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kv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

35kv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
35kv输变电工程可研报告

********35kV输变电工程初步可行性研究报告

****供电局

二00八年三月

一、概述

1、****地区概况:

行政区域面积31.2万亩,境内有临白公路和陕五公路交叉穿过,交通便利,全镇有17个行政村。近几年随着****区政府招商引资力度的不断加大,周边地区的电力用户也在迅猛增加,先后建起脱水菜加工厂15个,面粉加工厂8个,植物油场4个,公共游乐园周1个。****区一些重要工农业生产因地理原因,大部分迁往****新建的工业园区,初步形成以农业生产、灌溉、农副产品加工等多条产业链,是****区乡镇经济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

二、****地区电网现状及存在问题

1、线路状况

****镇离城较远,目前供电的10KV线路仅有一条917****线,电源取自35KV变电站。该回线路单线长度为156KM,主干线导线型号为LGJ—70mm2钢芯铝绞线,其次干线均为LJ—50mm2铝和LJ—35mm2铝绞线,线路因危杆现象突出,其导线线径细经,遇到恶劣天气经常发生倒杆断线事故,给线路安全运行带来极大隐患。2007年下半年线路屡次出现电压过低的现象,用电高峰时严重超负荷造成部分用户电能质量不合格,迫切需要切改到一个新的,供电半

径趋于合理的电源点。

根据该地区负荷发展,结合10KV配网运行情况,10KV线路现状调查表如下:

****地区10KV线路规范表(现状)

2、供电能力及工程建设必要性

917****线因用电负荷快速增长,其长度达到了156KM,供电半径大,末端电压质量低。虽在2002年进行了主干线改造,但由于供电半径过大,负荷不断接入等原因在农灌高峰期、农业加工、生产负荷全部启动时电压质量偏低的问题已无力解决,2007年最大供电负荷达到了2200KW,其新增负荷不能接入,由此可见,该地区若再不进行电源点建设将严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

“十五”期间,****镇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同时电力负荷在不断增长。特别是进入“十一五”以来,据电力负荷情况统计数据的反映,****电力负荷的发展明显加快,同比各乡镇国民经济增长速度要快的多。随着****工业园的建设,政府招商引资的项目不断增加,可以判断今后较长一段时期内****的电力需求仍然会保持超常规的

增长速度。但没有电源点和新的10KV出线,将直接制约新的负荷发展。

另一个关键问题是****南侧乡10KV线路因没有通道,上侧有5KM线路与线共用,2007年下半年一直持续出现电压偏低,线路过负荷的现象,直接影响当地的工农业生产和农民日常生活用电。由于西郊110KV已经没有10KV出线和线路通道,所以必须就近提供电源点以满足不断增长的负荷。

2007年下半年10KV线路屡次出现电压过低的现象,用电高峰时严重超负荷造成部分用户电能质量不合格,严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今年3月份出现用户申请新上4000 KW负荷,我局无法接待,加之零星负荷,2008年10月新增负荷将达到7500KW,预计全年负荷将达到10800KW。目前10KV线路无法接待如此大的负荷,迫切需要切改到一个新的,供电半径趋于合理的电源点。

根据上述存在问题,为保证供电的安全性、可靠性,及时解决线路过负荷和电压过低,并且考虑到“十一五”后期的负荷发展需要,新建****35KV变电站已迫在眉睫。

三、负荷预测

“十一五”期间,****区政府制定了工业兴市的经济发展战略,据电力负荷情况统计数据的反映,****地区()电力负荷的发展明显加快。随着****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深,对比周边其他城市的经验,可以预测以上****地区的电力负荷需求仍将保持超常规的增长速度。

**35KV变电站主变容量为3150+10000KVA,电压等级为35/10KV;工

程设计10KV可出线间隔6回,已全部使用。供电覆盖区域主要为********周边地区。虽然2007年已将原有3150KVA主变更换为10000KVA,增加了容量,扩充了间隔,但是还是满足不了用户的要求。高峰负荷期间,主变一直长时间过负荷运行,部分线路用电高峰时过载严重,目前处于不安全、不经济运行状况。917****线也是其中过载运行的10KV线路之一。

****地区(区)

2008新增负荷调查表

依据现状调查,07年917****线最大负荷已达到2200KW,线路过载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地方经济发展。而08年新增负荷就将达到7500KW,考虑每年5%的自然增长率480KW,08年最大负荷将达到10180KW。

四、设计依据

主要规程及规范:

GB 50059-1992 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59-1992 35KV~110KV变电所设计规范

GB 50060-1992 35KV~110KV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范

GB 31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

GB 50062-1992 电力装置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设计规范

GB 5103-1999 35KV~110KV无人值班变电所设计规范

DL/T5222-2005 导体和电器选择设计技术规定

DL/T5136-2001 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程

DL/T5137-2001 电测量及电能计量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DL/T5056-1996 变电所总布置设计技术规程

SDJ 5-1985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

SDJ 161-1995 电力系统设计技术规程

GB50217-94 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

《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

《架空送电线路杆塔结构设计技术规程》

五、技术方案及建设规模

1、站址选择(为便于运行管理和农电所运作,变电站建设按所站合一考虑。)

拟建****35KV变电站站址选择有两个地点:

第一个站址选址于:**** 七社境内。该地区地势平坦、交通便利,距原**** 35KV线路仅有5KM,10KV线路接入较方便,走廊通畅,站址处于农田之中,需征用土地和增加20公里10KV出线接待丹达和小召的负荷。

第二个站址位于:****镇南侧****岔路口以西,五乌线以南,距原****变—35KV线路仅有0.5KM,站址处于农田之中,需征用土地和增加25公里出线接待丹达和小召的负荷,但不是负荷中心。

两方案的比较如下:

站址比较表

经以上比较,我们认为方案一比较优越,推荐采用方案一。后面的

投资估算也按方案一进行。

2、建设规模

(1)变电容量

考虑变压器经济运行,结合本地区实际负荷情况和远期负荷发展需要,变电站主变容量规划为1*5000KVA+1*10000KVA主变,电压等级35KV/10KV。受季节性负荷影响,在负荷高峰期,两台主变全部投入运行,负荷低谷时单台主变运行。

(2)35KV线路

该变电站需新建35KV线路5公里,新建线路导线采用LGJ-95mm2钢芯铝绞线。电杆采用15米普杆,单杆架设。

(3)10千伏出线

本期实施4回,远景6回,出线全部采用电缆出线。

出线方案一:由变电站向北出线至****镇,该回线路将原****干线全部接入,接带****以北周边新增负荷。本回出线需将原LJ—50mm2导线更换为LGJ—95 mm2导线3公里。

出线方案二:由变电站向西出线一回,接****西部负荷及农业生产、井灌负荷及****工业园区负荷,该回出线将原有分支全线接入,需将原LJ—50mm2导线更换为LGJ—70 mm2导线4公里。

出线方案三:由变电站向南出线一回,新建10KV线路8公里,导线采用LGJ—70 mm2导线、电杆为10米普杆。该回线路接带911小召线部分负荷,可与911小召出线互联。

出线方案四:由变电站出线向西南一回,新建10KV线路5公里,

导线采用LGJ—70 mm2导线、电杆为10米普杆。该回线路接带原丹达线下段负荷,且可与919干召线出线互联。

(4)土建部分

所区围墙、主建筑土建部分按最终规模一次性建成,屋外变电架构、设备支架基础按需建设。该站同时建设农电管理所,按所站合一的管理方式建设。

3、标准及深度

(1)调度关系:由****电业局进行调度管理。

(2)运行管理:由****供电局管理。

(3)本变电所电气设备绝缘3级污秽等级选择。

(4)依据《电力工程电气设计手册》的规定进行规范化、标准化设计。

六、投资估算

投资估算表

七、效益分析

1、本工程资金来源:农网工程贷款。

2、还贷办法:按照电力集团公司农网工程统一还贷办法执行。

3、效益分析:本工程建成投产后,为****新区各项事业提供了电力保障,本工程的最直接的经济效益是增加了供电负荷,增加了供电量,具体体现为:

①根据负荷预测,2008年负荷将达4600KW,2009年负荷可达到5900KW,按45%的同时率计算,年可供电量近7245MWh,按2007全年****供电局销售综合电价374.56元/MW.H,购电综合电价218.37元/MW.H测算,2008年供电部分年效益近113万元,远期随着每年供电负荷的递增而递增。

②经济分析:为了全面反映本工程的效益,经济计算期取10年,基准年取2017年,从经济效益分析可知,本项目具有一定的盈利能力,在财务上是可行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