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约分《最大公因数》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约分《最大公因数》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约分《最大公因数》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最大公因数

教材第60、第61页的内容及练习十五第1~6题。

1.结合问题,理解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意义,学会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2.学会用公因数、最大公因数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学生探索新知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以及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合作的精神。

重点:了解公因数与最大公因数的意义,掌握求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难点:掌握求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方法。

投影仪,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若干。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剪纸作品吗?

(出示多幅剪纸图片)

师:剪纸是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之一,具有很强的普及性、装饰性和趣味性。剪纸可用于点缀墙壁、门窗、房柱、镜子、灯和灯笼等,剪纸本身也可作为礼物赠送他人。

师:我这里有一张长方形纸片,它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我要把这张长方形的纸剪成边长是整厘米的正方形。剪完后没有剩余。正方形的边长可以是几厘米呢?

师:这就会用到我们今天要学习的知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

教师板书:最大公因数。

1.投影出示例1。

学生分组探究,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

汇报探究结果。

生1:老师,我们组是通过剪纸的方法来找的,我们小组用边长1厘米、2厘米、3厘米、4厘米、5厘米、6厘米的正方形摆到长12厘米、宽8厘米的长方形纸片上,通过操作发现:用边长1厘米、2厘米、4厘米的正方形摆没有剩余。用边长3厘米、5厘米、6厘米的正方形摆有剩余。

【设计意图:通过安排操作活动,让学生主动进行观察、比较、分析,初步感知怎样的小正方形纸片能铺满,探索寻求解决问题的有效办法】

生2:我们小组先找出8的因数,再找出12的因数,然后找出它们公有的因数……

生3:我们组是这样找到的:

师:大家的方法都很好,用画图的形式表示几个数的公因数比较直观。像1、2、4是8和12公有的因数,叫它们的公因数,其中,4是最大的公因数,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板书)

【设计意图:在教学中,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抽象的数学结论,更应注意学生的“发现”意识,引导学生参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尽可能挖掘学生的潜能,让学生通过努力,自己解决问题,头脑中形成概念】

师:我们了解了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的知识,那你们会找两个数的公因数和最大公因数吗?

2. 投影出示例2。

学生做题,教师巡视,让用不同方法的同学分别在黑板上板演。

师:做完的同学可以和同桌说一说,交流一下你们的方法。

汇报时让学生自己说找的过程。

生1:老师,我们是这样找的:

生2:我们是看18的因数中,哪些是27的因数:

生3:我们是看27的因数中,哪些是18的因数:

师:还有别的方法吗?可以和同学们讨论一下。

师:请大家观察18和27的最大公因数与它们的公因数有什么关系?

小结:两个数的公因数都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的倍数。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只有1。

师:这个规律不仅适用于18和27,还适用于所有自然数,几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它们公因数的倍数,它们的公因数是最大公因数的因数。

【设计意图:通过说思考过程、师生讨论,让学生的推理才能得以充分发挥,真正驾驭学习,成为学习的主人,为学生的自主探索、创新增添活力】

师:除了刚才同学们的方法之外,我们还可以用分解质因数和短除法来求两个数的最大

公因数。

例:求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

分解质因数法:

我们先把24和36分解质因数:24=2×2×2×336=2×2×3×3

然后求出24和36公有的质因数的积,2×2×3=12,12就是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

短除法:

24和36的最大公因数为2×2×3=12。

教师引导:①每次用什么作除数去除? ②除到什么时候为止? ③怎样求出最大公因数?

教师规范短除法书写格式。

师:你能用短除法求出16和28的最大公因数吗?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1.两个数的公有的因数叫做它们的公因数,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叫做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2.两个数的公因数都是它们的最大公因数的因数,最大公因数是它们公因数的倍数。如果较大数是较小数的倍数,那么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较小数,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互质数。如果两个数是互质数,那么它们的公因数只有1。

3. 求最大公因数我们可以用列举法,也可以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和短除法。

最大公因数

公因数:几个数的公有的因数。

最大公因数:公因数中最大的一个。

列举法、分解质因数法和短除法。

A类

1. 任意相邻两个自然数的最大公因数是()。

2. 16的因数有(),20的因数有(),16和20的公因数有(),

其中最大的公因数是()。

3. 求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1)72和60(2)36和45(3)27和45(4)28和84

B类

用75朵红花和50朵白花做成花束,如果各花束里红花的朵数相同,白花的朵数也相同,最多能扎多少束?每束花里有几朵花?

课堂作业新设计

A类:

1. 1

2. 1,2,4,8,16;1,2,4,5,10,20;1,2,4;4

3. (1)12(2)9(3)9(4)28

B类:

255

教材习题

教材第61页做一做

1. 6的因数:1,2,3,624的因数:1,2,3,4,6,8,12,24公因数:1,2,3,6最大公因数:6

2. 12和18的公因数:1,2,3,6;所以学号是6的应站中间。

3. 412111

教材第63页练习十五

1. (1)1,5(2)1,7

2. 33615911716113

3. 画出因数略(1)1,2,4,88(2)1,2,44(3)1,2,44(4)1,2,44

4. 14183711

5. 10厘米

6. 12人男生4排女生3排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约分练习题》教案

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约分练习题》教案 一计算。(22分)直接写出得数。(4分) 264+-×÷70= 2050-÷+7÷÷3%= 2下面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2分) 812-11÷7-×÷8+×÷62-65×-(-)]÷ 3求未知数X。(6分)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练习题一填空1、两个数的和是28/37,一个加数是15/371、分数的分母不同,就是分数单位不同()2、在分数中,假分数的分子都比-875X+=:二、画画量量、算算。(12分) 1、下图中每一小方格的边长是1厘米。初三数学上册练习题初二上册数学练习题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 意义的练习题- 分数的意义1 、3 5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米是把1米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份的数。单位“1”是()(1)请你在这个方格中画出一个底是高的2倍的平行四边形。 (2)请你再画一个面积是6平方厘米的三角形。 (1)量出右图中的∠1是度 (2)在梯形内画一条线段,将梯形分 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和一个三角形。 (3)画出这个梯形的高。 (4)量出你所需的数据(取整厘米数)

求梯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三、判断。(正确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5分) 1、一个数除以真分数的商一定大于这个数。…………………………………………………………() 2、“世界水日”是在第一季度。………………………………………………………………………() 3、A÷5=B(A、B都为不是0的自然数),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A。……………………………() 4、钟表上分针转动的速度是时针的60倍。……………………………………………………………() 5、如果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周长相等,那么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一定小于长方形的面积。……() 四、选择。(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将序号填在小括号里。)(5分) 1、某班有40人,今天缺席2人,今天的出勤率是() ①②③④952% 2、张菲每秒走09米,李佳走1米要秒,他们两人的速度相比()。 ①张菲快②李佳快③一样快④无法比较 3、女儿今年X岁,妈妈的年龄比女儿的4倍少5岁,妈妈的年龄是()岁

五年级数学下册约分练习题

约分练习题姓名: 24 36= 64 80= 35 49= 28 70= 57 95= 26 91= 51 68= 16 40= 54 81= 75 95= 12 36= 16 80= 32 48= 30 36= 72 96= 20 56= 25 60= 39 78= 18 45= 57 76= 15 36= 75 90= 24 64= 28 48= 30 75= 32 36= 36 80= 40 72= 42 70= 45 80= 46 82= 48 84= 50 75= 51 85= 52 90=

10 36= 12 60= 14 49= 16 64= 18 81= 12 48= 12 56= 12 72= 16 48= 18 90= 20 36= 20 75= 25 80= 30 75= 28 91= 30 48= 15 75= 25 75= 32 48= 36 96= 36 64= 34 51= 35 75= 42 70= 45 95= 46 69= 48 80= 50 75= 54 90= 56 96= 64 72= 64 80= 72 81= 120 144= 144 180=

四、下列分数是最简分数的打钩。 54 1812 3521 5139 169 3616 3512 24 12 六、下面各组数中,是互质数的打“√”。 5和7( ) 3和23( ) 1和49( ) 42和56( ) 17和51( ) 34和51( ) 48和76( ) 28和70( ) 3和4( ) 17和27( ) 35和36( ) 25和70( ) 一、把下面各数约分。 4020 = 1812 = 4221 = 33 44 = 2015 = 128= 14 21 = 186 = 三、先约分,在化成带分数。 1025 = 1226 = 3627 = 1821 = 26 64 = 五、把12和18的因数和公因数分别填在下面的圈中,并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12的因数 18的因数 12的因数 18的因数 12和18的公因数 12和18的最大公因数是( )。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约分》教学案例与分析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约分》教学案例与分析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五年级下册第84-85页例3、例4及相关练习学情分析:《约分》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和最大公因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约分作为分数基本性质的直接应用,它是化简分数的常用方法。学习约分,不但可以提高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的认识,还为分数四则运算打下基础。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目标: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掌握约分的方法,能够正确地进行约分,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索理解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意义,经历探究约分方法的过程,渗透恒等变换思想。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最简分数的意义和约分的方法;掌握约分的方法。 难点:能准确的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最简分数。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1、24的因数有(),30 的因数有(),24和30的公因数有(),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 2、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 (教学方法:课件出示复习题,第1题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第2题先默背,然后指名回答,集体订正。) 过渡:这是我们前面所学习的内容,这节课我们接着学习新内容,请看大屏幕。 二、探究新知。 (一)、猜测、验证和比较,理解最简分数的意义 1、出示例3的教学情境图,让学生观察。 2、师:从情境图中,你得到了什么信息?(这是某所学校100米游泳比赛中,三个学生的对话,生1:一共要游100米,小明已经游了75米,生2:他已经游了全程的3/4,生3:75/100和3/4是一回事吗?) 3 、猜一猜: 75/100和3/4是一回事吗? 4、验证:让学生同桌讨论,把验证过程写在练习本上。 5、学生汇报结果,教师课件演示。 6、引导学生比较75/100和3/4两个分数的异同,得出最简分数的概念。 相同点:分数的大小相等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约分

约分 衡山县实验小学陈敏 教学目标 1.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方法. 2.掌握最简分数的概念. 教学重点 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 训练学生很快看出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并能够准确判断约分的结果是不是互质数. 教学步骤 一、铺垫孕伏. 1.口算. 135÷5 52÷13 33÷3 56÷7 99÷3 45÷9 66÷11 24÷8 36÷12 125÷5 2.投影出示下列各题,学生自由回答. (1)说出能被2、3、5整除的数有哪些特征? (2)说出下面每组两个数的公因数. 18和 24 12和 30 9和 72 (3)指出下面哪两个数是互质数. 3和8 12和8 5和2 7和4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并说出你的根据.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 例1.把化简. 1.启发学生思考化简的实际含义. 教师提问:看到例题1这个题目,你想做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把分数的分子分母都变小.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能把 化成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2.分组讨论:结合分数的基本性质,怎样将化简? (1)分母24、分子18有公因数2,先用公因数2去除分子、分母(板书:) (2)9和12还有公因数3 (板书:) 教师明确:分子和分母是互质数就不能再化简了,这种过程叫约分.3.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约分的意义. 板书: 4.揭示最简分数的概念. 5.反馈练习. 指出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

(二)教学例2. 例2.把约分. 1.学生独立解答,集体订正. 2.师生共同小结:在约分时要把分子、分母的公因数记在脑子里,直接口算,通常要 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如果一下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直接用它们的最大公因数一次约分比较简便. 3.反馈练习. 把下面的分数约分. 三、全课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谈谈你学到了哪些新知识? 四、随堂练习. 1.回答. (1)判断下面哪些分数是最简分数,并说出为什么? (2)观察下面每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哪些有公因数2?哪些有公因数5?哪些有公因数3? 2.下面哪些分数没有约成最简分数?

五年级数学通分与约分试题

通分与约分测试卷(刘) 一.填空题: 1. 在下面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最简分数。 ① 68分 = ( )小时 ② 5200千克 = ( )吨 ③ 3升400毫升= ( )升 ④ 32时= ( )日 2. 在括号里填上“>”、“<”或“=”符号: ①73 ( )52 ② 54( )85 ③412 ( ) 53④97( ) 18 17 3. 127 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质数。 4. ()()()() 301658.020 =÷=== 5. 分母是15的最简真分数一共有( )个。 6. 在下图的 7. 54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加上( )。 二.判断下列各题:对的打“√”,错的打“×”。 ⑴ 分数的分母越大,它的分数单位就越小。………… ( ) ⑵ 真分数比1小,假分数比1大。…………………… ( ) ⑶ 分子与分母互质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 ) ⑷ 把单位“1”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 ⑸ 一个分数约分后,它的大小不变,但分数单位却变大了 ( ) 6.分子、分母都是偶数的分数,一定不是最简分数.( ) 7、分子、分母都是奇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 8、约分时,每个分数越约越小;通分时,每个分数的值越来越大.( ) 9、异分母分数不容易直接比较大小,是因为它们的分母不同,分数单位不统一的缘故.( ) 10、约分是每个分数单独进行的,通分是在几个分数中进行的.( ) 三.选择题: ( 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 ⑴ 大于51、小于31 的最简分数有( )个。A. 1个 B. 2个 C.无数个 ⑵ 做10道数学题,小明用了15分钟,小华用了12分钟,小强用了13分钟, ( )做得快。 A. 小明 B. 小华 C. 小强

五年级上册约分和通分专项练习

五年级上册约分和通分专项练习1、把下面的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 2 8 14 21 8 10 18 30 6 9 70 105 10 15 66 88 2、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 157 4692 3 9 10 5 6 3、先约分,再比较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243 321230 70 18 48 4、先通分,再比较每组中个分数的大小。 79 1520 7 18 5 12 58 9154 5 11 13 3713 510153 4 55 68 5、把下列分数从大到小排列 32517 436812

3○6 8 5= 2O? ? 80=16O? ? 2= ? ? 1135 6、有甲、乙、丙三个射击运动员练习射击,三人各自射击了30、40、50发子弹,分别打中了靶子25、36、40次,请问谁的命中率比较高一些? 7、.在下图中画出阴影表示下面的分数,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248 ○ 1212 2○4 ○8、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020÷? ?? ?25=25O5=? ?2 5O? ?=? ? 16 80O? ?= 1 ? ? 18 6=? ?=2÷? ? 9、把下列分数化成分母是1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112415108 52302050120 10.填空 (1)约分的依据是(),约分的结果通常要得到()分数。 372 (2)在 6、4、8、4、21、9中,()是最简真分数。 (3)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有(),分子是6的最简假分数有( ()。 11、把下列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121841382 182******** 12、把下列小数化成最简分数。 0.75= 4.8= 1.25=0.36= 3.2= 5.4= 13、在()里填上适当的最简分数。 )。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约分》教学设计

约分(二) 一.教学内容 教材第86、87页练习十六的第1--9题。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巩固学生对最简分数和约分的概念的理解,能熟练应用约分的方法,正确地约分。 2.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解题能力和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 三.重点难点 正确、熟练地进行约分。 四教具准备 投影。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提问:什么叫最简分数?什么叫约分?怎样约分? (二)教学实施 1.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1题。 学生观察图,口头回答蓝色部分和红色部分哪个多些?为什么? 提问:第2个图还可以化简为几分之几? 2.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2题。 学生直接填在教材上,集体订正。 提问:你是根据什么这样填写的? 3.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3题。 让学生根据最简分数的概念,判断哪些已经约成了最简分数,哪些还没有约成最简分数。然后把不是最简分数的继续约成最简分数。 提醒学生注意:像这样的分数,还可以用7去除。 4.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4题。 让学生写在教材上,先约分,再连线。在投影下订正。 5.完成教材第86页练习十六的第5题。 这三组分数,既不同分子,也不同分母,如何进行比较呢? 引导学生思考出先约分,再比较。 6.完成教材第87页练习十六的第6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在班上进行交流,得出结论:先把这几个分数约分化成最简分数,再比较哪些分数相等,可以用同一个点表示。然后填在教材上。 7.完成教材第87页练习十六的第7题。

提问:求进人决赛的队占所有参赛队的几分之几,是谁与谁比较?怎样计算? 8.完成教材第87页练习十六的第8题。 引导学生根据插图中的两个时钟,求出睡眠时间,再和全天24小时比较,写成分数并约分。 9.完成教材第87页第9题。 学生先独立思考,试着计算。然后集体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考过程。 小结:这道题需要逆向思考。用2约了两次,用3约了一次,说明原来的分数在约分过程中,分子和分母同除以2×2×3=12,才得到。要求原分数,就要把分子3和分母8同乘12。 三.巩固练习 1、找朋友:找出和18/54相等的分数。 9/27 1/3 1/2 6/18 3/4 2/9 2/6 3/9 你是怎样寻到的?说说自己的理由好么? 2、能用不同的分数表示下面各题的商吗 四,思维训练 1.一个分数约成最简分数是,原分数分子与分母之和是90,原分数是多少? 2.一个分数是,分子加上一个数,分母减去同一个数,化成带分数是2,求这个数。 3.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减去同一个数,得到的分数约分后是,求减去的数。 五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复习了上节课学习的有关约分的知识。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要能熟练、正确进行约分,并能灵活运用有关约分的知识解题。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约分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约分练习题及答案约分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各数中,与16的最大公因数是1. A、10 B、14C、25D、32 2、如果A是B的倍数,那么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 A、AB、B C、ABD、1 3、下列组的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是1. A、一个奇数和一个偶数B、一个质数和一个合数C、两个不同的奇数D、两个不同的质数4、两个不同的质数的积一定是 A、奇数B、偶数C、公因数D、合数 二、应用题 1、水果店准备用200个橙子、120个火龙果、480个芒果装水果篮。最多可分成多少份同样的水果篮?在每篮中,三中水果各多少个? 2、一批货物共400吨,已经运走了250吨,运走的占这批货物的几分之几?剩下的占这批 货物的几分之几? 3、将一张长1072毫米、宽469毫米的长方形纸,剪成面积相等的正方形,并且最后没有剩 余,这些正方形的边长最大是多少?

4、一个长方体塑料块的长、宽、高分别是36厘米、24厘米、和18厘米,要把它切割成尽 可能大的若干个小正方体,而且不要浪费,那么切割成的小正方体的塑料块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能切成多少块? 5、把长96厘米、宽42厘米的硬纸板截成同样大小的正方形,不能剩余,截成正方形的边 长最大是多少厘米? 6、A、B、C三个数,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5,B、C的最大公因数是9,A、B、C 的最大公因数是多少? 7、一个真分数的分子、分母是两个连续自然数,如果分母加3,这个分数变成 数是多少?,则原分5 1 老师:_____ 学生:______ 科目:____ 时间:____年__月__日第___次 约分练习 1、填空. 9的因数:;18的因数:和18的公因数:;9和18的最大公因数:15的因数:;50的因数: 15和50的公因数:;15和50个最大公因数:13的因数:;11的因

五年级数学上册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练习

17 最大公因数和约分练习 姓名 分数 1.写出下列各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 3.把下列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5.;的分母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该是多少 6.把:的分子减去8,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该是多少 100个合格,有4个不合格。合格的玩具占这批玩具的几 3 8.冰箱里有20个鸡蛋,星期一吃了 3个,星期二吃了这些鸡蛋的養.哪天吃的鸡蛋多 9、有三根木料分别是8米、12米、6米,要把它们截成同样长的木料,不能有剩余,每段截 成的木料最长是多少米 10 .现有足球112个,篮球70个,排球42个。平均分成若干堆,每堆中这三种球的数量分 18 16 V ) |24 ' ) 2.把下列分数化成分母是 2 1 5 2 24 15 20 9 ()訂) 1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12 30 14 21 51 O 4 20 1 5 50 108 120 12 18 4 13 18 27 20 65 32 24 64 36 80 35 28 49 70 57 120 95 144 4.在( )里填上适当的最简分数 80厘米=( )米 700千克=( 350平方分米=( )平方米 4时45分=(一)时 24800平方米=( )公顷 7.旭日玩具厂生产一批玩具,其中 分之几(用最简分数表示)

别相等。最多可以分几堆每堆中足球、篮球、排球各有多少个 11. 用96朵红花和72朵白花做成花束,如果各花束里红花的朵数相同,白花的朵数也相同, 每束花里最少有几朵花每束花里最多有几朵花 12. 张师傅买回一根50dm长的铁丝和一根43dm长的铜丝,将它截成同样长的小段,结果铁丝剩余2dm,铜丝剩余3dm。所截成的小段最长是多少分米分别能截成多少段这样最长的小段 13. 有甲、乙、丙三个射击运动员练习射击,三人各自射击了30、40、50发子弹,分别打中了靶子25、36、40次,请问谁的命中率比较高一些 14. 把长132厘米,宽60厘米,厚36厘米的木料锯成尽可能大的,同样大小的正方体木块, 锯后不能有剩余,能锯成多少块 15. —个最简真分数,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0,这样的分数有多少个(把它们写出来) 16 ?把一个分数约分,用3约2次,用2约1次,最后得到:,原来的分数是多少 3 17. —个分数用5约了一次,用3约了两次后得到的分数是?,这个分数原来是多少 18. —个分数约成最简分数是「,原分数分子与分母之和是90,原分数是多少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上册约分练习题

五年级数学约分作业设计 一、填空。(18分) 1、16=( )× ( )=( )× ( )=( )× ( ) 20=( )× ( )=( )× ( )=( )× ( ) 16的因数有: 。 20的因数有: 。 16和20的最大公因数是: 。 2、8的因数有: 。 12的因数有: 。 8和12的最大公因数是: 。 二、找出下列各组数的最大公因数。 4和5( ) 7和11( ) 13和15( ) 8和16( ) 14和7( ) 6和8( ) 12和18( ) 20和30( ) 4和6( ) 6和9( ) 5和15( ) 1和8( ) 三、写出下列各分数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6分) 86( ) 128( ) 2015( ) 119( ) 306( ) 45 15( ) 四、连一连。(10分) 32 153 85 255 123 248 3311 42 10 1 86 最简分数 不是最简分数 五、把下列各分数化成最简分数。(36分)

164= 2416= 2510= 8118= 4016= 5533= 123= 86= 2015= 128= 96 = 42= 六、在 Ο里填上“>”、“<”、或“=”。(10分) 32Ο81 87Ο97 123Ο41 65Ο122 617Ο6 52 七、填一填。(20分) 1、笑笑的头长18cm ,身高120cm ,笑笑的头长是身高的( )(填最简分数) 2、9 7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3、5 4的分数单位是( ),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1。 4、4 3的分母乘5,要使分数的大少不变,它的分子应该( )。 5、3 2的分母加上6,要使分数的大少不变,它的分子应加上( )。 7、在下面括号里填上最简分数。 90分=( )时 500千克=( )吨 60厘米=( )米 50秒=( )分 80分米2=( )米2 2角=( )元 43= 8 81= 16 54= 25 34= 15 35= 9 46= 2 93= 3 15 10= 3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约分和通分 专项练习

8 10 18 70 30 105 9 3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数学下册约分和通分专项练习 1、把下面的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 2 6 8 9 班级 姓名: 10 15 14 66 21 88 2、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 1 和 5 和 7 2 和 9 5 4 6 10 6 3、先约分,再比较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24 3 30 18 32 12 70 48 4、先通分,再比较每组中个分数的大小。 7 9 15 20 5 8 9 15 7 5 18 12 4 11 5 13 3 7 13 3 5 5 5 10 15 4 6 8 5、把下列分数从大到小排列 3 4 2 5 1 3 6 8 7 12 6、有甲、乙、丙三个射击运动员练习射击,三人各自射击了 30、40、50 发子弹,分别打中了靶子 25、36、40 次,请问谁的命中率比较高一些? 7、.在下图中画出阴影表示下面的分数 ,再比较它们的大小。

3 ○ 4 6 ○ 8 25 = 25 O 5 ?K ? 5 = 5 O ?K ? ?K ? 80 = 80 O ? K ? ?K ? 2 = 6 ?K ? =2÷ ?K 1 1 3 5 2 12 1 2 2 ○ 4 ○8、在 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在 ?Λ ? 里填上适当的数。 20 20 ÷ ?Λ ? ?K ? 2 2 O ?Λ ? 8 = = 16 16 O ? Λ ? 1 1 ?Λ ? 8 = = ? 9、把下列分数化成分母是 10 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 1 12 4 15 108 5 2 30 20 50 120 10.填空 (1)约分的依据是( ),约分的结果通常要得到( )分数。 3 7 2 (2)在 6 、 4 、 8 、 4 、 21 、 9 中,( )是最简真分数。 (3)分母是 8 的最简真分数有( ),分子是 6 的最简假分数有( ( )。 11、把下列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12 18 4 13 8 2 18 27 20 65 32 8 12、把下列小数化成最简分数。 0.75= 4.8= 1.25= 0.36= 3.2= 5.4= 13、在( )里填上适当的最简分数。 80 厘米=( )米 700 千克=( )吨 350 平方分米=( )平方米 4 时 4 5 分=( )时 14、填一填。 (1)把( )分数化成和原来相等的( )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2)通分的依据是( )。 2 (3) 3 的分母增加 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子应该( )。 )。

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约分和通分》2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下册《约分和通分》2课 时教案 约分的意义和方法。教学用具例1的投影片。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说出下面哪些数有约数2?哪些数有约数3?哪些数有约数5?1620364527 2、教材第110页复习题第(1)、(2)题。 二、揭示课题前面同学们认识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可以把一些分数化简,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约分”。(板书课题)p1EanqFDPw 三、探索研究 1、教学例1。(1)用投影片依次显示课本长111页三幅图,让学生用分数表示出图中的涂色部分。(2)这三个分数的大小相等吗?待学生回答后,教师将三幅图重合,进一步证实 == 。(3)引导学生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先用分子分母的公约数2去除分子、分母,得:==,再用分子、分母的公约数3去除,得:== 。DXDiTa9E3d(4)师生共同概括最简分数的意义。板书: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5)告诉学生:像这样把分数化成,再化成,这个过程叫做约分。什么叫做约分呢?(让一名学生口述)板书: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

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6)想一想:约分的依据是什么? 2、练习:教材第111页上面的“做一做”。 3、教学例2(1)指名学生说说把约分是什么意思?(2)引导学生掌握逐次约分法。先观察分子、分母有什么特征,再用分子、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30和12有公约数2和3,先用2除12和30,再用公约数3去除6和15。通常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RTCrpUDGiT以上过程板书如下:=(3)掌握一次约分法。用12和30的最大公约数6去除分子、分母,一次就得到最简分数。如:= 或 =(4)告诉学生,约分时应尽量用口算。能一下看出分子、分母的最大公约数的,就直接用最大公约数去除比较简便。5PCzVD7HxA 四、课堂作业练习二四第2题。 五、思考练习 1、写出分子是18的所有最简假分数。 2、写出分母是12的所有最简真分数。课题二:通分教学要求①使学生理解通分的意义,掌握通分的方法,能正确地把两个分数通分。②培养学生初步的分析、综合和概括能力。③培养学生阅读数学材料的能力。jLBHrnAILg教学重点通分的意义和方法。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求下面每组中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五年级上册通分和约分

五年级上册“约分和通分”练习 姓名: A 卷 1、把下面的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 = = = = = = = 2、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 和 和 和 3、先约分,再比较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和 和 4、先通分,再比较每组中个分数的大小。 和 和 和 和 5、把下列分数从大到小排列 6、有甲、乙、丙三个射击运动员练习射击,三人各自射击了30、40、50发子弹,分别打中了靶子25、36、40次,请问谁的命中率比较高一些? 4 6 10 1 5 6 9 8 10 14 21 18 30 70 105 66 88 1 4 5 6 7 9 2 3 9 10 5 6 24 32 3 12 30 70 18 48 7 15 9 20 7 18 5 12 5 9 8 15 4 5 11 13 3 5 7 10 3 4 5 6 13 15 5 8 3 4 2 3 5 6 1 8 7 12

B卷 一、填空 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2、一个最简分数,它的分子和分母的积是24,这个分数是()或() 3、分母是8的所有最简真分数的和是(). 4、一个最简分数,把它的分子扩大3倍,分母缩小2倍,是,原分数是(),它的分数单位是(). 5、的分子、分母的最大公约数是(),约成最简分数是(). 6、通分时选用的公分母一般是原来几个分母的(). 二、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 1、分子、分母都是偶数的分数,一定不是最简分数.() 2、分子、分母都是奇数的分数,一定是最简分数.() 3、约分时,每个分数越约越小;通分时,每个分数的值越来越大.() 4、异分母分数不容易直接比较大小,是因为它们的分母不同,分数单位不统一的缘故.() 5、约分是每个分数单独进行的,通分是在几个分数中进行的.() 6、带分数通分时,要先化成假分数.() 三、选择题

五年级下册约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约分》教案 桂平市社步镇中心小学:黄妮燕 【教学目标】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教学重、难点】理解最简分数及约分的意义和方法,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卡片展示,分小组学习) (一)旧知回顾:(学生在答题卡上训练) 1、你能很快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9和18 7和9 20和28 11和13 3、回答:你是怎样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几种特殊情况? 用列举法和分解质因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但有两种特殊情况:一种是两个数成倍数关系,较小数就 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另一种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二)新知探究 分析探究一:(学生在答题卡上训练) 1、卡片出示例3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 师:学校举行游泳比赛,五(2)班学生都到现场为小明加油,看一下他们的谈话信息,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通过学生看图说出已知条件是什么?(生:一共要游 100m ,小明游了 75m ;他已经游了全程的。) 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生: 与 是一回事吗?) 师:那我们猜一猜, 与 是否相等?想一想,怎样做?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解答(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算一算)。并指名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教师板书) 2、 4 3 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有几个?是多少?1311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有( )个?是( )?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 学生观察后回答:像这样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教师板书) 3、提问:你还能举出最简分数的例子吗?(学生举例,全班判断。) 4、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84页完成“做一做”的第1、2题。 分析探究二:(学生在答题卡上训练) 1、尝试例4:把 化成最简分数(教师板书) 师:要想化成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请学生先尝试把 化成最简分数,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进行约分, 然后交流,教师归纳并板书。 方法一: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最后等到最简分数。(教师板书:逐次约分法) 方法二:用分子、分母的最大公因数,分别去除分子和分母,得到最简分数。(教师板书:一次约分法) 2、引导学生概括出方法: 像这样,把一个分数化成和它相等,但分子和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教师板书) 请同学们默读约分概念,并观察课本上约分的写法,并试着把 36 20 化成最简分数。(让2名学生板演) 3、讨论:让学生讨论“逐次约分法”和“一次约分法”哪种更简便?方法是什么?(使全体学生明确:如果 一下能看出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直接用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去除比较简便。) 二、巩固练习 学生独立完成答题卡题。(让多名学生回答并板演) 三、全课总结: 1、今天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最简分数;约分) 2、你们还有哪些疑问? 四、作业 1、课堂作业:练习十六第1、4题。 2、课外作业:练习十六第2、 3、5题。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约分》教案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下册《约分》教案 红光小学陈雪庄 【教学目标】 1.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理解约分的含义。 2.探索并掌握约分的方法,能正确地进行约分。 【教学重、难点】理解最简分数及约分的意义和方法,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设置情境,引入课题(卡片展示,分小组学习) (一)旧知回顾:(学生在答题卡上训练) 1、你能很快找出下面每组数的最大公因数吗? 9和18 7和9 20和28 11和13 3、回答:你是怎样找出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的?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有几种特殊情况? 用列举法和分解质因数求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但有两种特殊情况:一种是两个数成倍数关系,较小数就 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另一种是两个数的公因数只有1,它们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二)新知探究 分析探究一:(学生在答题卡上训练) 1、卡片出示例3的情景图让学生观察。

师:学校举行游泳比赛,五(2)班学生都到现场为小明加油,看一下他们的谈话信息,你发现了什么问题? 通过学生看图说出已知条件是什么?(生:一共要游100m ,小明游了75m ;他已经游了全程的。) 解答的问题是什么:(生: 与是一回事吗?) 师:那我们猜一猜,与是否相等?想一想,怎样做? 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解答(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算一算)。并指名学生说出自己是怎么想的。 (教师板书) 2、43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有几个?是多少? 1311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数有( )个?是( )? (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 学生观察后回答:像这样分子和分母只有公因数1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教师板书) 3、提问:你还能举出最简分数的例子吗?(学生举例,全班判断。) 4、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84页完成“做一做”的第1、2题。 分析探究二:(学生在答题卡上训练) 1、尝试例4:把化成最简分数(教师板书) 师:要想化成最简分数应该怎么办?请学生先尝试把 化成最简分数,引导学生想出多种方法进行约分,然后交流,教师归纳并板书。 方法一: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逐次去除分子和分母,最后等到最简分数。(教师板书:逐次约分法)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约分》教学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约分》教学设 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约分》教学设计 第9课时约分 教学内容: 教材第68页的例13,完成练一练和练习十的第4—8题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并能初步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约分。 2.认识约分和最简分数的含义,理解和掌握约分的方法,学会约分的书写形式。 3.在知识的运用中体验数学价值。 教学重点:掌握约分的方法。 教学难点:解释约分的过程。 教学方法:探究学习、讲练结合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故事引导思考。(切蛋糕) 谈话:有一天,蛋糕店的老板想招聘一名服务员,来应聘的人还真不少。老板准备了一个圆盘大的蛋糕,要求应聘的人

在2分钟内切出这块蛋糕的75100 .大家都觉得要切出75100 很困难,这位老板是故意为难。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 一个小伙子走到蛋糕前,用了1分钟的时间把蛋糕的34 切了下来,递给了老板,大家愣住了。小伙子的方法能符合老板 的要求吗?小伙子应用了什么知识? 提问: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想一想: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 2.揭示课题。 引入:这节课我们就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学习约分。(板书课题)看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法? 二、教学例3 1.认识约分。 (1)出示例13:学生读题。 提问:已知什么条件,要解决什么问题? 你是怎样理解“送给小力几分之几”的? 明确:送给小力几分之几。是指送给小力的邮票张数是小军全部张数的几分之几。 引导:观察图中邮票,能说出送给了小力几分之几吗?和同桌说说你的想法。 交流:你认为送给小力几分之几?是怎样想的?(板书

算式、得数) 还有不同的想法吗?(板书:61236 12) 提问:这几个分数有什么关系?你能联系分数的基本性质说明为什么612 等于 36 ,还等于 12 吗?说说你的想法。 引导:请你按这样的想法,在课本上填一填,看看612 是怎样逐步变化成和它相等的 36和 12 的。 交流:怎样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说明这个变化过程的?(板书:612 =6÷212÷2 =36 =3÷36÷3 =12 ) 引导:比较原来分数和分数12 的分子很分母,有什么变化? (2)教学约分的含义。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约分要注意两点,一是约分后得到的分数要与原来的分数相等;二是约分后得到的分数的分子分母都要比原来的分数小 。 2.教学约分的书写形式 分子分母都要同时除以几呢?分子分母同时除以2、3或者6。 先分别除以6和12的公因数2、再分别除以3和6的公因数3。

五年级上册约分练习题

五年级上册约分练习题 练习一 1.在18的因数上画“△”,在30的因数上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18和30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 2.把15和20的因数、公因数分别填在下面的圈里,再找出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3.数字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中,8的因数有();10的因数有();20的因数有()。 ①8和10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 ②8和20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 ③10和20的公因数有()最大公因数是() 4.12的的因数有()42的因数有(),12和42的公因数有()12和42的最大公因数是(),你能用同样的方法找出16和24的公因数? 5.两个自然数的和是52,它们的最大公因数是4,最小公倍数是144,这两个数各是多少? 6.有两个50以内的两位数,这两个两位数的最大公因数是6,这两个两位数分别是多少? 答案: 1.18和30的公因数有(1、2、3、6),最大公因数是(6)。 2.略 3.略 4.略 5.这两个数分别是16和36。

6.分析,可以找出50以内是6倍数的两位数,分别有12、18、24、30、36、42、48,它们分别是6与2、3、4、5、6、7、8的乘积,我们知道2与3、5、7互质,因此12和18;12和30;12和42最大公因数都是6,这样,根据这个方法可以找到符合条件的数。 练习二 1.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最简分数不是的请化成最简分数. 2.判断: (1)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的最简分数,叫做约分。() (2)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的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3.下面各分数变化后,能说是约分吗? 化为;化为;化为;化为 4.比一比:在○里填上“>”、“<”或“=”。 ○;○;○ 5.单位换算 8米=()分米 2时=()分 1200厘米=()米 360秒=()分 6分米=()米 40厘米=()米 15秒=()分 25分=()时 6.一个分数约成最简分数是,原分数分子与分母之和是90 ,原分数是多少? 答案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约分和通分专项练习

新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约分和通分专项练习 班级 姓名: 1、把下面的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 2、把下面每组中的两个分数通分。 和 和 和 3、先约分,再比较每组中两个分数的大小。 4、先通分,再比较每组中个分数的大小。 5、把下列分数从大到小排列 6、有甲、乙、丙三个射击运动员练习射击,三人各自射击了30、40、50发子弹,分别打中了靶子25、36、40次,请问谁的命中率比较高一些? 2 8 10 15 6 9 8 10 14 21 18 30 70 105 66 88 1 4 5 6 7 9 2 3 9 10 5 6 24 32 3 12 30 70 18 48 7 15 9 20 7 18 5 12 5 9 8 15 4 5 11 13 3 5 7 10 3 4 5 6 13 15 5 8 3 4 2 3 5 6 1 8 7 12

7、.在下图中画出阴影表示下面的分数 ,再比较它们 的大小。 23 ○ 46 ○ 8 12 21 ○ 42 8、在○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 2520=5 2520O ??÷ =???? 52=??O ? ?O 52=?? 8 8016=? ?O ? ?O 8016=?? 1 21=6?? =?? 8=2÷?? 9、把下列分数化成分母是1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52 21 3012 204 5015 120108 10.填空 (1)约分的依据是( ),约分的结果通常要得到( )分数。 (2)在63、47、82、411 、213、95 中,( )是最简真分数。 (3)分母是8的最简真分数有( ),分子是 6 的最简假分数有( )。( )。 11、把下列分数化成最简分数。 1812 2718 204 6513 328 82 12、把下列小数化成最简分数。 0.75= 4.8= 1.25= 0.36= 3.2= 5.4=

五年级下册数学约分练习题

约分练习题 姓名: 2436 = 6480 = 3549 = 2870 = 5795 = 2691 = 5168 = 1640 = 5481 = 7595 = 1236 = 1680 = 3248 = 3036 = 7296 = 2056 = 2560 = 3978 = 1845 = 5776 = 1536 = 7590 = 2464 = 2848 = 3075 = 3236 = 3680 = 4072 = 4270 = 4580 =

4682 = 4884 = 5075 = 5185 = 5290 = 1036 = 1260 = 1449 = 1664 = 1881 = 1248 = 1256 = 1272 = 1648 = 1890 = 2036 = 2075 = 2580 = 3075 = 2891 = 3048 = 1575 = 2575 = 3248 = 3696 = 3664 = 3451 = 3575 = 4270 = 4595 =

4669 = 4880 = 5075 = 5490 = 5696 = 6472 = 6480 = 7281 = 120144 = 144180 = 四、下列分数是最简分数的打钩。 54 1812 3521 5139 169 3616 3512 24 12 六、下面各组数中,是互质数的打“√”。 5和7( ) 3和23( ) 1和49( ) 42和56( ) 17和51( ) 34和51( ) 48和76( ) 28和70( ) 3和4( ) 17和27( ) 35和36( ) 25和70( ) 一、把下面各数约分。 4020 = 1812 = 4221 = 3344 = 2015 = 128= 1421 = 186 =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约分与通分约分

。 第10课时约分(练习) 教学内容: 教材第70页练习十的第9—15题 教学目标: 1.进一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和最简分数,掌握约分的方法,并能正确约分,会用最简分数表示计算或相关问题的结果。 2.使学生进一步体会商不变的规律与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联系,促进学生初步形成约分的一般技能技巧。 教学重点: 发生基本性质和约分。 教学难点:增强约分的技能。 教学方法:讲练结合等方法。 教学过程: 一、自主回顾 回顾一下对约分的理解情况 突出三点:用分子分母的公因数同时去除;约分的形式;约成最简分数。 什么是最简分数? 说一说。判断哪些是最简分数。(课件出示) 二、巩固练习 1.填空。 18() = 6 9 = () 3 32 48 = () 96 = 8 () = 4 ()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2.写出相等的分数。

引导:你能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写出一组相等的分数吗? 写数写数,教师巡视。 交流:你是怎样写的?说说自己的理由。 3.约分。 出示: 47 2639 3248 6384 让学生独立约分,指名板演。 交流结果时,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综合练习 1.练习十一 第10题 学生独立完成。 交流:我们在刚刚学习分数和除法的关系时,只会用28 表示2÷8,现在我们还可以用14 来表示。看,我们的进步啊,这就是学习的魅力。 你能写出不同的除法算式吗? 12 =( )÷( )=( )÷( ) 你能说出几个除法的算式? 这些算式之间有什么联系? 2.快乐学习超市 超市画面 快乐套餐1 快乐套餐2 快乐套餐3 A .快乐套餐1:比一比 (1)在○里填上“〈”、“〉”或“=” 完成练习十的11题,交流时说明理由。 (2)计算并化简 在( )填上最简分数(完成 练习十的13题) B .快乐套餐2: 完成练习十的14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