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练习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可编辑修改word版)
(练习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可编辑修改word版)

教育心理学章节习题:第十章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提出的。

A.埃里克森

B.费斯廷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2.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称为()。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3.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A.模仿

B.从众

C.认同

D.内化

4.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斯腾伯格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5.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称之为()。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6.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7.品德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生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价值体系

D.策略系统

8.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

A.一年级

B.三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9.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11.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A.内化了的成分

B.动力性成分

C.非智力成分

D.态度的核心成分

1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向

D.道德行为

13.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

属于()。

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4.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联想而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认知性道德情感

15.()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16.表现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或当个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此时其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主要处在()。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参与

17.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18.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划分为()。

A.顺从、认同和内化

B.顺从和认同

C.逆反、认同和内化

D.认同和内化

19.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认识与体验,不知不觉受到群体压力而产生的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称为()。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感染

20.根据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的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是根据客观结果,而不是考虑主观动机。

A.自我中心阶段

B.权威阶段

C.可逆性阶段

D.公正阶段

21.人们在具有道德认识与道德情感的条件下,是否会产生相应的道德行为,主要取决于其()。

A.道德信念

B.道德动机

C.道德意志

D.道德知识

22.在柯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中,只根据行为后果是否受惩罚来

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A.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B.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好孩子”取向阶段

23.学生愿意并实际参加某项向先进人物学习的活动,其价值内化程度处于()水平。

A.组织

B.反应

C.接受

D.性格化

24.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心理特征和倾向,它是()。

A.比较稳定的

B.受先天因素制约的

C.时稳时变的

D.比较不稳定的

25.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称为态度的()。

A.认知成分

B.评价成分

C.情感成分

D.行为成分

26.儿童对道德行为的判断主要是依据他人设定的外在标准,称为()。

A.自律道德

B.无道德规则

C.他律道德

D.依存性道德

27.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

28.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称为()。

B.态度

C.意向

D.个性

29.根据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去判断是非善恶,超越现实规范的约束的道德发展阶段是()。

A.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B.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C.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D.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30.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青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31.规则对儿童没有约束力的阶段是()。

A.权威阶段

B.可逆性阶段

C.公正阶段

D.自我中心阶段

32.()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包括两阶段,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A.班杜拉

B.柯尔伯格

C.加涅

D.皮亚杰

33.皮亚杰认为形成儿童道德的他律道德在()。

A.0~5 岁

B.6~8 岁

C.8~10 岁

D.10~l2 岁

34.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过程的外部条件,不包括()。

A.家庭教养方式

B.道德认知

C.社会风气

D.同伴群体

35.清楚地意识到道德观念、原理和原则为中介的情感体验称为()。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形象的道德情感

36.在态度和品德的形成过程中,对榜样的模仿属于哪个阶段?()。

A.依从

B.认同

D.内化

37.形成道德品质的关键在于培养()。

A.道德认识

B.道德信念

C.道德情感

D.道德意志

38.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道德推理的最高阶段是()。

A.“好孩子”取向阶段

B.惩罚和服从取向阶段

C.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

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

39.认同的出发点就是()。

A.得到他人认可

B.试图与榜样一致

C.让别人接受自己的思想

D.与他人相接近

40.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称为()。

A.品德

B.态度

C.意向

D.技能

41.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42.一个人的对人、对己、对事、对物的态度是()。

A.与生俱来的

B.在先天因素基础上形成的

C.是实践锻炼的结果

D.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43.儿童容易模仿影视片中反面人物的行为,结果导致不良品德。为了避免影视片的消极影响,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适当的做法是()。

A.避免学生观看类似影视片

B.对有模仿行为的儿童进行说服教育

C.影视片中尽量少描写反面人物

D.影视片应使观众体验到“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44.道德品质的基础是()。

A.道德信念

B.道德意志

C.道德认识

D.道德情感

45.研究表明,大多数9 岁以下的儿童以及少数青少年的道德判断处于()。

A.前习俗水平

B.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无规则水平

46.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意志成分

D.行为成分

二、填空题: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态度的结构包括认知成分、和行为成分。

2.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

和倾向。

3.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

4.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

5.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想象的道德情感和伦理的道德情感三种。

6.道德行为是个体在一定的道德认识指引和激励下所表现出来的对他人或社会具有道德意义的行为。

7.道德行为包括道德行为技能和道德两个方面。

8.依据皮亚杰的研究,儿童道德发展大致可分为和自律道德阶段。

9.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通过大量研究,将儿童道德判断分为前习俗水平、习俗水平和三个水平。

10.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判断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对应

发展阶段为和相对功利取向。

11.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判断处于习俗水平的对应发

展阶段为寻求认可取向和。

12.根据美国心理学家阿尔伯格的理论,儿童道德判断处于后习俗水平的对应

发展阶段为和普遍伦理取向。

13.根据心理学的研究,中学生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和言行一致的特点。

14.一般认为,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的阶段依次为依从、认同、。

15.根据皮亚杰的观点,个体道德在从他律到自律的发展过程中,有重大影响

的因素是认知能力和。

16.的社会学习理论以及大量的实践经验都证明,社会学习是通过观察、模仿而完成的,态度与品德作为社会学习的一项内容,也可以通过观察、模仿榜样的行为而习得。

17.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有家庭教养方式、社会风气和。

18.是道德观念和道德情感的外在表现,是衡量品德的重要标志。

19.是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想象而发生的情感体验。

20.影响态度与品德的学习的内部条件是认知失调、、道德认知。

21.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

22.皮亚杰认为阶段时,儿童对行为的判断主要依据客观结果,而不考虑主观动机。

2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无论是对人还是对事,各种态度都是通过

相互作用而形成或改变的。

24.是道德发展的最高阶段。

25.从众是指人们对于某种行为要求的依据或必要性缺乏,跟随他人行动的现象。

26.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主动性、稳定性等特点。

27.认同实质上就是对榜样的,其出发点就是试图与榜样一致。

28.了解中学生发展的基本特征是进行道德教育和培养良好态度的依据与出发点。

29.依从阶段的行为主要受控于,而不是内在的需要。

30.是指经常违反道德准则或犯有较严重的道德过错行为。

31.态度是一种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32.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33.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

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的统一。

34.当个体对某一道德准则有了较系统的认识,感到确实是这样时,就形成有关的。当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疑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信念。

35.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有,同时也缺乏原则性,但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和谐的。

36.是出自内心要求而非外力强制的纪律,其形成过程是将外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内部的需要。

37.道德情感渗透在人的和道德行为中。

38.根据皮亚杰和柯尔伯格的研究,要改变或提高个体的道德水平,必须考虑

其接受能力,遵循原则。

39.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常用而有

效的方法有说服、、群体约定与奖惩等。

40.皮亚杰认为儿童5 岁以前是“无律期”,他们通常以“”方式来考虑问题。

4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稳定的。

42.服从是指在权威的命令、社会舆论或群体气氛压力下,放弃自己的意见而

采取与致的行为。

43.美国心理学家尤尼斯在继承和批判柯尔伯格道德认知理论、艾里克森自我

同一性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道德发展的。

44.尤尼斯提出的道德发展的实践活动理论强调青少年期的对道德发展的

持久影响。

45.道德统一性包含两层含义,和寻求超越性意义。

46.是道德行为的根本机制。

47.品德学习的两种形式是亲历学习和。

48.一种观念要真正成为个人的道德价值观,须经历三个阶段,即选择阶段、

和行动阶段。

49.道德行为习惯是在生活和过程中形成与培养起来的。

50.研究表明,学生道德信念的发展要经历一段较长时间,年级的学生才

有了初步的道德信念。

51.道德是一种现象,它的存在依赖整个社会的存在。

52.从期开始,比较自觉稳定的道德信念才逐步稳定发展起来。

53.无论对人对己还是对事对物的态度,都是相互作用而形成、改变的。

54.是进行道德教育和培养良好态度的依据与出发点。

55.皮亚杰认为,公正阶段的儿童往往更多地从行为的而不单纯是行为的

后果来判断行为的责任。

56.小学生的品德发展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其形成过程具体要经过三个阶段:一是依靠外部教育要求阶段;二是过渡阶段;三是纪律原则变成阶段。57.帮助学生形成对教师、集体的积极的态度定势或是使学生接受道德教

育的前提。

58.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对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取决于已有的道德评判水平。

三、简答题。

1.简述态度的内涵。

2.简述态度的结构。

3.简述品德的内涵。

4.简述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5.什么是品德,品德与道德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6.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

7.简述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8.简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9.简述培养态度与品德的常用方法。

10.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怎样进行有效的说服?

11.简述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2.皮亚杰和柯尔伯格认为道德动机在道德品质形成中有哪些作用?

13.简述和品德不良学生的谈话原则。

14.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发展的稳定的、和谐的趋势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

四、论述题。

1.在态度与品德的培养中,如何进行有效的说服?

2.试述利用群体约定培养学生的态度与品德的操作程序。

3.请说明价值辨析的基本程序。

4.试述品德的心理结构及其相互关系。

5.阐述代表性的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6.从心理学技术角度,如何培养学生良好品德?

7.阐述学生品德不良的环境因素和主观心理因素。

8.有人建议,在教育实践中,“要多使用奖励,而尽量少用惩罚”。请阐述你对这种建议的看法。

9.一位教师试图使学生形成利他的习惯。他采用的方法是提供榜样化,其中的强化是当场表扬。试分析:

(1)这种方法最初可能使学生形成的是什么?

(2)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的内外条件是什么?

(3)仅仅以表扬作为强化物能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利他习惯吗?

(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还需要什么条件?提供自私的榜样对形成这种习惯有必要吗?

一、选择题

1.C 2.C 3.D 4.B 5.D 6.D 7.C 8.B 9.A 10.A 11.D12.A 13.B 14.B 15.C 16.B 1T.C 18.A 19.B 20.B 21.C22.A 23.B 24.A 25.D 26.C 27.A 28.A 29.A 30.A 31.D32.D 33.B 34.B 35.C 36.B 37.B 38.C 39.B 40.B 41.B42.D 43.D 44.C 45.A 46.B

二、填空题

1.情感成分2.心理特征3.道德认识4.道德信念5.直觉的道德情感6.道德情感7.行为习惯8.他律道德阶段9.后习俗水平10.惩罚服从取向11.遵守法规取向12.社会契约取向13.自律性14.内化15.社会关系16.班杜拉17.同伴群体18.道德行为19.想象的道德情感20.态度定势21.内心体验22.他律道德23.个体与环境24.伦理道德25.认识与体验26.自觉性27.模仿28.态度与品德29.外在压力30.品德不良行为

31.内部准备32.能力33.行为34.道德观念35.依附性.36.自觉纪律37.道德观念38.先他律后自律的循序渐进39.榜样示范40.自我中心41.心理倾向42.规范要求43.实践活动理论44.社会参与经验45.自我认同46.对人性的尊重47.观察学习48.赞赏阶段49.教育50.三四51.社会52.少年53.个体与环境54.他律道德55.动机56.自觉行动57.心理准备58.掌握程度

三、简答题

1.态度的内涵: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1)态度是一种主体指向于客体的心理倾向;(2)态度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倾向;(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

2.态度结构包含:(1)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2)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3)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3.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1)品德形成的后天性;(2)品德内容的社会性。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规范的要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3)品德结构的相对稳定性;(4)品德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

4.态度与品德的关系:(1)二者的实质是相同的。品德是一种习得的影响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而态度也是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二者的结构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2)二者也有区别。表现在:①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②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3)态度和品德有一定的区别,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所以不对二者作严格区分。

5.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指个人遵守社会道德规范而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定特点。

品德与道德的主要区别表现在:(1)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的存在而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它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全面而又完整;品德则是依赖于某一个体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它反映部分社会生活的要求,它的内容并不全面;(2)道德的发展完全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它是伦理学和社会学研究的对象,而品德的形成和发展不仅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它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6.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外部条件:(1)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表明,若家庭教养方式是民主、信任、容忍,则有助于儿童的优良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发展。若家长对待子女过分严格或放任,则孩子更容易产生不良的、敌对的行为;(2)社会风气。社

会风气由社会舆论、大众媒介传播的信息、各种榜样的作用等构成。社会上的良好与不良的风气都有可能影响其道德信念与道德价值观的形成,这也使德育工作难度

加大;(3)学校及学校教育;(4)同伴群体。个体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影响。7.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1)认知失调。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

条件;(2)态度定势。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3)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4)个体的智力水平、受教育程度。年龄等因素也对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有不同程度的影响。

8.一般来说,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经历依从、认同与内化三个阶段。(1)依从,包括从众和服从两种;(2)认同,认同是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

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3)内化,内化是指在思想观

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

9.培养态度与品德的常用方法:(1)说服;(2)榜样示范;(3)群体约定;(4)价值

辨析;(5)奖励与惩罚;(6)角色扮演;(7)小组道德讨论等。

10.要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态度和品德,教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常用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析、奖励与惩罚等。例如说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对于年龄小,没有怀疑观点的学生或在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只宜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2)以情动人。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3)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

11.中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1)伦理道德发展具有自律性、言行一致:① 形成道德信念与道德理想;②自我意识增强;③道德行为习惯逐步巩固;④品德结构更为完善。(2)品德发展由动荡向成熟过渡:①初中阶段品德发展具有动荡性;

②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于成熟。

12.认知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和柯尔伯格。这一学派强调道德判断在道德品质形成中的作用,其基本观点为:第一,道德品质的发展与人的认知活动及其发展水平密切关联;第二,道德品质的形成取决于道德认知、道德判断和道德知识。13.和品德不良学生的谈话原则。

(1)心理接触原则:是指谈话的内容要打动人心,指出其错误观点,促使其自我

反省,从而激发他对自我的否定。

(2)心理相容原则:是指教师采取的教育措施要适合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和个性

特点。不宜过高,也不宜过低,以免产生逆反心理。

(3)心理反馈原则:是指在谈话时教师要不断地向学生输送愉悦的信息,激发隐

藏在他心灵深处的积极的潜能,使其由不良品德向良好品德进行转化。

14.小学生的道德认识能力具有依附性,同时也缺乏原则性,但发展的趋势是稳定的、和谐的,。具体表现为:(1)在道德认识的理解上。从直观、具体、较肤浅的理解逐步过渡较为抽象、本质的理解;(2)在道德品质的评价上。从只注意行为效果,逐渐过渡到较为全面地考虑动机和效果的统一关系;(3)在道德原则的掌握上。道德判断从简单依附于社会的、他人的规则,逐渐过渡到受内心道德原则的制约。

四、论述题

1.(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对于年龄小、没有怀疑观点的学生或在解决当务之

急的问题时,宜只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相反则应该提供正反两方面

自论据;(2)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

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情感因素作用更大些;(3)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若原有的态度与教师所希望达到的态度之间的差距较大,教师不要急于求成,不要提出过高的不切实际的要求,否则将难以改变态度,

而且还容易产生对立情绪。

2.(1)清晰而客观地介绍问题的性质;(2)唤起班集体对问题的认识,使他们明白

只有改变态度才能更令人满意;(3)清楚而客观地说明要形成的新态度;(4)引导

集体讨论改变态度的具体方法;(5)使全体学生一致同意把计划付诸实施,每位

学生都要承担执行计划的任务;(6)学生在执行计翔的过程中改变态度;(7)引导

大家对改变的态度进行评价,使态度进一步概括化和稳定化;(8)如果态度改变

未成功,则应从第四阶段开始,重新制定方法,直至态度改变。

3.价值辨析的实现必须经历三个阶段、七个子过程:(1)选择阶段。包括自由选择、从多种可选范围内选择和充分考虑各种选择的后果之后再行选择三个过程。(2)赞赏阶段。包括喜爱自己的选择并感到满意和愿意公开承认自己的选择两个

过程。(3)行动阶段。包括按自己的选择行事和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加以重复两个

过程。个体只有从头至尾地完成这一过程,才能说他真正具有某个稳定的价值观念,也才能较持久地指导行动。

4.(1)品德心理结构,是指品德的组成成分。品德由认知、情感、意志和行为四

个方面组成,品德的这四个方面表现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

(2)道德认识是指对于道德行为准则中的是非、好坏、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3)

道德情感是人的道德需要是否得以实现所引起的内心体验,是对于某种道德义

务产生爱慕或憎恨、喜爱或厌恶态度的情绪体验。

(4)道德意志是指人在产生道德行为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意志品质,它是人们自觉

地克服履行道德义务过程中的困难和障碍的能力和毅力,是为达到既定的道德规

范而自觉努力的心理过程。

(5)道德行为是指人在一定道德意志支配下表现出来的、对他人和社会有道德意

义的活动,它是个体道德认识的外在表现,是人实现道德动机的手段。(6)道德

认识、道德情感、道德行为和道德意志成分是相辅相成、相互渗透。道德认识是前

提和基础,道德情感是内在的必要条件,是产生道德行为的巨大动力;道德行为

习惯是道德品质的总的表现和检验依据;道德意志是道德行为习惯的精神支柱和

重要环节。尤其是在道德情感受阻、道德行为不能实现时,道德意志的作用更加明显。

5.(一)皮亚杰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分为四个阶段: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又称他律阶段。

(3)可逆阶段(9~10 岁),又称自律阶段。处在这个阶段的儿童开始认识到规则是

由人们根据相互之间协作而制订的,也可以按照人们的愿望加以改变的。这一时

期是培养儿童的自制能力和集体主义思想感情的好时机。

(4)公正阶段(11~12 岁)。这一阶段儿童与成人的关系,开始从权威性过渡到平等性,儿童的公正观念开始形成。对这一阶段的儿童,要根据利他主义特点,培养他

们真正公正的道德观念,教育他们要关心、尊重、同情别人,培养人道主义精神。皮亚杰认为儿童道德发展的阶段是连续不断的发展,而且发展的阶段顺序是不会改

变的。

(二)柯尔伯格的品德发展阶段理论。其要点是:

(1)道德发展与认识发展。①道德的发展是认识发展的一部分;②道德判断能力

与逻辑判断能力的发展有关;③社会环境对品德发展有巨大的刺激作用。

(2)应用道德两难论方法可研究品德的发展。代表性的道德两难故事是“海因茨故事”。

(3)品德发展的三水平六阶段模式。①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

以惩罚与服从为准则;第二阶段:以行为的功用和相互满足需要为准则。这个水平

的主要特征是:儿童的道德观念是纯外在的,儿童是为了免受惩罚或获得奖励而顺从权威人物规定的行为准则。②习俗水平。分为两个阶段:第三阶段:以人际和谐为准则,又称为“好孩子”取向;第四阶段:以权威和维持社会现有秩序为准则。这一水平的主要特点是儿童为了得到赞赏、表扬或维护社会秩序而服从各种准则的。③后习

俗水平,又称原则水平。分为两阶段:第五阶段:以社会契约和法律为准则;第六阶段:以普遍的道德原则和良心为准则。达到这一水平的人,其行为原则已经超出了

某个权威人物的规定,而是有了更普遍的认识。它表现为个人的义务感、责任感。柯尔伯格认为,这些发展顺序是一定的,不可颠倒的,各个阶段的时间长短是不相

等的。同时,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有些人可能只停留在前习俗水平或者习俗水平上,而永远达不到超习俗水平的阶段。6.教

师可以综合应用一些方法来帮助学生形成或改变态度和品德。具体的办法主要有:

(1)说服。有效的说服技巧应注意三个方面:第一,关于提供单方证据和双方面

证据;第二,关于说服的理智因素和情感因素;第三,学生原有的品德水平与说服

者所提要求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品德改变的一个重要因素。

(2)角色扮演。角色扮演是指人在不同情境下体现角色身份的不同行为。通过角

色扮演的方式,使受训者养成某种角色行为习惯或获得某种经验。

(3)榜样学习。榜样学习是指学生通过观察别人的行为而习得自己的行为的一种

社会学习方式,是使榜样的优良品质转化为学生自身品质的过程。教师在为学生选

择榜样时要注意:榜样的优点既胜过学生的优点,但又是可以学到的;榜样应

该是公认的,具有权威性;榜样要有针对性,向榜样学习要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和解

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等。

(4)奖励、惩罚。①奖励是运用物质的或精神的手段来激励学生的一种教育方法。

进行奖励时应注意:首先,学习上奖励的真正目的应该是奖励学生的学习态度;

在品德上的奖励是奖励他怎样做一个利他的人。其次,奖励要注意年龄特点和个

性差异。此外,还要注意奖励符合学生合理的需要。最后,奖励要注重教育性和权

威性。②惩罚是对犯有错误的学生给予适当的处置,是对个体施予心理上不愉快的

反馈刺激,从而抑制或减低不良行为的重现。正确使用惩罚,应注意以下几点:惩罚的实施越及时,效果越好;掌握好惩罚的强度,惩罚要兼顾公平,要注意惩罚的副

作用。

(5)小组道德讨论。小组道德讨论是美国教育家布莱特设计并实施的道德教育模式。儿童通过对假设性两难道德问题的讨论,能够理解和同化来自同伴的、高于自己一

个道德阶段的道德推理,排斥低于自己道德阶段的同伴的推理。小组道德讨论涉及三

个要素:第一是课程要素;第二是班组要素;第三是教师行为因素。7.造成学生品

德不良的环境因素大致可概括为三个方面:(1)家庭不良因素的影响。家庭对学生不

良品德形成的影响,可通过两种方式:一是直接影响,二是间接影响。研究表明,

幸福、愉快、轻松的家庭气氛,较为温和、民主的教养方式,有利于学生优良品德

的形成;(2)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如不良文化、不良现象、不良思潮等;(3)学

校教育工作上的失误。具体表现在:教育思想上的失误,教育方式上的失误等。

品德不良的主观心理因素:(1)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由于道德认识还处在形成

过程中,还缺乏道德评价能力,往往产生一些模糊观念和错误理解;(2)表现异常的情感。情感上的异常反应,如不明是非.颠倒美丑等,由此而爆发出不良的道德

行为;(3)明显的意志薄弱。意志力.独立性和自制力还有相当大的局限性,不

能有效地克服个人不合理的欲念和不正当的需要,由此而产生不良行为;(4) 养

成了不良的行为习惯等。凡一种不良的行为习惯,开始可能出于偶然,但经过多次反复,这种不良行为同个人的某种需要、某种满足发生了联系,就形成了坏习惯。

一些小学生屡犯错误就是由于不良习惯所支配而产生的。8.应具体情

况具体对待,原因如下:(1)惩罚传递不该怎么做的信息,奖励传递该怎么做的信息;(2)必要的惩罚是需要的。学习是有纪律的活动,必要的约束与惩罚是维持

秩序。惩罚不应伤害学生的自尊心与求知欲;(3)奖与罚应及时公正,才能真正提

高一个人的积极性。对该表扬的行为不及时做出表扬等于是批评这种行为;对做错

的同学不做出批评等于是表扬了这种行为;一网打尽对内向孩子的作用大于外向孩子的作用;表扬对女生的作用大于对男生的作用;师生关系紧张时的批评,起不到教育

作用,反而会造成双方关系的对立;失去公正性的表扬与批评不起作用;过于频繁地表

扬某一个人会造成其在同学中的孤立;(4)进行表扬与批评时,应注意个性差异。表扬与批评的作用在于个体对表扬与批评的

认识,不应伤害到其他方面的积极性;(5)内在动机。内在动机本身是一种自我奖赏,快乐学习是对掌握知识的快感,学生对学习的兴趣是最强的内在动机。9.(1)最初使学生形成的是具体的、能受到教师表扬的利他行为,相当于布卢姆等人提出的价值内化的接受和反应水平。这种学习是通过替代学习进行的。(2) 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内部条件是学生有利他的信念,外部条件是榜样的行为及其后果,以及对学生本人利他行为的强化。(3)仅以表扬做强化物是不够的,还要注意学生的自我强化,即自己为自己提供的强化物。(4)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一方面要发挥儿童认知中介的作用,让他们对看到的榜样行为及其后果以及自己的行为后果进行认知加工、思考,形成思想认知。另一方面要给儿童提供榜样行为及其后果。此外,利他习惯属于价值内化的高水平,需要长期的教育。提供自私的榜样的同时如能提供对该榜样的惩罚并引导儿童思考,则对利他习惯的形成是必要的。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江口小学茅善东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如何把孩子培养成能适应今后社会要求的人?这是困扰每一位家长的很现实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供参考。 一、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和孩子一起成长 托尔斯泰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家长孝敬老人,孩子才可能孝敬你;自己下岗择业时充满自信,孩子才可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想使孩子有好的品质,就必须从小好好培养。当孩子还在幼儿园时,我们就应注意到这一点。譬如,要求他把大的水果拿给小朋友,自己吃最小的;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等。上学后,我们又要教育他要关心、帮助他人,不要事事处处总考虑自己的利益等。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性。 新世纪孩子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其观念、情感和行为层面的发展与上一代孩子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产生了种种困惑,而首先的困惑是不了解今天孩子心理的变化。于是,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父母的威信越来越低;在这样的困惑教育下,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离家出走屡见不鲜,违法犯罪比例直线上升,自杀现象此起彼伏。 要解决以上的困惑、问题,首要的是家长应该提高自身素养,更新家教观念。一句话,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二、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孩子以学为乐 现在,全社会都提倡"创建学习型家庭"。所谓"学习型家庭",是指在家庭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家庭成员都能自觉地学习,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庭中有较丰富的学习材料,能提供给大人和孩子学习,而且能做到学习材料不断充实,不断更新;家庭中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等。 我们认为,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必须确保"三优先";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优先,在家庭中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优先,增加教育投入优先。 首先,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学习场所。这场所最好是书房,条件差一点的也可以是客厅或各自的卧室。要在学习场所创设必要的学习条件,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 第二,给孩子一个固定的学习时间。要想使孩子成长为爱学习的好孩子,这一点也非常重要。在固定的学习时间内,家长要和孩子一起学习,一起交流。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 大量的实践证明:任何道德规范,政治思想,道德准则,只有通过学生的白己参与,亲身投入,内心体验,才能成为学生的内在信念,才能启发他们向高一级道德水准时发的内在动力,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克服那种在学生的思想教育中偏重说理,忽视实践,教育要求与实际需要脱脱节的弊端,为此,我在平时班主任工作中,非常注重优化班级德育环境和实践活动,在班上建起了“四栏”(时事政策宣传栏,学雷锋,学英模专栏,贯彻日常行为规范专栏及书报栏)并开展“五无”(地面无纸屑,地上无痰迹,桌上无划痕,墙上无漆抹,花术无采摘)和“十要”(升旗仪式、集合列队、课堂秩序、上下楼梯、做操、尊敬师长、友爱同学、仪表着装等十方面的规范化要求)活动。开展的所有活动中,都指定专人记录,并在每周星期五卜午的班队活动中进行公布,然后加以评比,对表现优良者给予精神上和物质上的表扬。 谈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品行 良好的品行是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所谓“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则令不行”,正是一个人具有良好品行的体现。 小学思想品德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中有“培养学生具有‘文明礼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的表述。这一要求是比较高的,也是我们教育工作者培养未来接班人的目标之一。 诚然,良好的品行是为人之本,众之所瞩。但品行不良学生虽属少数,如不认真对待和正确处理,则既不利于对他们自身的帮助和挽救,又会影响班级和学校的正常教学活动,甚至还可能危及社会安定。 学生的不良品行是在某些客观条件下通过学生自身的心理因素而造成的,以下在此作一些试探的分析。 一、学生品行不良的客观原因。 (一)家庭方面。

现在家庭独生子女占多数,父母的溺爱,迁就很容易养成子女任性、优越感、自我中心、自私、专横、懒散、依赖等消极性特点;父母对子女要求过高,管教过严及在教育方式、方法上的不一致,会使子女感到家庭中没有温暖,或养成“乖巧”的行为反应;家长缺乏表率,无视或忽视自己的一言一行所产生的不良后果。如有些家长整天沉醉在麻将、扑克、赌博之中,沉迷于吃、喝、玩、乐之时。殊不知,天真无邪的儿童此时正在受到腐蚀,心灵正在受到无情的创伤。此种种原因极易使儿童的心灵、行为受到诱惑和影响,使孩子在不知不觉中引起性格变异,导致品行不良,做出种种令人吃惊的不良后果。 (二)社会方面 社会主义社会环境是有利于学生品行健康成长的。但是,对于那些形形色色的腐朽思想和不正之风,对学生产生的侵蚀和影响不能低估。学校附近的“游戏厅”、“网吧”、“歌舞厅”等,对学生的诱惑力最大。处于成长发展中的儿童缺乏全面、深刻的分析能力,对那些诸如“坦克大战”、“挖地雷”、网上聊天、黄色网站等充满好奇,我们教育者应该注意防范和正确引导。 (三)学校方面 教育工作者在教育观点上的偏颇或方法的不当,也是间接造成学生不良品行的原因之一。如有的教师管教不管导,狠抓智育,只抓升学率,忽视对学生思想品德的教育;有的教师对学生缺乏感情,不了解学生,工作不深入;有的教师对学生要求过高,教育方法不适当,使学生产生厌烦、反感情绪;有的教师对品行不良学生睁一眼闭一眼,发现问题不能及时与家长等有关方面联系,或一推了之…… 二、学生自身的不良心理因素 缺乏正确的道德观念和道德信念。不良品行的形成与学生道德认识的错误或无知常有密切的联系。如有的学生把违反纪律视为“英雄行为”,把敢打群架等同于“勇敢”,偷别人的东西为“杀富济贫”。搞恶作剧来吸引别人的注意。 受不良行为习惯的支配,道德意志薄弱是心理因素的主要原因。心理学的研究指出“如

心理学第七章 品德的发展与培养试题

第七章品德的发展与培养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每小题1分,共10分) 1.章志光教授将个体所具有品德的心理结构称为()。 A.生成结构 B.执行结构 C.定型结构 D.既有结构 2.人们普遍认为“挟尸要价”中的主人公的做法是违背道德规范的,这种体验属于品德结构的()。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动机 3.小学一年级学生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水平。 A.自律水平 B.他律水平 C.自律与他律同时存在 D.以上选项均不正确 4.皮亚杰运用()方法研究了儿童的道德判断的发展。 A.道德两难故事法 B.社会道德反应测验 C. 对偶故事法 D.道德判断测验 5.小明在课堂上天马行空的表达自己的想法,老师说他这样不对,小明因此觉得自己犯错误了。可知,此阶段的小明处于()阶段。 A.寻求认可阶段 B.惩罚服从取向 C.遵守法规取向 D.良心或原则取向 6.观察学习理论由心理学家()提出。 A.皮亚杰 B.阿德勒 C.班杜拉 D.费斯廷格 7.家庭教养方式不包括()。 A.威信型父母 B.专制型父母 C.放任型父母 D.宽容型父母 8. “一个和尚挑水喝,两个和尚抬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种现象称为(B)。 A.从众现象 B.责任分散 C.去个体化 D.社会惰化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道德发展不受社会规律的制约 B.道德发展完全受社会规律支配 C.品德仅受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规律的制约 D.品德不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10.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认为()。 A. 儿童道德发展的次序是不分先后的 B.儿童道德发展的次序是固定不变的 C.儿童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慢后快 D.儿童道德发展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是实质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充成分 2.态度的情感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态度的认知成分:指个体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 态度的情感成分: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态度的行为成分:指准备对某对象作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品德是实质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1.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 2.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3.品德是认知与行为的统一。 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 2.道德情感 3.道德行为 道德情感:1.直觉的道德情感 2.想像的道德情感。 3.伦理的道德情感。 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1.二者所涉及的范围不同。 2.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皮亚杰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1.自我中心阶段,2-5岁 2.权威阶段,6-8岁 3.可逆性阶段,8-10岁 4.公正阶段,10-12岁 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 三水平六阶段 前习俗水平 习俗水平 后习俗水平 1.惩罚服从取向阶段 2.相对功利取向阶段 3.寻求认可取向阶段 4.遵守法规取向阶段 5.社会契约取向阶段 6.普遍伦理取向阶段

9岁以下儿童处于前习俗道德水平,青年人处于习俗水平,20岁以后处于后习俗水平。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 1.逐步形成和谐的道德认识能力 2.道德言行从比较协调到逐步分化 3.明显地表现出自觉纪律的形成 关键年龄在9岁。 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1.依从 2.认同 3.内化 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 1.外部条件 2.内部条件 外部条件 1.家庭教养方式 2.社会风气 3.同伴群体 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 2.态度定势 3.道德认识水平 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 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 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

道德法律与心理教育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教材在阐述“公共生活及其特点”时指出:现代传媒手段的普及和推广,使人们可以真正做到“秀才不出门,尽知天下事”。20世纪末以来,信息技术、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正在把地球变成一个“村落”。这种现象表明人类的公共生活()。 A.正在变得越来越窄小 B.正在变得越来越广阔 C.正在变得难以控制 D.正在变得越来越简单 2.“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公共生活的场所和领域不断扩展,从传统的公交车、影剧院、图书馆、公园、集体宿舍等到新兴的证券交易所、人才市场等,特别是网络使人们的公共生活进一步扩展到虚拟世界。”教材这段话描述的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特征之()。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丰富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虚拟性 3.“公共生活是社会生活中最普遍、最基本的公众性生活,它能为社会全体成员所享有,不具有排他性……没有秘密可言。”教材这段话阐述的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特征之()。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公开性 C.交往对象的社会性 D.活动方式的普遍性 4.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分工的日益细化,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不断扩大,使人们在公共生活中的交往对象不再局限于熟识的人,而是进入公共场所的任何人,因此,公共生活领域更像一个“陌生人社会”,增加了人际交往信息的不对称性和行为后果的不可预期性,从而造成了当代公共生活特征之()。 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

B.活动内容的新颖性 C.交往对象的复杂性 D.活动方式的不确定性 5.当代社会的发展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新的变化。商场购物、歌厅娱乐、广场漫步、名胜游览、图书馆学习、体育馆健身、互联网冲浪,等等,人们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及年龄、兴趣、职业、经济条件等因素,选择和变换参与公共生活的具体方式。这就是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特征之()。 A.活动范围的普遍性 B.活动内容的复杂性 C.交往对象的社会性 D.活动方式的多样性 6.“如果人们在社会公共生活中随心所欲、各行其是,整个社会就会处于无序的混乱状态,人民群众就不可能安居乐业,社会和谐也就无从谈起。”这里讲的是维护公共秩序的重要性,具体是指()。 A.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B.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C.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D.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7.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日益扩大的今天,商场对于生产者、经营者来说是销售商品、实现利润的场所,对于消费者来说则是购买商品、满足生活需要的地方;网络不仅成为人们通讯、娱乐、休闲的工具,而且也成为现代生产经营活动的重要场所。这些都表明了,维护公共秩序重要性之()。 A.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 B.有序的公共生活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 C.有序的公共生活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 D.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和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 8.在经济发展使人们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以后,社会成员必将对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产生迫切的需求,人们更需要良好的社会风气和舒适的生活环境,这些都需要以不断维护公共生活秩序作为保障。这表明了,维护公共秩序重要性之()。

品德与生活理论测试题(含答案)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品德与生活课程的基本特征(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 2、1983年国际消费联盟组织确定每年的3 月15日“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3、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为核心,促进其(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4、(真实性)和(教育性)是教学情境的两个基本特征。 5.学生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6、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的思路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 9、品德与社会课程评价内容主要是对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各方面的表现进行综合性评价,包括(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和方法)和(学习结果)。 10、从故事《砍倒樱桃树的小男孩》和《敢于承认错误的乔治.华盛顿》中,你知道了(有错就改、诚实的可贵) 11、水污染的原因(工业污染)(生活废气弃物)(化肥、农药)等。 12、面对生活的困难和艰辛,尤其是残疾人顽强奋斗,自强不息,事迹令人感动和钦佩的有(张海迪)(霍金)(贝多芬)等。 13、交通运输的方式主要有(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路运输);我们所在的地方常使用(公路运输)。 14、发票是购物凭证,是我们享受商家提供售后服务的凭据。 15、如果我们在生活中多点将心比心的感悟,会使人与人之间多一些宽容和理解,少一些计较和猜疑。 16、每种传媒都有自己的特点,只要合理运用,就能使它们最大限度的发挥作用。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5分) 1、在课程标准修订中,非常重视突出课程的导向性,以下四个选项哪个不符合要求?( d ) A.面向所有学生,推进素质教育。 B.以学会学习为中心,强调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C.凸显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重视传承优秀文化。 D.以教学活动为中心,强调教师引导学习。 2、品德与生活课程学习本身是儿童生活的组成部分,是儿童在教师指导下(a b d)的过程。 (最少选1项,最多选4项) A.真实体验生活 B.主动参与生活 C.还原生活 D.创造生活 3、为了增强品德与生活课的实效性,教师应能够? ( a b c d ) (最少选1项,最多选4项) A.准确掌握课程标准,缩小课程标准与课程内容之间的距离。 B.教学目标不宜过高,并能准确反映课程目标要求。 C.依据教科书把握课程标准,实施课程内容。 D.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双基培养。 4、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在课程性质方面的共同点是(b c )。 (最少选1项,最多选4项) A.实践性 B.综合性 C.开放性 D.生活性 5、品德与生活课程目标有四个方面,以下选项中正确的组合是(a)。 A.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C.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行为与习惯。 5.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b)。 A.活动课程B.综合课程C.活动型综合课程程D.生活课程 6.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核心是(d)。 A.帮助学生养成基本文明行为,遵守纪律 B.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习做人 C.引导儿童珍爱生命,热爱自然,热爱科学 D.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会关心、积极探究 7.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对儿童安全行为的指导,“祝你平安”主题中设置了学打电话求助的活动,其中交通事故报警电话是( b )。 A.110B.122 C.119D.120 8、品德与社会课程设计思路:一条主线,点面结合,综合交叉,螺旋上升。请问一条主线指以(a)为主线。 A、学生的生活发展 B、学生的发展 C、学生的体验 D、学生的实践 9.了解不同民族生活习惯和独特风土人情是“多彩的民族风情”主题中的一个重要活动内容,泼水节是( c )传统节日。 A.彝族B.布依族 C.傣族 D.蒙古族 10.“将垃圾分类”是主题“美,就这么简单”中的一个操作性活动,其目的是激励学生为保护周围的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下列(c)是可回收的垃圾。 A.霉变食品碎玻璃片B.废弃衣服废弃电池 C.报纸矿泉水瓶D.烟头建筑垃圾 11、在学习“选购商品的初步知识,能够独立购买简单物品,文明购物,具备初步的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这个教学内容时,一位教师在课前安排学生独立去商场购买东西,在实践中自己发现问题,这样的设计体现了本课程( a)的基本特征。 A、实践性 B、开放性 C、活动性 D、综合性

2015教育心理学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2015教育心理学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复习要点】 一、有效的说服 教师经常应用言语来说服学生改变态度,在说服的过程中,教师要向学生提供某些证据或信息,以支持或改变学生的态度。 1、呈现证据注意点 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年级学生,教师最好只提供正面论据,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教师可以考虑提供正反两方面的论据。当学生没有相反的观点时,教师应只呈现正面观点,不宜提出反面观点,当学生原本就有反面观点时,教师应该主动呈现两方面观点。当说服的任务是解决当务之急的问题时,应只提出正面观点;当说服的任务是培养学生长期稳定的态度时,应提出正反两方面的材料。 2、说服注意点 教师的说服不仅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一般而言,说服开始时,富于情感色彩的说服内容容易引起兴趣,然后再用充分的材料进行说理论证,这样比较容易产生稳定的、长期的说服效果。教师进行说服时,还应考虑学生原有的态度。教师应该以学生原有的态度为基础,逐步提高要求。 二、树立良好的榜样 1、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品德理论 社会学习主要指人如何在社会环境中进行学习。班杜拉认为在社会学习过程中,人不是消极地接受外在刺激,而是经过一系列的主动加工过程,对外在刺激进行选择、组织,并以此调节自己的行为。儿童品德的发展既依赖于儿童的内部条件,也同强化、榜样在学习过程中所起的作用有关。 班杜拉认为观察学习中替代强化或替代惩罚是非常重要的。 2、呈现榜样注意点 由于榜样在观察学习中起着重要作用,所以在给学生呈现榜样时,应考虑到榜样的年龄、性别、兴趣爱好、社会背景等特点,以尽量与学生相似,这样可以使学生产生可接近感。另外,教师还要给学生呈现受人尊敬、地位较高、能力较强且具有吸引力的榜样,这样的榜样具有感染力和可信性,使学生产生情感共鸣。 3、榜样行为示范的方式 榜样行为的示范有多种方式,既可以通过直接的行为表现来示范,也可以通过言语讲解来描述某种行为方式;既可以是身边真人真事现身说法的示范,也可以借助各种传播媒介象征性地示范。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和充分利用恰当的示范方式。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 如何培养孩子养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学会做人,学会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它需要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与时俱进,精心策划,不断的用生动的、贴近生活的实例来充实它。有一句话说得好“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教不得法的老师”,由于我所面对的是一年级的孩子, 他们的年龄比较小,对他们的德育教育活动就不单是靠语言文字教育,而是如何将教育活动渗透到每一日学习生活中去。下面我将谈谈我的几点做法: 一、身教重于言教。 在我的班主任工作中,我特别注重家庭教育,俗话说得好:“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孩子的特点是可塑性大、模仿性强,而他们的学习最初多半是从模仿父母开始的。所谓“有其父必有其子,有其母必有其女”、“将门出虎子”、“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都是“行为场”的作用。我国著名作家老舍,平生一直坚持自己收拾屋子、擦拭桌椅。他的衣服不求考究,只求整洁;他的衣服永远整整齐齐,一丝不苟。这些都直接得益于他的母亲。正如他自己所说:“从私塾到 小学,到中学,我经历过起码有百位教师吧,其中有给我很大影响的,也有毫无影响的,但是我的真正的教师,把性格传给我的,是我的母亲。母亲并不识字,她给我的是生命的

教育。”可见,父母给其子女的影响是多么的. 深远。因此,我在家长会上要求学生家长,为了培养孩子健康的人格,一定要从自身做起,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不以善小而不为,不以恶小而为之”,各方面严格要求自己, 凡是要求孩子做到的,家长本人首先做到;凡是要求孩子不能做到的,自己坚决不做. 二、良好的氛围和环境可以造就人 我始终认为,环境也可以对学生的心理产生不同的影响。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批评之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鼓励之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讽刺之中,他就学会了自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表扬之中,他就学会了感激;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恐惧之中,他就学会了忧虑;如果一个学生生活在认可之中,他就学会了自爱;所以,在工作中,我非常注重赏识教育,并且教育学生对待他人要宽容,学会发掘他人的闪光点,学会与他人友好相处,营造和谐文明的班级氛围。 三、理解学生,用“宽容”的心去包容他们 了解学生,是真正理解他们,包容他们的过错。只有充分地了解学生,才能更好地教育学生。现代的学生生活已经不仅仅局限于学校本身,在信息社会的今天,他们的生活也不仅仅局限于学习,已经变得更加的丰富多彩,同时也碰到

第四章第七节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四章第七节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选择题 1.社会学习品德理论是由()提出的。 A.埃里克森 B.费斯廷格 C.班杜拉 D.皮亚杰 2.受到他人或规范的压力,个体产生的符合他人或规范要求的行为称为()。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3.在思想观点上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价值体系称之为()。 A.模仿 B.从众 C.认同 D.内化 4.采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A.斯腾伯格 B.柯尔伯格 C.埃里克森 D.弗洛伊德 5.在思想、情感、态度和行为上主动接受他人的影响,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与他人相接近称之为()。 A.模仿 B.从众 C.服从 D.认同 6.爱国主义情感属于()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象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7.品德内化是指在思想观点生与他人的思想观点一致,将自己所认同的思想和自己原有的观点、信念融为一体,构成一个完整的()。 A.新观点 B.认知结构 C.价值体系 D.策略系统 8.从整体发展来看,小学生品德发展的关键时期大致在()。 A.一年级 B.三年级 C.五年级 D.六年级 9.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10.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11.态度的情感成分是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 A.内化了的成分 B.动力性成分 C.非智力成分 D.态度的核心成分 12.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是()。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向 D.道德行为 13.在柯尔伯格的有关儿童道德判断发展阶段的研究中,服从与惩罚定向阶段属于()。A.习俗水平 B.前习俗水平 C.后习俗水平 D.权威水平 14.通过对某种道德形象的联想而发生的情感体验称为()。 A.直觉的道德情感 B.想象的道德情感 C.伦理的道德情感 D.认知性道德情感 15.()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A.能力 B.道德 C.态度 D.情绪 16.表现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或当个体出现了与自己的价值标准相反的行动时,会感到内疚、不安,此时其态度与品德的形成阶段主要处在()。 A.依从 B.认同 C.内化 D.参与 17.态度与品德形成过程经历的第二阶段是()。 A.依从 B.接受 C.认同 D.内化 18.态度改变和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划分为()。 A.顺从、认同和内化 B.顺从和认同 C.逆反、认同和内化 D.认同和内化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完整版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 德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 江口小学茅善东如何培养孩子的良好品德?如何把孩子培养成能适应今后社会要求的人?这是困扰每一位家长的很现实的问题。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供参考。 一、重视家长的榜样作用,和孩子一起成长 托尔斯泰说:"在一个家庭里,只有父亲能自己教育自己时,在那里才能产生孩子的自我教育。没有父亲的先锋榜样,一切有关孩子进行自我教育的谈话都将变成空谈。"家长孝敬老人,孩子才可能孝敬你;自己下岗择业时充满自信,孩子才可能面对挫折不断追求。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家长的人格力量是最重要的教育因素。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想使孩子有好的品质,就必须从小好好培养。当孩子还在幼儿园时,我们就应注意到这一点。譬如,要求他把大的水果拿给小朋友,自己吃最小的;把自己最喜欢的玩具拿出来与小朋友一起玩等。上学后,我们又要教育他要关心、帮助他人,不要事事处处总考虑自己的利益等。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养成良好的习性。 新世纪孩子的成长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新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其观念、情感和行为层面的发展与上一代孩子有着很大的差异,这使父母在教育孩子方面产生了种种困惑,而首先的困惑是不了解今天孩子心理的变化。于是,在孩子们的心目中,父母的威信越来越低;在这样的困惑教育下,孩子的心理问题越来越多,离家出走屡见不鲜,违法犯罪比例直线上升,自杀现象此起彼伏。 要解决以上的困惑、问题,首要的是家长应该提高自身素养,更新家教观念。一句话,教育者要先受教育,家长要和孩子一起成长。 二、努力创建"学习型家庭",让孩子以学为乐 现在,全社会都提倡"创建学习型家庭"。所谓"学习型家庭",是指在家庭中有浓厚的学习氛围,家庭成员都能自觉地学习,学习成为家庭生活的重要活动;在家庭中有较丰富的学习材料,能提供给大人和孩子学习,而且能做到学习材料不断充实,不断更新;家庭中有固定的学习场所等。 我们认为,要创建"学习型家庭",必须确保"三优先";为孩子创造安静的学习环境优先,在家庭中创造浓厚的学习气氛优先,增加教育投入优先。

教育心理学第六章_态度与品德

第六章、态度与品德的养成 1)如何理解态度与品德,他们各自有什么样的结构? 一、态度的实质与结构: 1、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理解: (1)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如某教师虽然对调皮的学生有排斥、回避的行为,便并不一定转化为外在的行为); (2)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如爱护公物的行为不是由能力决定的,则是由态度决定的。 (3)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2、态度的结构: 认知成分、情感成分和行为成分。一般情况下,上述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二、品德的实质和结构: 1、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2、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道德认识(核心部分)、道德情感(直觉的、想象的、伦理的)、道德行为三个方面。 2)态度VS. 品德的关系是怎样的? 二者实质相同,结构也是一致的,都是由认知、情感和行为三个方面构成的(可加定义)。 区别: (1)涉及的范围不同:态度涉及的范围较大,其中只有涉及道德规范的稳定的态度才能称为品德。比如我们常说某学生学习态度不端正,但这并不等于他品德不良。 (2)价值的内化程序不同。态度的内化水平由低到高:接受、反应、评价、组织、性格化。其中只有价值观念经过组织且已成为个人性格的一部分时的稳定态度才能被称为品德。 总之,二者有一定的区别,但又有着密切的联系。二者属于同质的问题,所以不作严格区分。 3)简述品德VS. 道德的关系 品德与道德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概念: 1、道德的特征: (1)道德是人类所特有的社会现象,是一定社会为了调整人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而产生的行为规范或准则的总和。 (2)道德的社会共同性。主要表现:①适应全社会各个成员都必须遵循的简单的共同生活准则。②同一社会中各个阶级间所共有的道德准则或道德观念习俗。 (3)道德的阶级性 (4)道德属于社会意识形态范畴。 2、品德的特征: (1)形成的后天性

教育心理学第七章 品德发展及其培养

第九章品德发展及其培养 本章主要讨论品德的心理实质、心理结构、品德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介绍主要的品德发展理论和测评工具,探讨优良品德培养和不良行为的矫正。 第一节品德概述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 是社会上的一种个体现象。品德是个体依据一定社会的道德准则与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是个性中具有道德评价意义的核心部分,是外部行为表现与内部心理活动的统一,是道德意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为的统一。 道德与品德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种社会现象。道德是一种社会现象,受社会发展的制约,是社会的产物,它不以个别人的存亡和品德的有无为转移。品德是个体现象,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上的反映,是具体人的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品质;品德依赖于具体人的心理活动规律,依赖于具体人的存亡。 品德的心理结构是指个人心理现象的组成成分,即个体心理现象的形式和结构体。品德的内在心理结构,必须掌握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品德心理结构的构成要素;二是各要素之间的组合方式及顺序。品德的心理结构是一个多要素、多系统、多层次的,渐进的、交叉的、动态稳定的主体结构。目前引用较多的品德结构划分观点就是将其分为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四个成分。 第二节品德发展的基本理论 品德的发展是品德心理学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不同的理论派别都是从儿童品德发展的某一方面着手进行研究,并以此解释儿童品德的整体性发展。重要代表理论包括: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吉列根的关怀道德理论、莱士特的道德发展理论、埃森伯格的亲社会道德理论、斯金纳的新行为主义品德理论、班杜拉的社会学习品德理论、埃里克森的新精神分析品德理论、价值观澄清学派的道德理论,以及尤尼斯的道德发展实践活动理论。 第三节品德的形成与培养 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及教育的影响下,在后天社会生活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同时也受个人的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答错、不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从众行为的原因之一是( )。 A.行为参照 B.省力 C.服从 D.强迫 2.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称为( )。 A.态度的认知 B.态度的评价 C.态度的情感 D.态度的意向 3.爱国主义情感属于( )的道德情感。 A.直觉的 B.想像的 C.行为的 D.伦理的 A.与他人基本相同 B.与大家保持一致 C.被他人认可 D.与他人相接近 7.与依从相比,认同更深入一层,它不受外界压力控制,行为具有一定的( )。 A.自觉性、主动性和稳定性 B.积极性 C.适应性和社会性 D.内化性和意志性 8.态度的认知成分是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 )。 A.知识经验 B.观念和信念 C.道德认识 D.道德观 9.心理学家研究认为,态度的核心成分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行为倾向成分 D.认知与情感成分 10.以下道德情感对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的一项是( )。 A.事业感 B.自尊感 C.集体主义情感 D.义务感 11.关于态度与品德的关系,说法错误的一项( )。 A.二者涉及范围不同

B.二者价值的内化程度不同 C.二者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D.二者的结构不同 12.( )对儿童的道德判断进行系统研究认为儿童道德发展包括两阶段,道德教育目标是使儿童达到自律道德。 A.班杜拉 B.柯尔伯格 C.加涅 D.皮亚杰 13.采用两难故事法研究道德发展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柯尔伯格 B.皮亚杰 C.斯金纳 D.巴甫洛夫 C.想象性道德情感体验 D.伦理性道德情感体验 17.有些学生虽然知道道德规范,也愿意遵守,但却受个人欲望的支配,不能抗拒诱惑因素,结果干出了违反道德规范的事。其主要原因是这些学生( )。 A.缺乏正确的道德认识 B.缺乏良好的情感 C.道德意志薄弱 D.没有掌握正确的道德行为方式 18.“亲其师、信其道”,主要表明了( )的作用。 A.道德认识 B.道德情感 C.道德动机 D.道德意志 19.一个集体中多数的道德情感可以形成道德气氛,成为一种心理环境,对生活在其中的人起潜移默化的作用,这主要表明道德情感的( )功能。 A.选择功能 B.鉴别功能 C.动力功能 D.陶冶功能 20.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具有( )。 A.分化性 B.半成熟性 C.成熟性 D.动荡性二、多项选择题(下列各题所给选项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不答、少答或多答均不得分) 1.影响个体从众的因素主要有( )。 A.群体个数 B.群体凝聚力和群体吸引力 C.成员在群体中的地位 D.人的心理特点

【精选】第七章 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第七章态度与品德的学习 ?1.解释品德与道德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理解品德的心理结构; ?3. 理解并记住科尔伯格关于道德认知发展的三个水平中个体道德推理的主要特征; ?4. 了解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与条件; ?5.了解社会学习理论对强化概念的发展; ?6.了解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为培养的措施。 ?7. 运用关于品德形成的各派理论中的合理观点,对德育工作改进提出建议。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性质 一、态度的性质 ?态度的定义:是习得的,影响人对特定对象作出行为选择的有组织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映的倾向性。 ?态度的构成因素(认识因素、情感因素、行为倾向) 二、品德的性质 (一)品德的含义 ◆即道德品质,也称德性或品性,是个体依据一定的道德行为准则行动时所表现出来的稳固的倾向与特征。 ◆品德的心理结构 ◆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识——道德行为 ?道德认识在道德行为中起定向作用,道德感是道德行为的推动力之一,当道德认识和道德感结合在一起成为经常推动个人产生道德行为的内部动力时,就成了道德动机。道德动机是道德行为内部依据,道德行为是实现道德动机的外部手段。二者之间的沟通有赖于道德意志。(二)品德与道德 品德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个人身上的体现。个人品德是在社会道德舆论和道德影响下发展起来的。道德是社会现象,其发生、发展服从于社会发展规律;而品德的形成与发展除了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外,还受个体生理、心理发展规律的制约。 道德是社会学、伦理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心理学、教育学研究的对象; 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的是社会对其成员的道德要求,品德作为个体意识的一种形式,反映的是个体道德需要与社会道德要求之间的关系。 三、态度与品德的关系 ?共同点——较稳定的态度与品德是同质的 ?区别—— a.价值内化程度不同 b.范围不同

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态度和品德

如何培养大学生良好态度和品德 河套大学土木工程系王霞 大学生们在追求成才的过程中往往忽视自己品德的完善。殊不知品德乃每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试想,如果一个大学生品德败坏,即使他才华出众,又有哪个单位能录用他呢?所以品德修养实在是大学生成才诸因素之首,而树立优良道德风尚无疑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所在。 那么,应当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品德培养呢?众所周知,品德培养方法包括道德教育与道德修养。道德教育是社会对个人的品德培养,是社会将外在的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人的内在品德,从而使人们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社会对个人品德的培养,说到底,也就是人们相互间的品德培养,是他人对自己和自己对他人的品德培养。因此,道德教育是品德培养的外在方法,外在因素。反之,道德修养是个人的自我品德培养,是自己对自己的品德培养,是个人将社会道德规范转化为自己内在品德从而自觉遵守道德规范的方法。因此,道德修养是品德培养的内在方法,内在因素。针对大学生而言,道德教育可以分为言教、奖惩、身教、榜样四种方法;道德修养可以分为学习、立志、躬行、自省四种方法。 因为道德认识是品德的指导因素、首要成分,所以大学道德教育的首要方法是言教。 言教。所谓言教是指教育者主要通过语言向受教育者传授道德知识的道德教育方法。言教的目的一方面主要是为了使大学生正确认识

人际行为事实如何和社会创造道德的目的以及人际行为应该如何,从而使他们懂得什么行为是道德的,什么行为是不道德的,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另一方面主要是为了使大学生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行为是否道德;最终使他们树立道德信念。学校可通过讲授有关道德方面的课程进行言教,教师可通过撰写论文、著书立说等方式进行言教。由此看来,言教是提高道德认识的道德教育方法,是品德形成和教育的前提与指导。然而,真正讲来,言教只能使大学生知道为什么应该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而不能使他们想做、愿做、欲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 奖惩。奖惩是教育者对受教育者的道德的行为给以奖励、不道德行为给以惩罚的教育方法。它可以分为物质奖惩、社会奖惩、精神奖惩。奖惩的作用,在于使大学生看到:他遵守道德、受道德限制,可得到更大快乐——长远的、恒久的、真正的快乐,于是大学生们便会产生遵守道德的需要、欲望、愿望。所以,奖惩是使道德由社会外在规范成为学生自身内在需要、欲望、愿望的教育方法,是培养学生的道德需要、道德欲望、道德愿望的教育方法,是陶冶学生道德感情的教育方法。不过,奖惩只能使大学生愿做一个合乎道德的人,而不能保证他实行道德、实际成为一个合乎道德的人。保证大学生实行道德,从而实际成为一个合乎道德的人的教育方法是身教。 身教。身教是教育者通过自己躬行道德而使受教育者实行道德的道德教育方法。在大学,引导学生实行道德应主要通过身教达到。因为“正人先正己”,“己不正焉能正人?”高校如果不仅对学生实行言

培养学生良好的品格

培养学生井然有序的良好品格 李晶《哈佛管理世界之细心的培养》列出了5条培养细则,其中第4条明确列出“做事情要养成有条不紊和井然有序的习惯。”做事情井然有序能提高做事效率,有利于在做事过程中保持愉悦的心情。拥有井然有序的良好品格会让人终生受益,所以培养学生做事井然有序的良好品格是非常必要的。如何有效地培养学生做事井然有序的良好品格呢 一.了解认识 认识对实践具有导向作用。在研究过程中,我先引导学生认识专注的小精灵--小鹿,有序的小精灵---花栗鼠。当孩子们从PPT课件中看到花栗鼠,都连连赞叹:“好可爱。”“太萌了。”当他们了解到花栗鼠会把收集到的事物摆放整齐,拿食物是也会有顺序的拿;在它的家里,每样东西都有一定的存放顺序,每样东西也都会被归回原位;每天它都会把家门口收拾得干干净净,否则土狼会收走它的性命;无不为花栗鼠做事的井然有序感到赞叹,我在适时让学生了解“井然有序”的定义是不混乱,做事情有条理,有次序,整齐不乱。让学生知道“井然有序”可以提高学习和生活的效率。为后面“井然有序”品格的形成训练夯下坚实的基础,正确的认识积极推动了品格的训练养成。 二、确立目标 有了正确的了解认识,还要立下具体的目标要求。结合学生的学习、生活实际,我和学生一起立下目标:1、随手收拾:使用过的物品随手收拾好。2、保持生活、学生、游戏地方干净整洁:完成一件

事后,原本散落在生活、学习、游戏地方的物品,应该收好而放回原位。3、物有定位,物归原位。4、按每样东西的用途来使用它。5、物归原主。 这样,学生心中有了目标,行为也就有了方向,从而自然而然地向着目标发展。 三、制定规则 良好品格的形成有时还需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才能使学生从他律到自律。俗话说: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和学生也定下规矩,违反就得按规矩进行一定的惩戒。适当地让学生接受一些自然后果惩罚是非常必要的,这种方法要有一定的限度,还要与说理引导相结合,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再加上示之以不同的后果,就能使学生慢慢感悟,变得主动起来。比如我们在课堂上进行练习时,有些学生由于课前准备不好,再加上书包里物品凌乱,会导致别的同学已经完成练习,自己却还在翻寻练习本,找笔或的可能。我们就可以利用下课的时间让他补充练习,对比其他同学的练习情况,让他找出不足。然后训练他清理书包,训练他课前准备到位。学生排队不整齐有序,那就反复训练,直至整齐有序为止。当然,做得好的就及时表扬鼓励。 四、) 五、塑造形象 这对学生的行为训练是一个关键。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是学生模仿的内容。所以,教室里的教师桌上的本子摆放整整齐齐,讲桌上的各类用品也用盒子归类摆放,用后立即归位,也是井然有序的。课前我的PPT等各项准备也是充分到位的,我从不会在上课时间

第八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第八章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教学目的】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儿童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条件、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教学重点】儿童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教学方法】讲授法、提问法、自学法 【教学时数】4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节态度与品德的实质及其关系 一、态度的实质及结构 (一)态度的含义 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影响个人的行为选择的内部准备状态或反应的倾向性。 (二)对态度含义的理解 第一,态度是一种内部准备状态,而不是实际反应本身。 第二,态度不同于能力。虽然二者都是内部倾向。能力决定个体能否顺利完成某些任务,而态度则决定个体是否愿意完成某些任务。即决定行为的选择。 第三,态度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不是天生的。 (三)态度的结构 1.态度的认知成分 指个体对态度对象所具有的带有评价意义的观念和信念。对于某一对象而言,不同个体的态度中所含的认知成分是不同的。 2.态度的情感成分 指伴随态度的认知成分而产生的情绪或情感体验。是态度的核心成分。 3.态度的行为成分 指准备对某对象做出某种反应的意向或意图。 一般情况下。态度的上述三种成分是一致的,但有时也可能不一致。 二、品德的实质与结构 (一)品德的含义 品德是道德品质的简称,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的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和倾向。 (二)对品德定义的理解 首先,品德反映了人的社会特性,是将外在于个体的社会规范的要

求转化为个体的内在需要的复杂过程。 其次,品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 最后。品德是在道德观念的控制下。进行某种活动、参与某件事情或完成某个任务的自觉行为.也就是说,是认识与行为的统一。 (三)品德与道德的区别和联系 1.联系:首先,品德的内容来自道德,个人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身t的具体表现,两者都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 其次,品德的形成是在社会道德舆论的熏陶和学校道德教育的影响下,在家庭成员潜移默化的道德感染下,通过自己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最后,社会道德本身是由许许多多的品德集合构成的。 2.区别:首先,道德是依赖于整个社会存在的一种社会现象。但不以某一个体的存亡为转移。品德则依赖于某一个体存在而存在的一种个体现象。 其次,道德的内容反映整个社会生活的要求,品德的内容往往只是道德规范的部分体现.是社会道德要求的局部反映。 再次,道德是一定社会生活的产物,它的发展受社会发展规律的制约。品德是社会道德在个体头脑中的反映,它的发展不仅要受社会发展规律的支配.还要服从于个体的生理、心理活动的规律。 最后。道德是哲学、伦理学与社会学研究的对象,品德则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的对象。 (四)品德的心理结构 1.道德认识 是对道德规范及其执行意义的认识。它主要是指一个人面对矛盾冲突的情境能自觉地意识到是非善恶,进而能就行动作出缜密的道德抉择。道德认识是个体品德的核心部分。 道德认识的结果是获得有关的道德观念、形成道德信念。当个体对某一道德准则有了较系统的认识,感到确实是这样时,就形成有关的道德观念。当认识继续深入,达到坚信不移的程度,并能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形成了道德信念。道德信念对行为具有稳定的调节与支配作用。 2.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是伴随着道德认识而产生的一种内心体验。它渗透在人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中。道德情感的内容主要包括爱国主义情感、集体主义情感、义务感、责任感、事业感、自尊感和羞耻感,其中,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对于儿童和青少年尤为重要。 道德情感从表现形式上看,主要包括三种:一是直觉的道德情感,即由于对某种具体的道德情境的直接感知而迅速发生的情感体验。其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