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综述

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综述
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综述

新疆农业大学

专业文献综述

题目: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综述姓名:XXX

学院:管理学院

专业:土地资源管理

班级:土地资源管理XXX班

学号:XXX

成绩:

指导教

师:XXX 职称: XXX

2015年10月28日

新疆农业大学教务处制

1

耕地利用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研究

作者:XXX 指导教师:XXX

摘要:土地是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资源基础,耕地是土地资源中最宝贵的自然资源。本文对国内外的耕地利用状况、耕地保护政策以及影响因素等进行综述,分析影响土地利用的因素。只有着眼于长远利益制定长期而非短期的政策,着眼于全局利益制定多样化、系统化的调控和保护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

关键词:耕地利用;变化;因素

1 研究背景

土地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载体,是社会经济赖以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许多可持续发展问题均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及其变化有关,而耕地恰恰是土地资源中最重要的一种类型,是农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基础,耕地的利用变化是影响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1]。分析耕地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对合理利用耕地资源,为区域耕地的动态平衡与区域调控,实现区域耕地的持续利用,特别是对农业优势地区的持续发展,以及协调好耕地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有着重要意义[2-4]。

土地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进行的。通过土地资源数量和质量,结构和布局,利用效益和效果等方面的分析,明确土地资源的整体优势与劣势、土地利用的特点与变化规律、以及影响土地资源利用的主要影响因素,揭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提出合理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的对策措施,为制定人地协调发展强化地域系统功能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土地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是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础和出发点,是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

2 国外耕地利用状况及耕地保护方面的研究

2.1 研究现状和方法

2

美国是世界上实现城市化较早的国家,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以前大规模的开垦来扩大耕地面积,满足工业化城市化对农产品的需求。为充分发挥农业对工业和城镇发展的促进作用采取了一系列的增加耕地措施。美国农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而为美国发展提供了充裕的粮食、原料。1930年代为了解决开发西部(美国政府为了增加耕地采取政策措施吸引大量移民通往西部开拓垦殖耕地面积从1860年6700万公顷增加到1920年1.6亿公顷,使地力下降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资源和生态平衡遭到破坏)所引起的严重生态问题,制定了水土保持和国内生产配给法对农业实行了限制型保护规划。20世纪30年代以后,

美国开始实行对耕地从数量到质量的全面保护。过去长期采用的“大规模移民开垦,无止境扩大耕地面积”的做法给美国的土地利用带来了严重问题。1960年由于城市化、工业化过程大量优质农地损失,引起城市无序扩展制定了一系列公有土地管理法规,规范公有制分类评价利用和转化。1976年提出了基本农田的概念,并对其内涵进行了严格界定。1980年美国耕地保护更加深入。1981年美国政府出台了“农地保护政策法”农用地保护有了法律依据,农业部提出了“土地评价与立地分析”体系来确定农地保护的范围,类型并被应用到了农地保护的实践中。现在美国己形成立法规划税收等手段在内的农地保护综合体系[6]。

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中人日本是口密度最高的国家之一,人多地少的特征及其明显。多年来日本政府一直重视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方面的工作。把土地管理纳入法制化轨道,一切重大土地问题都制定相应的法律制度:重视城乡范围土地资源调查和土地利用计划工作,编制了《国土利用计划》对各类用地的利用方向做出了科学安排;限制城乡土地利用,包括限制城市内部不同地域土地利用方向和农业区域土地利用方向还有限制森林地域的土地利用等等对耕地保护起到了重要作用,有效的保护了耕地数量。从18世纪初开始将水田的灌溉设施纳入了国家的基本建设规划之内随后逐渐将土地改良、交通建设等纳入国家农业基本建设项目里;1992年6月通过的日本农业“新政策”中制定了有关环保型农业政策[6]。

2.2 国外耕地保护的特点及趋势

3

美国学者Diamond H.L.、Noonan P.F.认为,以规划为基础;法律、经济、土地质量评价是耕地保护的基础,耕地保护趋向与“多目标”,以赢得更广泛的支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目前在美国等许多后工业国家中出现了这样一种耕地保护政策趋势:显化私有耕地的多功能性,将其作为“公共财产”来加以保护。除了对耕地提供食物纤维的功能加以保护外,还对耕地提供其他产品的功能加以保护。所以国外的耕地保护趋向与三个方面考虑:环境方面考虑的是野生动植物的生存环境、地下水补给和生态保护、美学方面考虑的是乡村景观和风景的品质、耕地方面考虑的是农村的生活方式和农业产出[6]。

3 国内耕地利用状况的研究

刘然(2010)认为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是土地资源社会和自然双重属性的体现,土地利用是土地覆被变化的原因,土地覆被现状是土地利用的结果,是土地利用程度大小的一种反映,区域性土地覆被的现状就代表着土地利用程度和利用水平[7]。

《土地资源管理》教科书上的调查报告里里看到、国内从二十世纪50年代初期到80年代初期进行土地利用调查研究,比如50年代到60年代进行的诸如东北地区、黄土高原地区等的地区性土地利用调查、60年代到70年代进行的

宜农荒地资源的调查以及80年代进行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承载力研究与土地利用研究等。几乎未涉及耕地数量变化与可持续利用问题,但是这些研究为目前开展耕地数量变化研究奠定了十分有益的基础。

3.1 耕地利用状况按时间序列来研究

刘毅华(2003)在《我国耕地数变化研究的回顾:进展及问题》中统计了耕地增减数据,他认为新中国成立至1957年耕地数量一直在增加,之后进入减少阶段,并经历了1958~1961年、1965~1977年、1981~1987年和1992年至今的数次耕地大幅减少阶段[8-9],但各省情况有所不同[10]。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耕地大幅度减少,其中农业结构调整用的耕地占地减少总量的62%[11],同时耕地质量不断下降。陈印军、黄诗铿(2007)在《对中国耕地面积增减数量平衡的思考》中对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提出新的解释,他们认为我们

4

不仅要数量平衡的同时更应关注耕地质量和生产能力的平衡,耕地面积数量平衡并不能和耕地产出能力平衡[11],耕地数量变化的地域特征也得到重视。

3.2 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影响因素

耕地利用变化是各种驱动力综合作用下土地使用以及使用方式的改变。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力导致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的各种因素,按照不同的标准有不同的分类:按有无人类活动参与可以分为自然、人文即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包括自然资源与生态环境条件两方面,如地形、地貌、温度、降雨、植被等,社会经济因子包括人口、经济、制度、政治、管理等;按能否用具体的数值来表示分为可量化和不可量化因素等。

3.2.1 政策因素

王梅、曲福田(2005)分析政策因素,他们认为1950-1956年,是国民经济恢复和发展时期,百废待兴,国家对开荒实行税收减免,鼓励集体和个人对荒地进行开垦。尤其是1950年各省土地改革基本完成,农民开荒种地,发展生产的积极性高涨,全国大部分地区耕地面积都迅速扩大[19]。刘巧芹,李子君,吴克宁(2013)认为1957-1961 年,“大跃进”、“大炼钢铁”人民公社运动等导致耕地占用、抛荒现象严重。同期,自然灾害也损毁了许多耕地。1966-1976 年,是“文化大革命”所导致的10年动乱时期。1985年,国家为改变长期以来片面强调的“以粮为纲”的产业政策,提出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1979年前由于国家直接管制相关的粮食生产政策,农民自己不可能调整种植业内部生产结构,直到1979年后国家对粮食生产的管制有所松动,而且1981-1984年连续的粮食生产大丰收使“粮食危机”基本解除,故在1984年后党中央才提出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20]。在这一政策的影响下,由于市场经济的利益驱动,耕地利用开始向经济效益较高的土地利用方式转化[21]。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耕地改园地、退耕还林、退耕还渔等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措施的实施[22],也导致了耕地数量的减少。此后,面对全国各地耕地资源持续减少的态势,国家的耕地保护政策也日趋严厉。

5

1986年4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中,首次将“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列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1986年6月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是我国土地管理方面的第一部大法,标志着我国的耕地管理开始进入到规范的法制轨道,为管好用好耕地、惩治乱占滥占耕地的行为提供了法律依据;1986年8月,国家土地管理局成立。同时,为遏制乱占耕地现象,也开始采用耕地占

用税、土地使用税等一系列行政和经济手段,提高耕地利用的效益。

2004年,国务院全面部署在全国开展为期一年半的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清理各类开发区,同时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在初步遏制了乱占滥用土地的势头之后,同步召开“全国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工作”电视电话会议;2005年,国务院把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结果列为省级人民政府第一责任人,工作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实施了《省级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2008年,《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规定,为保护耕地,坚守2.1亿hm2耕地红线,必须健全严格规范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上述所有政策措施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对2000年以来全国各地耕地数量的下降态势起到了遏制作。

从国家发布的一系列政策和办法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国家对耕地保护的重视程度,这些政策法规的执行遏制乱占耕地现象,也开始采用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税等一系列行政和经济手段,提高耕地利用的效益。

3.2.2 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耕地资源的影响

杨海龙、吕耀、焦雯珺等(2010)在《传统农业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中指出,社会经济发展是影响耕地利用变化的直接动力[13]。

通过以上学者的分析我们知道,经济因素是决定土地开发利用的基本条件,包括经济发展结构和水平、交通运输条件与工业、城市化发展与市场条件、商业与贸易发展等。这些因素的变化特点,直接影响土地开发利用的方向、结构、规模、布局及效益,也就一并影响着耕地的数量与面积变化。而且社会经济发展对我国耕地利用变化的影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耕地产品需求的数量和种类趋于多样,要求有更多耕地予

6

以生产保证。另一方面,经济的发展和政府实力的增强也为耕地利用的深度和广度提供了投资条件,可以投入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补充和保护耕地,促进了荒地开发和中低产的改造,增加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

3.2.3 人口问题

谢峰、高敏华(2005)《新疆建设兵团耕地变化趋势研究开始研究》提出,人口是人类社会经济因素中最主要的因素,也是最具活力的土地利用与土地覆盖变化的驱动力之一。人口密度和土地利用变化速率成正相关关系,人口增长速度越快,土地利用变化也越快[23]。刘庆,陈利根,张凤荣2009在《中国1986年至2006年耕地非农化数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中更是证明了

社会经济因素是土地利用变化的主要驱动力,其中人文驱动因子也影响着耕地的非农化。

我们通过以上学者的观点分析,可以认定在众多的人类活动中,人口因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最为重要,人口作为一个独特的因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是人类社会经济因素中最具活力的驱动力之一。由于人口的迅速增长,对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用地需求不断增加,居住用地不断增加使得城镇及农村居民点外延不断扩大,加速了周边耕地被占用。

3.3 关于耕地保护政策的研究

笔者查阅中国土地测绘规划院编辑的《中国土地政策蓝皮书》。书中回顾了我国耕地保护政策、笔者从四个阶段介绍我国土地保护政策的演变脉络。3.3.1 耕地保护意识开始觉醒期

1978-1985年七年间耕地合计净减少330万公顷,也即年均净减少47.14万公顷。1982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滥占耕地建房看作当时农村中的两股歪风之一。1983年的中央1号文件《当前农村经济政策的若干问题》也将“耕地减少”列为当时农村的三大隐患之一,而且明确的提出要“严格控制占用耕地建房”和“爱惜每一寸耕地”。

3.3.2 耕地保护政策制定起步期

7

1986-1997年耕地净减少310.38万公顷,年均净减少34.49万公顷。1986

年1号文件“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的条例”,1986年3月的中发7号文件《关于加强土地管理、制止乱占耕地的通知》第一次正式明确提出“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1986年6月25日发布《中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1987《关于在农村结构调整中严格控制占用耕地的联合通知》、《建设用地计划管理暂行办法》。1991年1月国务院颁发布了《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1994年8月18

日国务院发布了《基本农田保护条例》,随后四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也都明确强调各地要建立健全基本农田保护制度。1997年3月14日八届全国人大常务会五次会议第一次设立“破坏耕地罪”、“非法批地罪”和“非法转让土地罪”。

3.3.3 耕地保护政策体系初建期

1998-2003年耕地减少又进入快速流失期。根据国土资源部门的相关收据,1998-2003年期间,因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呢灾害损毁而减少量高达877.98万公顷,通过开发整理增加耕地215.73万公顷,增减相抵后仍然净减少662.25万公顷。1998年3月成立国土资源部;1998年8月新修订《土地管理法》实施,确立基本国策。

3.3.4 耕地保护政策体系完善期

2004年一直到现在,2004-2007年期间我国耕地因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建设占用呢灾害损毁而减少383.01万公顷,通过开发整理增加耕地217.30万公顷,增减相抵后仍然净减少165.71万公顷。2004年10月21日国务院颁布了28号文《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在严格土地执法、加强规划管理、保障农民利益、促进集约用地、健全责任制度等方面做出利益耕地保护的规定与措施。2006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在耕地占用税、土地出让金、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的征缴和使用方面做出有利耕地保护的规定,并且继续要求加强耕地质量建设和推进生态建设。2009年中央1号文件: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

8

严格的方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2010年1号文件:坚决守住耕地保护红线,建立保护补偿机制,加快划定基本农田,实施永久保护,落实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上级审计、监察、组织等部门参与考核。

4 研究评述

通过国内外的耕地利用状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耕地的数量变化与耕地保护政策之间其实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耕地数量的迅速减少,会促使中央和地方政府出台更加严格的保护和管理政策。相关耕地保护的政策措施也确实在一定程度上控制了耕地数量减少的趋势。但耕地数量变化的影响因素其实是非常复杂的,除了要关注宏观层面国家政策的作用和影响外,尤其要重视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只有着眼于长远利益制定长期而非短期的政策,着眼于全局利益制定多样化、系统化的调控和保护措施,才能从根本上达到保护耕地的目的。此外,还应加大对相关政策的执行和监督力度,切实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真正实现保护耕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辛良杰,李秀彬,朱会义,等.农户土地规模与生产率的关系及其解释的印证—以吉林省为例

[J].地理研究,2009,28(5):1276-1284.

[2] 李鑫.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山东省耕地变化驱动力研究[J].城市地理,2015(16):123-128.

[3] 王薇,王昕,黄乾,等.黄河三角洲土地利用时空变化及驱动力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4

(32):172-177.

[4] 巴哈尔古丽·吾甫尔,瓦哈甫·哈力克.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巴州耕地变化趋势与驱动力[C].第

六届全国地理学研究生学术年会.2011,(1):29-32.

[5] 刘然.耕地动态变化及其驱动力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2010.

[6] Diamond H L,Noonan P F. LAND USE IN AMERICA[J]. Land Use in America,1996.

[7] 孔祥斌张凤荣王茹大都市区域耕地利用与保护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2008年

[8] 屠志方,李梦先,但新球.我国西南岩溶地区石漠化动态变化及防治对策研究[J].林业资源管

理,2014(04):4-7.

[9] 刘毅华.我国耕地数变化研究的回顾:进展及问题[J].土壤.2003,35(3):193-197.

[10] 李伟星,石榴花.我国耕地保护问题产生原因及对策研究[J].法制与社会,2010(04):182-182.

[11] 陈百明,李世顺.中国耕地数量下降之剖析:2011年[J].地理科学进展.17(3):43-5.

9

[12] 陈印军,黄诗铿.对中国耕地面积增减数量平衡的思考[J].资源科学,2007,22(2):50-53.

[13] 杨海龙,吕耀,焦雯珺,等.传统农业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变化的驱动因子分析—基于贵州省

从江县农户行为的实证研究[J].资源科学,2010,32(6):1050-1056.

[14] 尹吕斌.中国未来耕地非农占用的数量分析[J].农业技术经济.2008(1):29-32.

[15] 李建强,任大廷.四川省耕地数量变化过程及其驱动力研究[J].四川农业大学学报.2004,

22(1):45-48.

[16] 周靑,黄贤金,渡励杰等.快速城镇化农村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机制研究[J].资源科

学.2004,26(1):22-30.

[17] 朱振华,淮励杰,彭补拙等.长江三角洲地区耕地数量变化及保护对策[J].长江流域资源环

境.2011,10(4):316-322.

[18] 李宪文,林培.国内外耕地利用与保护的理论基础及其进展中国耕地质量保护研究进展

(书)北京:地质出版社,2007:313.

[19] 王梅,曲福田.基于变异率的中国50多年耕地变化动因分析[J].资源科学,2005(3):39-44.

[20] 刘巧芹,李子君,吴克宁等.中国耕地整理潜力测算方法研究综述[J].资源开发与市场,

2013,29(2):27-130.

[21] 张蓉珍,李龙.近十年陕北耕地资源变化与粮食安全分析[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2010,31(2):32-38.

[22] 赵玉领,苏强,吴克宁等.土地整理前后耕地质量变化的实证分析—以嵩县田湖镇基本农

田示范区整理项目为例[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2):514-518.

[23] 谢峰,高敏华.新疆建设兵团耕地变化趋势研究[J].新疆农业科学,2005,42(1):49-53.

[24]刘庆,陈利根,张凤荣.中国1986年至2006年耕地非农化数量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计量分析

[J].资源科学,2009,31(5):787-793.

10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

中国耕地面积变化 1.耕地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对于我国耕地总量,一直缺乏权威的数据。比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4].根据统计局的资料,我国耕地面积在1957年达到高峰,其后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减少。第二次大的滑坡发生在1965~1977年;第三次1980~1988年;第四次从1992年持续至今。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减少的速度是60年代至今最快的一段时间。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计算[5],1978~1997年累计增加耕地1140万hm2,累计减少1605万hm2,两者相抵,净减少46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5%,相当于整个江苏省的耕地面积。这段时间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25万hm2,而在此前的10年(1968~1978)间,平均每年净减少16万hm2,速度明显加快。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间,耕地总量平衡中只有1979、1990、1995和1996年新增耕地面积超过了减少的耕地面积。但净增面积有限,不超过10万hm 2.净减少最快的是1984~1988年,年均减少55万hm2,其中1985年是减少最多的一年,达100万hm2.1993~1995三年也很突出,每年净减少近40万hm2. 如果仅从全国尺度考察耕地总量变化,会忽视一些重要的现象。从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分布上看,净减少最快的一是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及辽宁等沿海省份;二是陕西、湖北、四川、湖南、山西等中部省份。尽管从全国的趋势看个别年份耕地面积是净增加的,但这些自然条件较好的省份自1978年以来一直维持着净减少的趋势。那些自然条件较差的边远省份,如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广西、贵州、甘肃、宁夏等省,1988年以后耕地却基本上是净增加的。个别省份,如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增加的幅度还比较大。耕地面积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说明在我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中,生产力较低的耕地面积的增加,在数量上部分地抵消了优质良田的减少,因而掩盖了问题的实质。答案补充 耕地面积经常进行耕种的土地面积。在中国包括熟地、当年新开荒地、连续撂荒未满3年的土地和休闲地。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附带种植零星果树、桑树、茶树和其它林木的土地,多年固定耕种的河滩地,已围垦利用的海涂、湖田等,也都属于耕地的范围。但专业性的桑园、果园、果林苗圃、林地、芦苇地、天然草场等不包括在内。据统计,1996年中国耕地面积为19.51亿亩。耕地面积的计算方法是:年初耕地面积,加上当年增加的耕地面积、减去当年减少的耕地面积。当年增加的耕地面积是指本年度内因新开荒答案补充 据最新统计,我国现有耕地总面积为20亿亩 .世界现有耕地总面积约为15亿公顷,约占世界地表总面积134亿公顷的11%,约占世界可耕土地总面积42亿公顷的36%。匿名回答采纳率:52.0% 2009-03-19 23:39 发表年份统计对象数字全文快照来源文献全国范围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 中部五省具有广阔的平原和星罗棋布的湖泊,其耕地面积达25977.9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 查看来源:一、中部农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栏目:报告六中部农业发展研究,《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年)全国范围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 中部耕地面积达25977.9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2002年中部主要农产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8.6%,油料占全国的39.7%。查看来源:摘要,栏目:摘要,《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年)全国范围 92万亩原平市地处晋北,是山西省较大的县市之一,总面积2571平方公里,共有29个乡镇,520个行政村,全市总人口45.8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5.6万人,耕地面积92万亩,其中水地面积42.54万亩。查看来源:着力构建新世纪的晋北强市,栏目:新思维新概念市长论城市发展,《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年)全国范围 320万亩全市总面积3,435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20万亩。查看来源:搞好城市建设促进经济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实践与思考,栏目:新思维新概念市长论城市发展,《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年)全国范围只占13.8% 耕地面积只占13.8%。查看来源:二、人口变化正朝着有利于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健康发展,栏目:人口过快增长得到了有效地控制,《成就辉煌的20年》(年)全国范围达25977.9千公顷中部耕地面积达25977.9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2002年中部主要农产品粮食产量占全国的28.6%,油料占全国的39.7%。查看来源:摘要,栏目:摘要,《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年)全国范围达25977.9千公顷中部五省具有广阔的平原和星罗棋布的湖泊,其耕地面积达25977.9千公顷,占全国耕地面积的19,98% 查看来源:一、中部农业发展的优势和特色,栏目:报告六中部农业发展研究,《中部区域创新发展战略研究报告》(年)医药; 30万公顷全市耕地面积30万公顷,林地面积85万公顷,森林覆盖率62.3%,林木蓄积量7213万立方米。查看来源:建设面向二十一世纪的现代化医药名城,栏目:新思维新概念市长论城市发展,《中国城市发展报告》(年)全国范围净减少683万亩“八五”期间,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683万亩,目前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 查看来源:三、现阶段我国经济结构存在的问题,栏目:深化改革协调政策加速我国经济结构的升级与优化,《成就辉煌的20年》(年) 1838-1949 全国范围拥有61.01% 据靖江四个乡五个村的调查,1938年抗日民主政府建立以前,占农村户数5.5%的地主,拥有总耕地面积的

改革开放后耕地变化

改革开放后耕地变化 进入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由于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更为侧重对地球系统的碳循环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因而对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和湿地等类型的土地覆被变化投入了较多的精力。其实,另一种土地覆被变化可能对地球生命支撑系统的威胁更为直接,这就是有限的耕地资源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丧失。就这种变化来讲,中国大陆在近20年来成为全球最为突出的地区。 考虑到下个世纪初人口高峰到来时中国农业所面临的压力,耕地资源的变化无疑是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 1.耕地资源的概况 与淡水资源一样,土地资源属于典型的多功能性自然资源,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在这种需求的压力下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利用方式和质量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耕地资源变化总体趋势表现为向其他利用方式的转变,总面积持续减少。在“谁来养活中国”的论争和全球食物安全危机之背景下,耕地损失的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我国政府为了遏制耕地持续减少的势头,提出了以行政区“耕地总量平衡”为目标的耕地保护政策。 对于我国耕地总量,一直缺乏权威的数据。比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根据统计局的资料,我国耕地面积在1957年达到高峰,其后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减少。第二次大的滑坡发生在1965~1977年;第三次1980~1988年;第四次从1992年持续至今。 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减少的速度是60年代至今最快的一段时间。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计算[5],1978~1997年累计增加耕地1140万hm2,累计减少1605万hm2,两者相抵,净减少46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5%,相当于整个江苏省的耕地面积。这段时间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25万hm2,而在此前的10年(1968~1978)间,平均每年净减少16万hm2,速度明显加快。 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间,耕地总量平衡中只有1979、1990、1995和1996年新增耕地面积超过了减少的耕地面积。但净增面积有限,不超过10万hm2.净减少最快的是1984~1988年,年均减少55万hm2,其中1985年是减少最多的一年,达100万hm2.1993~1995三年也很突出,每年净减少近40万hm2. 如果仅从全国尺度考察耕地总量变化,会忽视一些重要的现象。从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分布上看,净减少最快的一是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及辽宁等沿海省份;二是陕西、湖北、四川、湖南、山西等中部省份。尽管从全国的趋势看个别年份耕地面积是净增加的,但这些自然条件较好的省份自1978年以来一直维持着净减少的趋势。 那些自然条件较差的边远省份,如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广西、贵州、甘肃、宁夏等省,1988年以后耕地却基本上是净增加的。个别省份,如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增加的幅度还比较大。耕地面积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说明在我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中,生产力较低的耕地面积的增加,在数量上部分地抵消了优质良田的减少,因而掩盖了问题的实质。 2.耕地数量变化的构成和分布

中国农业耕地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中国农业耕地现状及其发展变化过程给我们带来的思考 摘要:我国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40%,人多地少,土地压力十分巨大。中国要在2020年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粮食必然要保障自给,耕地问题是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根本问题。但耕地数量安全和质量安全逐年降低,致使我们国家的耕地面临很大的危险。作为世界农业大国,中国农业有其特殊性与复杂性。在农业发展的进程中,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也突显出我国农业发展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21世纪是知识经济的时代。中国农业也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世纪里,中国农业将逐步由传统农业向市场化、科技化和生态化农业转变,从而实现中国农业的现代化和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耕地问题,耕地闲置,耕地荒废,耕地占用,耕地面积,趋势。 一、中国农业耕地现状 1.中国耕地的现状 想要更好的解决耕地问题,首先我们要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耕地的现状。我们就简单的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来看一下我国耕地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国耕地面积的变化。中国耕地资源数量由1997 年的13024. 9 万公顷减少为2006 年的12177. 59万公顷,年均减少94. 15万公顷,人均耕地数量不足0. 095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1 /3,全国有2 0%以上的县区人均耕地低于FAO确定的0. 053公顷的警戒线。 日前,新华社发布消息,全国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近日审议《发展改革委关于落实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国家粮食安全工作情况报告审议意见的报告》时透露,随着近几年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用地和企业用地不断扩张,耕地一再受到侵蚀,目前中国耕地面积仅约为18.26亿亩,比1997年的19.49亿亩减少1.23亿亩,中国人均耕地面积由10多年前的1.58亩减少到1.38亩,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40%。18亿亩耕地红线岌岌可危.绿色的可耕地面积和10年前相比,减少了1亿亩。相当于每年减少一个中等县的面积。 下面我们就了解下我国不同地区耕地的现状,从而进行横向的比较。 中国人均耕地面积只有1.38亩,其中有9个省区人均耕地面积低于1亩,3个省

内蒙古自治区耕地数量变化和经济发展

内蒙古自治区耕地数量变化和经济发展 摘要:耕地保护是运用法律、行政、经济、技术等手段和措施,对耕地的数量和质量进行的保护。耕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面对我国耕地严重不足的严峻形势,稳定和扩大耕地面积,维持和提高耕地的物质生产能力,是保证土地得以永续和合理使用,稳定农业基础地位和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 1.前言 自然地理条件决定了我区灾损、环境变迁等自然因素对耕地变化的影响较小,耕地变化主要受人文因素的强烈影响,其中起决定作用的为政策因素、人口增长及经济发展等。改革开放以来,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特别是近10年来,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使得土地、资本、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空间集聚方面加剧了城镇发展对土地的需求,导致城镇中心区域的耕地急剧减少。此外,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每年新增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的比重也较大,这也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因素翻。 2.耕地及经济发展变化情况分析 2.1耕地面积变化 图1为1981年以来我区耕地面积变化图。从耕地面积

来看,由于人口增长、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加快等,1981年~1987年我区耕地面积呈下降趋势。1988年~1999年耕地面积则由455.9万公顷增长至607.7万公顷。1988年耕地面积为历史最低点。2004年以后,国家出台了一系列发展农业生产的新政策,耕地面积出现了稳步增长的新形势。2013年耕地面积达到721.1万公顷。 耕地面积的变化与人口增长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30多年来全区人口呈快速稳步增长的态势,由此而产生的人均耕地的变化过程出现了平缓减少-平缓增加-减少-急速增加4次较明显的变化。第1阶段从1980年的人均0.28hm2耕地减少到1994年0.23hm2;第2阶段主要为1995年~1999年,随人口增长速度的变缓,人均耕地减少速度也趋缓;第3阶段从2000年~2012年,随着耕地数量第2次高峰出现,人均耕地也出现增加趋势;第4阶段从2012年~2013年人均耕地面积由0.29hm2骤增至0.37hm2。 2.2.粮食生产总量及其结构分析 自1981年以来,我区粮食实现了产量和生产能力的快速发展,不断迈上新台阶,全国的粮食供求进入基本平衡的阶段。虽然在1986年~1989年和1997年~2001年间我国的粮食产量出现一定幅度的下降,但是从整体来看,粮食产量呈上升趋势。2013年我区粮食总产量达到历史新高,突破2773万吨,比上年增产244.5万吨,增长9.67%。

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

我国耕地资源情况及耕地质量变化状况综述 土地是财富之母,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一、耕地的基本含义1 所谓耕地,就是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这是耕地最一般的概念。根据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制定的《土地利用现状调查技术规程》及有关规定划分,下列三种情形的土地都属于耕地:a 、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新开荒地、休闲地、轮歇地和草田轮作地;b、以种植农作物为主,间有零星果树、桑树或者其他树木的土地; c 、耕种三年以上的滩涂和海涂,以及前三年内曾用于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在上述耕地中,还包括南方宽< 1. 0 米、北方宽< 2. 0 米的沟、渠、路和田梗。这就是我国目前统一适用的耕地的标准。 此外,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生产条件,在生产实践中,对耕地又可具体的划分为下列五种不同类型: a 、水田。有水资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生产、种植水稻、莲藕和席草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灌溉的水旱轮作地。b、望天田。无灌溉工程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雨用以生产的耕地,包括无灌溉设施的水旱轮作地。望天田也主要用以种植水稻、莲藕、席草等水生农作物。c 、水浇地。除水田、菜地之外,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生产的耕地。水浇地主要分布在我国北方地区,灌溉方式一般都是浇灌、滴灌、畦灌和喷灌。d、旱地。无灌溉设施,主要依靠天然降水生长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固定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早地主要种植棉花、杂粮、油料等早作物。e 、菜地。种植蔬菜为主的耕地,包括温室和塑料大棚用地。 二、我国耕地分布概况

三、我国耕地资源现状2 我国是人口众多,耕地资源相对贫乏的大国,人口和耕地的矛盾十分突出。我国人均耕地只有0.11 公顷,不及世界人均耕地0. 25 公顷的44 %。特别是目前我国人均耕地大于0. 13 公顷的12 个省、自治区主要分布在东北和西北,其中除吉林和黑龙江等省外,其他省区粮食不能自给或仅能自给。人均小于0. 06 公顷的除4 个直辖市外,还有湖南、浙江、广东、福建4 个省。统计,全国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人均耕地0. 05 公顷临界值的县(区)达666 个,占全国县(区) 总数的23. 7 % ,其中低于0. 03 公顷的县(区) 达463 个,有些县(区) 人均耕地只有0. 01 公顷—0. 02 公顷。 我国耕地分布不合理,质量差,生产水平低。我国山地、丘陵、高原地区的耕地占耕地总面积的66 % ,而平原、盆地和其他地区的耕地仅占34 %。长江流域及其以南地区,耕地占全国耕地的38 % ,水资源量却占全国的80 %以上;淮河流域及其以北地区,水资源量不足全国的20 % ,而耕地却占全国的62 %。全国优质耕地少,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的耕地只占耕地总量的39 % ,中低产田则占61 %。我国现有耕地总量不足1033 亿公顷,产出的粮食还不能满足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经济发展日益增长的需要。1995 年—2000 年,我国人口增加近6800万,总人口近达12. 6 亿,粮食年需求为5200 亿千克,而近年来粮食产量一直徘徊在4500 亿千克左右,与需求数量相差700 亿千克。人增粮不增,必然导致粮食供求关系的紧张。 耕地总体质量差,生产水平低。从全国范围来讲,我国的优质耕地少,抗自然灾害能力差.耕地中还有近亿亩坡度在25度以上,需逐步退耕。耕地质量差和耕地与水资源分布不均匀造成我国耕地的生产水平较低,与世界发达国家或农业发达国家相比,粮食单产相差100公斤以上。 后备耕地资源贫乏。据统计,我国耕地后备资源即使全部开发成耕地,人均增加耕地也不足0.1亩,而且建国以来,经过长期开发,剩余的后备耕地资源大多为质量差、开发难度大的土地。因而,我国必须要保护耕地。切实保护耕地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是耕地保护的基本原则。

近10年中国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第18卷第1期2003年2月 地球科学进展 A DVANC E I N E AR TH S C I ENCE S V o l.18 N o.1 F e b.,2003 文章编号:1001-8166(2003)01-0030-07 近10年中国耕地资源时空变化特征 田光进1,2,庄大方2,刘明亮2 (1.中国科学院遥感应用研究所,北京 100101;2.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摘 要:利用80年代末与90年代末期遥感图像解译得到的中国土地利用矢量图,分析了近10年来全国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及空间特征,利用土地利用转移矩阵的方法分析了中国耕地资源的来源、去向及其空间分布特征。研究表明,城乡建设用地扩张、生态退耕是耕地资源减少的主要原因,城镇扩张造成耕地减少最大的依次是江苏、山东、河南、河北、广东、北京、浙江、四川、广西、上海;农村居民点扩张造成耕地减少最大的依次是江苏、河北、安徽、山东、广东、新疆、河南。退耕还林主要集中在浙江、东北、西南、内蒙古、广东等地区,退耕还草主要分布在内蒙古及宁夏地区。广东、湖北、江苏、山东由于农业结构调整,部分耕地被转变为库塘。新开垦耕地资源主要来源于草地、林地,毁林开荒主要发生在东北及内蒙古东部地区,开垦草地主要发生在内蒙古、黑龙江和新疆地区。 中国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表现为沿海地区耕地资源的减少及东北、西北地区耕地资源开垦,耕地开垦的结果是对西北及东北的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关 键 词:中国;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空间特征 中图分类号:P96 文献标识码:A 0 前 言 在全球环境变化研究中,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 化(L a nd U s e a nd L a nd C ove r C h a n g e,简称L UC C)越 来越被认为是一个关键而迫切的研究课题[1,2]。土 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成为研究地球地表化学过程、 碳循环、生物多样性等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土地 利用对全球C O 2 含量增加起着重要作用,其作用仅 次于化石燃料的燃烧;由土地覆盖变化释放的C O 2 的量为同期化石燃料释放量的30%[3,4]。土地利用 变化也是大气中C H 4和N 2 O浓度增加的最主要原 因。因此,人类活动导致地表覆盖的改变,从而加快了温室气体的排放,并作用于全球变化。在国际地圈与生物圈计划(I GB P)和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计划(I H D P)的推动下,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和热点[2,5,6]。人类活动从地理学、资源与环境科学的角度可以概括为农业化过程、工业化过程、城市化过程和政治化过程四个方面[7]。中国是人多地少的国家,耕地资源开垦是保持耕地资源动态平衡的重要途径。耕地资源动态变化的空间格局直接反映了城乡居民点扩展、退耕还林、还草、国土资源开发等宏观政策对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影响。因此,探讨中国耕地资源的动态变化及空间特征对于理解中国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空间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遥感数据 利用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L a nd s a t T M遥感图像提取信息,因为全国幅员辽阔,一年的遥感图像很难满足要求,90年代末期全国遥感图像利用陆地卫  收稿日期:2002-06-04;修回日期:2002-08-09.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大项目“国土环境遥感时空信息分析与数字地球相关理论技术预研究”(编号:K Z C X1-Y-02)资助.  作者简介:田光进(1970-),男,山东沂水人,在读博士生,主要从事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土地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E-m a i l:t i anguang j i n@s i na. c om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2017年版)

土地利用现状分类 GB/T21010-2017 代替GB/T21010-2007 2017年11月1日发布、实施 一级类 二级类 含 义 类别编码 类别名称 类别编码 类别 名称 01 耕地 指种植农作物的土地,包括熟地,新开发、复垦、整理地,休闲地(含轮歇地、休耕地);以种植农作物(含蔬菜)为主,间有零星果 树、桑树或其他树木的土地;平均每年能保证收获一季的已垦滩地和海涂。耕地中包括南方宽度〈1.0米,北方宽度〈2.0米固定的沟、渠、路和地坎(埂);临时种植药材、草皮、花卉、苗木等的耕地,临时种植果树、茶树和林木且耕作层未破坏的耕地,以及其他临时改变用途的耕地 0101 水田* 指用于种植水稻、莲藕等水生农作物的耕地。包括实行水生、旱生农作物轮种的耕地 0102 水浇地* 指有水源保证和灌溉设施,在一般年景能正常灌溉,种植旱生农作物(含蔬菜)的耕地。包括种植蔬菜的非工厂化的大棚用地 0103 旱地* 指无灌溉设施,主要靠天然降水种植旱生家作物的耕地,包括没有灌溉设施,仅靠引洪淤灌的耕地 02 园地 指种植以采集果、叶、根、茎、枝、汁等为主的集约经营的多年生木本和草本作物,覆盖度大于50%或每亩株数大于合理株数70%的土地。包括用于育苗的土地 0201 果园* 指种植果树的园地 0202 茶园* 指种植茶树的园地 0203 橡胶园* 指种植橡胶树的园地 0204 其他园地* 指种植桑树、可可、咖啡、油棕、胡椒、药材等其他多年生作物的园地 03 林地 指生长乔木、竹类、灌木的土地,及沿海生长红树林的土地。包括迹地,不包括城镇、村庄范围内的绿化林木用地,铁路、公路、征地范围内的林木,以及河流、沟渠的护堤林 0301 乔木林地* 指乔木郁闭度≥0.2的林地,不包括森林沼泽 0302 竹林地* 指生长竹类植物,郁闭度≥0.2的林地 0303 红树林地* 指沿海生长红树植物的林地 0304 森林沼泽* 以乔木森林植物为优势群落的淡水沼泽 0305 灌木林地* 指灌木覆盖度≥40%的林地,不包括灌丛沼泽 0306 灌丛沼泽* 以灌丛植物为优势群落的淡水沼泽 0307 其他林地* 包括疏林地(指树木郁闭度≥0.1、<0.2的林地)、未成林地、迹地、苗圊等林地 04 草地 指生长草本植物为主的土地 041 天然牧草地* 指以天然草本植物为主,用于放牧或割草的草地,包括实施禁牧措施的草地,不包括沼泽草地 042 人工牧草地* 指人工种牧草的草地 043 其他草地** 指树林郁闭度<0.1,表层为土质,生长草本植物为主,不用于放牧的草地

河南省耕地变化态势及耕地安全

河南省耕地变化态势及耕地安全 摘要: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了土地利用,造成耕地资源的进一步减少,从而威胁耕地安全,要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就必须了解耕地的变化状况。本文以河南省1978—2008年统计资料为依据,分析了河南省近30年来的耕地面积的时间变化情况,以及河南省耕地资源变化状况的原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保障耕地的对策是控制人口增长、适时土地复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提高土地效应,提高农业用地效益等。 关键词:耕地变化态势;耕地安全;河南省 改革开放30年来,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城镇规模的迅速扩张,大量耕地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中消失,加之自然灾害、环境污染对耕地的破坏以及退耕还林还草等诸多原因,耕地数量的减少直接威胁到我国今后一段时期的粮食安全。正是在这种背景下,2008年8月13日国务院审议并原则通过《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 年)》,其核心是确保18亿亩耕地红线——全国耕地保有量到2010年和2020年分别保持在18.18亿亩和18.05亿亩,确保15.60亿亩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有提高[1]。耕地资源安全由此成为人们高度关注的一个重要领域。河南作为中国的一个农业大省和全国最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其耕地数量的变化直接影响到河南省乃至全国的粮食安全。 1 河南省耕地资源现状 1.1河南省耕地构成与布局 据河南省土地利用现状变更数据统计,2008年全省年底耕地总资源面积为7.9×106hm2,占全省土地总面积的47.46%,而年底常用耕地面积则为7.2×106hm2,以旱地和水浇地为主。其中:旱地0.6×106hm2,占常用耕地总面积的9.1%;水浇地3.2×106hm2,占常用耕地总面积的45%。 从耕地布局来看,全省3/4的耕地集中于南阳盆地及中东部平原地区,1/4分布于中西部丘岗山地区。旱地从地区分布看,以驻

近20年中国农业主产区耕地资源质量和产能变化研究

第27卷 第4期2011年7月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Geog ra phy and G eo -Info rmatio n Science V ol .27 N o .4July 2011 收稿日期:2011-05-21; 修订日期:2011-06-24 基金项目: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子课题(XDA0509030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071065) 作者简介:张英(1985-),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土地利用及区域农业发展研究。*通讯作者E -mail :zhangh q @ig snrr .ac .cn ① 本文的耕地面积均为应用遥感解译得到的耕地毛面积。 近20年中国农业主产区耕地资源质量和产能变化研究张 英1,2,张红旗1*,李秀彬1 (1.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100101;2.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北京100049) 摘要:依据全国土地利用图与土地资源质量评价图,分析1980s 末至2005年末中国农业主产区内耕地资源数量和空间格局的动态变化,并对由此带来的耕地质量和产能的变化做出宏观评估。主要结论如下:1)2005年农业主产区耕地面积①为9321.96万hm 2,较1980s 末增加175.53万hm 2。2)耕地在空间上呈现“北增南减”的变化格局。北方的内蒙古东部区、新疆区、松嫩平原区和三江平原区为耕地净增加区,共增加354.41万hm 2,各区分别增长10.29%、19.10%、10.91%和14.14%;偏南部的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及江淮地区、华南蔗果区和四川盆地区为耕地净减少区,各区分别减少2.17%、2.00%、3.15%和5.61%。3)根据土地资源图对耕地质量的划分结果,20年间农业主产区内耕地面积和空间格局的变化导致一等耕地减少3.24%,二、三等耕地和宜林宜牧地分别增加2.91%、7.81%和14.10%。4)考虑各区耕地复种指数和耕地质量的影响,结合耕地单产数据进行耕地产能的核算,结果显示,在耕地数量净增1.92%的情况下,耕地的总体产能依然下降0.84%。 关键词:农业主产区;耕地;质量;产能 中图分类号:F3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04(2011)04-0052-05 农业主产区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变化与国家粮食 安全和社会稳定密切相关,一直是社会和政府关注 的热点问题[1]。近20年来,伴随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经济发达地区耕地数量迅速减少,为此国家出台“耕地总量占补平衡”等一系列的耕地保护政策,但各地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占优补劣”现象,长此以往将在总体上降低耕地质量和产能。因此,有必要对我国农业主产区耕地在空间上变动引起的耕地 质量和产能变化做出宏观评估。 以往对于耕地的研究多采用国家统计局或国土 资源部的耕地变更数据,侧重耕地面积变化[2-8]。 这些资料能够提供连续的长时间序列数据,但空间 分布情况不够详尽,尤其对土地质量的描述不够。 因此,本文以我国八大农业主产区为研究靶区,依据 遥感解译的全国土地利用图与土地资源质量评价 图,分析、探讨农业主产区耕地面积变化中土地质量 和生产能力的损益,为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管理 及制定科学合理的农产品生产发展规划提供借鉴。1 研究区选择及数据来源 依据关系到国计民生的粮、棉、油、糖、肉五大农 产品的保证供给、国家级商品生产基地、一业或几业 为主综合发展的原则,同时参照《中国综合农业区划》[9],以县市为基本单元,选择黄淮海平原、松嫩平原、三江平原、长江中游平原及江淮地区、新疆、内蒙古东部地区、四川盆地、华南蔗果区(桂南、粤西、滇 西南)8个国家农业主产区作为研究区域(图1)。统 计表明,8个农产品主产区的耕地面积占全国耕地面 积的一半以上;粮食、油料、糖料、肉类、奶类等产量 均占全国总产量的60%以上;棉花产量约占全国总 产量的90%,是我国各种农产品供应的重要依托。图1 中国八大农业主产区分布 Fig .1 Distribution of main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regions in China 本文所用基础数据包括全国县域行政区划图,中国科学院资源与环境科学数据中心提供的1980s 末和2005年两期全国土地利用图,以及中国科学院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制作的中国1∶100万

中国粮食安全与耕地资源变化的相关分析

提要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最基本条件是保证粮食基本自给,而耕地资源是粮食自给能力的基础。21 世纪中国人口将继续增长,人均粮食消费水平将有所提高,粮食需求压力日益增大;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和经济高速发展将使原本稀缺的耕地资源不可逆转地部分流向非农化利用,人地矛盾将更趋尖锐。论文分析了耕地数量变化及质量状况与粮食生产的相关关系,结论表明,中国 21 世纪粮食安全战略中必须高度重视耕地的数量保持和质量改善。关键词粮食安全;耕地资源;相关关系;中国中图分类号F06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3037(2001)04-0313-071 引言耕地资源是农业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它在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必将影响到粮食生产的波动,从而影响到粮食有效供给及粮食安全水平。中国正处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加快时期,耕地资源日益受到工业和城市土地利用的经济竞争[1],部分耕地非农化利用的趋势不可逆转,近几年每年净减少耕地数十万公顷[2],严重地影响到国家的粮食安全,这已引起了国内外的广泛关注[3];水土流失、工业废物排放、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不合理的灌溉方式及自然灾害等导致耕地质量下降,也将制约粮食生产的发展。世界粮食安全现状和前景堪忧。据联合国粮农组织提供的资料,1995~1998 年间全世界可利用的粮食储备率(世界粮食库存量占下一年度消费量的百分比)在 14.1% 至18.1% 之间,仍然徘徊在粮食安全最低安全线(17%~18%)上下。发展中国家粮食安全状况总体上有所改观,但目前仍有 8 亿人口生活在持续性的营养不良状态之中[4]。随人口增长,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粮食生产资源极其稀缺。中国粮食白皮书确定的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基本方针是:立足基本自给,并适度依靠国际市场。而粮食自给的基础是耕地资源的数量与质量,因此,加强耕地资源的保护、管理和有效利用,维护我们的生命线,已成为中国 21 世纪实现国家粮食安全的必然选择。2 粮食供给形势及影响因素分析2.1 粮食供给现状与前景中国政府和人民一向重视粮食问题,始终把发展粮食(农业)生产置于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资料分析表明,以增产粮食 10×107t 为一个台阶,从 1949 年到 1998 年,我国粮食生产已稳步跨上了 4 个台阶,1998 年粮食总产达到5.123×108t,人均占有粮食 410kg,是 1949 年人均水平的近 2 倍,已稳定跨越了温饱阶段,正向小康水平迈进。然而,尽管我国粮食生产仍然保持增长势头,但增产趋势已渐转缓。目前人均 400kg 粮食也仅仅是小康水平的下限,随着人口增长、人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和城市化加快,粮食供需缺口将不可避免地增大。因此,中国粮食安全在 21 世纪仍将面临巨大的挑战。[!--empirenews.page--]2.2 影响粮食有效供给能力的因素分析推动粮食需求增长的最基本因素是人口增长和满足较高生活水准导致粮食间接消费量增加,因此,控制人口、提倡适度消费方式就成为保持粮食供需平衡的一个重要方面。然而,保障粮食安全的最可行途径仍然是增加粮食的有效供给。研究表明,中国粮食的最大生产潜力为 8.3×108t[5],与 1998 年相比,粮食有效供给尚有 1.62 倍的潜力。但应看到,随着粮食生产资源的日益短缺和退化,尤其是城市化、工业化对农业土地利用的竞争,如果不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对付粮食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制约因素,粮食生产理论潜力就不可能变成现实生产力[6]。影响中国粮食生产持续增长的主要因素除了制度和政策创新、科技进步、物质和劳动投入[7]以外,水土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稀缺是基本、长期的约束因素,而且前述几方面因素皆通过耕地资源利用起作用。这就是说,耕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是我国粮食安全最基本的约束因子。 3 耕地资源态势、问题及原因3.1 耕地资源态势中国耕地资源的特点是:绝对数量大但人均值较低;质量差的耕地比重较大,优等粮田少;土地资源可垦殖率小,可开垦的后备耕地资源有限;农业土地资源的区域分布不均衡,水土资源匹配严重错位等[8]。据全国土地利用详查资料,我国耕地总面积为 1.3×108hm2[9],约占国土面积的 14.2%,人均耕地只有 0.11hm2,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 1/2。在现有耕地中,耕地质量总体上较差,质量较好和质量一般的粮田占 2/3,存在各种障碍因子的低产土壤约占 1/3,如盐碱地、红壤丘陵地、水土流失地、风沙地、干旱地、涝洼地等[10];耕地肥力呈持续下降态势,全国耕地有机质

耕地变化

第一节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为了解决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中对耕地数量和质量的要求,就必须对农业生产所需的耕地进行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因此,开展耕地数量变化的相关问题研究,揭示耕地数量变化的动态特征和规律,为合理、有效地利用和保护耕地提供科学依据就越发显得紧迫和重要了。 二、研究意义 区域耕地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应着重于探索耕地变化过程、方向、速率、结构、程度及空间差异等方面的规律性,进而揭示耕地变化的驱动机制,为区域耕地调控提供科学依据。 第二节国内外研究综述 就研究范围而言,耕地数量变化研究隶属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范畴,并且是在对全球环境变化的研究中不断发展起来的。耕地作为土地利用类型的一种,在人类社会中占据着突出重要的地位,是人类对土地利用的精华部分。因此,耕地数量变化研究归属于土地利用/覆被变化研究,是LUCC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研究历史可以追溯到上百年,各国从生产经营活动的需要出发,进行的有关土地利用类型以及植被覆盖类型的调查、分类及制图等,对于土地利用/土地覆盖的现状进行较为全面的认识,其成果是各种各样的土地利用类型图、植被覆盖类型图等,对各国的经济建设、资源开发等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一、国外研究动态 国外早期土地利用研究主要针对土地利用调查而展开(区域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分析方法研究,博士论文)。索尔等1922年在美国密执安州较早地开展了土地

利用综合调查(吴传钧等,1994)。同期,英国众多学者也开展了土地利用区域调查,波纳开展了大英国农业资源的估算(倪绍祥,1999),英国于1930年成立了土地利用调查所,在斯坦普(L.D.Stamp)主持下,带领众多学生从1931~1935年间开展了全国土地利用调查,完成了全国范围的调查总报告、各郡分报告及土地利用专题图等一系列成果(吴传钧等,1994;刘彦随,1999)。从40年代起,土地利用调查与研究在全球广泛开展。······ 从70年代起,随着更广泛的资源调查和遥感等技术手段在资源调查中的应用,以及土地利用规划需求的发展,从土地清查到土地评价的研究逐渐开展起来。 由此可见,国外早期的土地利用研究主要围绕土地利用调查、土地资源评价、土地利用规划等开展。在这一阶段,尽管人们已开始注意土地利用变化,但缺乏全面、系统的土地利用变化及其机理的研究。 进入90年代以来,随着全球变化研究的日益深入,各国科学家越来越感到人类活动对环境变化的影响,特别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土地的开发利用以及引起的土地覆盖变化被认为是全球变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原因。因此,隶属于国际科学联合会(ICSU)的国际地区生物计划(IGBP)和隶属于国际社会科学联合会(ISSC)的国际全球变化的人文因素计划(IHDP)于1995年联合提出“土地利用和土地覆盖变化”(Land use and Land cover,LUCC)研究计划,将其列为核心研究计划。国际应用系统研究所(IIASA)、联合国环境署(UNDP)、美国、日本等国家机构纷纷跟进,对综合区域或本国土地利用变化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研究项目。 1994年联合国环境署(UNDP)启动了以东南亚为研究区的“土地覆被评价与模拟(LCAM)”项目。1995年国际系统应用研究所(IIASA)启动了为期三年的“欧洲和北亚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模拟”的项目,旨在分析1900—1990年该区域的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空间特征、时间动态和环境效应,并预测该区域未来50年土地利用/土地覆盖变化的趋势,为制定相关对策服务。1996年美国与欧洲空间署等国际组织合作,开展了土地利用/土地覆被的遥感监测工作,并利用遥感信息编制土地覆被图,进行全球植被分类和生物量估算。还利用卫星遥感方法分析北美等地的土地覆被空间变化。此外,日本等其他国家和地区也开展了诸如“为全球环境保护的土地利用研究(LU/GEC)”等项目,预测2025—205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为土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决策支持。这一阶段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特点是注重于土地利用和土地覆被变化对全球变化的影响和响应,尤其对气候变化和微量气体排放的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的目的是为理解土地覆被变化机制和建立全球动态模型提供依据。 目前更多的国际组织和国家启动了各自的土地利用变化研究项目,取得了一

中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的变化及其政策启示

提要:利用国家、省、县三级行政单位的统计和普查数据,分析了我国近20年来耕地面积变化的总体趋势、空间特征和驱动因子。揭示出:1减少的耕地主要是分布在东部地区质量较好的耕地,而增加的耕地主要是质量较差的边际土地;2非农产业占地的多少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减仍十分敏感;3城市化和乡镇企业的分散程度对土地的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影响。作者建议重新检讨现行的土地管理政策,提出了应尽快从行政区“耕地总量平衡”向“基本农田的有效保护”转移等政策措施。关键词:耕地损失/驱动因子/政策启示进入9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土地覆被变化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领域之一[1].由于全球变化研究领域更为侧重对地球系统的碳循环和生物多样性变化的研究,因而对森林(特别是热带雨林)和湿地等类型的土地覆被变化投入了较多的精力。其实,另一种土地覆被变化可能对地球生命支撑系统的威胁更为直接,这就是有限的耕地资源在工业化过程中的丧失。就这种变化来讲,中国大陆在近20年来成为全球最为突出的地区。考虑到下个世纪初人口高峰到来时中国农业所面临的压力,耕地资源的变化无疑是影响中国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问题。1耕地数量变化的总体趋势与淡水资源一样,土地资源属于典型的多功能性自然资源,随着人口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受到来自各方面需求的压力不断增大。特别是在经济高速增长的中国,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在这种需求的压力下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利用方式和质量的变化。中国改革开放以来耕地资源变化总体趋势表现为向其他利用方式的转变,总面积持续减少。在“谁来养活中国”的论争和全球食物安全危机之背景下,耕地损失的问题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各界广泛的关注[2、3].我国政府为了遏制耕地持续减少的势头,提出了以行政区“耕地总量平衡”为目标的耕地保护政策。对于我国耕地总量,一直缺乏权威的数据。比较长的时间序列数据是国家统计局的统计资料[4].根据统计局的资料,我国耕地面积在1957年达到高峰,其后经历了一次大幅度的减少。第二次大的滑坡发生在1965~1977年;第三次1980~1988年;第四次从1992年持续至今。改革开放以来耕地减少的速度是60年代至今最快的一段时间。根据原国家土地管理局和国家统计局的资料计算 [5],1978~1997年累计增加耕地1140万hm2,累计减少1605万hm2,两者相抵,净减少465万hm2,占耕地总面积的3.5%,相当于整个江苏省的耕地面积。这段时间平均每年净减少耕地25万hm2,而在此前的10年(1968~1978)间,平均每年净减少16万hm2,速度明显加快。在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间,耕地总量平衡中只有1979、1990、1995和1996年新增耕地面积超过了减少的耕地面积。但净增面积有限,不超过10万hm2.净减少最快的是1984~1988年,年均减少55万hm2,其中1985年是减少最多的一年,达100万hm2.1993~1995三年也很突出,每年净减少近40万hm2. 如果仅从全国尺度考察耕地总量变化,会忽视一些重要的现象。从耕地面积变化的空间分布上看,净减少最快的一是广东、福建、上海、江苏、浙江、山东、北京、天津及辽宁等沿海省份;二是陕西、湖北、四川、湖南、山西等中部省份。尽管从全国的趋势看个别年份耕地面积是净增加的,但这些自然条件较好的省份自1978年以来一直维持着净减少的趋势。那些自然条件较差的边远省份,如内蒙古、黑龙江、新疆、云南、广西、贵州、甘肃、宁夏等省,1988年以后耕地却基本上是净增加的。个别省份,如内蒙古和黑龙江等,增加的幅度还比较大。耕地面积变化的这种区域差异,说明在我国耕地总量的动态平衡中,生产力较低的耕地面积的增加,在数量上部分地抵消了优质良田的减少,因而掩盖了问题的实质。2耕地数量变化的构成和分布1988年以来,原国家土地管理局每年公布耕地增减的统计资料,被认为是这方面比较权威的数据。根据该局1988~1995年的数据分析,8年中增加的耕地主要来源于荒地开垦,占76%;农业结构调整和复垦所占的比例较小,分别为13%和11%.在损失耕地的构成中,农业结构调整,包括转变为果园、鱼塘、林地及草地的耕地,占有最大的份额,为62%.其次为非农建设占地,占20%.自然灾害损毁(风蚀、水蚀、沙压、洪涝)的耕地面积占18%. 新开垦的耕地主要来于自然条件较为恶劣的东北、西北和西南地区。新疆、云南、黑龙江、

我国耕地变化趋势与对策再探讨

收稿日期:1996210 我国耕地变化趋势与对策再探讨 贾绍凤 张豪禧 (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北京 100101)孟向京(中国人民大学人口所,北京 100872) 提 要 本文分析了我国耕地预测研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利用统计资料对 我国耕地减少的原因进行系统分析,对我国耕地变化趋势进行了新的预测,重点说明 人口城镇化和劳动力非农化不但不是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而且是节约土地资源的 有效对策。 关键词 耕地预测 中国 耕地是最基本的自然资源。我国以仅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世界22%的人口,人多地少的矛盾十分突出。特别是近30年来,在人口不断增长的情况下,耕地却呈现出不断减少的逆向变动趋势,使我国的人地矛盾更趋尖锐。下一世纪前50年,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将是人口、经济及土地利用等社会经济结构发生剧烈变动的时期。我国耕地将进一步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无疑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应该对此进行非常认真的研究并早作对策,以为子孙后代建立可持续发展的土地资源基础。1 研究现状 111 主要研究成果 在人多地少的特定国情下,耕地问题引起了我国有关部门和科研单位的极大关注,并 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其中代表性的成果有:王先进《我国耕地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1]、 中国科学院国家计划委员会自然资源综合考察委员会受全国农业区划委员会委托牵头组织 完成的《中国土地资源生产能力及人口承载量研究》[2]、中国农业科学院牵头完成的国家自 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中国中长期食物发展战略研究》[3]、中国人民大学完成的联合国人口 活动基金和国家教委基金项目《走向二十一世纪的中国人口、环境与发展》[4]等。上述代表 性成果对中国未来耕地变化趋势的主要预测结果如表1。 112 存在的问题 首先是各家预测结果相差较大。文献[1]和[4]预测期限完全一致,但对2050年我国耕地面积的预测相差94417~441117万ha ,相对误差(以大数为除数)达8%~3815%。文献[2][3]的预测期限虽然与文献[1][4]不大一致,但由于它们是以我国耕地的长期人口承载能力为研究对象,它们所作的耕地面积的预测必然具有长远保有耕地的意义,其结果应与文献[1][4]的远期预测相接近,但它们之间的差距更大。文献[3]与文献 [4]所作的长期保有耕地的预测相差2745~6212万ha ,相对误差达2017%~4618%。第16卷第1期 1997年3月地 理 科 学 进 展PRO GR ESS I N GEO GRA PH Y V o l .16,N o.1M A R.,199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