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利益相关者

企业利益相关者
企业利益相关者

企业利益相关者

作为一个优秀的企业,力求能在市场竞争的大环境中站稳脚步,谋得一席之地,就必须明确自身的使命、价值观和愿景等。

使命代表着公司的目的、方向、责任。规定着公司的发展目的、发展方向、奋斗目标、基本任务和指导原则。真诚的使命能激励员工努力工作,指导企业向正确的道路发展。

要想使企业稳定持续发展,就必须权衡好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关系。1929年,美国通用电器公司经理Oween D. Yuong首次提出:"股东、员工、顾客和社会都在公司中拥有某种利益,公司经理有义务保护这种利益"。而其中哪种利益是最重要的一直成为学者们研究和争论的焦点。

我认为在股东、员工、顾客和社会利益面前,公司因先以顾客利益为主。消费者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是实现企业生产和经营目的的关键。企业生产和经营的目的是为了获取利润,但利润能否实现,不取决于企业的主观愿望,而取决于消费者是否购买他们的商品。

美国的企业家曾提出:消费者是市场的主人。日本企业家则宣称:“顾客第一”、“顾客是上帝”。一个企业要能够在市场上生存和发展,就必须使自己的生产和经营适应消费者的需求。我们知道企业存在的另一个意思是企业资金链覆盖完整有序,一旦资金链断裂企业也将面临破产,而资金链的主要来源既是顾客的消费。万科是目前中国最大的专业住宅开发企业,向来是业内公认的周转最快的公司,

大量拿地,快速开工,以标准化、规模化取胜。万科的理念是,万科相信,住宅建筑是一种与各种形态的生命息息相关的事业。作为住宅的建设者,满怀尊重之心,为人们建设安全、安心的绿色住宅,并创造和谐、健康丰盛的阳光生活。同时万科之道客户是最稀缺的资源,是万科存在的全部理由。从中我们可以看出一个顶级企业始终把顾客的利益放在第一位。万科在传承满足顾客要求的同时获得了顾客信任消费的回报,才能使万科集团成为房地产龙头老大。同样海尔集团,坚持创业和创新精神创世界名牌,已经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为全球拥有7万多名员工、2011年营业额1509亿元的全球化集团公司。海尔集团以用户为是,以自己为非的是非观,作为海尔创造用户的动力。海尔人永远以用户为是,不但要满足用户需求,还要创造用户需求;海尔人永远自以为非,只有自以为非才能不断挑战自我突破自我——实现以变制变、变中求胜。借鉴这些成功的企业,不难发现他们始终是把顾客的利益放在首位,在不断优化的服务中为顾客带来更多的价值才能得到相同的回报,提高了企业的信誉,打造知名品牌,同时也就极大的提高了企业的利润。“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如果企业弃消费者而不顾,它的发展也将成为泡影。 2008年三鹿奶粉中检测出大量三聚氰胺,致使许多儿童患肾结石,难以治愈,有的甚至死亡,不仅损害了顾客的利益,而且对顾客造成严重的伤害,最终三鹿集团破产,董事长田文华也因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被判无期徒刑。所以顾客利益永远至上,如果企业违背道德违背企业理念不顾消费者利益,最终会被消费者踢出市场的大门。

其次,创办企业者即股东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为的就是分配更多的股利,没有人会拿自己的钱去做没有回报的事情。所以追求企业利润最大化的原因即追求股东利益最大化,而股东利益最大化是建立在企业盈利的前提下,所以在满足顾客需求之后即要满足股东利益。股东权益是一个很重要的财务指标,它反映了公司的自有资本。当总资产小于负债时,公司就陷入了资不抵债的境地,这时,公司的股东权益便消失殆尽。如果实施破产清算,股东将一无所得。相反,股东权益金额越大,该公司的实力就越雄厚。随着企业经济的飞速发展,公司股东利益需要得到切实的保护,因此产生的多项股东权益法。他们以维护股东权益为己任,通过制定公司章程、修订股东协议、调解纠纷、会计审计、诉讼等法律手段预防、解决各种股东纠纷。但是,若股东利益不能得到回报甚至不能得到保护,股东只投入没有收入,像如今许多企业运用一些你我都看不懂的会计和资产运作方法,就合理合法的把利益输送到集团去了,从而大大的损失了小股东们的权益。那么股东们就会撤股,企业的运营也会遭到威胁。在利益面前,股东利益万不可被忽视,没有回报的企业又如何能得到支持呢,没有支持者企业又该如何发展呢?所以股东做为企业的建设者,对于企业来说就如同骨骼之于身体,没有了股东支撑的企业最终会垮掉。只有在企业持续发展的基础上为股东创造更多价值才能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投资与回报。

员工作为企业必不可少的环节和重要的因素,是企业的基础建设者。我认为员工本身就是企业的一项有效资源。我们现在看

到的一种市场认识:人是最有价值的资产,不仅仅是劳动者,而是至关重要的知识资本。员工的效绩与公司的业绩有着直接的关联,所以在满足了股东利益之后也必须满足员工利益,从而使员工能积极的为公司的业绩做出最大努力。于是很多企业除了发放员工基本工资外也建立了年终奖金、销售冠军奖励等一系列鼓励员工的政策,为的就是能让员工在需求得到满足时更加努力的为公司带来利润。近期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继中石油为员工低价团购房之后,中国石油石化行业另一巨头中国石化集团也不甘落后,开办了为公司员工团购优惠奔驰汽车等业务。让石化员工凭石化身份证明可以享受到所需要产品的厂家内部优惠,为企业员工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这些都是为了在满足员工利益后获得员工更加积极认真工作而为企业带来的

利润。

企业是社会发展的主体。企业在发展的同时就为社会创造了很多利益。政府在维护社会稳定发展的主要资金来源则是通过企业纳税,像我们知道的万科企业,仅2011年上半年整体纳税支出达到105亿。这些资金将为社会做出贡献有多大我们可想而知。不仅如此企业也提供了绝大部分就业岗位和出口创收额,为国家社会的繁荣做出重大贡献。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也已经重视社会公益事业。我们熟知的微软公司主要因它强大的公司实力团队为全世界瞩目,首席执行官比尔盖茨在为企业的发展谋求福利的同时也坚持社会做出重大贡献,不仅是他的创作团队为世界的发展进程加快了脚步,为社会财富创造了更大的价值,也为人类的慈善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微软最新启动了一

个I'm 活动。I'm,是微软的一个资助慈善组织的活动。它不仅可以为企业带来良好的名誉,也能为社会带来更多利益。于是在企业自身的发展中就已经为社会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不可估量的价值。

所以我认为企业要想在顾客的支持下持续发展,必须权衡好股东间的权益,也要以人为本让员工成为企业发展的前进力,让企业与社会和谐长久的发展。

第71讲_战略管理中的权力与利益相关者(1)

第四章战略实施 战略管理中的权力与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 是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或者受企业行为影响 的任何团体和个人。 (1)公司的使命与目标也是公司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与权力均衡的结果。因此,权力与利益相关者分析是公司战略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和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与权力的均衡密不可分。 (2)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期望、利益冲突、利益均衡以及相对权力是问题的关键。 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期望 类别利益相关者利益期望 内部利益相 关者 股东与机构投资者资本收益——股息、红利 经理阶层销售额最大化(利用信息不对称控制企业) 企业员工追求个人收入和职业稳定的极大化 外部利益相 关者 政府最直接的利益期望是税收 购买者和供应者各自阶段的价值增值 债权人按时偿付贷款本息 社会公众社会责任(部分股民的特殊期望)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矛盾与均衡(★) 投资者与经理人员的矛盾与均衡 鲍莫尔“销售最大化”模型

马里斯的增长模型(“平衡状态”模型)威廉森的管理权限理论 理想状态经理们必须把他们的个人利益和作为经理本身所作出的决定区别开来。 基本论点强调经理人员的管理动机,指出经理们将力求最大化他们自己的效用函数,从而使他们的权力和声望最大化。 经理效用函数的三个重要变量(1)雇员开支(雇用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2)酬金开支(支出账目、高质量办公服务等); (3)可支配的投资开支(超越严格经济动机,反映管理者权力和偏好的投资)。 企业员工与企业(股东或经理)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均衡 列昂惕夫模型描述了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的矛盾与均衡。在这个模型中,企业员工代表企业工会决定工资,企业决定就业水平。 主要假设与观 点(1)企业员工追求工资收入最大化和工作稳定(反映在企业就业水平高); (2)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要选择最佳就业水平,在工资水平的约束下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3)企业员工与企业讨价还价的博弈结果将在一条直线上实现均衡,而最终均衡点更偏于哪一方的利益,要取决于双方讨价还价的实力大小。 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与均衡 社会效益代表所有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

关于公司治理模式下利益相关者理论分析

论文关键词:公司治理和谐社会利益相关者论文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和运用对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观点提出了挑战,文章从利益相关者的视角分析了在利益相关者理论下公司治理理念及和谐社会的构建,提出了加强和改善公司治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公司治理由于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日益受到关注,特别是随着以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核心的公司治理实践的发展,公司治理伴随着“公司的触角”渗透到了中国社会经济领域的各个角落,公司治理以及公司治理所衍生出来的企业社会责任、公司公民、商业贿赂和企业伦理等问题已经成为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弄清公司治理与构建和谐社会二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对发展与完善和谐社会理论体系以及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发展利益相关者的理论萌芽最早起源于多德(Dodd)与伯利(Berle)关于公司社会责任的论战。但利益相关者作为一个明确的理论概念则是由斯坦福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于1963年提出的。他们认为,对一个公司来说,存在利益团体,若没有他们,公司就无法生存,这些利益团体就是所谓的利益相关者(stakerholders)。利益相关者的思想一经提出,就引起了许多学者的关注和讨论,迄今为止,关于利益相关者的定义就已近30种之多。米切尔(Mitchell,1997)归纳了其中的27种,并将之分为三类:一是最宽泛的定义,即凡是能影响企业活动或被企业活动所影响的人或团体都是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消费者、政府部门、相关的社会组织和社会团体、周边的社会成员等;二是稍窄的定义,即凡是与企业有直接关系的人或团体才是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排除了政府部分、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团体、社会成员等;三是最窄的定义,该定义认为只有在企业中下了“赌注”的人或团体才是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逻辑下对公司治理的分析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认为,企业是资本家的企业,因为企业的财产是由出资者投入的资本形成的,这些资本以物的形式沉淀下来,构成企业信用担保的基础,从而出资者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那么理所当然的应享有企业的所有权,在经济学上就表现为股东权益最大化构成企业的终极目标。杨瑞龙、周业安(1997)认为这种以股东权益为唯一标准的看法是基于物的财产权的认识。所谓财产权就是对所拥有的实物资产具有占有、使用、处置及收益等一系列权能,如果有产者把他们的实物财产投入到公司,那么公司财产的一切权益均属于股东。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是由不同要素提供者组成的一个系统,股东仅仅是资本的提供者,除此之外,供应商、贷款人、顾客,特别是公司职工对企业都做出了专门化的特殊投资,他们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经营对他们的影响和对股东的影响一样,因此,公司经营是为公司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服务,而不仅仅是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为此,就应当让利益相关者享有公司所有权并参与公司治理。[!--empirenews.page--][1][2][3]下一页威廉姆森则认为,公司治理框架中应该给那些向公司提供了“专用性资产”的人的位置,其中也包括雇员。美国普金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莱尔(Margrit M。Blair)强烈主张利益相关者应进入公司治理,其观点是:公司并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结构,其作用在于治理所有企业财富创造性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投资并不仅限于股东,供应商、贷款人、顾客,尤其是企业雇员往往都做出了特殊的投资,这些投资的价值在极大程度上依赖与那家公司的持久的关系。认识到公司是一种治理和管理者专业化的制度安排,会促使人们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即雇员、贷款人、供应商或者其他人都可以做出专业投资,这些投资与股东们的投资一样面临完全的风险。所有在企业从事的业务活动中做出特殊投资的各方,都事先假定并期望他们能从企业内部这些资产的联合运用所创造的利润中获得相应份额的收益。波特也提出了与此类似的主张,认为应鼓励长期职工所有权,鼓励公司董事会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应该给予主要顾客、供应商、融资顾问、职工和社区代表等在董事会的发言权。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在现实中推动了公司治理理念的变化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1990年美国《宾夕法尼亚州1310法案》通过,从而使利益相关者理论成为

什么是利益相关者

1.什么是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是指对企业的决策和活动施加影响或可 能受组织的决策和活动影响的所有个人、群体和组 织。 直接:企业所有者,员工及管理者,供应商,顾客,社区和其他合作伙伴。 间接:政府、工会、社会压力团体、公共组织、新闻界和学术界、竞争者。 2.企业伦理有什么特点? ○1企业伦理是关于企业及其成员的行为的规范 ○2企业伦理是关于企业经营活动中善与恶、应该与不应该的规范 ○3企业伦理是关于怎样正确处理企业及其成员与利益相关者关系的规范 ○4企业伦理是通过内心信念,内部规范和社会舆论来起作用的 3.为什么要求企业承担道德责任? a)企业是社会资源的委托管理者,包括人员、 物资、资金、信息、时间、空间、土地、水、空气等。 而企业的道德使命就是运用所能获得的想象力和创 造力,为人类世界更加美好而创造产品、服务和机会。 这也是企业存在的理由 b)企业社会责任源于企业的社会权力,有权力 就应承担相应的责任且企业对人类、对社会能产生巨大的影响如:经济、政治、技术、环境、个人、文化影响力 c)在市场经济中,存在市场机制及其缺陷:不 完全竞争、存在外部效果、价格信号失真 市场机制:是市场运行的实现机制,是通过市场价 格的波动、市场主体对利益的追求、市场供求的 变化,调节经济运行的机制,是市场经济机体内 的供求、竞争、价格等要素之间的有机联系及其 功能。 d)法律的局限性:法律所要规范的行为有限、 立法滞后、法律只能惩恶不能劝善、法律有漏洞、实施上有难度 e)道德调节有其特点:非强制性、普遍性、扬 善性、便宜性、与法律相互渗透、相互补充。 综上所以要求企业承担道德责任。 4.企业的社会责任指的是什么? 企业的社会责任指企业应该考虑自身的一举一动对 社会、对利益相关者的影响,合乎道德的对待利益相关者,维护和增进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从而造福于社会。 5.道德评价理论两大派别各是什么?他们的评价 依据是什么?各自包括了哪些道德哲学? ●目的论主张以行为为所造成的结果作为评价行 为对错的标准。功利主义思想属于目的论。 ●义务论主张以义务作为评价道德的依据,认为义 务独立于行为结果而存在,一种行为对或错是因为它具有特定的性质,或属于特定的种类。它包括权利论、美德论、公正论、关怀论、相对主义角度等。 a)什么是功利主义观点?对它的批评有哪 些? 功利主义:当且只有当行为所产生的总效用大于行为主体在当时条件下可能采取的任何其他行为所产生 的总效用时,该行为才是道德的。 批评:行为给不同的人带来的效用难以衡量和比较。 有些利益和成本难以计量。许多利益和成本无法可靠地预测,因而也就不能确切地计量。有些东西非金钱可以衡量。 b)怎么样理解康德的绝对律令? 每一个人都应该作为平等的、自由的人来对待 康德的第一条绝对命令可以表述为:当且只有一个人愿意把自己在特定条件下从事某一行为的理由作为 每个人在相同条件下的行为理由,该行为才是道德 的。因此第一条绝对命令包含两个规则:普遍性和可逆性。 第二条绝对命令是:理性人应该永远同时把人看作目的,而永远不要把人只看做实现目的的手段。这条命令也可以表述为以下伦理原则:当且只有当一个人从事某一行为时,不把他人仅仅作为实现自身利益的工具,而是尊重并发展他人自由选择的能力时,该行为才是道德的。 c)公正的定义是什么?有关公正的问题包括 哪些类型? P75 公正指给予每个人应得到的权益,对可以等同的人或

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探究综述 - 最终2003新

利益相关者及其公司治理关系的研究综述 李玲 (山东淄博,山东理工大学商学院,255000) 摘要:利益相关者理论作为反对传统股东至上主义理念挑战的一种公司治理理论,在近年来取得较大进展。本文从利益相关者的界定、利益相关者的分类、利益相关者与公司治理三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梳理的基础上,分析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应用中存在的不足,以期为利益相关者理论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基础。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利益相关者理论;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理论(Stakeholder Theory)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它是在对美、英等奉行“股东至上”公司治理实践的质疑中逐渐发展起来的。利益相关者管理所奉行的核心思想是: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要为综合平衡各个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要求而展开进行。与传统的股东至上理论相比,该理论认为任何一个公司的发展都离不开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投入和参与,比如股东、债权人、雇员、消费者、供应商等,股东只是众多利益相关者中的一个,仅仅关注股东的利益是远远不够的。在国外,斯坦福学院的学者、安索夫(Ansoff)等进行了开创性的研究后,弗里曼(Freeman)、克拉克森(Clarkson)、布莱尔(Blair)、米切尔(Mitchell)等学者致力于完善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整体框架和实际应用,并取得丰硕的成果。而在国内,杨瑞龙、周业安、陈宏辉、贾生华、江若尘等在借鉴西方理论的基础上,对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比较深入,并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思想体系。 本文试图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在国内外的研究发展现状做一个梳理,从而对利益相关者理论形成一个清晰的理论框架,以期对以后的理论研究有所帮助,为实践提供一定的借鉴。 一、利益相关者的界定方法 利益相关者理论遇到的首要问题是怎样界定,究竟谁是利益相关者。如果利益相关者本身都界定不清,就无法展开基于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公司治理(杨瑞龙,2000)。因此,在界定方面的研究是利益相关者理论取得研究成果最多的地方,众多学者纷纷从不同的角度界定利益相关者。 西方学者真正给出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在上世纪60年代,“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这个词首先出现在斯坦福研究中心1963年的内部备忘录中一篇管理论文。利益相关者概念最初是对“股东”这一

《某B2C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案例分享——工具与方法 》

《某B2C企业利益相关者管理案例分享——工具与方法 》 利益相关者管理=价值创造 我接下来将分享的是具体工作中如何做到利益相关者管理。在我之前任职的公司,我们有6个品牌,他们是完全独立的,而现在的公司只有4个分部。本以为以前的公司比较麻烦,现在发现,其实原来6个品牌虽然都各做各的,但是品牌所需求的内容是类似的。而现在的公司,4个分部是完全不一样的领域,包含了快消品、医药保健、特色化工以及科技产品,所以就比较难处理利益相关者这边的管理。我觉得采购是价值的创造者,采购不单单是成本的节省这么简单,其实还需要通过一些突破性的管理,为企业创造价值。 今天的分享首先是对利益相关者的分类以及定义,然后阐述一些我认为比较好的管理手段以及比较有效的工具。接着是步骤,利益相关者的管理是有步骤的,不是说有困难了就想到管理了,没有问题就不管了。利益相关者的管理也是有它基本的框架需要遵循的。 进到一家公司的时候我们就要去定义谁是我们的利益相关者,我们的工作要对谁负责,受到谁的影响,这就要同时包括内部以及外部的利益相关者。外部的主要是一些 协学会、政府部门等等。今天的重点是内部的利益相关者,一般我把他们分成三块,分别是最高的管理层、工作的合作伙伴、最后的执行层(使用者)。为什么这么 分?我认为,针对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我们采取的管理方式以及工具都是不一样的。 说到利益相关者的自身定位,我们的角色其实是在边的,不能光说我们是采购,在管理利益相关者的时候想想我们都做过些什么?首先,我们是销售,当我们在工作开 始的时候,我们首先建立规则,有一个工作标准是第一步。然后我们要做销售,我们要把自己推销给利益相关者,我们需要告诉他们我们是做什么的,我们能给他们 带来什么,什么事情是他们能够做的,什么又是不能做的。接下来我们就变成了公关,要对不同层级的利益相关者进行公关,把自己的影响力扩大,最后产品被接受 了,服务提供了,项目结束了还需要售后服务。我们需要能够给到全方位的服务,要进行一个非常全面的客户关系管理(CRM)。目前做采购也有七、八年的时间了,在刚开始做的三年时间里有跟上司抱怨过,说公司需要我变成销售、市场、公关等等,这些并不是我们的能力模型。现在做得久了就发现,这些技能其实采购是很有必要去掌握的,采购人员就是需要这样时刻的角色转变。 接下来讲的是手段,通过一些有效的手段能够使我们既能够做销售,市场又能够做公关,最终能够跟用户比较开心地工作。首先我们需要具备一个影响别人的能力。此 外还需要交流,与用户的交流能够帮助你获得信息并能够做一些必要的解释。接着是杠杆原理,这个尤为重要,我们的用户其实都是非常厉害的,非常需要这样一个 手段来推进利益相关者管理。举个例子,在之前的公司都是做化妆品的,市场部都是重金聘请的精英,他们会仔细观察你是否有漏洞,如果你提供的服务不够专业, 那他们就可以挑战你,甚至不听你的。接下来是联系,我们的任何一个进步都需要进行扩大,然后进行关系管理,为后面工作的展开进行积极积累。 工具都是能够在书上找到的,那么具体到底该怎么做?说到去影响别人以及交流的工具,最简单的办法是面对面的交流,去进行直接沟通。还有就是调研,有时候可能 因为种种原因,比如你们的阶层不同,人家不愿意跟你沟通,嘴上跟你说很好,但其实心里并不这么想。另一方面,通过调研写下来的东西是可以作为“呈堂证供” 的。 其实作为采购,你的流程、项目就像你的孩子一样,你需要做对他有利的事情,去告诉大家他的好处。你需要做培训,需要宣传告诉大家。通过一些渠道把他融入到公 司的流程,把他作为整个公司规定的一部分,而不单单是我们采购部门的要求。我一直把采购的培训放在新员工的入职培训中去,入职时会有20分钟时间的采购流程培训。另外,员工升职的时候也要进行采购的培训,新岗位上职能跟原来不同,那么采购需要接触的东西也是不同的。

企业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利益相关者:指与组织有一定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其他群体,他们能够被其他一个群体组织影响,同时也能对群体组织产生影响。可能是组织内部的 ( 如雇员 ) ,也可能是组织外部的 ( 如供应商或压力群体 ) 。 一、投资者(股东) 投资者是企业中的最重要的利益主体,投资者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的相关程度最高,他们是企业的创始者,企业的营利性质直接来源于投资者追求利润的意图。投资者的出资形成了企业的财产;同时,企业财产又与投资者个人财产相分离。企业的财产来自股东的投资,投资者一旦将财产交给企业,就丧失了对该财产的所有权或者所有权受到限制。财产属于公司所有,股东无权抽回这部分财产,公司的注册资本属.于公司的自有资本,这些资本是企业进行市场活动和对外承担责任的物质基础 二、经营者 企业的目标实现直接依赖于经营者的实践活动。经营者的内在需求是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包括物质方面的货币收入和职务消费,精神方面的自我实现的成就感和社会地位。如何使经营者的个人动机符合企业和投资者的利益要求,必须依赖外部因素(投资者和企业内部结构的监督、经理市场和其他市场的竞争力量的制约的约束。 三、职工 职工关心的利益主要包括:1、工作保障;2、合理待遇;3、安全的工作环境;4、日益改善的福利;5、工作上的升迁与成长。 实际享有的权利:1、参与工会取得协商权;2、行驶罢工权;3、消极怠工; 4、公开披露; 5、离开公司。 四、政府 作为社会的管理者,承担着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维护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秩序的重任。 国外某重要相关课题研究表明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主要起到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命令,即通过立法、财政等形式,进行监控、核查、惩处与嘉奖;二是推进,如设立基金、提高认识和觉悟、设计激励措施等;三是协调,主要是指整合资源,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四是支持,包括政治支持、宣传与赞美等。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应努力充当好引导者、推动者、规制者、催化者和监督者的角色。 1、引导者:政府应该成为企业履行会责任的引导者,构筑起一个系统而完善的平台,促使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感。政府应主要从观念上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把一些短视行为纠正过来,树立正确的企业发展观念。 2、推动者:政府倡导行为对市场干预程度尽可能小,一方面通过把符合社会公益的道德理念诉诸规范引导企业的具体行为,激励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并对其行为进行软约束;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运用社会资源,通过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等NGO组织来宣传、倡导和推动,提高公众和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认识。 3、规制者: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职能之一,就是相关法规的制定,使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中。政府可以综合运用经济手段、社会手段和反垄断手段等多种方式对企业进行社会责任承担的监管。一方面政府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硕士学位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硕士学位

管理学硕士学位论文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 申请学位级别:管理学硕士 学科、专业:会计学 所在单位:经济学院 授予学位单位:哈尔滨理工大学

Classified Index: F276.44 Dissertation for the Master Degree in Management The Study on Enterprise Performance Evaluation Based on Stakeholder Candidate:Yue Ye Supervisor:Liu Ping Academic Degree Applied for:Master of Management Specialty:Accounting Date of Oral Examination:March, 2012 University:Harbi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原创性声明 本人郑重声明:此处所提交的硕士学位论文《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是本人在导师指导下,在哈尔滨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独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据本人所知,论文中除已注明部分外不包含他人已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文研究工作做出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注明。本声明的法律结果将完全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使用授权书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企业绩效评价研究》系本人在哈尔滨理工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在导师指导下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归哈尔滨理工大学所有,本论文的研究内容不得以其它单位的名义发表。本人完全了解哈尔滨理工大学关于保存、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有关部门提交论文和电子版本,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哈尔滨理工大学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 本学位论文属于 保密√,在年解密后适用授权书。 不保密。 (请在以上相应方框内打√) 作者签名:日期:年月日 导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利益相关者

概念产生 《牛津词典》记载的“利益相关者”一词最早出现于1708年,它表示人们在某一项活动或某企业中“下注”(have a stake),在活动进行或企业运营的过程中抽头或赔本。 西方学者真正给出利益相关者的定义是在20世纪60年代。1963年,美国上演了一出名叫“股东”(shareholder)的戏,斯坦福研究所(SRI)的研究人员受此启发,利用另外一个与之对应词“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来表示与企业密切关联的所有人。他们给出的对利益相关者的描述是:对企业来说存在这样一些利益群体,如果没有他们的支持,企业就无法生存。这个理论的产生极大挑战了当时的“股东至上理论”,让人们认识到企业存在的目的并非就是为了股东服务,在企业的周围还存在许多关乎企业生存的利益群体。 李洋、王辉(2004)认为如今利益相关者理论形成管理学中一个独立而重要的分支。按照对利益相关者概念不同的理解及研究侧重点的不同,可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分为三个阶段,即“影响企业生存”、“实施战略管理”、“参与权力分配”。 到了20世纪70年代,不少国外旅游研究者开始热衷于将“利益相关者( Stakeholder)”一词引入旅游领域,并运用于旅游目的地规划、管理与协作的研究之中,出现了一定数量的文献。1999 年10 月1 日世界旅游组织大会在其第十三届会议通过的《全球旅游伦理规范》中明确使用了“利益相关者”一词,提供了旅游业发展中不同利益相关者行为参照标准,标志着“旅游利益相关者”概念已正式得到官方认可。 概念界定与分类 陈宏辉(2003)指出在利益相关者基础理论的研究中,所有的研究者都认识到企业周围的各种利益相关者的特征是不一样的,试图将某种分类结果推广到所有的企业之中也往往有削足适履之感。类似的情况同样出现在旅游领域利益相关者问题的研究中,不同类型的旅游地,其利益相关者构成与格局可能存在很大的差异,笼统地研究“旅游利益相关者”难免有以偏概全之嫌。 因此,旅游领域利益相关者的研究承继了管理学中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核心思想,大多数文献都在援引管理学中利益相关者定义的基础上,针对各自研究的对象作出了界定与分类。 国外研究中比较著名的界定和分类主要有Robson J.(1996)提出的旅游经营商的利益相关者包括股东、员工、游客、居民、压力集团、国家和地方政府、宾馆、旅游交通、旅游景区、旅游代理商、媒体等,绘制了利益相关者基本图谱。还有基于所有的利益主体都具有本质上相同的价值的理念,Sautter和Leisen (1999)在Freeman的利益主体谱系图的基础上绘制了一幅旅游业利益主体图(如图1),这也是目前国内学者引用得最多的图例。

利益相关者

股东利益至上传统的颠覆---利益相关者理论 历史地看,公司财务的价值导向经历了从股东利益向相关者刺益的演进过程。股东利益导向型公司财务的理论基础是资本强权理论和股东利益与社套利益相统一理论,而相关者利益导向型公司财务的理论基础是共同所有权理论、托管责任理论和公司社会责任理论。利益相关者公司财务模式的基本特征是:公司财务的目标是利益相关者价值最大化,公司财务实行共同治理,员工与公司保持长期稳定的财务关系,公司财务实行分层治理和管理,套司财务控制权相机配置等。下面我们将从利益相关者涵义的界定、利益相关者分类的划分、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缺陷与不足等四个方面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分析。 一、利益相关者涵义的界定 1927年通用电气公司的一位经理在其就职演说中首次提出公司应该为利益相关者服务的思想(刘俊海,1999)。1963年,斯坦福研究院首次提出利益相关者概念。1965年,美国学者Ansoff最早将该词引入管理学界和经济学界,认为“要制定出一个理想的企业目标,必须综合平衡考虑企业的诸多利益相关者之间相互冲突的索取权,他们可能包括管理人员、工人、股东、供应商以及分销商”。 1977年,宾西法尼亚的沃顿学院(Wharton Sch001)首次开设“利益相关者管理”的课程,表明利益相关者理论已开始被西方学术界和企业界所重视。米切尔和伍德曾总结了从1963年有关利益相关者的第一个概念至今的27种代表性概念表述,其中弗里曼与克拉克森的表述最具代表性,而且这两个概念的对比能够说明学术界对此概念界定的趋势。弗里曼(认为“利益相关者是能够影响一个组织目标的实现,或者受到一个组织实现其目标过程影响的人”,这个概念直观地描述了利益相关者与组织(企业)之间的关系,当然这个概念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相当宽泛,股东、债权人、雇员、供应商、顾客这些主体必在此概念界定之内,公众、社区、环境、媒体等可以想到的团体与个人都会对企业活动造成直接或间接,或大或小的影响。卡拉克森认为“利益相关者以及在企业中投入了一些实物资本、人力资本、财务资本或一些有价值的东西,并由此而承担了某些形式的风险;或者说,他们因企业活动而承受风险”,进一步加强了利益相关者与企业的关联,强调专用性投资,于是一些集体或个人如媒体便不在利益相关者定义之列。这两个概念的对比表明对利益相关者的界定趋于具体化和集中化。

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原创

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住宅小区物业公司发展战略研究——以 诸暨市为例 摘要 利益相关者理论是影响企业经营管理的一种重要理论,最早由弗里曼提出,近年来得到广大学者和企业家的广泛关注,在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它与传统的以企业管理者利益为核心的理念不同,重视与企业利益相关的投入与参与者,追求企业整体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是某些主体的利益。利益相关者为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投入了相当的智慧和力量,分散了企业经营的压力和风险,企业在做经营决策时应该综合考量利益相关者创造的价值,对利益相关者给予人文关怀,更应该重视利益相关者对企业战略规划产生的重要影响,为企业的长远发展谋划布局。 基于此,本论文以诸暨市物业公司相关者理论为研究主线,诸暨市两家典型的住宅小区为案例,进行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分析。旨在能够通过本文的研究,印证当前的企业相关者理论在具体的实施效果和经营的具体过程中,需要结合战略实施,进而能够推进整个企业本身的发展。当然,在两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所有的利益相关者都在其中扮演者不同的角色来驱动企业发展,使企业走上良性循环之路,给予利益相关者合理的利益分配,从而优化企业经营发展的内外部环境,实现更高的发展目标。 本论文对利益相关者理论进行系统梳理,阐释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演化过程和重要因素,以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为基础,结合战略管理理论以及在实际的利益相关者分析的矩阵模型,重点体现了物业公司、政府、业主以及房地产开发商之间的利益分析和行为影响。最终,结合诸暨市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符合诸暨市物业公司发展的整体战略实施的建议。同时,对诸暨市政府在协助物业管理的同时,也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期望本文的研究能够推进诸暨市在物业管理公司治理上的进展。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物业公司;诸暨市;战略;研究

利益相关者分析(Stakeholder Analysis)

利益相关者分析(Stakeholder Analysis) (一)简介 用于分析与客户利益相关的所有个人(和组织),帮助客户在战略制定时分清重大利益相关者对于战略的影响。 (二)详解 利益相关者是指与客户有一定利益关系的个人或组织群体,可能是客户内部的(如雇员),也可能是客户外部的(如供应商或压力群体)。大多数情况下,利益相关者可分类如下: 所有者和股东银行和其它债权人 供应商购买者和顾客 广告商管理人员 雇员 工会 竞争对手地方及国家政府 管制者 媒体 公众利益群体 政党和宗教群体以及军队 其它 1.利益相关者的角色 利益相关者能够影响组织,他们的意见一定要作为决策时需要考虑的因素。但是,所有利益相关者不可能对所有问题保持一致意见,其中一些群体要比另一些群体的影响力更大,这是如何平衡各方利益成为战略制定考虑的关键问题。 除了对战略制定产生影响以外,利益相关者分析也是评价战略的有力工具。战略评价可以通过确定持反对意见的股东和他们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的影响力来完成。 2.绘制利益相关者图 利益相关者图清晰地描绘谁是利益相关者集团,在采取新的战略时,代表哪个集团的利益,他们是否可能阻碍变革,他们的力量如何,应该怎样对待他们。绘制时首先确定所有利益相关者,标出他们之间的重要关系,然后分析这张图表所显示的风险与机会,识别任何可能的变化对这张图影响,以便为此做好准备。如图所示:

确定利益相关者的位置有两种方法:权力 / 动态性矩阵和权力 / 利益矩阵。(1)权力 / 动态性矩阵

分析如下: 图示列出了一个权力/动态性矩阵,在这个矩阵上可以画出各利益相关者的位置。利用这种方法可以很好地评估和分析出在新战略的发展过程中在哪儿应该引入“政治力量”。 1. 最难应付的团体是处于D区内的那些团体,因为它们可以很好地支持或阻碍新战略,但是它们的观点却很难预测。其隐含的意思非常明显:在已建立一个不可改变的地位前一定要找到一种方法,来测试这些利益相关者对新战略的态度。 2. 相反,在细分市场C内的利益相关者,可能会通过管理人员的参与过程来影响战略,这些管理人员同意他们的’观点’并建立那些代表他们期望的战略。 3. 虽然细分市场A和B内的利益相关者权力很小,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它们不重要。事实上,这些利益相关者的积极支持本身,会对权力更大的利益相关者的态度产生影响。 (2)权力 / 利益矩阵 分析如下: 权力/利益矩阵的一个有价值的发展如图示中所示,它根据利益相关者与其持有的权力的关系,以及从何种程度上表现出对组织战略的兴趣对其分类。这个矩阵指明了组织需要建立的与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关系的种类。 1. 显然,在制定和发展新战略的过程中,应重点考虑主要角色(细分市场D)是否接收该战略。 2. 那些最困难的利益相关者经常是细分市场C内的利益相关者,虽然这些利益相关者总的来说是相对被动的,但要注意利益相关者影响战略的方式受特定事件的影响,即特定事件促使他们对战略产生影响。因此,全面考虑利益相关者对未来战略的可能的反应非常重要。如果低估了他们的利益,他们突然重新定位于细分市场D内并且阻止采用新战略,那么情况就会很糟。 3. 类似地,需要正确地对待细分市场B中利益相关者的需要--主要通过信息来满足。在影响更有权力的利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民营企业治理结构

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民营企业治理结构 提要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了不少问题,其中公司治理结构问题成为企业发展的重要障碍。本文根据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的现状,把利益相关者理论引入企业治理结构,让债权人、员工、供应商、消费者等利益相关者进入公司的股东会、董事会和监事会,达到改善治理结构的目的,为提高企业经营效率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利益相关者;公司治理;民营企业 据全国工商联主编的2006年民营经济蓝皮书《中国民营经济发展分析报告》显示,“十五”期间是民营经济地位和作用发生历史变化的5年,民营经济已成为国民经济的基本组成部分,它在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扩大就业等方面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报告同时指出,中国目前广义的民营经济产值比重,占全国GDP的65%左右,占年度经济增量的70%~80%,是目前中国经济发展的最大动力。但是,民营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暴露出了很多的问题,比如治理结构不完善的原因造成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管理成本提高、经营效益下降。自2008年10月全球经济危机爆发后,主要发达经济体金融市场动荡,信用紧缩,进口需求大幅下降,中国出口增长速度迅速下降,从2008年3月30%的高增长率,降到2009年2月-25.7%的增长率。民营企业中很多是出口型企业,对外贸的依赖性很强,在国际市场需求下降的情况下,直接造成民营企业出口的下降和减产,严重的造成运作困难、裁减员工和破产倒闭。这使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得不到保障,如何构建一

个基于利益相关者的治理结构来保障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将对此问题展开粗浅的分析,为民营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一、民营企业治理结构现状 民营企业目前已经是我国非公企业的主流形式,但民营企业中的治理结构大多不够完善,这对企业的发展非常不利。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主要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家族制所有权与经营权合一的管理方式明显。家族式管理是指家族成员不仅仅是企业的所有者,而且是企业的经营者,企业的经营运作是通过血缘、亲缘、地缘纽带维系。家族式管理的企业相对于正式组织来说是一种较松散、不稳定的非正式组织,它更多地运用非正式规则来管理企业,“人治”行为明显,容易限制企业进一步发展壮大。据权威机构统计,家族式经营的企业至少占到民营企业的90%以上,在这些企业中,既有家族作坊式企业或单一业主制企业,同时也有合伙制企业、共有制企业,还出现了家族成员保持临界控制权的企业集团。家族式企业虽然在我国改革开放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随着企业规模的壮大,民营企业治理结构方面的问题就逐渐暴露,治理结构问题成为了民营企业成长的制约瓶颈。家族制管理中的所有权与经营权高度合一,导致了决策权与经营权的完全统一,这样虽然提高了决策和执行决策的效率,但是两权合一产生了权力缺乏监督,容易导致决策缺乏科

利益相关者对公司治理

利益相关者逻辑下对公司治理的分析 传统的“股东至上主义”认为,企业是资本家的企业,因为企业的财产是由出资者投入的资本形成的,这些资本以物的形式沉淀下来,构成企业信用担保的基础,从而出资者承担了企业的剩余风险,那么理所当然的应享有企业的所有权,在经济学上就表现为股东权益最大化构成企业的终极目标。 这种以股东权益为唯一标准的看法是基于物的财产权的熟悉。所谓财产权就是对所拥有的实物资产具有占有、使用、处置及收益等一系列权能,假如有产者把他们的实物财产投入到公司,那么公司财产的一切权益均属于股东。而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公司是由不同要素提供者组成的一个系统,股东仅仅是资本的提供者,除此之外,供给商、贷款人、顾客,非凡是公司职工对企业都做出了专门化的非凡投资,他们是公司的利益相关者,企业经营对他们的影响和对股东的影响一样,因此,公司经营是为公司利益相关者创造财富服务,而不仅仅是为股东利益最大化服务。为此,就应当让利益相关者享有公司所有权并参与公司治理。 所以,公司治理框架中应该给那些向公司提供了“专用性资产”的人的位置,其中也包括雇员。美国普金斯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布莱尔强烈主张利益相关者应进入公司治理,其观点是:公司并非简单的实物资产的集合,而是一种法律框架结构,其作用在于治理所有企业财富创造性活动中做出非凡投资的主体间的相互关系。投资并不仅限于股东,供给商、贷款人、顾客,尤其是企业雇员往往都做出了非凡的投资,这些投资的价值在极大程度上依靠与那家公司的持久的关系。熟悉到公司是一种治理和治理者专业化的制度安排,会促使人们关注这样一个事实,即雇员、贷款人、供给商或者其他人都可以做出专业投资,这些投资与股东们的投资一样面临完全的风险。所有在企业从事的业务活动中做出非凡投资的各方,都事先假定并期望他们能从企业内部这些资产的联合运用所创造的利润中获得相应份额的收益。波特也提出了与此类似的主张,认为应鼓励长期职工所有权,鼓励公司董事会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应该给予主要顾客、供给商、融资顾问、职工和社区代表等在董事会的发言权。利益相关者理论的研究在现实中推动了公司治理理念的变化和公司治理结构的变化。

企业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的定义: 利益相关者:指与组织有一定利益关系的个人或其她群体,她们能够被其她 一个群体组织影响,同时也能对群体组织产生影响。可能就是组织内部的 ( 如雇员 ) ,也可能就是组织外部的 ( 如供应商或压力群体 ) 。 一、投资者(股东) 投资者就是企业中的最重要的利益主体,投资者的利益与企业的利益的相关程度最高,她们就是企业的创始者,企业的营利性质直接来源于投资者追求利润的意图。投资者的出资形成了企业的财产;同时,企业财产又与投资者个人财产相分离。企业的财产来自股东的投资,投资者一旦将财产交给企业,就丧失了对该财产的所有权或者所有权受到限制。财产属于公司所有,股东无权抽回这部分财产,公司的注册资本属.于公司的自有资本,这些资本就是企业进行市场活动与对外承担责任的物质基础 二、经营者 企业的目标实现直接依赖于经营者的实践活动。经营者的内在需求就是追求个人效用的最大化,包括物质方面的货币收入与职务消费,精神方面的自我实现的成就感与社会地位。如何使经营者的个人动机符合企业与投资者的利益要求,必须依赖外部因素(投资者与企业内部结构的监督、经理市场与其她市场的竞争力量的制约的约束。 三、职工 职工关心的利益主要包括:1、工作保障;2、合理待遇;3、安全的工作环境;4、日益改善的福利;5、工作上的升迁与成长。 实际享有的权利:1、参与工会取得协商权;2、行驶罢工权;3、消极怠工;4、公开披露;5、离开公司。 四、政府 作为社会的管理者, 承担着调整社会成员之间相互关系, 维护社会持续稳定发展秩序的重任。 国外某重要相关课题研究表明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主要起到以下四个方面的作用一就是命令,即通过立法、财政等形式,进行监控、核查、惩处与嘉奖;二就是推进,如设立基金、提高认识与觉悟、设计激励措施等;三就是协调,主要就是指整合资源,与利益相关者进行沟通;四就是支持,包括政治支持、宣传与赞美等。 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我国政府在企业社会责任履行中应努力充当好引导者、推动者、规制者、催化者与监督者的角色。 1、引导者:政府应该成为企业履行会责任的引导者,构筑起一个系统而完善的平台,促使企业提高社会责任感。政府应主要从观念上引导企业,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把一些短视行为纠正过来,树立正确的企业发展观念。 2、推动者:政府倡导行为对市场干预程度尽可能小,一方面通过把符合社会公益的道德理念诉诸规范引导企业的具体行为,激励企业实施社会责任并对其行为进行软约束;另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运用社会资源,通过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等NGO组织来宣传、倡导与推动,提高公众与企业对企业社会责任活动的认识。 3、规制者:政府作为社会管理者的职能之一,就就是相关法规的制定,使企业社会责任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管理体系中。政府可以综合运用经济手段、社会手段与反垄断手段等多种方式对企业进行社会责任承担的监管。一方面政府应通过法律法规的制订与执行,以强制性规范方式,使企业承担基本的社会责任。另

【实用文档】战略管理中的权力与利益相关者()

第四章 战略实施 战略管理中的权力与利益相关者 利益相关者的概念是对企业产生影响的,或者受企业行为影响的任何团体和个人。 (1)公司的使命与目标也是公司主要的利益相关者利益与权力均衡的结果。因此,权力与利益相关者分析是公司战略分析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战略的制定与实施和各利益相关者利益与权力的均衡密不可分。 (2)利益相关者理论认为:企业各类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期望、利益冲突、利益均衡以及相对权力是问题的关键。 利益相关者及其利益期望 类别利益相关者利益期望 内部利益相 关者股东与机构投资者资本收益——股息、红利 经理阶层销售额最大化(利用信息不对称控制企业)企业员工追求个人收入和职业稳定的极大化 外部利益相 关者政府最直接的利益期望是税收 购买者和供应者各自阶段的价值增值 债权人按时偿付贷款本息 社会公众社会责任(部分股民的特殊期望) 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利益矛盾与均衡(★)投资者与经理人员的矛盾与均衡

鲍莫尔“销售最大化”模型 马里斯的增长模型(“平衡状态”模型) 威廉森的管理权限理论 理想状态 经理们必须把他们的个人利益和作为经理本身所作出的决定区别开 来。 基本论点 强调经理人员的管理动机,指出经理们将力求最大化他们自己的效用 函数,从而使他们的权力和声望最大化。 经理效用函数的 三个重要变量 (1)雇员开支(雇用人员的数量和质量); (2)酬金开支(支出账目、高质量办公服务等); (3)可支配的投资开支(超越严格经济动机,反映管理者权力和偏好 的投资)。 企业员工与企业(股东或经理)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均衡

列昂惕夫模型 描述了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的矛盾与均衡。在这个模型中,企业员工代表企业工会决定工资,企业决定就业水平。 主要假设与观 点(1)企业员工追求工资收入最大化和工作稳定(反映在企业就业水平高); (2)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就要选择最佳就业水平,在工资水平的约束下以实现企业利润最大化; (3)企业员工与企业讨价还价的博弈结果将在一条直线上实现均衡,而最终均衡点更偏于哪一方的利益,要取决于双方讨价还价的实力大小。 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与均衡 社会效益代表所有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共同利益。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对企业的共同期望是企业应承担一系列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的三方面(1)保证企业利益相关者的基本利益要求;(2)保护自然环境; (3)赞助和支持社会公益事业。 (1)企业的社会效益与企业利润最大化原则往往是不一致的。 (2)企业如何对待社会效益,被称为“商业伦理”问题。 (3)商业伦理的实质是一个企业或组织在社会中应发挥什么作用和负什么责任的问题。 这不仅涉及企业外部利益相关者的利益或期望能否得到满足,而且也涉及企业的长远目标 能否实现以及一个社会的均衡发展问题。 (4)强调企业自身经济利益绝不意味着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可以不负相应的社会 责任。 各利益相关者利益博弈总结 (1)企业在组织上由各种利益集团结合在一起,共同经营,由于成员们承认共存的需要, 并有使他们的目标更为接近的欲望,从而使企业幸存下来。 (2)企业最后确定的各种目标是一种妥协,最终的有效性几乎总是低于最大值,这就是 所谓的“组织呆滞”。 (3)“组织呆滞”导致的额外“支付”由各利益相关者承担。 (4)西尔特(Cyert R.M.)和马奇(March J.G.)提出上述观点。 近五年知识点考情分析 20182017201620152014鲍莫尔“销售最大化” 模型 无无无单选无试题精讲 【单选】鲍莫尔的“销售最大化”模型,描述了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和销售额最大化之间的博弈过程。这一模型反映了()。(2015年) A.企业利益与社会效益的矛盾与均衡 B.企业与外部利益相关者的矛盾与均衡 C.企业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均衡 D.股东与经理人员的利益矛盾与均衡 【答案】D 【解析】鲍莫尔用“销售最大化”模型表达了他对经理人员强调销售额的重要性的理解。作为企业的实际代表,经理总是期望企业获得最大化销售收益,但企业赚取的利润并不一定能满足股东对红利的需求,也不一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