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的机理及处理措施

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的机理及处理措施
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的机理及处理措施

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的机理及处理措施

1煤层的顶底板

煤层的顶底板是指煤系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的岩层,按照沉积顺序,在正常情况下,位于煤层之下,先于煤层生成的岩层是底板;位于煤层之上,在煤层形成之后的岩层叫顶板。由于沉积物质和沉积环境的差异,顶底板岩层性和厚度各不相同,在开采过程中破碎,冒落的情况也就不同,了解这些岩层的岩性特征、厚度、层理及节理发育程度,强度及含水性等,对确定顶板管理和巷道支护方式均有重要意义。

根据顶底板岩层相对煤层的位置和垮落性能,强度等特征的不同,从上至下顶板划分为基本顶(老顶)、直接顶、伪顶三个部分;底板分为伪底、直接底及老底三个部分。不过,对于某个特定的煤层来说,其顶底板的这六个组成部分不一定发育俱全。可能缺失某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岩层。

1.1煤层的顶板

1.1.1伪顶:是紧贴煤层之上的,极易随煤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的较薄岩层,厚度一般为0.3~0.5m,多由页岩、炭质页岩等组成。

1.1.2直接顶:是直接位于伪顶或煤层(如无伪顶)之上岩层,常随着回撤支架而垮落,厚度一般在1~2m,多由泥岩、而岩、粉砂岩等较易垮落的岩石组成。

1.1.3基本顶:又叫老顶,是位于直接顶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此

时无直接顶和伪顶)的厚而坚硬的岩层。常在采空区上方悬露一段时间,直到达到相当面积之后才能垮落一次,通常由砂岩、砾岩、石灰岩等坚硬岩石的组成。

1.2煤层底板

1.2.1伪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薄层软弱岩层,多为炭质页岩或泥岩,厚度一般为0.2~0.3m。

1.2.2直接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硬度较低的岩层,厚度一般由几十厘米到1米左右,通常由泥岩、页岩或粘土岩。若直接底为粘土岩,则遇水后易膨胀,可能造成巷道底鼓与支架插底现象,轻者影响巷道运输与工作面支护,重者可使巷道遭受严重破坏。

1.2.3老底:指位于直接底之下,比较坚硬的岩层,多为砂层,石灰岩等。

2采煤工作面顶板分类

根据工作面顶板冒落的难易程度,将顶板分为五类。

2.1易冒落的松软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煤层顶板是易垮落的松软岩层,回柱后顶板能立即冒落,且能填满采空区。这类顶板由于冒落比较充分,使位于裂隙带的老顶岩层,在回采过程中,很容易取得平衡,因而老顶的开裂,弯曲下沉,对工作面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工作面来压比较缓和,无明显的周期压力,靠采空区一侧的顶板下沉量较稳定,顶板容易管理。

2.2中等冒落性的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直接顶,厚度一般小于煤层

顶板管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

顶板管理专项安全技术措 施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顶板管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解决方案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一、工作面概况 截至20xx年12月15日4点班,XXXX工作面机头还 有46m停采,机尾还有48.4m停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 自12#架到机尾煤墙酥软,其中51#-62#架、28#-42#出 现片帮、70#-82#架底板破碎,机尾三角区出现局部漏 顶,并且工作面现为上山开采,工作面正处于周期来压期 间工作面顶板压力大,尤其机尾及轨顺矿压显现明显,现 已经审批《XXXX工作面收尾安全技术措施》,编号为 XXXXXX2013-17-01-200,为了加强对工作面的顶板管 理,确保工作面顺利、安全的回采以及收尾的顺利进行, 特制顶板管理安全措施如下。 二、适用地点:XXXX工作面

三、劳动组织 部室领导:1名/班;跟班副队:1名/班;班组长:1名/班。当班所有成员。 四、顶板管理: 1、检修班加强支架、泵站检修,保证支架的每根立柱完好,保证支架的出撑力不小于24Mpa,泵站压力不小于30Mpa。支架初撑力连续3架不达标的,必须停机处理后方可继续作业;支架初撑力达标率不低于95%。 2、推进过程中出现支架破管、跑漏液;支架、逼帮板、后尾梁出现自落必须停机处理,处理后方可继续作业。 3、加强对各设备的检修,尤其是前后溜,确保不因设备故障导致生产事故。 4、针对机尾(头)三角区、工作面顶板破碎的区域、提前进行加注大成加固Ⅰ号的方法进行管理顶板。(已审

煤矿顶板、老顶的划分及标准

根据顶底板岩层相对煤层的位置和垮落性能,强度等特征的不同,从上至下顶板划分为基本顶(老顶)、直接顶、伪顶三个部分;底板分为伪底、直接底及老底三个部分。不过,对于某个特定的煤层来说,其顶底板的这六个组成部分不一定发育俱全。可能缺失某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岩层。 1.1煤层的顶板 1.1.1伪顶:是紧贴煤层之上的,极易随煤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的较薄岩层,厚度一般为0.3~0.5m,多由页岩、炭质页岩等组成。 1.1.2直接顶:是直接位于伪顶或煤层(如无伪顶)之上岩层,常随着回撤支架而垮落,厚度一般在1~2m,多由泥岩、而岩、粉砂岩等较易垮落的岩石组成。 1.1.3基本顶:又叫老顶,是位于直接顶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此时无直接顶和伪顶)的厚而坚硬的岩层。常在采空区上方悬露一段时间,直到达到相当面积之后才能垮落一次,通常由砂岩、砾岩、石灰岩等坚硬岩石的组成。 1.2煤层底板 1.2.1伪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薄层软弱岩层,多为炭质页岩或泥岩,厚度一般为0.2~ 0.3m。 1.2.2直接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硬度较低的岩层,厚度一般由几十厘米到1米左右,通常由泥岩、页岩或粘土岩。若直接底为粘土岩,则遇水后易膨胀,可能造成巷道底鼓与支架插底现象,轻者影响巷道运输与工作面支护,重者可使巷道遭受严重破坏。 1.2.3老底:指位于直接底之下,比较坚硬的岩层,多为砂层,石灰岩等。 2 采煤工作面顶板分类 根据工作面顶板冒落的难易程度,将顶板分为五类。 2.1易冒落的松软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煤层顶板是易垮落的松软岩层,回柱后顶板能立即冒落,且能填满采空区。这类顶板由于冒落比较充分,使位于裂隙带的老顶岩层,在回采过程中,很容易取得平衡,因而老顶的开裂,弯曲下沉,对工作面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工作面来压比较缓和,无明显的周期压力,靠采空区一侧的顶板下沉量较稳定,顶板容易管理。 2.2中等冒落性的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直接顶,厚度一般小于煤层平等的6~8倍,其上部为比较坚硬的老顶,虽然回柱后直接顶随之垮落,但因厚度不大,不能填满采空区,老顶则置于悬露状态,当工作面推进一段距离后老顶才开始垮落,此时因采空区落差较大,致使工作面呈现周期来压状态,严重时可使采场切顶垮面。对于这类顶板应注意老顶的活动规律。 2.3难冒落的坚硬顶板。这类顶板的特点是老顶直接赋于煤层之上,或有一伪顶,无直接顶,由于老顶垮时采空区的落差太大,使工作面呈现明显的周期来压,工作面平时的下沉量及下沉速度较小,而当周期来压时下沉速度急剧增加,工作面顶板情况迅速恶化,应当注意及时采取措施。 2.4极难冒落的坚硬顶板。这类顶板的特点是煤层板为极其坚硬的整体性厚岩层,在采空区能悬露上万平方米而不垮落,当垮落时则能形成暴风,致使工作面造成垮面和严重破坏。 2.5可塑性弯曲的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直接顶,虽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坚硬岩层(如

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技术措施【最新版】

煤矿顶板管理专项技术措施 一、矿山压力显现基本因素分析 (一)煤层顶底板 本矿井田内含煤地层为西山窑组下段,岩性由河流相、湖泊相、泥炭沼泽相形成的砂砾岩、粉砂岩、炭质泥岩和煤层组成。 地质报告重点对B5、B7煤层顶底板岩石物理力学性质进行采样测试,分述如下。 1)B5煤层顶板 该煤层直接顶板以中-细砂岩为主,厚度一般在25m左右。干燥情况下岩石较坚硬,力学强度较高,据测试煤层直接顶板在饱和状态下单向抗压强度为0.2-0.23MPa,干燥状态下单向抗压强度为72.1-73.5MPa,天然状态下单向抗压强度为22.2-24.1MPa,天然状态下单向抗拉强度为 2.4-2.3MPa,天然状态下直剪切强度为 4.5-4.7MPa,软化系数为0.00,属易软化的岩石。

2)B5煤层底板 该煤层直接底板为粉砂岩,厚度3.5m左右,据测试粉砂岩在饱和状态下单向抗压强度为 1.4-1.5MPa,干燥状态下单向抗压强度为22.9-23.1MPa,天然状态下单向抗拉强度为8.4-8.6MPa,软化系数为0.06-0.05,属软弱岩石 3)B7煤层顶板. 该煤层顶板为粉砂岩,岩石破碎,稳定性差,据测试粉砂岩在饱和状态下单向抗压强度为 5.8MPa,干燥状态下单向抗压强度为27.5MPa,天然状态下单向抗压强度为11.2MPa,天然状态下直剪切强度为 10.3MPa,软化系数为0.21,属软弱强度的岩石。 二、顶板事故防治及装备 1、根据井田煤层赋存条件,顶底板岩性情况和所选用的采煤法的开采特点及地面地形地物情况,确定工作面顶板管理方式为全部垮落法,工作面支护配备

ZJH1200/14/30(X-1TY)型悬移顶梁液压支架,端头支护采用DZ28-3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用二、四排支护;工作面超前支护采用DZ28-30/100型单体液压支柱支护。 2、工作面在回采过程中必须在上下顺槽距工作面20m 范围内进行超前支护,强化工作面端头及上下顺槽的支护强度。 3、本矿井煤层及顶底板稳定性一般,顶板岩石多为软弱岩石,主要开拓准备巷道(井筒、石门)锚喷支护,对煤层巷道挂金属网,硐室支护用料石碹支护。 4、采掘工作面敲帮问顶,掘进工作面遇到松软岩层要进行支护。掘进工作面在放炮后支护之前采用木支柱进行临时支护。 三、强制放顶 本矿井采用全部垮落法管理顶板,当顶板较硬不易垮落时,避免工作面受到初次来压及周期来压时大面积来压的严重威胁,采用循环浅孔,步距深孔爆破放落顶板的方法。原理是工作面推进时每循环采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2020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2020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2020版) 一、顶板分类 1、坚硬顶板。没有直接顶,或有直接顶也较坚硬,顶板不能自然冒落,悬顶距离达2刀以上,即使采用常规挑顶手段,挑冒顶高度也达不到采高的1.5倍。 2、复合顶板。这种顶板是直接顶较薄易冒落,能随放随冒,冒落高度小于采高的1.5倍,易冒直接顶上部岩层坚硬,采动后易冒直接顶与上部岩层间易离层,拉架后冒落不同步,产生不同步下沉。 3、破碎顶板。这种顶板裂隙发育,煤层采动后顶板暴露时间极短,用现有一般支护手段还来不及支护就冒落,其破碎易冒厚度大于或等于采高的1.5倍。 4、稳定顶板。除上述三种情况外,其余的为稳定顶板。这种顶板能自然冒落,一般不出现悬顶,即使局部出现悬顶,采用常规的挑顶手段能使其冒落充分。

二、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基础工作 1、在综采工作面采区设计前,要有地质部门提供的详细地质资料,对工作面的煤层赋存、煤质硬度、煤层倾角、夹石、断层构造、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瓦斯涌出量、瓦斯动力、无煤带、火成岩侵入带及有无炭柱等要全面探明、查清。 2、各矿的矿压观测小组,要加强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工作,逐步摸清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分析研究液压支架的工作状况,为安全生产和今后支架选型提供科学依据。 3、每个综采队要配备采煤技术人员,负责收集工作面顶板压力情况和有关地质资料,认真分析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并制定有效的顶板管理措施。 4、各矿采煤工作面必须建立工作面技术档案。记载地质构造带、围岩变化带、积水区域、掘进和开采影响范围内采空区、老巷等情况,为下分层开采提供支护设计依据。 5、每个采煤工作面,都应根据本煤层和邻近采区的地质和矿压观测等资料,确定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方法、支护方式,作为编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基础工作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技 术基础工作 集团企业公司编码:(LL3698-KKI1269-TM2483-LUI12689-ITT289-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基础工作1、在综采工作面采区设计前,要有地质部门提供的详细地质资料,对工作面的煤层赋存、煤质硬度、煤层倾角、夹石、断层构造、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瓦斯涌出量、瓦斯动力、无煤带、火成岩侵入带及有无炭柱等要全面探明、查清。 2、加强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工作,逐步摸清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分析研究液压支架的工作状况,为安全生产和今后支架选型提供科学依据。 3、及时收集工作面顶板压力情况和有关地质资料,认真分析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并制定有效的顶板管理措施。 4、采煤工作面必须建立工作面技术档案。记载地质构造带、围岩变化带、积水区域、掘进和开采影响范围内采空区、老巷等情况,为下分层开采提供支护设计依据。 5、每个采煤工作面,都应根据本煤层和邻近采区的地质和矿压观测等资料,确定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方法、支护方式,作为编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依据和内容。凡没有矿压观测资料和支护设计的作业规

程,不得审批。新投产矿井、新开采煤层应在生产中逐步积累矿压观测资料。 6、矿井应制定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顶板监测及矿压观测预报制度,并认真执行。矿压观测资料的收集处理应及时反馈,指导生产,并定期进行顶板压力预报。 7、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老顶来压、过断层、过破碎带、过老窑、工作面收尾等,必须事先拟定周密的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分管生产的副矿长应组织安全、生产、技术部门人员和队长到现场指挥,直至处理完毕为止。 8、采煤工作面在停产或节日放假前必须对工作面加强支护,缩到最小控顶距,防止顶板来压,造成垮冒。 初次放顶 1、炮采工作面要编制专门的初次放顶设计,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设计中对炮眼位置、炮眼距离、深度、角度、装药量、放炮方式、放顶步距等都要做具体规定。缓倾斜煤层坚硬顶板挑冒高度不得小于采高的1.5倍。

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的机理及处理措施

编号:AQ-JS-06687 ( 安全技术)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的机理及处理措施Classification of coal seam working face roof, mechanism of roof fall and treatment measures

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的 机理及处理措施 使用备注:技术安全主要是通过对技术和安全本质性的再认识以提高对技术和安全的理解,进而形成更加科 学的技术安全观,并在新技术安全观指引下改进安全技术和安全措施,最终达到提高安全性的目的。 1煤层的顶底板 煤层的顶底板是指煤系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的岩层,按照沉积顺序,在正常情况下,位于煤层之下,先于煤层生成的岩层是底板;位于煤层之上,在煤层形成之后的岩层叫顶板。由于沉积物质和沉积环境的差异,顶底板岩层性和厚度各不相同,在开采过程中破碎,冒落的情况也就不同,了解这些岩层的岩性特征、厚度、层理及节理发育程度,强度及含水性等,对确定顶板管理和巷道支护方式均有重要意义。 根据顶底板岩层相对煤层的位置和垮落性能,强度等特征的不同,从上至下顶板划分为基本顶(老顶)、直接顶、伪顶三个部分;底板分为伪底、直接底及老底三个部分。不过,对于某个特定的煤

层来说,其顶底板的这六个组成部分不一定发育俱全。可能缺失某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岩层。 1.1煤层的顶板 1.1.1伪顶:是紧贴煤层之上的,极易随煤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的较薄岩层,厚度一般为0.3~0.5m,多由页岩、炭质页岩等组成。 1.1.2直接顶:是直接位于伪顶或煤层(如无伪顶)之上岩层,常随着回撤支架而垮落,厚度一般在1~2m,多由泥岩、而岩、粉砂岩等较易垮落的岩石组成。 1.1.3基本顶:又叫老顶,是位于直接顶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此时无直接顶和伪顶)的厚而坚硬的岩层。常在采空区上方悬露一段时间,直到达到相当面积之后才能垮落一次,通常由砂岩、砾岩、石灰岩等坚硬岩石的组成。 1.2煤层底板 1.2.1伪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薄层软弱岩层,多为炭质页岩或泥岩,厚度一般为0.2~0.3m。 1.2.2直接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硬度较低的岩层,厚度一般由

采煤工作面顶板控制方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采煤工作面顶板控制方法 (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7628-50 采煤工作面顶板控制方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采煤工作面顶板事故分类方法 按工作面顶板冒落范围和伤亡人数,将工作面顶板事故分为局部冒顶和大型冒顶两类; 局部冒顶一般是由于已遭受一定程度破坏的直接顶未被及时支护或支架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甚至失效而造成的。受原生、地质构造、采动等影响,直接顶中会产生许多交错的裂隙,使直接顶的连续性遭受一定程度的破坏,这样,一旦支护不及时或支架失去作用,局部范围内的岩块就可能会冒落而发生局部冒顶。一般把直接位于煤层上方的一层或几层性质相近的岩层称为直接顶。在煤层与直接顶之间有时存在厚度极薄、随采随冒的岩层称为伪顶。大型冒顶多发生在直接顶初次垮落、基本顶初次来压及周围来压期间或者发生在坚硬难冒的厚层顶板大面积跨落时。这是由于

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的机理及处理措施

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的机理及处理措施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的机理及处理措施1煤层的顶底板 煤层的顶底板是指煤系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的岩层,按照沉积顺序,在正常情况下,位于煤层之下,先于煤层生成的岩层是底板;位于煤层之上,在煤层形成之后的岩层叫顶板。由于沉积物质和沉积环境的差异,顶底板岩层性和厚度各不相同,在开采过程中破碎,冒落的情况也就不同,了解这些岩层的岩性特征、厚度、层理及节理发育程度,强度及含水性等,对确定顶板管理和巷道支护方式均有重要意义。 根据顶底板岩层相对煤层的位置和垮落性能,强度等特征的不同,从上至下顶板划分为基本顶(老顶)、直接顶、伪顶三个部分;底板分为伪底、直接底及老底三个部分。不过,对于某个特定的煤层来说,其顶底板的这六个组成部分不一定发育俱全。可能缺失某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岩层。 1.1煤层的顶板

1.2煤层底板 2采煤工作面顶板分类 根据工作面顶板冒落的难易程度,将顶板分为五类。 2.1易冒落的松软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煤层顶板是易垮落的松软岩层,回柱后顶板能立即冒落,且能填满采空区。这类顶板由于冒落比较充分,使位于裂隙带的老顶岩层,在回采过程中,很容易取得平衡,因而老顶的开裂,弯曲下沉,对工作面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工作面来压比较缓和,无明显的周期压力,靠采空区一侧的顶板下沉量较稳定,顶板容易管理。

2.2中等冒落性的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直接顶,厚度一般小于煤层平等的6~8倍,其上部为比较坚硬的老顶,虽然回柱后直接顶随之垮落,但因厚度不大,不能填满采空区,老顶则置于悬露状态,当工作面推进一段距离后老顶才开始垮落,此时因采空区落差较大,致使工作面呈现周期来压状态,严重时可使采场切顶垮面。对于这类顶板应注意老顶的活动规律。 2.3难冒落的坚硬顶板。这类顶板的特点是老顶直接赋于煤层之上,或有一伪顶,无直接顶,由于老顶垮时采空区的落差太大,使工作面呈现明显的周期来压,工作面平时的下沉量及下沉速度较小,而当周期来压时下沉速度急剧增加,工作面顶板情况迅速恶化,应当注意及时采取措施。 2.4极难冒落的坚硬顶板。这类顶板的特点是煤层板为极其坚硬的整体性厚岩层,在采空区能悬露上万平方米而不垮落,当垮落时则能形成暴风,致使工作面造成垮面和严重破坏。 2.5可塑性弯曲的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直接顶,虽是具有一定厚度的坚硬岩层(如砂岩、石灰岩),但由于其中存在有平行于工作面的节理裂隙,采煤后顶板下沉,在移动过程中断裂成块,但仍互相挤在一起具有传递水平的能力,就像“砌体梁”一样,各岩块互相牵制而成平衡,随工作面推进顶板弯曲下沉接触底板。

顶板管理措施

编号:SM-ZD-48752 顶板管理措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顶板管理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羊场煤矿矿区地质条件较差,断层比较发育,同时构造也较为复杂。矿区地处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上游的罗细河支流,属构造-剥蚀山地貌,发育单面山,单面山脊之间组成单斜谷地。总体上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山脉呈南-北西凸出的弧形展布,构成区内地表分水岭,矿区内无大的河流和地表水体,但冲沟较发育,最低侵蚀基准面位于矿区东南角河底,标高为+1290m。矿区地层主要以碎屑岩分布为主,包括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地形坡度上段一般30~40°,下段一般20~30°,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砂泥岩,地形坡度一般5~15°。 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区滇黔桂台向斜黔西南台凹西缘旧普安向斜南东翼,地层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南西,倾角24-36°平均30,为一单斜构造。未发现褶曲,断层较发育,矿区内共发现断层6条(F48、F45、F43、F42、F41、F39)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实用版

YF-ED-J557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实用 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实用版 提示:该管理制度文档适合使用于工作中为保证本部门的工作或生产能够有效、安全、稳定地运转而制定的,相关人员在办理业务或操作设备时必须遵循的程序或步骤。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一、顶板分类 1、坚硬顶板。没有直接顶,或有直接顶也 较坚硬,顶板不能自然冒落,悬顶距离达2刀 以上,即使采用常规挑顶手段,挑冒顶高度也 达不到采高的1.5倍。 2、复合顶板。这种顶板是直接顶较薄易冒 落,能随放随冒,冒落高度小于采高的1.5 倍,易冒直接顶上部岩层坚硬,采动后易冒直 接顶与上部岩层间易离层,拉架后冒落不同 步,产生不同步下沉。 3、破碎顶板。这种顶板裂隙发育,煤层采

动后顶板暴露时间极短,用现有一般支护手段还来不及支护就冒落,其破碎易冒厚度大于或等于采高的1.5倍。 4、稳定顶板。除上述三种情况外,其余的为稳定顶板。这种顶板能自然冒落,一般不出现悬顶,即使局部出现悬顶,采用常规的挑顶手段能使其冒落充分。 二、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基础工作 1、在综采工作面采区设计前,要有地质部门提供的详细地质资料,对工作面的煤层赋存、煤质硬度、煤层倾角、夹石、断层构造、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瓦斯涌出量、瓦斯动力、无煤带、火成岩侵入带及有无炭柱等要全面探明、查清。 2、各矿的矿压观测小组,要加强综采工作

综采工作面顶板事故防范措施实用版

YF-ED-J5251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综采工作面顶板事故防范 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综采工作面顶板事故防范措施实 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1、改善采煤工艺,强化现场安全管理,严 格执行敲帮问顶制度。 2、加强采煤工作面的支护设计,采煤工作 面的作业规程要切合实际,可操作性强。 3、加强工作面工程质量管理,确保工作面 煤壁和支架都保证直线,防止压力局部集中造 成片帮、冒顶。 4、工作面上大板前必须使用2-3块适合长 度的半圆(道木)对上料支架两端相邻支架煤 墙采取戗半圆(顶网)逼帮措施。

5、综采工作面两巷超前棚在架设或回撤之前,必须先在π型钢梁两端用型号不低于10#的铅丝双股防护,铅丝头必须扭弯锁紧,扭结不少于三扣,防止受重力脱开。 6、工作面出现煤墙片帮等现象时,要及时超前移架或采用有效办法管理顶板,控制漏顶、冒顶事故的发生。 7、工作面顶板破碎、煤墙片帮严重时,必要时要采取加注化学材料来加固顶板、煤墙,防止片帮冒顶事故发生。 8、煤墙片帮宽度超过300mm必须及时超前拉架管理,对于煤墙片帮未超过规定宽度但煤体松软的区域,也要采取超前拉架管理,以便逼帮板逼住煤墙,防止煤墙片帮。 9、对于超前拉架后,支架逼帮板仍留不住

煤层按倾角分类

煤层按倾角分类: 近水平煤层< 8 缓(倾)斜煤层 8 ~ 25 中(倾)斜煤层 25 ~ 45 急(倾)斜煤层> 45 按厚度分类: 薄煤层< 1.3m 中厚煤层 1.3 ~ 3.5m 厚煤层> 3.5m 稳定性分类: 稳定煤层 较稳定煤层 不稳定煤层 极不稳定煤层 评价煤质的常用指标:水分( W )、灰分( A )、挥发分( V )和固定碳( FC )、发热量( Q )、胶质层厚度( Y )、粘结指数( Gr.l )、含矸率。 中国煤的分类。 工业储量,可采储量,远景储量,设计损失煤量的概念。 A 、 B 、 C 、 D 级储量,煤炭储量分类表。钻孔柱状图,地质剖面图,煤层底板等高线图。常用的采掘工程图。 2. 煤田的划分 煤田、井田的概念。煤田划分为井田的原则及井田境界的划分方法。井田储量、矿井生产能力和服务年限以及三者之间关系: 我国各类矿井服务年限的要求。储量备用系数 K 的含义及取值。井型的概念。 井型分类。 大型矿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120 、 150 、 180 、 240 、 300 、 400 、 500 万 t/a 及 500 万 t/a 以上的矿井; 300 万 t/a 以上的矿井为特大型矿井。 中型矿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45 、 60 、 90 万 t/a 。 小型矿井:矿井设计生产能力为 9 、 15 、 21 、 30 万 t/a 。 3. 井田内的再划分 常用井巷名称及含义。阶段、水平、开采水平的概念。 井田划分为阶段和水平,阶段内再划分:采区式和带区式划分。采区走向长度和倾斜长度的确定。阶段再划分为带区的条件。采区和带区的开采顺序。 矿井主要生产系统:运煤系统、通风系统、运料排矸系统、排水系统。 开拓巷道、准备巷道、回采巷道的概念及范围。 4. 井田开拓 井田开拓及开拓方式的概念。开拓方式按井筒形式分为:立井开拓、斜井开拓、平硐开拓、综合开拓。 立井开拓:立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的巷道布置及主要生产系统。立井单水平分带式开拓的巷道布置及主要生产系统,分带式开拓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斜井开拓:斜井多水平分区式开拓的巷道布置及主要生产系统。斜井井筒的布置及适用条件,底板穿层斜井和顶板穿层斜井。 平硐开拓:平硐的形式:走向平硐和垂直走向平硐。两者的适用条件。 三种开拓方式比较和综合开拓。 5. 井田开拓中几个问题分析 上、下山开采的概念。上、下山开采在掘进方面、运输方面、排水方面通风方面的不同特点及其优缺点。下山开采的适用条件。 水平高度的概念。影响开采水平高度的主要因素。开采水平高度的确定。 开采水平大巷包括阶段运输大巷和阶段回风大巷。根据煤层数目和间距不同,阶段运输大巷有分煤层运输大巷、分组集中运输大巷及集中运输大巷。各种大巷布置方式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井筒位置确定原则。

顶板管理预防措施

顶板管理预防措施 一、要建立健全顶板管理制度,切实加强顶板管理。要有科学合理的作业规程,规程要针对地质构造特别是针对顶板构造岩,上下周围采动情况,选择合理的支护形式,对初次落顶,初次采压要做出具体规定。规程要经会审批准,要认真组织工作面所有干部、工人学习和考核并定期再学习和再考核。用作业规程指导生产,管好顶板,杜绝无章开工和违章作业。 二、地质构造发生变化要及时补充修改作业规程,采取加强支护措施,防止因地质条件变化而发生冒顶事故。在工作面贯通、过空巷时更应采取专门措施。巷道开口处要架好抬棚和锁口棚,过交岔口或断面改变时要有特殊措施。 三、搞好支架的工程质量,保证支架质量好,支撑力足,无论时架棚、打点柱、砌碹都要做到支护及时,消灭空棚缺柱,都要做到保证质量,消灭偷工减料的“等劲柱”以及迎山角度不够,不直不正、不牢不稳和不到底的支架。 四、保证支护材料的规格,做到支护材料供应工作不使用脆性的杨木、桦木作棚子梁柱,不使用腐朽木材做支护材料。 五、规范人的行为,一是干部要加强责任心,切实加

强现场顶板管理,对初来、收尾回收、撤除运输设备、巷道贯通等,关键工作要制定专门措施,干部跟班防岗,加强现场指挥和现场管理,提高工程质量和操作质量,确保安全生产,还要做好顶板压力观测工作和支护质量检查验收工作。每个职工都要照章作业,精心操作,确保支护数量和质量,把顶板管理工作落实在每个有关人员头上,人人把关,管好顶板。 六、认真执行敲帮问顶制度,做到“一观察、二敲问、三处理”。 七、加强巷道维护,防止巷道冒顶,掘进头要搞好临时支护和前探支护,这是防止掘进工作面迎头冒顶的有力措施,巷道失修要及时加架补套棚子防止冒顶堵人,在替换损坏支架时,一定要做到从外往里、先支后回,不准同时回替两架棚子。 八、无论在井下什么地方工作,都要注意防止顶板事故,特别注意要一是在工作前要预先看好,清理安全退路,一旦发现险情能迅速撤退;二是不要背向煤帮工作;三是不要在无支护或支护不好的地方工作、停留和休息。只要时时注意处处小心,就能预防事故发生。

《安全管理》之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

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 一、顶板分类 1、坚硬顶板。没有直接顶,或有直接顶也较坚硬,顶板不能自然冒落,悬顶距离达2刀以上,即使采用常规挑顶手段,挑冒顶高度也达不到采高的1.5倍。 2、复合顶板。这种顶板是直接顶较薄易冒落,能随放随冒,冒落高度小于采高的1.5倍,易冒直接顶上部岩层坚硬,采动后易冒直接顶与上部岩层间易离层,拉架后冒落不同步,产生不同步下沉。 3、破碎顶板。这种顶板裂隙发育,煤层采动后顶板暴露时间极短,用现有一般支护手段还来不及支护就冒落,其破碎易冒厚度大于或等于采高的1.5倍。 4、稳定顶板。除上述三种情况外,其余的为稳定顶板。这种顶板能自然冒落,一般不出现悬顶,即使局部出现悬顶,采用常规的挑顶手段能使其冒落充分。 二、采煤工作面顶板管理技术基础工作 1、在综采工作面采区设计前,要有地质部门提供的详细地质资料,对工作面的煤层赋存、煤质硬度、煤层倾角、夹石、断层构造、顶底板岩性、水文地质、瓦斯涌出量、瓦斯动力、无煤带、火成岩侵入带及有无炭柱等要全面探明、查清。 2、各矿的矿压观测小组,要加强综采工作面矿压观测工作,逐步摸清各煤层综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规律,分析研究液压支架的工作状况,为安全生产和今后支架选型提供科学依据。 3、每个综采队要配备采煤技术人员,负责收集工作面顶板压力情况和有关地质资料,认真分析工作面矿压显现规律,并制定有效的顶板管理措施。 4、各矿采煤工作面必须建立工作面技术档案。记载地质构造带、围岩变化带、积水区域、掘进和开采影响范围内采空区、老巷等情况,为下分层开采提供支护设计依据。

5、每个采煤工作面,都应根据本煤层和邻近采区的地质和矿压观测等资料,确定采煤工作面的顶板管理方法、支护方式,作为编制采煤工作面作业规程的依据和内容。凡没有矿压观测资料和支护设计的作业规程,不得审批。新投产矿井、新开采煤层应在生产中逐步积累矿压观测资料。 6、矿井应制定采煤工作面支护质量、顶板监测及矿压观测预报制度,并认真执行。矿压观测资料的收集处理应及时反馈,指导生产,并定期进行顶板压力预报。 7、采煤工作面初次放顶、老顶来压、过断层、过破碎带、过老窑、工作面收尾等,必须事先拟定周密的安全技术措施,经矿总工程师批准后执行。分管生产的副矿长应组织安全、生产、技术部门人员和区、队长到现场指挥,直至处理完毕为止。8、采煤工作面在停产或节日放假前必须对工作面加强支护,缩到最小控顶距,防止顶板来压,造成垮冒。 三、初次放顶 1、采煤工作面要编制专门的初次放顶设计,报矿总工程师审批。设计中对炮眼位置、炮眼距离、深度、角度、装药量、放炮方式、放顶步距等都要做具体规定。缓倾斜煤层坚硬顶板挑冒高度不得小于采高的1.5倍。 2、在初次放顶前成立生产矿长为组长,矿、区队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初放领导小组的初次放顶领导小组,小组成员必须跟班现场指挥,直到初次放顶工作结束。 3、初放期间,两个端头必须备足支护材料,防止端头来压。 4、打眼装药过程前后,必须严格执行敲帮问顶制,防止垮冒伤人。单体支柱架设在煤岩稳定处。 5、液压支架接顶并使之达到初撑力,严格杜绝空顶,防止初次来压后发生冒顶事故。 6、初次放顶期间,两巷出口处及超前支护区内,应严格加强支护,确保安全出口畅通。 四、缓倾斜煤层正常回采顶板管理 1、缓倾斜煤层复合顶板、破碎顶板、稳定顶板顶板管理 (1)缓倾斜煤层复合顶板、破碎顶板、稳定顶板即采煤工作面向前推进后,由于

顶板分类

煤矿顶板分类 根据顶底板岩层相对煤层的位置和垮落性能,强度等特征的不同,从上至下顶板划分为基本顶(老顶)、直接顶、伪顶三个部分;底板分为伪底、直接底及老底三个部分。不过,对于某个特定的煤层来说,其顶底板的这六个组成部分不一定发育俱全。可能缺失某一个或几个组成部分的岩层。 1.1煤层的顶板 1.1.1伪顶:是紧贴煤层之上的,极易随煤炭的采出而同时垮落的较薄岩层,厚度一般为0.3~0.5m,多由页岩、炭质页岩等组成。 1.1.2直接顶:是直接位于伪顶或煤层(如无伪顶)之上岩层,常随着回撤支架而垮落,厚度一般在1~2m,多由泥岩、而岩、粉砂岩等较易垮落的岩石组成。 1.1.3基本顶:又叫老顶,是位于直接顶之上或直接位于煤层之上(此时无直接顶和伪顶)的厚而坚硬的岩层。常在采空区上方悬露一段时间,直到达到相当面积之后才能垮落一次,通常由砂岩、砾岩、石灰岩等坚硬岩石的组成。 1.2煤层底板 1.2.1伪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的薄层软弱岩层,多为炭质页岩或泥岩,厚度一般为0.2~0.3m。 1.2.2直接底:直接位于煤层之下硬度较低的岩层,厚度一般由几十厘米到1米左右,通常由泥岩、页岩或粘土岩。若直接底为

粘土岩,则遇水后易膨胀,可能造成巷道底鼓与支架插底现象,轻者影响巷道运输与工作面支护,重者可使巷道遭受严重破坏。 1.2.3老底:指位于直接底之下,比较坚硬的岩层,多为砂层,石灰岩等。 2 采煤工作面顶板分类 根据工作面顶板冒落的难易程度,将顶板分为五类。 2.1易冒落的松软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煤层顶板是易垮落的松软岩层,回柱后顶板能立即冒落,且能填满采空区。这类顶板由于冒落比较充分,使位于裂隙带的老顶岩层,在回采过程中,很容易取得平衡,因而老顶的开裂,弯曲下沉,对工作面几乎没有什么影响,工作面来压比较缓和,无明显的周期压力,靠采空区一侧的顶板下沉量较稳定,顶板容易管理。 2.2中等冒落性的顶板。该类顶板的特点是直接顶,厚度一般小于煤层平等的6~8倍,其上部为比较坚硬的老顶,虽然回柱后直接顶随之垮落,但因厚度不大,不能填满采空区,老顶则置于悬露状态,当工作面推进一段距离后老顶才开始垮落,此时因采空区落差较大,致使工作面呈现周期来压状态,严重时可使采场切顶垮面。对于这类顶板应注意老顶的活动规律。 2.3难冒落的坚硬顶板。这类顶板的特点是老顶直接赋于煤层之上,或有一伪顶,无直接顶,由于老顶垮时采空区的落差太大,使工作面呈现明显的周期来压,工作面平时的下沉量及下沉速度较小,而当周期来压时下沉速度急剧增加,工作面顶板情况迅速恶化,应当

顶板管理措施(标准版)

顶板管理措施(标准版)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96

顶板管理措施(标准版) 羊场煤矿矿区地质条件较差,断层比较发育,同时构造也较为复杂。矿区地处珠江流域北盘江水系上游的罗细河支流,属构造-剥蚀山地貌,发育单面山,单面山脊之间组成单斜谷地。总体上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山脉呈南-北西凸出的弧形展布,构成区内地表分水岭,矿区内无大的河流和地表水体,但冲沟较发育,最低侵蚀基准面位于矿区东南角河底,标高为+1290m。矿区地层主要以碎屑岩分布为主,包括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泥质粉砂岩,地形坡度上段一般30~40°,下段一般20~30°,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砂泥岩,地形坡度一般5~15°。 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区滇黔桂台向斜黔西南台凹西缘旧普安向斜南东翼,地层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南西,倾角24-36°平均30,为一单斜构造。未发现褶曲,断层较发育,矿区内共发现断层6条

(F48、F45、F43、F42、F41、F39) 羊场煤矿为原杨柳沟煤矿和原羊场煤矿整合而成。原杨柳沟煤矿为平硐开拓,主要开采10、13、15煤层,对10、13、15号煤层+1340m以上资源有采动:原羊场乡羊场煤矿为斜井开拓,巷道对17、16号煤层有揭露,主要是掘进巷道出煤。矿区周边小煤窑开采年代久远,废窑重叠,坑口以坍塌封闭,局部地段老窑采空区较大,积水较多,老窑开采深度及范围不详。 为确保各斜井、各巷道及硐室的施工安全,抓好顶板管理工作,特编制本顶板管理专项安全技术措施。其他作业规程及各类措施中关于顶板管理的相关规定、要求严格按此专项措施执行。 一、巷道掘进期间日常顶板管理工作: 1、敲帮问顶。上班进入工作面,打眼放炮前及发现不安全隐患均应敲帮问顶,处理隐患,排除不安全因素后再作业。 2、严禁空顶作业。 3、独头长距离掘进,要经常检查工作面后方支架(格栅拱)的情况,发现断梁折腿或变形严重的支架(格栅拱),应加固修复。修

顶板管理措施实用版

YF-ED-J6503 可按资料类型定义编号 顶板管理措施实用版 In Order To Ensure The Effective And Safe Operation Of The Department Work Or Production, Relevant Personnel Shall Follow The Procedures In Handling Business Or Operating Equipment. (示范文稿) 二零XX年XX月XX日

顶板管理措施实用版 提示:该解决方案文档适合使用于从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都部署具体、周密,并有很强可操作性的计划,在进行中紧扣进度,实现最大程度完成与接近最初目标。下载后可以对文件进行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调整使用。 羊场煤矿矿区地质条件较差,断层比较发 育,同时构造也较为复杂。矿区地处珠江流域 北盘江水系上游的罗细河支流,属构造-剥蚀山 地貌,发育单面山,单面山脊之间组成单斜谷 地。总体上地势西高东低,主要山脉呈南-北西 凸出的弧形展布,构成区内地表分水岭,矿区 内无大的河流和地表水体,但冲沟较发育,最 低侵蚀基准面位于矿区东南角河底,标高为 +1290m。矿区地层主要以碎屑岩分布为主,包 括三叠系下统飞仙关组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 泥质粉砂岩,地形坡度上段一般30~40°,下

段一般20~30°,二叠系上统龙潭组砂泥岩,地形坡度一般5~15°。 矿区位于扬子准地台区滇黔桂台向斜黔西南台凹西缘旧普安向斜南东翼,地层走向北西-南东,倾向南西,倾角24-36°平均30,为一单斜构造。未发现褶曲,断层较发育,矿区内共发现断层6条(F48、F45、F43、F42、F41、F39) 羊场煤矿为原杨柳沟煤矿和原羊场煤矿整合而成。原杨柳沟煤矿为平硐开拓,主要开采10、13、15煤层,对10、13、15号煤层+1340m 以上资源有采动:原羊场乡羊场煤矿为斜井开拓,巷道对17、16号煤层有揭露,主要是掘进巷道出煤。矿区周边小煤窑开采年代久远,废窑重叠,坑口以坍塌封闭,局部地段老窑采空

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回采工作面顶板事故原因分析及控制措施回采工作面是煤矿井下生产的第一线,提高工作面的单产是提高矿井原煤产量和降低原煤成本的关键。但是,在回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经常有突然涌水、火灾、瓦斯、煤尘爆炸和大面积冒顶等灾害的侵扰。其中,顶板事故则是影响工作面生产的一大隐患。由于各种顶板事故的原因是不尽相同的,它们的显现形式也有差异。因此,正确区分各种顶板事故,掌握相应的措施,对回采工作面安全生产以及提高矿井原煤产量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1局部冒顶事故的原因及其预防措施 在回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局部冒顶事故时有发生,这类事故发生在破碎顶板的条件下(如页岩、煤顶、再生顶板等)。根据回采工作面的回采工艺过程和事故产生的原因不同,这类事故又可分为:采煤过程中发生的局部冒顶事故和回柱过程中发生的局部冒顶事故。 1.1事故原因分析 采煤过程中发生的局部冒顶事故,主要原因是由于采煤过程中破碎顶板没有得到及时支护,顶板大面积出露和顶板悬露的时间过长,而导

致直接顶受压变形,遭到破坏,或者,虽然对破碎顶板进行了及时支护,但由于支柱支设质量不好而造成了直接顶局部冒顶。回柱过程中发生的局部冒顶事故,主要原因是因回柱操作方式不合理,先回承压柱,引起周围破碎顶板冒落,导致大块研石推倒支柱,使邻近破碎顶板失去支护而造成的。 1.2预防措施 (1)在摸清顶板性质的基础上,认真做好破碎顶板情况的预测预报工作。采煤过程中要强化安全防范意识,认真观察顶板变形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不留后患。 (2)合理选择工作面推进方向和回采工艺方式。为了防止顶板出露后因下沉量加大,破碎加剧,而导致顶板冒落,回采工作面要尽量垂直裂隙推进。在回采工艺方式上,如果采用炮采,应当采取小范围放小煤“开窗口,的方式,防止顶板大面积出露;如果是机采应选择单滚筒采煤机,尽量减少无立柱空间的宽度,减少顶板出露面积。 (3)采取合理的支护方式。在回采工作面推进过程中,实践经验证明在破碎顶板条件下,支护时,首先必须支护好刚裸露的顶板。因此,对采煤后出露的顶板要及时支护,在支护方法上,应尽量垂直裂隙挂梁,并且,合理的支护密度应保证与裂隙间距相适应。

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的机理及处理措施

编号:SM-ZD-79551 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的机理及处理措 施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煤层工作面顶板的分类、冒顶发生 的机理及处理措施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 煤层的顶底板 煤层的顶底板是指煤系中位于煤层上下一定距离的岩层,按照沉积顺序,在正常情况下,位于煤层之下,先于煤层生成的岩层是底板;位于煤层之上,在煤层形成之后的岩层叫顶板。由于沉积物质和沉积环境的差异,顶底板岩层性和厚度各不相同,在开采过程中破碎,冒落的情况也就不同,了解这些岩层的岩性特征、厚度、层理及节理发育程度,强度及含水性等,对确定顶板管理和巷道支护方式均有重要意义。 根据顶底板岩层相对煤层的位置和垮落性能,强度等特征的不同,从上至下顶板划分为基本顶(老顶)、直接顶、伪顶三个部分;底板分为伪底、直接底及老底三个部分。不过,对于某个特定的煤层来说,其顶底板的这六个组成部分不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