突与融合。在坚持本公司核心文化的基础上吸收当地文化,从而更好地融入东道国的社会、经济与文化习俗中,对于企业实现自己的经营目标将起着决定作用。目前,我国经济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着,学习和研究跨国公司在争夺和创造世界市场上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吸收并借鉴现代管理的优秀成果,对于我国企业迅速成长,逐步走进世界市场无疑是很有帮助的。本文主要对跨国公司品牌本土化战略的研究出发,针对其战略在华市场的实施的有效性,的除了实施本土化战略的一些方法和对策,从而为我国企业冲出国门,在国际市场站稳脚跟提供了参考依据。 关键字:跨国公司品牌本土化麦当劳本土化 一.绪论 (一)跨国公司品牌本土化战略的研究背景 上个世纪初以来,欧美各国纷纷开始进行海外投资,利用东道国的廉价资源和劳动力生产产品向其他国家进行销售,在销售的过程中,这就产生了本土化战略的萌芽。随着跨国公司的蓬勃发展和经济全球化的到来,制定和实施本土化战略已经成为众多跨国公司的必然选择。品牌本土化的实质是跨国企业将生产、营销、管理、人事、采购等经营活动,全面融入东道国的经济运行环境之中,同时将企业文化融入并植根于当地文化模式的过程。在跨国公司全球网络中,生产制造中心、产品研究中心和管理运营中心是企业经营活动的三个重要节点,品牌是它的重要标识。跨国企业认为,外国企业要在中国市场参与竞争,必须解决营销手段的适地性问题。由于本土化人才更了解自己本土的政治、经济、文化,所以跨国企业很注重培养和任用当地的人才。当然跨国企业更不会不使用当地的资本,实际上,跨国企业为此的努力从来就不曾放弃过。 (二)、研究品牌本土化的意义及目的 1.研究跨国公司的品牌本土化发展战略具有战略意义。跨国公司欲屹立于世界之林,需要制定许多竞争战略,如产品战略、区位战略、融资战略、管理战略、人才战略等。然而,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

跨国公司的全球化战略 跨国公司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对其发展战略也作出了相应调整,体现在跨国并购、战略联盟、当地化和研发国际化都出现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跨国公司的这些战略调整,既是外部环境刺激的结果,又是为了获取全球竞争优势尤其是战略资产的需要。 一.引言 跨国公司的产生可以追溯到1600年英国的东印度公司。跨国公司的发展与全球化的进程基本一致,在全球化的中级阶段以前,没有得到充分发展。二战以后,全球化进入了第三个阶段,跨国公司在国际投资、国际金融、国际贸易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发展;对全球化起到了重大影响。20世纪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在全球化中的作用更加重要。 伴随着全球的进程,跨国公司的经营形式由单一的贸易全球化,向生产、投资全球化转变,向R&D全球化形式,乃至全球性公司转变。贸易全球化主要包括全球性的直接出口,全球性分销机构(连锁店、代理商等)的建立;生产全球化主要包括直接投资建厂、合资合作建厂、许可证转让等;90年代以后,跨国公司的R&D全球化经营越来越广泛;跨国公司的兼并、合并与收购发生了巨大变化,其主要动机由短期获得利益向寻求优势互补、携手并进、共同应付各种挑战转变。全球性的跨国公司形成了越来越稳固的研究与开发———生产———销售的全球化网络 跨国公司全球化行为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经济资源流动全球化、全球性市场控制加强、经营管理网络化。跨国公司的全球性思维与全球性行动,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全球性经济资源的优势,以达到人力资本、物质成本、信息成本等多方面的优化组合,直接推动了各种经济资源的全球性快速流动。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跨国公司更加重视对全球性市场的控制,从发达国家到发展中国家的各种市场都有跨国公司的印记。 二.跨国公司的全球化具体策略 为了实现全球化经营战略的目标,赢得全球市场竞争的胜利,跨国公司采取了以下一些具体的行动策略。 (一)人力资源策略

跨国公司中国市场品牌本土化战略分析(一)

跨国公司中国市场品牌本土化战略分析(一) 摘要品牌本土化发展战略作为跨国企业中国市场本土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跨国公司打开中国市场的有力武器。本文通过对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实施品牌本土化原因的分析,对目前实施品牌本土化发展战略的中国企业提出了战略性思考,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跨国公司;中国市场;品牌;本土化AbstractThebrandlocalilzationdevelopmentalstrategytakesthetransnationalenterpriseChinamarke tlocalilzationstrategytheimportantcomponent,istheMultinationalcorporationopenstheChinesemarketthepowerfulweapon.Thisarticlethroughtot heMultinationalcorporationintheChinesemarketimplementationbrandlocalilzationreason'sanalysi s,proposedtothepresentimplementationbrandlocalilzationdevelopmentalstrategy'sChineseEnterpri sethestrategicponder,ithastheverystrongpracticalsignificance. KeywordsMultinationalcompany;Chinesemarket;Brand;Localization 一、研究品牌本土化的意义 1.研究跨国公司的品牌本土化发展战略具有战略意义。跨国公司欲屹立于世界之林,需要制定许多竞争战略,如产品战略、区位战略、融资战略、管理战略、人才战略等。然而,当代跨国公司已深刻地认识到品牌本土化战略是其赢得当地市场竞争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战略。运用品牌本土化战略,才可使跨国公司的产品或服务在当地更具可信力和号召力,从而更具市场竞争力。 2.研究跨国公司的品牌本土化战略具有经济意义。跨国公司的品牌本土化战略确定下来后,如何实施其战略并获得市场的认可是极其关键的。本土化是跨国公司在东道国实施品牌发展战略的核心。不同的产品、不同的企业、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其品牌发展战略的实施是不同的。这是品牌发展战略本土化实施的过程,也是跨国公司在当地经营获得成功的必由之路。 3.研究跨国公司的品牌本土化发展战略具有较强的借鉴意义。中国企业日益意识到跨国公司品牌本土化发展战略的重要性。中国企业打入国际市场的最大挑战之一是知名度低,尚无鲜明的品牌形象。中国企业应虚心地学习跨国公司是如何重视品牌、品牌的发展、品牌的营销等一系列贯穿品牌战略各环节,在东道国实施品牌本土化战略的过程。 二、跨国公司中国市场实施品牌本土化战略的原因 跨国公司之所以实施本土化经营,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在于以下几个: 1.消费者需求的压力。许多经营领域具有很强的国别或地区特性,它们必须满足多种消费者的需求,因而需要一个当地化的战略。如微软公司的办公软件,内容和功能都是一样的,但是,在各个国家都要采用本土的文字。一家著名的美国公司曾沿用在美国成功的经验,在日本推销制作糕点的原料,结果损失数百万美元。原因是当时日本家庭与美国家庭有一个最大的不同:没有烤箱。这家公司的失败明显就是没有考虑到消费者的需求。 2.树起良好企业形象。跨国公司能成功地在全球范围发展,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很大原因在于具有良好的企业形象和知名度。中国政府、企业和民众往往把是否在中国实行人员、企业文化、物料、营销等本土化,作为判断跨国公司是否对中国有利的一个标准。跨国公司在中国实行经营本土化,在中国投资项目,利用中国人力资源,有利于提高企业知名度,提高企业在当地的形象。例如芬兰诺基亚大举雇用中国员工,在中国本土投资项目,迎合消费者的需求,使其在移动通讯行业中知名度极高,现在,一提起手机,人们就会想到“诺基亚”这个牌子。 3.融入中国民族文化。跨国公司为实现经营全球化,势必面对不同的社会文化、企业文化以及语言等方面的差异,这些差异对跨国公司融入当地社会带来很大的障碍。实行经营本土化,利用中国人力资源,能很好地适应环境差异,避免激烈的文化冲突,实现与当地文化的融合,

全球战略下跨国公司的营销战略变革教学提纲

全球战略下跨国公司的营销战略变革 营销变革战略管理的认识 中国企业已经意识到销变革战略实施越来越成为企业决战市场的制胜的法则;营销变革战略的制订是为了应对“单一”和“多重”竞争对手的竞争策略选择;为了判断不同竞争对手之间营销战略的有效性作者曾在“网道营销”理论系统中作过比较性的研究,在这里我只是想就营销战略管理的变革认识转型作以下对比性的分析;为了判断传统的或单一营销力量的优劣,以便给营销计划的制订和实施提供必要的依据,不同竞争对手之间都会根据企业自身的发展层面按自身资源去调整营销变革战略。然而,现代企业在信息化、国际化的市场条件下,从“内部环境”向“外部环境”方向的发展变化,营销变革战略竞争性策略选择或制订正在发生很大变化。 一、营销变革战略管理从“个人能力”向“系统能力”的转型 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市场竞争环境,企业的发展初期,在一定市场份额的前提下,不同的产品属性引导企业营销变革战略的计划与实施;通常情况下都是企业主与所谓的“裙带关系”在有一定的公共关系资源的情况下市场中的个人能力的展现;在这种营销生态和模式里; 很多中国企业忽视战略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凭借市场机会、市场感知、终端取巧,贴身博弈;无暇顾及竞争对手在营销变革战略系统方面去进行对比性分析,以经销商为导向,在非均衡经济、非理性消费、非市场饱和、机会主义等因素的作用下,偶尔也能找出相应的一定的比值;并以此来判断不同的竞争对手,预测、评估市场的结局。这种对比,主要表现为个体能力的主观体现。而在市场信息化条件下的营销变革战略,是系统与系统之间的对抗。营销变革战略系统是由情报信息系统、指挥控制系统、危机处理系统、品牌维护系统、服务保障系统等子系统构成的一个大系统。就是要从战略角度思考营销变革问题,要把营销变革战略作为企业长期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企业要从短期营销效益提升到长期营销行为,要建立具有战略意义的营销组织,建立科学的战略营销决策机制与决策程序,要以营销策略调整渠关系。企业要从追求短期市场扩张转向注重市场培育,注重市场生态关系,注重整体的市场规划与运作,要致力于建立企业整体的营销核心竞争力。未来中国企业营销的管理能力,首先来源于它的战略管理能力。在各种市场信息网络的联动下,形成了一个互为依存的严密整体体系,营销变革战略能力的强弱表现为整个系统“合力”。单个能力都强的一方,系统合力未必就强。因此,要科学地判断营销变革战略能力的优劣,就不能只进行单方面的单个能力对比,而应把经营策略、品牌策略、竞争策略、产品策略、销售策略、价格策略等“系统结构能力”的连动与协同作为主要指标。营销变革战略的“系统能力”首先是营销组织的问题,为了提高组织速度与组织效率。中国企业在营销组织管理中往往高层专业能力与中层环节处于发育不良的状态,造成管理失控;所以,中国企业的营销组织变革的核心要通过组织运行机制的创新,减少企业内部交易成本;通过发育高端职业管理能力,化组织对市场的有效规划与控制;通过建立目标责任体系,使各层管理者和企业员工承担起营销责任,提高营销执行力。

跨国公司索尼的全球经营战略

索尼公司的跨国经营战略 本文运用跨国公司全球性的品牌经营战略的相关理论,通过对国内外的跨国公司发展的研究以及索尼有限公司的成长过程的分析,在其经营策略方面对索尼有限公司进行具体的分析。 公司简介 索尼(SONY),是日本的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索尼是世界视听、电子游戏、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是世界最早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开创者,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世界电子游戏业三大巨头之一、美国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 1946年,第二次世界大战刚结束的时候,索尼公司的资金只有19万日元,是一个小企业。经过30年的时间,年销售额超过了6000亿元,成为日本的代表性企业,称之为“索尼的神话”。接下来我们将介绍该公司成为国家企业中的“神话”的原因。 策略分析 索尼公司取得如此大的成绩,与其海外销售又很大的关系,索尼海外的成功为其它企业提供了很好的榜样。前总经理盛田昭夫在总结索尼公司进入海外市场的经验时,着重说明了下面几点体会。 一、适应各国的习惯与法律 如盛田昭夫全家移居美国,参加美国人的社会生活,把自己融入美国人的生活圈子里。其实企业和人一样,进入那个国家就要融入的该国中,要适应这个国家的习惯和法律,这样才能使得自己更好的发展。 二、让优秀的年轻人富有创造性地去干 盛田昭夫回忆道,对于索尼来说,打入欧洲市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他派了公司里最优秀和、富有创造精神的年轻人去。虽然他们没享有特殊的待遇或丰厚的薪立,但公司不用那些繁琐的条条框框去约束他们,而是放手让他们工作。结果,他们干得非常出色。、 三、做好市场调查管理工作 要向各国市场提供适销产品,就必须很好地了解这些市场。盛田昭夫认为,一味模仿欧洲款式,充其量也只不过是出色的仿制品,还不如坚持索尼公司自己

跨国公司市场营销策略分析

跨国公司市场营销策略 一、全球标准化市场营销战略模式 全球标准化市场营销战略基于这样一个信念:日益全球化的经济、技术、市场、文化的发展,使国家间的边界难以有效地分割不同的目标市场;各国消费者的需求越来越相似,消费动机、消费方式等方面日趋接近,全球日趋变成一个共同的消费市场。例如:随着许多国际性的技术标准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企业所接受,最终使各国企业生产的产品变成了全球性的标准化产品。再如,美国的流行文化在全球青少年市场中占主导地位:运动服装、运动鞋、娱乐、音乐、电影引导着全球文化的潮流,使世界各国的文化不断与之对接并逐渐融入其中,世界文化正向同一方向演变。在这一全球性市场的背景和形势下,跨国公司采取全球定位、全球市场营销战略是一理性选择。产品的标准化使公司更有效地进行专业化研究,从而提高产品质量;广告主题同一、品牌名称同一、外形和包装同一、企业形象同一,有利于提高全球消费者对公司产品的认知和偏好,加强公司在顾客中的形象,使公司资源得到更有效的配置,大大降低了成本,从而提高了公司竞争力。在这一观点支持下,可口可乐公司决定可乐的味道在全世界是一样的,而福特要生产适合大多数国家大多数消费者需要的“世界汽车”。

本土化适应战略模式是将每个国家都作为一个不同的市场单独对待,跨国公司针对每一个目标市场调整各市场要素,负担的成本高但希望能占有更大的市场份额,获得更多的收益。采取这一战略模式的理由如下:一是跨国公司在进入国际市场时常常面临的一个主要难题是“文化差异”。美国的“Nova”牌汽车在美国很畅销,但在西班牙语国家中无人问津,原因是“Nova”在西班牙语中的意思是“不走”;一家准备充分的企业在巴西销售洗发水,品名为“Evitol”,很快, 三、全球本土化市场营销战略模式 全球本土化市场营销战略兼容了全球标准化和本土适应性二者的优点。既降低了成本,又适应了不同国家消费者的需求差异,更好地满足了目标市场国的消费者的需求,为公司进入目标市场抢占了先机,提高了竞争者进入的门槛。在实践中,不同的跨国公司采取这一市场营销战略时是不尽相同的:有的标准化程度 值得注意的是,在全球化过程中首要的问题是要克服文化差异。为此必须重视和加强跨文化营销管理,适应当地文化:1、对目标市场国的文化进行广泛调研,及时准确地把握当地市场文化的变动情况。2、准确进行市场定位,依据当地文化因素的特点,对原产品的名称、品牌包装、造型设计、颜色、文字及广告促销、公共关系等方面进行适当修改,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方案下研究与开发的微观新机制

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下研究与开发的微观新机制 摘?要:世界经济的一体化促使大型跨国公司逐步实施全球战略。与之相适应,其研究与开发活动也呈现出新的微观运作机制,即从传统集中式R&D向全球战略下R&D演变。跨国公司全球战略下研究与开发活动的基本程序包括在跨国公司内部建立技术指导委员会、选择新的R&D机构(母国基地扩张型或者母国基地开拓型)以及为R&D机构选择区位等。其建立新的R&D机构一般有三个过程:选择最佳R&D机构经理人员、确立新R&D机构的最佳规模以及在R&D机构运作过程中进行有效的管理、调整及信息交流等。随着母国以及海外R&D机构不断发展,跨国公司逐步整合两大类R&D机构构成公司R&D网络。 关键词:跨国公司;全球战略;研究与开发;微观机制 一、跨国公司从传统集中式研究与开发(即R&D)向全球战略下研究与开发演变 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是其技术进步的重要源泉。在发展前期,跨国公司的生产、制造与营销往往已实现国际化,甚至全球化,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其研究与开发活动多集中于母国,或者只是在地理相近的国家中进行。传统的集中式研究与开发活动在跨国公司的技术发展历程中曾起到重要作用。它有利于研究与开发预算的资金控制、通讯和管理的成本降低、防止信息的泄漏、克服由各国间文化差别所引起的在研究与开发协调中产生的问题。但如今其表现出越来越无法适应世界经济与跨国公司新发展的趋势。其根源主要在于: 1.?在世界经济一体化的今天,有越来越多的具有潜在价值的科学研究成果、信息分布于全球各地。每一个跨国公司必须在全球设立多个R&D机构以获得这些新知识、新信息,从国外大学或R&D机构甚至竞争者中获得相关的最新产品成果,从而进一步充实本公司的开发能力。 2.?跨国公司需要以越来越快的步伐来适应全球各地对产品需求的变化与增长。每个公司必须建立一种R&D机构网络用以获得当地需求的新信息,及时调整产品结构,从而保持本公司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此外,东道国科研人员、工程师的薪水可能比较低,也促进了跨国公司从传统集中式R&D向全球战略下R&D演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