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语言实验报告4

R语言实验报告4
R语言实验报告4

实验目的

根据教科书上数据,作图,以及实现关于分布的假设检验,要求选择的数据除了服从正态分布外,还应选择一些其它类型的数据

实验内容

(一)根据教科书上数据,作图

基本图形:直方图、条形图、点图和箱线图(参考书本例题mtcars)、

饼图和扇形图(书本例题:国别数据)

attach(mtcars)

opar <- par(no.readonly=TRUE)

par(mfrow=c(3,1))

hist(wt)

hist(mpg)

hist(disp)

par(opar)

detach(mtcars)

attach(mtcars)

layout(matrix(c(1,1,2,3), 2, 2, byrow = TRUE))

hist(wt)

hist(mpg)

hist(disp)

detach(mtcars)

attach(mtcars)

plot(wt, mpg)

abline(lm(mpg~wt))

title("Regression of MPG on Weight")

detach(mtcars)

pdf("mygraph.pdf")

attach(mtcars)

plot(wt, mpg)

abline(lm(mpg~wt))

title("Regression of MPG on Weight")

detach(mtcars)

attach(mtcars)

opar <- par(no.readonly=TRUE)

par(mfrow=c(2,2))

plot(wt,mpg, main="Scatterplot of wt vs. mpg") plot(wt,disp, main="Scatterplot of wt vs. disp") hist(wt, main="Histogram of wt")

boxplot(wt, main="Boxplot of wt")

par(opar)

detach(mtcars)

饼图和扇形图(书本例题:国别数据)

par(mfrow=c(2,2))

slices <- c(10, 12,4, 16, 8)

lbls <- c("US", "UK", "Australia", "Germany", "France")

pie(slices, labels = lbls,

main="Simple Pie Chart")

pct <- round(slices/sum(slices)*100)

lbls <- paste(lbls, pct)

lbls <- paste(lbls,"%",sep="")

pie(slices,labels = lbls, col=rainbow(length(lbls)), main="Pie Chart with Percentages")

library(plotrix)

slices <- c(10, 12,4, 16, 8)

lbls <- c("US", "UK", "Australia", "Germany", "France") fan.plot(slices, labels = lbls, main="Fan Plot")

核密度图

d <- density(mtcars$mpg) # returns th

e density data

plot(d) # plots the results

d <- density(mtcars$mpg)

plot(d, main="Kernel Density of Miles Per Gallon")

polygon(d, col="red", border="blue")

rug(mtcars$mpg, col="brown")

(二)关于分布的假设检验

(来自书本数据男女老少体重)

>fit <- lm(weight ~ height, data=women)

> summary(fit)

Call:

lm(formula = weight ~ height, data = women)

Residuals:

Min 1Q Median 3Q Max

-1.7333 -1.1333 -0.3833 0.7417 3.1167

Coefficients:

Estimate Std. Error t value Pr(>|t|)

(Intercept) -87.51667 5.93694 -14.74 1.71e-09 ***

height 3.45000 0.09114 37.85 1.09e-14 ***

---

Signif. codes: 0 ‘***’0.001 ‘**’0.01 ‘*’0.05 ‘.’0.1 ‘’1

Residual standard error: 1.525 on 13 degrees of freedom

Multiple R-squared: 0.991, Adjusted R-squared: 0.9903

F-statistic: 1433 on 1 and 13 DF, p-value: 1.091e-14

> women$weight

[1] 115 117 120 123 126 129 132 135 139 142 146 150 154 159 164

> fitted(fit)

1 2 3 4 5 6 7 8 112.5833 116.0333 119.4833 122.9333 126.3833 129.8333 133.2833 136.7333

9 10 11 12 13 14 15

140.1833 143.6333 147.0833 150.5333 153.9833 157.4333 160.8833

> residuals(fit)

1 2 3 4 5 6

2.41666667 0.96666667 0.51666667 0.06666667 -0.38333333 -0.83333333

7 8 9 10 11 12 -1.28333333 -1.73333333 -1.18333333 -1.63333333 -1.08333333 -0.53333333

13 14 15

0.01666667 1.56666667 3.11666667

> plot(women$height,women$weight,

+ main="Women Age 30-39",

+ xlab="Height (in inches)",

+ ylab="Weight (in pounds)")

通过结果可知^y=-87.52+3.45x(^y为体重的估计量,x为身高)

fit <- lm(weight ~ height, data=women)

> par(mfrow=c(2,2))

> plot(fit)

> newfit <- lm(weight ~ height + I(height^2), data=women) > par(opar)

> par(mfrow=c(2,2))

> plot(newfit)

线性模型的假设检验:

由于global statp=0.0023251,因此不通过假设检验,从而我们考虑多项式线性模型:

新的回归模型是

^y=261.87818-7.35*x+0.083*x^2,且通过了ols回归模型所有的统计假设。

汇编语言实验报告

汇编语言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2011年12月14日

目录 实验1 利用DEBUG调试汇编语言程序段 (3) 实验2 初级程序的编写与调试实验(一) (11) 实验3 初级程序的编写与调试实验(二) (20) 实验4 汇编语言程序上机过程 (28) 实验5 分支程序实验 (33) 实验6 循环程序实验 (40) 实验7 子程序实验 (45)

实验1 利用DEBUG调试汇编语言程序段一.实验目的 1.熟悉DEBUG有关命令的使用方法; 2.利用DEBUG掌握有关指令的功能; 3.利用DEBUG运行简单的程序段。 二.实验内容 1.进入和退出DEBUG程序; 1)开始—运行,输入cmd,点确定进入命令窗口 2)在命令窗口中输入dubug进入debug程序 3)进入debug窗口后,输入q命令退出debug 2.学会DEBUG中的 1)D命令(显示内存数据D 段地址:偏移地址) 例1:-D100;显示DS段, 0100开始的128个节内容

说明:指定要显示其内容的内存区域的起始和结束地址,或起始地址和长度。 ①DSEGREG[起始地址] [L 长度] ;显示SEGREG段中(缺省内默认为DS), 以[起始地址] (缺省内为当前的偏移地址),开始的[L 长度] (缺省内默认为128)个字节的内容. ② D SEGREG[段地址:偏移地址] ;显示SEGREG段中(缺省内默认为DS), [段地址:偏移地址]开始的[L 长度] (缺省内默认为128)个字节内容 -D ;默认段寄存器为DS,当前偏移地址(刚进入debug程序偏移地址为0100H) -D DS:100 ;显示DS段, 0100H开始的128个字节内容 -D CS:200 ;显示CS段, 0200H开始的128个字节内容 -D 200:100 ;显示DS段, 0200:0100H开始的128个字节内容

c语言实验报告 ()

丽水学院计算机实验报告

丽水学院计算机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熟悉Visual C++和C-Free等集成环境,掌握运行一个C程序的基本步骤,包括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 2.掌握算术表达式和赋值表达式的使用。 3.掌握基本输入、输出函数的使用。 4.能够编程实现简单的数据处理。 二、实验环境 硬件:Pentium以上的计算机。 软件:Windows XP操作系统、Visual C++和C-Free等集成环境。 三、实验内容和结果 1.编程题1 在屏幕上显示一个短句“What is a computer?” 思考: (1)如何在屏幕上显示你自己的学号,姓名和班级? (2)如何在屏幕上显示数字、英文字母和汉字等信息?例如:“你在机房吗?” 编程题1源程序: #include<> void main() { printf("What is a computer?\n");

} 程序运行结果: What is a computer? 思考题(1): #include<> void main() { printf(",小王,班级\n"); } 思考题(2): #include<> void main() { printf("英文字母abcdefgABCDEFG\n"); printf("汉字:哇哈哈啊哈和\n"); } 2.编程题2 在屏幕上显示下列图形。 * * * * * * * * * *

思考:如何在屏幕上显示下列图形? A A A A 编程题2源程序: #include<> void main() { int i,j; for(j=1;j<5;j++) { for(i=5;i>j;i--) printf("*"); printf("\n"); } } 程序运行结果: * * * * * * * * * * 思考题:

汇编语言综合实验报告

XXXX大学XX学院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汇编语言 学号: 姓名: 系: 专业: 年级: 指导教师: 职称: 20xx~20xx学年第一学期

实验项目列表 序号实验项目名称成绩指导教师 1 实验一汇编程序的汇编及运行 2 实验二顺序程序设计 3 实验三分支循环程序设计 4 实验四 DOS功能调用 5 实验五子程序设计 总平均

福建农林大学金山学院实验报告 系:专业:年级: 姓名:学号:实验课程:汇编语言 实验室号:__ __ 实验设备号:实验时间: 90分钟 指导教师签字:成绩: 实验一汇编程序的汇编及运行 1.实验目的和要求 (1)熟悉汇编程序的汇编、连接、执行过程 (2)生成LST文件,查看LST文件 (3)生成OBJ文件,修改语法错误 (4)生成EXE文件 (5)执行 2.实验环境 IBM—PC机及其兼容机 实验的软件环境是: 操作系统:DOS 2.0以上;调试程序:https://www.360docs.net/doc/d810722786.html,;文本编程程序:EDIT.EXE、WPS.EXE;宏汇编程序:MASM.EXE(或ASM .EXE);连接装配程序:LINK .EXE;交叉引用程序:CREF.EXE(可有可无)。 3.实验内容及实验数据记录 (1)将数据段输入,取名1.txt,保存在MASM文件夹下。生成LST文件,(不必连接、运行)用EDIT查看1.LST文件。试回答:DA1,DA2的偏移量分别是多少?COUNT的值为多少? DA TA SEGMENT ORG 20H NUM1=8 NUM2=NUM1+10H DA1 DB ‘IBM PC’ DA2 DB 0AH, 0DH COUNT EQU $-DA1

R语言实验报告—习题详解

R语言实验报告 习题详解 学院: 班级: 学号: 姓名: 导师: 成绩:

目录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内容................................................................................................................................. 1.1问题叙述 ................................................................................................................................... 1.2问题求解 ................................................................................................................................... ............................................................................................................................................................ ............................................................................................................................................................ 1.3结果展示 ................................................................................................................................... 2.1问题叙述 ................................................................................................................................... 2.2问题求解 ................................................................................................................................... ............................................................................................................................................................ ............................................................................................................................................................ 2.3结果展示 ................................................................................................................................... 3.1问题叙述 ................................................................................................................................... 3.2问题求解 ................................................................................................................................... ............................................................................................................................................................ ............................................................................................................................................................ ............................................................................................................................................................ ............................................................................................................................................................ 3.3结果展示 ................................................................................................................................... 4.1问题叙述 ................................................................................................................................... 4.2问题求解 ................................................................................................................................... ............................................................................................................................................................ ............................................................................................................................................................ 4.3结果展示 ................................................................................................................................... 5.1问题叙述 ................................................................................................................................... 5.2问题求解 ................................................................................................................................... ............................................................................................................................................................ ............................................................................................................................................................ 5.3结果展示 ................................................................................................................................... 6.1问题叙述 ................................................................................................................................... 6.2问题求解 ................................................................................................................................... ............................................................................................................................................................ ............................................................................................................................................................ 6.3结果展示 ................................................................................................................................... 三、实验总结.................................................................................................................................

测试脚本

1.线性脚本:是录制手工执行的测试实力得到的脚本。这种脚本包括所有的击键、功能键、箭头、控制测试软件的控制键及输入数据的数字键。 2.结构化脚本:类似于结构化程序设计,结构化脚本中含有控制脚本设计的指令。这些指令或为控制结构或为调用结构。 3.共享脚本:脚本可能被多个测试事例使用。 4.数据驱动脚本技术:将测试输入存储在独立的文件中,而不是存储在脚本中。 5.关键字驱动脚本:较复杂的数据驱动技术的逻辑扩展。 测试专业技能涉及的范围很广:既包括黑盒测试、白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等基础测试技术,也包括单元测试、功能测试、集成测试、系统测试、性能测试等测试方法,还包括基础的测试流程管理、缺陷管理、自动化测试技术等知识。 1、一个测试用例要写到什么程度才比较好? 2、刚开始做测试的时候,你是怎么学习写测试用例的? 3、你对黑盒测试用例的编写的体会是什么?有什么好的版本或者标准吗? ??下面先来分析第一个问题吧:一个测试用例要写到什么程度才比较好? ?在我测试工作中,碰上的测试类型我自己划分成这么4种:项目的测试,产品的测试,产品个性化的测试,第三方验收测试。项目的测试指的是我所测试的软件是一个项目,是某一个具体用户使用的。产品的测试指的是我所测试的软件是一个通用产品,是供很多用户使用的。产品个性化测试指的是我所测试的软件是某一用户在使用产品时,提出了特殊的功能,针对这些新功能,对产品针对用户进行了个别修改。第三方验收测试大家都应该很熟悉了,这里就不需要做解释了。 ?对项目、产品的测试,测试的时候通常要考虑这个项目的周期和测试资源。我所在的公司,通常项目开发时间都很短4到5个月,然而测试通常都是在开发即将结束的时候才真正介入。测试就是1个人负责。因此时间和人力资源对测试来说是完成测试工作的一个风险。为此在这种情况下,我都是先熟悉系统的业务,把握重点业务和功能后,参考需求,把测试需求、测试计划和测试大纲给制定好。由于时间关系,测试用例都是先写重点的业务,也就是集成测试的测试用例。另外测试用例是根据测试大纲来的。通常都是先挑最重要的测试项和风险大的业务功能编写测试用例。由于测试用例是本人执行,所以测试用例可以写的简单些,但是一定要开发人员能够看明白。可惜我所在的公司,都没有人来看我的测试用例。测试用例对我来说是用来提示我不要忘记了要测试哪些项。一些很有价值的bug通常不是在写测试用例的时候发现的,而是在测试软件的过程中,我在家睡觉前的思考和回家的路上思考出来的。这就是手动测试的魅力,有些软件的缺陷是在你使用软件的一瞬间和思考的一刹那突然发现的。所以要我回答测试用例要写到什么程度才比较好,我觉的只要你所写的测试用例在你的公司能够顺利的执行,不影响你的测试执行工作就可以了。因为测试用例写的太详细,你要花费时间和人力成本,这样出来的测试用例是最好的也是最贵的,一旦需求变更,也需要修改,这时你会发现这种详细的测试用例是最不挣钱的。测试用例写的太粗,别人看不懂,不能执行,那你要花费你的时间去解释,这就加大了测试的工作量。这也不是好的方法。 ?第二个问题,刚开始做测试的时候,你是怎么学习写测试用例的? ??现在想想自己刚开始写测试用例的时候,真是好笑。就像小孩子学习写字一样。先是在网上狂搜索了一把测试用例的模板,综合了几个,就形成了。我之所以不用公司原有的测试用例模板,是因为太不适用了。还好,公司没有严格要求必须要那个模板,只要适用就行。模板找好了,可是写就费劲了。对于刚做测试的新人,看似简单的一个填表工作,要写好真是不简单。一开始写的比较不自然,有些生搬硬套,而且还很慢。没有办法,那时候没有人指导我,全靠自己自学和领悟,所以那段日子很苦阿!多写几次后,就知道和领悟了,测试用

c语言实验报告总结

篇一:《C语言上机实验心得》 C语言上机实验心得 在科技高度发展的今天,计算机在人们之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而C语言作为一种计算机的语言,学习它将有助于我们更好的了解计算机,与计算机进行交流,因此,我们一定要学好C语言,这对我们以后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说到这,上机实验当然就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了,C语言灵活、简洁的特点,只有通过编程实践才能真正了解,真正说懂。为了更好地学习语法规定、掌握程序设计方法、提高程序开发能力,我们必须实际上机、编写程序。 通过实验我也发现了自己不少的问题,这都是只看书上的程序而没有自己亲身上机编写程序而无法得知的,假如我们只因看熟书上的程序就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C语言那就大错特错了。 我主要存在以下的这些缺点 1、学习耐心与细心不足,如scanf(“%d”,&n);中的“&”有时候会忘了。而在最后

输出时又错写成printf(“%d”,&n);从而错误得输出了地址而不是我原来想要的答案。 2、编程思想不够发散,看着题目有时想不出解答的方法,更不用说编写程序来解 题了。 3、 4、基本功不够,有些函数的表达不太精通,需要看书来核实,以致耗时较多。知识不够广,有些内容没有学好,不能要用到时及时反映出来,认识程度不够 深刻。 5、 6、有时候不够精简,有一点用处不大或者说没有也可以的文字存在。英语水平较差,对错误的地方虽然电脑有说,但由于是英文,理解上还是存在

一点问题。 为了能更好地学好C语言,在今后学习中我要更多的动脑,综合运用所学,多看相关东西,多上机练习,提高电脑水平,增强自学能力,把已会的东西掌握好。 实验中我深刻意识到完成程序的编写,决不意味着万事大吉。认为万无一失的程序,实际上机运行时可能会出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有时编译程序检测出一大堆错误,有时程序能够顺利运行,但是运行结果并不是你预期中想要的。因为开发环境所提供的编译系统无法发现程序逻辑错误,或者是你原来所设计时的理论错误,这就只能靠自己的上机经验来分析判断错误的所在了。所以程序的调试是一个技巧性很强的工作,它可能比编一个程序耗时更 多。由此可看出上机实践的重要性。 通过本次C语言上机实验,我对这个介于人类与非人类之间的计算机编程语言有了一定的体验。编程的时候有因为顺利编出程序而开心过、有因为做得比人家慢而郁闷过、有因为不知从何入手而无奈过、有因为不知错出在哪而彷徨过但随着练习的增多,我对C语言比以前熟了很多,不再只是纸上谈兵,我都有能力独立做出一些程序,可能对于一些“高手来说这不算什么,或者他们早就会了,但我依然觉得很开心,因为我跟我自己比是进步了。

汇编语言综合实验报告

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报告 班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2014 级 4 班实验项目名称:循环显示1 0 个数字符号 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 实验所属课程:计算机组成原理与汇编语言 实验室(中心):实验室(4 0 7 ) 指导教师: 实验完成时间: 2016 年 5 月 27

一、实验目的 (1)掌握子程序的定义和调用方法。 (2)掌握子程序的编写方法及参数传递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及要求 本实验内容主要是编写一个显示过程汇编程序,使得在屏幕上依次显示10 个数字符号,每一行13 个字符,然后循环进行显示。实验要求是在代码段中编写这个过程,并要求用主程序调用该过程。 三、实验设备及软件 实验室(407)电脑一台以及编译器DEBUG MASM LINK软件。 四、设计方案 ㈠题目(老师给定或学生自定) 循环显示10个字符 ㈡设计的主要思路 首先,先定义一个数据段和代码段。数据段内定义一个名称为prl大小为一个字节的字符串,即本人学号。代码段内首先借助段寻址伪指令ASSUME规定好代码段和数据段分别在段寄存器CS、DS。然后start内将数据段段地址放入DS中。接下来定义一个子程序dgdsp,其实现的功能主要是先将bl(字符数目控制)清零,dl(字符范围0-9)赋值为字符0的ascll码。然后定义一个lp循环,循环内调用DOS2号功能显示字符,并bl、dl自增,接着比较dl与字符9的ascll码值的大小,若大于就将dl重置为字符0的ascll码。若小于则跳转到next循环,next循环中主要比较bl与13的大小,若小于则跳转到lp,若大于就进入bbb子程序。bbb子程序主要是先保护DX将其压栈,然后使用DOS9号功能显示prl字符串,最后将DX出栈。然后进入next循环将DX压栈,分别使用DOS0a、02号功能将dl输入显示,最后将DX出栈。分别将bl、al清零,最后跳转到lp子程序继续循环执行。 流程图如下:

R语言上机实验三

理学院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实验编号: 实验三:概率和分布的R实现 一、实验目的与要求: 1、会用R给出常见分布的概率密度、概率、分位数和随机数。 2、会利用sample命令进行随机抽样,prod,choose命令计算概率。 3、会利用R绘制各类分布的图形。 4、会利用choose,prod命令计算古典概率。 二、实验内容: 1.从一副扑克牌(52张)中随机抽5张,求下列概率 (1) 抽到的是10,J,Q,K,A; > 4/choose(52,5) [1] 1.539077e-06 (2) 抽到的是同花顺。 > 9*choose(4,1)/choose(52,5) [1] 1.385169e-05 注:同花顺是指5张同一色牌能按从小到大连续排序,如2<3<4<5<6,3<4<5<6<7,…,10 x<-rbinom(1000,1,0.5) > x (2)用函数ifelse( )将上面随机数中的0替换成-1; > ifelse(x==0,-1,1 )

(3)用函数cumsum( )作出累积和; > y<-ifelse(x==0,-1,1 ) > cumsum(y)

(4)使用命令plot( ) 作出随机游动的示意图. > plot(cumsum(y))

3.在同一个图形中画出统计的四大分布密度曲线(dnorm, dchisq, dt, df),注意不同分布有不 同的线型、颜色和宽度,还有图形都要在同一方框中,最后用图例说明(legend)。 > curve(dnorm(x,0,1),xlim=c(-1,5),ylim=c(0,0.5),col=1,lwd=1,lty=1) > curve(dchisq(x,1),xlim=c(-1,5),ylim=c(0,0.5),lwd=2,lty=2,col=2,add=T) > curve(dt(x,1),xlim=c(0,8),ylim=c(0,0.5),lwd=3,lty=3,col=3,add=T) > curve(dt(x,1,1),xlim=c(0,8),ylim=c(0,0.5),lwd=4,lty=4,col=4,add=T) > legend('topright',c("dnorm","dchisp","dt","df"),lty=c(1,2,3,4),col=c(1,2,3,4),lwd=c(1,2,3,4)) > curve(dnorm(x,0,1),xlim=c(-1,5),ylim=c(0,0.5),col=1,lwd=1,lty=1) > curve(dchisq(x,1),xlim=c(-1,5),ylim=c(0,0.5),lwd=2,lty=8,col=2,add=T) > curve(dt(x,1),xlim=c(0,8),ylim=c(0,0.5),lwd=5,lty=3,col=7,add=T) > curve(dt(x,1,1),xlim=c(0,8),ylim=c(0,0.5),lwd=4,lty=4,col=4,add=T) > legend('topright',c("dnorm","dchisp","dt","df"),lty=c(1,8,3,4),col=c(1,2,7,4),lwd=c(1,2,5,4)) > 4. 除本章给出的标准分布外, 非标准的随机变量X的抽样可通过格式点离散化方法实现.

脚本语言的发展

脚本语言的发展 主流的脚本语言 目前主流的脚本语言有以下几种: Groovy Ruby Python Groovy Groovy 是 JVM 的一个替代语言—替代是指可以用 Groovy 在 Java 平台上进行 Java 编程,使用方式基本与使用 Java 代码的方式相同。在编写新应用程序时,Groovy 代码能够与 Java 代码很好地结合,也能用于扩展现有代码。目前的 Groovy 版本是 1.6.3,在 Java 1.4 和 Java 5 平台上都能使用,也能在 Java 6 上使用。 Groovy 的一个好处是,它的语法与 Java 语言的语法很相似。虽然 Groovy 的语法 源于 Smalltalk 和 Ruby 这类语言的理念,但是可以将它想像成 Java 语言的一种更加简 单、表达能力更强的变体。(在这点上,Ruby 与 Groovy 不同,因为它的语法与 Java 语法差异很大。) 许多 Java 开发人员非常喜欢 Groovy 代码和 Java 代码的相似性。从学习的角度 看,如果知道如何编写 Java 代码,那就已经了解 Groovy 了。Groovy 和 Java 语言的 主要区别是:完成同样的任务所需的 Groovy 代码比 Java 代码更少。(有时候会少很 多!) Ruby Ruby,一种为简单快捷面向对象编程(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而创的脚本语言,在 20世纪90年代由日本人松本行弘(まつもとゆきひろ/Yukihiro Matsumoto)开发, 遵守GPL协议和Ruby License。它的灵感与特性来自于 Perl、Smalltalk、Eiffel、Ada 以及 Lisp 语言。由 Ruby 语言本身还发展出了JRuby(Java 平台)、IronRuby(.NET 平台)等其他平台的 Ruby 语言替代品。 1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C程序设计》实验教学大纲 一、适用范围 大纲适用信息管理专业本科教学使用。 二、课程名称 C程序设计 三、学时数与学分 总学时:90 总学分: 4 实验学时:28 实验学分:1 四、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目的:通过C程序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对学习程序设计的兴趣,加深对讲授内容的理解,尤其是通过上机来掌握语法规则,使学生全面了解 C 语言的特点,熟练掌握C 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和编程技巧。 基本要求:了解和熟悉C语言程序开发的环境;学会上机调试程序,善于发现程序中的错误,并且能很快地排除这些错误,使程序能正确运行,达到实验知识和理论知识的融会贯通。上机实验前,学生必须事先根据题目的内容编好程序,然后在实验时输入程序、调试程序、直至运行结果正确为止,上机结束后,应整理出实验报告。 注:带*的实验项目为选做实验项目 六、教材、讲义及参考书 《C程序设计题解与上机指导》谭浩强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七、实验成绩评定办法 实验成绩=平时实验表现+实验报告。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 实验成绩以等级形式给出,评定等级分优、良、中、及格、不及格五类。 1、平时考核:上机实验前,学生必须事先根据题目的内容编好程序,然后在实验时输入程序、调试程序、直至运行结果正确为止。在实验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编程操作能力、观察和分析及运用知识能力、程序编制正确性以及学生的课堂纪律、实验态度、保持实验室卫生等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考核。

2、实验报告:学生实验后应按时完成实验报告。 八、实验教学大纲说明 本大纲共安排28学时的实验,其中带*号实验项目为选做实验项目,实际课时为18学时。实验项目多为设计性实验项目,每个设计性实验项目中都包含数个小的设计性题目,其中带*号的题目为选做题目,有时间和有能力的同学可以选做。 九、实验项目 实验一 C程序的运行环境和运行一个C程序的方法 一、实验目的 1.了解Visual C++编译系统的基本操作方法,学会独立使用该系统。 2.了解在该系统上如何编辑、编译、连接和运行一个C程序。 3.通过运行简单的C程序,初步了解C源程序的特点。 二、实验内容 1.用编辑程序,输入教材第一章例程序,并进行编译和运行。应了解所用的系统是用什么命令进行编译和连接运行的。编译和连接后所得到的目标程序的后缀是什么形式的 2.编写一个C程序,输出以下信息: **************************** very good! **************************** 3.输入并运行教材第一章中例,了解如何在运行时向程序变量输入数据。 实验二数据类型、运算符和表达式 一、实验目的 1.掌握C语言数据类型,熟悉如何定义一个整型、字符型、实型变量,以及对它们赋值的方法,了解以上类型数据输出时所用格式转换符。 2.学会使用C的有关算术运算符,以及包含这些运算符的表达式,特别是自加(++)和自减(--)运算符的使用。 二、实验内容 1.输入并运行以下程序: main( ) { char c1,c2; c1=97;c2=98; printf(“%c %c\n”,c1,c2); printf(“%d %d\n”,c1,c2); } 在此基础上 ①将第三行、第四行改为: c1=321;c2=353; 再使之运行,分析其运行结果。 ②将第二行改为: int c1,c2; 再使之运行,分析其运行结果。。 2.输入并运行以下程序: main( ) {int i=8,j=10,m,n; m=++i;n=j++;

大学课程汇编语言的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课程: 学生姓名: 学号: 专业班级:电气信息类III班 2011年12月20日

目录 (1)汇编语言程序上机过程 (2) (2)字符串处理程序实验 (6) (3)子程序实验 (13) (4)中断程序实验 (21) (5)C++调用汇编子程序 (25)

南昌大学实验报告 ---(1)汇编语言程序上机过程学生姓名:学号:专业班级: 实验类型:□验证■综合□设计□创新实验日期:2011.11.12/13实验成绩:一、实验目的 熟练掌握汇编语言程序的编辑、调试和运行的过程和方法。了解汇编语言程序的汇编、运行环境。 二、实验内容 1.掌握常用的编辑工具软件(如WORD、EDIT)、MASM和LINK的使用; 2.伪指令:SEGMENT,ENDS,ASSUME,END,OFFSET,DUP; 3.利用的INT21H的1号功能实现键盘输入的方法; 三、实验环境 PC微机 D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 MASM.EXE,LINK.EXE,https://www.360docs.net/doc/d810722786.html,或宏汇编集成环境 四、实验要求 1.仔细阅读有关伪指令SEGMENT,ENDS,ASSUME,END,OFFSET,DUP的内容; 2.了解利用的INT21H的1号功能实现键盘输入的方法,了解.EXE文件和.COM文件的区别及用INT21H4C号功能返回系统的方法; 3.阅读下面程序段。 五、主要实验步骤 程序: data segment message db'This is a sample program of keyboard and disply' db0dh,0ah,'Please strike the key!',0dh,0ah,'$' data ends stack segment para stack'stack' db50dup(?) stack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ss:stack start:mov ax,data mov ds,ax mov dx,offset message mov ah,9 int21h again:mov ah,1

自动化测试工具解析

7.6 AutoRunner简介 (1) 7.6.1 AutoRunner的组成 (1) 7.6.1.1 AutoRunner功能简介 (4) 7.6.2 AutoRunner的安装要求 (6) 7.6.3 AutoRunner的安装 (6) 7.6.4配置AutoRunner (9) 7.6.4.1配置AutoRunner (9) 7.6.5 AutoRunner的使用流程 (10) 7.6.5.1 AutoRunner使用流程简介 (10) 7.6.5.2创建项目 (11) 7.6.5.3 创建脚本 (14) 7.6.5.4 录制脚本 (15) 7.6.5.5 录制回放 (17) 7.6.5.6 脚本参数化 (18) 7.6.5.6 属性校验 (22) 7.6.5.7 脚本调用 (24) 7.6 AutoRunner简介 7.6.1 AutoRunner的组成

集成开发环境: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 简称IDE)软件是用于程序开发环境的应用程序,一般包括代码编辑器、编译器、调试器和图形用户界面工具,也就是集成了代码编写功能、分析功能、编译功能、Debug功能等一体化的开发软件套。所有具备这一特性的软件或者软件套(组)都可以叫做IDE。如微软的Visual Studio系列,Borland的C++ Builder、Delphi系列等。 IDE环境菜单栏 AutoRunner3.9中的菜单栏如上图所示,主菜单包含文件、编辑、录制、执行、设置、许可证、帮助等菜单项,下面对每一项做一个简介。 文件菜单 如图所示,所有对脚本的管理操作都可以在文件菜单下完成,包括对脚本的新建,导入,保存,另存为,关闭,改变工作空间,最近打开,退出等等。 编辑菜单

C语言程序设计学生成绩管理系统实验报告

移通学院 C语言程序设计报告书设计名称: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专业: 指导老师: 班级: : 学号: 座号: 时间

一、实验目的 1.在编辑应用程序过程中,逐步加深对C语言编程的理解; 2.加强实践的能力,动手能力,同时进一步对所学的知识 进行巩固; 3.培养初步编程的能力,为以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实验容 运用所学的C语言知识编辑一个应用程序:学习成绩管理系统 三.系统软件环境: 本程序主要运行在:Visual C++ 6.0 Turbo C/C++ 3.0 四.课程设计题目: 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程序说明:有N个学生,每个学生的数据包含学号(不重复)、、三门课的成绩及平均成绩,试设计一学生成绩管理系统,使之能提供以下功能: (1)主菜单

(2)各菜单项功能 ①成绩录入:输入学生的学号、及三门课的成绩; ②成绩查询: *按学号查询学生记录。 ③成绩统计: *计算学生的平均分; *根据学生的平均分高低,对学生的数据进行排序后输出; ④退出系统:退出整个系统(即主菜单)。 五.数据结构设计描述: ↓ ↓ 六.各变量的定义和作用

int num; /*定义学号,变量为整型*/ char name; /*定义,变量为字符型*/ int score; /*定义课程的成绩,变量为整型*/ float average; /*定义平均分,变量为浮点型*/ 七.系统各函数的功能,、相互调用关系 1.函数实现功能说明: (1)menu函数 是定义一个菜单函数,其功能在于输出菜单界面供使用者选择。 (2)input函数 是定义用于输入学生信息。 (3)select 函数 是定义用于查询学生信息。包括学号、及各科成绩。 (4)statistics 函数 计算学生的平均分。 根据学生的平均分高低,对学生的数据进行排序输出。 2.相互调用关系: Main函数调用menu函数。 Menu 函数可以调用input 函数、select函数和statistics函数 八.心得体会

R语言判别分析实验报告

R语言判别分析实验报告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R语言判别分析实验报告 班级:应数1201 学号: 姓名:麦琼辉 时间:2014年11月28号 1实验目的及要求 1)了解判别分析的目的和意义; 2)熟悉R语言中有关判别分析的算法基础。 2实验设备(环境)及要求 个人计算机一台,装有R语言以及RStudio并且带有MASS包。 3实验内容 企业财务状况的判别分析 4实验主要步骤 1)数据管理:实验对21个破产的企业收集它们在前两年的财务数据,对25 个财务良好的企业也收集同一时期的数据。数据涉及四个变量:CF_TD(现金/总债务);NI_TA(净收入/总资产);CA_CL(流动资产/流动债务); CA_NS(流动资产/净销售额),一个分组变量:企业现状(1:非破产企业,2:破产企业)。 2)调入数据:对数据复制,然后在RStudio编辑器中执行如下命令。 case5=read.table(‘clipboard’,head=T) head(case5) 3)Fisher判别效果(等方差,线性判别lda):采用Bayes方式,即先验概 率为样本例数,相关的RStudio程序命令如下所示。 library(MASS) ld=lda(G~.,data=case5);ld#线性判别 ZId=predict(ld) addmargins(table(case5$G,ZId$class)) 4)Fisher判别效果(异方差,非线性判别--二次判别qda):再次采用

Bayes 方式,相关的RStudio 程序命令如下所示。 library(MASS) qd=qda(G~.,data=case5);qd#二次判别 Zqd=predict(qd) addmargins(table(case5$G,Zqd$class)) 5实验结果 表1线性判别lda 效果 原分类 新分类 12合计 1 24 1 25 2 3 18 21 合计 27 19 46 符合率 91.30% 由表1和表 2可知,qda (二次判别---非线 性判别)的效果比lda (一次判别)要好。 6实验小结 通过本次实验了解了判别分析的目的和意义,并熟悉R 语 言中有关判别分析的算法基础。 表2二次判别qda 效果 原分类 新分类 12合计 1 24 1 25 2 2 19 21 合计 26 20 46 符合率 93.5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