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疫病控制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和策略


摘 要 畜牧业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及其重要的促进作用。然而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一些地区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并没有充分发挥其应有的作用,这在一定程度上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给社会产生了较为严重的危害和重要影响。因此,建立有效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从根本上解决动物疫病的发生和流行,对于促进畜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本文主要结合三都县动物疫病控制的实际情况来分析我国动物疫病控制管理的现状,以及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 动物疫病 防控体系 现状 措施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动物疫病防治问题也得到了相应的重视。在养殖过程中,动物疫病不断地发生着变化、重复或交叉感染,我国的动物防疫工作也在不断引向深入展开,但是其中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不仅能够减少农户的损失,保证食品的安全,而且是当前动物防治领域的重点工作。笔者结合近年的工作经验,提出了关于动物疫病防治问题的一些看法,希望能够帮助动物疫病防治工作的开展。
一、典型案例
三都县位于我国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东南部,是我国唯一的水族自治县。 幅员2400平方公里,辖21个乡镇、270个行政村、4个居民委员会,总人口36.7万人,少数民族人口占96.7﹪,水族总人口为24.18万人,占全县人口65.9﹪。三都是水族群众的大本营、聚集区和经济社会文化中心,也是全国唯一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该县截止2016年2月底统计 全县共有64826农户,其中有畜禽农户38895户,猪、牛、马、鸡、鸭、鹅的养殖户居多,共有养殖场54个。猪、牛、鸡、鸭、鹅分别有 96017头、36932头、15849匹、羽、18600羽、5939只及山羊类若干。
主要的饲养方式为圈养,其中也有一些散养的情况。畜禽免疫疫苗种类主要有W苗、蓝耳、猪瘟,家禽,免疫Q苗、新城疫等,对于一些患病的动物均采取有效隔离观察或死尸无害化处理,对于生病动物隔离治疗,并对周边的环境进行消毒,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
二、动物疾病控制管理的现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提升,动物疫病防控水平也大大提高。但是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离预期的水平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尤其是在动物产品交易日趋频繁、人畜共同患病时有发生、兽医工作出现新的变动等新形势下,其弊端逐渐凸显,如缺乏完善的法律体系、合理的管理体制、足够的经费支持、强烈的预防意识、科学的防控措施、先进的防控技术、高素质的工作队伍等,这些均不利于我国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有序而顺利

的开展,进而使动物疫病的突发、蔓延、扩散等有机可乘,严重威胁了畜牧业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动物疾病控制管理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不全面。我国部分地区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开展的比较片面,再加上技术水平不够,因而检测方法与标准并不完善,往往存在多种复杂的程序或者重复的检测过程,延长了动物疫病的治疗。另外,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机构责任分配不均匀,单位和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这种工作上的混论严重制约了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全面开展。动物疫病监测、疫情报告和预警分析是疫控机构的重要职责,也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需要。
2.动物疫病防控监控制度不健全。我国动物疫病监控工作者有的缺乏危机意识,部分从业人员还是社会上的兼职临时人员,专业人员较少,这在动物疫病预防工作上提供了很大的漏洞。并且各大部门的预警技术人员相对缺乏,这对于动物疫病的预防和预警的评估风险产生了严重的阻力。风险的评估是为了更好地采取有效的措施,然而这种工作的缺失和不理想的状态,严重阻碍了预防系统的完善。
3.动物疫病防控法律法规不健全。为了最大程度上控制动物疫情,我国动物防疫部门颁布了《动物防疫法》,然而在法律实施过程中,并没有详细地针对某种疫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和见解,这就造成了各部分之间实施的困难。另外,部分的养殖户缺乏法律知识,并没有意识到监测动物疫病对于畜牧业产生的积极意义,这造成了监测人员和养殖户沟通困难,严重阻碍了监测人员工作的顺利开展。
4.基础设施落后防控人员地位不高。随着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动物疫病防控技术人员地位低下,基层基础设施原始落后,缺乏先进准确的高科技设施、造成人为诊断工作的判断偏差和片面,拖延疫病发展势态,造成控制不及时、工作难度大。
三、实施动物疫病控制管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主要就是通过媒体方式向村民动物疫病的危害,使全民都有保护动物疫病的作用,以便能够及时处理发生的可能性情况。养殖户更需要采取重要的保护措施,定期地检测动物疫病的发展情况,及时向上级沟通,尽可能地减少动物疫病的发生,为畜牧业的发展提供健康的环境。
2.加大资金投入。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建立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这就需要当地政府大力支持,建立先进的动物疫情监测系统。同时还要扩大实验室的科研经费投入,研究出适合动物疫病的科研成果,保证动物疫病防控工作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引进先进的检测技术设备,提高防控的手段,才能保证检测工作的稳步前进。
3.提升养殖户的基础动物疫情防控标准。我国一些养殖户养殖的动物还有一些是散养的方式,这种动物经常会出现各种疫病,若要彻底解决此事,需要不断向专业化养殖的方向靠拢,提高疫病防治的整体标准。首先,要从疫病防控的具体设备入手,基层还要搞好疫病防治的基层宣传工作,做好定期的宣传,加强监督和管理,促进对疫病的防控。动物防疫工作关系到人们的生活和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关系重大。但是,就目前动物防疫的整体状况而言,存在许多问题和难题。动物的专业养殖人才欠缺,对疫病的检疫工作不到位,防控标准不明确。防疫部门要强化管理工作,保障人们的健康,减少动物防疫工作中的难点和风险。
4.控制治病污染源。在动物疫病中,病菌感染以及寄生虫污染是最为重要的原因。由于我国的环境日益恶化,一些有毒化学物质的污染,已经涉及到养殖企业,这需要引起各方高度。像重金属毒物铅、铜、锌、砷、汞、铬等,还有农药残留甚至一些放射性物质。这些污染物大量存在于的环境中,并通过空气和食物链对植物动物最终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