轿车轮毂轴承力学性能分析

轿车轮毂轴承力学性能分析
轿车轮毂轴承力学性能分析

汽车前轮毂轴承适用车型对照表

汽车前轮毂轴承适用车型对照表 型号:DAC25520037 适用车型:富康,奇瑞QQ,吉利后轮,专用轴承。 型号:DAC25520042 适用车型:奔奔后轮。 型号:DAC25520043 适用车型:吉利,雪铁龙,标志。 型号:DAC25550043 适用车型:雷诺。 型号:DAC25600045 适用车型:标志307,凯旋。 型号:DAC27520045/43 适用车型:尼桑日产。型号:DAC27530043 型号:DAC28580042 适用车型:长安汽车,昌河汽车,佳宝前轮专用轴承。 型号:DAC28580044 适用车型:雨燕后轮专用轴承。 型号:DAC28610042 适用车型:丰田专用轴承。 型号:DAC29530037 适用车型:越翔后轮专用轴承型号:DAC30580042 型号:DAC30600337 适用车型:拉达,菲亚特前轮专用轴承。 型号:DAC30630042 适用车型:丰田汽车专用轴承。 型号:DAC30640042 适用车型:丰田汽车专用轴承。 型号:DAC30680045 适用车型:斯柯达汽车专用轴承 型号:DAC32550032 适用车型:沙拉本汽车专用轴承 型号:DAC32720045 适用车型:丰田姬先达用轴承 型号:DAC34640037 适用车型:拉达,欧宝,大众,大宇,乐丰,乐驰,前轮,专用轴承。 型号:DAC34660037 适用车型:本田雅阁,沃克斯,豪尔,赛宝前轮,专用。 型号:DAC3562W-S 适用车型:北斗星,哈飞,路宝,奔奔,爱迪尔前轮。 型号:DAC35620040 适用车型:奥扩王子前轮专用轴承。 型号: DAC35640037 适用车型:幸福使者,老夏利前轮专用轴承。

轮毂轴承和轮毂单元的更换(上)

轮毂轴承和轮毂单元的更换(上) 最坏情况下,磨损或损坏的轮毂轴承或轴承单元会带来安全隐患,严重的情况下,可能还会造成伤害。至少它会在行驶的路途中发生不合时宜且成本较高的失效。因此,最好的办法是在它们失效前将轮毂轴承或轮毂单元换掉,但又如何知道它们在什么时候失效呢? SKF从数以万次的更换过程中收集到的数据中发现,大多数需要进行轴承更换的汽车行驶的里程在13万~19万km之间。因此,为了最大限度地确保安全和可靠性,SKF建议在更换制动器时,不管车龄的长短都要检查轮毂轴承,并且时刻注意轴承磨损的早期预警信号,包括任何转动时的磨损噪声或悬挂组合轮在转弯时不正常的减速。 后轮驱动车辆 当替换前轮轴承时,即使只坏了一个轴承,也要成对更换。这是因为导致一个轴承失效的工作条件和作用于另一个轴承的工作条件相似。大多数生产商建议后轮驱动的车辆在行驶38000km时应对前轮毂轴承进行注油润滑。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直到更换制动系统才对轴承进行注油润滑,这意味着,在润滑以前,轴承已经工作了两倍或比两倍更多的建议行驶里程数。每当更换制动系统时,检查轴承并更换油封是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 后轮驱动时,用的最多的前轮毂轴承是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圆锥轴承有两个可分离的部件:圆锥内圈和圆锥外圈。里边的部分或内圈有一个内圈、滚动体和保持架。外圈是经过硬化处理的钢材,给滚动体提供一个光滑的滚动表面。在轮端应用中,圆锥滚子轴承通常成对使用。 在一些场合,后轮驱动车辆使用轮毂单元作为前轮轴承,使用轮毂单元的好处在于:大多数轮毂单元是密封的,且在整个寿命期内保持润滑。 虽然球体、锥体、滚柱轮毂轴承在老式的汽车后轮中广泛运用,但轮毂单元的使用量却在日益增长。大多数后轮驱动车辆上的后轮毂轴承是密封的,且在整个使用寿命期都润滑的,或由差速器中的润滑油润滑。因此,它们通常没有特定的保养间隔期。只有当轮毂密封开始渗漏,且引起差速器的润滑油渗透到制动刹车片时,才需要进行维护。 前轮驱动车辆 前轮驱动车辆中使用最多的前轮毂轴承装置是一种整体轮毂单元。典型的轴承单元,集成了内外圈、滚动体和保持驾,并带有一个或两个安装用的法兰。通常,这些轮毂单元在整个使用寿命期内是密封的,当轮毂单元被损坏或显示出磨损的迹象时,整个轮毂单元被更换掉。

轮毂轴承的发展趋势和技术

轮毂轴承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技术(图) 摘要:为满足汽车零部件减轻重量、减小体积和改善性能的要求,汽车用轮毂轴承在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显着进步。讨论了轮毂轴承在改善性能、减轻重量、降低摩擦力矩、降低法兰盘跳动和集成ABS传感器以增强其功能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及最新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前轮驱动汽车的广泛普及,为满足减轻重量、减小体积和安装方便的要求,轴承和一些零部件如转向节和轮毂的一体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汽车制造商和相关供应商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对环境的影响。为满足对轮毂轴承的各种需求,改进了其原有功能并增加了一些更为先进的功能。本文将讨论轮毂轴承的最新技术、结构和发展趋势。 1、发展历程 NSK轮毂轴承的开发经历了三次重大设计进步,与周围零部件一体化程度方面取得显着成效(图1)。所有大批量生产的三代轮毂轴承(HUBⅠ、HUBⅡ和HUBⅢ)均满足汽车制造商对产品结构紧凑、轻量化和高可靠性的要求。 为降低油耗及改善行驶的稳定性,轻质铝制转向节逐渐替代了较重的钢制转向节。另外,第二代和第三代轮毂轴承由于安装方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汽车生产中。 第一代轮毂轴承 第一代轮毂轴承是外圈整体式内圈背对背组合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或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为保证安装后预紧载荷在规定范围内,预先设定初始轴承游隙,在汽车组装线上无需使用调整预紧载荷的隔圈。此外,轮毂轴承自带密封圈,省去了人工外部安装密封圈的步骤。 第二代轮毂轴承 与第一代相比外圈带法兰盘的第二代轮毂轴承其特点是装配部件数较少,重量较轻,安装方便。第二代轮毂轴承外圈带有法兰盘,直接通过镙栓连接到悬架上(内圈旋转型),或安装到刹车盘和钢圈上(外圈旋转型)。 第三代轮毂轴承 第三代轮毂轴承由连接到悬架上带法兰盘的外圈和连接到刹车盘和钢圈上带法兰盘的内圈相组成。与第二代不同,第三代轮毂轴承集成了ABS传感器。 ??? 表1列出了NSK各种轮毂轴承的类型和特点。 下一页 2、轮毂轴承技术 高性能密封圈 由于非常接近地面和高温的刹车盘等零件,轮毂轴承需要适应各种复杂路况及恶劣环境。因此轴承密封圈必须具备良好的耐热、防泥浆和污水的性能。表2列出了具有不同密封性能的密封圈。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案例新版)

https://www.360docs.net/doc/d917347895.html,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用途:发改委甲级资质、立项、审批、备案、申请资金、节能评估等) 版权归属: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917347895.html, 编制工程师:范兆文

https://www.360docs.net/doc/d917347895.html,/ 【微信公众号】:中国项目工程咨询网或 xmkxxbg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简称可研,是在制订生产、基建、科研计划的前期,通过全面的调查研究,分析论证某个建设或改造工程、某种科学研究、某项商务活动切实可行而提出的一种书面材料。 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是通过对汽车轮毂轴承单元项目的主要内容和配套条件,如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从技术、经济、工程等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和分析比较,并对汽车轮毂轴承单元项目建成以后可能取得的财务、经济效益及社会影响进行预测,从而提出该汽车轮毂轴承单元项目是否值得投资和如何进行建设的咨询意见,为汽车轮毂轴承单元项目决策提供依据的一种综合性的分析方法。可行性研究具有预见性、公正性、可靠性、科学性的特点。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是确定建设汽车轮毂轴承单元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汽车轮毂轴承单元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汽车轮毂轴承单元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 北京国宇祥国际经济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编写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投资咨询公司,我们拥有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程咨询资格、我单位编写的可行性报告以质量高、速度快、分析详细、财务预测准确、服务好而享有盛誉,已经累计完成6000多个项目可行性

JB_T102382001_汽车轮毂轴承单元_介绍

标准介绍与贯彻 8 JB/T10238—2001《汽车轮毂轴承单元》介绍  洛阳轴承研究所□李飞雪 1 概述 轮毂轴承的主要作用是承重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它既承受轴向载荷又承受径向载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零部件。传统的汽车车轮用轴承是由两套圆锥滚子轴承或球轴承组合而成的,轴承的安装、涂油、密封以及游隙的调整都是在汽车生产线上进行的。这种结构使得其在汽车生产厂装配困难、成本高、可靠性差,而且汽车在维修点维护时,还需要对轴承进行清洗、涂油和调整。轮毂轴承单元是在标准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两套轴承做为一体,具有组装性能好、可省略游隙调整、重量轻、结构紧凑、载荷容量大、为密封轴承可事先装入润滑脂、省略外部轮毂密封及免于维修等优点,已广泛用于轿车中 , 在载重汽车中也有逐步扩大应用的趋 势。 随着汽车产量和保有量的增加,轮毂轴 承单元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大,许多轴承厂纷纷开始生产轮毂轴承单元。轮毂轴承单元属于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对其设计和生产均有较高要求,可是目前市场上尤其是维修市场上的轮毂轴承单元良莠不齐,产品质量高低不一,因此需要对其制定标准,来规范和指导轮毂轴承单元的生产,以保证产品质量和安全使用性能的要求。JB/T 10238—2001《汽车轮毂轴承单元》就是这样一项标准。 2 JB/T 10238规定的主要内容及说明 (1)结构型式 从基本结构上看,第一代轮毂轴承单元是预调游隙、带或不带密封圈的双列轴承,第二代轮毂轴承单元是外圈带凸缘的双列轴承,第三代轮毂轴承单元的内、外圈均带凸缘,第四代轮毂轴承单元则进一步将双列轴承、连接法兰以及等速万向节的外套集成为一个整体。各代轮毂轴承及单元的基本结构和特征见表1。

1 轮毂轴承性能试验大纲

车型零部件性能试验 试验大纲 产品名称:轮毂轴承 产品图号: 试验类型:性能检验 试验日期: 编制:审核:批准:

1.试验依据: 乘用车及商务车轮毂轴承技术标准 2.试验目的: 验证产品的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3.试验对象: 轮毂轴承。 4.要求: 负荷试验机的压力不小于10KN,室温在20±1℃。 5.试验方法 5.1密封泥水试验 5.1.1定义:泥水试验是使轴承在泥浆水喷溅的条件下,用轴承寿命来描述轴承防泥水能力的试验。 5.1.2试验准备 5.1.2.1样本容量:2套,抽样4套,其中2套为备品及分析用 5.1.2.2样品套圈的端面上逐套编号 5.1.2.3样品在各项测试前应擦试干净,不得有油污 5.1.2.4称质量采用的天平精度应不低于6级,并定期鉴定. 5.1.2.5轴承在上机试验前称其质量 5.1.2.6与轴承配合的轴与壳体的公差应符合要求 5.1.2.7试验轴承必须安装正确,不得有压偏现象,不准敲打密封圈 5.1.3试验条件 5.1.3.1试验机为通过鉴定合格的轴承试验机 5.1.3.2试验条件: 泥水应符合:JISZ8901 8级,重量比为5%;流量:1×103m3/min 转速:N=300rpm时,向密封件喷溅试验1小时 N=1000rpm时,不喷溅试验1小时 目标时间:100小时 5.1.4试验过程 5.1.4.1凡因设备仪器故障或操作人员违反试验规程造成轴承失效时,应从记录中剔除 5.1.4.2试验轴承出现异常振动、噪声及其它异常现象时,应及时停机处理 5.1.4.3试验在载荷下起动和停机 5.2漏脂试验 5.2.1定义:漏脂试验是轴承在一定条件下运转,用轴承腔内润滑脂泄漏到轴承外部的情况来描述其防漏脂能力的试验。 5.2.2试验准备 5.2.2.1样本容量:4套,抽样数量6套,其中2套为备品及分析用。 5.2.2.2样品套圈的端面上逐套编号 5.2.2.3样品在各项测试前应擦试干净,不得有油污 5.2.2.4称质量采用的天平精度应不低于6级,并定期鉴定. 5.2.2.5轴承在上机试验前称其质量 5.2.2.6与轴承配合的轴与壳体的公差应符合要求 5.2.2.7试验轴承必须安装正确,不得有压偏现象,不准敲打密封圈 5.2.3试验条件 5.2.3.1试验机为通过鉴定合格的密封轴承试验机 5.2.3.2试验条件:

轮毂轴承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技术

轮毂轴承的发展趋势和最新技术(图) 2008.06.16 关键词:轮毂轴承,发展趋势,最新技术 摘要:为满足汽车零部件减轻重量、减小体积和改善性能的要求,汽车用轮毂轴承在一体化方面取得了显著进步。讨论了轮毂轴承在改善性能、减轻重量、降低摩擦力矩、降低法兰盘跳动和集成ABS传感器以增强其功能等方面的发展趋势及最新技术。 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前轮驱动汽车的广泛普及,为满足减轻重量、减小体积和安装方便的要求,轴承和一些零部件如转向节和轮毂的一体化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近年来,汽车制造商和相关供应商更加注重产品的安全性和对环境的影响。为满足对轮毂轴承的各种需求,改进了其原有功能并增加了一些更为先进的功能。本文将讨论轮毂轴承的最新技术、结构和发展趋势。 1、发展历程 NSK轮毂轴承的开发经历了三次重大设计进步,与周围零部件一体化程度方面取得显著成效(图1)。所有大批量生产的三代轮毂轴承(HUBⅠ、HUBⅡ和HUBⅢ)均满足汽车制造商对产品结构紧凑、轻量化和高可靠性的要求。 为降低油耗及改善行驶的稳定性,轻质铝制转向节逐渐替代了较重的钢制转向节。另外,第二代和第三代轮毂轴承由于安装方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汽车生产中。 1.1 第一代轮毂轴承 第一代轮毂轴承是外圈整体式内圈背对背组合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或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为保证安装后预紧载荷在规定范围内,预先设定初始轴承游隙,在汽车组装线上无需使用调整预紧载荷的隔圈。此外,轮毂轴承自带密封圈,省去了人工外部安装密封圈的步骤。 1.2 第二代轮毂轴承 与第一代相比外圈带法兰盘的第二代轮毂轴承其特点是装配部件数较少,重量较轻,安装方便。第二代轮毂轴承外圈带有法兰盘,直接通过镙栓连接到悬架上(内圈旋转型),或安装到刹车盘和钢圈上(外圈旋转型)。 1.3 第三代轮毂轴承 第三代轮毂轴承由连接到悬架上带法兰盘的外圈和连接到刹车盘和钢圈上带法兰盘的内圈相组成。与第二代不同,第三代轮毂轴承集成了ABS传感器。 表1列出了NSK各种轮毂轴承的类型和特点。 下一页 2、轮毂轴承技术 2.1 高性能密封圈

JB/T 10238—2001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轴承行业国家标准: JB/T 10238—2001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汽车轮毂轴承单元 Automotive wheel bearing units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汽车用双列角接触球轮毂轴承单元、双列圆锥滚子轮毂轴承单元的代号方法、外形尺寸及技术条件。 本标准适用于轿车、轻型车用轮毂轴承单元的生产、检验和用户验收。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啕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272—1993 滚动轴承代号方法 GB/T307.2—1995 滚动轴承测量和检验的原则及方法 GB/T307.3—1996 滚动轴承通用技术规则 GB/T699—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 GB/T2828—1987 逐批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连续批的检查) GB/T2829—1987 周期检查计数抽样程序及抽样表(适用于生产过程稳定性的检查) GB/T5671—1995 汽车通用锂基润滑脂 GB/T7811—1999 滚动轴承参数符号 GB/T8597—1988滚动轴承包装 GB/T18254—2000 高碳铬轴承钢 JB/T1255—2001 高碳铬轴承钢滚动轴承零件热处理技术条件 JB/T2974—1993 滚动轴承代号方法的补充规定 JB/T3574—1997 滚动轴承产品标志

JB/T6638—1993 滚动轴承保持架用玻璃纤维增强聚酰胺66 技术条件 JB/T6641—1993 滚动轴承残磁及其评定方法 JB/T7048—1993 滚动轴承工程塑料保持架技术条件 JB/T7050—1993 滚动轴承清洁度及评定方法 JB/T7051—1993 滚动轴承零件表面粗糙度测量和评定方法 JB/T7361—1994 滚动轴承零件硬度试验方法 JB/T8571—1997 滚动轴承密封深沟球轴承防尘、漏脂、温升性能试验规程JB/T8881—2001 滚动轴承零件渗碳热处理技术条件 3 符号和缩略语 4 代号方法 4.1 类型代号 4.2 尺寸代号 4.3 后置代号 4.4 示列 5 外形尺寸 5.1 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单元 5.2 外圈带凸缘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单元 5.3 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单元 5.4 外圈带凸缘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单元 外圈带凸缘的双列圆锥滚子轴承单元外形尺寸按表6的规定。 6 技术要求 6.1 材料及热处理 轴承套圈和滚动体均可采用符合GB/T18254规定的真空脱气轴承钢制造,热处理质量符合JB/T1255的规定。轴承套圈和滚动体也可采用渗碳钢制造,其热处理质量应符合JB/T8881的规定。 凸缘套圈采用符合GB/T699的50、55钢制造,热处理后滚道表面硬度为58HRC~64HRC,淬硬层深度≥1.5mm。凸缘也可采用性能不低于50、55钢的其他材料制造。 保持架采用符合YB/T6638的工程塑料制造,其技术条件按JB/T7048的规定;或与用户协商采用其他材料制造。 6.2 公差

汽车轮毂轴承培训资料

汽车轮毂轴承培训资料 轮毂轴承的主要作用是承重和为轮毂的转动提供精确引导,它既承受轴向载荷又承受径向载荷,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零部件。 一、发展历程 传统型汽车车轮用轴承 传统的汽车车轮用轴承是由两套圆锥滚子轴承或球轴承组合而成的,轴承的安装、涂油、密封以及游隙的调整都是在汽车生产线上进行的。这种结构使得其在汽车生产厂装配困难、成本高、可靠性差,而且汽车在维修点维护时,还需要对轴承进行清洗、涂油和调整。 其特点是: ◆不便施加预紧 ◆安装过程复杂 ◆需要充填润滑脂 轮毂轴承单元是在标准角接触球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它将两套轴承做为一体,具有组装性能好、可省略游隙调整、重量轻、结构紧凑、载荷容量大、为密封轴承可事先装入润滑脂、省略外部轮毂密封及免于维修等优点,已广泛用于轿车中,在载重汽车也有逐步扩大应用的趋势。轮毂轴承单元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代:

1、第一代轮毂轴承 第一代轮毂轴承是外圈整体式内圈背对背组合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或双列圆锥滚子轴承。为保证安装后预紧载荷在规定范围内,预先设定初始轴承游隙,在汽车组装线上无需使用调整预紧载荷的隔圈。此外,轮毂轴承自带密封圈,省去了人工外部安装密封圈的步骤。 与传统型相比,第Ⅰ代轮毂轴承单元的特长是: ◆施加预紧简单又可靠。 ◆安装方便。 ◆不需要垫片。 ◆不需要补给润滑脂。 ◆结构紧凑。 ◆内置高性能密封圈。 2、第二代轮毂轴承 第二代轮毂轴承与第一代相比外圈带法兰盘的第二代轮毂轴承其特点是装配部件数较少,重量较轻,安装方便。第二代轮毂轴承外圈带有法兰盘,直接通过镙栓连接到悬架上(内圈旋转型),或安装到刹车盘和钢圈上(外圈旋转型)。 第Ⅱ代轮毂轴承单元与第Ⅰ代轮毂轴承单元相比,特长是:

简论我国轿车轮毂轴承单元开发关键技术研究进展论文

简论我国轿车轮毂轴承单元开发关键技术研究进展论文 自1938年SKF公司制造的轮毂轴承单元问世以来,轮毂轴承就一直向着高载荷能力、结构紧凑、免维护、高可靠性以及轻量化方向发展。近年来,SKF公司推出了具有革命性 意义的X-tracker不对称轮毂轴承单元,通过改进轮毂轴承单元力矩刚性的方法解决了制 动行程过长的问题。自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部分轴承制造企业开始设计制造轿车轮毂轴 承单元以来,众多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了轿车轮毂轴承关键技术开发的积极研究和有益探索。 传统的产品开发周期要1~2年甚至更长。为缩短开发周期及降低开发费用,需要在 产品开发早期提供成熟的、质量高的设计方案,这就要求在产品开发早期应用设计优化、 性能分析及性能试验评价等技术。轿车轮毂轴承单元开发关键技术包括受力分析及关键性 能指标计算、性能分析、设计优化、性能评价等方面的技术。这几个方面的技术紧密相关,构成了自主开发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1受力分析及关键性能指标计算 1.1轮胎载荷 轿车行驶过程中,轿车重量及侧向加速度引起的附加载荷会通过轮胎作用于路面。轮 胎载荷即轿车行驶过程中路面对轮胎的反作用力,通常包括径向、轴向轮胎载荷等。文献 设计了城市用轿车轮毂轴承载荷谱的测试系统,介绍了轿车匀速、加速及减速时轮毂轴承 载荷谱的测试试验方法,对城市道路环境条件下的轿车轮胎载荷进行了测试与特性分析。 文献把轿车的行驶简化为线性化刚体运动,建立了轿车稳态转弯模型,对轮胎载荷计算公 式进行了推导并分析了轮胎载荷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轿车侧向加速度显著影响轮胎载荷,其对轴向轮胎载荷的影响显著程度大于径向轮胎载荷。研究结果为轿车轮毂轴承耐久性试 验载荷谱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1.2受力分析 文献提出了具有普遍性的建立轮毂轴承整体三维有限元接触分析模型的准则,以某载 重汽车用轮毂轴承为例验证了建模准则的有效性。文献利用ANSYS建立了双列圆锥滚子轴 承结构的轿车轮毂轴承及其外围结构的多体接触有限元FEM力学模型,该模型在计算 Hertz接触应力传统模型的基础上,耦合了柔性座圈挠曲变形的影响,得出了轿车轮毂轴 承内、外套圈3D应力分布以及滚动体载荷随外部载荷递增时的变化规律。文献考虑了两 列轴承轴向变形协调关系以及受载后接触角的变化,对预载荷为零的双列角接触球轴承的 受力作了分析。轿车轮毂轴承属于中、低速应用场合,滚动体离心力和陀螺力矩的影响可 忽略不计,而且滚动体上的摩擦力和力矩也不会显著影响载荷分布。文献基于静力学分析 方法建立二自由度的数学模型,考虑接触角的变化和轴向预载荷的影响,采用数值求解方 法可以求解轿车轮毂轴承的载荷分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