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学案

长江学案
长江学案

第三节中国的河流——滚滚长江青岛第二十八中学叶海容

导学目标二】绘制长江水系简图,巩固预习内容:(请把源头、注入海洋、上中下游分界点、省会城市、重要支流、湖泊等在图上标示出来)

亳州市蒙城县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9月月考试卷

亳州市蒙城县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学期数学9月月考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 一、认真思考,仔细填写。 (共7题;共25分) 1. (2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________12 ________ 2. (4分) (2020五上·岳阳期末) 在横线上填上“>”“<”或“=”。 9.9×7________7048×1.01________48 5.7×0.8________5.7÷0.8 6.97________6.9÷0.34 3. (4分) (2019五上·衡水期末) 在横线上填上“ ”“ ”或“ ”. 157×0.9________157 2.8÷0.6________2.8 ________ ________ 4. (10分)填上“>”“<”或“=”. (1) (2) 5. (1分)计算. 5.9×101=________ 6. (2分)( 7.89+4.62)×15=(________ )×15+4.62×(________ ) 7. (2分) (2017五上·西宁月考) 一块长方形玻璃长1.2米,宽0.8米,这块玻璃的面积是________平方米,如果每平方米的售价是20元,这块玻璃的售价是________元。 二、判断正误 (共5题;共10分) 8. (2分)4.3×2.08的积是三位小数。() 9. (2分) (2020四上·高新期末) 若A×4=360,则A×40=3600.() 10. (2分)判断对错. 3.75×2.1+7.9×3.75 =3.75×(2.1+7.9) =3.75×10 =37.5 11. (2分) (2018五上·重庆期中) 2.5×4.4可以这样简单的计算:2.5×4×0.4.()

数学长江全能学案

一、对号入座。 1.填上合适的数字或计量单位。 ⑴0.98立方米=()立方分米 3.7公顷=()平方米 500000()=0.5()13/20()=0.65() ⑵我国陆地领土总面积是960万()。 ⑶冰箱的容积大约有216()。 2.做一个长8厘米、宽6厘米、高5厘米的长方体框架,至少要用()厘米的铁丝;如果用彩纸把这个框架包起来,至少要()平方厘米的彩纸。 3、求一个圆柱形铁桶的占地面积是求它的(),求做这个铁桶需要多少铁皮,是求它的()。 4、把24分米长的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形,它的面积是()平方分米,如果把这根铁丝折成一个最大的正方体,它的体积是()立方分米。 5、一种圆柱形铁皮油桶的底面直径是40厘米,高是50厘米,这个油桶的容积是()毫升。 6、一个圆柱体和一个圆锥体的体积相等,它们底面积的比是3:5,圆柱的高是8厘米,圆锥的高是()厘米。 7、把下边的长方形以15厘米长的边为轴旋转一周,会得到一个(),它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体积是()立方厘米。 8、把一个底面直径2分米的圆柱体截去一个高1分米的圆柱体,原来的圆柱体表面积减少()平方分米。 9、下面形体是由棱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体搭拼成的,它至少还需要()个这样的小正方体,才能搭拼成一个正方体。 10、5个棱长为30厘米的正方体木箱堆放在墙角(如下图),露在外面的表面积是()平方厘米。 二、明辨是非。 1、圆锥的体积比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小2倍。() 2、一个长方体木箱的体积一定大于它的容积。() 3、底面积和高都相等的圆锥体体积是长方体体积的。() 4、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扩大2倍,高也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4倍。() 5、一个圆柱和一个圆锥的底面半径相等,圆锥的高是圆柱高的3倍,圆柱体积是15立方厘米时,圆锥体积是15立方厘米()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积的近似数同步测试C卷(新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时积的近似数同步测试C卷(新版)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填空题。 (共4题;共9分) 1. (2分) (2019六下·东莞期中) 一个两位小数“四舍五入”保留一位小数后是 2.0,这个小数最大可能是________,最小可能是________. 2. (2分) (2020四下·硚口期末) 由7个百、3个一、6个十分之一、4个千分之一组成的数是________,这个数精确到百分位是________ 3. (3分)一个两位小数,保留一位小数后是1.5,这个两位小数最大是________,最小是________,它们相差________。 4. (2分) (2020五上·夏邑期中) 一个三位小数“四舍五入”后是4.36,这个三位小数最小是________,最大是________。 二、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5. (2分) (2017五上·西宁期中) 一个数乘小数,积一定小于这个数。() 6. (2分)判断题. 保留三位小数是4.954. 7. (2分)因为0.9=0.90,所以近似数0.90可以写成0.9。() 8. (2分) (2019五下·虹口期末) 一个两位小数用四舍五入法取近似值是10.0,这样的两位小数中最大的是10.04() 三、求出下列各题的积,并按要求保留小数。 (共1题;共5分) 9. (5分) (2019四下·临猗期中) 直接写出得数。

4.1﹣0.5= 6.3+2.7= 7﹣0.4= 17+0.33= 5.7+4.5= 100×0.9= 3 6.9÷10=10﹣0.01= 7.2×0.1= 2.4×0.2×0.5= 四、解答题 (共4题;共20分) 10. (5分) (2019五上·新会期中) 一幢大楼有21层,每层高2.84米。这幢大楼约高多少米?(得数保留整数) 11. (5分) (2016四下·麻城期中) 长江全能学案单价是18.80元,买10本,100本,1000本各需要多少元? 12. (5分)一块平行四边形的铁板,底长3.8米,高是3.2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13. (5分)一间教室长9.84米,宽为5.06米,这间教室的地面有多少平方米?(得数保留两位小数)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江全能学案数学练习册答案:分数乘法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长江全能学案数学练习册答案:分数乘 法 【导语】学习是一架保持平衡的天平,一边是付出,一边是收获,少付出少收获,多付出多收获,不劳必定无获!WO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练习一 1、1/10 10 1/8 27 7/2 3/5 16 1 2、(1)3/8 4 3/2 (2)10 16 (3)> = < > 3、7/12 × 4 = 7/3(米) 4、500 × 3/10 = 150(米) 5、(1)5/8 × 4/5 = 1/2(吨) (2)8/9 × 3/4 = 2/3(小时) 练习二 1、8/7 35;3/4 3/8 + 5/8;5/16 × 48 5/6 × 48 2、4.2 2/3 3.5 25 3、1/3 5 2/5 20 9 9 4、2/3 × 2/3 × 1/4 = 1/9(平方米) 5、(8/15 + 7/15)×3/4 × 1/2 × 2 = 3/4(平方米) 练习三 1、2/17 2/3 24 2、30 ×(30 × 5/6) = 750(平方米) 3、750 + 750 × 4/5 = 1350(人) 4、24 ×(1 + 1/4) = 30(公顷) 5、2400 ×(1/3 - 1/4) = 200(棵) 6、4.5 + 4.5 ×(1 - 1/9) = 8.5(亿元) 练习四 1、1 3/2 3/16 2.8 2/3 13/12 1/14 1/4 2、35 1/4 14

3、78 × 1/13 × 2/3 = 4(千克) 4、280 ×(1 - 1/7) = 240(吨) 5、160 × 3/4 + 5 = 125(棵) 整理和复习 1、<>=> 2、1/275/722又22/33 3、(1)(1/2+1/3)×1/4=5/24 (2)4/5×3/4-1/12×6=1/10 4、48×5/6×4/5=32(本) 5、152×(1+3/8)=209(件) 6、720×(3/5+5/8-1)=162(个)

八年级数学订错本

八年级数学订错本 一、长江全能学案 1. 现有长度为2cm、3 cm、4 cm、5 cm、的木棒,从中任取三根,能组成三角形的人数为()个。 2. △ABC中,AB=AC=2BC,若BC=6 cm,则周长为()。 3. 如图所示,CD为△ABC的AB边上的中线,△BCD的周长比△ACD的周长多3cm,BC=8cm,求边AC的长。 4.在△ABC中,AB=AC,AC边上的中线BD把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2cm和15cm两部分,求三角形各边的长。 5. 如图所示,点D.E.F分别是△ABC的边AC.AB.BC上的点,且DE∥BC,EF∥AC.且CE是△ABC的 角平分线,求证:CE是∠DEF的平分线.

6. 在△abc 中.BC=6CM AB=8cm 作出△ABC 在BC 边的高AD,AB 边上的高CE 求AD 比CE 的值在△abc 中.BC=6CM AB=8cm (1)作出△ABC 在BC 边的高AD,AB 边上的高CE (2)求AD 比CE 的值. 7. 如图所示.∠A=10°,∠ABC=90°,∠ACB=∠DCE ,∠ADC=∠EDF ,∠CED=∠FEG.求∠F 的度数。 8.看图回答问题:(1)内角和为2005°,小明为什么说不可能?(2)小华求的是几边形的内角和?(3)错把外角当内角的那个外角的度数你能求吗?是多少度呢? C B

9. 如图所示,AE、BD是△ABM的高,AE、BD交于点C,且AE=BE,BD平分∠ABM. (1)求证:BC=2AD; (2)求证:AB=AE+CE; (3)求∠MDE. 10. 如图(1),已知等腰Rt△ABC和等腰Rt△CDE,AC=BC,CD=CE,M、N分别为AE、BD 的中点,连接CM、CN。 (1)判断CM与CN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 (2)如图(2),若△CDE绕C旋转任意角度,其它条件不变,则(1)的结论是否仍成立? 试证明.

历史《长江全能学案》 参考答案

历史《长江全能学案》参考答案 第一课鸦片战争 合作探究: 一.原因:为了获取暴利,打开中国市场。 危害: 1.白银外流,造成清政府财政危机。 2.银价上涨,造成“银贵钱贱”。 3.腐蚀统治机构,清政府统治更加腐败。 4.毒害中国人民的身心健康,也严重削弱了军队的战斗力。二. 割香港岛,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巨额赔款,增加了人民的负担;开放五口通商口岸有利于外国资本主义进行商品输出和打开中国市场;协定关税,破坏了中国关税自主权。结果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三. 根本原因是外国列强的侵略,没落的封建专制制度和综合国力的衰弱。签订了《南京条约》,中国开始从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选择题: 1.B 2. B 3. D 4.A 5. A 6. B 7. A 8.A 9. A 10. B 危害:造成兵弱,银荒、国穷、民贫 情操:把国家利益放在第一位,不计较个人得失。

认识:珍爱生命,远离毒品;坚决与吸毒、贩毒行为做斗争。 第二课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列强侵华罪行 合作探究: 一. 继续:从背景及西方列强的根本目的看,都是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的市场,扩大侵略权益;从战争的发动者来看,第二次鸦片战争虽然多了几个国家,但实际上仍以英国为主;从战争的结果来看,清政府被打败,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使中国丧失了各种主权。 扩大:侵略力量的扩大,第一次只有英国一个国家,第二次英法为主力,美俄为帮凶。侵略区域扩大,开放通商口岸增多。 二.第二次鸦片战争使西方国家获得更多权益,也进一步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选择题: 1.A 2.B 3.C 4.D 5.C 6.B 7.A 8.D 9.A 10.A 11. 1.第二次鸦片战争 2.圆明园英法联军 3.俄国侵占我国大片领土 感想:这是西方列强对中国人民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人类文

八上数学长江全能学案答案长江全能学案八年级下册物理答案

八上数学长江全能学案答案长江全能学案八年 级下册物理答案 物理学是研究物质运动最一般规律和物质基本结构的学科。作为自然科学的带头学科,物理学研究大至宇宙,小至基本粒子等一切物质最基本的运动形式和规律,因此成为其他各自然科学学科的研究基础。它的理论结构充分地运用数学作为自己的工作语言,以实验作为检验理论正确性的唯一标准,它是当今最精密的一门自然科学学科。下面是范文网在线.01hn.WTT整理的长江全能学案八年级下册物理答案,供大家参考! 长江全能学案八年级下册物理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树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不仅使小树发 生了,还使落叶的发生了改变。 2. 汽车在突然开动时,乘客会不由自主地向 (填“前”或“后”)倾。这是因为汽车 启动时乘客的身体由于还要保持状态的缘故。 3. 放在水平地面上的木箱重为600 N,受到水平向右150 N 的推力时,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

在木箱下面垫上几根圆木后,仍然向右匀速运动,此时木箱受到的摩擦力 (选填“增 大”、“减小”或“不变”),在水平方向上木箱受到的合力为。 4. 质量为500g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是。 5. 如图1,静静同学手中握着一个圆形饮料瓶(瓶重忽略不计),在空中静止,杯中装有重2 N的饮料,瓶子受到的摩擦力是N;当她喝掉一半饮料后用力握瓶子,瓶子仍在空中静止,此时瓶子受到的摩擦力是 N. 6. 下列事例:(1)载重汽车的轮子较多;(2)房屋的墙基建的比墙厚;(3)铁轨通常铺在枕木上;(4)刀刃磨得很薄。其中为了增大压强的是 ;为了减小压强的是 ;(只填事例序号) 图 1 7. 如图2所示,物体A在水平推力F的作用下,从甲图位置匀速运动到乙图位置。在此过程中,A对桌面的压力将,A对桌面的压强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8.洗手池的下水管常常做成如图3所示的弯管,弯管的 “ 弯”很多情况下是受地形决定的,但是其中的一个“弯”却有着特殊的功能(图中虚线框内部分),它能堵住管道,防止污水管内的臭气顺着管道逆行,从而污染室内空气,其实这个“弯”是利用物理模型的原理来设计的。 9. 如图4所示,两支相同的试管内盛有等质量的液体。甲管竖直放置,乙管倾斜放置,两管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江全能学案练习册答案:第一单元分数乘法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长江全能学案练习册答案:第一单 元分数乘法 【导语】有智慧的人未必先天就很聪明,反而更多的是通过后天毕生的努力。wo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大家参考。 第1课时分数乘整数 【课中快乐学】 1、(1)1/4+1/4+1/4=3/4 1/4×3=3/4 (2)2/9+2/9+2/9+2/9=8/9 2/9×4=8/9 【课后轻松练】 2、涂色略 (1)12×1/3=4 (2)20×4/5=16 3、4/55/267/315/4 4、1/25×30=6/5(吨) 第2课时一个数乘分数(1) 1、1/21/8;3/41/2 8/3;3/43/49/16 2、2/158/15画图略 【课后轻松练】 3、27/239/44/56/37 4、9/10×2/3=3/5(分米)

5、4/11+4/11×3/2=10/1110/11<1没有看完第3课时一个数乘分数(2) 【课中快乐学】 1、2/5×20=8(千克) 【课后轻松练】 2、9181/22/7 3、不正确,36/7不正确,27/80 4、(1)40×4/5=32(千克) (2)12/25×5/6=2/5(米) 5、360×2/9=80(人) 第4课时一个数乘分数(3) 【课中快乐学】 1、1.2×2/5=1.2×0.4=0.48(平方米) 2、8.4×2/7=2.4(米) 【课后轻松练】 3、0.564/1522 4、3.6×5/6=3(千米) 5、(0.72+0.54)×4/9=0.56(吨) 第5课时分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课中快乐学】 1、===同样适用 【课后轻松练】 2、6/131/766 2012又2012/20139又1/131/7 3、(1)2/5×12+3/5×12=12

历史七年级上学法大视野答案

历史七年级上学法大视野答案 做七年级历史长江全能学案的时间就是一种财富。小编整理了关于历史七年级上学法大视野答案,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历史七年级上学法大视野答案(一)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课前预习轻松入门 一、1、170万 2、元谋县 4、制造工具 二、1、北京西南周口店 3、猿 5、群居 6、(1)天然火 (2)烧烤食物;照明;防寒 三、1、北京周口店 2、3万 3、现代人 4、钻孔 5、人工取火; 血缘关系 【问题导学】 1、元谋人。云南省元谋县。

2、人类可以用它烧烤食物,驱赶野兽,照明、防寒。火的使用,增强了人们适应自然的能力,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大进步。 课堂探究合作学习 探究点 答案:(1)①北京人会使用打制石器和砍削的木棒。 ②生存环境恶劣,过群居生活。 ③使用天然火。 (2)来源:森林自燃生火、雷电生火、偶然碰撞生火、煤的自燃等。 作用:火的使用增强了原始人类适应自然环境的能力,促进了他们体质的发展和脑的进化。 【点睛训练】B 课后训练巩固提升 一、选择题 1A5D 2B6C 3C7D 4A8B 二、非选择题 9、(1)图1人物的模样和现代人基本相同, 而图2人物还保留了猿的某些特征。 (2)图3是用打制的方法制造的,

图4是采用磨光和钻孔的方法制造的; 搭配:图1与图4;图2与图3。 (3)图2处于原始人群时期, 图1进入了按血缘关系组成的氏族公社时期。 (4)远古人类过着人人平等、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固煞很好,但绝不是天堂的生活,因为当时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自然环境极其恶劣,凭个人力量难以生存。 10、(1)图1:北京人。图2:山顶洞人。 (2)山顶洞人已会人工取火,可以缝制衣服,渔猎活动更多等。 11、(1)①北京人 ②70万~20万 ③是进行劳动的有力证据 ④过着群居生活 (2)①3万 ②会缝制衣服 ③掌握了磨光和钻孔技术,懂得爱美 历史七年级上学法大视野答案(二) 原始的农耕生活 课前预习轻松入门 一、1、7000 3、长江 4、磨制石器 5、干栏式;定居生活

七年级语文下册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学案新人教版

综合性学习:我的语文生活 【学习目标】 1.沟通课堂内外,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观察语言、学习语文、运用语文的好习惯。 2.引导学生搜集家庭、校园和社会生活中最新鲜、最活泼的语言现象。 3.让学生写出对自己社会生活中语文运用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课前准备】 1.填写学生阅读情况调查问卷。 2.小组内比较问卷调查的结果,分析不足和优点,并形成文字,在交流是提出;语文课代表从小组提交的共性问题中总结归纳出两三个话题,供课堂上全班讨论。 3.搜集街头、电视和自己周边的标语、广告语、广告词,做好记录。 4.了解对联的有关知识,搜集对联、歇后语和网络流行语,并做好记录和整理。 【课堂学习】 活动一:话题讨论 讨论阅读情况调查问卷中总结出的话题。每个小组均要有代表发言,语文课代表作好记录整理。 活动二:广告策划 (一)简介广告与公益广告 (二)广告语竞猜 猜猜下面的广告语是为什么做的广告。 1.我们的名声是吹出来的。() 2.眼睛是心灵的窗户,为了保护您的心灵,请给窗户装上玻璃吧。() 3.今年二十,明年十八。() (三)不规范广告词分析 1.生活中有一些标语有悖常理。请将下列标语改得合情合理。 (1)路边小店,“吃饭补胎”。() (2)某山路旁,“放火烧山,牢底坐穿”。() (3)某电厂门口大红字标语,“5万伏高压线,严禁触摸,一触即死,违者法办。” () 2.除了商品广告,公益广告也是随处可见。过去的公益广告总爱板着面孔教训人,其实它也一样可以温情脉脉,体现人文关怀。你能将以下广告改一改吗? 请勿乱扔垃圾!(垃圾桶上标签)() 请勿喧哗!(阅览室)() 禁止践踏草坪!() 献血光荣() 3.日常生活中举行活动,为活跃气氛,常常在活动场地悬挂标语口号,这些标语口号可以看作是公益广告的一部分。请同学们交流自己课前收集到的标语口号。 4.利用成语或俗语,改“头”换“面”,变成广告词。这样做,固然能产生较强的广告效应,但很容易对理解、辨别能力较弱的中小学生产生误导,对于纯洁祖国语言文字也产生负面影响。你能还原下列被“换面”的成语吗? (1)药品广告:“咳”不容缓()(2)眼镜广告:一“明”惊人()

英语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江全能学案答案

英语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长江全能学案答案 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Part A(1) Ⅰ.1.C 2.D 3.B 4.A Ⅱ.1.B 2.A 3.A 4.A 5.B Ⅲ.1.C 2.A 3.B Ⅳ.1.A 2.A 3.B 4.B Part A(2) Ⅰ.1.C 2.A 3.D 4.B Ⅱ.1.A 2.B 3.A 4.A Ⅲ.1.A 2.A 3.A 4.B Ⅳ.1.D 2.B 3.A 4.C Part A(3) Ⅰ.1.A 2.D 3.E 4.C 5.B Ⅱ.略。 Ⅲ.1.C 2.B 3.C 4.B 5.A Ⅳ.1.A 2.B 双休自助测 Ⅰ.1.B 2.B 3.A 4.C 5.C Ⅱ.1.C 2.B 3.D 4.A Ⅲ.1.China 2.the USA 3.Canada 4.the UK Ⅳ.1.cat 2.hand 3.bag 4.dad

Part B(1) Ⅰ.1.B 2.C 3.D 4.A Ⅱ.1.B 2.B 3.B 4.A Ⅲ.1.A 2.C 3.C 4.B Ⅳ.略。 Part B(2) Ⅰ.1.B,D 2.A,D 3.A,C Ⅱ.1.A 2.B 3.B 4.A 5.B Ⅲ.1.B 2.A 3.B 4.A 5.A Ⅳ.1.B 2.B 3.B 4.A Part B(3) Ⅰ.1.B 2.A 3.C Ⅱ.1.B 2.D 3.A 4.C Ⅲ.1.A 2.B 3.B 4.A Ⅳ.1.D 2.B 3.A 4.C 双休自助测 Ⅰ.1.A 2.B 3.D 4.C Ⅱ.1.×2.√3.×4.√ Ⅲ.1.A 2.A 3.B 4.B 5.A Ⅳ.1.√2.×3.√4.√ 单元趣乐园

七年级生物下册全册学案

第一章人的由来 第一节人类的起源和发展 教师寄语: 探索人类起源,开创世界未来。 教材分析: 人类起源和发展的过程十分复杂,许多问题目前尚无定论,为此本章注意突出有关的基本观点,即人类起源于远古时代的森林古猿,并指出可以用古人类的化石和遗物作为证据进行研究。另一方面,本节内容具有开放性,指出有关人类起源和发展问题目前仍有许多争议,这是正常的。从而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探索精神。故本节重难点是人类的起源、证据、进化的过程。本节内容常以选择或简答的形式考察人类起源及人类对自然界的影响。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知道人类起源于古代的森林古猿,能说出人类起源的过程。 2、能力目标:通过资料分析及探究活动,找出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认同人类起源与发展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人类应当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观点以及科学是不断发展的观点。 学习过程: 一、课前预习 “我是从哪里来的?”“人类是从哪里来的呢?”请阅读课本1---5页回答以下问题: 1、感受郭沫若老先生在《女神》中对地球的赞美,思考:人从生物圈中获取、、。 2、19世著名的进化论的建立者,仔细比较了与的相似处之后,提出人类与有着共同的祖先——。 3、在距今1200多万年前,森林古猿分布在、、等地区?它们的过着生活,吃的是。 4、究竟是什么原因使得森林古猿的一支逐渐进化成为人类呢? 二、合作探究 (一)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 请同学们观察教材第2页插图并结合课前查找的有关类人猿资料,及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比较类人猿与人类的相似及不同之处,完成下列问题: 1、类人猿与人类的共同祖先是。 2、人类祖先的生活方式:。 3、现代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在于、、三方面不同。现在,人类数量在急剧增加,而类人猿数量日益减少,为什么?。 4、人类起源于森林古猿的证据是。 (二)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4—5页,各学习小组内展开讨论,畅所欲言,分析总结森林古猿进化成人的证据。(每组选一人阐述本组观点,其他组成员补充。) 提示: 1、设想当时森林古猿的生活环境是怎样的? 2、环境的改变如何迫使森林古猿下地生活? 3、森林古猿下地生活中又遇到了哪些问题? 三、拓展创新

六年级下册《雕与刻的乐趣》学案人教版

六年级下册《雕与刻的乐趣》学案人教 版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选择合适的材料,尝试雕刻一作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欣赏了解各类雕刻作品,认识雕刻的种类。寻找并运用身边的媒材,引导学生将平面的内容用雕刻的形式表现出来。 情感与态度:初步了解什么是雕刻艺术,它与我们生活有什么关系,体验雕刻过程中的乐趣。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了解雕刻的相关知识,对雕刻作品的设计。 教学难点:如何掌握雕刻的刻制方法。 三、教学策略 在本的学习中,多让学生了解民间传统工艺的魅力,开阔学生的视野,体验雕刻制作的过程,学习不同雕刻方法,提高对雕刻艺术的认识与欣赏能力。本内容学生会有浓厚的兴趣。在雕刻过程中,学生可以通过直观感受、亲身体验,激发其创作灵感和动手实践的欲望。通过感悟、发现、尝试、创作、拓展学习几个环节,由浅入深,让学生逐步掌握雕刻的方法。在教学中紧紧围绕自主学习、与人合作、共同探究的教学形式进行活动,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讨论等活动探

索新知。本采用探究式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中探究,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在作业展示中让学生互相欣赏、交流、评价,把他们自己的作品与大家分享,从中体验成功的乐趣。通过展示、交流,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增强学生间团结合作的学习精神,体现人际间的交流与关怀。 四、教学过程 教学程序 教学活动 设计目的和说明 感悟发现 .老师展示树根、核桃、葫芦、萝卜、橡皮、石头等物品,引导学生思考。这些东西能变成艺术品吗? 2.学生讨论,怎样把这些把不同材质的物品变成精美的艺术品。 3.讨论分析后进行汇报,找出共同的方法,引入题《雕刻的乐趣》 本采用探究式堂教学,引导学生在观察、分析、比较中探究,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在质疑问难中探究,在问题解决中探究,在实践活动中探究;采用研究性学习,小组协作学习等方法,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贵州省铜仁市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116)

贵州省铜仁市四年级上学期期末数学试卷(116)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们,这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收获怎么样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验一下吧! 一、填空题 (共16题;共53分) 1. (4分)改写成用“万”作单位的数 农产品名称产量(吨)产量(万吨) 西瓜73250000________ 地瓜95610000________ 萝卜53250000________ 马铃薯91000000________ 2. (6分)百灵口算 10平方米=________平方分米10平方分米=________平方厘米 4平方米=________平方厘米200平方厘米=________平方分米 700平方分米=________平方米 40000平方厘米=________平方分米 3. (1分)估算. 293×4≈________ 4. (5分)把下面的角填入适当的圈里. 25°,96°, 100°,8°,180°,90°, 360° 锐角________

直角________ 钝角________ 平角________ 周角________ 5. (1分)红星小学的同学给四川地震灾区捐款共3500元,平均每个人捐款7元,一共有________名同学。 6. (2分) (2019五上·大田期末) 根据37×84=3108,可知3.7×0.84=________,310.8÷8.4=________. 7. (1分) (2016三下·南昌期中) 一个数除以6,商80余5,这个数是________ 8. (6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7+6________14 18-3________7+7 6+5 ________12 6+8________6+9 6+9________9+6 12________6+6 9. (10分)按照数的顺序填数。 (1)

七年级地理下册学案..

第三节《俄罗斯》导学案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说出俄罗斯的民族、宗教概况 2.根据地图和资料,归纳俄罗斯以平原为主的地形特征;归纳气候特征及其成因。 【重难点】 【导入】 【自主学习】(认真读课文、读地图,我能完成知识梳理) 一、面积最大的国家(读图3-22) 1.位置:北临洋,东临洋,西北临海。 2.面积:幅员辽阔,是世界上面积最的国家,也是惟一地跨亚、欧两个大洲和半球的国家。 3.民族:是多民族的国家,以族为主。 二、平原广大【填填充图册23页第二题】 1.地势特征:东西,领土中7O%是广阔的。大河和成为大的地形区的重要界线。 2.主要地形区及界线(自西向东):平原、乌拉尔山、平原、河、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山地。 3、欧洲最大的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 4、世界上最深的湖泊。 三、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填填充图册23页第三题】 1.气候类型及分布 (1)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平原和西伯利亚地区。 (2)极地气候:洋沿岸。 (3)温带季风气候:洋沿岸。 2.俄罗斯显著特征:冬季,夏季 3、俄罗斯的有北半球的“寒极”之称 【合作探究】 课堂突破合作探究 一、面积最大的国家 活动:在地图上指出俄罗斯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特点,说出俄罗斯的民族、宗教概况 二、气候

思考:俄罗斯的气候主要有哪些类型?以哪种为主?有什么特点? 从气候角度分析,为什么俄罗斯的人口主要分布在东欧平原? 试分析俄罗斯主要农业区为什么主要分布在伏尔加河流域和顿河流域? 【展示提升】小组选代表发表见解 【精讲点拨】俄罗斯的气候主要有哪些类型?以哪种为主?有什么特点? 【达标测试】(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做出来) 知识点一:面积最大的国家 1.下列关于俄罗斯位置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位于亚欧大陆北部 B.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 C.西临北海 D.南与中国、蒙古、哈萨克斯坦等国相连 2.俄罗斯共有100多个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民族是() A俄罗斯族 B鞍靶族 C乌克兰族 D楚瓦什族 知识点二:平原广大 3.俄罗斯的领土辽阔,地形主要是() A.高原 B.平原 C.山地 D.丘陵 4.西西伯利亚平原位于() A.叶尼塞河与勒拿河之间 B.勒拿河与太平洋之间 C.叶尼塞河与乌拉尔山脉之间 D.鄂毕河与伏尔加河之间 5.伏尔加河是欧洲最长的河流,它注入() A.咸海 B.里海 C.黑海 D.波罗的海 知识点三:温带大陆性气候 6.俄罗斯的首都莫斯科属于() A温带季风气候 B.温带大陆性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极地气候7.下列关于俄罗斯气候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凉爽 B.领土辽阔,但各地气候差异不大 C.太平洋沿岸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D.北冰洋沿岸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 8.俄罗斯的人口和城市集中分布在() A.东欧平原 B.西西伯利亚平原 C.中西伯利亚高原 D.东西伯利亚山地【小结】看看自己在本节课中掌握了哪些知识?试着归纳一下。

2020年小学三年级语文上长江全能学案优质课堂课堂作业答案

1 我们的民族小学 【基础练习窗】 三、代带戴戴戴带代戴 【读写新视点】 四、1.山坡上坪坝里小路上 2.示例:春天里百花盛开,有迷人的樱花,有金黄的油菜花,有国色天香的牡丹,还有鲜艳娇媚的郁金香。 3.各民族儿童汇聚 2 金色的草地 【基础练习窗】 二、玩耍使劲绒毛假装观察有趣花瓣合拢 三、示例:一心一意一筹莫展一往无前一叶知秋 示例:千言万语千头万绪千山万水千变万化 【读写新视点】 四、1.七 3.金色绿色 4.清早,蒲公英的花瓣尚未打开,所以是绿色的;中午花朵盛开,就成了金色的;傍晚,花瓣闭合,所以又变成绿色的了 五、小红叶会顺着小溪在山间流淌;然后再来到小河,流到平野上;然后来到大河大江,流过城市,流向大海。 3 爬天都峰 【基础练习窗】 二、爬山峰顶似乎居然仰望咱们奋力辫子 四、1.果然2.居然3.突然4.鼓励 5.鼓舞 五、1.“?”。 2.:“,,!!” 【读写新视点】六、2.高陡挂 3.示例:瞧他的脸色,蜡黄蜡黄的,似乎一辈子就没吃过饱饭! 七、1.阶价俏峭 2.(1)长城巨龙 4 *槐乡的孩子 【基础练习窗】 一、zài huái liǎo jié mó 三、乡子钓筒蓝密 四、大海石头示例:书籍水阳光【读写新视点】 五、3.示例:我已经长高了,到爸爸的下巴了,再也不是只有他半腰高的小不点儿了。 六、示例:玩笑了好一阵,女人看见孩子的脸红扑扑的,就笑着停止了摇晃那面小小的圆镜子。光球不跑了,停在那地上。孩子高兴地跳过去,一下子就落在上面,还用手扑住,就像捉住了一只漂亮的蝴蝶一样。孩子笑了,那笑声响亮极了,惹得大家都忍不住望过来。 自我检测一 一、打扮游戏蝴蝶手掌一本正经引人注目白发苍苍 二、发明头发似乎似的朝向朝暮 三、振震振震查/察察查/察查 四、1.居然2.忽然3.似乎4.终于 六、1.顶缕朵串串个 2 .她的小脸,像朝霞一样新鲜。她橘黄色的衣服上,绒绣的小鹿扬头张望。她是一朵迎春花,散发着阳光的芳香。 5 灰雀 【基础练习窗】 二、郊外散步胸脯或者勇敢可以诚实低头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教案及反思

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一单元 教案及反思 武汉市黄陂区木兰乡朝阳小学王传广 本册知识结构图 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例1一、位置与方向(一)学习看懂简单的平面图例2 认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例3

综合应用方位例4 商是整十、整百、整千数例1 口算除法被除数是几百几十(几千几百)例2 被除数是两位数,每一位都能除尽例3 二、首位能除尽例1 除被除数是两位数 数首位不能除尽,验算例2 是首位能除尽例3 一笔算除法被除数是三位数 位首位不能除尽,验算例4 数总结计算法则 的 0除以一个数(不是0)例5 除有关0的除法商中间有0 例6 法商末尾有0 例7 用除法估算解决问题例8 解决问题 灵活选择估算策略解决问题例9 三、复式统计表 两位数、几百几十数乘一位数(进位)例1 口算乘法 四、两位数两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不进位)例2 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例1 两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例2 笔算乘法连乘问题例3 连除问题例4 面积的含义例1、例2 常用的面积单位例3 五、面积长、正方形面积的计算例4、例5 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例6、例7 解决问题例8 认识年、月、日例1

平年、闰年例2 六、年、月、日 24时计时法 解决问题:简单的经过时间的计算例3 生活中的小数与小数的读法 认识小数一位小数的含义与写法例1 一位小数的大小比较例2 七、小数的初步认识 一位小数加、减法例3 简单的小数加、减法 解决问题例4 稍复杂的排列问题例1 八、搭配问题搭配问题(分步乘法计算原理)例2 稍复杂的组合问题例3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一) 教材与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并认识简单的路线图。本单元教材在编排上有下面几个特点:依照儿童空间方位认知顺序进行编排,提供丰富的生活和活动情境,帮助学生辨认方向。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2、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东北、西北、东南和西南八个方向,能够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余的七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3、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路线。 教学措施: 1、根据学生原有的认知,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会运用方位知识。 2、使学生学会辨认地图上的方位和空间方位。最初,应当根据学生自身的方位来形成辨认方位的技能,然后把这些方位和地图上的方位联系起来。教材首先利用学生已有的上、下、前、后、左、右的方位知识,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练习辨认东、南、西、北等方位的能力,然后让学生学习辨认地图

广东省湛江市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二)

广东省湛江市小升初数学模拟试卷(二)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同学,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一定学到不少知识,今天就让我们大显身手吧! 一、填空题 (共12题;共26分) 1. (1分)省略亿后面的尾数,求出近似值。700360000000≈________亿。 2. (1分) 3.6公顷=________平方米 3. (1分)有一箱苹果,3个3个数多1个,4个4个数也多1个,5个5个数还多1个,这箱苹果至少________个. 4. (4分)按要求回答问题. (1)写出两个分母是9的最简分数.________和________. (2)写出两个分子是9的最简分数.________和________. 5. (3分) (2018六下·云南模拟) ________:10 ________=________%=0.8 6. (1分)星期天小明爬山游览,从山脚下爬到山顶用了45分,沿原路返回时只用了30分,下山速度比上山快________ %。 7. (9分)玲玲是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出生的。 明明是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出生的。 乐乐是________年________月________日出生的。 8. (1分)甲2小时做14个零件,乙3小时做27个零件,丙每小时做8个零件,这三个人中工作效率最高

的是________. 9. (2分)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1厘米相当于实际________厘米,合________千米。 10. (1分)一根长80厘米的圆柱体木料横截成两段,成为两个圆柱体,表面积增加了42平方厘米,原来这个圆柱体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11. (1分)三年级一班第一组有7名同学,他们期中考试的成绩分别是98分、85分、92分、77分、86分、93分、99分,请你算出第一小组的平均分________。 12. (1分)一个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长8dm,这个三角形的面积是________dm2。 二、判断题 (共5题;共10分) 13. (2分)判断对错. 六(3)班今天的出勤率是110%. 14. (2分)把一个长方体木料截成两段,它们的表面积和体积都不变。() 15. (2分) (2018六下·云南期末) 甲、乙两个不等于0的数,如果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那么甲数>乙数。() 16. (2分)大米的总量一定,吃掉和剩下的成反比例。 17. (2分)把1米平均分成100份,每份是1厘米,可以写成米,还可以写成0.01米。 三、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 18. (2分) (2018六下·云南月考) 下面说法中,()是不符合生活实际的。 A . 一包味精重1000克 B . 教学楼高15米 C . 数学课本厚20分米 D . 一瓶营养快线饮料约500毫升 19. (2分)下表中,x与y成反比例,那么☆表示的数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