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运六气手法

五运六气手法
五运六气手法

五运六气手法

一、淋浴

细心呵护每一寸肌肤,清除灰尘抑制细菌,促进新陈代谢,舒缓神经,纯天然的植物精华,芬芳诱人,抗忧郁。

二、督脉穴位理疗疏通

1、点穴【用玉石棒点按顺时针30下,逆时针30下】

百会;【头顶正中,两耳角直上连线中点】

风池;【位于项部,枕骨之下】

大椎;【第7颈椎突下】

中枢;【第10节胸椎突下】

命门;【第二腰椎和第三腰椎中间凹处】

长强;【尾骨端下】

三、背部理疗开背

1、五运精油各5滴调配搓热督脉及膀胱。【由下往上】

2、用经络疏通中药油5ml顺时针的方式在背部打大圈上油至发热

3、双手服帖一前一后从大椎推至长强拉至腰部至腋下包肩从手心排出

4、双手掌一前一后从肩颈推至臀部拉至腰部至肩胛骨缝从腋下排出【先左后右、一侧八遍】

5、经络疏通中药油搓热督脉【由下往上】

6、双手大拇指合并从大椎推至长强【5-8遍】

7、肩颈划八字

四、背部膀胱经调理【驱寒气膀胱经精油+经络疏通中药油各1—2ml】

1、双手大拇指推内膀胱5-8遍

2、双手大拇指交替推外膀胱【先左后右】

3、双手重叠用掌根揉按膀胱【先左后右】

4、双手掌背部划八字打大圈

5、单侧排毒

五、经络理疗气血养生调理

润燥气调大肠精油调理大肠经,祛火气调三焦经油调理三焦经,降暑气调小肠精油调理小肠经

1、取(润燥气调大肠精油+祛火气调三焦经油+降暑气调小肠精油)各1—2mI疏通手三阳,从肩走到手,每条经络疏通5—8遍,搓热拍打。

驱寒气调膀胱精油调理膀胱,避风气调胆经精油调理胆经,利湿气调胃经精油调理胃经

2、取(驱寒气调膀胱精油+避风气调胆经精油+利湿气调胃经精油)各1—2ml疏通足三阳,从臀部最高点向下推至脚踝骨,每条经络疏通5—8遍,搓热拍打。

顾客仰卧

六、调理任脉,用玉石棒疏通任脉穴位

1、天突;位于颈部,当前正中线胸骨上窝中央

2、檀中;连接左右乳头之线于胸骨中线交叉点

3、下脘;位于肚脐正中线上两寸

4、中级;位于肚脐正中线下寸

5、取经络疏通中药油2ml双手大拇指由上向下疏通任脉至会阴5—8遍,搓热。

七、调理手三阴与足三阴

金运润肺精油调理肺经,火运养心精油调理心包经,火运养心精油调理心经。

1、取(金运润肺精油+火运养心精油)各1—2ml疏通手三阴,

由胸走到手,每条经络疏通5—8遍,搓热拍打。

木运养肝排毒精油调理肝经,土运利脾精油调理脾经,水运强肾精油调理肾经。

2、取(木运养肝排毒精油+土运利脾精油+水运强肾精油)各1—2ml疏通足三阴,双手大拇指由脚踝骨循行大腿内侧向上至大腿内侧淋巴,每条经络疏通5—8遍,搓热拍打。

八、温灸(促进全身气血循环)

1、用温灸棒温热每条经络(10—15分钟)

操作时间;每次60—90分钟

疗程设计;理疗期3天/次调理期5天/次养护期7天/次12次/小疗程36次/疗程(整疗程)

专家建议;按疗程调养

使用禁忌;癫痫症,患有肿瘤、癌症者禁用。

温馨提示;每次做完之后建议喝杯红糖水,在调理期间建议多喝枸杞加红枣加桂圆泡茶喝。

五运六气表格

干支纪年岁运司天在气在泉之气公元纪年 1949己丑土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 1950庚寅金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 1951辛卯水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 1952壬辰木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 1953癸巳火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 1954甲午土云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 1955乙未金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 1956丙申水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 1957丁酉土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 1958戊戌火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 1959己亥土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 1960庚子金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 1961辛丑水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 1962壬寅土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 1963癸卯火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 1964甲辰土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 1965乙巳金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 1966丙午水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 1967丁未木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 1968戊申火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 1969己酉土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 1970庚戌金运太过阳明燥金少阴君火 1971辛亥水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

1972壬子木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73癸丑火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74甲寅土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75乙卯金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76丙辰水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77丁巳木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78戊午火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79己未土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80庚申金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81辛酉水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82壬戌木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83癸亥火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84甲子土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85乙丑金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86丙寅水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87丁卯木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88戊辰火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89己巳土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90庚午金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91辛未水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92壬申木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93癸酉火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94甲戌土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95乙亥金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96丙子水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

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及后天发病时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分析

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及后天发病时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及后天发病时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方法: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脾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先天出生及发病时的五运六气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 时的天干分布、岁运分布、主气分布、客气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 病时的主气分布、客气分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发病时的天干分布、 岁运分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脾胃病患者出生时及发病时的司天分布均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引发脾胃病先天出生及后天罹患的运气模式 均为寒湿。 【关键词】脾胃病;五运六气;司天 【中图分类号】R2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35-0144-02 在中医学的“天人合一”学术思想中,人体所有的生命活动变化均和天时气象 具有密切的关系[1]。五运六气理论认为自然界中气候周期性的变化对人体的生理 和病理影响,均是“天人合一”的体现,指导中医学对疾病进行了解、预测及防治。目前,越来越多的学者对五运六气与人体先、后天疾病罹患的关联性给予关注。 由于脾胃为人体的后天之本,故本文旨在探讨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及后天发病时 的五运六气分布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择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医院收治的100例脾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62例,女性38例。对每位患者的出生时的年、月、日和发病时的年、月、日信息进行采集。时间信息记载不清或不全者不予以纳入本研究中。 1.2 数据处理 (1)出生日期的干支转化:依据万年历,把每位脾胃病患者出生时的日期 和发病时的日期进行天干地支转化,并依据“天干纪运,地支纪气”来推演五运六气。(2)出生日期的五运分类:依据十天干来划分五运,其中甲己之岁,土运 统之;乙庚之岁,金运统之;丙辛之岁,水运统之;戊癸之岁,火运统之。逢阳 干的甲、丙、戊、庚、壬均为岁运太过之年,逢阴干的乙、丁、己、辛、癸均为 岁运不及之年。(3)出生日期的六气分类:依据十二年支对六气进行划分,六 气主要包括主气与客气。主气的划分方法:从立春开始,立春到清明为初之气, 即厥阴风木;清明到芒种为二之气,即少阴君火;芒种到立秋为三之气,即少阳 相火;立秋到寒露为四之气,即太阴湿土;寒露到大雪为五之气,即阳明燥金; 大雪到立春为终之气,即太阳寒水。客气的划分方法:客气包括在泉、司天、上 下左右四间气。依据年支对司天之气进行判定,按顺序行六气轮转,为:厥阴-少 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 1.3 统计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本研究数据统计分析,描述性统计观察脾胃病患 者在出生及发病时的干支运气分布,采用χ2检验研究其分布差异是否具有统计 学意义(P<0.05)。 2.结果 2.1 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的五运六气分布 脾胃病患者先天出生时的天干分布、岁运分布、主气分布、客气分布均无统

2013年五运六气日历表及解读

2013年五运六气日历表及解读 发表时间:2013-01-24T11:00:18.403Z 来源:《医药前沿》2012年第27期供稿作者:姚宝农[导读] 《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先立其年,以知其气,左右应见,然后乃可言死生之逆顺。”姚宝农(广西钦州市中医医院脑病科 535000) 《素问.五运行大论》说“先立其年,以知其气,左右应见,然后乃可言死生之逆顺。”[1]明解指出,只有了解当年的五运六气具体情况,才能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但由于运气的推算较为繁杂,许多中医临床医生对运气学说还相当陌生,当然谈不上临床应用了。为便于查阅,特绘制2013年五运六气日历表以资临床应用。 1 先立其年 2013年干支纪年为癸巳,干支纪年有夏正、商正和周正的不同,即历法上所谓的“三正”,夏正以立春、商正以大寒、周正以冬至为年首。运气学说的纪年是以大寒为年首的,2013年元月20日为大寒,农历十二月初九。 2 知其气—推求运气 2.1推五运 五运包括了岁运(中运、大运)、主运和客运。岁运从值年天干推得,根据五气化运歌诀:“甲己化土,乙庚化金,丙辛化水,丁任化木,戊癸化火。”阳干甲、丙、戊、庚、壬为太过,阴干乙、丁、己、辛、癸为不及,2013年的岁运(又称中运、大运)为“戊癸化火”,癸为阴干,岁运为火运不及,标记为少徵。 主运按木—火—土—金—水规律,周而复此。但在标记上,五运六气引入了五音建运理论,木运角音,太过为太角,不及为少角;火运徵音,太过为太徵,不及为少徵;土运宫音,太过为太宫,不及为少宫;金运为商音,太过为太商,不及为少商;水运为羽音,太过为太羽,不及为少羽。主运初运—木运的太过或不及,是从岁运推算的,它的推算是根据五音太少相生理论。如2013年的中运(岁运、大运)是火运不及,少徵。根据五行相生的理论,木生火,故生少徵者为太角,同样的道理,生太徵者当然为少角。故2013年主运的初运为太角,二运为少徵,三运为太宫,四运为少商,五运为太羽。总的来讲就是:太角(少角)—少徵(太徵)—太宫(少宫)—少商(太商)—太羽(少羽)—少角(太角),即五行相生规律和太少相生规律。 客运根据岁运的不同而不同,客运的初运即是值年的中运,再根据五行相生规律和太少相生规律推求得其它运:2013年的中运为少徵,故它客运的初运为少徵,火生土,故二运为太宫,土生金,三运为少商,金生水,四运为太羽,水生木,终运为少角。 2.2算六气 六气也包括岁气、主气、客气,岁气还分司天之气(又称天气)和在泉之气(又称地气)。 从纪年地支求岁气。十二地支六气歌诀是:“子午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丑未太阴湿土司天,太阳寒水在泉;寅申少阳相火司天,厥阴风木在泉;卯酉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辰戌太阳寒水司天,太阴湿土在泉;巳亥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2013年纪年地支为巳,“巳亥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故2013年司天之气为厥阴风木,在泉之气为少阳相火。 主气年年如此,将一年分为六个时期,命名为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和终之气,分别是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少阳相火、太阴湿土、阳明燥金、太阳寒水。基本规律是: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 客气的推算从司天之气来推算的。司天之气为客气的三之气,在泉之气为客气的终之气。客气的运行规律是:一阴(厥阴)—二阴(少阴)—三阴(太阴)—一阳(少阳)—二阳(阳明)—三阳(太阳)—一阴(厥阴)。2013年司天之气为厥阴风木,故客气的三之气为厥阴风木(一阴),四之气便是二阴(少阴君火),五之气为三阴(太阴湿土),终之气为一阳(少阳相火),初之气为二阳(阳明燥金),二之气为三阳(太阳寒水)。张仲景《伤寒论》六经的次序则是:太阳(三阳)—阳明(二阳)—少阳(一阳)—太阴(三阴)—少阴(二阴)—厥阴(一阴)。 3 左右应见 《内经》将岁运和岁气产生的综合效应,概括为阴阳的作用,所以在《天元纪大论》中说“夫五运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可不通乎!”[2]《阴阳应象大论》也说“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3]《四气调神大论》更明确指出“四时阴阳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是谓得道……从阴阳则生,逆之则死,从之则治,逆之则乱。”[4]需要指出的是,这里所讲的“四时阴阳”是四时与阴阳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四时系统,一个是阴阳系统。在五运六气学说中,四时系统用主气、主运表示,它是人类万物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或称为支持系统,中医称为六气,属正气。而阴阳系统则用岁气、岁运、客气、客运表示,它对人类万物起着负性作用,或称为干扰系统,中医称为六淫,属邪气。 “左右应见”简单地讲,就是把岁运、岁气的综合作用落实到具体的时间、空间和人物事物上来。所以《阴阳应象大论》说“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阴阳者,万物之始能也。”[5] 4 绘制中医运气日历表 为了便好是阅读《黄帝内经》和将运气理论应用于临床,现将2013年运气概况绘制成《2013年中医五运六气日历表》(见附表),以便于查阅。日历表将公元纪年、五运六气、二十四节气、干支纪时和朔望月纪时有机地结合起来,可以说是古今中外的日历表大成。表中左侧为五运和六气的具体情况,右侧为日历,右侧顶项的地支为日支,右侧表中的每格标记有三个内容,左侧为公元纪年的日期及二十四节气;中间的天干为当日的日天干,与对应顶项的地支合为当日的日干支;表格中右侧的数字为农历纪时,包括了上弦日、下弦日、望日等。如公元2013年2月4日,从表中可查得:中运属火运不及(少徵)、主运属太角、客运属少徵、司天之气属厥阴风木、主气属厥阴风木、客气属阳明燥金、二十四节气为立春、日干支为辛丑日、农历为十二月二十四日。参考文献 [1]胡振泰.袖珍中医四部经典.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91. [2]胡振泰.袖珍中医四部经典.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85. [3]胡振泰.袖珍中医四部经典.天津:天津科学技术出版社,1986.17.

五运六气表格(精.选)

公元纪年干支纪年岁运司天在气在泉之气1949 己丑土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50 庚寅金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51 辛卯水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52 壬辰木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53 癸巳火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54 甲午土云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55 乙未金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56 丙申水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57 丁酉土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58 戊戌火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59 己亥土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60 庚子金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61 辛丑水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62 壬寅土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63 癸卯火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64 甲辰土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65 乙巳金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66 丙午水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67 丁未木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68 戊申火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69 己酉土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70 庚戌金运太过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71 辛亥水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72 壬子木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73 癸丑火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74 甲寅土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75 乙卯金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76 丙辰水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77 丁巳木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78 戊午火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79 己未土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80 庚申金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81 辛酉水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82 壬戌木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83 癸亥火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84 甲子土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85 乙丑金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86 丙寅水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87 丁卯木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

五运六气学说(教参)简单明了

五运六气学说 1 木、火、土、金、水五行的运行规律。 2、何谓六气? 太阳、少阳、阳明、太阴、少阴、厥阴六经所对应的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化。 3、何谓五运六气学说? 运用五运、六气的基本原理,解释气候变化的年度时间规律及其对人体发病的影响。4、为什么要研究五运六气? 人与天地相参,天气的变化是影响人体发病的重要外在因素。 劳逸起居 轮回——古人对宇宙的时间观察。 ●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属性: (表一:十天干)

◆五合: 表二:天干五合 ◆四冲: 表三:天干四冲 ● 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表四:十二地支

●六十甲子: 将天干与地支依次配合,始于甲子,终于癸亥,称为六十甲子。 表五:六十甲子 2、计日干支推算 年份:六十甲子轮替。 ◆例:2000为庚辰,2001则为辛巳。 月份:地支按阴历月计,天干按下表推算: 表六:月干推算 ◆例:2001年4月(阴历),年干为辛,“丙辛”一栏中找到月干为癸。 日:六十甲子轮替。(宜参考万年历) 时:地支按十二地支表,天干按下表推算。

表七:时干推算 ◆例:2001年4月1日12时,为辛巳、癸巳、 甲午、庚午。 由纪年之天干,推算当年的岁运、主运和客运。 1、岁运 a)概念——岁运,指统主一年的五行之气。又称“大运”(统主全年运候),又 称“中运”(取主持天地升降之气的含义)。 b)推算——直接由当年天干的五运属性决定。 ●例:辛巳年,辛为水运,则岁运主水。 ●例:甲寅年,甲为土运,岁运主土。 c)意义——了解全年的气运大局。 2、主运 a)概念——把一年平均分为五时,分别主持各时的五行之气。 b)推算——始于木运,终于水运,恒定不变。每运主七十三日零五刻,合三百 六十五日零二十五刻。 ●初运木运,起于大寒节气 ●二运火运,起于春分节后十三日 ●三运土运,起于芒种后十日 ●四运金运,起于处暑后七日 ●五运水运,起于立冬后四日

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古典理论图表 - 遗篇)

五运六气 (黄帝内经古典理论图表 - 遗篇).txt精神失常的疯子不可怕,可怕的是精神正常的疯子!第一节运气学说的基本内容 一、运气的概念 五运六气,主要是由“五运”和“六气”两部分组成的。什么是五运呢?五运,即禾、火、土、金、水五行的运动。什么是六气呢?六气,即风、寒、暑、湿、燥、火六种气候的变化。因为暑和火性质相同,所以运气学说中的六气是指风、君火、相火、湿、燥、寒。五行临御五方,合应五时,就产生了寒、暑、燥、湿、风五时气候更迭的主气,反映出一年中气候寒、热、温、凉的变化。故曰:“天有五行御五位,以生寒暑燥湿风”(《素问·天元纪大论》)。五气和五行,分之则二,合之则一。化气为风、寒、湿、燥、火,成形为木、火、土、金、水。形气相感,形化气,气成形,形为阴,气为阳,阴阳的对立统一运动,推动着事物的发展,故曰:“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素问·天元纪大论》)。 五行与十天干相合而能运,六气与十二地支相合而能化。故曰:“运气者,以十干合,而为木火土金水之五运;以十二支对,而为风寒暑湿燥火之六气”(《运气易览》)。由此可见,欲研究五运六气,必须首先弄清楚天干地支的道理。 二、干支甲子 干支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的简称。甲居十干首位,子居十二支首位,干支依次相配,如甲子、乙丑、丙寅之类,统称甲子。干支甲子,是中国古代计算年、月、日、时的次序以及推算五运六气变化的代表符号。运气学说的主要推算法则均离不开天干地支。所以说:“文气始于甲干,地气始于子支者,乃圣人究乎阴阳重轻之用也。著名以彰其德,立号以表其事。由是甲子相合,然后成其纪。远可步于岁,而统六十年;近可推于日,而明十二时。岁运之盈虚,气令之早晏,万物生死,将今验古,咸得而知之”(《运气论奥谚解》)。 (一)天干地支 1.天干 天干是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天于的简称,又称“十于”。“干”有个之意,如颜师古注《汉书·食货志》云:“干,犹个也。”古人用十干来纪天日的次第,故称“天干”。天干的次第先后,不仅仅是指一个数字符号,而是包含着万物由发生而少壮,而繁盛,而衰老,而死亡,而更始的涵义在内。兹将《史记·律书》和《汉书·律历志》的解释录之如下: 十干《史记·律书》《汉书·律历志》 甲万物剖符甲而出也出甲于甲 乙万物生轧轧奋轧于乙 丙阳道著明明炳于丙 丁万物丁壮大盛于丁 戊丰懋于戊 己理纪于己 庚阴气庚万物敛更于庚 辛万物之辛生悉新于辛 王阳气任养于下也怀妊于壬 癸万物可揆度陈揆于癸 2.地支 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是为十二地支,简称十二支。古人将十二支分别以纪月,一岁十二个月,每月各建一支,即正月建寅,二月建卯,三月建辰,

五运六气表格

五运六气表格标准化管理处编码[BBX968T-XBB8968-NNJ668-MM9N]

公元纪年干支纪年岁运司天在气在泉之气1949 己丑土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50 庚寅金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51 辛卯水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52 壬辰木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53 火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54 土云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55 乙未金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56 水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57 土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58 火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59 土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60 庚子金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61 辛丑水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62 壬寅土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

1963 癸卯火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64 甲辰土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65 金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66 水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67 丁未木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68 戊申火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69 己酉土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70 金运太过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71 水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72 木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73 火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74 甲寅土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75 金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76 水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77 木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

1978 火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79 土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80 金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81 水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82 木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83 火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84 甲子土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85 金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86 水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87 木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88 火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89 土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90 金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91 水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92 木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

阴阳五行学说 六十甲子纳音表

阴阳五行学说六十甲子纳音表 六十甲子是中华民族最早、最大的发明创造。如在考古中发现最早的汉字是甲骨文,而甲骨文所记录的大多数文字是对六十甲子的记录,所以六十甲子与历史同在,与日月同辉。 四柱命理学名著《三命通会》说:“昔者,黄帝将甲子分轻重而成六十,号曰花甲子,其花字诚为奥妙,圣人借意而喻之。”这说明了六十甲子是中华文化、文明的起源。事实上,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渊源,从来都没有离开过六十甲子的指导,也就是说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就是一部阴阳五行学说的历史图画。因为,中华几千年历史的记载都是由汉字来行使其职责的,而汉字的起源和发明,从来就没有离开过阴阳五行学说的指导。如汉字的金、木、水、火、土旁;山、石、田、日、月旁;天干地支旁等,就是最有力的历史见证。 六十甲子最古老的用途是纪年、纪月、纪日、纪时。纪年为60年一个周期,纪月为5年一个周期,纪日为60天一个周期,纪时为5天一个周期。因此,六

十甲子这个时间周期的变化规律,从古至今,我国一直沿用且从来也没有修正过,因为这是真理。 六十甲子的科学原理,虽无法破译,但由其衍生出来的《黄帝内经》之五运六气理论及四柱命理学理论之所以能数千年不衰,因为这些理论是探索人体奥秘、预测、诊断、治疗人体疾病的学问。在自然科学领域里,六十甲子的作用也是巨大的。例如:中国科学院院士、著名科学家翁文波教授,从1966年3月8日邢台大地震开始,与著名科学家李四光一道,二人受周恩来总理之命,研究地震灾害。李四光先生去世后,翁文波教授肩负重任,通过无数次的科学实验而均告失败。但翁教授没有灰心,历经艰辛二十多年,最后请“天书”下凡,潜心研究《周易》原理,“紧紧抓住天干地支的周期性,以此为突破口进行研究,”终于推导出“甲午乙未沙中金,庚辰辛巳白蜡金”两个地震时间的经验公式,用于对地震、天灾的预测,其准确率达到80%以上。更为神奇的是,翁教授只要坐在家里,通过对公式的运算,并不需要借助任何地震仪器,就可以预测出世界各地的地震时间、地点、震级。相比之下,在科学如此发达的美国,对地震的预测、预报的准确率却低得可怜。

中医.五运六气

中医·五运六气·大气变暖 樊正伦张晓彤 2009年9月 题解 当我们把“中医·五运六气·大气变暖”这个题目列出来的时候,连我们自己也觉得有些别扭,但反复考虑,却没有比这个题目再贴切的了。 这是我们的认识过程,我们正是从中医而认识和证实五运六气的规律,又从这个规律引发了对大气变暖的思考。 于是,这也就成了我们论述这一问题的步骤和层次。我们想这更便于大家的理解,尤其对于中医的界外人士,在没有兴趣关注中医时,或许因为这个题目而能耐着性子把这篇文章看完。 当我们把这篇文章写完的时候,连我们自己都觉得这三者是一个问题了,尽管看起来有点费解,有些枯燥,与我们的常识有不小的距离,但是它有一以贯之的思维方法。 这个题目还透着几分浮浅和不确定性。原本想加上“初探”或“浅析”之类的后缀,但总觉得谦虚得有点假,不如坦荡直白来得痛快。本来这个议题就有些跨学科的边缘性,就别让它边缘化了。 这是一个小题,也是一个大题,当大气变暖成了世界关注的大事的时候,我们该有个清醒的头脑,有点探求真理的劲头。把小题当作大题来做,实在是有些迫不得已。 对于这个题目,我们得出了自己的结论,但实际上,仅只是个开端,只是挤开了一个小小的门缝。要想打开这扇大门,真得靠大家用力了。 五运六气的推算准确吗? 我们重视五运六气是从“非典”开始的。通过这一特殊疾病的发生、蔓延、消失的全过程,我们领略了五运六气的神奇。五运六气的推算竟然是惊人的与实际相符,使我们不得不叹服老祖宗的智慧,不能不为我们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而自豪。 解不开的“非典”之迷 我们只要认真回顾一下,就会看到从“非典”发生直到今天,仍然还有一连串解不开的迷: 为什么“非典”三月来,五月走?来时不知是哪里来的病毒,走时又没听说谁杀死了病毒。 为什么“非典”的传变伤及的是肺,而不是心、肝、脾、肾等脏器?

五运六气入门讲稿

2016年11月12日 前段时间,答应给大家汇报五运六气的学习心得,但杂事太多,学习进度不快。今天有点空闲,正好早上曹建也提到了,我也可以汇报下近期的收获。 曹建提到的是,“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曹建的解释是用的一气周流,左升右降。但这只是曹建断章取义的解释罢了,学习不能不求甚解,我们回到原文看。 这句话出自《素问·天元纪大论》,黄帝问鬼臾区,五运与三阴三阳间的关系。鬼臾区所回答的话中就有这句话。当时黄帝可能不是很懂,但是没有提出疑问,这句话鬼臾区也没有解释。 解释到了下一章,《五运行大论》,黄帝找到关系比较好的岐伯,才问他,“论言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未知其所谓也。” 岐伯的解释如下。 上,是指一年的“司天”之气;下,是指“在泉”之气。而左右,则是指司天、在泉左右两侧的四个“间气”。而司天、在泉以及间气,都属于“客气”,这就是三阴三阳之气。 客气的六步顺序,是先三阴,后三阳,即:厥阴为一阴、少阴为二阴、太阴为三阴;少阳为一阳、阳明为二阳、太阳为三阳。 厥阴风木→少阴君火→太阴湿土→少阳相火→阳明燥金→太阳寒水 如果把这个链条串起来,形成一个环,那就是:

就形成一个左升右降的环。所以这个左右上下的理论用到人身上,还是大材小用了,因为本来是用在整个大环境的。这里我不敢说只是能单单指导地球的运气,因为黄帝内经中甚至提到星相学与运气学说的关系。所以我一向是慎言的。 这里说个小插曲,在《五运行大论》中,有一段这样的对话: 帝曰:地之为下否乎? 岐伯曰:地为人之下,太虚之中者也。 帝曰:冯乎? 岐伯曰:大气举之也。 翻译过来就是,黄帝问岐伯,大地是不是在天空下面啊?就跟天圆地方理论一样,认为天使罩着大地的。岐伯回答说,应该说大地是在人的下面,在太空之中。我们现在天文学发达了,才知道原来地球是个球体,漂浮在太空中,这个岐伯在几千年前就知道这个道理了,而我们从小以来,都以为古代认识世界是天圆地方的理论,可见得古人科技的发达,也可见得我们一直蒙蔽了双眼,看不到自己祖宗文化的博大。接下来,黄帝问,怎么回事的,大地怎么会在太空中?岐伯回答说,是靠着大气托举着它。 用我们道家解释,以前修道,会天眼或者出阳神,都是能看到地球全貌的,所以描述这些东西,虽然用词会华丽些,但并不失偏颇。可是现在人不相信这些东西,我们也不必多提,

五运六气详解 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

五运六气详解运气学说在医学上的应用--疾病辩证 在中医学上,运气学说主要是用来推测气候的变化对人体生理病理可能产生的影响,以作为临床诊断和防治疾病时的参考。 一、运气与生理 人与自然界是一个动态变化着的整体。中医学认为,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经历着春温、夏热、秋凉、冬寒的规律,它对人体的脏腑、经络、气血、阴阳均有一定的影响。运气运行所形成的正常气候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条件。人体各组织器官的生命活动,一刻也不能脱离自然条件。人们只有顺从自然的变化,及时地作出适应性的调节,才能保持健康。故曰:“阴阳四时者,万物之终始也,死生之本也,逆之则灾害生,从之则苛疾不起”(《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苍天之气……顺之则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素问?生气通天论》)。 人类长期生活在自然之中,形成了自身的生理节律,春夏阳气升发,秋冬阳气潜藏,顺应自然的变化,调节脏腑机能,保持机体内外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防病保健的目的。如人体的气血运行可因四时气候的不同而发生节律性的变化。“天温日明,则人血淖液而卫气浮,故血易泻,气易行;天寒日阴,则人血凝泣而卫气沉。月始生,则血气始精,卫气始行;月郭满,则血气实,肌肉坚;月郭空,则肌肉减,经络虚,卫气去,形独居。是以因天时而调气血也”(《素问?八正神明论》)。从人体水液代谢和调节上,可以看出运气与生理活动的密切关系,“天暑衣厚则腠理开,故汗出……天寒则腠理闭,气湿不行,水下流于膀胱,则为溺与气”(《灵枢?五癃津液别》)。这是人体为适应气候寒热变化而作出的生理反应。 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对生物的生长化收藏是必需的条件。但是,如果这些规律反常或变化超越常度,又必然不利于生物的生存、故曰:“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丹”、《金匮要略?脏腑经络先后病脉症》)。六气合于四时,在正常情况下.能促进力物的生长,若六气太过或不及,就成为六淫,则为致病因素了。当气候顺逆失常时,人们如果不注意摄生,就会引起疾病。所以说:“应则顺,否则逆,逆则变生,变则病”(《素问?六微旨大论》)。所以,人们必须经常保养精神,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才能适应气候的变化,保持身体健康而尽终其天年。 二、运气与发病 运气对人体疾病发生的影响,主要包括六气的病因作用、疾病的季节倾向、不同地区气候及天气变化对疾病的影响等。从发病的规律看,由于五运变化,六气变化,运气相合的变化,各有不同的气候,所以对人体发病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每年气候变化的一般规律是:春风、夏热、长夏湿、秋燥、冬寒。这种变化与发病的关系是:春季肝病较多,夏季心病较多,长夏脾病较多,秋季肺病较多,冬季肾病较多。 从五运来说,木为初运,相当于每年的春季。由于木在天为风,在脏为肝,故每年春季气候变化以风气变化较大,在人体以肝气变化为著,肝病较多为其特

五运六气方剂

五运六气方剂 五运六气方齐I」 针对出针对出针对出生年尾数0,金运太过之人 菊花30克,决明子30克,百合18克,茯苓18克,蒲公英25克针对出生年尾数1,水运不及之人 黄精15克,枸杞子25克,小茴香20克,茯苓20克,生姜10克针对出生年尾数2,木运太过之人 茯苓35克,薏仁30克,玉竹15克,桅子15克,山楂20克 针对出生年尾数3,水运不及之人 酸枣仁30克,枸杞子30克,大枣30克,百合25克,茯苓20克针对出生年尾数4,土运太过之人 木瓜30克,肉桂30克,炙甘草15克,大枣15克,怀山药18克针对出生年尾数5,金运不及之人 桔梗20克,百合18克,金银花20克,炙甘草18克,苦杏仁20克针对出生年尾数6,水运太过之人 苓30克,淡竹叶40克,芡实12克,薏仁25克,白扁豆25克 针对出生年尾数7,木运不及之人 大枣40克,阿胶25克,龙眼肉20克,牡蛎20克,甘草20克 针对出生年尾数8,火运太过之人 桔梗30克,金银花30克,苦杏仁25克,百合25克,枇杷叶30克针对出生年尾数9,土运不及之人

茯苓25克,鸡内金25克,高良姜30克,桅子15克,桔皮25克 五运六气2 出生年尾数为o的人,金运太过,带有金性偏重的体质特征,易得疾 病的脏器肝,肺(金克木,过与不及本身也受损方, 肺系统:容易感冒、咳嗽,严重的鼻炎,慢性咽喉炎。尤其在偏寒冷,燥热的季节容易诱发,同时金气太过,在燥气偏胜的季节,容易皮肤干、瘙痒症; 肝系统:主要表现在筋的拘紧引起的关节疼痛,同时伴随有眼睛干涩、皮肤干燥也常常伴有情志方面的问题,多为肝气郁结所致。宜多吃蒜苔、芹菜、青鱼,萝卜、胡萝卜、空心菜,鸡肉、鹌鹑肉。 出生年尾数为1的人,水运不及,属于弱水型人,易得疾病的脏器为肾,中医上讲肾主骨生髓,肾主生殖发育,肾与膀胱表里开窍于耳,所以出生年尾数为1的人易得疾病1颈肩腰痛,骨关节异常疼痛,骨质脆弱易发生骨折等2生殖系统方面夜尿频,小便淋漓不尽或尿禁感;3耳鸣、耳聋的机会较多4便秘是比较普遍的,宜多吃绿豆、黑豆,山药、豆薯、茭白、大白菜、白萝卜,猪肉、鸭肉、兔肉、青蛙肉、带鱼、水果:梨、雪莲果、椰子等。 出生年尾数为2的人,木运太过,属强木型人,易得疾病,肝病,脾胃疾病。肝系统:木运太过之年出生的人,是肝炎的易感人群,好发肝阴不足, 肝阳上亢引起的疾病,如头晕、头痛。肝风动,容易引起的肢体振颤。肝血不足导致的眼睛干燥症状,视力早衰、高血压引起的视网膜病变等等(指关节尤重)。肝主筋,肝血虚引起的关节疼痛不利,麻木不仁等等。情志方面的疾病也属于肝,在当今社会“忧郁症”越来越多。脾胃系统:自幼消化系统常常比较脆弱,食物稍有不合适,容易腹痛腹胀,甚至呕吐。宜多吃小米、

五运六气与五脏六腑及经络的关系

五运六气与五脏六腑及经络的关系 《黄帝内经》: 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木火土金水,地之阴阳也,生长化收藏下应之。 这里提到了天之阴阳与地之五行,那么这些五行阴阳如何与人体的五脏六腑及经络对应的呢? 我们先来看一下xx: 天一生水,地六成之地二生火,天七成之天三生木,地八成之地四生金,天九成之天五生土,地十成之 我们用这个图的上下左右中与人体进行对应: 下方的水对应五脏之中的肾上方的火对应五脏之中的心左方的木对应五脏之中的肝右方的金对应五脏之中的肺中央的土对应五脏之中的脾这是地之阴阳与人体五脏的对应。 那么寒暑燥湿风火又是怎么一回事呢?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所以人体出了与地之阴阳对应外,还要与天之阴阳对应。 OK,现在我们看一下,人体是如何与天之阴阳对应的。 《黄帝内经》: 神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天为寒,在地为水。故在天为气,在地成形,形气相感,而化生万物矣。 通过这句话,我们可以得到肝之地气属木,肝之天气为风;心之地气属火,心之天气为热;脾之地气属土,脾之天气为湿;肺之地气属金,肺之天气为燥;肾之地气属水,肾之天气为寒。所以五脏的生成,实际上就是天地之气相交感。

《黄帝内经》: 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这里引出了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的概念,那么这些概念是如何与脏腑相对应的呢? 这个问题在《灵枢·经脉》中有答案,即以人体经络的分部来进行命名的。五脏为阴,六腑为阳。 手太阳小肠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阴肺经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 当然,至于六腑的形成,黄帝内经给出一个解释: 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气之所生也;胆,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虽然胆为地气所生,但是在脏腑阴阳的划分中,属性为阳。到这里,五行与三阴三阳及脏腑就结合到一起了。 五行之中的木火土金水分别对应肝心脾肺肾,所以与五脏相对应的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也就分别对应五行中木火土金水。 这样划分的依据是什么呢?第一就是依据经络在人体的实际分部,而对应的理论则是: 少阳之上,火气治之,中见厥阴;阳明之上,燥气治之,中见太阴;太阳之上,寒气治之,中见少阴;厥阴之上,风气治之,中见少阳;少阴之上,热气治之,中见太阳;太阴之上,湿气治之,中见阳明。所谓本也,本之下,中之见也,见之下,气之标也,本标不同,气应异象。 少阳与厥阴,阳明与太阴,太阳与少阴互相对应,虽然是这样,但是这其中还存在一个问题,就是气化的问题。黄帝内经提到: 少阳太阴从本,少阴太阳从本从标,阳明厥阴不从标本,从乎中也。

五运六气的科学原理

(二)科学原理 知易子讲中医五行 中医五行理论有何科学根据?在太阳系,地球绕太阳运动,有两条运动轨迹:一条黄道,一条赤道. 黄道------地球绕太阳运动椭圆形曲线环. 赤道------太阳光线直射地球在地球南北回归线来回移动的点连成的(黄道平面与地球表面的交点)椭圆形曲线环.(这里借用地理学概念,但内涵与其略有不同) 这两条曲线环对地球生命衍生产生重要影响,并把宇宙时空信息刻录在生命体上. 那么,它是怎么运动变化的呢? 黄道------地球在绕太阳运行的时候,有近日点…远日点,地球在不同的位置接受太阳光的强度是不一样的,近日点接受阳光的强度大能量多,地球就热,远日点接受的太阳光强度小能量少,地球就冷.地球绕太阳一圈为一年.地球在黄道绕太阳运行过程中不同时空点接受太阳光能量是不同的, 就有春天温暖夏天炎热秋天凉爽冬天寒冷季节, 形成春夏秋冬四季,在两个季节交替期间有一个过度时段,共有四个时段,称为长夏,所以太阳光能量照射地球产生五种时空季节状态,代表宇宙的不同时空.这就是五运的根源,称为天之五运.易道用金木水火土来表达. 赤道------由于地球旋转轴与黄道平面有一倾角.地球绕太阳运行时(春夏秋冬),地球某一地点接受的太阳光线亦有一倾角,在夏至这一日为垂直照射(倾角为零).在冬至这一日倾角最大.倾角的大小决定地球接受能量少与多.(南北半球相反)。还有一个小行星月球绕地球运行,约每30天绕地球一周,月亮环绕地球的不同位置造成照射到月亮阳光的盈昃(按农历---阴阳合历),从而产生其反射到地球阳光能量多寡.每月上旬7-8天为上弦,下旬7-8 天为下弦,中旬15天为盈满。在春夏阳光能量由少到多,秋冬阳光能量由多到少,两股能量(太阳光和月亮对太阳光反射)叠加在一起对地球生命环境造成春夏和秋冬各六种共二十四种不同影响.这就是六气的根源.六气代表地球六种接受太阳能量状态.称为地之六气.两气为一节,形成十二节二十四节气.易道用十二消息卦象------复临泰大壮夬乾姤遯否观剥坤来表达。 所以: 五运是地球生命环境在黄道上时空运行对太阳光能的吸收状态. 六气是地球生命环境受太阳光在地球南北回归线来回移动对太阳光能的吸收状态.(这是四季交替的最主要根源,其影响要比五运大得多) 易道用阳气表达,没有吸收到阳光能量的时空用阴气表达. 这就是五运六气的真谛. 生命在演化过程中,受五运六气的时空影响,衍生出五脏六腑来顺应自然,由低级向高级进化. 天生五运属阳,人生五脏属阴,天人交通. 地生六气属阴,人生六腑属阳,人地配合. 多美的自然规律啊!!! 正如古语曰:夫禀天应地而生,得阴阳五行之全,历风火寒暑燥湿,万物悉备,莫贵乎人. 上一部分我们阐述五运六气的来源,知道地球这个生命的摇蓝在黄道赤道月亮的宇宙电磁能量场的叠加影响下,以不同时空能量接受程度而把五运六气刻录在生命体上。 下面我们就五运六气对生命体的刻录继续进行阐析: 地球绕太阳运动过程中,地球生命摇蓝接受太阳电磁场光能量有春夏秋冬长夏五种情况,造成春温夏热秋凉冬寒长夏湿等不同季节气候环境。

2017年五运六气及用药

丁酉年大运、五运、六气详表 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 丁酉年,丁壬合化木,丁为阴干为少角,为木运不及年,天干代表运气的运,这个木运 不及就是丁酉年的大运,也叫中运,主管这一年的气候变化,那么,2017年全年的气候变化特点就是燥气(金气)大行,草木不荣,肃杀元气亢盛。木气衰弱,则所不盛者,更相迫凌,木气更受刑,故人形不足,中气清冷,多患肠鸣、泄渲等症。治以乌梅丸为主(乌梅、黄柏、党参、桂枝、附片、细辛、黄连、当归、川椒、干姜),辅以连梅理中汤加味(党参、白术、干姜、甘草、黄连、乌梅、木香)。 地支代表运气的气,地支为酉,为阳明燥金,金克木,年支克天干木运,气克运,为气盛运衰,为天刑,从运气相合的角度来看要以气为主,运次之,也就说这一年天干地支结合起来看还是以燥金多为主。司天之气阳明燥金,本来木运不及燥气就旺盛,两燥相并,木气不能行其令,制土无权,于是燥土二气俱盛,同时木气受刑,子气来复,可以出现炎暑流火的情况,多病寒热、疮疡、痈痤等暑热病。 阳明燥金司天,主上半年气候是燥气偏盛,而肝气受制,多病少腹痛、眼目昏昧、眼角疼、咽嗌干燥等症。木不疏土,则易发腹泻、腹鸣等症;在泉之气少阴君火,主下半年气候热气过盛,热邪内迫,故发病多见气上冲胸、寒热疼痛、目昏齿痛、眼肿、发热如疟、腹胀、疮痈等症。 丁酉岁,阳明燥金司天,少阴君火在泉,中见少角木运,岁木不及。气化运行後天,燥化在上,左藏化,右明化,故天气急而其政切。苦化在下,左柔化,右苍化,故地气明而其令暴。阳专其令,炎暑盛行,物燥以坚,淳风乃治。风燥横运,流於气交,多阳少阴,云趋雨府,湿化乃敷。燥极而泽,清先而劲,毛虫乃死,热後而暴,介虫乃殃。金火合德,上应太白、荧惑,其谷白丹,间谷命太徵之谷,其耗白甲品羽。清化热化胜复同,所谓邪气化日也。燥化九,风化三,热化七,所谓正化日也。介虫静,羽虫育,是谓岁物之宜。介虫耗,寒毒不生,是背地气所制。清热之气,持於气交,民病咳、嗌塞、寒热发暴、振栗癃闭。 丁酉岁,金为天气,火为地气,火胜金,天气虚,当賫化源,以助金气,安其运木,无使受邪。食白丹之谷以安其气,食间气之谷以去其邪。岁宜以咸、以辛、以苦。汗之、清之、散之。运与热同,宜多天化,此其道也。其化上苦小温,中辛和,下咸寒,所谓药食宜也。 丁酉岁半之前,阳明主之,若燥淫所胜,则木乃晚荣,草乃晚生,筋骨内变。民病左胠胁痛,寒清於中,感而疟,大凉革候,咳,腹中鸣,注泄骛溏,名木敛,生菀於下,草焦上首。心胁暴痛,不可反侧,嗌乾面麈,腰痛,目昧,眥疡,疮痤痈。病本於肝,诊在足太冲脉。法宜平以苦温,佐以酸辛,以苦下之。 丁酉岁半之後,少阴主之,若热淫於内,则焰浮川泽,阴处反明。民病腹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寒热皮肤痛,目瞑,齿痛,眼肿,恶寒发热如疟,少腹中痛,腹大。法宜治以咸寒,佐以甘苦,以酸收之,以苦发之。 岁运之化,木不及,纪曰委和,是谓胜生。生气不正,化气乃扬,长气自平。收合乃早,凉雨时降,风云并兴,草木晚荣,苍乾凋落,物秀而实,肤肉内充。其气敛,其用聚,其动软戾拘缓,其发惊骇,其化兼所不胜。春有鸣条和畅之化,则秋有雾露清凉之政;冬有惨悽残贼之胜,则夏有炎暑燔烁之复。其眚东,其藏肝,其病内舍胠胁,外在关节,上临阳明,上商与正商同。其病支癈痈肿疮疡,其甘虫,邪伤肝也。 丁酉岁初之气,自丙申年大寒日巳初,至是岁春分日卯初,六十日八十七刻半,主位少角木,客气太阴土,中见木运,风湿相遇以行春令,地气迁,阴始凝,气始肃,水乃冰,寒

五运六气表格

公元纪年干支纪年岁运司天在气在泉之气1949己丑土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50庚寅金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51辛卯水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52壬辰木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53癸巳火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54甲午土云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55乙未金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56丙申水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57丁酉土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58戊戌火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59己亥土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60庚子金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61辛丑水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62壬寅土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63癸卯火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64甲辰土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

1965乙巳金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66丙午水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67丁未木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68戊申火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69己酉土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70庚戌金运太过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71辛亥水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72壬子木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73癸丑火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74甲寅土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75乙卯金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76丙辰水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77丁巳木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78戊午火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79己未土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80庚申金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81辛酉水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

1982壬戌木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83癸亥火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84甲子土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85乙丑金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86丙寅水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87丁卯木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88戊辰火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89己巳土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90庚午金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91辛未水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92壬申木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1993癸酉火运不及阳明燥金少阴君火1994甲戌土运太过太阳寒水太阴湿土1995乙亥金运不及厥阴风木少阳相火1996丙子水运太过少阴君火阳明燥金1997丁丑木运不及太阴湿土太阳寒水1998戊寅火运太过少阳相火厥阴风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