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杜邦公司安全管理.doc

美国杜邦公司安全管理.doc
美国杜邦公司安全管理.doc

美国杜邦公司安全管理1

美国杜邦公司安全管理

美国杜邦公司有着207年的历史,公司在全球500强大企业中名列前茅,高居化工行业榜首,其安全业绩举世闻名。

杜邦公司在后100年间形成了完整的安全体系,取得了丰硕成果并获得社会的广泛认同。杜邦公司一直保持着骄人的安全记录:安全事故率比工业平均值低10倍,杜邦公司员工在工作场所比在家里安全10倍,超过60%的工厂实现了零伤害。杜邦公司在世界范围内的许多工厂都实现了20年甚至30年无事故,此事故是指休息一天以上的因公受伤造成的病假。30%的工厂连续超过十年没有伤害记录。

杜邦已经成为“安全”的代名词,杜邦公司的安全管理已经具备了品牌价值。以上所有的成绩与杜邦建立的安全理念和安全文化有着密切联系。

一、杜邦公司的安全管理理念

1、预防为主:一切事故都是可以预防的。

公司各级管理层共同认为工作场所从来没有绝对安全,决定伤害事故是否发生的是处于工作场所中员工的行为。在很多情况下,是人的行为而不是工作场所的特点决定了工伤发生的频率、伤害的程度以及健康、环境、财产的损坏程度。因此,应使行为能够被不断的指导变成更安全的行为,杜绝不安全行为,抓事故预防就是抓管理者、抓员工的意识和参与,预防事故的发生。

2、管理优先: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负责。

“员工安全”是杜邦的核心的价值观。为了取得最佳的安全效果,各级领

导一级对一级负责,在遵守安全原则的基础上,尽一切努力达到安全目标。安全管理要成为公司事业的一个组成部分,安全管理的触角涉及企业的各个层面,做到层层对各自的安全管理范围负责。每个层面都有人管理,每个员工都要对其自身的安全和周围工友的安全负责,每个决策者和管理者以及班组长对手下员工的安全都有直接的责任。

3、行为控制:不能容忍任何偏离安全制度和规范的行为。

杜邦公司的任何一员都必须坚持公司的安全规范,遵守安全制度。如果不这样去做,将受到严厉的纪律处罚,甚至解雇。这是对各级管理者和工人的共同要求。另外,工作以外的安全行为管理和安全细节管理,是杜邦独特的安全文化。因为工伤与工作之余的伤害,不仅损害员工及其家庭利益,也严重影响公司的正常运行。公司要求“铅笔不得笔尖朝上插放”,以防伤人;不要大声喧哗,以防引起别人紧张;过马路必须走斑马线,否则医药费不予报销;骑车时不得听“随身听”;打开的抽屉必须及时关上,以防人员碰撞;上下楼梯,看短信视为违纪;走楼梯请用扶手等。

要避免造成大事故,不是要从“大”处着手,而是要从“小”处着手。“若不能肯定某工作是否安全,就不要做。”在杜邦,有近乎苛刻的安全指南,从修一把锁到换一个灯泡,都有极其严格的程序和控制。

4、安全价值:安全生产将提高企业的竞争地位。

杜邦公司把资金投入到安全上,从长远考虑,成本并没有增加,因为预先把事故损失带来的赔偿投入到安全上,既挽救了生命,又给公司带来良好的声誉,使消费者对公司更有信心,从而为公司带来效益的大幅增长。

二、杜邦公司安全管理十大基本理论

1、所有的安全事故是可以预防的。

2、各级管理层对各自的安全直接负责。

3、所有安全操作隐患是可以控制的。

4、安全是被雇佣的一个条件。

5、员工必须接受严格的安全培训。

6、各级主管必须进行安全检查。

7、发现安全隐患必须及时整改。

8、工作外的安全和工作安全同样重要。

9、良好的安全就是一门好的生意。

10、员工的直接参与是关键。

三、杜邦公司建立了世界一流的安全管理行为和工艺要素

杜邦公司把安全管理体系分为十二个行为安全要素和十四个工艺安全要素。他们总结为员工的不安全行为因素和工艺不安全因素造成的安全事故比例大约在4:1。

1、十二个行为安全要素:

1)显而易见的管理层承诺;2)切实可行的政策;3)要有综合性的安全组织;4)要有挑战性的安全目标;5)直线管理层责任;6)

有效地激励机制;7)有效的双向沟通;8)持续性的培训;9)有效的检查;10)有能力的专业安全人员,提供技术支持,迅速解决问题;11)事故调查;12)高标准的安全规定和程序。

2、十四个工艺安全要素:

1)工艺安全信息;2)工艺危害分析;3)操作程序和安全惯例;4)技术变更处理;5)质量保证;6)启动前安全评价;7)机械完整性;8)设备变更管理;9)培训及表现;10)承包商;11)事故调查;12)人事变动管理;13)应急计划响应;14)审核安全体系。

一位杜邦高管说:“杜邦必须做到的东西,没有后退的余地,不能讨价还价。”记住杜邦的至理名言:“你将达到的安全水平取决于你展示你愿望的行动。”

杜邦公司的安全理念和安全管理

杜邦安全文化的发展

杜邦是1802年成立的以生产黑火药为主的公司。黑火药是相当高风险的产业,早期发生了许多安全事故,这些事故甚至造成了杜邦的一些亲人丧生。其中最大的事故发生在1818年,当时杜邦只有100多位员工,40多位员工在这次事故中死亡或受到伤害,企业几乎面临破产。

但杜邦的炸药技术在当时是世界领先的,且正当美国开发西部,需要大量的炸药,所以政府支持,给了杜邦贷款,以便将炸药做下去。

但杜邦本人体会到如果不抓安全,杜邦公司就不可能存在了。在这样的情况下,杜邦做出了三个决策:第一是建立了管理层对安全的负责制,即安全生产必须由生产管理者直接人负责,从总经理到厂长、部门经理到组长对安全负责,而不是由安全员负责。第二是建立公积金制度,从员工工资中拿出一部分,企业拿一部分,建立公积金,万一发生事故在经济上有缓冲。第三是实现对员工的关心,为此公司决定,凡是在事故中受到伤害的家属,公司会抚养起来,小孩抚养到工作为止,如果他们愿意到杜邦工作,杜邦优先考虑。关心员

工的这个理念,到最后成为公司的核心价值之一。

此外这个制度还规定,最高管理层在亲自操作之前,任何员工不得进入一个新的或重建的工厂。在当时规模不太大的情况下,杜邦要求凡是建立一个新的工厂,厂长、经理先进行操作,然后员工再进入工厂工作,目的是体现对安全的直接责任和重视。但是杜邦发展到现在,成为了规模很大的跨国公司,无法让高级总裁参加这样的现场操作,所以杜邦安全也发展到现在的“有感领导”,第一是让员工和下属体会到公司对安全的重视,是理念上的领导,第二是人力、物力上的有感领导,第三是日常管理上的领导,这些都体现了企业对安全生产负责的态度。

到1912年,杜邦建立了安全数据统计制度,安全管理从定性管理发展到定量管理。20世纪40年代杜邦提出“所有事故都是可以防止的”的理念。20世纪50年代,杜邦推出了工作外安全方案:当老总、业务员或是销售人员拿到一个大的订单,无论是8小时以内,还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