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O产品防护控制程序D

ISO产品防护控制程序D
ISO产品防护控制程序D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1、目的 在产品实现全过程中,规范防护标识、搬运、贮存、包装、交付和防护等活动,以保证形成产品的整个过程(加工、贮存、处置和流通期间)受到有效控制,以防止产品发生变化、污染或损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原材料、生产过程、成品的标识、搬运、贮存、包装、交付和防护。 3、术语、缩略语 本程序采用质量手册中的术语、缩略语。 4、职责和权限 4.1 各储存场所负责管辖范围内库存物资的搬运、贮存和保护; 4.2 生产部负责按照规定的包装要求实施包装,并负责过程流转时产品的搬运; 5、工作程序 5.1 搬运 5.1.1 搬运工具 应选用适宜的搬运设备和工具,防止产品磕碰、划伤和被污染,并确保产品质量在搬运过程中不受到影响。 5.1.2 搬运控制 产品搬运时应考虑: 1)不得破坏包装和标识,防止染色、暴晒、液体侵淋、磕碰、划伤等; 2)保持搬运通道畅通; 3)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好产品,防止丢失或损坏; 4)产品装车时,应注意货物捆扎牢固。 5)搬运使用的设备和工具必须干净、整洁,确保产品质量在搬运过程中不受到影响。 6)必要时,由生产部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搬运安全教育和培训,杜绝野蛮搬运、装卸,做到轻装轻卸。

5.1.3各阶段搬运分工 针对产品实现过程各阶段涉及的搬运,执行如下要求: 5.2标识控制 内销产品:适用时,设计开发小组应按适用的国家或行业标准以及法规要求进行产品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的设计,以提供产品防护的信息(如防水、防潮、堆码等)。 外销产品:技术部应结合进口国法规要求、顾客要求进行产品包装储运图示标志的设计,以提供产品防护的信息。 5.3 包装控制 5.3.1生产部负责制定与产品防护要求相适应的产品包装的技术要求(如材质、印刷内容,并考虑产品的堆码、运输要求)。 5.3.2如果包装本身不能提供防护,将所需的特殊条件要求形成文件,必要时对包装的完整性实施验证。 5.3.3包装前应先检查包装袋(箱)、填充物,如发现有霉变、潮湿、污染和破损等异状应及时调换。 5.3.4操作工应按包装作业指导书要求实施包装。包装过程要规范,包装要清洁、牢固,做好标签。 5.3.5包装后产品应贮存在通风干燥处,避免雨淋曝晒和污染。 5.4贮存控制 5.4.1贮存环境 1)配置的产品贮存场所应当能够满足原材料、包装材料、产品的贮存条件和要求,控制要求如下:温、湿度:本公司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储存条件为清洁、通风、湿度≤75%的室内,当贮存场所的储存条件达不到预定要求时,应配置相应的环境控制设施(如空调、除湿机),并应对适用的储存条件进行监测。 照明:配置适宜的照明工具,确保操作工能在适宜的照度下工作; 通风:配备必要的通风条件(如开设窗户),并具有有效防止昆虫或其他异物进入的措施(如各出入口设置门、加装窗纱以防止昆虫进入、配置灭蚊灯、捕鼠器等设施) 2)若适用,对贮存期限有要求的产品,应严格控制在库数量和掌握其有效期,促进滞留产品的出库。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共5页 第1页 HY/A 2.GZ0015-2001 修改状态:0 版本:A1.目的确保产品在整个形成和最终交付过程中的质量,使产品完好达到顾客满意。 2.范围使用于公司对原材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在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过程中的控制。 3.职责3.1仓库负责制定《仓储管理制度》,负责产品贮存控制,并选择和使用适宜的搬运工具和方法。 3.2 研发中心负责包装设计及编制包装作业指导书。 3.3供应部负责采购包装材料符合规定要求。 3.4生产分厂负责按包装作业指导书进行包装,选择和使用适宜的搬运工具和方法。 3.5销售总部负责运输公司的选定及其运输质量监控。 3.6各部门负责所属区域内物品的防护。 4.工作程序4.1搬运过程控制4.1.1生产分厂负责人根据产品的特点,配备适宜的搬运工具,如叉车.油压车等规定合理的搬运方法。 4.1.2搬运工具和方法的选择及使用应考虑下列问题: a.搬运时轻搬轻放,不损坏包装.不压坏或碰伤产品.防止跌落;

b.产品堆放时,采用链结式或五五码放,尽量重的在下,轻的在上,以降低重心,高度应符合包装箱外标识的要求,且不能当住行进的视线; c.搬运的方式符合包装箱外标识的要求;规划合理的搬运路线,保持行进通道畅通;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共5页 第2页 HY/A 2.GZ0015-2001 修改状态:0 版本:A d.搬运过程中保护好包装箱外的标识,防止丢失或损坏; e.危险物品需制定专门的搬运方法或使用特殊的搬运工具(如橡胶手套.皮围裙.防毒面罩等) f.机动叉车的操作人员需持证上岗,并按要求做好维护保养工作。 4.1.3运输工具应保持清洁,按指定地点搬运入库,码放整齐,排放合理。 4.1.4具体按《装卸岗位职责》.《叉车驾驶员岗位职责》执行。 4.2贮存过程控制4.2.1出入库手续4.2.1.1原辅材料库保管员接到供应部(国际业务部)“入库通知单”.检验部“原辅材料检验报告单”后核对品名.型号(规格).数量.标识等无误后,开具“验收单”办理入库;半成品.成品入库后需做好标识,并及时登帐和放置“存货料(卡)”。

3C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3C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产品的搬运、贮存、包装和交付等环节采取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防止产品损坏或变质,确保公司产品的品质,特制定本程序。 2.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物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搬运、贮存、包装和交付。 3.引用文件 3.1 DXC-09 《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 3.2 DXC-10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 3.3 DXC-14 《制程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3.4 DXC-15 《最终产品检验和试验控制程序》 3.5 DXC-19 《不合格品控制程序》 3.6 DXC2-QA-20 《物料、产品贮存期限》 3.7 DXC2-QA-29 《物料报废作业流程》 3.8 AD-034-A 《化学危险物品管理指引》 3.9 DXC2-PM-18 《货仓收发作业指导书》 4.职责 4.1 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搬运、贮存和防护工作。 4.2 品质部负责产品质量的检查、标识工作。 4.3 货仓负责仓存产品的搬运、贮存和防护工作。 4.4 PMC负责联络和安排最终产品的交付工作。

5.程序内容 5.1 搬运程序 5.1.1搬运人员需使用适当的搬运工具,并定期维护保养,确保搬运工具处于适用 状态。 5.1.2物品搬运前,搬运人员须先确认物品的标识,若未标识或标识不明的物品不 得随意搬运。 5.1.3搬运时,应按包装箱上的贮运标志要求轻拿轻放、相互协作;货品必须放置 妥当,避免货品的倒塌或掉落,以省力化及安全为原则进行。 5.1.4堆高层数按包装箱上贮运标志要求。若未明确贮运要求,则最高不超过2米 且要保证最底层物料外包装不变形,以防损坏。 5.1.5搬运中有异常发生时,如有掉落、包装破损等情形时,搬运人员应通知品质 部有关人员确认并作相应处理。 5.2 仓库贮存程序 5.2.1货仓主管根据公司产品、物料的不同类别和性质做好仓库区域划分和区域标 识,并编制区域分布图。 5.2.2产品标识执行《产品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检验和试验状态标识执行 《检验和试验状态控制程序》。 5.2.3仓管员根据检验状态标识和产品标识按区域贮存物品,确认贮存物品标识的 正确性及完整性。当某区域空间不够时,可借位摆放、并做显著标识,以便 于区分和识别。 5.2.4物料堆放整齐有序,充分提高场地和空间利用率。 5.2.5物料整顿、堆放、抽检、发放过道畅通,避免仓库里面的物料积压时间过长, 有利于物料时效控制。 5.2.6生产性物料和其他常用辅料、杂料,应设置《物料登记卡》,物料进出填写 要规范。每种物料进出仓均应有完整的记录。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含记录)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ISO13485-2016) 1.0目的 对于产品从接收、加工、放行、交付直到预期目的地的所有阶段,应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防止产品损坏和错用。 2.0范围 适用于针对产品符合性及顾客要求对其提供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包括隔离)等,防护也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 3.0职责 3.1质量管理部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产品标识的实施和控制。 3.2产品所在现场的责任人负责产品搬运的实施和控制。 3.3生产部负责产品包装的实施和控制。 3.4库房管理员负责原材料库、成品库的产品贮存的实施和控制。 3.5生产部负责成品交付的实施和控制。 4.0程序 建立对产品符合性提供防护的作业指导书,控制有存放期限或特殊贮存条件要求的产品。 4.1产品标识的控制 质量管理部负责制定《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对其实施进行监督和检查;并负责对产品的监视和测量状态加以标识。 包装箱上应有产品名称、型号、厂名、地址、产品注册证号、企业标准号、体积、毛重、防潮、防震等。

对返回再处理的产品应作明显的标识,以便在任一时刻均能被识别,并与正常生产的产品区分开来。 各相关部门按照《标识和可追溯性控制程序》执行。 4.2产品搬运的控制 产品所在现场的负责人根据产品的特点,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规定合理的搬运方法,应考虑: a) 不得破坏包装,防止跌落、磕碰、挤压; b) 按照包装箱外标识的要求进行搬运;保持搬运通道畅通;搬运过程中注意保护好产品,防止丢失或损坏; c) 对易损坏物品应使用专用的搬运工具。 4.3包装控制 a) 研发部负责确定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和要求;并编制《包装作业指导书》; b) 生产部包装人员在包装过程中应注意核对产品《合格证》;保持产品外观清洁、完整,按装箱单核对随机配件及各种技术文件,包装后加上正确的标识; c) 产品应有符合医疗器械法规要求的使用说明书、检验合格证和标签。 4.4贮存控制 a) 编制《库房管理制度》,规范原材料库、半成品库和成品库的管理,按规定分类码放; b) 库房应配置适当的设备(消防设备等),以保持安全适宜的贮存环境; c) 对有存放期限或特殊贮存要求的物品的环境及安全,按其明确要求加以控制并记录; e) 所有贮存物品应填写《入库单》、《出库单》并建立台帐,库房每月定期盘点,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介绍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制订: 审核: 批准: 受控印章:

1、目的 为了保证产品在标识、搬运、储存、保管、包装、保护和交付过程中得到有效的控制,保证产品的完整性,避免产品质量恶化,满足客户要求。 2、适应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内所有产品。 3、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领用的材料(或零件)、半成品、未入库成品等的防护工作。 3.2 成品仓库:负责成品的储存、防护和保管。 3.3 非成品仓库:负责原材料等非成品的储存、防护和保管。 3.4 贸易部:负责交付产品的防护工作,准确、及时、安全地交付给客户。 3.5 品管部:负责所检验产品的防护工作。 3.6 采购部:负责所采购的产品在途的防护工作。 4、工作流程 4.1 搬运 4.1.1 搬运时,按照产品堆放要求堆放。重物放于底部,重心置中,并注意各层面之防护,妥善保护 产品标识,确保搬运过程中处于良好的质量状态。 4.1.2 人力搬运注意轻拿轻放,放置地面应平稳;看清标识,不得倒放。 4.1.3 产品堆叠,不得超越厂区规划道路宽度,单层高度不得超过物料架高度,叠放层数不得超过 规定的层数。 4.1.4 操作行车、升降机、叉车等载物工具时,应遵循《设备操作标准书》,防止损坏产品。 4.1.5 行进过程中,应对搬运的产品采取防淋措施,以免雨、雪、、风、雾损坏产品。 4.2 储存 4.2.1 储存区分为:待检区、良品区和不良品区。 4.2.2 储存条件:仓储场地须通风、通气、通光、干净,白天保持空气流畅,根据天气变化开关门窗, 以保物料干燥,防止受潮。 4.2.3 储存区内产品应以常湿、常温环境下(或者产品要求的特定环境)储存。 4.2.4 储存规定 4.2.4.1 储存应遵循的原则: ◆防火、防水、防压; ◆定点、定位、定量; ◆先进先出; ◆不直接接触地面; ◆相似易混产品应明晰区分放置。 4.2.4.2 产品上下叠放时要做到“上小下大,上轻下重”。 4.2.4.3 易受潮产品,严禁直接摆放在地上,应放货架或卡板上进行隔离。 4.2.4.4 呆滞产品、报废产品必须分开储存。 4.2.4.5 不允许有火种进仓,下班时应关好门窗及电源。 4.2.5 储存安全 4.2. 5.1 对危险化学物品的保管,需遵守“三远离,一严禁”的原则,即“远离火源,远离水源,远 离电源,严加混合堆放”。 4.2. 5.2 危险化学物品和易燃易爆品要进入指定区域,并有专人管理。 4.2. 5.3 仓库内严禁烟火,严禁做与本职工作无关的事情。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1 目的 规定了产品在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及交付过程中的要求,使之符合一定的规范方式,以保证产品质量达到客户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本公司所生产的半成品、成品及所需的原、辅材料。 3 定义 无 4 职责 4.1 生产部负责制造中的搬运、包装。 4.2 仓库负责仓储品的搬运、贮存、防护、补充及提供。 5 程序内容 5.1 搬运 5.1.1 各搬运员应了解搬运的状况,适当的使用工具。 5.1.2 使用适当的容器堆叠不同的待搬物,防止在搬运过程中脱落。 5.1.3 人工搬运时应以重量为限,超出时用其他方式或几个人同时搬运,切记以省力、安全为原则,不要勉强以免造成事故。 5.1.4 手推车、叉车搬运应保持手推车、叉车的灵活、不超重,搬运时物品应放置稳当,以免脱落,并在安全速度下搬运,大件物品必须确保牢靠,防止发生事故。 5.1.5 行车使用原则

5.1.6 装载物品时,应考虑行车最大提升重量是否许可,切勿超重。5.1.7 吊装时应选择合理钢丝绳,留有保险余地,切勿斜吊。 5.1.8 起吊时物品下绝对不能站人,完毕后,吊钩应放于2米以上,防止事故发生。 5.1.9 在搬运中若发现产品有异常时,应停止操作并请品管员确认品质,如有损坏,则依《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5.2 贮存 5.2.1 仓储场所的规划按公司相关规定执行。 5.2.2 仓库依购件类别及便利性,安排适当的储料,仓管员应标识名称、规格、数量,以便工作。 5.2.3 生产部门储存之材料按种类、规格等排放适当位置并标识,以便领取与查点。 5.2.4 仓储管理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 5.2.5 对外购物品,由品管部根据采购课提供的《送检单》对其品名、规格、数量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按《监视和测量过程控制程序》进行检验,检验合格通知仓库入库,由仓管员登账、归类,并挂“标识卡”注明内容。 5.2.6 经品管员检验后不合格的采购产品,按照《不合格品控制程序》处理。 5.2.7 仓管员在点收过程中如果发现物品与货单不符合,应拒收并同时通知生产部门和采购课,要求采购课及时处理。 5.2.8 生产部门的完成产品入库时,须填写“送检单”注明名称、工程号、数量等,并送品管部按《监视和测量过程控制程序》检验,仓管

产品防护控制管理方法

产品防护控制管理方法 1 目的和范围 在从原材料进厂、产品实现、放行和交付到预期目的地,在顾客接收之前的所有过程中,对产品的符合性进行适当防护控制,以防止产品的变质、损坏和错用,保证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特制定本规定。 本规定适用于采购品、中间产品、最终产品和外供产品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的控制。 2 职责 2.1 供应部负责采购品的搬运、贮存和保护。 2.2 生产部负责半成品的搬运、贮存、包装和防护。 2.3 各车间负责产品实现过程中在制品的搬运、贮存、包装和防护。 2.4 营销部负责汽车整车的搬运、贮存、包装和防护。 2.5 技术部根据顾客或产品实现的要求,设计包装箱、工位器具、盒(箱)等贮运器具。 3 工作程序 3.1 搬运和防护 3.1.1 搬运部门根据产品特点,按照工艺规定或有关制度进行搬运和防护,并对搬运设施进行维护。 3.1.2 各车间按照工艺文件要求,将零部件装入指定的器具进行工序间搬运和转交。冲压件搬运时轻拿轻放,防止磕碰划伤,汽车仪表、灯具和玻璃等易碎易损件要严格按工艺规定的器具搬运和防护。 3.1.3 在搬运中,要注意保护产品标识和产品状态标识,防止损坏丢失。 3.1.4 铲车、天车搬运人员要经过培训,持证上岗,以便掌握必需的作业技能。 3.1.5 汽车整车装配调试完毕,经测量合格转入成品库前,要检查其水箱、油箱和电瓶状况,安全转运入库(场)。 3.2 贮存和防护 3.2.1 在库房存放的零部件,要按其所处库房的《库房管理制度》进行定置贮存,并保持适宜的、与产品质量要求相适应的贮存环境。对汽油等易燃品要独立存放,周围50米内严禁烟火,对润滑油和齿轮油等石油产品要注意贮存条件,防止变质。要求防雨防晒的零部件要贮存在室内,对于防锈产品应采取涂油等防锈措施。 3.2.2 各库房应对零部件进行有序存贮码放,建立台账,保持账、卡、物一致,做到先到先发,按规定办理入出库手续。 3.2.3 各车间要按工艺的规定,将在制品存放在通用的或专用的工位器具里。 3.2.4 汽车整车在成品库贮存时,要拔掉电瓶拉线,防止发生电器火灾。对库存产品要建立台账,做到账、物一致,依照先进先出的原则销售出库。 3.3 包装和防护 3.3.1 生产部根据顾客的要求或按工艺文件规定对产品进行包装。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更改记录

1.目的 对生产物料和成品在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过程中实行有效控制,以确保产品不发生污染、变质与损坏。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所有生产物料和成品进行搬运、储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等作业过程的控制。 3.相关责任单位 资材部-仓储组物流组、资材部-采购组、生产部-生产组、品保部-进料检验组、制程检验组、最终检验组。 4.运作程序 4.1搬运 供货商送到本公司的原材料和本公司发送给客户之产品都应由资材部-仓储组安排专人装卸。仓储组负责对从事装卸工作的人员按《装卸作业规范》进行正确使用搬运工具(如叉车、手推车)的培训,确保装卸过程中不损坏产品或其包装。 4.2贮存 4.2.1待检区之原料及成品经品保部--进料检验组及最终检验组检验合格并标识检验状 态后,办理正式入库手续。由仓储组登记入帐,妥善分区摆放,并由仓储组组长规 定最高堆放高度,以避免包装受压变形或造成危险。 4.2.2对库存原料及成品,每月底由仓储组会同财务组进行盘点,并填写《年月原材 料库存盘点清表》、《年月成品库存盘点清表》 (一式三份) ,正本由仓储组留 存,副本分别发送生管组和财务组。《年月原材料库存盘点清表》、《年月成品 库存盘点清表》保存期限一年,逾期销毁。 4.2.3 盘点时仓储人员应检查现有之库存原料及成品是否超过储存期限,逾期之物料由 仓储人员将其隔离至待检区,由品保部--进料检验组或最终检验组对其进行检验, 并填写相应的报告,检查合格之物料需贴上“逾期堪用”标签重新入库,在出货 时重新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放行。对检查不合格之物料按《不合格品的控制程 序》处理。 4.2.4 购入的原料,经IQC检验合格后,由仓储组填写《来料入库单》办理入库。生产完 成之成品,经QA检验合格后,通知仓储组办理入库。客户退回之成品,经QA检验合格 后,由仓储组办理入库。仓储组根据生管组开据的《生产发料单》备料,并运送至

15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郑州爱博尔医疗设备有限公司 1 目的 使用适当的和有效的防护方法,保证在搬运、包装、贮存、标识、交付过程进行监控,以防止产品在加工、储运、交付过程中的产品质量,满足顾客的要求。 2范围 适用于进货物资、在制品、成品的搬运、包装和贮存的防护控制。 3职责 3.1 营销中心:负责公司成品的贮存和发货搬运的控制; 3.2 采购部:负责采购货物搬运和贮存的控制; 3.3 技术部:负责外协加工的控制以及包装设计; 3.4 质检部:负责包装的检验和验证,并负责监督、检查贮存中的标识和质量状态; 3.5 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在制品搬运和贮存的控制; 3.6 办公室:负责对公司员工进行产品防护知识的培训; 3.7 库房:负责贮存物资的控制和管理。 4程序 4.1产品的搬运和防护 4.1.1对于进货物资搬运前,应检查包装箱是否捆扎良好,标识是否完整。搬运中应严格按包装箱上的标识要求,轻装轻放,堆放整齐,严禁散乱搬运,防止磕、碰、擦伤,损坏表面,造成变形,应选择适宜的搬运工具,满足物资对环境场地的要求,避免使用工具不当造成对产品的污染。 4.1.2在制品在搬运过程中应轻拿轻取,防止磕、碰、擦伤,应采用适宜工装器具,按工艺文件要求,对各种零配件在搬运过程中注意产品标识和状态标识,避免丢失,确保可追溯性,防止混淆。 4.1.3成品在包装后应按包装箱上的标志堆放、搬运,轻装轻放。防止外箱损坏、擦破。 4.1.4搬运时要办理必要的交接手续,要有入库和出库等凭证。 4.1.5对人身安全有影响的易燃、易爆产品,应严格按相关搬运说明书要求进行搬运,搬运时应有完善的防护措施,并对搬运过程进行有效监督和控制,避免发生危险。 4.1.6凡搬运中出现的各种质量事故,操作人员应及时上报主管部门,主管部门做好记录,并会同质检部进行分析,如造成产品损坏应对责任人给予相应的处置。

产品防护管理程序

产品防护管理程序 1、目的 为了防止公司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半成品、成品在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过程中发生损坏或降低质量特性,特制定本程序。 2、适用范围 本程序规定了公司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半成品、成品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的质量控制方法和要求。 3、职责 3.1商务部负责核对发货产品的规格和数量、联系第三方物流、运输中产品的防护和异常处理等活动。 3.2生产部: 3.2.1负责半成品周转、成品入库搬运过程中的防护。 3.2.2负责搬运、贮存过程中的有关产品异常以及包装破损的处理。 3.3制造中心负责确定和提供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3.4物控部负责库房的物流管理,要求对原材料、外购外协件、成品进行搬运、贮存、防护和内部交付活动。 4、程序内容及要求 4.1搬运 4.1.1原材料、外购件的搬运 (1)对原材料、外购外协件由物控部负责组织将其搬运至公司仓库的待检区域,对因搬运不当造成产品损坏时,由承运方负责; (2)原材料入库采用周转车或人力搬运; (3)外购外协件的入库采用周转车、叉车或者人力搬运; (4)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入库以提供的“采购订单”、“检验报告”为依据,库房进行货物核实,核实正确且必须是合格品后办理入库手续。 4.1.2半成品的搬运 生产部负责所加工半成品的搬运,用周转车或人工搬运至指定地点堆放,并保护好产品的标识。

(1)对最终检验合格的成品由生产部负责将成品搬运至仓库的规定区域,按规定码放整齐。(2)成品在搬运中遵循轻拿轻放的原则,成品须摆放整齐,杜绝野蛮搬运; (3)产品在公司内部搬运过程中,若发生由于搬运不当,致使产品损坏,由执行搬运人员及时报告所在部门主管,由其视损坏程度做出补救措施,具体按《库房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4.2 贮存 4.2.1贮存程序说明: (1)仓库须具备满足产品特性的贮存条件,例如:防火、防潮、防损、防窃等有效措施。具体按《库房管理制度》进行管理。 (2)原材料、外购外协件、半成品、成品入库时,按规定的区域、类别、架位整齐堆放,并做好相应的标识。 (3)贮存品的标识 对仓库贮存的各类原材料、半成品、成品标识具体执行产品标识管理规定。在产品转移过程中,各责任人员负责在其合适位置上挂贴标识,对无标识必须予以追查或追补。 (4)贮存品的帐物管理 产品(包括原材料、产成品)入库或出库时,仓库保管员按照《库房管理规定》的要求及时登记入帐,“出库单”做到帐、物、卡相符。 库房每月底要进行一次对仓库的原材料、外购件、半成品、成品的库存情况检查,并做好现场检查记录,发现问题限期整改,对超期贮存或可疑变质产品,报告物控部主管。 由仓库管理人员每月对库存产品进行盘点,做到帐、物、卡相符。 由仓库管理人员每天对入库、出库、退库产品按照“入库单”、“出库单”、“退库/返库冲红审批单”进行登记。 4.3包装 4.3.1包装操作由生产检验人员负责。 4.3.2包装之前应对产品内外表面污染物质清洁。 4.3.3所有部件经妥善包装或装箱后,在运输过程中采取防护措施,以免散失损坏或被盗。各种包装确保各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致遭到损坏、丢失、变形、受潮和腐蚀。 4.3.4包装箱上有明显的包装储运图示标志(按GB191),随产品提供的技术资料完整无缺,提供份额符合GB19.32的要求。 4.3.5包装工序员工将检验合格的产品,按包装作业要求进行包装,在外箱指定位置粘贴打印好的标签,严禁混淆产品规格和型号。最终搬运到仓库,并由库管员验收,开具“入库单”。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质量管理体系文件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版本号:A/0 受控状态: 受控编号: 2013-9-10 发布 2013-9-10 实施

目录 1 目的 (2) 2 适用范围 (3) 3 职责 (3) 4 工作程序 (3) 4、1 包装要求 (3) 4、2 搬运要求 (3) 4、3 贮存与保护 (4) 4、4 交付 (6) 5 相关文件 (6) 6 记录 (7) 7 附加说明 (7) 1目的 产品在内部处理与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 对产品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保

护进行控制,防止产品损坏、变质、功能失效与丢失,保证产品符合规定的要求。 2适用范围 适用于毛坯、外购外协件、在制品、半成品与成品在内部处理与交付到预定地点期间的标识、运输、搬运、包装、贮存、保护的控制。 3职责 3、1计划部仓库对产品的出入库进行搬运、运输及产品储存过程中的标识与防护进行控制; 3、2 生产车间负责生产过程中的产品搬运﹐并对产品进行相应的包装与防护; 3、3 工艺部负责提供产品防护相关技术文件; 3、4质量部负责对产品交付到预定的地点之前的所有产品的防护控制进行监督检查。 4工作程序 4.1包装要求 4、1、1技术部应根据产品的特点制定产品的包装要求并对包装进行设计。设计包装时应考虑在包装物上设立必要的防护标识,如小心轻放、请勿倒置、堆码、易损、防淋、防压等防护性标识。 4、1、2包装材料入库前由质量部相关检验人员验收,合格方可入库、 4、1、3 计划部仓库对库存物料按照要求分区存储,指定物料放到指定区域;对存储期间的物料做好防护工作; 4、1、4 生产车间应按“质量计划”对包装的要求进行包装、装箱作业并做好适当标识。质量部对包装的质量进行检查。 4.2搬运要求 4、2、1搬运人员应经过培训后方可上岗﹐叉车﹑吊机操作员应取得资格确认。

产品防护管理程序

深圳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Shenzhen ***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产品防护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QP-12 版本:V 1.0 制定部门:生产部 制定日期:2012-02-25 生效日期:2012-03-01

1目的 对产品的搬运、包装、储存、标识、交付进行控制,以防止产品在加工、储存、交付过程中损坏和变质,满足客户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厂内所有产品,包括来料、半成品及成品。 3职责 3.1仓库负责进出货仓的产品和物料贮存、搬运和交付工作。 3.2仓库负责安排合适的货品储存条件,保证在仓内的产品不得损坏和变质。 3.3生产部门负责监督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搬运和包装等工作。 3.4产品的标识工作由相关责任单位执行。 4定义(无) 5作业内容 5.1搬运 5.1.1对物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搬运工作由生产或仓库人员根据产品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搬运工具和搬运手段,对于一些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搬运,必须按照所给的操作说明,切勿违章作业。 5.1.2搬运时如果有可能造成伤人事故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同时防止产品在搬运时跌落损坏。产品堆积存放时应用隔离物或标识分开,搬运时堆货高度不得超过2.5米,以免物品压坏及跌落时产生危险。 5.1.3在搬运时,任何物品都应轻拿轻放,不可乱抛及坐在货物上。 5.1.4搬运时必须使用合适的运输工具,日常对使用的运输工具进行保养。 5.2包装 5.2.1经品保检验判定合格的产品方可包装。所有产品的包装,必须根据客户订单要求进行包装,品保必须检查包装是否正确,包装材料、标签及数量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5.2.2当产品经检测和试验及包装合格时,品质人员在外箱上贴“合格”贴纸或盖上“合格”章,办理入库手续。 5.3储存 5.3.1仓库重地未经许可人员,不准随便出入。 5.3.2在货仓内的产品和物料都必须放于规定的位置,不许到处散落和乱放。 5.3.3根据产品和物料入库的时间记录,出货时规定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实施产品或物料的进出管理,以保证在仓产品或物料的合理使用。 5.3.4仓库内产品或物料出仓时必须经授权人员批准、签名,货仓人员根据已批准的单据进行出货。

【程序文件】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鹤山市美业棉纺织企业有限公司文件名称: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版本号:A 编制:审批:

修订记录

1 目的 规范对产品的符合性在形成和交付的全过程提供防护,防止其损坏、变质或误用,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生产过程各阶段直至交付到预定地点,对产品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等作业。 3 职责 3.1 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产品防护。 3.2 经营部负责库存物料和入库成品的防护。 3.3 经营部负责对成品运输和交付过程的防护,并对提供运输的供方进行控制。 4 工作内容 4.1 产品搬运的控制 4.1.1 经营部及生产部应根据产品特点,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规定合理的搬运方法, 在产品搬运时应考虑: a.应按照包装外标识的要求进行搬运,不得破坏包装和标识,码堆、高度应适宜, 防止跌落、挤压; b.保持搬运通道畅通平整,注意产品保护,工具适宜方法合理,防止碰伤等损坏; c.对易损、危险物品应制定专门的搬运作业指导书,或使用特殊的搬运工具。 4.1.2 对可以预料的情况,如天气和震动等因素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保证搬运过程 中产品完整无损。 4.2 产品包装的控制 4.2.1 生产部负责识别需使用包装材料和防护用品的工序,确保包装材料、防护用品 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并做出明确的要求; 4.2.2 经营部负责包装材料和防护用品的采购,确保满足各工序产品包装防护和成品

包装防护的需求; 4.2.3 生产部按操作规程对员工进行培训,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工序间产品转运 应采取适宜的周转箱和其它防护用品,成品包装按合同要求或顾客特殊包装要求进行; 4.2.4 生产部对包装材料和防护用品进行验证,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控。 4.2.5 生产部按合同规定,把包装要求文件发放到包装组,包装组根据要求与现有物 料情况指定专人到仓库领取物料;仓库填写《领料单》,双方签名领取物料。4.2.6 经营部执行合同,开列《产品出仓通知单》发至成品仓库,仓库管理员按《产 品出仓通知单》,配齐产品,并检查确认无误后,安排装车并填写《棉纱成品出仓单》。 4.3 产品贮存的控制 4.3.1 仓库管理原则 4.3.1.1 划出平面图,储放立体化。 4.3.1.2 注意通道、照明、防火、防盗措施。 4.3.1.3 物料包装、标识要清楚。 4.3.1.4 按物料验收规定点收物料,整齐摆放。 4.3.1.5 做好仓库5-S。 4.3.1.6 建好账目,当日账目当日完成。 4.3.1.7 领发料控制 a.原料领料控制:根据公司批准的配棉方案,每天由品管部填写《原棉领料单》, 并交仓库。仓库根据《原棉领料单》及实际情况,填写《原棉出仓单》,并 由办公室派人签名确认。 b.其它物料领料控制:各部门有关人员在工作中需要领料时,填写《领料单》, 经部门主管签名后,到仓库领料,仓管员严格按《领料单》所列内容发料,

MY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M Y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Final approval draft on November 22, 2020

鹤山市美业棉纺织企业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文件编号:MY2-014 版本号:A 编制:审批: 日期:日期:

修订记录 1 目的 规范对产品的符合性在形成和交付的全过程提供防护,防止其损坏、变质或误用,以确保满足顾客的要求。 2 范围 适用于对产品生产过程各阶段直至交付到预定地点,对产品的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等作业。

3 职责 生产部负责生产过程中的产品防护。 经营部负责库存物料和入库成品的防护。 经营部负责对成品运输和交付过程的防护,并对提供运输的供方进行控制。 4 工作内容 产品搬运的控制 经营部及生产部应根据产品特点,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规定合理的搬运方法,在产品搬运时应考虑: a.应按照包装外标识的要求进行搬运,不得破坏包装和标识,码堆、高度应适 宜,防止跌落、挤压; b.保持搬运通道畅通平整,注意产品保护,工具适宜方法合理,防止碰伤等损 坏; c.对易损、危险物品应制定专门的搬运作业指导书,或使用特殊的搬运工具。对可以预料的情况,如天气和震动等因素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保证搬运过程中产品完整无损。 产品包装的控制 生产部负责识别需使用包装材料和防护用品的工序,确保包装材料、防护用品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并做出明确的要求; 经营部负责包装材料和防护用品的采购,确保满足各工序产品包装防护和成品包装防护的需求; 生产部按操作规程对员工进行培训,严格执行相关操作规程,工序间产品转运应采取适宜的周转箱和其它防护用品,成品包装按合同要求或顾客特殊包装要求进行; 生产部对包装材料和防护用品进行验证,并对执行过程进行监控。 生产部按合同规定,把包装要求文件发放到包装组,包装组根据要求与现有物料情况指定专人到仓库领取物料;仓库填写《领料单》,双方签名领取物料。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含记录)

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ISO9001-2015/ISO14001-2015) 1.0目的: 为使公司在收货,搬运,入库,储存,备发材料,包装,出货,退货,盘点方面的作业均规范化,达到产品在各过程中的品质均有得到很好的防护而制订。 2.0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收货,搬运,入库,储存,备发材料,包装,出货,退货,盘点等作业。 3.0权责: 3.1采购部:采购订单的下达。 3.2生产:生产指令的下达、生产通知单的分发。 3.3物控部:材料点收、搬运、入库、储存、备料、包装、出货、盘点退货的执 行以及记录。 3.4品质部:产品的检验,质量/环保异常的处理。 3.5工程部:BOM表、工程图面、包装明细的发行及工程变更的申请与通知。 3.6采购部:产品的领料、物料管理、生产、入库。 4.0定义: 4.1BOM表:产品零件结构清单. 5.0作业内容: 5.1收货:

5.1.1原材料点收:厂商将所交货品放至收货仓指定区域,仓管员在收到送货单时核对送货 厂商是否是合格供应厂商,是否为客户指定厂商,有无附送测试报告,材质证明,环保协议,某些物质不使用承诺书以及油品,化学品需附MSDS,确认后再核对送货单相应的《采购订单》确认货品的采购需求,检查送货单有无填写我司料号,重量,如果没有需由送货人员补上,核对标签有无贴产品标标签,如果没有需由厂商进行标示,再进行数量的核对。确认无误后在ERP系统中作业流程点击采购入库作业,找到相应的厂商及采购单号,将准确数量填上。交于品保部IQC进行检验。 5.1.2成品入库点收:仓管员在接收到统筹中心入库人员的《成品入库单》时对入库单的完整性进行确认,按照入库单上的指令单号、料号与数量核对实际产品的料号与数量,确认无误后签收入库单,并在ERP系统中点击厂制入库,将准确数量填写正确。 5.2搬运: 5.2.1人力搬运:需轻拿轻放,放置地面时需平稳,禁止重摔。 5.2.2工具搬运:使用搬运工具(如小推车或液压车)需匀速推行,搬运工具需进行保养。 5.2.3如搬运作业在雨天不可避免地须进行时,负责搬运的人员应对搬运之物料采取有效的防淋措施(如在物品上用PE袋进行防护)。 5.2.4如在搬运中出现碰撞致材料或成品倒地的现象发生时,需立即对此材料或成品进行隔离,并通知品保进行质量确认,直至品保确认为合格品后方可准予流入一下工序。如品保确认已有产生不合格品时,则依《不合格控制程序》

产品防护管理程序(修改)-已审

首钢鹏龙钢材有限公司 ISO/TS16949:2009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件 产品防护管理程序 编制: 审核: 批准: 发放编号:

1 目的和适用范围 1.1为了防止公司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半成品、成品在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过程中发生损坏或降低质量特性,特制定本程序。 1.2本程序规定了公司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半成品、成品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的质量控制方法和要求。 1.3本程序的规定适用于从原材料进厂到产品出厂,在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过程的质量控制活动。 2 引用文件 2.1 《纠正和预防措施控制程序》 《生产过程控制程序》 2.2 《产品标识管理规定》 《仓库管理制度》 3 术语 3.1产品处置:在物流的整个流程中,所有的运输和搬运方法与流通过程。 3.2供货信誉:在规定的供货时间内,遵守允诺的产品供货交付期和供货数量和供货质量。 4 职责 4.1市场营销部为该程序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指导和监督各部门按规定的要求对原材料、外协外购件、半成品、成品进行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内部交付活动。 4.2生产技术部: 4.2.1负责确定和提供产品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的技术要求和规范。 4.2.2负责原材料、外购件的搬运过程中的防护。 4.2.3负责搬运、贮存过程中的有关产品异常以及包装破损的处理。 4.2.4负责生产现场的物流管理,指导和监督生产工段按规定的要求对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内部交付活动。 负责保持和维护产品及原材枓的贮存环境并定期检查完好状态,负责包装箱、包装材料的贮存、防护、并定期检查。(与4.2重复) 4.3派驻站: 4.3.1负责产成品交付过程中的防护。 4.3.2负责产成品的搬运以及入库和交付过程中的产品的防护。

产品防护管理程序

产品防护管理程序 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312-EUATWW-MWUB-WUNN-INNUL-DQQTY-

深圳市***医疗器械有限公司Shenzhen *** Medical Instrument Co.,Ltd. 产品防护管理程序 文件编号:**-QP-12 版本: V 制定部门:生产部 制定日期:2012-02-25 生效日期:2012-03-01

1目的

对产品的搬运、包装、储存、标识、交付进行控制,以防止产品在加工、储存、交付过程中损坏和变质,满足客户要求。 2范围 适用于本厂内所有产品,包括来料、半成品及成品。 3职责 仓库负责进出货仓的产品和物料贮存、搬运和交付工作。 仓库负责安排合适的货品储存条件,保证在仓内的产品不得损坏和变质。 生产部门负责监督生产过程中产品的搬运和包装等工作。 产品的标识工作由相关责任单位执行。 4定义(无) 5作业内容 搬运 5.1.1对物料、半成品和成品的搬运工作由生产或仓库人员根据产品类型的不同,采用不同的搬运工具和搬运手段,对于一些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搬运,必须按照所给的操作说明,切勿违章作业。 5.1.2搬运时如果有可能造成伤人事故时,应采取有效防护措施,同时防止产品在搬运时跌落损坏。产品堆积存放时应用隔离物或标识分开,搬运时堆货高度不得超过米,以免物品压坏及跌落时产生危险。 5.1.3在搬运时,任何物品都应轻拿轻放,不可乱抛及坐在货物上。 5.1.4搬运时必须使用合适的运输工具,日常对使用的运输工具进行保养。 包装 5.2.1经品保检验判定合格的产品方可包装。所有产品的包装,必须根据客户订单要求进行包装,品保必须检查包装是否正确,包装材料、标签及数量是否符合客户要求。 5.2.2当产品经检测和试验及包装合格时,品质人员在外箱上贴“合格”贴纸或盖上“合格”章,办理入库手续。 储存 5.3.1仓库重地未经许可人员,不准随便出入。 5.3.2在货仓内的产品和物料都必须放于规定的位置,不许到处散落和乱放。 5.3.3根据产品和物料入库的时间记录,出货时规定按先进先出的原则实施产品或物料的进出管理,以保证在仓产品或物料的合理使用。

医疗器械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医疗器械产品防护控制程序 1目的 对于产品从接收、加工、放行、交付直到预期目的地的所有阶段,应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防止产品损坏和错用。 2 范围 适用于针对产品符合性及顾客要求对其提供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等,防护也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 3职责 3.1 生产部及各相关部门负责产品标识的实施和控制;3.2 产品所在现场的责任人负责产品搬运的实施和控制; 3.3 生产部负责产品包装的实施和控制; 3.4 管理部负责产品贮存的实施和控制; 3.5 市场部负责成品交付的实施和控制。 4 程序 4.1产品包装的控制 a) 生产部负责确定包装材料、包装设计和要求,包装箱 应保证被包装产品在箱体内相对固定,防止因碰撞造 成损伤;并根据需要编制《包装作业指导书》; b) 生产部负责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确保包装质量。 c) 包装人员在包装过程中应注意核对产品《合格证》;

保持产品外观清洁、 完整,按装箱单核对随机配件及各种技术文件,包装后加上正确的标识; d) 产品入包装箱必要时加泡沫防护盒,不得裸装,装箱 时应避免摩擦和碰撞产品标识。随产品的全部文件资 料应装入箱内。 e) 产品应有符合医疗器械法规要求的使用说明书、检验合格证和标签。 4.2产品搬运的控制 产品所在现场的负责人根据产品的特点,配置适宜的搬运工具,采用合理的搬运方法,应考虑: a) 不得破坏包装,防止跌落、磕碰、挤压; b) 按照包装箱外标识的要求进行搬运;保持搬运通道畅通;搬运过程中注 意保护好产品,防止丢失或损坏; 4.3贮存控制 a) 编制《库房管理制度》,规范原材料库和成品库的管理,按规定码放; b) 库房应配置适当的设施(消防设备等),以保持安全适宜的贮存环境; c) 对有存放期限或特殊贮存要求的物品的环境及安全, 坚持“先进先出”的原则,按其明确要求加以控制并记

摩托车护具防护管理程序(完整版)

产品防护管理程序 ※※※※※※※※※此文件未经批准﹐不准复印※※※※※※※※※※

1、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及交付前需准备的工作内容以及最终对顾客交付的控制要求和方法,旨在确保在以上各过程中产品质量不受到影响。 2、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产品生产从外购物资到成品(包括出口产品)交付全过程中的搬运、贮存、包装、防护和交付的控制。 3、职责 3.1、各生产车间负责原材料、半成品生产过程中的搬运、防护。 3.2、仓库负责原材料、外购件的入库搬运和半成品、成品的贮存和防护。 3.3、品质部负责产品交付前质量证明文件的准备和交付质量的验证。 3.4、跟单员或业务员负责产品交付前的清单准备。 3.5、成品车间负责包装,并执行《标识和可追溯性程序》,进行包装内、外的标识。 3.6、在委托第三方代运时由仓库负责。 3.7、财务部负责货物发送前联系集装箱及发货时间并办理出口货物报关手续。 4、管理程序 4.1、搬运 4.1.1、进货物资由仓库保管员协调搬运入库。 4.1.2、各生产单位领用物资时,把物资搬运到生产场所,并在生产过程及物资转序出库时小心搬运,防止碰撞等,保证搬运质量。 4.1.3、成品入库时,仓库保管员协调车间搬运入库,防止碰撞,保证搬运质量。 4.1.4、各客户来提货时,由仓库保管员协调搬运工作及发放数量,防止碰撞等,保证搬运质量。 4.2、储存 4.2.1、物资入库、仓库保管员根据物资的合约、类别等作好标识,分区堆放,及时办理入库手续,做好台帐,发放时根据提货单办理发放手续。 4.2.2、对特殊的物资施行隔离存放。 4.2.3、仓库保管员对出、入库的物资要凭《出库单》、《入库单》办理相应出入库手续,车间领料凭《领料单》办理相应手续,保管员及时销帐、登帐,贮存的物资和产品应做到数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