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焦母为什么要休掉刘兰芝

浅谈焦母为什么要休掉刘兰芝
浅谈焦母为什么要休掉刘兰芝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89157671.html,

浅谈焦母为什么要休掉刘兰芝

作者:豆志宁

来源:《新课程·中旬》2016年第03期

摘要:封建伦理道德和“独子寡母”式的家庭结构以及焦母的自身因素是导致集“三美”于一身的刘兰芝被休的原因之所在。美不见容于那个时代,既是个人悲剧,也是时代的悲剧。

关键词:气质美;品行美;情致美;封建礼教;悲剧、

南朝陈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中的《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最长的一部叙事诗,它代表了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也是我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重要标志,历来为人所称道。其中,女主人公刘兰芝秀外而慧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尤为深刻。

十六岁之前,刘兰芝织素、裁衣、弹箜篌、诵诗书样样都会,如果因为这是出自刘兰芝本人之口,有自诩之嫌的话,那么,从诗歌的第13节,兰芝被遣,回到娘家,母亲也这样说就不难看出,这并非自诩。刘兰芝从小受到了良好的家庭教育,知书达理使她具有打动人的气质美。

做焦家媳妇时,尽管她“心中常苦悲”,但能忍而不发,仍辛勤劳作。当被迫与夫君分离时,她发誓做韧如丝的蒲苇,感情忠贞。被遣之时,当婆婆仍黑脸相对,怒气未消时,她先自我检讨,继而流露出对婆婆将在家里操劳的记挂之意。其品行之美他人难出其二。

如果我们从没读过《孔雀东南飞》,也不知道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悲剧,那么第9节展示给我们的分明是一个待嫁的新娘形象,她怀着激动、欣喜的心情在仔细地梳妆打扮,想把一个最美丽的自己呈现在人生这个最幸福的日子。谁能想到这是一个被夫家休弃将要忍辱离开的女子呢?她该是怀着怎样的爱和痛,怎样的牵挂和失落,又是怎样的自尊和屈辱在一丝不苟地做着这些事情?可我们从她的神情上看不出,从她轻盈的步履中也看不出。这是刘兰芝呈现给我们的情致美。这种美以天生丽质为引子,以自尊做内核的人格魅力为支撑。

集气质美、品行美和情致美于一身的刘兰芝怎么就不见容于婆婆焦母,竟至于被遣呢?

不单兰芝的母亲想不通,焦仲卿想不通,兰芝自己也想不通。每件事都按照婆婆的意思来做,一举一动都小心谨慎,昼夜辛苦劳作,想着自己应该没有犯什么过错,能终生侍奉婆婆,想不到……当母亲为她被遣而惊异的时候,兰芝唯有惭愧难言:“儿实无罪过。”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呢?读过这首诗的人都感觉焦母是罪魁祸首,但如果把焦母定位为一个蛮横无理,丝毫没有是非曲直的老妇人,那不但会把丰富的人物形象平面化、简单化,也会削弱这首诗歌的思想价值。让我们仍回到文本中来做一番探讨。

由刘兰芝的悲剧反观_中国式_母爱

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13期 Journal of Chongqi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Edition)No.132012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首长篇叙事诗,曾被誉为“长诗之圣”和“古今第一首长诗”,全诗叙述了一个感人至深、催人泪下的爱情悲剧,堪比梁祝化蝶,曾倾倒许多文人墨客。在扼腕痛惜之余,人们常深思的一个问题就是,刘兰芝为什么被休,造成刘兰芝、焦仲卿婚姻爱情悲剧的根源到底是什么,一时间无数观点争执难断,更有甚者打着新课程改革的旗帜,在没有明确佐证的资料下对这一问题妄加猜测。针对这些观点,笔者谈谈个人的看法。 一、刘兰芝被休的原因分析 探讨任何一个社会问题,都要把问题放到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加以分析,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是非标准。我们先来看一看这部作品的时代,这首诗歌原名《焦仲卿妻》,最早见于徐陵所编《玉台新咏》,诗前小序明确告诉我们故事发生在汉末建安中,既然是汉末,我们就从汉代的婚姻制度中去找寻刘兰芝无辜被休的真正原因。汉武帝时接受儒家学者董仲舒的建议,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治国方略,儒家学说成了规范人们思想行为和处理日常事物的唯一准绳和依据,而当时在“休妻”这件事上最权威的“法律依据”莫过于儒家学说中的“七出”之律,妇女只要犯有“七出”中的任何一条,都可以被婆家合理合法地休弃。“七出者,无子,一也;淫泆,二也;不事姑舅,三也;口舌,四也;盗窃,五也;妒忌,六也;恶疾,七也。” 从诗歌的内容来看刘兰芝显然并没触犯“淫逸;口舌;盗窃;妒忌;恶疾”这五出,大家对此都无异议,对于“无子”倒是有人认可,认为刘兰芝被休可能与刘兰芝结婚多年没有孩子有关,原因是整首诗中并没有提及刘兰芝有孩子,而焦母抱孙心切,因而要休掉刘兰芝。在教学过程中许多同学也提出了这样的看法。我们可以思考,在封建社会“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刘兰芝的确没有生育,焦母要休兰芝,完全可以理直气壮、堂而皇之地摆出这个理由将其休掉,何必兜圈子,找出“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的借口?再说,兰芝被休回家却备受青睐,媒人络绎不绝,“还家十余日,县令遣媒来。云有第三郎,窈窕世无双。年始十八九,便言多令才。”“云有第五郎,娇逸未有婚。遣丞为媒人,主簿通语言。直说太守家,有此令郎君,既欲结大义,故遣来贵门。”如果刘兰芝真的不能生育,那县令太守为何纷纷遣媒人来为儿子求婚?所以说刘兰芝因无子被休根本站不住脚,那么只剩下最后一出:不事舅姑。《礼记?昏义》中记载,妇女须“成妇礼,明妇顺”,“妇顺者,须乎舅姑,和于室人,而后当于夫”。……是故妇顺备,而后内和理;内和理,而后家可长久也。”也就是说,作为女子,与丈夫的亲密程度不可超过与舅姑(即“公婆”)的亲密程度,否则即为“不事舅姑”。《礼记?内则》中说得更明白:“子甚宜其妻,父母不悦,出。”儿子过于喜欢妻子,引起父母不高兴的,可以休弃。我觉得这一点才是刘兰芝被休的真正原因。 纵观全诗,诗中虽然没有直接描写刘兰芝与焦仲卿炽热的爱情,但字里行间流漏出他们的爱是多么的深沉,多么情真意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君当做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为了忠贞不渝的爱情他们甘愿“举身赴清池,自挂东南枝”。正是因为他们对彼此的痴爱,导致了焦母的不悦,“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焦仲卿本想替妻子求情,结果却适得其反,触怒了母亲“吾已久怀愤,汝岂得自由”,“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他对妻子的用情之深更加激怒了母亲,于是焦母拿出一家之长的姿态“捶床便大怒”,“会不相从许”,最终导致刘 由刘兰芝的悲剧反观“中国式”母爱 苏环 摘要:《孔雀东南飞》在我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具有深刻的社会意义和思想意义。刘兰芝和焦仲卿婚姻悲剧的根源是什么?从“七出”中“不事姑舅”的角度探讨了刘兰芝被休的真正原因,并由兰芝的被休反思了中国现代家庭教育,尤其是“中国式”母爱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危害,引发大家对真正母爱的思考。 关键词:刘兰芝;悲剧根源;中国式母爱; 中图分类号:I207.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99(2012)013-0091-02 作者简介:苏环(1970-),女,山东烟台人,烟台职业学院(山东烟台264670)讲师,研究方向为汉语言文学。 收稿日期:2012-04-22

浅析《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

浅析《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 内容摘要 (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代表汉乐府民歌最高艺术成就的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 本诗以时间为顺序,以刘兰芝、焦仲卿的爱情和封建家长制的迫害为矛盾冲突的线索,也可以说按刘兰芝和焦仲卿的别离、抗婚、殉情的悲剧发展线索来叙述,揭露了封建礼教破坏青年男女幸福生活的罪恶,歌颂了刘兰芝、焦仲卿的忠贞爱情和反抗精神。是中国文学史上现实主义诗歌发展中的一座高峰,刘、焦两人殉情而死的家庭悲剧极具高度的典型意义,他们的死,历来受到人们的同情和赞颂。笔者试图通过故事当中的遣归、求婚、合葬这几个至关重要的情节的探讨,进一步深思造成刘兰芝、焦仲卿婚姻爱情悲剧的根源,揭示封建社会里的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在封建家长制度下,专制家长的绝对专制使得男女青年婚姻不能自主,青年男女陷入深重的痛苦,尤其是妇女受到最为惨重的迫害,从而再现刘兰芝刚强不阿,理性抗争的正义形象。 关键词: 悲剧根源探讨封建礼教殉情理性抗争 正文 有汉一代,辞赋盛行,诗坛一度冷落。及至感于哀乐,缘事而发的乐府民歌出现,使文坛为之一新,大放异彩。它以强烈的现实主义精神和崭新的形式,为我国古代诗歌增添了光彩,并成为汉代文学的突出成就,它是汉末广大人民生活的一面镜子。其中,《古诗为焦仲卿妻作》(此诗最早见于南朝诗人徐陵所编的《玉台新咏》,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后人常以诗的篇首句孔雀东南飞作为篇名)。这首代表汉乐府民歌艺术高峰的长篇叙事诗,千百年来,为人们所广泛传诵,交口赞颂,被誉之为中国文学史上最早的长篇叙事诗的双璧之一,不少学者专家的许多文章的观点,以现实性、社会性、历史性为原则,切中肯綮,为后代学习研究者所认同,皆已形成共识。每次读《孔雀东南飞》,常读常新,常新常想:刘兰芝那么知书识礼,聪明美丽,勤劳能干,温顺贤慧,简直是一个至纯至孝、十全十美的淑女形象,丈夫又与她情深似海,可她的婆婆为什么不喜欢这样的儿媳,为何非休她不可?既然刘兰芝做个小小的府史之妻都不称职,而县令和太守为什么还会派媒人替儿子去向刘兰芝求婚?同时,兰芝仲卿他们以自杀殉情的方式向封建礼教进行有力抗争以后,两家会求合葬吗?这一

刘兰芝人物形象鉴赏的课堂教学反思 张娅

刘兰芝人物形象鉴赏的课堂教学反思 高一语文组张娅 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标:人物形象鉴赏 二、导入 1、请大家欣赏四位同学精心准备的课本剧—双双殉情,由一位 同学在《梁祝化蝶》的背景音乐中用低缓、沉抑的语调来朗 诵,另外三位同学表演刘、焦二人的殉情。四位同学表演完 后请两个同学分别从台词的熟练程度、动作、神态等方面进 行评价。 2、两位学生评论后,教师作结,从而导入新课——刘兰芝人物 形象鉴赏。 三、自主合作探究 1、学生自己找出文中刻画刘兰芝形象的段落和语句,再四个人组成一个小组进行讨论并且形成书面的文字材料。 2、抽同学回答,分析刘兰芝性格较全面的就不用再细细讲解,若是学生回答不够全面的,可再分析引导。 3、明确刘兰芝性格(从外在和内在两个方面概括) 多才多艺、聪明贤惠、刚强果敢、自尊不屈、外柔内刚、知书达礼、重情重义、坚贞执着、不慕荣华富贵。 四、解题方法一得

1、人物形象类题的解题思路 筛选表现人物形象特征的有关词句(描写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词句)→在故事情节的发展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 2、人物形象类题的规范答题模式 主人公是一个()的形象 人物形象:身份+人物外在特点+内在特点(性格等)+塑造这一形象的意义。 五、以刘兰芝形象概括为例,进行详细讲解。 1、答题模式:刘兰芝是一个()的妇女形象。 2、将我们刚才概括的性格特点填入括号内 明确:美丽勤劳善良知书达理有教养坚强稳重忠于爱情不慕荣华富贵维护自己的人格尊严在温柔善良中表现出强烈的反抗精神虽处于被压迫的弱者地位,但具有光辉人格六、拓展延伸:王熙凤形象鉴赏 从以下这段文字中概括王熙凤的性格特点: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象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拭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竟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又忙携黛玉之手,问:“妹妹几岁了?可也上过学?现吃什么药?在这里不要想家,想要什么吃的,什么玩的,

炼焦车间管理规定

炼焦车间管理规定 目的为了保证生产安全稳定运行,工艺指标正常,设备运行良好,维护好炉体,生产合格的焦炭和有效地回收化学产品,减少污染,特制订此规定。 生产管理规定 1.1 车间机构编制 1.2 车间岗位职责 1.2.1 运行班负责生产任务的完成,执行系数的稳定,设备巡检维 护保养,润滑。所属区域的卫生清洁工作。 1.2.2 热调班负责加热制度的执行,各项测量项目的测量及调节, 台账的管理,各项工艺系数达标,维护炉体安全。加热设备的维护保养,润滑及所属区域卫生清洁工作。 1.2.3 机修班负责设备的点检,维护保养及检修。严格执行检修计划,监督指导设备的润滑保养制度的执行,各种工具的制作维修。 落实备品备件的数量和质量。负责所属区域的卫生清洁工作。 1.3 车间所属设备及工艺参数 1.sk55sk-550/15.98f焦炉2×60孔炭化室总长15980mm 有 效长15140mm 高5500mm 有效高5200 mm 平均宽550mm 机侧540 mm 焦侧560 mm 锥度20mm 有效容积38m3装煤量38T 中心距1350 mm 加热水平800mm 炉顶厚度125o mm 燃烧室机侧宽810 mm 焦侧宽790mm 立火道中心距480mm 个数32 个斜道高825 mm 斜道断面尺寸120mm 砖煤气道内径50mm 蓄热室全高3700 mm 宽415 mm 主墙厚290mm 单墙厚230 mm小烟道宽273mm 小烟道高650mm 2 交换机废气油缸额定拉力180kN 行程630 mm 焦炉煤气

油缸额定拉力114 KN 行程460mm 交换时间46.6秒手动交换操作时间10 分钟交换周期30分钟系统工作压力6Mpa 3.推焦车装煤车拦焦车熄焦车消烟除尘车21锤微移动捣固机 4 储煤塔炉端台和炉间台 5 熄焦塔水泵和粉焦抓斗,粉焦沉淀池。 6 除尘站,集尘干管。 1.4 工艺流程 1 、生产流程 推焦车------焦炉-----拦焦车------熄焦车-----放焦台----振动筛-----焦仓-----焦场 捣固机----装煤车---消烟除尘车-----地面除尘站---装煤 2、气体流程: 焦炉煤气气体流程: 焦炉煤气→煤气总管→煤气主管→加减考克→孔板盒→交换考克→立管→横管→喷管→下喷管→砖煤气道→燃烧室与空气燃烧; 空气气体流程: 空气→废气盘→小烟道→蓄热室→斜道→燃烧室与煤气燃烧 废气气体流程: 废气→上升立火道→跨越孔→下降立火道→斜道→蓄热室→小烟道→废气盘→分烟道→总烟道→烟囱 1.5 车间工艺管理规定 1.5.1 原始记录规定 1.所有岗位原始记录(包括运行记录,交接班记录,各种活动记录)必须用仿宋体书写工整。 2、原始记录要填写整洁,账目清洁,记录不损不破,反面、边沿不写与表格无关的字,划线清晰,计算准确,填写及时.

前后墙对冲燃烧专利技术综述

前后墙对冲燃烧专利技术综述 摘要:前后墙对冲燃烧为我国燃煤电站锅炉中应用较为广泛的燃烧方式,通过 将燃烧器在前后墙对冲布置,强化气流的混合燃烧,具有燃烧效率高、布置简单、排放低的优点。本文概述了前后墙对冲燃烧的发展历程和研究现状,分析了前后墙 对冲燃烧的现有技术构成和应用,综述了前后墙对冲燃烧的专利申请量、申请人分 布及国家分布的特点,总结并预测了前后墙对冲燃烧的发展热点和趋势。 关键词:前后墙,对冲,交错,燃煤,低NOx,腐蚀,历史,趋势 引言 火力发电厂锅炉燃烧形式及火焰形状,对于锅炉炉膛安全监控系统至关重要,针对不同的锅炉燃烧形式,有不同的燃烧器管理和保护的要求。按照燃烧方式及 火焰形状,锅炉可以分为四角切圆燃烧方式、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W型火焰燃 烧方式锅炉[1]。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的燃烧器分别布置在锅炉的前墙和后墙。在 同一水平面上,前墙和后墙分别有同等数量的燃烧器布置,相对应的燃烧器在同 一直线上。一般情况下将前墙(或后墙)上的同一水平位置上的一组燃烧器称为 一排燃烧器。一排燃烧器可能有不同数量的燃烧器,例如4个、5个、6个均出 现过。一般情况下,前墙有3排燃烧器,后墙有3排燃烧器。前后墙对冲锅炉具 有对高温烟气卷吸率高、燃烧充分、炉膛热偏差低等优势[2-5]。 1.前后墙对冲燃烧国内外发展历程及技术研究方向 随着工业革命和蒸汽轮机的产生,燃煤锅炉发电应运而生。19世纪末20世 纪初开始有关于燃煤锅炉的专利申请,但均为传统的燃煤装置,技术比较落后。 最早的将燃烧器布置在前后墙,形成对冲火焰进行燃烧的专利为1966年由美国 福斯特惠勒公司(公开号为US3391675A)提出的,其在锅炉的前后墙上分别布 置上下三层燃烧器,每层分别布置4个燃烧器喷口,前后墙上对称分布的燃烧器 两两对冲燃烧,形成强烈的混合火焰。随着前后墙对冲燃烧技术的提出,国外在1966年之后的相关专利开始增多,在20世纪80年代末达到高峰。随着技术的逐渐成熟和国际上对环境污染越来越重视,如何降低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的NOx排 放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1977年日本三菱电气公司首先提出分级燃烧理念(公开号为JP特开平6-42709A),通过将燃料分级,可以大幅度降低NOx的排放。随后,苏联制热工程公司也提出了贫氧燃烧技术(公开号为SU2885293A),其在通过在每排两个相 邻且相对的燃烧器中采用贫氧燃烧技术,以此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采用优化配 风方式也可降低NOx排放,1994年能率株式会社首次研究了配风方式对NOx排 放的影响,并提出了一种优化配风的方法,其将空气分级,可以达到低NOx和低 烟尘的清洁燃烧。 20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我国大量引进先进火电技术,燃煤锅炉也随之广泛应用。但对于前后墙对冲燃烧的相关专利申请较少,我国的第一件关于前后墙对冲燃烧 相关专利申请为2008年广州市能源监督检测所提出的对冲式煤粉燃烧炉,随后 几年,我国对于前后墙对冲燃烧锅炉的研究较多的为东方电气集团东方锅炉股份 有限公司、哈尔滨锅炉厂有限公司。主要针对分级配风、降低NOx排放等方向进 行了研究。 2016年以后,国内关于前后墙对冲锅炉的申请逐渐减少,这是由于国家对燃 煤电厂的投运进行了控制,并且随着污染的加重,寻找清洁能源发电替代燃煤发

《孔雀东南飞》悲剧成因之漫谈

题目(中文):《孔雀东南飞》悲剧成因之漫谈院(系):文学院汉语言师范类 课程:中国文学史 学生姓名:钟嵘 学号: 任课教师:李昱 2009年 5月 25 日

目录 1、引言····························································1. 2、选择《孔雀东南飞》的原因 (1) 3、析诗中主人公品性 (2) 3.1兰芝香永世——刘兰芝 (2) 3.2孝爱两难全——焦仲卿 (3) 3.3可恨还是可悲——焦母 (4) 4、从时代背景上看 (5) 5、结束语 (6) 6、参考文献 (6)

《孔雀东南飞》悲剧成因之漫谈 摘要:作为一首足以代表汉乐府民歌最高水平的诗作,《孔雀东南飞》中焦刘二人的爱情悲剧的成因素来有诸多评议。一个家庭是由多个性格不同的人组成、相互扶持的,一个家庭悲剧的酿成并不能光说是社会或个人品性所造成的。本文将从各位主人公的生平、品性、心理以及社会背景几个原因来阐述形成这个千古爱情悲剧的原因。 关键字:《孔雀东南飞》、悲剧、成因。 1、引言 朗朗上口的乐府诗《孔雀东南飞》被千古传唱,其中焦仲卿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更是让多少多情儿女情深处潸然泪下,而这个悲剧的成因竟是众说纷纭,有人说这是由焦母的棒打鸳鸯所造成的,有人谴责焦仲卿的软弱屈服,更有人感叹这个“吃人礼教”的残酷,那么真相到底如何呢? 只可惜这首长达一千七百多字的乐府诗,除了对刘兰芝被驱遣的过程和悲剧的结局作了较为详尽的叙述外,对引发焦、刘二人悲剧的直接原因,却并未作具体的说明。所以,我们很难看清整个悲剧发展全过程的来龙去脉。在我看来:一个家庭悲剧的产生,有社会背景的原因,也有来自家庭成员自身的原因。正如托尔斯泰所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封建时代,婚姻遭遇不幸的男女很多,将他们的不幸归咎于吃人礼教的残害,只能体现那个时代婚姻悲剧的共性,并不能体现悲剧个案的特殊性,而《孔雀东南飞》悲剧的成因便具有十足的特殊性。 2、选择《孔雀东南飞》的原因 当下,在文化快餐、传媒的引导下,80后与90后都振臂高呼爱情自由,在面对乐府长诗《孔雀东南飞》的爱情悲剧时,多数80后痛骂焦仲卿的软弱性子,大多90后则指责可恶的焦母心理变态故意刁难,棒打鸳鸯之举。痛骂指责固然爽快,可爽快之余,平心而论,事情又好像并非如此。 在查阅了些历史资料,翻阅了些大家之谈后,我觉得整个人的思想方向都受到了巨大的冲击,最终决定冒弄斧之嫌写出此文,不足之处还望指教。 3、析诗中主人公品性

浅析刘兰芝与焦仲卿的人物形象

浅析刘兰芝与焦仲卿的人物形象 文化艺术学院汉语言文学091班孟然2009093020 摘要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中的男女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刘兰芝有着一种高贵、倔强的个性。她不被威逼所屈,也不为富贵所动,坚强的捍卫自己的生命自由与爱情追求。焦仲卿则是先以一个忠于爱情但拘谨懦弱,受礼尽孝却胆小怕事的形象出现在文章中,最终也因爱情而变成勇敢无畏的高大形象。 关键词:孔雀东南飞;刘兰芝;焦仲卿;忠贞;反抗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长篇叙事诗,也被称为我国古代史上最长的一部叙事诗,我国古代民间文学中的光辉诗篇之一,与南北朝的《木兰辞》并称“乐府双壁”。《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民间叙事诗中最伟大的诗篇,它代表了汉乐府民歌发展的最高峰。原为建安时期的民间创作,最早出现在《玉台新咏》卷一,原名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现今一般取此诗的首句作为篇名。《孔雀东南飞》内容取材自东汉时期的一桩婚姻悲剧。 我认为要对《孔雀东南飞》一文中的人物形象进行探讨,不能单从文中的字面意思去寻求看法,而重要的是要考虑到文章当时的社会背景,人物的角色定位等一些更为深沉的因素。同时,要将人物在每个情节中的语言、动作、行为等加以文章和角色的背景进行整合。这样才能够全面、准确地把握与分析自己所理解的文中人物形象与性格。 现在,我要浅略分析的这两个人物形象——刘兰芝与焦仲卿,即是出自《孔雀东南飞》一文。这一篇著名的爱情叙述诗,它为世人讲述了一段悲美的爱情故事。焦仲卿与刘兰芝婚后恩爱幸福,却遭受到了封建礼教、家长专制与门阀观念等种种罪恶的摧残。最终,一对相爱的夫妻用至死不渝的坚贞捍卫了他们的爱情。 刘兰芝有着一种高贵、倔强的个性。她不被威逼所屈,也不为富贵所动。持重、坚强地捍卫自己的生命自由与爱情追求。一句“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纫如丝,磐石无转移”,无论是对焦仲卿,还是他们俩的婚姻,刘兰芝都将自己的坚定、忠诚之心表露无遗。也让世代的后人读到此时为之感动伤怀。 文章一开始便交代了刘兰芝的勤劳贤惠与多才多艺,她主动请求回到娘家,说明了刘的识大体与聪慧,接着文中将兰芝的美貌生动的描绘出来。等到刘兰芝与小姑拜别的一段时,“泪落连珠子”一句证明了兰芝与小姑之间的关系十分融洽和谐。由上可见的确是焦母存心刁难媳妇,这些与她之前对刘兰芝的控诉形成鲜明的对照。再到后来与焦仲卿暂时离别时,面对焦的犹豫不定、一筹莫展,兰芝的话语都展现出了一个聪慧女子的人格尊严和自己的主见。然而,在面对自己深爱的丈夫焦仲卿时,她即使知道现实的冷酷与无情也还是对其抱有一丝丝的幻想,“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她奢望着还能和丈夫的再次团聚。面对哥哥逼婚时候,刘兰芝那古代封建社会中女性少有的刚强性格和勇气让人们感受到了一个处于极端弱势的女性的不可侵犯的尊严以及她对待爱情的坚贞。 女主人公刘兰芝对爱情忠贞不二,她对封建势力和封建礼教所作的不妥协的斗争,使她成为文学史上富有叛逆色彩的妇女形象。刘兰芝追求的自由、尊严、不被压迫的爱情,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许多女性都想要争取的权利与幸福,只是没有多少人有兰芝那般的勇气罢了。因而,刘兰芝的追求爱情与勇于抗争的精神为后来的青年男女所传颂。 而我们的男主人公焦仲卿则是以一个忠于爱情但拘谨懦弱,受礼尽孝却胆小怕事的形象出现在文章中。我想也许是由于焦仲卿的家庭环境以及自身的性格,也许是因为他是家中的唯一的男子,在面对敬爱的母亲与珍爱的妻子之间不可调解的矛盾时候,他也处于不知如何是好的两难困境。他深爱兰芝却不敢与挑剔的母亲大人抗争,只是一味的忍辱负重,消极以对。

焦化炼焦岗位操作规程

炼焦车间岗位安全技术操作规程 炼焦车间工艺技术规程 一、工艺概述: 自备煤车间来的配合煤送入煤塔,按推焦计划从煤塔取煤。通过煤塔给料器将煤装入装煤推焦车的煤箱内,经捣固机将煤捣固成煤饼。由装煤推焦机按作业计划从机侧送入炭化室内,煤饼在炭化室内经过一个结焦周期的高温干馏制成焦炭和荒煤气。装煤时产生的烟尘由炉顶的消烟除尘车从吸尘孔抽出,在车上进行燃烧、洗涤后,尾气放散。 炭化室内的焦炭成熟后,用装煤推焦机推出,经拦焦车导入熄焦车内,熄焦车被牵引至熄焦塔内进行喷水熄焦。熄焦后的焦炭卸到晾焦台上,冷却一定时间后,焦炭由刮板放焦机通过带式输送机送到筛焦楼,焦炭通过筛分,被分>40mm,40~25mm,25~10mm和10mm以下四个级别。熄焦水循环使用,并定期补充新水,焦粉随熄焦水在沉淀池重沉积,用粉焦机斗机抓出运走。 煤在炭化室内干馏产生的荒煤气汇集到炭化室顶部室间,进入上升管,经桥管进入集气管。约700℃的荒煤气在桥管内被氨水冷却到80℃左右,荒煤气中的焦油雾等同时被冷却下来。煤气和氨水焦油一起,经吸煤气管送到净化车间进行净化和化学产品回收。 焦炉加热用的焦炉煤气,由回炉煤气管道引入,经煤气预热器预热至45℃左右进入地下室煤气主管,通过下喷管把煤气送入燃烧室立

火道,与从废气开闭器进入的空气汇合燃烧。燃烧后的废气通过立火道顶部跨越孔进入下降气流的主火道,再经过蓄热室由格子砖把废气中的部分热量回收后依次进入小烟道,废气交换开闭器,分烟道、总烟道、烟囱、排入大气中。 上升气流的煤气和空气与下降气流的废气由交换传动装置定时进行交换。 二、生产技术 (一)煤饼捣固 1.装煤推焦车煤槽对准双曲线煤斗。 2.煤槽装煤高度达到700mm时,启动捣固机。 3.捣固机在煤槽上方来回走行。 4.捣固操作按5层放煤捣固,每次弄均匀放煤。各层捣固次数分别为6.4.3.2.1。使煤槽内的煤达到4.1米。 5.煤饼捣固质量要求:砸紧、砸满、压平。 (二)推焦 1.打开机焦侧炉门。 2.开动装煤推焦机,使推焦杆对准炭化室中心,进行推焦操作。 3.推焦严格按循环推焦计划进行。 4.推焦顺序采用9-2串序。 5.推焦系数: 推焦计划系数K1—本班推焦计划表中计划结焦时间与规定结焦时间相符合情况。

比较美狄亚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

科目:比较文学概论 学校:铜仁学院 系别:中国语言文学系 班级:2010级本科(1)班姓名:贺清华 学号:2010021014

比较美狄亚与刘兰芝的爱情悲剧在人类的漫长历史长河中,爱情永远是人们追寻的一个永恒主题,古往今来,在文人骚客,中外作家的笔下,许许多多的女子形象为了爱情,为了所谓的幸福,做了多多的努力,但不幸的是,往往大多以悲剧收场。往古贤人们用他们的文采,为我们留下了许多的经典悲哀的故事,其中不乏弃妇的形象,无论是在东方文学还是在西方文学中,都有在爱情里被抛弃的女子,成为弃妇,我们把东西方文学下在爱情里受伤的女性做个较比,会发现其中有许多异同点。 我们以欧里庇得斯的《美狄亚》中的美狄亚与我国古代乐府诗集中的《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作比较,探寻她们爱情悲剧里的异同。毫无疑问,美狄亚跟刘兰芝可以说是东西方文学中弃妇形象的典型。她们对爱情的追寻都是失败的,也是悲哀的,这个从她们的婚姻悲剧中就可以看得出来。为了能直观的感受,我们先来了解下两个故事的梗概。 作为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的代表作《美狄亚》,它的取材来源于希腊神话,在《美狄亚》中,美狄亚是个聪明人情,敢爱敢恨的人物形象,故事中描写了王子伊阿宋通过美狄亚的帮助盗得了金羊毛,但发现父亲被新国王杀死,于是美狄亚帮助他惩罚了新国王,但之后又被赶出了家乡,夫妇二人来到了科林索斯,还生了两个儿子。但是伊阿宋变心了,他想做科林索斯国王的女婿,并且想把妻儿赶出境外,这样的举动,激起了美狄亚的愤怒。于是她设计毒死了国王跟公主,又忍痛的杀死了自己的两个儿子,绝了丈夫的后嗣,她如此的惩罚了伊阿宋之后乘龙车飞往雅典,这就是故事的梗概,很明显,这是个感人的家庭悲剧。 而乐府诗集中的《孔雀东南飞》中的刘兰芝是一个才貌双全,又知书达理的女子。以其中的“十三能织素,十四能裁衣,食物弹箜篌,十六诵诗书”为证。如此的一个女子在十七岁的时候嫁给了焦仲卿,后因焦母不喜欢刘兰芝而把他遣归娘家,在焦仲卿送刘兰芝回家的路上,他们彼此依依不舍,作誓离别,许下“君当作磐石,妾当作蒲苇,蒲苇韧如丝,磐石无转移”的誓言,他们相约,等过段时间后,焦仲卿会把她接回去。可是刘兰芝回到家中,过了很长时间也不见焦仲卿来接,又在兰芝哥哥的张罗下,要把刘兰芝嫁给太守。焦仲卿知道这个消息后,来寻刘兰芝,不料兰芝为了捍卫纯洁的爱情,毅然的赴了清池,从此与世长,。后焦仲卿回到家中也悬吊与家中横梁,两家念其在生情谊将他们合葬,至此这一悲剧结束。 纵观这两个故事,其中的女主人翁美狄亚跟刘兰芝相同点跟不同点一目了

切向燃烧与对冲燃烧对比

1、切向燃烧与对冲燃烧对比 切向燃烧方式与前后墙对冲燃烧方式对比 1、着火燃烧 A、切向燃烧煤粉气流靠邻角热烟气加热着火,近几年发展起来的新型燃烧器(如WR、钝体、EI等)还有利于自身已着火的气流回流来强化点燃,通过在喷口出口处设置扰流元件或引射等方式使回流利用率较之早期技术有了很大的提高。 B、旋流燃烧每份气流靠单只燃烧器气流自身旋转形成回流加热着火,回流率达旦回流利用率难以提高。由于燃烧器是单独组织的火焰间无相互支持作用。 C、切向燃烧对单只燃烧器是否处于最佳状态要求不高,对风粉分配均匀性要求有一定的适应性。 D、旋流燃烧器要通过调整使每一只燃烧器均处于最佳状态,对风粉分配均匀性要求高。

2、燃尽 1)切向燃烧气流旋转衰减较慢,有利于未燃尽炭粒子与氧的混合(即后期混合较好)有利于燃尽。 2)旋流燃烧器前期混合强烈而后期混合很弱,在燃烧器范围内未燃尽的炭粒子后期难与氧接触混合。 3、结焦 A、切向燃烧方式整个燃烧过程在炉膛内较大区域中完成,烟温峰值不太高,灰粒融熔的可能性小。 B、旋流燃烧方式燃烧过程在燃烧器附近完成,炉内烟温峰值高,易使灰熔化。 C、切向燃烧可通过减小切圆直径,CFS等技术减轻结焦,对燃烧效果无明显影响。 D、旋流燃烧方式通过加直流风等方式来减轻结焦,但这样做与燃烧矛盾(直流风减弱了旋流度)。 4、NOx排放 A、切向燃烧方式一、二次风混合容易控制,易于实现空气分级减少燃料型NOx。 B、旋流燃烧方式一、二次风混合难于控制,实现分级比较繁琐。 C、切向燃烧炉内温度分布平缓,峰值低,不利于热力型NOx 生成。 D、旋流燃烧炉内温度分布有多个峰值,易产生热力型NOx。 5、炉膛出口烟温偏差 A、切向燃烧旋转气流使水冷壁周向热负荷较均匀。 B、旋流燃烧方式燃烧器不置在前后墙,水冷壁周向热负荷偏差较大。 C、切向燃烧炉方式燃烧器高度较大,使沿炉膛高度热负荷分布均匀。 D、旋流燃烧方式燃烧器数目多,部分停运时无组织冷却风比例较大。

焦仲卿的人物形象分析

焦仲卿的人物形象分析 焦仲卿,《孔雀东南飞》中一个性格鲜明、内涵丰富、光彩照人的艺术形象。是东汉末年的一个庐江小吏,与刘兰芝一同殉情而死。下面是给大家的焦仲卿的人物形象分析,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焦仲卿的人物形象分析 仲卿为了自己的爱情,为了自己和兰芝的幸福生活,面对封建宗法礼教、封建家长专制制度的迫害,一直在勇敢地、一步一步地反抗着。只因为他是一个从小就知书达礼、受过良好的儒家文化教育,成年后又在仕途上进取的封建士子,也因为他还是一个寡母家长哺育大的儿子,他的这种身份和经历,使他的反抗形式与刘兰芝不同罢了。 在故事的开始,他从郡府还家小住。当兰芝向他述说婆媳二人矛盾的缘由及自己遭婆母逼迫的悲苦,并要他为俩人的婚姻爱情做出选择时,我们看到,仲卿并没有像一般懦弱的男子那样,在婆媳矛盾冲突中,采取沉默不作为、或是和稀泥、各打五十大板的和事佬方式,而是毫不犹豫地为保护兰芝、为维护俩人的婚姻爱情前去劝谏母亲、阻止母亲对兰芝的伤害。他对母亲说:“儿已薄禄相,幸复得此妇,结发同枕席,黄泉共为友。共事二三年,始尔未为久,女行无偏斜,何意致不厚?”这段话,他用心理智,方式得体。他先说明自己并不是一个大富大贵之人,而只是一个贫寒的士子,能够娶到刘兰芝这样美丽贤惠、勤劳持家的妻子已是侥幸了;然后又讲他和兰芝情投意合,感情深厚,要一生相伴相随;最后竟反守为攻,指责母亲为什么在兰芝品行无偏斜的情况下,刻薄地对待她?这是多么明确的态度,多么

鲜明的情感倾向,又是对专制家长多么有理有节有力的反抗方式?接下去,当焦母粗暴严厉地拒绝他的要求,并用为他再娶美女的条件进行怀柔时,焦仲卿非但没有在焦母的威吓利诱下退缩,反而更进一步抗争到:“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娶!”焦仲卿以终身不娶反抗母亲的家长专制,在封建礼教控制下的社会是不“尊亲事孝”的行为,是让自己背上了有违人伦道德的罪名的,也是他在血亲关系中,以个体形式反抗焦母这个专制家长最强有力的手段。这难道不是最直接的,也是极有勇气的反抗吗?我们不能要求生活在东汉末年、读的是“四书”“五经”的焦仲卿,为了维护他和刘兰芝的婚姻爱情,能够采取去诉诸法律的方式,抑或带着兰芝脱离母亲去独立生活。焦仲卿在反抗封建家长破坏他的婚姻爱情时,以个体的、和平理性的方式所能够做的,也只能是直言劝谏、据理力争,直至以终身不娶反击。 当专制、冷漠的焦母失去理智,一意孤行时,焦仲卿转而希望通过暂时的妥协淡化婆媳二人的矛盾:他劝慰兰芝暂且回娘家住一段儿时间,目的是通过分离消除焦母对兰芝的敌视,在没有矛盾冲突的时间延续中使焦母回心转意。焦仲卿的妥协,不是软弱和怯懦,而是为守护俩人婚姻爱情所采取的、既主动又理智现实的行动。 但仲卿、兰芝二人的爱情,不只受到焦母这个专制家长的摧残,继而还受到了同样是专制家长的刘兰芝哥哥的破坏。焦仲卿决没有料到的是,兰芝回到娘家后,专制粗暴的兰芝哥哥不给他们守护爱情的时间,兰芝被逼再嫁。这是他和兰芝都无力控制的事变。他因自己种种努力最终都失败了而绝望,决意一死。在作品中,我们看到,是焦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形象赏析

《孔雀东南飞》刘兰芝形象赏析 摘要:《孔雀东南飞》的女主人公刘兰芝是一位有着传统美德的女性。她慎于言辞,端庄安闲,动静有度,执事勤苦,符合汉代妇德妇言妇容妇功的要求。她不但有着无与伦比的外在美,同时也具备无可挑剔的内在美。在她的身上闪烁着现代女性意识:自尊、自强、清醒、刚毅⋯⋯,但是这一切不但没有给她带来好处,反而加速了她的悲剧命运。 关键词:刘兰芝中国古代妇女道德 为什么一个体现封建妇女道德规范的妇女长期以来甚至到今天仍为人们所称引喜爱呢?为什么从刘兰芝遵循“三从四德”的道德实践中,人们仍能感受到什么是善良、坚忍呢?很显然,我们不能简单地看待封建妇女道德的丰富复杂的内涵。本文试从道德层面作粗浅分析,以期更全面发掘这一形象及作品的典型意义。 一、刘兰芝的道德风范 刘兰芝善良坚忍,勤于纺织,工于剪裁,也确实体现了劳动妇女的特点和品德。从妇女道德来看刘兰芝,在日常生活中,她不失为一位合乎汉代“三从四德”规范的淑女、贤妻和孝顺的儿媳。 1.1刘兰芝的言行举止 (1)其言:作品《孔雀东南飞》中刘兰芝求遣之辞,义正言婉;拜别之辞,贬己自责;密誓之辞,情真义重;谢媒之辞,颇有分寸。皆有规短可寻而不容越,皆能依对象处境的不同而有别,合乎“四德”要求。所谓“择词而说,不遂恶语,时然后言,不厌于人。”“受母钱币多,不堪母驱使。”是不忘长辈之善不言人过的措词。“本自无教训”“生小出野里”是严于责己,示卑弱以让人。“儿实无罪过”,仅此一句,回复亲娘的责备追问,吞下了多少委屈和苦衷。是“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的突出体现。 (2)其容:汉代对妇容的要求主要表现在:“不必颜色鲜丽”;“沐浴以时,身不含垢”。从焦母对刘兰芝的指责和对“东家贤女”外儿的夸张看,大概刘兰芝平日忙于家务纺织之事而不遑打扮,这在焦母这个以儿子为“贵家子”的俗气之人看来,似乎有失体面,但刘兰芝所为,未失妇容。一旦被遣,依汉礼仪应着嫁时之装以“大归”时,她“事事四五通”严妆而出,令人有“精妙世无双”之叹。“细步”处,俨然大家风范。临别前对房中什物的捡点交待,可证平日操持的稳重和临乱不苟;拜别焦家的礼节和言行,足见其虽内心痛苦而容止安详。即使投身清池,也不忘脱履于岸,既可表明心迹,又可免无谓的牵连。真可谓“清闲宁静,守节整齐,行己有耻,动静有法。” 1.2刘兰芝的家庭人际关系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

《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 [摘要] 中国古代长篇叙事诗《孔雀东南飞》所演绎的刘兰芝与焦仲卿的爱情悲剧,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感人的故事情节,丰满的人物形象,撼人心魄的艺术感染力,千百年来一直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人们对造成悲剧的原因众说纷纭,我认为是封建礼教扼杀的结果,是社会原因造成的。同时,焦母自身的偏狭、情感的变异,是导致悲剧的直接原因,蛮横专断的焦母对儿子婚姻的干涉,拆散了并毁灭刘兰芝夫妇。刘兰芝的悲剧深刻而有力地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控诉了封建婚姻制,封建家长制的罪恶。刘兰芝的悲剧是那个时代千千万万个“刘兰芝悲剧”的缩影,是妇女的悲剧,家庭的悲剧,时代的悲剧! [关键词] 《孔雀东南飞》;悲剧根源;封建礼教;刘兰芝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古代民歌中的第一首、也是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是中国古代汉民族长篇叙事诗的瑰宝,更是千百年来令无数青年男女哀伤断肠的爱情悲歌,一直为人们所赞叹、传扬。原题为《古诗为焦仲卿妻作》,近人一般将其归入汉乐府。该诗大体成于汉末,而在流传的过程中,经过文人的加工润色。它与其后的《木兰诗》并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双璧”。 长诗叙述的是这样一个悲剧故事:汉末建安年间,一个名叫刘兰芝的少妇,美丽、善良、聪明而勤劳。她与焦仲卿成婚后,夫妻俩互

敬互爱,两情相悦,感情深挚,善侍婆母,终日操劳,表现出劳动妇女的善良美德。不料偏执顽固的焦母却看她不顺眼,百般挑剔,并威逼焦仲卿将她驱逐。焦仲卿迫于母命,无奈只得劝说兰芝暂避娘家,待日后再设法接她回家。分手时两人盟誓,永不相负。谁知兰芝回到娘家后,趋炎附势的哥哥逼她改嫁太守的儿子,刘母又不肯做主。仲卿闻讯赶来,两人约定黄泉下相见,最后在太守儿子迎亲的那天,双双殉情而死。 《孔雀东南飞》是一部爱情悲剧,相亲相爱的一对新人,亲密无间,相敬如宾,才子佳人,珠联璧合,简直是天赐良缘。他们的爱情生活是美好并应受到祝福的,或许是天嫉有情人,焦母对刘兰芝很不喜欢,对刘兰芝的厌恶与日倶增,最终迫使儿子休妻,硬生生地把一对有情人拆散开了,导致他们一起殉情的悲剧。笔者认为焦、刘二人悲剧性命运体现在诗中共有两个层面:其一,是焦、刘二人的婚姻悲剧;其二,是焦、刘二人走向毁灭的生命悲剧。并从这两个层面分析焦、刘二人悲剧性命运的原因。 古往今来,无数读者在探讨焦、刘二人悲剧命运时。无不认为焦、刘二人的悲剧命运是缘于刘兰芝的被遣。事实确是如此,如果当初刘兰芝不被驱遣,那么也就不会出现最后夫妻的双双自杀,所以历代读者都纷纷转入探讨刘兰芝被驱遣的原因。其原因众说纷纭,仔细梳理,有以下四种较为流行呼声较高的观点。 一、刘兰芝嫁到焦家后没有生育,使焦家面临绝嗣的危险。 二、焦母门第观念严重,认为“生小出野里”的刘兰芝配不上

浅析锅炉墙置对冲燃烧技术的有关问题

广东科技2009.11总第225期 流最小值Ic.min 。3.4可靠性 保护装置的可靠性是指在该保护装置规定的保护范围内 发生了它应该动作的障时,它不应该拒绝动作,而在任何其他该保护不应该动作的情况下,则不能误动作。 4继电保护装置在系统不同状态时的功能 4.1供电系统正常运行时 这种状况是指系统中各种设备或线路均在其额定状态下 进行工作,各种信号、指示和仪表均工作在允许范围内的运行状况。此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完整、安全地监视各种设备的运行状况,为值班人员提供可靠的运行依据。 4.2供电系统发生故障时 这种状况是指某些设备或线路出现了危及其本身或系统的安全运行,并有可能使事态进一步扩大的运行状况。此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自动地、迅速地、有选择性地切除故障部分,保证非故障部分继续运行。 4.3供电系统异常运行时 这种状况是指系统的正常运行遭到了破坏,但尚未构成故障时的运行状况。此时,继电保护装置应能及时地、准确地发出信号或警报,通知值班人员尽快做出处理。 4.410kV 系统中应配置的继电保护 按照变配电所10kV 供电系统的设计规范要求,在10kV 的供电线路、 配电变压器上一般应设置以下保护装置:4.4.110kV 线路应配置的继电保护 10kV 线路一般均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当过电流保护的时限不大于0.5~0.7s,并没有保护配合上的要求时,可不装设电流速断保护,但自重要的变配电所引出的线路应装设瞬时电流速断保护。当瞬时电流速断保护不能满足选择性动作时,应装设略带时限的电流速断保护。 4.4.210kV 配电变压器应配置的继电保护 (1)当配电变压器容量小于400kVA 时,一般采用高压熔断器保护。 (2)当配电变压器容量为400~630kVA,高压侧采用断路器时,应装设过电流保护。当过流保护时限大于0.5s 时,还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对于车间内油浸式配电变压器还应装设气体保护。 (3)当配电变压器容量为800kVA 及以上时,应装设过电流保护,而当过流保护时限大于0.5s 时,还应装设电流速断保护。对于油浸式配电变压器还应装设气体保护,另外尚应装设温度保护。 (作者单位:福州电业局) ,,,,,,,,,,,,,,,,,,,,,,,,,,,,,,,,,,,,,,,,,,,,,浅析锅炉墙置对冲燃烧技术的有关问题 黄忠明 (广东省深圳市) 1旋流燃烧器及其布置方式 墙置对冲燃烧方式的旋流燃烧器一般布置在炉膛的前、后墙,其出口气流是一边旋转,一边向前作螺旋式运动。旋流燃烧器的喷口都是圆形的,中间内圈喷口是一次风,一次风外圈是二次风,2个喷口同一轴心,每边墙上布置多个、多排的独立燃烧器。 双调风燃烧器DRB (见图1)。 这种燃烧器一次风管道外围设有2个分别控制的调风器。内调风器由可调轴向叶片组成,其主要功能是促进点火和稳定火焰,而切向叶片的外调风器主要是在火焰下游供风以完成燃烧。由于外调风的旋流强度较大,它也吸引了热烟气回流以稳定火焰。DRB 燃烧器的一次风管是文丘利管,目的是要使风粉混 合物得到很好的分散以提高燃烧效率。这些燃烧器形成的火焰, 其核心是还原性的,然后在核心火焰下游再逐步向其供风,以达到既降低NOx (可降低50~60%)又保证燃烧效率的双重功能。由于外围二次风有一定的厚度和动量,核心部分的还原性火焰要穿过二次风是不可能的,因而可以防止炉膛结焦和腐蚀。此类 燃烧器的NOx 排放量为330~860mg/Nm 3 。 2旋流燃烧器对冲燃烧锅炉结构特点 前后墙对冲燃烧和四角切圆燃烧不同,它并不要求炉膛横截面接近正方形,实际炉膛横截面可以为矩形,这有利于锅炉受热面的布置。而炉膛横截面越接近正方形,在同样炉膛容积热负荷和截面热负荷的情况下,炉膛周界尺寸就越小,当管径和节距相同时,就会导致上升管单位流通面积蒸发量增大,使循环倍率下降,这对水循环是不利的;因此,CE 型四角切圆燃烧亚临界压力锅炉一般都采用强制水循环以确保水循环可靠。而旋流对冲 燃烧亚临界压力锅炉(如B&W 型 )一般都采用自然水循环方式,由于自然循环自补偿特性水循环可靠安全。并且由于下降管没有炉水循环泵,锅炉运行可靠性高,运行成本和维护费用低。B&W 型旋流燃烧器前后墙对冲燃烧,结合尾部分烟道挡板调节 摘要:根据笔者以下对墙置对冲燃烧锅炉的了解,本文主要对B&W 型旋流式燃烧器墙置对冲燃烧锅炉特点和运行性作了简要的分 析,仅供参考。关键词:锅炉;墙置对冲 电力建设 专栏 149

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孔雀东南飞中的人物形象分析 中国古典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而古典诗歌,像一条横亘古今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文学艺术的精髓,激荡着历史精魂的心曲,成为转承民族灵魂的载体。乐府诗歌,千般怜爱,生死相随。《孔雀东南飞》为乐府诗的一个爱情悲剧,家里行间流露出当时社会的一种真实写照。其中,文中人物形象也各具特色,构成了本文的重要部分。 主人公刘兰芝美丽、聪明、知书达礼。诗一开头,“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的铺排,立即令读者对她产生这种印象。随着故事的展开,这种印象不断得到充实和加强。如“拨指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表现了她出众的美丽,下文写县令、太守纷纷派人到她家求亲也从侧面表现了她的美貌远近皆知。又如“鸡鸡入机织,夜夜不得息”“三日断五匹”“朝成乡夹裙,晚成单罗衫”等,表现了她的勤劳、能干。她向焦母不无怨言,可最近还是说“今日还家去,念母劳家里,”与小姑子告别时,则说“勤心养公姥,好自相扶将”,温柔的话语里,见出她的善良、多礼。 兰芝忠于爱情,不为荣华所动。仲卿送她回家,两人告别时,她自比“韧如丝”的“蒲苇”,将仲卿化作“无所转移”的“磐石”,以此表白她忠于爱情的心意,后来,她确实做到的。回到娘家后,她没有对县令、太守两家的求亲没有动心。最后在拒婚不成的情况下,以死捍卫了她与仲卿的爱情。

同时,兰芝身上还有可贵的一点,就是不卑不亢,头脑清醒,行动坚决。诗前小序里说她“为仲卿母所谴”,而诗歌的一开头写她主动提出离开焦家。当然,她不会无缘无故地让焦母“遣”她回娘家,得可能是焦母长期的百般挑剔, 让她认识到焦母根本不喜欢自己,自己无论怎样努力都不会博得她的欢心,甚至是焦母近来脾气愈加坏,已经向兰芝暗示她不愿再让她做儿媳妇。可是,从诗歌一开头兰芝向仲卿提出请求的话语看来,完全是她不堪忍受焦母的无理指责而主动要求回娘家的。这是长期忍让、顺从后的爆发,她的话里有委屈、不满,又坚决有力,毫无伪饰。后来焦母也对仲卿说“此妇无礼节,举动自专由”,虽然焦母对兰芝的评价不免失之偏颇,但也透露出兰芝确实不是低眉顺眼、任人摆布的小媳妇。兰芝向焦母作别时说“昔作女儿时,生小出野里。本自无教训,兼愧贵家子”,同样让读者隐隐体会到兰芝不是一个标准的封建时代儿媳妇的形象。后来对兄长的逼嫁,兰芝更进一步表现出清醒、坚决而不露声色的性格特色。从这个角度看,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女性人物形象长廊里,刘兰芝的形象是独特的“这一个”。 和兰芝相比,男主人公仲卿的性格展现的不是那么丰富。忠于爱情,敢于为爱情献身是他性格中最突出的方面。对于母亲的威逼、诱哄,他坚决回应道:“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他迫于焦母的压力将兰芝送回娘家,这是无可奈何的事情,按到当时的社会风气,他只能这样做。今天的读者难以责怪他软弱。自缢前他“徘徊庭树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