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表剂

解表剂
解表剂

解表剂

(一)、解表剂:具有发汗解表作用,主要用于治疗表征。

1、辛温解表:外感风寒证。症状:恶寒重、发热轻、无汗、鼻塞流涕、头痛、肢体酸痛、口不渴、苔薄白、脉浮紧等。

药物:感冒清热颗粒、正柴胡饮颗粒、荆防颗粒、九味羌活丸

2、辛凉解表剂:外感风热证。症状:发热重、恶寒轻、头痛、咽痛、口渴、咳嗽痰稠黄、苔微黄、舌质红、脉浮数等。

药物:银翘解毒丸(片)、感冒退热颗粒、羚羊感冒片、桑菊感冒片

3、表里双解剂:用于表里同病。外感表证,兼热结便秘,或湿热泻痢等

药物:防风通圣丸、葛根芩连丸

4、扶正解表剂:有补益药和解表药配合组成,具有扶正、散邪特点,用于体质虚弱、兼感外邪所致的虚人外感。

药物:玉屏风散颗粒、参苏丸

祛暑剂

(二)祛暑剂:祛暑、除湿的作用。属于暑邪或暑热挟湿伤人所知的病症。临床上多见于中暑、胃肠型感冒、急性胃肠炎、水土不服等。

1、解表祛暑剂:适用于夏日受暑感寒。症状:恶寒发热、头痛无汗等。

药物:保济丸、藿香正气水、暑热感冒颗粒、清暑解毒颗粒

2、健胃祛暑剂:适用于因中暑引起的头晕、恶心、腹痛、胃肠不适。

药物:十滴水(软胶囊)

3、祛暑除湿剂:适用于夏伤暑湿。症状:寒热头痛、胸闷恶心、吐泻腹痛等

药物:六和定中丸、甘露消毒丸、清暑益气丸

泻下剂

(三)、泻下剂:具有通导大便、排除肠胃积滞、荡涤实热等作用。主要用于排便困难,秘结不通,排便艰涩不畅等便秘症状。

1、寒下剂:具有泻热通便作用,适用于里热积滞实证。症见大便秘结,脘腹胀痛。

药物:复方芦荟胶囊、当归龙荟丸、新清宁胶囊、清宁丸、一清胶囊

2、润下剂:润燥滑肠,促使大便易于排出。适用于热结肠燥便秘;或老年津枯、病后津亏和产后血虚所致的便秘。

药物:苁蓉通便口服液、麻仁润肠丸、麻仁丸、麻仁滋脾丸、通便灵胶囊、通乐颗粒

清热剂

(四)、清热药:具有清热泻火、清热解毒、清热祛湿等作用,主要用于里热证。

1、清热泻火类:用于肺胃里热炽盛证。症见咽喉肿痛、牙龈肿痛、口舌生疮、目赤肿痛等。

药物:牛黄解毒丸(片)、黄连上清丸、牛黄上清丸、清胃黄连片

2、清热解毒类:用于火毒热盛证。症见局部红肿热痛、疮疡疔毒、便秘等。

药物:双黄连口服液、板蓝根颗粒、银黄片、抗病毒颗粒

3、清热祛湿类:用于湿热所致的湿热淋痛、湿热黄疸、痢疾泄泻等。

药物:茵栀黄口服液、利胆片、茵陈五苓丸、复方黄连素片、香连丸

温里剂

(五)、温里剂:主要用于里寒证。症见:畏寒肢冷、面色苍白、腰膝酸冷、大便溏泻、小便清长。临床上多见于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痉挛、胃下垂、慢性结肠炎、心力衰竭、休克等病症。

1、温中健脾类:用于脾胃虚寒证,症见:脘腹冷痛、畏寒肢冷、口淡不渴、小便清长等。

药物:附子理中丸、香砂养胃丸、良附丸、温胃舒胶囊、小建中颗粒

止咳平喘剂

(六)止咳平喘剂:主要用于咳嗽、气喘等病症。

1、散寒止咳类:用于风寒犯肺咳嗽。适用于寒痰咳、喘证。症见:痰多色白,兼有恶寒发热、头痛鼻塞等。

药物:通宣理肺丸、半夏露糖浆、杏仁止咳糖浆

2、清肺止咳类:用于风热犯肺咳嗽。适用于热痰证。症见:痰多色黄黏稠,兼有发热口渴、气喘等。

药物:蛇胆川贝液、蛇胆川贝枇杷膏、橘红片(丸)

3、润肺止咳类:用于燥邪犯肺咳嗽。适用于燥痰证。症见:干咳少痰、或咯痰不爽、痰稠难出、咽干而痛等。

药物:养阴清肺丸、参贝北瓜膏

4、止咳平喘类:用于肺失宣降之咳喘症。症见:咳喘气急、痰多或无痰。

药物:蛤蚧定喘丸、桂龙咳喘宁胶囊、固本咳喘片、苏子降气丸

(七)化痰剂:有湿痰、燥痰、热痰、寒痰、风痰。常见有咳嗽有痰、胸脘痞闷、胁肋胀痛、恶心呕吐、心悸眩晕、瘰疬痰核,以致中风、癫痫、惊厥等痰涎壅盛者。

1、燥湿化痰:适用于湿痰证。症见:痰白易咯、胸痞恶心、肢体困倦、苔白滑而腻。

药物:二陈丸

2、清热化痰类:适用于热痰的病症。症见:咳嗽痰黄、黏稠难咯、、面赤烦热、苔黄。

药物:急支糖浆、复方鲜竹沥液、清气化痰丸、强力枇杷露、克咳胶囊、牛黄蛇胆川贝散、蛇胆陈皮胶囊、止咳橘红丸、川贝止咳露

3、润燥化痰:适用于燥痰的病证。症见:咽喉燥痛、咳嗽少痰等肺燥津伤的上燥症。

药物:二母宁嗽丸、清肺抑火丸、治咳川贝枇杷露、蜜炼川贝枇杷膏、枇杷止咳颗粒

4、温化寒痰类:适用于寒痰的病证。症见:吐痰清稀、咳痰胸满、舌淡苔白滑。

药物:小青龙合剂、祛痰止咳颗粒、杏苏止咳糖浆、镇咳宁糖浆

开窍剂

(八)、开窍剂:具有通关开窍作用。用于邪阻心窍所致的窍闭神昏之证。

1、清热开窍类:清热解毒、祛痰化浊、芳香开窍的作用。用于温热邪毒、痰热秽浊所致的窍闭。症见:高热面赤、神昏谵语、烦躁不安、牙关紧闭、大小便闭、四肢抽搐等症。

药物:清开灵颗粒、安宫牛黄丸、紫雪散、牛黄清心丸(局方)

2、化痰开窍类:具有芳香开窍、辛香行气、化浊的作用,用于中风或寒湿痰浊之邪闭阻心窍所致的窍闭。症见:痰涎壅盛、昏迷不省、牙关紧闭、面白唇暗、手足冷、脉沉迟。

药物:苏合香丸礞、石滚痰丸

固涩剂

(九)固涩剂:具有收敛固涩的功效。具有敛汗、缩尿、固精、止泻、止带、止咳等作用。

1、补肾缩尿类:适用于肾虚不摄、膀胱失约之小便不禁。多见小便频数、夜卧遗尿。

药物:缩泉丸

2、涩精止遗类:适用于肾虚失藏,精关不固,以致精遗滑泄,尿频遗尿等症。

药物:金锁固精丸、锁阳固精丸

3、涩肠固脱类:适用于脾肾虚寒,肠道不固的久泻久利,滑脱不禁之证。

药物:固本益肠片、固肠止泻丸、涩肠止泻散、四神丸

(十)、补虚剂:补养人体气、血、阴、阳的不足,治疗各种虚证。

1、补气类:适用于肺脾气虚证。症见:少气懒言、倦怠乏力、面色晄白、大便溏泻、子宫脱垂等。

药物:补中益气丸、参苓白术散、参芪片、香砂六君丸、薯蓣丸、当归补血口服液、八珍颗粒、人参养荣丸、人参归睥丸

2、补血类:用于血虚证。症见:面色萎黄、气短心悸、失眠多梦、头晕、月经量少色淡、崩漏便血等。药物:归脾丸、十全大补膏(丸)

3、补阴类:用于肝肾阴虚证。症见:腰酸腿软、颧红潮热、盗汗口干、五心烦热、眩晕耳鸣等。

药物:六味地黄丸、知柏地黄丸、左归丸、大补阴丸、麦味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河车大造丸

4、补阳类:用于肾阳虚证。症见: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虚喘耳鸣、阳痿早泄、小便频数等。

药物:金匮肾气丸、四神丸、桂附地黄丸、五子衍宗丸、济生肾气丸、消渴丸、生脉饮

安神剂

(十一)、安神剂:具有安定神志的作用。用于心神不安之证。

1、养心安神类:用于阴血不足、心神失养之证。多见心悸怔仲、失眠健忘、虚烦不安、盗汗、梦遗等症。药物:天王补心丸、柏子养心丸、养血安神丸、安神健脑液、安神补脑丸、安神补心丸、枣仁安神液、解郁安神颗粒、朱砂安神丸

2、重镇安神类:用于治疗惊狂癫痫,躁扰不宁等症。

药物:龙胆泻肝丸

和解剂

(十二)、和解剂:具有疏泄调和作用,以舒畅气机、调和脏腑,治疗少阳病或肝脾、肠胃不和等症。

1、和解少阳类:适用于邪在少阳,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心烦喜呕、不欲饮食、口苦咽干。

药物:小柴胡颗粒

2、调和肝脾类:适用于肝气郁结所致的胸胁胀满、疼痛,嗳气吞酸等肝脾失调,肝胃不和的证候。

药物:逍遥丸、加味逍遥丸、柴胡疏肝丸、护肝片

3、调和肠胃类:治疗胃肠功能失调,寒热夹杂,升降失司而出现的脘腹胀满,恶心呕吐,腹痛肠鸣泄泻等症。

药物:左金丸、加味左金丸、舒肝和胃口服液

(十三)理气剂:疏畅气机、调整脏腑功能的作用,治疗气病。分为:气虚、气滞、气逆。气虚宜补气,气滞宜行气,气逆宜降气。行气以调畅气机,解郁散结为主,降气以降胃止呕,降气平喘为主。

1、疏肝解郁类:用于肝郁气滞证。症见:协肋胀痛、胸闷、饮食减少、疼痛部位走窜不定、脉弦,或月经不调、痛经等。

2、疏肝和胃类:用于肝胃不和。症见:肝郁气滞、胃脘不舒、脘腹胀痛、嗳气吞酸、呕恶食少、呃逆等。药物:气滞胃疼颗粒、胃苏颗粒、越鞠丸、胃逆康胶囊、木香顺气丸、舒肝平胃丸、沉香舒气丸

3、理气止痛类:用于气机阻滞所致的各种痛证,症见:胸闷肋痛、腹胀胃痛、妇女痛经等。

药物:元胡止痛片、三九胃泰颗粒

理血剂

(十四)理血剂:具有促进血行、消散淤血及制止出血等作用。血分病包括:血瘀、血溢、血虚。血瘀宜活血,血溢宜止血,血虚宜补血。

1、活血类:用于血行不畅、瘀血阻滞等证。

药物:复方丹参片、血府逐瘀丸、麝香保心丸、冠心苏合丸、速效救心丸、地奥心血康胶囊、通心络胶囊2、止血类:有凉血止血和散瘀止血。血热妄行,多表现为血色鲜红、口干舌燥、唇舌绛红、苔黄、脉洪,治宜凉血止血与化瘀止血。

药物:槐角丸、三七胶囊

消导化积剂

(十五)消导化积剂:具有行气宽中、消食导滞,消痞化积的作用,恢复脾胃正常功能。

药物:保和丸、枳实导滞丸、香砂枳术丸、六味安消散、沉香化滞丸、槟榔四消丸、健脾丸、开胃山楂丸、健胃消食片、加味保和丸、开胃健脾丸

治风剂

(十六)治风剂:具有疏散外风,平息内风的作用。分为外风病和内风病。外风宜散,内风宜熄。

1、外感风邪:感受风邪,停于经络、肌肉、筋骨、关节所致。症见:肢体麻木不仁、筋脉挛痛,屈伸不利,或口眼涡斜。

药物:川芎茶调散、正天丸、通天口服液、大活络丸、都梁丸、芎菊上清丸、清眩丸

2、平息内风:因肝阳上亢引起的内风上扰所致的病症。症见:眩晕、头痛、口眼涡斜、肢体麻木。

药物:松龄血脉康胶囊、天麻钩藤颗粒、牛黄降压片、脑立清丸、全天麻胶囊、脑血栓片、华佗再造丸、

天麻头痛片、眩晕宁片

祛湿剂

(十七)、祛湿剂:具有化湿利水,化浊通淋作用,主要用于各种水湿证,以及水湿内停所致的水肿、淋浊、痰饮、癃闭等证。

药物:五苓散、复方金钱草颗粒、排石颗粒、萆薢分清丸、癃闭舒胶囊、野菊花栓、热淋清颗粒、石淋通片、血脂康胶囊

外科用药

二、外科用药:主要用于痈疽疮疡、无名肿毒、肝胆湿热、痔疮肛裂、水火烫伤、毒蛇咬伤、瘰疬痰核、泌尿系结石等病证。

药物:消炎利胆片、马应龙麝香痔疮膏、消痔软膏、地榆槐角丸、季德胜蛇药片、连翘败毒丸、金花消座丸、当归苦参丸、湿毒清胶囊、如意金黄散

口腔溃疡散、内消瘰疠丸

妇科用药

三、妇科用药

(一)理血剂:具有活血祛瘀、调理月经等作用,主要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症。

1、养血疏肝:用于血虚肝郁所致的月经不调、经行腹痛及月经前后诸证。

药物:妇科十味片、加味逍遥丸、妇科得生丸

2、活血化瘀:用于瘀血阻滞所致的月经不调。

药物:益母草膏(颗粒)、复方益母草膏、调经活血片、调经丸、七制香附丸、固经丸、痛经丸、妇女痛经丸、调经止痛片

(二)清热剂:清热、祛湿、止带等功能。

药物:妇科千金片、抗妇炎胶囊、盆炎净颗粒、妇炎康片、白带丸、经带宁胶囊、三金片、千金止带丸(三)扶正剂:益气养血、滋补肝肾、补虚扶正等作用,主要用于妇女气血两虚所致的月经不调;胎元不固所致的先兆流产以及肝肾阴虚所致的更年期综合症等。

1、养血理气:用于血虚气滞所致的月经不调、痛经诸证。症见:经行错后、月经量少、有血块、经行腹痛等。

药物:艾附暖宫丸、女金丸、定坤丹、四物合剂、妇康宁片

2、益气养血:用于气血两虚所致的月经不调。症见:月经错后、经行量少、淋漓不净、体倦乏力等。

药物:八珍益母丸(胶囊)、乌鸡白凤丸、当归养血丸

(三)滋阴安神:用于肾阴虚所致的绝经前后诸证,症见:烘热汗出,烦躁不安等。

药物:更年安片、更年宁心胶囊

(四)散结剂:主要用于乳痈、乳癖等病证。

药物:乳癖消片

眼科用药

四、眼科用药

(一)清热剂:具有清热、散风、明目等作用,主要用于爆发火眼等眼科病证。症见:双目红赤肿痛,视物不清,迎风流泪等。

药物:明目上清片、明目蒺藜丸、拔云退翳丸、麝珠明目滴眼液、珍视明滴眼液

(二)扶正剂:具有滋肾、养肝、明目等作用,主要用于肝肾阴虚所致的各种目疾,症见:视物模糊,伴有眩晕耳鸣、迎风流泪等。

药物:明目地黄丸、杞菊地黄丸、石斛夜光丸

耳鼻喉科用药

五、耳鼻喉科用药

(一)、耳病:

药物:耳聋左慈丸

(二)鼻病:

1、宣肺通窍类:用于风热蕴肺所致的鼻病,症见:鼻塞、鼻痒、鼻涕粘稠色黄、嗅觉减退等。

药物:鼻炎康片

2、清热通窍类:用于湿浊内蕴所致的鼻病,症见:鼻塞、鼻流清涕或浊涕、前额头痛等。

药物:藿胆片、藿胆丸、鼻炎滴剂、辛夷鼻炎丸、鼻炎片、鼻窦炎口服液

(三)咽喉病:症见咽喉红肿、疼痛、吞咽时加剧;或吞咽不利、似有异物;或伴有声音嘶哑;或扁桃体红肿,伴有发热症状。分为化痰利咽、清热利咽和养阴利咽等。

药物:黄氏响声丸、桂林西瓜霜、西瓜霜润喉片、复方草珊瑚含片、利咽解毒颗粒、复方南板蓝根颗粒、清咽丸、铁笛丸、金果含片

骨伤科用药

六、骨伤科用药

(一)活血化瘀类: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用于跌打损伤。症见:局部淤血肿胀、青紫疼痛、屈伸不利等。

药物:接骨七厘片、伤科接骨片、云南白药胶囊、云南白药酊、云南白药膏、云南白药气雾剂、活血止痛散、跌打丸、狗皮膏、红药气雾剂

(二)活血通络类:具有活血祛瘀、舒筋通络的作用。主要用于淤血阻络证。症见:瘀血肿痛,痛处固定不移,四肢麻木。

药物:舒筋活血丸、颈舒颗粒、麝香壮骨膏、养血荣筋丸、强力天麻杜仲丸

(三)补肾壮骨类:具有补益肝肾、强筋壮骨的作用。主要用于肝肾不足所致的筋骨萎软症。症见:骨弱无力、腰脊疼痛、足膝酸软、屈伸不利等。

药物:仙灵骨葆胶囊、尪痹颗粒、益肾蠲(juan)痹丸

(四)祛风除湿类:具有祛风除湿、通经止痛的作用,主要用于风湿阻络证。

药物:追风透骨片、独活寄生丸、天麻片、二妙丸

儿科用药

七、儿科用药

(一)治感冒类:

药物:小儿感冒颗粒、小儿感冒宁糖浆、小儿退热口服液、小儿热速清口服液、金银花露

(二)治咳嗽类

药物:健儿清解液、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儿童清肺口服液、小儿止咳糖浆

(三)治积滞类

药物:小儿消食片、健儿消食口服液、健脾消食片

(四)厌食症类:

药物:小儿化食口服液、肥儿宝颗粒、健儿口服液

(五)脾虚泄泻类:

药物:启脾丸、龙牡壮骨颗粒

解表剂医案

刘渡舟医案:刘某,男,50岁。隆冬季节,因工作需要出差外行,途中不慎感受风寒之邪,当晚即发高烧,体温达39.8℃,恶寒甚重,虽覆两床棉被,仍淅淅恶寒,发抖,周身关节无一不痛,无汗,皮肤滚烫而咳嗽不止。舌苔薄白,脉浮紧有力。 分析: 辩证:太阳伤寒表实之证。 治法:辛温发汗,解表散寒。 方药:麻黄汤 麻黄9g 桂枝6g 杏仁12g 炙甘草3g 小青龙汤 张某,女,65岁,患咳喘10余年,每年冬三月辄发,喘促喉中有哮鸣声,咳声重浊,痰少而咯不出,吐出为清稀泡沫痰。喘急胸闷,张口抬肩,端坐不能行走,面色晦暗发青,口不渴,喜热饮。形寒怕冷,苔白,脉弦滑。 处方:麻黄6g 白芍9g 细辛6g 干姜6g 桂枝9g 五味子6g 半夏9g 苏子9g 白芥子9g 白茯苓12g 炒白术15g。 服5剂,咳减喘平。守前方稍事出入继服20余剂,随访3年未复作。 桂枝汤 金某某,女,46岁。主诉:阵发性发热、汗出失眠3个月。现病史:患者睡眠欠佳多年,时轻时重,可自行调理好转。3月前感冒后引发失眠家中,伴阵发性发热、汗出,在锦州某三甲医院,各种检查未见异常,诊断“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疑似更年期综合征”,西医服谷维素等药无效,中医按阴虚发热治疗,服药2月无效。刻诊:失眠,自汗出,阵发性发热,以凌晨3—5点最明显,腋下体温多在37.8℃-39.2℃之间,微恶风,饮食、二便尚可,月经正常,舌淡苔薄白,脉缓软无力。 辩证:营卫不和,阴阳失调之证。 治法:调营卫,和阴阳。 处方:桂枝15g 白芍15g 甘草10g (自备生姜15g 大枣5枚)。水煎3付,并告知临卧前泡脚。用药1剂后,当夜汗出多,但睡眠好转,隔日低热退,服完3付,低烧、失眠、汗出、恶风,诸症悉除。 九味羌活汤 患者,女,48岁,1992年12月26日初诊。患者自幼身体瘦弱,少于劳作或每遇天气突变,时感恶寒重,发热轻,肢体酸楚疼痛,项强不舒,尤以冬春两季发作频繁。血常规示红细胞、白细胞偏低。曾屡服中西药物,效果均不明显。今日(冬至后4 d)上述症状又复发作,形寒恶风,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肌表无汗,舌苔微黄,脉浮紧。辨证:病由体质不强,正气虚弱,卫表不固,稍有不慎,即易感邪。冬至后风寒之邪侵袭肌表,卫阳被遏,腠理内闭,则恶寒、发热、无汗;因感于寒,故恶寒重而发热轻;风寒上犯,清阳不展而头痛项强;风寒外袭体表,脉络失和则肢体酸楚疼痛、脉浮紧。本市地处秦、巴之间,汉水两岸,雾重地湿,人感外邪大多夹湿,湿邪蕴中,郁久化热伤津则口苦微渴,舌苔微黄。遂以九味羌活汤发汗祛湿,兼清里热。药用:羌活9 g,防风9 g,苍术9 g,细辛3 g,川芎6 g,白芷6 g,生地黄6 g,黄芩6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服,2剂。患者服药1剂后即肢痛、项强、恶寒得解,2剂后则汗出痊愈。随访至今, 每遇感邪,以该方随症加减,屡屡收效。

解表剂

第二章解表剂 【教材】方剂学(新世纪课程教材·邓中甲主编) 【教学内容】解表剂 【教学时数】6学时 【授课对象】针推专业。 【教学基本要求】 1.熟悉解表剂的概念、适应范围、分类及应用注意事项。 2.掌握:麻黄汤、桂枝汤、九味羌活汤、小青龙汤、止嗽散、银翘散、麻杏甘石汤、败毒散。 3.熟悉:桑菊饮。 4.了解:香苏散、柴葛解肌汤、升麻葛根汤、再造散、加减葳蕤汤。 [重点内容] 1、解表剂的概念、分类、适应范围及使用注意事项。 2、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主要症状及其病机。麻黄汤的组方原则,方中麻黄配桂枝,麻黄配杏 仁的作用。 3、外感风寒表虚证的主要症状及病机。桂枝汤的组方原则,方中桂枝配白芍,生姜配大枣, 桂枝配炙甘草,白芍配炙甘草的作用。桂枝汤的用法。 4、麻黄汤与桂枝汤功效、主治的比较。 5、九味羌活汤的功效,主治病证。方中为何配伍黄芩、生地。 6、小青龙汤的主治病证及其病机。方中细辛、干姜配伍五味子的意义。 7、银翘散的组方原则,方中君药(银花、连翘)具有辛凉透表、芳香辟秽、清热解毒三个 方面的作用。又用少量辛而偏温的荆芥,属辛凉平剂。 8、比较桑菊饮与银翘散功效、主治的异同。 9、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的组成原则,方中石膏配麻黄的作用。 10、败毒散的组成原则,理解方中用人参不是单纯补虚,其扶正作用是做为助正气鼓邪外 出的一种手段。 11、比较败毒散与九味羌活汤功效、主治的异同。 [难点与关键] 1、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主要症状及其病机。麻黄汤中麻黄配桂枝,麻黄配杏仁的作用。 2、麻黄汤中已有麻黄发汗散寒,为何又配桂枝?。 3、外感风寒表虚证的主要症状及病机。桂枝汤中桂枝-白芍、桂枝-甘草、白芍-甘草、生姜 -大枣等的配伍作用。 4、如何理解“营卫不和”。桂枝汤如果通过药物的有机配伍来达到调和营卫作用的。 5、小青龙汤证的病机。方中麻黄配桂枝;细辛、干姜配伍五味子的意义。

精选方剂学解表剂练习题

1.败毒散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B.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C.益气解表,理气化痰D.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E.辛温解表,宣肺平喘 2.具有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功效的方剂是: A.桂枝汤 B.九味羌活汤 C.麻黄汤 D.羌活胜湿汤 E.败毒散 3.麻黄汤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解表祛湿,化痰止咳 C.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D.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E.以上均不是 4小青龙汤组成药物中无: A.麻黄 B.桂枝 C.生姜 D.炙甘草 E.五味子 5.桂枝汤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C.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D.发汗祛湿,止咳平喘 E.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6.有关桂枝汤组成原则的论述,以下哪一项有错误: A.桂枝为君,解肌发表,温助卫阳,温通经络 B.白芍为臣,益阴敛营 C.生姜为佐,助桂枝辛散风寒,和中止呕 D.大枣为佐,助芍药益气补中 E.炙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7.组成中含有黄芩、生地黄的方剂是: A.麻黄汤 B.桂枝汤 C.九味羌活汤 D.小青龙汤 E.败毒散 8.体现“逆流挽舟”法的方剂是: A.银翘散 B.麻杏甘石汤C.败毒散 D.麻黄汤 E.桂枝汤 9. 风寒束表,水饮内停证,治宜选用: A.桂枝汤 B.麻黄汤 C.小青龙汤 D.香薷散 E.以上均非 10.九味羌活汤组成药物中无: A.白芷 B.川芎 C.生地 D.黄连 E.苍术 11.麻杏甘石汤的功效是: A.辛凉宣肺,凉血解毒 B.辛凉解表,清热止咳C.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D.清热解表,止咳化痰 E.以上均不是 12.麻杏甘石汤中麻黄配石膏的作用是: A.宣肺平喘 B.清肺止咳 C.宣肺泄热 D.止咳化痰 E.清胃宣肺 13.患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疫楚疼痛,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黄,脉浮。治宜选: A.麻黄汤 B.桂枝汤C.九味羌活汤 D.小青龙汤 E.败毒散

第一章解表剂

第一章解表剂 [ 录入者:admin | 时间:2007-04-15 09:09:33 | 作者: | 来源: | 浏览:1346次 ] (一)A1型题 1.麻黄汤主治证候的病机是( C ) A.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 B.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C.外感风寒,肺气失宣 D.外寒里饮 E.风邪犯肺,肺失清肃 2.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治当首选( A ) A.麻黄汤 B.桂枝汤 C.九味羌活汤 D.小青龙汤 E.止嗽散 3.桂枝汤的功用是( B )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C.调和气血,缓急止痛 D.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E.温经散寒,养血通脉 4.症见恶风发热,汗出,头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治当首选( E ) A.麻黄汤 B.败毒散 C.九味羌活汤 D.玉屏风散 E.桂枝汤 5.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 D ) A.1:2 B.2:1 C.3:2 D.1:1 E.2:3 6.被称为“仲景群方之冠”的方剂是( D ) A.麻黄汤 B.小柴胡汤 C.肾气丸 D.桂枝汤 E.小青龙汤 7.应用桂枝汤的辨证要点是( D ) A.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 B.汗出恶风,小便不利,苔白,脉浮 C.自汗恶风,面色晄白,舌淡脉虚

D.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 E.微恶风寒,发热,无汗,头痛,身痛,舌苔薄白,脉浮 8.桂枝汤的配伍特点不包括( E ) A.发中有补 B.散中有收 C.邪正兼顾 D.阴阳并调 E.火郁发之 9.药物配伍具有“分经论治”特点的方剂是( C ) A.败毒散 B.大青龙汤 C.九味羌活汤 D.独活寄生汤 E.止嗽散 10.九味羌活汤为哪位医家所创制( E ) A.王好古 B.李东垣 C.孙思邈 D.张仲景 E.张元素 11.小青龙汤的组成中含有( D ) A.紫菀 B.杏仁 C.生姜 D.白芍 E.白前 12.小青龙汤中的君药是( A ) A.麻黄、桂枝 B.桂枝、白芍 C.干姜、细辛 D.桂枝、干姜 E.干姜、半夏 13.止嗽散的组成中不含有( E ) A.紫菀 B.白前 C.陈皮 D.荆芥 E.杏仁 14.症见咳嗽咽痒,咯痰不爽,微恶风发热,舌苔薄白,脉浮缓。治当首选( B ) A.桑菊饮 B.止嗽散 C.定喘汤 D.苏子降气汤 E.二陈汤

1.解表剂第一

方剂歌诀(85版) 一,解表剂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桂用量:3:2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 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 七十杏仁三两麻,一甘二桂效堪夸, 喘而无汗头身痛,温覆休教粥到牙。 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 华盖麻杏紫苏子,茯苓陈草桑白皮。 风寒束肺痰不爽,急宜煎服莫迟疑。 麻黄汤中加白术,湿困身疼总能医。 还有麻杏苡甘汤,风湿发热亦可祛。 麻桂用量:3:1 大青龙汤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 太阳无汗兼烦燥,解表清热此为良。 二两桂甘三两姜,膏如鸡子六麻黄。 枣枚十二五十杏,无汗而烦且躁方。 麻膏用量:1:2 麻杏甘草石膏汤,四药组合有专长。 肺热壅盛气喘急,辛凉疏泄此法良。 石膏:麻黄=2:1,辛以宣肺,寒以清热。应用方向:发热咳喘,苔薄黄,脉数。若清化痰热则另择他方。 一宣一降一清:麻黄,杏仁,石膏。 桑皮,黄芩,知母可用于清经热。 表寒明显,减少石膏,加薄荷,苏叶,桑叶。但整方麻黄量少于石膏量。 痰多气急,加葶苈子,枇杷叶。 痰稠胸闷,加瓜蒌,贝母,黄芩,桔梗。

总结为麻杏剂:以麻杏草为基础,外感重加桂枝;肺不宣加苏子,半夏。通窍加苍耳子,辛夷。挟湿加白术(苍术),薏苡仁。 2.小青龙汤 麻桂用量:1:1 小青龙汤桂芍麻,干姜辛夏草味加。 外束风寒内停饮,散寒蠲饮效堪夸。 外寒引动内饮,饮动不居。姜辛味 小青龙把石膏配,咳喘而烦效更佳。 射干麻黄亦治水,不在发表在宣肺。 姜枣细辛加五味,紫菀半夏款冬花。 3.桂枝汤 桂芍用量:1:1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 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相宜。 项强头痛汗憎风,桂芍生姜三两同。 枣十二枚甘二两,解肌还藉粥之功。 加入葛根治项强,又兼汗出与恶风。 葛根四两走经输,太阳之经输在背。 桂枝汤加厚朴杏,降逆平喘有殊功。 以上外证得之,和表调营卫;扩展:内证得之,化气调阴阳。 桂芍用量:1:2 小建中汤芍药多,桂枝甘草姜枣和。 更加饴糖补中气,虚劳腹痛服之瘥。

解表剂

解表剂,辛温解表.麻黄汤: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功效: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麻黄: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善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桂枝:解肌发表,温通经脉助麻黄解表,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证得解。 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已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 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 桂枝汤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功效: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弱.本方证为风寒伤人肌表,腠理不固,卫气外泄,营阴不得内守,肺胃失和所致。桂枝为君药,解肌发表,散外感风寒,又用芍药为臣,益阴敛营。桂、芍相合,一治卫强,一治营弱,合则调和营卫,是相须为用。生姜辛温,既助桂枝解肌,又能暖胃止呕。大枣甘平,既能益气补中,又能滋脾生津。姜、枣相合,还可以升腾脾胃生发之气而调和营卫,并为佐药。炙甘草之用有二:一为佐药,益气和中,合桂枝以解肌,合芍药以益阴;一为使药,调和诸药。 九味羌活汤, 九味芜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功用: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主治: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口苦微渴,舌苔白或微黄,脉浮。 风寒湿邪侵犯肌表,郁遏卫阳,闭塞腠理,阻滞经络,气血运行不畅,故恶寒发热、肌表无汗、头痛项强、肢体酸楚疼痛;里有蕴热,故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黄,脉浮是表证兼里热之佐证。羌活辛苦性温,散表寒,祛风湿,利关节,止痹痛,为治太阳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故为君药。防风辛甘性温,为风药中之润剂,祛风除湿,散寒止痛;苍术辛苦而温,功可发汗祛湿,为祛太阴寒湿的主要药物。两药相合,协助羌活祛风散寒,除湿止痛,是为臣药。细辛、白芷、川芎祛风散寒,宣痹止痛,其中细辛善治少阴头痛、白芷擅解阳明头痛、川芎长于止少阳厥阴头痛,此三味与羌活、苍术合用,为本方“分经论治”的基本结构。生地、黄芩清泄里热,并防诸辛温燥烈之品伤津,以上五药俱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香苏散:香苏散内草陈皮,疏散风寒又理气,外感风寒兼气滞,寒热无汗胸脘痞。功用:理气解表。主治:外感风寒,内有气滞,形寒身热,头痛无汗,胸脘痞闷,不思饮食,舌苔薄白。香附,疏肝理气、调气健脾。紫苏叶,发汗解表,行气和胃,解毒,安胎。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本品为治痰要药。甘草、益气补中、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药性、清热解毒. 小青龙汤。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麻黄(去节)桂枝(去皮)芍药炙甘草干姜半夏10-15g,细辛五味子3-6g,功用;解表散寒,温肺化饮。主治:外寒里饮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喘咳,痰涎清稀而量多,胸痞,或干呕,或痰饮喘咳,不得平卧,或身体疼重,头面四肢浮肿,舌苔白滑,脉浮。本证由风寒束表,卫阳被遏,表寒引动内饮所致。水寒相搏,内外相引,饮动不居,水寒射肺,肺失宣降,故咳喘痰多而稀;水停心下,阻滞气机,故胸痞;饮动则胃气上逆,故干呕;水饮溢于肌肤,故浮肿身重;舌苦白滑,脉浮为外寒里饮之佐证。对此外寒内饮之证,若不疏表而徒治其饮,则表邪难解;不化饮而专散表邪,则水饮不除。麻黄、桂枝相须为君,发汗

1-1 解表剂(没答案

1. 具益气解表,疏风散寒,祛痰止咳功效的非处方药是(本题分数 2.94分)存疑 A.感冒清热颗粒 B.参苏丸 C.双黄连口服液 D.正柴胡饮颗粒 E.荆防颗粒 2. 荆防颗粒适用于(本题分数2.94分)存疑 A.风热感冒 B.暑湿感冒 C.气虚外感 D.风寒感冒 E.阴虚外感 3. 风寒感冒患者宜选用的中成药是(本题分数2.94分)存疑 A.连花清瘟胶囊 B.双黄连颗粒 C.银翘解毒颗粒 D.桑菊感冒颗粒 E.感冒清热颗粒 4. 藿香正气水的功能是(本题分数2.94分)存疑 A.清热解暑,祛湿生津 B.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C.解表散寒,宣肺止嗽 D.祛暑除湿,和胃消食 E.清肺止咳,化痰通便 5. 可用于晕车晕船,具有解表祛湿和中功能的药是(本题分数2.94分)存疑 A.参苏丸 B.九味羌活丸 C.午时茶颗粒 D.藿香正气水 E.保济丸 6. 能发散风寒,解热止痛的中成药是(本题分数2.94分)存疑 A.正柴胡饮颗粒 B.羚羊感冒片 C.连花清瘟胶囊 D.银翘解毒片 E.桑菊感冒片 7. 孕妇禁用的药是(本题分数2.94分)存疑 A.保济丸 B.参苏丸 C.正柴胡饮颗粒 D.葛根芩连丸 E.双黄连口服液 8. 桂枝合剂的功能为(本题分数2.94分)存疑 A.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B.助阳解表 C.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D.解表散寒 E.宣利肺气,疏风止咳 9. 下列对桂枝合剂的配伍组成叙述正确的是(本题分数2.94分)存疑 A.方中的君药是芍药 B.方中芍药配伍桂枝,散收并举,调和营卫,故为臣药 C.方中生姜和大枣同为臣药 D.方中生地、黄芩清泻里热为臣药 E.方中杏仁降利肺气为佐药 10. 下面对上述病证所选成药的叙述错误的是(本题分数2.94分)存疑 A.是辛温解表药,用于外感风寒证 B.适用于表虚证 C.温病内热口渴者慎用 D.适用于风寒表实无汗者 E.服药后应多饮开水或热粥,覆被保暖,取微汗为度 二、配伍题(14 题,共41.16分) [11-13] A.风寒感冒 B.风热感冒 C.外感内热,表里俱实 D.外感风寒挟湿 E.感冒风寒表虚证 11. 荆防颗粒适用(本题分数2.94分)存疑 A.. B.. C.. D.. E.. 12. 银翘解毒片适用于(本题分数2.94分)存疑 A.. B.. C.. D.. E.. 13. 桂枝合剂适用于(本题分数2.94分)存疑 A.. B.. C.. D.. E.. [14-16] A.午时茶颗粒 B.正柴胡饮颗粒 C.桑菊感冒片 D.九味羌活丸 E.银翘解毒颗粒 14. 治外感风寒夹湿的中成药是(本题分数2.94分)存疑 A.. B.. C.. D.. E.. 15. 治风热感冒初起,症见头痛,咳嗽,口干,咽痛的中成药是(本题分数2.94分)存疑 A.. B.. C.. D.. E.. 16. 治外感风寒、内伤食积证的中成药是(本题分数2.94分)存疑 A.. B.. C.. D.. E.. [17-20] A.益气解表,疏风散寒 B.疏风清热,宣肺止咳

方剂学-解表剂

第二单元解表剂 细目一概述 1.解表剂的适用范围解表剂主要适用于表证。凡风寒初起或温病初起,以及麻疹、疮疡、水肿、痢疾等病初起之时,见恶寒、发热、身痛、无汗或有汗、苔薄白,脉浮等表证者,均可使用解表剂治疗。 2.解表剂的应用注意事项 (1)由于表证有寒热之异,患者体质有强弱之别,故应酌情选用不同类型的解表剂。如表证属风寒者,当用辛温解表剂;表证属风热者,当用辛凉解表剂;若兼见气、血、阴、阳等不足者,还须结合补益法使用,以扶正祛邪。 (2)解表剂多以辛散轻扬药物为主组方,不宜久煎,以免药性耗散,作用减弱。 (3)解表剂一般宜温服,服后应避风寒,或增衣被,或辅之以粥,以助汗出。取汗程度,以遍身持续微微汗出为佳。若汗出不彻则病邪不解,汗出太过则耗气伤津。汗出病瘥,即当停服,不必尽剂。 (4)饮食方面,应注意禁食生冷油腻,以免影响药物的吸收和药效的发挥。 (5)表里同病者,一般应先解表,后治里;若表里并重,则当表里双解;若外邪已入于里,或麻疹已透,或疮疡已溃等,则不宜继续使用解表剂。 细目二辛温解表 麻黄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三两桂枝二两杏仁七十个炙甘草一两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配伍意义: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营卫郁滞,肺气失宣所致。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故方中以苦辛性温之麻黄为君,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郁闭之肺气。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配伍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桂枝既能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能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麻黄、桂枝两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佐以杏仁降利肺气,以止咳喘。杏仁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 炙甘草调和药性,既能助麻、杏之宣降,又能缓麻、桂之峻烈,使汗出不至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诸症可愈。 全方配伍特点:麻黄、桂枝并用,开腠畅营,发汗解表之力较强;麻黄、杏仁并用,宣中有降,宣肺平喘之效较著。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喘急胸闷、咳嗽痰多、表证不甚者,去桂枝,加苏子、半夏以化痰止咳平喘;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窍;若夹湿邪而兼见骨节酸痛,加苍术、薏苡仁以祛风除湿;兼里热之烦躁、口干,酌加石膏、黄芩以清泻郁热。 (3)使用注意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故《伤寒论》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麻黄汤药味虽少,但发汗力强,不可过服,否则,汗出过多必伤人正气。正如柯琴指出:“此乃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召祸。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

1[1].解表剂习题

解表剂习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每题由1个以肯定或否定形式 表述的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 组成,这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 1个是最佳的或最恰当的,其 他4个均为干扰答案) 1.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是()A麻黄汤 B 桂枝汤 C 败毒散D小青龙汤 E九味羌活汤 2. 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 A 1:2 B 2:1 C 1:1 D 3:1 E 4:1 3. 柯琴在《伤寒附翼》中称哪首方为“仲景群方之冠”() A 麻黄汤 B 桂枝汤 C 小青龙汤 D 大青龙汤 E 九味羌活汤 4.外感风寒。症见头痛发热,汗出恶风,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治疗的最佳选方是:() A桂枝汤 B麻黄汤 C小青龙汤 D

人参败毒散 E参苏饮 5. 九味羌活汤的主治病证是() A 外感风寒表实证 B外感风寒 表虚证 C 外寒内饮证 D 外感风寒湿邪,兼有里热证 E 以上均不是 6.体现“分经论治”药物配伍特点的方剂是() A大青龙汤 B止嗽散C九味羌活汤 D 桂枝汤 E败毒散 7.用于胃肠型感冒属感受风寒兼气机瘀滞者,首选何方() A香苏散 B小青龙汤 C银翘散 D 桑菊饮 E参苏饮 8.香苏散的功用() A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B发汗解表,理气解郁 C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D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E助阳益气,解表散寒 9. 小青龙汤的功效是() A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B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C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D

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E 发汗祛湿,兼 清里热 10.小青龙汤的君药是() A 麻黄 B桂枝 C 干姜 D 麻黄、桂枝 E 桂枝、干姜 11.《医学心悟》中说:“本方温润和平, 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 贼之势。”所指何方?() A桂枝汤 B止嗽散 C荆防败毒散 D再造散 E桑菊饮 12.张介宾所创平散风寒治法的代表方是 () A麻黄汤 B定喘汤 C华盖散 D 射干麻黄汤 E正柴胡饮 13. 清宣降并用的方剂是() A 柴葛解肌汤 B 桑菊饮 C 小 青龙汤 D 九味羌活汤 E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14.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中麻黄与石膏的用 量比是() A 1:1 B 1:2 C 2:1 D 1:3 E 3:1

第一章 解表剂习题

第一章解表剂习题 一、选择题 (一)A型题(每题由1个以肯定或否定形式表述的题干和5个备选答案组成,这5个备选答案中只有1个是最佳的或最恰当的,其他4个均为干扰答案)1.麻黄汤主治证候的病机是() A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 B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C外感风寒,肺气失宣 D 外感风寒,内有寒饮 E 风邪犯肺,肺失清肃 2.麻黄汤的组成药物中无() A 麻黄 B芍药 C桂枝 D 杏仁 E 炙甘草 3.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的代表方是() A 麻黄汤 B 桂枝汤 C 败毒散D小青龙汤 E九味羌活汤 4.麻黄汤治证的表现无() A汗出 B恶寒发热 C头疼身通 D舌苔薄白 E脉浮紧 5.具有“发汗解表,宣肺平喘”功用的方剂是() A.桂枝汤 B麻黄汤 C射干麻黄汤 D九味羌活汤 E大青龙汤 6.麻黄汤的煎法是() A 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 B 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渣。 C以水一斗先煮麻黄,减二升,去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渣。 D共为末E水二杯,煮取一杯 7.麻黄汤的服法是() A服后,啜热稀粥一升余,温覆令一时许, 遍身微似有汗。 B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 C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D温服无时。 E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8.麻黄汤中桂枝的作用() A透达营卫,解肌发表,温经散寒 B调和营卫,通经活络 C发表散寒,活血通络 D温化痰饮 E温通心阳,活血化瘀 9.桂枝汤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温通心阳,平 冲降逆 C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D发汗祛湿,止咳平喘 E发汗解表,散 寒祛湿 10.桂枝汤药物组成中无() A桂枝 B芍药 C炙甘草 D干姜 E大枣 11. 桂枝汤中桂枝与芍药的用量比例是 () A 1:2 B 2:1 C 1:1 D 3:1 E 4:1 12.桂枝汤的服法是() A服后,啜热稀粥一升余,温覆令一时许, 遍身微似有汗。 B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C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 D温 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E温服一升,日三服。 13.桂枝加芍药汤的功用是() A温脾和中,缓急止痛 B解肌发表, 调和营卫 C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D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E发汗解表, 散寒祛湿 14. 具有解肌发表,调和营卫功效的方 剂() A麻黄汤 B小青龙汤 C桂枝汤 D 参苏饮 E败毒散 15. 柯琴在《伤寒附翼》中称哪首方为 “仲景群方之冠”() A 麻黄汤 B 桂枝汤 C 小青龙汤 D 大青龙汤 E 九味羌活汤 16.外感风寒。症见恶风发热,汗出头 痛,鼻鸣干呕,苔白不渴,脉浮缓或浮 弱,治疗的最佳选方是:() A桂枝汤 B麻黄汤 C小青龙汤 D人参败毒散 E参苏饮 17. 九味羌活汤的主治病证是() A 外感风寒表实证 B外感风 寒表虚证 C 外寒内饮证 D 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 E 以上均不是 18.体现“分经论治”药物配伍特点的 方剂是() A大青龙汤 B止嗽散 C九味羌活汤 D桂枝汤 E败毒散 19.组方中含有黄芩、生地黄的方剂是 () A麻黄汤 B 桂枝汤 C九味羌活汤 D 小青龙汤 E参苏饮 20.用于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者,首选 何方() A香苏散 B小青龙汤 C银翘散 D桑菊饮 E参苏饮 21.香苏散的功用() A疏散风寒,理气和中 B发汗解表, 理气解郁 C益气解表,理气化痰 D散寒祛湿,益气解表 E助阳益气, 解表散寒 22.小青龙汤中运用五味子的作用是 () A敛肺止咳 B敛阴止汗 C收敛止泻 D滋阴敛液 E敛心安神 23.风寒束表,水饮内停证,治宜选用 () A桂枝汤 B麻黄汤 C香薷散 D小 青龙汤 E以上均不是 24. 小青龙汤的功效是() A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B 解肌发表, 调和营卫 C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D 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E 发汗祛 湿,兼清里热 25.小青龙汤的君药是() A 麻黄 B桂枝 C 干姜 D 麻黄、桂枝 E 桂枝、干姜 26.《医学心悟》:“本方温润和平, 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 门驱贼之势。”所指何方() A桂枝汤 B止嗽散 C荆防败毒 散 D再造散 E桑菊饮 27.张介宾所创平散风寒治法的代表方 是() A麻黄汤 B定喘汤 C华盖散 D射干麻黄汤 E正柴胡饮 28. 清宣降并用的方剂是() A 柴葛解肌汤 B 桑菊饮 C 小青龙汤 D 九味羌活汤 E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29.患者发热汗出不畅,微恶风寒,头痛

1.解表剂

解表剂: 辛温解表剂 麻黄汤 麻黄汤中用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热恶寒头项痛,喘而无汗服之宜。麻黄9-15g 桂枝6-10g 杏仁6-10g 甘草3-5g 君:麻黄臣:桂枝佐:杏仁佐使:甘草。 三拗汤 三拗汤用麻杏草,宣肺平喘效不低。麻黄杏仁甘草各30g 华盖散 华盖麻杏紫苏子,茯苓陈草桑白皮;风寒束肺痰不爽,急宜煎服莫迟疑。麻黄、杏仁、紫苏子、陈皮、桑白皮、茯苓(各30g)甘草15g 每服6g 麻黄加术汤 麻黄汤中加白术,湿困身疼总能医。麻黄9g,桂枝6g,炙甘草3g,杏仁6g,白术12g 麻杏苡甘汤 还有麻杏苡甘剂,风湿发热亦可祛。麻黄6-9g,杏仁6g,薏苡仁12g,炙甘草3g 大青龙汤 大青龙用桂麻黄,杏草石膏姜枣藏;太阳无汗兼烦躁,解表清热此为良。麻黄15-25g,桂枝6-10g,杏仁5-8g,甘草6-10g。石膏25-40g,生姜10-15g,大枣4枚 桂枝汤 桂枝汤治太阳风,芍药甘草姜枣同;解肌发表调营卫,表虚自汗正宜用。桂枝9-15g,白芍9-15g,炙甘草6-10g,生姜9-15g,大枣3-4枚 君:桂枝。臣:芍药。佐:生姜、大枣。佐使:炙甘草 桂枝加葛根汤 加入葛根治项强,又兼汗出与恶风。桂枝6g,白芍6g,炙甘草6g,生姜9g,大枣3枚、葛根12g 桂枝加厚朴杏子汤 桂枝汤加厚朴杏,降逆平喘有殊功。桂枝9g,白芍9g,甘草6g,生姜9g,大枣3枚,厚朴6g、杏仁6g 桂枝加桂汤:桂枝15g,白芍9g,甘草6g,生姜9g,大枣3枚。 桂枝加芍药汤:桂枝9g,白芍18g,甘草6g,生姜9g,大枣3枚 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用防风,细辛苍芷与川芎;黄芩生地加甘草,发汗祛风力量雄。羌活、防风、苍术(各10-15g),细辛3-5g,川芎、白芷、生地黄、黄芩、甘草(各5-10g) 君:羌活。臣:防风、苍术。佐:生地、黄芩。使: 大羌活汤 九味羌活去白芷,再加独活防己知;还把黄连白术入,大羌活汤散热湿。羌活、独活、防风、细辛、防己、黄芩、黄连、苍术、炙甘草、白术(各9g),知母、川芎、生地黄(各30g)。 加味香苏散 加味香苏陈草风,荆艽姜蔓与川芎;恶风身热头项痛,胸脘满闷服之松。紫苏叶5g、陈皮4g、香附4g、炙甘草2.5g、荆芥、秦艽、防风、蔓荆子各3g、川芎1.5g、生姜3片。 香苏散 香苏散内草陈皮,外感风寒气滞宜;寒热头痛胸脘闷,解表又能疏气机。

1.解表剂习题

解表剂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麻黄汤主治证候的病机是( C ) A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 B外感风寒,营卫不和 C外感风寒,肺气失宣 D 外感风寒,内有寒饮 E 风邪犯肺,肺失清肃 2.桂枝汤的功效是( C )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C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D发汗祛湿,止咳平喘 E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3.桂枝汤的服法是( A ) A服后,啜热稀粥一升余,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 B服后如人行四五里,进一服。 C开水调下,食后,临卧服。 D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 E温服一升,日三服。 4.体现“分经论治”药物配伍特点的方剂是( C ) A大青龙汤 B止嗽散 C九味羌活汤 D桂枝汤 E败毒散 5.用于外感风寒,气郁不舒者,首选何方( A ) A香苏散 B小青龙汤 C银翘散 D桑菊饮 E参苏饮 6. 小青龙汤的功效是( A ) A 解表散寒,温肺化饮 B 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C 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D 发汗解表,清热除烦 E 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7.《医学心悟》:“本方温润和平,不寒不热,既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所指何方( B ) A桂枝汤 B止嗽散 C荆防败毒散 D再造散 E桑菊饮 E 麻黄杏仁甘草石膏汤 8.患者发热汗出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咽痛咳嗽,舌尖红,苔微黄,脉浮数。治宜选用( C ) A麻黄汤 B 桂枝汤 C银翘散 D桑菊饮 E败毒散 二、多项选择题

1.桂枝汤中调和营卫的药对是( A )( E )( )( )( ) A桂枝与芍药 B桂枝与生姜 C芍药与大枣 D芍药与生姜 E大枣与生姜 2. 银翘散中配伍的辛温药是( C )( D )( )( )( ) A 银花 B连翘 C荆芥穗 D淡豆豉 E竹叶 3. 银翘散与桑菊饮共有的药物有( A )( B )( C )( D )( E ) A 桔梗 B薄荷 C连翘 D甘草 E苇根4.败毒散中配伍人参的用意是( A )( B )( )( )( ) A扶助以驱邪外出 B散中有补,不致耗伤真元 C补中益气 D大补元气 E以上均不是 二、填空 1. 解表剂分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三类。 2. 小青龙汤主治外寒里饮证。 3. 银翘散的煎煮时间不宜过煎。 三、名词解释 1. 辛甘化阳 按中药的性味配伍的用药法或治法,指辛味药与甘味药配伍同用,有助于人体阳气的化生或化生阳气以助散寒。如桂枝汤中辛味的桂枝与甘味的炙甘草配伍同用,可以化生卫阳。 2. 酸甘化阴 按中药的性味配伍的用药法或治法,之酸味药与甘味药同用,有益于滋化人体阴液的生长。如桂枝汤中酸味的芍药与甘味的炙甘草配伍合用,可以化生营阴。3.逆流挽舟 是一种治疗外邪陷里痢疾的治法。外邪陷里而成的痢疾,可以用解表剂疏散外邪,使表气疏通,里滞亦除,其痢自止,这种治法称为“逆流挽舟”法。方如败毒散,原方治疗气虚外感证,清代医家喻嘉言用本方治疗外邪陷里的痢疾,并认

第一章解表剂答案

第一章、解表剂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辛温解表辛凉解表扶正解表 2.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3.佐助 4.桂枝白芍 5.发汗祛湿兼清里热 6.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 7.发表散寒理气宽中 8.外寒里饮 9.干姜、细辛 10.温而不燥润而不腻散寒不助热解表不伤正 11.解表散邪 12.咳嗽发热不甚微渴脉浮数 13.麻黄石膏 14.外感风寒郁而化热 15.枳壳桔梗 16.逆流挽舟 17.人参葛根 18.麻黄附子 19.麻黄细辛附子汤 20.加减葳蕤汤 21.桑菊饮 二、选择题(一)A1型题 1.C。答案分析:麻黄汤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故主治证的病机应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 2.A。答案分析:此为外感风寒表实证。麻黄汤功能发汗解表,宣肺平喘,为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 3.B。答案分析:大青龙汤系由麻黄汤重用麻黄,再加石膏、生姜、大枣组成。 4.D。答案分析:三拗汤由解表宣肺的麻黄、止咳平喘的杏仁及调和诸药的甘草组成,功能宣肺解表 5.B。答案分析:桂枝汤由解肌发表的桂枝、益阴敛营的芍药、散邪和胃的生姜、养血益气的大枣及调药之甘草组成,故功用为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6.E。答案分析:此为外感风寒表虚证。桂枝汤功能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为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的代表方。 7.D。答案分析:桂枝汤中桂、芍等量合用,为本方外可解肌发表,内调营卫阴阳的基本结构 8.D。答案分析:柯琴在《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中赞桂枝汤“为仲景群方之冠,乃滋阴和阳,调和营卫,解肌发汗之总方也” 9.D。答案分析:桂枝汤是主治外感风寒表虚证的代表方。其辨证要点是恶风,发热,汗出,脉浮缓 10.E。答案分析:桂枝汤的配伍特点是发中有补,散中有收,邪正兼顾,阴阳并调。 11.B。答案分析:此为外感风寒湿邪内有蕴热证。九味羌活汤功能发汗祛湿,兼清里热,为主治该证的常用方。 12.C。答案分析:九味羌活汤中的羌活为治太阳风寒湿邪在表之要药;苍术为祛太阴寒湿的主要药物;细辛善止少阴头痛白芷擅解阳明头痛;川芎长于止少阳、厥阴头痛,合用则体现了“分经论治”的特点。 13.E。答案分析:九味羌活汤为张元素所创制。 14.C。答案分析:香苏散由苏叶、香附、陈皮、甘草组成。

精选方剂学解表剂练习题

1.败毒散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散风祛湿 B.散寒祛湿,益气解表C益气解表,理气化痰D.助阳益气,解表散寒E?辛温解表,宣肺平喘 2.具有发汗祛湿,兼清里热功效的方剂是: A.桂枝汤 B.九味羌活汤 C.麻黄汤 D.羌活胜湿汤E败毒散 3.麻黄汤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解表祛湿,化痰止咳 C.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D.宣肺解表,祛痰止咳 E.以上均不是 4 小青龙汤组成药物中无: A.麻黄 B.桂枝 C.生姜 D.炙甘草 E.五味子 5.桂枝汤的功效是: A.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B.温通心阳,平冲降逆 C.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D.发汗祛湿,止咳平喘 E.发汗解表,散寒祛湿 6.有关桂枝汤组成原则的论 述,以下哪一项有错误: A.桂枝为君,解肌发表,温助卫阳,温通经络B?白芍为臣,益阴敛营 C.生姜为佐,助桂枝辛散风寒,和中止呕 D.大枣为佐,助芍药益气补中 E.炙甘草为使,调和诸药

A .麻黄汤 B .桂枝汤 C.九味羌活汤 D .小青龙汤 E.败毒散 7.组成中含有黄芩、生地黄的方剂是: A .麻黄汤 B .桂枝汤 C.九味羌活汤 D . 小青龙汤 E.败毒散 8.体现“逆流挽舟” 法的方剂是: C .败毒散 麻黄汤 E .桂枝汤 A .银翘散 B .麻杏甘石汤 D . 9. 风寒束表,水饮内停证,治宜选用: A .桂枝汤 B .麻黄汤 C .小青龙汤 D .香需散 E.以上均非 10.九味羌活汤组成药物中无: A .白芷 B .川芎 C.生地 D . 黄连 E .苍术 11.麻杏甘石汤的功效是: A .辛凉宣肺,凉血解毒 D .清热解表,止咳化痰 12.麻杏甘石汤中麻黄配石膏的作用是: A .宣肺平喘 B .清肺止咳 C .宣肺泄热 13.患者恶寒发热,无汗,头痛项强,肢体疫楚疼痛,口苦微渴,苔白或微黄,脉浮。治宜 选: B .辛凉解表,清热止咳 E .以上均不是 C .辛凉宣肺,清热平喘 D .止咳化痰 E .清胃宣肺

第一章 解表剂

第一章解表剂 第一节辛温解表 麻黄汤 《伤寒论》 [组成]麻黄去节,三两(9g) 桂枝去皮,二两(6g) 杏仁去皮尖,七十个(6g) 甘草炙,一两 (3g) [用法]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内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须啜粥,余如桂枝法将息(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功用]发汗解表,宣肺平喘。 [主治]外感风寒表实证。恶寒发热,头身疼痛,无汗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 [方解]本方证为外感风寒,肺气失宣所致。风寒之邪外袭肌表,使卫阳被遏,腠理闭塞,营阴郁滞,经脉不通,故见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痛;肺主气属卫,外合皮毛,寒邪外束于表,影响肺气的宣肃下行,则上逆为喘;舌苔薄白,脉浮紧皆是风寒袭表的反映。治当发汗解表,宣肺平喘。方中麻黄苦辛性温,归肺与膀胱经,善开腠发汗,祛在表之风寒;宣肺平喘,开闭郁之肺气,故本方用以为君药。由于本方证属卫郁营滞,单用麻黄发汗,只能解卫气之闭郁,所以又用透营达卫的桂枝为臣药,解肌发表,温通经脉,既助麻黄解表,使发汗之力倍增;又畅行营阴,使疼痛之症得解。二药相须为用,是辛温发汗的常用组合。杏仁降利肺气,与麻黄相伍,一宣一降,以恢复肺气之宣降,加强宣肺平喘之功,是为宣降肺气的常用组合,为佐药。炙甘草既能调和麻、杏之宣降,又能缓和麻、桂相合之峻烈,使汗出不致过猛而耗伤正气,是使药而兼佐药之用。四药配伍,表寒得散,营卫得通,肺气得宣,则诸症可愈。 本方配伍特点有二:一为麻、桂相须,发卫气之闭以开腠理,透营分之郁以畅营阴,则发汗解表之功益彰;二为麻、杏相使,宣降相因,则宣肺平喘之效甚著。 [运用] 1.辨证要点本方是治疗外感风寒表实证的基础方。临床应用以恶寒发热,无汗而喘,脉浮紧为辨证要点。 2.加减变化若喘急胸闷、咳嗽痰多、表证不甚者,去桂枝,加苏子、半夏以化痰止咳平喘;若鼻塞流涕重者,加苍耳子、辛夷以宣通鼻窍;若夹湿邪而兼见骨节酸痛,加苍术、薏苡仁以祛风除湿;兼里热之烦躁、口干,酌加石膏、黄芩以清泻郁热。 3.现代运用本方常用于感冒、流行性感冒、急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等属风寒表实证者。 4.使用注意本方为辛温发汗之峻剂,故《伤寒论》对“疮家”、“淋家”、“衄家”、“亡血家”,以及外感表虚自汗、血虚而脉兼“尺中迟”、误下而见“身重心悸”等,虽有表寒证,亦皆禁用。麻黄汤药味虽少,但发汗力强,不可过服,否则,汗出过多必伤人正气。正如柯琴指出:“此乃纯阳之剂,过于发散,如单刀直入之将,投之恰当,一战成功。不当则不戢而召祸。故用之发表,可一而不可再。”(《伤寒来苏集·伤寒附翼》卷上) 桂枝汤 《伤寒论》 [组成]桂枝去皮,三两(9g)芍药三两(9g)甘草炙,二两(9g)生姜切,三两(9g)大枣擘,十二枚(3枚) [用法]上五味,口父咀,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适寒温,服一升。服已须臾,啜热稀粥一升余,以助药力。温覆令一时许,遍身微似有汗者益佳,不可令如水流漓,病必不除。若一服汗出病瘥,停后服,不必尽剂;若不汗,更服,依前法;又不汗,后服小促其间,半日许令三服尽。若病重者,一日一夜服,周时观之,服一剂尽,病证犹在者,更作服;若汗不出,乃服至二三剂。禁生冷、粘滑、肉、面、五辛、酒酪、臭恶等物(现代用法:水煎服,温覆取微汗)。 [功用]解肌发表,调和营卫。

解表剂

解表剂 1.1辛温解表 1.麻黄汤 麻黄汤中臣桂枝,杏仁甘草四般施,发汗解表宣肺气,伤寒表实无汗宜。 2.桂枝汤 桂枝芍药等量伍,姜枣甘草微火煮,解肌发表调营卫,中风表虚自汗出, 3.九味羌活汤 九味羌活防风苍,辛芷芎草芩地黄,发汗祛湿兼清热,分经论治变通良。 5.小青龙汤 解表蠲饮小青龙,麻桂姜辛夏草从,芍药五味敛气阴,表寒内饮最有功。 6.止嗽散 止嗽散用百部宛,白前桔草荆陈研,宣肺疏风止咳痰,姜汤调服不必煎。 1.2 辛凉解表 1.银翘散 银翘散主上焦疴,竹叶荆蒡鼓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轻疏风热煮无过。 2.桑菊饮 桑菊饮中桔杏翘,芦根甘草薄荷饶,清疏肺卫轻宣剂,风温咳嗽服之消。 1.3扶正解表 1.败毒散 人参败毒草苓芎,柴前独羌芷桔共,薄荷少许姜三片,气虚感寒有奇功。 2.泻下剂 2.1 寒下剂 1大承气汤 大承气汤大黄硝,枳实厚朴先煮好,峻下热结急存阴,阳明腑实重症疗。去硝名为小承气,轻下热结用之效,调胃承气硝黄草,缓下热结此方饶。 2.2温下 2.温脾汤

温脾附子大黄硝,当归干姜人参草,攻下寒积温脾阳,阳虚寒积腹痛疗。 2.3.润下 1.麻子仁丸 麻子仁丸脾约治,杏芍大黄枳朴蜜,润肠泻热又行气,胃热肠躁便秘施。 2.济川煎济川苁蓉归牛膝,枳壳升麻泽泻使,温肾益精润通便,肾虚精亏便秘宜。 3.和解剂 3.1和解少阳 1.小柴胡汤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加黄芩枣生姜,少阳为病此方宗。 3.蒿芩清胆汤 蒿芩清胆夏竹茹,碧玉赤苓枳陈辅,清胆利湿又和胃,少阳湿热痰浊阻。 3.2 调和肝脾 1.四逆散 阳郁厥逆四逆散,等分柴芍枳实甘,透邪解郁理肝脾,肝郁脾滞力能堪。 2.逍遥散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加姜薄,肝郁血虚脾气弱,调和肝脾功效卓。 3.痛泻要方 痛泻要方用陈皮,术芍防风共成剂,肠鸣泄泻腹又痛,治在泻肝与实脾。 3.3调和肠胃半夏泻心汤 半夏泻心配芩连,干姜人参草枣全,辛开苦降除痞满,寒热错杂痞证蠲。 4.清热剂 4.1清气分热 1.白虎汤 白虎膏知粳米甘,清热生津止渴烦,气分热盛四大证,益气生津人参调。 4.2清营凉血 1.清营汤 清营汤治热传营,身热躁渴眠不宁,犀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更护阴。 2.犀角地黄汤

解表剂(辛凉解表)

银翘散 银翘散概述 银翘散出自《温病条辨》,是吴塘论治温病所创第一方。吴氏倡导用三焦辨证阐述温病发生、发展、传变规律和判断预后,主张立法处方紧扣病机。银翘散为温病初起,邪在上焦所设,并随证加减,衍生出多个变方。银翘散在《温病条辨》中的地位犹如桂枝汤之于《伤寒论》。上焦篇第四条:“太阴风温、温热、温疫、冬温,初起恶风寒者,桂枝汤主之;但热不恶寒而咳者,辛凉平剂银翘散主之。”第五条:“太阴温病,恶风寒,服桂枝汤已,恶寒解,余病不解者,银翘散主之,余症悉减者,减其制。” 银翘散歌诀 银翘散治上焦疴,竹叶荆蒡豉薄荷;甘桔芦根凉解法,辛凉平剂用时多。 荷牛豉草,连根梗叶花穗(想象:河牛吃草,连根梗叶花穗全吃了) 银翘散组成 连翘一两(30克)银花一两(30克)苦桔梗六钱(18克)薄荷六钱(18克)竹叶四钱(12克)生甘草五钱(15克)芥穗四钱(12克)淡豆豉五钱(15克)牛蒡子六钱(18克) 银翘散用法 上杵为散,每服六钱(18克),鲜苇根汤煎,香气大出,即取服,勿过煮。肺药取轻清,过煮则味厚而人中焦矣。病重者,约二时一服,日三服,夜一服;轻者三时一服,日二服,夜一服-病不解者,作再服。(现代用法:加入芦根适量,水煎服,用量按原方比例酌情增减。) 银翘散功能主治

辛凉透表,清热解毒。 温病初起。发热无汗,或有汗不畅,微恶风寒,头痛口渴,咳嗽咽痛,舌尖红,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银翘散方义 银翘散是治疗温病初起的常用代表方剂。治当辛凉解表,清热解毒。方中重用银花甘寒芳香,清热解毒,辟秽祛浊,连翘苦寒,清热解毒,轻宣透表,共为君药;薄荷辛凉,发汗解肌,除风热而清头目,荆芥、豆豉虽属辛温之品,但温而不燥,与薄荷相配,辛散表邪,共为臣药;牛蒡子、桔梗、甘草宣肺祛痰,解毒利咽,竹叶、芦根甘寒轻清,透热生津,均为佐药;甘草并能调和诸药,以为使。合而用之,共成疏散风热,清热解毒之剂。 银翘散化裁 若胸膈闷者,加藿香3钱,郁金3钱,护膻中;渴甚者,加花粉(清热生津);项肿咽痛者,加马勃、玄参(清热解毒);衄者,去荆芥、豆豉(因其辛温发散而动血),加白茅根9克,侧柏炭9克,栀子炭9克,清热凉血以止衄;咳者,加杏仁,利肺气。二三日病犹在肺,热渐入里,加细生地,麦冬,保津液;再不解,或小便短者,加知母、黄芩、栀子之苦寒,与麦、地之甘寒,合化阴气而治热淫所胜。 银翘散附注 银翘解毒散(《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西安方)。本方改为丸剂,名“银翘解毒丸”(见《北京市中药成方选集》);改为片剂,名“银翘解毒片”(见《中国药典》一部);本方改为膏剂,名“银翘解毒膏”(见《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天津方)。银翘散临床应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