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basv英语专业考研科目的一点经验

Dubasv英语专业考研科目的一点经验
Dubasv英语专业考研科目的一点经验

-+

懒惰是很奇怪的东西,它使你以为那是安逸,是休息,是福气;但实际上它所给你的是无聊,是倦怠,是消沉;它剥夺你对前途的希望,割断你和别人之间的友情,使你心胸日渐狭窄,对人生也越来越怀疑。

—罗兰

英语专业考研科目的一点经验

1.什么是英语专业考研?

英语专业考研和普通考研英语是截然不同的。

考研英语是针对那些报考非英语专业的考生所进行的英语水平测试,是教育部统一出题,主要考查大学英语的基本知识,包括完型、阅读、新题型、翻译、写作等五部分,卷面分值为100,与政治(分值为100)和其他两门专业课(分值分别为150分)共同构成了研究生入学考试的四大科目。

而英语专业考研是针对报考英语专业研究生的考生而进行的,考核科目为:政治、基础英语(分值150分)、综合英语或专业课(分值150分)以及第二外语(分值100)共四门。

2.英语专业考研的专业和方向是什么?

大的专业学科门类叫:英语语言文学,还有一个是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

方向:很多,有的大的中和类院校在招生考试中,以研究方向来考不同的第2门专业课。很多方向,比如,英美文学,或者分的更细,什么英国文学,美国文学,澳大利亚文学等等(比如北外方向分的特别仔细),翻译理论与实践(口译,笔译,同声传译,典籍翻译,词典编纂……),语言学(语义学,文体学……),英语教学法研究……打开一些设有英语专业硕士招生单位的招生简章,你会看的更仔细的介绍,包括各个方向的考试科目,导师,复试科目,参书目等等。

3.英语专业考研为什么总有人说太难考?为什么有的学校硕士研究生考试参考书目不列举英语专业书目?

英语专业考研太难考,主要原因是二外考试太难,其他参考书目太多,基础知识在考研中特别重要,加之有些院校不像其他专业一样公布考研参考书目和试题,以至于使英语专业考研变得越来越神秘难测。这一点,打开一些招收英语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学校的招生网页,就能看到,一遇到英语专业的参考书目,不是不写详细,就是写:水平测试,不制定任何参考书目。

4.英语专业课程考试科目除了国家统一的政治科目,还有3门一般考什么?

英语专业初试的4门课程中,只有政治一门是国家统一命题,其他3门都是个招生单位自己出题(个别语种属于国家统考,但是这类学校一般很少并且会提前在招生说明中说明)。

二外是报考学校出题,法语或者日语或者德语或者俄语任选一门。法语教材一般就是《法语》北外版,《简明法语教程》孙辉的,《大学法语简明教程》薛建成的,还有李志清的《公共法语》或者《新大学法语》……因为我二外是学法语的,所以日语不太清楚,可能是《标准日本语》吧。法语的学习资料无论在大中城市还是小城市,都特别难求,字典、词典、参考书、练习册……个别外文书店有也不是很全,以后可以多介绍一些这样的书目,大家找找看。

专业课两门中,一门一般为基础英语或者综合英语(名称不同而已,考核范围和题型大体类似,什么选择,完形,翻译,写作等等,属于水平测试)但是里面一般总会有《高级英语》(张汉熙主编,外研社出版的上下2册)里面的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的题目,还很难,其他题型的水平相当于GRE或者专业TEM4或者8级的样子,有的学校写作要求500词以上呢!

而另一门专业课视报考学校和专业方向不同考的科目也不同,国家没有统一出题,都是各个招生单位自己出题。一般说,大的综合类名校,分方向考试,小的一些学校在初试中不分方向,考上硕士后才分方向。

比如考文学方向的,一定要考《英国文学史及其作品选读》(一般用刘炳善或者吴伟仁的教材比较多,全英语答卷哦)。

语言学方向一般考《英语语言学》(一般用胡壮麟和戴伟栋的书,也是全英语答卷)。

翻译方向:张培基的《英汉翻译教程》经典教材了,还有《汉英翻译教程》,书目是参考,一般不会出课本原题,汉译英考的是运用课本介绍的翻译方法来翻译词语、句子,文章,什么现代文,文言文,名家作品等等,英译汉一般是原版报刊杂志文章,英语名著节选……

还有考英美社会与文化,就是俗称的《英美概况》,外研社朱永涛的几套教材,或者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张奎武的英美概况2册教材,河南大学来安方的教材……这个考的基本全是课本里面知识的死记硬背,一般书店找不到这类书,找他们的辅导书更是难上加难。

还有的为了测试考生的汉语水平,要在专业课中考现代和古代汉语知识,中外文学知识,写作等等(这些是汉语答卷)一般参考书是中文专业的《现代汉语》《古代汉语》《中国文学史》《外国文学史》……中文答卷也不怎么简单,尤其是现代汉语和古代汉语的语法。文学常识,属于死记硬背,高中初中知识不少呢!

商务英语,词典编写,词汇学等方向等等还有特殊要求。

上外英语语言文学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上外英语专业考研经验分享 一、我的基本情况 我现在在上外英语系读研究生一年级,当初考研考了两次,第一年是由于对题目理解不深,考试指导方向不明,导致基础英语考了90多分,便未能进入复试。有了第一次的惨痛教训,我调整了复习方向,更换了一大批书目,第二年终于取得了成功,总分402,专业课也比第一年有了数十分的提高。在此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些针对上外学术型英语专业考研的备考经验(以专业课基础英语和英汉互译为例),以期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关于专业课复习 网上有很多人说上外的题目很难,确实如此,上外英专的题目几乎没有哪一道题是简单的,但这并不代表就无处下手,只要认真分析真题,制定相应的学习计划,还是能够取得成功的。 1、基础英语:其分为三大部分:英语基础知识运用、阅读理解、作文。其中后两项占比重最高,作文有大小两篇总共65分,阅读理解40道题40分(年份不同分值会稍有变化),这就告诉我们要在这两项上下大工夫。 英语基础知识运用首先是词汇题,考察考生的词汇量与理解程度,这不单单要求你认识这个单词还要求对这个单词有较深的理解。接着是改错题,这一道题像普通英语考试的改错题一样,难度不大,考察的都是最基础的知识。最后一小部分是完形填空,一篇不长的文章挖去30个空,给出一个包含30个单词的框,要你选择合适单词的

合适形式来填空。鉴于这道题的难度一直比较大,我们在平常积累搭配、词汇对付这道题的同时要注意对试卷整体的把握,毕竟只占15分(2013年与2014年),我们遇见不会的题目时要果断处置。整个的考试时间对上外的题量与难度来说几乎是捉襟见肘的,所以考试时通读文章之后要对难度与时间有一个基本的把握与衡量。 阅读理解,上外在2013年之前采用的是GRE的题目,从2013年开始沿用英语专业八级考试阅读部分的体型,2013年当年更是直接用了以往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的部分真题,所以衡量自己的阅读能力最好的办法就是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一套专八真题,测试一下正确率。对于阅读来说,词汇是基础,没有过硬的词汇量读文章会比较费力,再者就是阅读速度,8篇文章(有长有短)40道题,时间大概不能超过一个小时,以40-50分钟为好,否则下面写作文的时间便少了很多。所以这道题目测试的就是应试者的理解力与阅读速度。又快又好是这部分试题的要求。作文是一篇小作文(要求为记叙文),250字左右,25分;一篇大作文(要求为议论文),记得是要求400字左右,40分。所出的题目都是比较富有哲理的,这无形中也增加了写作的难度,比如2014年的议论文要求考生论述WISDOM和KNOWLEDGE 的关系,就很具有思辨性。作文的提高不是一日而就的,要求我们平时要多阅读,多练笔,积累优美词句,养成爱思考的习惯,这样才能在考场上遇变不惊。 2、英汉互译:说起翻译似乎没有一个标准,一篇文章会有多个不同的翻译版本,但细细研读这些文章之后,我们便会发现其中的细

2007-2016考研英语新题型归纳总结(一)

2007-2016考研英语新题型归纳总结 (一) 考研英语新题型(七选五或排序题)虽然在分值中占比小,信息量大。但是在考研复习时,你仍然不能忽略它,阴沟里翻船的事常有,只有做好完全的准备,才能打赢考研这场持久战。今天小编为你汇总十年新题型词汇,希望对你复习新题型有所助益。 考研英语复习单词很重要,历年真题里出现的单词更是重要,最为重要。小伙伴们通常都是以四篇传统的大阅读为主要复习的重点,今天小编想送给各位考生的单词是大家容易忽略的一部分,历年真题新题型部分的单词,这一部分的单词也很关键,非常重要。 (一)2007年新题型词汇 Leisure 空闲的,休闲的 Collaborate 合作 figure out 弄清楚,理解 Authentic 真正的 transition 过渡 Clique 小圈子 Setback 挫折 Vaunted 大肆吹嘘的 start-up 开始阶段的 Foggy 朦胧的,模糊的 Unreadiness 未准备好的 Assign 分配 Periodically 定期地 Delay 延迟

Shortcomings 缺点Gratification 满足,满意Canned 录音的 Brainstorm 集思广益,风暴Passive 被动的,消极的Delicate 微妙的 Monotonous 单调的,枯燥的Fledgling 羽毛初长的雏鸟Stretch 一段时间 Naive 幼稚的 Bubble 泡沫,幻想 Conceive 构思 Endeavor 努力,尽力 Option 选择 Sustained 持续的 (二)2008年新题型词汇Draft 草稿 Substantiate 证明,证实Inevitable 不可避免的 Abrupt 突然的

英语考研个人心得体会五篇

英语考研个人心得体会五篇 , whose, what, which, whatever, whichever等关系代词和when,where, how, why等关系副词;还有连接定语从句的关系代词,如who, which, that, whom,whose等等;它们是第二大拆分点。 4.标点符号: 标点符号常常断开句子的主干和修饰部分,也是一个明显的拆分点。 5. 除此之外,介词on, in, with, at, of, to等引导的介词短语,不定式符号to,分词结构也可以作为拆分点。 例如:Social science is that branch of intellectual enquiry which seeks tostudy humans and their endeavors in the same reasoned, orderly, systematic, anddispassioned manner that natural scientists use for the study of naturalphenomena. 拆分本句的信号词有:which, in,that。注意本句出现的两个and连接的是几个词汇,并非句子,所以不用作为拆分点。因此这个句子可以拆分成四个片段。拆分后句子的总结构是: 主干Social science is that branch of intellectual enquiry; 定语从句which seeks to study humans and their endeavors; 方式状语in the same reasoned, orderly, systematic, and dispassionedmanner; 定语从句that natural scientists use for the study of

英语专业考研方向及就业形势分析

英语专业研究生11大热门研究方向,就业形势分析 考研热门专业一样,英语专业研究生招生的研究方向设置非常细,不同学校的方向设置类别不一,名称也各异。 比如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有语言方向、文学方向、教学法方向、翻译学方向、口译学方向、英语国家文化方向、跨文化交际方向7个方向。而同样是外语类专业院校,北京外国语大学该专业设置的研究方向明显不同,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该专业设置的8个研究方向更与前两所学校无一相同。 在这种情况下,不少备考英语专业的同学对“如何选择研究方向”这样的问题一头雾水,也就不足为怪了。所以,跨考网的老师为大家就英语专业的研究方向做一个归纳和总结。 就英语专业考研而言,外国语言文学下设置的二级学科很多,包括英语语言文学、俄语语言文学、法语语言文学、德语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印度语言文学、阿拉伯语语言文学、欧洲语言文学、亚非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11个学科。其中,涉及英语专业的二级学科主要有3个:英语语言文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翻译学。一般院校的英语专业多设置英语语言文学和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两个专业,所以,英语专业考研的专业设置其实比较简单,一般就是两大专业。不过,这两个专业被不同学校细化研究方向以后,就变得复杂了。如前面说到的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下设有7 个方向,这7个方向进一步细分,小的研究方向达37个之多。 英语专业的研究方向虽名目众多,却也并非杂乱无章,其设置仍是遵循一定规律的。粗略分析,这些研究方向可分为传统研究方向和新兴研究方向两大类。 传统研究方向 传统研究方向,顾名思义,指的是设置多年的老牌研究方向,这些研究方向一般学校都有开设。 1.文学方向 开设学校:全国绝大部分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校。据2007年的招生统计,仅有17所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校没有开设文学方向。 研究内容:主要研究英美文学研究领域中的重大问题,目的在于提高文学素养、理论水平和研究能力。 就业方向:此方向开设学校多,招生人数较多,就业范围非常广泛,一般为教师、研究人员。 所学课程:西方文论、美国经典文学、美国现当代文学、英国经典文学、文学批评、英国文学选读、美国文学选读、17~19世纪英国文学研究、希腊戏剧研究、英国长篇小说选读、美国长篇小说选读、英国诗歌选读、美国诗歌选读、英美散文鉴赏、王尔德戏剧欣赏、英国短篇小说欣赏、美国短篇小说鉴赏、英美戏剧鉴赏、中国文学史、中国古典文学选读等。 2.语言学 开设学校:全国绝大部分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校。据2007年的招生统计,仅有9所招收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学校没有开设语言学方向。 研究内容:语言学是我国高校近年来普遍设置的一个综合性的语言研究学科。主要学习语言学理论及语言在各种学科中的应用,不同学校侧重点有所不同。 通过大量阅读有关文献、论文和最新的研究成果报告,使学生对于语言学的形成和发展有进一步的了解,并了解现代语言学的最新动向和最新发展。语言学特别强调和重视研究生的广泛阅读,包括专业的外语期刊和近几年的语言学相关论文。 就业方向:该专业理论性较强,主要面向大中专教师及研究人员。 所学课程:语言学概论、语用学与话语分析、应用语言学、现代语法学、语义学、语用学、英语语体学与文体学、语篇分析等。

上海同济大学考研翻译硕士经验总结分享

上海同济大学 考研翻译硕士经验总结及参考书目分享到现在,同济大学的拟录取通知已经出来,考研这件不大也不小的事终于全部结束。回想这一路走来的经历和体会,并没有那么灰暗,起起伏伏,最终该来的总会来的。 一、个人情况介绍 我本专业并不是英语,大三的时候决定跨考MTI,大部分原因是觉得大学里自己一直没有放下英语,而且英语在以后的工作里肯定越来越重要,就这样选择了英语翻译。至于选择学校,没有太多犹豫,上海绝对是深入接触英语、接触牛人的好地方。以后不管是工作还是学习,也会有很多出国的机会。同济总体上理工科较强,但是它外国语学院的师资力量也毫不逊色。当然,之前一些过来人也曾说学习翻译最主要的是靠自己,在读研期间也是如此。但有机会得到一些专业老师的指导,也是极好的。 二、下面,具体谈一谈我的备考经历: 1、政治: 这个我准备的较晚,十一之后才开始看,当时感觉时间挺赶的。因为到最后,翻译、基础英语这两科每天都要花大部分时间来巩固,主要是提高速度,但是每天还得保证留出几个小时看政治。都说人不逼自己一把,永远不知道自己的潜能有多大,真的是这样。也许是当时最后几个月真的是每天被政治逼的,所以效率就上去了。最后三个月政治上我只看了肖秀荣的书,知识讲解、1000题、考点预测、还

有最后的冲刺卷,可能因为自己是文科生,所以有些知识点还有些高考时的记忆。但政治这个重要的还是考察你对知识点的理解程度,所以第一遍看知识点的时候尽量放慢速度、深入理解,这样即使最后没有时间再看第二遍课本也没关系,只需要再结合具体题目加深印象就Ok了。精力时间都富裕的当然可以再多找些相关的书看,这个很多帖子都写得很详细,我就不多说了。 2、翻译: 翻译的学习是在不断的练习中一点点提高的,不能着急。我学习翻译的顺序是大三上学期逐步的接触翻译,正好当时报了三笔考试,于是买了三笔实践的配套练习,开始翻译上面的文章。一开始速度很慢,因为刚接触翻译,不过练过几篇之后,就慢慢摸索出一些技巧。后来考完三笔之后,又在图书馆找了一些翻译方面的书籍,那个阶段就是吸收知识的过程,任何和翻译有关的书都会拿来看,其实在刚开始准备的时候,把翻译理论方面的书和具体的翻译练习结合起来,效果很好。理论方面的书比如张培基的《英汉翻译教程》、冯庆华的《实用翻译教程》,叶子南的书也不错,其实这些理论教程内容上都大同小异,选择一本仔细看就够了。 因为同济的复试参考书目里有刘宓庆的《翻译基础》与《文体与翻译》,我就选择了这两本,重点看。看的时候可以边看边做笔记,因为这样后来就比较节省时间,而且复试的时候再看看笔记就行了。除了理论方面的,张培基的《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很不错,值得推荐。具体每个学校的翻译侧重点不同,但散文翻译真的对汉译英提高

英语专业学生考研方向分析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英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与年俱增,应该说前景是乐观的。但由于前几年英语专业招生过热,这几年总体就业形势又不太理想,英语专业毕业生就业总体上已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这是由两个方面的因素造成的:一是单纯型的英语专业人才不再受欢迎了。英语专业的学生,经过四年本科阶段的学习,其核心就是围绕英语使用,然而语言是一种工具,以前当很多人还不会使用这种工具的时候,英语人才十分抢手,然而现在当大部分人懂得怎样使用英语之后,英语专业成为了一个“空泛”的专业。二是由于社会普遍重视英语教育,非英语专业的学生在英语使用方面已经不亚于英语专业的学生了,所以英语专业的优势越来越不明显了。对于社会上大部分职业来说,英语是“必要”条件,却非“充分”条件。企业需求人员往往不仅要掌握好语言工具,而且要具备某方面的专业知识或技能,诸如金融、法律或是计算机、通信等应用技术。英语专业必须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化,才能适应未来市场的要求。除了本科阶段在学校自学或者副修其他专业外,跨专业考研,一方面提高学历,另一方面由“单一”转“复合”,是英语专业本科毕业之后比较好的一个选择。“跨”与“不垮”的分化这几年师类毕业生走俏人才市场,师类外语需求量也较大,师学校的外语毕业生的就业较为容易,甚至不少外语院校的毕业生也去抢师生的饭碗。对于一个有志于从事英语教育,进入高校担任教师职务的英语专业学生来说,考本专业研究生时必然选择。另外有一

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对外国语言文学非常感兴趣,有志于进一步研究,那么考英语专业的研究生,就读一个较好的学校,是非常明智的选择。但是,对于大部分英语专业的毕业生来说,发挥英语水平的优势,成为复合型的人才,拓宽今后的就业面,跨考其他专业无疑是非常理想的。考研英语的优势和忽视英语专业跨考外专业最大的优势,显而易见,就是考研英语科目。英语成绩的高低,不但对总分有较大影响,能拉开分数差,而且,将会直接影响后续考试的心情(英语考试在第一天下午)。作为一个英语专业跨考其他专业的考生,一定要把考研英语的优势发挥到极致。我认为,英语单科理应能与其他专业的平均水平拉开15~20分的差距,这15到20分将对总分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但另一方面,英语专业的考生不能因为仗着自己英语的优势对考研英语科目的复习毫不重视。英语在复习中顾然比其它专业的人容易些,但是考研英语的题型和英语专八的题型是不一样的。专八考试的主观性强些。英语专业本科阶段的很多时间的功不是用在应试,而是能力的培养上。可是考研呢?是应试,是考查应试的能力。所以即使英语专业的考生也应在考研英语上多加训练。跨考难度分析对于英语专业跨考其他专业的难度,可以有以下这个排序:工科〉经济管理〉文学。这是一个总体的排序,个人情况可能有所不同,比如说有的同学中学一直是理科背景,大学读的英语,那么考经济管理的难度可能会比文学的还要小。但按一般的情况,中学文科背景,大学读英语专业的同学,由于数学

考研英语(一)阅读技巧总结

考研英语(一)阅读技巧总结 俗话说:“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我们做任何事不能闭门造车,备考考研英语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要学会寻找技巧方法,吸取前人的经验教训,进而才能更好的准备我们的考研英语考试。 之前我在准备考研英语考试时,咨询过很多学长学姐,再加上我个人的一些体验,总结了如下技巧(主要是针对考研英语一阅读)一、素材来源 好多同学买到真题就立即上手做,但从未了解过,真题是来源于哪些杂志文章啊,以及它会涉及哪些方面的内容啊,我们只有了解了这些才能做到心中有数,做起题来也更有方向感,其实,考研英语阅读和完形填空的真题文章有一半以上的都来源于英国的著名杂志《经济学人》,这个老牌的英文杂志涵盖的方面比较广泛,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历史等诸多方面的话题。 二、阅读能力提高 阅读能力的测试包括阅读速度,理解程度以及记忆能力等。要想获得满意的考研英语成绩,最根本的方法就是提高词汇量,加强阅读训练,同时熟悉一些阅读技巧和做题方法也是至关重要的,每个人都有自己做题的一套方法,也各有所取,个人比较偏向于快速浏览,选取关键词的方法,做阅读题时,我们尤其要避免以下几点:第一、不忠于原文,主观选择答案。尤其对比较熟悉的题材或有个人习惯看法的问题往往容易以自己的主观看法代替作者的观点。 第二、问题简单化,粗心以及一些不良的阅读习惯。研究生的阅读题比六级要难一些,一般情况下文章的中心思想比较隐含,不会放在每段的第一句,答案不会在文章中直接给出。 第三、做完题缺少检查。对感觉把握不大或较难的试题,尤其是概括归纳题,作者意图题等在做完后要根据全文和问题的答案,看是否有矛盾,是否符合逻辑。 以上就是个人的经验总结,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最后,再推

考研心得体会体会

考研心得体会 考研这一年来太多太多的酸甜苦辣,不是一篇心得能够记录下来的,但知道自己这一年中走过弯路,也知道太多弟妹们还挣扎在考研这条大路上,我知道你们有多需要那些质朴不过的提醒和经验。所以,我把自己能想到的,可以让你们少走些弯路,不用那么迷茫的走完考研路的话都说出来,希望能有些帮助。 我考的是本校,沈阳师范大学的应用数学,本科专业是数学与应用数学,所考的专业课都是本科时学习过的。学起来没有那么困难。但是真的坚持一年也并非易事。称考研的人们为勇士一点都不过分,真的,无论在这条路上你走了多远,如果你真心地付出了,并踏踏实实的坚持考完最后一门考试,都会有所获。先说心理准备,及所要注意的问题,再说实施方案吧。 第一:选择。 每个人都会经历一段难以忘记的选择过程,那就是自己要不要考研,对于这个问题没有人能帮助你做决定,他们能做的是帮你分析各种利弊,但最后做决定的依然是你自己.一旦你决定了考研就不要三心二意的还去找工作或者考其他证。这个都会影响你的复习质量。当时学校举行了很多的招聘会,老师也给了我们很多的招聘信息,周围的好多同学也都陆续找到了比较好多工作,但是当时我一心就只想考研,对于这些一点也没有影响到我。对待考研,你也不能太重视,太重视会加重压力,影响复习的心情,后果不说你也清楚。你得淡泊点。 此后,你生活将是考研室、食堂、寝室三点一线的生活,每天只有书本和最基本的生理需求。你不能太安逸,不能因为冷或者下雨等客观原因就不去上自习,复习过程中,你最好不要老是移窝,选定了你自习的地方就不要三心二意了,就得像高三那样,那里就是你上课的地方,坚持每天什么时候上课,什么时候下课。给自己做好时间上的计划。 第二:规划。 经得起每天坐十几个小时,经得起每天只睡几个小时,经得起每天吃最简单而不可口的饭菜,经得起屁股坐的生疼,经得起天天看书却不见成效的心理折磨。总之,想起过去那么久非人的折磨,可以用一个词形容:“心有余悸”!但是一定要记住,健康的身体很重要,不要疲劳作战,要给自己制定适合自己的作息时刻表,并且严格遵守,时刻表要充分的细,细到每周什么时间去洗澡,去超市购物,上网查相关资料的时间等。个人计划仅供参考,早上六点左右起床,六点半到自习室,七点到九点英语,八点到十二点是政治;十二点四十到一点半午休,这个时间不能少,即使是最后的考试我也要午休,没有它,你下午和晚上的学习质量会打折扣。一点五十左右到自习室座到五点半,两门专业课,六点半到十点英语,十一点左右上床睡觉。 第三:坚持。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翻硕考研备考-十大翻译技巧之一

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翻硕考研备考-十大翻译技巧之一 翻译是文化交际的桥梁。不同的国家、民族之间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渗透,都离不开翻译活动。翻译活动不仅是一种语言活动,更是一种思维活动。 不同民族由于历史、生态、宗教、民情、习俗的不同。 对于同一思维对象或内容的思维角度就不尽一致,从而在语言上采用不同的表达形式。因此不同民族在语言表达上存在着明显的差异。英汉句子结构的差异和表达习惯的不同反映了东西方两个民族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结构的不同。因此,在翻译过程中,必须按照译入语民族思维方式的特点,调整语句结构,以符合译入语的表达习惯来表达。 一、调整句子结构 东西方民族各有各的思维形式,西方民族的思维形式是重在分析,这种思维形式使西方人惯于“由一列多”的思维,句子结构以主语和谓语为核心,统摄各种短语和从句,由主列次、递相迭加、结构复杂,但形散而意合,形成了“树杈形”的句式结构,而东方民族思维形式是重在综合,这种思维形式使中国人注重整体和和谐,强调“从多而一”的思维形式,句子结构以动词为中心,以时间顺序为语序链,形成“流水型”的句式结构。我国学者吕叔湘先生曾对汉语句子结构作过分析,他指出:“汉语里持多流水句,一个子句接一个子句,很多地方可断可连,汉语的这种流水句式,用节节短句逐点交待,把问题层层展开,这使得在表达相同内容上,汉语句子在数量上往往多于英汉句子,因此翻译时,汉语的几个短句往往可以译成一个由英语关联词及各种短语联接在一起的一个英语长句。如: (1)近读华君武一幅题为“谨防”的漫画,画面上两个人骑着装满良心的三轮车,车上插着“收购良心”、“方式价格面议”的广告牌。 A couple of days ago,I came across a piece of Hua’s caricature with a title“be cautious”on which two men are riding a tricycle with a fall load of“conscious”and aboard which says “Purchase conscience,for particulars,negotiate face to face”. (2)眼下,咱只盼着有关部门对“工薪族”们作一个详细的调查,对我们的收入心里有个数,别出来个咱累死也够不着的房价。 Now,I am expecting the departments concerned to survey on us“the salaried”,so as to gain a clear under2standing of our income and abandon such a high price we can’t afford even if we toil to death. (3)当今一些经济大案,立案查处,成绩卓然,群众拍手称快。 Nowadays,the public is clapping their hands in ap2plause for the great achievement we have made in placing cases on file for investigation and prosecution concerning some serious economic cases. 从以上几个汉译英句子来看,多个汉语短句在一起被译成了一个由英语关联词及各种短语联接在一起的一个英语长句。从以上几个汉译英句子来看,汉语句子以动词为关键词,以时间顺序为语序链;而英语句子则以主要动词为谓语,以分词、介词、不定式、动名词或介词等短语(或从句),表示汉语中相应动词的语义和动作的先后顺序,因此,在汉英翻译时,句子结构调整是必要的。

英语专业考研经验

英语专业考研经验 英语, 考研, 专业, 经验 关于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准备2008-08-10 22:00 关于英语专业研究生的准备 昨天有个学弟问我关于考研的一些事,考虑到可能还有很多其他英语专业的学弟和学妹们现在正为这个事烦恼,我就在这里笼而统之地说一下关于我们英语专业考研的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3. 关于着手准备和时间的安排 英语专业的考研其实没有想象中那么难,如果你平时基础不错的话,即便九月份开始也绝对来的及,可是如果一个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做保障的话,即便从六月开始准备也是不可能考的好的. 关于专业课的准备 其实在考研的过程中,相比复习政治而言,复习专业课算是休息了,每个学校的第年的招生简章里都会对书目有明确的说明,在8月份左右大都会出来. 所以暑假就应该开始看专业课的书目,进行第一遍.这些书你不见得本本都要钻研. 特别是书目较多的时候,有的学校的参考书竟然有十本之多!聪明的选择是问以前考过的学长们那些书要重点看,重点看哪些章节,而且要问近两年考上的,然后做上记号.不要急着开始消化,要搭个架子起来,特别是语言学的一些理论,绝对是熟读多遍,其义自现. 这时候还有一样事情要做,购买历年的试卷,我认为5年以内的绝对有富余,拿到这些卷子你可以选择对照卷子复习,尤其是语言学和文学,也可以等第一遍完成了再用卷子检验自己,查缺补漏.买卷子是很烦人的,要做好心理准备. 如果专业课的书目不太多,很快看完. 那就赶紧看第二遍,但是第二遍得看得慢一些,尽可能理解并记忆,主要精力因该放在基础英语上面,(不考基础英语的除外) 参照自己学校的卷子,有词汇题考察的大部分是来自GRE词汇,以广外为首,该怎么做自己知道吧,GRE 词汇书书店里都有.也有一些学校德词汇题不太难,就只做中国石化出版社的 <基础英语真题解析>里面的题目就够了.里面有差不多几十个学校的真题,词汇部分各种词汇题型都有.说到这本书,虽说大体很好,但是也有些小瑕疵.比如有些试题只有答案没有解析,还有些答案给的有些马虎,不过是少数情况,我建议如果有新版的就买新版的,因为新版里可能会添加多一些学校的卷子,答案也会完善些. 有人很强调语感在考试中的作用,的确,语感很重要,很多学姐推荐张汉熙的<高级英语>,我个人觉得其实<新编英语教程>4和5也很不错. 如果有学校专门要考翻译写作的,那一定要看张培基的<现代散文选>,也有人说<散文108篇>好,我意见张的那本更好些, 后面那一本是译林出版社出的,字印的小,看几天也动不了几面,自信心极度受挫,不过好像也有别的版本,字印的不那么小.不论哪本书选一套就好,必须自己翻译,不要只是看,不然

考研英语复习经验

考研英语是个非常独特的考试,考研英语考的并不是你的英语水平有多好,而是你多会做考研英语的卷子。我英语从高考就是拖我后腿的,高考103,四级437,六级428,考级都是突击和报班过的。考研能考这么多,有一半是水平确实有提高,毕竟我准备了几乎1年,另一半我个人认为是我掌握了考研英语的方法。写下与各位共享,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申明,我是报了全程辅导班,也看过别的老师的视频和讲座,某些理论不是我在瞎扯,确实是老师所讲,我个人觉得有用摘录下来而已,信者自信,不信者我不强求。 我不是来炫耀的,我不会留联系方式,且这没有什么好炫耀的。我只是想给基础一般的同学一些我个人的帮助,仅此而已。如果你不信,右上角有个看着很舒服的键,按下即可。 考研英语和六级考试的区别 我个人理解是这样,研究生英语注重的是你阅读外文文献获取信息的能力,所以他没有听力,词汇量不大、不偏,但是单词挖的很深,一词多义司空见惯,长难句极多,且极注重考你逻辑思维和辨析能力。 1.词汇 相比六级来说,他的词汇量没有大量增加,基本就增加了1000多个词汇,但他的难点在于考一词多义。举个典型例子,某年阅读真题第2段段首主题句“the full import may take a while to sink in。”就这么单独一句,前后没有联系。基本上这句读懂2分到手,读不懂2分没有。你翻译成什么?“全部的进口需要一些时间来沉没”?很好,你达到了六级水准,但是考研你这样翻就毁了。他的意思是:“它全部的含义需要一段时间才能为人们所理解。”就是import 和sink这两个“熟悉的陌生人”给你制造了难度,而这种情况比比皆是,所以词汇关是大家必须首先突破的,并且要注意他与六级的区别。 2 长难句 相比六级,六级要求快速阅读,而考研要求精确阅读,需要你将阅读速度慢下来。考研英语的长难句非常之多,基本占到阅读文章的一半,而翻译考的基本就是长难句找出成分正确组合以及某些单词的适宜的中文表达。所以语法、长难句这关是一定一定要过的,尤其今年的考试体现的尤为明显,如果平时只是靠语感的人,第1、2篇阅读文章可以直接让你崩溃,不信你可以去试试。 基本上,考研英语的基础就在于单词和长难句,许多同学为什么文章读不懂就在于基础不扎实。请注意我所说明的这两点的难处所在。 3.技巧 很多人有个疑问,为什么考研文章读懂,题目做不对。这也是相比六级比较大的区别,按某老师的理论,六级是劣汰考试,而考研时择优考试。对六级来说,你只要文章读懂,题目不会设置太大的难度。而考研不同,他的干扰项和正确项的设置非常诡异,很多是钻你基本功不扎实文章没有读懂,这些你基础好可以克服,而更难的在于抓你对文章的逻辑关系、归纳总结,甚至是对文章所表达的观点、语气、态度的掌握。而对于整个篇章把握的宏观技巧和很多小的细节、微观技巧都是非常需要注意的。比如说"some people"基本上是作者所反对的观点,而“few people”说的话基本是作者基本赞同的观点。因为美国人喜欢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感觉。。。。 这些是需要通过反复的真题研究、自己归纳总结或者听辅导班自己巩固才能得来的。 基本上,基本功(单词+长难句)+技巧(宏、微观) 就构成了考研英语所需要的大部分比例了。

考研英语作文心得体会

考研英语作文心得体会 导读:本文考研英语作文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考研英语作文心得体会 写在前面:快考试了,同学们,英语提分有那么难吗。依我看,专科起点依然可以大大的提分。若短时提分,必优先提作文。作文有那么难吗?充其量就相当于小学一二年级的漫画作文嘛。抓好作文,必有大成。同学们加油!你们可以的! 一、研究考研真题 考研真题的重要性不必多说。我建议用最快的时间熟悉历年考研真题考察的题材、角度、思路,熟背经典范文,总结经常用的套话及比较好的句子。对比较好的范文,要按照自己以前记忆的句子,尝试着做修改,对一个意思的话语要尝试多种句子表达。脑子中装着几篇范文,到练习、模拟或考试时不会过于发慌,也会比较从容,对于格式了基本用语了语法了啥的也会左右逢源。 二、加强书写练习 评卷老师阅卷时间通常很短,这就要求我们字体要写的规范、漂亮些,以第一时间赚取印象分。英语字母就26个,练字难度也不大,备考时每天都工工整整地写上一两遍,几周后你便会发现自己的进步。平时写单词,练习时多注意每个字母的圆润、工作与美感,我想你会在研究生考试的考场上会有一手漂亮的字体的。

三、真实情景强化模拟 我考前几个月,找了一个研究生考试的答题卡并复印了很多很多,下午练习作文的时候就在上面写,严格按照考研的要求模拟,在时间上、写字工整、语法运用上都严格要求。我每天都练,每天必练,对字体的控制、语法的控制都比较从容。到了考场上虽然还是紧张,但字体语法我还是感觉比较满意。 四、时刻保持一个作文的意识 无论自己平时读英语文章,总结阅读理解等题目的真题,或是总结各个体型的模拟题时,我都保持一个作文的心态,都会试图从中寻找比较好的逻辑词、语法,尝试从中汲取营养。可以说,考研作文里面的每个句子、每个单词,我都是有讲究有出处的,平时都运用了,所以我感觉极少有错误。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考研分析报告

成都东软学院应用外语系2014级考研初试分析报告 院系:应用外语系 专业:英语商务英语 年级:2014级 一、总体情况 英语和商务英语专业参加2018年国家硕士研究生考试的同学总计12名,其中英语专业8名,商务英语专业2名。最终进入复试要求的同学总共4人。 2014级英语一班 XX同学成绩 400 2014级英语二班 XX同学成绩 345 2014级英语二班 XX同学成绩(学生本人不愿意透露) 2014级英语三班 XX同学成绩 352 整体上来看,14级英语和商务英语专业考研情况不容乐观,值得反思。 二、成绩分析 本届学生考研的专业不一,有考翻译硕士的,也有考教育教学类的,也有选择跨专业考研,如图:

就参加2018年考研同学的初试成绩来看,相比去年有小幅度提升,以下已单科科目的成绩进行分析: ①政治: 政治成绩70分以上的学生3人,占比达24.9%;在60~70分的学生7人,占比达58.33%;60分以下的学生2人,占比达16.67%。通过以往的政治国家线来看(56~59之间),此次考研学生的政治成绩普遍较好,甚至还有高分的出现。 ②二外/专业基础 这部分将二外英语和翻译硕士专业基础一起进行了统计,80分以上的学生3人,占比25%;70~80分的学生4人,占比33.33%;60~70分的2人,占比16.67%;60分以下的学生3人,占比25%。据了解

学生考的二外多为英语,翻译硕士的专业基础也是考的英语,但从统计的情况来看作为英语或商务英语专业的学生考取的分数并不十分理想,大多在70~80分之间,甚至还有3名学生英语成绩60分以下。 ③专业科目1 由于同学考的专业不一,所以只能进行粗略的统计。专业课1总分150分,成绩在70分以下的占比25%,80~90分之间最多,占比41.67%,在90分以上的占比33.33%。整体上来看专业课1成绩不理想,虽然很多过了国家线,但并不具备竞争优势。 ④专业课2 从图表可以看出,专业课2的成绩普遍在70~80分之间,占比达50%,还有60分以下的同学,专业课2的成绩差,考点掌握不足,复习不够扎实。

MTI英语口译专业六点考研经验总结

MTI英语口译专业六点考研经验总结 2017考研已经结束,最终取得了自己想要的结果,已录取。一路走来,经历了很多困惑和挫折,但好在有家人、学姐还有朋友的帮助与鼓励,所以我也写下这篇经验帖,希望能够对想要考取北外的学弟学妹们一些帮助。 ?关于我 我本科就读于一所外国语大学的英语专业,这次是二战北外。第一年差了四分,感觉比较可惜,但我考北外的想法非常坚定,所以就抱着“不管考几次一定要考上”的想法再次参加了考试,最后取得了理想的结果,圆梦北外。所以我尤其想跟那些打算二战甚至三战的朋友说,虽然你们面临的压力会更大,但是一定要相信自己,一定不要放弃!只要你坚持下去,梦想一定会实现的! 再说说复习的大致情况吧。这里主要谈谈第二年的复习情况。鉴于我这人比较懒(这是主要原因),不愿意跑到图书馆去看书(虽然市图书馆就在我家附近),而且我这人自制能力还阔以,所以我是在家里复习的,学习效率还不错~我建议大家不管是在家里还是去图书馆或是别的地儿,一定要选一个能高效学习的地方哟,在备考的过程中一定要学会控计里既己,看书的时候不要三心二意,然后再说说各科的时间分配吧。 我觉得主要精力还是要放在翻译跟百科上,因为北外看重专业课总成绩,政治跟二外过线就可以了。但是也不能太忽视二外跟政治……我第二年考的时候就是因为太忽略政治,导致从十一月底到考

试前基本都在看这一科,结果考的也不咋样,差点没过国家线,所以希望大家要合理安排好时间。 ?关于初试 1、翻译 我先把我所用到的书籍列下来。 张培基《英译中国现代散文选(一)》 三笔实务及配套训练 二笔实务及配套训练 庄绎传《英汉翻译简明教程》 叶子南《高级英汉翻译理论与实践》 李长栓《非文学翻译理论与实践》 陈宏薇《高级汉英翻译》 卢敏《英语笔译常用词语应试手册》 新东方的《中高级口译口试词汇必备》 《翻译硕士(MTI)英汉词条互译词典》(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中国日报英语点津的热点词汇 我购买的网课中的一些资料以及从学姐处购买的翻译练习 北外历年真题 翻译这一科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英汉、汉英词组翻译,各15个。第二部分是段落翻译,一段英译汉,一段汉译英。词组这一块,我主要用到的就是以上我所列出来的书目,然后我推荐大家关注中国日报网翻吧这个公众号,那儿有新词热词,每周更新,大家背起

上海大学英语专业考研备考心得

上海大学英语专业考研备考心得 很开心也很幸运能考取上大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方向的研究生,之前答应过一位前辈一旦录取便来同大家分享经验的,so 我来完成500字的作业了…… 先来说说今年语言学的录取情况吧,严格按照1:1.2的复试比例,23个参加复试,取总成绩前19人,我很幸运,初试第18名,复试赶至总成绩第九名录取(总分不加权重,为初试与复试成绩直接相加之和)。原本在论坛里看大家晒分没有很高的,却不想今年高手大有人在,初试380+的同学比比皆是,庆幸上大事先没有公布排名,否则以我初试的排名再加上联系不到导师,我恐怕连去参加复试的信心都没有了,总之,万幸吧…… 先来介绍一下自己,给学弟学妹们做一个参考。我来自山东一所三本独立学院,高考时由于英语忘记涂答题卡而含恨进入了三本学校读书,万幸我本科的学校学风比较正,学习气氛也相当浓厚。起先我报的志愿是会计,但不知道为什么录取时把我调到了英语专业,对于这一点家里人都说英语专业还好,但我当时很不能接受,所以破罐子破摔整个大一时期我都在学校艺术团里瞎混为麻痹自己参加各种活动与演出。直到大二老师告诉我们英语专业的学生要考专业四级的,为怕考不过丢人,我才开始慢慢进入学习状态,考前一个月的疯狂恶补还是很管用的,竟然考了个良好,这给我很大的信心,从此我也开始接受英语并对它产生兴趣了。大三时候我对考研这个概念还是很模糊,只知道考研会帮我弥补高考时的遗憾,我就开始参加各种考研信息的讲座,慢慢了解了考研的情况,真正定下上海大学这个目标是在大三下学期末,随大溜也买了上大的参考书,信誓旦旦的要在大四开学前的假期里正式备考。不过大家也知道假期在家里是神马事情都做不成的,像往常一样我怎么把书带回家的就怎么原封不动的再带回了学校。这个时候已经是8月下旬了,嗯,也就是这个时候我开始正式备考。这段时间如果没课的时候,基本上能保证一天1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晚上是我放松发泄的时间,因为以前看小说(大爱穿越言情小说撒,不为别的,只因为我对古色古香的文字情有独钟)的习惯改不了,总得到一两点才能睡着,考研期间一时也改不了这毛病,于是转战电视剧,将韩剧啊台剧啊神马的下载下来,晚上放P4里看。嗯,看电视剧挺累的,一点来钟就能睡着,这样一天下来,睡眠质量反而更高。这是个人睡眠习惯的问题,初中高中那会儿一天只睡六七个小时,我是习惯成自然不得已而为之。 【初试篇】 政治 71分,很普通的一个分数,所以我也就不赘述了。没有看大纲,就只是参加了政治全程辅导班,跟着老师对着他们发的材料过了一遍,之后背他们总结的重点,做了他们出的模拟题。Ps 我感觉考研政治用的全都是咱们高中时期的老底儿。 日语 83分,这个,我多说说吧,虽然在分数上没有什么体现但毕竟我在日语方面下了苦功夫的。等我确定下上大之后,突然从上级学姐那里了解到,上海大学的二外日语很有难度,语法要达到能力二级水平,而且普遍得分不高。说实话,我有点胆怯,也有些后悔选择日语这个二外。但箭在弦上不得不发,我能做的就只能是尽可能的多考一分是一分。 我日语基本上算自学的,老师只带我们念课文,而且教材也不一样,我学的是新标日,上大制定教材是旧版标日,学了之后你会知道的,还是旧版标日有难度一些。学第一遍是你感到最痛苦的时候,需要记忆的东西特别多,单词多,单词变化形式多样,词类性质丰富,各种敬语,书面语搞得你头大。因为时间很紧张,我是一天一课地学,每一课的单词和语法点是记忆重点,然后课文相应多读两遍,课后题弄明白就基本差不多了,但要记得及时复习,

考研英语阅读做题经验和方法

考研英语阅读做题经验 和方法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考研英语真题经验和方法 阅读理解的文章大多为说明文或者议论文。针对这两类文章,考生应该有不同的阅读重点和策略。对于说明文来说,最重要的是抓住文章的说明对象、事实和数据;对于议论文来说,最重要的是总结作者的观点和结论、抓住作者的态度,以及作者的观点和态度与其他人的观点和态度之间的关系等等。 13个重点考点和四大命题原则。考生应该熟记这些重点考点,并在平时的练习中训练自己对这些考点的敏感程度,做到使自己的神经能够一找到这些考点就会条件反射般地兴奋起来,从而增强对重点的记忆和理解。下面首先将一一介绍阅读理解文章的敏感考点。 1、首段和尾段 一篇文章的主题句、或者说是中心思想往往出现在文章的首段或者尾段。大家在阅读了一定数量的文章之后就能够发现,许多文章开门见山地在文章第一段中就提出了要说明的对象或者要论证的观点,这些中心思想句的位置一般都是文章第一句话或者第一段的最后一两句话。 此外,文章的最后一段一般都会对全文的说明和论证进行总结,这些句子往往位于最后一段的第一句话或最后一句话。通过一些标志性词汇或者短语,我们可以更快地找到这些总结性句子,如: allinall,inshort,toconclude,inconsequence,insummary,inaword,asaresult,the refore,accordingly,thus等。 主题句考查了考生是否能够把握文章大意的能力,因此是常考且几乎是必考的一个考点。 2、段首和段尾 无论是说明文还是议论文,一篇文章往往会分成几个部分或层次进行说明和论证,每一个段落一般都是一个部分或者层次。英美人写文章的逻辑性非常强,文章结构都非常规范,因此每个段落的首句和尾句也经常是该段落的中心思想句,因此也是出题的重点区域,涉及的问题包括了中心思想题、推理判断题和细节题等。下文也将会提到,在进行快速阅读的时候,考生只需要浏览文章每一段的第一句话就大致能够判断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主旨。 3、长难句 上文提到了长难句是阅读理解的主要难度所在,其中包含了同位语、插入语、定语、不定式、分词、各种从句等,使得句子长达好几行。因此这些复杂的句型也往往成为了试题的重点所在。考生应该加强训练自己对付长难句的能力,平时练习中有意识地去分解这些句子,理解其中的指代关系和句子层次。 4、列举处 所谓的列举是指通过一些表示顺承关系的词语逐项列出一些事实或者观点,标志性的词汇包括First,Second,Third…;Firstly,Secondly,Thirdly… Finally;Firstofall,Then,Inaddition,Further,Furthermore,Besides,Moreover…针对这一考点的题目通常考查文章细节,有时候也涉及对文章内容的推理判断。这种题目没有固定的提问方式,不过通常会有两种题型:第一种是从四个答案选项中选择正确的一项,错误选项的意思往往与文章的意思相反或因果关系颠倒;第二中

2016年翻译硕士备考:翻译和写作的心得体会

2016年翻译硕士备考:翻译和写作的心得体会 翻译硕士考试,翻译和写作方面的能力是我们专业方面最重要的能力。这其中,翻译可分为英译汉,汉译英,而写作则分为中文写作和英文写作。作为一个过来人,我想和各位筒子谈谈我在这方面的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对筒子们有所帮助。 \ 关于翻译,英译汉和汉译英的能力要求是不一样的。 先说说汉译英。首先我要说明的是,不管是做哪种翻译,都要遵循三个步骤:先理解,再表达,最后修改。做汉译英,原文是汉语,一般而言在理解这个环节上应该不是大问题,毕竟我们一直都生活在我们的母语——汉语这个大环境下。但是我们也会经常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原文的表达并不是那么容易理解,不容易一下子就搞清楚作者想表达些什么。这种情况下,我们必须沉下心来,要联系上下文,要领悟作者的意图。因为同一种话,也许文化水平不高的人就只能说出大白话,简单明了;而文化水平高的人就有可能说得比较委婉,高雅,但是你仔细分析一下,这也就是大白话的意思,只是表达方式不同。只要你想清楚这个问题,你的理解水平就能上一个台阶。我们理解那些不太好懂的原文,最终要达到的理解效果就是你要能够以大白话的形式阐述这句话的意思。以上谈的都是关于汉译英的原文理解问题,平心而论,这不是汉译英的难点,难点在“表达”这个环节上,也就是说,我们理解了汉语原文的意思,但是我们是否能如实译出漂亮的英语译文呢?这个才是做好汉译英的核心环节。我认为,要做好“表达”这个环节,一个前提要求是要对英语语法有着较好得掌握。首先,不能犯低级的语法错误,不然阅卷老师就能轻而易举地扣分。其次,要熟练掌握各种句型,如定语从句,状语从句,同位语从句以及介词结构等等。在选择何种句型的这个问题上,我们一定要领悟原文作者的意图,比如作者想强调一些东西的话,我们可以考虑使用倒装句或强调句,而不用语序正常的简单句。教我翻译的老师曾说过,要把英语句子写得地道,有两种方式,要不就是用词很地道,要不就把句子写得很地道。我一直倾向于后者。背大量的单词来应付翻译不是一件很划算的事,但是熟练掌握语法,写出地道的英语句子,这个似乎不难做到。 再说说英译汉。我一直认为,英译汉的难度要大于汉译英。因为在英译汉的第一个环节,理解环节,很多时候我们其实做得并不好。作为原文的英文,很多时候都显得很复杂,需要我们慢慢去梳理其中的逻辑关系。所以做好英译汉,首先要确保阅读理解能力要OK,否则后面的一切工作都是徒劳,因为你的“表达”都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理解错了,表达得再好也没用。所以一定要切记,一定要对原文有着正确的理解。至于英译汉的“表达”环节,也就是写汉语的这个环节,按道理来说应该不是大问题,可是事实上,这就是我们的一个大问题。因为我发现很多英专的同学的汉语都很烂,这几年都光顾着学英语,忽略了汉语的学习。所以,我希望各位筒子能够培养起学习汉语的习惯,可以多读汉语报纸,多练笔写日记或博客。汉语不好的人,英语也很难学好,大家一定要重视汉语的学习。做英译汉有一个技巧,就是汉语的表达式严格按照时间顺序进行的,我们在写汉语译文的时候,如果不遵循这个规律,写出来的汉语就很不地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