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结构设计资料汇总(pdf 72页)

手机结构设计资料汇总(pdf 72页)
手机结构设计资料汇总(pdf 72页)

手机结构设计资料大全

目录

1、手机设计技术规范

2、手机设计注意事项

3、手机的一般结构

4、手机结构授课讲义

5、手机设计指南

6、手机机构设计浅谈

7、手机设计中的机械结构

8、结构部标准设计说明 —— (Light guide)

9、手机结构设计中的问题与解决方案

10、B enQ台湾机构工程师的设计感受

11、P ro/E技巧Q&A十则

12、手机结构设计经验点滴

13、手机结构设计须知

14、手机结构设计指南之总体设计

15、手机结构总揽

16、结构工程师之制图规范

手机设计技术规范

1:基本原则:

每一种新的结构都要有出处

如果采用全新的形式。在一款机器上最多只用一处。

任何结构方式均以易做为准。用结构来决定ID 。非ID 决定MD 。

控制过程要至少进行3次项目评审。

一次在做模具之前。(ID 与MD共同参与)

第二次为T1后。

第三次为T2(可以没有)

在上市前进行最终的项目评审。

考虑轻重的顺序:

质量-结构-ID –成本

其文件体系采用项目评审表的形式。必须有各个与会者签字。

项目检查顺序:

按照表格顺序严格评审(此表格不能公布)。评审结果签字确认。

设计:

1)建模前应该先根据规划高度分析,宽度分析与长度分析,目的是约束ID 的设

计。

2)建模时将硬件取零件图纸的最大值(NND 厂商通常将公差取为正负0.1,气死

我了)

3)设计尺寸基本上为二次处理后的尺寸(NND 模具厂肯定反对了,哈哈)

4)手机的打开角度为150-155,开盖预压为4-7度(建议5度)。合盖预压为20

度左右

5)壁厚必须在1.0以上(为了防止缩水,可以将基本壁厚作到1.5,此时一定要注

意胶口的选择)。

6)胶口的选择一定要考虑熔接线的位置,注意

7)尽力减少配合部分(但是不代表减少必要的配合)。

8)音腔高度在1.2以上(实际情况应该是空间尺寸要足够大,对不同的产品其数

值会不同,最好采用MIC SPEAKER RECERVE的厂商建议值)。

9)粘胶的宽度必须在4mm以上(大部分厂商可以作到3。5,但是为了安全起见,

还是留点余量好)(另外电铸件的胶宽可以作到1,原理也较为简单可行,如

果有人用过的话请补充)。

10)上下壳的间隙保持在0.3左右。

11)防撞塞子的高度要0.35左右。

12)键盘上的DOME 需要有定位系统。

13)壳体与键盘板的间隙至少1.0mm.。

14)键盘导电柱与DOME 的距离为0.05mm.(间隙是为了手感),

15)保证DOME 后的PCB 固定紧。

16)导电柱的高度至少0.25mm.直径至少1.8mm(韩国建议值为2.5-2.7mm).美工线

的距离最好0.2-0.3mm.

17)轴的部分完全参照厂商建议的尺寸。

18)侧键嘛,不好做,间隙包括行程间隙,手感间隙0.05以及制造误差间隙0.1.

最好用P+R 的形式

19)FPC 的强度要保证。与壳体的间隙必须控制在0。5以上

20)INSERT 的装配需要实验数据的确认,但是数据要求每次T都检验。

21)螺钉位置需要考虑拧紧时的状态,确定误差所在的位置。

22)尽量少采用粘接的结构。

23)翻盖上壳的装饰部分最好不要作在曲线复杂部分。

24)翻盖外观面一定要注意零件之间的断差,此处断差的方向最好指定。。

25)重要的位置拔模斜度与圆角必须作全,图纸与实物要相同。

26)电池要留够PCB 布线的部分。尽量底壳厚电与薄电通用。

27)电池外壳的厚度至少0.6mm,内壳的壁厚至少0.4 mm.(如果是金属内壳,T=0.2)

28)壳体与电池中间的配合间隙要留0.15mm

29)电池的厚度要完全依照电池厂的要求制作。注意区分国产电芯与进口电芯的区

别(国产电芯小一些,变形大一些)。

30)卡扣处注意防止缩水与熔接痕,公卡扣处的壁厚要保持0。7以上(防止拆卸

的时候外边露白)

31)局部最薄壁厚为0.4mm,如果过薄会产生除裂痕外还有喷涂后的色差问题(韩

国通常采用局部挖通,然后贴纸的做法)

32)可能的话尽量将配合间隙放大。

33)天线部分有可能因为熔接痕而断裂,设计时考虑改善(此处缩水与断裂的可能

性都很大,请仔细考虑)

34)转轴处的上壳可能因为熔接痕而断裂,此处结构设计注意。

35)PMMA镜片的厚度至少0.7mm,切割的镜片厚度最小为0.5(此处的厚度应该

留有余量,最好采用厂商建议值)

36)设计关键尺寸时考虑留出改模余量。

37)行位要求在4mm以上(每家模具企业不同)

38)配合部分不要过于集中。

39)天线连接片的安装性能一定考虑。

40)内LENCE 最好比壳体低0。05

41)双面胶的厚度建议取0.15

42)设计一定要考虑装配

43)基本模具制作时间前后顺序

键盘模具比塑料壳体的模具制作时间应该提前15天进行。

LCD与塑料壳体同时进行制作。

镜片与塑料壳体同时进行。

金属件与塑料壳体同时进行(金属件提前完成与壳体配合)

天线应该比壳体提前一周进行(要先开样品模,确认后开正式模具)

44)最好采用下壳四棵螺钉,上壳如果有两可的话一定要在靠近HINGE 处。

45)后期的T1 装机需要提前将天线确认,并调节好之后装机。

46)图纸未注公差为±0.05mm;角度

手机设计注意事项

一、常出现的机构设计方面的问题。

1.Vibrator

vibrator安装位置的选择很重要。其一,要看装在哪儿振动效果最好;

其二,最好vibrator附近没有复杂的rib位,因为vibrator在ALT 时会

有滑动现象,如碰到附近的rib位可能被卡住,致使来电振动失败。

2.吊饰孔

由于吊饰孔处要承受15磅的拉力,所以housing的吊饰孔处的壁厚要保

证足够的强度。

3.Sim card slot

由于不同地区的sim card的大小和thickness有别,所以在进行sim card

slot 的设计时,要保证最大、最厚的sim card能放进去,最薄的sim card

能接触良好。

4.Battery connector

有两种形式:针点式和弹簧片式。前者由于接触面积小,有可能发生瞬

间电流不够的现象而导致reset,但占用的面积小。而后者由于接触面积

大,稳定性较好,但占用的面积大。

5.薄弱环节

在drop test时,手机的头部容易开裂。主要是因为有结合线和结构复杂

导致的注塑缺陷。Front housing的battery cover button处也易于开裂,

所以事先要通过加rib和倒角来保证强度。

6.和ID的沟通。

机构完成pcb的堆叠后将图发给ID,由于这关系到ID画出来的外形能

否容纳所有的内部机构,所以在处理时要很小心。Pcb上的所有的元件

都要取正公差,所包含的元件要齐全,特别是那些比较大的元件;小处

也不能忽略,比如sponge和lens的双面背胶等。

7.缩水常发生部位

boss与外壳最好有0.8-1mm的间隙,要避免boss和外壳连在一起而导

致缩水。

housing 上antenna部分,由于结构需要(要做螺纹),往往会比较厚。

8.前后壳不匹配

95%情况下,手机的后壳都会大于前壳,所以要提醒模厂,让它在做

模时,后壳取较小的收缩率。这是因为两者的注塑条件不同,后壳需要

较大的注塑压力。

9.备用电池

备用电池一般由ME选择。在SMD时会有空焊和冷焊。定位备用电池

的机构部分如设计得不好,则在drop test 时,电池会飞出来。

10.和speaker 、buzzer、和MIC相关的housing部分的考虑

其一、透声孔的大小。ID画出来的孔一般会偏小,而为了声音效果,

孔要达到一定的大小。例如speaker要达到直径1.5

以上,声音才出得来。

其二、元件前面和housing 的间隙,影响声音效果。在选用比较好的

speaker等时才会考虑这些问题。

用sponge包裹这些元件,形成共振腔,可达到好的声音效果。

二、经验信息

1. Hinge

Hinge是个标准件。一般由sales根据市场要求选择。折叠式手机翻

盖的打开和合上功能完全由它实现。

2. Key pad

有三种形式的key:rubber、pc + rubber、pc film。从rubber key到pc

key,占用的空间越来越小,但本身的价格越来越贵。当选用不同的

key时,要注意不同的key有不同的按压行程。如rubber key的行程

就要比pc + rubber的大。所以要根据这安排不同的空间。另外,pc +

rubber之间现一般采用粘接的方式贴合在一起。

Key的位置与Mylar dome的凸点的位置要对中,否则会影响触感。

常常在Id画出外形后,由于ID改变了key的中心位置而使得ME需

要协调电子方面改变pcb的layout。

Mylar dome和key pad之间最好没有预压。也就是说,Mylar dome

和key pad之间没有过盈,不按键时,Mylar dome的凸点处于放松状

态。设计时要根据vendor的能力,考虑在两者之间留间隙。

front housing和key pad之间同样也以无过盈为佳。

key pad高出外形面的距离。从以下三个方面考虑:不卡key;大于

按键的行程;?。Rubber key不能太高,因为高了之后易因摩擦掉漆。

3. 静电

在采用rubber key的情况下,housing的key hole一圈一般会长一定

高度的rib,该rib隔开每个key,可增强防静电的能力。

4. 设计时要考虑设计变更的难易

如前盖和后盖的hook的卡入深度。一般以0.5-0.8mm为宜,但开始

设计时,可将卡入深度设计成0.5mm,以后根据需要修改,比较容

易。

5. Key pad的精确定位问题

使用rubber key是没法精确定位key pad的。因为rubber key和前盖

的定位pin之间的间隙如果太小(<0.2-0.3mm),则会发生压下去后不

能弹回来的情形。

6. Shielding case的开孔问题

重心位置不要打孔,打孔要平衡考虑辐射和散热问题。

7. LCD的黑影问题

sponge 由1mm压到0.8mm,不会压迫LCD,致使其产生黑影。

8. LCD保护

与LCD接触的区域不要采用凸起式结构,防止drop test时引起LCD 引力集中破例裂。

9. 静电问题

外观面应尽量避免孔的存在。在开孔处尽量增加静电进入的路程。

10. 设计时需为以后的改变预留空间

例如,需要在电子元件和housing之间多预留0.2mm间隙,如果以后为了防辐射的需要增加铜片,则不会发生问题。

手机的一般结构

一、手机结构

手机结构一般包括以下几个部分:

1、 LCD LENS

材料:材质一般为PC或压克力;

连结:一般用卡勾+背胶与前盖连结。

分为两种形式:a. 仅仅在LCD上方局部区域;b.与整个面板合为一体。

2、上盖(前盖)

材料:材质一般为ABS+PC;

连结:与下盖一般采用卡勾+螺钉的连结方式(螺丝一般采用φ2,建议使用锁螺丝以便于维修、拆卸,采用锁螺丝式时必须注意Boss的材质、孔径)。Motorola 的手机比较钟爱全部用螺钉连结。

下盖(后盖)

材料:材质一般为ABS+PC;

连结:采用卡勾+螺钉的连结方式与上盖连结;

3、按键

材料:Rubber,pc + rubber,纯pc;

连接: Rubber key主要依赖前盖内表面长出的定位pin和boss上的rib定位。Rubber key 没法精确定位,原因在于:rubber比较软,如key pad上的定位孔和定位pin间隙太小(<0.2-0.3mm),则key pad压下去后没法回弹。

三种键的优缺点见林主任讲课心得。

4、 Dome

按下去后,它下面的电路导通,表示该按键被按下。

材料:有两种,Mylar dome和metal dome,前者是聚酯薄膜,后者是金属薄片。Mylar dome 便宜一些。

连接:直接用粘胶粘在PCB上。

5、电池盖

材料一般也是pc + abs。

有两种形式:整体式,即电池盖与电池合为一体;分体式,即电池盖与电池为单独的两个部件。

连结:通过卡勾+ push button(多加了一个组件)和后盖连结;

6、电池盖按键

材料:pom

种类较多,在使用方向、位置、结构等方面都有较大变化;

7、天线

分为外露式和隐藏式两种,一般来说,前者的通讯效果较好;

标准件,选用即可。

连结:在PCB上的固定有金属弹片,天线可直接卡在两弹片之间。或者是一金属弹片一端固定在天线上,一端的触点压在PCB上。

8、 Speaker

通话时发出声音的组件。为标准件,选用即可。

连结:一般是用sponge 包裹后,固定在前盖上(前盖上有出声孔);通过弹片上的触点与PCB连结。

Microphone

通话时接收声音的组件。为标准件,选用即可。

连结:一般固定在前盖上,通过触点与PCB连结。Buzzer

铃声发生装置。为标准件,选用即可。

通过焊接固定在PCB上。Housing 上有出声孔让它发音。

9、 Ear jack(耳机插孔)。

为标准件,选用即可。

通过焊接直接固定在PCB上。Housing 上要为它留孔。

钢结构最新设计规范方案

钢结构设计规GB50017-2003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在钢结构设计中贯彻执行国家的技术经济政策,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特制定本规。 第1.0.2条本规适用于工业与民用房屋和一般构筑物的钢结构设计。 第1.0.3条本规的设计原则是根据《建筑结构设计统一标准》(CBJ68-84))制订的。 第1.0.4条设计钢结构时,应从工程实际情况出发,合理选用材料、结构方案和构造措施,满足结构在运输、安装和使用过程中的强度、稳定性和刚度要求,宜优先采用定型的和标准化的结构和构件,减少制作、安装工作量,符合防火要求,注意结构的抗腐蚀性能。 第1.0.5条在钢结构设计图纸和钢材订货文件中,应注明所采用的钢号(对普通碳素钢尚应包括钢类、炉种、脱氧程度等)、连接材料的型号(或钢号)和对钢材所要求的机械性能和化学成分的附加保证项目。此外,在钢结构设计图纸中还应注明所要求的焊缝质量级别(焊缝质量级别的检验标准应符合国家现行《钢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 第1.0.6条对有特殊设计要求和在特殊情况下的钢结构设计,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规的要求。 第二章材料 第2.0.1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征、连接方法、工作温度等不同情况选择其钢号和材质。承重结构的钢材宜采用平炉或氧气转炉3号钢(沸腾钢或镇静钢)、16Mn钢、16Mnq钢、15MnV钢或15MnVq钢,其质量应分别符合现行标准《普通碳素结构钢技术条件》、《低合金结构钢技术条件》和《桥梁用碳素钢及普通低合金钢钢板技术条件》的规定。 第2.0.2条下列情况的承重结构不宜采用3号沸腾钢: 一、焊接结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的轻、中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以及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30℃时的其它承重结构。 二、非焊接结构: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的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 注:冬季计算温度应按国家现行《采暖通风和空气调节设计规》中规定的冬季空气调节室外计算温度确定,对采暖房屋的结构可按该规定值提高10℃采用。 第2.0.3条承重结构的钢材应具有抗拉强度、伸长率、屈服强度(或屈服点)和硫、磷含量的合格保证,对焊接结构尚应具有碳含量的合格保证。承重结构的钢材,必要时尚应具有冷弯试验的合格保证。对于重级工作制和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t的中级工作制焊接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钢材,应具有常温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但当冬季计算温度等于或低于-20℃时,对于3号钢尚应具有-2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于16Mn钢、16Mnq钢、15MnV钢或15MnVq钢尚应具有-40℃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对于重级工作制的非焊接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的钢材,必要时亦应具有冲击韧性的合格保证。 第 2.0.4条钢铸件应采用现行标准《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中规定的ZG200-400、ZG230-450、ZG270-500或ZG310-570号钢。 第2.0.5条钢结构的连接材料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手工焊接采用的焊条,应符合现行标准《碳钢焊条》或《低合金钢焊条》的规定。选择的焊条型号应与主体金属强度相适应。对重级工作制吊车梁、吊车桁架或类似结构,宜采用低氢型焊条。

组合结构文献综述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 题目:组合梁与现浇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梁分析对比 学校:辽宁工业大学 院(系):土木建筑工程学院 学号:100501061 学生姓名:柴高炯 指导老师:田傲霜

摘要:为了分析对比组合梁与钢筋混凝土梁在设计计算上的异同,本文将从四个方面论述,分别为:受弯承载力、受剪承载力、弯剪相关性以及裂缝和挠度计算。每一方面又在设计理论、基本假定、判别条件、计算公式和应力应变图进行分析比较。 关键词:组合梁、钢筋混凝土梁、受弯承载力、受剪承载力、弯剪相关性、裂缝计算和挠度计算 1.受弯承载力 在设计理论上,组合梁和现浇结构中钢筋混凝土梁都可视为T形截面梁。但是对于组合梁是通过连接件达到与混凝土板的有效连接,连接件用以抵抗钢梁和混凝土板之间的相对滑移,使它们的弯曲变形协调,则在弯矩作用下的截面的应变接近平截面假定,这样,混凝土板和钢梁之间就构成了一个具有公共中和轴的组合截面;对于现浇结构中的钢筋混凝土梁,由于是通过一次性整体现浇而成,钢筋混凝土板和梁之间天然连接,协同受力。 在基本假定上,共同的假定有:1)截面应保持不变;2)不考虑混凝土的抗拉强度;3)混凝土受压的应力与应变关系曲线按下列规定取用:当时(上升段) 当时(水平段) 式中,参数、和的取值如下,为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对于钢筋混凝土梁有另外两条假定,分别是:纵向受拉钢筋的极限拉应变取为0.01;纵向钢筋的应力取钢筋应变与其弹性模量的乘积,但其值应符合下列要求:。对于组合梁对应的为钢梁的要求。 与钢筋混凝土梁相比,组合梁按照结算方法不同仍有不同的假定,在弹性受弯承载力计算时的基本假定还有:1)在正弯矩作用下,不考虑混凝土板中的钢筋作用;2)中间支座两侧负弯矩区混凝土板受拉开裂区段的长度,各为该跨的0.15

钢结构设计原理(答案)

一、 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钢材的两种破坏形式分别为脆性破坏和 。 2、焊接的连接形式按构件的相对位置分为 、搭接、角接和T 形连 接。 3、钢结构中轴心受力构件的应用十分广泛,其中轴心受拉构件需进行钢结构强度和 的验算。 4、轴心受压构件整体屈曲失稳的形式有 、和 。 5、梁整体稳定判别式11l b 中,1l 是 1b 。 6、静力荷载作用下,若内力沿侧面角焊缝没有均匀分布,那么侧面角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宜大于 。 7、当组合梁腹板高厚比0w h t ≤ 时,对一般梁可不配置加劲肋。 二、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有两个材料分别为Q235和Q345钢的构件需焊接,采用手工电弧焊, 采用E43焊条。 (A)不得 (B)可以 (C)不宜 (D)必须 2、工字形轴心受压构件,翼缘的局部稳定条件为y f t b 235) 1.010(1λ+≤,其中λ的含义为 。 (A)构件最大长细比,且不小于30、不大于100 (B)构件最小长细比 (C)最大长细比与最小长细比的平均值 (D)30或100 3、偏心压杆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整体稳定计算公式

x 1(10.8') mx x x x Ex M f A W N N βN ?γ+≤-中,其中,1x W 代表 。 (A)受压较大纤维的净截面抵抗矩 (B)受压较小纤维的净截面抵抗矩 (C)受压较大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 (D)受压较小纤维的毛截面抵抗矩 4、承重结构用钢材应保证的基本力学性能内容应是 。 (A)抗拉强度、伸长率 (B)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冷弯性能 (C)抗拉强度、屈服强度、伸长率 (D)屈服强度、伸长率、冷弯性能 5、随着钢材厚度的增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强度均下降 (B)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强度均有所提高 (C)钢材的抗拉、抗压、抗弯强度提高,而抗剪强度下降 (D)视钢号而定 6、在低温工作(-20oC)的钢结构选择钢材除强度、塑性、冷弯性能指标外,还需要 的指标是 。 (A)低温屈服强度 (B)低温抗拉强度 (C)低温冲击韧性 (D)疲劳强度 7、直角角焊缝的有效厚度e h 的取值为 。 (A)0.7f h (B)4mm (C)1.2f h (D) 1.5f h 8、对于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计算正面直角焊缝时 。 (A)要考虑正面角焊缝强度的提高 (B)要考虑焊缝刚度影响 (C)与侧面角焊缝的计算式相同 (D)取f β=1.22 9、单个螺栓的承压承载力中,[b b c c N d t f =?∑],其中∑t 为 。 (A)a+c+e (B)b+d (C)max{a+c+e ,b+d} (D)min{ a+c+e , b+d} 10、承压型高强度螺栓可用于 。

钢结构规范及图集

钢结构规范及图集 【国家标准】 1、GB-50017-2003《钢结构设计规范》 2、GB50018-2002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 3、GB-50205-2001《钢结构结构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4、GB50191-93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 5、GBJ135-90高耸结构设计规范》 6、GB500046《工业建筑防腐蚀设计规范》 7、GB8923-88《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涂装等级》 8、GB14907-2002《钢结构防火涂料通用技术条件》 9、GB-50009-20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10、GBT-50105-2001《建筑结构制图标准》 11、GB-50045-95《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2001年修订版) 12、GB-50187-93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 【行业标准】 1、JGJ138-2001/J130-2001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 2、JGJ7-1991网架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3、JGJ61-2003/J258-2003网壳结构技术规程 4、JGJ99-1998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正修订) 5、JGJ82-91钢结构高强度螺栓连接的设计、施工及验收规程 6、JGJ81-2002/J218-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 7、DL/T5085-1999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设计规程 8、JCJ01-89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9、YB9238-92钢-混凝土组合楼盖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 10、YB9082-1997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11、YBJ216-88压型金属钢板设计施工规程(正修订)12、YB/T9256-96钢结构、管道涂装技术规程13、YB9081-97冶金建筑抗震设计规范14、CECS102:2002门式刚架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15、CECS77:96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16、YB9257-96钢结构检测评定及加固技术规范17、CECS28:90钢管混凝土结构设计与施工规程18、YB9254-1995钢结构制作安装施工规程19、CECS159:2004矩形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20、CECS24:90钢结构防火涂料应用技术规范21、CECS158:2004索膜结构技术规程22、CECS23:90钢货架结构设计规范23、CECS78:96塔桅钢结构施工及验收规程24、CECS167:2004拱形波纹钢屋盖结构技术规程25、JGJ85-92预应力筋用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用技术规程26、CECS多、高层建筑钢-混凝土混合结构设计规程27、CECS热轧H型钢构件技术规程28、CECS钢结构住宅建筑设计技术规程29、CECS建筑拱形钢结构技术规程30、CECS钢龙骨结构技术规程31、CECS 轻型房屋钢结构技术规程32、CECS冷弯型钢受力蒙皮结构技术规程33、CECS混凝土钢管叠合柱技术规程34、CECS钢管结构技术规程35、CECS预应力钢结构技术规程36、CECS 建筑用铸钢节点技术规程37、CECS钢结构抗火设计规程 【地方标准】1、DB29-57-2003/J10297-2003天津市钢结构住宅设计规程2、DBJ13-51-2003/J10279-2003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福建省)3、DBJ13-61-2004/J10429-2004钢-混凝土混合结构技术规程(福建省)4、DG/T08-008-2000/J10041-2000建筑钢结构防火技术规程(上海市)5、DBJ08-68-97轻型钢结构设计规程(上海市)6、DBJ01-616-2004/J10411-2004建筑防火涂料(板)工程设计、施工与验收规程(北京市)7、DBJ08-32-92高层建筑钢结构设计暂行规定(上

组合结构设计原理结课论文

组合结构设计原理结课论文 随着我国钢材产量的逐年增加和高强度、高性能建筑结构用钢的大量生产,我国已进入了大力发展钢结构建筑的新时期,由此便产生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该种结构适应现代结构对“轻型大跨、预制装配、快速施工”的要求在房屋建筑、桥梁、地下建筑、海洋工程、特殊容器等领域得到应用。 组合结构的发展史 国际: 1879年英国的Severn在铁路桥的钢管桥墩中充填混凝土,形成钢管混凝土结构 英、美等国在钢梁与钢柱外围包上了混凝土形成组合梁、柱,用以防火。 20世纪初,佚名人士在方钢管中注入混凝土。 1928年日本开始对SRC结构进行研究(即1923年日本关东大地震后) 1965年英国制定CP117第一部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房屋建筑》 1967年英国制定CP117第二部分《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桥梁》 1967年日本制定《钢管混凝土构件设计规范》 1984年欧洲规范(EUROCODE-4)草案在英国完成,是目前国际上比较完整的组合结构规范。 国内: 50年代我国开始在桥梁工程中采用组合结构 1986年交通部制定《公路桥涵设计规范》对组合梁的计算方法及构造做出规定。 1988年《钢结构设计规范》(GBJ17-88)对组合梁做出规定。 现行标准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 冷弯薄壁型钢结构技术规范GB50018-2002 高层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 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28:90 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技术规程JGJ138-2001 钢骨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YB9082-97 钢结构加固技术规范CECS77:96 组合结构特点 1、充分利用钢材和混凝土各自的材料性能,具有承载力高、刚度大、抗震性能和动力性能好、构件截面尺寸小、施工快速方便等优点。日本阪神地震表明,组合结构破坏率最低。 2、节省脚手架和模板,便于立体交叉施工,减小现场湿作业量,减轻扰民程度。 3、造价低。若考虑因自重减轻而带来的竖向构件截面尺寸减小、地震作用减小、基础造价降低、施工周期短等因素,组合结构比混凝土结构和钢结构造价都要低。 钢与混凝土组合梁 1、结构组成

最新钢结构设计原理重点

钢结构设计原理重点 1、什么是柱子曲线?现行规范采用几条?为什么采用此数目?(1)根据设计中经常采用的住的不同截面形式并考虑初弯矩和残余应力影响的稳定系数9 -正则化-广义长细比曲线 (2)4条 (3)初弯矩和残余应力不同 2、轴心构件的屈曲形式,什么截面发生此种屈曲? 弯曲屈曲单轴对称截面绕非对称轴失稳扭转屈曲双轴对称屈曲(十字形)弯扭屈曲单轴对称截面绕对称轴失稳 3、影响轴压构件初始缺陷的因素有哪些?残余应力、初弯曲、初弯矩、初偏心 4、构件翼缘腹板局部稳定各简化为什么条件上的板?其计算原则是什么? (1)构件翼缘-三边简支,腹板-四边简支(2)局部不失于整体失稳5、格构式受压构件需要对那些进行验算?(1)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失稳(2)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外失稳(3)单肢验算(4)缀材验算 6、格构式受压构件对虚轴为何采用换算长细比?它的缀件有什么作用?计算模型? (1)两分肢向缀材抗剪强度比实腹式构件弱得多,绕虚轴稳定承载力有所降低,故采用加大的长细比(2)缀材承受剪力,而且能接受分肢计算长度(3)缀条为腹板,缀板为梁

7、轴压设计原则(1)等稳定性:使构件两个主轴方向的稳定承载力相同,以达到经济的效果,长细比应尽量接近,入x=入y(等稳定性原则)。(2)宽肢薄壁(3)连接方便,便于施工(4)制造省工 8.轴心受压正常使用极限状态如何保证?控制长细比 9.梁强度需验算哪些方面?弯曲正应力,剪应力,局部压应力,折算 应力。 10.抗弯强度验算塑性发展系数的要求?陈绍蕃、顾强钢结构设计原 理第二版p79 页,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梁,不考虑塑性发展,11?梁翼缘局部设计稳定的保证措施:限制宽厚比a弹性设计v根号 下235/fy; b塑性设计v 9倍的;c部分塑性v 13倍的。 12.梁腹板加劲肋作用 横向:承受剪力&局部压应力纵向:承受弯矩。 短加劲肋:承受局部压应力。 13.支撑加劲肋作用及如何计算? 承受集中力和支座反力 14.影响梁整体稳定性的因素有哪些? a抗弯刚度,抗扭刚度,翘曲刚度,提高M cr,稳定性增加,b受压区侧向支撑长度增加,临界弯矩M cr增加,C荷载性质(纯弯曲时最低,其次是均布荷载,再次是集中力) d 荷载作用位置,作用于翼缘M cr 降低,作用于下翼缘M cr增加f支座多余约束条件越强;M cr增加e 加强受压翼缘比加强受拉翼缘有效,M ”增加。 15.何时无需进行梁整体稳定? a有铺板密铺在梁受压翼缘上并与其牢固连接,能阻止受压翼缘侧向位

钢结构设计规范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中是根据结构的重要性结构的重要性结构的重要性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荷载特性荷载特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焊缝形式焊缝形式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情况,按四条原则分别选用不同的质量等级,一共有三个等级。四条原则如下: 1 在需要进行疲劳计算的构件中,凡对接焊缝均应焊透,其质缝等级为: 1)作用力垂直于焊缝长度方向的横向对接焊缝或T形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受拉时应为一级,受限时应为二级; 2)作用力平行于焊缝长度方向的纵向对接焊缝应为二级。 2 不需要汁算疲劳的构件中,凡要求与母材等强的对接焊缝应护焊透,其质量等级当受拉时应不低于二级,受压时宜为二级。 3 重级工作制和起重量Q≥50t的中级工作制吊车梁的腹板与上翼缘之间以及吊车桁架上弦杆与节点板之间的T形接头焊 缝均要求焊透,焊缝形式一般为对接与角接的组合焊缝,其质量等级不应低于二级。 4 不要求焊透的T形接头采用的角焊缝或部分焊透的对接与角接组合焊缝,以及搭接连接采用的角焊缝,其质量等级为: 1)对直接承受动力荷载且需要验算疲劳的结构和吊车起重量等于或大于50t的中级工作制吊车梁,焊缝的外观质量标准应符合二级; 2)对其他结构,焊缝的外观质量标准可为三级。 对应的就是《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和《JGJ 81-2002建筑钢结构焊接技术规程》中所要求的焊缝要达到的质量要求(包括外观和无损探伤等)。 《GB/T3323-2005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中的焊缝质量分类是在对焊缝进行射对焊缝进行射对焊缝进行射对焊缝进行射线照相时线照相时线照相时线照相时,根据焊缝缺陷的性质和数量根据焊缝缺陷的性质和数量根据焊缝缺陷的性质和数量根据焊 缝缺陷的性质和数量,将该焊缝的质量分为四级: (1)Ⅰ级焊缝:内应无裂纹、未熔合、未焊透和条状夹渣. (2)Ⅱ级焊缝:内应无裂纹、未熔合和未焊透. (3)Ⅲ级焊缝:内应无裂纹、未熔合以及双面焊和加垫板的单面焊中的未焊透.不 加垫板的单面焊中的未焊透允许长度按表10条状夹渣长度的Ⅲ级 评定. (4)焊缝缺陷超过Ⅲ级者为Ⅳ级. 对于《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所提到的三个级别焊缝,在对一级和二级焊缝进行无损探伤时,对于一级焊缝要达到《GB/T3323-2005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中的Ⅱ级以上,对于二级焊缝要达到《GB/T3323-2005 金属熔化焊焊接接头射线照相》中的Ⅲ级以上。关于焊缝等级的定义的部分要求见《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的第7章连接计算。7.1焊缝连接7.1.1 焊缝应根据结构的重要性、荷载特性、焊缝形式、工作环境以及应力状态等情况,按下述原则分别选用不同的质量等级: 1 在需要进行疲劳计算的构件中,凡对接焊缝均应焊透,其质量等级为:1)

天线设计毕业论文

第一章绪论 一、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自古至今,通信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人们的生活,小到一次社会交际中的简单对话;大到进行太空探索时,人造探测器与地球间的信息交换。可以毫不保留地说,离开了通信技术,我们的 生活将会黯然失色。近年来,随着光纤技术越来越成熟,应用范围越来越广。在广播电视领域, 光纤作为广播电视信号传输的媒体,以光纤网络为基础的网络建设的格局已经形成。光纤传输系统 具有的传输频带宽,容量大,损耗低,串扰小,抗干扰能力强等特点,已成为 城市最可靠的数字电视和数据传输的链路,也是实现直播或两地传送最经常使用的电视传送 方式。随着全球通信业务的迅速发展,作为未来个人通信主要手段的现代通信技 术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我国在移动通信技术方面投入了巨大的人力物力,我国很多地区的电力通信专用网也基本完成了从主干线向光纤过度的过程。目前,电力系统光纤通信网已成为我国规模较大,发展较为完善的专用通信网,其数据、语音,宽带等业务及电力生产专业业务都是由光纤通信承载,电力系统的生产生活,显然,已离不开光纤通信网。 无线通信现状另一非常活跃的通信技术当属,无线通信技术了。无线通信技术包括了移动通信技术和无线局域网( WLAN )技术等两大主要方面。移动通信就目前来讲是 3G时代,数字化和网络化已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目前,移动通信已从模拟通信发展到了数字移动通 信阶段。无线局域网可以弥补以光纤通信为主的有线网络的不足,适用于无固定场所,或有线局域网架设受限制的场合,当然,同样也可以作为有线局域网的备用网络系统。WLAN ,目前广泛应用 IEEE802.11 系列标准。其中,工作于 2.4GHZ频段的 820.11可支持 11Mbps 的共享接入速率;而802.11a 采用 5GHZ 频段,速率高达 54Mbps ,它比802.11b 快上五倍,并和 820.11b兼容。给人们的生活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与快捷。 在整个无线通信系统中,用来辐射或接收无线电波的装置成为天线,而通信、雷达、导航、广播、电视等无线电技术设备都是通过无线电波来传递信息的,均 需要有无线电波的辐射和接收,因此,同发射机和接收机一样,天线也是无线电技术设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性能的优良对无线通信工程的成败起到重要作用。天线的作用首先在于辐射和接收无线电波,但是能辐射或接收电磁波的东西不一定都能作为天线。任何高频电路,只要不被完全屏蔽,都可以向周围空间或多或少地辐射电磁波,或从周围空间或多或少地接收电磁波,但是任意一个高频电路并不一定能用作天线,因为它的辐射或接收效率可能很低,要能够有效地辐射或接收电磁波,天线在结构和形式上必须满足一定的要求。快速发展的移动通信系统需要的是小型化、宽频带、多功能 (多频段、多极化 )、高性能的天线。微带天线作为天线 家祖的重要一员,经过近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可喜的进步,在移动终端中采用内置微带天线,不但可以减小天线对于人体的辐射,还可使手机的外形设计多样化,因此内置微带天线将是未来天线技术的发展方向之一,设计出具有小型化的微带天线不但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而且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这也成为当前国际天线界研究的热点之一。

组合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收获与感想

组合结构设计原理课程收获 1.组合结构的定义和特点 有两种以上性质不同的材料组合成的整体并能共同工作的构件称为组合构件,由各种组合构件构成的结构称为组合结构。狭义的组合结构仅包括由钢和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的组合柱、组合梁、组合板。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发展,随着大量建筑物的兴建,各种新的结构形式不断涌现,组合结构作为一种新兴结构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与推广,而且应用前景越来越好。组合结构将不同材料或构件组合在一起的结构形式,同时在设计时应将不同材料和构件的性能纳入整体进行考虑,以最有效地发挥各种材料和构件的优势,从而获得更好的结构性能和综合效益,其具有施工方便、节省材料、经济效果好等优点,因此,组合结构将成为继传统的四大结构(钢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木结构及砌体结构)以后的第五大结构体系。 组合结构具有多种多样的组合方式和途径,如材料间的粘结力、机械连接件的抗剪抗拔力、构件或材料间的相互约束与支持等。合理运用各种组合方式,可以使各种材料扬长避短,获得一系列性能优越的组合构件或体系。例如,钢.混凝土组合梁通过抗剪连接件将钢梁与混凝土翼板组合,充分发挥了混凝土抗压强度高和钢材抗拉性能好的优点。而钢管混凝土将钢管与混凝土组合,钢管的约束作用使混凝土处于三向受压从而提高了混凝土的强度和延性,混凝土对钢管的约束则防止了钢管的屈曲。此外,钢板混凝土剪力墙、钢板混凝土组合井壁等也都使两种或多种结构材料通过不同的方式进行有效组合,可以获得更高的性能。 2.组合结构的优缺点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它是一种优于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新型结构,它分别继承了钢结构和钢筋混凝土结构各自的优点,也克服了两者的缺点而产生的一种新型体系结构,可充分利用钢和混凝土的特点,按照最佳几何尺寸,组成最优的组合构件,使它具有构件刚度大,防火,防腐性能好,具有较大的抗扭及抗倾覆能力(与钢结构相比),而且具有重量轻,构件延性好,增加净空高度和使用面积,同时缩短施工周期,节约模板(以上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特别在高层和超高层建筑用桥梁结构中,更加体现了它的承载能力和克服结构在施工技术难题的优点。 其缺点是结构需要特定的剪力连接件和专门焊接设备和专门焊接技术人员,与钢结构相比,还有一定量的二次抗火设计(指组合构件,而不是劲性构件),还有压型钢板混凝土组合析在施工期间,在混凝土初凝期,当混凝土厚度不够厚时(一般混凝土板厚应大于100mm),易使混凝土出现临时裂缝,特别指高标号混凝土(由于压型钢板阻止混凝土收缩所致)。 下面,我会介绍几种常见的组合结构,和它们的特点。 3.压型钢板与混凝土组合楼板

喇叭天线设计

1 课题背景 喇叭天线是一种应用广泛的微波天线,其优点是结构简单,频带宽,功率容量大,调整与使用方便。合理地选择喇叭天线尺寸,可以获得很好的辐射特性、相当尖锐的主瓣、较小副瓣和较高的增益。因此,喇叭天线应用非常广泛,它是一种常见的天线增益测试用标准天线。 喇叭天线就其结构来讲可以看成由两大部分构成:一是波导管部分,横截面有矩形,也有圆形;二是真正的喇叭天线部分。 波导部分相当于线天线中的馈线,是供给喇叭天线信号和能量的部分。对工作于厘米波或毫米波段内的面天线,如采用线状馈线,将因馈线自身的辐射损耗太大不能把能量传送到面天线上,所以,必须采用自身屏蔽效果很好的波导管作馈线。普通喇叭天线结构原理图如1.1所示。 图1.1 普通喇叭天线结构原理图 HFSS全称为High Frequency Structure Simulator,是美国Ansoft公司(注:Ansoft公司于2008年被Ansys公司收购)开发的全波三维电磁仿真软件,也是世界上第一个商业化的三维结构电磁仿真软件。该软件采用有限元法,计算结果

精准可靠,是业界公认的三维电磁场设计和分析的工业标准。 HFSS采用标准的Windows图形用户界面,简洁直观;拥有精确自适应的场解器和空前电性能分析能力的功能强大后处理器;能计算任意形状三维无源结构的S参数和全波电磁场;自动化的设计流程,易学易用;稳定成熟的自适应网格剖分技术,结果准确。使用HFSS,用户只需要创建或导入设计模型,指定模型材料属性,正确分配模型的边界条件和激励,准确定义求解设置,软件便可以计算并输出用户需要的设计结果。 HFSS软件拥有强大的天线设计功能,可以提供全面的天线设计解决方案,是当今天线设计最为流行的软件。使用HFSS可以仿真分析和优化设计各类天线,能够精确计算天线的各种性能,包括二维、三维远场和近场辐射方向图、天线的方向性系数、S参数、增益、轴比、输入阻抗、电压驻波比、半功率波瓣宽度以及电流分布特性等。

超宽带天线设计与研究详解

超宽带天线的研究与设计 中文摘要 近几年来,超宽带天线的研究已经成为热潮。本文的思想也是研究小型化超宽带平板天线,让其在生活中的硬件设计产品中满足超宽带天线的技术需要。因为超宽带天线在WiMAX和WLAN的窄带系统和装载切口天线设计结构上产生的影响。实现WiMAX和WLAN频带的双凹槽在超宽带天线结构设计。在设计过程中主要是使用HFSS软件进行天线结构的仿真优化。主要利用了HFSS软件仿真和天线结构的优化设计过程。我们针对其超宽带天线的性能参数,相应的提升平面单极子天线的基础研究。传统平面单极子天线与狭槽,狭槽装载方法的横截面,提出了几种平面单极子天线从频域和时域研究,从而从单极子天线的相关性能参数出发,研究平面单极子天线在频率范围为3.1GHZ-11GHZ,使超宽带天线能够达到市场对硬件方面的应用需求。 关键词:平面单极子天线;超宽带;HFSS仿真 I

Research and design of ultra-wideband antenna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the research of ultra-wideband antenna has become a boom. Thought of this paper is to study ultra-wideband planar antenna miniaturization, let the life in the hardware design of the product satisfy the need of ultra-wideband antenna. Because of ultra-wideband antenna in WLAN and WiMAX narrowband systems and the impact loading of incision on the antenna design. Both WiMAX and WLAN band grooves in the ultra-wideband antenna structure design. In the design process is mainly using HFSS software for simulation of antenna structure optimization. Mainly using HFSS software simulation and optimization of the antenna structure design process. We according to the performance of ultra-wideband antenna parameters, the corresponding increase of planar monopole antenna of basic research. Traditional planar monopole antenna and the slot, slot loading method of cross section, and puts forward several planar monopole antenna from frequency domain and time domain research, thus starting from the related performance parameters of monopole antenna, the planar monopole antenna in the frequency range of 3.1 GHZ - 11 GHZ, the ultra-wideband antenna can meet the market demand for hardware applications. Key words: Planar monopole antenna; Ultra-Wideband; HFSS simulation 目录 I

结构设计原理名词解释

1.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由配置预应力钢筋再通过张拉或其他办法建立预应力的结构。 2.混凝土的徐变:在荷载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应变随时间而增加的现象。 3.消压弯矩:由外荷载产生,使构件下边缘混凝土的预压应力恰好被抵消为零时的弯矩。 4.双筋截面:在拉压区都配置受力钢筋的截面。 5.短暂状况:指桥涵施工过程中承受临时性作用的状况。 6.部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在作用短期效应组合控制的正截面的受拉边缘可出现拉应力的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即1>λ>0。 7.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按照规定的标准试件和标准试验方式得到的混凝土强度基本代表值。(或用试验方法标准描述) 8.可变作用:在结构使用期间,其量值随时间变化,或其变化值与平均值相比较不可忽略的作用 9.配箍率:衡量钢筋混凝土受弯构件箍筋数量的一种指标,v sv sv bS A =ρ 10.张拉控制应力:锚下控制应力,张拉结束锚固时张拉力除以力筋的面积。有锚圈损失的要扣除。 11.换算截面:将钢筋和受压区混凝土两种材料组成的实际截面换算成一种拉压性能相同的假想材料组成的匀质截面。 12.剪跨比:0Vh M m =,实质是反映了梁内正应力与剪应力的相对比值。 13.承载力极限状态:结构或构件达到最大承载力或不适合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或变位的状态。 14.预应力混凝土:事先人为地在混凝土或钢筋混凝土中引入内部应力,且其数值和分布恰好能将使用荷载产生的应力抵消到一个合适程度的配筋混凝土。 15.条件屈服强度:对没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定义的名义屈服强度,取残余应变为0.2%时的应力作为屈服点。 16.T 梁翼缘的有效宽度:为便于计算,根据等效受力原则,把与梁肋共同工作的翼缘宽度限制在一定范围内,称为翼缘的有效宽度。 17.钢筋混凝土梁的界限破坏:指受拉钢筋屈服的同时受压混凝土压碎的状态。 18.预应力度:由预加应力大小确定的消压弯矩M 0与外荷载产生的弯矩M s 的比值,0s M M λ= 19.混凝土的收缩:混凝土凝结和硬化过程中体积随时间推移而减小的现象。(不受力情况下的自由变形) 20.单向板:长边与短边的比值大于或等于2的板,荷载主要沿单向传递。 21.最小配筋率:少筋梁与适筋梁的界限配筋率。 22.有效预应力:扣除预应力损失后,钢筋中实际存余的预应力值。 23.作用效应:结构对多所受作用的反应。 24.钢筋混凝土结构:由配置受力的普通钢筋或钢筋骨架的混凝土制成的结构。 25.抵抗弯矩图:沿梁长各个正截面按实际配置的总受拉钢筋面积能产生的抵抗弯矩的图形,即各表示各正截面所具有的抗弯承载力。 26.后张法:先浇注混凝土,等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所要求的值,再张拉钢筋,靠锚具来传递和保持预加应力。 27.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构件计算中,考虑构件长细比增大的附加效应使构件承载力降低的计算系数。 28.结构的可靠度:结构在规定的时间内,在规定的条件下,完成预定功能的概率。 29.双向板:当板为四边支承,但其长边2l 与短边1l 的比值2 /12≤l l 时,称双向板。板沿两个方向传递弯矩,受力钢筋应沿两个方向布置。 30.轴向力偏心距增大系数:考虑再弯矩作用平面内挠度影响的系数称为轴心力偏心距增大系数。 31.局部承压:指在构件的表面上仅有部分面积承受压力的受力状态。 32.材料强度的标准值:设计结构或构件时采用的材料强度的基本代表值。 33.混凝土的切线模量:过应力应变曲线上某一应力作切线,该切线的斜率即为相应于该

电大混凝土结构设计原理试卷及答案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2006--2007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科”期末考试土木工程专业 结构设计原理(本) 试题 2007年7月 一、选择题(30分,每题3分) 1.在《公桥规》中,所提到的混凝土标号是指( B .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 )。 2.采用两端张拉可减小( C .预应力筋与孔道壁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 )应力损失。 3.部分预应力混凝土与全预应力混凝土相比,具有(A .节省钢材 )优点。 4.临时结构广泛采用的钢结构连接方式为(C .螺栓连接 )。 5.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拉破坏一般发生在(B .剪跨比较大且箍筋数量较少时 )。 6.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不包括( D .耐火性 )。 7.对偏心受压构件,下述( .矩形截面l0/h>8 )情况必须考虑构件在弯矩作用平面内的挠曲对纵向力偏心矩的影响。 8.利用钢材约束,将混凝土由单向受压转变为三向受压的组合结构称为( B .钢管混凝土结构 )。 9.若要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在没有特定条件限制下,最有效的办法是( C 增加梁的高度 ) 10.钢筋混凝土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建立在( C .剪压破坏 )基础上的。 1.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不包括( D .耐火性)。 2.利用钢材约束,将混凝土由单向受压转变为三向受压的组合结构称为(B .钢管混凝土结构 )。 3.若要提高钢筋混凝土梁的抗弯承载能力,在没有特定条件限制下,最有效的办法是 ( C .增加梁的高度 ) 4.( D .“界限破坏’’梁 )的破坏特点是:受拉筋应力达到屈服的同时,受压混凝土压碎而梁立即破坏。 5.计算斜截面抗剪承载力时,若满足01038.0bh R Q j ,则 ( D .应增大纵向钢筋数量 )。: 6.钢筋混凝土斜截面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是建立在(C .剪压破坏 )基础上的。 7.计算偏心受压构件,当( )时,构件确定属于大偏心 受压构件。 8.大小偏心受压钢筋的破坏特征的根本区别就在于(C .受拉钢筋在截面破坏时能否达到抗拉屈服强度 )。 9.临时结构广泛采用的钢结构连接方式为(C .螺栓连接 )。 10.在《公路桥规》中,对钢筋混凝土简支梁,在梁腹两侧的纵向防裂钢筋布置应(A .上疏下密 11.在《公桥规》中,所提到的混凝土标号是指( D .混凝土的立方体强度 )。 12.当混凝土双向受力时,它的抗压强度随另一方向压应力的增大而(B .增加 )。 13.( C .适筋梁 )的破坏特点是:破坏始自受拉区钢筋的屈服,属于塑性破坏。 14·适筋梁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受拉钢筋刚好屈服后,则( B·该梁达到最大承载力,一直维持到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而破坏 )。 15·元腹筋梁斜截面的破坏形态主要有斜压破坏、剪压破坏和斜拉破坏三种。这三种破坏的性质是(都属于脆性破坏)。 1.利用钢材约束,将混凝土由单向受压转变为三向受压的组合结构称为(B .钢管混凝土结构 )。 2.普通碳素钢中,含碳量越高,则钢筋的(A .强度越高,延性越低 )。 3.适筋梁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受拉钢筋刚好屈服后,则( D .该梁承载力略有所增高,但很快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承载力急剧下降而破坏 )。 4.受弯构件设计时,当e>鼠时应(C .采用双筋梁 )。 5.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拉破坏一般发生在( B .剪跨比较大且箍筋数量较少时 )。A .剪跨比很小时 6.条件相同的元腹筋梁,发生斜压、剪压、斜拉三种破坏形态时,梁的斜截面抗剪承载力的大致关系是(A .斜压破坏的承载力>剪压破坏的承载力>斜拉破坏的承载力 )。 7.螺旋箍筋柱较普通箍筋柱承载力提高的原因是( C .螺旋筋约束了混凝土的横向变形 )。 8.大、小偏心受压钢筋的破坏特征的根本区别就在于( C .受拉钢筋在截面破坏时能否达到抗拉屈服强度 )。 9.条件相同的钢筋混凝土轴拉构件和预应力混凝土轴拉构件相比较(C .前者与后者的承载力和抗裂度相同 )。 10.所谓预应力混凝土是指( B .将压力直接施加在构件上 )。 11.减小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盯站的措施是( B .在钢模上张拉预应力钢筋 )。 12.砌体结构偏心受压构件计算内容包括( D .包括A 、B 、C 全部 )。 13.临时结构广泛采用的钢结构连接方式为(C .螺栓连接 )。 14.钢材的强度和塑性指标是由(A .静力拉伸试验 )获得的。 15.常用的焊接接头有3种形式:对接、搭接和角接,( C .搭接和角接 )连接都采用角焊缝连接。 2.当混凝土双向受力时,它的抗压强度随另一方向压应力的增大而(A .增加 )。 3.(A .适筋梁 )的破坏特点是:破坏始自受拉区钢筋的屈服,属于塑性破坏。 4.适筋梁在逐渐加载过程中,当受拉钢筋刚好屈服后,则( D .该梁承载力略有所增高,但很快受压区混凝土达到极限压应变,承载力急剧下降而破坏 )。 5.钢筋混凝土梁的斜拉破坏一般发生在( B .剪跨比较大且箍筋数量较少时 )。 6.以下破坏形式属延性破坏的是(A .大偏压破坏 )。 7.矩形截面偏心受压构件中,属于大偏心破坏形态是(D .偏心矩较大,配筋率不高 )。 8.部分预应力混凝土与全预应力混凝土相比,具有(A .节省钢材 )优点。 9.钢材的疲劳破坏属于(B .脆性断裂 )。 10.钢筋混凝土结构对钢筋性能的要求不包括(C .耐火性 )。

《钢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含答案).

钢结构设计原理试题库 一、填空题 1. 钢结构计算的两种极限状态是和。 2. 钢结构具有、、、、 和等特点。 3. 钢材的破坏形式有和。 4. 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有、、、 、、、和。 5. 影响钢材疲劳的主要因素有、、、 6. 建筑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指标是、、、 和。 7. 钢结构的连接方法有、和。 8. 角焊缝的计算长度不得小于,也不得小于。侧面角焊缝承受静载时,其计算长度不宜大于。 9.普通螺栓抗剪连接中,其破坏有五种可能的形式,即、、、、和。 10. 高强度螺栓预拉力设计值与和有关。 11. 轴心压杆可能的屈曲形式有、、和。 12. 轴心受压构件的稳定系数 与、和有关。 13. 提高钢梁整体稳定性的有效途径是、和。 14. 影响钢梁整体稳定的主要因素有、、、 和。 15.焊接组合工字梁,翼缘的局部稳定常采用的方法来保证,而腹板的局部稳定则常采用的方法来解决。 二、问答题 1.钢结构具有哪些特点? 2.钢结构的合理应用范围是什么? 3.钢结构对材料性能有哪些要求? 4.钢材的主要机械性能指标是什么?各由什么试验得到? 5.影响钢材性能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6.什么是钢材的疲劳?影响钢材疲劳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7.选用钢材通常应考虑哪些因素? 8.钢结构有哪些连接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9.焊缝可能存在的缺陷有哪些? 10.焊缝的质量级别有几级?各有哪些具体检验要求? 11.对接焊缝的构造要求有哪些? 12.角焊缝的计算假定是什么?角焊缝有哪些主要构造要求? 13.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残余变形是如何产生的?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残余变形对结 构性能有何影响?减少焊接残余应力和焊接残余变形的方法有哪些? 14.普通螺栓连接和摩擦型高强度螺栓连接,在抗剪连接中,它们的传力方式和破坏形 式有何不同? 15.螺栓的排列有哪些构造要求?

结构设计原理期末复习

第一章钢筋混凝土结构基本概念及力学性能 1. (1)混凝土与钢筋之间有良好的粘结力,使之能可靠地结合成一个整体,在荷载下共同变形.(2)混凝土与钢筋的温度线膨胀系数较为接近,不会破坏两者之间的粘结.(3)包围在钢筋外面的混凝土,起着钢筋免受锈蚀的作用,保证了钢筋与混凝土 具有良好的耐久性,耐火性,整体性,可模性好,取材容易结构自重较大,抗裂性能较差,施工受季节气候条件影响较大,修补或拆除较困难,而且现浇木结构消耗木材较多. f cu: 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150mm×150mm×150mm,20℃±2℃, 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f 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150mm×150mm×300mm, 相对湿度在95%以上的潮湿空气中养护28d) f t: 混凝土抗拉强度(100×100×500mm,或劈裂圆柱体试验得到的f ts×0.9=f t) f cd: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 ck: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标准值f tk:d 3. OC、下降段 DE三个阶段组成。 0.3fc左右时,应力——应变关系接近直线变化(OA段),混凝土处于弹性阶段工作。在压应力大于0.3fc后,随着压应力的增大,应力——应变关系愈来愈偏离直线,任一点的应变可分为弹性应变和塑性应变两部分。当应力达到0.8fc(B点)左右后,混凝土塑性变形显著增大,应力——应变曲线斜率急剧减小。当应力达到最大应力fc 时,应力应变曲线的斜率已接近于水平。 C后,混凝土的强度并不完全消失,随着应力 的减小(卸载),应变仍然增加,曲线下降坡度较陡。 条件。 4.徐变:在荷载的长期作用下,混凝土的变形将随时间而增加,亦即在应力不变的情况下, (1)混凝土在长期荷载作用下产生的应力大小;(2)加荷时混凝土的龄期;(3)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和配合比;(4)养护及使用条件下的温度与湿度。 (1)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和配合比;(2)构件的体表比;(3)构件的养护条件,使用环境的温度与湿度以及凡是影响混凝土中水分保持的因素。 5.钢筋强度指标:有明显流幅的钢筋:屈服强度,极限强度。(拉伸时还有伸长率)f sk:抗拉强度标准值f sd:抗拉强度设计值f sd’:抗压强度设计值 第二章结构按极限状态法设计计算的原则 在进行结构可靠度分析时, 设计基准期是指对结构进行可靠度分析时,结合结构使用期,考虑各种基本变量与时间的关系所取用的基准时间参数,设计基准期可参考结构使用寿命的要求适当选定,但二者不完全等同。当结构的使用年限超过设计基准期,表面它的失效概率可能会增大,不能保证其目标可靠指标,但不等于结构丧失了所要求的基本功能甚至报废。一般来说,使用寿命长,设计基准期也可以长一些,使用寿命短,设计基准期应短一些。通常设计基准期应该小于寿命期。 2. 答:持久状况、短暂状况和偶然状况。 、可变作用和偶然作用三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