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开大学《刑法学》期末考试备战考题全集

南开大学《刑法学》期末考试备战考题全集
南开大学《刑法学》期末考试备战考题全集

刑法复习大纲

刑法任课教师:张逢太

说明:因为本课程为开卷考试,同学们复习重点放在总论部分。分论部分命题只是铺垫。开卷考试可根据下列复习范围整体复习。本大纲主要是主观题部分,客观题可以参考平时作业题,案例分析可以结合教科书阅读。

1.刑法的性质、刑法的目、任务的是什么?

要点:阶级性法律性;惩罚犯罪保护人民;保护国家安全、经济基础、公民权利、社会秩序。

考核要点:刑法概念和性质

2刑法中“但书”的含义。

要点:前段补充;前段例外;前段限制。

考核点:刑法的体系

3.我国刑法对空间效力作了哪些规定?

要点:属地管辖、属人管辖、保护管辖、普遍管辖。

考核要点:刑法效力范围

4.我国刑法是如何规定对人的效力的?

凡是中国公民犯罪原则适用刑法,但法律最高刑3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不追究,但是国家工作人员和军人除外。

考核点:空间效力

5.我国刑法对溯及力是怎样规定的?

要点:从旧兼从轻原则

考核点:时间效力

6什么是犯罪客体?犯罪客体怎样分类?

要点:犯罪行为侵害的并为刑法保护的社会主义社会关系。分为一般客体‘同类客体和直接客体。

考核点:犯罪客体

7犯罪客体与犯罪对象的区别与联系。

要点:客体决定性质;客体是构成要件;客体一定受危害;客体是分类基础。

考核点:犯罪客体

8什么是刑法中的危害行为?它有哪些表现形式?不作为在什么条件下构成犯罪?

要点:在人的意志支配下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身体动静。分为作为和不作为。在不作为下构成犯罪需要:有作为的义务;有能力为;没有履行作为的义务。

考核点:犯罪的客观方面危害行为

9犯罪客观方面的概念?具体内容包括哪些?

要点:刑法规定的说明行为对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造成损害的外在事实特征。主要涉及:危害行为、危害结果、因果关系。

考核点:犯罪客观方面

10刑法对刑事责任年龄是怎样规定的?

要点:法律规定的行为人对自己实施的刑法所禁止的危害社会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分成不负、相对负和完全负刑事责任三个年龄段。

考核点:犯罪主体

11什么是刑事责任能力?精神病人、醉酒人、聋哑人和盲人的刑事责任能力如何规定的?

要点:行为人构成犯罪和承担刑事责任必须的刑法上辨认和控制能力。精神病人不负,醉酒人应负,又聋又哑的人和盲人也要负,但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考核点:犯罪主体中的责任年龄和能力。

12什么是犯罪故意?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各有什么特征?两者有什么区别?

要点: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结果,希望或放任结果。直接故意是希望结果,间接故意是放任结果。区别在于直接故意认识到发生的可能必然性,希望结果发生;间接故意只是认识到可能性,放任结果放生。

考核点:犯罪主观方面

13什么是犯罪的过失?两种过失各有什么特征?过于自信过失同间接故意有何区别?

要点:过失是应当预见结果的可能性,因为疏忽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却轻信避免。一个是应当预见,一个是有所预见轻信避免。过于自信和间接故意的区别在于虽然都预见了可能性,自信是认为可能不会转化为现实,但是间接故意对于可能

性转化为现实性没有错误估计。

考核点:犯罪主观方面

14犯罪的目的和动机?它们对直接故意犯罪定罪量刑有什么意义?

要点:目的是犯罪人通过犯罪达到的结果;犯罪动机是犯罪人通过犯罪实现结果的内部起因。

要点:犯罪的主观方面

15故意犯罪中有哪些犯罪形态?

要点:犯罪既遂、预备、未遂和终止。

16何谓犯罪预备?犯罪预备与犯意表示有何异同?

要点:犯罪预备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件犯意表示尚未落实行为。

考核点:犯罪的故意的停止形态

17犯罪未遂有哪些特征?犯罪未遂与犯罪既遂、犯罪预备有何区别?

要点:着手犯罪由于意志以外的原因未有得逞。与预备区别在于都是着手后的行为,与既遂的区别在于未遂是被迫停止,既遂是完成后或结果发生为标准。

考核点:犯罪的未遂、中止和既遂。

18什么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与犯罪未遂有什么区别?

要点:已经着手犯罪自动放弃或自动有效防止结果。区别在于一个是主动停止一个备胎、一个是因为意志以外原因停止。

考核点“故意犯罪的停止阶段。

19什么是共同犯罪?构成共同犯罪要具备哪些条件?

要点: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有共同故意;有共同行为。

考核点:共同犯罪概念和成立条件

20共同犯罪有哪些形式?

要点:任意的与必要的;事前通谋和事先无通谋;简单的和复杂的;一般的和特别的。

考核点:共同犯罪形式

21刑法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