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

第6章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就是国际金融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这一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可以有助于对各国宏观

金融政策的认识,也为一国宏观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国际收支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两个:一就是关于国际收支的决定问题;二就是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政策选择问题。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索,从而形成了不同的国际收支理论。

最早对国际收支问题作出系统分析的就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Hume),她在1752年认为,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存在着一种自动调节机制,即“价格——铸币流机制”(Price Specie—Flow Mechanism),因此,倡导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这一思想一直支配着国际收支的分析。直到20世纪30年代,国际金本位制的崩溃,各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混乱,才使得经济学家展开了对国际收支问题的重新研究。其中有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Robinson)与A?勒纳(A、Lerner)以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分析为基础而提出的“国际收支弹性论”;马克鲁普与梅茨勒(L、Metzler)将凯恩斯的乘数原理应用于国际收支分析而提出的“国际收支乘数论”;亚历山大(Sidney Stuart Alexander)以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模型为基础提出的“国际收支吸收论”;货币学派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提出的“国际收支货币论”等。这些理论的提出,不仅丰富了对国际收支问题的分析,而且

为政府制定调节国际收支问题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6、1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Elasticity Approach),就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与金本位制崩溃之后,主要由琼.罗宾逊在马歇尔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于1937年提出来的,着重分析货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与贸易条件的影响,其后的经济学家对此理论作了一定的扩展。

(一)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的基本假设

弹性分析法对国际收支问题的分析就是建立于以下的基本假设之上的:

(1)假定一个经济体的收入、其她商品价格、消费偏好等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单纯考虑汇率变化引起的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及由此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2)进出口商品供给具有无限弹性,即进出口的变化并不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供给价格;

(3)没有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收支主要表现为由商品进出口引起的贸易收支;

(4)初始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

(二)进出口商品弹性的基本表达式及弹性分析法的初始结论

根据商品弹性的定义,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可以表示为:

上式中,ηx为出口商品供给弹性;ηm为进口商品供给弹性;εx为出口商品需求弹性;εm为进口商品需求弹性;e为用直接标价法表示的汇率;Px为用外币表示的出口商品价格;Pm为用外币表示的进口商品价格;Qx为出口商品数量;Qm为进口商品数量。

弹性分析法的初始结论就是在以上的严格假设下推导出来的。弹性分析法认为,在本国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限时,若本国货币贬值,出口品的本币价格不变,而以外币表示的本国出口品的价格则下降,且下降的幅度恰好等于货币贬值的幅度。以外币表示的出口品价格下降必然使本国的出口量增加,但只有当出口量增加的幅度大于以外币表示的价格的下降幅度时,出口额才会增加,显然这取决于外国对本国出口品的需求价格弹性(εx)。对进口而言,当本币贬值而进口品的外币价格不变时,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品价格上升,进口量下降。类似的,只有当进口量的下降幅度大于以本币表示的进口品价格上升的幅度时,进口额才会减少,这又取决于国内对进口品的需求价格弹性(εm)。这说明,在进出口商品供给价格弹性无限的条件下,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作用决定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价格弹性。

经过公式推导,马歇尔与勒纳证明了:当εx +εm >1时,货币贬值将改善贸易收支;当εx +εm =1时,货币贬值不影响贸易收支;当εx +εm <1时,货币贬值会使贸易收支恶化。因此,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必要条件就就是εx +εm >1,这就就是著名的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三)马歇尔—勒纳条件的修正

琼?罗宾逊在将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假设前提“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限”放弃之后,进出口商品以供给方货币表示的价格就不会在贬值后保持不变。出口品的本币价格与进口品的外币价格将因贬值而分别上升与下降。进出口数量也不会单纯取决于进出口需求弹性,而分别由进口的供给弹性(ηm)与需求弹性(εm),出口的供给弹性(ηx)与出口的需求弹性(εx)共同决定。此时,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必要条件即为:

这一条件被称为马歇尔—勒纳—罗宾逊条件。

在上述公式中,假设最初的贸易收支处于平衡状态,且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限,即

PxQx=PmQm,ηx=ηm=∞时,上述公式变化为:εx+εm>1。可见,马歇尔—勒纳条件只就是上述条件的一个特例。

(四)货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分析

货币贬值不仅影响进出口贸易收支的变化,而且也对贸易条件有影响。货币贬值能否使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则视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之乘积与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乘积的大小比较而定。具体来说:

(五)货币贬值的时滞效应分析

在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调节过程中,存在着一定的时滞效应,即在货币对外贬值之后的一段时期中,贸易收支没有获得改善,反而进一步恶化。经过一段时间之后,贸易收入才会逐步增加,贸易收支逐步得到改善。这一效应过程被成为“J曲线效应”(J—curve Effect)(见图6-1)。

由图6-1可以瞧出,在T1时间进行货币贬值,并不会使贸易逆差立即缩小,而首先表现为一个逐步扩大的过

程,当经过T2以后,贸易逆差才逐步的缩小,在T3时间恢复到贬值时的水平,其后,贸易逆差进一步缩小,直至最后消失,出现贸易顺差。

“J曲线效应”之所以存在,主要就是在货币贬值调节贸易收支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时滞因素:①认识时滞,即本币贬值后,本国出口商品价格降低的信息,并不能立即被进口商所了解,而需要一个过程;②决策时滞,即进出口商在掌握了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动的信息之后,需要对价格变动的重要性作出分析,以便作出正确的决策;③生产时滞,即面对增加的出口需求,国内出口部门从组织资源到生产出产品需要一个过程;④取代时滞,即以前的合同不能取消,进出口商都需要一定的时间来处理以前的存货;⑤交货时滞,即出口商将商品生产出来后,要交到买方手中,需要经过货物的运输过程。只有经过这些环节与过程之后,出口方的外汇收入才可以增加。

(三)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的简要评价

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自产生以来,曾长期流行,为许多国家采用汇率政策调节国际收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但在分析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缺点与不足,实出的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属于局部均衡分析法。即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的影响,而假设收入等其它条件均保持不变。事实上,对贸易收支产生影响的因素就是极其复杂的,单纯只考虑汇率因素不够全面。

(2)最早的国际收支弹性分析假定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限,这在国内外都存在着闲置资源的条件下可能就是成立的,但在更多的情况下,则就是不成立的。

(3)弹性分析法单纯从进出口商品市场出发来考察国际收支问题,忽视了资本的国际流动对国际收支的影

响。这在资本流动规模越来越大的当代国际经济中,其对国际收支分析的局限性就是显而已见的。

6、2 国际收支的乘数分析法

乘数分析法(Multiplier Approach)就是在20世纪30、40年代将凯恩斯的乘数理论用于对国际收支问题的分析,从收入与进出口的关系来揭示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其理论的代表人物为哈罗德与马克鲁普。

(一)乘数分析法的基本假设与开放经济中乘数的表述

乘数分析方法来源于凯恩斯。它的基本假设就是:①价格与汇率保持不变;②经济在低于充分就业的情况下运转,从而产出能够对需求的变动作出反应;③货币供给被动地对货币需求变动作出调整;④没有资本的国际流动。

在以上的假设下,根据凯恩斯的国民收入恒等式:

在上式中,c0为初始的消费,c为边际消费倾向,cY为消费的增量;m0为初始的进口,m为边际进口倾向,mY 为进口增量。将(6-3)式带入(6-2)式有:

上式中的就就是开放经济中的乘数。

(二)开放经济中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如果用贸易差额(TB)代表国际收支差额,则有:

由公式(6-6)不难得出以下两点结论:

(1)国际收支的不平衡可以通过需求管理政策予以调节。具体来说,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即TB<0时,政府可以通过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即压缩投资(I)与政府支出(G),并进一步降低国民收入,压缩进口支出来改善国际收支;当一国的国际收支出现顺差,即TB>0时,政府可以通过扩张性的财政货币政策,即扩大投资(I)与政府支出(G),并进一步提高国民收入,增加进口支出来减少国际收支盈余。

(2)通过需求管理政策调节国际收支的效率高低,取决于边际进口倾向(m)的大小。而这又进一步取决于进口需求的收入弹性与一国开放度的高低。因为:

论主要国际收支理论及其优缺点

论主要国际收支理论及其优缺点 主要国际收支理论及其优缺点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各国政府用以分析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适时调节政策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理论依据。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发展。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研究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重商主义和古典学派的早期研究;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研究;20 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的弹性理论、吸收理论和货币理论;成熟于20世纪七十年代的结构论,进一步丰富了国际收支的理论分析。 一、早期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价格- 铸币流动机制理论) 大卫?休谟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时期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1752年《政治论丛》中提出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被公认为是最早形成的系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论述了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和国际收支如何自动达到平衡的机理休谟认为,在金本位制下,一国国际收支出现逆差,就意味着本国黄金净输出,由于黄金外流,国内货币供给就会减少,从而引起物价水平下跌,本国商品在国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提高,而外国商品在本国的竞争能力则下降,于是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使国际收支状况改善。同样,国际收支顺差也是不能长久维持的,因为顺差会造成黄金的净流入,这又会趋于扩大国内货币供给量,造成物价上涨。物价上涨不利于出口而有利于进口,从而使顺差减少乃至消失。这就是所谓“价格———铸币流动机制”的基本思想。 大卫?休谟的国际收支理论其后对国际收支调节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但该理论是有局限性的。表现在:(1)其建立的前提是贸易自由化和黄金在国际间的自由输出入,超出此前提,则理论只

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分析解读

作者:韩萍 单位:山东交通学院经济系 联系地址:山东省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城5号路501号58# 邮编:250357 电话:150******** email:vhanping@https://www.360docs.net/doc/d915034898.html, 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分析 【摘要】:本文着重分析目前我国国际收支状况和国内经济状况,在此基础上运用国 际收支政策搭配理论对我国目前的国际收支调节策略进行分析,找出了我国目前国 际收支调节策略中存在的缺陷并给出了政策建议。 【关键词】:国际收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丁伯根法则 一、我国国际收支及国内经济现状分析 我国国际收支多年来一直呈现双顺差的局面. 2007年中国与世界其他国家的经济关系最突出的表现就是人民币的升值,汇改以来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屡创新低,这给我国的国际收支调节提出了挑战。同 时,2007年我国国内经济在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带动下呈现前所未有的快速增长趋势。经济快速增长的同时也伴随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体现在消费储蓄结构不合理、失业率过高、经济结构不合理、投资结构不合理及由此引发的局部价格失衡。

2008年上半年延续2007年的经济形势,经济快速增长,消费价格指数和生产价格指数均呈现增长的趋势。但是,下半年由于美国次债危机,越南金融危机,雪灾、地震等一系列经济自然环境的打击,经济逐步从增长期转入衰退期,并且这一状况仍要持续一段时间。08年国际收支预期顺差将有所下降。 二、现行国际收支调节政策概述 国际收支调节政策主要有三种:需求调节政策(包括支出增减型即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支出转换型即汇率政策和进出口政策等,供给调节政策(包括产业政策和科技政策等和资金融通政策(包括国际储备和国际信贷。在这三种政策中,使用频率最大,变化最多,同时对国际收支调节效果最明显的政策就是需求调节政策(主要是财政政策、货币政策和汇率政策。因此,在这里我们着重分析一下近年来我国所采用的需求调节政策都有哪些。(一、财政政策: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中国从扩大国内需求入手,连续七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显著成就。随着近年来经济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积极财政政策的着力点已经从扩大需求和拉动经济增长,逐步转向加强薄弱环节和调整经济结构。2004年12月3日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做出了从2005年起实行稳健财政政策1的决定。因此,2005年开始,财政政策主要立足于十六个字:控制赤字、调整结构、推进改革、增收节支。具体来说,包括四个方面:在政府预算方面适当减少中央财政赤字;在财政支出总量不做过大调整的基础上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和国债项目资金投向结构;在做好财政自身的改革的同时大力支持收入分配、社会保障、教育和公共卫生等制度改革;确保财政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的同时严格按照预算控制支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率。2008年下半年开始,由于国际和国内经济形势的要求,政府的财政政策由稳健转向积极:出台了进一步扩大内需的十项措施,涉及加快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建设和灾后重建,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体的收入水平,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二、货币政策:1998-2003年底,政府针对有效需求不足和通货紧缩等问题,实施了以扩大内需为目的政策。在货币政策方面采取了取消贷款限额控制,降低法定存款准备率,连续多次下调存贷款利率,逐步扩大公开市场业务,改革存款准备金制度,扩大对中小企业贷款利率的浮动幅度等一系列措施;从2004年开始,由于局部通货膨胀

国际金融学分章习题作业(中文)

第一章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金融机构 二.选择题 1.1992年,( )的签署是欧洲货币一体化道路上的里程碑. a.<<马斯特里赫特条约>> b.<<牙买加协议>> c.布雷顿森林协定 2.世界银行总部在( ) a.华盛顿 b.纽约c日内瓦 d.苏黎世 3.( ),欧元成为欧元区内唯一的货币. a.1999年1月 b.2001年7月 c.2002年1月 d.2002年7月 4.布雷顿森林协定是以( )提出的怀特计划为基础. a.美国 b.英国 c.德国 d.日本 5.在一战之前,各国普遍实行的金本位制是( ) a.金币本位制 b.金汇兑本位制 c.金块本位制 6.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体系是( ) a.国际金本位制 b.布雷顿森林体系 c.牙买加体系 d.金块本位制 7.目前,发达工业国多采用( ) a.固定汇率制 b.浮动汇率制 c.盯住汇率制 d.货币局制 8.( )简称世界银行 a.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b.国际开发协会 c.国际金融公司 d.世界银行集团 三.判断题 1.布雷顿森林体系下,浮动汇率合法化. 2.首次出现的国际货币体系是牙买加体系. 3.目前发达国家多采用固定汇率制. 4.国际复兴开发银行简称世界银行. 5.国际开发协会的宗旨是对低收入国家提供优惠贷款. 6.2002年7月,欧元成为欧元区内唯一的货币.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a 2.a 3.d 4.a 5.a 6.a 7.b 8.a

二.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对 5.对 6.对 第二章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选择题 1、在下列经济主体中,哪些属于国际收支活动的非居民()。 A、外交官 B、驻外军事人员 C、世界银行 D、旅游者 2、下列几项中属于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是()。 A、经常转移 B、货物 C、服务 D、投资收益 3、如果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储备资产项目余额为380亿美元,则表示该国()。 A、增加了380亿美元的储备资产 B、减少了380亿美元的储备资产 C、该年的储备资产余额为380亿美元 D、人为制造的账面平衡 4、下列项目应记入贷方的是()。 A、反映进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 B、反映出口实际资源的经常项目 C、反映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的金融项目 D、反映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的金融项目 5、下列哪些内容不列入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资本和金融项目()。 A、某中国公司海外分公司汇回股息收益 B、HP公司在中国建立分公司 C、宝钢购买秘鲁的铁矿 D、中国红十字会捐助印尼地震200万美元 6、官方储备资产包括()。 A、外汇资产 B、黄金 C、在IMF的储备头寸 D、SDRs 7、一国国际收支的综合差额为顺差,则该国()。 A、外汇储备减少 B、外汇储备增加 C 官方短期债权增加D、官方短期债权减少 8、下列关于国际收支的描述正确的是() A、流量概念 B、时点数 C、时期数 D、事后的 9、在一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该国对外证券投资记( )号,对外证券投资收益记()号。 A、+,+ B、+,- C、-,+ D、―,― 10、国际收支反映的内容是() A、与国外的现金交易 B、与国外的金融资产交易 C、全部对外经济交易 D、一国的外汇收支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笔记和课后习题及考研真题详解(国际收支调整理论)【圣才出品】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第16章 国际收支调整理论 16.1 复习笔记 一、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分析法 国际收支调整的弹性分析法(elasticities approach to the balance of payments )是指在收入不变动的情况下,运用汇率与价格的变动对经常项目失衡进行调节,由于这一调整机制与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关系密切,所以被称为弹性分析法。这一理论最先由英国经济学家马歇尔提出,后来经过罗宾逊、马克卢普和勒纳等人的进一步发展,成为国际收支调整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 1.假定条件 弹性论假定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具有完全弹性,也就是说,以本币计值的出口和以外币计值的进口均以不变价格提供商品。这样,货币贬值能否改善贸易收支,取决于进出口需求价格弹性。 2.货币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马歇尔-勒纳条件 假定:出口需求价格弹性为X d ,进口需求价格弹性为M d ,两种需求弹性的组合有以下三种可能性: (1)1X M d d +>,货币贬值有利于改善贸易收支; (2)1X M d d +=,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不发生作用; (3)1X M d d +<,货币贬值将使贸易收支恶化。 上述第一种可能情况就是“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rner Condition )。马歇尔

十万种考研考证电子书、题库、视频学习平台 -勒纳条件表明,在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趋于无穷大的前提下,如果进出口商品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则货币贬值就能发挥其扭转贸易状况、改善国际收支的作用。 需要注意的是,马歇尔-勒纳条件只适用于货币贬值前经常项目处于平衡或近似于平衡状态这一特殊情形。另外,马歇尔-勒纳条件是以假定货币贬值时其他条件不变,而且所有有关商品的供给弹性极大为前提而推导出来的。 3.货币贬值的时滞及“J曲线”效应 货币贬值的时滞效应是指当一国的货币当局采取使本币贬值的调整政策以后,相关实际部门贸易量的调整不会同步进行,而是需要一个过程,从而在本国汇率变动的瞬间到实际部门进出口数量的调整与随之而来的国际收支均衡的恢复之间产生一个时间上的延滞。 (1)J曲线的含义 J曲线是指一国货币贬值后,最初只会使国际收支状况进一步恶化,只有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才会使贸易收入增加,并改善国际收支状况。因其曲线形状类似英文大写字母“J”得名,如图16-1所示。其中,横轴表示时间,纵轴表示贸易收支的变动。 图16-1 J曲线 (2)J曲线效应的解释 J曲线效应表明即使满足了马歇尔-勒纳条件,贬值也不能立即导致贸易收支的改善。

国际收支平衡表

第二节国际收支平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Balance of Payments Statement),也称国际收支差额表,它是系统记录一国在一定时期内所有国际经济活动收入与支出的统计报表。一国与别国发生的一切经济活动,不论是否涉及外汇收支都必须记入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中,各国编制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有利于全面了解本国的涉外经济关系,并以此进行经济分析、制订合理的对外经济政策。 一、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包含的内容十分繁杂,各国又大都根据各自不同需要和具体情况来编制,因此,各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详简也有很大差异,但其主要项目还是基本一致的。大体上可分为三大类,即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以及平衡项目。 (一)、经常项目(Current Account) 约国际收支的其他项目。它包括货物项目、服务项目、收入项目和经常性转移项目四个子项目。 1、货物项目(Goods Account) 货物包括一般商品、用于加工的货物、货物修理、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及非货币黄金。一般商品是指居民向非居民出口或从非居民那里进口的可移动货物;用于加工的货物包括跨越边境运到国外加工的货物的出口以及随之而来的再进口;货物修理包括向非居民提供的或从非居民那里得到的船舶和飞机等上面的修理活动;各种运输工具在港口购买的货物包括非居民在岸上采购的所有货物,如燃料、给养、储备、物资;非货币黄金包括不作为一国货币当局储备资产的所有黄金的进出口。 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货物收支统计数据的来源及商品价格计算的方式在各国不尽相同。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规定,货物进出口统计一律以海关统计为准,商品价格一律按离岸价格(F.O.B or Free On Board)计算。但实际上有许多国家对出口商品按离岸价格计算,而对进口商品则按到岸价格(C.I.F or Cost Insurance And

国际收支理论

第三章国际收支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弹性论的基本思想、理论前提、马歇尔—勒纳条件、J曲线效应、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及理论缺陷;乘数论的基本思想、政策主张及理论缺陷; 吸收论的基本思想、政策主张及理论缺陷; 货币论的基本思想、理论前提、政策主张及理论缺陷。 第一节弹性论 弹性论(Elasticity Approach)主要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Robinson)和勒纳(A·P·Lerner)在马歇尔(A·Marshall)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研究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由于其主要围绕着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而展开理论分析,所以被称为弹性论。 弹性论是基于以下几个假设前提而展开分析的,即: 1.充分就业和收入不变; 2.将贸易收支等同于国际收支,不考虑劳务进出口和国际资本流动,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 3.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无穷大,即进出口商品以供给方货币表示的价格在本币贬值后保持不变,进出口商品数量仅取决于进出口需求弹性; 4.假定汇率贬值前贸易收支处于平衡状态。 价格的变动会影响需求和供给数量的变动。需求量变动率和价格变动率之比,称为需求对价格的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供给量变动率和价格变动率之比,称为供给对价格的弹性,简称为供给弹性。在进出口方面,共有四个弹性。 1.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 M),其公式为:

E M =进口商品价格变动率 率进口商品的需求量变动 ( 2.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 X ),其公式为: E X =出口商品价格变动率 率出口商品的需求量变动 ( 3.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 M ),其公式为: S M =进口商品价格变动率 率进口商品的供给量变动 ( 4.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 X ),其公式为: S X =出口商品价格变动率 率出口商品的供给量变动 ( 综上可见,弹性实质就是一种比例关系,反映的是供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程度。 本币贬值会引起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下降和进口商品本币价格上升,从而会引起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最终引起贸易收支变动。贸易收支额的变化,最终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由贬值引起的进出口商品的单位价格变化;二是由进出口单价变动引起的进出口数量的变动。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贬值才能改善贸易收支呢?基于弹性论的几个前提假设(尤其是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限大的假设),马歇尔和勒纳指出,本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即贬值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是: X E +M E >1 ( 该条件被称为马歇尔——勒纳条件。 在现实经济生活中,当汇率变化时,进出口的实际变动情况还取决于供给对价格的反应程度。即使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也不会马上改善贸易收支,相反,本币贬值后的初始阶段,贸易收支反而可能会恶化。这是因为: 1.在贬值之前签订的贸易合同仍须按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贬值后,凡以外币定价的进口,折合成本币后的支付将增加;凡以本币定价的出口,折合成外币后的收入将减少。换言之,贬值前已签订但在贬值之后执行的贸易合同,出口数量增加的影响不足以冲抵出口外币价格的下降的影响,进口数量减少的影响不足以冲抵进口价格上升的影

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机制

第五章国际收支及其调节机制 【学习目标】 1、掌握国际收支及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主要内容 2、掌握国际收支失衡经济的原因及失衡影响 3、理解国际收支调节的主要理论与措施 4、了解中国国际收支的现状。 【学习引导】 “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仍在持续,不少国家经济陷入衰退,我国经济也遇到严重困难。……理论界紧密联系当前形势,从各个角度深入研究国际金融危机的根源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积极寻找克服经济困难的思路和对策。”(人民日报2009年07月15日“本周话题”)显然,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经济金融化和一体化趋势加速,国际金融的领域不断拓宽,几乎渗透到国际经济和各国经济的每个角落。国际收支全面反映一国对外经济关系,特别是债权、债务关系和货币兑换关系。国际收支状况对汇率、国际储备资产以及国民经济的其他领域都有重大影响。因此国际收支调节是国际金融组织和各国政府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 本章介绍了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失衡等基本知识,分析影响国际收支的主要因素及解决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措施。并通过列举近年我国一些主要涉外经济调整政策来方便读者在阅读和学习过程中准确理解和重点把握。 第一节国际收支与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国际收支 一国与他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等各种交往中不可避免地引发对外货币收付行为,一国将一定时期内的各种对外货币收付加以系统记录即为一国的国际收支。 国际收支在不同的发展时期具有不同的含义,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一战前,信用不很发达,国际资本流动比较少,国际收支主要反映对外贸易收支。一战后,国际收支的含义有所扩大,主要是指一国对外经济交往所引起的对外收支,即凡是有对外货币收付行为的交易都属于国际收支的范畴,这就是目前所称的狭义的国际收支的概念。显然,狭义的国际收支把外汇收支作为国际收支的全部内容,其主要有两个特点:第一,这一概念以货币收支为基础,即只有现金支付的国际经济交易才能计入国际收支,不包括表面上的没有货币收支发生的交易;第二,外汇的收支必须是立即结清的。二战后,国际间的经济交往迅速发展,出现了贸易方式多样化、国际资本流动多样化的特点,如易货贸易、对销贸易和国际租赁等。这些交易方式有的涉及部分货币收付,有的是延期货币支付,有的表面上没有货币支付。但不管哪种交易都涉及货币的定值,仍然按照价值规律进行等价交换,只不过是收付形态或形式发生变化而已,因此这一类交易也应属于国际收支范畴。目前世界各国普遍采用广义的国际收支概念,即国际收支是在一定时期内,

国际收支理论43203

第三章国际收支理论 本章主要内容: 弹性论的基本思想、理论前提、马歇尔—勒纳条件、J曲线效应、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及理论缺陷;乘数论的基本思想、政策主张及理论缺陷; 吸收论的基本思想、政策主张及理论缺陷; 货币论的基本思想、理论前提、政策主张及理论缺陷。 第一节弹性论 弹性论(Elasticity Approach)主要就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Robinson)与勒纳(A·P·Lerner)在马歇尔(A·Marshall)微观经济学与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主要研究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与贸易条件的影响。由于其主要围绕着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而展开理论分析,所以被称为弹性论。 3、1、1假设前提 弹性论就是基于以下几个假设前提而展开分析的,即: 1、充分就业与收入不变; 2、将贸易收支等同于国际收支,不考虑劳务进出口与国际资本流动,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 3、进出口商品供给弹性无穷大,即进出口商品以供给方货币表示的价格在本币贬值后保持不变,进出口商品数量仅取决于进出口需求弹性; 4、假定汇率贬值前贸易收支处于平衡状态。 3、1、2弹性的基本概念 价格的变动会影响需求与供给数量的变动。需求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称为

需求对价格的弹性,简称为需求弹性。供给量变动率与价格变动率之比,称为供给对价格 的弹性,简称为供给弹性。在进出口方面,共有四个弹性。 1、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 M),其公式为: E M= 进口商品价格变动率率 进口商品的需求量变动 (3、1、 1) 2、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 X),其公式为: E X= 出口商品价格变动率率 出口商品的需求量变动 (3、1、 2) 3、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 M),其公式为: S M= 进口商品价格变动率率 进口商品的供给量变动 (3、1、 3) 4、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 X),其公式为: S X= 出口商品价格变动率率 出口商品的供给量变动 (3、1、4) 综上可见,弹性实质就就是一种比例关系,反映的就是供求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灵敏程度。 3、1、3马歇尔——勒纳条件 本币贬值会引起出口商品外币价格下降与进口商品本币价格上升,从而会引起出口商品与进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最终引起贸易收支变动。贸易收支额的变化,最终取决于两个因素。一就是由贬值引起的进出口商品的单位价格变化;二就是由进出口单价变动引起的进出口数量的变动。那么,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贬值才能改善贸易收支呢?基于弹性论的几个前提假设(尤其就是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限大的假设),马歇尔与勒纳指出,本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与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之与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即贬值取得成功的必要条件就是: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概述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是国际金融理论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它是各国政府用以分析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原因?适时调节政策以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的理论依据?世界各国经济的不断发展推动了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发展?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研究的发展可以分为五个阶段:重商主义和古典学派的早期研究;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时期的研究(以下称过渡时期);20世纪3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的弹性理论?吸收理论和货币理论;20世纪70年代后的国际收支危机理论;内外均衡理论? [编辑] 国际收支理论的产生 国际收支理论主要产生于金本位制度时期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固定汇率制度时期。在汇率不变、汇率有限变动及汇率完全自由浮动的情况下,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调节机制有相当大的差异,各种国际收支理论从不同的经济环境、前提出发,提出了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及调整方法,至今在多样化的国际社会都有较大的指导作用.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发展[1] 一、早期国际收支调节理论 对国际收支进行论述的最初依据体现在重商主义和古典政治经济学的著作中。尽管重商主义并没有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各学派的观点也很不一致,但他们的理论研究却都涉及到了国际收支。代表人物有托马斯·格雷欣、约翰·海尔斯、奥雷姆斯、博丹、马莱斯特罗特、马林斯等人,他们对国际收支的认识主要隐含在对货币的论述中;米塞尔顿在对贸易收支进行论述时,首次采 用了“贸易平衡”一词;晚期重商主义的杰出代表托马斯·孟在其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中指出,影响一国对外贸易的不仅仅是贸易收支,还有非贸易收支和转移支付,并对资本项目和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进行了论述。晚期重商主义者甚至开始尝试编制对外贸易平衡表,该平衡表的结构和记账方式与现代国际收支平衡表大体一致。 大卫·休谟是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产生时期的主要代表之一。他在1752年《政治论丛》中提出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被公认为是最早形成的系统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价格—铸币流动机制”论述了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失衡的影响和国际收支如何自动达到平衡的机理。但休谟的国

第6章国际收支理论

第6章国际收支理论 一、名词解释 货币价格机制收入机制利率机制需求调节政策供给调节政策资金融通政策米德冲突丁伯根原则有效市场分类原则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搭配支出转换政策与支出增减政策的搭配弹性马歇尔—勒纳条件 J曲线效应贸易条件闲置资源的作用弹性论吸收论货币论乘数论结构论 二、填空题 1.“货币—价格机制”与“价格—现金流动机制”的主要区别是。 2.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包括和。 3.是国际收支成功调节的核心。 4.造成内外均衡冲突的根源在于。 5.按对需求的不同影响,国际收支的各种调节政策可分为政策和政策两大类。 6.试根据蒙代尔的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搭配的原理填空: 7.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贬值对贸易收支改善的时滞效应被称为。 8.货币论认为,国际收支问题实际上反映的是对的调整过程。其重要的贡献之一是从开放经济角度把货币供应的来源分为和。 三、选择题(不定项选择) 1.国际收支政策调节主要包括: A.需求调节政策B.供给调节政策 C.融资政策D.政策搭配 2.支出转换型政策主要包括: A.汇率政策B.政府补贴 C.关税政策D.直接管制 3.从供给角度讲,调节国际收支的政策有: A.财政政策B.产业政策

C.科技政策D.货币政策 E.融资政策 4.内部均衡和外部平衡的矛盾及政策搭配,是由哪位经济学家首先提出来的? A.James Meade B.Robert Mundell C.Johnson D.Swan 5.()提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搭配可解决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矛盾。 A.James Meade B.Robert Mundell C.Johnson D.Swan 6.当处于通货膨胀和国际收支逆差的经济状况时,应采用下列什么政策搭配: A.紧缩国内支出,本币升值B.扩张国内支出,本币贬值 C.扩张国内支出,本币升值D.紧缩国内支出,本币贬值 7.引起国际收支长期逆差的结构问题有以下表现形式: A.经济结构单一B.经济结构落后 C.经济结构老化D.经济结构雷同 四、判断题 1.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可存在于任何经济条件下。 2.补贴和关税政策属于支出增减型政策,而汇率政策属于支出转换型政策。 3.“融资还是调整”表明融资政策与调节社会总需求的支出政策之间仅存在替代关系。 4.直接管制属于单独的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5.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 6.汇率贬值一定会恶化贸易条件。 7.弹性论采用的是一般均衡分析方法。 8.吸收论含有强烈的政策搭配取向。 9.国际收支调节的结构分析法的着眼点是国内的供给结构。 五、简答题 1.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有几种?自动调节机制在什么环境下才能产生效用? 2.国际收支调节政策的分类和政策搭配的核心精神是什么? 3.试沦述内外均衡目标之间的关系。 4.为什么会产生内外均衡目标之间的冲突? 5.请简述开放条件下政策搭配的基本原理和目标。 6.请简单说明本章中介绍的实现内外均衡目标的政策搭配方案。

(财务知识)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 弹性论(Elasticity Approach )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弹性论)概述 弹性论(Elasticity Approach )又称弹性分析法,主要是由英国剑桥大学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oan.Robinson )在马歇尔微观经济学和局部均衡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着重考虑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价格变动会影响需求和供给数量的变动。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需求对价格的弹性,简称需求弹性。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与价格变动的百分比之比,称为供给对价格的弹性,简称供给弹性。在进出口方面,就有四个弹性,它们分别是: (1)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 m ),其公式为 E m = 进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 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 (2)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E x ),其公式为 E x = 出口商品需求量的变动率 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 (3)进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 m ),其公式为 S m = 进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 进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 (4)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Sx ),其公式为 S x = 出口商品供给量的变动率 出口商品价格的变动率

从上述四个公式可见,所谓弹性,实质上就是一种比例关系。当这种比例关系的值越高,就称弹性越高;反之,比例关系的值越低,就称弹性越低。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的前提假设 1、其他条件不变,只考虑汇率变化对进出口商品的影响。 2、贸易商品的供给完全有弹性,即贸易收支的变化完全取决于贸易商品的需求变化。 3、不存在劳务进出口和资本流动,国际收支就等于贸易收支。 4、收入水平不变从而进出口商品的需求就是这些商品及其替代品的价格水平的函数。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核心观点[1] 货币贬值具有促进出口,抑制进口的作用。贬值能否扬“出”抑“进”,取决于供求弹性。为了使贬值有助于减少国际收支逆差,必须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 [编辑] 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分析法的主要内容 [编辑] 马歇尔-勒纳条件 货币贬值会引起进出口商品价格变动,进而引起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发生变动,最终引起贸易收支变动。贸易收支额的变化,最终取决于两个因素。第一个因素是由贬值引起的进出口商品的单位价格的变化;第二个因素是由进出口单价引起的进出口商品数量的变化。马歇尔-勒纳条件研究的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贬值才能导致贸易收支的改善。现举例说明,在这个例子中,我们假定中国为本国,美国为外国,人民币汇价从$1¥7 贬值到$1¥8,由此引起出口商品美元单价和出口数量变化的一组数据。

国际金融习题

第一章国际收支和国际收支平衡表 一、单项选择题 1.资本项目的利息收入应列入下列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哪一个项目中 A. 资本项目 B. 经常项目 C. 国际储备 D. 净误差与遗漏 2.国际旅游、保险引起的收支属于下列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哪一个项目 A. 经常项目 B. 国际储备 C. 净误差与遗漏 D. 资本项目 3.资本项目中的长期资本是指借贷期为多长的资本 A. 期限不定 B. 一年以内 C. 一年 D. 一年以上 4.当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收入大于支出时,就在“净误差与遗漏”的哪一方加上相差的数字。 A. 右方 B. 左方 C. 收入方 D. 支出方 5.一国国民收入增加,会引起进口商品与劳务增加,导致国际收支出现下列哪一种情况 A. 不确定 B. 不变 C. 逆差 D. 顺差 6.狭义的国际收支仅指 A. 贸易收支 B. 经常项目收支 C. 外汇收支 D. 全部对外交易 7.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的解释属于下列哪一种收支概念 A. 狭义的

B. 广义的 C. 事前的 D. 规划性的 8.下列哪一项属于劳务收支项目 A 进口商品支出 B 国外捐款 C 侨民汇款 D 对外投资利润 9.特别提款权不能直接用于 A. 换取外汇 B. 换回本币 C. 贸易支付 D. 归还贷款 10.到岸价格中的运费和保险费属于 A. 无形收支 B. 有形收支 C. 转移收支 D. 资本项目收支 二、判断题 1.国际收支的绝大部分要通过外汇进行,外汇收支的盈亏所形成的一个国家的外汇储备的增减对一国对外经济有重要意义,但并非一切国际经济交易都要表现为外汇的收支。 2.经常项目余额也称为基本余额。 3.自主性项目反映了出于某种经济动机而产生的国际交易。 4.调节性项目反映了由于国际收支其他活动而需要进行的融资。 5.构成国际投资头寸的金融项目包括非居民债权、对非居民的债务、货币黄金和普通提款权等。 三、简答题 1.什么是经常项目? 2.什么叫普通提款权? 3.什么是自主性交易? 4.什么是调节性交易? 5.请简述国际储备。 四、分析和论述题 1.论述国际清偿力。 2.分析国际收支平衡表的项目构成状况。 3.测定国际收支赤字和盈余的方法有哪些。

国际收支理论

第6章国际收支理论 国际收支理论是国际金融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对这一理论的理解与掌握可以有助于对各国宏观金 融政策的认识,也为一国宏观金融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国际收支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主要有两个:一是关于国际收支的决定问题;二是为实现国际收支平衡的 政策选择问题。随着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经济学家从不同的角度对这两个问题进行了探索,从而形成了 不同的国际收支理论。 最早对国际收支问题作出系统分析的是英国经济学家大卫.休谟(D.Hume),他在1752年认为,在金本位制下,国际收支存在着一种自动调节机制,即“价格——铸币流机制”(Price Specie—Flow Mechanism),因此,倡导自由放任,反对政府干预。这一思想一直支配着国际收支的分析。直到20世纪30年代,国际 金本位制的崩溃,各国的国际收支出现了混乱,才使得经济学家展开了对国际收支问题的重新研究。其中 有英国经济学家琼.罗宾逊(J.Robinson)和A?勒纳(A.Lerner)以马歇尔的局部均衡分析为基础而提出的“国际收支弹性论”;马克鲁普和梅茨勒(L.Metzler)将凯恩斯的乘数原理应用于国际收支分析而提出的“国际收支乘数论”;亚历山大(Sidney Stuart Alexander)以凯恩斯宏观经济分析模型为基础提出的“国际 收支吸收论”;货币学派以货币数量论为基础提出的“国际收支货币论”等。这些理论的提出,不仅丰富了 对国际收支问题的分析,而且为政府制定调节国际收支问题的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 6.1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 国际收支的弹性分析法(Elasticity Approach),是在20世纪30年代大危机和金本位制崩溃之后,主要 由琼.罗宾逊在马歇尔局部均衡分析的基础上于1937年提出来的,着重分析货币汇率变动对贸易收支和 贸易条件的影响,其后的经济学家对此理论作了一定的扩展。 (一)国际收支弹性分析法的基本假设 弹性分析法对国际收支问题的分析是建立于以下的基本假设之上的: (1)假定一个经济体的收入、其他商品价格、消费偏好等其它条件保持不变,单纯考虑汇率变化引起 的进出口商品相对价格的变化及由此对贸易收支的影响; (2)进出口商品供给具有无限弹性,即进出口的变化并不影响进出口商品的供给价格; (3)没有资本的国际流动,国际收支主要表现为由商品进出口引起的贸易收支; (4)初始国际收支处于均衡状态。 (二)进出口商品弹性的基本表达式及弹性分析法的初始结论 根据商品弹性的定义,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可以表示为:

国际收支理论的比较与评价

国际收支理论的比较与评价现代国际收支调节理论主要包括国际收支调节的弹性理论、吸收理论和货币理论。 一、弹性分析法 (一)基本理论 弹性理论主要从微观角度进行分析,着眼于价格变动引起的国际收支调整,其基本思路是货币贬值通过影响国内外相对价格体系进而对国际收支发生作用。由于这一方法侧重于对外贸市场的分析,围绕进出口商品的供求弹性展开,故称为国际收支的弹性论。弹性分析法分析了汇率变动导致国内外产品之间,以及本国生产的贸易品与非贸易品的相对价格的变动,从而影响一国的进出口,作用于国际收支。其着重考虑的是货币贬值取得成功的条件及其对贸易收支和贸易条件的影响。 (二)评价 弹性分析的理论贡献在于: 1)它指出,在一定条件下,货币贬值才有改善贸易收支的作用,从而纠正了货币贬值一定会改善贸易收支的片面看法。尤其是这一理论揭示出了发展中国家货币贬值的作用不大,因为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大部分是低弹性的商品。 2)它表明,只有改变进出口的商品结构,由初级产品转向制成品,并减少对进口商品的依赖,才是发展中国家改善贸易收支状况的根本途径。

弹性分析论的局限在于: 1)该理论忽视了非贸易收支和资本的国际移动。 2)忽略了收入效应、生产成本和社会经济结构等因素对 国际收支的影响。 3)未考虑贬值对国内贸易品和非贸易品相对价格的影响。贬值只能在短期内改善贸易收支,而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贸易逆差问题。 4)供给并不是有完全弹性 5)忽略了预期的作用 6)实际上弹性值很难计算 二、吸收分析法 (一)基本理论 国际收支差额等于总收入减去总吸收。当国民收入大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顺差,当国民收入小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为逆差,当国民收入等于总吸收时,国际收支平衡。一国国际收支调节必须通过改变总收入或总吸收来进行,改善国际收支方法最终无非是增加总收入或减少总吸收,或二者兼用。 (二)评价 吸收分析法从总收入与总吸收的相对关系来考察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并提出国际收支的调节政策的,而不是从相对价格出发,含有强烈的政策搭配取向的。与弹性分析法相

国际金融第五章 国际收支理论与学说教案

第五章国际收支理论与学说

注:一个教学单元是指一次课(2-3学时) 教学内容 第五章国际收支理论与学说 第一节弹性论 一、弹性论的基本观点 货币贬值通过进出口商品价格的相对变化来影响本国进出口商品的数量,在一定的进出口需求弹性下,可以改善贸易收支,进而起到调节国际收支的作用。 二、马歇尔—勒纳条件 马歇尔—勒纳条件的研究内容: 在什么条件下,货币贬值才能引起贸易收支的改善。 马歇尔—勒纳条件的研究思路: (1)由贬值引起的进出口商品的单位价格的变化。 (2)由进出口商品单位价格变化引起的商品数量的变化。 贸易差额 =出口值-进口值 出口值=出口商品单价×出口商品数量 进口值=进口商品单价×进口商品数量 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 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能改善,即: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条件是:

马歇尔—勒纳条件隐含的假设 (1)只考虑汇率变动对进出口商品值的影响,假设收入、商品价格等其它条件不变。 (2)假设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 (3)贸易收支最初是平衡的,汇率变化很小。 三、J曲线效应(贬值的时滞效应)内容 当汇率变动后,进出口额的实际变动情况还要取决于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对价格的反应程度。既使在马歇尔—勒纳条件成立的情况下,货币贬值也不会立即改善贸易收支,而会有一段时滞。在货币贬值后初期,贸易收支的逆差不仅不会缩小,反而会有所扩大。 ?产生J曲线效应的原因 (1)货币贬值以前签订的贸易合同较少受货币贬值的影响。 (2)货币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合同要受到时滞的影响。 四、货币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 ?贸易条件的含义 ★贸易条件又称交换比价,是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与指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之间的比率。 即: T = Px/Pm 上式中:T代表贸易条件 Px代表指出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 Pm代表指进口商品单位价格指数; ?贸易条件的实质 贸易条件表示的是一国货币贬值后对其实际资源的影响。 ?贸易条件改善的前提条件 SXSM >EX EM ,贸易条件恶化; SXSM <EX EM ,贸易条件改善; SXSM = EX EM ,贸易条件不变; ▲在实际中贬值改善一国贸易条件的案例极为罕见。 五、对弹性论的评价 ?弹性论的理论贡献 ◆不仅指出了在纸币流通条件下,可以通过货币贬值来调节国际收支。而且提出了货币贬值改善贸易收支的前提条件。 ?弹性论的缺陷 (1)只分析了货币贬值对进出口的影响,忽略了对社会总需求和总支出的影响。 (2)马歇尔—勒纳条件的几个假设之间存在着矛盾。 (3)没有分析货物币贬值对资本流动的影响。

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浅析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作者:————————————————————————————————日期: 2

浅析我国国际收支调节政策 摘要: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影响,过去两年我国涉外经济运行发生了较大波动,而连续近十年的贸易、金融“双顺差”和人民币升值的压力更给我国经济增添了危机的外部环境和不确定因素,我国政府在国际经济与国内经济的两难选择下,采用哪些调节手段平衡国际收支力保国家经济稳定是本文讨论的主题。 主题词:国际收支财政货币手段人民币汇率 一、我国国际收支现状 (一)基本概念 国际收支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之间的全部政治、经济、文化往来所产生的全部经济交易的货币记录,体现了流量概念。狭义的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常为1年)内对外收入和支出的总额;广义的国际收支不仅包括外汇收支,还包括一定时期的经济交易。 一般统计的国际收支主要包括经常账户和金融账户两项:经常账户概括了“一国与其外国贸易伙伴之间由当期生产的商品和服务的购买和销售所带来的交易”,体现了已过商品在国际上的竞争力,如果某国存在经常账户盈余(顺差),则与向外国人购买的进口商品相比,此国居民向外国人销售了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因此,拥有了可向外国人贷出的资金。 金融账户度量了现有的金融或实物资产在国家间的交易。当某国投资者向外国投资者出售了一项资产(例如,地产、债券或

股票份额)时,该交易被作为一项资本流出记入该国国际收支账户,而对另一国则显示为资本流入。 (二)我国国际收支现状及影响 我国为了适应国际形式的发展以外贸出口作为拉动经济出口的主要方式之一,利用我国具有廉价的劳动力成本和较低的人民币汇率,日趋完善基础设施和优惠的法律和政策,同时不断加大对外开放的步伐,再加上这些都使得我国逐渐成为国际制造产业转移的一个主要目的地,中国廉价的商品在全球畅销导致了经常项目下的顺差;同时,外资本对中国进行直接投资,导致货币流入,国内企业又往往借助境外资本市场进行融资,从而增加了资本的快速流入,而另一方面我国对资本流出实行了管制措施,因此显现出巨大的金融账户盈余。 自2003年以来的8年时间内,我国连续的、长期的、大幅度的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的“双顺差”已成为我国国际收支不平衡的惯例,尽管连年巨大的贸易顺差使我国外汇储备不断攀升,但已明显表现为经济的外部失衡。 持续的、大规模的国际收支顺差也会对一国经济带来不利的影响,具体表现在: 1、持续性顺差会使一国所持有的外国货币资金增加,或者在国际金融市场上发生抢购本国货币的情况,这就必然产生对本国货币需求量的增加,由于市场法则的作用,本国货币对外国货

1国际收支作业答案

第一讲国际收支 综合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IMF规定,在国际收支统计中() A .进口商品以CIF价计算,出口商品以FOB价计算 B .进口商品以FOB价计算,出口商品以CIF价计算 C. 进出口商品均按FOB价计算 D .进出口商品均按CIF价计算 2、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下列各项属于单方面转移的是() A ?保险赔偿金 B .专利费 C. 投资收益 D .政府间债务减免 *3、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人为设立的项目是() A .官方储备 B ?分配的特别提款权 C. 经常转移 D .错误与遗漏 4、下列项目应记入贷方的是() A .从外国获得的商品和劳务 B ?向外国政府或私人提供的援助、捐赠 C. 国内私人国外资产的减少或国外负债的增加 D?国内官方当局的国外资产的增加或国外负债的减少 5、综合项目差额是指() A ?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与金融项目差额之和 C.经常项目差额与金融项目差额之和 D .经常项目差额与资本项目差额之和 *6 .国际收支不平衡是() A .自主性交易不平衡 B .调节性交易不平衡 C.自主性交易和调节性交易都不平衡 D .经常项目不平衡 7、最早论述“物价现金流动机制”理论的是() A .马歇尔 B .休谟?大卫 C.弗里德曼 D .凯恩斯 8、主要研究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的国际收支调节理论是()

A .物价现金流动机制 B .弹性分析理论 C. “米德冲突”及协调理论 D ?自动调节理论 9、“马歇尔勒纳条件”是指() A .进口需求弹性与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 B .进口需求弹性与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大于0 C.进口需求弹性与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小于1 D .进口需求弹性与出口需求弹性之和小于0 10、当处于通货膨胀与国际收支逆差的经济状况时,应采用下列政策搭配 A. 紧缩国内支出,本币升值 B. 扩张国内支出,本币贬值 C. 扩张国内支出,本币升值 D. 紧缩国内支出,本币贬值 *11、在二战前,构成各国国际储备的是() A .黄金与可兑换为黄金的外汇| B .黄金与储备头寸C.黄金与特别提款权 D .外汇储备与特别提款权 12、在典型的国际金本位制下,最重要的国际储备形式是() A .外汇储备 B .黄金储备 C.在IMF的储备头寸 D .特别提款权 *13、目前在IMF会员国的国际储备中,最重要的国际储备形式是() A .黄金储备 B. 外汇储备 C. 在IMF的储备头寸 D .特别提款权 14、二战后,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是() A .英镑 B .日元 C.美元 D .马克 *15、国际清偿力是一国具有的() A .国际储备 B .现实的对外清偿能力 *16、一国的国际储备额同进口额之间适当的比例关系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