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抗生素替代品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_王熙涛

新型抗生素替代品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_王熙涛
新型抗生素替代品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_王熙涛

水产营养与饲料科技

王熙涛1 卢燕丹1 王丽丽1,2 李晓宇1,2 李淑英3 车 鉴1 徐永平1,2,3

新型抗生素替代品防治水产动物

细菌性疾病的研究进展

(1.大连理工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辽宁 大连 116024;2动物性食品安全保障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辽宁 大连 116620;3.大连赛姆生物工程技术有限公司,辽宁

大连 116620)

我国是世界水产养殖大国,水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1]。据统计,2011年全国水产品总产量5,603.21

万t,渔业产值7,883.97亿元[2]。近年来,随着大规模集约化水产养殖模式的发展,诸多与水产动物疾病及水

体环境污染相关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严重制约了水产养殖业的稳定发展。据统计[3],我国每年因水产动物

基金项目:国家海洋公益项目(201405003-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31001053)。

作者简介:王熙涛,博士,主要从事刺参绿色饲料添加剂、营养饲料,水产微生态制剂及海洋褐藻利用等相关研究。通讯作者:徐永平,教授,大连理工大学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卵黄免疫球蛋白(IgY)替代抗生素的研究;天然植物活性成

分全效释放技术——微切助互作技术;噬菌体技术控制动物细菌性疾病的研究;刺参集约化健康养殖关键技术研究;染疫动物肉尸无害化处理新方法等。

收稿日期:2015-3-30。

摘 要 随着水产养殖业集约化迅猛发展,对水产动物细菌疾病的有效防控成为避免巨大经济损失的重要措施。

而随着抗生素及化学药物在水产养殖业的使用弊端日益凸显,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已成为世界性问题。文章对目前具有发展前景的重要抗生素替代品,包括益生菌、中草药、噬菌体、免疫糖类及其他活性物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详细阐述。旨在为水产绿色健康养殖中抗生素替代品的使用提供参考。

关键词 抗生素替代品;

健康养殖;水产动物;疾病防控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intensive aquaculture, th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bacterial aquatic animal diseases have become an important and effective measure to avoid huge economic losses. Then with the disadvantage of antibiotics and chemicals in aquaculture, the research of antibiotic alternatives has become a worldwide problem. Important developing prospects antibiotic alternatives, including probiotics, herbs, phages, immune sugars and progress of other active substances were described in detail in this article.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use of antibiotic alternatives in green and healthy aquaculture.

Keywords antibiotic alternatives; healthy culture; aquaculture; disease control

中图分类号:

S816.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6314(2015)04-0018-05

病害损失100~200亿元。其中,由细菌性疾病引起的占57.63%,是导致水产业经济损失最严重的因素。

多年来,抗生素在预防及治疗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抗生素的大量滥用会导致产生耐药菌株、破坏微生态平衡、抑制免疫系统等诸多弊端,甚至会在水产品中产生药物残留,对人体产生危害。这些问题使得水产品的安全得不到保障,不仅影响人类健康,也影响了水产养殖业本身的发展。因此,寻找高效低毒、安全绿色的水产养殖用抗生素替代品在现阶段显得尤为重要。文章对目前具有发展前景的水产养殖用抗生素替代品进行详尽阐述,旨在为水产绿色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1 益生菌防治水产动物细

菌性疾病的研究

1.1 益生菌的种类及作用机理

作为一类对宿主有益的活性微生物,益生菌按功能用途可分为具有改善水质作用的益生菌、预防控制病原微生物及增强动物免疫力的益生菌,促进生物生长性能的益生菌。目前,应用于水产养殖的益生菌主要包括:芽孢杆菌Bacillus sp、光合细菌Photosynthetic bacteria、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乳酸乳球菌Lactococcus lactis、酵母菌Saccharomyces、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onas fluorescens等。

益生菌通过占位竞争和营养竞争在宿主体内成为优势菌种,不仅与有害菌竞争附着位点,还通过竞争必需营养物质取得生长优势。此外,益生菌还能分泌抑菌及抗病毒物质,从而抑制肠道内其他有害菌的生长。同时,增强水生动物免疫力也是益生菌

进行防治病害的一个方面。近年来,

由于水质恶化而导致的水产动物病害

也越来越严重,而益生菌能通过理化

和拮抗等作用实现对养殖水体水质的

改善。

1.2 益生菌的抗病应用

益生的作用机理是向消化道内

导入有益的活菌,通过竞争作用抑制

有害菌的生长,起到调节机体胃肠道

内微生物的平衡、提高机体免疫力的

作用。如Chythanya等[4]研究发现,

一种Pseudomonas海洋细菌能分泌

抑制对虾病原性弧菌生长的物质,这

种抑菌物质具有热稳定性、低分子

量及对蛋白水解酶有抗性等性质。

Rengpipat等[5]将芽孢杆菌S11添

加到斑节对虾Penaeus monodon后

期幼体中,100d后,用哈维氏弧菌

Vbrio harveyi浸浴感染,10d之后

试验组的对虾100%存活,显著高于

对照组的存活率(26%)(P<0.05)。

孙舰军等[6]将光合细菌拌入中国对

虾的饵料中进行投喂,试验22d后发

现,虾体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

酚氧化酶(PO)、溶菌和抗菌活力

分别比对照组提高53.4%、14.0%、

102.1%和22.1%,血细胞数目高出

67.2%。桂远明等[7]从正常鲤鱼肠道

内分离出乳杆菌和节杆菌,用于投喂

鲢鱼,结果发现,试验组中的巨噬细

胞吞噬率、成活率、白细胞吞噬率、

吞噬指数以及特异性抗体效价均高于

对照组(P<0.05)。李卓佳等[8]利用

芽孢杆菌调控虾池微生态,研究发现,

试验组中弧菌类群的数量显著低于对

照组(P<0.05)。抑制了弧菌的生长,

有效地预防虾病。

鉴于益生菌对产品没有药物残

留、无抗药性、无毒副作用以及环境

友好性等优势,该领域在水产养殖上

的应用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合理、准

确地使用益生菌可以很好地促进我国

水产养殖业的健康稳定发展。

2 中草药防治水产动物细

菌性疾病的研究

2.1 中草药的有效成分及其作用机理

中草药特指中药中的植物药,

能促进水产动物摄食和生长,增强水

产动物体质,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以

及提高饲料转化率等作用。中草药的

水产营养与饲料科技

作用机理主要可以体现在对免疫细胞、免疫器官和体液免疫的调节作用以及对细胞因子的影响上。其中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的成分主要包括生物碱、蒽类、挥发油、多糖、皂甙、有机酸等[9~11]。此外,中草药中的多种生物活性成分具有抑菌、杀菌作用,如大青叶、金银花、板蓝根、连翘等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双球菌等的生长具有抑制

作用,而黄连素可与DNA形成复合物,从而影响细菌DNA的复制,干扰细菌的繁殖[12]。

2.2 中草药抗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的应用

研究表明,将黄岑Scutellaria baicalensis Georgi和紫云英Astragalus sinicus L.两种草药分别拌饲投喂3个月大的罗非鱼Tilapia,持续4周后,试验组罗非鱼血液白细胞的吞噬活性、呼吸暴发活性和血清溶菌酶活性均被激活,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13]。吴德峰等[14,15]在鳖饲料中添加有连翘、板蓝根、金银花等10多种中草药组成的复方中草药添加剂,临床治疗鳖白点病、红脖子病等效果显著(P<0.05)。有研究表明,利用复方中草药制剂对养虾池进行消毒,并作为饲料添加剂进行投喂后,对虾的抗病能力有所增强,产量超过7,500kg/ hm2,相当于传统养殖方式的5倍以上[16]。薛飞等[17]研究发现,苦参生物碱及其复方制剂对嗜水气单胞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有明显的抑制作用(P<0.05)。另外,中草药还能通过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达到抑制病毒和防治有水霉、腐酶等真菌附生引起的肤霉(水霉)病。

中草药因其无残留、无毒副作

用而受到人们的关注,并且在对疾

病的防控作用上以增强水产动物的非

特异性免疫为主,这与抗生素和化学

药品的直接抗菌作用相比有较大的优

势,故将中草药作为抗生素替代品在

我国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3 噬菌体防治水产动物细

菌性疾病的研究

3.1 噬菌体的作用优势及机理

噬菌体是感染细菌、真菌、放

线菌或螺旋体等微生物的病毒的总

称,根据其侵染方式可分为烈性噬菌

体及温和性噬菌体[18]。噬菌体具有

高度的特异性,它只破坏目标菌,不

影响非目的细菌。这与抗生素作用的

广谱性有所区别,使得噬菌体的作用

具有高度的专一性和高效性。同时,

噬菌体独特的自我复制和自我限制能

力使其能在短时间内产生大量子代,

从而决定了少量的噬菌体就可以完成

裂解细菌的工作。此外,作为抗生素

替代品,噬菌体还有对细菌耐药性适

应性强、没有严重副反应以及应用方

便、疗效好、研制速度快等优点。噬

菌体侵染寄主细胞分为两步[19],首

先通过识别宿主的特殊组分(主要为

脂多糖和蛋白质)进行吸附识别,然

后利用尾鞘收缩伸入细胞壁内进行

“侵入”,将头部的DNA注入宿主菌

内,进入宿主菌后,噬菌体中具有专

一溶解的基因通过编码特异性蛋白对

宿主菌胞壁质的生物合成及正常结构

产生影响和破坏,从而导致噬菌体宿

主菌细胞损伤死亡。

3.2 噬菌体抗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

的应用

噬菌体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

主要是通过烈性噬菌体直接裂解细

菌。李太武等[20]分离到河流弧菌

Vibriofluvialis噬菌体,并依据过

量噬菌体可裂解其宿主菌的特性,

用该噬菌体对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脓疱病进行防治,研

究结果发现,在使用一定浓度的噬

菌体后,患脓疱病的皱纹鲍得到有

效的治疗或死亡推迟,并将其死亡

率提高至50%以上。周鲜娇、邱德

全等[21]以口服和直接浸泡副溶血弧

菌Vibrio Parahaemolyticus噬菌体

两种方式处理经副溶血弧菌感染的

凡纳滨虾Litopenaeus vannamei,

9d内,对照组的对虾死亡率较试

验组高66.7%,试验组的水体和对

虾体内的弧菌含量均低于对照组。

Pseudomona plecoghssicid是造成鱼

细菌性血型腹水的主要病原菌。Park

等[22]试验发现,经噬菌体喂养的香鱼Plecoglossus altivelis死亡率为22.5%,而对照组的死亡率为65%。钱路等[23]研究发现,用噬菌体AH1对鱼类病原嗜水气单胞菌进行防治,具有良好效果(P<0.05)。陈月忠、黄万红[24]在对对虾发光病的研究中显示,将哈维氏弧菌噬菌体和常用药物氯霉素分别加入到含有哈维氏弧菌的试验水体中,结果发现24h后加入噬菌体的水体中哈维氏弧菌数量减少了2~3个数量级。

随着大量耐药菌的出现,抗生素的抑菌效果已达不到预期要求。并且细菌的耐药谱也在不断扩展,因此,噬菌体作为一种高效的抗生素替代品,能实现少量高效的治疗效果,提高药物的利用率。这些优势都使噬菌体越来越受到医疗机构的关注,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4 免疫糖类防治水产动物细菌性疾病的研究

4.1 免疫糖类的种类及机理

免疫糖类是从真菌、植物和动物中提纯精制而成的一类水产高效免疫增强剂,具有激活自身免疫系统、增强机体抗应激能力、增强机体抵抗病毒、细菌性疾病的能力以及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的作用。根据来源不同,免疫糖类可分为真菌免疫类糖、动物免疫糖类和植物免疫糖类。在水产养殖上常用的有黄芪多糖、茯苓多糖、枸杞多糖等。

4.2 免疫糖类抗水生动物细菌性疾病的应用

如今在水产养殖上经常采用的免疫糖类主要是植物免疫糖类、动物免疫糖类和真菌免疫糖类,它们可以有效地激活相关酶,从而增强机体免

疫力和促进机体生长。曹丽萍等[25]

在研究香菇多糖和黄芪多糖对鲤鱼免

疫细胞活性影响时发现,黄芪多糖在

10g/mL时能显著诱导巨噬细胞呼吸

爆发活性(P<0.05),而香菇多糖在

1g/mL(P<0.05)、10g/mL(P<0.01)

和100g/mL(P<0.01)能显著诱导巨

噬细胞的呼吸氧爆发(P<0.01)。张

春晓等[26]在研究肽聚糖对大黄鱼白

细胞吞噬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

个试验组中大黄鱼血液中白细胞的吞

噬指数分别达到了1.63和1.67,显

著高于对照组的1.28(P<0.05)。

作为近年来的主要研究对象,

海藻多糖具有良好的药理功能和生物

功能。研究表明[27],褐藻寡糖能提

高刺参体腔液和体壁中过氧化物酶

(POD)、酸性磷酸酶(ACP)、碱性

磷酸酶(AKP)和溶菌酶(LSZ)活

性,显著增强了刺参非特异性免疫水

平(P<0.05)。另有研究表明[28],海

藻硫酸多糖和壳聚糖可作为刺参免疫

增强剂使用,在饲料中分别添加1.0%

海藻硫酸多糖、2.0%壳聚糖后,试

验组刺参的ACP、AKP活性分别是

对照组的3.9倍、4.4倍(P<0.05),

且有显著的提高。石灏、徐善良

等[29]对被溶藻弧菌感染的日本蟳

Charybdis japonica注射免疫多糖,

72h后发现免疫攻毒组的肝胰腺和肌

肉中的SOD酶活是对照组的3.5倍

和4.2倍,LZM酶活也分别高出对

照组62.8%和75.2%(P<0.05),可

见免疫多糖能提高日本蟳的抗溶藻弧

菌能力。王高学等[30]采用不同剂量

的灰树花多糖来检测其对鲤鱼血清凝

集抗体效价的影响,结果显示,试验

组的抗体水平于21d达到顶峰,显著

高于对照组(P<0.05)。陈昌福等[31]

在饲料中分别添加50~250mg/kg

体重的酵母细胞壁免疫多糖饲喂平均

体重171g的鲫鱼28d,日均投喂量

为鱼体重的2%左右,结果表明:鲫

鱼血清凝集抗体效价、溶菌酶的活性、

白细胞的吞噬指数(PI)和吞噬百分比

(PI)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免疫糖类在防治水产动物疾病

方面具有高效低毒、安全绿色的优点,

越来越受到水产工作者的关注,进一

步的研究及应用能很好地推动水产养

殖业的发展。

5 其他活性物质防治水产

动物细菌性疾病的研究

近年来,随着水产养殖技术的

发展,卵黄抗体等新型抗生素替代品

也开始在水产养殖业上得到应用。

卵黄抗体是从经过免疫注射的

产蛋鸡的鸡蛋蛋黄中提取出来的抗

体,可对相应的病原微生物进行防

治。庄政[32]在研究卵黄抗体对鳗鲡

抵抗嗜水气单胞菌的影响时发现,

经过卵黄抗体投喂的鳗鲡的攻毒存

活率要比未经卵黄抗体投喂的高

33.4%(P<0.05),有效地增强了鳗鲡

抵抗嗜水气单胞菌的能力。陈强等[33]

分别用抗体对试验鳖进行浸泡、口服

免疫,结果发现,当浸泡浓度大于

0.6×10-6mg/mL时,免疫保护率达

64.3%以上,有良好的免疫预防作用。

当口服组的饲料添加量达到0.2g/kg

时,免疫保护率达到50%。卵黄抗体

作为一种无药物残留的抗生素替代品

正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并且因其生产

技术较成熟,产量高、价格低廉,使

其在水产养殖的疾病防控方面具有广

阔的发展前景。

除了卵黄抗体添加剂,还有其

他活性物质(如活性肽、大蒜素以及

糖萜素等)也具有有效防控细菌性疾

水产营养与饲料科技

参考文献:

[1] 王玉堂.我国设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J].中国水产,2012(10):7~10.[2] 农业部渔业局.中国渔业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2:202~274.

[3] 马国军,曲秋芝,吴文化,等.抗生素在水产养殖上的应用[J].水产学杂志,2001,14(1):73~76.

[4] Direkbusarakom S, Y oshimizu M, Ezura Y , et al . The Dominant flora in shrimp hatchery against some fish pathogenic viruses[J]. marine biotechnology, 1998, 64(2): 266~267.

[5] Rengpipat S, Phianphak W , Piyatiratitivorakul S, et al . Effect of a probiotic bacterium on black tiger shrimp Penaeus monodon survival and growth[J]. Aquaculture, 1998 (167): 301~313.

[6] 孙舰军,丁美丽.改善虾对环境增强中国对虾抗病力的研究[J].海洋科学,1999(1): 3~5.[7] 桂远明,何幽峰,吴垠,等.生态制品(Jy10、Jy31复合制剂)饲料添加剂对提高鲤抗病力的研究[J].中国微生态学杂志,1994(6):27~33.[8] 李卓佳,郭志勋,冯娟,等.应用芽孢杆菌调控虾池微生态的初步研究[J].海洋科学,2006,30(11):28~31.

[9] Pizzuto M, Hirst R G. Classification of isolates of Vibrio harveyi virulent to Penaeus monodon larvae by protein profile analysis and M13 DNA fingerprinting[J]. diseases of aquatic organisms, 1995 (21): 61~68.

[10] 刘红柏.中草药免疫增强剂的研究现状及其在水产上的应用[J].水产学杂志,2002(2):90~94.[11] 程志斌.中草药成分及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其应用[J].河北畜牧兽医,2002,18(10):16~17.[12] 张健,孔建军.利用中草药防治大菱鲆肠炎病技术[J].河北渔业,2013(2):35~54.

[13] 王文博,汪建国,李爱华,等.中草药应用于水产养殖的研究概况[J].中国水产,2006(7):60~61.

[14] 吴德峰,林树根,王寿昆,等.凉血解毒散对鳖红脖子病的治疗[J].福建农业大学学报,2000,29(2):224~228.

[15] 吴德峰,邱剑泰,林树根,等.中草药饲料添加剂提高鳖的生产性能的试验研究[J].莱阳农学院学报,2000,17(4):302~305.[16] 王海华.中草药防治水产动物疾病及药理学研究进展[J].中兽医学杂志,2004(4):37~41.

[17] 薛飞,周维仁,王志强.苦参生物碱及其复方制剂对嗜水气单胞菌的抑制作用[J].水利渔业,2006,26(1):89~91.[18] 吕欣.噬菌体在细菌性感染治疗中的应用及展望[J].国外医学病毒学分册,2002,8(6):190~192.[19] 徐焰.噬菌体溶菌机制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03,32(1):106~108.

[20] 李太武,相建海,刘瑞玉,等.噬菌体防治皱纹盘疱脓疱病的研究[J].海洋与湖沼,1999,30(4):374~380.[21] 周鲜娇,邱德全.利用噬菌体防治对虾弧菌病的研究[J].北京水产,2007(1):24~27.

[22] Park S C, Shimamura I, Fukunaga M, et a1. Isolation of Bacteriophages Specific to a Fish Pathogen Pseudonlonas Plecoghx; sicida, as a Candidate for Disease Control[J].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0 (66): 1416~l422.

[23] 钱路,林庆明,谢路庆,等.用噬菌体AH1对鱼类病原嗜水气单胞菌的生物防治[J].鱼病研究,2008,15(3):26~31.[24] 黄万红,陈月忠.对虾发光病生物防治技术的初步研究[J].福建水产,2007,6(2):8~14.

[25] 曹丽萍,丁炜东,张柳,等.香菇多糖和黄芪多糖对鲤免疫细胞的活性和IL-1β体外诱生表达的影响[J].水产学报,2008,32(4):628~634.[26] 张春晓,麦康森,艾庆辉,等.饲料中添加肽聚糖对大黄鱼生长和非特异性免疫力的影响[J].水产学报,2008,32(3):411~416.[27] 江晓路,杜以帅,王鹏,等.褐藻寡糖对刺参体腔液和体壁免疫相关酶活性变化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39 (6):1188~1192.

[28] 刘云,孔伟丽,姜国良,等.2种免疫多糖对刺参组织主要免疫酶活性的影响[J].中国水产科学,2008,15(5):787~793.[29] 石灏,徐善良,朱慧,等.免疫多糖对日本抗溶藻弧菌能力的影响[J].河北渔业,2013(1):1~5.[30] 王高学,白冰,崔婧,等.灰树花多糖对鲫鱼免疫功能的影响[J].水产科学,2006,25(1):9~12.

[31] 陈昌福,姚娟,吴凡,等.免疫多糖(酵母细胞壁)对受免疫育银鲫免疫应答的调节作用[J].淡水渔业,2004,34(4):55~57.[32] 陈强,周建武,饶平凡,等.卵黄抗体在防治中华鳖气单胞菌病中的应用[J].福州大学学报,2001,29(5):115~118.[33] 庄政.嗜水气单胞菌亚单位成分卵黄抗体在鳗鲡养殖中应用[D].福州:福建农林大学,2008.

病的作用,并开始受到人们的关注。6 抗生素替代品目前存在的问题

尽管抗生素替代品对水产动物的细菌性疾病具有有效的防控作用,但现阶段却还不能完全替代抗生素。与抗生素相比,抗生素替代品存在理论与技术研究不完善、对饲料加工条件适应性低、应用局限性、效果的不

确定性以及成本较高等问题。这些都阻碍了抗生素替代品在水产养殖上的广泛应用。

7 结语

抗生素作为水产养殖中重要的抗菌性药物,为水产养殖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其所引起的细菌耐药性和药物残留已经对人类健康造成威胁。所以,无残留、无耐药性的

抗生素替代品开始在水产养殖上得到应用,益生菌及噬菌体的少量高效性、中草药及免疫多糖对机体特异及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增强都是抗生素替代品抗病作用的优点,并在水产养殖中表现出巨大的应用价值。在今后的研究中,普及并开发出更加有效的抗生素替代品,发挥其潜力是促进水产养殖业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2020智慧树,知到《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2020智慧树,知到《水产动物疾病防治》 章节测试【完整答案】 智慧树知到《水产动物疾病防治》章节测试答案 见面课:呼吸困难查鳃丝分辨病因治根本 1、问题:下列哪些原因会引起鱼浮头呢? 选项: A:缺氧 B:细菌性烂鳃病 C:寄生虫性烂鳃病 D:真菌性烂鳃病 答案: 【缺氧;细菌性烂鳃病;寄生虫性烂鳃病;真菌性烂鳃病】 2、问题:甲苯咪唑是治疗指环虫病的特效药。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问题:指环虫有眼点,三代虫无眼点。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4、问题:如果鳃上只有一个寄生虫,不能诊断为寄生虫性烂鳃病。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5、问题:车轮虫大量寄生时,会引起鳃产生粘液。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见面课:望体识渔病博记诊治点 1、问题:下列哪种疾病以体表溃烂为主要特征? 选项: A:打印病 B:小瓜虫病 C:绦虫病 D:线虫病 答案: 【打印病】 2、问题:下列哪种药可用于治疗水霉病? 选项: A:阿苯达唑 B:五倍子 C:液体钙

D:硫酸铜 答案: 【五倍子】 3、问题:水霉病可以发生在海水水域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错】 4、问题:海参患化皮病时,有可能会出现排脏现象。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5、问题:体表粘液增多时,应取粘液进行镜检。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见面课:牢记检查要点强化检查方法 1、问题:鱼病诊断流程是 选项: A:调查询问 B:现场观察

C:鱼体检查 D:病原体检测 答案: 【调查询问; 现场观察; 鱼体检查; 病原体检测】 2、问题:检查体表时,需观察体表各部位的颜色、体积、完整性等是否有变化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3、问题:疾病诊断时,不能轻易的根据眼观病变就进行确诊。 选项: A:对 B:错 答案: 【对】 4、问题:鱼的鳃盖不能正常闭合,可能是因为鳃部有较大的寄生虫孢囊寄生。 选项: A:对 B:错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汇总(精)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1 一、单项选择 1、漂白粉(30%用于全池泼洒的浓度一般是( ppm 。 A.0.1-0.2 B.0.2-0.7 C.1-1.2 D.5-10 2、三氯异氰尿酸又名()。 A. 漂粉精 B. 优氯净 C. 防消散 D. 强氯精 3、痢特灵即 __________。 A .呋喃西林 B .呋喃唑铜 C .土霉素 D . 氟哌酸 4、硫酸铜硫酸亚铁合剂用于全池泼洒的浓度比( 。 A.0.2ppm ∶0.5ppm B.0.5ppm ∶0.2ppm B.0.7ppm ∶0.2ppm C.5ppm ∶2ppm 5、乌桕叶常用( 浸泡,使有效成分游离出来,可提高药效。 A. 氨水 B. 食盐水 C. 生石灰水 D. 孔雀石绿水 6、大黄常用( 浸泡,使蒽醌衍生物游离出来,可提高疗效。 A. 氨水 B. 生石灰水 C. 食盐水 D.小苏打水溶液 7、高锰酸钾属于___________。 A .重金属盐类 B .强氧化剂 C .卤素类化合物 D .染料 8、嗜酸性卵鞭虫是一种( 。 A. 单细胞藻类 B. 单细胞真菌 C. 鞭毛虫 D 原生动物

9、球虫是一种( 。 A. 单细胞藻类 B. 鞭毛虫 C. 孢子虫 D. 蠕虫 10、鳃隐鞭虫主要危害( 。 A. 鲢鳙夏花 B. 草鱼夏花 C. 异育银鲫 D. 鲤亲鱼 11、( 是打粉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A. 池水有机物含量过高 B. 池水PH 值太低 C. 鱼体受伤 D. 池鱼密度过大 12、球虫以( 经口感染新的寄主。 A. 孢子 B. 裂殖子 C. 孢子体 D. 卵囊 13、锥体虫以( 的方式感染寄主。 A. 经口 B. 垂直传播 C. 主动经皮 D. 被动经皮 14、鲢碘泡虫引起( 。 A. 白皮病 B. 赤皮病 C. 水臌病 D. 鲢疯狂病 15、多子小瓜虫常在( 引起鱼类发病大量死亡。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16、( 可在冬季较低的水温中繁殖感染鲤鱼。 A. 鲤斜管虫 B. 多子小瓜虫 C. 鲤中华鳋 D. 多态锚头鳋 17、柱状纤维粘细菌(Cyfophaga columnaris引起___________。 A .白皮病 B .细菌性烂鳃病 C .赤皮病 D .竖鳞病

辣椒素作为饲用抗生素替代品的研究进展.

中国饲料 2011年第 23期基金项目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 (863 计划 (2006AA10Z412; 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 (06C26222120113; 大连市外国专家局引智项目(2010-Z51 *通讯作者 近年来 , 植物活性物质因具有天然、高效的特点受到广泛关注。辣椒中的辣椒素是一种极度辛辣的香草酰氨类生物碱 , 是辣椒辛辣味和药物功能的主要来源。近年来 , 越来越多的学者开始探讨辣椒素作为抗生素替代品的可行性 , 并做了许多尝试 , 发现辣椒素具有抗菌、抗炎、增强食欲、促进消化、提高免疫力等特点 (Kym 等 , 2009; Hwang 等 , 2008; Harada 和 Okajima , 2007。本文就辣椒素作为一种饲用抗生素的替代品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1辣椒素的来源及性质 红辣椒于 6~7月果红 , 成熟的红辣椒含有 丰富的辣椒素 , 约占辣椒干重的 0.2%~1.0%, 辣椒素包括辣椒碱、二氢辣椒碱、降二氢辣椒碱、高二氢辣椒碱、高辣椒素等 14种同系物 , 各物质辣度 (以史高维尔指数 Scoville Scale 表示不尽相同 (见表 1。辣椒素不溶于水 , 易溶于甲醇、乙 醇、苯、丙酮、氯仿等有机溶剂中 , 在高温下产生刺激性气体 (王剑平等 , 1996。 2辣椒素的吸收和利用 动物自身不能合成红辣椒中含有的辣椒素 ,

必须通过注射或从饲料中摄入。不同的给药途径吸收速度不同。大鼠静脉注射辣椒素 2mg/kg, 3 min 后进入脊髓和肝脏 , 并通过血脑屏障进入脑 组织。脊髓和肝脏中辣椒素的浓度是血液中的 3~ 7倍。皮下注射辣椒素 50mg/kg, 10min 后就分布 到各组织中 , 30min 后肾脏达到高峰浓度 1000 ng/g。其他组织也在 5h 后达到高峰浓度 , 如血液、脑组织、脊髓中的辣椒素含量为 500ng/g, 但是肝脏中辣椒素的含量较低 , 大约是 50ng/g, 这可能 与肝脏中辣椒素在不断的代谢有关 (Saria 等 , 辣椒素成分含量 /% 史高维尔指数 辣椒碱 6916000000二氢辣椒碱 2216000000降二氢辣椒碱 79100000高二氢辣椒碱 18600000高辣椒碱 1 8600000 表 1 辣椒素的组成及史高维尔指数 [摘要 ]辣椒素作为天然植物来源的抗菌活性成分 , 具有安全、营养、高效广谱抗菌性和不产生抗药性的特征 , 在 饲料领域作为饲用抗生素替代品有极高的研究和应用价值。本文主要就辣椒素作为饲用抗生素天然替代品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常见的代替抗生素的中成药

抗生素替代中成药 一、呼吸系统炎症常用药 1、蒲地蓝消炎片:清热解毒,抗炎消肿。用于疖肿,腮腺炎,咽炎,淋巴腺炎,扁桃腺炎 等的治疗。 2、牛黄解毒片:清热解毒,通便,消炎,一般应用于流感、咽炎及肺部感染。 3、双黄连口服液:清热解毒。用于风热感冒发热,咳嗽,咽痛。 4、银黄胶囊/颗粒:清热解毒。用于急慢性扁桃体炎,急慢性咽喉炎,上呼吸道感染。 5、复方穿心莲片:清热解毒,利湿。用于风热感冒,咽喉疼痛,湿热泄泻。(咽喉炎、急 性肠炎等) 6、黄连上清片:清热通便,散风止痛。用于头晕目眩,暴发火眼,牙齿疼痛,口舌生疮, 咽喉肿痛,耳痛耳鸣,大便秘结,小便短赤。 7、穿心莲胶囊: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消肿之功效,适用于感冒发热、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泄泻痢疾、热淋涩痛、肿痛疮疡等。对急性扁桃体炎、慢性鼻炎、鼻窦炎、咽炎、喉炎、腮腺炎、支气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以及肠道感染、尿路感染等均有一定的消炎作用。 8、清火片:清热泻火,通便。用于咽喉肿痛,牙痛,头目眩晕,口鼻生疮,风火目赤,大便不通。 9、三黄片:清热解毒,泻火通便。用于三焦热盛所致的目赤肿痛、口鼻生疮、咽喉肿痛、牙龈肿痛 10、众生片/丸/胶囊:清热解毒,活血凉血,消炎止痛。用于上呼吸道感染,急、慢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化脓性扁桃腺炎,疮毒等症。 11、清热散结片:消炎解毒,散结止痛。用于急性结膜炎,急性咽喉炎,急性扁桃腺炎,急性肠炎,急性菌痢,上呼吸道炎,急性支气管炎,淋巴结炎,疮疖疼痛,中耳炎,皮炎湿疹 12、喉痛灵片:清热解毒,消炎,清咽喉。用于咽喉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感冒发热,上呼吸道炎,疖疮等。 13、复方公英片:清热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 14、清咽片:清凉解热,生津止渴,用于咽喉肿痛,声嘶音哑,口干舌燥,咽下不利。(急慢性咽炎) 15芩黄喉症胶囊: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用于热毒内盛所致的咽喉肿痛。(急性咽喉炎、扁桃腺炎) 16、复方气管炎片:呼吸道炎症(急慢性支气管炎) 17、板蓝根颗粒: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用于肺胃热盛所致的咽喉肿痛、口咽干燥;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18、复方鱼腥草片:清热解毒。用于外感风热引起的咽喉疼痛;急性咽炎、扁桃腺炎有风热证候者。 19、黄芩片:消炎解毒。用于上呼吸道感染,细菌性痢疾等。 20、复方黄芩片:清热解毒,凉血消肿。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感冒发热,痈肿疮疡。 二、消化系统炎症 1、消炎利胆片:具有消炎利胆,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急、慢性胆囊炎及肝胆结石并发 感染者。 2、青叶胆片:清肝利胆,清热利湿。用于黄疸尿赤,热淋涩痛。(肝胆囊炎、尿道炎等) 3、复方黄连素片:用于大肠湿热,赤白下痢,里急后重或暴注下泻,肛门灼热;肠炎、痢 疾见上述证候者。

水产动物疾病学试题库完整

水产养殖生物病害学疾病学 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0.5分,共30分) 1.病原是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其中,致病微生物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寄生虫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疾病的发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疾病的经过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时期;疾病的结局有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三种方式。 3.决定病原体能否致病的因素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病原对宿主的危害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4.NH3-N中毒往往发生在水体的pH值偏_______时,H2S中毒容易发生在水体的pH值偏________时;浮头发生在水体的DO值偏________时,气泡病发生在水中的DO值偏_______时;如果浮头在夜晚12时就开始出现,说明______________,如果浮头仅发生在凌晨6时以后,则说明_______________。 5.细菌疫苗的类型主要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细菌疫苗的接种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6.抗原是能刺激机体产生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并能与之结合而引起特异性

餐饮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报告精选)

北京先略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餐饮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d72703884.html, 1

目录 餐饮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3) 第一节餐饮行业替代品分析 (3) 一、替代品种类 (3) 二、主要替代品对餐饮行业的影响 (3)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分析 (3) (2)产品精细化趋势明显 (4) 第二节餐饮行业互补产品分析 (5) 一、行业互补产品种类 (5) 二、主要互补产品对餐饮行业的影响 (5) 三、互补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5) 2

餐饮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第一节餐饮行业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市场主要替代品:面包店、熟食店、家庭餐、罐头、各种零食等。 二、主要替代品对餐饮行业的影响 主要替代品特点:方便、快捷、费用低 小餐饮企业主要以方便、快捷、价格低廉而受到人们的喜爱,而卫生、安全,是保证小餐饮企业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否则将会被其他替代品所取代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分析 1、面包店的发展趋势 中国的面包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逐渐步入正轨,国外知名的面包生产厂商在中国市场不断投入资金和技术,如今,品牌、营销和管理三个要素实现差异化和专业化的企业能够在众多的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提高市场份额和竞争能力。未来几年,国内面包行业将会呈现如下趋势: (1)产品差异化更加明显。随着产品品质的不断提高,消费者对面包选择将更加注重安全、营养和时尚,面包制造企业也将针对不同消费能力、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消费者推出特色明显、不同类别的产品。在原料方面,通过选用不同营养成分的谷物、豆类、蛋奶等原料,配合产品定位,补充各种年龄、体质消费者之所需。例如针对学生群体设计蛋白质含量较高、富含热量的食品,针对体质虚弱的老年人设计便于吸收的食品;在口味方面,除了消费者熟悉的原味、甜味和咸味面包外,企业将参考不同国家和地域风格,推出更多带有各地特色创新口味的食品。在包装上,面包生产企业将根据节日宣传需要设计更加精致、富有特色的包装。随着产品与消费者心理距离的不断拉近,未来能够迎合消费者不同偏好的产品将成为市场的主流。 (2)营销网络和渠道建设将成为竞争的主要因素。未来面包制造企业之间的竞争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营销网络和渠道的建设能力,拥有丰富的营销网络和高 3

抗生素替代品_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应用研究解读

近年来 , 随着我国集约化畜牧业和饲料工业的不断发展 , 饲料添加剂的应用日益广泛 , 同时针对抗生素在畜禽产品中的残留及其所产生的抗药性等问题的出现 , 研制抗生素替代品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人们逐渐将目光转向一些天然的饲料添加剂 , 中草药以它独特的作用方式、良好效果 , 无残留、无抗药性以及无污染而受到了青睐。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依据我国中医中药理论 , 科学组方配伍 , 不仅具有扶正祛邪、健脾开胃、抗菌促生长、增强动物免疫机能、改善动物产品品质等效果 , 而且来源广泛、价格低廉、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无残留、无抗药性 , 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兴趣 , 祖国这一宝贵遗产因而得以不断发掘 [1] 。 近年来 , 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已成为动物营养研究的一大热点 , 大力开发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对解决抗生素残留问题 , 提高生产率 , 发展绿色畜牧业 , 满足人们的食品安全需求 , 缩小我国畜牧业与发达国家差距 , 增强我国畜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 具有重要的经济意义和社会效益。加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基础理论研究 , 解决目前在使用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 将有助于更好利用我国中草药的资源优 势 , 使之在畜牧生产中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1有效成分、作用原理及主要 功效的研究 1.1有效成分 一般认为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有 效成分主要有生物碱、甙类、挥发油、鞣质、糖类、氨基酸、蛋白质、酶、油脂、无机成分及色素 , 对于中草药不能孤立地去认识和研究 , 其有效成分的不同决定了其作用的不同。 1.1.1生物碱 :生物碱是一类存在于

生物体中含 N 的碱性天然有机物 , 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理活性 , 在应用于中草药饲料添加剂中也发挥着很大的作用。生物碱具有 M 受体的作用 , 如食槟榔可使胃肠平滑肌张力升高 , 增加肠蠕动 , 使消化液分泌旺盛 , 食欲增加 , 其发挥的作用与其所含的生物碱密切相关 [2,3] 。 1.1.2 糖类 :多糖是自然界中分子机 构复杂庞大的糖类物质 , 具有多方面的生物活性。近年来发现某些中草药的多糖成分具有特殊的药理功能 , 如黄芪多糖可显著增强免疫功能 , 而目前对多糖的研究已成为热点 , 特别是在提高和改善动物免疫功能方面 [4] 。因 此 , 可以说多糖类是一类免疫增强剂 , 能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 , 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1.1.3甙类 :凡水解后能生成糖和非 糖化合物的物质都称为甙 , 因此甙类又称配糖体 , 它是中草药中分布非常 广泛的一大类结构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 其生物学活性仅次于生物碱。皂甙是甙类物质中最典型的一种 , 是由皂甙元和糖、糖醛酸组成的一类复杂的甙类化合物 , 皂甙的药理学研究比较多 , 如人参皂甙有明显的促进血清、肝脏、骨髓等的 RNA 、 DNA 、蛋白质及糖的生物合成 , 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 ; 黄芪中的三菇皂甙 , 能促进 DNA 合成 , 加速肝脏分化增殖 , 对免疫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等。因此 , 含皂甙类的一些药物可以作为添加剂中的免疫增强剂 [5]。

水产动物疾病学综合实验2015

水产动物疾病学综合实验安排 第一天第二天第三天第四天第五天 上午现场调查 给药方法操作: 泼洒法 挂袋挂篓 口服法鱼苗鱼种检查 成鱼检查 收集 锥体虫并染 色 染色: 锚头鳋、 中华鳋、 鲺 考试 下午鱼类甲壳动物病及 其病原体的观察 收集锚头鳋、中华鳋等 成鱼检查 收集车轮虫、锚 头鳋、中华鳋、 鱼虱等 收集车轮虫 并染色 染色交寄生虫染 色切片标本

水产动物疾病学综合实验指导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 水产动物疾病学综合实验是为了满足现代水产养殖行业对生产、培养科研技术操作人员的需要,使学生掌握水产动物疾病学的基本知识及基本技能,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及社会服务能力,成为水产养殖行业防病治病的技术人才。 2. 通过实验了解水产动物疾病种类及其特点;能较准确地诊断水产动物疾病。 3. 能正确地使用渔药,能有效地防治水产动物疾病。 二、实验内容: 1. 现场调查; 2. 渔药使用:泼洒法;挂袋挂篓法;口服法; 3. 显微镜诊断疾病; 4. 寄生虫标本的收集与染色; 三、实验操作及其步骤: 1.现场调查: 池塘是水生动物生存的基础,疾病的发生除了由病原生物直接感染和侵袭外,首先应了解池塘周围的环境和水体物理、化学因素的变化对养殖生物发病的影响。发病现场的调查可为全面查明发病原因,及时发现和正确判断病鱼提供依据。 ①调查发病养殖水体环境和发病史 发病养殖水体环境是指养殖水体周围有哪些工厂,工厂是否排放污(废)水,这些污(废)水是否含有对鱼类有毒的物质,是否经过处理后排放等。同时,还要着重强调调查养殖水体情况,了解放养前清塘的方法、清塘药物的剂量、清塘

后放养鱼种的时间、鱼种消毒的药量等。这些与养殖生物疾病的发生关系较大,同时还应了解养殖水体近几年发生疾病的危害程度,以及所采用的防治方法和效果等。 ②了解池塘水质状况 水温水温是养殖生物疾病发生的重要因素,水温高低与疾病的发生和流行有着密切的关系。一般病毒性鱼病和细菌性鱼病,在水温为25~30℃时传染性最强,32℃以上和18℃以下时感染减弱。因此江苏、浙江和湖南、湖北一带,每年5~6月和8~9月份是细菌病、病毒病流行高峰。暴发性鱼病需要需要的水温范围较大,流行的时间也更长些。有些寄生虫病,如车轮虫病和指环虫病是夏季危害鱼苗、鱼种的流行病,而有些疾病如水霉病、小瓜虫病、斜管虫病和鱼波豆虫病,通常在20℃以下发病,属于低温季节的流行病。 A.谁的酸碱度(pH)由于高密度养殖,池塘有机质多氢离子浓度微偏高 (pH偏低),易发生水霉病。酸性水也常常引起嗜酸性卵甲藻病的暴发。在氢离子浓度较低(pH较高)的盐碱养殖水体,水温较低时易大量繁殖三毛金藻,分泌毒素,致使池鱼中毒死亡。 B.溶解氧水中含氧量的多少关系到养殖生物的生长和生存,同疾病的发生 有明显的相关性。正常池塘的溶解氧含量要求4毫克/升,最低不能低于1毫克/升,对于各种不同的鱼类和不同的生长阶段,因其生理需求不一样而对溶氧的需求不同。溶解氧长时间过低会影响鱼类生长,降低鱼体的抗病能力,同时为病原菌的繁殖,生长创造了条件。 C.检测水质对发病水体进行水的pH、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磷酸盐、 硬度、化学耗氧量的分析,了解水质的基本营养盐变化情况,对可能因环境因子致病的因素应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分析。 ③调查饲养管理情况 A.了解鱼种放养情况: 放养数量过多就会出现相互拥挤、摄食不足、生长不良 的现象,导致养殖生物体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降低,有利于病原菌的感染和传播。夏花培育至冬片鱼种一般亩放养量为7000~10000尾。 B.了解投饲和施肥状况: 投喂的饲料不新鲜或不按照“四定”投喂,鱼类很容 易患细菌性肠炎病。夏天在池塘内施用不经发酵的有机肥,易使池塘水质恶化、缺氧、并促使致病菌核寄生虫大量繁殖。

(上海环盟咨询)旅游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目录 旅游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2) 第一节旅游行业替代品分析 (2) 一、替代行业种类 (2) 二、主要替代行业对旅游行业的影响 (2) 三、替代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2) 第二节旅游行业互补行业分析 (3) 一、互补行业种类 (3) 二、主要互补行业对旅游行业的影响 (3) 三、互补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3) 1

旅游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第一节旅游行业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行业种类 旅游业的代替行业为娱乐业,娱乐业是指为娱乐活动提供场所和服务的行业,包括经营歌厅、舞厅、卡拉OK歌舞厅、音乐茶座、台球、高尔夫球、保龄球场、网吧、游艺场等娱乐场所,以及娱乐场所为顾客进行娱乐活动提供服务的业务。 二、主要替代行业对旅游行业的影响 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整体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精神上的享受,娱乐业是我国市场化程度最高、发展最早的文化市场产业门类之一,娱乐业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和拉动消费、增加就业、涵养税源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同时娱乐业的发展也给旅游业带来发展,以娱乐业助力旅游产业发展是我国娱乐业和旅游业相互发展的典型理念,所以娱乐业与代旅游业的关系是两者携手并进,互相发展。 三、替代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近两年来,不断出现的数字娱乐技术革命对传统娱乐业已经产生了颠覆性的冲击,并不断推动了数字娱乐的跨界整合。这种跨界整合不仅体现在整个产业的融合发展,更体现在内容和表现形式的多元融合方面。仅以国内游戏产业领头羊完美世界为例。近两年来,在产业端,完美世界采取跨产业发展的战略,通过和华为在内的不同领域合作伙伴共同拓展数字娱乐产业链;在游戏开发方面,完美世界采取全球研发的方式,融合全球游戏创意,以数字化手段将音乐、图像、视频、文字等多种要素进行整合,甚至借鉴好莱坞电影的制作方式,进行产品开发;在游戏表现形式上,完美世界是中国唯一一家具有同时布局PC、移动端和客厅主机娱乐的企业,这使得完美娱乐能以跨平台多维方式呈现在用户面前。 中国是全球最具创新活力和市场潜力的数字娱乐市场,未来更有可能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单一经济体市场。数字娱乐产业往往应用了全球最为顶尖的现代科 2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共8分,每小题2分) ?继发性感染:已遭受病原感染的个体再次遭到不同病原的侵袭。 ?原发性感染:指病原体直接浸入健康鱼体而引起的鱼病。 ?再感染:第一次患某种疾病痊愈后,第二次又患同样的疾病。 ?重复感染:第一次患某种疾病后,一般症状已消失,但仍遗留有病原体,机体和病原体间保持着暂时的平衡,当新的同种病原体入侵后,平衡被破坏,就会重新发病。 ?拮抗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共同使用时,其作用因相互抵消或减弱,称拮抗作用。?充血:机体的某一区域(组织或器官)的含血量超过正常的现象。 ?栓塞:在正常状况下并不存在于血液中的某些物质或小块,随血流而被带到较小的血管中,引起管腔阻塞的过程。 ?炎症:机体遭受有害刺激(如微生物、寄生虫、理化因子等)后所产生的防卫性反应,其作用为清除入侵体内的有害刺激物。 ?水肿:组织间隙大量液体的积储。 ?萎缩:物质代谢发生改变,使组织或器官的体积较正常缩小的过程。 ?湖靛:池中微囊藻(主要是铜绿微囊藻及水花微囊藻大量繁殖)在水面形成一层翠绿色的水花。?泛池是因为池塘水体中溶解氧降低到不能满足鱼类生理上最低需要时,造成鱼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 ?二、填空题(共17分,每空0.5分) ?1、根据症状区分,草鱼出血病有(肠炎型、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三种类型。 ?2、贝类的血液一般无色,如扇贝、牡蛎、文蛤等,是因为其血液含(血蓝蛋白)。 ?3、有些种类血液是红色的,如泥蚶,魁蚶等,是因为其血液中含(血红蛋白)。 ?4、锥体虫寄生在鱼的(血液)里,通过(水蛭)传播。 ?5、病原对宿主的危害主要有(夺取营养、机械损伤、分泌有害物质)三个方面。 ?6、药物的剂量必须达到(最小有效剂量)才能产生效应,但是超过(最大剂量)又会引起中毒。?7、敌百虫在碱性条件下迅速降解为(敌敌畏),其毒性增强近10倍,它是一种胆碱脂酶抑制剂。 ?8、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典型症状是(烂鳃和开天窗)。 ?9、白头白嘴病主要危害鱼的(苗种)阶段。 ?10、漂白粉是一种混合物,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11、病毒进入机体的途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水平感染)与(垂直感染)。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共8分,每小题2分) ?继发性感染:已遭受病原感染的个体再次遭到不同病原的侵袭。 ?原发性感染:指病原体直接浸入健康鱼体而引起的鱼病。 ?再感染:第一次患某种疾病痊愈后,第二次又患同样的疾病。 ?重复感染:第一次患某种疾病后,一般症状已消失,但仍遗留有病原体,机体和病原体间保持着暂时的平衡,当新的同种病原体入侵后,平衡被破坏,就会重新发病。 ?拮抗作用:当两种或两种以上药物共同使用时,其作用因相互抵消或减弱,称拮抗作用。 ?充血:机体的某一区域(组织或器官)的含血量超过正常的现象。 ?栓塞:在正常状况下并不存在于血液中的某些物质或小块,随血流而被带到较小的血管中,引起管腔阻塞的过程。 ?炎症:机体遭受有害刺激(如微生物、寄生虫、理化因子等)后所产生的防卫性反应,其作用为清除入侵体内的有害刺激物。 ?水肿:组织间隙大量液体的积储。 ?萎缩:物质代谢发生改变,使组织或器官的体积较正常缩小的过程。 ?湖靛:池中微囊藻(主要是铜绿微囊藻及水花微囊藻大量繁殖)在水面形成一层翠绿色的水花。 ?泛池是因为池塘水体中溶解氧降低到不能满足鱼类生理上最低需要时,造成鱼类呼吸困难,窒息死亡。?二、填空题(共17分,每空0.5分) ?1、根据症状区分,草鱼出血病有(肠炎型、红肌肉型、红鳍红鳃盖型)三种类型。 ?2、贝类的血液一般无色,如扇贝、牡蛎、文蛤等,是因为其血液含(血蓝蛋白)。 ?3、有些种类血液是红色的,如泥蚶,魁蚶等,是因为其血液中含(血红蛋白)。 ?4、锥体虫寄生在鱼的(血液)里,通过(水蛭)传播。 ?5、病原对宿主的危害主要有(夺取营养、机械损伤、分泌有害物质)三个方面。 ?6、药物的剂量必须达到(最小有效剂量)才能产生效应,但是超过(最大剂量)又会引起中毒。 ?7、敌百虫在碱性条件下迅速降解为(敌敌畏),其毒性增强近10倍,它是一种胆碱脂酶抑制剂。 ?8、草鱼细菌性烂鳃病的典型症状是(烂鳃和开天窗)。 ?9、白头白嘴病主要危害鱼的(苗种)阶段。 ?10、漂白粉是一种混合物,它的有效成分是(次氯酸钙)。 ?11、病毒进入机体的途径大致可分为两大类,即(水平感染)与(垂直感染)。 ?12、发现鱼浮头的急救办法有(加注新水、开机增氧机、泼洒增氧药物)等。 ?13、鱼苗转塘时,两水体的温差不超过±(2)℃,鱼种转塘时,两水体的温差不超过±(5)℃。 ?14、在复口吸虫的生活史中,(螺类)为第一中间宿主,(鱼类)为第二中间宿主,鸥鸟为终末宿主。?15、病鱼“跑马”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适口饵料)(池塘漏水)(车轮虫寄生)。 ?16、竖鳞病的主要症状为(全身鳞片竖立),主要危害(鲤鱼、金鱼)。 ?17、疾病发生与(环境)、病原体与鱼类的体质有关。 ?18、大黄使用前用(氨水)浸泡12小时,目的是使蒽琨衍生物游离出来。 ?19、鲢碘泡虫主要寄生在白鲢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 ?20、烂鳃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病鱼鳃丝(溃烂),常粘有污泥。患严重烂鳃病的病鱼,鳃盖内表皮中间部分常被腐蚀成一个圆形或不规则的病灶区,这个病灶区俗称(开天窗)。 ?21、水产动物传染性疾病的病原体可大致分为(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类)。 ?22、九江头槽绦虫生活史需经(卵)、(钩球蚴)、(原尾蚴)、(裂头蚴)才能发育为成虫。 ?23、九江头槽绦虫的中间寄主是(剑水蚤)。九江头槽绦虫寄生在鱼体的(肠道)部位。 ?24、清塘时经常使用的两种药物有(生石灰)和(漂白粉),其中(生石灰)还具有增加肥效和调节pH的作用。?25、疾病的发展过程可分为(潜伏期)、(前驱期)、(发展期)三个时期。

抗生素替代品

抗生素替代品研究进展 郭影成延吉,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畜牧开发总公司,133000 摘要:鉴于抗生素的诸多缺点,人们研制开发了无毒副作用的抗生素替代品。包括益生菌、化学益生素、酸化剂、微生物培养物、鸡卵黄免疫球蛋、中草药添加剂、糖萜素以及牛至油等。在畜禽生产中长期应用有不易产生毒副作用,无抗药性,无停药期,安全、高效等优点。 关键字:抗生素;替代品;益生菌;化学益生素;酸化剂;微生物培养物; 绿色抗生素替代品作为畜禽饲料添加剂,较抗生素安全范围大,在畜禽生产中长期应用不易产生毒副作用,无抗药性,无停药期,安全、高效。与其他药物饲料添加剂合用,不发生或很少发生配伍禁忌,细菌对其不易产生抗药性,对动物生长不构成危害。在动物产品中无药物和危害人类健康的有毒有害物质残留。而且,在畜禽的排泄物中不存在对人类生存环境构成潜在危害的污染物。同时,大多抗生素替代品理化性质或生物活性物质稳定,能有效地进入畜禽胃肠道发挥作用,不影响畜禽采食饲料的适口性。更重要的是,绿色抗生素替代品尤其是植物提取类(中草药等)含有许多有效成分,除了具有抗病促生长作用外,还具有改进畜产品品质及提高畜禽繁殖性能的能力。如有些中草药含有甾醇类物质,对内分泌与生殖机能作用较强,能刺激畜禽的繁殖,提高畜禽的繁殖性能。包括益生菌、化学益生素、酸化剂、微生物培养物、鸡卵黄免疫球蛋白以及中草药添加剂等。下面就每种抗生素替代品概况做以简要陈述。 一、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也称为益生素或活菌制剂,包括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芽孢杆菌、活性酵母等。其主要作用是补充动物消化道中的双歧杆菌、乳酸菌等优势菌群,维持正常的微生态区系平衡;刺激动物产生干扰素,提高免疫球蛋白浓度和巨噬细胞活性,从而调节动物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抗病能力;刺激动物分泌有机酸、过氧化氢、类抗生素等杀菌物质,杀死病原微生物;可产生挥发性脂肪酸和乳酸,降低肠道ph值,从而抑制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益生菌能占据靶细胞,形成保护屏障,阻止病原菌的繁殖;防止动物肠道内产生的肠毒素、毒性肽、吲哚等有毒物质的积累,有利于动物身体健康;合成D族维生素、赖氨酸、蛋氨酸等营养物质,直接被动物吸收;在动物体内可产生蛋白酶、淀粉酶、植酸酶等多种消化酶及多种未知的促生长因子,有利于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加速动物生长。 1. 微生态制剂临床应用进展 1.1 微生态制剂首选药主要治疗的疾病 1.1.1 感染性腹泻 1.1.1.1 预防和治疗腹泻 腹泻患者多存在肠道菌群失调,微生态制剂通过增加腹泻患者肠道内有益菌的数量和活力,抑制致病菌的生长,以恢复正常的菌群平衡,达到缓解腹泻症状的作用,对成人和小儿的急性腹泻、慢性腹泻等均有良好的预防和治疗作用。Guandalini[1]等研究显示,嗜酸性乳杆菌治疗可使儿童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迅速恢复,患者的平均病程及平均治疗天数均明显缩

水产动物疾病学复习题

复习题 1、水产动物细胞和组织变性的类型有哪些? (1)颗粒变性:一种最早和最轻微的细胞变性,很容易恢复,其特点是变性细胞体积肿大,胞浆内水分增多,出现许多微细红染的蛋白性颗粒,故称颗粒变性。 (2).水泡变性水泡变性是指在细胞的胞浆内或胞核内出现多量水分形成大小不等的水泡的现象. (3).脂肪变性是指在实质细胞的胞浆内出现脂滴或脂滴增多的现象,简称脂变。 2、阐明寄生虫、宿主与外界环境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阐明水产动物疾病发生的因素? 1. 环境因素 A. 自然条件 1).养殖水体的空间因素: 养殖密度。2).养殖水体的水质因素:水质的好坏(溶氧、PH 值等)。3).养殖水体的底质因素: 淤泥的影响。 B. 人为因素 1)放养密度过大或搭配比例不当(青鱼与鲤鱼的搭配)。2)饲养管理不当(用药方法、用药量不当,饲料投喂不当等)3)机械损伤(操作不当造成鱼体受伤,而继法感染,引起发病,水霉病)。 c 生物因素 主要包括病毒、细菌、真菌、藻类、原生动物、蠕虫、蛭类、甲壳动物、钩介幼虫、螨类等生物性因素。 D 机体自身因素主要是指鱼体自身的抗病能力,这与鱼的种类、年龄、生活习性和健康状况等方面有关。 疾病的发生,不是孤立的单一因素的结果,而是外界条件和内在的机体自身的抵抗力相互作用的结果,要综合加以分析,才能正确找到疾病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4、药物治疗过程中有哪些不良反应? (1)副作用:是指在常用治疗剂量时产生的与治疗无关的作用或危害不大的不良反应。 (2)毒性反应:是药物对机体的损害作用。一般是剂量过大,用药时间过长或个体敏感性较高时引起。(3)过敏反应: (4)继发反应:是药物治疗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5)后遗效应:指停药后血药浓度已降至阈值以下时的残存药理效应。 5、阐明水产动物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抗菌药物的作用机制 (1)抑制细胞壁的合成:细菌胞体外有一层坚韧的细胞壁,具有维持细菌形态和保护功能。抗菌药物(如青霉素类)可药物通过各种环节抑制细胞壁粘肽的合成,最终使细胞壁缺损,导致菌体破裂溶解死亡。(2)增高细菌胞浆膜的通透性:位于细胞壁内侧的胞膜是脂质和蛋白质分子构成的渗透屏障,具有物质交换,合成粘肽,保护菌体等功能。一些抗菌药物(多粘菌素、制霉菌素等)可与细胞膜结合导致胞浆膜通透性增加,使细菌体内氨基酸、嘌呤、蛋白质、盐类外逸,导致细菌死亡。 (3)抑制蛋白质合成如四环素类、大环内酯类等。 (4)抑制叶酸代谢:磺胺类抑制细菌二氢叶酸合成酶,抑制四氢叶酸合成,阻碍核酸前体物质嘌呤、嘧啶的形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5)抑制核酸合成:喹诺酮类可抑制DNA螺旋酶,进而抑制DNA的合成。 6、水产动物疾病的预防有哪些措施? 预防水产动物疾病的措施 1.改善生存环境 (1)建设符合防病要求的养殖场 A 选择良好的水源条件水源充沛,无污染 B科学地建设进排水系统 (2)清整养殖场 A 清除池底过多的淤泥 B 药物清塘 a. 生石灰清塘(图1) 干池清塘仅留5~10厘米深的水,每667平方米(相当于1亩)用生石灰50~70公斤。 带水清塘每亩水深1米用125~150公斤 b. 漂白粉清塘 按照鱼池中水的容量进行计算,每立方米用药量为20克。 (3)保持良好的水质 A 定期泼洒生石灰调节水的PH值 B 定期加注新水,保持适宜水质 C 适时开动增氧机,改善水体的溶氧状况 D 采用光合细菌、硝化细菌等改善水质 2. 增强养殖动物机体抗病能力 (1)加强饲养管理 A 合理放养合理的放养密度与放养比例 B 科学投饵与施肥 a.投饵:品质良好,营养全面,做好“四定” b.施肥:应根据池底质的肥瘦以及肥料种类等灵活掌握,有机肥应进行发酵处理。

再生塑料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报告

深圳中企智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

再生塑料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最新版报告请登陆我司官方网站联系) 公司网址: https://www.360docs.net/doc/d72703884.html, 1

目录 2010-2015年上半年中国再生塑料行业主要数据监测分析错误!未定义书签。再生塑料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3) 第一节再生塑料行业替代品分析 (3) 一、替代品种类 (3) 二、主要替代品对再生塑料行业的影响 (3) 三、替代品发展趋势分析 (4) 第二节再生塑料行业互补产品分析 (4) 一、行业互补产品种类 (4) 二、主要互补产品对再生塑料行业的影响 (4) 三、互补产品发展趋势分析 (4) 2

再生塑料行业替代品及互补产品分析 第一节再生塑料行业替代品分析 一、替代品种类 再生塑料的替代品是塑料制品的原料,如聚丙烯(pp)、聚氯乙烯(pvc)、聚苯乙烯(ps)等。 二、主要替代品对再生塑料行业的影响 (一)聚氯乙烯(pvc)的应用 PVC曾是世界上产量最大的通用塑料,应用非常广泛。在建筑材料、工业制品、日用品、地板革、地板砖、人造革、管材、电线电缆、包装膜、瓶、发泡材料、密封材料、纤维等方面均有广泛应用。 (二)聚丙烯(pp)的应用领域 家用电器 各我国一些塑料原料厂商已经开发出洗衣机专用料如PP 1947系列、K7726系列等,受到了洗衣机制造厂商的欢迎。因此,在未来几年内应加大开发家用电器PP专用料的力度,以适应市场变化的需求。 塑料管材 塑料管材是我国化学建材推广应用的重点产品之一,建设部曾发出“关于加强共聚聚丙烯(PP-R、PP-B)管材生产管理和推广应用工作的通知”,要求有关部门共同做好从原料、加工、质量以至管材使用、安装等工作,要严格把好PP 管材质量关,以利更好地做好我国PP管材的生产、应用、推广工作。 高透材料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必然带来在文化、娱乐、食品、医疗、材料、居室装饰等各个方面不同变化的要求与提高,市场中很多物品越来越多地使用透明材料。因此,开发透明PP专用料是一个很好的发展趋势,尤其需要透明性高、流动性好,成型快的PP专用料,以便设计加工成人们喜爱的PP制品。透明PP 比普通PP、PVC、PET、PS更具特色,有更多优点和开发前景。 3

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十六种细菌性疾病简介

水产动物养殖过程中十六种细菌性疾病简介 细菌是一种具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生物,不同于真核生物之处在于它有原始核。但无核膜、核仁,也缺乏内质网、线粒体、叶绿体等细胞器。水产动物细菌病的种类较多,危害严重的主要是革兰氏阴性菌引起的疾病,如柱状屈挠杆菌引起的烂鳃病、假单胞菌引起的败血病、嗜水气单胞菌引起的疖疮、腐皮病等。今日小鱼就为大家简单介绍下细菌性疾病。 1.细菌性烂鳃病 病原为柱状嗜纤维菌,革兰氏染色阴性,菌体无鞭毛。 被感染的病鱼行动缓慢,反应迟钝,呼吸困难,食欲减退,常离群独游。体色变黑,尤其头部颜色更为暗黑,因而称此病为“乌头瘟”。肉眼观察,病鱼鳃盖骨的内表皮往往发炎充血,严重时中间部分的表皮常腐蚀成一个圆形不规则的透明小区,俗称“开天窗”。鳃丝腐烂,特别是鳃丝未端粘液很多,带有污泥和杂物碎屑,有时在鳃瓣上可见血斑点。鳃丝骨条尖端外露,附着许多粘液和污泥,并附有很多细长的细菌。 主要危害草鱼,从鱼种至成鱼均可受害,许多淡水鱼类也能被感染。本病在水温15℃以上时开始发生;在15~30℃范围内,水温趋高易暴发流行,致死时间也随之变短。水中病原菌的浓度越大,鱼的密度越高,鱼的抵抗力越小,水质越差,则越易暴发流行。本病常和传染性肠炎、出血病、赤皮病并发。一般流行于4~10月,尤以夏季流行为多。 2.白皮病 又叫白尾病,病原是柱状嗜纤维菌和白皮极毛杆菌。 病鱼发病初期,尾柄处发白,随着病情发展迅速扩展蔓延,以至自背鳍基部后面的体表全部发白。严重的病鱼,尾鳍烂掉,或残缺不全。病鱼的头部向下,尾部向上,与水面垂直,时而作挣扎状游动,时而悬挂于水中,不久病鱼即死亡。 白皮病为鲢、鳙的主要病害之一。此病主要发生在饲养20~30天的鲢、鳙鱼苗及夏花阶段。常可形成急性流行病,1龄及2龄以上的成鱼偶然可以发病。病程较短,病势凶猛,死亡率很高,发病后2~3天就会造成大批死亡。 3.白头白嘴病 病原尚未完全查明,一般认为是一种黏细菌。

水产动物病害习题

简答题 第一章 1. 水产动物病害学的定义是什么? 水产动物病害学:是研究水产养殖动物(鱼、虾、贝等)疾病发生的原因、病理机制、流行规律以及诊断、预防和治疗方法的一门综合性学科。 2. 水产动物病害研究发展具有哪些主要特点? 3. 简述我国水产动物病害防治的发展过程。 4. 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如何? 水产动物病害防治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1. 与水产动物本身的生物学知识有关:如各种水产养殖动物的形态学、分类学、生态学和生理学等; 2. 与病原体的生物学知识有关:如寄生虫学和微生物学等; 3. 与养殖水体环境化学知识有关:如水化学和环境与水质监测技术等 4. 与病害监测技术有关:如生物制片技术、PCR 技术和电镜技术等; 5. 与病害防治研究与应用知识有关:如病理学、药物学、药理学和水产动物免疫学等。 第二章 1. 影响海. 病原:又称病原体,是能引起疾病发生的致病微生物和寄生虫的统称。 2. 病原的种类 1)致病微生物:包括病毒、细菌、真菌和单细胞藻类等 2)寄生虫:包括原生动物、吸虫(单殖吸虫和复殖吸虫)、绦虫、线虫、棘头虫、寄生蛭类、寄生甲壳类等。 1、产动物疾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水温(T水)、盐度、溶解氧、酸碱度、透明度、硫化氢、氨氮、亚硝酸盐、余氯、营养不良、动物本身先天或遗传的缺陷、机械损伤。 2. 宿主、病原体和环境间的相互关系如何? 病原体疾病的发生往往不是某个单一因素影响的结果,而是病原、宿主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 3.病原体疾病的来源与传播方式有哪些? 4. 病原对宿主有哪些危害作用?影响病原体致病的因素有哪些? 病原对宿主的危害: 1) 机械损伤:寄生虫的吸盘、钩和口器损伤皮肤、鳃等组织 结果:功能伤失;继发炎症感染 2) 夺取营养:某些病原是以宿主体内营养为食:肠道寄生虫 3) 分泌有害物质:如:细菌和病毒分泌毒素、某些寄生虫分泌 蛋白分解酶等 4) 压迫和阻塞:如:绦虫、孢子虫的胞囊等(影响性腺发育) 5) 其他疾病的媒介:如:鱼蛭、桡足类等 5. 试述水产动物疾病的综合预防措施? 彻底清池1) 清淤:(新池浸泡1月)旧池清淤 2) 药物消毒:水泥池:1/10000的KMnO4或含氯消毒剂等。 土池: a. 生石灰清池

益生菌及益生元与抗生素组合应用研究进展

益生菌及益生元与抗生素组合应用研究进展 蒋正宇周岩民 (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南京210095) 摘要:本文综述了畜禽生产中的微生态调节剂种类、作用机理及与抗生素联用的效果,为微生态调节剂的合理配伍使用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益生菌、益生元,抗生素,微生态调节剂 几十年来,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在预防动物疾病、抗应激、提高动物生产性能等方面所取得的显著效果有目共睹,但抗生素的长期和广泛应用,导致了肠道菌群失衡、药物残留、耐药性及其传递和传播等负效应。近年来,随着生物技术和微生物工业的发展,一些微生态调节剂作为饲料中抗生素的替代品应运而生,如活菌制剂(益生菌)和低聚糖(益生元)等,它们通过维持动物肠道内微生态平衡而促进动物生长,提高动物机体免疫力和生产性能。目前,益生菌和益生元已广泛在饲料中研究和应用,已就不同种类的益生菌或益生元的作用机理、应用效果及在不同动物种类、年龄、饲养环境下的最佳用量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不同的益生菌或益生元之间以及益生元与抗生素、益生菌以及其他营养性或非营养性添加剂之间存在着协同或拮抗作用,寻找这些新型饲料添加剂最佳同效应的添加组合,已成为饲料研究的热点之一。因此,本文对近年来所进行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 1 饲用微生态调节剂和抗生素的种类 微生态调节剂是指在微生态理论指导下,可调整微生态失调,保持微生态平衡,提高宿主健康水平或增进益生菌及其代谢产物和(或)生长促进物质的制剂,主要包括益生菌(prebiotics)、益生元(probiotics)、合生素(sybiotics,eubiotics)。 益生菌是有利于宿主肠道微生物平衡的活菌食品或饲料添加剂。目前,用作微生态饲料添加剂的微生物主要有:乳酸菌、芽孢杆菌、酵母菌、放线菌、光合细菌等几大类。1989年,美国FDA批准使用的微生物有40余种,其中30种是乳酸菌。2003年,我国农业部批准使用的饲料级微生物添加剂品种有:地衣芽孢杆菌、枯草芽孢杆菌、两歧双歧杆菌、粪肠球菌、屎肠球菌、乳酸肠球菌、嗜酸乳杆菌、干酪乳杆菌、乳酸乳杆菌、植物乳杆菌、乳酸片球菌、戊糖片球菌、产朊假丝酵母、酿酒酵母、沼泽红假单胞菌。 益生元是能够有选择性地刺激宿主动物消化道内有益菌的生长,从而对动物产生有利作用的食品或饲料中的不可消化成分,包括低聚糖、微藻(如螺旋藻、节旋藻)及天然植物(如中草药、野生植物)等。目前,饲料中研究较多的益生元主要是低聚糖、酸化剂、中草药和糖萜素等几大类。低聚糖是由2~10个单糖分子通过糖苷键形成直链和支链的糖类,它们很难为动物体内的消化酶所降解,可直接进入肠道,作为有益微生物的营养底物,促进肠道有益微生物的增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从而改善肠道微生态环境;饲料中研究和应用的低聚糖有甘露聚糖(MOS)、低聚果糖(FOS)、低聚木糖(XOS)、低聚半乳糖(GOS)、低聚异麦芽糖(IOS)、大豆低聚糖(SBOS)等。饲料酸化剂的应用已有30多年的历史,包括无机酸和有机酸,无机酸主要有硫酸、盐酸和磷酸,但无机酸存在使用效果不甚理想和腐蚀加工机械等问题;有机酸更为人们所认可、山梨酸、甲酸、乙酸等,生产中使用较为普遍且效果较好的有机酸是柠檬酸、延胡索酸、乳酸。 自1974年欧共体首先禁止了青霉素和四环素的使用开始,抗生素的应用已广受禁用和限用。2002年,我国农业部批准规定的可在饲料中长期添加使用以预防动物疾病、促进生长的饲用药物添加剂品种仅有33种。 2 益生菌及益生元与抗生素的作用机理 饲料中添加抗生素、益生菌、益生元对生产性能方面的有益作用是防病功能的延伸,可从两个方面发挥作用,即微生物途径和肠组织代谢途径。有关微生物途径,抗生素通过非选择性阻止或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