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原理期末总复习题

国际贸易原理期末总复习题
国际贸易原理期末总复习题

名词解释

1对外贸易依存度:一个国家或地区货物与服务的进出口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或国民生产总值之比。

2贸易条件: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与进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的比率。

3普遍优惠制:指发达国家承诺对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关税优惠待遇。

4出口信贷:一国政府为促进大型运输工具、机器、设备的出口,鼓励本国银行对本国出口商或外国银行提供低于商业贷款利率的中长期贷款。

5外汇倾销:通过本国货币对外贬值向外倾销商品和争夺市场的行为。

6最惠国待遇:缔约国现在和将来所给予任何第三国的一切特权、优惠及豁免,也同样给予缔约国。

7国民待遇:缔约国一方保证缔约国另一方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在本国境内享受与本国的公民、企业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8产业内贸易:同一产业的产品在两国间相互进口和出口的贸易活动。

9外生比较优势:指由于天生条件的差别产生的一种特别的贸易好处,它是由事前的差别引起的。

10内生比较优势: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后天的专业化学习或通过技术革新与经验积累人为创造出来,强调的是比较优势的内生性和动态性。

11进口附加税:是进口国家在对进口商品征收进口税后,还会出于某种目的,再加征部分进口税,此部分进口税称为进口附加税。

12:适度关税:指在一定幅度和范围内所征收的能改善本国贸易条件,又不至于降低本国福利水平的关税。

13要素禀赋:一国拥有的两种生产要素的相对比例。

14要素密集度:生产某种产品所投入两种生产要素的比例。

简答题

1简述赫克歇尔-俄林要素禀赋说的主要内容?

(1)每个国家在国际分工、国际贸易体系中应该生产和输出丰裕要素密集的商品、输入稀缺要素密集的商品;

(2)区域贸易和国际贸易的直接原因是价格差别

(3)商品贸易趋向于消除工资、地租利润等生产要素收入的国际差异、导致国际间的商品价格和要素价格趋于均等化。

2外汇倾销的前提条件?

(1)货币贬值的程度大于国内物价上涨的程度;

(2)其他国家不同时实行同等程度的货币贬值。

(3)其他国家不同时采取另外的报复性措施

3简述战略贸易理论的主要内容?

在不完全竞争的现实社会中,在规模经济递增的情况下,要提高产业或企业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首先必须扩大生产规模,取得规模经济效益。要扩大生产规模,仅靠企业自身的积累一般非常困难,对经济落后的国家更是如此,对此,最有效的解决方法就是政府选择有发展前途的产业加以保护,使之迅速扩大生产规模、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能力,一旦这些产业成熟到足以与外国产业相抗衡后,政府即可消除保护。

4简述战略贸易政策实施的条件?

必要条件:市场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存在

充分条件:

(1)政府必须拥有充分信息以选定战略产业确定补贴程度;

(2)获得战略支持产业的垄断地位和外部经济的存在;

(3)国内相应市场的潜力;

(4)战略保护可以设置行业进入壁垒,维护战略产业的垄断地位;

(5)贸易对手不采取报复措施等行为。

5简述斯托帕-萨缪尔森理论的主要内容?

某一商品相对价格上升,将导致该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上升,同时另一种生产要素的实际价格或报酬下降。因此,国际要素价格均等化是必然的。斯托帕—萨缪尔森定理实际上是H-O定理的延伸和发展。

6简述人力资本学说的主要内容?

生产过程中的劳动是不同质的,这种不同质表现在劳动效率的差异,这种差异主要是由劳动熟练程度所决定的,而劳动熟练程度又取决于对劳动者进行培训教育和其他有关的开支水平,即对智力开发的投资。因此,厂商的劳动效率归根结底是对人力投资的结果。

分析题

1分析小国关税的局部均衡

价格效应:国内价格从Pw上升至Pt

生产效应:产量增加Q1Q3

消费效应:消费减少Q2Q4

税收效应:税收增加C(Q3Q4乘Δt)

贸易条件效应:少进口数Q1Q3+Q2Q4

国际收支效应:Pw(Q1Q3+Q2Q4)

福利水平分析: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消费者剩余减少了a+b+c+d;政府收益增加了c 福利水平总体减少了b+d

2对外贸易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出口:1,贸易前,该国均衡点为E 2,贸易后,国内价格上涨至与国际市场价P1相等时形成新的均衡3,生产者剩余增加了a+b+c,消费者剩余减少了a+b 4,该国总福利水平增加了c 进口:1,贸易前,该国均衡点为E 2,贸易后,国内价格下降至与国际市场价P1相等时,形成新的均衡3,,生产者剩余减少了b;消费者剩余增加了b+c 4,该国总福利水平增加了c 区别“产业内贸易”与“产业间贸易”很有用吗?为什么?

1、产业内贸易是产业内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既进口又出口的现象。产业间贸易是产业间国际贸易的简称,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段时间内,同一产业部门产品只出口或只进口的现象。

2、产业间贸易的基础应该是产品的比较优势或者是竞争优势,比如中国的劳动密集型产品比较具有优势,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比较有优势。产业间贸易的基础应该是产品的差异化,比如美国的汽车多为豪华宽敞的,日韩的汽车多为经济小巧的。

3、产业内贸易正在取代产业间贸易成为国际贸易发展的大趋势。

4、产业间贸易理论是指比较优势理论和要素禀赋理论等强调国家的优势差异原因的贸易理论而产业内贸易理论是指垄断竞争贸易模型等强调规模经济等原因的所谓新理论。两者构成现代国际贸易理论的完整体系均可以解释一定的经济贸易现实并可以指导各类国家的贸易实践和政策制定但两者在理论特点和政策建议等许多方面又有较大不同。加强对两类贸易理论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认识当代国际贸易格局把握国际贸易及其政策走势指导中国对外经贸实践。

什么是经济一体化,其形式有哪些(按照贸易壁垒的取消程度)。

经济一体化一般是指国家间通过签署条约或协定,采取具体的措施协调彼此之间的经济贸易

政策,以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经济一体化按照贸易壁垒取消的程度,可以分成以下几种形式:①优惠贸易安排:是一体化程度最低级、组织最松散的一种形式,在优惠贸易安排成员国间,通过协定或其他形式,对全部或部分商品实行关税优惠。

②自由贸易区:由签订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贸易区。在成员国之间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使区域内各成员国的商品自由流动,但每个成员国仍保持对非成员国独立的贸易壁垒。

③关税同盟: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国家完全取消关税或其他壁垒,并对非成员国实行统一的关税壁垒而缔结的同盟。它开始带有超国家的性质。

④共同市场:成员国间除完全废除关税与数量限制,建立对非成员国的共同关税外,成员国间的生产要素也实现自由流动。

⑤经济同盟:在共同市场的基础上,要求成员国制定和执行某些共同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范围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资源配置。

⑥完全经济一体化:各成员间在完全消除商品、资本、劳动力等自由流通的人为障碍的基础上,实现区域内各国的在经济、金融、财政等政策方面差异的完全消除,实现统一化。是经济一体化的最后阶段。

请比较分析关税壁垒与非关税壁垒

答: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相同点:1都对本国产生一定的保护作用,保护本国的生产和市场。2都属于一种贸易壁垒。3对世界贸易产生影响,影响发展速度和世界贸易额。4对国际贸易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产生影响。5起到一定的财政作用。

(二)不同点:1含义不同。关税壁垒是通过征收高关税的一种限制措施。非关税壁垒是除关税以外的一切限制措施2特点不同。非关税壁垒更具有灵活性、有效性、隐蔽性和歧视性。3限制程度不一样。一般来说,非关税壁垒的限制程度大于关税壁垒。4出现的时间先后不一样。

(三)联系。非关税壁垒是关税壁垒的补充。

关税和非关税的分类

关税概念: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商所征收的税收。1按征收对象分类: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2按征收目的:财政关税、保护关税

按优惠程度:特惠税、普惠税、3进口附加税:(1)反补贴税:禁止使用的补贴(红色补贴)、可申诉的补贴(黄色补贴)、不可申诉的补贴(绿色补贴)(2)反倾销税:进口商品以低于正常价值的价格进行倾销,并对进口国的同类产品造成重大损害。4差价税和滑准税5按征税标准:从量税、从价税、混合税、选择税6按关税保护程度和有效性:名义关税、有效保护关税

非关税:1进口配额制:绝对配额、相对配额、全球配额、国别配额、关税配额2自动出口配额制3外汇管制4进口出口国家垄断5歧视性政府采购6国内税7进口最低限价值和禁止进口8进口押金制9专断的海关估价制10进口商品征税的归类11技术性贸易壁垒

绝对优势与比较优势

共同点:A:无论是绝对优势理论还是比较优势理论都属于技术差异论的范畴。技术差异论,是指各国在生产同一产品时劳动生产率不同所造成的国际分工。

B:都采用了比较的方法来阐述原因。

C:都建立在劳动生产率的差异上,劳动生产率的引进使国际贸易的原因从自

然要素领域转到了生产领域,如果没有差异,则没有比较,因此差异是基础。

D:都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并有待于进一步发展。

不同点:A:假定条件不同:绝对差异论的假定条件是全世界只有两国,都能生产两种

产品,一国在一样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另一国,另一国在另一产品上的生产率高于此国;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一国两件产品的劳动生产率都高于另一国,在此基础上两种理论对国际分工进行解释。

B:比较内容与方法不同:绝对差异论比较是直接在二者中选出谁好谁劣,而比较优势理论则是“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

C:适用范围不同:绝对差异论只能说明各国分别在某一种或某几中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高于其他国家,分工得以形成,而比较优势理论还可以解释当一国在所有产品的生产上劳动生产率都高于他国时国际贸易得以成立的原因,即考虑到相对技术优势,但同时这也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因为这种理论在假定时只考虑生产力的投入,并认为劳动力的转移劳动生产率不变,以及从静态角度考虑国际分工。

D:有绝对优势一定有比较优势,有比较优势不一定有绝对优势。绝对优势是同一产品一国对另一国的优势,是内生的,而比较优势理论是同一国一产品对另一种产品的优势,是外生性的。

什么是国民待遇原则?它一般有哪些适用范围和不适用的例外?

(1) 国民待遇原则就是缔约国双方相互承担义务,保证一方公民、企业产品和船舶在另

一方的领土上享有与本国公民、企业、产品和船舶同等的待遇。

(2) 国民待遇适用的范围,通常包括:外国公民的私人经济权利,外国产品应缴的国内税,利用铁路运输和转口过境的条件,船舶在港口的待遇,商标注册、版权、专利权等等,但沿海贸易权、领海捕鱼权、土地购买权、零售贸易权等,通常不包括在内。

(3)国民待遇原则是互惠的,并且不得损害当地国家的独立、安全和主权,它体现了平等的、非歧视的原则。

什么是最惠国待遇原则?它一般有哪些适用范围和不适用例外?

2.答案要点:(1) 最惠国待遇是国与国间在规定彼此间经济和贸易方面的权利和义务时所依据的一条法律原则。最惠国待遇可分为五条件最惠国待遇和有条件最惠国待遇两种。(2) 最惠国待遇原则的适用范围很广。在贸易协定中一般包括以下内容:第一、有关进口、出口、过境商品的关税和其他捐税;--是在商品进口、出口、过境、存仓和换船方面的有关海关规定、手续和费用:三是进出口许可证的发给。在通商航海条约中,最惠国待遇原则适用范围还要大,包括;航运、投资、外国人在该国的法律地位等许多方面。在具体签订贸易条约时,对最惠国待遇的适用范围一般都要作明确的规定。(3) 在现代贸易条约中,一般还规定有不适用最惠国待遇的例外情况,如缔约国一方给予邻国有关边境贸易的特惠待遇,缔结关税同盟国家之间或在特定国家之间的特惠待遇,多边国际条约所承担的义务,等等。.

简述产业内贸易理论的基本论点。

(1) 所谓产业内贸易,是指两个以上国家同一产业部门内的某一项产品同时发生输出和

输入的活动。

(2) 产业内贸易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出现的一种国际贸易新理论,它解释了同一产

业部门产品之间相互进行贸易的原因和规模。其基本论点是:

第一,产品差别是形成产业内贸易的基础。

第二,差别产品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品质、档次有差别的垂直型产品;另一类是效用基本一样,但款式、牌号有所不同的水平型产品。

第三,差别产品贸易的规模和价格取决于供求两方面的因素。决定需求的因素是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和嗜好,决定供给的因素是厂商的规模经济和垄断利润。

第四,同一产品的贸易是由运输、储存、销售和包装等成本的不同引起的。

简要说明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基本形式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经济一体化兴起的具体原因?

(1) 国际经济一体化是指国家与国家间所实行的某种形式的经济结合。

(2) 按照一体化程度的不同,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大体有五种形式;自由贸易区、关税同盟、共同市场、经济同盟、完全经济一体化。

(3) 战后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兴起和国际经济一体化组织的大量涌现,有着深刻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原因的,具体来说,这些原因是:

第一,科技革命的发展,

第二,经济生活国际化的发展;

第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第四,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和国际反霸斗争的发展。

简述关税与非关税壁垒的特点及其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答案要点:

关税特点是:强制性、无偿性、明确性。

非关税壁垒的特点是:灵活性和针对性、有效性、隐蔽性和歧视性

对国际贸易产生的影响:

(1)对世界贸易发展的影响。主要影响国际贸易发展的速度、使国际贸易额减少。

(2)影响国际贸易的商品结构和地理方向。

为鼓励出口,一个国家可以采取的经济措施有哪些?

鼓励出口的经济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1)出口信贷。出口信贷,是一国为了促进本产品的出口,由本国银行提供的一种优惠贷款,主要有卖方信贷和买方信贷。

(2)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出口信贷国家担保制,是国家为了扩大出口,对于本国出口厂商或商业银行向外国进口厂商或银行提供的信贷,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出面担保,当外国债务人不能付款时,由该机构按照承保的金额给予赔偿。

(3)出口补贴。出口补贴,又称出口津贴,是一国政府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加强其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在出口某种商品时给予出口厂商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出口补贴主要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直接补贴,另一种是间接补贴。

(4)商品倾销。商品倾销就是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组织在控制国内市场的条件下,以低于国内市场的价格,甚至低于商品生产成本的价格,在国外市场上大量抛售商品的行为。

(5)外汇倾销。外汇倾销,是一国用本国货币对外贬值的办法去向国外倾销商品的一种措施。

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答:(1)国家分工的深化是二战后国际贸易发展速度快于市场生产增长速度的主要因素。

(2)国际分工的深化和国际贸易的迅速发展,使二战经济生活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

(3)国际分工的深化使二战后国际贸易的地理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4)国际分工的深化,制约着国际贸易商品结构的变化。

世界市场价格有几种类型?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基本因素是什么?

(1)按形成条件和变化特征,世界市场价格可分为以下几类:第一,世界“自由市场”价格,指不受垄断或国家力量干预的情况下,由独立经营的买卖双方通过自由竞争而形成的价格。第二,垄断价格,指国际垄断组织利用其经济力量和市场控制力量所决定的价格。第三,国家垄断价格,指受到资本主义国家政府的干预和调节的价格。第四,转移价格,也称调拨价格,指跨国公司根据其全球利润最大化的战略目标,在跨国公司系统内部、母公司和子公司、子公司与子公司之间购销商品时所采用的价格。第五,国际商品协定下的协定价格,指为稳定商品价格而协议规定的最高价格和最低价格。

(2)影响世界市场价格的基本因素有以下几种:第一,国际价值是商品世界市场价格变动的基础和中心。第二,货币价值的变化。在商品价值不变的情况下,商品的价格会随着货币价值的升降而呈反比例的变化。第三,影响世界市场供求关系的因素也影响市场价格,主要有:垄断和竞争;经济周期;各国政府所采取的政策措施;自然灾害、战争、政治动乱、投机等因素。

国际分工的深化发展阶段的特点:

1. 首先,在国际分工格局中,工业国与工业国间的分工居于主导地位;

2. 其次,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

3. 再次,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见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在削弱;

4. 同时,参加国际分工国家的经济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

5. 最后,随着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日趋加强。

11.影响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因素:

1. 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 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3. 资本流动,特别是战后跨国公司的兴起和发展成为国际分工向广度、深度、多层次发展的重要力量;

4. 上层建筑可以推进或延缓国际分工的形成和发展。

简述亚当?斯密的绝对成本论:

1. 分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原因是:

1) 分工能提高劳动的熟练程度;

2) 分工使每个人专门从事某项作业,可能节省与生产没有直接关系的时间;

3) 分工有利于发明创造和改进工具。

2. 每一个国家都有其适宜于生产的某些特定的产品的绝对有利的生产条件,去进行专业化的生产,然后彼此进行交换,则对所有交换国家都是有利的;

3. 国际分工的基础是有利的自然禀赋,或后天的有利生产条件,他的分工理论又叫地域分工说或绝对成本理论。

14.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说及其评价:

他认为每个国家不一定要生产各种商品,而应集中生产优势最大或劣势最小的产品,然后通过国际贸易,在资本和劳动力不变的情况下,生产总量将增加,由此形成的国际分工对贸易各国都有利,即两优取最优,两劣取次劣。评价:

1. 比较成本理论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的作用。它促进了当时英国资本积累和生产力的发展;

2. 这个理论的出发点是认为这个世界是一个静态均衡的世界,是一个各国间、各经济集团利益和谐一致的世界;

3. 比较成本理论的分析方法属于静态分析,李嘉图提出了几个假定作为其论述的前提条件;

4. 比较成本理论只提出国际分工的一个依据,未能揭示出国际分工形成与发展的主要原因;

5. 比较成本说未能揭示出国际商品交换所依据的规律,即价值规律的国际内容,作出了“支配一个国家中商品相对价值的规则不能支配两个或更多国家间互相交换的商品的相对价值”

5、产品生命周期说:

1. 产品生命周期说是美国经济学家费农提出的,它用来解释产品生命周期不同阶段贸

易流向变化的理论,分为三个阶段:

1) 产品创新时期,表现为技术密集型;

2) 产品成熟时期,表现为资本密集型;

3) 产品标准化时期。

2.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时期,由于要素密集性不同、产品所属类型的不同、技术先

进程度的不同以及产品价格的不同,因而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在产品处于不同时期具有比较利益不同,因而“比较利益也就从一个拥有大量熟练劳动力的国家转移到一个拥有大量非熟练劳动力的国家”。

3. 评价:产品生命周期说是一个动态经济理论。从产品要素的密集性上,在产品生命

周期的不同时期,其生产要素比例会发生规律性变化;从不同国家上,在产品生命周期的各个时期,其比较利益将从某一个国家转向另一个国家,这就使得赫——俄静态的要素比例说变成一种动态要素比例说。

6、简述李斯特保护贸易政策的主要内容。

答案: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是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认为国家的强富不在于现有的财富多少,而在于将来能创造多少财富,而能创造未来财富的是生产力,生产力比财富本身更重要;在对外贸易方面,他主张在国家干预下实行保护贸易政策,而保护贸易政策的关键是保护关税。但是实行保护贸易政策将使国民经济的某一部分遭受损失,因此应把实施保护政策带来的损害降到最低限度。对工业有选择的加以保护,以便被保护工业将来发展后所获得利益补偿因实行保护政策而造成的损失。这样,对幼稚工业应重点加以保护,而保护的重点应是生产生活必需品的工业。李斯特保护贸易理论对于当时德国工业的发展起到了有力的推动作用,使德国在很短的时间内赶上了英、法等早期资本主义国家。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一(这套题整理的不错)

中国近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120分) 1.1936年10\ 二、四方面军胜利会师于(D ) A.陕北保安地区 B.陕北洛川地区 C.陕北瓦窑堡地区 D.甘肃会宁、静宁地区 2. ( C) A.毛泽东朱德、周恩来 B.毛泽东、朱德、王稼祥 C.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 D.毛泽东、张闻天、周恩来 3.中华民族进入全民族抗战是在(D ) A.九一八事变后 B.一二八事变后 C.华北事变后 D.卢沟桥事变后 4.1935年12 是(B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晋绥干部会议 5. 胜利的战役是(A ) A.台儿庄战役 B.桂南战役 C.枣宜战役 D.中条山战役 6. 的阶段是( B)

A.战略防御阶段 B.战略相持阶段 C.战略反攻阶段 D.战略决战阶段 7.1945年4 表是(C ) A.周恩来 B.刘少奇 C.董必武 D.王若飞 8. 表会谈纪要》的时间是( C) A.1945年8月 B.1945年9月 C.1945年10月 D.1945年11月 9.1947年10月10(C ) A.和平、民主、团结 B.向北发展、向南防御 B.C. D.将革命进行到底 10.1949年6 著作是(D ) A.《新民主主义论》 B.《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C.《论联合政府》 D.《论人民民主专政》 11.1898 (C ) A.李鸿章 B.左宗棠 C.张之洞 D.刘坤一 12.

(A ) A.《时务报》 B.《国闻报》 C.《湘报》 D.《万国公报》 13.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B) A.兴中会 B.中国同盟会 C.中华革命党 D.中国国民党 14. 是(D ) A.湖南 B.湖北 C.广东 D.四川 1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D ) A.《中华民国宪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6.1913年领导革命党人发动了( A) A.二次革命 B.护国战争 C.护法战争 D.北伐战争 17.1930年成立的中国国民党临时行动委员会(又称第三党) 主要领导人是(D ) A.梁漱溟 B.黄炎培 D.张君劢 D.邓演达

《国际贸易原理》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社会分工的扩大和具有可供交换的剩余产品的出现、国家的产生是国际贸易得以产生的两个基本前提。 3.一国或地区的对外贸易可以分为出口和进口两个组成部分。 4.一个国家或地区其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的差额就是净出口,也可称为贸易余额。 5.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 所占的比重。 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各大类商品或某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的构成。 7.国际分工是是国民经济内部分工的延伸,它是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国民经济内部分工超越国家界限而形成的结果。 8.企业不通过国内中间商(或机构),而是直接将产品销往国外客户的一种进入世界市场的方式称 为直接出口。 9.一种商品在国际贸易中被广泛接受的并具有代表性的成交价格就是这种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 10.挑拨价格又称转移价格,是指跨国公司为了在国际经营业务中最大限度地减轻赋税,逃避东道国的外汇管制,以及为了扶植幼小的子公司等目的,在公司内部进行交易时采用的价格。 11.对外贸易政策主要有自由贸易政策和保护贸易政策两类。 12.对外贸易政策内容主要包括对外贸易总政策;对外贸易商品(服务)政策;对外贸易关税政 策;对外贸易国别政策。 13.根据主张的差异,重商主义可以分为早期重商主义和晚期重商主义。 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贸易额指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 C )的总和。 A.对外贸易额 B.商品贸易额 C.进口贸易额 D.出口贸易额 2.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B)。 A.本年度进口额高于上年度进口额 B.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 C.进口总额小于出口总额 D.外汇流入小于外汇流出 3.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反映(D)。 A.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B.各国或各地区的进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 C.一国各类出口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想和进口商品来源 4.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C)。 A.各种商品在一国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B.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 C.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和进口商品来源 5.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 A )的比重。 A.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 B.出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 C.对外贸易总额占国际贸易额 D.外商投资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期末总复习试题

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第5单元)试卷 一、填空。(17%) 1、三角形有()条边,()个角,()个顶点。 2、三角形具有()性;三角形的内角和是()。 3、等边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是()度。 4、一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是700,它的一个底角是()。 5、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内角和是()度。 6、按照三角形中角的不同可以把三角形分为()角形,() 三角形和()三角形。 7、一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个锐角。 8、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是400,它的顶角是()度。 9、一个直角与一个锐角的和一定是一个()角。 10、在一个三角形的三个角中,一个是50度,一个是80度,这个三角形既是 ()三角形,又是()三角形。 11、用长分别是5厘米、7厘米和()厘米的三根小棒一定能摆出一个 三角形。 二、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8%) 1、等边三角形也叫正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可以是直角三角形。………………………………………() 3、所有的等边三角形都是等腰三角形。……………………………………() 4、一个顶角是80度的等腰三角形,一定是一个钝角三角形。……………() 5、三角形任意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6、任何两个相同的三角形都能拼成一个四边形。………………………() 7、锐角三角形都有三条高。………………………………………………() 8、一个三角形可能有两个钝角。…………………………………………() 三、计算。(44%)

1、口算。(12%) 0.46-0.06= 3.7+4.3= 1+0.55= 4.6-1.8= 0.65+0.32= 10-9.9= 4+0.92= 4.1-1.1= 0.05+0.5= 7.2+1.8= 1.7+0.37= 6.6-6= 2、用竖式计算。(18%) 26.7-17.5= 61.6+31.9= 30-1.65= 24.08+4.33= 67.08-7.58= 验算验算 32.5+17.45= 45.8-22.27= 验算验算 3、用简便方法计算。(8%) 27.2-4.42-2.58 38.3+45.5-8.3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试题全集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期末总复习一 _____班 姓名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我会填空。(27分) (1) 85读作( ); 六十七写作( )。 (2) 10个一是( ); 4个十是( ); 10个十是( ) (3)70里有( )个十; 70里有( )个一。 (4) 5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8个十和4个一合起来是( )。 (5)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是3,十位上是9,这个数是( )。 (6)在 里填上“>”“<”或“=”。 25+9 35 92+8 100 64-4 68 28+4 24 34 -10 15 42 -9 34 46 -8 39 54+6 70 (7) 买一个足球需要90元,小明带了80元,还少( )元。 (8) 用9、4、0组成一个两位数,最大的是( ),最小的是( )。 (9) 76比70多( )。 6比48少( )。 (10) 二、我会计算。(30分) 90+6= 37-9= 74-60= 63+7= 97-50= 82-7= 44+4= 81-3= 86-8= 49+30= 63-8= 8+52= 6+37= 28-6= 65-7= 33+6= 51-6= 8+56= 56-9= 47-9= 45-8= 80-7= 29+6= 84-5= 58-30= 27+3+48= 43-6-30= 40+58-90= 41-7+50= 90-40-8= 37+5-20= 28+10+4= 93-70+7= 三、我会估算。(3分) 四、我会看图列式。(10分) 五、我会用数学:(30分) 加数 42 57 6 32 加数 7 8 55 8 和 被减数 80 51 43 65 减数 7 6 20 3 差 甜甜可能有多少元?(画√) 朋朋可能有多少元?(画×) 100元 28元 20元 8元 先摆 再摆 一共 = 摆出 拿走 还剩 =

国际贸易原理第4次网上考试答案

国际贸易原理y 4过程性评测 判断题:10道,每道2分,总分20 1.双边贸易政策是由各国政府完全自主制定的外贸政策 正确 错误 2.关税是进出口商品经过已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所设置的海关向其进出口所征收的一种税 正确 错误 3.名义关税税率越高,对本国同类产品的保护程度也越高 正确 错误 4.关税是一种直接税 正确 错误 5.按照征税待遇,关税可分为普通关税、优惠关税和进口附加税 正确 错误

6.非关税是指关税以外限制进口的各种措施 正确 错误 7.非关税壁垒比关税壁垒更具有隐蔽性和歧视性 正确 错误 8.全球配额属于世界范围的绝对配额 正确 错误 9.对外贸易政策包括总政策和出口总政策 正确 错误 10.进口配额又称出口限制额 正确 错误 1.在总配额内按国别或地区分配批给固定的配额,超过规定的配额便不准进口,这种配额方式是 全球配额 国别配额

关税配额 协议配额 2.财政关税又称 保护关税 收入关税 过境税 出口税 3.反补贴税又称 抵消税 最惠国关税 进口附加税 保护关税 4.以下不属于非关税壁垒的特点 灵活性 针对性 歧视性 公开性 5.凯恩斯把反映投资增长和国民收入扩大之间的依存关系称为 贸易条件理论

投资乘数理论 自由贸易理论 保护贸易理论 6.晚期重商主义学说的最重要代表人物是 李嘉图 邓宁 卡森 托马斯.孟 7.以下不属于按照征税的商品流向分类的税种是 进口税 出口税 优惠关税 过境税 8.以下不属于技术贸易壁垒的特点是 广泛性 稳定性 系统性 双重性

1.关税税率表主要包括三个部分,分别是 税额 税则号列 货物分类目录 税率 2.对外贸易政策的层次 单边贸易政策 双边贸易政策 诸边贸易政策 多变贸易政策 3.绿色贸易壁垒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关税 环境技术法规与标准 产品检疫制度 绿色标志 4.技术性贸易壁垒的主要内容有 技术标准 技术法规 合格评定程序

第11章 三角形 期末复习试题及答案解析

八年级数学提优练习题 一.选择题(共7小题) 1.已知如图等腰△ABC,AB=AC,∠BAC=120°,AD⊥BC于点D,点P是BA 延长线上一点,点O是线段AD上一点,OP=OC,下面的结论:①∠APO+∠DCO=30°;②△OPC是等边三角形;③AC=AO+AP;④S△ABC=S四边形AOCP.其 中正确的有()个.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2.如图,四边形ABCD是直角梯形,AB∥CD,AD⊥AB,点P是腰AD上的 一个动点,要使PC+PB最小,则点P应该满足() A.P B=PC B.P A=PD C.∠BPC=90°D.∠APB=∠DPC

3.如图,△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DEF是一个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将D 放在BC的中点上,转动△DEF,设DE,DF分别交AC,BA的延长线于E,G, 则下列结论: ①AG=CE ②DG=DE ③BG﹣AC=CE ④S△BDG﹣S△CDE=S△ABC 其中总是成立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4.如图:△ABC中,∠ACB=90°,∠CAD=30°,AC=BC=AD,CE⊥CD,且CE=CD,连接BD,DE,BE,则下列结论:①∠ECA=165°,②BE=BC;③AD ⊥BE;④=1.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5.如图,BC∥AM,∠A=90°,∠BCD=75°,点E在AB上,△CDE为等边三角形,BM交CD于F,下列结论:①∠ADE=45°,②AB=BC,③EF⊥CD,④若∠AMB=30°,则CF=DF.其中正确的有()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期末总复习题

《西方经济学》宏观部分期末总复习题 一、判断题 第一章 6?用支出法计算的GNP包括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和净出口的总和7?用收入法计算的GNF中包括折旧,但折旧不属于要素收入 8?用支出法计算GNP寸的投资是净投资。 9.从NNF中扣除间接税、政府转移支出,再加上政府补助金就等于国民收入。第二章 I. 根据萨伊定理,供给会自动创造需求,普遍生产过剩的危机不会发生。 3. 在凯恩斯理论的消费函数中一定存在有APC>MPC 9.如消费函数斜率为正,则储蓄函数斜率一定为负。 15.根据凯恩斯定律,可以认为一个社会的生产必将扩展到充分就业水平。第三章4. 费雪认为货币数量对经济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价格水平上. 9.实际货币供给增加可以通过价格水平的提高或者名义货币供给的增加来实现 14. 货币学派认为货币是中性的。 19. LM曲线的斜率恒为正,说明随着收入的上升货币的投机需求也上升。 26 .基础货币实质上是商业银行准备金与流通中的货币之和。 27.货币乘数与法定准备率成反比,与超额准备率成正比。 第四五章 3. IS曲线越平坦,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小。 4. LM曲线越陡峭,政府扩大支出对私人投资的挤出效应越大。 5 .在LM曲线呈垂直状的情况下,政府支出乘数和财政政策乘数相等。 8.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敏感,财政政策乘数就越大。 9. 货币需求对利率变动越不敏感,货币政策的效果越小。 II. 在凯恩斯陷讲中,由于挤出效应等于零,所以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都十分有效。 19. 累退税制会对经济起到内在稳定器的作用。 20. 内在稳定器是政府斟酌使用的财政政策之一。 21 ?补偿性财政政策是指用紧缩性财政政策来抵消扩张性财政政策的作用

中国近代史试题以及答案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题(?卷) (适用系:全校?级文科各系 完卷时间:120分钟 考试时间:???) 系 年级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把正确答案代码 填在括号内) 1、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人是( C ) A 、魏源 B 、龚自珍 C 、林则徐 D 、李鸿章 2、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根本原因在于( A )。 A.封建统治者的腐败 B.农民小资产阶级的落后 C.帝国主义列强的入侵 D.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 3、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是( C ) A 、义和团运动 B 、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C 、太平天国起义 D 、反教会斗争 4、洋务派倡导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C )。 A . 维护封建经济 B .发展资本主义 C . 维护封建统治 D ..抵抗外国侵略 5、中国工人阶级以独立的姿态登上政治舞台是在( C ) A 、辛亥革命中 B 、新文化运动中 C 、五四运动中 D 、国民革命运动中 6、井冈山时期,毛泽东提出红色政权存在与发展必须坚持( A ) A 、武装斗争、土地革命、根据地建设 B 、党的建设、武装斗争、土地革命

C、党的建设、武装斗争、统一战线 D、武装斗争、土地革命、统一战线 7、全国抗日战争开始的事件是( C )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八”事变 C、“七·七”事变 D、“八·一三”事变 8、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后,日本帝国主义对国民党政府采取的政策是( B ) A.以军事打击为主,政治诱降为辅B.以政治诱降为主,军事打击为辅C.军事打击和政治诱降并重D.速战速决,武力征服 9、“芝麻赛玉米,玉米比人大”。这句出现于20世纪50年代的打油诗反映的是( D ) A、土地改革的成果 B、农业合作社的优越性 C、“一五”计划的建设成就 D、“大跃进”时的浮夸风 10、在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上( D ) A.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B.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 C.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D.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至少有一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或少选均不得分,每小题2分,共20分) 1、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这是因为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 ( ABCDE ) A.中国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 B.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 C.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D.中国革命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E. 中国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民主义革命。

国际贸易原理概述

国际贸易原理概述 1. 国际贸易就是国家之间的贸易。 参考答案:× 2. 国际贸易指不同经济体之间的货物贸易。 参考答案:×

1. 国际贸易的本质功能就在于促进了世界各国的专业化分工,促进了资源配置行为由国内扩张到世界范围;从而提高了各国的经济效率。 参考答案:√ 2. 类似日本这样的国家,国际贸易是成就其世界经济他国地位的最重要的经济条件之一。 参考答案:√ 3. 商品就是用于交易的货物。 参考答案:× 4. 独立关税区经济体能够独立地决定关税制度并予以执行的经济体区域。一个国家只有一个独立关税区。 参考答案:× 5. 国际贸易值又称国际贸易总额,等于世界上所有独立关税区经济体对外贸易值之和。 参考答案:× 6. 对外贸易量是以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值。不变价格指统计期内认定的基期年份当年的价格。 参考答案:√ 7. 贸易条件(TOT)指开展国际贸易的各种条件。 参考答案:× 8. 间接贸易一定包含着转口贸易。 参考答案:√ 9. 转口贸易就是间接贸易。

10. 转口贸易意味着其他国家的商品输出到另一国时必须经过本国国境,所以一定是过境贸易。 参考答案:× 1. PPF曲线既可以用来表示一个国家的资源禀赋的多寡,也可以用来表示该国生产技术水平的高低。 参考答案:√ 2. 对应于机会成本递增、递减和不变的三种生产技术,PPF曲线分别表现为凸向原点的曲线、凹向原点的曲线和直线。 参考答案:× 3. 两种产品X和Y都是属于规模报酬递减技术的产出品时,它们一定也都是机会成本递增的产品。 参考答案:√ 4. 生产可能区域内任何一点所表示生产组合意味着:在资源完全使用的情况下,生产上没有达到最高效率的生产组合。 参考答案:√ 1. 关于无差异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同一条线上任何两点所代表的消费组合能够带来的效用一样 B.线上任何一点的切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该点横轴表示商品的机会成本 C.越是远离原点的线所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D.不同的两条线有可能相交 参考答案:D

三角形期末复习讲义汇总

三角形复习讲义 一、知识点 1.三角形的内角和 2.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范围 3.三角形的外角性质 4.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性质 5.三角形的中线,作用 6.三角形的高线;内外之分;三线共同点 7.中垂线(垂直平分线),性质 8.命题的概念,如果那么; 9. 全等三角形的定义,记号,性质; 10. 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 11.尺规作图:(1)作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2)作一个角等于已知角(3)作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4)作角平分线(5)过一个已知点作一条直线的垂线 12.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的作法 13.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性质 14.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分类讨论 15.等边三角形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 16. 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判定;逆命题与逆定理 17. 等腰直角三角形、有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 18. 勾股定理,逆定理内容及作用 二、基础题组

知识点1-3 1.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1和8,若该三角形第三边长为偶数,则该三角形的周 长为 2.设△ABC的三边为a、b、c,化简:|a-b-c|+|b-c-a|+|c-a-b|= 3.若一个三角形三个内角度数的比为2:3:4,那么这个三角形是() A.直角三角形 B.锐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 4.在△ABC中,∠A=3∠B,∠A-∠C=30°,则∠A= 度,∠C= 度. 5.已知如图,△ABC为直角三角形,∠C=90°,若沿图中虚线剪去∠C,则∠1+∠2等于 知识点4-8 1.如图,AE是△ABC的角平分线,AD⊥BC于点D,若∠ BAC=128°,∠C=36°,则∠DAE的度数是() A.10°B.12°C.15°D.18° 2. 如图,在Rt△ABC中,∠ACB=90°,∠BAC=30°,∠ACB的平分线与∠ABC的外角平分线交于E点,连接AE,则∠CEB是() A.15°B.20°C.30°D.35° 3.如图,△ABC的面积是12,BD=2CD,点E是AD的中点,则△ACE的面积是. 4.如图,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线,CE是一条角平分线,它们交与点P. 已 知∠APE=60°. 求∠DAC的度数. 5.如图,一副分别含有30°和45°角的两个直角三角板,拼成如下图形,其中

材料力学期末总复习题及答案要点

材料力学模拟试题 一、填空题(共15分) 1、(5分)一般钢材的弹性模量E=GPa;吕材的弹性模量E=GPa 2、(10分)图示实心圆锥杆受扭转外力偶作用,材料的剪切弹性模量为G,该杆的 η man1、(5(A)各向同性材料;(B)各向异性材料;(C 正确答案是 A 。 2、(5分)边长为d杆(1)是等截面,杆(2荷系数kd和杆内最大动荷应力ζd 论: (A)(kd)1<(kd)2,(ζdmax)1<((B)(kd)1<(kd)2,(ζdmax)1>((C) (kd)1>(kd)2,(ζdmax)1<((D)(kd)1>(kd)2,(ζdmax)1>(正确答案是 A 。 三、计算题(共75分) 1、(25

应力相等, 求:(1)直径比d1/d2; (2)解:AC轴的内力图:M AB (2) =3?10(Nm);M 5 BC 由最大剪应力相等:=ηmax= M n Wn 3 = 300?10 3 πd/16 3 = πd/16 2 ;

d1/d2= 由θ= MnlGI P 3/5=0.8434 ;??∴ θABθBC = 32M an1 4 Gπd1 ? Gπd232M 4 = MM n1n2 ? 2 (? 2d1 )=0.5 4 n2 2、(

3、(15分)有一厚度为6mm的钢板在板面的两个垂直方向受拉,拉应力分别为150Mpa和 5 55Mpa,材料的E=2.1×10Mpa,υ =0.25。求钢板厚度的减小值。 解:钢板厚度的减小值应为横向应变所产生,该板受力后的应力状态为二向应力状态,由广义胡克定律知,其Z向应变为: εz=- ν E (ζx+ζy)=- 0.25 9 则?Z=εZ 2.1?10 ?t=-0.146mm (150+55)?10=-0.0244 6 材料力学各章重点 一、绪论 1.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A 。 (A)力学性质; (B)外力; (C)变形; (D)位移。 2.均匀性假设认为,材料内部各点的 C 是相同的。(A)应力; (B)应变; (C)位移; (C)力学性质。 3.构件在外力作用下(A)不发生断裂;(B)保持原有平衡状态;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三角形认识

2020-2021学年八年级人教版数学上册期末专题复习三角形 认识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三条线段a=5,b=3,c的值为整数,由a、b、c为边可组成三角形() A.1个B.3个C.5个D.无数个 2.如图,△ABC中,D,E分别是BC上两点,且BD=DE=EC,则图中面积相等的三角形有() A.4对B.5对C.6对D.7对 3.等腰三角形一边长等于5,一边长等于9,则它的周长是() A.14 B.23 C.19或23 D.19 4.现有两根木棒,它们的长分别是20cm和30cm,若不改变木棒的长短,要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则应在下列四根木棒中选取() A.10cm的木棒B.40cm的木棒C.50cm的木棒D.60cm的木棒5.如图,△ABC中,∠ACB=90°,沿CD折叠△CBD,使点B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若∠A=22°,则∠BDC等于 A.44°B.60°C.67°D.77° 6.如图,AE,AD分别是△ABC的高和角平分线,且∠B=36°,∠C=76°,则∠DAE的度数为( ) A.40°B.20°C.18°D.38° 7.如图,把一块含有30°角(∠A=30°)的直角三角板ABC的直角顶点放在矩形桌面CDEF的一个顶点C处,桌面的另一个顶点F与三角板斜边相交于点F,如果∠1=40°,

那么∠AFE=() A.50°B.40°C.20°D.10° 8.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260°,则从此多边形一个顶点引出的对角线有()A.4条B.5条C.6条D.7条 9.商店出售下列形状的地砖:①长方形;②正方形;③正五边形;④正六边形.若只选购其中某一种地砖镶嵌地面,可供选择的地砖共有() A.1种B.2种C.3种D.4种 10.如图,五边形ABCDE中,AB∥CD,∠1、∠2、∠3分别是∠BAE、∠AED、∠EDC 的外角,则∠1+∠2+∠3等于 A.90°B.180°C.210°D.270° 11.如图,△ABC中,D为AB上一点,E为BC上一点,且AC=CD=BD=BE,∠A=50°,则∠CDE的度数为( ) A.50°B.51°C.51.5°D.52.5° 12.用边长相等的黑色正三角形与白色正六边形镶嵌图案,按图①②③所示的规律依次下去,则第n个图案中,所包含的黑色正三角形和白色正六边形的个数总和是() A.n2+4n+2 B.6n+1 C.n2+3n+3 D.2n+4 二、填空题 13.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2和4,第三边长为偶数,则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__.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提纲及练习题

三年级下册数学期末总复习资料 ★写卷子应注意: 1、用手指着认真读题至少两遍; 2、遇到不会的题不要停留太长时间,可在题目的前面做记号。(如:“?”) 3、画图、连线时必须用尺子; 4、检查时,要注意是否有漏写、少写的情况; 1、① (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 (东南—西北)相对,(西南—东北)相对。 ② 清楚以谁为标准来判断位置。 ③ 理解位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 例如:小明在小华东南面,小华在小明西北面。 2、 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绘制的。 ( 做题时先标出北南西东。) 3、 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的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4、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5、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① 北斗星永远在北方。 ② 影子与太阳的方向相对。 ③ 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④ 风向与物体倾斜的方向相反。 ( 刮风时的树朝风向相对的方向弯, 烟朝风向相对的方向飘…… ) 1、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 ,在进行判断。 2、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 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四方向的——司南。 3、早晨同学们面向太阳举行升旗仪式,此时同学们面向( )面,背对着( )面,左侧是( )面。 4、送信。(每小格20米) 1.鸽子要向 飞 米,再向 飞 米就把信送给了小松鼠。 2.鸽子从松鼠家出来,向 飞 米就到了兔子家,把信送给兔子后再向 飞 米找到大象,最后再接着向 飞 米,又向 飞 米把信交给小猫。 3.从鸽子开始出发,到把信全部送完,在路上共飞了 米。 星期天,我们去动物园游玩,走进动物园大门,正北面有狮子馆和河马馆,熊猫馆在狮子馆的西北面,飞禽馆在狮子馆的东北面,经过熊猫馆向南走,可到达猴山和大象馆,经过猴山向东走到达狮子馆和金鱼 馆,经过金鱼馆向南走到达骆驼馆,你能填出它们的位置吗?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国际贸易原理》作业1(第1章-第3章)

班级: 姓名: 学号: 成绩: 评语: 《国际贸易原理》作业1 (第一章—第三章) 第一章导论 一、单项选择题 1.国际贸易额指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的总和。 A.对外贸易额 B.商品贸易额 C.进口贸易额 D.出口贸易额 2.我国商品进出口总额是指实际进出我国()的商品总金额。 A.关境 B.保税区 C.自由贸易区 D.国境 3.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交易,对第三国来说这属于()。 A.三边贸易 B.转口贸易 C.易货贸易 D.直接贸易 4.贸易逆差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 A.本年度进口额高于上年度进口额 B.出口总额小于进口总额 C.进口总额小于出口总额 D.外汇流入小于外汇流出

5.对外贸易的地理方向反映()。 A.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的比重 B.各国或各地区的进口贸易额占世界进口总额的比重 C.一国各类出口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和进口商品来源 6.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 A.各种商品在一国进口总额或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B.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或进口贸易额占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的比重 C.各类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中所占的比重 D.一国的出口商品去向和进口商品来源 7.对外贸易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的比重。 A.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 B.出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 C.对外贸易总额占国际贸易额 D.外商投资总额占该国国内生产总值 8.对外贸易量是以()来表示的。 A.不变价格计算的对外贸易额 B.对外贸易额的增长比例 C.对外贸易额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D.现价计算的对外贸易额 9.划分有形贸易与无形贸易的标准是()。 A.商品形态不同 B.贸易过程中是否使用单证 C.是否以现汇方式作为清偿手段 D.关境和国境 10.()不反映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 A.现汇贸易 B.间接贸易 C.无形贸易 D.有形贸易 11.对外贸易量可以反映一国()。 A.贸易的实际规模 B.贸易商品的实际构成

《三角形》期末复习试卷及答案

第一学期八年级数学 期末复习专题三角形综合练习 姓名:_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数学课上.同学们在练习画边AC上的高时.有一部分同学画出下列四种图形.请判断一下正确的是() A. B. C. D. 2.有5根小木棒,长度分别为2cm,3cm,4cm,5cm,6cm,任意取其中的3根小木棒首尾相接搭三角形,可搭出不同的三角形的个数为(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3.已知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2,2x,13,若x为正整数,则这样的三角形个数为( ). A.2 B.3 C.5 D.13 4.在△ABC中,三边长分别为、、,且>>,若=8,=3,则的取值范围是() A.3<<8 B.5<<11 C.6<<10 D.8<<11 5.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交于点E,过点E作MN∥BC交AB于M,交AC于N,若BM+CN=9,则线段MN的长为() A.6 B.7 C.8 D.9 6.在△ABC中,∠A=55°,∠B比∠C大25°,则∠B等于() A.50° B.75° C.100° D.125° 7.如图,△ABC中,∠ACB=90°,沿CD折叠△CBD,使点B恰好落在AC边上的点E处,若∠A=25°,则∠BDC等于()

A.60° B.60° C.70° D.75° 8.如图,是一块三角形的草坪,现要在草坪上建一个凉亭供大家休息,要使凉亭到草坪三个顶点的距离相等,凉亭的位置应选在( ) A.△ABC的三条中线的交点处 B.△ABC三边的垂直平分线的交点处 C.△ABC的三条角平分线的交点处 D.△ABC三条高所在直线的交点处 9.一个多边形内角和是1080o,则这个多边形的对角线条数为() A.26 B.24 C.22 D.20 10.在△ABC中,高AD和BE所在的直线交于点H,且BH=AC,则∠ABC等于( ) A.45° B.120° C.45°或135° D.45°或120° 11.一个正多边形的外角与它相邻的内角之比为1:4,那么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A.8 B.9 C.10 D.12 12.如图,在四边形ABC D中,AC平分∠BAD,AB>AD,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B-AD>CB-CD B.AB-AD=CB-CD C.AB-CD

高频电子线路期末总复习题精选.

高频电子线路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第二章选频网络 1、LC串联电路处于谐振时,阻抗()。 A、最大 B、最小 C、不确定 2、LC并联谐振电路中,当工作频率大于、小于、等于谐振频率时,阻抗分别呈()。 A、感性容性阻性 B、容性感性阻性 C、阻性感性容性 D、感性阻性容性 3、在LC并联电路两端并联上电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改变了电路的谐振频率 B、改变了回路的品质因数 C、改变了通频带的 大小D、没有任何改变 第三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1、在电路参数相同的情况下,双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通频带与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通频带相比较 A、增大 B减小 C 相同D无法比较 2、三级相同的放大器级联,总增益为60dB,则每级的放大倍数为()。 A、10dB B、20 C、20 dB D、10 3、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不稳定的主要原因是() (A)增益太大(B)通频带太宽(C)晶体管集电结电容C b’c的反馈作用(D)谐振曲线太尖锐。 第四章非线性电路、时变参量电路和混频器 1、通常超外差收音机的中频为() (A)465KH Z (B)75KH Z (C)1605KH Z (D)10.7MH Z 2、乘法器的作用很多,下列中不属于其作用的是() A、调幅 B、检波 C、变频 D、调频 3、混频时取出中频信号的滤波器应采用() (A)带通滤波器(B)低通滤波器(C)高通滤波器(D)带阻滤波器

4、频谱线性搬移电路的关键部件是() (A)相加器(B)乘法器(C)倍频器(D)减法器 5、在低电平调幅、小信号检波和混频中,非线性器件的较好特性是() A、i=b0+b1u+b2u2+b3u3 B、i=b0+b1u+b3u3 C、i=b2u2 D、i=b3u3 6、我国调频收音机的中频为() (A)465KH Z (B)455KH Z (C)75KH Z (D)10.7MH Z 第五章高频功率放大器 1、常用集电极电流流通角θ的大小来划分功放的工作类别,丙类功放()。(说明:θ为半导通角) (A)θ = 180O (B)90O<θ<180O (C)θ =90 O (D)θ<90O 2、谐振功率放大器与调谐放大器的区别是() A、前者比后者电源电压高 B、前者比后者失真小 C、谐振功率放大器工作在丙类,调谐放大器工作在甲类 D、谐振功率放大器输入信号小,调谐放大器输入信号大 3、已知某高频功率放大器原工作在临界状态,当改变电源电压时,管子发热严重,说明功放管进入了 A欠压状态B过压状态C仍在临界状态 4、为了有效地实现集电极调幅,调制器必须工作在哪种工作状态() A、临界 B、欠压 C、过压 5、根据高功放的负载特性,由于RL减小,当高功放从临界状态向欠压区变化时() (A)输出功率和集电极效率均减小。(B)输出功率减小,集电极效率增大。(C)输出功率增大,集电极效率减小。(D)输出功率和集电极效率均增大。6、高频功率放大器一般工作在丙类工作状态,它的效率() (A)约为50% (B)约为78% (C)大于50%,小于78% (D)大于78% 7、高频谐振功率放大器原工作于临界状态,如果其它条件不变,E C增大时,放

国际贸易原理网上作业答案

1.结合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界贸易组织的产生背景,谈谈为什么世界贸易组织会取代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有两重含义。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第一重含义,是指一个旨在推行国际自由贸易的临时国际组织。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第二重含义,是指一部由各缔约方签署并实施的、旨在实现国际贸易自由化的国际条约性质的法律文件。世界贸易组织的诞生,只是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第一重意义上,取代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而第二重意义上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不仅没有、也不可能由世界贸易组织所取代,而且它事实上已经构成世界贸易组织法律制度的基础和核心部分。 那么,世界贸易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区别主要有哪些呢? 概括言之,世界贸易组织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区别主要包括: 第一、世界贸易组织是具有国际法人资格的永久性国际组织。世界贸易组织是根据《维也纳条约法公约》的规定成立的国际组织,具有独立的国际法人资格,是一个常投性、永久性存在的国际组织。而关税与贸易总协定则仅是“临时适用”的协定,仅仅是一个事实上的临时国际组织,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 第二、世界贸易组织管辖范围广泛。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产生于货物贸易是国际贸易基本形式的四十年代末,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仅管辖货物贸易。世界贸易组织则不仅管辖货物贸易的各个方面,而且还包括《服务贸易总协定》及其分部门协议,包括《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包括《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世界贸易组织还努力通过加强贸易与环境保护的政策对话,强化各成员对经济发展中的环境保护和资源的合理利用。因此,世界贸易组织将货物贸易、服务贸易、知识产权全部置于其管辖范围之内。 第三、世界贸易组织就长期游离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之外的农产品和纺织品与服装分别签定了协定,因此丰富的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的内容。 第四、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承担义务的统一性。世界贸易组织成员不分大小,对世界贸易组织所管辖的多边协议一律必须遵守。各成员均须以“一揽子”方式接受世界贸易组织的各项基本协定,不能选择性地参加某一个或某几个协议,不能对其管辖的协定、协议提出保留。但是,关税与贸易总协定所派生的许多分支协定,则是以守则式的方式加以实施的,缔约方可以接受,也可以不接受。 第五、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以法律形式确立了权威性。与关税与贸易总协定相比,世界贸易组织的争端解决机制在法律形式上更具权威性。由于一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是由其国内的立法部门批准的,所以世界贸易组织的协定与其国内法应处于平等的地位。世界贸易组织成员需遵守世界贸易组织各协定的规定,执行其争端解决机构作出的决定或裁决。并且,争端解决机构作出决策是按“世界贸易组织成员全体协商一致反对方可否决”,否则视为“完全协商一致通过”的决策方式,显著地增强了争端解决机构解决争端的效力。这与过去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争端解决机制中的“全体协商一致”的含义完全不同,在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体制下,只要有一个缔约方(最可能的就是“被申诉人”或“被告”)提出反对通过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报告,就认为没有“完全协商一致”,则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不能作出解决争端的决定,这就大大削弱了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争端解决机制的权威性、有效性。此外,在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中,对争端解决程序规定了明确的时间表,使其效率大大提高,权威性得以确立。 第六、世界贸易组织成员更具广泛性。世界贸易组织成立7年多的时间里,截至2002年2月,其成员已达144个。 1947年4月,在日内瓦进行了关税贸易总协定关税减让谈判,签订了123项关税减 让协议。同年10月又在哈瓦那制定关税及贸易总协定了《国际贸易组织宪章》。但因美 国等国家的立法机构认为关税和贸易总协定该宪章与其国内法相抵触,这个组织最后流 产了。但各国将在关税减让谈判中取得关税贸易总协定1994的协定和哈瓦那宪章中的有关贸易政策合在一起,形成了《关税与关税的贸易扩大效果贸易总协定》,并于1948年1月

初二数学上期末总复习(知识点+习题+答案)

D C B A 21 D C B A (一)三角形部分 一、知识点汇总 1. 三角形的定义定义: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 叫做三角形。 组成三角形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边,相邻两边所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内角,简称角,相邻两边的公共端点是三角形的顶点。 三角形ABC 用符号表示为△AB C.三角形AB C的顶点C 所对的边AB 可用c 表示,顶点B 所对的边AC 可用b 表示,顶点A所对的边B C可用a 表示. 注意:(1)三条线段要不在同一直线上,且首尾顺次相接;(2)三角形是一个封闭的图形; (3)△AB C是三角形ABC 的符号标记,单独的△没有意义. 2、(1)三角形按边分类: (2): 3、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 注意: (1)三边关系的依据是: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2)围成三角形的条件是: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4、和三角形有关的线段: (1)三角形的中线 三角形中,连结一个顶点和它对边中点的线段 表示法:1、AD 是△ABC 的BC 上的中线. 2、BD=DC=0.5BC. 3、AD 是 ABC 的中线; 注意:①三角形的中线是线段;②三角形三条中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三条中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④中线把三角形分成两个面积相等的三角形. (2)三角形的角平分线 三角形一个内角的平分线与它的对边相交,这个角与交点之间的线段。 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 不等边三角形 底边和腰不相等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 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 斜三角形 锐角三角形 钝角三角形

D C B A 2 1B A C M D 表示法:1、AD 是△AB C的∠BA C的平分线.2、∠1=∠2=0.5∠B AC. 3、AD 平分∠BAC ,交BC 于D 注意:①三角形的角平分线是线段;②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全在三角形的内部; ③三角形三条角平分线交于三角形内部一点; (3)三角形的高 三角形的高:从三角形的一顶点向它的对边作垂线, 顶点和垂足之间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高, 表示法:1、AD 是△AB C的BC 上的高。 2、AD ⊥BC 于D 。 3、∠ADB =∠AD C=90°。 4、AD 是△A BC 的高。 注意:①三角形的高是线段:高与垂线不同,高是线段,垂线是直线。 ②锐角三角形三条高全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有两条高是边,钝角三角形有两条高在三角形外; ③三角形三条高所在直线交于一点.(而锐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内部,直.....................角三角形三条高的交战在角直角顶点................,.钝角三角形的三条高的交点在三角形的外部。)..................... 4、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 定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推论: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5、三角形内角外角的关系: (1)三角形三个内角的和等于180?; (2)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和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3)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任何一个和它不相邻的内角. (4)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 6、三角形的外角的定义: 三角形一边与另一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三角形的外角. 注意:每个顶点处都有两个外角,但这两个外角是对顶角. 如:∠A CD 、∠BCE 都是△ABC 的外角,且∠ACD=∠BCE, 所以说一个三角形有六个外角,但我们每个一个顶点处只选一个外角,这样三角形的外角就只有三个了. 7. 三角形外角的性质 (1)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之和. (2)三角形的一个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 注意:(1)它不相邻的内角不容忽视; (2)作CM ∥A B由于B、C、D 共线 ∴∠A=∠1,∠B=∠2. 即∠AC D=∠1+∠2=∠A+∠B. 那么∠ACD>∠A .∠AC D>∠B 。 8、(1)多边形的定义:在平面内,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组成的图形叫做多边形。 多边形的内角:多边形相邻两边组成的角叫做它的内角。 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 边形的内角和等于(n-2)·180° 多边形的外角:多边形的一边与它的邻边的延长线组成的角叫做多边形的外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