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基知识整理

马基知识整理
马基知识整理

马基主要知识点

绪论:马克思的产生和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1、马克思主义是19世纪40年代社会经济、政治运动的必然结果:

A、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已经取得相当程度的发展;

B、资本主义社会体系的构造及其内在矛盾逐渐显露;

C、被雇佣劳动者开始独立行动,积极地主张自己的权益。

2、马克思主义的定义:

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3、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和基本结构

马克思主义本质:是系统化的、理论化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是研究自然、社会的普遍本质和规律。

世界观:个人对整个世界、对于一切事物的总观念或根本看法。

方法论:关于思维路径的倾向性意识;是对于已知的深度领悟和付诸应用。

马克思的几重属性:阶级性;实践性;科学性;革命性。

马克思对于当代社会运动的指导意义:

对于自然科学研究丰富成果的继承和发展;对人文科学研究丰富成果的继承和发展。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主要是物质和意识

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人类思维知识的概括总结。

哲学的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关系的问题。它是解决其他一切哲学问题的前提和基础。包含两个方面的内容:1、“本体论”即意识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源,物质和精神谁是第一性和第二性的问题【物质第一性,精神第二性】2、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即能否反映客观实在,思维能否认识、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思维能否对存在产生反作用。

世界是什么是本质问题,世界是怎样存在的是状态问题,世界与人的关系是人类问题。

世界与人的关系具有两重性:第一、改造与被改造(建设城市使之适应人的生存得出);第二、适应与被适应(人利用基因改造使自己适应环境得出)。

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可知论和不可知论:

1、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于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而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源归于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2、根据对哲学基本问题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哲学又可以划分为可知论和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认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的或者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针对世界是怎样存在的,即世界上的事物是联系的还是孤立的,是发展的还是静止的,由于不同的回答而形成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观点。

1、辩证法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2、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马克思主义将世界分为物质的和精神的两部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精神反映,而且能够对物质产生反作用。总的来说,物质是世界上最根本的东西,在这个世界上,物质是第一性的,精神是第二性的。

其意义在于:

第一,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

第二,坚持了能动反映论和可知论;

第三,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第四,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物质的定义----其唯一特性是客观实在性---: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存在时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错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的、反映。

1.是高度抽象的哲学范畴:

反映普遍的本质,即非感性地存在的东西,却存在于一切感性地存在的东西之中。

2.不依赖于人的感觉而存在;

3.能够为人们认识;

4.与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相区别。

世界的本质---物质,世界真正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世界统一性问题+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时间空间+物质性。

物质与运动是不可分割——>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物质是运动的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世界的存在状态:运动、时间、空间

世界的存在方式------运动------运动观;

I、表示事物变化和变化过程的哲学范畴:

事物依赖于运动而存在;

事物的性质在运动中生成和展示,不存在离开物质的运动。

II、静止是运动的特殊形态:

是永恒运动中有条件的、暂时的平衡和稳定状态;相对于特定的运动形式;相对于某参考系;相对于事物的质变。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

绝对运动同相对静止的统一(人不能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人甚至一次也不能踏进同一条河流):两者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

世界存在的基本形式:时间、空间

时间: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和顺序性---一维性。

空间:运动者的物质自身的伸张性---三维性。

物质总以时空形式存在着,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没有离开物质运动的纯粹时间和空间,也没有离开时间和空间的物质运动。

III、时空的辩证规定:

时空的绝对性:客观的,永恒的,无条件的;

时空的相对性:具体时空依物质形态的不同而不同;具体的时空依物质运动的速度的变化而变化。

时空的无限性和有限性:

无限中包含有限,由有限构成;有限中体现无限,有限必然扬弃自身趋向无限。

意识问题:

意识观=======意识是物质的反映:

A:它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一切物质在自然过程中由于相互作用而发生的机械的物理的或化学状态的变化;从一般动物心理到人类意识的消极的本能的适应自然。

B:它是社会历史的产物:劳动提供生成意识的物质器官和意识的基础内容和形式;语言是意识的现实,是抽象思维成为可能;是人类认识自己的手段。同时意识也不断更新丰富着社会生活。

意识的本质: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1.人脑是高度复杂和严密的物质体系;

2.意识过程与人脑的生理过程密切联系;

B:意识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1.意识依赖于反映对象;

2.意识的个体差异性和组织性。

人类社会的物质性和实践性

I、人类社会的客观实在性—即物质性:

生存条件的不可选择;思想来自客观活动方式;千万人的合力作用;社会规律决定人活动成败。

II、社会生活的实践性:

实践的内涵及特征:是人类能动地探索和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客观活动;是从事着创造性活动的人同座位改造对象的物和事件的相向运动、交错重叠状态。基本形式是生产活动,处理社会关系;进行科学实验。

实践的基本特点:

1.物质性、直接现实性;

2.自觉能动性;

3.社会历史性。

一、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1.塑造人的生理本质特征;

2.塑造人的行为的心理的本质特征。

二、实践是社会生活的本质

1.是人类社会同自然界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基础;

2.是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3.创造人类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4.推动社会生活的变化和发展。

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其物质性

A、物质世界是自身永恒存在和无限发展的唯一原因,物质是其属性存在的基础;

B、物质世界是多样性的统一。

世界统一与存在与统一与物质的区别:

存在是有,不能说明世界的本质;物质则说明世界的本质。

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I、事物的内外相互作用---联系-观

1.联系是事物存在的基础;

2.事物在联系中才赋有价值—货币只是纸张,联系赋有其价值;

联系的基本特征: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

1、具有客观性:从客观事物本身固有的联系出发,坚持联系的客观性,就是在联系的观点上坚持了唯物论;

2、具有普遍性:a、任何事物内部的不同部分和要素是相互联系的,都具有内在的结构性b、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存在,都同其他事物处于一定的相互联系中c、整个世界是相互联系的统一整体;

3、具有多样性:直接间接、必然偶然、本质非本质等

II、事物的新陈代谢---发展-观

1.发展是事物前进上升性质的变化、是新事物(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产生和旧事物(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灭亡的过程;

2.发展过程性(任何发展都要经过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交替、事物本身的一些性质的更新等等,表现为过程性)和不可抵抗性。

III、联系和发展的基本规律(三条:对立统一、质量互变、否定之否定规律)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提供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矛盾:既对立又统一;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A、矛盾的两重属性---对立与统,对立属性称为斗争性,统一属性称为同一性:

I、矛盾的同一性:

对立双方相互吸引、相互联结的性质或趋势---首先,两个对立面互为存在的前提,互存在一个统一的整体中;其次,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换。

II、矛盾的斗争性:

对立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或趋势。

两者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B、矛盾是联系、发展的内核及源泉

1.是事物存在和变动的基石;

2.对立双方相互促进、相互汲取;

3.规定事物发展的基本趋势;

4.引起对立面之间力量对比的变化;

5.引起对立双方的转化,使事物由旧质发展为新质。

C、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矛盾的普遍性:时时、处处有矛盾。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产生,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矛盾的特殊性:不同事物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特点;构成事物的诸多矛盾以及每一矛盾的不同方面有不同性质、地位和作用。

两者的辩证关系:两类属性相互对立;相互依存;两类属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第二、质量互变规律

A、质:使事物成为其自身并与它物区别开来的内在规定性;

质和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同一事物具有多方面的质;事物的属性是质的表现;

量:事物的以数量关系表现的规定性;

量和事物的存在没有直接的同一性;同一事物具有多方面的量;量和质相互依赖。

度:某事物保持自己质的稳定性的数量变化范围、幅面。

度是一种特殊的量;度是关节点之间的量。

B、量变和质变

量变:逐渐的、不显著的、连续的、在度以内的;

质变:迅速的、显著的、非连续的、冲破度。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

2.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3.质变为新的量变开辟道路;

4.量变同质变相互渗透,暨各自表现的多样性;

5.量变过程中有部分质变,质变过程中有量的扩张。第三、否定之否定规律

A、辩证的否定

“肯定”是事物内在维持其存在的因素或趋势;

“否定”是事物内在推动其变化的因素或趋势。辩证否定观:否定是事物的自我否定;否定是事物发展的环节、联系的环节;否定的实质是扬弃即新事物对旧事物批判继承、克服消极保留积极。

B、否定之否定:

发展不是变化的简单累积而是波浪式或螺旋式的运动。

I、事物的发展是个周期性运动:仅是某些特征形式的回复;只是仿佛向着运动的起点回归。II、在周期运动中体现的前进趋势:是事物运动合乎规律的必然结果;通过肯定阶段与否定

阶段的双重扬弃达到其对立的统一。

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

1.规律定义:一部分联系构成规律,是事物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具有客观性、强制性、重复性,其中客观性是规律的根本特点。

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相同、相异特征:

相同点:不依人的意识为转移;

不同点:自然规律完全离开人,纯粹的无意识活动,事件的高度重复性;社会规律实现于人的活动中,在实现自己时受到意识的渗透影响,事件的独特性,预测行为的扰乱。

2.意识具有能动性

意识的能动性指:意识所具有的、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需要的属性;

意识的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

第一,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第二意识具有创造性。第三,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第四,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3.发挥意识能动性同服从客观规律的关系-正确地发挥主观意识能动性必须遵循以下四点:

A、以物质决定意识为前提,承认、尊重规律的客观性;

B、充分发挥意识能动性去认识和运用客观规律;

C、依赖于实践活动;

D、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

第二章:认识论和真理观问题

第一:认识问题

一、在认识的本质问题上,两种对立的认识路线:唯物主义(从物到感觉和思想--反映论)与唯心主义(从思想和感觉到物--先验论)的不同回答。

二、认识的本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认识的能动反映论(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识的本质:

基本内涵:

1.认识具有客观性;

2.认识与认识对象对应;

3.认识是个辩证的运动,呈现为选择、吸收、重构、创造的能动过程;

4.世界最终是可以被认识的。

注:创造性从根本上把人的反应与动物的感觉和心理活动区别开来,它是反映的能动性的基本标志。

三、认识的主体:

认识者,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的人。

四、认识的客体(主体活动指向的对象):

被认识者,在一定历史条件下,进入实践领域和主体发生联系的事物。

五、认识的客体和主体之间的辩证关系:

1.改造和被改造-实践关系;

2.反映和被反映-认识关系;

3.需要和满足-价值关系;

4.精神愉悦和反思愉悦-审美关系。

六、实践对于认识的四个决定性作用:

实践活动是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主体与客体之间通过一定的中介发生相互作用的过程。认识过程是指人们在改造对象的实践中辩证地反映对象的过程。

1.实践是人类认识发生的终极根源;

2.实践给认识提供必须的物质条件、工具和多种条件;

3.实践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从而形成认识;

4.实践是认识是否正确的最高裁判。

七、认识的辩证运动:

第一、从实践到运动

认识的不同环节形式: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事物的各个方面的认识—感觉、直觉和表象。

理性认识: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在概括整理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达到关于事物的本质、全体、内部联系和事物自身规律性的认识—概念->判断->推理。

理性认识和感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1.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2.感性认识有待于深化、发展为理性认识;

3.感性认识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感性认识 理性认识的条件:必须获得丰富的真实的必要的感性材料;对感性材料进行科学

的逻辑思维。

第二、从认识到实践(是认识过程的第二次能动的飞跃)

1.必要性:实践是认识的目的;检验认识和发展认识;

2.实现飞跃的条件:认识本身应当是正确的;将一般认识和具体实践结合;为实践的主体掌握;必备的物质资料和手段。

八、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

认识运动的不断反复:

1.具体的认识须多次反复才能获得;

认识是无限发展的:

1.认识发展的总过程是从实践->认识->实践一直反复。

第二:真理问题

P1、真理—包含客观性、绝对性、相对性三重属性--定义内涵:标志主观符合客观的哲学范畴;主体对于客体本质或者规律的正确反映。

P2、真理的客观性表现:

1. 真理的内容的客观性;同一客体同一条件下真理只有一个、只能探索发现真理不能被发明或者消灭它、真理迟早会被发现和传播是不可抗拒的。

2. 真理的检验标准的客观性;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缘由:由真理的本性决定—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直接现实性、普遍性)。

P3、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来说,真理只有一个,它不因主体认识的差别和变化而改变。

P4、实践标准的确定性(绝对性)和不确定性(相对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个过程,永远不终结:

1.客观的;唯一的;最终的—确定性---离开了实践再也没有另外的标准;

2.具体实践的检验有历史的局限性;是个过程,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改变—不确定性---实

践对认识真理性的检验的条件性,任何实践都受到一定具体条件的制约;

3.实践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不可分割。

P5、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首先,由真理的本性--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决定,/*/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其次,由实践的特点决定—直接现实性、普遍性

/*/实践是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

P6、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

真理的绝对性---反映的正确性;反映的无限性---任何真理都包含着同客观对象相符合的客观内容,都不能被推翻。

真理的相对性---广度上有限的反映;深度上有限的反映---由于人类认识能力和实践水平和范围限制,只是对某一阶段、某一方面、某一层进行认识。

P7、真理的相对性与绝对性的辩证关系:

一、是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的,又是相互转化的;

二、是同一真理的两重不同属性;

三、任何客观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真理相对性无限趋近于真理的绝对性。

P8、真理和谬误(主要区别:主观是否符合客观):

谬误:是主体对客体本质或规律的歪曲反映—是认识的主观性、片面性、表面性造成的。真理和谬误两者关系:

1.在一定的范围内绝对对立;

2.相互贯通,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具体的-->抽象的等等。

*-----------------------------------------------------------------------------------------------------------------------------* P9、补充:

价值----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意义关系。

价值的特点:1.价值具有客观性;2.价值具有主体性;3.价值具有社会历史性;4.价值具有多维性。

P10、价值与真理在实践中的辩证关系:

1. 成功的实践总是以真理性认识同价值性认识统一为特征的;

2. 价值的实现以形成和遵循真理为前提,真理性认识必然赋有价值性;

3. 真理和价值相互制约、相互引导、相互促进。

P11、认识与实践的统一

1、一切从实际出发

2、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

3、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P12、“实事求是”:

实事:客体,非实际存在的一切;

求:实践----认识----检验----真理----发展;

是:本质、规律;受方法影响;依赖于客体的发展程度;“符合”是必然的符合。

*-----------------------------------------------------------------------------------------------------------------------------* 第三章: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历史观

*-----------------------------------------------------------------------------------------------------------------------------* O1原社会历史观(唯心、唯物历史观)的主要缺陷:

没有发现形成历史时间的物质原因;没有发现人民群众在历史中的创造作用。

O2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

O3社会存在及其构成:

社会存在也称为社会物质生活条件,是指不依社会意识为转移的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标志同自然界存在相区别社会中的客观内容。

社会存在主要包括:1、地理环境;2、人口因素;3、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 地理环境: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所以来的地理位置以及这个位置上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地、必要地条件,一般发生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人口因素:社会成员的数量、质量及分布情况;

它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经常地必要的条件;一般发生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作用。不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特定条件下劳动者和劳动资料相结合的具体形态;某类型生产力和相应形式生产关系的历史统一体。

它是社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所有活动的首要前提;决定着社会的基本结构、基本性质和总体面貌。制约着社会的经济、政治、精神领域的活动;决定着社会历史的重大变化。推动社会形态实现上升性质变化。

*---------------------------------------------------------------------------------------------------------------------------- O4社会意识及其构成:

社会意识:是社会精神生活现象的总称;是一般意识内容之一部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依赖于社会存在,对之有反作用。(可划分为:个人意识---群体意识;社会心理---社会意识形式;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和非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上层建筑意识形式即社会意识形态:艺

术、道德、宗教、哲学、政治法律思想。

O5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关系:

第一、社会意识来源于社会存在,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第二、随着社会存在的发展,社会意识也相应地变化和发展。

O6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与社会存在之间在发展步调上的不平衡性,其表现在进步社会意识能遇见未来,经济发

达的地区不一定社会意识高;

2.各形式间的相互作用和历史继承性;

3.对于社会存在的能动反作用---先进的社会意识促进社会的发展,反之则否;

O7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能够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

社会基本矛盾和规律:

O8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生产力:是人们解决社会同自然界间矛盾的实际能力;是人们改造自然物使之适应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由劳动资料+劳动者+劳动对象+科学和技术构成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产过程中发生的具有本质性、必然性、不依意识为转移的物化关系。

O9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

社会的经济基础:同物质生产力的一定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

经济基础与生产关系的异同:单一性与多样性,决定与被决定的不同地位;生产关系有诺干历史状态。

社会的上层建筑:建立在某类经济基础上的意识形态、相应的政治文化制度、组织和设施等。政治上层建筑通过人们的意识形成;政治上层建筑形成后制约着人们的意识内容和性质;国家组织是上层建筑的核心。

O10两对矛盾的运动及其辩证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和变革;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和变革;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

O11注:上层建筑对于社会发展的作用性质取决于它所服务的经济基础的性质;不适合有两类---落后或超前。关于巨大反作用不宜表述为:在一定条件下起决定性作用。上层建筑与生产关系比较,其反作用的复杂度要高些。

O12国家是社会既有上层建筑的核心

1. 国家是社会内在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及表现;

社会分裂和权力同居民分离;

2.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强制性暴力机构;是表面上凌驾于社会

之上的力量。

3.国家是被赋予政治统治和公众事务管理双重职能的社会有组织力量。

O13国家的类型和形式:

国体: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

政体:政权的组织形式(君主制、共和制)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对于国体发生反作用。

O14社会形态及其变更运动

社会形态:同一定的生产力发展阶段相适应的、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结合形成的统一体;

其变更的一般规律:社会形态变更运动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必然性和人们的选择性;前进性和曲折性。

O15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系统

1、全部人类社会发展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

盾运动。

2、阶级对立社会发展的直接推动力----阶级斗争----阶级是特定生产关系的承担者

A、阶级产生于经济运动中—以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而又发展不足为基础。

B、“阶级”是个经济范畴-------对生产资料的关系不同,由于在一定社会经济结构中所处的

地位不同,其中一个集团能占有另一个集团的劳动。

O16关于阶级斗争:经济利益根本对立的不同阶级间的对抗和冲突。

1、阶级斗争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推动阶级社会形态质变的直接动力;

2、阶级斗争是适应生产发展,推动同一阶级社会形态量变的直接动力;

O17科学技术的内涵:

科学是指对客观世界的认识,是反映客观事实和客观规律的知识体系及其相关活动。有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思维科学。

技术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技术是指生产技术和非生产技术,狭义的技术单指生产技术,即人类改造自然、进行生产的方法和手段。

科学活动:是一种认识活动或精神性活动。技术活动:一种生产性、实践性活动。

O18推动社会发展的其他力量-----科学、技术、文化-----表现在:

A.改变人类的思想:重建世界观、改变自工业时代以来的社会主导思想;给予人们世界是个奇异的统一体观念;

B.推动生产力发展:创建新兴经济产业门类;引起企业结构的革命性调整;为经济全球化提供技术支持……

C.改变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相互关系:给予人们便利的生活资料;提高生活质量……

D.改善对社会的管理:引起管理机构的建制改革;形成双向交互型管理模式……

O19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

A.善变作社会政治权势的重要成分:进入国家体系,担当超级意识形态角色;科学技术成为国家统治实力的重要成分;控制教育事业;新人造工程-----主宰社会媒介;

B.不知祸福的科技成果:DDT、转基因等。

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社会发展动力系统的载体

O20英雄创造历史的观点:唯意志论、宿命论——群众创造历史的观点: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O21人的本质和属性:

首先把人看成是现实的人。1.人和人的本质的现实性;2.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决定着人与动物的根本区别-----劳动;

人与经济关系决定着人与人之间的本质区别------不同类、集团的人

人的多方面社会关系决定着人的本质的丰富内涵------不同个性的人

人的社会关系的历史变动决定着人的本质的变化------不同时代的人

人的属性:自然属性、社会属性、精神属性。人的本质属性是社会属性,表现在各种社会关系之中。

O2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观点:(人民群众是历史的范畴)

1.人民群众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

2.在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3.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

4.群众创造活动的制约条件---经济条件、政治条件、精神文化条件。

O23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

历史人物的作用:构成丰富的绝对无重复的历史事件;承担历史任务的发起人、组织者的角色;影响历史进程的速度和具体样式。

历史人物的社会制约性:

是历史的必然性和偶然性相统一的产物----时势造英雄:时势召唤英雄;时势锻炼英雄;时势筛选英雄;时势约束英雄。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性质(次重要)

一、资本主义的形成及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矛盾

1、商品经济产生的历史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2、商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本质,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商品的价值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的社会关系。

生产商品的劳动的二重性: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3、商品的价值量与生产商品所耗费的劳动时间成正比,与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决定价值量的不是生产商品的个别劳动时间二十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4、货币:是在长期交换过程中形成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其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

它的出现有利于解决商品交换的困难促进商品经济的发展,但未解决基本矛盾---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5、价值规律及其作用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其价值量为基础;遵照等价交换的原则。

其作用表现在:第一,自发地调节生产资料和劳动力在社会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分配比例。第

二,自发地刺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第三,自发地调节社会收入的分配。

6、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构成私有制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首先,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经济的本质及其发展过程。其次,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是商品经济的其他一切矛盾的基础。最后,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决定着商品生产者的命运。

二、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

1、劳动力成为商品的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劳动者是自由人,能够把自己的劳动力当做自己的商品来支配;第二,劳动者没有别的商品可以出卖,自由得一无所有,没有任何实现自己的劳动力所必需的物质条件。

2、劳动力商品的特点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3、不变资本与可变资本、资本等解释

不变资本指的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指的是: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产生剩余价值;

资本:价值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断地在运动中谋求自身增值的价值;

价值增殖过程:超过劳动力价值的补偿这个一定点而延长了价值的形成过程;

剩余价值:是雇佣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超过劳动力价值的价值。

绝对剩余价值:指在必要的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相对剩余价值:指在工作日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的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生产的剩余价值;

剩余价值率:是剩余价值与可变资本之比;

资本积累:把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剩余价值的资本化。

4、剩余价值规律:资本主义生产的目的和动机是获取剩余价值,达到这个目的的手段是扩大和增加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

5、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6、资本的技术构成、资本的价值构成与资本的有机构成

三、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

*-------------------------------------------------------------------------------------------------------------------------

1、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包括资本主义的民主与法制、政权组织形式、选举制度、政党制度等。

2、资本主义政治制度本质上是资产阶级进行政治统治和社会管理的手段和方式,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

3、资本主义的意识形态是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占统治地位的、反映了作为统治阶级的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的各种思想和观念的总和。

4、资本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

第一,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本主义社会条件下的观念上层建筑,是为资本主义社会形态的经济基础服务的。第二,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资产阶级的阶级意识的集中体现。

*----------------------------------------------------------------------------------------------------------------------

四、现代经济运动的旧痕与新途:竞争形态与垄断形态的过渡和对抗。

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变化:

1.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变化;

2.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的变化;

3.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变化;

4.经济调节机制和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

5.政治制度的变化;

6.经济全球化和一极多元的国际政治格局。

当代资本主义运动的趋势:向着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形态转变。

马基考试重点

十七届五中全会所提出的民生问题,是结合我国当前形势所提出的重要政策方针。 重要性: 民生问题关乎社会治乱与政权兴亡。体现了党始终坚持“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始终实现好、发展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解决好民生问题是党和国家的主要任务。 重要意义: 1.民生问题,可以反映出政府的行为和能力是否可以被人民所认可。 2.民生问题,与一定时期社会的公平、正义有密切的关系。 3.民生问题,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和政府在一定时期的制度安排有否合理。 解决民生问题的根本目的,是要让广大人民群众过上幸福生活,是让广大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人为本,实现人民的愿望,把改善民生,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加大政府财政对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社会事业等有关民生方面的投入,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建立和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切实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3.就业是民生之本,解决就业问题是有关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重大问题,也是改善民生的重大问题。要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重点的第三产业,使之成为吸纳就业人口的主导力量4.要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与公平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加强对经济宏观调控,稳定物价;通过调整税收政策,缩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积极解决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 结合十二无规划确定定级发展目标,论述与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系 全会强调,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更加注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更加注重统筹兼顾,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必须贯穿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领域,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会综合考虑未来发展趋势和条件,提出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取得重大进展,城乡居民收入普遍较快增加,社会建设明显加强,改革开放不断深化,使我国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取得实质性进展,综合国力、国际竞争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明显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更加牢固。 全会提出,要坚持扩大内需战略、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建立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效机制,调整优化投资结构,加快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经济增长新局面。要推进农业现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建设农民幸福生活的美好家园。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改造提升制造业,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服务业,加强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建设,全面提高信息化水平,发展海洋经济。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完善城市化布局和形态,加强城镇化管理,加大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贫困地区扶持力度,构筑区域经济优势互补、主体功能定位清晰、国土空间高效利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区域发展格局。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提高生态文明水平,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强资源节约和管理,加大环境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增强科技创新能力,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加快教育改革发展,建设人才强国,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奠定坚实的科技和人力资源基础。

历年马基试题精华整理版

历年马基试题 【辨析题】 1、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是有限的。 答:不完全正确。人类的认识和实践就其现实性即它们的具体实现来说是有限的。(1分)然而,有限与无限是对立的统一。有限是无限的环节、部分和因素,有限包含、体现着无限。人类认识和实践发展的本性,决定有限的界限必然不断地被打破和超越,而趋于无限。(2分)人类已有的认识和实践的成果不是限制、束缚新的认识和实践的框框,而是认识和实践进一步向深度和广度扩展的前提和基础。因而,人类的认识和实践既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3分) 2、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答:错。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2分)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的东西,却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可以买卖,从而具有价格。尽管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但有价格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价值。(3分) 3、相对剩余价值是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前提。 答:错。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必要劳动时间的缩短,从而相应地延长剩余劳动时间而产生的剩余价值。(1分)超额剩余价值是个别企业首先提高劳动生产率,使产品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又按社会价值出售而获得的。(1分)由于资本家普遍追求超额剩余价值,使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活资料价值下降,从而劳动力的价值下降,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剩余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实现了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该命题的错误在于颠倒了相对剩余价值与超额剩余价值产生的因果关系。(3分) 4、生产商品过程中劳动力商品创造的价值是劳动力价值和剩余价值之和。 答:对。劳动力商品的使用价值就是工人的劳动,而工人劳动创造的价值不仅补偿劳动力的工资,还创造出了更多的价值即剩余价值。 5、马克思认为,生产力是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客观标准。 答:不完全正确。划分社会经济形态的标准是生产关系。但生产力起间接作用。 6、量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 答:错。质与事物的存在是直接同一的,但量与事物的存在则不是直接同一的。量的变化在度的范围并不影响事物性质的变化,只有量变突破度,才会引起质变。 7、古希腊哲学家说:“没有理性,眼睛是最坏的见证人”。 答:错。本论强调了理性认识的重要性,如没有理性认识,感性认识是盲目的,这有合理之处,但是,不能以此而否认感性认识的作用。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上升为理性认识。

小学综合实践课案例(精)

小学综合实践课案例 一、活动背景分析 宝华山自然保护区于1984年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占地面积115公顷。是宝华山国家森林公园的一个组成部分。自然保护区地处北亚热带中部,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裕,无霜期长,蕴含着 丰富的自然资源。其地带性森林植被是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具有浓郁的森林氛围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已知的维管束植物共有124科352属529种,种子植物的种数为欧洲植物种子数的1/4,其中不乏珍稀宝贵的树种,素有宁镇山脉植物园之称。 宝华山森林景观独特,森林覆盖率高达92%。山中有千年古树近百株。宝华山中绿瑰宝,身为宝华人,我们应该让孩子知道自己家乡宝华山自然风光的迤逦,了解我们家乡丰富的物种,尤其是我们引以为豪的“镇山之宝——宝华玉兰”,让孩子发现身边的美,感受身边的美,探究身边的美,欣赏身边的美,最终成为创造家乡美的主人。家乡有这样的美景有这样丰富的植物资源,我们应引以为豪,

我们要让家乡这样的美景为更多的人知晓,激发孩子心中热爱家乡、热爱自然的情感。 二、活动时长 使用年级:高年级 第一阶段:2周左右 第二阶段:1节课左右 第三阶段:一个月 活动目标: 认知目标: 1、让学生认识、了解我们宝华上中的植物,欣赏让学生感受宝华山的林麓之美,促进学生对家乡的了解,增加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体验。 2、养成合作品质,融入集体。 能力目标: 1、培养孩子们一般认识事物的能力,包括观察能力、比较分析能力和理解思维能力等等。培养学生自觉参与、合作学习意识及自主探究的能力,发展学生的个性。

2、通过与信息技术课程的整合掌握多渠道收集和整理资料的方法。 3、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植物的形态并借助有关资料丰富对宝华植物的了解。架设生活与教材相联系的桥梁,引导和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内心感受,注意培养学生对景物的观察能力,学会欣赏自然中的诗情画意。 4、学会制作叶脉书签,为家乡的风景设计公益广告用语,最为小导游想四面八方而来的游客介绍我们的宝华山等,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综合实践能力等。 情感目标: 1、通过学生在集体活动中的相互交流与帮助,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让学生感受到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2、在成果汇报、展示过程中,让学体验时间出成果的喜悦感和成就感,培养其自信心。 3、宝华为我们的骄傲,向人们介绍我们的宝华山,欣赏宝华山的美景,宣传宝华。激发孩子心中热爱自然,热爱家乡的情感。 三、活动准备

马基试卷8(选择题)

试卷8 一、单项选择题 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A.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关系问题 B.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关系问题 C.实践和认识的关系问题 D.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 A.源泉和动力 B.状态和过程 C.方向和道路 D.可能性和现实性 3.社会精神文明包括 A.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性质 B.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 C.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 D.人与自然及人与社会的关系4.时间是指 A.物质运动的特殊状态 B.物质运动过程的持续性 C.运动着的物质的客观性 D.运动着的物质的伸张性 5.国家的职能是由 A.国家的地理位置决定的 B.国家的大小强弱决定的 C.国家的形式决定的 D.国家的本质决定的 6.经济基础是指该社会的 A.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生产资料所有制的形式 C.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总和 D.占统治地位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7.哲学上两大基本派别是指 A.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 C.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 8.阶级对立的根源是由于人们之间的 A.政治立场的根本对立 B.价值观念的根本对立

C.世界观与方法论的根本对立 D.经济利益的根本对立 9.风俗、习惯、乡土观念,它们是 A.低水平的社会意识 B。高水平的社会意识 C.对社会生活过程的正确反映 D.对社会生活过程的错误反映 10.事物的度是 A.事物发展的一定程度 B.事物保持自己质的量的限度 C.质要求量达到的高度 D.量要求质达到的深度 11.历史上存在的两种基本的国家类型是 A.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 B.君主立宪国家和民主共和家 C.剥削阶级国家和无产阶级国家 D.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12.物质的肯定方面是指 A.事物的积极方面 B.事物的消极方面 C.事物中维持其存在的方面 D.事物中促使其灭亡的方面 13.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这是 A.辩证唯物主义才承认的观点 B.一切唯物主义都承认的观点 C.某些不可知论也承认的观点 D.某些唯心主义也承认的观点 14.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于 A.17世纪40年代 B.18世纪40年代 C.19世纪40年代 D.20世纪40年代 15.在世界是否有统一性问题上,存在着 A.一元论于二元论的对立 B.唯物论于唯心论的对立 C.辩证法于形而上学的对立 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16.唯心主义否认联系的 A.普遍性 B.客观性 C.多样性 D.复杂性 17.列宁说,唯物主义辩证法所讲的矛盾,是实际生活中的实际矛盾,即辨证的矛盾,而不是字面上的、臆造出来的矛盾。这段话揭示了 A.矛盾的客观性 B.矛盾的主观性 C.矛盾的普遍性 D.矛盾的特殊性 18.划分阶级的依据是 A.人们收入的来源忽然收入的多少

综合实践课成果总结

综合实践课成果总结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认识 综合实践活动带来了一场学习方式和教学方式的革命,是真正的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活动课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所处的社区背景,自然资源以及现实生活的需要和问题,不断变化着。这样一门创造性强的课程,对于习惯于教现成教材的教师来说,具有较大的挑战性,为了激发教师工作的内驱力,保证课程实施的实效性,开学初,就组织相关老师认真学习和研究《走进新课程》,重点学习和讨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方案。 二、合理安排师资、课时,确保课程有效实施 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将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向新课程条件下的知识传授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领导者、协调者、评价者。 鉴于三升四的教师曾开展过综合实践活动,具有一定的教学经验,而刚升三年级的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还较陌生,他们对课程的认识仅是书本上的理论。于是,学校请已有一年活动经验的老师谈谈开展活动的经验,从转换观念入手,让教师真正弄明白学校开设这门课的目的和意义,让他们了解什么是综合实践活动,使他们有加入课程实验的积极要求和行动。为使综合实践活动顺利开展,学校还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家长会,利用黑板报等宣传形式动员学生、家长积极参与。为确保课程的有效实施,学校安排电教、美术、社会、自然、思品、音乐等相关学科的教研组长共同参与,并聘周维亚、朱华芳分别担任三、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

组长。 同时,将综合实践活动课定为弹性课时制,保证每周三课时的活动量,采用集中使用与分散使用相结合原则,即根据需要灵活安排,改变传统的静态课时管理为动态管理。 三、落实课程内容,强调活动过程 这学期,我们学校开展了综合实践活动课,从课题的选择,到活动的开展,进行了全新的尝试。我校结合本地区的人文地理条件优势,社会的热点问题及学生的身心特点,围绕《小眼睛观大龙城》这一大主题开展活动,并暂将这一主题分为两个单元《自然环境的探究》、《常州变化小考察探究》。 (一)实践活动课题的选择要从学生实际和兴趣出发。 综合实践活动的主体是学生,如何真正发挥和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综合活动课题的选择尤为重要。提起研究人们好像总习惯把它与艰深、有学问等联系在一起,因而有些教师在看学生选择的课题时,往往会觉得幼稚可笑,但我们不要轻易加以否定。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感兴趣的问题,从他们自己的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体的学习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或自然生活中自主地提出具有生命力的鲜活的活动课题,从而自主确定或选择。往往学生进行的综合实践活动课题越贴近生活、贴近学生的经验、贴近学生的兴趣、贴近社会现实,学生越能够较好地操作,越有积极性。 如四(1)中队在开展《住宅文化探究》活动时,学生自己搜集各个朝代的古建筑,了解其独有的特点。特别是对未来“家”的设想,学生表现

西方社会思想史重点解读

1. 学习和研究社会思想史的意义。 1、学科史与学科修养; “超过康德可能有新哲学,掠过康德,只能有坏哲学“,这一洞见也是研究社会思想史的主要理由。 2、历史与逻辑的一致/学科史就是学科; “哲学史的本身就是科学的,因而本质上就是哲学这门科学。”(黑格尔) 3、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包括学科史。 2. 西方社会思想史的发展脉络。 城邦制度——城邦社会学——城邦政治生活和社会生活;城邦公民行为(善的问题) 世纪帝国——世界主义社会学——世界公民观念;世界主义理想 基督教团契——基督教会社会学——信念共同体;人与上帝的关系 工业社会组织——工业社会社会学——市民社会;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组织 3. 研究社会思想史的途径和方法 (1)即我们力求通过对经典的社会学著作的研究,寻求社会学作为一门知识学科最为关心和感兴趣的是什么。简而言之,我们要问:“创始人说了些什么?” (2)英克尔斯说的第二条途径是经验主义的途径,即我们对现代的社会学著作加以研究,以期发现这门学科最关心的是些什么问题。换句话说,就是我们问:“当代社会学家在做些什么?” 解释学的方法;以傅伟勋先生提出的“创造的解释学”为示例: (a)原谓,即“原作者(或原思想家)实际上说了什么?” (b)意谓,即“原作者真正意谓什么?” (c)蕴谓,即“原作者可能说什么?” (d)当谓,即“原作者本来应该说什么?” (e)层次自问:“做为创造的解释学家,我应该说什么?” 意识形态的批判方法;意识形态的分析方法提出了一个在社会思想史的研究中极为重要的原则:社会地位对于塑造思想家的思想是一个强有力的因素。这一思想已经成为现代社会学的永久财富。与德国社会学家曼海姆的名字联在一起的“知识社会学”方法就是在受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的有力影响下形成的。知识社会学坚持个别思想家所表达的不是个人的观点,而是某个集团或集体的观点,他的著作表达外在的社会潮流,知识具有集体的性质,这是全部认识论的基本点。 反思社会学的方法;美国社会学家古尔德纳的“反省的社会学”也是在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的、革命的社会分析方法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主张用社会学的方法对社会学这门学科本身进行批判性的社会学分析。 4. 智者文化 智者文化是公元前5—4世纪流行于希腊的一种社会思潮。他们把早期而向认识自然的宇宙论研究转向主要研究社会和人事,把逻各斯作为自然的“真理”转而关联于社会、法律等人文的“德性”,并试图以此来克服爱利亚学派和拯救现象者那里出现的人与自然的对立。 智者(Sophistes,来自Sophia“智慧”)一词,意思应该是“具有智慧的人”。但是,在公元前5世纪时,“智者”专门指称那些传授各种知识、收取报酬、擅长逻辑学和修辞学的职业教师。智者不是为了智慧而教授智慧的思辨家,他们的教学活动具有鲜明的功利性,即培养在社会生活和政治活动中获胜的人才。 5.关于城邦国家的论述,主要在于苏格拉底和柏拉图(了解)。 在探讨城邦的起源时,柏拉图的切入点还是伦理道德问题。他是从讨论什么是“社会正义”开始的。在对什么是“正义”的问题作了一番检讨以后,柏拉图得出这样一条结论,即“正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马基)课本整理

§1:绪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p1-3 二、产生和发展p4-13: (一)时代产物:经济社会的条件和基础 (二)阶级实践基础 (三)马克思继承和创新 (四)实践中发展 三、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 科学性与革命性统一(+) (一)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鲜明的政治立场 (三)重要的理论品质 (四)崇高的社会理想 四、自觉学习和运用马克思主义 理论与实际结合;把马义作为行动的指南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规律 §: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 (一)世界观与哲学基本问题 p28 1)哲学的产生&意义——通过劳动分离人&自然;两大现象(物质&精神);两大活动(认识&改造世界) 2)其他思潮&马恩诞生 3)哲学基本问题(物质&意识;思维能否认识&正确认识存在) 4)对于基本问题的回答

5)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社会存在&社会意识) 6)世界怎样存在(联系发展or孤立静止) 7)马哲的解答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p30 1)科学物质观、物质范畴、物质唯一特性 存在意识之外,可被意识反映 2)意识&物质(作用&反作用);意识发展阶段;社会实践(劳动)决定性作用 3)意识内容客观,形式主观 4)马克思主义物质观 p32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p32 1)运动&物质 2)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被认识的 3)物质是运动的物质,运动是物质的运动 4)绝对的运动,相对的静止 5)时间&空间——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6)马哲之前的物质观 7)社会的物质性表现 二、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一)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p35 1)实践的基本特征 2)实践的具体形式 3)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 (二)从实践出发理解社会生活的本质 p37 1)把握两大方面 2)实践分化&统一人&自然; 3)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找到根源,得到科学说明

马基考试题目

原理思考题2011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及其来源。 3、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 4、马克思一生中两个最伟大发现。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 1、简述哲学基本问题及其两个方面内容。 2、什么是辩证法?什么是形而上学?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什么? 3、简述马克思主义的物质观及其理论意义。 4、如何理解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5、简述实践及其基本特征和基本形式。 6、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7、什么是联系?联系有哪些特点? 8、发展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说新生事物不可战胜? 9、什么是矛盾?简述矛盾的两个基本属性及其对立统一关系。 10、如何理解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1、简述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及其辩证关系。 12、简述量变和质变及其辩证关系。 13、简述辩证否定观的基本内容及其意义。 14、简述规律及其特点。 15、简述意识的能动作用及其表现? 16、如何正确认识和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辩证关系?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简述主体和客体及其相互关系。 2、为什么说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3、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的本质的回答。 4、简述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认识论上的区别。 5、简述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与旧唯物主义认识论的区别? 6、认识过程的两次飞跃分别是什么?为什么说认识过程的第二次飞跃意义更为重要? 7、简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及其辩证关系。 8、认识发展的总规律是什么?为什么说认识运动是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的? 9、什么是真理?如何理解真理的客观性? 10、简述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统一关系原理。这一原理对正确认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有何指导意义?

马基复习提纲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考试复习提纲 复习重点 绪论: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2,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3,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 的统一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1,物质的客观实在 2,联系和发展的普遍性 3,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 根本规律 4,唯物辩证法是认识世界和改 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5,意识的能动作用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1,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2,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 映 3,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 4,真理的客观性、绝对性和相对性 5,真理的检验标准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 2,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 的规律 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 动的规律 4,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 根本动力 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其本质1,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形成 2,以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3, 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意义 4,劳动力成为商品与货币转化 为资本 5,资本主义所有制 6,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 产方式的绝对规律 7,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与经济 危机 第五章资本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 1,资本主义从自由竞争到垄断 2,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3,当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的新 变化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1,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2,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3, 在实践中深化对社会主义基 本特征的认识 4,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建 设社会主义的艰巨性和长期 性 第七章共产主义是人类最崇高的社 会理想 1,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一、考试题型及分数分布情况 1,单选题(共20小题,每题2分,计40分) 2,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1分,计10分) 3,简答题(共5小题,每题6分,计30分) 4,论述题(共2小题,每题10分,计20分)

马基辨析、材料题题库完整

复习资料 辨析题部分 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但商品经济并非就是市场经济。 正确。市场经济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商品经济的表现形式和现代形态。只有建立了统一市场和市场体系的商品经济才是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市场化的商品经济。只有以社会化大生产为基础的商品经济,才能成为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社会化的商品经济。经济关系货币化,金融市场、金融工具和金融手段全面介入经济运行,才能形成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货币化的商品经济。只有在开放条件下,才能与世界经济接轨,把国市场与国际市场对接起来,形成现代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开放化的商品经济。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的变化就是价值变化的表现。 价值是价格的容和基础。在自由竞争的条件下,价值的变化必然引起价格的变化。但是,在现实的交换活动中,影响价格变化的不仅仅是价值的变化,还有供求关系、竞争、货币币值和政府政策等因素。 价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有价格的必有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价值是价格的基础,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但是,商品经济条件下,某些并非商品也不具有价值的东西,却取得了商品的形式,可以买卖,从而具有价格。尽管价格是价值既表现形式,但有价格的东西并不一定具有价值。 现实中,商品的市场价格常常与价值不符,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 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生产这种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商品交换要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正是价值规律作用的表现形式。因商品价格虽然时升时降,但商品价格的变动总是以其价值为轴心。一般情况下,影响价格变动的最主要因素是商品的供求关系。同时,价格的变化会反过来调整和改变市场的供求关系,使得价格不断围绕着价值上下波动。另外,从较长时期和全社会来看,商品价格与价值的偏离有正有负,可彼此抵消。因此总体上商品的价格与价值还是相等的。所以,现实中商品的市场价格常常与价值不符是必然的,不是对价值规律的否定,而正是其表现形式之一。 商品的价值有两个源泉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价值。 此观点错误。在生产使用价值的过程中,劳动、资本、土地、技术是不可缺少的,马克思肯定各种生产要素在财富生产中同等的重要性,他说:“劳动并不是它所生产的使用价值即

马基期末复习重点

马基期末考试复习重点 1、 为什么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实践是人类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 2、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等基本特征,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等基本形式。 3、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4、实践是使物质世界分化为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历史前提,又是使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统一起来的现实基础。 5、时间是人类社会的基础,一切社会现象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找到最后的根源,才能得到最终的科学说明。 二、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为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湖边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饭凑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的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三、阐述质量互变规律的基本内容。 1、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 2、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3、量变和质变是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量变引起质变,在新质的基础上,事物又开始新的量变,如此交替循环,形成事物质量互变的规律性。 4、质量互变规律体现了事物发展的渐进性和飞跃性的统一。 四、意识能动作用的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1、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2、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3、意识具有指导实现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4、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五、阐述认识运动的发展规律。 认识运动是一个辩证发展过程,其发展过滤为以下三点: 1、 从实践到认识 2、从认识到实践 3、认识运动的不断发展和无限发展 六、什么是改革?它在社会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集中表现在哪里? 改革是同一种社会形态发展过程中的量变,是统治阶级为了巩固和

课程综合实践资料汇总

课程综合实践资料汇总-----------------------作者:

-----------------------日期:

课程综合实践资料 ——企业资产核算与管理 10级会计专业第二学期(60学时) 小组成员: 萧萧施婷高津津 叶丹晓徐洁娣 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财会金融学院

目录 一、课程综合实践环节与课时安排 (5) 二、课程综合实践目的 (5) 三、课程综合实践操作形式安排 (6) 四、课程综合实践考核材料 (6) 五、课程综合实践时间安排 (6) 六、课程综合实践容 (8) 七、课程综合实践成果材料列示 (13)

一、课程综合实践环节与课时安排 (1)校实践(30学时): ①校模拟实训(18学时);网中网财务软件操作 ②校案例实训(12学时),企业资产核算与管理案例分析。 (2)暑期社会实践(60学时) 二、课程综合实践目的 校模拟实训:学校开放计算机房,通过上机操作中级财务会计软件,学生能够进一步领会书本知识,掌握有关原始凭证、记账凭证、明细账、总账和报表的处理和操作规,能对会计要素进行正确的确认、计量和记录,从而将理论知识迅速转化为操作技能,强化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点掌握货币资金、存货以及金融资产等业务的核算方法。 校案例实训:案例分析是现实财务与会计问题在课堂上的模拟展现。通过建立适当的假设条件,让学生扮演案例中的不同决策角色,发现案例存在的问题、分析问题存在的环境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相应对策。 暑期社会实践:由学生自己落实实习单位或经学校安排实习单位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在熟悉工作容的同时,结合学校学习的理论知识,能够参与到企业具体的会计业务中,理论联系实际,使今后的学习更有针对性,并且提高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

马基考试重点

1、什么是马克思主义?其三个组成部分及其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1)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三个组成部分:⑴马克思主义哲学,⑵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⑶科学社会主义。 理论来源: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英、法空想社会主义。 2、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及理论意义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 哲学的基本问题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其一,即物质和精神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其二,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理论意义:对第一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对第二方面的不同回答,是区分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标准。 唯物主义的历史形态:三种历史形态:(实物、结构、系统)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现代唯物主义即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唯心主义的两种形式:客观唯心主义和主观唯心主义。 3、物质的定义的意义运动与静止的关系。 物质的定义:物质是标志客观存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文明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物质的意义:1、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2、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地批判了不可知论。 3、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 4、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运动与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的物质运动在一定的条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4、意识的本质、能动作用 意识的本质:是人脑的机能,是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意识的能动作用:①意识是能动的,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②意识活动具有创造性; ③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 ④意识还具有指导、控制人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5、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实质、核心⑴内因、外因⑵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⑶质量互变规 律⑸辩证否定观 唯物辩证法的三大规律:对立统一规律、量变质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对立统一规律 【补充: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这是因为: 第一,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第二,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以及唯物辩证法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第三,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内因、外因:内因:指事物的内部矛盾。外因:指事物的外部矛盾。 内因和外因的关系是:第一.内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根据.是第一位的原因。 第二,外因是事物发展变化的条件,是第二位的原因。 第三,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

马基总的习题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习题集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哲学是 ?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一)单项选择题 ?1 哲学的基本问题是() ? A 物质和运动的关系问题 ? B 主体与客体的关系问题 ? C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 D 社会和自然的关系问题 ?2世界上唯一不变的是变。这一论断的含义是( ) ?A 变是世界的本源 ?B 世界上只有变,没有不变 ?C 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D 变与不变是绝对对立的 ?3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前者是劳动人民和先进阶级的哲学,后者是统治阶级的哲学 ?B 前者重视实践,后者不重视实践 ?C 前者认为存在决定思维,后者认为思维决定存在 ?D 前者主张从自然界出发,后者主张从人出发 ?4 哲学史就是一部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斗争的历史,这是一种()?A 简单化的形而上学的观点 ?B 符合历史实际的观点 ?C 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 ?D 不符和历史实际的观点 ?5 马克思主义哲学与旧唯物主义的根本区别在于() ?A 前者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后者不是理论化的世界观 ?B 前者吸取了具体科学的成果,后者没有吸取具体科学的成果 ?C 前者是科学,后者是非科学

?D 前者以实践为出发点和归宿,后者不懂得实践的意义?6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首要的基本的观点是()?A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B 革命的批判的观点 ?C 实践的观点 ?D 人民群众的观点 ?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创立() ?A 表明人类发现了绝对真理 ?B 表明哲学由此成为科学的哲学 ?C 为人类揭示了永恒的真理 ?D 为人类认识真理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8 马克思在哲学上的伟大贡献是() ?A 创立了唯物史观 ?B 建立了革命的人道主义 ?C 使哲学成为实证的科学 ?D 创立了辩证思维方法 ?9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 ?A 批判性和实践性 ?B 革命性和否定性 ?C 系统性和完备性 ?D 实践性和阶级性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创立之后,开始出现了()?A 唯物论与唯心论的对立 ?B 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 ?C 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对立 ?D 唯物史观与唯心史观的对立 ?11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根本使命是()

综合实践活动资料的收集与整理教学文案

综合实践活动的资料收集和整理 教师实施指南八:资料的收集与整理 如何指导学生进行过程的记录及原始资料的积累?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标评价不像学科课程那样,到活动结束的时候用量化的分数来判定活动的结果和收益,而是通过过程中的体验和实践来帮助学生积累成长的经历,这就需要对活动过程及原始的资料进行搜集与整理。综合实践活动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采用多种可能的手段,如日记、录音、绘画、摄影等,及时记载活动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综合实践活动在实施过程中,会有许多的原始资料,包括文本材料(各种读书笔记、调 查问卷、实验数据、活动日记等); 音像制品(录音带、光盘、软盘等);实物(标本、模型等)。这些原始资料,既是活动过程的真实记录,也为活动总结阶段寻找规律、得出结论、撰写各种报告提供重要依据。同时,这些资料本身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对活动的评价。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这些资料的积累保存工作。活动主题一旦确立,就要指导学生制作档案袋,在档案袋的封面填写课题名称、研究人员、合作伙伴、分工情况、指导教师等基本情况。在活动开展阶段的各种资料,及时放进档案袋,以保留珍贵的第一手资料。而这些过程记录及原始资料积累的方法,需要教师进行细致深入的指导。 1.确定人员,制定记录任务,进行培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需要把人培养成一个模式,不需要把学生培养成面面俱到的人,我们需要给孩子提供一个他个性和特长发挥的最好空间,让他的优点更优,特长更特,这就需要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指导老师要熟悉和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特长爱好,给每一个孩子提供最适合他发展和展示的机会。在综合实践活动的分工阶段,既要尊重学生的自主选择,也要适当地给予指导和调整。比如,在确定活动资料和活动过程记录小组的时候,就要动员 和说服那些责任心强、记录能力强、细心仔细的同学加入,并要进行任务的分配和梳理。对前几次记录要进行认真指导和培训,而这种培训是在记录的现状中的培训,不是单纯的说教。 2.教师以身示范提供样本记录需要记什么?怎么记?简单地说就是记载活动过程和结果。可是面对这样的答案我们的学生还是不会记录。因此,教师要在活动中和学生同时进行一份记录,这个记录包括学生前期提出哪些了问题、归纳成哪些研究小专题、计划怎么开展活动、分组分工情况、各组活动进展情况(特别是细节记录)、教师的感受等等。教师的记录要图文并茂,简洁而美观,把绘画、图表、文字等综合起来,为学生做好范例。教师在参与学生交流活动的过程中,自己的记录作为样本展示,学生可以直观地学习如何做记录。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向学生传达记什么、怎么记,同时还可以告诉学生教师如何做研究,传达一种研究的精神和态度。 3.引导学生进行记录方式设计,明晰活动过程 通常可采用表格式、日记式、过程式等方式来进行记录。

马基重点整理

马克思主义的含义 ①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讲 马主是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 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主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②从它的阶级属性讲 马主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整个人类解放的科学理论 是关于无产 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③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 马主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 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是关于资本主义发展和转变为社会主义以及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和发展 一)马克思主义是时代的产物。产生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特定的阶段——机器大工业的社会化生产的新的阶段。资本主义大工业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成熟和基本矛盾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最根本的社会经济根源。无产阶级的发展壮大及其反对资产阶级的 斗争,是马克思主义产生的阶级基础。 二)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三)马克思主义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的三个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者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内容: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从广义上理解,即作为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事业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它既包括由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基本方法,也包括经列宁对其继承和发展,并由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其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的马克思主义,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一)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理论特征。(二)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 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这是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三)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 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是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四)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是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 哲学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所谓世界观,就是人们对包括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在内的整个世界的根本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也是人们对人和世界关系的总体把握。哲学是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的统一 哲学基本问题:思维和存在或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 ①意识和物质,究竟谁是世界的本原,即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可划分为唯物主义、唯心主义两个对立派别)唯物主义:物质决定意识(存在决定思维);唯心主义:意识决定物质(思维决定存在)。 唯物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物质,主张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意识是物质的产物。 唯心主义把世界的本原归结为精神,主张意识第一性,物质第二性,物质是意识的产物。 ②思维能否认识或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可知论、不可知论)可知论:世界是可以被认识的,不可知论:世界是不能被人所认识或者不能被完全认识的 辩证法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世界,认为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的内部矛盾。 形而上学则主张用孤立的、静止的观点看问题,否认事物的内部矛盾的存在和作用。 列宁对物质的规定: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意识是物质世界长期发展的产物,是人脑的机能,使物质的产物,是物质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像。 物质与意识的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反作用于物质。 物质与运动的关系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 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而物质在运动过程中又有某种相对的静止。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标志物质世界一切事物和现象的变化和过程的哲学范畴。 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物质和运动不可分。一方面,世界上不存在脱离运动的物质,世界上的一切事物无一不是处在运动中。另一方面,世界上也不存在没有物质的运动。形而上学主张没有运动的物质和唯心主义后者主张没有物质的运动。 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物质世界的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静止的物质运动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稳定状态。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 时间、空间及其特征:时间是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时间的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和伸张性。物质的空间特性通常以两种形式表现出来:体积、空间位置。空间的特点是三维性。时间和空间是内在统一不可分离的(四维时空概念)。 社会物质性主要表现在: 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世界是物质的,而物质是运动的。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形式。物质、运动、时间、空间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从根本上说,世界上除了运动的物质,什么也没有。一切事物,现象的共同本质和本原是物质,意识或精神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含义 ①马主哲学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一元论立场 认为世界的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②马主哲学坚持辩证的唯主一元论立场 认为是姐的物质统一性是多样性、变动性中的统一。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首先 实践是人所独有的活动。其次 实践集中表现了人的本质的社会性。最后 实践对物质世界的改造是对象性的活动。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只要体现为三个方面 第一 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第二 实践形成了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第三 实践构成了社会发展的动力。 联系是指事物之间以及事物内部诸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和相互制约。 联系的客观性。本身固有的,是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反对用主观臆想的联系代替客观的真实的联系。 联系是普遍的:世界上任何事物都不能孤立地存在,都与周围的其他事物处于相互联系之中;每一事物内部各个要素也不能孤立地存在,都是与其他要素相互联系的;联系又具有多样性,主要形式有:直接联系与间接联系、内部联系与外部联系、本质联系与非本质联系、必然联系与偶然联系,等等。 普遍联系原理 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区分新旧事物的标准:是否符合客观规律,适应历史前进方向,具有强大生命力和远大前途的事物。 事物的发展是一个过程。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不是事物的集合体。 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原因 1. 就新生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生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迎合客观条件的变化。 2.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败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仍然适合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①对立属性,又称斗争性;②统一属性,又称同一性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它包括两方面的含义。 第一,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第二,矛盾双方相互贯通。 矛盾的斗争性:是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同一性和矛盾的斗争性是相互联结、相辅相成的。 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