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产清查—银行存款的清查教学设计游

《银行存款的清查》信息化教学设计

2、逐步引导学习新知

1、提问:“银行存款

清查的方法?什么是未

达账项?”

2、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

位完成情境中的案例

(事先已打印在信息页

中)分析,首先让负责

对账的会计与出纳核对

总账与明细账,核对是

否存在记账错误,如果

准确无误会计逐笔核对

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

对账单中的金额,找出

未达账项所属类型。

3、在巡视中及时补充学

生出现的问题,深化理

解。在规定时间内对每

小组完成情况打分。

1、以小组

为单位参与

练习,在组

长带动下完

成任务。

2、认真思

考、动手操

作。

8

1、通过随机抽问检查

学生课前预习情况。

2、使用任务驱动法,

使学生在既定任务的

驱动下,引导学生采

用小组合作法,在完

成既定任务的同时,

引导学生学会自主解

决问题,实现“做中

学”。

3、在探究遇到阻碍

时,老师有针对性的

点拨,实现“做中教”。

3、精讲多练深化知识1、播放微课视频(银行

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的

步骤和计算)。

2、带领学生,将任务二

找到的未达账项对号入

座,完成一张完整的银

行存款余额调节表。调

节后报会计主管签章并

呈报给开户银行(老

师)。强调会计人员应

具备的细致、严谨、客

观的工作态度。

聆听

观察思考

计算核对

10

通过微课视频更直观

的讲解银行存款余额

调节表的编制方法,

吸引学生注意力。

4、互换岗位巩固练习1、让学生以小组为单

位,并互换角色完成一

道完整的实例。

2、在规定时间内对每小

组完成情况打分同时将

学生的作品拿到讲台展

示,并作评价(作品和

分数课后公布到微信

群)。

1、轮换体

验互换角色

组长带动下

完成余额调

节表的编

制。

2、小组同

学参与讨论

并计算调节

后的结果。

10

1、学生采用合作学习

法判断并互助完成银

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

编制,增强班级学生

的团队意识以及班级

的凝聚力。

2、练习时教师巡视,

使稍弱的同学得到了

及时的指导,较强的

学生也强化了知识,

互换角色使学生身临

其境充分发挥自我潜

能达到教学效果。

5、自评互评颁发奖状1、随机抽取2个小组的

学生代表作小组自评、

总结。

2、提问:假设你是公司

老板你最满意哪组的表

现,请学生互评互比并

根据小组评分表的成绩

排名为表现出色的学生

颁发“最佳会计员”奖

状。

小组长代表

本组发言作

总结,学习

的收获和思

考。

7

1、通过总结自评能培

养学生利用教材的知

识去解答问题的能

力。

2、教师及时给予学生

的鼓励和肯定会进一

步激发学生学习的热

情。

6、归纳小结布置作业总结重难点并分层布置

作业:

1.A类学生完成扩展练

习题。从网上查找

1-2套银行存款与银

行对账单的资料,练

习查找未达账项并

编制银行存款余额

调节表。

2.B类学生完成书后习

题。

聆听

回顾知识

2

1、通过归纳小结对

本节课知识有全面的

认识。

2、布置作业并定期进

行检查,能及时反馈

教学效果。

《财产清查》教学设计

第七章《财产清查》教学设计 成都市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一、学习主体及对象情况 作为一年级的学生,经过前面各章节内容的学习后,对本学科有种“爱憎兼备”的情况:憎为基本理论、原理的晦涩;喜为在账务处理方面,突破难点后的成功感。本部分教学内容,是整个会计基础工作的必不可缺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企业会计报表的编制做好资料的准备。从考核的角度看,本部分考点不多,不属于考纲重要内容,但本部分的教学内容的科学处理及合理的学习方法引导,对学生增强本学科的兴趣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二、教学思路 本部分内容的教学,通过创设情景,让学生通过角色转换(假定为物资管理员、出纳员等)来思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激发学生思考的“责任感”;同时,通过分组讨论,利用小组合作来解决学习中的难题,从而充分发挥学习主体的主观能动性。在银行存款清查方面,将教材内容与会计模拟实操内容相结合;在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方面,着重引导学生在迁移借贷记账原理的基础上,辅以“逆向思维”的方法,根据实际问题进行灵活处理,以达到教学双方的和谐。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职业道德教育。 三、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1)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和作用; 2)理解财产清查的概念和种类; 3)掌握各种财产清查方法的适应范围。 *能力目标1)掌握两种物资盘存制度的区别; 2)基本能熟练根据会计工作规范对财产清查结果进行账务处理。*情感目标逐步培养学生认真、细致、规范、严谨的工作态度,为日后走上会计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四、教学重点 1.两种物资盘存制度的区别; 2.银行存款的清查; 3.财产清查结果的处理。 五、教学难点 1.“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2.“待处理财产损溢”账户的运用及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六、教学内容、课时安排及教学实施

货币资金的清查说课稿

货币资金的清查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节课选自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职教材《企业财务会计》(第三版)第八章流动负债第三节的内容(P33-34)。 2、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包括库存现金清查的方法与清查结果的核算,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与清查结果的核算以及银行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3、本节课内容在教材中的具有重要的地位,其内容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性,与实际工作密切联系,做好本课的教学有助于培养学生对财务会计实际工作的操作能力。 4、教学大纲对本节课的要求是掌握货币资金清查的方法和账务处理,以及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 5、通过对本节课内容的分析,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大纲要求确定本节课重点是:现金和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和账务处理。难点是: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 6、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特点,以及教学大纲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培养目标:掌握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清查方法与账务处理;学会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 能力训练目标:通过本课学习,能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地进行库存现金与银行存款的清查,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德育渗透目标:通过本课学习,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观念,严格执行银行有关现金和银行存款管理的各项规定,防范利用货币资金违规犯法的行为发生,保护企业货币资金的安全完整。 二、学情分析 1、生源情况:学生层次参差不齐,有些学生学习基础差,且缺乏良好的学习习惯,缺少社会实践锻炼和生活阅历,探索研究问题的能力不够。 2、学习基础:学习本课程的学生已经学习过会计专业知识——《基础会计》,另外,学生通过第二章第一、二节的学习,基本掌握了货币资金的相关知识,所以学生对掌握本课的内容有一定的知识基础。 三、阐述教法 在熟悉教材和学生的情况后,结合本节课实际情况采用的教学方法是情境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法、讲授法和案例教学法。主要目的是为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生热情,以利于学生的思维方法和学习方法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进而突破教学难点,实现提高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的目标。 四、指导学法 引导学生思考,本节课的内容如何在实际工作中运用。首先通过生动的事例,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然后让学生思考产出这些问题的原因和解决对策,从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在教学过程中指导学生如何把理论知识运用于解决实际问题,从而增强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以及实际操作能力。 五、概说教学程序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学设计银行存款的清查

山东省教师技能展示课 教学设计 银行存款的清查 { 鲁中中等专业学校 孙红

% 教案首页授课班级:2012级会计二班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根据任务书进行预习 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 过程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布置任务2′ 王强到淄博晨光集团进行出纳岗位实习,晨光集团 在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分别开设了账户,王强 的主要工作就是跑银行和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 记账。一天,财务主管问王强:“我们可以动用的银行 存款有多少”王强不知应如何回答,因为王强记的银行 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发来的对账单余额不一致,到底哪一 个是实际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呢我们和王强一起核对 一下账目,看看有哪些账目不符的地方。 ! 聆听故事 观察图片 激发兴趣 充分调 动学生参与 课堂的积极 性。 $ 探求新知 子任务 ~ 环 节 一 核 账 目 找 不 符 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核对账目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日期、摘要、 结算凭证种类和号数、发生额及方向) 理清思路,找出不符: 1.金额不符 2.业务不符 [ 回答问题 找出不符 采取由 浅入深的方 式引导学生 逐步认知, 符合认知规 律。 财务室的小故事

一28’环 节 二 ¥ 析 原 因 求 方 法 展示凭证,分析原因: 展示记账凭证和原始凭证,分析出现不符的 第一个原因——记账错误 提示引导,选择方法: 根据错账的类型,选择适当的错账更正法进 行错账更正 归纳原因 < 改正错账 引导学 生归纳总 结,并回顾 和运用以前 所学知识, 激发学生的 自信心。 教学 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 设计意图 探求 新知 子任务一 ; 28’环 节 二 析 原 因 求 方 法 展示凭证,分析原因: 以12月30日银行存款日记账业务为例分析 账目不符的原因 引导归纳,得出概念: 得出出现不符的第二个原因——未达账项 提示探究,辨别类型: , 引导学生分析未达账项的四种类型 展示表格,讲解格式: 分析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基本格式 提出问题,直观演示: 提出:找出的未达账项分别应该填在什么位 置并直观演示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填制。 布置任务,核对答案: 调节后的银行存款余额和对账单余额 观察分析 ] 归纳概念 讨论类型 理解格式 通过由 浅入深的引 导学生分析 未达账项的 概念、类型 以及解决方 法,突出了 教学重点, 初步突破了 教学难点。

银行存款核算的教案(终极版)

第二章货币资金 第二节银行存款的核算教案设计 主讲人:马朝(云南红河学院财务管理专业2012 届)教学对象:昭通市财贸学校会计专业班学生课题:银行存款的核算 课时数:一个课时(45 分钟) 教学目标:1、识记银行存款的概念 2 、了解银行存款账户的分类 3 、掌握银行存款的核算 4 、熟练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教学重点:银行存款的核算 教学难点: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讨论法和练习法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一)什么是货币资金?货币资金包括哪些? (二)银行存款属于什么类型的会计科目?(三)会计恒等式:资产=负债 +所有者权益。 二、板书课题,展示教学目标 三、教学步骤: (一)银行存款的概念及规定 1、概念:企业存放在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货币资金。 2、规定:企业应当根据业务的需要,按照规定在其所在地银行开设账户,运用所开设的账户,进行存款、取款以及各种收支转账业务的结算。银行存款的收付应严格执行银行结算制度的规定。 (二)企业银行存款账户的分类 1. 基本账户

(1)每个企业必须要开设,并且只能有1 个; (2)既可存入现金,也可提取现金; (3)企业的工资、奖金在基本账户开支。 2. 一般账户 (1)每个企业可开多个一般账户,但不得与基本账户在同一家银行开设; (2)该户只能存入现金,不能支取现金。 3. 临时账户因验资、增资、临时采购等原因开设的账户。 4. 专用账户用于专门特定用途开设的账户,如希望工程基金、抗震救灾捐款基金等。 (三)银行存款的核算 1. 账簿设置 企业应当设置银行存款总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分别进行银行存款的总分类核算和明细分类核算。一般采用三栏式订本账。 企业可按开户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存款种类等设置“银行存款日记账” 。 2. 科目设置和核算设置“银行存款”科目,借方登记银行存款的增加,贷方登记银行存款的减少,期末余额在借方,反映企业银行存款实存的金额。 3. 账务管理规定: (1)银行存款日记账应由出纳人员根据收付款凭证,按照业务发生的顺序逐笔登记; (2)每日终了,应结出余额; (3)“银行存款日记账” 应定期与“银行对账单” 核对,至少每月核对一次。 4、核算举例:(教师讲授,运用“丁”字形账户进行讲解) 例如:某企业2011 年6 月份发生以下经济业务: ①由上级主管部门投入资本金20000 元,存入银行。 借:银行存款20 000

银行存款的清查教案精编版

银行存款的清查教案精 编版 MQS system office room 【MQS16H-TTMS2A-MQSS8Q8-MQSH16898】

课题:银行存款的清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导致银行存款日记帐余额与银行对 帐单余额不符的原因;掌握未达帐项的概念及其具体情况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对账单影响,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2.能力目标: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教学难点: 分析未达账项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对账单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利用PPT展示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 通过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发现两者登的款项不尽相同,月末余额的不相符,利用疑问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课题)银行存款的清查

1、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通过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进 行核对,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 2、未达账项:(未达账项是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相 符的主要原因) (1)定义:(引导学生看书、分析定义) (2)四种情况(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相关内容,并略加讲解): 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②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③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④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1)格式(由上述未达账项的四种情况引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格式,并分析各种情况应填列在表中的哪个位置。) 在双方账面余额的基础上,各自加上对方已收,本单位未收的款项; 减去对方已付,本单位未付数额,然后验证调节节后的账面余额是否相 符。 (2)编制(结合例子,讲解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具体的编制) 例:(利用前面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逐笔核对出来的结果,让学生判断各属于未达账项的哪种情况。) 2004年8月31日,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面余额159200元,银行对账单 余额16220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未达账项如下: (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22500元; (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9000元;

银行存款的清查教案

银行存款的清查教案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课题:银行存款的清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导致银行存款日记帐余额与银行对帐 单余额不符的原因;掌握未达帐项的概念及其具体情况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对账单影响,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2.能力目标: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教学难点: 分析未达账项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对账单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利用PPT展示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 通过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发现两者登的款项不尽相同,月末余额的不相符,利用疑问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课题)银行存款的清查

1、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通过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进 行核对,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 2、未达账项:(未达账项是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相符 的主要原因) (1)定义:(引导学生看书、分析定义) (2)四种情况(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相关内容,并略加讲解): 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②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③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④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1)格式(由上述未达账项的四种情况引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格式,并分析各种情况应填列在表中的哪个位置。) 在双方账面余额的基础上,各自加上对方已收,本单位未收的款项;减去对方已付,本单位未付数额,然后验证调节节后的账面余额是否相符。 (2)编制(结合例子,讲解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具体的编制) 例:(利用前面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逐笔核对出来的结果,让学生判断各属于未达账项的哪种情况。) 2004年8月31日,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面余额15920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16220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未达账项如下: (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22500元; (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9000元;

银行存款的清查教案

课题:银行存款的清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导致银行存款日记帐余额与银行对帐单 余额不符的原因;掌握未达帐项的概念及其具体情况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对账单影响,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2.能力目标: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教学难点: 分析未达账项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对账单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利用PPT展示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 通过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发现两者登的款项不尽相同,月末余额的不相符,利用疑问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课题)银行存款的清查 1、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通过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

进行核对,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 2、未达账项:(未达账项是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相符 的主要原因) (1)定义:(引导学生看书、分析定义) (2)四种情况(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相关内容,并略加讲解): 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②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③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④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1)格式(由上述未达账项的四种情况引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格式,并分析各种情况应填列在表中的哪个位置。) 在双方账面余额的基础上,各自加上对方已收,本单位未收的款项;减去对方已付,本单位未付数额,然后验证调节节后的账面余额是否相符。 (2)编制(结合例子,讲解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具体的编制) 例:(利用前面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逐笔核对出来的结果,让学生判断各属于未达账项的哪种情况。) 2004年8月31日,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面余额159200元,银行对账单余 额16220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未达账项如下: (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22500元; (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9000元; (3)银行已收,企业未收18000元;

基础会计教案—财产清查

第八章财产清查 【教学重点、难点】 财产清查的含义和意义,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存货的盘存制度。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节财产清查的意义及方法 导入新课: 请大家思考什么是财产清查,实际工作中为什么要进行财产清查?由此引出财产清查的意义。 新课讲授: 一、财产清查的意义 (一)财产清查的基本含义 财产清查就是通过对实物、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债权债务的查对,来确定各项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债权债务的实存数、并查明实存数同账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造成各种财产账实不符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在收、发各项财产过程中,由于计量、检验不准确而发生品种、数量或质量上的差错。 2、在财产发生增减变动时,没有填制凭证而登记入账;或者在填制凭证、登账时,发生计算上或登记上的差错。 3、在财产的保管过程中,受到气候等自然因素影响而发生的数量和质量上的变化。 4、由于保管不善或工作人员失职发生的财产残损、变质与短缺,以及货币资金、债权债务的差错。 5、由于不法分子营私舞弊,贪污盗窃等而造成的财产物资损失。 6、因未达账项或拒付而引起单位之间账账不符等。

(二)财产清查的作用 1、通过财产清查,可查明各项财产的实存数与账存数的差异,以及发生差异的原因及责任,及时按照规定把账存数调整为实存数,从而达到账实相符,保证会计资料的准确可靠。 2、通过财产清查,可查明各种财产的结存和利用情况,可发现有无储备不足、积压、闲置等情况,以便采取措施,充分挖掘物资潜力,合理有效地利用企业的各项资源。 3、通过财产清查,可查明各项财产有无短缺、毁损、变质、贪污盗窃等情况。对发现的问题应及时分析原因,追查责任,同时要吸取教训,改进管理工作,切实保证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与完整。 二、财产清查的种类(重点) 财产清查的种类: 1、财产清查按照清查的范围不同,可分为全部清查和局部清查。 全部清查是指对所有的财产进行全面的清查、盘点与核对。清查的内容主要是各种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和债权债务。具体包括以下各项: (1)固定资产、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在途物资、委托其他单位加工、保管的物资、受托代保管物资等。 (2)现金、银行存款、在途货币资金、股票、债券等。 (3)应收账款、应付账款、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各种银行借款等。 全部清查,一般是在年终决算前、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联营和清产核资时进行,目的是保证会计报表信息的真实和准确。 局部清查是指对一部分财产进行的清查。具体清查对象应根据管理需要确定。 一般限于流动性较大又易于损耗的物资和比较贵重的财产。如企业的原材料、在产品、库存商品等,除年终全部清查外,还应在年内轮流盘点或重点抽查。各种贵重财产每月至少要清查一次;库存现金要每日清查一次;银行存款至少每月同银行核对一次;债权债务每年至少要核对两次。 2、财产清查按照清查的时间不同。可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定期清查是指按计划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财产进行的清查。一般是在月末、季末或年终结账前进行。 不定期清查是指事前不规定清查日期而临时进行的财产清查、因此,也称临时清查。 不定期清查一般在以下几种情况下进行:

银行存款的清查教案

银行存款的清查教案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课题:银行存款的清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导致银行存款日记帐余额与银行对帐 单余额不符的原因;掌握未达帐项的概念及其具体情况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对账单影响,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2.能力目标: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教学难点: 分析未达账项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对账单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利用PPT展示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 通过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发现两者登的款项不尽相同,月末余额的不相符,利用疑问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课题)银行存款的清查

1、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通过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进 行核对,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 2、未达账项:(未达账项是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相符 的主要原因) (1)定义:(引导学生看书、分析定义) (2)四种情况(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相关内容,并略加讲解): 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②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③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④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1)格式(由上述未达账项的四种情况引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格式,并分析各种情况应填列在表中的哪个位置。) 在双方账面余额的基础上,各自加上对方已收,本单位未收的款项;减去对方已付,本单位未付数额,然后验证调节节后的账面余额是否相符。 (2)编制(结合例子,讲解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具体的编制) 例:(利用前面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逐笔核对出来的结果,让学生判断各属于未达账项的哪种情况。) 2004年8月31日,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面余额15920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16220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未达账项如下: (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22500元; (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9000元;

银行存款清查讲课稿

讲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 复习引入:今天我讲课的题目是《财产清查之银行存款的清查》,首先我们回顾一下上节课所讲的内容,有两个问题,一个是什么是财产清查、一个是货币资金的分类。请同学们思考两分钟,请两位同学起来回答。……很好,这两位同学回答的很好,下面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1: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实物、现金的实地盘点和对银行存款、往来账款的核对,来确定各财产物资和往来账项的实有数,并查明账存数和实有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2:货币资金是指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处于货币形态的那部分资金,按其形态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资金。它是企业中最活跃的资金,流动性强,是企业的重要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因而是流动资产的审查重点。 新课讲授: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三个,分别是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 1.知识目标:未达账项的概念种类、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 2.能力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态度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本节课的有三个主要内容:第一个问题是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第二个问题是银行存款清查的结果、第三个问题是如何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我们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就是将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面金额与开户银行送来的对账单上银行存款的余额逐笔进行核对(称为对账单法)。如下图所示,对账单法就是将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余额进行逐笔核对。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第二个问题银行存款清查完毕以后的结果是什么?结果有1、两个双方余额一致:记账正确。2、双方余额不一致:一方记账有误或当期有未达账项。记账错误的处理我们会在《错账更正》中进行学习,我们这节课主要来学习什么是未达账项,(企业和银行之间,由于结算凭证传递时间的原因,导致同一项经济业务,一方已收到有关结算凭证登记入账,而另一方由于尚未收到有关结算凭证尚未登记入账的款项)。这样的款项就称为未达账项。未达账项有哪几种那?我们一起来学习一下:企业和银行之间可能会发生以下四个方面的未达账项: 一是银行已经收款入帐,而企业尚未收到银行的收款通知因而未收款入帐的款项,如,委托银行收款等。 二是银行已经付款入帐,而企业尚未收到银行的付款通知因而末付款入帐的款项,如,借款利息的扣付、托收无承付等。 三是企业已经收款入帐,而银行尚未办理完转帐手续因而未收款入帐的款项,如,收到外单位的转帐支票等。 四是企业已经付款入帐,而银行尚未办理完转帐手续因而未付款入帐的款项,如,企业已开出支票而持票人尚未向银行提现或转帐等。 同学们想一想, 企业存在未达账项我们应该怎么处理那??

银行存款的清查说课稿

银行存款的清查说课稿 《银行存款的清查》说课稿 一、说教材 ㈠、教材说明 1.选材章节:本节课使用的教材是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由张玉森、陈伟清主编的《基础会计》(第二版),选取的章节为第七章“财产清查”的第二节“财产清查的方法”中的部分内容“银行存款的清查”。 2.地位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即使企业与银行记账不发生错误,也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双方的余额不一致,那可能就是存在未达账项。如果出现了未达账项,应及时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以正确地确定企业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减少企业因此而发生的损失。因此,作为财会专业的学生,必须掌握有关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以便使自己今后的会计工作能顺利进行。 3.内容处理:我在处理这节内容时本着两个指导思想:一是注意条理清晰,使教材知识体系化;二是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尽量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实例,由浅入深地进行。 ㈡、教学目标 1.知识教学目标: ⑴掌握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

⑵掌握未达账项的识别与判断; ⑶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2.能力训练目标: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以及熟练运用知识点来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操作能力。 3.德育渗透目标: 该部分内容主要涉及对未达账项的认知,在授课中应使学生明确企业与银行由于核算的时间不一致而形成的一方已入账,另一方尚未入账的会计事项就是未达账项。作为学生,在学习期间应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尽量使教师的授课与自己的接受之间的时间差缩短,努力少产生“授课”与“接受”之间的“未达账项”。 ㈢、教学重点和难点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而对未达账项加以识别后才能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因此,未达账项的识别和判断则成为本节课的教学难点。 二、说教学过程 ㈠、导入新课(2—3分钟) 【复习提问】现金的清查方法是______________。(实地盘点)【导入提问】那么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呢?假设:如果你作为企业的出纳,为企业记银行存款日记账,你想知道自己记得正确与否会怎么做?(跟银行核对)你已经很认真很负责地为企业记账了,但居然发现与银行的结果还是不一致,这是为什么呢?那是因为有未达账项。本节

银行存款的清查教案

银行存款的清查教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课题:银行存款的清查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银行存款清查的方法,导致银行存款日记帐余额与银行对帐单余额 不符的原因;掌握未达帐项的概念及其具体情况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对账单影 响,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2.能力目标: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 教学重点: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教学难点: 分析未达账项对银行存款日记账和对账单影响 教学方法: 讲授与学生练习相结合。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利用PPT展示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对账单) 通过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的核对,发现两者登的款项不尽相同,月末余额的不相符,利用疑问引入新课。 二、讲授新课: (课题)银行存款的清查

1、银行存款的清查方法通过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进行核 对,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 2、未达账项:(未达账项是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相符的主 要原因) (1)定义:(引导学生看书、分析定义) (2)四种情况(引导学生阅读书中相关内容,并略加讲解): ①企业已收,银行未收。 ②企业已付,银行未付。 ③银行已收,企业未收。 ④银行已付,企业未付。 3、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1)格式(由上述未达账项的四种情况引入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格式,并分析各种情况应填列在表中的哪个位置。) 在双方账面余额的基础上,各自加上对方已收,本单位未收的款项;减去对方已付,本单位未付数额,然后验证调节节后的账面余额是否相符。 (2)编制(结合例子,讲解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具体的编制) 例:(利用前面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逐笔核对出来的结果,让学生判断各属于未达账项的哪种情况。) 2004年8月31日,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面余额159200元,银行对账单余额 162200元,经逐笔核对,发现未达账项如下: (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22500元; (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9000元;

教学设计银行存款的清查

教学设计银行存款的清 查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银行存款的清查 鲁中中等专业学校 孙 红 教 案 首 页 授课班级: 2012级会计二班 山东省教师技能展示课 教学设计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观察讨论、分析归纳、查阅资料等活动) 教学准备1.学生准备:课前根据任务书进行预习 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布置任务 2′ 王强到淄博晨光集团进行出纳岗位实习,晨光集 团在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分别开设了账户, 王强的主要工作就是跑银行和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 存款日记账。一天,财务主管问王强:“我们可以动 用的银行存款有多少”王强不知应如何回答,因为王 强记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发来的对账单余额不一 致,到底哪一个是实际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呢我们和 王强一起核对一下账目,看看有哪些账目不符的地 方。 聆听故事 观察图片 激发兴趣 充分调 动学生参与 课堂的积极 性。 探求新知子任务一环 节 一 核 账 目 找 不 符 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核对账目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日期、摘 要、结算凭证种类和号数、发生额及方向) 理清思路,找出不符: 1.金额不符 2.业务不符 回答问题 找出不符 采取由 浅入深的方 式引导学生 逐步认知, 符合认知规 律。 财务室的小故事

交流 归纳 2’ 归纳总结,点出课题: 归纳完成任务的过程,总结出工作程序,点出课 题《银行存款的清查》。 明确银行 存款清查的程 序,加深对知 识的理解。 培养学 生的总结归 纳能力,帮 助学生更清 晰的理顺知 识。 布置 作业 1’ 技能训练,夯实基础 课本: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知识拓展,开阔思路 课下了解一种其他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编制方 法,并与今天所学的方法进行对比。 完成本任 务,加深对知 识的理解,提 高运用知识的 能力。 培养学 生严谨求实 的岗位意 识,开阔学 生思路。 板 书 设 计 银行存款的清查 教 师 寄 语 2′ 同学们,通过对银行存款的清查,我们可以及时发现错账和未达账项,得出实际可用的银行存款数。那么,我们的生活需要不需要清查我们的人生需要不需要清查学会清查,我们就能发现不足,修正错误,盘点收获,完善自我,把握正确的方向,实现人生的价值!

财产清查——银行存款的清查

财产清查——银行存款的清查 财产清查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等财产物资进行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查明账存数与实存数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财产清查的对象是货币资金、实物资产以及应收账款等往来款项,其中货币资金包括库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财产清查也是我们考试中常考的高频考点,接下来华图会计老师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一下银行存款清查的常考内容。 银行存款的清查是采用与开户银行核对账目的方法进行的,即将本单位银行存款日记账的账簿记录与开户银行转来的对账单逐笔进行核对,来查明银行存款的实有数额。若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金额相同,则说明记账没有问题;若账实不符,则可能出现的原因是: 1、双方或一方记账出现了差错。 2、未达账项的存在造成双方银行存款余额不一致。 若经检查记账没有问题,则说明是由于未达账项导致账实不符。所谓未达账项是指由于时间差导致的一方已记账一方未记账,若是由于未达账项导致的账实不符则需要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来进行调整。 怎样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呢?两步。首先,根据经济业务判断是谁的未达账项,是企业未记账还是银行未记账;然后,判断是它应收未收还是应付未付,加上应收未收减去应付未付,这样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就编制好了。表格中调节后的存款余额才是企业银行存款的实存数。 需要注意的是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是一种对账记录或对账工具,不能作为调整账面记录的依据,即不能根据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的未达账项来调整银行存款账面记录,未达账项只有在收到有关凭证后才能进行有关的账务处理。 【单选题】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时,单位银行存款调节后的余额等于()。 A.单位银行存款余额+本单位已记增加而银行未记增加的账项-银行已记增加而本单位未记增加的账项 B.单位银行存款余额+银行已记增加而本单位未记增加的账项-银行已记减少而本单位未记减少的账项 C.单位银行存款余额+本单位已记增加而银行未记增加的账项-本单位已记增加而银行未记增加的账项 D.单位银行存款余额+银行已记减少而本单位未记减少的账项-银行已记增加而本单位未记增加的账项 【答案】B。 【解析】调节后金额=企业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银行已收企业未收款-银行已付企业未付款=银行对账单存款余额+企业已收银行未收款-企业已付银行未付款。

银行存款的清查 练习

银行存款的清查练习 (一)新光公司20**年6月30日银行存款余额为265000元,银行对帐单上的余额为180000元。经逐笔核对,双方记帐均无错误,发现有发下几笔未达帐项: 1、企业于月末从其他单位收到转帐支票一张,面额为200000元,企业已登记入帐,银行未登记入帐。 2、企业委托银行代收的到期商业汇票100000元,银行已收到登记入帐,企业未登记入帐。 3、企业签发转帐支票一张,面额20000元,持票人尚未向银行办理转帐手续。 4、银行接受企业委托代会水电费5000元,企业未收到付款通知,尚未登记入帐。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年月日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年月日

(三)资料:某企业1997年5月31日银行存款日记帐帐面余额为55658元,银行送来的对帐单上的余额为53000元。经核对发现以下问题: 1、企业于5月30日从银行提取现金2500元,企业尚未入帐; 2、企业于5月28日开出的转帐支票8500元,持票人尚未到银行办理转帐,银行尚未入帐; 3、5月27日,企业收回应收帐款3500元存入银行,记帐时错记为3900元; 4、5月31日,企业将收到的转帐支票5000元送存银行,银行尚未入帐; 5、企业于5月31日存入银行销货款5258元,银行尚未入帐; 6、银行收到企业的托收货款2000元,企业尚未收到银行的收款通知,未入帐;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先进行错帐的更正,然后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年月日 (四) 银行存款日记帐

包装物款165元,过帐时误记为156元。 要求:(1)更正记帐错误 (2)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年月日 (五)资料:甲公司2004年12月25日—31日银行存款日记帐及银行对帐单如下: 银行存款日记帐—工行存款 银行对帐单

财产清查的教案

公开课教案 执教陆晓婷学科基础会计——财产清查(银行存款的清查)班级1364 开课教室多六课型新授 学习目标 1.理解未达账项的含义以及四种类型 2.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 3.运用掌握的方法进行银行存款的清查 学习重点正确分析未达账项,并学会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学习难点正确分析未达账项,并学会编制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学习过程教学内容活动形式 引入新课课中探索引入:图片引入 新课引入: 【看一看】 彭浪公司2013年6月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如表 1-1所示,本月底银行转来的“银行对账单”如表1-2所 示。 一、银行存款清查方法——对账单法 对账单法——企业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开 给该企业的对账单进行逐笔核对。 提问:1、观察案例中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余额 是否相等? 2、请大家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思考一下,为什 么两者的余额不等? 二、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一致的原因 (一)企业与银行的一方或双方记账有错误 划线更正法 错账更正红字更正法→余额调整后仍不一致 补充登记法 (回到案例) 引导学生观察企业与银行进行会计处理的时间 (二)存在未达账项 未达账项的概念: 图片引入 案例教学 观察案例,引导学 生主动发现问题 讨论,学生各抒己 见

课堂练习 指在企业和银行之间,由于结算凭证传递的时间差, 而造成的一方已经入账,而另一方因未收到结算凭证, 尚未入账的款项。 【找一找】 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开给该企业的对账单进 行逐笔核对,看2张表各自缺少的金额,即找出未达账 项? 80,000 3,000 未达账项 8,000 40,000 25,000 案例 【想一想】这些金额分别属于未达账项的哪种情况? 金额对应未达账项的情况 80,000 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款项 3,000 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款项 40,000 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款项 25,000 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款项 8,000 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账项 【记一记】 三、未达账项的四种情况: (1)企业已收,银行未收的款项。 (2)企业已付,银行未付的款项。 (3)银行已收,企业未收的款项。 (4)银行已付,企业未付的款项。 【填一填】填制下列的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 2013 年06月30 日 项目金额项目金额 银行存款日记 账余额 773,000 银行对账单余 额 703,000 加:银行已收, 企业未收 40,000 加:企业已收, 银行未收 80,000 8,000 减:银行已付, 企业未付 25,000 减:企业已付, 银行未付 3,000 调节后余额788,000 调节后余额788,000 注意点:1、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中调整后的存款余额, 才是企业可动用的存款。 2、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不属于原始凭证 【练一练】 完成课堂练习1.2.3 题1: 用案例引导出 未达账项的类 型 分析出金额所 对应的未达账 项的情况。 学生当堂记忆 及未达账项的 情况。 根据分析填制 银行存款余额 调节表。 教师强调注意 点。

教学设计银行存款的清查

教学设计银行存款的清 查

山东省教师技能展示课 教学设计 银行存款的清查 鲁中中等专业学校 孙红

教案首页 授课班级:2012级会计二班 学科财务会计课型新授课时1课时课题《银行存款的清查》 教材《财务会计》第四版葛家澍、耿金岭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掌握未达账项的概念和类型 能力目标学会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严谨求实的岗位意识 教学重点未达账项的概念和类型 教学难点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方法 关键点学生合作精神和岗位意识的培养 教法任务驱动法(分设任务、图片展示、讲练结合等手段) 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观察讨论、分析归纳、查阅资料等活动)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课前根据任务书进行预习 2.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 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布置任务 2′ 王强到淄博晨光集团进行出纳岗位实习,晨光集 团在中国工商银行和中国农业银行分别开设了账户, 王强的主要工作就是跑银行和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 存款日记账。一天,财务主管问王强:“我们可以动 用的银行存款有多少?”王强不知应如何回答,因为 王强记的银行存款日记账和银行发来的对账单余额不 一致,到底哪一个是实际可以动用的银行存款呢?我 们和王强一起核对一下账目,看看有哪些账目不符的 地方。 聆听故事 观察图片 激发兴趣 充分调 动学生参与 课堂的积极 性。 探求新知 子任环 节 一 核 账 目 找 不 符 提出问题,引导讨论: 核对账目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日期、 摘要、结算凭证种类和号数、发生额及方向) 理清思路,找出不符: 1.金额不符 2.业务不符 回答问题 找出不符 采取由 浅入深的方 式引导学生 逐步认知, 符合认知规 律。 财务室的小故事

基础会计教案——财产清查

【本节课题】财产清查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财产清查的意义和种类,理解永续盘存制和实地盘存制,掌握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及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重点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和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财产物资、货币资金及往来款项的清查方法,掌握银行存款余额调节表的编制和财产清查结果的账务处理。 【教学方法】 讲授法、讲练结合法 【教学内容】 第七章财产清查(板书) 7.1 财产清查及盘存制度(板书) 7.1.1财产清查概述(板书) 7.1.1.1财产清查的定义 财产清查,就是通过对各项财产的实地盘点,以及对银行存款、各种债权债务的核查,将一定时点的实存数与账面结存数核对,借以查明账实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7.1.1.2 财产清查的意义 (1)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可靠 (2)保护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 (3)挖掘财产物资的潜力,加速资金周转 (4)监督财经法规和财经纪律的执行 7.1.1.3财产清查的种类

(1)按照清查对象的范围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清查 ①全面清查。全面清查就是对全部财产进行盘点和核对。 ②局部清查。局部清查就是根据管理的需要,对部分财产物资进行盘点和核对。一般情况下是对流动性较大的财产和一些贵重物资进行清查。 (2)按照清查的时间分为定期清查和不定期清查 定期清查就是指根据管理制度的规定或预先计划安排的时间对财产进行的清查。通常在年末、季末或月末结账时进行。例如,现金要进行每日账实核对;每月结账时,要对银行存款日记账进行对账等。 不定期清查就是企业事先没有既定的清查时间表,而是根据实际工作的需要随时展开清查工作,所以又称临时清查。通常遇到下列几种情况才进行不定期清查,以便于分清责任,查明情况。 7.1.2财产物资的盘存制度(板书) 7.1.2.1 永续盘存制 永续盘存制亦称账面盘存制,它是以账簿记录为依据来确认财产物资结存数量的方法。采用这种方法,对存货项目设置经常性的库存记录,即分品名规格设置存货明细账,逐笔或逐日地根据凭证登记收入或发出的物资,并随时结出账面结存数,即: 账面期末余额=账面期初余额+本期增加额-本期减少额 7.1.2.2 实地盘存制 实地盘存制也称定期盘存制,指会计期末通过对全部财产物资进行盘点,以确定期末财产物资的结存数量,然后分别乘以各项物资的盘存单价,计算出期末物资的总金额,倒轧出本期已耗用或已销售的成本,即: 本期发出成本=账面期初余额+本期购进成本-期末实际结存成本 采用这种方法,平时对有关科目只记借方不记贷方,期末通过实地盘点确定结存数量,据以计算期末成本,计算出当期耗用或销售的成本,记入有关科目的贷方。 举例说明 7.1.2.3 永续盘存制与实地盘存制的比较

基础会计教案项目财产清查

基础会计教案项目财产 清查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授课时间 2015 年 12 月 16 日第 16 周星期三第 9、10 节

程设计复习旧 课、导入 新课 1.通过提问、总结复习上次课介绍的内容。 (1)错账更正的方法有几种及各自的适用范 围。 2.采取师生互动形式,以提问的方式引入新 项目。 【提问】现实中存在哪些原因会导致账实不符 什么是财产清查,为什么进行财产清查 【总结】查明账实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进行财产清查可以保证会计核算资料的真实、可 靠;保护各项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挖掘财产物 资的潜力,加速资金周转;监督财经法规和财经纪 律的执行 3.介绍本项目的主要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和 重难点。 讲授10 一、什么 是财产清 查 (一)财产清查的概念 财产清查,就是通过对各项财产的实地盘点, 以及对银行存款、各种债权债务的核查,将一定时 点的实存数与账面结存数核对,借以查明账实是否 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二)财产清查的种类 1.按照清查对象的范围分为全面清查和局部 清查 (1)全面清查。全面清查就是对全部财产物 资进行盘点和核对。 【注意】需要进行全面清查的情况: 年终决算前;单位撤销、合并或改变隶属关系 时;按单位规定进行清产核资或资产评估时。 (2)局部清查。局部清查就是根据管理的需 要,对部分财产物资进行盘点和核对。一般情况下 是对流动性较大的财产和一些贵重物资进行清查。 现金:出纳人员每天清查核对。 银行存款和银行借款:每月与银行核对。 流动性较大的存货:年内轮流盘点或重点抽 查。 讲授+举 例分析 1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