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 全 评 价 简 介

安 全 评 价 简 介
安 全 评 价 简 介

安全评价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当时美国专门研究国防战略的兰德公司分析了德国V-2飞弹以后,向政府提出一份研究人造卫星的初步设计报告。但是由于美国当时对军事技术上的盲目乐观而未被采用。1957年,苏联向全世界宣布制成了洲际导弹,并把一颗人造卫星送上了天。这一消息使美国政府大为震惊,面对苏联的空间优势,匆忙地进行导弹技术开发,实行所谓研究、设计、施工齐头并进的方法,集中了大批人力、物力,抢时间,—哄而上,由于对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研究不足,采取了不科学的组织形式,在一年半时间内连续发生了四次毁灭性重大事故,给地下武器库和发射基地造成了巨大损失,致使这项研究中断。从血的教训中,深刻地认识到安全的重要性,美国的一些学者开始将系统工程原理、方法、步骤引用到安全工作中,美国空军以系统工程方法研究导弹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于1962年第一次提出了《弹道火箭安全系统工程学》说明书,继而制定了《武器系统安全标准》,对后来发展多弹头火箭的成功创造了条件。1966年美国国防部采用了空军的安全标准,制订了安全标准《MIL—S—3813》。1969年7月发表了安全系统工程程序标准《MIL—STD882》。在这项标准中,首次奠定了系统安全工程的概念,以及设计、分析、综合等基本原则。以后,随着对系统安全认识的不断深化,该标准于1969年和1977年进行了两次修订,扩大了它的应用范围。

1965年,美国波音公司和华盛顿大学在西雅图召开了安全系统工程的专门学术讨论会议,以波音公司为中心对航空工业开展了安全性、可靠性的分析和研究设计,用在导弹和超音速飞机的安全性评价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964年,美国“道”化学公司开发了安全评价技术。对化工工业过程和生产装置的火灾爆炸危险性的评价方法及相应的安全措施进行了详细描述,受到世界各国的关注。随后又修改了5次,使评价方法和标准不断改进和完善。

1972年,美国组织了以麻省理工学院拉斯姆教授为首的十几名专家,用了两年多时间对原子能电站的危险性进行研究和评价。于1974年美国原子能委员会发表了原子能电站风险评价报告,叫作《拉氏报告》。在报告中收集了原子能电站各个部位历年发生的事故及其概率,采用了事故树和事件树的分析方法,作出了原子能电站的安全性评价,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关注和重视。从1974年起,这项技术在国际上进入全速发展阶段。1979年引进我国。1982年我国首次组织了由研究单位、大专院校和有关重要企业等方面的同志参加的安全系统工程讨论会。1984年起劳动人事部开始研究,并分桥了我国实行这项技术的可能性、可行性,当年国家科委将这一学科列为国家重点攻关项目。1984年6月机械工业部在昆明举办首届培训班。1985年5月在南宁举办师资培训班。1985年10月在上海举办由日本安全工学协会副会长井上威恭教授主讲的学习班。1986年,原机械工业部开始酝酿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工作,并决定起草《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经过起草、修改、试评、审定等阶段,于1987年10月正式颁发执行。1989年8月,结合电子工业情况,又颁发了《电子工厂安全性评价补充标准》。

多年以来,安全性评价工作巳在我国机电行业普遍开展,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988年在试点过程中,就有12家企业达到“安全级”。机械电子工业部制定颁发了《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这项工作,受到企业广大干部、职工的欢迎,受到了有关部门的重视。国家计委要求全国各工业企业开展安全性评价工作,劳动部也要求各行业学习和推广,并委托机电部起草《危险程度分级国家标准》。全国各产业部门如石油、化工、冶金、煤炭、林业、轻工、医药等部门的机械工厂巳在应用机电部制定的标准开展工作,并参照这个标准制定本行业的评价标准。

安全性评价确实是我国安全工作的一项重大改革,是安全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安全性评价的广泛、深入的开展,必将给我国安技工作带来较大的改善和飞跃。

安全评价考题及答案

安全评价考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1.根据安全对策措施的制定原则,评价报告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应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和经济合理性。2.重大危险源是(指长期地或者临时地)生产、加工、搬运、使用或贮存………的单元。3.狭义的危险是指系统中特定的危险事件发生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结合。4.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安监管技装字[2002]45号”文件,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和专项评价。5.防火墙应采用非燃烧材料构成,耐火极限不应低于4小时。6.“三同时”是指生产…………扩建建设项目的安全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7.《安全生产法》第25条,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储存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8.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T13816-92)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大类,37个小类。这6大类分别是物理性危险危害因素、化学危险危害因素、生物危险危害因素、心理、生理性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和其他危险危害因素。9.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是指调整在…………因劳动者或生产经营环境的安全与健康,以及与生产资料和生产关系有关的…………的总和。即有…………总称。10.按可燃物分类…………,A,B,C,D,C类可燃气体火灾D类带电物质火灾。11.安全评价的目的是查找、分析和预测工程、系统…………及可能导致的危险、危害后果和程度,提出…………,以达到最低事故率] 、最少损失和最优的安全投

资效益。12.专项安全评价是针对某一项活动或场所,以及…………等存在的进行的安全评价,查找…………,确定…………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13.《安全生产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14.根据…………,生产场所根据分为…………,其中,、…………一、二级。二、选择题1.下列危险评价方法中能提供事故后果的是(B、C、D )A. 安全检查表法B.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C. FTAD. ETA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 )A. 风险评价方法不是一个单一的、确定的分析方法B. 在选择风险评价方法时,应选择“最佳”的评价方法C. 风险评价方法并不是决定风险评价结果的唯一因素 D. 风险评价方法的选择依赖于评价人员对评价结果的不断了解和实际评价的经验3.安全评价是一个行为过程,该过程包括:(BC )A. 项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 B. 评价危险程度C. 确定危险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D. 项目的施工图设计4.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依据的文件是项目(A )A. 可行性研究报告B. 建议书C. 施工图设计D. 设计说明书5.下列属于特种设备的是(ABC )A. 电梯B. 压力容器C. 客运索道D. 防爆电器设备6.预先危险分析要达到的基本目标是(ABCD)A. 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危害B. 鉴别产生危害的原因C. 估计和鉴别危害对系统的影响D. 将危险、危害分级7.《安全生产法》17条规定…………6方面的责任,下列属于这六方面责任的有(ABD)A. 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B. 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C. 组织完成本单位的安全评价D. 及时如实报告安全生产事故8.下列属于常用的危险辨

高级评茶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

精心整理高级评茶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 准考证号:姓名:分数: 6.色泽浑暗是名优绿茶的致命缺点,主要原因是() A现采现制;B干燥温度较高,时间短; C选用大叶种鲜叶;D炒制多杨抖。 7.茶汤“起釉”的原因是() A泡茶用水含有Fe;B茶叶茸毛含量多; C灰尘含量多;D制作过程污染机油。 8.在()以下,茶叶褐变现象不会发生,经一年贮存仍保持原有色泽。 A0℃B5℃C10℃D15℃

9.茶叶“回潮”是因为茶叶具有()特性 A吸附性B吸湿性C陈化性D光化反应 10.审评名优绿茶,宜用()用茶量 A3gB4gC5gD7g 11.西湖龙井宜采用()方式 A上投法B中投法C下投法D随意 12.“南风火”天气会使茶叶香气() A青气B香气淡飘C日晒味D闷黄味 13.秋冬茶要形成翠绿、高香品质,宜采用()做青技术A C 14. A 15. A 16. A 17. A 18. A特级 19. A 20. A特级 21. A C 22. A香气淡飘B青气味C日晒味D水闷味 23.外形特征“尚圆结、色欠润”属于珠茶()级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24.()名茶具有“三绿透三黄”之特色 A黄山毛峰B都匀毛尖C望府银毫D临海蟠毫 25.()名茶品质优异,号称“下煞人香” A武夷肉桂B黄金桂C东方美人D洞庭碧螺春 26.洞庭碧螺春属于()类绿茶 A长炒青B圆炒青C扁炒青D蒸青 27.平水珠茶属于()类绿茶

A圆炒青B长炒青C扁炒青D晒青 28.外形特征“尚嫩、较紧结、深绿”属于蒸青绿茶()级 AEE级BE级CS级D一级 29.圆炒青叶底特点是() A黄绿明亮B深绿较壮实C嫩绿匀整D暗褐 30.西湖龙井“老火糙米色”主要原因是() A早春气温低又早采B茶园遮荫 C高温辉锅D夏秋茶转制龙井 31.茶汤呈“粉红色”的原因是() A“CTC 32. A 33. A 34. A 35. (A 36. (A 37. (A (C 38. (A 39. (A 40. (A 41.下列()会影响评茶室空气的纯净度。 (A)北面开窗,南面开门(B)油漆时用新鲜猪血上色(C)水槽落水不设盛水弯头(D)增设气窗 42.玉绿茶属于()类绿茶 (A)长炒青(B)圆炒青(C)扁炒青(D)蒸青 43.西湖龙井茶属于()类绿茶 (A)长炒青(B)圆炒青(C)煸炒青(D)晒青 44.为达到光线明快,审评室墙宜刷成()色 (A)青色(B)绿色(C)奶黄色(D)白色 45.有下列()的人员不适合当评茶员

评茶员理论考试题目

评茶员理论考试题目 一、选择题: 乌龙茶泡茶水温最好是() A、100℃ B、80℃ C、60℃ D、50℃ 2、绿茶审评茶水比例是() A、1:100 B、1:50 C、1:30 D、1:22 3、乌龙茶审评以()为主 A、外形、香气 B、外形、滋味 C、外形、叶底 D、外形、汤色 4、白茶分类依采摘老嫩可分为() A、大白、小白、水仙白 B、银针、白牡丹、寿眉 C、大白、银针 D、小白、白牡丹 5、审评室遮光斗在() A、东窗 B、南窗 C、西窗 D、北窗 6、审评时在茶汤中加入1/10牛奶的是() A、绿茶 B、乌龙茶 C、白茶 D、红碎茶 7、茉莉花茶审评第二次冲泡是闻茶叶的() A、香气的鲜灵度 B、香气的浓度 C、香气的纯度 D、香气的浓度和纯度 8、绿毛茶用的审评杯是() A、250毫升 B、200毫升 C、150毫升 D、110毫升 9、品质特征为白色茸毛多,汤色浅淡或浅杏黄的是() A、绿茶 B、红茶 C、黄茶 D、白茶 10、外形条索壮结重实,叶端扭曲,色泽油润,间带沙绿蜜黄(鳝皮色)不,具有“三节色”的特征; 内质香气浓郁清长,岩韵明显,滋味醇厚,爽口回甘,汤色清澈,呈橙红色,叶底肥柔,“绿叶红镶边是()闽北乌龙茶B、闽南乌龙茶C、工夫红茶D、黑茶 11、干茶审评外形四个因子为() A、条索、色泽、整碎、净度 B、条索、老嫩、色泽、整碎、 C、条索、老嫩、色泽、净度 D、条索、老嫩、整碎、净度 12、碧螺春的外形是() A、圆条形 B、圆珠形 C、扁片形 D、螺旋形 13、外形色泽没有光泽的茶叶是() A、新茶 B、陈茶 C、绿茶 D、红茶 14、要求快看汤色的是() A、绿茶 B、红茶 C、乌龙茶 D、白茶 15、对甜味最敏感的是() A、舌尖 B、舌前两侧 C、舌面 D、舌根 16、初制工序为杀青、揉捻、干燥的是() A、绿茶 B、红茶 C、黄茶 D、白茶 17、品质特征为白色茸毛多,汤色浅淡或浅杏黄的是() A、绿茶 B、红茶 C、黄茶 D、白茶 18初制关键工序为做青的是() A、乌龙茶 B、红茶 C、黄茶 D、白茶 19、碧螺春的外形是() A、圆形 B、圆条形 C、扁片形 D、螺旋卷曲形

安全评价人员培训试题

安全评价人员培训试题 安全评价人员培训试题单位:姓名:得分:一、填空题(下列各题中给出了一些括号,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在括号里。共18个空,每空1分,计18分。)1、狭义的危险是指系统中的特定危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和()的结合。 2、按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第“安监管技装字[2002]45号”文件,安全评价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 3、安全预评价是根据()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存在的危险、危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技术设计和安全管理建议的过程。 4、“三同时”是指生产经营单位的新建、()、扩建工程项目的(),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二十五条规定,矿山建设项目和用于生产、()危险物品的建设项目,应当分别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安全条件论证和安全评价。 6、根据《生产过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13816-92),将危险危害因素分为6大类、37个小类。这6大类分别是:()危险、危害因素,化学性危险、危害因素,生物性危险、危害因素,()危险、危害因素,行为性危险、危害因素和其他危险、危害因素。

7、所谓事故预防原理,主要是阐明(),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采取措施防止事故的理论体系。它以()为研究对象,探讨事故致因因素及其相互关系、()等方面的问题。 8、防止人失误的技术措施有用机器代替人、()、耐失误设计、警告和()等。 9、现代安全管理的特征是()、()、全方位安全管理和全天候安全管理。 10、风险管理是构成管理过程的必要组成部分,涉及多方面的因素,其基本过程包括确定范围与目标、危险辨识、()、风险处理和(),整个过程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 二、选择题(下列各题中都给出了4个答案,依次为A、B、 C、D,其中至少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在后边的括号里。共10题,每题1分,计10分。)1、危险是事故可能性与事故严重性的结合,所以()A.事故的可能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B.事故的严重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C.事故严重性越大,危险就越大。D.当事故可能性相同时,危险与事故严重性无关。 2、安全评价是一个行为过程,该过程包括:()A.项目工程的可行性研究。B.评价危险程度。C.确定危险是否在可承受的范围。D.项目的施工图设计。 3、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验收评价的设计文件依据是项目()A.可行性研究报告。B.建议书。C.施工图设计。D.设计说明书。

评茶员理论考试题目

评茶员理论考试题目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评茶员理论考试题目一、选择题: 乌龙茶泡茶水温最好是() A、100℃ B、80℃ C、60℃ D、50℃ 2、绿茶审评茶水比例是() A、1:100 B、1:50 C、1:30 D、1:22 3、乌龙茶审评以()为主 A、外形、香气 B、外形、滋味 C、外形、叶底 D、外形、汤色 4、白茶分类依采摘老嫩可分为() A、大白、小白、水仙白 B、银针、白牡丹、寿眉 C、大白、银针 D、小白、白 牡丹 5、审评室遮光斗在() A、东窗 B、南窗 C、西窗 D、北窗 6、审评时在茶汤中加入1/10牛奶的是() A、绿茶 B、乌龙茶 C、白茶 D、红碎茶 7、茉莉花茶审评第二次冲泡是闻茶叶的() A、香气的鲜灵度 B、香气的浓度 C、香气的纯度 D、香气的浓度和纯度 8、绿毛茶用的审评杯是() A、250毫升 B、200毫升 C、150毫升 D、110毫升 9、品质特征为白色茸毛多,汤色浅淡或浅杏黄的是() A、绿茶 B、红茶 C、黄茶 D、白茶

10、外形条索壮结重实,叶端扭曲,色泽油润,间带沙绿蜜黄(鳝皮色)不,具有“三节色”的特征; 内质香气浓郁清长,岩韵明显,滋味醇厚,爽口回甘,汤色清澈,呈橙红色,叶底肥柔,“绿叶红镶边是()闽北乌龙茶B、闽南乌龙茶C、工夫红茶 D、黑茶 11、干茶审评外形四个因子为() A、条索、色泽、整碎、净度 B、条索、老嫩、色泽、整碎、 C、条索、老嫩、 色泽、净度D、条索、老嫩、整碎、净度 12、碧螺春的外形是() A、圆条形 B、圆珠形 C、扁片形 D、螺旋形 13、外形色泽没有光泽的茶叶是() A、新茶 B、陈茶 C、绿茶 D、红茶 14、要求快看汤色的是() A、绿茶 B、红茶 C、乌龙茶 D、白茶 15、对甜味最敏感的是() A、舌尖 B、舌前两侧 C、舌面 D、舌根 16、初制工序为杀青、揉捻、干燥的是() A、绿茶 B、红茶 C、黄茶 D、白茶 17、品质特征为白色茸毛多,汤色浅淡或浅杏黄的是() A、绿茶 B、红茶 C、黄茶 D、白茶 18初制关键工序为做青的是() A、乌龙茶 B、红茶 C、黄茶 D、白茶

安全评价人员考试模拟试题

安全评价人员考试模拟试题 安全评价人员考试模拟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都给出了4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在后边的括号里.每题0.5分,.) 1,危险是事故可能性与事故严重性的结合,所以() A.事故的可能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 B.事故的严重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 C.事故严重性越大,危险就越大. D.当事故严重性相同时,危险与事故可能性无关. 2,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依据的设计文件是项目() A.可行性研究报告. B.建议书. C.施工图设计. D.设计说明书. 3,皮特森(PEtErsEn)人失误致因分析,认为过负荷,人机学方面的问题和决策错误是造成() A.人失误的原因. B.机械失控的原因. C.危险化学品失控的条件. D.能量意外释放的因素. 4,在安全评价中以()作为衡量安全与危险的标准. A,可接受的危险;B,社会允许危险;C,固有的危险; 5,一个厂房建有包括三个工段的生产线,可据情将其划分为() A,一个评价单元

B,两个评价单元 C,三个评价单元 D,三个评价单元以上 6,系统安全认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系统中存在的() A.危险源. B.人工作业. C.机械. D.人工作业与机械. 7,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依据的设计文件是项目() A.可行性研究报告. B.建议书. C.施工图设计. D.设计说明书. 8,专家评审后的预评价报告由()审批. A,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 B,预评价单位主管部门 C,建设单位主管部门 D,工会,卫生,劳动行政,消防部门 9,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生产或贮存危险物质,当单元中的危险物质数量大于或等于临界量时就构成重大危险源. B.重大事故隐患就是重大危险源. C.生产场所的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临界量与贮存区的不相同. D.能够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是重大危险源.

2017年评茶员中级工鉴定试题

2017年评茶员中级工鉴定试题 单位:准考证号码: 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四个选项中有一个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题号填在括号内。每题2分,30小题,共计60分) 1、茶叶“失风”是因为茶叶具有()。 A吸湿性B吸附性C陈化性D光化反应 2、根据黄金桂品种的特点,宜采用()做青技术。 3 4、审评杯宜要选用()。 A细腻白瓷杯B青花瓷杯 C紫砂杯D玻璃杯 5、有下列()人员不适合当评茶员。 A口才较差B无传染病 C色盲D容貌一般 6、香气审评,品种香应注意区别()。 A高山、低山、洲地之别B品种香、产地香、季节香 C春茶、夏署茶、秋茶之分D茶类香、地域香 7、汤色审评,茶汤正常色应区别()。

A明亮、晦暗、混浊B色度、亮度、混浊度 C浓淡、深浅D金黄、橙黄、清黄 8、(???)名茶素有“味厚,色翠,香馨、汤清”之誉。A庐山云雾茶?B西湖龙井? C铁观音?D洞庭碧螺春 9、()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香槟乌龙”。 A文山包种B冻顶乌龙 C铁观音D高山乌龙茶 A C3g茶叶、100℃开水、150ml杯、10 D5g茶叶、100℃开水、150ml杯、5分钟 12、名优绿茶外形主要看()。 A色泽、造型B色泽、嫩度 C色泽、整碎D色泽、条索 13、扁炒青外形评审主要看()。 A色泽、嫩度B整碎、条索 C色泽、形态D条索、净杂 14、洞庭碧螺春香气清香持久带()。 A兰花香B花果香

C栗香D甜香 15、茶汤呈“棕色乳状凝体”的原因是()。 A茶汤温度下降产生冷后浑B“CTC”茶加奶 C优异敬亭绿雪茶汤“雪飘”D茶叶茸毛含量较多16、小种红茶的松烟香或桂圆香属于()。 A茶类香B品种香 C地域香D附加香 17、春茶的祁红具有特殊的“玫瑰香”属于()。 19、茶叶“花杂”的原因是()。 A精致茶大小或长短不一B C色泽杂乱、净度较差花杂D 20、乌龙茶汤色的品质系数(权数)为()。 A30%B25%C5%D只做参考 21、乌龙茶的产品分为()。 A铁观音、色种B正茶、副茶 C粗茶、细茶D茶梗、茶朴 22、茶叶“串味”是因为茶叶具有()。 A吸湿性B吸附性

安全评价试题集

安全考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中都给出了4个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正确的答案填在后边的括号里。每题0.5分,。) 1、危险是事故可能性与事故严重性的结合,所以() A.事故的可能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 B.事故的严重性增大1倍,危险就增大1倍。 C.事故严重性越大,危险就越大。 D.当事故严重性相同时,危险与事故可能性无关。 2、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依据的设计文件是项目() A.可行性研究报告。 B.建议书。 C.施工图设计。 D.设计说明书。 3、皮特森(PEtErsEn)人失误致因分析,认为过负荷、人机学方面的问题和决策错误是造成() A.人失误的原因。 B.机械失控的原因。 C.危险化学品失控的条件。 D.能量意外释放的因素。 4、在安全评价中以()作为衡量安全与危险的标准。 A、可接受的危险; B、社会允许危险; C、固有的危险; 5、一个厂房建有包括三个工段的生产线,可据情将其划分为() A、一个评价单元 B、两个评价单元 C、三个评价单元 D、三个评价单元以上 6、系统安全认为,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系统中存在的() A.危险源。 B.人工作业。 C.机械。 D.人工作业与机械。 7、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依据的设计文件是项目() A.可行性研究报告。 B.建议书。 C.施工图设计。 D.设计说明书。

8、专家评审后的预评价报告由()审批。 A、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 B、预评价单位主管部门 C、建设单位主管部门 D、工会、卫生、劳动行政、消防部门 9、按照《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0),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生产或贮存危险物质,当单元中的危险物质数量大于或等于临界量时就构成重大危险源。 B.重大事故隐患就是重大危险源。 C.生产场所的重大危险源的物质临界量与贮存区的不相同。 D.能够导致重大事故发生的危险源是重大危险源。 10、海因里希关于死亡、重伤、轻伤的比例为() A.1:10:100。 B.1:30:100。 C.1:30:300。 D.1:29:100。 11、建设项目安全卫生验收评价完成后,评价报告应由()报送安全生产综合管理部门。 A、验收评价承担单位 B、建设单位 C、设计单位 D、施工单位 12、穿防护服或戴防毒面具符合安全技术措施()的原则 A消除B预防C减弱D隔离 13、安全现状综合评价是在()时进行 A早期故障阶段B偶然故障阶段C系统有效寿命期D系统寿命期内 14、在建设项目()进行安全验收评价 A在项目建设过程中 B在项目试生产之前 C在项目试生产正常后,正式投产之前 D在项目正式投产之后 15、任何事物都带有一定的延续性,这一特性反映出()。 A相关性原理B类推原理C惯性原理D量变到质变原理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答案中至少有两个是正确的;每题1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特种设备是指国家认定的,因设备本身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容易发生事故,且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人身伤亡及重大经济损失的危险性较大的设备。下列属于特种设备的是() A.电梯 B.厂内机动车辆 C.客运索道 D.防爆电气设备

高级评茶员考试理论复习题库

高级评茶员理论复习题 一、判断题 1、()制定标准、贯彻实施标准、修订标准、在贯彻实施标准,以获得最佳秩序和社会效益的过程叫标准化。 2、()强制性标准的表达方式是“**/T”。它是保障人体健康、人身财产安全的标准,也是在法律、法规中规定强制执行的标准。 3、()名优绿茶大多数采用细嫩的芽叶经过精加工而成,在饮用时,为了保持其香味的鲜爽,一般采用80—90度水温冲泡名优绿茶。因此,在名优绿茶感官评审时,我们选择90度的水温进行冲泡。 4、()抖筛是茶叶在筛面作回旋运动,使短的或小的横卧落下筛网,长的或大的留在筛面,以分离出茶叶的长短或大小。 5、()加工中可以利用风扇的风力来分离毛茶的轻重,并按轻重不同排队,以此来决定茶叶级别的高低。 6、()高温加速茶氨酸的分解代谢。一芽三叶新梢氨基酸含量一般是春茶浓度高,秋茶次之,夏茶最低。 7、()纬偏低茶区的特点是年平均气温高,地表接受的光辐射量也较多,年生长期也较长,往往有利于碳素代谢,因而对茶叶品质有得要作的多酚类易于形成积累,而含氮化合物含量相对较低。因此纬度偏低茶区适制绿茶。 8、()多云雾和高湿度,增强了漫射效应,有利于芬香物质的形成。而较大的昼夜温差又有利于光合产品的积累,使蛋白质、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含量增加,不利于茶叶品质的形成。 9、()茶叶贮藏过程中,茶叶香气会不断下降,随着时间的推移,新茶特有的清香被丧失,陈伟也逐渐显露。茶叶中脂类物质的氧化和水解脂类物质的氧化是引起绿茶陈化和香气劣变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10、()为什么提高茉莉花茶香气的浓度,生产上常用白兰花打底,使茉莉花茶混有白兰花的香气。一般来说,茉莉花中白兰花的香气越浓,说明打底技术越高,品质越好。 11、()据研究显示,饮用茉莉花茶可以疏肝解毒、理气调经。少女月经期应多饮茉莉花茶。 12、()经常坐在电脑前的荧屏族不要常常饮茶,因为茶叶中的咖啡碱、茶多酚等物质,他们会增加视觉疲劳。 13、()渥堆工艺是普洱茶工艺的关键,晒青毛茶通过潮水渥堆,茶叶中多酚类化合物在水热的作用下进行缓慢氧化,以形成普洱茶特有的色、香、味。 14、()由福鼎大白茶、政和大白茶品种的一芽一、二叶味采摘标准鲜叶制成的称之为“白牡丹”。由其它品种一芽、二叶为采摘标准鲜叶制成的称之为“寿眉”。 15、()铁观音品种按其叶形、颜色不同分成几个品系,黄观音是铁观音品系的一种,由于其色泽偏黄才被称为黄观音。 16、()茶叶标准有国家标准、行业标注、地方标注与企业标准,标准的级别越高,标准中的各项指标要求也越严。 17、()国际标准化管理委员会的英文名称是:Standardization Administration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简称SAC。 18、()开汤审判采取双杯法可降低由于称重、冲泡等因素的不一致性所造成的的偶然性误差。 19、()圆筛是茶叶在筛面作回旋运动,使短的或小的横卧落下筛网,长的或大的留在筛面,以分离出茶叶的长短或大小。 20、()抖筛是茶叶在筛面作往复抖动,使长形的或细紧的茶条斜穿筛网,圆形的或粗大的茶头留在筛面,以分离出茶叶的长圆和粗细。因此达到茶叶分级的目的。 21、()叶绿素是形成绿茶干茶色泽和茶汁汤色的重要成分。叶绿素本身就是一种比较稳定的物质,在贮藏过程中,叶绿素的变化很少,主要是茶多酚的变化导致了茶叶色泽的变化。 22、()光对多酚类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消长关系。光照直接影响儿茶素的总含量或多酚类混合体的组成;着光强度的和日照量的增大——多酚类物质明显减少,因此,减少光照有利于提高茶叶品质。 23、()高海拔茶园具有相对低温、高温和多云雾的气候特征,相对低温导致茶叶生长缓慢,有利于维持新稍组织中高浓度的可溶性含氮化合物,适宜氨基酸和香气物质的形成,有益于高品质茶叶的形成。 24、()为了提高茉莉花香气的浓度,改进茉莉花香型,生产上常用少量的白兰花打底,使茶坯有少许白兰花香味底香。但白兰花打底用花量不宜过多,否则茉莉花茶的香气带有浓厚的白兰花香,审评时称为“透兰”。 25、()经常坐在电脑前的荧屏族应常饮茶,茶中含有维生素等维持视觉正常的物质,还有β-胡萝卜素、钼、钙、脂多糖、茶多酚类物质,它们有减轻视觉疲劳和防辐射的效用。 26、()患有缺铁性贫血人不宜饮茶。因为茶中的鞣酸会使食物中的铁形成不被人体吸收的沉淀物,加重贫血。 27、()晒青毛茶制作后,因其后续工序的不同分为“熟茶”和“生茶”。“生茶”是指晒青毛茶精加工后不经过渥堆工序而完全靠自然转化而成的不成熟的茶。 28、()将干的紧压晒青产品茶放入潮湿环境中(仓库里采取加水的办法使其相对湿度达80%以上)也有将人工发酵的普洱茶放在潮湿的环境中让其快速转化的普洱茶称为湿仓普洱茶。并且,后者的品质优于前者。 29、()铁观音既是茶树品种名称,也是茶叶商品产品。铁观音茶经十道工序精制而成。成品茶兼有红茶之甘醇,绿茶之清香,并且具有自然兰花香气。铁观音这种特殊的风格常称为“观音韵”以区别于其他品种所制的乌龙茶。“观音韵”只有

安全评价试题A答案

安全评价试题A答案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1.5分,共45分,试题答案填写在对应的表格中) 1.下列事故应急预案的要素中不属于应急准备的要素是(D)。 A.机构与职责 B.教育、训练与演练 C.互助协议 D.接警与通知 2.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生产方针,提高建设项目初期设计本质安全程度的安全评价方法是(?C )。 A.安全验收评价 B.安全现状综合评价 C.安全预评价 3. 不属于安全评价的基本程序的是(A )。 A.督促整改措施的实施 B.危险识别与分析 C.编制评价报告 D.定性、定量评价 4. 造成事故发生的原因是很复杂,在采取措施时,就应分清轻重缓急,优先解决事故树的关键基本事件和最重要事件。反映基本事件的重要程度是( A)。 A.结构重要度 B.事故百分比 C.临界重要度 D.关键重要度 5.在安全防护装置的设置的原则中以操作人员所站立的平面为基准,凡高度在( A)以内的各种运动零部件应设防护。 C.2m 6下列安全色中,表示注意和警告的是( B) A.红色 B.黄色 C.绿色 D.蓝色 7. 在安全评价中以(A)作为衡量安全与危险的标准。

A、可接受的危险; B、社会允许危险; C、固有的危险; D、现实的危险 8. 进行建设项目安全预评价依据的文件是项目(A ) A. 可行性研究报告 B. 建议书 C. 施工图设计 D. 设计说明书 9. (B )是为已经完成的活动或达到的结果提供客观证据的文件。 A.检查表 B.记录 C.管理手册 D.评价资料 10. 下列有关漏电保护器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 漏电保护器在日常使用中,不可在通电状态下按试验按钮来检验其是否灵敏可靠 B.漏电保护器安装点以后的线路不可以对地绝缘 C.漏电保护器安装点以后的线路可以对地绝缘 D. 漏电保护器既可以用来保护人身安全,还可用来对低压系统或设备的对地绝缘状况起到监督作用 11. 参照《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综合考虑起因物、引起事故的诱导性原因、致害物、伤害方式等,将危险因素分为(B)类。 A.21B.20C.13D.14 12. 下面 (D ) 危险源属于第一类危险源。 A. 高速公路上浓雾茫茫 B.集聚人群 C.建筑物 D. 有毒物质 13. 所有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都等于( A) 时,概率重要系数等于结构重要系数。 A.1/2 B.1/3 C.1/4 D.1 14. 道化学火灾、爆炸指数评价中,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与安全措施补偿系数的乘积为 (C ) A.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 B.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C.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 D.最大财产损失

中级评茶员考试试题精选15247

中级评茶员考试试题精选 4、来样标签上标明S100,问此茶样是()。 (A)铁观音;(B)色种;(C)黄金桂;(D)观音细茶。 7、茶叶“失风”是因为茶叶具有()。 (A)吸湿性;(B)吸附性;(C)陈化性;(D)光化反应。 12、根据黄金桂品种的特点,宜采用( )做青技术。 (A)轻晒轻摇,发酵稍轻;(B)轻晒重摇,发酵稍轻; (C)重晒轻摇,发酵充分;(D)重晒重摇,发酵充足。 16、主评未评出优次时,副评()。 (A)不宜穿插参与评茶;(B)邀请第三者复评; (C)与主评评议;(D)主持评茶。 17、审评杯宜要选用()。 (A)细腻白瓷杯;(B)青花瓷杯;(C)紫砂杯;(D)玻璃杯。 19、有下列()的人员不适合当评茶员。 (A)口才较差;(B)无传染病;(C)色盲;(D)容貌一般。 29、香气审评,品种香应注意区别() A、高山、低山、洲地之别 B、品种香、产地香、季节香 C、春茶、夏署茶、秋茶之分 D、茶类香、地域香 30、汤色审评,茶汤正常色应区别() A、明亮、晦暗、混浊 B、色度、亮度、浑浊度 C、浓淡、深浅 D、金黄、橙黄、清黄 35、()名茶素有“香馨、味厚、色翠、汤清”四绝之美誉。 A、西湖龙井 B、庐山云雾茶 C、铁观音 D、洞庭碧螺春 42、()在国际市场上被誉为“香槟乌龙” A、文山包种 B、冻顶乌龙 C、木栅铁光音 D、高山乌龙茶 43、碧螺春属于()外形名茶。 A、扁形 B、针形 C、螺型 D、片型 47、名优绿茶外形主要看() (A)色泽、造型(B)色泽、嫩度(C)色泽、整碎(D)条索、色泽50、扁炒青外形评审主要看()。 (A)嫩度、色泽(B条索、整碎(C)色泽、形态(D)条索、净杂 60、洞庭碧螺春香气青香持久带()。 (A)兰花香(B)花果香(C)栗香(D)甜香 63、茶汤呈“棕色乳状凝体”的原因是()。 (A)茶汤温度下降产生冷后浑(B)“CTC”茶加奶(C)优异敬亭绿雪茶汤“雪飘”(D)茶叶茸毛含量较多 64、小种红茶的松烟香或桂圆香属于()。 (A)茶类香(B)品种香(C)地域香(D)附加香 65、春茶的祁红具有特殊的“玫瑰香”属于()。 (A)品种香(B)季节香(C)产地香(D)茶类香 66、安溪石山铁观音具有独特幽香岩韵属于()香。 (A)茶类香(B)品种香(C)地域香(D)附加香

安评考试模拟试题3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第1至80题,每题1分,共80分。 1.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不服从管理,违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或者操作规程,但未造成重大事故,应( ) 。 A.追究刑事责任B.给予教育批评和处分 c.给予警告D.扣发奖金 2.国家对危险化学品经营实行( )制度。 A.专营B.许可证 c.审批D.调控 3.生产、储存、使用剧毒危险化学品的单位,应当对本单位的生产、储存装臵进行一次安全评价。( ) A.每一年B.每三年 c.每二年D.每四年 4.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安全生产管理应建立机制。( ) A.奖励与惩罚B.安全长效 c.短期安全D.安全监督 5.《安全生产法》是综合规范安全生产法律制度的法律,它适用于,是我国安全生产法律体系的核心。( ) A.所有人员B.所有工作 c.工厂和矿山企业D,所有生产经营单位 6.进行行政处罚的决定时,有三种不同的行政处罚程序,即( ) A.一般程序、特殊程序和听证程序B.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完整程序c简易程序、一般程序和听证程序D.一般程序、特殊程序和取证程序7.《烟花爆竹劳动安全技术规程》(GB 11652--1989)规定,药物干燥时,严禁用明火直接烘烤药物,烘房温度不得超过。( )

A.60%B.70~C C.50%D.40~C 8.安全评价资质管理由现行安全评价类别管理调整为按管理。( ) A.地区分类B.地域分类 c.业务分类D.行业分类 9.《作业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公约》的发布机构是。( ) A.国际劳工组织大会B.联合国 c.国际标准化组织D.世界卫生组织 10.根据《安全生产法》,国家对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实行制度。( ) A.监控B.报废 c.淘汰D.限制 11.下列关于灭火器及喷水灭火系统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干粉灭火器适用于扑灭可燃固体(如木材、棉麻等)、可燃液体(如石油、油脂等)、可燃气体(如液化气、天然气等)以及带电设备的初期火灾,是目前国内外油类火灾基本的扑救方式 B.泡沫灭火器适用于扑灭A类(木材、棉麻等固体物质)和B类(石油、油脂等可燃液体)的初期火灾 c.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一种固定自动灭火系统,它具有自动灭火和自动报警功能 D.细水雾灭火系统灭火效率高,同时对环境无影响,它能够替代卤代烷等对环境有破坏的灭火器 12.下列关于危险化学品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技术说法错误的是。( ) A.托运危险物品必须出示有关证明,到指定的铁路、交通、航运等部门办理手续 B.运输爆炸、剧毒和放射性物品,应指派专人押运,押运人员不得多于2人

评茶员考试题库(

选择题 1.带电灭火不宜选用()灭火器。 A.二氧化碳灭火器 B.干粉灭火器 C.泡沫灭火器 D.1211灭火器 2.样茶匾是用竹编成的()器具。 A.椭圆形 B.圆形 C.正方形 D.长方形 3.制作乌龙茶最关键的加工工艺是()。 A.做型 B.萎凋 C.杀青 D.做青 4.一般产品的标准大多用()鉴定。 A.数据 B.图片 C.文字 D.表格 5.审评乌龙茶选110ml的盖碗,请问其投茶量是()。 A.3g B.4g C.5g D.7g 6.外形特征“条索细嫩竖直匀称,芽毫显露”,属于烘青绿茶毛茶()毛茶标准样。 A.三级 B.二级 C.四级 D.一级 7.若用未沸滚的水冲泡茶叶,则茶叶中水浸出物含量()。 A.不变 B.无法测量 C.增加 D.减少 8.制定标准,能够促进企业()和技术进步。 A.技术研究 B.技术改造 C.管理水平 D.经营发展 9.香气纯正、(),无杂异气味的为甲档压制茶。 A.高爽 B.高远 C.高深 D.高尚 10.圆炒青在香气鉴别上主要看它的清高、清正、()程度。 A.醇正 B.纯合 C.醇和 D.纯正 11.以等级实物标准样为依据,某茶品质总分为70分,应定为()。 A.二级 B.三级 C.一级 D.四级 12.白茶的基本加工工艺流程是()。 A.萎凋—揉捻—发酵—干燥 B.杀青—揉捻—干燥 C.晒青—做青—炒青—整形—烘干 D.萎凋—干燥 13.茶叶包装标签应使用规范的汉子,可同时使用()或少数民族文字以及外文。 A.拼音 B.箭头 C.线条 D.图片

14.叶底为焦片、焦叶的更次,()、烂叶为劣变茶。 A.全摊开 B.变质叶 C.有斑点 D.暗淡叶 15.黑茶评比条索时,要看是否紧卷,下盘茶是否比例大、()。 A.手感轻 B.手感沉 C.身骨轻 D.身骨重 16.我国出口茶叶贸易标准样分红茶、()、特种茶。 A.花茶 B.白茶 C.黄茶 D.绿茶 17.若在包装时取样,直接()取样。 A.随意 B.按规定的抽取件数 C.间隔抽取 D.按规定的时间抽取 18.改进茶叶欠浑圆带扁的现象,要掌握加压、()原则。 A.加速 B.松散 C.压实 D.加力 19.在自然光充足的情况下,评茶较为准确,因此干评台应()。 A.直射光照射得到的地方 B.南向窗下 C.北向窗下 D.西照窗下 20.一般来说,适宜闻香气温度()度左右。 A.45-55 B.45-70 C.50-80 D.30-60 21.以下为茶叶审评的茶样盘的规格是()。 A.240mm×240mm×30mm B.260mm×160mm×30mm C.230mm×230mm×33mm D.100mm×100mm×15mm 22.条索指外形的()和紧结度。 A.形态 B.大小 C.粗细 D.长短 23.某批大宗绿茶外形得分为87分,内质香气得分88,滋味86,,汤色89,叶底87,则该批大宗绿茶总得分为()。 A.87.1 B.87.2 C.87.0 D.87.4 24.茶叶标准样具有相对应的()。对指导茶叶生产和茶叶贸易有促进作用。 A.规范性 B.标准性 C.稳定性 D.指导性 25.绿茶应具备“()”的品质特征。 A.陈香陈醇 B.天然花果香 C.黄汤黄叶 D.清汤绿叶 26.白茶的茶汤以杏黄、()、浅黄清澈明亮为好。

2019年整理安全评价师三级考试试题_doc资料

三级考试: 基础知识: 全部为选择题,其中单选58个,每题一分。 多选题每题2分,共42分,多选少选错选都不得分。 考试内容,法律法规题几乎没有,防火防爆、矿山、建筑、危险化学品等基础知识考了不少,几乎全部为三级能力那本书上的知识 上午单项多项 下午又有单项多项,然后就是四道分析题,一道案例题。其中一道分析题是:给出八个数据,然后要求用“Q值检验法”判断这些数据中有没有不合理的数值。10分专业能力考试,分单项选择10题10分;多项选择10题20分;简答题4题40分;论述题1题30分. 综合能力考试,时间2个半小时,单选10个每题一分,多选10个每题2分, 情景案例4个题每题10分,最后一道大题综合应用30分(有4小问)。 选择题内容几乎全是三级能力教材上的,有的甚至是书上的例题!主观题的知识点在书中也全部能找到。 简答题: 1简答是根据给出的条件编写预评价报告结论 2简答根据给出的条件辩识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 3简答根据给的条件计算,考的是Q值计算法 4简答根据给的条件,以2个危险有害因素辩识标准辨识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论述题: 1)根据给出的情景,补充验收评价条件 2)填写完整否定型检查表的“现场记录和结果” 3)根据检查表提出安全对策措施 4)给3问中的措施分类 部分考题: 单项选择题 1.根据《国务院关于预防煤矿生产安全事故的特别规定》,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和矿长未依法取得矿长资格证、矿长安全资格证的煤矿,不得从事生产;擅自从事生产的,属非法煤矿。(D) A.勘查许可证、煤炭经营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 B.煤炭经营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采矿许可证 C.勘察许可证、采矿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 D.采矿许可证、安全生产许可证、煤炭生产许可证 2.根据《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的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的车辆,必须配备必要的()和防护用品。(D) A.医疗救护人员;B.技术指导人员 C.车辆动态稳定装置;D.应急处理器材 3.按照预防原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应该做到预防为主,通过有效的管理和技术手段,减少和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下列论述不符合预防原理的是()。(D)A.事故后果以及后果的严重程度都是随机的,难以预测的 B.只要诱发事故的因素存在,发生事故是必然的 C.从根本上消除事故发生的可能性,是本质安全的出发点 D.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时,要以安全为主

高级评茶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

高级评茶员职业技能鉴定理论考试 准考证号: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共80小题,每小题1分,共80分) 1.()名茶素有“香馨味厚色翠汤请”四绝之美誉。 A 西湖龙井; B 庐山云雾茶; C 铁观音; D 洞庭碧螺春。 2.西湖龙井“体型肥胖外表带茸毛色泽灰暗或暗绿”的原因() A 早春气温低又早采; B 茶园遮阴; C 高温辉锅; D 外地鲜叶在龙井产地炒制。 3.洞庭碧螺春香气青香持久带() A 兰花香; B 花果香; C 栗香; D 甜香。 4.茶叶含水量在()下较耐贮藏。 A 3-5%; B 6%; C 9%; D 12%。 5.茶叶“串味”是因为茶叶具有()特性。 A 吸湿性; B 吸附性; C 陈化性; D 光化反应。 6.色泽浑暗是名优绿茶的致命缺点,主要原因是() A 现采现制; B 干燥温度较高,时间短; C选用大叶种鲜叶; D 炒制多杨抖。 7.茶汤“起釉”的原因是() A 泡茶用水含有Fe; B 茶叶茸毛含量多; C 灰尘含量多; D 制作过程污染机油。 8.在()以下,茶叶褐变现象不会发生,经一年贮存仍保持原有色泽。

A 0℃ B 5℃ C 10℃ D 15℃ 9.茶叶“回潮”是因为茶叶具有()特性 A 吸附性 B 吸湿性 C 陈化性 D 光化反应 10.审评名优绿茶,宜用()用茶量 A 3g B 4g C 5g D 7g 11.西湖龙井宜采用()方式 A 上投法 B 中投法 C 下投法 D随意 12.“南风火”天气会使茶叶香气() A 青气 B 香气淡飘 C 日晒味 D 闷黄味 13.秋冬茶要形成翠绿、高香品质,宜采用()做青技术 A 轻晒轻摇,发酵稍轻 B 轻晒重摇,发酵稍轻 C 重晒轻摇,发酵充分 D 重晒重摇,发酵充分 14.下列()有碍于品茶室空气新鲜 A 增设气窗 B 落水管设盛水弯头 C 地板打蜡 D 远离实验室 15.()适宜纸包和纸袋装茶叶 A 灰藏法 B 抽气充氮 C 低温贮藏 D 仓库贮存 16.抽气充氮是保管茶叶较先进的方法,问小包装应用()包装 A 聚乙烯袋 B 聚脂聚乙烯袋 C 聚脂铝箔聚乙烯袋 D 铝箔袋 17.“西湖龙井”标准样分为() A 特、一至三级 B 一至三级 C 一至四级 D 特一、特二、一至四级 18.外形特征“细嫩、紧直、有苗峰显”属于特珍()级 A 特级 B 一级 C 二级 D 珍眉一级 19.外形特征“一芽二叶开展、较扁平”属于西湖龙井()级 A 特三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 20.外形特征“圆结重实、光滑、墨绿光亮”属于珠茶()级 A 特级 B 一级 C 二级 D 三级 21.茶叶做青阶段产生红梗红叶的原因() A 茶坯堆积过久,发酵过度 B 杀青叶温度过低 C 初包揉,叶子在茶巾内时间过长 D 鲜叶堆积过久,堆温过高 22.雨水青叶无法正常萎凋,将会产生() A 香气淡飘 B 青气味 C 日晒味 D 水闷味 23.外形特征“尚圆结、色欠润”属于珠茶()级 A 一级 B 二级 C 三级 D 四级 24.()名茶具有“三绿透三黄”之特色 A 黄山毛峰 B 都匀毛尖 C 望府银毫 D 临海蟠毫 25.()名茶品质优异,号称“下煞人香” A 武夷肉桂 B 黄金桂 C 东方美人 D 洞庭碧螺春 26.洞庭碧螺春属于()类绿茶

安全评价考试试题

填空题 1、常用的防坠落护具有安全带、安全绳和________三类。(安全网) 2、在对机械进行安全风险评价时应综合考虑各种危险状态,及对每种危险状态下可能对人员造成损伤或危害健康的概率和进性全面评估(后果程度) 3、特种设备在投入使用前或者投入使用后,特种设备使用单位应当向直辖市或者设区的市的特种设备安全监督管理部门登记。登记标志应当置于或者附着于该特种设备的显著位置。(30日内) 4、生产设备的设计应进行安全性评价应按下列等级顺序选择安全技术措施:a.直接安全技术措施;b.间接安全技术措施;c. 安全技术措施。(指示性或说明性) 5、在手持工件进行磨削,或对砂轮进行手工修整时,为防止砂轮意外破裂碎块飞出伤人,人员应站立在砂轮的______方向进行操作。(侧面) 6、起重机钢丝绳的报废主要依据表面锈蚀、磨损、变形的程度,并根据标准规定的_________计算确定。绝对不允许使用报废钢丝绳。(断丝数) 7、在室外当风力大于_________时,露天工作的起重机应停止起重作业。(6级) 8、桥式起重机在工作中突然断电时,应将所有机构控制器置于_______,以防止在供电恢复时突然启动造成危险。(零位) 9、起重机的工作级别根据利用等级和_______分为8级。(载荷状态) 10、建筑施工中的不安全隐患多数存在于高处作业、交叉作业、垂直运输以及使用电气工具上,伤亡事故类型占首位是_______。(高处坠落) 防火防爆 选择题(A为答案) 1、火灾发生的必要条件是------ A 火三角 B 助燃剂 C 可燃物 D 引火源 2、时间平方规律,即火灾热释放速率随时间的平方非线形发展。建筑火灾的发展过程中------通常满足这一规律。 A发展期 B 初起期 C 最盛期 D 熄灭期 3、火灾的初期阶段,-------是反映火灾特征的主要方面。 A 烟气 B 温度 C 烟气浓度 D 特殊产物含量 4、非接触式探测器可以在离起火点较远的位置进行探测,其探测速度较快,适宜探测------的火灾。 A 发展较快 B 发展较慢 C 发生回燃 D 发生阴燃 5、目前常用的火灾危险性分析方法是古斯塔夫提出的危险度法。建筑物的火灾危险度包括火灾对建筑物本身的破坏以及对建筑物内部人员和物质的伤害两方面,对建筑物内人员和物质伤害用------来表示。 A 建筑物内火灾危险度 B 建筑物内火灾破坏度 C 建筑物火灾危险度 D 建筑物火灾破坏度 6、根据古斯塔夫提出的公式,GR(建筑物火灾危险度)的计算公式中的C指可燃物的易燃性能,根据易燃性能C分为------级。 A 4 B 6 C 5 D 7 7、根据古斯塔夫提出的公式,GR(建筑物火灾危险度)的计算公式中的W指------,根据时间长短分为7级。 A 建筑物的耐火能力 B 火灾区域对灭火活动难易程度的影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