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人值守变电站基本技术要求和监控中心基本技术要求内容

无人值守变电站基本技术要求和监控中心基本技术要求内容
无人值守变电站基本技术要求和监控中心基本技术要求内容

无人值守变电站基本技术要求及监控中心基本技术要求

无人值守变电站基本要求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技术和设备选择应遵循“安全、高效、环保”原则,优先采用技术成熟、结构简单、自动化程度高、少维护的高可靠性产品。

无人值守变电站应保留必要的基本生活设施,具备完善的防火、防盗等措施。站内建筑应满足安全工器具等的存放需要。应适当考虑变电站检修、保电、防灾等特殊需要。在保证电网可靠运行的基础上,应适当简化接线方式。同一地区在同一电压等级上宜采用统一的接线方式和设备配置原则。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应选用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微机型产品,满足继电保护反措、设备标准化企业标准和有关规程规定要求,并应具备信息远传功能。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应采用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变电站的信息采集应满足无人值守的运行要求。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通信配置应能支撑无人值守站各分系统对通信的需要。

原则上至调度和监控中心的通信配置应满足双通道的要求。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交直流电源设备应根据无人值守站的实际地理和交通条件考虑适当提高配置,应具备远方监视和控制功能。

无人值守变电站应配置相应的视频安防、消防、环境监测等系统,并应能够实现远方监视和控制。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技术要求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技术要求首先需要满足常规变电站标准规范的规定,各项技术指标应不低于相关标准中的规定,无人值守变电站需着重提出的技术要求如下:

一、建筑

无人值守变电站在保留必要的基本生活设施前提下,可适当简化原常规变电站内的为人服务设施。变电站内建筑面积和功能设置应适当考虑变电站检修等特殊情况的需要。

无人值守变电站监控中心、操作队所在变电站应考虑适当增加建筑面积,满足生产和生活所需设施要求。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建筑物一楼应少设门窗,对于必要的门窗,应考虑实体防护措施。

二、一次设备

在保证电网可靠运行的基础上,应适当简化接线方式。所有一次设备必须安全可靠。应选用设计完善、工艺优良、运行业绩优异的产品。同一地区在同一电压等级上宜采用统一的接线方式和设备配置原则。设备的外绝缘配置应以污区分布图为基础,并考虑环境污染变化因素。对需要加强防污措施的,应采用大爬距定型设备。

无人值守变电站变压器在满足电网运行需要的情况下择优选取调压方式。500kV 主变压器宜选用无励磁调压变压器。主变压器和站用变压器采用有载调压开关的应具备远方调节功能。主变压器冷却系统等应可靠性高,维修量少,具备自动控制功能。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开关的主回路应接触良好,操动机构、储能机构、辅助接点应可靠,电动机回路等应故障率低。有条件的应优先选择气体绝缘组合电器(GIS)设备。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断路器应具备远控和近控功能,隔离开关、接地开关宜具备手动和电

动功能,有条件的应优先选择电动操作。电动操作应具备受控站就地、远方操作和监控中心远方操作功能,受控站操作和监控中心远方操作应能相互闭锁。

断路器应选用无油化产品,真空断路器应选用本体和机构一体化产品。投切无功设备的断路器应选用无重燃及适合频繁操作的产品。

隔离开关宜采用垂直或水平开启式(包括组合型式),操动机构宜采用电动操作。隔离开关操作应具有本间隔内完善的电气闭锁。

无人值守变电站应优先加强一次主设备的状态监测。宜在无人值守变电站采用成熟的在线监测设备实现对主设备的监测,所配置的在线监测设备应具有数据远传功能。

三、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应选用性能稳定、质量可靠的微机型产品。保护通道宜具备自动检测功能。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应通过标准规约与监控系统通信,在满足相关标准、规程、反措要求的基础上,继电保护设备宜具备远方召唤定值、远方复归信号灯功能。保护信号、故障录波启动信号、收发信机信号等宜具备远方遥控复归功能。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应具备记录远方操作功能。

继电保护远方复归信号等远方操作,应得到有关管理部门批准,相关设备应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的有关要求,确保系统和信息安全。

配置远方召唤功能的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其所有保护动作信息、定值、定值区号、控制字、压板状态、切换把手状态、通道告警信息等运行状态和故障信息均应能够送往监控中心或调度。保护功能压板宜采用软压板方式。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宜具备检修信息闭锁功能,装置检修时可通过报文处理或其他机制避免对监控中心和调度的干扰。

纵联保护应具备通道监视功能;对高频保护应具备通道手动、自动测试功能,并向远方发送告警信息。

对于配置有故障信息系统的无人值守变电站,宜考虑将故障信息发往调度的同时发往监控中心,或在监控中心设置相应的终端设备调用调度端数据。

四、自动化系统

新建或改建的220kV 及以上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自动化系统应采用变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计算机、服务器、操作系统的选择应具有高可靠性。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自动化设备与常规变电站相类似,首先需要满足常规的遥信、遥测、遥控、遥调功能。与调度、监控中心通信的通信规约优先采用DL/T634.5101 等标准规约。

站内自动化系统与调度和监控中心的通信应采用主备或冗余方式站内自动化设备间优先采用标准规约通信,可考虑采用基于DL/T860 标准建模和通信的设备。保护测控合一的装置也应以标准规约与站内后台等进行信息交换。

站内后台或当地功能的配置原则是在满足现场运行和检修操作的前提下应简化配置。需要设置站内操作员工作站的宜只设单机。

远动终端或站内后台可安装程序化控制等站内高级应用功能,监控中应能够控制当地高级应用功能的启停。

站内自动化系统采用网络通信,或通过网络与站内外其他设备相联的,应满足二次安全防护的相关要求,根据需要配置电力专用安全防护装置和防火墙等。

自动化系统所采集的开关量、模拟量、报文信息等应满足无人值守的需要。35kV 的(如测控和保护不是一个装置)则可考虑以设备的1~2 个电气间隔合并进行采集。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的位置采集宜采取双接点方式,新建变电站应采取双接点方式。

无人值守变电站远方和就地操作均应具备完善的防误闭锁措施,根据《国家电网公司防止

电气误操作安全管理规定》和《输变电工程通用设计(二次系统部分)》的有关规定执行。

成套的高压开关设备应优先选用机械联锁,如无法采用机械闭锁应优先使用标准化设计的电气闭锁。无人值守变电站应尽可能具备完善的全站电气闭锁.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操作控制可按远方操作、站控层、间隔层、设备级的分层操作原则考虑,无论处于哪一层操作控制,均应具备防误闭锁功能。无人值守变电站可配置程序化控制功能,采用程序化控制应保留原有的常规单命令控制。

五、通信系统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通信配置要求能支撑无人值守变电站继电保护、自动化、防误闭锁、安防、视频、保护管理子站、电能量采集、在线监测、生产管理等系统对通信系统的需求。原则上至调度和监控中心的通信配置应满足可自愈双通道的要求。应配备与各级调度及监控中心的直通电话。禁止开通远方拨号功能。

通信系统容量和技术参数应能满足无人值守变电站各个分系统的通信需求,宜积极采用成熟、先进的通信技术。通信设备告警信号、通信电源设备和环境的信息应具备远传功能。

六、交直流电源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交直流电源设备应可靠,宜配置相应的监视措施并通过自动化系统送至调度和监控中心。配置蓄电池容量应至少满足全站设备2h 以上,事故照明1h 以上的用电要求。应根据无人值守站的实际地理和交通条件考虑适当加大容量配置。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所用电系统应取自至少两路不同电源,站用电源的容量应满足“N-1”准则的要求。应考虑变电站全站停电时,从外来电源(包括发电车等)尽快倒入站内并恢复站用电的应急措施。

站内重要负荷(如变压器冷却器、直流系统等)应采用双回路供电,且接于不同的动力母线,应能够实现自动切换。

直流系统应采用双重化配置原则,二段直流母线应采用分段运行方式,并在二段直流母线之间设置联络断路器或隔离开关,正常运行时断路器或隔离开关处于断开位置。

交直流电源系统的监控器,包括充电装置监控,绝缘监测等应将必要的信息通过自动化系统传至监控中心。

站用变低压侧的动力电缆尽量与控制电缆、光缆等分沟敷设,或采取可靠的阻燃措施。

七、时间同步系统

无人值守变电站内的时间同步系统应满足各类设备的对时需要。各类型的输出保留一定的备用口数。时间同步系统的直流丢失等硬接点告警信号应接入站内自动化系统。宜考虑对时间同步的监测手段。

八、电量采集

无人值守变电站应配置电量采集系统,具有信息远传功能。电量采集系统应能满足远方抄表要求,各种影响电能计量正确性的故障和障碍应有告警输出,防止电量计费的缺失。

九、视频和安防

无人值守变电站应配置相应的视频系统和安防系统,应能实现运行情况监视、入侵探测、防盗报警、出入口控制、安全检查等主要功能。视频和安防系统信号应能够传至监控中心,并具备远方控制、远方布防、撤防等功能。防区划分应做到避免盲区和死角,有利于报警时

准确定位。视频监视和安防系统宜紧密集成。

视频系统监视范围应满足无人值守的安防及设备运行监视要求,条件许可时可考虑与操作联动。摄像机的安装位置应减少和避免图像出现逆光,并且能够清楚地显示出入监控区域人员面部特征、机动车牌号等。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安防系统包括高压脉冲电子围栏、周界入侵报警系统和实体防护装置等方式,各变电站的配置原则参照《国家电网公司变电站安全技术防范配置指导意见(试行)》的规定执行。一、二楼门、窗、通风口等应设置实体防护装置,有条件的可安装电子门窗报警。安防系统的报警信号应能传送到监控中心。

无人值守变电站控制室应安装紧急报警装置,并通过专线或网络与区域报警中心、监控中心(集控站)联网。无人值守变电站可安装门禁系统,并能与安防、视频系统联动。

无人值守变电站视频监视系统应对变电站重要设备和设施进行实时图像监视,监控中心(集控站)人员可以全方位地掌握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运行、安全防范和消防等情况,使无人值守变电站的安全运行得到有效保证。对特殊大型变电站或重要的变电站可考虑安装红外成像仪。视频监视系统宜与变电站站内照明联动。

十、消防、空调等辅助系统

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辅助系统与常规变电站类似,消防系统的信息应通过自动化系统传至监控中心。继电保护小室、计算机房、开关室、蓄电池室等生产场所宜配置温、湿度远方检测功能。空调等环境监测信息宜通过视频系统传至监控中心,空调的电源报警信号应通过自动化系统传至监控中心。

变电所采用集中排水装置的,应将排水泵动作情况、污水池水位等通过硬接点信号经自动化系统传至监控中心。

天气寒冷和有潮气地区室外端子箱、机构箱应配备足够的加热装置,并具备手动、自动启动功能。

监控中心的基本要求

监控中心系统配置应满足无人值守变电站安全运行的要求,满足对无人值守变电站的主要设备进行安全监视和运行控制的要求,满足变电站设备操作的防误闭锁要求,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的要求,满足对事故和异常情况的处理要求,能够充分利用变电站和监控中心系统设备的功能,提高无人值守变电站运行管理水平。

监控中心设备的选型应做到安全可靠、技术先进,应采用具有开放性和可扩充性、抗干扰性强、成熟可靠的产品。

集控站的系统和设备配置参照监控中心技术要求。

监控中心的技术要求

一、监控中心模式

监控中心模式一般分为两种:

1)独立设置监控中心监控系统的独立控制模式,

2)监控中心监控系统与调度自动化系统合一的集中控制模式(包括地区调度SCADA 系统的远方工作站模式)。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选取适合的模式。

无论采取何种模式,监控中心均应能实现对变电站可靠、合理、完善的监视、测量、控制,具备遥测、遥信、遥控、遥调、遥视等功能;具备与调度端调度自动化系统交换信息的能力,

并具备两票管理、生产信息处理等应用功能。

二、监控中心系统配置

监控中心一般应配置自动化系统、集控防误系统,远程图像监控系统,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等;根据需要,还可配置设备在线监测系统、故障信息分站系统、电能计量分站系统等以及为保证监控中心正常运行的电源、通信等辅助系统、辅助设备。

监控中心除应具备SCADA 系统常规功能外,还应具备安全操作(权限管理、责任分区等)、防误闭锁、可定义的信息分级处理等功能。监控中心的主要功能应实现冗余配置。

监控中心的自动化系统是监控中心的核心系统,其规模和设备配置应满足所监控的无人值守变电站的要求。同一地区无人值守变电站与监控中心之间的信息交互宜采用同一种标准规约。

监控中心网络通信、安全防护应满足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有关规定要求。

三、监控中心功能要求

1、监控中心应具备信息处理功能。

监控中心应能支持多种通信规约,宜能够实现应用功能、图形画面、数据等方面的共享。监控中心的信息应根据不同的紧急程度进行划分,并配置不同的声光报警和画面显示方式。报警信息的来源应包括所采集的来自所属各变电站的信息,及监控中心系统自身运行的状态。报警处理应分类型、分级别、分区域进行。报警信息应具备良好的可视化及音响效果。报警信息记录应完整,且便于检索.

监控中心应将各变电站内重要设备的状态变化列为事件顺序记录处理内容,事件顺序记录处理的信息应准确完整,并生成事件记录报告。

2、监控中心应具备良好的人机界面

应可利用人机界面实现对各变电站的运行监视和遥控遥调操作,可监视变电站主接线图和主要设备参数、查看历史数值以及各项定值。利用人机界面进行报警,确认报警点的退出恢复。利用人机界面实现画面、图表和曲线的编辑和打印。各种图表和曲线均可利用实时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动态生成。主接线图上置位、挂牌、挂接地线操作应符合操作习惯,其标志牌可由监控人员生成。应提供智能型的交互式操作管理,应具有动态拓扑着色功能,应具有趋势曲线功能。

3、监控中心应具备对所辖变电站运行监视功能。

监控中心应具备对所辖变电站主要设备的运行监视功能,能够实现所辖变电站视频和安防的监视,实现运行情况监视、入侵探测、防盗报警、出入口控制、安全检查等主要功能。

4、监控中心应具备安全操作功能。

监控中心应具备对所辖变电站安全进行遥控、遥调等操作功能。应具备有效区分控制责任区的功能,应具备有效的口令和校验机制确保运行的安全。宜实现分站、分压、分人、分组控制不同的变电站,并根据责任区的划分分类告警。

监控中心应具备集控防误闭锁功能。配置中央监控防误闭锁系统时,应实现对无人值守变电站远方操作的强制性闭锁。

监控中心应能够记录各项操作的内容和时间。

5、监控中心应具备在线计算及制表功能。

监控中心应能够对所采集的各种电气量和常规参数数据进行统计计算,如电压合格率等。应能对各变电站主要设备的运行状况进行统计计算,应能充分利用各类数据,生成不同格式的生产运行报表,并按要求方式打印输出,生产运行报表应能由用户编辑、修改、定义、增加和减少。

6、监控中心应具备系统自诊断与自恢复功能。

监控中心应具有系统在线诊断能力,发现系统运行异常时,应予以报警和记录。设备冗余配置的,应具有自动切换功能。与变电站的数据通信可采用专线和网络方式,双通道热备用,可实现两路专线、专线与网络的互为备用,实现自动切换。

7、监控中心具备的其他功能。

监控中心应具备时钟同步功能,应能够采用标准授时信号进行时钟校正,应具有通过前置处理机对不具备当地时间同步系统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包括RTU 装置)进行时钟检查和校准的功能。

监控中心宜具备电量采集功能,能够采集所辖变电站的电能量信息。

监控中心宜具备电压无功控制功能,能够按照所给定的策略完成对无功电压的控制。

监控中心宜具备故障信息分析等功能,能够收集所辖变电站的保护动作信息,故障录波波形等。

四、监控中心的系统容量

监控中心的系统容量取决于监控中心的模式及所辖的无人值守变电站数量,应保留一定裕量。

监控中心所辖变电站的数字输入量(DI),模拟量输入量(AI)以及监控中心端所定义的分画面、报表等数量均应进行优化。

所采集的历史数据采样间隔应可以人工设定,最小间隔应可以达到1 分钟;监控中心应至少能够存储3 年以上的历史数据(按5 分钟间隔)、日报、月报、年报等数据。

五、监控中心的通信配置

监控中心至少应有2 个不同方向的专网通道接入调度数据专网。视频信号不通过调度数据网络传输。

监控中心与所辖110kV 及以上变电站之间、监控中心与所属调度机构之间宜具备2 条及以上不同路由光缆连接。

监控中心应开通至所属调度机构、所辖受控站等的调度直通电话,同时开通备用电话。

六、监控中心的生产管理系统

监控中心应配置包含“两票”系统在内的生产信息管理系统,统一整个生产流程,实现“两票”的网上传递以及各类生产信息的网络共享。

监控中心的网络配置应满足二次安全防护的要求,应配置相应的电力专用安全防护装置和防火墙等网络安全设备。

七、监控中心电源等辅助配置

监控中心各功能室和机房等应根据设备的要求,

配备足够的空调设备,

应考虑防尘、防潮、防噪声、防电磁干扰、防雷击、防过电压等措施。应有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的防水、防火和事故照明设施。

监控中心的交流供电电源应安全可靠。至少采用交流双路供电,自动切换。电源质量应符合设备要求。监控中心应配备交流不间断电源,宜配置独立的蓄电池。

变电站技术标准和要求

工程规范1.1 本标工程设计规范采用中国国家、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及其它相关的设计要求文件。施工中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发生矛盾时由监理工程师及工程法人负责协调解决。工程质量1.2 国家及部(委)颁布的与本标工程有关的各种有效版本的技术规范、规程、设计院和制造厂技术文件上的质量标准和要求适用于本标工程。本标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按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电力施工质量检验技术评定标准》验评标准执行以及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其它有关规定等。本标工程执行的有关规范、规程详见本章中的规范、规程及标准清单。以上标准若有新的标准则执行新标准,替代原有标准及其它相关标准。除上述国家及原电力工业部颁布的规范、规程以外,检查验收仍需遵照如下图纸、文件:经会审签证的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批准的设计变更;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图纸和技术文件;工程法人与施工单位、设备材料供货商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中有关质量的条款;工程法人与监理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及相关监理文件;施工组织方案编制1.3 施工方案和措施应参照有关规定编制,本标段中标承包人应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在合同签定后二个月内完成全厂施工组织总设计,并具备审查条件。安全生产、文明施工1.4 有关电力建设工程安全管理工作,应遵照电力工业部颁布的《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和《补充规定》以及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文件执行。工程技术条件2.施工范围交接口及施工协调2.1 接口原则是根据施工图的设计界定,接口部位的连接由后完成者实施,现场各单位的要服从监理工程师和工程法人的统一安排、协调。图纸交付计划2.2 个月交到承包人,特殊工程根据承包人要求1 图纸交付进度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提前 个月提交,届时承包人提出交图计划。2 提前设备交付计划2.3 设备交货进度按具备安装条件三个月内设备到达现场,交付计划按设备合同规定进度执行。竣工移交2.4 按新启规要求执行。资料在系统正常投入运行后,根据国家档案资料规定的要求移交工程法人。图纸3.3.1 工程法人在合同或进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工程法人及监理工程师签发有效的按规定的份数提供给承包人用于合同和进度计划的总体布置图、工程施工详图或其它技术文件,工程法人的技术文件和图纸是合同的一部分。承包人投标时应向工程法人提供的主要施工措施及主要施工方案图。3.2 承包人应向工程法人递交完整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若有施工降水应提供相应的降水方案并单独计列报价。投标商应按招标文件提供的关键进度绘制本标工程施工网络图,图中应表示出各单项工程、单位工程内主要施工工程,各施工工程主要施工工序间的逻辑关系、持续时间,及采取何种措施保证关键路线的实施不受干扰,保证合同规定工期目标的实现。本标工程主要采用的规程、规范、标准与管理文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所列内容)4.土建与电气安装采用的主要技术规范4.1 序号名称 1《土方与爆破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201-2012 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 4《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 5《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 GB 50204-2002 6《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5-2001

变电站监控系统技术与方案(51页)

变电站监控系统 方 案 建 议 书

1概述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变电所的自动化技术在不断进步。目前很多变电站已逐步实现无人值班或值守。另一方面供电系统各部门、各 单位也都有了相应的专用网络,随着供电系统的全面改革,对于变电所,除了常规的自动化系统之外,远程视频/环境监控系统已逐步成为无人值班变电所新增的而且是一个十分必要的自动化项目,是其他自动化手段所不可替代的。通过远程视频/环境监控系统,安全值班人员、企业领导可以随时对电站的重点部位进行监控和监视,以便能够实时、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各电站的安全情况,并及时对发生的情况做出反应。 根据XXXXX)电力局监控要求,本公司特设计以下技术方案,对XX电业局下属的13个变电站的室外变电区、门禁、火警、控制室、开关室、电容器室,进行图像监视、控制和管理。系统以XX电业局电力通信系统的光传输系统(SDH 为基础,建立视频图像监控专用的TCP/IP传输网络,实现将监控前端的实时图像传送到远程电业局大楼控制中心(监控中心) ,使监控中心及电业局MIS (ma nageme nt in formation system )网用户终端的人员能够及时准确地了解和掌握变电所现场的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对各种情况进行操作控制,以确 保变电所的安全。 2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 2.1指导思想 根据《图像监控系统技术规格书》的要求,结合现场实际情况,综合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安全防范技术等,并遵照国家相关安全防范技术规范的要求,以技术和系统的先进、可靠、合理、适用的原则,来设计构成该图像监控系统技术方案。本技术方案将结合XX电业局管理运行机制,建设一个基于网络环境的、远程的、实时的、可视化的、信息共享的变电所视频监控平台。 本着“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充分利用资源,结合XX电业局的具 体情况和XX电业局监控系统的发展框架进行设计,在将来长时间内保持系统的

电力监控系统的应用

焦煤集团科技创新成果申报表

电力监控系统的应用 1.立项背景 为提高本矿供电系统自动化,提高矿井快速处理隐患的能力和快速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同时提供本矿自身的精细化管理能力,本系统对本矿供电系统进行升级改造,实现供电系统监测、控制、保护、预警、计量、管理等功能和预防过流越级跳闸、电压波动跳闸、电气干扰跳闸等突发大面积停电现象,设置变电所温度、烟雾、人员等变电所无人值守监控,建立本矿一套综合性多媒体数字化电力监控管理系统。 同时本系统要求提供通讯接口和协议,在设备层和控制层均可接入自动化系统平台,完成本矿自动化平台的子系统整合接入。 2.研究开发内容 电力监控系统分为四个层次:设备层(即高开综合保护层)、变电层(即变电所内的当地监控和自动化设备—井下测控分站)、通讯平台层(即变电所与地面间的公共通讯平台—光纤以太网平台,已建好。)、地面监控层。 设备层主要完成数据采集、计算、保护和控制执行,并通过RS485总线接入变电所的测控分站中。测控分站一方面完成数据转发,另一方面实现变电所综合选漏、录波存储、时钟同步和当地监控,并通过光纤以太网,完成与监控主站的通讯。通讯平台是由分站光端设备构成的光纤以太网或是专门的光纤以太网。监控主站是一套供电系统专业版组态系统,可按照供电系统的规范,对供电系统进行监测、控制、统计和分析。 一个变电所装设一台井下监控分站。变电所的高低压综合保护用双绞线接入变电所的测控分站,监控分站直接接入现有环网,以太网与地面监控主站通讯。 系统后台可以用OPC方式将数据传输到矿井综合自动化平台,实现数据共享和网络发布。在井下共16个变电所中各安装一台电力监控分站。电力监控分站与变电所内的高、低压开关的综合保护器用RS485通讯方式进行联网,实现变电所的就地监控、通讯转发等。电力监控分站就近接入变电所附近的千兆环网交换机,通过已有的工业以太网与地面电力调度中心后台进行数据交换。 3.技术创新点 煤矿电力监控管理系统由1000M/100M冗余工业以太网环网、CAN工业现场总线、RS485现场总线、无线通讯站构成的煤矿宽带工业网络平台、电力监控应用软件与设备监控、显示、保护、采集装置等组成,可在不同网络层接多种通讯接口的监控装置、设备和监控系统,网络终端配置有千兆网络交换机、视频服务器、现场总线分站、IP电话网关、光纤收发器,可

监控中心设备参数指标及预算

项目需求 机动车远程审验监控管理系统 一、项目背景 大庆市目前有11家安检机构,为方便车主现场办理年审业务,原机动车辆年审模式是依托交警部门往各检测站派驻现场民警进行车辆现场审验实现的。随着大庆市经济快速发展,以每年20%以上的速度增加,同时考虑到检测站监管、警员警务管理等需要,对驻点检测线的民警数量需求越来越多,车管所现有人员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工作的需要,旧的机动车辆年审业务流程已不适应当前的工作要求。 根据社会管理创新工作的要求,针对公安部下发的“对安检机构实施数据、视频监管”规定,为进一步推进公安交通科技信息化建设进程, 创建和谐警民关系,提升大庆公安交通管理工作的整体水平,同时为配合公安部102号令的实施和国家机动车安全技术检测标准GB-21861要求,适应机动车检测站日益社会化的趋势,进一步规范业务办理流程,根据科学建警和便民利民的原则,需开发新的机动车辆年审模式,即在车管所建立机动车检测监控中心,通过《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智能审验系统》(以下简称智能审验系统)对全市机动车检测站的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进行监控、系统自动判定、标志审核,以抽查的形式,以达到科学化和高效管理。 二、项目管理模式 基于交警支队下辖的各个安检机构所使用的检测线控制系统软件开发商不同的现状,如果在此基础上进行联网监控的话,就只能进行简单的视频监控,此种监控方式只能进行实时的视频监控、拍照,视频录像、回放等功能,不能对检测数据进行监控和监管。 如果要实现对安检机构真正的监督管理,就需要对各个安检机构的检测线控制系统软件进行统一部署,制定统一的车管所联网接口,这样才能即实现对安检机构的视频监控,又能实现对检测数据的监控和监管。目前结合全国各地先进的管理,项目联网管理模式:以抽查形式对检测车辆进行审核。 基于视频、图片和检测数据的后台分析为审核依据,科学高效,以抽查的形式约束检测站规范操作。 三、项目实现目标 通过智能审验系统的建设,实现车管所可以不派驻民警到检测机构现场,而是集中在车辆

变电电气专业设计规范、规程与技术规定

变电电气专业设计规范、规程和技术规定 (2007年1月) 一、规范电压、电流和频率 规范电流GB_T_762-2002 规范电压GB_156-2003 规范频率GB_T_1980-2005 电压偏差GB_T_12325-2003 电压波动闪变GB_T_12326-2000 频率偏差GB_T_15945-1995 电能质量暂态过电压GB_T_18481-2001 电能质量公用电网谐波GB_T_14549-1993 三相短路电流计算GB_T_15544-1995 二、变压器和电抗器 Loading guide for oil-immersed power transformers IEC60076-7-2005 Power transformers —— Part 1 General IEC60076-1-2002(暂无电子版)Power transformers ——Part 3 Insulation levels, dielectric tests and external

clearances in air IEC60076-3-2000 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500kV级GB/T16274-1996 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GB 1094.1-1996 变压器第2部分温升GB1094.2-1996 变压器短路能力GB 1094.5-2003 变压器负载导则GB_T_15164-1994 变压器绝缘实验GB 1094.3-2003 变压器选用导则GB_T_17468-1998 变压器应用导则GB_T_13499-2002 变压器声能测定GB_T_1094~10-2003 油浸变压器GB_T_6451-1999 换流变GB_T_3859~3-1993 隔离变压器GB _13028-1991 干式变压器GB_6450-1986 干式变参数和要求GB_T_10228-1997 电抗器GB_T_10229-1988 电力变压器运行规程DL/T 572-1995 高压/低压预装箱式变电站选用导则DL/T537-2002 三、CT、PT 电流互感器GB_1208-1997 500kV电流互感器GB_T 17443-1998

XXX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

官林变等变电所视频监控维修项目 1系统概述 近年来,随着电力系统管理体制的深化改革,变电站的自动化技术也不断进步。目前,很多变电站已逐步实现无人值守。对于变电站,除了常规的自动化系统之外,视频监控系统已逐步成为为无人值守变电站新增的而且是一个十分必要的自动化项目,是其他自动化手段不可替代的。各地供电公司的信息网络,在近两年内有了长足的发展,利用信息网络平台,实现变电站的视频监控成为电力系统探索这一新课题的出发点。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数字视频通讯技术的发展,建立一个统一信息平台的集中管理式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将在电力行业日常工作和生产管理上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实践证明,基于统一信息平台视频监控技术已日臻成熟,产品在功能、性能和价格上已经进入到普及应用阶段。2设计原则 为了本监控系统的要求,达到对监控点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以及对安防信息的及时反应,在一定范围内联动警示,通知有关人员做出反应,采取措施,并对相关设备进行集中监控、集中维护和集中管理。本安防系统设计遵循以下原则: 1.标准化:整个视频监控系统的设计符合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系统软件、 硬件均采用标准化设计,提供开放的接口,可与不同供应商的设备及软件 系统互联互通。 2.先进性:所有设备均采用国际上先进的技术的主处理芯片以及先进的压 缩技术,保证系统建成后整体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另外本系 统还采用三项关键技术:超低码流视频压缩技术、专有的信道动态适配技 术、针对无线信道设计的可靠传输纠错技术;增加了双通道自动平衡协 调传输功能。

3.可靠性:采用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和专用的硬件结构,性能稳定可靠, 保证系统整体的稳定,尤其适合在环境比较复杂、可靠性要求较高的环 境中运行。 4.经济性:系统开发运行平台均采用当今最为通用的各种操作系统和开发 工具,充分利用了我们在其他监控领域中成功应用的中间件和模块,大大 减少在系统平台方面的投入,具有极高的性价比。 5.扩展性:系统软、硬件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用户系统升级时,只需要增 加前端的服务器。整个系统具有进一步扩展功能的能力,可以很好的适 应现代智能管控的需求。保证用户在系统上进行有效的开发和使用,并为 今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 6.实用性:系统支持用户的网络监控需求,可多用户多画面实时监控、远程 控制、集中录像、可连接多种报警设备、报警可定时布防撤防等功能, 完全满足用户的监控要求。 3设计依据 1.国际综合布线标准ISO/IEC11801 2.《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T 16-92 3.《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防范行业标准》GA/T74-94 4.《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GA/T70-94 5.《监控系统工程技术规范》GB/50198-94 6.《智能建筑设计标准》GB/T50314-2000 7.《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GB 50348-2004 8.《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GB/T50326-2001) 9.IEC364-4-41保护接地和防雷接地标准

无人值守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无人值守变电站 综合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目录 (2) 一、前言 (4) 1.1概述 (4) 1.2需求分析 (4) 二、系统设计原则 (5) 三、系统解决方案 (9) 3.1系统总体结构图 (9) 3.2变电站监控系统详图 (10) 四、系统组成与实现 (10) 4.1现场监控单元 (11) 4.2信号汇总和传输部分 (11) 4.3区域监控中心(LSC) (11) 五、系统的主要构成 (13) 5.1温湿度监测子系统 (13) 5.2配电(市电)监测子系统 (14) 5.3UPS电池监测子系统 (16) 5.4空调监测子系统 (17) 5.5漏水监测子系统 (18) 5.6防盗报警子系统 (18) 5.7消防报警子系统 (19) 5.8音视频监控子系统 (19) 5.9短信报警子系统 (20) 5.10智能灯光控制子系统 (21) 5.11集中布撤防子系统 (21) 5.12电子地图子系统 (22) 5.13门禁管理子系统 (23) 5.14网络传输子系统 (24) 5.16流媒体转发子系统 (25) 5.17集中存储子系统 (25) 5.18图像控制调度子系统 (27) 六、系统的重要功能 (28) 七、系统特色 (31) 7.1系统具有先进性、开放性 (31)

7.2实施方便快捷 (31) 7.3模块化设计 (31) 7.4综合平台 (31) 7.5操作简单,维护方便 (32) 八、变电站站端配置 (32) 8.1视频监控设备配置 (32) 8.2动环检测设备配置 (33) 九、主要设备介绍 (33) 9.1无人值守工作站 (33) 9.2温湿度传感器 (35) 9.3三相交流电压传感器 (36) 9.4单相交流电流传感器 (37) 9.5停电检测器 (38) 9.6空调红外解码主机 (39) 9.7点式水浸传感器 (40) 9.8线式水浸传感器 (41) 9.9报警探测器 (43) 9.10全方位被动红外探测器 (44) 9.11主动红外探测器 (46) 9.12含键盘读卡器 (46) 9.13电锁 (47) 9.14红外半球摄像机 (48) 9.15彩色手动变焦红外一体机 (49) 9.16智能球型摄像机 (50) 9.17无人值守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 (56) 九、天津某数码科技有限公司简介 (59)

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设计方案 一、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概述 随着电力部门工作模式的全面改造,各变电站/所均实现无人或少人值守,以提高生产效益,降低运营成本。在电力调度通讯中心建立监控中心,能够对各变电站/所的站场图像、关键设备监测图像、有关数据和环境参数等进行监控和监视,以便能够实时、直接地了解和掌握各个变电站/所的情况,并及时对发生的情况做出反应, 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这些都已经提到了电力部门的发展议事日程。目前,各局都已设立了运行管理值班室及调度部门,虽有对各专业的运行归口协调职能,但不能及时掌握运行状况和指挥处理运行障碍。现在对运行监视通常由各专业运行部门采用打电话来了解和判断处理故障。各种运行管理联系松散,依靠原始的人工方式已不能满足电力系统安全生产的需要。要跟上发展步伐,必须在健全和完善电力网络的同时建立电力综合监控系统。电力综合监控系统将变电站的视频数据和监控数据由变电站前端的设备采集编码,并将编码后的数据通过网络传输到监控中心。监控中心接收编码后的视频数据和监控数据,进行监控、存储、转发控制及管理。电力综合监控系统的实施为实现变电站/所的无人或少人值守,推动电力网的管理逐步向自动化、综合化、集中化、智能化的方向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技术保障。 二、电力系统需求分析 1. 总体需求 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的功能,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通过图像监控、安防(防盗)系统、消防系统、保护无人值守或少人值守变电站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通过图像监控结合远程和本地人员操作经验的优势,避免误操作 通过图像监控、灯光联动、环境监控监视现场设备的运行状况,起到预警和保护的作用配合其他系统(如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等)的工作 2. 用户主要需求规范 监控对象和场景 变电站厂区内环境实时监视 高压区域的安全监视,人或物体进入高压区域立即产生报警 主变压器外观及中性点接地刀状态 对变电站内的全部户外断路器、隔离开关和接地刀闸的合分状态给出特写画面 对变电站内各主要设备间的监视(包括大门、控制室、继保室、通信室、高压室、电容器室、电抗器室、低压交流室等) 对少人值守变电站办公区域的监视

35KV变电站技术要求

35kV变电站工程XGN2-12交流高压开关柜 技术要求 设计单位:

XGN2-12型户内交流金属开关柜 技术要求 一、总则 1.本技术规范书适用于10kV交流高压开关拒。它提出了对10kV交流高压开关柜本体及附属设备的功能设计、结构、性能、安装和试验等方面的技术要求。 2.需方在本技术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技术要求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3.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技术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供方提供的设备完全符合本技术要求的要求,如有异议,不管是多么微小,都应以书面形式,在本技术要求正式签定后一周内提交需方。4.本技术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时,按较高标准执行,供方应提出该标准并经需方同意。 5.本技术规范书经供、需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6.本技术规范书未尽事宜,由供需双方协商确定。 二、应遵循的标准: 1、DB156-93 《标准电压》 2、GB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3、GB1984-89 《交流高压断路器》 4、GB3804-90 《3-63KV交流高压负荷开关》 5、GB3906-91 《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6、GB14808-93 《高压开关设备通用技术条件》 7、GB14808-93 《交流高压接触器》 8、DL/T402-1999 《交流高压断路器订货技术要求》 9、DL/T404-1997 《户内交流高压开关柜订货技术要求》 10、DL/T404-1997 《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订货技术要求》

电力监控系统方案设计

电力监控系统 一、综述 (2) 二、解决方案 (2) 三、变电站监测总体解决方案 (3) 四监控系统整体结构图: (3)

一、综述 随着电力事业的快速发展,目前对于骨干输变电线路上的超高压变电站 (500KV,220KV,及绝大部分110KV变电站)大多已经建立起光纤传输连接,并在生产管理上建立了SCADA系统,可以进行中心调度、地区调度的多级监控、调度管理。但是对于数量快速增加的农网的变电站、开闭所,由于数量大、分布范围广而大多尚未纳入电力SCADA系统中,随着针对这类无人值守站的管理监控要求的不断提高,以及对供电质量提高的需要,势必要将这类数量较大的配电网变电站、开闭所纳入统一的监控管理。 推出的“A电力监控系统”解决方案是专门针对分布式的应用,通过IP网络对散布在较大区域的大量变电站的输变电线路进行集中监控。本系统可对 35KV以下变电站内输变电线路进行实时遥测、遥信、遥控、遥视,实时检测线路故障并即时报警,实时监测变电站内的智能设备的状态参数及运行情况,智能控制、维护相关设备,并能通过声音、电话语音、小灵通短信、手机短信等多种方式发出报警信息,及时告知维护管理责任人。 本系统的建设是为了提高变电站电网的管理水平,迅速而准确地获得变电站运行的实时信息,完整地掌握变电站的实时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变电站运行的故障并做出相应的决策和处理,同时可以使值班管理人员根据变配电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负荷分析、合理调度、远控合分闸、躲峰填谷,把握安全控制、事故处理的主动性,减少和避免操作、误判断,缩短事故停电时间,实现对变配电系统的现代化运行管理 二、解决方案 功能架构:

10kV箱式变电站技术标准规范

10kV箱式变电站技术规范

目录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2 结构及其他要求 (2) 3 标准技术参数 (4) 4 使用环境条件表 (7) 5 试验 (8)

10kV箱式变电站技术规范 1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GB311.1绝缘配合第1部分:定义、原则和规则 GB1094.1电力变压器第1部分:总则 GB1094.2电力变压器第2部分:液浸式变压器的温升 GB1094.3电力变压器第3部分:绝缘水平、绝缘试验和外绝缘空气间隙 GB1094.4电力变压器第4部分: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雷电冲击和操作冲击试验导则 GB1094.5电力变压器第5部分:承受短路的能力 GB/T 1094.7电力变压器第7部分:油浸式电力变压器负载导则 GB/T1094.10电力变压器第10部分:声级测定 GB1208电流互感器 GB1984高压交流断路器 GB1985高压交流隔离开关和接地开关 GB2536电工流体变压器和开关用的未使用过的矿物绝缘油 GB2900.15电工术语变压器、互感器、调压器和电抗器 GB 3804 3.6kV~40.5kV高压交流负荷开关 GB/T4109交流电压高于1000V的绝缘套管 GB 4208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585交流系统用高压绝缘子的人工污秽试验 GB5273变压器、高压电器和套管的接线端子 GB/T 6451油浸式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7252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 GB/T7354局部放电测量 GB/T7595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 GB10230.1分接开关第1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10230.2分接开关第2部分:应用导则 GB13499电力变压器应用导则 GB/T 13729远动终端设备 GB/T 14048.1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1部分:总则 GB/T 14048.2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2部分:断路器 GB 16926 交流高压负荷开关熔断器组合电器 GB16847保护用电流互感器暂态特性技术要求 GB16927.1高压试验技术第1部分:一般定义及试验要求 GB16927.2高压试验技术第2部分:测量系统 GB/T 16935.1低压系统内设备的绝缘配合第1部分:原理、要求和试验 GB/T17467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GB/T17468电力变压器选用导则 GB 20052三相配电变压器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

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110kV变电站视频监控系统工程项目管理实施规划/施工组织设计 施工单位(章)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批准: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审核: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编写:____________ ________年____月____ 目录

一、工程概况和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工程概况....................................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工程性质及特点..............................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工程规模....................................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施工目标工期................................ 错误!未定义书签。 二、施工组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施工办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 工程管理流程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 工程施工图设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 工程施工与土建在时间进度上的配合.......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4 工程协调与交叉作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技术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安全防范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及措施......................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质量标准目标:.........................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质量检查程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3 质量保证控制措施: ....................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六号线 电力监控系统施工方案

第一节、电力监控系统调试方案 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安装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设备的安装包括供电系统设备的微机综合保护测控单元安装、中央信号屏的安装、通讯处理装置的安装和所内通信网络的构建。 供电系统设备的微机综合保护测控单元在这些设备出厂前已由各厂家安装于设备柜体上,现场主要为网络线的敷设和设备的调试。自动化系统设备的安装与变电所的整体进度保持一致同步进行,并且在变电所作保护调试时作相应的配合工作,监视后台(中央信号屏)的数据与所作保护调试结果是否一致。 二、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安装 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工作站、服务器机柜、配电盘(箱)、打印机、UPS机柜及接口设备等。 1. 服务器机柜、配电盘(箱)、UPS机柜安装 服务器机柜、UPS机柜和配电盘固定于安装好的基础支架上,用紧固螺栓将盘底部与基础支架连接牢固。安装后,盘面应对齐、顺直。 机柜、配电盘应可靠接地。 2.工作站、打印机及相关接口设备的安装 调度员工作站,打印机等安装在调度大厅的设备依据施工图放在操作台柜内,台面上安放VDU设备(CRT、键盘和鼠标)。 三、供电车间复示系统 供电检修车间复示系统主要设备包括:工作站、打印机、UPS机柜及接口设备等。其安装方式与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设备安装类同。 四、线缆敷设、接续 1.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根据招标文件,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局域网通信电缆主要采用多模软光缆。 2. 环网 变电站中央信号屏至通信机械室采用单模软光缆,由施工单位按照施工图全线敷设接线。由于车辆段及停车场为户外,采用的是户外光缆。

3. 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 控制中心电力监控系统电缆包括设备用电源电缆、通信电缆(屏蔽双绞线)及光缆。通信电缆及光缆敷设于架空地板下预先安装好的金属线槽或管线内;电源电缆(带铠装)敷设于架空地板下(具体敷设方式根据设计图纸确定),穿墙及楼板采用镀锌钢管防护,在电缆竖井内敷设于电力专业安装的桥架内。 控制中心穿线工作宜在架空地板铺设之前完成。 4. 供电车间复示系统 供电检修车间电缆包括设备用电源电缆、网络线及传输通道光缆。传输通道光缆敷设于通道电缆支架、供电车间桥架内;电源电缆穿镀锌钢管敷设;网络线敷设于金属管线内。 第二节、系统测试 1.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 1.1 配合变电所继电保护调试 继电保护调试是变电所整组传动试验的重要内容,保护装置地址的分配,保护定值的输入和修改、保护软压板的投切,软件连锁、闭锁以及特殊保护功能的投入(如低压柜备自投允许)都与自动化系统密切相关,需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的配合才能顺利完成。 以上功能是通过变电所自动化通信网络来实现的,因此变电所继电保护试验宜与变电所综合自动化系统调试同期进行。 1.2 变电所综合自动化子系统调试 上海市轨道交通6号线工程变电所自动化系统采用分散、分层、分布式系统结构。系统分三层布置:站级管理层,网络通信层,间隔设备层。站级管理层为设置在中央信号屏内的主监控单元(通信控制器);间隔设备层包括安装于各开关柜内的各种保护测控一体化设备,间隔设备层构成变电所自动化子系统;网络通信层即为变电所自动化通信网络。 变电所自动化子系统包括:35kV子系统、低压400V子系统、配电变压器温控仪(硬接线)、所用配电屏监测单元、整流变压器温控仪(硬接线)、直流1500V子系统、轨电位限制装置(硬接线)及接触网隔离开关(硬接线)等。 自动化子系统调试主要内容为各子系统与主控单元间的通信功能(包括规约处理

10KV箱式变电站技术标准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本技术条件的引用而构成本技术的条文。本技术条件实施中,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技术条件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17467—1998 《高压/低压预装式变电站》 GB1094.1-2-1996 《电力变压器》 GB/T6451—1995 《三相油浸电力变压器技术参数和要求》 GB/T16927.1—2—1997 《高压试验技术》 GB311.1—6—1997 《电力变压器》 ZBK40001—89 《组合式变电站》 GB763—1990 《交流高压电器在长期工作时的发热》 GB1984—89 《交流高压断路器》 GB3804—90 《3—63KV交流高压负荷开关》 GB3906—91 《3—35KV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 GB/T5582—93 《高压电力设备外绝缘污秽等级》 GB311.2—2002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使用导则》 GB3804—90 《3~63KV交流高压负荷开关》 GB4109—88 《高压套管技术条件》 DL/T537—93 《6~35KV箱式变电站订货技术条件》 GB/T18858.1—2002 《低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 GB/T4942.2—19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GB/T14598—2002 《电气继电器》 GB7251.1—2005 《低压成套开关设备》 GB7328—87 《电力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定》 GB/T17215—2002 《1和2级静止式交流有功电能表》 GB4208—93 《外壳防护等级》(IP代码) GB/T4942.2—1993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变电站技术标准和要求

技术标准和要求 1.本标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 1.1 工程规范 本标工程设计规范采用中国国家、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及其它相关的设计要求文件。施工中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发生矛盾时由监理工程师及项目法人负责协调解决。 1.2 工程质量 国家及部(委)颁布的与本标工程有关的各种有效版本的技术规范、规程、设计院和制造厂技术文件上的质量标准和要求适用于本标工程。 本标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按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电力施工质量检验技术评定标准》验评标准执行以及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其它有关规定等。 本标工程执行的有关规范、规程详见本章中的规范、规程及标准清单。 以上标准若有新的标准则执行新标准,替代原有标准及其它相关标准。 除上述国家及原电力工业部颁布的规范、规程以外,检查验收仍需遵照如下图纸、文件: 经会审签证的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 批准的设计变更; 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图纸和技术文件; 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设备材料供货商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中有关质量的条款; 项目法人与监理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及相关监理文件; 1.3 施工组织方案编制

施工方案和措施应参照有关规定编制,本标段中标承包人应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在合同签定后二个月内完成全厂施工组织总设计,并具备审查条件。 1.4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有关电力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应遵照电力工业部颁布的《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和《补充规定》以及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文件执行。 2.工程技术条件 2.1 施工范围交接口及施工协调 接口原则是根据施工图的设计界定,接口部位的连接由后完成者实施,现场各单位的要服从监理工程师和项目法人的统一安排、协调。 2.2 图纸交付计划 图纸交付进度根据施工进度安排,提前1 个月交到承包人,特殊项目根据承包人要求提前2 个月提交,届时承包人提出交图计划。 2.3 设备交付计划 设备交货进度按具备安装条件三个月内设备到达现场,交付计划按设备合同规定进度执行。 2.4 竣工移交 按新启规要求执行。资料在系统正常投入运行后,根据国家档案资料规定的要求移交项目法人。 3.图纸 3.1 项目法人在合同或进度计划规定的时间内,项目法人及监理工程师签发有效的按规定的份数提供给承包人用于合同和进度计划的总体布置图、工程施工详图或其它技术文件,项目法人的技术文件和图纸是合同的一部分。

变电站遥视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变电站遥视监控系统 解决方案

目录 一、系统总体方案。3 1.1 变电站前端子系统4 1.1.1 集中型网络视频服务器5 1.1.2 外围摄像机监控设备单元5 1.1.3 报警管理单元5 1.1.4 其它辅助设备单元6 1.2 集控站监控子系统6 1.2.1 系统服务器6 1.2.2 流媒体转发服务器7 1.2.3 值班员工作站7 1.2.4 其它设备8 二、产品技术参数10 2.1 前端摄像机10 2.2 光端机13 2.3 矩阵(可选产品)15 2.4 视频、流媒体、管理服务器16 2.5 SVR网络存储录像机 DH-SVR3016H 17 2.6 集中型网络视频服务器19 三、设备清单20

随着视频压缩技术的不断发展,视频技术在电力系统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其中监控系统正是其主要的应用领域。现有的视频监控系统主要分两类,即模拟监控系统和数字监控系统,而且数字视频监控系统正全面取代模拟监控系统。远程图像监控系统目的是为了解决变电所自动化“遥测、遥信、遥控、遥调等四遥”以外新的“遥视”问题,不仅为自动化变电所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而且对无人值班变电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运行提供了监视手段。 一、系统总体方案 变电所图像监控系统共分两个子系统:变电站前端子系统和集控站监控子系统。 变电站前端子系统主要包括: ? 视频采集设备(光纤一体化高速智能球机、带云台枪型摄像机) ? 集中型网络视频服务器 ? 网络存储设备 ? 数据传感设备(温湿度传感器,门禁系统) ? 防盗报警系统(电子围栏、红外探测器、烟感探测器) ? 现场灯光控制 ? 监控控制箱及防雷装置 ? 线缆 集控站监控子系统主要包括: ? 管理服务器 ? 流媒体服务器软件 ? 视频显示终端 ? 视频浏览终端软件 系统结构拓扑图如下图所示:

电力监控系统方案一

电力监控联网总体设计方案 系统结构拓扑图: 变电站智能监控系统由站端系统、传输网络、主站系统这三个相互衔接、缺一不可的部分组成。 变电站的视频监控、环境监测、安全防范、火灾报警、门禁等子系统,大多各自独立运行,通过不同通道上传数据,甚至每套系统都配有独立的管理人员,很难做到多系统的综合监控、集中管理,无形

中降低了系统的高效性,增加了系统的管理成本。 本方案采用了海康威视DS-8516EH系列多功能混合DVR,兼容模拟摄像机和IP摄像机,充分利用现有模拟摄像机,保护已有投资;DS-8516EH还集成了各种报警、控制协议,可采集模拟量信号、串口信号、开关量信号,支持其他子系统的可靠接入,可以对环境监测、安全防范、门禁、消防等子系统进行集成。 系统集成改变了各系统独立运行的局面,满足了电力系统用户“减员增效”的需求。该技术不单是对各独立系统功能的简单叠加,而是对各功能进行了整合优化,并进行了智能关联。用户可以根据需要对各功能进行关联,满足规则后可以触发相应功能。 站端系统 站端系统对站内的视频监控、环境监测、安全防范、火灾报警、门禁、照明、给排水和空调通风系统进行了整合,主要负责对变电站视音频、环境量、开关报警量等信息进行采集、编码、存储及上传,并根据制定的规则进行自动化联动。 传输网络 变电站联网监控系统的网络承载于传输网络电力数据通信网,用于站端与主站、主站之间的通信。 主站及MIS网用户可以对站端系统进行监控,实时了解前端变电站的运行情况;站端系统的视音频、报警信息可上传至主站并进入MIS网,供主站及MIS网用户查看调用。

功能设计 随着电力调度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变电站综合监控系统除满足原有基本功能外,被赋予了许多新的要求。我们的联网监控系统应具备如下功能: 实时视频监视 通过视频监视可以实时了解变电站内设备的信息,确定主变运行状态,确定断路器、隔离开关、接地刀闸等的分/合闸状态,确定刀闸接触情况是否良好,以上信息通过电力SCADA遥测、遥信功能都有采集,但没有视频监控可靠清晰。视频监视的范围还包括变电站户外设备场地和主要设备间(包括主控室、高压室、安全工具室等),主站能了解监控场地内的一切情况。 环境数据监测 变电站的稳定运行离不开站内一次、二次设备的安全运行,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着设备的安全运行,高温、雷雨、冰雪、台风天气设备的事故发生率特别高,同时设备周边的环境状况也能反映设备的运行状况。监控人员为全面地掌握变电站的运行状况,需实时对温度、湿度、风力、水浸、SF6浓度等环境信息进行采集、处理和上传,生成曲线和报表,方便实时监控、历史查询、统计分析。 控制设置 上级主站通过客户端和浏览器可对所辖变电站的任一摄像机进行控制,实现遥控云台的上/下/左/右和镜头的变倍/聚焦,并对摄像机的预置位和巡航进行设置控制应具有唯一性和权限性,同一时间只允

变电站技术标准和要求

变电站技术标准和要求

技术标准和要求 1.本标工程采用的技术规范 1.1 工程规范 本标工程设计规范采用中国国家、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有关标准、规范、规程、规定及其它相关的设计要求文件。施工中有关规范、规程及标准发生矛盾时由监理工程师及项目法人负责协调解决。 1.2 工程质量 国家及部(委)颁布的与本标工程有关的各种有效版本的技术规范、规程、设计院和制造厂技术文件上的质量标准和要求适用于本标工程。 本标工程施工质量检验评定标准按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电力施工质量检验技术评定标准》验评标准执行以及国家电力公司颁布的其它有关规定等。 本标工程执行的有关规范、规程详见本章中的规范、规程及标准清单。 以上标准若有新的标准则执行新标准,替代原有标准及其它相关标准。 除上述国家及原电力工业部颁布的规范、规程以外,检查验收仍需遵照如下图纸、文件: 经会审签证的施工图纸和设计文件; 批准的设计变更; 设备制造厂家提供的图纸和技术文件; 项目法人与施工单位、设备材料供货商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中有关质量的条款; 项目法人与监理单位签订的合同文件及相关监理文件; 1.3 施工组织方案编制 施工方案和措施应参照有关规定编制,本标段中标承包人应按照监理工程师的要求,在合同签定后二个月内完成全厂施工组织总设计,并具备审查条件。 1.4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有关电力建设项目安全管理工作,应遵照电力工业部颁布的《电力建设安全施工管理规定》和《补充规定》以及其它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文件执行。 2.工程技术条件

2 《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2 4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8-2011 5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10版) GB 50204-2002 6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5-2001 7 《木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6-2012 8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3-2011 9 《屋面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7-2012 10 《建筑装饰装修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GB50210-2001 11 《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2-2002 12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43—2002 13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303

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维护方案

变电站图像监控系统维护方案 1、工程概况 2、组织措施 3、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4、安全技术措施 5、文明施工 一、工程概况 二、组织措施 1、本工程总负责人: 2、现场施工负责人: 3、安全员: 4、工作班组人员: 三、施工方法及工艺要求

1.2M 电缆、网线、电源、视频电缆、控制电缆敷设 电缆沟、电缆管道应先进行路线勘察,确保顺利敷设电缆。敷设前,应检查电缆有无机械损伤,电缆芯线间及芯线与屏蔽层绝缘是否合格,电缆盘是否完好。电缆的弯曲半径应符合施工规范的要求。电缆应使用整条电缆。电缆在电缆沟内应排放整齐并固定。电缆的防火在电缆沟内采用防火包及防火堵料,进入屏柜处采用防火隔板及堵料。 2.电缆接头制作及核对 电缆接头的制作应统一施工工艺,做到整齐美观。电缆在屏柜内排列整齐,层次清楚;电缆牌标识清楚,有电缆规格、起点、终点及电缆标号。电源电缆在设备通电前应使用万用表测量每芯对地电压。2M 电缆在敷设完毕后应使用2M 无码测试仪对通道环回测试确认无误。网线在敷设完毕后应使用网络测试仪测试接头是否接触良好。 在视频监控屏安装硬盘录像机,在配线架安装协议转换器。严格按图接线,屏柜箱上各电器元件的标号应清晰,电缆芯号牌采用塑料标号。 四、安全技术措施 1.在交流电源电缆接入图像监控屏及通信直流屏的两侧电源端子后,应用万用表测试接入两侧电缆芯火线、零线及地线是否对应以及两侧电缆芯间有无短路。在交流电源电缆接入图像监控屏及通信直流屏的两侧电源端子前,须断开交流空气开关,用绝缘胶布封闭空气开关,严禁空气开关合闸。 2.在硬盘录像机电源线接入前,应用万用表测量交流火线、零线及地线对地电压,确认无电,并断开硬盘录像机电源空气开关 3.接入图像监控屏至通信直流屏交流电缆二次接线时,可能会造成交流短路或或接地,应做好相应隔离措施。4.进场地施工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方可进场,登高作业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