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血压监测(ABPM)临床应用指南

动态血压监测(ABPM)临床应用指南
动态血压监测(ABPM)临床应用指南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临床应用指南

目录表

对修订版指南的介绍

I ABPM程序的标准化

1.对ABPM装置的正确评价

2.测量方法

3.错误的检出

II ABPM数据分析和评价

1.ABPM测量的意义

2.ABPM的参考值

III 经ABPM测量检出的高血压亚型

1.白大衣高血压

2.掩盖性高血压

3.清晨高血压

4.血压的昼夜变异性

IV 短期血压变异性

V 特殊情况的ABPM

1.继发性高血压

2.低血压

3.老年高血压

4.儿童高血压

5.妊娠高血压

VI ABPM的治疗应用

1.概述

2.临床研究中的ABPM

3.评价降压药的方法

4.不同降压药对昼夜血压变异性的影响

5.降压药对各种高血压表型ABPM所见的影响

6.在接受非药物降压治疗的患者的ABPM

VII 国民健康保险覆盖和ABPM的成本-效益

参与文献

本指南的目的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ABPM)临床应用指南,作为日本循环学会(JCS)19 98~1999年度报告首次发表,该报告根据临床经验,描述了临床研究和临床所见的结果,并对临床已开始广泛应用的24小时ABPM提供指导。在2008年,AB PM在日本国民健康保险得到支持,在临床实践中已被用作一种工具。本指南是1 998~1999老版指南的更新。

I ABPM程序的标准化

1.对ABPM装置的正确评价

ABPM可用两种技术来进行。一是听诊技术,即用一个麦克风放在动脉上以检出Korotkoff音(tKorotkoff microphone [KM] 方法),二是示波技术,即测量脉搏引起的袖带的振动(OS方法)。当与直接测量动脉压相比时,这些间接测量有一些局限,如(1)与实值相比,SBP值趋低,而DBP值趋高;(2)测量时戴袖带的上臂必须保持不动;(3)一天可能只有约100次测量;(4)与实值相比,工作状态的日间值趋低,而睡眠时的夜间值趋高。

ABPM的精确度通过将ABPM装置的测量值与经过培训的医务人员用听诊测得的血压值对比来评价,两者差值应在5±8mmHg (均数±标准差[SD])。这项精确度的评价是根据医疗仪器进展协会(AAMI)SP-10标准(2002年版),或英国高血压学会(BHS,1993年版),或欧洲高血压学会(ESH,2010年版)的推荐。目前在日本使用的所有ABPM装置都位居A级或B级,足以代表高水平的精确度(表1,此表译文中省略)。

2.测量方法

ABPM装置是可以编程的,允许使用者设定开始监测的时间、测量间隔和监测的持续时间(24~48小时)。在开始ABPM测量前,ABPM测值应当与听诊测值相比较至少3次。ABPM装置与常规技术测量的平均差值最好是在5mmHg以内。因为袖带和麦克风的移动可引起误差,故应当用胶布或其它适宜的支持物加以固定。在做ABPM前,应告知病人在袖带充气时保持上臂不动。当袖带充气时如病

人感觉上臂疼痛或麻木,应停止ABPM。因为ABPM装置袖带充气超过280mmHg,有些病人可能觉得上臂麻木。对重度高血压患者袖带压可能要高,当由于身体移动发生误差时,需要重复测量。还有报道戴了ABPM装置的患者,由于袖带加压不能很好地睡眠,可能引起SBP增高。医生应事先对病人解释与ABPM相关的可能的问题并告知如何停止ABPM。戴上袖带后,应在诊室试一下。对驾车或操作其它可能危险机械的患者不应做ABPM。虽然这不是安全相关的担心,但患者对在诊室外戴ABPM常常有顾虑。因此,给装置提供一个口袋也很重要,能在监测时覆盖住装置。

ABPM可在一天中的任何时间开始。然而,对首次做ABPM的患者,在睡前几小时开始是最好的,因为ABPM可造成精神和躯体的紧张。还有,头一小时的资料应排除在分析之外,因为由于紧张那些测值常常高于正常情况的数值。测量间隔白天应10~30分钟测一次,夜间30分钟测一次。不推荐1小时以上的间隔,因为夜间仅有几次测量可用,而当误差发生时,可评价的测量次数可能不够。应给病人提供活动日记,以记录就寝、起床、就餐、排便、服药和其它日常活动的时间。白天血压测量在非工作日低于工作日。

3.误差的检出

因为ABPM是在日常活动过程中做的,故活动所致的噪音、肘部的移动或袖带的松弛、体位或其它因素均可引起误差。尤其是当袖带中心高于或低于心脏水平时,手臂的静水压将影响结果(error Δ mmHg = h × 10 × 1.055/13.6)。虽然夜间睡眠时,因为病人可能在测量时改变其体位,难以避免静水压导致的误差,但白天工作时,病人应小心将袖带放在适当的位置。这些误差应排除在分析之外。表2中不满意的情况造成的不可能的测值应从分析中排除。

表2 如何做ABPM

ABPM, 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 DBP, diastolic

blood pressure; PP, pulse pressure; SBP,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注:原表如此,可能用反了大于、小于号——译者)

II ABPM资料的分析和评价

1.ABPM测量的意义

ABPM的基本特征是测量的次数多。甚至在家庭血压监测中,当病人一天数次测量其血压时,可获得随机可靠的数值,用大量测量得到一天或一个月的均值。这样的测值与ABPM测量的白天均值是一致的。数次测量的平均血压值被认为相当地反映了个体的血压水平。事实上,ABPM值可预测心血管病的靶器官损害和病人的预后。

用ABPM获得的信息对白大衣高血压的处理是必须的。白大衣高血压者在医生诊室之外测量时血压正常。ABPM还对夜间睡眠时、清晨血压升高(在清晨从睡眠到清醒时的血压急性增高)、白天活动或用力时的血压提供特别的信息。血压的昼夜节律和变异可用定期ABPM来分析。研究者们对高血压相关的靶器官损害与各种血压参数之间的关系感兴趣,例如睡眠过程的夜间血压、夜间血压降低、清晨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和血压的短期变异性(表达为白天血压测量的SD)。可提供这些数据的ABPM对评价整天降压药的效果要比偶测血压更适合。然而,AB PM的可重复性有明确的局限性,因为在没有限制活动的情况下测量,可能一天与一天不同。

2.ABPM的参考值

ABPM可提供有不同临床意义的各种血压测量,例如白天活动时的血压、夜间睡眠时血压。用固定的时钟时间周期来分析白天和夜间的ABPM资料,可能引起本质的误差。虽然有些研究者应用短窗来提取白天和夜间的资料,如从8:00~21:00点作为白天,从0:00 ~5:00作为夜间以减少误差,起床时的血压改变如晨峰不能用固定的时钟时间周期分析的资料来评价。所以,白天和夜间资料应当用病人的日记或活动记录器资料加以说明。一般来说,在24小时ABPM中白天的测量间隔短而夜间长。因此,简单的所有测量平均值不足以代表夜间测量值。表3 ABPM的适应症

表4 不同的测量方法获得的血压参与值

引自日本高血压学会高血压治疗指南(JSH2009),Hypertens Res 2009;

为了获得适当的均值,使用如下公式或其它适宜公式来计算加权均值:

24小时ABPM均值=(白天均值×工作小时+夜间均值×睡眠小时)/24

ABPM的参考值可经下述3种方式获得:(1)通过统计计算某一特定社区或职业进行了ABPM检查的所有个体,包括高血压患者和在用降压药治疗的患者的测量值;(2)通过评估某一特定社区或职业中偶测血压和ABPM的相关性以获得与明确的偶测血压参考值如140/90mmHg相应的ABPM参考值;(3)根据长期前瞻性研究的结果来获得ABPM的参考值。用心血管预后关系国际数据库(IDAC O),包括依据心脑血管病风险用偶测血压(140/90mmHg)计算的ABPM前瞻队列研究的数据,ABPM 24小时、白天和夜间相应的数值分别为131.0/79.4,、138.2/ 86.4和119.5/70.8mmHg。根据日本、欧洲和美国的报告(表4),

在日本高血压学会高血压指南(JSH2009)中,高血压被定义为:24小时、白天和夜间血压读数分别高于130/80mmHg,、135/85mmHg 和120/70mmHg,这与2007欧洲高血压学会和欧洲心脏学会动脉高血压治疗指南(ESH-ESC 2007指南)的定义相似。

III 经ABPM检出的高血压亚型

1.白大衣高血压

白大衣高血压的定义是:在医疗保健场所测量血压始终增高,不同天测量有可重复性,而日常活动时血压正常。估计白大衣高血压占所有诊室就诊患者的约15%,故不是一种罕见的情况。医疗保健场所包括医院、诊所和健康体检中心,医生、护士、和其他医疗保健人员在那里测量血压。在医疗保健场所,不仅在有白大衣高血压的患者中而且在临界或持续性高血压的患者中,常常观察到血压升高,这被称之为白大衣现象或白大衣效应。因此,白大衣高血压能被定义为:在医疗保健场所以外测量血压正常的个体,所观察到的白大衣现象。如至少3次随诊病人的平均诊室血压≥140/90mmHg,但平均家庭血压或动态血压<135/85mmHg,或平均24小时血压<130/80mmHg,可诊断为白大衣高血压。在门诊如观察到如下情况可怀疑为白大衣高血压或白大衣现象:

(1)当偶测血压值提示中度或重度高血压时,靶器官损害轻度甚至完全不存在;

(2)在测血压时发现心率增快;

(3)患者对常规降压治疗没有反应;

(4)女性患者;

(5)老年患者。

已有报道白大衣高血压患者进展到持续性高血压的风险,是持续正常血压者的约2倍。

虽然关于白大衣高血压的预后尚未达成共识,但一般认为其预后要好于持续性高血压。然而,因为白大衣高血压患者的预后,特别是长期预后,是否可认为与正常血压个, 体相似,并未明确,故应仔细观察这些患者,可能进展到持续性高血压和发生靶器官损害,以保证及时诊断并用非药物方法治疗(生活方式改善)来处理。对偶测血压持续增高的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在仔细权衡降压治疗的利弊后,应积极处理其动脉粥样硬化另外的危险因素、或已形成的靶器官损害。对没有伴发靶器官损害的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并非总是需要积极的降压治疗。

2.掩盖性高血压

掩盖性高血压的定义是:<140/90mmHg的临床血压,而ABPM或家庭血压升高(≥135/85mmHg)。已有报道掩盖性高血压约占一般人群的10%,约占在进行降压治疗患者的40%,在诊室他们显示正常的血压。很多报告已描述了其靶器官损害的严重性,长期预后是严重的,要比正常血压个体差,而与持续性高血压患者相同。所以,对接受降压治疗的患者,为检出掩盖性高血压,必须行ABPM 和家庭血压测量。掩盖性高血压患者最好接受降压治疗以达到诊室外血压<135/ 85mmHg。对没有接受降压治疗的掩盖性高血压患者,有几种循证诊治疗策略。掩盖性高血压被分成如下亚型:

(1)夜间血压高于白天血压的非-杓型高血压;

(2)反杓后血压立即显著升高的晨峰型高血压;

(3)活跃个体或白天持续精神紧张个体的工作场所高血压;

(4)吸烟者;

(5)与降压药作用持续时间相关的掩盖性高血压。

ABPM是睡眠过程中测量夜间血压的唯一方法。夜间血压并非总是与睡眠时血压一致的。夜间几小时不睡觉的人显示夜间血压显著高于睡眠血压。夜间血压还可随睡眠深度而变化。夜间血压水平取决于总的外周阻力指数,在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夜间血压水平还与盐摄入有关。睡眠中的夜间血压比白天血压能更精确地反映高血压的严重程度。最近,IDACO资料分析表明,在接受了降压治疗的

患者,只有夜间血压与心血管病的发生有关,工作中的血压不能预测心血管病的发生。

工作场所高血压的定义是:在健康体检时和在诊室测量为正常血压,但工作时的血压升高。一项对地方政府公务员的调查报道,约1/4的公务员有工作场所高血压,并与其年龄、BMI和高血压家族史显著相关。工作场所紧张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与24小时血压和靶器官损害相关。血压显著受精神紧张的影响,如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配偶健康状况及他们是否需要关怀等。因为紧张可影响下丘脑,并通过激活交神经系统引起血压增高和心率增快,β-阻滞剂对工作场所高血压常常是有效的。

因为很多降压药降低血压与血药浓度有关,所以在夜间和凌晨血压控制不足常常是由于血药浓度低引起的。有清晨高血压的掩盖性高血压患者可通过如下措施来控制:

(1)改变降压方案(即使每天服一次的降压药可改为每天服两次,清晨和睡前各服一次;或在睡前而不是在清晨服一次性降压药);

(2)加利尿剂到其降压方案中;

(3)在其它方法中,使用有较高谷/峰(T/P)比值的长效降压药。

3.清晨高血压

清晨高压制定义是:≥135/85mmHg的平均清晨血压,可被分为2型——“晨峰”型和“反杓型/非-杓型”。晨峰型的特征是凌晨血压突然升高,而反杓型/非杓型在夜间和凌晨血压都持续升高。两型清晨高血压都是心血管危险因素。A BPM能鉴别这两型清晨高血压。晨峰升高可由如下因素引起:睡眠障碍、老年高血压、葡萄糖水平异常、饮酒、凌晨吸烟、和精神/躯体紧张,通过凌晨内皮功能降低、小血管重构的进展、大血管僵硬度增高、压力感受器敏感性降低、交感神经系统(SNS)或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激活或其它原因造成。清晨高血压的反杓型型/非-杓型最常见的原因,包括由于心衰使循环血容量增多、慢性肾病、盐敏感性增高或盐摄入过多、尤其是自主神经功能衰竭,包括与体位性低血压相关的糖尿病,以及包括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睡眠障碍。清晨高血压的非特异性治疗基本上是用24小时有效的长效降压药来进行。在用每天一次(早晨服)降压药期间如观察到清晨血压较高,应考虑改每天两次(早晚各一次)或其它剂

量方案调整。清晨高血压的特殊治疗,是应用抑制在凌晨激活的SNS和RAS的药物来治疗。已经证明睡前服用溶交感药(即α-阻滞剂、α, β-阻滞剂和中枢溶交感药),对清晨高血压和晨峰的治疗是有效的。睡前服用RAS抑制剂还用于清晨高血压的特殊治疗。预期抑制夜间和凌晨激活RAS的药物,不仅能降血压而且还能保护靶器官。

使用不同种类的药物、在不同时间给予的降压时间治疗学可能也是需要的,以确保清晨高血压得到严格控制。长效钙通道阻滞剂(CCB)加RAS抑制剂对抑制晨峰和降低血压变异性是有效的。患者最好还用小剂量利尿剂以降低夜间血压,但利尿剂可能不降低清晨血压高峰的风险。

4.血压的昼夜变异性

血压的昼夜变异性由活动时的白天血压与休息和睡眠时的夜间血压的关系所决定。它受外因如睡眠-清醒周期和内因如体内生物钟的影响。特定的血压昼夜变异性的定义是:夜间和白天平均血压的变化率。虽然血压正常的人和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昼夜变异性都常见,但有某些特殊原因的高血患者,或少数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可能显示昼夜变化的紊乱、消失甚或翻转。表5列举了可能影响血压昼夜变异性的情况。

在每种情况下见到的血压变化是区分血压昼夜变异构成的重要模式。当夜间平均血压低于白天平均血压≥10%时,患者被分为“杓型”;当降低<10%时被分为“非-杓型”。降低≥20%的杓型称为“极端杓型”。平均夜间血压高于平均白天血压的非-杓型被定义为“反杓型”。在一项大型国际数据库包括了几千个正常血压或高血压受检者数据的累计分析中,夜间血压的平均降低为16.7±1 1.0/13.6±8.1mmHg,即所有受检者都低于白天平均血压13%(SBP)和17%(D BP)。

表5 可能影响昼夜血压节律的疾病情况

应用上述切点,在高血压患者中非-杓型的患病率约为30%。在一项杓型状态可重复性的分析中,连续两天做了ABPM检测的患者,其中70%可被重复分为杓型或非-杓型,而在其余约30%的患者中,在两次之间杓型状态是不同的。当分析血压的昼夜变异时,应询问每个病人,他或她在ABPM期间能否良好睡眠,以评估ABPM对睡眠质量可能的影响。能引起血压昼夜变化异常的原因和机制有很多。显然杓型是正常的,因为很多研究报道,在杓型血压中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是最低的。然而,观察血压昼夜异常变化和靶器官损害和心血管事件关系的研究,尚未明确这两者究竟哪个是因哪个是果。很可能提示它们通过不同的机制相互影响,形成恶性循环。当盐敏感性高血压患者进行盐负荷时,其夜间血压不降低,故非-杓型的患病率增高。另一方面,已有报道非-杓型经过限盐、利尿治疗和补钾可变成杓型。这种现象的解释是:摄盐过多的患者夜间发生代偿性高血压,试图通过压力性利尿以排除过多的盐。这可能是昼夜血压节律非-杓型的一种机制。由于心衰和肾衰所致的循环血容量增多,也可能通过类似盐敏感型高血压的机制特别升高夜间血压。SNS活性过高也是异常昼夜血压节律的重要机制之一。已经发现夜间交感活性的降低和副交感活性的增高,在非-杓型小于杓型。

几个报告已经描述α-阻滞剂可能只降低非-杓型的夜间血压,睡前服用α-阻滞剂,只对非-杓型和反杓型显著降低夜间血压。另一方面,考虑到在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活性都很低的自主神经衰竭的患者中,非-杓型也是很常见的,

提示昼夜血压节律异常的根本原因和机制可能性是自主神经系统本身功能不全,而不是夜间交感神经活性降低。

IV 短期血压变异性

短期血压变异本质上应根据连续血压监测过程中,每搏血压的变化来评估。然而,在动态的情况下很少用连续的血压监测,代之以每15 ~30分钟测得的A BPM变化来评价。用偶测血压或家庭血压监测来评估短期血压变异性几乎是不可能的。ABPM的短期血压变异性,一般用24小时、白天和夜间血压值的标准差(S D)或变异系数(CV)来描述。因为24小时血压的SD与夜间血压的下降强相关,这个参数被认为可代表昼夜血压变异性。因此,为了描述短期血压变异性,推荐计算白天和夜间血压的SD和CV。当ABPM每15分钟测量一次时,血压的SD与连续监测相关,然而,当每30分或更长时间测量一次时,就不再观察到这样的关系。在一项评价每30分钟进行血压测量的研究中,血压水平、年龄、脉压和BMI是血压变异性的决定因素。一般认为脉压增大提示大血管僵硬度增加,并反映了压力感受器功能受损。最近研究者们对短期血压变异性很感兴趣,因为它是高血压相关的靶器官损害、脑和心血管并发症的一个原因。很多横断面研究报告已描述了短期血压变异性和靶器官损害存在之间的关系。而且,很多研究报道,ABPM的24小时血压变异性,对靶器官损害的发生是一项独立于血压水平的预测因素。

在降压治疗中,医生不仅应当控制血压水平而且要降低血压的短期变异性。 V 特殊情况下的ABPM

1.继发性高血压

在继发性高血压患者,昼夜血压变异性可被扰乱。然而,被扰乱的昼夜血压节律没有特异的表现。昼夜血压变化异常提示疾病情况的存在,但它并不作为诊断的基础。在不同疾病情况的昼夜血压变异性改变,作为澄清昼夜血压变异性的模型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因为在继发性高血压患者中被扰乱的昼夜血压变异性,可能在高血压相关的靶器官损害进展中起着作用,故重要的是,应设计适当的降压治疗策略来了解这些病人群体的昼夜血压变异性。

2.低血压

ABPM不仅对诊断高血压而且对诊断低血压是非常有用的。特别是常有自主神经功能衰竭的老年人,当站立、餐后或洗澡时可有低压发作,引起头昏或晕厥。低血压被分为原发性低血压和继发性低血压。原发性低血压常见于女性,常可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然而,因为原发性低血压只引起少数血管失调,鉴于长期预后对这种情况很少进行治疗。另一方面,继发性低血压可由基础疾病或情况引起,并常伴有危险的综合征如晕厥和眩晕,需要对继发性低血压进行防治。而ABPM 对诊断继发性低血压是有用的。

3.老年人高血压

血压变异性增高在老年人是典型所见。主动脉硬化的进展将降低动脉的顺应性,引起压力感受器反射功能受损。这将升高收缩压,增大脉压和血压的短期变异,可促进白大衣高血压和晨峰的发生。在自主神经系统中,β-受体功能的降低和α-受体功能的增强,可升高加压反应,进行一步增大血压的变异性。在老年人中,这种压力反应的暂时升高,在个体间变化很大。夜间血压的下降变小,非-杓型的患病率升高。老年患者有短暂性低血压发作倾向,如体位性低血压、餐后低血压和排尿性低血压。动态动脉僵硬指数(AASI)——动脉粥样硬化的一项标志物——与白大衣现象的发生、低血压发作和夜间血压降低的抑制相关。

4.儿童

为评价白大衣高血压、掩盖性高血压、降压药的效果和低血压发作,ABPM 对儿童是适用的。已经报道在有继发性高血压的儿童,夜间高血压和非-杓型是常见的,且夜间舒张压水平往往高于原发性高血压的患儿。在儿童高血压很罕见,但血压监测对这个人群是重要。当一个儿童被怀疑有高血压时,尤其是血压变异性较大时,必须要排除白大衣高血压,他/她应当进行家庭血压监测或ABPM,以评估实际血压水平和可能的继发性高血压,然后考虑饮食和生活方式改变。因为在不同的种族和地理区域24小时的血压值不同,故应建立日本人群的的参考值。

5.孕妇

ABPM设备可用于孕妇。每3个月的正常孕妇平均24小时血压是100/70mmH g,正常上限是130/80mmHg,在妊娠的第三个3个月血压倾向于升高。对诊断孕妇的白大衣高血压应仔细分析ABPM的资料。ABPM已部分被确立为评估合并高血

压或糖尿病的高危孕妇的一种方法,但其在既往血压正常的妇女中,诊断妊娠引起的高血压综合征的益处,至今尚未明确。

VI 特殊情况下ABPM的治疗应用

1. 概述

ABPM对详细评估日常生活中的血压,尤其是包括夜间血压的昼夜血压变异是一种极好的工具,对评价高血压的治疗也认为是有用的。通常,对在诊室持续显示高血压但ABPM显示为正常值的白大衣高血压(诊室高血压),一般不需要药物治疗。ABPM对选择适宜的降压药,和根据平均血压值及昼夜血压变化,选择服药时间,也是有用的。对即使用了几种类型的降压药,血压仍不能控制的抵抗性高血压患者,ABPM是良好的候选检查,因为他们的平均24小时血压有时并不是很高的。

表6 用于评价降压药ABPM的参数

不少患者根据诊室血压似乎得到了良好控制,但实际上24小时血压是高的,这就是所谓的“掩盖性高血压”。已经证实ABPM是有用的,因为在降压治疗启动后,靶器官损害如左室肥厚和心血管预后与24小时血压改变的关系,要比与诊室血压的关系更为密切。对降压治疗价值-效益的研究已提示,对用少数药物可控制的血压,应用ABPM监测治疗要优于根据偶测血压监测。与ABPM临床应用相关的问题,包括平均血压水平和夜间血压杓型和可重复性不够,因为体力和精神活动常常影响血压水平和变异性。医生应当知道单次ABPM测量可能不精确地评价日常生活中个体的血压。对所有高血压患者,ABPM并非总是适宜的,故最好对有良好适应症的患者才做ABPM。

2. 临床研究中的ABPM

因为ABPM是一种评价昼夜血压变异和平均血压的极好的工具,使医生能研究试验药物的作用持续时间及其对夜间血压的影响,因此,在降压药的临床研究中,ABPM被认为是有用的。虽然常常观察到安慰剂对偶测血压的影响,但对AB PM资料的影响通常是缺乏的或即使有也是小样本的。ABPM可能显示在安慰剂治疗期间血压的降低。ABPM的可重复性相当好,经重复ABPM测量获得的总的平均血压一般是稳定的。然而,当患者变得习惯于监测时,重复ABPM监测中的血压水平可能降低。当分析ABPM资料时,应考虑到这种平均影响的回归。就平均值的可重复性和稳定性而言,ABPM优于偶测血压监测,并已被证实可使医生以少量患者来评价试验药物的疗效。因为ABPM能使医生诊断白大衣高血压,他们可排除白大衣高血压患者,仅评价持续性高血压的患者,所以,认为临床研究所需要的样本量可进一步减少。因此,虽然评价降压药疗效所需患者的最少数量尚未确立,但预期ABPM可减少临床研究所需的样本量。安慰剂对照的双盲研究是评价降压药疗效最可靠的方法,但预期如果研究者采用极少受安慰剂和测量偏倚影响的ABPM,进行开放-标签的研究,也可获得可靠的结果。

3.评价降压药物的方法

当用ABPM评价降压药物疗效时,要应用各项参数包括平均24小时、白天和夜间血压。然而,最好应用有临床意义的、容易获得的参数,使之能广泛应用(表6)

(1).24小时周期或其它时间周期的平均血压

24小时周期或其它时间周期的平均血压是容易获得的参数,并最广泛得到应用。已经证实24小时血压值与高血压相关的靶器官损害和预后的关系,要比偶测血压更密切。平均白天(清醒)和夜间(睡眠)血压值,对鉴别杓型和非-杓型和评价降压药的疗效是有用的。对评价晨峰和其它重要因素也被认为是适宜的。

(2).T/P比值

降压药的作用势必随时间而变化,但在临床上应避免降压作用的突然改变。T/P比值是一项时间相关的、关于降压药作用的指标,是剂量间隔末药物最小作用(谷值)与服药后调整了安慰剂作用所测得的血压最大降低(峰值)之间的比

值。美国FDA推荐T/P比值≥50%的降压药是最好的(或可使DBP适度降低[约5mmHg]的药物T/P比值≥66%)。

(3).平滑指数

平滑指数(SI)是24小时由降压治疗引起的血压降低稳定性的指标。SI

是以治疗前或治疗过程24小时监测期间每小时的平均血压值,和由治疗引起的所有每小时的血压改变(ΔH),除以其SD,代表24小时内每小时值(SDΔH)中降压作用的弥散度。

SI=ΔH/ SDΔH。

SI较高代表更稳定的降压作用。然而,SI尚未被广泛应用,且目标值尚未确立。

(4).高压指数和血压负荷

高压指数(或高压面积)的定义是,在24小时血压曲线(mmHg × hr)中,高于参考血压(正常上限)的面积。最常用的参考值是140/90mmHg。血压负荷的定义是,高于切点的血压读数的百分比,一般认为白天用140/90mmHg、夜间用120/80mmHg作为切点是合适的。

4.不同降压药对昼夜血压变化的影响

降压药物对昼夜血压变异的影响是不同的,取决于药物作用的持续时间和作用机制、剂量次数和患者情况。在一篇关于CCB、ACEI和β-阻滞剂对昼夜血压变异性影响的汇总分析中,这些不同种类的药物可提供相似程度的降压作用,但夜间降压幅度比白天低1~3%。长效CCB具有持续24小时的降压作用,不影响昼夜血压节律。RAS抑制剂如ACIE和ARB的降压作用即使在夜间也是显著的,而且在相对低血压的患者也被观察到。Β-阻滞剂并不象CCB那样依赖血浓度,它可引起明显的清晨血压降低。

因为由α受体介导的交感神经活性具有升高清晨血压的作用,故α-阻滞剂可有效抑制它。虽然α-阻滞剂并不明显降低夜间血压,但可降低非杓型及反杓型的夜间血压。虽然认为利尿剂仅以缓慢而温和地影响昼夜血压变异来发挥其降压力作用,但利尿剂可降低盐敏感性非-杓型的夜间血压,并将非-杓型转变为杓型。

已经报道睡前服用降压药,对达到持续24小时的有效降压效果,要比清晨服用更有效。对抵抗性高血压患者,已经观察到在睡前至少服一种药物的患者,与清晨服一次药物的患者相比,24小时尤其是夜间血压明显降低,应用这一治疗方案还使非-杓型的发生率减少。

5.降压药对ABPM的影响

(1).白大衣高血压和持续性高血压

降压药的作用一般对高血压患者更显著,而对正常血压个体则较温和。在用ABPM降压疗效的临床研究中,在24小时血压正常的白大衣高血压患者,与持续性高血压患者相比,24小时的血压降低幅度较小。降压效果与基线血压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类的降压药物中有些不同。服用CCB的患者,在基线血压较高的患者中,24小时血压降低幅度较大,而服用ACEI的患者中没有见到这样的关系。同样,在基线白天SBP ≥120mmHg的患者中,观察到了CCB和β-阻滞剂的降压作用,而在基线值较高的患者中效果更突出。ACEI的降压效果甚至在基线白天S BP较低的患者也可见到,治疗期间血压降低幅度与基线血压之间没有那么明显的关系。

(2).杓型与非-杓型

降压药物对高血压患者白天和夜间血压的影响不同,取决于基线时的昼夜血压变异。在显示夜间血压降低的杓型中,各种降压药都可降低白天和夜间血压,而对白天血压效果更显著。另一方面,在夜间血压没有明显降低的非-杓型中,降压治疗可降低白天的血压,且夜间血压降低幅度与白天相似,比在杓型所见效果更好。

6.ABPM在采用非药物降压治疗的患者中的应用

因为ABPM可提供可靠的平均值,并能检出相对小的血压变化,故它也适用于评价非药物降压治疗(生活方式改变)的效果。非药物策略的不同,就质量和数量而言,可以不同的方式影响24小时血压和昼夜血压变异。肥胖者减轻体重可降低24小时血压,白天和夜间血压降低幅度相似。规律运动也降低ABPM的血压。已经报道很多盐敏感性高血压是非-杓型的,对这一患者群体限盐降低夜间血压比白天血压更显著,并能使昼夜血压变异正常化。一些研究报道了钾、镁和钙镁降低24小时、白天和夜间血压的作用,明显而温和地降低SBP 2~4mmHg

和DBP1 ~2mmHg。补钙的效果不明显。限酒的作用在不同种族和个体间变化较大。在日本,限酒可降低偶测血压,但对平均24小时血压没有引起任何显著的效果。饮酒可引起夜间血压降低而白天血压升高。限酒则带来相反的作用。戒烟对夜间血压的影响是轻度的,但如果不伴有体重增加,预期戒烟可降低白天和2 4小时血压。

VII 国民健康保险覆盖和ABPM的价格-效益

在2008年4月,根据国内和外国证实ABPM对脑和心血管并发症发生的有利的预测作用,优于偶测血压的证据,和如Ohasama 研究描述的ABPM具有极好的价格-效益比,ABPM以2 000日元的国民健康保险的价格,作为一个程序受到国民健康保险的支持。

参考文献(略)

动态血压运用的临床意义

动态血压运用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动态血压 使用动态血压记录仪测定一个人昼夜24h内,每间隔一定时间内的血压值称为动态血压(ABPM)。动态血压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心率以及它们的最高值和最低值、大于或等于21.3/12.6kPa(160/95mmHg)和(或)18.7/12.0kPa(140/90mmHg)百分数等项目。近10年来,24h动态血压监测已在全世界范围内广为应用。成为临床高血压病诊断和指导评价降压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 1 ABPM的3种检测方法[1~3] 1.1 柯氏音法柯氏音法(Korotkoff-Souna Method )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无创伤性检测手段,其原理是利用充气袖带压迫动脉血管,随着袖带压力的下降。动脉血管呈完全阻闭-渐开-全开的变化过程,通过辨别动脉血流受阻过程中的过流声音及相应的压力点来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 1.2 振荡法振荡法(oscillametric method)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新方法。此法也需要用袖带阻断动脉血流,但在放气过程中,不是检测柯氏音,而是检测袖带内气体的振荡波。这些振荡波起源于血管壁的搏动,理论计算和实践均证明此振荡波与动脉收缩

压、平均压及舒张压有一定函数关系。 1.3 动脉传递时间法(无袖带式)所谓动脉传递时间是指心脏收缩(ECG检出QRS波)与某一分支动脉血管上测量到脉搏之间的时间差,此法是基于流体力学中管网内压力的传递速度与各点压力之间存在某种函数关系的原理,将收缩压与脉搏传递时间建立一组相关公式,鉴于人体内影响脉搏传递速度的因素较多,因此容易引起测量结果的误差。 目前,市场上有的动态血压记录仪同时采用柯氏音法和振荡法,以补充各自不足。 2 动态血压与偶测血压相比有如下优点[4~6] (1)去除了偶测血压的偶然性,避免了情绪、运动、进食、吸烟、饮酒等因素影响血压,较为客观真实地反映血压情况。(2)动态血压可获知更多的血压数据,能实际反映血压在全天内的变化规律。(3)对早期无症状的轻度高血压或临界高血压患者,提高了检出率并可得到及时治疗。(4)动态血压可指导药物治疗。在许多情况下可用来测定药物治疗效果,帮助选择药物,调整剂量与给药时间。(5)判断高血压病人有无靶器官损害。有心肌肥厚、眼底动态血管病变或肾功能改变的高血压病人,其日夜之间的差值较小。(6)预测一天内心脑血管疾病

动态血压监测的正常值

动态血压监测的正常值 目前尚无统一公认的动态血压检测正常值标准。根据国内有关文献推荐以下指标作为动态血压的正常参照标准,即: 一、①24小时动态血压均值<130/80mmHg;②日间动态血压均值< 135/85mmHg;③夜间动态血压均值<125/75mmHg;④24小时动态血压值< 135/85mmHg;⑤白昼动态血压值<140/90mmHg;⑥夜间动态血压值<125/75mmHg 二、血压昼夜节律和变异性 通常人类在一天内不同时段血压呈规律性变化,呈明显的昼夜(或醒/睡周期)模式。动态血压的昼夜节律即血压的昼夜变异。正常人血压在0∶00-3∶00处于最低谷,以后呈上升倾向,早晨起床活动后迅速上升,约在上午8∶00-10∶00时达到高峰(第1峰);白天基本处于相对较高水平,在下午16∶00-18∶00时可再次轻度升高(第2峰);从18∶00起开始缓慢下降。故动态血压曲线常呈“双峰单谷”。但有部分表现为“双峰双谷”(12∶00-14∶00时呈现午间谷)者,估计与睡眠习惯有关。这种昼夜变异对适应机体的活动、保护心脑血管起着重要作用。 平均白昼和夜间血压应该不同,夜间血压下降率应≥10%(计算方法为日间血压均值减去夜间血压均值,而后除以日间血压均值)。夜间比白昼血压下降在10%--20%之间,称为血压昼夜节律勺形改变(即昼夜节律正常); ﹤10%称为非勺形改变(即昼夜节律减弱或消失);﹥20%称为极度勺形(或深勺形)改变,指夜间血压过度下降。 三、血压负荷指收缩压和舒张压读数分别超过正常范围的次数的百分率。一般认为血压负荷值>40%,称为血压负荷值增高,夜间>50%。 四、血压的变异性即血压的波动性,常指一定时间内的血压波动程度,通过血压变异系数这一指标来反映。采用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所得的标准差除以均值,可以分别求出不同时间阶段的血压变异系数。一般24小时血压变异>白天血压变异>夜间血压变异;收缩压变异>舒张压变异。 五、在计算各种参数和绘制图表之前,医生应对个别可信度较差的原始数据进行舍弃。舍弃的标准一般为:收缩压>260mmHg或<70mmHg;舒张压>150mmHg,或<40mmHg;脉压>150mmHg,或<20mmHg。

SJ99D无创血压计动态检定仪操作规程

SJ99D无创血压计动态检定仪操作规程 仪器简介: SJ99D无创血压计动态检定仪是一种应用于示波法无创血压监护仪的多用途 检测仪器。SJ99D能提供动态血压模拟,静态校准,自动泄漏测试,以及过压释放检测。可用于检验多种不同血压监护仪的性能指标。SJ99D可提供450mmHg(60kPa)的压力值用于自动泄漏测试、过压测试和压力源模拟。 广泛应用于计量、医院、研究院、高校实验室,用于血压计校验,也可用于精密压力表,一般压力表等校验。 1、目的: 为了规范SJ99D无创血压计动态检定仪的操作程序,保证正确使用仪器,保证检测工作的顺利进行和设备安全。为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和量值的准确可靠,保障广大人民的身体健康,以有效的措施来控制影响检测质量的各种因素,确保检测质量,为客户提供可靠数据,出具符合国家标准、准确无误的证书,制定本作业指导书。 2、适用范围 血压计、血压表、无创自动测量血压计的血压测量。 3、主要技术指标: 静态压力测量: 压力发生范围:(0-60) kPa[(0-450)mmHg] 压力测量范围:(0-60) kPa[(0-450)mmHg] 准确等级:0.1级,0.05级 0.1级分辨率: 0.01 kPa(0.1mmHg) 0.05级分辨率: 0.001 kPa(0.01mmHg) 控压稳定度:0.05%F.S 动态血压模拟:

成人模式:收缩压:(6.7~34.0)kPa[(50~255)mmHg] 舒张压:(4.0~26.0)kPa[(30~195)mmHg] 新生儿模式:收缩压:(4.0~16.0)kPa[(30~120)mmHg] 舒张压:(1.3~13.3)kPa[(10~100)mmHg] 血压示值重复性:不大于0.3kPa(2mmHg) 心率范围: (30-250) 次/min 脉搏容积达到2.4cc时200BPM 脉搏容积达到1.2cc时250BPM 心率准确度:±(1%R.D+1)(30~200)次/min 脉搏量:(0.1-2.4)CC 增量:0.1CC 显示单位:kPa, mmHg, cmH20, inH2O及PSI (用户可选择) 尺寸:270mm×220mm×100mm 重量:5KG 4、操作规程: 4.1. 检查外观是否受损。 4.2. 开机及预热:接通标准器电源按下电源开关键开启仪器,开机后仪器进行自检。 4.3. 系统进入主界面,切换所检测项目模式。 4.3.1血压模拟:对血压示值重复性进行检测。 4.3.2单项测量:产生标准压力,对示值误差、气密性、放气速率、灵敏度进行鉴定。 4.3.3自动测量:静态压力示值误差、系统气密性、自动放气速率(听诊法压力计)、灵敏度(压力表)、动态血压模拟进鉴定。先设定好所需鉴定参数,点击开始,记录数据即可。 4.3.4系统设置:包括对压力校准、量程、检测模式、密码等设置,也可对系统进行管理、参数进行查询。 4.4. 关机:监测完毕后,按下开关机键关机。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动态监控操作规程通用版

操作规程编号:YTO-FS-PD800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动态监控操作规程 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动态监控操作规 程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操作规程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防止和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安全保障措施,确保运输任务完成,科学化地管理车辆,根据相关规定所有危险品运输车辆必须配备车载GPS设备。通过GPS定位对车辆运行过程位置、速度、方向、形势线路、运行轨迹、规范行驶等实施安全运行监控,从而规范车辆运行,规避风险,实现生产运行过程的受控管理,有效制止违章行车和预防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现根据公司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监控原则与适应范围 1、车辆GPS监控要做到实时记录和传输车辆所在位置、行驶路线、行驶速度灯,具有定位、监控、记录、警示、指挥调度、营运管理、信息、网络、通讯灯综合功能的汽车行驶记录监控管理系统。 2、公司所有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都必须按国家相关规定配备车载GPS设备和必要的通讯工具。

动态血压使用步骤

TM-2430动态血压使用步骤 1、TM-2430记录盒准备 检查记录盒电池是否充足,如显示“B”,应及时更换电池,按照正确极向装好电池,打开电池旁边的开关(ON),盖上后盖。注意:新旧电池不得混合使用!建议每测量两到三位患者后,更换一次电池。 2、连接电脑与记录盒 小心取下保护数据口的橡皮盖,将数据线圆头插入数据盒的数据口,听到“吡”提示声,记录盒显示“- - - -”,表示记录盒已与电脑连接完毕。 3、设置血压记录盒 在桌面上打开动态血压分析软件,在软件菜单中,打开“记录盒”、“设置”,设置血压测量间隔 ①血压测量的间隔(根据医院要求)07:00 - 22:00 30分钟一次 22:00 - 07:00 1小时一次 ②点击OK,软件会提问是否删除记录盒数据,是否按当前时间设置,均点击Yes (请确保使用软件的电脑上的时间设置正确) ③记录盒设置完毕后,马上断开记录盒与数据线的连接,盖好橡皮盖。记录盒准备完毕,显示当前时间。 4、为测量者佩戴血压计监测盒子 将袖套一端穿过钢环形成一个圆环。 触摸到肱肌动脉。 将袖套直接贴在皮肤上,使黄色标记直接位于肱肌动脉上,距离胳膊内肘和袖套下端约

1英寸。 缠绕袖套,使钢环保留在滑动范围内,保持平整不下滑,但同时应有两个指头的空隙。 将空气软管从患者肩膀绕过,用胶带固定在患者身上。 装好腰带和携带包。 调整好腰带的位置,当患者佩戴左(右)袖套时, 使携带包位于患者的右(左)侧。 将空气软管连接到空气插口。 将记录盒放入携带包。 测量中不要干扰袖套或空气软管,因为记录盒会测量到非常细小的压力变化。 5、开始测量 按下并保持按下3秒钟,然后“A”显示,记录盒根据内部时钟和自动测量参数开始自动测量。 量。结果显示并储存在内存中。 6、测量结束后, 一定要按下黑色AUTO ON/OFF按钮,记录盒显示“A”,才会自动测量血压 7、数据传输 用数据线将电脑与记录盒连接起来,记录盒发出“嘀”一声,并显示 点击记录盒-获取数据-填写患者姓名-保存数据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动态监控操作规程(新编版)

( 操作规程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动态监控操 作规程(新编版) Safety operating procedures refer to documents describing all aspects of work steps and operating procedures that comply with production safety laws and regulations.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动态监控操作规程(新 编版) 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防止和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安全保障措施,确保运输任务完成,科学化地管理车辆,根据相关规定所有危险品运输车辆必须配备车载GPS 设备。通过GPS定位对车辆运行过程位置、速度、方向、形势线路、运行轨迹、规范行驶等实施安全运行监控,从而规范车辆运行,规避风险,实现生产运行过程的受控管理,有效制止违章行车和预防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现根据公司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一、监控原则与适应范围 1、车辆GPS监控要做到实时记录和传输车辆所在位置、行驶路线、行驶速度灯,具有定位、监控、记录、警示、指挥调度、营运管理、信息、网络、通讯灯综合功能的汽车行驶记录监控管理系统。

2、公司所有危险货物运输车辆都必须按国家相关规定配备车载GPS设备和必要的通讯工具。 3、凡公司车辆安装了车辆GPS车载终端的车辆,均应遵守本制度规定。 二、监控员和驾驶员职责 (一)监控员职责 1、负责统一管理公司车辆GPS监控管理平台,负责平台正常使用及维护,保证监控平台运转正常。 2、监控公司车辆的运行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对监控中发现的违章车辆驾驶员进行处罚处理,并做好相关记录。 3、监控平台由专人操作,无关人员不得随意操作。 4、教育从业人员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使从业人员认识运用车辆GPS监控管理系统对运输安全生产的重要性,自觉接受公司的跟踪监控。 (二)驾驶员职责 1、确保GPS车载终端处于开机状态,严禁人为破坏车载终端的

动态血压监测注意事项

建筑 动态血压监测的注意事项 多年来,使用血压计临时测血压是高血压诊断和观察疗效的主要手段。但这样的随测血压值不能可靠地反应血压的波动和活动状态下的情况。 1966年,Bevan首先采用便携式血压记录仪测定 24小时血压。 以后随着仪器的不断改进, 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近年来已逐渐应用到临床和高血压的防治工作中。 动态血压( ABPM)的监测方法 直接法(损伤性):采用导管插入肱动脉,需使用便携式微量泵持续输入肝素生理盐水。间接法(无损伤性):采用上臂袖带间隙性自动充气加压,然后拾取气囊内的压力波信号。本院现采用此种方法。 ABPM记录方法 间接法袖带充气加压方式 间接法:每 15-30分钟测定的 24小时血压平均值与直接法相关性好,而且安全方便。 间接 ABPM的局限性 不能获得 24小时的全部资料 自动加压测量时身体要尽量保持安静。 剧烈活动或运动时测压,由于袖带的移动或肌肉紧张可导致较大误差。 睡眠时,上臂位置的变化或被躯干压迫可影响血压读数的可信赖度。 ABPM舍弃标准 : AND公司标准):由于 ABPM的局限性,有少数血压读数可信度差,应予舍弃(美国 收缩压:> 260mmHg或<70mmHg。 舒张压:> 150mmHg或<40mmHg。 脉压:> 150mmHg或<20mmHg。 被舍弃的血压读数约占全部读数的 10~15%。 ABPM正常参照值 : 24小时血压平均值:< 125/80mmHg。 白昼血压平均值< 135/85mmHg。 夜间血压平均值< 115/70mmHg。 血压负荷< 10%。 *血压负荷是 24小时内收缩压或舒张压超过正常( 140/90mmHg)的百分率。 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 1 1.夜间低下型: 在夜间睡眠时血压有明显的下降 可见到血压平稳期和自发波动期 通常见于正常生活的健康人及大多数轻、中度高血压者 随着年龄的增长, 24小时血压波动幅度变小。 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 2 2.全日型 血压昼夜波动节律不明显或消失 多见于重症高血压或伴有心、脑、肾明显收缩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和严重失眠者。 24小时血压波动类型 3 3.夜间血压上升型

车辆动态监控操作规程

车辆动态监控操作规程 行车动态监控是维护道路旅客运输安全、降低安全隐患的一种重要的技术手段。为全面落实企业安全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安全生产工作,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充分认识实施动态监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和完善客运车辆动态监管长效机制,构建客运车辆动态监管体制,有效保障了客运车辆的安全行驶,预防和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特制本规程。 1.GPS 监控管理操作规程 1.1通过 GPS 监控平台及时发送道路交通事故通报和安全提示,根据道路状况、气候变化及时发送预警信息。 1.2GPS 限速设置实行分段限速,其中山区道路不得超过 60 公里/小时,高速公路不超过 100 公里/小时。 1.3监控车辆行驶中如发生异常停车、超速行驶、疲劳驾驶、逆向行驶等违法、违规行为时,GPS 监控员要通过监控平台及时给予警告和纠正,做好监控记录,并事后进行处理。 1.4监控车辆平台不在线、运行情况异常、收班情况异常时,GPS 监控员要及时追查原因,查明原因后逐级向上级汇报,并做好记录,如发现系平台损坏应按规定及时报修并监督维修过程。 1.5监控车辆未按规定线路、班次、时间行驶时,GPS 监控员要及时发现,并与车站客运科或公司经营发展科取得联系,通

报情况,查明原因。对未经许可不按规定线路运行或擅自绕行、私自包车、私自加班等私拉乱跑行为,要给予警告和纠正,做好监控记录,及时向部门责任人或分管领导报告,分管领导要责成经营发展科制定处理方案,事后严肃处理。 1.6凡因气候条件恶劣或车辆抛锚或发生道路事故或交通堵塞等造成道路通行不畅车辆滞留,夜间 22 点至日 6 点期间仍然在山区三级(含三级)以下公路上行驶的车辆,作为重点监控,GPS 监控人员要采取预见性措施,通过 GPS 监控平台发信息或打电话:一是要及时提醒、提示驾驶员夜间行车的危险性;二是要制止夜间 22 点至次日 6 点期间在三级以下(含三级)山区公路运行的违规行为;三是告诫驾驶员安顿好旅客选择最近的安全地点停车休息,防止发生安全事故;四是要将未能在正常时间内到站的车辆到站时间要电话通告相关车站,以便车站作出班次调整或安排其他驾驶员临时顶班上岗或停班;五是要做好相关记录,并向部门负责人或分管领导汇报。 1.7凡因停电或者网络中断或客观原因致使 GPS 平台不能登陆时,GPS 监控员要及时向集团公司监控中心报告,并与省运管局 GPS 平台监控中心管理人员联系及时处理,同时通过电话查询车辆运行动态,做好相关记录记载。 1.8夜间值班人员每日对车辆违规数据进行统计,填写《GPS 监控系统违法(规)车辆日报表》,白天值班人员要进行认真复核,复核无误后按趟次及时进行处理。

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高血压是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是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夹层动脉瘤等严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最主要危险因素,其对生命健康造成的危害巨大。根据最新调查统计数据,我国目前有2.7亿高血压患者,血压得到有效控制者仅占13.8%,血压全面达标者的比例更低。测量血压是诊断高血压并进行有效管理的必需手段。目前除了可以在医院由医生、护士进行“诊室血压测量”之外,“诊室外血压测量”尤其是动态血压监测,正在高血压管理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 2015年9月20日,《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发布会在北京国际会议中心成功举办。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吴兆苏教授、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王继光教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孙宁玲教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心血管病医院陈伟伟教授出席了发布会。会上,王继光教授介绍了共识制定背景和主要内容。四位专家就动态血压监测的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本共识主要就以下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的四个问题达成了专家共识:动态血压计的选择与监测要求;动态血压监测的应用与适应证;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判定与意义;动态血压监测的临床应用与对策。 在动态血压计的选择与监测要求方面,共识建议必需选择按照国家标准进行过独立临床验证的动态血压监测仪器;必需选择大小合适的袖带;监测时间必需达到24小时或以上,通常白天20分钟测量一次,晚上30分钟测量一次。 动态血压测量的对象,既包括怀疑高血压需明确诊断者,识别出白大衣高血压和隐蔽性高血压,也包括已经接受降压治疗的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疗效评估,识别出白大衣性未控制高血压与隐蔽性未控制高血压。动态血压监测还有助于清晨高血压、夜间高血压这些特殊时段的隐蔽性高血压的诊断。 动态血压监测的结果判定主要依靠24小时、日间、夜间的平均值。如果24小时血压≥130/80mmHg,日间血压≥135/85mmHg,或夜间血压≥120/70mmHg,则可诊断高血压。通过和诊室血压进行对比,可识别出那些动态血压正常而诊室血压升高(≥140/90mmHg)的白大衣高血压,动态血压升高而诊室血压正常的(<140/90mmHg)的隐蔽性高血压。如果清晨起床后2小时以内所有血压读数平均值≥135/85mmHg,则可诊断为清晨高血压。 为了更加规范地开展动态血压监测,建立了基于云平台、互联网的动态血压监测技术支持系统,可以依托高血压专业机构,完成监测报告的解读与判断。 动态血压监测的一个常见误区是,担心夜间测量血压过程中因为反复充放气导致血压测量不准确。这样的充放气的确会因压迫上肢而有不适感,影响睡眠质量,但只要不起床活动,对血压测量的准确性影响很小,不影响结果的判断。

动态血压监测中国专家共识

动态血压监测临床应用中国专家共识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病,是脑卒中、心力衰竭、心肌梗死、肾功能不全等严重疾病最重要的危险因素1。根据2002年第四次全国营养与健康调查,我国≥18岁成年人高血压患病率为18.8%,其中≥60岁老年人患病率高达49.1%2。目前,我国≥18岁人口>11亿≥60岁人口>2亿,根据《中国心血管病报告2014》的数据显示,我国高血压患者已近3亿。如果能够及时诊断,并使用各种类型的降压药物进行降压治疗,可有效控制血压,降低各种心脑血管并发症的发生率。 但因高血压患者人数庞大,需要更多依靠创新科技,才能管理好高血压,减少其所承受的巨大心血管风险。 动态血压监测是高血压诊断技术发展史上的重大创新。它可测量一个人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既可测量轻、中度体力活动状态下的血压,也可测量睡眠过程中的血压,因而可更准确、更全面地反映一个人的血压整体情况,发现“隐蔽性高血压”56,包括单纯夜间高血压-8。动态血压监测由血压测量仪自动完成,因而还可避免“白大衣现象”。如进行一个昼夜24h的动态血压监测,还可了解血压的变化趋势,包括血压在夜间的下降情况-8;在晨起时的升高情况9;及个昼夜中血压的总体变异情况10。因此,动态血压监测已成为高血压管理不可或缺的检测手段,用于高血压的识别与诊断;用于评估心脑血管风险;用于评估降压治疗的效果56。目前,英国1及加拿大口12高血压管理指南明确建议,诊室血压在1、2级高血压范围内即收缩压140~179舒张压90~109mmHg(1mmHg 0.133kPa),应进行诊室外血压测量对高血压进行确首选动态血压监测,若动态血压监测的白天血压 Hg,则可诊断高血压 无创的动态血压监测进入临床应用已超过 年13,在我国也已超过20年14。在这20多年时间里,我国动态血压监测从无到有,从粗放到精细,在高血压诊治管理中发挥日益重要的作用。临床医生开始根据动态血压监测诊治高血压,高血压患者也开始主动要求进行动态血压监测。但在其临床应用过程中,仍存在一些突出的问题。首先,使用不够规范,包括监测对象选择不合适,或监测仪器设置不合理;其次,不能正确解释监测结果,导致信息使用不恰当或不充分;还有,对现有动态血压监测技术存在的一些问题,比如夜间睡眠期间测量血压时干扰睡眠是否会影响测量准确性等,还无一致意见。这些都严重制约和影响了动态血压监测的健康发展与广泛开展。因此,亟需就这些问题进行广泛、深入讨论,达成共识,形成规范 动态血压计的选择与监测要求 要获得真实的动态血压监测结果需要从正确选择血压计及正确制定监测方案开始。然后,根据相关指南等指导性文件以及临床研究证据所确定的血压指标及其判别标准,对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做出判断 动态血压计:选择动态血压计的基本原则是,选择按照国际标准方案如欧洲高血压学会国际方案等15进行过独立临床验证( validation)的动态血压计,即选择验证过的型号;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还要定期进行校准 ),以确保每台血压计在每个时间段的准确高血压并发症为研究目标的前瞻性临床研究证据大多来自使用“示波法上臂式袖带动态血压计因此,在得到相应的临床研究证据之前,其他类型的动态血压计不推荐使用 新型的动态血压计增加了安全保护装置,比如袖带安装了排气装置,增强了使用的安全性。有些动态血压计则增加了肱动脉血压之外的心血管检测项比如,中心动脉血压、脉搏波增强指数或脉搏波传导速度等1;或增加了其他检测指标,比如血氧饱和度等。这些附加功能在选择血压计时具有参考意义 监测方法:应选择大小合适的袖带,和诊室血压测量一样,大部分成年人通常选择标准袖带;如果肥胖上臂臂围较大,应选择大袖带;相反,如果臂围较小,则应选择小袖带。监测前,应先测量

车辆动态监控操作规程(2021)

车辆动态监控操作规程(2021) The safety operation procedure is a very detailed operation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in the form of work flow, and each action is described in words.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835

车辆动态监控操作规程(2021) 为有效实施对车辆动态监控,消除安全隐患,特制定本制度。 一、系统登陆: 1、双击桌面上的图标或者打开“开始”→“程序”,进入监控系统双击即可启动。 2、在服务器名上输入本地服务器的地址,输入完后,请检查您输入的服务器名、数据库名、用户名称和连接密码是否正确,单击“确定”系统连接数据库成功。 二、开启前检查准备: 1、班前准备 上班前值机员应对各类报表及当班情况进行检查询问,对当班重点问题及当前处理异常做全面了解,并检查系统运行正常。 2、交接班

监控员应提前半个小时岗位交接班,在交接班时,当班人员应将本班系统存在的问题向接班人认真交代清楚,并对遗留问题处理情况进行记录汇报,使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处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三、班中要求: 1、文明作业 衣冠整洁,随身携带上岗证,文明用语,接听外线来电用普通话,态度和善,待人友好。 2、检查线路运行情况 接班后认真检查各种线路连接情况,要保持线路连接牢固,发现线路连接问题立即通知有关人员进行处理。 四、认真履行岗位职责: 1、认真学习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文件规定,会处理日常故障,并负责打印规定的报表。 2、必须严格执行手上交接班制度和填报签名制度。 3、上班时间严禁干与工作无关的事,严禁脱岗、假报、瞒报、不报、漏报。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

动态血压报告解读 钟栩1滕政杰2王纪3寇宗莉4蒙占权5卢玉俊6 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心血管科 血压作为重要的生理参数之一,随着机体的生理节奏或外界环境的变化呈明显的波动性,这种现象称为血压的变异性(blood pressure variability,BPV)。原发性高血压主要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力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目前大量的研究发现,血压变异性与高血压靶器官损害有相关性(1)动态血压监测(ambulatory blood pressure monitoring,ABPM)可反映不同生理节律和外界环境时的血压变化,无测量者偏差及“白大衣”现象,可全面、详尽地观察一天中血压的动态变化(2,3)。因此,采用动态血压检测技术可较好地反映血压的变异性,为临床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提供重要依据。 临床常用的ABPM参数有平均血压、夜间血压下降率、血压变异系数、血压负荷、动态脉压、趋势图、最高血压值、最低血压值、曲线下面积、动态心率、谷/峰值和平滑指数等。 一. 监测方法: 以美国 Welch Allyn 无创性携带式动态血压检测仪为例:袖带绑于受试者左上臂,自动充气测量收缩压、舒压,并同时记录心率的变化。设08: 00- 23: 00 为日间,23:00 - 08: 00 为夜间。白昼为每15min 、夜间每30min测量一次血压,监测期间正常活动,每小时区间有效读数无缺漏,符合有效血压读数标准: 收缩压 70-260mmHg, 舒压40-150mmHg, 脉压20-150mmHg(4)。有效测量血压>90% , 排除心房颤动者。 二. 动态血压正常参考标准: 根据最新2010年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修订版)建议,“使用符合国际标准(BHS 和AAMI)的检测仪,动态血压的国正常参考标准: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白昼平均值<135/85mmHg,夜间平均值<120/70mmHg,正常情况下,夜间血压值比白昼血压均值低10-20%”。目前动态血压的正常参考值全世界尚无一个统一的衡量标准。 三. 分析参数及其临床意义: 1 .24h平均收缩压( 24h- sBP) 与舒压( 24h-dBP);白昼平均收缩压( d-sBP) 与

动态血压操作流程

动态血压操作流程(ABPM50) 开关或返回手动测量菜单或确定、上下或左右 1.取出动态血压记录盒,安装两节电池(五号南孚电池),电池是 一次性使用。 2.开机,观察记录盒显示是否正常。 3.将袖带捆绑于病人手臂上,按键,手动测量一次,检测机器及袖 带是否正常。 4.启动:按下键,进入菜单,、键选择动态血压选项,移动到“动 态血压开关”点击确定,再左右键变换“结束”为“开始”,再次确定后弹出当前用户动态血压提示信息进入动态血压模式,开始动态血压监护。 5.将记录盒装入皮套中,病人即可离开,告之24小时后取盒子。 6.24小时后,病人回来,取下记录盒 7.结束:长按键,弹出退出动态血压提示界面,退出动态血压。 8.用数据线连接电脑和动态血压记录盒。 9.打开软件,点击菜单栏中下载数据项。 10.下载完毕后,点击打开数据,双击动态血压文件夹,找到下载 的病人数据,点击确认。 11.点击下拉菜单中编辑(病人数据)项,填写病人信息,确定后退 出。

12.点击下拉菜单中编辑(血压数据)项,观察24小时测量数据。 13.点击菜单栏中报告项,完成报告打印。 注:按下键,进入菜单,系统设置,、键选择动态血压设置选项,可以设定测量间隔,即动态血压模式下自动启动测量的时间间隔。 自己安装软件请注意: 【安装位置】尽量安装在除C盘以外的硬盘上。 【驱动程序】软件安装完后,用数据线将电脑与血压记录盒相连,电脑桌面会弹出一个添加硬件的提示,然后根据提示完成硬件驱动的安装(Win7操作系统会自动安装)。 【报告配置】打开软件,点击下拉菜单中的报告(报告配置),再点击编辑报告{报告文件名称填写:动态血压报告单;医院名称填写:XX 医院动态血压报告;下面报告单的种类选择:(建议勾选)摘要统计页~动态血压总结页~条状图页~测量数据页,最后点击确定}。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动态监控操作规程标准范本

操作规程编号:LX-FS-A84655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动态监控操作规 程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The Operation Standards Are Restricted, And Relevant Personnel Are Required To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s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Can Reach The Specified Standards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危险货物运输车辆动态监控操作规 程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操作规程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既定操作标准、规范进行约束,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为加强安全生产监督,防止和减少交通事故,保障他人和自己的生命、财产安全,强化安全保障措施,确保运输任务完成,科学化地管理车辆,根据相关规定所有危险品运输车辆必须配备车载GPS设备。通过GPS定位对车辆运行过程位置、速度、方向、形势线路、运行轨迹、规范行驶等实施安全运行监控,从而规范车辆运行,规避风险,实现生产运行过程的受控管理,有效制止违章行车和预防控制交通事故的发生。现根据公司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制度;

车辆动态监控人员操作规程

车辆动态监控人员操作规程 为有效实施对车辆动态监控,消除安全隐患,特制定如下操作规程。 (一)系统登陆连接数据库成功后,检查系统运行是否正常。 (二)交接班时,当班人员应将本班系统存在的问题及监控发 现的违章向接班人认真交代清楚,并对遗留问题处理情况进行记录并交结,使问题能够及时得到处理,保证系统正常运行。 (三)文明作业,接听外线来电用普通话,态度和善,待人友 好。上班时间严禁做与工作无关的事,严禁脱岗。 (四)监控管理人员操作要求 1.监控人员负责对营运车辆全程全时监控,及时对超速报警、 疲劳驾驶、紧急报警等信息,通过短信、电话等手段,提醒、警示和告知,并做好记录。 2.监控人员每天都应对所有车辆运行情况进行查看,并做好记录。应对该在线而未在线的车辆,做好询问和落实,并对特殊情况及时汇报领导。 3.每天根据日常记录统计汇总超速、疲劳等违章情况,填写《超速、疲劳驾驶统计表》,并对违章情况落实处理。 4.每天排查车辆在线情况,对上传不正常或运行车辆连续10分钟未收到回传信息的车辆应落实具体情况并做好记录。 5.加强夜间运行车辆监控,对夜间运行的车辆每间隔1至2个小时发送一次内容为安全和中途休息的提示信息,并将发送的时间和信息内容填写至《夜间运行车辆重点监控记录》。 6.收到并确认特殊天气信息和封路、拥堵、限行、断路等道路消息后,及时向营运驾驶人发送信息并进行安全提示。提示时间及内容填写至《GPS监控分中心车辆行驶巡查记录》; 7.接报紧急警信息,应立即与车辆联系并通过驾驶员语气等确认报警信息,报警情况属实的,立即向分管领导和主任汇报,并作出相应部署与安排。 8.对重点车辆(长途、加班包车、旅游、卧铺客车等认为应重点管理的)卫星定位监控情况进行抽查,通过历史轨迹回放,查看运行是否正常,并做好相关记录。 9.对超速报警信息连续超过三次和超速超过30%的车辆,异常停车、不按规定行驶、逆行行驶、疲劳驾驶指令发出后没有改正的,填写跟踪处置记录,并进行跟踪处置。 10.在车辆发车前对车辆进行技术检验的同时,做好卫星定位车载终端设备的例检工作,检车设备工作状态、信号接收传递情况(显示屏应显示通讯和定位符号,时间显示与实际相符)、驾驶人使用情况(是否有遮挡天线、私自设开关),登记设备故障,对于出现问题的车辆不予签章,及时与设备负责人联系进行维修。 11.每月对车载设备进行一次全面巡查,巡查情况填写巡查记录。对存有问题及时进行处置。 (五)驾驶人操作要求 1.驾驶人应正确使用、维护卫星定位系统车载终端。 2.驾乘人员在车辆运行中要及时接收显示屏上的信息,接到警示信息后,必须立即纠正违章行为,按照下达的调度指令进行作业。当发现车载监控终端出现故障、语音盒不响等问题时,应及时报告单位监控管理人员。车载终端的连线不

动态血压监测问题解答

我们平时测量血压时,病人必须坐在椅子上,或是躺在床上,而且测得的血压只是心脏收缩一次的血压,不能反映病人在一天24小时生活中的真实血压。因此,医生往往会建议患者做动态血压监测。 什么是动态血压监测动态血压监测一般进行24小时,所以又被称为“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但这不是意味着要连续监测24小时的血压。因为一天24小时中,心脏大约要收缩10万次以上,每次收缩都产生一次血压,我们还没有办法把这些血压值都记录下来。动态血压监测是每隔30分钟测量一次,共48次,这样可以大致了解一天之中的血压变动情况。根据大量高血压病人和血压正常人的测量结果,我们有了一天24小时的血压曲线。大多数血压正常者的血压在早晨起床后逐渐升高,2~3小时后达到最高,是第一高峰;以后逐渐降低,到傍晚18时左右是第二高峰,较第一高峰低一些;以后再逐渐降低,在半夜(24~2时)最低,是“谷”。也就是说,表现为2峰1谷,形状像“杓”。有少数人第二高峰高于早晨第一高峰。高血压病人的血压曲线与血压正常者相仿,但水平较高。 动态血压监测必须用专门的仪器动态血压监测所用的仪器,其测量原理与电子血压计相仿。不同的是,用电子血压计测量时,需要我们按血压计的按钮;测得的血压值会显示在血压计的液晶屏幕上。动态血压监测时,医务人员把仪器和充气袖带给你安装好以后,它会自动充气和测压,并把血压和脉率储存在仪器里。测量完毕,医务人员把储存血压数据的仪器放在专门设备上,就能把数据打印出来。 为什么要监测动态血压我曾遇到一位病人,说自己在半夜里血压很高。我问他是怎么知道的,他说夜里睡觉不好,起床自己测量血压得知的。半夜睡觉时血压应该是最低的,像他那样睡觉不好,起床测量血压,不能反映半夜睡觉时的血压。有的人在医务人员给他测量血压时比较紧张,血压较高;平时不紧张时血压不高。上述情况就必须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另外,在观察降压药的降压效果以及降压持续时间时,也必须进行动态血压监测。 动态血压监测时必须注意的事项动态血压监测时,病人可以像平时一样正常活动。但由于身上有仪器,手臂上有充气袖带,所以不能洗澡,不能做剧烈运动。有充气袖带的手臂不能动作太大,在充气时手臂不要动。否则会使测得的血压不准确或测量失败。48次测量的血压数据中,不合格的血压数据不能超过10%。由于有很多因素会影响血压,所以在进行动态血压监测时要记日记。把一天24小时的所有活动,都按时间记录下来。例如什么时间起床,什么时间吃早、中、晚饭,什么时间睡觉,什么时候大小便,看电视、写作、运动、发脾气、吵架,夜里是否睡好,等。 怎样看待动态血压数据测得的血压数据必须与记录的活动情况结合起来分析。有些活动会影响血压。例如在看电视,尤其是比较紧张的电视剧或足球比赛时,血压会升得很高;发脾气、吵架等情绪波动,也会使血压升高;如果晚上睡眠不好,血压就不会降低。从分析中可以得知哪些因素会引起血压升高,有助于病人采取预防措施。 怎样看待动态血压的高值和血压的谷峰值人处在不停的活动中,而且每天遇到的事情、进行的活动,也有可能不一样。血压随着不同的活动在不断变化,有些是正常的变化,有些是不正常的变化。对于不正常的血压高值与低值,要结合记录分析原因。所以要求病人记好日记,以便医生分析。 此外,动态血压监测的仪器,必须经国家有关权威机构批准是合格的,才能在临床应用。不合格的仪器,测量出来的数据就不可靠。病人必须严格遵守医生告知的注意事项,否则也会使监测失败。

血压计的设计与制作

毕业设计说明书 课题名称:血压计的设计与制作 学生姓名陆晓飞 学号 0902013317 所在学院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专业机电一体化 班级机电0933 指导教师韩爱娟 起讫时间: 2012 年 2 月12 日~ 2012 年 4 月 6 日

便携式血压计的设计 摘要 现代社会的迅速发展,导致环境日益恶化,不健康的生活习性与不科学的饮食习惯,导致人类疾病越来越多的出现。其中,有着人类第一无形杀手称号的高血压病,已逐渐上升到人类疾病危害排行榜的前几名,长期危害着人体健康,让饱受高血压折磨的患者痛不欲生。如何便捷有效地测量与监控高血压,从而有效预防与治疗高血压,成为人们对抗高血压病的首要问题。于是,设计一台便捷的测量血压的装置,成为重中之重。 家用电子血压计,主要是用于家庭。家庭医疗保健已成为现代人的医疗保健时尚。过去人们测量血压必须到医院才行,而今只要拥有了家用电子血压计,坐在家里便可随时监测血压的变化,如发现血压异常便可及时去医院治疗,起到了预防脑出血、心功能衰竭等疾病猝发的作用。本文将详细介绍我们设计的智能型血压测量装置。 关键词:ASDX 001;AT89C51;液晶显示;压力测量。

目录 前言 (1) 第一章便携式血压计装置总体概述 (4) §1.1 便携式血压计简介 (4) §1.1.1 便携式血压计的介绍 (4) §1.1.2 便携式血压计功能简介 (4) §1.1.3 便携式血压计使用注意事项 (4) §1.2 血压计装置设计方案 (4) §1.2.1 设计总体要求 (4) §1.2.2 具体设计方案 (5) §1.3 便携式血压计工作原理 (7) §1.3.1 血压测量的工作原理 (7) §1.3.2 便携式血压计的工作原理 (8) 第二章硬件电路的设计 (9) §2.1 传感器简介以及电路设计 (9) §2.1.1 传感器简介 (9) §2.1.2 传感器电路设计 (10) §2.2 AT89C51单片机的简介及其电路设计 (11) §2.2.1 AT89C51简介 (11) §2.2.2 主要性能参数 (11) §2.3 单片机电路设计 (15) §2.3.1 AT89C51的复位电路: (15) §2.3.2 AT89C51的时钟电路: (15) §2.3.3 AT89C51与液晶显示模块的电路连接 (16) §2.4 液晶显示模块简介及电路设计 (16) §2.4.1 液晶显示模块DM-1602简介 (16) §2.4.2 液晶显示模块DM-1602电路设计 (20) §2.5 其他电路设计 (20) §2.5.1 电源电路 (20) §2.5.2 线性阀PWM控制电路 (21) §2.5.3 充气PUMP控制电路 (22) §2.5.4 按键电路 (22) 第三章软件系统流程以及程序的设计 (23)

多参数监护仪作业指导书(计量标准操作程序)

多参数监护仪检定/校准细则 1适用范围 本细则适用于多参数监护仪的检定/校准工作的实施。 2依据文件 JJG760-2003《心电监护仪》国家计量检定规程和四川省计量检定规程JJG(川)93-2006《多参数监护仪》(以下简称规程)。 3多参数监护仪检定/校准实施细则。 3.1检定/校准前的准备 3.1.1检定/校准标准设备的准备 3.1.1.1 测量无创血压的仪器在 6.7kPa(50mmHg) ~32 kPa(240mmHg) 的范围内。 3.1.1.2测量有创血压的仪器在0 kPa (0mmHg)~40 kPa(300mmHg)的范围内,在(50-240)mmHg范围内可设置五点。 3.1.1.3测量血氧饱和度的仪器在(55-100)%的范围内。 3.1.1.4测量呼吸的仪器在(15-80)次/min的范围内,同时具有四点以上呼吸模拟功能。 3.1.1.5配套血压检测三通管、橡胶管。 3.1.1.6其他所需设备如:体温计、温度模拟精密电阻、秒表。 3.1.1.7准备好相应的规程、作业指导书、原始记录纸。 3.1.2待检定/校准的多参数监护仪的准备 3.1.2.1 监护仪应标有产品名称、生产厂家、型号规格、出厂编号;制造

厂的技术说明书和使用手册应完整;国产监护仪应有标志和编号。 3.1.2.2 监护仪必须配备心电、无创血压、无创血氧饱和度等三个以上的监护单元。 3.1.3检定/校准环境条件的检查记录 3.1.3.1 检查温度计、湿度计指示是否正常,读取示值。 3.1.3.2 将读数记录下来并核对其是否合符规程对环境条件的要求。 3.2检定/校准步骤 3.2.1心电监护单元的检定 按规程6.2.3进行。 3.2.2无创血压单元的检定 按规程6.2.4进行。 3.2.3有创血压单元的检定 按规程6.2.5进行。 3.2.4无创血氧饱和度单元的检定 按规程6.2.6进行。 3.2.5呼吸单元的检定 按规程6.2.7进行。 3.2.6体温单元的检定 按规程6.2.8进行。 3.3检定/校准记录 在检定/校准过程中要适时记录,字迹清晰,错误更改按质量手册有关内容进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