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重要概念

国际贸易重要概念
国际贸易重要概念

c:\iknow\docshare\data\cur_work\xxxx\

南京工程学院教案【教学单元首页】

第 1 -3 次课授课学时 2 教案完成时间:2011.

南京工程学院教案【末页】

注:教案首页和末页中间为授课内容

CHAPTER 1 Introduction to International Trade

1. Reasons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1)several concepts:

Trade: the exchange of commodities and services

International (trade): among/between countries or across national boundaries(香港澳门为单独关税区,视为对外贸易)

Foreign trade: 对外贸易,是以某一国为出发点,涉及整个世界范围

Means the import and export of one country or district

可以说china’s foreign trade 但不说china’s international trade

Overseas trade:海外贸易,对于岛国或沿海国家island countries or countries along the coastline 比如中国日本都可把自己的贸易叫做海外贸易

World trade: the exchange of commodities/services by all the countries in the world 世界贸易既包括国与国间的贸易,也包括国内的。故

The amount of world trade > the amoun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2)几方面原因:some fundamental reasons for international trade

a 资源在世界各地分配不均通过贸易获取资源

Different distribution of world resources. To obtain resources through trading is necessary.(unevenly distributed)

b. 气候和土壤(自然条件)影响着农产品的种植生长,需要国需靠贸易获取a nation does not have a given item.

Climate and terrain affect the cultivation of some agricultural products a nation can produce and trade internationally.

c.熟练工人和资本决定一国能生产什么产品来同他国贸易

Skilled workers and capital resources determine what a nation is able to produce and trade with other countries.developed countries: technology-intensive products. Developing countries:simple products

d.经济利益,比较优势理论(比较成本理论),the law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比较优势

原理,economic benefit. The theory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also called the comparative cost theory

Q1. by whom was the law first formulated?

Q2.according to the law, what goods should a country specialize in producing for export?

国际贸易理论的一个基本概念。它认为每个国家都有适合于生产某些产品的比较优势,如果各国都利用其比较优势专门生产成本优势较大,或成本劣势较小的产品,后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就能使贸易参与国获得利益。Eg. Portugal would be expected wine to England. England might export cloth to Portugal. Zambia would be expected to export copper ore, and the US to export wheat.

(冯祥春) It was first formulated in the 19th century by david recardo and other economists ,building on work by adam smith. The law points out that trade between countries can be profitable for all, even if one of the countries can produce every commodity more cheaply. As long as there are minor, relative differences in the efficiency of producing a commodity , even the poor country can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producing it .

理论的核心是:两利取重,两害取轻(律师:法律事务,打字员:打字)

david recardo ,19世纪中叶英国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杰出代表和完成者。主要著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

e. other reasons: to import products to satisfy a large domestic demand; (a nation does not have enough of an item.) a nation can produce items with greater style or innovation than can other nations. Or difference in consumer tastes)preference for innovation or style ; political reasons

另外,the role of governments, esp. in providing protection from imports or subsidies to local production or export .

2 .Differences between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domestic trade

Problems concerning international trade

1、cultural problems

2、monetary conversion

3、trade barriers

本国货币的贬值有利于本国商品的出口。使得本国的出口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外币价格下降,从而促进销售。

Currency devaluation has become an economic tool to stimulate trade. e.g. when china devalued RMB, it made RMB yuan cheaper in terms of foreign currencies., as a result, other countries could afford to buy more Chinese products. On the other hand, devaluation of the RMB made the prices of foreign currencies and products more expensive to Chinese..e.g., since USA did not devalue its dollar, the Chinese importers of American products had to pay high prices.

of imports and exports.

3.Basic concepts relating to international trade

1) 有形贸易和无形贸易

有形贸易:

国际贸易标准分类(Standard International Trade Classification,简称:SITC)为用于国际贸易有形产品的统计和对比的标准分类方法。现行《国际贸易标准分类》于1950年7月12日由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正式通过,目前为世界各国政府普遍采纳的商品贸易分类体系。到2006年为止,该标准分类经历了四次修改,1950年版为原版,1961年修改版为SITC“修订1版”,1975年修改版为SITC “修订2版”,1988年修改版为SITC “修订3版”,2006第四版(将商品分为10大类、67章、262组、1023个分组和1924个项目),该标准第1位数表示商品的大类(0到9),第2位数字表示对产品的进一步分类,最详细的产品分类用5位数字表示。通常将0-4类初级产品归为:资源密集型产品;第6、8类工业制成品归为:劳动密集型产品;第5、7类工业制成品归为: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具体分类如下:0类----食品和活动物; 1类----饮料和烟草;2类----非食用原料(不包括燃料) ;3类----矿物燃料、润滑油及有关原料;4类---动植物油、脂和蜡;5类---未另列明的化学品和有关产品;6类----主要按原料分类的制成品;7

类---机械及运

输设备;8类---杂项制品;9类---《国际贸易标准分类》未另分类的其他商品和交易

Primary commodities 指初级产品(农产品和矿产品)是和manufactured goods/articles (制成品)相对而言。Commodities 多指Primary commodities;articles 多指制成品

无形贸易

国际贸易概念(德语)

国际贸易理论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er Handel ) Definition: Au?enhandel bzw. internationaler Handel ist der Austausch von Waren, Dienstleistungen und Kapital über internationale Grenzen oder Hoheitsgebiete. 国际贸易实务(Internationaler Handel, Praxis ) Definition: Internationaler Handel, Praxis besch?ftigt sich mit detaillierten Aspekten des internationalen Handels, wie z. B. Transport, Versicherung, Verhandlung Vertragsabschluss usw. 国际贸易术语 Definition: Incoterms (Internationale Handelsklauseln) sind eine Reihe von freiwilligen Regeln zur Auslegung handelsüblicher Vertragsformeln im internationalen Warenhandel. Die Incoterms sollen vor allem die Art und Weise der Lieferung von Gütern regeln. Die Bestimmungen legen fest, welche Transportkosten der Verk?ufer, welche der K?ufer zu tragen hat und wer im Falle eines Verlustes der Ware das finanzielle Risiko tr?gt. anzugebender Ort ab Werk (engl.: EX Works) Standort des Werks 工厂交货 Frei Frachtführer (engl.: Free Carrier) Frei vereinbarter Frachtführer 货交承运人 frei l?ngsseits Schiff (engl.: Free Alongside Ship), nur für Schiffstransporte vereinbarter Verladehafen 装运港船边交货 frei an Bord (engl.: Free On Board), nur für Schiffstransporte vereinbarter Verladehafen 装运港船上交货 Kosten und Fracht (engl.: Cost And Freight), nur für Schiffstransporte vereinbarter Bestimmungshafen 成本加运费 Kosten, Versicherung und Fracht bis zum Bestimmungshafen/Bestimmungsort (engl.: Cost Insurance Freight), vereinbarter Bestimmungshafen/Bestimmungsort 成本加运费加保险费 Fracht, Porto bezahlt bis (engl.: Carriage Paid To) vereinbarter Bestimmungsort 运费付至 Fracht, Porto und Versicherung bezahlt bis (engl.: Carriage Insurance Paid) vereinbarter Bestimmungsort 运费保险付至 frei Grenze (engl.: Delivered At Frontier) vereinbarter Lieferort an der Grenze 边境交货 frei ab Schiff (engl.: Delivered Ex Ship), nur für Schiffstransporte vereinbarter Bestimmungshafen 目的港船上交货 frei ab Kai (engl.: Delivered Ex Quay), nur für Schiffstransporte vereinbarter Bestimmungshafen inkl. Entladung 目的港码头交货 frei unverzollt (engl.: Delivery Duty Unpaid) vereinbarter Bestimmungsort im Einfuhrland 未完税交货 frei verzollt (engl.: Delivery Duty Paid) vereinbarter Lieferort im Einfuhrland 完税后交货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2 统计学得几个基本概念 1、2、1 总体与总体单位 1、总体 (1)总体得概念:总体就是指客观存在得、具有某种共同性质得许多个别事物组成得整体; 在统计研究过程当中,统计研究得目得与任务居于支配与主导得地位,有什么样得研究目得就应该有什么样得统计总体与之相适应。例如:要研究我们学院教师得工资情况,那么全体教师就就是研究得总体,其中得每一位教师就就是总体单位;如果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得学习情况,则总体就就是该班得5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就是总体单位。根据我们研究目得得不同,我们要选取得研究对象也就就是研究总体相应地要发生变化。 (2)总体得分类: 总体根据总体单位就是否可以计量分为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指所包含得单位数就是有限得总体。 如一个企业得全体职工、一个国家得全部人口等都就是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指所包含得单位数目就是无限得,或准确度量它得单位数就是不经济或没有必要得,这样得总体称为无限总体。 如企业生产中连续生产得大量产品,江河湖海中生长得鱼得尾数等等。 划分有限总体与无限总体对于统计工作得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我们设计统计调查方法。很显然,对于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查,但对于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据以推断总体。 (3)总体得特征: ★大量性:就是指构成总体得单位数要足够得多,总体应由大量得单位所构成。大量性就是对统计总体得基本要求。 个别单位得现象或表现有很大得偶然性,而大量单位得现象综合

则相对稳定。因此,现象得规律性只能在大量个别单位得汇总综合中才能表现出来。只有数量足够得多,才能准确地反应我们要研究得总体得特征,达到我们得研究目得。 ★同质性: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性质相同,使它们可以结合起来构成总体。同质性就是构成统计总体得前提条件。 ★变异性:即构成总体得各个单位除了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共同性质外,在其她方面具有一定得差异。差异性就是统计研究得主要内容。 如以一个班级得所有学生作为一个总体,则“专业”就是该总体得同质性,而“性别”、“籍贯”等则就是个体之间得变异性;以我院全体教师为一个总体,则“工作单位”就是其同质性,而“学历”、“月工资”等则就是它得变异性。 需要特别说明得三个问题: ★变异就是客观存在得,没有变异得事物就是不存在得; ★变异对于统计非常重要,没有变异就没有统计。这就是因为,如果总体单位之间不存在变异,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个总体单位得资料就可以推断总体情况了; ★变异性与同质性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就是辩证统一得关系。用同质性否定变异性或用变异性否定同质性都就是错误得。 2、总体单位 就是构成总体得每一个个体。 【思维动起来】 对2015年10月份某市小学生得近视情况进行调查: 统计总体就是什么?总体单位就是什么? 总体得同质性就是什么?变异性就是什么? 3、总体与总体单位得关系 在统计研究中,确定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就是十分重要得,它决定于统计研究目得与认识对象得性质。在一次特定范围、目得得统计研究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就是不容混淆得,二者得含义就是确切得,

作业一国际贸易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贸易差额: 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

作业一国际贸易基本概念 一、名词解释 贸易差额:是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年、半年、一季、一月)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之间的差额。当出口总值与进口总值相等时,称为“贸易平衡”。当出口总值大于进口总值时,出现贸易盈余,称“贸易顺差”或“出超”。当进口总值大于出口总值时,出现贸易赤字,称“贸易逆差”或“入超”。通常,贸易顺差以正数表示,贸易逆差以负数表示。一国的进出口贸易收支是其国际收支中经常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影响一个国家国际收支的重要因素。 转口贸易:又称中转贸易(intermediary trade)或再输出贸易(Re-Export Trade),是指国际贸易中进出口货物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贸易。这种贸易对中转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交易的货物可以由出口国运往第三国,在第三国不经过加工(改换包装、分类、挑选、整理等不作为加工论)再销往消费国;也可以不通过第三国而直接由生产国运往消费国,但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并不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中转国分别同生产国和消费国发生交易。 对外贸易额: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一年、一季或一月)内出口额和进口额的总和。亦称对外贸易值。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计算一国的对外贸易额,一般采用本国货币或国际上通用的货币。目前,联合国和许多国家编制的对外贸易额以美元计算。

对外贸易依存度:又称为对外贸易系数(传统的对外贸易系数),是指一国的进出口总额占该国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其中,进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进口依存度,出口总额占GNP或GDP的比重称为出口依存度。对外贸易依存度反映一国对国际市场的依赖程度,是衡量一国对外开放程度的重要指标。 反倾销税:就是对倾销商品所征收的进口附加税。当进口国因外国倾销某种产品,国内产业受到损害时,征收相当于出口国,国内市场价格与倾销价格之间差额的进口税。 普遍优惠制税:简称普惠制税,是指发达国家对从发展中国家或地区输入的商品,特别是制成品和半制成品,给予普遍的、非歧视的和非互惠的优惠关税,称为普惠制税。普惠制税率低于最惠国税率。出口商品要取得关税优惠待遇必须符合给惠国普惠制给惠方案及其原产地规则,并需要提供统一格式的普惠制原产地证明书(Form A)。进口配额制:又称进口限额制。它是直接限制进口的一种重要措施。进口配额制是指一国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如一季度、半年或一年内),对某些商品的进口数量或金额规定一个数额加以直接的限制,在规定时限内,配额以内的货物可以进口,超过配额则不准进口,或者征收较高的关税、附加税或罚款后。 出口信贷:是一种国际信贷方式,它是一国政府为支持和扩大本国大型设备等产品的出口,增强国际竞争力,对出口产品给予利息补贴、提供出口信用保险及信贷担保,鼓励本国的银行或非银行金融机构对本国的出口商或外国的进口商(或其银行)提供利率较低的贷款,以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1.2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1.2.1 总体和总体单位 1.总体 (1)总体的概念: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 在统计研究过程当中,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居于支配和主导的地位,有什么样的研究目的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统计总体与之相适应。例如:要研究我们学院教师的工资情况,那么全体教师就是研究的总体,其中的每一位教师就是总体单位;如果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就是该班的5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是总体单位。根据我们研究目的的不同,我们要选取的研究对象也就是研究总体相应地要发生变化。 (2)总体的分类: 总体根据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量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是有限的总体。 如一个企业的全体职工、一个国家的全部人口等都是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是无限的,或准确度量它的单位数是不经济或没有必要的,这样的总体称为无限总体。 如企业生产中连续生产的大量产品,江河湖海中生长的鱼的尾数等等。 划分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对于统计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我们设计统计调查方法。很显然,对于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查,但对于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据以推断总体。 (3)总体的特征: ★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单位数要足够的多,总体应由大量的单位所构成。大量性是对统计总体的基本要求。 个别单位的现象或表现有很大的偶然性,而大量单位的现象综合则相对稳定。因此,现象的规律性只能在大量个别单位的汇总综合中

才能表现出来。只有数量足够的多,才能准确地反应我们要研究的总体的特征,达到我们的研究目的。 ★同质性: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性质相同,使它们可以结合起来构成总体。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 ★变异性:即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除了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共同性质外,在其他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差异性是统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如以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作为一个总体,则“专业”是该总体的同质性,而“性别”、“籍贯”等则是个体之间的变异性;以我院全体教师为一个总体,则“工作单位”是其同质性,而“学历”、“月工资”等则是它的变异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三个问题: ★变异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变异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变异对于统计非常重要,没有变异就没有统计。这是因为,如果总体单位之间不存在变异,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个总体单位的资料就可以推断总体情况了; ★变异性和同质性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用同质性否定变异性或用变异性否定同质性都是错误的。 2.总体单位 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 【思维动起来】 对2015年10月份某市小学生的近视情况进行调查: 统计总体是什么?总体单位是什么? 总体的同质性是什么?变异性是什么? 3.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在统计研究中,确定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十分重要的,它决定于统计研究目的和认识对象的性质。在一次特定范围、目的的统计研究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是不容混淆的,二者的含义是确切的,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是随着统计研究任务、目的及范围的变化,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第一章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本章学习要点与要求: 本章主要通过讲授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国际贸易的分类、国际贸易的地位和作用,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国际贸易的认识与理解。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1.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又称世界贸易) 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它既包含着有形产品(实物产品)交换,也包含有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 2.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又称进出口贸易) 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产品、劳务、技术等的交换活动。这是立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去看待它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与劳务的贸易活动。某些海岛国家,如 日等国或某些海岛地区,如我国台湾等的对外贸易则称为海外贸易。 二、国际贸易的几个重要概念 1.国际贸易额(值) 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总额。这是计算和统计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指标,是把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相加得出的数额。但是,在计算国际贸易额时,不是简单地把世界各国的出口额与进口额加在一起。因为一国或(或地区)的出口,就是另一国(或地区)的进口,若两者相加等于重复计算。联合国统计中,通常采用各国出口额相加作为国际贸易额。因为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地区)都是用CIF 价格计算进口额的,即成本加运费、保险费 。显见,把进口值加起来作为国际贸易额,是不准确的。而出口额一般采用FOB 价格,即装运港船上交货,相对于CIF 而言,是比较准确的。CIF 价格比FOB 价格多运费和保险费,所以,世界进口额会大于世界出口额。 2.对外贸易额(值) 这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的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它由一国一定时期内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总额加上该国同一时期内向国外出口的商品总额构成。在计算时,出口额要以FOB 价格计算,进口额则以CIF 价格计算。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比而形成的差额,则称为对外贸易差额。当出口商品总额超过进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顺差”,也可成为“贸易出超”;反之,当进口商品总额超过出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贸易逆差”,也可称为“贸易入超”;如进出口商品总额相等,则叫做“贸易平衡”。 3.对外贸易量 这是为剔除价格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指标,它能确切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具体计算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了价格指数去除相当期的出口或进口总额,得到的是相当于按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叫做相当期的对外贸易差。其等式为: 进出口价格指数 进出口额贸易差= 100%?= 基期价格相当期价格方格指数 例如:假定1991年世界出口值为14000亿$,2001年世界出口值为30000亿$,设1991年出口方格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分类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一、对外贸易与国际贸易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指一国和地区同他国和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活动(这是从一个国家来看这种活动,即以一个国家或地区为主体,他与 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活动),分为进口贸易和出口贸易。 ?海岛国家也常用海外贸易表示其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跨国界的商品、服务以及生产要素的流动。 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的商品(包括劳务和技术)的交换活动。 二、贸易差额 ?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之间的差额称贸易差额(Balance of Trade)。 ?1)贸易顺差(出超,Favourable balance of trade ):出口总额>进口总 额,以正数表示。 ?2)贸易逆差(入超,Unfavourable balance of trade ):出口总额<进口 总额,以负数表示。 ?3)贸易平衡:出口总额=进口总额。 ?贸易差额状况对一国的国际收支有重大的影响,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其他概念:净进口、净出口 三、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 ? 1.对外贸易额(Value of Foreign Trade): ?以货币表示的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出口额与进口额总和。该指标是反 映一个国家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包括: –进口贸易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从国外进口货物的全部价 值。 –出口贸易总额:一定时期内一国向国外出口货物的全部价 值。 三、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 ? 2.对外贸易量(Quantum of Foreign Trade): ?剔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对外贸易额,即按一定期的不变价格为标准 来计算各个时期的贸易值。 四、国际贸易分类 一)按货物的移动方向 1)出口贸易(Export trade):将本国生产加工的商品运往他国市场销售叫做出口贸易或输出贸易。 复出口:输入再输出 2)进口贸易(Import trade):将外国的商品输入本国市场进行销售叫做进口贸易或输入贸易。 复进口:输出再输入 3)过境贸易:若甲国经过乙国国境向丙国运送商品,对于乙国来说,该贸易被称之为过境贸易。 二)按货物是否进出国境和关境

统计学基础知识及其概念

一、概念篇 总体: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在同一性质基础上结合起来的许多个别事务的整体,亦称统计总体。 总体单位:总体单位是指构成统计总体的个别事物的总称。 指标: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概念。 标志: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 统计调查:是按照预定的目的和任务,运用科学的统计调查方法,有计划有组织地向客观实际搜集统计资料的过程。 调查对象:是根据调查目的、任务确定的调查的范围,即所要调查的总体,它是由某些性质上相同的许多调查单位所组成的。 调查单位:是所要调查的现象总体中的个体,即调查对象中的一个一个具体单位,它是调查中要调查登记的各个调查项目的承担者。 报告单位:是负责向统计调查机关提交调查资料的单位。 普查: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调查,用来调查属于一定时点上或时期内的现象的总量。 抽样调查:是从研究的总体中按随机原则抽取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研究,并根据这部分单位的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以达到认识总体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抽样调查又称为概率抽样或称为随机抽样。 抽样调查是抽取总体重的部分单位,收集这些单位的信息,用来对总体进行推断的调查方法。这里的总体是指抽样推断所要认识的研究对象的整体,它是由所要研究的范围内具同一性质的全体单位所组成的整体。被抽中的部分单位构成样本。一般的,将总体记作N,将样本记作n。 面谈访问法:是由访问员与被调查者见面,通过直接访问来填写调查问卷的方法。 统计整理:是统计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是根据统计研究的任务与要求,对调查所取得的各种原始资料,进行审核、分组、汇总,使之系统化、条理化,从而得到反映总体特征的综合资料的过程。 复合分组:对同一总体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标志重叠起来进行分组。 复合分组体系:多个复合分组组成的分组体系。 频数:是指分配数列中各组的单位数,也称次数。 频率:是将跟组的单位数(频数)与总体单位数相比,求得的用百分比表示的相对数,也称比率或比重。 统计指标:是反映总体现象数量特征的基本概念及其具体数值的总称。 总量指标:是反映总体规模的统计指标,表明现象总体发展的结果。 平均指标:是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一般水平的统计指标。 是将一个总体内各个单位在某个数量标志上的差异抽象化,以反映总体的一般水平的综合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是表明总体各个单位标志值的差异程度(离散程度)的指标。 强度相对指标:是不属于同一总体的两个性质不同但相互间有联系的总量指标对比的比值,是用来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利用程度的综合指标。 加权算数平均数:是在总体经过分组形成变量数列(包括单项数列和组距数列),有变量值和次数的情况下,将各组变量值分别与其次数相乘后加总求得标志总量,再除以总体单位数(即次数总和)而求得的数值。 标准差:是总体各单位变量值与其平均数的离差平方的算术平均数的平方根。 发展速度:是表明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程度的相对指标,它是根据两个不同时期发展水平对比求得,说明报告期水平是基期水平的几倍或百分之几,常用倍数或百分数来表示。由于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发展速度又可分为定基发展速度和环比发展速度。 概率抽样:概率抽样在抽取样本时不带有任何倾向性,它通过从总体中随机抽选单位来避免这种偏差,因而对总体的推断更具代表性。 比例分析法:比例分析法又名“比率分析法”,是用倍数或百分比表示的分数式,即通过计算相关指标之间的相对比值,来揭示和对比不同规模、不同性质事物的水平和效益的好坏,或分析部分和整体之间比例关系的分析方法。 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国家统计报表制度是各级政府统计部门实施国家统计调查项目的业务工作方案,由国家统计局制定,或者由国家统计局和国务院有关部门共同制定。 现行国家统计报表制度分为周期性普查制度、经常调查制度和非经常性调查制度三大类。 周期性普查制度:是国家统计报表制度的一个类型,是就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状况,由国务院组织,每隔一段时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课程教案(1) 课题第一章第二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及分类(1/2) 课时1课时 教材版本袁永友.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第三版.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12 教学内容国际贸易的六大分类及其中涉及的主要概念 学情分析学生们刚开始接触国际贸易基础知识,难免有些陌生,但是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浓厚。 教材分析在此之前,学生们已经学习了《国际贸易基础知识课程的任务与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课题的学习起到了铺垫的作用。本课题的理论知识是学好以后课题的 基础,因此,它在整个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了解国际贸易的六种分类。 2.掌握国际贸易各种分类中涉及的各个基本概念。 3.对相关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辨析。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理解与分析能力。 情感目标: 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鼓励他们发言,培养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对国际贸易学习抽象性的恐惧感。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 国际贸易的六种分类和各种分类中涉及的各个基本概念。教学难点: 1.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的辨析。 2.转口贸易与过境贸易的辨析。 教学方法制作PPT。 演示法、讲授法、讨论法、案例法。 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 同一事物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进行多种类型的分类,不同的分类标准也使得我们更好的理解原事物。国际贸易如何分类呢?请同学们全班同学快速阅读 课本,找出国际贸易共分为几类?各类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同时幻灯片展示 本节课的授课内容。 第二环节新授课 提问:复习国际贸易的概念。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是指世界各国(地 区)之间货物和服务的交换活动,是各国之间劳动分工的表现形式,反应了世 界各国(地区)在经济上相互依赖、相互依存的关系。 讲解与幻灯片展示:

统计学基础第一章统计概述

第一章统计概述 【教学目的】 1.明确统计的含义、方法及职能 2.能够灵活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3.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重点】 1.能够运用统计资料反映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 2.重点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难点】 难点为理解统计的基本概念及各概念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教学时数】 教学学时为4课时 【教学容参考】 第一节统计的研究对象 一、统计的含义 【引言】 当我们跨入新世纪的时候,人们已经对这个时代的特征作了概括性的描述,这就是信息时代。面对来自方方面面的各种信息,我们只有利用统计这一工具,才能理解世界的精彩,了解世界宏微观的经济运行状况。为了管理好国家,搞好企业的生产经营,政府和企业都设立了专门的统计机构,或专门成立企业营销组织、营销策划等机构,由专门的统计人员或营销策划人员负责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的信息搜集、整理、分析工作,为国家和企业进行各项决策提供可靠、及时的统计信息。 【案例】 据统计,2008年国生产总值300670亿元,比上年增长9.0%。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34000亿元,增长5.5%;第二产业增加值146183亿元,增长9.3%;第三产业增加值120487亿元,增长9.5%。第一产业增加值占国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1.3%,比上年上升0.2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8.6%,上升0.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为40.1%,下降0.3个百分点。年末全国就业人员77480万人,比上年末增加490万人。其中城镇就业人员30210万人,净增加860万人,新增加1113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为4.2%,比上年末上升0.2个百分点。这些都是统计信息的基本表现形式。 因此,我们将统计的含义概括为统计资料、统计工作和统计学。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情况和特征的数字及文字材料,称为统计资料; 对统计资料的搜集、整理、分析的工作总称,称为统计工作(或统计活动)。 统计过程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与统计分析; 系统论述统计工作的学科,称为统计学。 三者之间的关系比较密切。统计资料是统计工作的成果,统计学与统计工作是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了解和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是做好统计工作、取得有效统计资料的基础。 二、统计的研究对象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总体数量方面,即以统计资料为依据具体说明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下面举例说明如何根据统计资料说明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数量关系及数量界限。 【案例】

国际贸易基础知识教案

课题】第一章第三节国际贸易基本概念 【教材版本】 肖文,应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国际贸易基础知识.第二版.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应颖.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配套教学用书——国际贸易基础知识习题集. 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国际贸易的各个基本概念。 2.对相关的基本概念能够进行辨析。 3.能应用相关的基本概念进行计算。 技能目标: 培养学生的理解、分析以及计算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思考问题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克服对国际贸易学习抽象性的恐惧感。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国际贸易的各个基本概念及相关知识。 教学难点: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的辨析,对外贸易量的理解与计算,国际贸易条件的理解与计算,外贸依存度的理解与计算。 【教学途径】 1.用身边的事例引出国际贸易的经济现象。2.多用具体实例解释抽象概念,以便于学生接受和理解。3.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鼓励他们发言,鼓励他们观察生活,帮助学生克服对国际贸易学习抽象性的恐惧感。 【教学媒体及教学方法】 制作PPT。演示法、讲授法、分组讨论法、案例法。 课时安排】 2 课时(90 分钟)。 【教学过程】

第一环节导入 国际贸易有很多基本概念,是一门涉及知识非常广泛的学科。 第二环节新授课 一、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 分组讨论] 请学生思考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在他们的印象中是一致的还是不同的? [ 讲解] 1.国际贸易亦称为“世界贸易”,泛指国际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由各国(地区)的对外贸易构成,是世界各国对外贸易的总和。 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包括货物与服务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称为广义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如不把服务贸易包括在内,则称为狭义的国际贸易和对外贸易。 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亦称“国外贸易”,是指一个国家(地区)与另一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货物和服务的交换。 海岛国家,如英国、日本等,也常用“海外贸易”表示对外贸易。 [ 辨析]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是一组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的概念。其联系在于:都是越过国界 所进行的货物与服务的交换活动。二者的区别表现在:(1)二者观察的角度不同。国际贸易着眼于国际范围,站在全球的立场;而对外贸易则立足于某个国家(或地区),站在一国(或地区)的立场。(2)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是一般与个别、整体与局部的关系。国际贸易既包括本国(或地区)与外国(或地区)的贸易,又包括他国之间的贸易;而对外贸易仅指本国(或地区)与外国(或地区)的贸易,不包括他国之间的贸易。 二、对外贸易值与对外贸易量 [ 讲解] 1.一国的对外贸易总值是指一定时期内(如1个月、1 个季度、1年),一国的出口贸易值与进口贸易值之和。 它是反映一国对外贸易规模的重要指标之一,一般都用本国货币表示 世界出口贸易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出口贸易值之和。 世界进口贸易值是指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进口贸易值之和。 各国一般都按离岸价格(FOB,即启运港船上交货价,其中不包括保险费和运费)计算出口额,按到岸价格(CIF,即成本保险费加运费)计算进口额,因此,世界出口总额往往小于世界进口总额。 [ 辨析]

统计学中的基本概念

统计学的几个基本概念 总体和总体单位 1.总体 (1)总体的概念:总体是指客观存在的、具有某种共同性质的许多个别事物组成的整体; 在统计研究过程当中,统计研究的目的和任务居于支配和主导的地位,有什么样的研究目的就应该有什么样的统计总体与之相适应。例如:要研究我们学院教师的工资情况,那么全体教师就是研究的总体,其中的每一位教师就是总体单位;如果要了解某班50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则总体就是该班的50名学生,每一名学生是总体单位。根据我们研究目的的不同,我们要选取的研究对象也就是研究总体相应地要发生变化。 (2)总体的分类: 总体根据总体单位是否可以计量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是有限的总体。 如一个企业的全体职工、一个国家的全部人口等都是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指所包含的单位数目是无限的,或准确度量它的单位数是不经济或没有必要的,这样的总体称为无限总体。 如企业生产中连续生产的大量产品,江河湖海中生长的鱼的尾数等等。 划分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对于统计工作的意义就在于可以帮助我们设计统计调查方法。很显然,对于有限总体,可以进行全面调查,也可以进行非全面调查,但对于无限总体不能进行全面调查,只能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非全面调查,据以推断总体。 (3)总体的特征: ★大量性:是指构成总体的单位数要足够的多,总体应由大量的单位所构成。大量性是对统计总体的基本要求。 个别单位的现象或表现有很大的偶然性,而大量单位的现象综合则相对稳定。因此,现象的规律性只能在大量个别单位的汇总综合中

才能表现出来。只有数量足够的多,才能准确地反应我们要研究的总体的特征,达到我们的研究目的。 ★同质性:指总体中各单位至少在某一个方面性质相同,使它们可以结合起来构成总体。同质性是构成统计总体的前提条件。 ★变异性:即构成总体的各个单位除了至少在某一方面具有共同性质外,在其他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差异性是统计研究的主要内容。 如以一个班级的所有学生作为一个总体,则“专业”是该总体的同质性,而“性别”、“籍贯”等则是个体之间的变异性;以我院全体教师为一个总体,则“工作单位”是其同质性,而“学历”、“月工资”等则是它的变异性。 需要特别说明的三个问题: ★变异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变异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变异对于统计非常重要,没有变异就没有统计。这是因为,如果总体单位之间不存在变异,我们只需要了解一个总体单位的资料就可以推断总体情况了; ★变异性和同质性之间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用同质性否定变异性或用变异性否定同质性都是错误的。 2.总体单位 是构成总体的每一个个体。 【思维动起来】 对2015年10月份某市小学生的近视情况进行调查: 统计总体是什么总体单位是什么 总体的同质性是什么变异性是什么 3.总体和总体单位的关系 在统计研究中,确定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是十分重要的,它决定于统计研究目的和认识对象的性质。在一次特定范围、目的的统计研究中,统计总体与总体单位是不容混淆的,二者的含义是确切的,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但是随着统计研究任务、目的及范围的变化,统计总体和总体单位可以相互转化。

国际贸易基本概念

国际贸易分类 1、按商品流向划分 输入本国,称为复进口或再输入(Re-Import Trade)。 出口贸易又称输出贸易(Export Trade)是指本国生产或加工的商品输往国外市场销售。从国外输入的商品,未在本国消费,又未经本国加工而再次输出国外,称为复出口或再输出(Re-Export Trade)。 过境贸易(transit)是指甲国向乙国运送商品,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必须通过第三国,对第三国来说,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此项交易,但商品要进出该国的国境或关境,并要经过海关统计,从而构成了该国进出口贸易的一部分。 2、是否有第三国参与 直接贸易(Direct Trade)是指货物生产国将货物直接出口到消费国,消费国直接进口生产国的货物时两国之间发生的贸易,即由进出口两国直接完成的贸易。贸易出口消费 间接贸易(Indirect Trade)、间接贸易是“直接贸易”的对称,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卖买商品的行为。其中,生产国是间接出口;消费国是间接进口;第三国是转口。 的买卖,不是在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直接进行,而是通过第三国转手进行的贸易。这种贸易对中转国来说就是转口贸易。交易的货物可以由出口国运往第三国,在第三国不经过加工(改换包装、分类、挑选、整理等不作为加工论)再销往消费国;也可以不通过第三国而直接由生产国运往消费国,但生产国与消费国之间并不发生交易关系,而是由中转国分别同生产国和消费国发生交易。 3、运输方式 海运贸易maritime trade 陆运贸易trade by land transport 空运贸易trade by air 多式联运贸易trade by multimodel 邮购贸易trade by mail order 4、清偿手段 现汇贸易(free Liquidation Trade)又称自由结汇贸易,是用国际货币进行商品或劳务价款结算的一种贸易方式。买卖双方按国际市场价格水平议价,按国际贸易惯例议定具体交易条件。交货完毕以后,买方按双方商定的国际货币付款。 统的易货贸易,一般是买卖双方各以等值的货物进行交换,不涉及货币的支付,也没有第三者介入,易货双方签 式进行易货,即由交易双方先订易货合同,规定各自的出口商品均按约定价格以信用证方式付款。根据协定规定,任何一方的进口或出口,由双方政府的指定银行将货值记帐,在一定时期内互相抵冲结算,其差额毛有的规定结转下一年度。 5、进出口统计口径 总贸易是“专门贸易”的对称,是指以国境为标准划分的进出口贸易。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总出口。在总出口中又包括本国产品的出口和未经加工的进口商品的出口。总进口额加总出口额就是一国的总贸易额。美国、日本、英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中国、原苏联、东欧等国采用这种划分标准。 “专门贸易”的对称。是资本主义国家对总进口与总出口之和的总称。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划分进出口是以国境为标准,凡进入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进口;凡离开国境的商品一律列为出口。前者叫做总进口,后者叫做总出口。

统计学(第一章)

《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使用说明 (一)课程性质 统计学是关于的数据的科学,它是研究客观现象总体数量特征的方法论的科学,是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必修课、核心课之一。 (二)教学目的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在理论联系实际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思想、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理解并识记统计学的有关基本概念和范畴;掌握并能运用统计基本方法和技术进行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和一定的统计分析,使学生掌握并应用该工具为自己所学专业服务,以提高学生科学研究和实际工作能力。 (三)教学时数 本课程计划课时为45学时。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采用板书、幻灯片、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以课堂讲授为主,统计调查实践、上机实验、课堂讨论、案例等多种教学方法配合使用。 (五)面向专业 财经类各专业。 (六)教学内容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搜集与整理 第三章数据分布特征的描述 第四章抽样与抽样估计 第五章假设检验 第六章相关与回归分析 第七章时间序列分析 第八章统计指数

(七)参考教材 1、袁卫、庞皓、曾五一、贾俊平:《统计学》,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8月第二版。 2、贾俊平:《统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6月第一版。 3、钱伯海、黄良文:《统计学》,四川人民出版社,2001年第一版。 4、陈珍珍,罗乐勤:《统计学》,厦门大学出版社,2002第一版。 5、徐国祥:《统计学》,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1年11月第一版。 6、董逢谷:《统计学案例集》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4年4月第一版 (八)考试要求 1、平时分占10%,期中考试占20%,期末考试70%。总成绩=平时成绩+期中考试+期末考试 2、考勤、平时作业、课堂提问、课堂讨论、实际操作等均为平时分的考察内容。 第一章绪论 本章的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统计学的涵义 2、统计学的研究对象 3、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4、统计研究的基本环节 5、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难点: 统计学与有关学科的关系 第一节什么是统计 一、无处不在的统计 2010年3月10日,笔者利用“百度” 对互联网进行搜索,得到的结果是:包含“统计”这一词汇的网页高达100,000,000项,包含“粮食”这一词汇的网页有82,900,000项,前者比后者多18,100,000项。 在诺贝尔经济学获奖者中,三分之二以上的研究成果与统计和定量分析有关。因此,著名经济学家萨缪尔森在其经典的教科书,《经济学》12版中特别提到:“在许多与经济学有关的学科中,统计学是特别重要的”。 美国杜邦公司的总经理理查德曾经指出“现代公司在许多方面是根据统计来行事的。”(转引自《马夸德特谈统计学家的重要作用》,《统计教育》1994年第3期)。 美国总统布什的年薪已经达到40万美元,在各国元首中名列首位,但根据美国《工作等级年鉴》一书的排名,总统一职并未进入最好工作之列。根据该书的统计,在美国,工作环境最好的工作是:统计学家。(转引自2002年3月7日《扬子晚报》) 1981年,首届国际《红楼梦》研讨会在美国召开,威斯康星大学讲师陈炳藻独树一帜,

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第一章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与作用 本章学习要点与要求: 本章主要通过讲授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国际贸易的产生与发展、 国际贸易的分类、国际贸易的 地位和作用,要求学生了解国际贸易的基本知识,加深对国际贸易的认识与理解。 // 第一节国际贸易的基本概念 一、 国际贸易与对外贸易 1 .国际贸易International Trade (又称世界贸易) 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之间所进行的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活动。它既包含着有形产品(实 物产品)交换,也包含有无形产品(劳务、技术、咨询等)的交换。 2 .对外贸易Foreign Trade (又称进出口贸易) 是指国际贸易活动中的一国(或地区)同其他国家(或地区)所进行的产品、劳务、技术等的交 换活动。这是立足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去看待它与其他国家或地区的产品与劳务的贸易活动。 某些海岛 国家,如 日等国或某些海岛地区,如我国台湾等的对外贸易则称为海外贸易。 二、 国际贸易的几个重要概念 1 ?国际贸易额(值) 是指以货币表示的世界各国的对外贸易总额。 这是计算和统计世界各国对外贸易总额的指标, 是 把世界上所有国家和地区的出口额相加得出的数额。但是,在计算国际贸易额时,不是简单地把世界 各国的出口额与进口额加在一起。因为一国或(或地区)的出口,就是另一国(或地区)的进口,若 两者相加等于重复计算。联合国统计中,通常采用各国出口额相加作为国际贸易额。因为世界上绝大 多数国家(地区)都是用 CIF 价格计算进口额的,即成本加运费、保险费 。显见,把进口值加起来 作为国际贸易额,是不准确的。而出口额一般采用 FOB 价格,即装运港船上交货,相对于 CIF 而言, 是比较准确的。CIF 价格比FOB 价格多运费和保险费,所以,世界进口额会大于世界出口额。 2 ?对外贸易额(值) 这是用货币金额表示的一国一定时期内的进出口的规模,是衡量一国对外贸易状况的重要指标。 它由一国一定时期内从国外进口的商品总额加上该国同一时期内向国外出口的商品总额构成。 在计算 时,出口额要以FOB 价格计算,进口额则以 CIF 价格计算。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出口总额与进口 总额相比而形成的差额,则称为对外贸易差额。当出口商品总额超过进口商品总额时,差额部分称为 “贸易顺差”,也可成为“贸易出超”;反之,当进口商品总额超过出口商品总额时, 差额部分称为“贸 易逆差”,也可称为“贸易入超”;如进出口商品总额相等,则叫做“贸易平衡” 。 3?对外贸易量 这是为剔除价格影响,并能准确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数量变化而制定的一个指标, 它能确切 地反映一国对外贸易的实际规模。 具体计算是:以固定年份为基期而确定了价格指数去除相当期的出 口或进口总额,得到的是相当于按 变价格计算的进口额或出口额,叫做相当期的对外贸易差。其等式 为: 贸易差 进出口额 - 进出口价格指数 例如:假定1991年世界出口值为 14000亿$, 2001年世界出口值为 30000亿$,设1991年出口方格 方格指数 相当期价格 基期价格 1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