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分类集训10大气压强流体压强及流速关系.doc

中考物理分类集训10大气压强流体压强及流速关系.doc
中考物理分类集训10大气压强流体压强及流速关系.doc

2019-2020 年中考物理分类集训10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大气压

1. ( 2015 昆明中考) 在海拔 2 千米以内,可以近似地认为海拔每升高12 米,大气压变化 1 毫米汞柱。随着海

拔的升高,大气压强__降低 __( 选填“降低”、“不变”或“升高”) 。若海平面处的大气压为p0,则海拔为h( h<2000m)处的大气压p x=__p0- h/12__( 只写解析式,不要求带单位) 。

2.( 2015 曲靖模拟 ) 如图甲是一把阴阳壶,壶把上开有两孔,可同时盛装两种液体,图乙为该壶的结构示意图,

使用时,若捂住甲孔,则倒出的是__乙 __液体,这是由于__大气压 __的作用。

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3. ( 2014 云南中考16 题 2 分 ) 如图所示,在装有乒乓球的玻璃杯上方沿水平方向用力吹气,乒乓球会从玻璃

杯中“飘”起来,这是由于吹气时,乒乓球上方的空气流速变大,气压变__小 __的缘故。潜水员深水作业时必须穿

抗压服,这是因为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__增大 __。

4.( 2013 云南中考17 题 2 分 ) 我国自主研制的“蛟龙号”探测器已在7000m的深海探测实验成功,到达7000m 深时,探测器受到的海水压强是__7×107__Pa。人站在铁路边观察火车通过时,要隔开一定距离,这是因为火车通

过时速度较快,导致其附近的空气流速变大而使气压变__小 __,容易把人“吸向”火车,发生安全事故。( 海水密度取 1.0 ×10 3kg/m 3,g取 10N/kg)

5. ( 2015 云南中考10 题 2 分 ) 湖面如镜,划桨泛舟。以划船的人为参照物,小船是__静止 __的;水鸟掠过湖

面时,翅膀上方空气流速__大于 __(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下方,翅膀上下表面存在压强差,形成升

力。

测量大气压

6.( 2015 楚雄模拟 ) 小明利用最大刻度值标有 2.5mL 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器材,对大气压的值进行测量。其实验

步骤如下:

a.先让注射器吸入少量水,然后将活塞推至注射器底端,当注射器的小孔充满水后,再用橡皮帽封住注射器

的小孔。

b.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地拉动注射器筒,

如图所示。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开始滑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7.5N 。

c.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4cm。

d.根据测量数据,算出大气压的值。

(1) 实验所用的器材为:注射器、弹簧测力计、细绳、橡皮帽、水和__刻度尺 __。

(2)此注射器活塞的横截面积是 __0.625__cm2,根据实验数据计算出大气压强是多少?

F 7.5N 5

解: p=S=0.625×10-4m2=1.2×10 Pa

(3)小明发现,同学们在做此实验时测得的大气压值误差很大,对此小明与同学找出了下列可能的原因:

①橡皮帽封住的注射器小孔中有残余气体。

②活塞与注射器筒壁间有摩擦

③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没有读准

④活塞与注射器筒壁不完全密封

上述原因一定会使测量值小于真实值的是( B )

A.①③ B .①④ C .②③D.②④

(4)小红对小明所做实验进行改进,在完成a、b 步骤,活塞口到注射器底端后,添加了“取下封住注射器小孔

的橡皮帽,再次水平向右慢慢匀速拉动注射器筒,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1.2N”这一实验步骤,这是为什么?

答: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

考点限时冲刺

( 时间: 60 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 ( 每小题 4 分,共 32 分)

1. ( 2015 成都中考 ) 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存在大气压的是( D )

A.火箭升空过程不断喷射高温燃气

B.坦克装有宽大的履带

C.医生推动活塞给病人注射药液

D.用吸管将杯中饮料吸入口中

2. ( 2015 常德中考 )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船闸是利用连通器原理工作的

B.海洋比陆地昼夜温差小是因为水的比热容大的缘故

C.人在高山上呼吸困难是因为高山上气压比山下气压高

D.并行的船不能靠得太近是因为流体中流速越大的位置压强越小

3.( 2015 滨州中考 ) 如图所示,是托里拆利实验的规范操作过程,关于托里拆利实验,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A )

A.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有少量空气

B.是大气压支持玻璃管内的水银柱不会下落

C.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

D.玻璃管倾斜不影响实验测量结果

4. ( 2015 海南中考 ) 下列实例中,利用“流体流速越大,压强越小”原理的是( B )

,A. 飞行的飞艇 ),B. 飞行的飞机 )

,C. 升空的热气球) ,D. 发射的火箭) 5. ( 2015 成都中考) 下列各种现象与其应用的物理知识之间的关系中,正确的是( A )

A.飞机获得升力起飞——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

B.热气球升空——大气压与温度的关系

C.水下潜水艇能够上浮——液体压强与深度的关系

D.航空母舰漂浮在海面——浮力与液体密度的关系

6.( 2014 石家庄中考 ) 小明同学在倒置的漏斗里放一个乒乓球,用手指托住乒乓球,然后将手指移开同时从漏

斗口向下用力吹气,如图所示,则乒乓球( B )

A.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B.不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C.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大

D.会下落,因为其上方气体流速增大,压强变小

7. ( 2015 邯郸模拟 ) 下面四幅图中能够证明大气压强存在的是( B )

,A) ,B) ,C) ,D) 8. ( 2015 昆明四中模拟) 下列事件中,属于利用大气压的是( A )

A.用吸管把饮料吸入嘴里

B.打针时,把药液注入肌肉里

C.瘪进去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烫一烫又能恢复原状

D.当壶中的水沸腾时,壶盖不断地跳动

二、填空题( 第 10、 11 小题各 4 分, 14 小题 6 分,其余每空 3 分,共38 分 )

9.( 2016 原创 ) 首次测出大气压值的著名实验是__托里拆利__实验。如图所示,A、B是一个连通器的两个上端

__下降 __( 选填“上升”、“下降”或“不变”) 。

开口,当用一个管子沿 B 开口吹气时,A开口一端的液面

10. ( 2015 楚雄模拟 ) 如图,小敏同学在喝牛奶时无意中发现,喝完牛奶的纸盒变瘪了。她疑惑不解:“自己

并未用力捏纸盒,怎么会变瘪呢?”请你告诉她纸盒变瘪的原因:__喝完牛奶后,纸盒内气体体积变大,纸盒内气

压小于大气压__。

11.( 2015 大理模拟) 河北五岳寨景区,享有“生态钻石”、“太行山物种基因库”之美誉。推算海拔2000 米主峰气压为__593__毫米高汞柱。( 近似认为2000 米以内,每升高12 米降低 1 毫米的汞柱气压) 12. ( 2015 文山模拟) 如图所示,飞机机翼模型静立在电子台秤上,当用电风扇对着模型吹风时,电子台秤的

示数比没有吹风时小,这说明模型上表面比下表面空气的流速__大__、压强 __小 __;将电风扇换成高速挡对着模型

吹风时,电子台秤的示数变得更小,说明风越大,模型受到的升力越__大 __。 ( 选填“大”或“小”)

13.( 2015 黄冈中考 ) 地效翼船 ( 如图 ) 是一种经济、安全的飞行器,其工作原理是:在贴近水面或地面飞行时,

离地表很近的带有翼刀或隔断端板的机翼下方,就会形成气流的堵塞,空气流速减小,压强__增大 __,使机翼上下表面间的压力差增大,从而产生一个__向上 __( 选填“向上”或“向下”) 的力。与轮船、飞机相比,没有了水和高

空气流的阻力,相同条件下,所需的推进功率__较小 __( 选填“较小”或“较大”) ,油耗较低。

14. ( 2015 福州中考 ) 如图所示,钢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下

后松开,墨水就被吸进橡皮管内。请解释其中的道理。

答:钢笔吸墨水时,按下弹簧片排出管内空气,松开后管内气压小于大气压,墨水在大气压的作用下被压进橡

皮管内。

三、实验探究题(12 分 )

15. ( 2015 南京中考 ) 利用吸管可以做物理小实验:

, 甲 ), 乙 )

(1)用吸管“取”水,如图甲所示,要求用这根两端开口的塑料吸管把一只杯子中的水取出一些,移到另一只

空杯中,现有以下四个动作:

a.用手指封住管口

b.将吸管移出水面到空杯上方

c.将吸管插入水中

d.松开封住管口的手指

以上四个动作的合理顺序是__cabd__( 填字母 ) 。这个实验的成功说明了__大气压 __的存在。

(2)如图乙所示,往吸管 B 中吹气,可以看到吸管 A 中的水面上升,以下现象中涉及的物理原理与之不同的有

__② __( 填序号 ) 。

①在火车站的站台上,人要与行驶的列车保持适当距离

②通过拍打窗帘清除它上面的浮尘

③平行于岸边航行的船不能靠岸太近

四、综合题 (18 分 )

16. ( 2015 大理模拟 ) 在德国马德堡市的广场上,1654 年曾经做过一个著名的马德堡半球实验,如图 1 所示,把两个半径约20cm的铜制空心半球合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用两支马队向相反的方向拉两个半球。

, 图 1), 图 2)

(1) 总共用了 16 匹马把两个半球拉开,则平均一对( 左右各一匹 ) 马产生的拉力是多少? ( 大气压的值约为

105Pa ,计算时把半球看成一个圆盘,

π取 3.14)

解:大气压产生的压力: F = pS =10 5

Pa × 3.14 × (0.2m) 2

F 拉 = 12560N

= 12560N ,一对马产生的拉力: 8 = 1570N ,

根据力的相互作用可知,一对马产生的拉力:

F ′ 拉 =F 拉= 1570N

(2) 某实验室供教学用的半球, 在正常气压下抽成真空后, 只需四个人便可拉开。 其原因是 __半球表面积较小 ( 或半径小、或体积较小 ) ,产生的大气压力小 __。

(3) 如图 2 是同学们用高压锅模拟马德堡半球实验,如果他们没有抽气机,应怎样将高压锅里的空气尽量排除呢?请说出你的办法。

答:在高压锅里放少量水加热至沸腾,赶走里面的空气,然后盖严锅盖,让其冷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