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北京卷)word解析版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北京卷)word解析版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北京卷)word解析版

绝密★启封前机密★使用完毕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化学解析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以下数据可供解题时参考: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Cl35.5 Ca40

第一部(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6.下列设备工作时,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是

【答案】D

【解析】

A、硅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错误;

B、锂离子电池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故错误;

C、太阳能集热器是将太阳能转变为热能,故错误;

D、燃料燃烧将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热能,故正确。

7.下列金属防腐的措施中,使用外加电流的阴极保护法的是

A.水中的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

B.金属护拦表面涂漆

C.汽水底盘喷涂高分子膜

D.地下钢管连接镁块

【答案】A

【解析】

A、钢闸门连接电源的负极,为电解池的阴极,被保护,属于外加电流的阴极保

护法,故正确;

BC、是金属表面覆盖保护层,隔绝空气,故错误

D、镁比铁活泼,构成原电池,铁为正极,被保护,是牺牲阳极的阴极保护法,

故错误。

8.下列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不准确

...的是

A.用浓盐酸检验氨:NH3+HCl=NH4Cl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CO2-3+H2O HCO-3+OH-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时,铁作负极被氧化:Fe-3e-=Fe3+

D.长期盛放石灰水的试剂瓶内壁出现白色固体:Ca(OH)2+CO2=CaCO3↓+H2O 【答案】C

【解析】

A、盐酸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HCl与氨气反应生成氯化铵,冒白烟,故正确;

B、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溶液中存在CO2-3水解平衡:CO2-3+H2O HCO-3+OH-,

使溶液呈碱性,故正确;

C、钢铁发生吸氧腐蚀,铁作负极被氧化,电极反应式为Fe-2e-=Fe2+,故错误;

D、石灰水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故正确。

9.用石墨电极电解CuCl2溶液(见右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a端是直流电源的负极

B.通电使CuCl

发生电离

2

C.阳极上发生的反应:Cu2++2e-=Cu

D.通电一段时间后,在阴极附近观察到黄绿色气体

【答案】A

【解析】

A、由溶液中离子移动方向可知,U型管左侧电极是阴极,连接电

源的负极,a端是电源的负极,故正确;

B、通电使CuCl2发生电解,不是电离,故错误;

C、阳极发生氧化反应,Cl-在阳极放电2Cl--2e-=C12↑,故错误;

D、Cl-发生氧化反应,在阳极放电生成C12,故D错误。

10.实验:①0.1mol·L-1AgNO3溶液和0.1mol·L-1NaCI溶液等体积混合得到浊液a,过滤得到滤液b和白色沉淀c;

②像滤液b中滴加0.1mol·L-1KI溶液,出现浑浊;

③像沉淀c中滴加0.1mol·L-1KI溶液,沉淀变为黄色。

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A.浊液a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

B.滤液b中不含有Ag+

C.③中颜色变化说明AgCI 转化为AgI

D.实验可以证明AgI比AgCI更难溶

【答案】B

【解析】

A、绝对不溶的物质没有,难溶物质在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故正确;

B、溶液中存在沉淀溶解平衡,滤液中含有Ag+,故错误;

C、D选项沉淀由白色变为黄色,说明生成AgI,反应向更难溶的方向进行,故正

确。

11.下列实验事实不能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

【答案】C 【解析】 A 、存在平衡

2242NO N O ,升高温度平衡向生成NO 2方向移动,故正确;

B 、水的电离是可逆过程,升高温度Kw 增大,促进水的电离,故B 正确;

C 、催化剂不能影响平衡移动,故C 错误;

D 、弱电解质电离存在平衡,浓度越稀,电离程度越大,促进电离,但离子浓度降低,故氨水的浓度越稀,pH 值越小,故D 正确。 12.用右图所示装置检验乙烯时不需要除杂的是

【答案】B

【解析】A 、B 选项乙烯中的杂质为乙醇,乙醇可使KMnO4褪色,故必须用水除去。乙醇不能使Br 2的CCl 4溶液褪色,故不需出去。

C、D选项乙烯中杂质为乙醇、SO 2和CO 2。其中乙醇、SO 2均可使KMnO 4褪色,故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尽管乙醇不能使Br 2的CCl 4溶液褪色,但SO 2在有H 2O (g )存在的情况下能使Br 2的CCl 4溶液褪色,故用氢氧化钠溶液除去。故ACD 错误,B 正确。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共180分) 本部分共11小题 ,共180分。

25.(17分)

可降解聚合物P 的恒诚路线如下

(1)A 的含氧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 (2)羧酸a 的电离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 (3)B →C 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4)化合物D 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中,D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 (5)E →F 中反应①和②的反应类型分别是___________。 (6)F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

(7)聚合物P 的结构简式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羟基;

(2)33CH COOH CH COO H -++ ;

(3);

(4)

(5)加成反应,取代反应;

(6);

(7)

【解析】A不饱和度为28210

2

?+-

=4,结合C的还原产物可知,A中含有一个苯环,能

与羧酸a反应酯化反应生成B,a为CH3COOH,A为,B为

,反应硝化反应生成C,为,化合

物D苯环上的一氯代物有2种,结合与D的分子式可知,首先-NH2被转化-OH,再发生酚羟基与NaOH反应,同时发生酯的水解,D的结构简式是

,D发生催化氧化后,再酸化生成E,结合E的分子式可知,醇羟

基氧化为-CHO,故E的结构简式为,根据反应信息i可知,E先发生

加成反应,再发生取代反应,最后发生水解反应生成F,F为,加热生成G,结合G的分子式与结构特点可知,应是2分子F通过形成肽键再形成1个六元

环状,故G为,根据反应信息ii可知,P为

26.(14分)

NO x是汽车尾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

(1) NO x能形成酸雨,写出NO2转化为HNO3的化学方程式:_ .

(2)汽车发动机工作时会引发N2和02反应,其能量变化示意图如下:

①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_ .

②随温度升高,该反应化学平衡常数的变化趋势是_ .。

(3)在汽车尾气系统中装置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NO X的排放。

①当尾气中空气不足时,NO X在催化转化器中被还原成N2排出。写出NO被CO还原的化学

方程式:_ .

②当尾气中空气过量时,催化转化器中的金属氧化物吸收NO X生成盐。其吸收能力顺序如

下:12MgO <2o CaO <38SrO<56BaO.原因是.,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金属氧化物对NO X的吸收能力逐渐增强。

(4)通过NO x传感器可监测NO x的含量,其工作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Pt电极上发生的是反应(填“氧化”或“还原”)。

②写出NiO电极的电极反应式: .

【答案】

(1)3NO2+2H2O=2HNO3+NO;

(2)①、N2(g)+O2(g)=2NO(g) △H=+183KJ/mol;

②、增大;

(3)①、2NO+2CO催化剂N2+2CO2

②、由Mg、Ca、Sr、Ba的质子数可知,它们均处于第ⅡA族,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原

子半径增大;

(4)①、还原;

②、NO+O2--2e-=NO2;

【解析】(1)NO2与H2O反应生成HNO3与NO;

(2)①、△H=945kJ/mol+498kJ/mol-2×630KJ/mol=+183KJ/mol;

②、该反应正反应是吸热反应,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移动,化学平衡常数增大;(3)①、NO被CO还原N2,CO被氧化为CO2;

②、由Mg、Ca、Sr、Ba的质子数可知,它们均处于第ⅡA族,同一主族自上而下,原

子半径增大,金属性增强;

(4)①、由工作原理示意图可知,O2在Pt电极发生还原反应生成O2-;

②、在O2-参加反应下,NO在NiO电极发生氧化反应生成NO2。

27.(12分)

用含有A1203、SiO2和少量FeO·xFe2O3的铝灰制备A12(SO4)3·18H2O。,工艺流程如下(部分操作和条件略):

Ⅰ。向铝灰中加入过量稀H2SO4,过滤:

Ⅱ。向滤液中加入过量KMnO4溶液,调节溶液的pH约为3;

Ⅲ。加热,产生大量棕色沉淀,静置,上层溶液呈紫红色:

Ⅳ。加入MnSO4至紫红色消失,过滤;

Ⅴ。浓缩、结晶、分离,得到产品。

(1)H2S04溶解A1203的离子方程式是

(2)KMnO4 - 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补充完整:

(3)已知:

根据表中数据解释步骤Ⅱ的目的:

(4)己知:一定条件下,MnO 4 - 可与Mn 2+反应生成MnO 2,

① 向 Ⅲ 的沉淀中加入浓HCI 并加热,能说明沉淀中存在MnO 2的现象是 . ② Ⅳ 中加入MnS04的目的是

【答案】

(1)323262l 3Al O H A H O +++=+;

(2)5、8H +、5、4H 2O ;

(3)将Fe 2+氧化为Fe 3+,调节pH 值使铁完全沉淀; (4)①、生成有黄绿色气体;

②、加入MnSO 4,除去过量的MnO 4-。 【解析】

(1)氧化铝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与水;

(2)反应中MnO 4-→Mn 2+,Fe 2+→Fe 3+, MnO 4-系数为1,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

知, Fe 2+系数为1(72)

32?--=5,由元素守恒可知, Fe 3+系数为5,由电荷

守恒可知,由 H +

参加反应,其系数为8,根据元素守恒可知,有H 2O 生成,其系数为4,方程式配平为MnO 4-+5 Fe 2++8H +=Mn 2++5Fe 3++4H 2O ;

(3)滤液中含有Fe 2+,由表中数据可知,Fe (OH )2开始沉淀的pH 大于Al (OH )

3 完全沉淀的pH 值,

而Fe (OH )3完全沉淀的pH 值小于Al (OH )3开始沉淀的pH 值,pH 值约为3时,Al 3+、Fe 2+不能沉淀,步骤Ⅱ是将Fe 2+氧化为Fe 3+,调节pH 值使铁完全沉淀; (4)①、MnO 2能将HCl 氧化为Cl 2,若有黄绿色气体生成说明沉淀中存在MnO 2;

②、Ⅲ 的上层液呈紫红色,MnO 4-过量,加入MnSO 4,除去过量的MnO 4-。

28.(

15分)

(1)Cl 2和Ca (OH )2制取漂粉精的化学方程是 。

(2)pH 试纸颜色的变化说明漂粉精溶液具有的性质是 。

(3)向水中持续通入SO 2,未观察到白雾。推测现象i 的白雾由HCl 小液滴形成,进行如下实验:

a.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无变化;

b.用酸化的AgNO 3溶液检验白雾,产生白色沉淀。 ① 实验a 目的是 。

②由实验a 、b 不能判断白雾中含有HC1,理由是 。

(4)现象ii 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1-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其实验方案是 。 (5)将A 瓶中混合物过滤、洗涤,得到沉淀X

①向沉淀X 中加入稀HC1,无明显变化。取上层清液,加入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则沉淀X 中含有的物质是 。

②用离子方程式解释现象iii 中黄绿色褪去的原因: 。 【答案】

(1)222222l 2()a l ()2C Ca OH C C Ca ClO H O +=++;

(2)碱性、漂白性;

(3)①、检验白雾中是否Cl 2,排除Cl 2干扰;

②、白雾中含有SO 2,SO 2可以使酸化的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4)向漂白精溶液中逐滴滴入硫酸,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为黄绿色; (5)①、CaSO 4;

②、22224l 242l C SO H O H C SO +--

++=++。

【解析】

(1)Cl 2和Ca (OH )2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与水; (2)pH 试纸先变蓝(约为12),说明溶液呈碱性,后颜色褪去,说明具有漂白

性;

(3)①反应中生成Cl 2,用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检验白雾中是否Cl 2,排除Cl 2

干扰;

②白雾中含有SO 2,可以被硝酸氧化为硫酸,故SO 2可以使酸化的AgNO 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4)向漂白精溶液中逐滴滴入硫酸,观察溶液颜色是否变为黄绿色;

(5)①取上层清液,加入BaC1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说明SO 2被氧化为SO 42-,

故沉淀X 为CaSO 4;

②溶液呈黄绿色,有Cl 2生成,Cl 2与SO 2反应生成盐酸与硫酸。

2013年高考试题(化学)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 24 S 32 K 39 Mn 5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 W2-、X+ B. X+、Y3+ C. Y3+、Z2- D. X+、Z2- 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漫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 + 3Ag2S = 6Ag + A1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11.己 知某溶液中含有C1-, 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mo1·L-,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 C1-、Br-、CrO42- B. CrO42-、Br-、C1- C. Br-、C1-、CrO42- D. Br-、CrO42-、C1- 12.分子式为C5H1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A. 15种 B. 28种 C. 32种 D.40种 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选项目的分离方法原理 A. 分离溶于水的碘乙醇萃取碘在乙醇中的溶解度 较大

2015年北京高考理综试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 1 页(共 16 页)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 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A .由T 淋巴细胞产生 B .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C .可裂解乙肝病毒 D .可被蛋白酶水解 2.下列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 B .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 C .T 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D .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3.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 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 的是 DNA 相相相相 40800 600400200 0206080100120 相相相相 相相相 相相相 b a DNA 相相相相 40800 600400200 0206080100120 a b 相相相相 A .b 峰中细胞的DNA 含量是a 峰中的2倍 B .a 峰和b 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 复制 C .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 峰中 D .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 的复制

2015年高考试题化学(北京卷)解析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北京市高考理综试题(化学部分) 6.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 化学反应的是: 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酸性:H 2SO 4>H 3PO 4 B.非金属性:Cl>Br 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 Na 2CO 3 >NaHCO 3 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右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氮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 9.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 与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 示意图如下: C 表示O 状态Ⅰ状态Ⅱ状态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O 和O 生成CO 2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C 和O C.CO 和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 CO 2 D. 状态Ⅰ→ 状态Ⅲ表示 CO 与O 2反应的过程 10.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 PPV 的反应: 人工固氮

I I n + nCH 2=CH --CH =CH 催化剂 CH I CH -H 2n + (2n -1)HI PPV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A. 合成 PPV 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 PPV 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 CH 2=CH - -CH =CH 2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D. 通过质谱法测定 PPV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11.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NaClO ,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 知:饱和 NaClO 溶液的 pH 约为 11) A.该消毒液可用 NaOH 溶液吸收Cl 2制备: Cl 2 + 2OH - == Cl - +ClO - +H 2O B.该消毒液的 pH 约为 12:ClO - + H 2O - C.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混用,产生有毒 Cl 2: 2H + + Cl - +ClO - == Cl 2↑+ H 2O D.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 HClO ,可增强漂白作用: CH 3COOH + ClO - == HClO + CH 3COO - 1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 的是: A.Ⅰ中气体由无色变为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O 2=2NO 2 B.Ⅱ中的现象说明 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膜,阻止Fe 进一步反应 C.对比Ⅰ、Ⅱ中的现象,说明稀 HNO 3的氧化性强于浓 HNO 3 D.针对Ⅲ中的现象,在 Fe 、Cu 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 Fe 是否被氧化 25. (17分) “张一烯炔环异构化反应”被《Name Reactions 》收录,该反应可高效构筑五元环状化合物: R -C ≡C -C O -CH 2HC =C H 2C -R 〞 O R ˊ 铑催化剂C -CH R -CH C =CH R ˊR 〞 C CH 2 O O (R 、Rˊ、R 〞表示氢、烷基或芳基)含成五元环有机化合物J 的路线如下:

2015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前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北京卷) 1、乙肝疫苗得有效成分就是乙肝病毒得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 A、由T淋巴细胞产生 B、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C、可裂解乙肝病毒 D、可被蛋白酶水解 2、下列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得叙述,正确得就是( ) A、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 B、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 C、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D、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3、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得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物处理体外培养得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得分析不正确得就是( ) A、b峰中细胞得DNA含量就是a峰中得2倍 B、a峰与b峰之间得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处于分裂期得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 D、此抗癌药物抑制了癌细胞DNA得复制 4、大蚂蚁与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得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得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各10m*10m得观测点,每个观测点设有均匀分布得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得第1天与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得出现率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对本研究得试验方法与结果分析,表述错误得就是( )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得数量增长

B、采集实验数据得方法就是样方法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得活动范围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得活动范围 5、在应用农杆菌侵染植物叶片获得转基因植株得常规实验步骤中,不需要得就是( ) A、用携带目得基因得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 B、用选择培养基筛法导入目得基因得细胞 C、用聚乙二醇诱导转基因细胞得原生物质融合 D、用适当比例得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诱导愈伤组织生芽 6、下列我国古代得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 ...化学反应得就是: A火药使用B粮食酿酒C转轮排字D铁得冶炼 .. A、酸性;H2SO4>H3PO4 B、非金属性:Cl>Br C、碱性:NaOH>Mg(OH)2 D、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右图)得说法不正确 ...得就是: A、但元素均被氧化 B、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含氮无机物与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9、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与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得过程。反应过程得示意图如 下: 下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 A、CO与O生成CO2就是吸热反应 B、在该过程中,CO断键形成C与O C、CO与O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得CO2 D、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与O2反应得过程

2011年北京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2011年北京高考化学及答案 6.垃圾分类有利于资源回收利用。下列垃圾归类不合理... 的是 B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A .麦芽糖及其水解产物均能发生银镜反应 B .用溴水即可鉴别苯酚溶液,2,4-已二烯和甲苯 C .在酸性条件下,18 325CH CO OC H 的水解产物是18 3CH CO OH 和25C H OH D .用甘氨酸( )和丙氨酸( )缩合最多可形成4种二肽 8.结合右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Ⅰ和Ⅱ中正极均被保护 B .Ⅰ和Ⅱ中负极反应均是Fe —2e — =Fe 2+ C .Ⅰ和Ⅱ中正极反应均是O 2+2H 2O+4e —=4OH — D .Ⅰ和Ⅱ中分别加入少量K 3[Fe (CN )6]溶液,均有蓝色沉淀 9.下列与处理方法对应的反应方程式不正确...的是 B A .用Na 2S 去除废水中的Hg 2+ :Hg 2+ +S 2- =HgS ↓ B .用催化法处理汽车尾气中的CO 和NO :CO+NO ??? →催化剂 C+NO 2 C .向污水中投放明矾,生成能凝聚悬浮物的胶体:Al 3+ +3H 2O Al(OH)3(胶体)+3H + D .用高温催化氧化法去除烃类废气(C x H y ):C x H y +()4y x +O 2???→催化剂 高温 xCO 2+2 y H 2O 10.25℃、101kPa 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A .①和②产物的阴阳离子个数比不相等 B .①和②生成等物质的量的产物,转移电子数不同 C .常温下Na 与足量O 2反应生成Na 2O ,随温度升高生成Na 2O 的速率逐渐加快 D .25℃、101kPa 下:Na 2O 2(s )+2 Na (s )= 2Na 2O (s ) H ?=-317kJ/mol 11.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 2CO 3和NaCHO 3,混合物中Na 2CO 3质量分数的是 C A .取a 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 克 B .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 克固体 C .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 克 D .取a 克混合物与足量Ba (OH )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 克固体 12.已知反应:2CH 3COCH 3(l )催化剂 CH 3COCH 2COH (CH 3)2(l )。取等量CH 3COCH 3,分别在0℃和

2013年新课标1高考化学试题及答案【解析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 试(新课标I)(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N 14O 16Mg 24S 32K 39Mn 55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和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使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答案】C 【分析】C选项,应多吃富含碘元素的食物,如KIO3。高碘酸为强酸,对人体有很强的腐蚀性。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答案】A 【分析】根据碳原子的四价原则补齐氢原子,直接查出C、H的原子个数,A选项正确;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碳碳双键,B、C选项错误;含有甲基、醇羟基,所以可以发生取代反应,D选项错误。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W2-、X+B.X+、Y3+C.Y3+、Z2-D.X+、Z2- 【答案】C 【分析】A选项W在X的上一周期,所以X为第3周期,分别为O、Na;B选项X 可能为Li或Na、Y可均为Al;D选项X可能为Li或Na、Z可能为O或S;上述选项中的Na+均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C选项Y只能为Al、Z只能为S,Al3+、S2-均影响水的电离平衡。 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5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化学部分_纯word版_含答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6.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7.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 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酸性:H 2SO 4>H 3PO 4 B .非金属性:Cl >Br C .碱性:NaOH >Mg(OH)2 D .热稳定性:Na 2CO 3>NaHCO 3 8.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氮元素均被氧化 B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 .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 .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与了氮循环 9.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CO 与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反应过程 状态Ⅰ 状态Ⅱ 状态Ⅲ 表示C 表示O 表示催化剂

A .CO 和O 生成CO 2是吸热反应 B .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 C 和O C .CO 和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CO 2 D .状态Ⅰ→状态Ⅲ表示CO 与O 2反应的过程 10.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PPV 的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成PPV 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 .PPV 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 .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D .通过质谱法测定PPV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11.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NaClO ,还含有一定量的NaOH 。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 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NaClO 溶液的pH 约为11) A .该消毒液可用NaOH 溶液吸收Cl 2制备:Cl 2+2OH - =ClO - +Cl - +H 2O B .该消毒液的pH 约为12:ClO -+H 2+OH - C .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HCl )混用,产生有毒Cl 2: 2H ++Cl -+ClO - =Cl 2↑+H 2O D .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HClO ,可增强漂白作用: CH 3COOH +ClO - =HClO +CH 3COO 12.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 A .Ⅰ中气体由无色变红棕色的化学方程式:2NO +O 2=2NO 2 B .Ⅱ中的现象说明Fe 表面形成致密的氧化层,阻止Fe 进一步反应 C .对比Ⅰ、Ⅱ中现象,说明稀HNO 3的氧化性强于浓HNO 3 D .针对Ⅲ中现象,在Fe 、Cu 之间连接电流计,可判断Fe 是否被氧化 CH 2=CH CH =CH 2n I + n CH 2=CH CH =CH 2 +(2n -1)HI I CH CH H 2n PPV 催化剂

2015年北京市中考物理试题带答案

2015北京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 物理 学校姓名准考证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共30分,每小题2分)1.在常温干燥的情况下,下列餐具属于导体的是() A.塑料筷子B.陶瓷碗C.不锈钢勺D.玻璃果盘 2.科技小组的同学们调查发现,北京地区存在几种不同类型的发电站,如图1所示.下列发电站发电过程中,利用不可再生能源发电的是() 3.汽车是人们常用的交通工具,下列与汽车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汽车轮胎上制有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B.汽车装有消声器,就可以把汽车产生的噪音全部消除 C.载重汽车的车轮做得比较宽。是为了增大载重汽车对路面的压强 D.驾驶员开车时要系好安全带,主要是为了防止由于惯性带来的危害 4.如图2所示的四种现象中,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 5.图3所示的四个物态变化的实例中,属于液化的是()

6.在下列实例中,用做功的方式来改变物体内能的是() A.用热水袋暖手,手温度升高 B.将冰块放入饮料中,饮料的温度降低 C.在炉子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D.用手反复弯折铁丝,弯折处铁丝的温度升高 7 .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饭锅工作时,将内能转化为电能 B.电风扇工作时,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 C.干电池给灯泡供电时,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 D.在阳光照射时,太阳能电池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 8.估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下列所估测的数据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500g B.普通家庭房间门的高度一般大于3m C.教室中使用的普通日光灯管的长度约为2m D.完整播放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所需要的时间为50s 9.下列选项中符合安全用电要求的是() A.用湿手拨动空气开关 B.电线的绝缘皮破损时应及时更换 C.在未断开电源开关的情况下更换灯泡 D.把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改为两脚插头接在两孔插座上使用 10.图4所示的四种情景中,所使用的杠杆属于省力杠杆的是() 筷子钓鱼竿羊角锤古代捣谷用具 A B C D 11.通常情况下,关于一段粗细均匀的镍铬合金丝的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l C l2 N 14 O 16 Mg 24 S 32 K 39 Mn 55 一、选择题:本题共l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A.w2-、X+B.X+、Y3+C.Y3+、Z2-D.X+、Z2- 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3Ag2S==6Ag+Al2S3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11.已知Ksp(AgCl) = 1.56×10-10,Ksp(AgBr) = 7.7×10-13,Ksp(Ag2CrO4) = 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42-,浓度均为0.010 mol·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Cl-、Br-、CrO42-B.CrO42-、Br-、Cl-C.Br-、Cl-、CrO42-D.Br-、CrO42-、Cl-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醇和酸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醇共有 A.15种B.28种C.32种D.40种 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26.(13分) 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2015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物理(北京卷)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 B. 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C. 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 D. 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 14.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a衰变的是 A . +;HeT18O+;H B 238 234 4 , 92 Ur 9°Th ' 2He C. 1H+3HT:He+0 n D 窃心234 Pa+;e 15.周期为2.0s的简谐横波沿x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 沿y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A.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20m/s B .沿x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10m/s C.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20m/s D .沿x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10m/s 16 .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己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 离,那么 A .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B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 .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17.现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点的原子核发生B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与 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则 A. 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 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 轨迹I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 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18. “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将蹦极 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绳对人的冲量始终向上,人的动量先增大后减小 B .绳对人的拉力始终做负功,人的动能一直减小 C .绳恰好伸直时,绳的弹性势能为零,人的动能最大D.人在最低点时,绳对人的拉力等于人 所受的重力 19 .如图所示,其中电流表A的量程为0.6A,表盘均匀划分为30个小格,每

2015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2015 年北京市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我国古代的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 .火药使用 B .粮食酿酒 C .转轮排字 D .铁的冶炼 A .A B .B C .C D .D 2.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 A .酸性:H 2SO 4>H 3PO 4 B .非金属性:Cl >Br C .碱性:NaOH >Mg (OH )2 D .热稳定性:Na 2CO 3>NaHCO 3 3.下列关于自然界中氮循环(如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氮元素均被氧化 B .工业合成氨属于人工固氮 C .含氮无机物和含氮有机物可相互转化 D .碳、氢、氧三种元素也参加了氮循环 4.最新报道:科学家首次用 X 射线激光技术观察到 CO 与 O 在催化剂表面形成 化学键的过程.反应过程的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CO 和 O 生成 CO 2 是吸热反应 B .在该过程中,CO 断键形成 C 和 O C .CO 和 O 生成了具有极性共价键的 CO 2 D .状态Ⅰ→状态Ⅲ表示 CO 与 O 2 反应的过程 5.合成导电高分子材料 PPV 的反应: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合成 PPV 的反应为加聚反应 B .PPV 与聚苯乙烯具有相同的重复结构单元 C . 和苯乙烯互为同系物 D .通过质谱法测定 PPV 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可得其聚合度 6.某消毒液的主要成分为 NaClO ,还含有一定量的 NaOH .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 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已知:饱和 NaClO 溶液的 pH 约为 11)( ) A .该消毒液可用 NaOH 溶液吸收 Cl 2 制备:Cl 2+2OH ﹣═ClO ﹣+Cl +H 2O B .该消毒液的 pH 约为 12:ClO ﹣+H 2O HClO +OH ﹣ C .该消毒液与洁厕灵(主要成分为 HCl )混用,产生有毒 Cl 2:2H ++Cl ﹣+ClO ﹣═ Cl 2↑+H 2O D .该消毒液加白醋生成 HClO ,可增强漂白作用:CH 3COOH +ClO ﹣═HClO +CH 3COO ﹣ 7.在通风橱中进行下列实验:

2013年全国高考理综化学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用前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在答题卡上务必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并贴好条形码。请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和科目。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没有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Mg24 S 32 K39 Mn55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卷共7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化学无处不在,下列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黄、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醉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反应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是 A. W2-、X+ B. X+、Y3+ C. Y3+、Z2- D. X+、Z2- 10.银质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银器漫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5年北京高考理综试卷.docx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5年普通咼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S 32 Cl 35.5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 ?乙肝疫苗的有效成分是乙肝病毒的一种抗原。接种该疫苗后,人体会产生相应抗体。该抗体 A .由T淋巴细胞产生 B .可与多种抗原结合 C ?可裂解乙肝病毒 D .可被蛋白酶水解 2. 下列对各种生物大分子合成场所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酵母菌在高尔基体中合成膜蛋白 B .肌细胞在细胞核中合成mRNA C. T2噬菌体在细菌细胞核内合成DNA D .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3. 流式细胞仪可根据细胞中DNA含量的不同对细胞分别计数。研究者用某抗癌药物处理体 外培养的癌细胞,24小时后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如图。对检测结果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A . b峰中细胞的DNA含量是a峰中的2倍 B. a峰和b峰之间的细胞正进行DNA复制 C. 处于分裂期的细胞均被计数在a峰中D .此抗癌药物抑制 800- 相 相 相 相 a 0 20 40 60 80 100120 DNA相相相相相相相 相相相 相 相 相 相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1页(共16页)

了癌细胞DNA的复制 4 ?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 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 m × 10 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A ?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B ?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C ?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D ?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5.在应用农杆菌侵染植物叶片获得转基因植株的常规实验步骤中,不需要...的是 A ?用携带目的基因的农杆菌侵染植物细胞 B ?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导入目的基因的细胞 C ?用聚乙二醇诱导转基因细胞的原生质体融合 D ?用适当比例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诱导愈伤组织生芽 7 ?下列有关性质的比较,不能用元素周期律解释的是 A .酸性:H2SO4 > H3PO4 B?非金属性:Cl > Br C.碱性:NaoH > Mg(OH) 2 D .热稳定性:Na2CO3 > NaHCO 3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第2页(共16页)

2016年高考北京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

6.我国科技创新成果斐然,下列成果中获得诺贝尔奖的是 A.徐光宪建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 B.屠呦呦发现抗疟新药青蒿素 C.闵恩泽研发重油裂解催化剂 D.侯德榜联合制碱法 B 解答:解:2015年10月,屠呦呦因发现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疗法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史,只要关注时事,平时注意积累,能轻松简答.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化学史判断 名师点晴:本题侧重于考查我国科学家在化学领域中的重大研究成果,主要是与诺贝尔化学奖有关的判断,学生只要平时注意稍加留意即可得出正确的判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兴趣,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热情。 7.下列中草药煎制步骤中,属于过滤操作的是 A.冷水浸泡 B.加热煎制 C.箅渣取液 D.灌装保存 C 解析:A、冷水浸泡属于物质的溶解,A错误;B、加热煎制属于加热,B错误;C、箅渣取液属于过滤操作,C正确;D、灌装保存是液体转移,D错误。答案选C。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操作装置判断 名师点晴:该题以我国中草药煎制为载体,侧重考查学生对物质分离与提纯操作装置图的熟练掌握程度,题目难度不大,明确过滤的含义、适用范围以及主要装置是解答的关键。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之间的一种分离方法,主要仪器有铁架台(带铁圈)、烧杯、玻璃棒和漏斗,主要用品是滤纸。另外还需要注意过滤操作的注意事项。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侧重于学生的分析、实验能力的考查,题目密切联系生活,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难度不大. 8.下列食品添加剂中,其使用目的与反应速率有关的是 A.抗氧化剂 B.调味剂 C.着色剂 D.增稠剂 A 分析:一般来说,食品中常加入抗氧剂、调味剂、着色剂以及增稠剂等,其中加入抗氧化剂可减缓食品的腐蚀,延长保质期,而调味剂、着色剂以及增稠剂与食品的色、态、味有关,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抗氧化剂减少食品与氧气的接触,延缓氧化的反应速率,故A正确; B.调味剂是为了增加食品的味道,与速率无关,故B错误; C.着色剂是为了给食品添加某种颜色,与速率无关,故C错误; D.增稠剂是改变物质的浓度,与速率无关,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食品的添加剂,与化学反应速率相结合综合考查学生的双基以及分析能力,侧重于化学与生活的考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难度不大,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 考点定位:本题主要是考查食品添加剂的有关判断 名师点晴:化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和科学技术中应用十分广泛。食品添加剂关乎我们每个人的健康,了解食品添加剂是每个人应该掌握的基本常识,只有掌握一定的化学知识,才会使我们的生活质量得以提升,也才会更安全、更健康。了解抗氧化剂、调味剂、着色剂、增稠剂的含义是解答的关键,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 9.在一定条件下,甲苯可生成二甲苯混合物和苯。有关物质的沸点、熔点如下: 对二甲苯邻二甲苯间二甲苯苯

2018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

绝密★启封并使用完毕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本试卷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120分) 本部分共20小题,每小题6分,共1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1.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保证了细胞内相对稳定的微环境。下列物质中,以(自由)扩散方式通过细胞膜的是 A.Na+ B.二氧化碳 C.RNA D.胰岛素 2.哺乳动物肝细胞的代谢活动十分旺盛,下列细胞结构与对应功能表述有误 ..的是A.细胞核:遗传物质储存与基因转录 B.线粒体:丙酮酸氧化与ATP合成 C.高尔基体: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加工 D.溶酶体:降解失去功能的细胞组分

3.光反应在叶绿体类囊体上进行。在适宜条件下,向类囊体悬液中加入氧化还原指示剂DCIP,照光后DCIP由蓝色逐渐变为无色。该反应过程中 A.需要ATP提供能量 B.DCIP被氧化 C.不需要光合色素参与 D.会产生氧气 4.以下高中生物学实验中,操作不正确 ...的是 A.在制作果酒的实验中,将葡萄汁液装满整个发酵装置 B.鉴定DNA时,将粗提产物与二苯胺混合后进行沸水浴 C.用苏丹Ⅲ染液染色,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滴(颗粒) D.用龙胆紫染液染色,观察洋葱根尖分生区细胞中的染色体 5.用Xho I和Sal I两种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分别处理同一DNA片段,酶切位点及酶切产物 分离结果如图。以下叙述不正确 ...的是 A.图1中两种酶识别的核苷酸序列不同 B.图2中酶切产物可用于构建重组DNA

2013年四川省高考化学真题(解析版)

2013年四川省高考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42分 1.(6分)(2013?四川)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二氧化硫可广泛用于食品的增白 B.葡萄糖可用于补钙药物的合成 C.聚乙烯塑料制品可用于食品的包装 D.次氯酸钠溶液可用于环境的消毒杀菌 2.(6分)(2013?四川)下列物质分类正确的是() A.SO2、SiO2、CO均为酸性氧化物B.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C.烧碱、冰醋酸、四氯化碳均为电解质 D.福尔马林、水玻璃、氨水均为混合物3.(6分)(2013?四川)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Cl2通入水中:Cl2+H2O═2H++Cl﹣+ClO﹣ B.双氧水中加入稀硫酸和KI溶液:H2O2+2H++2I﹣═I2+2H2O C.用铜作电极电解CuSO4溶液:2Cu2++2H2O2Cu+O2↑+4H+ D.Na2S2O3溶液中加入稀硫酸:2S2O32﹣+4H+═SO42﹣+3S↓+2H2O 4.(6分)(2013?四川)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之比为4:3,Z原子比X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多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W、Y、Z的电负性大小顺序一定是Z>Y>W B.W、X、Y、Z的原子半径大小顺序可能是W>X>Y>Z C.Y、Z形成的分子空间构型可能是正四面体 D.WY2分子中δ键与π键的数目之比是2:1 5.(6分)(2013?四川)室温下,将一元酸HA的溶液和K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体积变化),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编号起始浓度/(mol?L﹣1)反应后溶液的pH c(HA)c(KOH) ①0.1 0.1 9 ②x 0.2 7 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B.实验①反应后的溶液中:c(OH﹣)=c(K+)﹣c(A﹣)=mol/L C.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A﹣)+c(HA)>0.1 mol/L D.实验②反应后的溶液中:c(K+)=c(A﹣)>c(OH﹣)=c(H+)

2015年北京高考理综试题及答案(word版)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北京卷)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测试 理科综合物理(北京卷)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放出热量,其内能一定减小 B .物体对外做功,其内能一定减小 C .物体吸收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增加 D .物体放出热量,同时对外做功,其内能可能不变 14.下列核反应方程中,属于a 衰变的是 A .H O He N 111784214 7+→+ B .He Th U 422349023892+→ C .n He H H 1042312 1+→+ D .e Pa Th 012349123490-+→ 15.周期为2.0s 的简谐横波沿x 轴传播,该波在某时刻的图像如图所示,此时质点P 沿y 轴负方向运动。则该波 A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20m/s B .沿x 轴正方向传播,波速v =10m/s C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20m/s D .沿x 轴负方向传播,波速v =10m/s 16.假设地球和火星都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己知地球到太阳的距离小于火星到太阳的距 离,那么 A .地球公转周期大于火星的公转周期 B .地球公转的线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线速度 C .地球公转的加速度小于火星公转的加速度 D .地球公转的角速度大于火星公转的角速度 17.现观察到,静止在匀强磁场中A 点的原子核发生β衰变,衰变产生的新核 和电子恰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方向和轨迹示意如图。则 A .轨迹1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B .轨迹2是电子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C .轨迹l 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D .轨迹2是新核的,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 18.“蹦极”运动中,长弹性绳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绑在人身上,人从几十米高处跳下。将 蹦极过程简化为人沿竖直方向的运动。从绳恰好伸直,到人第一次下降至最低点的过程 中,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绳对人的冲量始终向上,人的动量先增大后减小

2013年高考真题——理综化学(新课标I卷)word清晰版含答案

2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14 O 16 Mg 24 S 32 K 39 Mn 55 第I卷(42分) 一、选择题 7.化学无处不在,与化学有关的说法不正确 ...的是 A.侯氏制碱法的工艺过程中应用了物质溶解度的差异 B.可用蘸浓盐酸的棉棒检验输送氨气的管道是否漏气 C.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所以要多吃富含高碘酸的食物 D.黑火药由硫磺、硝石、木炭三种物质按一定比例混合制成 8.香叶醇是合成玫瑰香油的主要原料,其结构简式如下: 下列有关香叶醇的叙述正确的是 A.香叶醇的分子式为C10H18O B.不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 C.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D.能发生加成反应不能发生取代 反应 9.短周期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简单离子都能破坏水的电离平衡的 是 A.W2-、X+ B.X+、Y3+ C.Y3+、Z2- D.X+、Z2- 10.银制器皿日久表面会逐渐变黑,这是生成了Ag2S的缘故。根据电化学原理可进行如下处理:在铝质容器中加入食盐溶液,再将变黑的的银器浸入该溶液中,一段时间 后发现黑色会褪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处理过程中银器一直保持恒重

B.银器为正极,Ag2S被还原生成单质银 C.该过程中总反应为2Al + 3Ag2S = 6Ag + Al2S3 D.黑色褪去的原因是黑色Ag2S转化为白色AgCl 11.已知K sp(AgCl)=1.56×10-10,K sp(AgBr)=7.7×10-13,K sp(Ag2CrO4)=9.0×10-12。某溶液中含有Cl-、Br-和CrO2- 4 ,浓度均为0.010mol ?L-1,向该溶液中逐滴加入0.010 mol ?L-1的AgNO3溶液时,三种阴离子产生沉淀的先后顺序为 A.Cl-、Br-、CrO2- 4 B.CrO2- 4 、Br-、Cl- C.Br-、Cl-、CrO2- 4 D.Br-、CrO2- 4 、Cl- 12.分子式为C5H10O2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酸和醇,若不考虑立体异构,这些酸和醇重新组合可形成的酯共有 A.15种B.28种 C. 32种D.40种 13.下列实验中,所采取的分离方法与对应原理都正确的是 第Ⅱ卷(58分) 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共43分) 26.(13分) 醇脱水是合成烯烃的常用方法,实验室合成环己烯的反应和实验装置如下:

2018年高考北京卷理综---化学试题(解析版)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化学(北京卷) 本试卷共16页,共300分。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一部分(选择题) 1. (2018?北京)下列我国科技成果所涉及物质的应用中,发生的不是.. 化学变化的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B 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变化、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的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注意化学变化与核反应的区别,化学变化过程中原子核不变,核反应不属于化学反应。 2. (2018?北京)我国科研人员提出了由CO 2和CH 4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CH 3COOH 的催化反应历程。该历程示意图如下。

下列说法不正确 ...的是 A. 生成CH3COOH总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B. CH4→CH3COOH过程中,有C―H键发生断裂 C. 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了C―C键 D. 该催化剂可有效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 【答案】D 【解析】分析:A项,生成CH3COOH的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原子利用率为100%;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并形成C-C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平衡转化率。 详解:A项,根据图示CH4与CO2在催化剂存在时生成CH3COOH,总反应为CH4+CO2CH3COOH,只有CH3COOH一种生成物,原子利用率为100%,A项正确;B项,CH4选择性活化变为①过程中,有1个C-H键发生断裂,B项正确;C项,根据图示,①的总能量高于②的总能量,①→②放出能量,对比①和②,①→②形成C-C键,C项正确;D项,催化剂只影响化学反应速率,不影响化学平衡,不能提高反应物的平衡转化率,D项错误;答案选D。学&科网 点睛:本题考查原子利用率、化学反应的实质、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影响,解题的关键是准确分析示意图中的信息。注意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反应速率,催化剂不能改变ΔH、不能使化学平衡发生移动。 3. (2018?北京)下列化学用语对事实的表述不正确 ...的是 A. 硬脂酸与乙醇的酯化反应:C17H35COOH+C2H518OH C17H35COOC2H5+H218O B. 常温时,0.1 mol·L-1氨水的pH=11.1:NH3·H2O+OH? C. 由Na和C1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