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院护理学习情境练习题

入院护理学习情境练习题
入院护理学习情境练习题

入院护理学习情境练习题

任务一:病人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

a1型选择题

1. 住院处办理入院手续的根据是:

a.单位介绍信

b.转院证明

c.门诊病历

d.住院证

e.公费医疗特约单

2.一般新入院病人入院,护士首先应

a.通知医生

b.通知营养室准备膳食

c.起立迎接,送入病室,

d.测体温、脉搏、血压、呼吸

e.填写各种表格

3.住院处的护理管理不包括

a.预先通知有关病区以便准备接收病人

b.办理入院手续

c.对一般病人进行卫生处置

d.根据病情采用适当方法送病人入病室

e.向病人介绍病区环境、规章制度等情况

4. 下列何项不属家庭病床的收治对象:

a.病情允许在家庭进行支持治疗

b.手术后恢复期

c.年老体弱的慢性病

d.行动不便到医院就诊困难者

e.病重,须急诊留观,因床位紧张暂不能住院者

5. 有一急性胃穿孔病员住院时,卫生处置室的护理人员应先:

a.卫生处置

b.手术室,并作术前准备

c.立即护送病员入病区

d.了解病员有何护理问题

e.介绍医院规章制度

6.支气管哮喘发作期病人入院时应安置在:

a.重危病室

b.观察病室

c.心电监护室

d.普通病室

e.隔离病室

7.麻疹病人入院时应安置在:

a.普通病室

b.重危病室

c.隔离病室

d.抢救病室

e.观察病室

8.医院的任务不包括下列哪项?

a.教学

b.科研

c.医疗

d.制定卫生工作方针

e.预防保健

9.门诊的护理工作内容不包括:

a.准备各种检查器械和用物

b.根据病情测体温、脉搏、呼吸

c.协助医生开出化验单、检查报告单

d.遇危重病员应立即安排提前就诊

e.门诊结束后回收门诊病历

10.门诊护士发现传染病病人应立即:

a.提前就诊并收住院治疗

b.开展防病知识教育

c.提前就诊并消毒环境

d.转急诊处理

e.将病人隔离诊治

11.不属于预检分诊内容的是:

a.询问病史

b.观察病情

c.卫生宣教

d.初步判断

e.分诊指导

12.门诊要做好隔离消毒最主要是因为:

a.是公共场所

b.病人集中病种复杂

c.危重病员多

d.人群流量大

e.医务人员工作量大

13.急诊科的预检分诊工作是:

a.详细询问病史

b.指导随同人员挂号就诊

c.发现传染病立即做好隔离消毒

d.遇刑事案件速将病人交公安部门处理

e.遇有危重病人立即通知值班医生

14.除哪项外均是急诊科的护理工作:

a.对急诊病人详细询问病史

b.掌握急诊就诊标准

c.一切急救物品做到“五定”

d.遇有危重病人立即通知值班医生及抢救室护士

e.遇有法律纠纷迅速向医院保卫部门报告

15.抢救过程用过的空安瓿应:

a.吸完药液后丢弃

b.吸完药液检查后丢弃

c.经两人核对后丢弃

d.待病人病情好转后丢弃

e.抢救结束后丢弃

16.抢救病员时不需要记录的时间是:

a.病人到达的时间

b.通知医生的时间

c.医生到达的时间

d.用药时间

e.给氧时间

17.病员在急诊观察室留观时间一般为:

a.1天

b.2天

c.3~7天

d.8~10天

e.10~12天

18.下列哪项不属于急诊留观室的护理工作:

a.住院登记,建立病历

b.填写各种记录

c.及时处理医嘱

d.做好心理护理

e.做好晨晚间护理

19.如何帮助病人适应病区这一特殊的社会环境:

a.引导病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及群体关系

b.预防和消除一切不安全因素

c.消除导致病人躯体损伤的因素

d.避免病人医院内感染

e.做到医院园林化、病房家庭化

20.如何帮助病人建立良好的群体关系?

a.病室摆设鲜花和绿色植物,使病人心情舒畅

b.根据不同病情给予不同身心护理

c.引导病人互相鼓励,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d.树立良好的医德医风

e.要求病人之间互相监督,共同遵守医院制度

21.保持病室安静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病室内避免一切噪音

b.白天理想的声音强度在35~40db

c.工作人员做到“四轻”

d.阻止家属及亲友探望病人

e.门、窗、椅脚钉橡皮垫

22.保持病区环境安静的措施中哪项不必:

a.推平车进门时,先开门后推车

b.医护人员讲话应附耳细语

c.轮椅应定时注润滑油

d.病室门应钉橡胶垫

e.医护人员穿软底鞋

23.病室内湿度过低可引起:

a.头晕

b.疲劳及全身不适

c.闷热难受

d.烦躁不安

e.呼吸道粘膜干燥

24.为调节病人心理状态,病室内墙壁的颜色宜用:

a.淡绿色

b.深黄色

c.红色

d.全白色

e.青蓝色

a2型选择题

25.为病人采取安全措施中不妥当的是:

a.病区应设置防盗网

b.浴室、厕所的墙边设置栏杆。

c.浴室装置呼叫系统

d.注意易燃品的保管

e.有防火设施和疏散措施

26.属于医源性损伤的是:

a.病人在住院期间发生病情变化

b.病人住院期间因洗澡不慎摔倒

c.病人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事件

d.因护士无菌观念不强造成病人感染

e.护士与病人发生争执

1.病人梁某,候诊时突然面色苍白,出冷汗,候诊室护士小李发现后立即采取措施,正确的一项是:

a.问姓名

b.问病史

c.测体温

d.测脉搏

e.送急诊室

2.王某,男,36岁,感染破伤风,全身肌肉阵发性痉挛、抽搐,神志清醒,所住病室环境,不合病情要求的一项是:

a.病窒安静

b.相对湿度50~60%

c.门、椅脚钉橡皮垫

d.保持病室光线充足

e.开门关门动作轻稳

a3型选择题

1.病员张某,男,38岁,因右下肢骨折、大出血被送到医院急诊科。请问:

①急诊科护士田丽丽应立即:

a.询问事故的原因

b.向医院保卫科报告

c.为病人注射止痛剂

d.到值班室呼叫并等待医生

e.给病人止血

②急诊科护士田丽丽在医生未到之前的抢救工作中错误的是:

a.根据病情做出直觉判断

b.根据病情做出初步医疗诊断

c.立即测量血压

d.给予氧气吸入

e.建立静脉通道

任务二: 患者搬运技术

a1型选择题:

1. 两人搬运病员时,正确的方法是:

a.甲托背部,乙托臀部

b.甲托头部,乙托臀部

c.甲托头、肩胛,乙托膝

d.甲托头、颈,乙托背、膝

e.甲托颈肩、腰部,乙托臀部、腘窝

2.平车运送病人上下坡时,正确的一项是:

a.病员头在前

b.病员头在后

c.病员头在高处一端

d.病员头在低处一端

3. 运送病人的注意事项,正确的是:

a.为争取时间车速应快

b.平车下坡时,病人头在前

c.推车时,护士站在病人头侧

d.有引流管者须夹紧引流管

e.推车进门时用车尾将门顶开

4.重症小儿肺炎病人需采用:

a.平车单人搬运法

b.平车双人搬运法

c.轮椅运送

d.担架运送

e.以上都对

5.颈椎骨折患者需采用:

a.担架运送

b.平车2人搬运法

c.平车3人搬运法

d.平车4人搬运法

e.轮椅运送

a2型选择题

1.患者王某,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急诊入院,护士用平车护送入病区,途中输液和输氧应如何处理:

a.拔管,暂停输液吸氧

b.留管,暂停输液吸氧

c.继续输液吸氧

d.暂停输液,继续吸氧

e.暂停吸氧,继续输液

2.患者张某,女,48岁,乳腺癌,未婚,刚入院焦虑万分,哭泣,请问以下哪项是首选的护理措施:

a.注射镇静剂

b.通知主管医师

c.通知家属

d.允许陪伴

e.让患者倾诉其不安,然后给予适当解释、诱导和安慰

3.患者陈某,因上消化道出血急诊入院。。脉搏在106~112次/分,呼吸21~24次/分

①患者的热型可呈:

a.弛张热

b.间歇热

c.稽留热

d.不规则热

e.双峰热

②患者因高热采用物理降温时,以一哪项方法最佳?

a.头置冰袋或冰襄

b.头戴冰帽或置冰槽内

c.头部进行冷湿敷

d.4℃生理盐水灌肠

e.30%乙醇全身擦拭

③患者因高热需加强口腔护理,宜选用以下何种漱口溶液:

a.0.9%氯化钠溶液

b.2%~3%硼酸溶液

c.1%~4%碳酸氢钠溶液

d.1%醋酸溶液

e.1%~3%过氧化氢溶液

2.患者杨某,男性,68岁,有10年高血压病史,因中风致左侧肢体偏瘫而入院,入院血压188/135mmhg,经治疗后血压稍下降,但仍波动在191~173/131~124mmhg,患者较紧张焦虑。

①对该患者血压的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

a.测得血压值偏高时护士应保持镇静

b.如血压值偏高应与其基础血压对照后作合理解释

c.测得血压值偏高时应如实告知病人结果,使患者提高警惕

d.安慰患者,保持乐观情绪

e.向患者讲解治疗原则,给予保健指导

②为该患者测量血压的方法,正确的是:

a.于患者的健侧肢体上的测量

b.袖带不能缠过紧,应使橡胶袋呈半球状

c.袖带上缘距肘窝下缘2cm

d.病人取仰卧位时肱动脉平腋前线

e.听诊器胸件塞于袖

任务六:医疗文件书写

a1型选择题

1.医疗文件书写规则不正确的是:

a.记录及时,准确

b.内容简明扼要

c.医学术语运用确切

d.眉栏,页码必须填写完整

e.有错误应用红笔写“注销”二字,并签名

2.日间用蓝钢笔,夜间用红钢笔书写的护理表格是:

a.体温单

b.医嘱单

c.病区交班报告

d.病程记录

e.入院记录

3.病历的保管哪项不符要求:

a.病历放在护士办公室病历框内

b.填写准确清楚

c.取用后,立即归还原处

d.必要时家属可借阅病历

e.医护人员,看完病历归原处

4.病区报告书写顺序是:

a.离开病区的病员→新入院的病员→重点护理的病员

b.新入院的病员→重点护理的病员→离开病区的病员

c.重点护理的病员→新入院的病员→离开病区的病员

d.重点护理的病员→离开病区的病员→新入院的病员

e.新入院的病员→离开病区的病员→重点护理的病员

5.下列属于长期备用医嘱项目的是:

a.青霉素注射液80万单位,肌内注射,bid

b.去痛片0.5,每6小时一次.prn

c.维生素b110mgtid

d.明晨清洁灌肠

e.半流食

6.口头医嘱的执行方法是:

a.医生口头下达医嘱立即执行

b.医生口头下达医嘱护士复诵一遍,即执行

c.医生口头下达医嘱记录于医嘱单上护士再执行

d.医生口头下达医嘱护士复诵一遍,无误后执行

e.口头医嘱不必记录在医嘱单上

7.重整医嘱哪项是错误的:

a.医嘱栏写满时需重整

b.在是最后一行医嘱下,用红笔划一横线进行重整

c.书写字迹清楚,准确

d.重整医嘱可按重整日期顺序抄录

e.手术转科,需重整

8.不符合医疗文件书写要求的是:

a.记录及时、准确、完整、内容简明扼要

b.医学术语运用确切

c.字体清楚、端正,不得涂改与剪贴

d.眉栏、页码填写完整,记录者签全名

e.分别使用红、蓝圆珠笔书写

9.特别护理记录单不适用于:

a.进行特殊治疗的病员

b.进行特殊检查的病员

c.进行大手术的病员

d.危重病员

e.肾移植病员

10.护士执行医嘱时错误的是:

a.思想高度集中

b.要严格查对

c.不正确的医嘱可修正

d.不清楚的医嘱不执行

e.不理解的医嘱不执行

11.医嘱的内容不包括:

a.医嘱日期、时间

b.检测生命体征的方法

c.饮食、体位

d.护理常规、级别

e.医生、护士的签名

12.病室报告的书写应:

a.按出院先后写

b.按入院先后写

c.按床号先后写

d.按病情轻重缓急写

e.按年龄大小的顺序写

13.有关医嘱错误的叙述是:

a.医嘱由医生撰写

b.护士在执行中须检查核对

c.是护士完成治疗计划查核的依据

d.由护士执行

e.医嘱单在填写、执行中必须严肃认真

14.执行医嘱的原则哪项不妥:

a.执行中必须认真核对

b.医嘱必须有医生签名

c.医嘱均需立即执行

d.护士执行医嘱后签全名

e.对有疑问的医嘱,必须查清再执行

15.书写病区报告,错误的一项是:

a.内容简明扼要

b.字迹清楚,不涂改

c.病情在病历中摘录

d.早班用蓝钢笔,中班和夜班用红钢笔书写

e.护士应签全名

16.医嘱的内容不包括

a.护理常规

b.护理诊断

c.隔离种类

d.护理级别

e.术前准备

17.日间用蓝钢笔、夜间用红钢笔书写的表格是

a.体温单

b.医嘱单

c.临床护理记录单

d.病程记录单

e.入院记录

18.出院患者的病历排在首页的是

a.体温单

b.医嘱单

c.住院病历封面

d.出院记录

e.病程记录

a2型选择题

1.内科8床王某,女,34岁,主诉昨晚夜间多梦易醒,当天下午医生开出医嘱:地西泮(安定)5mg,posos。当晚病人睡眠良好,该项医嘱未执行,值班护士应在次日上午,在该项医嘱栏内:

a.用红笔写上“失效”

b.用蓝笔写上“失效”

c.用红笔写上“未用”

d.用蓝笔写上“未用”

e.用红笔写上“作废”

2.患者,男,45岁,诊断:“肝癌”。因腹痛剧烈,睡眠受到干扰,医生开出医嘱:哌替啶50mg imq 6hprn。护士在每次执行后应:

a.在长期医嘱栏内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

b.在该项医嘱栏内划蓝色“√”

c.在临时医嘱栏内记录执行时间

d.在临时医嘱栏内记录执行时间并签名

e.在病室报告上记录执行时间

情境二 治疗护理

任务一:清洁、消毒与灭菌技术

a1型选择题

1.内源性感染是指:

a.病人与病人之间的感染

b.通过医疗器械的感染

c.自身病原体引起的感染

d.饮食不当引起的感染

e.病人与护士之间的感染

2.医院内感染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不包括:

a.控制感染源

b.医院布局设施有利于隔离消毒

c.建立建全各项消毒制度

d.建立三级监控体系

e.减少传染病人入院

3.造成医院内感染的最重要的因素是:

a.对医院内感染不重视

b.有感染源的存在

c.易感人群的存在

d.隔离设施不健全

e.滥用抗菌素

4.杀灭外环境中的一切微生物,其中包括芽胞的过程称为:

a.消毒

b.灭菌

c.清洁

d.无菌技术

e.抗菌

5.清除弯盘上的甲紫污渍可用:

a.细砂纸擦拭

b.肥皂水擦拭

c.草酸擦拭

d.清水擦拭

e.过氧化氢液擦拭

6.被破伤风杆菌感染的敷料,最彻底的灭菌方法是:

a.日光曝晒法

b.燃烧法

c.煮沸消毒法

d.高压蒸汽灭菌法

e.过氧乙酸浸泡法

7.不宜用燃烧法灭菌的物品是:

a.坐浴盆

b.换药碗

c.镊子

d.手术刀

e.避污纸

8.鼻饲管煮沸消毒时,下列何项做法不妥?

a.先将鼻饲管刷洗干净

b.用纱布将鼻饲管包好

c.放人冷水中煮沸

d.待水沸后开始计时

e.持续5min取出

9.煮沸消毒正确的是:

a应将器械涂油后煮沸

b各种物品均须纱布包裹

c玻璃物品均应从冷水开始煮沸

d有污迹的物品应先煮沸后清洁

e橡胶类物品应从温水时放入

10.用高压蒸汽灭菌法杀灭细菌芽胞所需要的压力、温度、时间是:

a.100kpa、121℃、30min

b.120kpa、125℃、20min

c.137kpa、126℃、10min

d.137kpa、115℃、25min

e.103kpa、105℃、20min

11.不可用于高压蒸汽灭菌的物品是:

a.止血钳

b.镊子

c.弯盘

d.手术剪

e.导尿管

12.高压蒸汽灭菌的注意事项中不正确的是:

a.包不宜过大、过紧

b.放置时包间留空隙

c.布类物品放在搪瓷物品之上

d.金属物品放在布类物品之上

e.包布受潮影响灭菌效果

13.日光曝晒消毒法中错误的是:

a.利用干燥和紫外线的作用

b.用于衣服被褥的消毒

c.曝晒6小时可杀灭所有病原微生物

d.对杆菌杀菌力最强

e.曝晒过程定时翻动

14.紫外线灯管消毒法的注意事项中错误的是:

a.保护眼睛和皮肤

b.勿用眼睛直视光源

c.每周用喷雾法清洁消毒灯管

d.关灯后间歇3~4min再开启

e.定期检查杀菌效果

15.紫外线灯管消毒物品时,照射距离、时间为:

a.20cm,10min

b.30cm,15min

c.40cm,20min

d.100cm,30min

e.200cm,30min

16.属化学消毒灭菌法的是:

a.浸泡法

b.微波消毒灭菌法

c.臭氧灭菌灯法

d.紫外线灯管消毒法

e.生物净化法

17.浸泡消毒法错误的是:

a.根据物品的性能选择消毒剂

b.严格掌握消毒剂的消毒时间

c.物品洗净擦干放于消毒液内

d.浸泡时打开轴节部分

e.使用前用开水冲洗

18.一病室长5m,宽4m,高4m,用乳酸作空气消毒,用量为:

a.2.4ml

b.4.2ml

c.6.4ml

d.7.2

e.9.6ml

19.用甲醛进行气化消毒,需要加人的氧化剂为:

a.乳酸钾

b.乳酸钠

c.氯化钾

d.高锰酸钾

e.氢氧化钾

20.流感流行季节,呼吸道门诊诊室的空气消毒宜采用:

a.乳酸熏蒸

b.食醋熏蒸

c.甲醛熏蒸

d.过氧乙酸熏蒸

e.紫外线照射

21.内窥镜的消毒可选用:

a.煮沸法

b.高压蒸汽灭菌法

c.环氧乙烷熏蒸

d.过氧乙酸浸泡

e.碱性戊二醛浸泡

22.病室空气熏蒸消毒使用的消毒剂不包括:

a.纯乳酸

b.甲醛

c.食醋

d.环氧乙烷

e.过氧乙酸

23.用新洁尔灭浸泡金属器械,需加人的防锈剂是:

a.碳酸氢钠

b.亚硝酸钠

c.高锰酸钾

d.乳酸钠

e.过氧化氢

24.可浸泡金属器械的消毒剂是:

a.过氧乙酸

b.氯胺

c.新洁尔灭

d.碘酊

e.漂白粉

25.属于高效的消毒剂是:

a.乙醇

b.碘酊

c.碘伏

d.新洁尔灭

e.洗必泰

26.能用于粘膜的消毒剂有:

a.碘酊

b.乙醇

c.过氧乙酸

d.戊二醛

e.洗必泰

任务二:无菌技术

a1型选择题

1.下列哪项不符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a.操作时手臂需保持在腰部水平以上

b.操作时不可面对无菌区讲话或咳嗽

c.取出的无菌物品如不使用立即放回

d.手臂不可跨越无菌区域

e.怀疑无菌物品污染不可再使用

2.无菌物品的保管原则中错误的是?

a.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严格区分

b.应放在清洁干燥的柜厨内

c.注明名称及灭菌日期

d.放在干燥处可保存7天

e.无菌包一经打开,剩余物品不再使用

3.除哪项外均是保持持物钳无菌的方法:

a.浸泡于盛有消毒溶液的大口容器内

b.每个容器内只放一把持物钳

c.消毒液应浸没持物钳轴节以上2~3cm

d.消毒液每周更换一次

e.持物钳及容器两周灭菌一次

4.24cm长的无菌持物镊浸泡在盛有消毒液的容器内,其液面高度应:

a.9cm

b.11cm

c.12cm

d.13cm

e.14cm

5.无菌持物钳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a.可夹取任何无菌物品

b.注射室的无菌持物钳每周消毒一次

c.远处夹取无菌物品应速去速回

d.取放持物钳时钳端闭合

e.取物时钳端向上,避免污染

6.取用无菌溶液时首先要做的是:

a.检查瓶口有无裂缝

b.核对瓶鉴

c.检查瓶盖有无松动

d.查看溶液有无变色

e.检查有效期

7.取用无菌溶液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去除铝盖,消毒橡胶塞表面

b.用示指和中指套住胶塞拉出

c.倒溶液时标签向下

d.倒去少许溶液冲洗瓶口

e.再由原处倒出溶液

8.使用无菌容器的方法中错误的一项是:

a.打开无菌容器后,盖的内面朝上

b.手持无菌容器应托住底部

c.手不可触及无菌容器的边缘

d.无菌持物钳不可触及容器的内面

e.取出物品后既将容器盖严

9.铺无菌盘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a.打开无菌包,用手取出一块无菌巾

b.双手捏住无菌巾一边的外面两角抖开

c.盖的半幅扇形折叠,开口边缘向内

d.使治疗巾在治疗盘内形成一清洁区

e.放入用物,无菌巾上下层开口处对齐向下反折

10.无菌包的正确使用方法是:

a.检查包的名称、灭菌日期

b.将无菌包放在宽敞的无菌区域打开

c.解开系带卷放于包布一角上方

d.取出的无菌物品放于干燥处

e.包内剩余物品不可再用

11.无菌包如已受潮应:

a.晾干后用

b.重新灭菌

c.烘干后用

d.4h内用完

e.尽快用完

12.无菌包的包扎法不正确的是:

a.包布应选择双层脱脂棉布

b.物品放在包布中央

c.包布一角盖住物品,然后折叠左右两角

d.用化学指示胶带粘贴封包

e.包外注明物品名称及灭菌日期

13.脱手套的正确方法是,用戴手套的手捏住另一手套的:

a.指端向下拉出

b.边缘退出

c.边缘翻转脱下

d.腕部外面翻转脱下

e.内面翻转脱下

14.已戴无菌手套的手不可触及另一手套的:

a.内面

b.边缘

c.外面

d.反折面

e.手指端

15.戴无菌手套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戴手套前将手洗净擦干

b.核对手套号码和灭菌日期

c.滑石粉擦手后应立即放回手套袋内

d.一手捏住手套翻折部分取出手套

e.对准五指戴好手套

任务三:隔离技术

a1型选择题

1.传染病院应设置在:

a.市中心

-基础护理学试题及答案58395

一单选题(每题1分) 1、一般病区适宜温度为(B ) A 18~20℃ B 18~22℃ C 20~24℃ D 22~24℃ 2、病室最适宜的相对湿度为(C ) A 10%~20% B 30%~40% C 50%~60% D 70%~80% 3、下列不属一级护理的是(A ) A 高热患者 B 瘫痪患者 C 昏迷患者 D 病情较重,生活不能自理者 4、特别护理病人,下列哪项护理内容是错的(A ) A 严格观察病情,设专人24小时护理 B 制订护理计划,实施护理 C 备齐急救药品与器材 D 认真做好各项基础护理 5、二级护理适用下列哪种病人(C ) A 绝对卧床的病人 B 高热病人 C 大手术后稳定的病人D病情严重而急诊症状消失的病人 6、病人取被迫卧位是为了(B) A 保证安全 B 减轻痛苦 C 配合治疗D预防并发症 7、腰穿抽脑脊液后,去枕仰卧头偏一侧的主要目的是(A ) A预防脑压B 减低减轻脑缺氧C 增加脑血液循环D预防脑缺血 8、某孕妇妊娠30周,胎位是臀先露,可用于纠正胎位的卧位(C ) A截石位 B 屈膝仰卧位 C 膝胸位 D 头低足高位 9、左心衰竭病人取端坐位的主要目的是(C ) A 使隔肌下降,减轻对心脏压迫 B 使胸腔扩大,肺活量增加 C减少下肢静脉回流,减轻心脏负担 C 使冠状血管扩张,改善心肌营养

10、用约束带约束四肢时,可采用(B ) A方结 B 双套结 C 滑结连 D 环结 11、使用约束带时,对病人应重点观察(D ) A 肢体的位置 B 衬垫是否平整 C 约束带是否牢固D局部皮肤颜色有无变化 12、平车上下坡时,病人头部应在高处一端的主要目的是(C) A 以免血压下降 B 以免呼吸不畅 C 以免头部充血不适 D 以防坠车) 13、下列原则哪项除外是正确的(D) A.无菌操作环境应清洁,宽阔 B.操作者口罩应每4-8小时更换 C.无菌物品与非无菌物品分开D.无菌物品时应面向有菌区,以免无菌物品被污染14.无菌区的定义是(A) A.经过灭菌处理而未被污染的区域 B.经过灭菌处理的区域 C.灭菌处理后被污染的区域D.灭菌处理后可疑污染的区域 15.哪项除外是使用避污纸的目的(B) A、保持人员的手不被污染。B、保持病室不被污染。C、保持物品不被污染。D、省略消毒手。 16. 伤寒病人常见的热型是(B) A弛张热 B 稽留热 C 间歇热C不规则热 17. 发热过程体温上升期的特点是(B ) A 散热多于产热B产热大于散热 C 产热和散热趋于平衡 D 散热增加而产热在较高水平上趋于正常 18. 高热病人药物降温后易出现(A) A循环衰竭症状 B 呼吸衰竭症状 C 口腔溃疡C体温不升 19. 物理降温半小时后测体温绘制符号是(B )

教学的艺术——“寓教于乐”

教学的艺术——“寓教于乐” 教师仅仅具有丰富、广博的知识是不够的,还必须具有将知识如春风化雨般注入学生心田的能力和魅力。寓教于乐应当是一位教师将教学演化为艺术的最佳形式。 那么,如何做到寓教于乐呢? 首先,趣为乐之源。 学习兴趣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产生的心理上的爱好和追求的倾向。在实践中,兴趣对人的活动将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所以教师在教学中最需要做到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寓教于乐。这就要求教师精心备课,创设情境,多方引导,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之乐。 (一)趣味导入,吸引学生。导入新课是一种教学艺术,它犹如乐曲的引子,戏剧的序幕,负有酝酿情绪,集中学生注意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任务。巧妙地使用好导入新课的这几分钟,无论是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活跃课堂气氛,还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都大有益处,往往能明显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出发点,精心设置导语,趣味导入,使学生上课伊始即倾心于此课,乐于受教,才能引领学生走入知识的殿堂。 (二)趣味教学,熏陶学生。课堂教学也是一门艺术,”授业无趣,必不乐学”。如果一堂课妙趣横生,必然会使学生乐于学习。语文课堂教学的形式是可以多种多样的,课本剧、辩论赛、演讲比赛等多种形式的运用,既可以丰富课堂内容,又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 有些课文非常适合排演课本剧,如《皇帝的新装》等。这些课文为学生提供了展示自己才华的空间,通过角色的选择、剧本的排练、人物的合作等,学生不仅找到了学习的乐趣,表演的乐趣,还进一步加强了自身对课文内容的了解,增强了同学之间的友谊。学生的探究合作能力、创造力也在无形中得到了锻炼。 其他如演讲比赛、绘画教学、实物展示等等,都可以把我们的课堂变成学生的乐园。课堂教学成为学生的兴趣所在,知识必然成为学生的追求所在。 其次,说为乐之在。 我们教师要培养在课堂上想说、爱说、善说的学生。教师引导学生敏锐地发现问题、主动地提出问题,从多个角度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也就是说任何问题都不是只有一种答案,也不一定只有一种解决方案。我们教师要多问学生“你

如何真正的寓教于乐

如何真正的寓教于乐 小朋友是一个充满想象和创造力的全体,在幼儿教育中,如何结合小朋友的特点寓教于乐正是我们一贯追求的目标。 在不断学习先进幼儿园的经验基础上,我们结合自己幼儿园的实际特点,通过和孩子互动的活动不断的培养孩子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健康小朋友。例如我们通过在教室门口建立卡通考勤,考勤箱及考勤表是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创作的,首先我们通过教师和孩子共同合作,来培养孩子们的团队精神,在制作的过程中,孩子们都表现的积极踊跃。同时,我们为孩子们制定了考勤计划,每天锻炼孩子自己把考勤卡插入考勤箱中,培养孩子的时间观念和自律能力,因为考勤的相关事宜孩子自己也是制作的参与者,所以在日常的考勤过程中,孩子们都表现的很积极,而且会很自觉的准时上课,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的时间观念和自律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在生活中表现的也很明显。例如有一个小朋友,因为从小在家里是爷爷奶奶带大的,所以比较宠爱,刚来幼儿园的时候完全没有时间观念,不论是上课还是吃饭,一般这个小朋友都是要拖拉到最后,老师们和同学们都试过很多方法来帮助他,但是只能治标,不能治本,拖拉的毛病老也改不掉,然而通过了让孩子们参与考勤活动的过程,这个小朋友现在表现非常积极,不仅不再拖拉,有时还会主动承担起帮助动作较慢的小朋友的责任。孩子的进步就是对老师最大的鼓励,虽然在引导孩子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实际的困难,但是现在看到孩子们优秀的表现,真的是从心底里高兴。

另外,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现在的小朋友多是独生子女,所以在家家长往往会疏忽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与独立自主的性格。因此,我们创造了一个“爱我家园”的活动,即组织老师和自己负责的班级一起创造和美化自己每天学习生活的幼儿园,孩子们的创造力真的是无限的,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墙上用自己的彩绘,贴画布置了各种动物,植物,让幼儿园显得生机勃勃,不论是休息区呼呼大睡的小熊,还是舞蹈室栩栩如生的小鱼,都体现了孩子们无限的创造力,同时,对于自己创造和布置的家园,孩子们表现出了极大的责任感,他们学会了不在家园里乱扔垃圾,定时打扫环境卫生。不仅如此,我们还鼓励孩子们将这样的活动带到自己的家中,培养孩子们热爱自己的家园,以及独立自主的能力,然后将孩子们参与活动的照片带回园里进行评比来提高孩子们的积极性。通过这样的活动,家长反映孩子在家中也表现出了很大的责任感,会主动打扫家中的卫生,懂得珍惜父母的劳动成果,变成了独立自主的“小大人”。 通过这样寓教于乐的活动,在充分发挥孩子们的想象力、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基础上,极大的提高了孩子的时间观念、责任感、独立自主的能力以及热爱家园的爱心,并且我们引导孩子们将在幼儿园所学的内容应用到自己在家里的生活中,携手和家长一起共同全面的培养孩子的素质,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素质教育的作用将真正的影响在孩子们整个人生的道路,也祝福他们在人生的道路上越走越健康、越高远。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章冷热疗法习题及答案

【习题】 一、选择题 (-)A1型题 1.下列影响冷疗的因素中错误的是 A.冷疗的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 B.冷疗效果与面积成正比 C.冷疗时间与效果成正比 D.不同个体对冷的反应不同 E.环境温度影响冷效应 2.为患者进行冷疗时,时间最长不得超过 A. 20min B. 30min C. 40min D. 5Omin E. 60min 3.使用烤灯照射创面时,灯距和照射时间为 A. 30-50cm,20-30min C 50 - 60cm ,20 - 30min 30 - 40min E. 20 ~ 30cm 。 (二)A2型题 4.小张因走路不慎导致脚踝扭伤,护士为其应用化学致冷袋冷敷局部,可维持冷疗的时间为 A. lh B. 2h C. 3h D. 4h E. Sh 5.陈某,女,61岁。因经常便后出血,经检査患有痔疮,行痔疮手术。术后医嘱热水坐浴。以下热水坐浴措施中,错误的是 A.浴盆和溶液须无菌B.操作前需排空膀胱 C.水温控制在50℃左右 D.坐浴后更换敷料 E.坐浴时间15 -20min 6.患者,男,38岁,扁桃体摘除术后。护士为其使用冰囊颈部冷敷,以下操作方法错误的是 A.用水冲去冰块棱角 B.冰块应装满冰袋后,排气并拧紧盖子 C.使用中如冰块融化,需重新更换 D.冰袋放人套中后才能使用 E.冷敷时间不超30min 7.女,38岁,急性阑尾炎术后2h,意识淸醒,主诉畏寒,T35.9℃。护士为其加盖被服并在足底放置化学加热袋。使用化学加热袋时,最高温度可达 A. 46℃ B. 56℃ C. 66℃ D. 76℃ E. 86℃ 8.患者,男,35岁,因颅脑外伤入院,行甘露醇静脉滴注后,左上肢出现静脉炎,护士应用硫酸镁进行局部热湿敷,热湿敷水温应控制在 A. 32-34℃ B. 38-41℃ C. 43 – 46℃ D. 50 – 60℃ E.60-70℃ 9.患者,男,30岁,鼻唇沟处有一感染化脓灶,以下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 A.肌内注射抗生素 B. 口服抗生素 C.局部换药处理 D.局部湿热敷 E.局部涂抗生素药膏 10.李先生,35岁,左侧踝关节扭伤。为防止皮下出血与肿胀,早期应 A、冷热交替敷 B.局部按摩C.冷湿敷 D.热湿敷 E.松节油涂擦 11.张女士,50岁。腹痛难忍,面色苍白,大汗淋漓,下列措施中错误的是 A.询问病史 B.使用热水袋减轻疼痛 D.通知医生 E.病情监测

寓教于乐创良好教学情境

寓教于乐创良好教学情境 发表时间:2018-06-19T15:37:41.253Z 来源:《素质教育》2018年7月总第276期作者:彭勇[导读] 目前阶段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接触英语,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年龄的增长,英语学科成了制约农村初中质量提升的瓶颈之一。 山东省宁阳第二十一中学271404 目前阶段学生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接触英语,随着教学的深入、学生年龄的增长,英语学科成了制约农村初中质量提升的瓶颈之一。我认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进行英语教学应坚持寓教于乐的原则,教师应努力通过多种形式和渠道营造一种学生参与教学的氛围,学生从被动服从转向主动参与,这样,课堂变成学生充分展现自己的舞台,英语学习活动变为学生自觉的、内在的需要。通过多年的英语教学实践,我认为要做到寓教于乐,创设情境要注意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呈现英语学习环境,营造英语学习氛围 我们学英语的最终目的是能用英语进行表达、交流和交往,不应只培养面对中考的应试生,但是普遍来说中学的学生课外接触英语的机会很少,几乎为零。因此,我们想方设法布置富有英语气息的校园环境,营造浓厚的英语学习氛围,增加学生课外语言实践的广度和密度,让他们时时、处处、事事可学英语。 1.英文装点教室,学生设身其中。学生每天大部分的时间是在教室里度过的,营造教室的英语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影响至关重要。我们每天在前黑板的正上方写上一句英语格言,让学生尝试翻译理解。教室后面的黑板开辟“英语园地”,适时地刊出一些英语小幽默、英语小故事连载,以及一些与教材内容相配套的语法知识和运用等。让学生在课后的休息时间里,轻松地阅读,既可学到知识又能愉悦心情。在教室两旁的墙壁上则挂一些双语名人警句。如:There is a will. There is a way!(有志者事竟成),这些警句不仅能产生英语学习的视觉效果,而且不断地激励着和鼓舞着学生如何为人处世。 2.学校资源挖掘,学习广度增加。在学校的各种专用教室、办公室的门上贴上英语名称牌,墙上贴上英语格言、警句等。如指示牌:Teachers’s office(教师办公室);Class room(教室)。警句牌: Upstairs and downstairs,keep to the right!(上下楼梯,请靠右行); Save water, please!(请节约用水)等。这些双语标志不仅从思想品德教育上给学生无声的熏陶,更在无意间让学生获得学习英语的机会。这些让学生感到英语无处不在,让环境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3.设置交际情境,学习强度提升。学习外语如果缺乏相应的语言环境,就不能体现其作为交流工具的生命力。而农村中学英语教学的突出问题是“聋哑外语”,为克服这一点,我们特别注重为学生创设语言运用环境。在日常交际中鼓励学生多说英语,少说甚至不说汉语,做到“英语学习生活化,学生生活英语化”。如学生进教室迟到,不喊“报告”,而要求说“May I come in? ”,平常问好英语老师,也必须是“How are you?”等,通过反复的运用、强化和巩固记忆,同时也让学生感受到学好英语是有实践意义的。 二、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习效率 我们应努力创设生动面真实的语言环境,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逐渐激发和培养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爱好,形成在动态真实环境中使用英语进行活动的积极性,让生活走进课堂。 1.师友互助学习。在每学期的开学阶段,我们都会根据学生上学期的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两人的学习小组,一为师傅一为学友。课堂内外都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互助学习,学习效果的评价包括单词默写、单元小测等也是把他们捆绑在一起,这就促使优秀的学生师傅想办法提高学友的能力,学友为了小组的荣誉也必须认真学,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合作意识,有时还真的能做到一个都不落下。 2.创设生活情境。语言来自于生活,生活创造了语言,学习英语应紧扣生活。如学习“What color is it?” 一课时,让学生互相说一说衣服的颜色,找一找教室里有些什么颜色,并用句子表达出来。学生竞相发言,词句就这样轻松掌握了。 3.模拟生活语言。语言学家克鲁姆说过“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该是创造更多的情景,让学生有机会用自己已学到的语言材料”。在学习有关职业单词时,我们就让学生模仿各种职业特征的动作,学farmer做农民种地动作,学nurse做护士打针动作,并让学生根据表演用英语说出其职业。再如学习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等句型时,我们让学生利用带来的香蕉、牛奶等,边制作边进行英语讲解步骤,创设了一幅现场制作图。 4.巧记英语语法。英语语法知识点多而杂,死记硬背有难度。因此我们还会经常编一些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如记住f(e)结尾的名词复数,我们这样教他们:“妻子拿刀去砍狼,架后小偷树叶挡,惊得自己半命亡。”九个以-f(e)结尾的名词。wife(妻子)、knife(刀子)、wolf(狼)、thief(小偷)、shelf(架子)、self(自己)、 life(生命)、half(一半)、leaf(树叶)包含其中。我们还常鼓励他们自己去编,鼓励他们互相交流自己的记忆方法。 三、搭建展示平台,创新英语学习形式 丰富多彩的活动对于学生来说永远是一个巨大的磁场,具有无穷的魅力。课堂上由于时间空间的限制,即使设计了一些游戏,但有时难免蜻蜓点水,让学生有种意犹未尽的感觉。在课外开展各种各样的英语竞赛表演活动,弥补了课堂的不足。如每学完一个单元我们就会组织一次班级的单词默写竞赛,每学期中学校可以分年级组织一次单词默写竞赛。或根据年级不同设计不同的竞赛活动。我们还经常开展“唱原版歌曲,学纯正英语”的活动、利用班会组织学生演出英语课本剧等。通过这些有趣的竞赛展示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英语口语表达能力。 总之,教无定法,教学有法,只要我们用心做教育,就一定会花开满园。

寓教于乐 寓学于趣

教学论文 寓教于乐、寓学于趣 内容摘要: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1.挖掘体态语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整合游戏、歌曲、儿歌、角色表演,开发“快乐源泉”。3.利用计算机多媒体进行教学,增添学习乐趣。4。设计任务型活动,激活思维,发展兴趣。 关键词:寓教于乐寓学于趣 根据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以及发展需求,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使他们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使他们形成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英语打好基础。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英语教学越来越注重激发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下面我将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谈谈体会: 一.挖掘体态语功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体态语指人的身体各部位姿势、动作和面部表情所表达的语言意义 思想情感。体态语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是一种极其微妙的师生沟通感情,加强师生关系的有力工具。比如教师亲切自然的教态,端庄大方的态度,美观得体的衣着,既可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又可在整个教于学的过程中发挥不可低估的作用。在英语教学中,应用体态语辅助表达英语单词词义或句子的句义,可以减少以母语作中介的次数,调动师生各种感官的感知与表现功能,使教师由单一的语言传授变成语言动作、神态的综合传授,使学生由静态听课变成动态听课,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语言内容又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提高教学效率。如教句型和单词“I’m tall. You’re short.” (tall,short 是新单词)时, 我走到一位身材较矮的学生面前,请他和我平行站立,我手臂上扬,手指向自己,大声说:“I’m tall. ”然后手心向下压,指向他说:“You’re short.”而后我再走到一个比我高的学生面前,也请他站起来,再说: “I’m short. You’re tall.”时同时辅之以手臂动作,这样学生一目了然。全班学生顿时活跃起来了,争着想模仿。此时我让全班起立,用“I’m tall. You’re short.”and “I’m short. You’re tall.”的句型与前后、左右的同学说一说,比一比。这节课的新单词通过体态语的辅助教学,学生毫不费劲地掌握了。又如教“Stand up !”时,只要随着语言同时做出相应的动作,教师示范一次,学生马上心知肚明,教师适时组织学生听音作动作的训练,以后凡是听到“Stand up!”时学生立刻就能站起来。在会话教学中,体态语显得尤为突出,不但能创设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模拟情景,而且激发学习英语的动机和参与教学活动的兴趣。比如,我在教学NSE Book3(三年级起点)Module9 Unit2 “Let’s make tea!”一课时,一边用英语叙述泡茶的步骤,一边做着相应的手势动作,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快地加浓了,跟着边做边手势说道: “First,putsome tea in acup. Then,putsomeboiling water in the cup.After five minutes…you can drink your tea.”这样不但课堂气氛活跃,而且学生不知不觉地学会了灵活地运用英语。由此可见,教师运用好体态语言,能增强课堂教学的形象性、生动性和趣味性,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对英语课堂教学参与的积极性和对教学内容的兴趣,进而提高了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二.整合游戏、歌曲、儿歌、角色表演,开发“快乐源泉” 小学英语教学要从儿童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遵循语言学习的规律,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入手,通过听、做、说、唱、玩、演、读、写和视听等多种语言学习方式,让学生积极去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尝试和创造,从而达到激发兴趣,形成语感和培养初步语言运用能力的目的。游戏、歌曲、儿歌、角色表演是儿童喜闻乐见的活动方式。在课堂学中适当穿插此类活动,让学生在看看、做做、玩玩中学习,即可以在活跃的课堂气氛中体会所学知识,有又可以增加用英语交流的机会,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极大地感受学习英语的快乐。如为了让学生分清“in on under”的不同用法,我采用了“guess”的游戏,让学生甲悄悄地把苹果藏在桌子下面让其他同学来猜。学生甲问: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 第8章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 习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第五版第8章 生命体征评估与护理习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一) 1.适宜采用口腔测量体温的是 A.昏迷者 B.患儿 C.口鼻手术者 D.呼吸困难者 E.肛门手术 者2.可导致脉率减慢的是 A.颅内压增高 B.贫血 C.冠心病心绞痛 D.急性左心衰 E.心 源性休克3.脉搏短绌常见于 A.发热者 B.房室传导阻滞者 C.洋地黄中毒者 D.心房纤颤 者E.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4.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可出现A.呼吸过速B.呼吸过缓C.潮式呼吸D.间断呼吸E深度呼吸 5.可使血压测量值偏髙的因素是A.手臂位置过高B.袖带

过紧C.袖带过宽D.袖带过松 E.眼睛视线高于水银柱弯月面6.吸气性呼吸困难机制是A.上呼吸道狭窄B.细小支气管狭窄C.肺组织弹性减弱D.麻醉药抑制呼吸中枢E.呼吸面积减少7.电动吸引器吸痰是利用 A.正压作用B.负压作用C.虹吸作用D.空吸作用E.静压作用 8.减压器可使氧气筒内的压力降至 A.0.1-0.2MPa B.0.2-0.3MPa C.0.3-0.4MPa D.0.4-0.5M Pa E.0.5-0.6MPa(二)A2型题 9.患者吴某,女,27岁。肺炎球菌肺炎持续髙热数天,给予冰袋降温,其原理是A.传导B辐射C.对流D.抑制下丘脑E.蒸发 10.患者李某,男,35岁,持续高热。在对患者的护理措

施中不妥的是A.密切况察病情变化B.测体温每天二次C.冰袋冷敷头部D.口腔护理E.鼓励多饮水 11.患齐姚某,男,28岁,持续高热数天,每日体温最高40.3℃,最低39.0℃,此热型符合A.稽留热B.弛张热C.间歇热D.不规则热E.异常热 12.患者汪某,男,34岁。8am体温骤升至39.2℃,持续6h后降至36.9℃,2天后体温又升至39℃,此热型可能为 A.稽留热 B.弛张热 C.间歇热 D.不规则热 E.回归热13.患儿兵兵,需测量直肠温度时,护士应将肛表插人肛门 A.1-2cm B.2-3cm C.3-4cm D.4-5cm E.5-6cm14.患者林某,女,50岁。诊断为“菌痢”。护士测量体温时得知其5min前饮过开水,为此应A.嘱其用冷开水漱口后再测量B.参照上次测量值记录C.改测直肠温度D.暂停测

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基本知识试题 一、 (共 33分题下选项可能多个正确,只能选择其中最佳的一项 1、下列哪类药物服用后应多饮水 A 、铁剂 B、止咳糖浆 C、助消化药 D、健胃药 E、磺胺类药 2、穿脱隔离衣应避免污染 A 、衣领 B、腰带以上部分 C、腰带以下部分 D、背后 E 、胸前 3、护士在护理服用洋地黄药物的病人时,下列哪项不妥 A 、询问病人不适主诉 B、给药前先数心率 C、观察洋地黄药物浓度 D、心率 <60次/min ,不能给药 E、嘱病人如果一次 漏服,下一次要加量补服 4、吞服强酸、强碱类腐蚀性物质的病员,切忌 A 、含漱 B、洗胃 C、导泻 D、灌肠 E、输液 5、测量呼吸时,护士的手仍放在诊脉部位是为了 A 、表示对病人的关心 B、看表计时 C、转移病人注意力 D 、脉率与呼吸作对照 E、测脉率估计呼吸频率 6、长期留置导尿管后,发生尿液混浊、沉淀或结晶时应 A 、经常更换卧位 B、热敷下腹部 C、膀胱内滴药 D、 进行膀胱冲洗 E、经常清洁尿道口

7、行大量不保留灌肠时,成人每次液体用量为 A 、 50~100mL B、 100~200mL C、 200~500mL D、 500~ 1000mL E、 1000~1500mL 8、帮助留置导尿管病人锻炼膀胱反射功能,护理措施是 A 、每周更换导尿管 B、间隙性夹管 C、温水冲洗外阴 2次/d D 、定时给病人翻身 E、鼓励病人多饮水 9、外文缩写译意错误的是 A 、 Qd :每天 1次 B、 Bid :每天 2次 C、 q4h :每 4小时 1次 D、 Qid :每天 3次 E、 Qn :每晚 1次 10、从上午 8:00开始输液,要求 5小时内输入 1000mL 液体,此时,每分钟 滴数应调节为 A 、 40滴 B、 50滴 C、 60滴 D、 70滴 E、 80滴 11、监测高压蒸汽灭菌效果最有效的方法是 A 、生物监测 B、工艺监测 C、程序监测 D、温度计监 测 E、化学监测 12、下列哪项是输液反应中急性肺水肿的特征性症状 A 、心悸、呕吐 B、咳嗽、气促、呼吸困难 C、发绀、躁动不 安 D、胸闷、心悸、气促 E、咳嗽、咳粉红色泡沫痰、气促、胸闷 13、下列哪项不属于对医务人员的 " 四轻 " 要求 A 、说话轻 B、走路轻 C、开窗轻 D、操作轻 E、关门轻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教学探究

F o r p e s n a u s e o n y s u d y a n d r e s a c h n o f r c m me r c a u s e 一、用“爱心”创设人际和谐的情境,是激趣乐学的前提。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幼小的心灵。晶莹透亮露珠是可爱的、美丽的,却又十分脆弱,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所以作为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工作中应善待每一位学生,特别是对待那些后进生,就如同对待露珠一样需要教师百倍地加以呵护。用爱心去呵护他们敏感而易受伤的心灵,做好他们转变途中的护卫者和导航灯,如果教师没有良好的情绪,学生对你就会望而生畏,在噤若寒蝉的同时,向你关上了心灵的大门,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就无从谈起。如果你能对他们多一些温暖和关爱,他们心灵的“高山回音”是会令你满意的。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在教学中,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以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的角色参与到学生的学习活动之中,从而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给学生以安全感。要充分尊重和信任学生,把他们看成知识的主动探索者,创设和谐的氛围,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促进他们积极主动地学习。给学生关爱,就是增强他们学习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因此,在教学中我努力做到尊重学生的异见、宽容学生的误见、鼓励学生的创见。鼓励他们独立思考,善于持赞赏的态度正确地评价学生,使学生感觉到如迎春风,如沐春雨。“教学之无小事”,教师在课堂上的一句不经在意的话,一个不在意的眼神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对完成训练的学生,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更有自信。对待那些在训练中遇到困难的学生,也不能选择批评,不要挫伤他们自尊心,而应给予启发开导。记得有一次,我在教学“商不变”的性质时,引导学生从上到下观察15÷5=3 150÷50=3 1500÷500=3这组算式的被除数、除数各是怎样变化的?你发现了什么规律?经过学生一段时间的交流后,我发现班里学习成绩较差、课上从不发言的张猛把手举了起来。我高兴的把他叫起来,但他站在那里支吾了半天也没说出一个字。一些调皮的孩子开始讥笑他,学习好的孩子也埋怨她耽误时间。柳名脸涨的通红,低着头不时拿眼睛溜着老师和同学。从他胆怯的目光中我感觉到他想退却了。

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计划(新)

《教学情境创设与情境教学模式的研究》研究计划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意义和价值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国外一些教育家,如苏格拉底、卢梭、杜威、苏霍姆林斯基等都曾提倡和实践过情境教学,在他们的教育论著和教学实践中留下对情境教学的思考与经验。古希腊教育苏格拉底从事教学,常常给学生创造一定的问题情境,他借创设问题情境启迪学生,激励学生主动求知。美国教育家杜威也十分重视问题情境教学,他主张必须有一个实际的经验情境,作为思维的开始阶段。在教学过程中,也必须创设情境,依据教学情境确立的目的,制定教学计划;利用问题情境引起学生的学习动机,实施教学计划和评价教学成果;原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教学改革中,经常把学生带到大自然中,观察体验大自然的美,让他们在大自然多彩的情境中,培养观察力和创造力,对问题情境教学作了有益的实践和开拓。保加利亚的心理学家洛扎诺夫,他在长达9年的“暗示教学法”的尝试,取得了惊人的轰动效应的教学成果。“暗示教学”的根由就是问题情境教学。就是利用一定的情境,创造高度的动机,建立激发个人潜力的心理倾向,启发学生自觉学习、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到学习是一种享受。而现代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真实环境的创设和模拟,并把问题情景创设看作是教学设计的最重要内容之一。

我国越来越多的学者、专家和教师正在对情境教学进行理论探索和实践教学,并取得了效益。对情境教学的研究,是从1978年李吉林进行情境教学法实验正式开始的。迄今,情境教学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理论方面,李吉林著有《情境教学实验与研究》、《情境教学理论与实践》、《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情境教学的诗篇》、《小学语文情境教学与情境教育》(合著),马樟根、吕达主编《李吉林与情境教育》,李庆明著《李吉林与情境教育》,韦志成著《语文教学情境论》等;在推广运用方面,广泛开展实验,建立情境教学研究所,出版《李吉林情境教学详案精选》与《小学情境语文》、开设情境教学网、出版不定期杂志《中国情境教育》等。应该说,情境教学研究为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情境教学法的理论依据是:情感和认知活动相互作用的原理;认识的直观原理;思维科学的相似原理;人的认知是一个有意识心理活动与无意识心理活动相统一的过程;人的认知过程是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或理智活动与惰感活动)统一的过程。 运用情境教学首先需用“着眼发展”的观点,全面地提出教学任务,而后优选教学方案,根据教学任务、班级特点及教师本人素质,选择创设情境的途径。 三、预期目标 通过创设与教材内容有关的情境,利用各种条件,把学生带

寓教于乐快乐教学

寓教于乐,寓学于乐 寓教于乐是我们教师的不懈追求,既教给孩子知识,同时让他们感到快乐,让他们在快乐中成长是我们教师的努力目标。什么是快乐教学法呢?教师通过剪接、粘合、浓缩、扩充等手法实现书本内容的进一步生活化,并用游戏、娱乐、趣味语言、动作手势、示范表演、简笔画等形式,为学生创设自由的意境、舒适的心境、愉快轻松的气氛,辅之以多媒体教学手段,使学生饱尝愉快的感情体验,从而乐于学、乐于练、乐于记忆。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提高课堂活动的效率。数学教学内容本身就不能像其他学科那么生动有趣,教师如何把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演绎得一样的精彩,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成长呢?我就十几年的教学感受谈谈自己的见解。 一、语言幽默,幽默诙谐的语言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 这样一个例子:有一次,我班数学科代表非常积极地抱着本子冲进教室,与我撞了个满怀,把我的水杯撞在了地上。他当时吓傻眼了,满脸通红,全班同学也怔怔地望着他。他怕受到我严厉训斥。我对孩子幽默地说道:“我的这个水杯太不小心了,太不争气了,居然敢欺侮小同学了。”孩子本来惭愧地等待我如何发脾气。忽听到此话,他先是一怔,接着脸带微笑,学生也都会心地笑了。这样消除了尴尬,和谐了气氛,幽默诙谐的语言可以缩短师生之间的距离。孩子们也就不惧怕老师,从而愿意在课堂上踊跃发言,交流,课堂也就有了生机。

二、夸张的动作,合理运用夸张的体态语言,课堂会吸引学生专注地观察,让复杂的知识生活化,简单化。 我在教学“一根绳子被剪了4次,每段长2米,这根绳子一共长多少米”一题时,我就请2位同学牵着一根毛线,我就拿起剪刀剪呀剪,我剪的动作比较夸张,学生笑眯眯的看着,而且我要求他们要仔细观察。然后让学生比较剪的次数和绳子段数之间的关系,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启示,踊跃发言,这个问题很快就解决了。 三、扮演不同的角色,让孩子们快乐参与。 学生喜欢在课堂上表现自己,扮演不同的角色可以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激发他们的兴趣。我在教学“加减混合运算”中,教学“一辆公共汽车上游9位乘客,到体育馆站下去5人后又上来3人,车上现在有多少人”一题时,我扮演了司机,9位学生扮演乘客。我抱着方向盘“嘟嘟…….”车子向前开,到体育馆站下去了5人后又上来了3人,问学生现在有多少人?学生都争先恐后地举手发言,在参与的过程中,他们脑子里一定在想此题每个条件是什么意思,也就理解了下去了几人就要减去几人,上来了几人就要加上几人。解决办法也就自然生成了。学生参与表演的意识特别强烈,在表演中获取了解决问题的方法,也获取了无穷乐趣。 四、让课堂给孩子们一些神秘感,可以牢牢地抓住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想学乐学,从而提高课堂效益。 这学期学校组织我们听了教研课,何老师在上二年级上期的《统计》时,首先让孩子们猜小猴喜欢吃什么?再让他们看CAI1,接着

基础护理学试题库及答案

第一章绪论 【习题】 一、填空题 1.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 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性应用的)学科。 2.《基础护理学》的教学目的时(满足病人的基本需求);(满足病人心理社会的需求);(满足病人的治疗需 要);认识自身的价值。 3.基础护理学的进行范畴包括护理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名词解释 护理学: 护理学是一门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为基础的研究维护、促进、恢复人类健康的护理理论、知识、技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综合应用学科。 三、简答题简述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 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是帮助个体和人群减轻痛苦;维持健康;恢复健康;促进健康。 四、论述题 请论述如何掌握基础护理学的知识和技能? 首先要理解基础护理学的概念和意义,树立热爱生命,关爱,为病人服务的信念;在学习基础护理学时与前期相关的基础医学、临床医学知识和相关技术联系,从而理解基础护理技术的概念、原理、真正做到知起然又知起所以然;在学习过程中,要刻苦练习护理技术,切实掌握基本要点和程序。由于熟练的技能技巧来源于手、脑并用,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技术才能达到准确、规范。在理论学习的同时,要重视实践锻炼;同时要注培养思考、评判性思维和总结能力。边学边作边观察,在实践中总结经验,在实践中体验职业情感,培养职业的行为规范,达到提高基本技术操作的熟练程度。 第二章环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射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是(B) A.地方性疾病的发病率增加 B.诱发恶性肿瘤 C.急、慢性中毒 D.诱发呼吸道疾病 E.诱发眼结膜疾病 2.为保证病人有适当的活动空间,病床之间的距离不得少于(E) A. 0.6m B. 0.7m C. 0.8m D.0.9m E.1m 3.关于病室温度错误的说法是(C) A. 室温过高干扰呼吸功能 B.室温过高不利于体热的散发 C. 室温过高有利于消化 D.室温过低缺乏动力 E. 室温过低容易受凉 4.关于病室湿度错误的说法是(E) A. 湿度过低对气管切开病人不利 B. 湿度过高加重病人肾脏的负担 C. 湿度过高可抑制出汗 D. 湿度过高有利于细菌繁殖 E.应保持病室湿度在30%~40%之间 5.病室湿度过高,病人不适的表现是(B) A.口干舌燥 B.气闷 C.咽痛 D.烦渴 E.肌肉紧张 6.病室湿度过低,可表现为(A) A. 口干舌燥,咽痛,烦渴 B.憋气,闷热,难受 C. 血压增高,头晕,面色苍白 D.食欲不振,疲倦,头晕 E.多汗,发热,面色潮红 7.病室最适宜_的温度和相对湿度为(D) A.14~15℃15%~25% B. 10~17℃ 30%~40% C.20~22 ℃ 40%~50% D. 18~22℃ 50%~60 ° E.15~16℃ 60%~70% 8.通风的目的哪项是错误的(E) A.增家病人的舒适感 B.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C.减少室内细菌含量 D.增加汗液蒸发及热的散失 E.避免噪音刺激 9.适宜于病人休养的环境是(B) A.中暑者,室温应保持在4℃ B.儿科病室,冬季室温应保持在22~24℃ C.产休室应保暖.不能开窗,以防 产妇受凉 D.气管切开者,室内湿度应保持在30% E.医院白天噪音的强度维持在50~60dB之间 1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规定的噪音标准,白天病区较理想的噪音强度是(D) A. 5~15dB B. 15 ~25dB C.25~35dB D.35~45dB E. 45~55dB 11.以下关于噪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 A.噪音的危害程度与音量、频率有关 B.噪音对健康没有明显的影响 C.只有噪音到达120dB时才能对人产生干扰 D.处于120dB 以下环境中可造成永久性失聪 E.常时间处于80dB以下的噪音环境可导致耳鸣、血压升高等 12.关于户外日光照射的作用不正确的是(E) A.可使照射部位血循环增加 B. 可使照射部位温度升高

基础护理学试题及答案

基础护理学试卷 一、以下每一道题下面有A 、B 、C 、D 、E 五个备选答案.请从中选择一个最佳答案 1、以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基础,以現代护理观为指南,对人实施从生理、心理、和社会各个方面护理,从而使人达到最佳健康状况是() A、个案护理 B、功能制护理 C、小组护理 D、责任制护理 E、整体护理 2、王女士,36岁.因患乳腺癌接受了乳腺癌根治术,病人术后常有自卑感,不愿见人.护士应特别注意满足病人哪一方面需要()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現需要 3、欣女士,住院期间对探视儿子抱怨说,在病房里无报纸、无人谈话,感觉特别寂寞和孤独.引起抱怨压力源可能是() A、环境陌生 B、疾病威胁 C、不被重视 D、丧失自尊 E、缺少信息 4、刘先生,35岁,车祸,外伤出血1000ml,发生出血性休克,此时应首先满足病人哪一层次需要()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現需要 5、王某,教师,大面积心肌梗死入院.因担心所带高三毕业班学习,不能安心在医院接受治疗.病人角色适应属于() A、角色行为缺如 B、角色行为冲突 C、角色行为强化 D、角色行为消退 E、角色行为固有 6、廖女士,55岁,胆结石,次日于硬膜外麻醉下行胆囊切除手术,术前病人病情稳定,术前准备工作已做好,仍焦虑不安,忧郁不定,是因为病人哪方面需要未被满足() A、生理需要 B、安全需要 C、爱与归属需要 D、尊重需要 E、自我实現需要 7、郎女士,26岁,妊娠39+5周,于6:45正常分娩.14:00病人主诉腹胀、腹痛.视诊:下腹膀胱区隆起;叩诊:耻骨联合上鼓音.病人存在健康问题是() A、分娩后疼痛 B、体液过多 C、排尿异常 D、尿潴留 E、有子宫内膜感染可能 8、李同学,29岁.因患急性心肌炎人院,护士在进行评估收集资料,其中属于主观资料是() A、心动过速、发热 B、感觉心慌、发热 C、心悸、气促、浑身不适 D、气促、心动过速、发热 E、气促、感觉心慌、心率快 9、张先生,34岁,昏迷.评估确认病人存在以下护理问题,优先应解决问题是() A、便秘 B、语言沟通障碍 C、清理呼吸道无效 D、皮肤完整性受损 E、营养失调,低于機体需要量 10、卫先生,45岁,肾病综合征,入院3天,常观察或用语言检验护士可信任度.则其和护士之间护患关系处于哪一阶段() A、开拓期 B、初期 C、工作期 D、解决期 E、结束期 11、宏太太,39,肿瘤晚期,全身极度衰竭,意识模糊,护士与其交流时应使用何种距离() A、亲密距离 B、个人距离 C、社会距离 D、工作距离 E、公众距离 12、赵先生,49岁,某公司总监,因冠心病心肌梗塞发作12小时后入院,病情基本稳定,在沟通开始阶段,护士应采取方法是() A、直呼病人姓名 B、不必介绍自己 C、直接进入交流正题 D、说明交谈目和所需时间 E、对患者表示感谢 13、宋先生,53岁,脑出血,经过治疗后病情稳定,但仍遗留下肢运动障碍,行走不便,给予下肢功能康复锻炼.根据健康系统模式,此种护理干预属于哪级预防() A、初级预防 B、一级预防 C、二级预防 D、三级预防 E、四级预防 14、霍女士,65岁,脑血管意外,长期卧床,无自理能力,根据奥瑞姆自理模式,这时护士提供护理应属于何种补偿系统()

故事情境的创设

故事情境的创设 孩子们都是故事迷,把知识融入故事中,配上生动、新颖、色彩鲜明、感染力强的多媒体课件,更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段生动形象的小故事,足可以把教学推向高潮。 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创设故事情境,就是将教学内容,通过各种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以“故事”的形式展现给学习者。创设故事情境就是要利用丰富的信息资源,调动学习者视听觉等尽可能多的感官理解和建构知识。实验心理学告诉我们获取信息的途径来自视觉、听觉等多种感官,并且多感官的刺激也有利于知识的保持和迁移。教师创设故事情境是根据教学内容、教学目标、学习者原有认知水平和学习者无意识的心理特征,采用适当媒体创设能够引起学习者积极情绪反应的形象整体。 在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下册)》的第28课《设置动画效果》笔者正是使用了故事情境的创设手法,将“龟兔赛跑”这个孩子耳熟能详的故事与PowerPoint 中动画的设置结合在了一起,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课程一开始,执教者便用开动物运动会的形式,一下子便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之后接着引用“龟兔赛跑”这一故事情境,将旧故事新说,让学生猜测这次谁能跑赢,还能自己根据情节动手进行设置,故事紧紧围绕教学内容,设置动画的方法,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掌握了。(二)、游戏情境的创设 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可以说没有一个孩子不想玩的,关键是要善于利用儿童这种特点加以正确引导,如果把玩游戏与学习电脑知识结合起来,那他们的智力会在玩中得到开发,在娱乐中学得知识,提高动手操作能力,寓教于乐。愉快的游戏,能唤起学生的愉悦感,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因此,教师导课时,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地引入游戏,能很快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鼠标器的操作如果单纯地进行讲授,比较枯燥乏味,学生不容易接受,而且容易忘记。结合传统的益智游戏——《七巧板》不但能让学生很快掌握鼠标器的操作,而且能迅速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对七巧板这一游戏的认识、拚接、学生能很快掌握鼠标器的五种操作。(三)、设疑情境的创设 学生对于他不知道的事物有一种强烈的好奇心,在这种好奇心的驱使下,学生的求知欲望变得特别强烈。设疑是学生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有经验的老师在导课时,往往用设疑的方法,使学生产生探索新知识新奥秘的强烈愿望。 课程表是学生比较常见的一种表格的制作形式,一些动手能力比较强的学生,甚至已经能自己动手制作出一张完整的课程表了。因此在讲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小学信息技术(下册)》第5课《制作课程表》时,笔者并没有按照教材内容的安排,通过制作课程表来达到对WORD中表格内容进行讲授的目的。在课程进行导入的时候,通过一个类似智力测试题的形式,来进行导入。 小明的前面是小红,小圆的前面是小琴。 小红的右边是小华,小芳的后面是小乐。 小明的右边是小芳,小明的后面是小虎。 小虎的左边是小龙,小明的左边是小圆。 问:小芳前面的人是谁? 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被吸引过来,学习情绪立刻被带动起来,有了这样的学习情绪,学习起来学生自然特别用心,教学效果不言而喻。 (四)、任务驱动情境的创设 小学生因为其特点,相对于陈述性的知识点而言,对于操作性的技能可能更感兴趣。因此,在信息技术课堂上,千万不能让学生感觉无事可作。教师应该根据教学需要,在不同的时间段,设置不同的任务让学生去间断性的完成,最终达到教学效果。基于任务的学习通过将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