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试卷及答案
人教版六年语文上册第八单元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科第八单元检测卷

评分:

一、基础【39分】

1、看拼音写词语。(6分)

、把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到句子中。(8分)

巧夺天()独具()心()人入胜余音绕()

雅俗共()妙笔生()美不()收脍()人口

①小作者真是,写出的文章构思,内容。

②音乐会上,既有的流行音乐,又有的世界名曲,一曲终了,

,令人回味无穷。

③这些冰雕艺术品太美了,真是,。

3、根据“资料袋”内容填空。(8分)

①贝多芬一生创作了许多不朽的作品,如广为流传的交响乐、、

、。他在乐坛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尊称为“”。

②俞伯牙、钟子期互为知音的传说,我国古诗常有提及,如,“

”“”

“”

4、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

①她激动地说:“弹得多()啊!感情多()哪!”

②月光照进窗子,茅屋里的一起好像披上了(),显得()。

③那微笑,有时让人觉得(),有时让人觉得(),有时让人

觉得(),有时又让人觉得有()

④我在舞台上慢慢长大,舞台如(),炼就了我的()和()。

5、默写。(6分)

他好像面对着大海,

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二、阅读【36分】1、联系课文内容填空或作答。(14分)

①这个故事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

与友情的标准。(2分)

②《我的舞台》一文中“舞台对我有着神奇的吸引力。”主要表现在、

、、着几个方面。(4分)③读《蒙娜丽莎之约》我领悟到

的写作方法。(2分)④《月光曲》一文景美情深,整篇课文的朗读应是、的基调,但

朗读描写风起浪涌的大海的语句时,语调是。(3分)

⑤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这三幅画面,它们是

、、。(3分)2、贝多芬为什么能即兴创作出这么美妙的《月光曲》呢?请你以贝多芬的口气写一写

他的心里话。(3分)

3、阅读片段,回答问题。(9分)

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①朗读句子,用“/”标出停顿。并说说句子的意思。(5分)

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

②从文中哪些语句可以看出“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2分)

③仿写。(2分)

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

伯牙鼓琴,志在,钟子期曰:“”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

为艺术而生

在贝多芬的一生中,贫困、疾病、失意、孤独等常常折磨着他,其中最大的灾难是耳聋给他带来的痛苦。

了,他只能用书写的方式来和别人交流。

即使这样,贝多芬仍进行着创作。他用木棒两端将牙齿和钢琴连接起来,依靠着固体

间的传声作用,艰难地摸索着。就在这样失聪的情况下,他完成了不朽名作——九部交响

曲的后七部,其中第三、第五、第六和第九部交响曲被认为是永恒的杰作。

他用敏锐的观察力来感受人类、社会和大自然。为了创作一部音乐作品,他经常花几

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反复推敲,精心锤炼。例如第五交响曲的创作,他就花了 8年的时间。

贝多芬在给他的兄弟卡尔和约翰的信中倾诉了耳聋给他带来的莫大痛苦,以及他战胜

疾病的决心:“在我身旁的人都能听到远处的笛声,而我却听不到,这是何等的耻辱啊!

这样的情景曾把我推到了绝望的边缘,几乎迫使我结束自I的生命。是,我的艺术,只有

我的艺术要我活下去。”贝多芬在这种困境中曾大声疾呼:“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

能使我完全屈服!”为了艺术,他牺牲了平庸的私欲,战胜了一切不幸。他说:“牺牲,永

远把一切人生的愚昧为你的艺术去牺牲!艺术,这是高于一切的上帝。”

①在贝多芬的创作生涯中,经历了哪些磨难?(2分)

②贝多芬是怎样克服困难进行音乐创作的?请用“——”画出相关的语句。(1分)

③短文中哪句话展现了贝多芬与命运抗争的精神?请用“波浪线”画下来。你还知道哪

些励志名言?请写出两条来。(4分)

④贝多芬在双耳失聪的情况下,创作出不朽的音乐作品。你敬佩他吗?敬佩他什么?请用几句话把你的感受写下来。(3分)

三、作文【25分】

艺术离我们并不遥远,艺术就在我们身边。请你介绍你喜欢的一件艺术品,或一次艺术欣赏活动,如听音乐会、看花展、参观美术馆等。也可以写一写你学习某种艺术过程中发生的故事和感受。回忆课文中作者表达感受的方法,注意在习作中加以运用。题

目自定。字数不少于400字。

六年级语文科第八单元检测卷评分标准

一、基础【39分】

1、看拼音写词语。(6分,每词1分)

谱写模仿幽静琴键陶醉苏醒

2、把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恰当的成语填到句子中。(8分)

巧夺天(工)独具(匠)心(引)人入胜余音绕(梁)

雅俗共(赏)妙笔生(花)美不(胜)收脍(炙)人口

③妙笔生花独具匠心引人入胜②雅俗共赏引人入胜余音绕梁

③独具匠心巧夺天工(每空0.5分)

3、根据“资料袋”内容填空。(8分,每空1分)

①《英雄》《命运》《田园》《合唱》乐圣

②借问人间愁寂意,伯牙弦绝已无声。高山流水琴三弄,明月清风酒一樽。

钟期久已没,世上无知音。

4、按课文内容填空。(11分)

①纯熟深

②银纱格外清幽

③舒畅温柔略含哀伤十分亲切几分矜持

④一炉火勇气毅力

5、默写。(6分)

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满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微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

二、阅读【36分】

1、联系课文内容填空或作答。(14分)

①伯牙绝弦(2分)

②在娘胎“我”就登台唱戏;刚会走路,就在小床上模仿母亲“演戏”;六岁时,拜师

学艺;几年后,在大师面前认真演戏(4分,每空1分)

③把眼前看到的和内心的想象自然地融合在一起。(2分)

④徐缓抒情激昂(3分)

⑤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琴声,联想到海上明月升起的奇丽画面。这三幅画面,它们是月亮升起,海面微波粼粼月亮升高,穿过轻纱似的微云海面波涛汹涌(3分)

2、读句子,体会情感。(3分)

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的善解人意,感受到淡淡的凄楚和酸涩,更让我们感受到了盲姑娘那种被生活所迫,而强压住内心对音乐热爱的无奈。

3、阅读片段,回答问题。(9分)

①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

../绝.弦,终身/不复鼓。(停顿每处0.5分)俞伯牙觉得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钟子期更了解自己的知音了。于是,他把自己最心爱的琴弦挑断,把琴摔碎,终生不再弹琴。(2分)

②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

哉,洋洋兮若江河!”

③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钟子期曰:“善哉,皎皎兮若明月!”

伯牙鼓琴,志在鸟雀,钟子期曰:“善哉,翩翩兮若鸿鹄!

伯牙鼓琴,志在炊烟,钟子期曰:“善哉,袅袅兮若轻烟!”

4、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0分)

①贫困、疾病、失意、孤独等常折磨着他,其中最大的灾难是耳聋带给他的痛苦。

②他用木棒两端将牙齿和钢琴连接起来,依靠着固体间的传声作用,艰难地摸索着。

③“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不能使我完全屈服!”有志者事竟成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④我敬佩他,敬佩他对命运顽强地抗争,即使条件多么艰苦,也能找到解决的方法,完成

不可能完成的事。

三、作文【25分】

一等:23——25分;

二等:20——22分;

三等:15——19分;

四等10——14分;

五等:9分以下。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一、读拼音,写词语。 ji? chū sha jì kònɡ zhì miǎn lì yǐn yǒnɡ()()()()()xuán yá qiào bì kuánɡ fēnɡ nù háo rě r?n jī xiào ()()() 二、区别字组词。 施()挠()艰()毅() 拖()晓()坚()义() 讥()浆()斑()篇() 饥()桨()班()偏() 三、给带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刚劲.(jìnɡ jìn)哈.达(hā hǎ)相.传(xiānɡ xiànɡ) 塞.外(sài sāi)调.节(tiáo diào)扇.动(shān shàn) 纤.(qiàn xiān)夫瓜蔓.(màn wàn)阻挠.(ráo náo)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 寝不()()思潮()()()()如洗()()石出()()不回牙牙()()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不怀好意地嘲笑别人。() 2、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3、终身遗恨。() 4、周到而细密。() 六、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2、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七、补充下面的名言,并写出名人。 1、,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 3、唯有是值得宝贵的,唯有他起来,中国才有。() 4、我爱我的,爱我的,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我就无法,更无法。 八、根据课文填空。(13分) 1、京张铁路不满四年就全线()了,比计划提早两年,这件事给了()中国的帝国主义一个有力的回击。今天,我们乘货车去八达岭,过青龙桥东站,可以看到一座铜像,那就是詹天佑的塑像。 ①.这件事指 ②.为什么说:“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2分) ③人们为什么为詹天佑立铜像?(3分) 2、夜里梦到母亲,我哭着醒来。醒来再想捉住这梦的时候,梦却早不知道飞到什么地方去了。 ①梦能“捉”吗?醒来再想捉住这梦是什么意思?(3分) ②这段话表达了怎样的心情?(3分) 3、①我不开灯,又沉默地站在窗前,看暗夜渐渐()上天空,()上对面的屋顶。一切都()在朦胧的薄暗中。 我体会到作者此时的内心感受是: ②我怅望灰天,在泪光里,()出母亲的面影。 我体会到了作者的感情,此时,“母亲的面影”是的。 ③然而这凄凉并不同普通的凄凉一样,是甜蜜的,浓浓的,有说不出的味道,浓浓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一、基础题 1.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字音或字形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 1941年秋,日寇(kè)集中兵力,向我晋察翼(jì)根据地大举进犯。 B. 战士宋学义扔(rēn)手榴弹总要把胳膊伦(lūn)一个圈,好使出浑身的力气。 C. 胡德林和胡福才这两个小战士把脸绷(bēng)得紧紧的,全神惯(guàn)注地瞄准敌人射击。 D. 敌人始终不能前进一步。在崎(qí)岖(qū)的山路上,横七竖八地躺着许多敌人的尸(shī)体。 2.看拼音,写词语。 wéi jiān xiōng qiáng jù jīng huìshén qiān jūn yí fà 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xié shāng huìyìfù zhǔ xíyù dìng guǎng b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找出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首都(dōudū)飘拂(fú fó)差不多(chā chà) 直奔(bēn bèn)电钮(liǔ niǔ)乘车(chén chéng) 4.选字组词。 ________灭(纤歼)电________ (钮纽)________弱(徽微)回________ (记忆)________击(沮阻)柳________ (从丛)

5.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 四________八方________山倒海水到________成 长________内外大江________北五________六色 6.(1)“钧”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意思________,能组成词语________、________。 (2)“闲”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_。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_部,再查________画,意思:①无事,与“忙”相对。②指房屋、器物等放着不用。在“闲逛”应选________。在“闲弃”应选________。 7.给形近字组词。 描________ 狠________ 淹________ 睁________ 殖________ 瞄________ 恨________ 掩________ 挣________ 植________ 8.选词填空。 宣告宣布宣传宣读 (1)毛主席庄严地________:“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在今天成立了。” (2)毛主席在群众—阵又一阵的掌声中________中央人民政府公告。(3)这庄严的________,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欢呼起来。9.按课文《开国大典》内容填空。这________的宣告,这________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________起来。这________的宣告,这________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________,传到________,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________起来。

2020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练习题及答案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 一、基础知识。(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4分) rìkòu()在侵华战争中zhìzào()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强烈的民族chóu hèn()让国人民反抗的心fèi ténɡ()起来了。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解释所填的字的意思。(8分) ( )山倒海 居高( )下 全神( )注 千( )一发 (三)给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找反义词,写在括号里。(4分) 1.考试时要沉着镇定 ..,不要( )。 2.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平静 ..的神州大地顿时( )了起来。 3.终于脱险了,我们虽感到喜悦 ..,但也为失去了一个朝夕相处的同伴而感到( )。 4.分散 ..在四面八方的群众,此时( )在天安门广场, 焦急地等待开国大典的开始。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20分) 1.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 ..主席台。(8分) (1)缩句: (2)“投向”能否改成“转向”?为什么? 2. 把句子改成不用“说”的句式。(4分) 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 头砸!” 3.用词造句。(4分) 斩钉截铁: 4.读句子,注意加点词语,仿写句子。(2分)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使人心头感. 到.光明,感到 ..温暖。 5.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感情。(2分)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开国大典》的场面描写中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 2.演讲就是说话,只要把话说清楚就可以了,语气、语调、姿态在演讲中可有可无。( ) 3.《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接受任务—痛歼敌人—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的顺序来写的。( )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苏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5、负荆请罪 1.易错字音:上卿q īn ɡ 廉颇p ō 蔺l ìn 相如 荆j īn ɡ条 筵y án 席 侮w ǔ辱 昏庸y ōn ɡ 2.易错字:荆条 唇枪舌剑 侮辱 昏庸 毫不惧怕 针锋相对 3、课文内容: 《负荆请罪》是历史小话剧,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将相和”第三部分而改编的。剧本共分为时间、地点和人物。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受其侮辱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罚的故事,揭示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而不计较私怨,委曲求全的博大肷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爽直磊落的可贵精神。 3.易考点 (1)方括号、括号分别交代了什么? (方括号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 (剧中的内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 (2)“负荆请罪”的意思;故事出自什么 (“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背着荆条去请罪,现表示愿意责罚,也表示 向人认错赔罪。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4、与之相关的成语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5、蔺相如:深明大义 宽容大度 廉 颇:光明磊落 知错就改 6、若有所悟:明白 6、最后的姿势 1.易错字音:短暂z àn 着zhu ó想 坍t ān 塌 震撼h àn 诠qu án 释 2.易错字:塌陷 震撼 生死攸关 洗漱 凹陷 瞬间

3、课文内容: 《最后的姿势》是写的2008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个老师:谭千秋。他在生死攸关的一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他用自己51岁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民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 3.易考点: (1)人物品质:镇定自若 爱生如子 恪尽职守 舍生忘死 舍己为人 以身殉职 (2)照样子写成语: a 、绘声绘色(ABAC ) 独来独往 动手动脚 风言风语 冷言冷语 多才多艺 b 、形容口才好的成语:滔滔不绝 出口成章 口若悬河 妙语连珠 能说会道 4.课后第三题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姿势!”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在文中起着点明题目,升华文章中心的作用。正是这一姿势,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 体现了谭老师在危难之际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以学生安危为重,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高尚品质。 7、船长 1.易错字用:薄b ó雾 救生艇t ǐn ɡ 嘈c áo 杂 秩zh ì序 机械xi è 剖p ōu 开 呼号h áo 2.易错字:船舱 大副 调遣 穿梭 阴森可怖 3、课文内容: 《船长》是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时,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船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3.易考点: ①课文作者是维克多·雨果,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 代表作有《巴黎圣母院》、《悲惨的世界》、《笑面人》、《九三年》。 ②“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这句话的含义: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汇 总 第二单元 四会词语 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轰动艰巨 毅然铲平勉励恶劣泥浆 岔道真挚避免朦胧凄凉引用强烈篇目 居庸关悬崖峭壁 狂风怒号惹人讥笑寝不安席频来入梦 思潮起伏可见一斑 平舌音:阻zǔ思sī 特殊音: 【整体认读】施shī制zhì毅yì挚zhì引yǐn思sī 【零声母音节】恶è安ān 易错音: 阻挠náo恶劣liè悬崖峭壁xuán狂风怒号háo 易错字: “浆”与“奖、桨”、“挠”与“饶、绕、娆”、“讥”与“饥、叽、肌”在读音和字形方面都比较相似,要根据字义区别。 “挚”的右上部分是“丸”,不是“九”,不要少点。

“频”的左下部分不要写成“少”。 “斑”的中间是“文”。 “挠”的右上方不要多一点。 “庸”的一竖要贯穿。 “凄”的一竖要终止在下横处。 “朦”的中间有一小横。 易错词语: 朦胧:月光不明。 曚昽:日光不明。 蒙眬:快要睡着或刚醒时,两眼半开半闭,看东西模糊的样子。 易错原因: 三个是同音词,在看拼音写词语的题型中要根据词义填写。 “蒙眬”是形容人的,在书写时,要注意“蒙”没有目字旁。 两会词语 勘测调节沉闷分享抚养纯洁热烈 刚劲领略复苏先驱迷恋装点 惊叹碧空如洗波涛起伏水落石出百折不回 牙牙学语 平舌音:测cè苏sū

特殊音: 【整体认读】石shí语yǔ 易错音: 调节tiáo沉闷èn分享xiǎng 刚劲jìng领略lüè先驱qū 百折不回zhé牙牙学语yá 课文中带拼音词语 要挟轻蔑隧道藐视竣工雌花 捏起水浒女娲大禹蹒跚敖包 铭记纤夫焊接璀璨芦笙唢呐 詹天佑经纬仪哥廷根 矮墩墩撅着嘴啧啧声 竞相开放莽莽昆仑萦绕耳畔 平舌音: 隧道suì雌花cí啧啧声zé 璀璨cuǐcàn唢呐suǒ 特殊音: 【整体认读】雌花cí大禹yǔ萦绕耳畔yíng 【零声母音节】敖包áo 易错音: 詹zhān天佑要挟yāoxié藐视iǎo水浒hǔ 女娲ā纤夫qiàn

2019年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第二单元试题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 一、基础知识。(40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4分) rìkòu()在侵华战争中zhìzào()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惨案,强烈的民族chóu hèn()让国人民反抗的心fèi ténɡ()起来了。 (二)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解释所填的字的意思。(8分) ( )山倒海 居高( )下 全神( )注 千( )一发 (三)给下面句中的加点词语找反义词,写在括号里。(4分) 1.考试时要沉着镇定 ..,不要( )。 2.新中国成立的消息传来,平静 ..的神州大地顿时( )了起来。 3.终于脱险了,我们虽感到喜悦 ..,但也为失去了一个朝夕相处的同伴而感到( )。 4.分散 ..在四面八方的群众,此时( )在天安门广场,焦急地等待开国大典的开始。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20分) 1. 三十万人的目光一齐投向 ..主席台。(8分) (1)缩句: (2)“投向”能否改成“转向”?为什么? 2. 把句子改成不用“说”的句式。(4分) 他猛地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3.用词造句。(4分)

斩钉截铁: 4.读句子,注意加点词语,仿写句子。(2分) 广场上千万盏灯静静地照耀着天安门广场,使人心头感到 ..光明,感到 ..温暖。 5.说说下面诗句的意思和表达的感情。(2分)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五)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开国大典》的场面描写中运用了“点面结合”的写作方法。( ) 2.演讲就是说话,只要把话说清楚就可以了,语气、语调、姿态在演讲中可有可无。( ) 3.《狼牙山五壮士》是按照“接受任务—痛歼敌人—诱敌上山—顶峰歼敌—跳下悬崖”的顺序来写的。( ) 4.课文《灯光》中的主人公是马宝玉。( ) 二、积累运用。(10分) 1.课文原文填空。(6分) , 。 , 。 , 。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爱国名言警句填空。(4分) (1) ,死而后已。 (2)位卑未敢。 (3)祖宗疆土,当以死守, 。 (4) ,视死忽如归。 三、阅读感悟。(20分) (一)课内阅读。(8分)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检测试卷及答案

第二单元语文素养评估 (时间:90分钟分数:100分)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巩固运用(36分) 一、读句子,根据拼音写词语。(10分) 一条条小溪在shān jiàn()中欢快地流淌,不断地huì hé()壮大,在高高的xuán yá()上倾泻而下,发出hōnɡ lōnɡ lōnɡ()的巨响,ténɡ qǐ()一阵阵水雾。 二、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合适的释义,填序号。(6分) 老:①年岁大(跟“少”或“幼”相对)。②在某些方面有经验、老练。 ③很久以前就存在(跟“新”相对)。④长久。⑤很,极。 1.工人队伍中,有从老.远的长辛店、丰台、通县来的铁路工人。() 2.先生近来很忙吧,老.没见到你了!() 3.她是一个老.于世故的人。() 三、读下面的句子,在比喻句后的括号里打“√”。(8分) 1.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2.副班长葛振林打一枪就大吼一声,好像细小的枪口喷不完他的满腔怒火。() 3.顿时,石头像雹子一样向敌人头上砸去。() 4.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四、按要求写句子。(4分) 1.七连六班的五个战士把大批敌人引上了狼牙山。(改为“被”字句) 2.班长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五、默写名言诗句。(8分) 1.红军不怕远征难, 。

五岭逶迤腾细浪, 。 2. ,死而后已。 3.捐躯赴国难, 。 第二部分语言综合运用与文化传承(10分) 六、下列哪些诗句表现的是爱国精神?()(4分) A.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B.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C.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 D.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七、语言运用。(6分) 《开国大典》向我们展现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如果你是一名参加开国大典的小记者,要你采访参加庆典的观众,你会提出怎样的问题?再想象一下你采访的观众会如何回答。 记者问: 观众答: 第三部分阅读理解与写作实践(54分) 八、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4分) 血凝红叶 峡谷中,(座坐)落着一座低矮(简单简朴简陋)的小草房。门上刻着淡淡的字迹:“赵一曼被俘地址。”时令才深秋,却下了一场大雪,山野白皑皑,好一个银色世界。这里没有高耸的赵一曼纪念碑,没有鲜花,没有坟墓,她和白山黑水卧在一起,她和蓝天沃野永驻在一起。朔(sù shuò)风在峡谷里呼啸,白雪在天空中飞舞,四野默默无声,那山、那水、那风、那雪似乎在为烈士(致哀志哀)。小草房前的一丛柞树披着厚厚的雪,像盛开的梨花,它的叶子并未凋零,一片火红,像燃烧的火苗,耀眼。 一位正在着(zhuó zháo)手写赵一曼传记的作家,随手采摘了一片鲜红的柞叶,(沉着沉重)地讲起一段(悲哀悲伤悲壮)的历史来:赵一曼同志在战斗中左腿被打断,跌倒在地,不幸被俘。在哈尔滨,她惨遭百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

第二单元测试题姓名 字词小天地(27分)一、读句子,写词语。(8分) 1.任何一个ji?chū( )人物,不但有惊人的理智,而且有zhēn zhì( )的情感,还善于排除各种zǔ náo( ),bìmiǎn ( )产生误会。 2.面对a lia ( )的环境,q īliánɡ( )的景象,要善于kònɡzhì( )情绪,不必过分jīnɡtàn( )世间炎凉。 二、择优录取,选字填空。(5分)艰坚 ()持()巨()固()险()贞不屈 ()强()辛()定()决()苦卓绝 三、锦上添花巧搭配。(4分) ( )的线路 ( )的回击 ( )的感情 ( )的神情 ( )地尝试 ( )地计算 ( )地端详 ( )地怀念 四、一锤定音(用“√”选择正确的读音)。(4分) 奔丧.(sānɡ sànɡ)刚劲.(jìn jìnɡ)翱.翔(áo ào)怒号.(hào háo) 平庸.(yōnɡ rōnɡ)瓜蔓.(màn wàn)沉闷.(man mēn)哈.达(hā hǎ) 五、词语改错(圈出错别字,并在括号内写出正确的汉字)。(6分) 竟相开放()波滔起伏()锦锈山川()壁空如洗()百挠不回()侵不安席()比翼连翩()恢心丧气()可见一班()抱撼终天()贫来入梦()终天之悔()句子百花园(32分)一、用“视”组词填空。(5分) 1.在战略上要( )敌人,在战术上要( )敌人。 2.语文是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我们不可( )。 3.当今世界依然还存在着种族( )。 4.瞧,王帆的脸上流露出了( )的神情。 二、日积月累巧补充。(8分) 1. ,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2. ,我深情地爱着。() 3.惟有民魂是值得宝贵的,,。() 4.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离开了他们, ,。() 三、句子加工厂。(11分) 1.句子增肥。(扩句) ( )儿女( )想念( )祖国。 2.句子巧变身。 (1)这件事给了藐视中国的帝国主义者一个有力的回击。 改为感叹句: 改为反问句: (2)看到她的神情,我想起自己长眠于故乡地下的母亲。 改为双重否定句: 3.用关联词语把两句话合成一句。 (1)海岛战士自己多吃苦受累。海岛战士要千方百计建设好祖国的海岛。

最新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测试卷 一、读拼音,写词语。 ji é ch ū sh è j ì k òn ɡ zh ì mi ǎn l ì y ǐn y ǒn ɡ ( ) ( ) ( ) ( ) ( ) xu án y á qi ào b ì ku án ɡ f ēn ɡ n ù h áo r ě r én j ī xi ào ( ) ( ) ( ) 二、区别字组词。 施 ( ) 挠 ( ) 艰 ( ) 毅 ( ) 拖 ( ) 晓 ( ) 坚 ( ) 义 ( ) 讥 ( ) 浆 ( ) 斑 ( ) 篇 ( ) 饥 ( ) 桨 ( ) 班 ( ) 偏 ( ) 三、给带点的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 刚劲. (j ìn ɡ j ìn ) 哈.达 (h ā h ǎ) 相.传 (xi ān ɡ xi àn ɡ) 塞.外 (s ài s āi ) 调.节 (ti áo di ào ) 扇.动 (sh ān sh àn ) 纤.(qi àn xi ān )夫 瓜蔓.(m àn w àn ) 阻挠.(r áo n áo ) 四、把词语补充完整。 寝不( )( ) 思潮( )( ) ( )( )如洗 ( )( )石出 ( )( )不回 牙牙( )( ) 五、根据意思写词语。 1、不怀好意地嘲笑别人。 ( ) 2、形容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 ( ) 3、终身遗恨。 ( ) 4、周到而细密。 ( ) 六、写出下面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 1、哪里要开山,哪里要架桥,哪里要把陡坡铲平,哪里要把弯度改小,都要经过勘测,进行周密计算。 ( ) 2、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顺着山势,设计了一种“人”字形线路。 ( ) 七、补充下面的名言,并写出名人。 1、 ,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 ( )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点整理 5、负荆请罪 1.易错字音:上卿(qīnɡ) 廉颇(pō) 蔺(lìn)相如荆(jīnɡ)条筵(yán)席侮(wǔ)辱昏庸(yōnɡ 2.易错字:荆条唇枪舌剑侮辱昏庸毫不惧怕针锋相对 3、课文内容: 《负荆请罪》是历史小话剧,课文是根据历史故事“将相和”第三部分而改编的。剧本共分为两幕;第一幕侧重写的人 物是蔺相如,第二部分侧重写的人物是廉颇。剧本开头先写明时间、地点和人物。剧本通过人物对话,讲述了战国时期 赵国大将军廉颇向遭受其侮辱不与之计较的上卿蔺相如负荆请罚的故事,揭示了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而不计较私怨,委 曲求全的博大肷襟和廉颇知错就改、爽直磊落的可贵精神。 3.易考点(1)方括号、括号分别交代了什么?(方括号交代舞台布景及人物活动情况)(剧中的内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 的表情、动作等) (2)“负荆请罪”的意思;故事出自什么(“负荆请罪”这个成语的意思是背着荆条去请罪,现表示愿意责罚,也表示向 人认错赔罪。故事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传》) 4、与之相关的成语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之会。 5、蔺相如:深明大义宽容大度廉颇:光明磊落知错就改 6、若有所悟:明白 6、最后的姿势 1.易错字音:短暂(zàn) 着(zhuó)想坍(tān)塌震撼(hàn) 诠(quán)释 2.易错字:塌陷震撼生死攸关洗漱凹陷瞬间 3、课文内容:《最后的姿势》是写的20XX年5月12日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的一个老师:谭千秋。他在生死攸关的一刻,把生的希望留给了学生,他用自己51岁宝贵生命诠释了爱与责任的师德灵魂。人民赞颂他:“英雄不死,精神千秋!”3.易考点:(1)人物品质:镇定自若爱生如子恪尽职守舍生忘死舍己为人以身殉职 (2)照样子写成语:a、绘声绘色(ABAC)独来独往动手动脚风言风语冷言冷语多才多艺 b、形容口才好的成语:滔滔不绝出口成章口若悬河妙语连珠能说会道 4.课后第三题 “张开双臂,护住学生,成了他生命中的最后姿势!”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这句话在文中起着点明题目,升华文章中心的作用。正是这一姿势,挽救了四个学生的生命,体现了谭老师在危难之际 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以学生安危为重,恪尽职守、充满无私大爱的高尚品质。 7、船长 1.易错字用:薄(bó)雾救生艇(tǐnɡ) 嘈(cáo)杂秩(zhì)序机械(xiè) 剖(pōu)开呼号(háo) 2.易错字:船舱大副调遣穿梭阴森可怖 3、课文内容: 《船长》是一篇短篇小说。这篇小说讲了哈尔威船长在“诺曼底”号客轮遭到“玛丽”号大轮船猛烈撞击后即将沉没时, 镇定自若地指挥60名乘客和船员有秩序地乘救生艇脱险,自己却坚守在船长岗位上,随着客轮一起沉入深渊的故事,歌 颂了哈尔威船长,忠于船守,舍己救人的崇高精神。 3.易考点:①课文作者是维克多?雨果,法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被称为“法兰西的莎士比亚”。代表作有《巴黎 圣母院》、《悲惨的世界》、《笑面人》、《九三年》。 ②“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的上空”这句话的含义: 人们被哈尔威船长尊重妇女、爱护儿童的人性美和先人后己、舍己救人的品德所感动,没有一个人再违反他的 命令,全部听从他的指挥,有秩序地开展自救。这句话蕴含着对船长忠于职宇、舍己救人崇高品格的讴歌与赞美。 ③“面对死亡,他有一次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这句话是对哈尔威船长一生品德的赞颂,面对死亡的威胁,哈尔 威船长作出了以身殉职的选择,他忠于职守、舍己救人,又一次表现他的高尚品格。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单元概述新人教版

第二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重点围绕“重温革命岁月,把历史的声音留在心里”这个主题来编排教学内容,旨在带领学生回顾往昔革命岁月,感受革命者大无畏、英勇豪迈的气概,学习英雄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精神。四篇课文分别是《七律·长征》《狼牙山五壮士》《开国大典》《灯光》,这些课文通过描述当时具有历史性意义的场面,激发学生感受战士们的雄壮气概,领会今天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其中《七律·长征》生动地概述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艰难历程,赞颂了中国工农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狼牙山五壮士》讲述了五壮士为了掩护群众和主力部队安全转移,诱敌上山,痛歼敌人,把敌人引上狼牙山顶峰,最后壮烈跳崖的故事,表现了这五位壮士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仇恨敌人,勇于牺牲的精神。《开国大典》记叙了1949年10月1日在首都北京举行开国大典的盛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无比自豪、激动的感情,展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们特别是毛泽东的领袖风采。《灯光》通过回忆一件关于灯光的往事,歌颂了革命先烈的献身精神,说明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口语交际”要求学生联系生活实际选定一个话题在班级里进行演讲,以此掌握演讲的基本知识,提高演讲能力。“习作”部分要求学生尝试运用点面结合的写法,记录一次多彩的活动。“语文园地”包括“交流平台”“词句段运用”“书写提示”“日积月累”四个板块。 1.会写30个生字,会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理解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指定的课文段落及诗歌。 3.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理清文章脉络,能够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4.体会课文重点段落的含义,感受革命者的伟大精神和英勇豪迈的气概。 5.了解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记一次活动。 6.反复朗读课文,理解先烈们无私奉献的精神,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应该倍加珍惜。 重点 1.会写30个生字。会读写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了解课文的写作顺序,理清文章脉络,能够概括各部分的主要内容。 3.理解课文内容,把历史留在心间,感受革命者英勇豪迈的气概。 难点 了解点面结合写场面的方法,并尝试运用这种方法记一次活动。 《七律·长征》 2课时 《狼牙山五壮士》 2课时 《开国大典》 2课时

人教版六年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六年级语文科第二单元检测卷 评分: 一、基础【38分】 1.看拼音写词语,把汉字端正地写在田字格里。(6分) 可见一()()()起伏()不安席()崖()壁3.填空。(8分) ①我爱我的祖国,爱我的人民,离开了她,,我就无法生存,。 ②我们爱我们的民族, ③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 ④世界最高的山峰是⑤世界最低的盆地是 ⑥,死亦为鬼雄。⑦人生自古谁无死,。4.按课文内容填空。(10分) ①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和同样()。 ②塞外常常(),(),一不小心还有坠入深谷的危险。 ③火车怎样才能爬上这样的陡坡呢?詹天佑(),设计了()。 ④我们铭记着中华母亲的(),更不忘她承受的()。 ⑤我()灰天,在泪光里,()母亲的面影。 5.默写。(5分) 我想到故乡,故乡的老朋友, 6. 请用示意图画出詹天佑开凿居庸关隧道和八达岭隧道的方法。(5分) 居庸关隧道二、阅读【37分】 1.联系课文内容填空或作答。(9分) ①《詹天佑》一文按照工程进展顺序,从、、 三个方面叙述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过程。(3分) ②《中华少年》全诗押“”韵,读起来琅琅上口,中华少年的爱国之心、自 豪之情尽情流露。(1分) ③《彩色的翅膀》一文以为线索,赞扬海岛战士 的高尚品德。(3分) ④《怀念母亲》充分表达了作者对亲生母亲和对祖国母亲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7分) 陶公①少时作鱼梁吏,尝以坩鲊②饷母。母封鲊付使,反书责侃曰:“汝为吏,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注释:①陶公:对陶侃的尊称。②坩鲊(gān zhá):坩,盛物的容器。鲊,经过加工的鱼类食品。 ①解释加点的字词。(2分) 陶公少时作.鱼梁吏()汝为.吏() ②翻译句子。(3分) 以官物见饷,非唯不益,乃增吾忧也。 ③陶母的行为对我们有什么教育意义?(2分) 3.阅读课文片段,完成作业。(9分) 我六岁离开我的生母,到城里去住。中间曾回故乡两次,都是奔丧(),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仍然回到城里。在我读大学二年级的时候,母亲弃养,只活了四十多岁。我痛哭了几天,食不下咽,寝不安席。我真想随母亲于地下。我的愿望没能实现,从此我就成了没有母亲的孤儿。一个缺少母爱的孩子,是灵魂不全的人。我怀着不全的灵魂,抱终天之恨。一想到母亲,就泪流不止,数十年如一日。 ①在文中括号内给加“—”的字注音。(2分) ②文中两个“只”字强调的意思不同,表达的情意也不同,请根据你的理解填空。(4分) “只.在母亲身边待了几天”强调了,应读出之情。 “只.活了四十多岁”强调了,应读出之情。 ③文中“我的愿望”指的是(1分) ④朗读文段中画“”的句子,理解意思。(2分) 4.阅读短文,按要求作答。(12分)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复习要点 班级姓名学号 教学内容: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教材第十一册第二组课文基础知识 教学目标: 1会写本组19个生字.读读记记词语 2回顾课文主要意思. 3 在课文中积累语言,体会关键句子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4 了解课文写作顺序 5 收集季羡林先生的作品. 6 背诵记忆要求的段落,并会填空. 7 积累关于名人爱国的名言 教学重点:感受每一体裁作品在表达爱国情感方面的特点 教学难点:回顾课文中哪些人,事能打动自己,为什么? 教学过程: 一、生字词掌握 100%掌握《第十一册第二单元“词语盘点”大检阅》就OK了! 二、四字词语掌握 ( )( )峭壁狂风( )( ) 攀山( )( ) ( )( )讥笑 ( )( )灰天 ( )( )安席 可见( )( ) 水( )石( ) ( )( )不回 ( )( )起伏碧空( )( ) 三、课文语言积累运用 日积月累:爱国名言 1、我们爱我们的民族, 。(周恩来) 2、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邓小平) 3、唯有是值得宝贵的,唯有 , 。(鲁迅) 4、我爱我的祖国, ,离开了她, ,我就 , (巴

金) 5、补充爱国格言: 爱国主义就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深厚的感情。—列宁 常思奋不顾身,而殉国家之急。——司马迁 锦绣河山收拾好,万民尽作主人翁。——朱德 爱国古诗词: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李清照《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陆游《示儿》:“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四、重点段落背诵默写 詹天佑 ,也 ,毅然接受了任务, .哪里 ,哪里 ,哪里 ,哪里 ,都要经过勘测, .詹天佑经常勉励工作人员说:“我们的工作首先 ,不能.‘’‘’这类说法不应该出自工程人员之口.”他亲自带着学生和工人, , , 在峭壁上、 .塞外常常 , , 。不管 ,詹天佑始终坚持在野外工作.白天,他 , ;晚上,他就、 .为了寻找一条合适的线路,他常常。遇到困难,他总是想: , ;否则, , 还会。 五课文知识点掌握 1、本单元学过的课文中,哪些人,哪些事打动了你?说说理由! 《詹天佑》:我被爱国工程师詹天佑修筑京张铁路的事所打动.在当时恶劣的社会环境下,詹天佑临危受命,面对帝国主义者的狂妄自大和对中国人民的极端藐视,为了维护祖国的尊严,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创造性的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在强烈的爱国精神与科学态度,以及创造才能,提前两年完成铁路竣工.长了中国人民的志气,灭了帝国主义的威风.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知识小结-非常好

第二单元知识小结 一、字词盘点 1.字 (.1.).难读的字 .... 批(pī) 抡(lūn) 涧(jiàn) 雹(báo) (.2.).难写的字 .... 冀:上中下结构,注意与“翼”字区别。 抡:右边是“仑”,不要写成了“仓”。 盏:不要少写了上面的“丶”和“丿”,下面是“皿”。隆:右上是“折文”,不要少写了中间的短横。 (.3.).多音字 ... 难磅 着绷 更调 划炸 2.词 (.1.).必须掌握的词 ...... 日寇进犯游击奋战转移险要沉着 手榴弹射击始终顶峰悬崖斩钉截铁 沸腾攀登依托居高临下继续山涧 粉身碎骨仇恨眺望喜悦冲锋壮烈 豪迈惊天动地政府委员协商汇集 预定排山倒海爆发就位鼓舞宣告 雄伟肃静旗帜宣读语调选举完毕 检阅制服一致距离高潮灯笼陆续 五颜六色游行次序 (.2.).近义词 ... 磅礴~雄伟逶迤~蜿蜒进犯~侵犯 英勇~勇敢掩护~保护屹立~耸立 全神贯注~聚精会神挺立~耸立汇集~汇合 飘拂~飘动挥手~招手欢跃~欢腾 雄伟~宏伟宏伟~雄伟茂密~茂盛 注视~凝视微弱~微小猛烈~强烈 憧憬~向往赞叹~赞美璀璨~耀眼

聚精会神~全神贯注千钧一发~万分危急 (.3.).反义词 ... 逶迤→笔直开颜→愁眉坚持→放弃 沉着→惊慌崎岖→平坦全神贯注→心不在焉 斩钉截铁→优柔寡断完毕→开始肃静→喧哗 消失→出现汇集→分散活泼→文静 启动→停止璀璨→黯淡茂密→稀疏 光明→黑暗微弱→强烈暴露→隐蔽 挺进→撤退聚精会神→心不在焉 千钧一发→安然无恙 (.4.).词语归类 .... ①ABB式词语:黑魆魆 类似的词语:笑哈哈笑眯眯笑嘻嘻笑盈盈 ②ABAC式词语:自言自语各式各样 类似的词语:自生自灭一生一世无声无息 ③含有近义词的词语:粉身碎骨昂首挺胸 类似的词语:冷嘲热讽左顾右盼志同道合 ④含有数字的词语:万水千山千千万万 类似的词语:一穷二白三三两两四面八方 ⑤含有夸张的词语:排山倒海惊天动地 类似的词语:日理万机寸步难行天衣无缝 ⑥描写认真的词语:聚精会神 类似的词语:全神贯注一心一意专心致志 ⑦描写颜色的词语:五颜六色 类似的词语:五光十色色彩缤纷花花绿绿 ⑧描写精神品质的成语:坚强不屈壮烈豪迈大公无私舍己救人舍己为人正直无私表里如一正大光明刚正不阿铁面无私 ⑨量词:五个战士一块磨盘大的石头一道河五座白石桥一根电动旗杆一个师 ⑩动词:扔手榴弹举起一块磨盘大的石头跳下深谷擎着红旗提着红灯升国旗舞着火把 修饰词:细小的枪口崎岖的山路叽里呱啦的叫声 二、佳句积累 1.比喻句 (1)石头像雹子一样,带着五位壮士的决心,带着中国人民的仇恨,向敌人头上砸去。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石头比作包子,生动形象地写出了五壮士对敌人的仇恨。 (2)到了正午,天安门广场已经成了人的海洋,红旗翻动,像海上的波浪。 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参加开国大典的游行群众比作海洋,把翻动的红旗比作波浪,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开国大典的声势浩大和场面壮观。 2.反复句 (1)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使全场三十万人一齐欢呼起来。这庄严的宣告,这雄伟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长城内外,传到大江南北,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欢跃起来。 这句话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突出地表现了人们听到新中国成立的消息后无比激动、自豪的心情。 (2)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 这句话运用反复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开国大典热闹非凡的气氛和盛大的场面。 3.精彩句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及答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试卷 (完成时间:60分钟) (总分100+3) 成绩:_______________ 一、积累运用(37分) 1.读拼音,把词语端正地写在田字格里。(6分) y ì l ì xu án y á q í zh ì f èi t én ɡ sh ān ji àn b ào f ā 2. 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写词语。(6分) ①千( )一发 ②夜以( )日 ③( )钉截铁 ④四( )八方 ⑤居高( )下 ⑥排山( )海 ⑦ 壮烈豪( ) ⑧全神( ) 注 词语⑧近义词 与词语⑥相同修辞手法 3. 根据课文内容或日积月累填空。(15分) 1)这( )的宣告,这( )的声音,经过无线电的广播,传到( ), 传到( ),使全中国人民的心一齐( )起来。 2)五岭逶迤( ),乌蒙磅礴( )。 3)他刚要( )盖子,马宝玉( )前一步,( )手榴弹( )腰间, 他猛地( )一块磨盘大的石头,大声喊道:“同志们!用石头砸!” 4)( ),当以死守,( )。 5)( ),死而后已。 4. 按要求写句子。(6分) 1)马宝玉激动地说:“同志们,我们的任务胜利完成了!”(改为转述句) 2)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仿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这火光微弱。这火光对于寻找突破口的部队来说已经足够亮了。(用关联词合并句子) 5.请写出课外积累的两句爱国诗句。(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二、阅读感悟。(38分) 1.联系课文内容作答。(14分)(4+5+2+3) ⑴ 读了“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后,会想到 和 这两次战斗,由“暖”字,体会到 的心情, 由“寒”字,体会到 。 (2)《狼牙山五壮士》一文是按 顺序写的,写了五壮士接受任务、 、 、 、 跳下悬崖这几方面内容,表现了五壮士 的精神。 (3) 《开国大典》结尾“光明充满了整个北京城。” 这句话不仅是指 更象征着 (4)“灯光”既是贯穿全文的 ,也象征着新时代的 。文中的郝副营长是一个 的人。 2.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13分)(3+2+3+2+3分) ①开头是海军两个排,雪白的帽子,跟海洋一个颜色的蓝制服。接着是步兵一个师,以连为单位,列成方阵,齐步行进。接着是炮兵一个师,野炮、山炮、榴弹炮、火箭炮,各式各样 的炮,都排成一字形的横列前进。接着是一个战车师,各种装甲车和坦克车两辆或三辆一排,整整齐齐地前进;战士们挺着胸膛站在战车上,像钢铁巨人一样。接着是一个骑兵师,“红马连”一色红马,“白马连”一色白马,五马并行,马腿的动作完全一致。以上这些部队,全都以 相等的距离和相同的速度经过主席台前。当战车部队经过的时候,人民空军的飞机也一队队排 成人字形,飞过天空。毛主席首先向空中招手。群众看见了,都把头上的帽子、手里的报纸和 别的东西抛上天去,欢呼声盖过了飞机的隆隆声。 ②两个半钟头的检阅,广场上不断地欢呼,不断地鼓掌,一个高潮接着一个高潮。群众差不多把嗓子都喊哑了,把手掌都拍麻了,还觉得不能够表达自己心里的欢喜和激动。 ⑴ “装甲车”的“甲”用音序查字法应先查 ,再查音节 ,用部首查字法应先 部, 再查 画。“甲”在字典中有4种解释:①第一,②古代军人打仗穿的衣服,③动物身上的硬壳,④现代用金属做成有保护功用的装备。“装甲车”的“甲”该选第( )种解释。 ⑵ 这两段主要写了 ,表现了 。 ⑶ 文段①按照入场顺序,具体描写了 、 、 、 、 、 各兵种方队的特点。 ⑷ 读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体会这样写的好处。 学校: 班级: 姓名: 座号: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文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课文《詹天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读读写写“杰出、修筑、设计、施工、阻挠、控制”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感受最深的部分,摘录喜欢的词句。 3、了解杰出爱国工程师詹天佑的事迹,激发热爱祖国、立志为祖国做贡献的思想感情。 4、重点感悟描写詹天佑言行、心理活动的语句,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 教学重点: 通过描写人物言行、心理活动等语句,体会詹天佑杰出的的爱国精神。 教学难点 理解两种开凿隧道方法的好处以及‘人’字形线路设计的妙处。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搜集有关詹天佑的相关资料。

教学流程 一、导语引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第二组课文,请你快速读读导语部分,看看你知道了什么?(通过学习本组课文,感受中华儿女的爱国情怀;在读懂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关键词句在表情达意方面的作用;围绕“祖国在我心中”这个专题进行综合性学习。) 2、揭示课题:詹天佑 二、交流预习,整体感知 1、课前同学们预习了课文,你对詹天佑有哪些了解?出示课件:詹天佑画像。学生交流资料,教师相机补充。 2、提问: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出示地图,简介京张铁路。(京张铁路,南起北京丰台,北至张家口,全长200千米。因为它是联结华北和西北的交通要道。引起了帝国主义的垂涎,他们千方百计阻挠中国人自己建造京张铁路。) 3、通过预习,你觉得詹天佑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自由回答。课文中那句话对詹天佑做了高度评价?(板书:杰出爱国) 三、自主探究,合作研讨

1、提出探究问题:从课文的哪些描写中,可以看出詹天佑是一位杰出的爱国工程师?默读课文,找出你感受深刻的部分,画出重点词句,在旁边做上批注,然后和小组同学研讨交流。 2、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3、组内研讨交流,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四、精讲点拨,朗读感悟 组织交流,抓住关键语句,通过对重点词句的推敲,让学生展开想象反复朗读,体会詹天佑杰出的爱国精神、卓越的智慧、顽强的毅力、以身作则、与工人同甘共苦等优秀品质。 交流预设: (一)片段一: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笑,毅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 詹天佑是在什么情况下接受主持修筑京张铁路这个任务的?(板书:接受任务) 谁来读读有关句子?(交流感受,朗读体会──抓住以下内容:帝国主义的阻挠、要挟、嘲笑;一路的高山深涧;国人的期望;技术条件的落后,资金的缺乏,理解詹天佑面临的压力)。 重点研读以下几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