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钟后盖注塑模具设计

闹钟后盖注塑模具设计
闹钟后盖注塑模具设计

前言

光阴似梭,大学三年的学习一晃而过,为具体的检验这三年来的学习效果,综合检测理论在实际应用中的能力,除了平时的考试、实验测试外,更重要的是理论联系实际,即此次设计的课题为闹钟后盖的注塑模具。

本次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生活,应用广泛,但成型难度大,模具结构较为复杂,对模具工作人员是一个很好的考验。它能加强对塑料模具成型原理的理解,同时锻炼对塑料成型模具的设计和制造能力。

本次设计以注射闹钟后盖模具为主线,综合了成型工艺分析,模具结构设计,最后到模具零件的加工方法,模具总的装配等一系列模具生产的所有过程。能很好的学习致用的效果。在设计该模具的同时总结了以往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模具设计中常用的公式、数据、模具结构及零部件。把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融汇到综合应用本次设计当中来,所谓学以致用。在设计中除使用传统方法外,同时引用了CAD、Pro/E 等技术,使用Office软件,力求达到减小劳动强度,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

本次设计中得到了戴老师的指点。同时也非常感谢邵阳学院各位老师的精心教诲。

由于实际经验和理论技术有限,设计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绪论

{一} 【模具在加工工业中的地位】

模具是利用其特定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的形状和尺寸制品的工具。在各种材料加工工业中广泛的使用着各种模具。例如金属铸造成型使用的砂型或压铸模具、金属压力加工使用的锻压模具、冷压模具等各种模具。

对模具的全面要求是:能生产出在尺寸精度、外观、物理性能等各方面都满足使用要求的公有制制品。以模具使用的角度,要求高效率、自动化操作简便;从模具制造的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模具影响着制品的质量。首先,模具型腔的形状、尺寸、表面光洁度、分型面、进浇口和排气槽位置以及脱模方式等对制件的尺寸精度和形状精度以及制件的物理性能、机械性能、电性能、内应力大小、各向同性性、外观质量、表面光洁度、气泡、凹痕、烧焦、银纹等都有十分重要的影响。其次,在加工过程中,模具结构对操作难以程度影响很大。在大批量生产塑料制品时,应尽量减少开模、合模的过程和取制件过程中的手工劳动,为此,常采用自动开合模自动顶出机构,在全自动生产时还要保证制品能自动从模具中脱落。另外模具对制品的成本也有影响。当批量不大时,模具的费用在制件上的成本所占的比例将会很大,这时应尽可能的采用结构合理而简单的模具,以降低成本。

现代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必不可少是三项重要因素,尤其是模具对实现材料加工工艺要求、塑料制件的使用要求和造型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效的全自动设备也只有装上能自动化生产的模具才有可能发挥其作用,产品的生产和更新都是以模具的制造和更新为前提的。由于制件品种和产量需求很大,对模具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促进模具的不断向前发展

[二] 【模具的发展趋势】

近年来,模具增长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微型、精密、高寿命的模具在整个模具产量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从模具设计和制造角度来看,模具的发展趋势可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加深理论研究

在模具设计中,对工艺原理的研究越来越深入,模具设计已经有经验设计阶

段逐渐向理论技术设计各方面发展,使得产品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很大的提高。(2)高效率、自动化

大量采用各种高效率、自动化的模具结构。高速自动化的成型机械配合以先进的模具,对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率,降低成本起了很大的作用。

(3)大型、超小型及高精度

由于产品应用的扩大,于是出现了各种大型、精密和高寿命的成型模具,为了满足这些要求,研制了各种高强度、高硬度、高耐磨性能且易加工、热处理变形小、导热性优异的制模材料。

(4)革新模具制造工艺

在模具制造工艺上,为缩短模具的制造周期,减少钳工的工作量,在模具加工工艺上作了很大的改进,特别是异形型腔的加工,采用了各种先进的机床,这不仅大大提高了机械加工的比重,而且提高了加工精度。

(5)标准化

开展标准化工作,不仅大大提高了生产模具的效率,而且改善了质量,降低了成本。

[三] 【设计在学习模具制造中的作用】

通过对模具专业的学习,掌握了常用材料在各种成型过程中对模具的工艺要求,各种模具的结构特点及设计计算的方法,以达到能够独立设计一般模具的要求。在模具制造方面,掌握一般机械加工的知识,金属材料的选择和热处理,了解模具结构的特点,根据不同情况选用模具加工新工艺。

毕业设计能够对以上各方面的要求加以灵活运用,综合检验大学期间所学的知识。

1塑件的工艺分析

1.1 【塑件成型工艺分析】如图1.1所示:

图1.1 闹钟后盖

闹钟后盖的形状较复杂,带有很多不同形状的孔,在保证孔间距和孔的形状是给模具的加工带了很大的难度。闹钟后盖的注塑材料首先选用ABS,闹钟的后盖绝大部分的决定了闹钟的重心的位置的所在。所以我们必须很好多处理后盖壁厚的均匀,譬如在注塑成型过程中因为壁厚的不均匀造成了收缩率的不一致,这样就只能通过有效的控制模具温度来调节收缩率。由于闹钟后盖的主体作用是起固定作用,它的内部结构就相应的给注塑带来了一定的难度。主要是它螺钉孔的壁厚相对壁厚有一定的差距,势必会在注塑的时候到来很大的牛顿减力,造成塑件填充不满的缺陷,可以考虑采用双浇口,但应用了Pro/E的塑料顾问对其进行模仿CAE的注塑之后,发现会给闹钟后盖的表面带来更多的熔接痕和气孔。也可以利用模具的可靠的精度来定位,但是这样的话成本太高,而且易造成模具损坏。因为考虑到凹凸模形状的复杂,用整体形式是不利于损坏后的维修,适当的使用嵌件就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不能利用过多的嵌件,不然的话就会造成型腔的强度与刚度不够。

1.2 【闹钟后盖原料(ABS)的成型特性与工艺参数】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ABS树脂微黄色或白色不透明,是丙烯腈-丁二烯-

苯乙烯共聚物。丙烯腈使聚合物耐油,耐热,耐化学腐蚀,丁二烯使聚合物具有优越的柔性,韧性;苯乙烯赋予聚合物良好的刚性和加工流动性。因此ABS树脂具有突出的力学性能和良好的综合性能。同时具有吸湿性强,但原料要干燥,它的塑件尺寸

稳定性好,塑件尽可能偏大的脱模斜度。

1.2.1 ABS塑料主要的性能指标:

密度(Kg.dm-3) 1.13——1.14

收缩率% 0.3~0.8

熔点℃130~160

热变形温度45N/cm 65~98

弯曲强度Mpa 80

拉伸强度MPa 35~49

拉伸弹性模量GPa 1.8

弯曲弹性模量Gpa 1.4

压缩强度Mpa 18~39

缺口冲击强度kJ/㎡11~20

硬度HR R62~86

体积电阻系数Ωcm 1013

击穿电压Kv.mm-1 15

介电常数60Hz3.7

1.2.2 ABS的注射成型工艺参数:

注塑机类型:螺杆式

喷嘴形式:通用式

料筒一区150——170

料筒二区180——190

料筒三区200——210

喷嘴温度180——190

模具温度50——70

注塑压60——100

保压40——60

注塑时间2——5

保压时间5——10

冷却时间5——15

周期15——30

后处理红外线烘箱

温度(70)

时间(0.3——1)

由为重要的是因为目前原油价格的下降,导致ABS的市场价格大幅度的下跌。

2注塑设备的选择

2.1 【估算塑件体积】

估算塑件体积和质量:

该产品材料为ABS,查书本得知其密度为1.13-1.14g/cm3,收缩率为,计算其平均密度为1.135 g/cm3,平均收缩率为0.55﹪。

使用PRO/E软件画出三维实体图,软件能自动计算出所画图形浇道凝料和塑件的体积。

另预置浇道凝料为2 cm3因此估算塑件体积为9 cm3。

2.2 【选择注射机】

根据塑料制品的体积或质量,查书可选定注塑机型号为SZ-40/25.

注塑机的参数如下:

注塑机最大注塑量:40cm3

注塑压力:200/Mpa

注塑速率:50(g/s)

塑化能力:20(Kg/h)

锁模力:2500KN

注塑机拉行间距:250×250mm

顶出行程:55mm

最小模厚:130mm

最大模厚:220mm

模板行程:230mm

注塑机定位孔直径:55 mm

喷嘴球半径:SR10

2.3 【模架的选定】

根据塑件选定模架为:S2030—B—I—35—35—70。见图2.1:

图2.1 塑件的模架

2.4 【最大注射压力的校核】

闹钟后盖的原料为ABS,所需注射为60-100MPa,而所选注射机压力为200

MPa,所以注射压力符合要求。

2.4.1最大注塑量的校核

注塑机的最大注塑量应大于制品的质量或体积(包括流道及浇口凝料和飞边),通常注塑机的实际注塑量最好是注塑机的最大注塑量的80%。所以选用的注塑机最大注塑量应满足:

0.8 V机≥V塑+V浇

————注塑机的最大注塑量,40cm3

式中V

V塑————塑件的体积,该产品V塑=18cm3

V浇————浇注系统体积,该产品V浇=2cm3

故V机≥(18+4)cm3

2.4.2锁模力校核

F锁﹥pA

式中p————熔融型料在型腔内的压力,该产品

A————塑件和浇注系统在分型面上的投影面之和,经计算A=4641 mm3

F锁————注塑机的额定锁模力。

故F锁>pA=200Mpa×4641 mm3

选定的注塑机的压力为2500KN,满足要求。

2.4.3模具与注塑机安装部分相关尺寸校核

A 模具闭合高度长宽尺寸要与注塑机模板尺寸和拉杆间距相合适

模具长×模具宽<拉杆面积

B模具闭合高度校核

H min————注塑机允许最小模厚=130mm

H max————注塑机允许最大模厚=220mm

H——————模具闭合高度=180mm

故满足H max>H>H min。

(1)开模行程校核

注塑机的最大行程与模具厚度有关(如全液压合模机构的注塑机),故注塑机的开模行程应满足下式:

S机————注塑机最大开模行程,230mm;

H1———顶出距离,16mm;

H2————包括浇注系统在内的塑件高度,52mm;

S机-(H模-H min)>H1+H2+(5~10)

因为本模具的浇注系统和塑件的特殊关系,浇注系统和塑件的高度就已经包括了顶出距离。

故:

230-(180-130)>62+(5~10)

满足条件

3塑料件的工艺尺寸的计算

所谓工作尺寸是零件上直接用以成型塑件部分尺寸,主要有型腔和型芯的径向尺寸。(包括矩形和异形型芯的长和宽),型腔深度和型芯高度和尺寸。由于闹钟后盖须与前盖配合,所以只有闹钟后盖的边缘的榫才起着配合决定性的作用,还有闹钟后盖与电池盖的配合,故需要计算相对于榫和铰链的凹,凸模的尺寸,凹,凸模型腔尺寸则直接按产品尺寸确定。因 ABS的成型收缩率为0.4~0.7%,所以平均收缩率取S=0.5%

3.1[型腔的径向尺寸]

(L

M )

+δ=[(1+S)L

s

-(0.5~0.75)△]

+δ=[1.008×L

s

-0.75△]

其中L

M 为型腔的基本尺寸公差值为正偏差,L

s

塑件的基本尺寸。塑件公差△为

负偏差,S为塑料的平均收缩率,δ

z

为模具成型零件的制造公差取1/4~1/6△,模具型腔按六级精度制造,根据型腔的尺寸,代入数据得:

(一)、 L

s =81mm . 经计算得:L

M

=79.44

+0.32mm;

(二)、 L

s =1mm . 经计算得:L

M

=0.7955

+0.07mm;

(三)、 L

s =5.5mm . 经计算得:L

M

=5.325

+0.085mm;

(四)、 L

s =1.8mm . 经计算得:L

M

=1.599

+0.07mm;

(五)、 L

s =10mm . 经计算得:L

M

=9.78

+0.1mm;

(六)、 L

s =7mm . 经计算得:L

M

=6.75

+0.1mm;

(七)、 L

s =2mm . 经计算得:L

M

=1.806

+0.07mm;

(八)、 L

s =3mm . 经计算得:L

M

=2.814

+0.07mm;

(九)、 L

s =4mm . 经计算得:L

M

=3.777

+0.085mm;

(十)、 L

s =6mm . 经计算得:L

M

=5.793

+0.085mm;

(十一)、 L

s =8mm . 经计算得:L

M

=7.764

+0.0.1mm;

(十二)、 L

s =16mm . 经计算得:L

M

=15.723

+0.14mm;

(十三)、 L

s =12mm . 经计算得:L

M

=11.796

+0.01mm

3.2 [型芯的计算] 3.2.1 芯径向尺寸的计算:

L M =[(1+S)L

s

+3/4△]

遥控器后盖注塑模具设计(DOC37页)

毕业设计(论文) 作者:学号: 系部: 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CAD\CAM) 题目:电池盒盖塑件注射模具设计与制造 指导者: 评阅者: 2015年5月 摘要

塑料工业是一门新兴产业,自塑料问世后几十年,塑料来源丰富,制作方便及成本低廉、金属零件塑料化的发展很快,在机械电子、国防、交通、通讯、建筑、农业、轻工业和日常生活用品等行业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塑料模具要求量增加。因此,研究注塑模具对了解塑料产品的生产过程和提高产品质量有很大意义。 通过对制作进行注射工艺性分析,综合考虑了产品质量要求和生产实际,确定了最佳工艺方案为一模两腔的结构形式。并对模具总体结构进行设计和分析论证,对工艺参数进行精确详细的计算。正确选择了注塑设备,并对塑料零件进行设计,设计过程中利用了注射模国家标准和典型组合。提高了模具设计效率,适应了当代模具设计要求,最后对主要零件的加工工艺过程及装配进行了介绍。 关键词:模具设计、结构分析 Abstract

Plastics industry is an emerging industry, since several decades after the advent of plastic, plastic source of rich, convenient and low-cost production, metal parts plastic of the developed rapidly, in machinery and electronics, defense, transportation, communication, construction, agriculture, light industry and daily necessities and other industries have been widely used, on the plastic mold requested increase. Therefore, the research injection mold to understand the plastic product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improves the product quality to have the very big significance. The production of injection process analysis, considering the product quality requirements and the actual production, and determine the best technical scheme for mold two cavity structure. And mold the overall structure design and analysis of process parameters for accurate, detailed calculation. Correct selection of injection molding equipment, and plastic parts design, design process using the national standard and the typical combination of injection mold. Improve the efficiency of mold design, adapted to the contemporary mold design requirements, finally the main parts machining process and assembly is introduced in this paper. Key Words: Mold design, structure analysis 前言

手机后盖注塑模具设计

手机后盖注塑模具设计

前言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零件的材料提出愈来愈苛刻的要求,一种材料不但要求某一种技术性能好,而且要求它同时具备多种优良的技术性能,以满足多种技术需要。 塑料作为现代工业中较为常见的材料之一,在性能上具有质量轻、强度好、耐腐蚀、绝缘性好、易着色等特点,其制品可加工成任意形状,且具有生产效率高、价格低廉等优点,所以应用日益广泛,在汽车、仪表、化工等工业中,塑料已经成为金属零件的良好代用材料。与相同重量的金属零件比,塑料件能耗小,且成型加工方法简单,易组织规模生产,只需一台自动化注射机,配上合适模具,就能进行大批量生产。 塑料模具是利用其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品的工具,它对塑料零件的制造质量和成本起着决定性影响。在生产过程中,对塑料模具的要求是能生产出在尺寸精度、外观、物理性能等各方面均能满足使用要求的优质制品。从模具使用的角度要求高效率、自动化、操作简单;而从模具制造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现代塑料制品的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必不可少的三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塑料模具对实现塑料加工工艺要求、塑料制品使用要求和造型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效的自动化设备只有配上相适应的模具才能发挥作用,随着塑料制品的品种和产品需求量的增大,对塑料模具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塑料模具不断向前发展。目前,模具的设计已由经验设计向理论设计的方向发展,采用高效率、自动化的模具结构以适应大量生产的需要,采用高精度模具的加工技术以减少钳工等手工操作工作量。为减少加工后的修整,以“一次试模成功”为标准,模具测量向高精度、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时,在模具行业开展CAD/CAM的研究和应用,采用CAD/CAM技术能够减少试模、调整及修整工时、提高可靠性、简化设计与制图、缩短设计制造时间,从而使估价及成本合理化。显然,今后的模具制造将以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数控机床加工为中心。 注塑成型是塑料工业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全部热塑性塑料和部分热固性塑料,注塑成型加工产量高,适用于多种原料,能够成批、连续到生产,并且具有固定的尺寸,可以实现自动化、高速化,因此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 注塑模具作为注塑成型加工的主要工具之一,在质量、精度、制造周期以及注塑成型过程中的生产效率等方面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产量、成本及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流 程 Last revised by LE LE in 2021

Pro/E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2010年01月18日|[字体:]| 关键词: 在手机外壳的注射模具设计中,经过认真调研和方案论证,确定了具体设计方案,在产品造型上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深入钻研每个重要环节,对产品的可行性和工艺进行了详细分析。采用 Pro/E+EMX建立模型并进行模型的受力分析,模拟模型在现实情况下的使用情况,并得出模型检验结果,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出色的完成了整个注塑模设计的全过程,具备了设计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一.调研报告 1.手机壳的造型结构发展状况 移动电话的普及速度大大超越了专家的预测与想象。它已从最初的模拟系统发展到目前的数字系统。在此期间,移动电话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体积越来越小,造型越来越美观,充分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结合。除了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外,移动电话还要考虑美观和舒适,在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使用对象、使用场合、功能要求、人机工效学等因素。 2.材料确定 PC/ABS合金在汽车、机械、家电、计算机、通讯器材、办公设备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如移动电话的机壳、手提式电脑的外壳、以及汽车仪表盘〔板)等。资料显示:PC/ABS已广泛应用于制造手机外壳。 3.薄壳制品与模具设计 薄壳制品成型时模具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成型薄壳制品时需要特别设计的薄壳件专用模具。与常规制品的标准化模具相比,薄壳制品模具从模具结构、浇注系统、冷却系统、排气系统、脱模系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成本也增加了30%---40% 4.塑件选择 据调查,东亚尤其是中国的用户对于翻盖手机却相当青睐,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全部手机中,翻盖手机的数量超过了一半。国产手机厂商了解本土消费者的心理,摒弃欧美崇尚的直板机而主推折叠机,开发出符合东方人审美趣味的机型,款式漂亮,内容丰富,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针对以上情况,选用翻盖式手机壳注塑模设计。 二、产品工艺分析 1.产品造型设计 塑件的选择:女性翻盖手机 本人负责的部分是翻盖部分,翻盖部分的特点是上盖采用复杂曲面设计,上下盖的分型面都比较复杂,而且下盖需要侧向抽芯。见图1: a)装配图 b)爆炸图 图1 塑件造型 2.塑件制品的工艺分析

外壳2注射模具设计

外壳2注射模具设计 前言 随着中国当前的经济形势的日趋好转,在“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口号的倡引下,中国的制造业也日趋蓬勃发展;而模具技术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之一,模具工业能促进工业产品生产的发展和质量提高,并能获得极大的经济效益,因而引起了各国的高度重视和赞赏。在日本,模具被誉为“进入富裕的原动力”,德国则冠之为“金属加工业的帝王”,在罗马尼亚则更为直接:“模具就是黄金”。可见模具工业在国民经济中重要地位。我国对模具工业的发展也十分重视,早在1989年3月颁布的《关于当前国家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中,就把模具技术的发展作为机械行业的首要任务。 近年来,塑料模具的产量和水平发展十分迅速,高效率、自动化、大型、长寿命、精密模具在模具产量中所战比例越来越大。注塑成型模具就是将塑料先加在注塑机的加热料筒内,塑料受热熔化后,在注塑机的螺杆或活塞的推动下,经过喷嘴和模具的浇注系统进入模具型腔内,塑料在其中固化成型。 本次毕业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外壳模具的设计。也就是设计一副注塑模具来生产底座盖塑件产品,以实现自动化提高产量。针对底座盖的具体结构,通过此次设计,使我对点浇口双分型面模具的设计有了较深的认识。同时,在设计过程中,通过查阅大量资料、手册、标准、期刊等,结合教材上的知识也对注塑模具的组成结构(成型零部件、浇注系统、导向部分、推出机构、排气系统、模温调节系统)有了系统的认识,拓宽了视野,丰富了知识,为将来独立完成模具设计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本次设计中得到了徐老师的指点。同时也非常感谢马老师的精心教诲。 由于实际经验和理论技术有限,设计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手机外壳(中件)塑料模具设计

前言 塑料是20实际人类的重大发明,它的发明和广泛使用,为人类的物质文明谱写了新的篇章,大大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和繁荣。随着各种性能优越的各种工程塑料的不断开发,注塑工艺越来越多地用于制造领域成形各种性能要求的制品,,在机电、仪表、化工、汽车和航天航空等领域,塑料已成为金属的良好代用材料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出现了金属材料塑料化的趋势。据最近数据统计,在工业发达国家,日本生产塑料模具和生产冲压模的企业各占40%,韩国模具专业,生产塑料模的占43.9%,新加坡全国有460家模具企业,60%生产塑料模。作为最有效的塑料成型方法之一的注塑成型技术具有一次成型各种结构复杂和尺寸精密的塑料。成型周期短、生产率高、大批生产时成本低廉、易于实现自动化或自动化生产等特点。因此,世界塑料模具成型中约占半数以上是注塑模具。 选题背景:目前,手机的普及速度大大超越了专家的预测与想象。它已从最初的模拟系统发展到目前的数字系统。在此期间手机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体积越来越小,造型越来越美观,充分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结合。除了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外,手机还要考虑美观和舒适,在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使用对象、使用场合、功能要求、人机工效学等因素。应此,能够快速制造出结构合理、外观漂亮、能吸引大众眼球的手机外壳注塑模具已成为生产厂家关注的焦点。本次毕业设计题目是“手机壳键盘部分注塑模具设计”,塑件为手机键盘部分外壳。

目录 前言 (1) 1.概论 (5) 1.1设计前应注意事项 (6) 1.2基本程序 (6) 1.3注射模设计审核要点 (6) 1. 塑件的成形工艺性分析 (9) 1.1塑件材料的选择及其结构分析 (9) 1.2ABS的注射成型工艺 (10) 1.2.1注射成型工艺过程 (10) 1.2.2ABS的注射成型工艺参数 (10) 1.3ABS性能分析 (10) 1.3.1使用性能: (10) 1.3.2成型性能: (11) 1.4ABS成型塑件的主要缺陷及消除措施: (12) 2 模具结构形式的拟定 (13) 2.1确定型腔数量及排列方式 (13) 2.2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13) 3 注塑机型号的确定 (15) 3.1有关塑件的计算 (15) 3.2注射机型号的确定 (15) 3.3注射机及型腔数量的校核 (16) 3.4注射机及参数量的校核 (16) 4.分型面位置的确定 (19) 4.1分型面的形式 (19) 4.2分型面的设计原则 (19) 4.3分型面的确定 (19) 5.浇注系统的形式和浇口的设计 (20) 5.1主流道的设计 (20) 5.2冷料井的设计 (23) 5.2.1主流道冷料井的设计 (23) 5.2.2分流道冷料井的设计 (24)

手机后盖注塑模的设计

学科门类:单位代码: 毕业设计说明书(论文) 手机后盖注塑模的设计 学生姓名 所学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XXXXXXXXX系 二○**年X X月

任务书 一、设计(论文)内容 1、按提供的塑料制品(手机后盖)进行测绘 1)绘出制品(手机后盖)的产品图纸; 2)参考有关资料,标注尺寸、公差及相关的技术要求。 2、结合制品(手机后盖)图纸内容确定该制品注塑模具的设计方案 3、设计注塑模具 二、设计(论文)依据 1、提供塑料制品(手机后盖)一只; 2 、准确测量制品各关键尺寸; 3、合理确定制件准确厚度。 三、技术要求 1、根据制品的几何形状、重要(g)确定注塑模具的浇口类型和型腔数量 2、结合制品的浇口类型,型腔数量等条件选择注塑机的型号、类别来确定模具安装类 型及参数 3、对模具中各种机构进行设计

四.毕业设计(论文)物化成果的具体内容及要求 1、根据方案确定、模具设计、以及有关计算等设计过程来写出毕业设计说明 书一份(简明扼要,重点突出),内容在一万字左右。 2、图纸内容及张数 1)塑料制品图一张(比例适当)。 。 2)注塑模具总装配图一张A 3)零件图(cad)若干。 4) Pro/E 三维零件图及组装图若干。 五. 毕业设计(论文)进度计划

4.25~ 5.28 设计、绘制图纸阶段(4.28~ 5.2 检查“设计进展”情况)5.30~ 6.10 整理、汇编设计说明书 6.15~6.20 审图,学生修改图纸,做答辩前的各项准备 (6.18~6.20 系部安排检查) 6.20 毕业设计资料全部上交系部 6.23~6.27 分小组进行答辩 (6.28~6.29 系答辩领导小组抽查答辩) 六. 主要参考文献: 1 陆宁编著. 实用注塑模设计.北京: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5 2 《塑料模设计手册》编写组.塑料模设计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1982,12 3 张克惠.注塑模设计.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1995,1 4 王树勋.模具实用技术综合手册.广州:华南进工大学出版社,1995,6 5 宋玉恒.塑料注射模具设计实用手册.北京:航空工业出版社,1994,8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说明书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手机壳模具设计与结构设计作者 机械工程学院 学院 专业料成型与控制工程 学号 指导教师 二〇一六年二月二十二日

摘要 本次设计就是将手机壳作为设计模型,将注塑模具的相关知识作为依据,阐述塑料注塑模具的整体设计过程。 该毕业设计的内容是手机壳的注塑模具,材料为PC,根据其结构形状特点以及通过对手机壳成型工艺的正确分析,确定型腔的总体布局,选择分型面,确定脱模方式,设计浇注系统等;同时本文对注塑模具进行简要介绍,对注塑模具中的主要零件进行设计计算,在设计过程中着重考虑其生产实际中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注塑模具;注射成型;分型面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the air refreshing agent box as a design model, the injection mold related knowledge as the basis, elaborated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of plastic injectio n mould. The content of 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injection mold of air refreshing agent box, the material is PC,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rrect analysis of the air refreshing agent box molding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cavity, the choice of parting surface, gating system design to determine the stripping method, etc.;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injection mould, the main parts of injection mold design and calculation, in the design process focuses on the actual production in the economy and rationality. Keywords:The plastic mold;the parametrization;;divides the profile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

摘要 本次设计就是将手机壳作为设计模型,将注塑模具的相关知识作为依据,阐述塑料注塑模具的整体设计过程。 该毕业设计的内容是手机壳的注塑模具,材料为PC,根据其结构形状特点以及通过对手机壳成型工艺的正确分析,确定型腔的总体布局,选择分型面,确定脱模方式,设计浇注系统等;同时本文对注塑模具进行简要介绍,对注塑模具中的主要零件进行设计计算,在设计过程中着重考虑其生产实际中的经济性和合理性。 关键词:注塑模具;注射成型;分型面

Abstract This design is the air refreshing agent box as a design model, the injection mold related knowledge as the basis, elaborated the whole design process of plastic injectio n mould. The content of graduation design is the injection mold of air refreshing agent box, the material is PC, according to the structur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rrect analysis of the air refreshing agent box molding process, to determine the overall layout of the cavity, the choice of parting surface, gating system design to determine the stripping method, etc.; at the same time this paper gives a brief introduction about the injection mould, the main parts of injection mold design and calculation, in the design process focuses on the actual production in the economy and rationality. Keywords:The plastic mold;the parametrization;;divides the profile

手机后盖塑料模具设计开题报告 (44)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题目:手机后盖塑料模具设计

题目:手机后盖塑料模具设计 一、前言 1.课题研究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1.1课题的研究意义 手机后盖分很多种,在此只详细介绍一款手机后盖的模具设计,手机后盖是采用注塑模具设计方法来实现的。不仅仅是手机后盖,手机外壳,鼠标壳等等都是采用此种办法,此次选题的意义不仅仅在于如何设计出一套的手机后盖的模具,更在于通过一个实例来学习注塑模具设计的方法,熟悉注塑模具设计的过程,了解三维设计软件Pro/E,模具设计专家EMX5.0,塑性分析软件MOLDFOLW等先进CAD/CAE技术,并最终使三者融合来深化自己对注塑模具设计的认识。1.2国内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在注塑模技术开发研究与应用方面起步较晚。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国内部分大中型企业先后引进了一些国外知名度较高的注塑模系统。同时,某些高等学校和科研院所也开始了注塑模系统的研制与开发工作,我国注塑模CAD/CAE/CAM研究始于07年代末,发展较为迅速多年来,我国对注塑模设计制造技术及其开发应用十分重视,在“八五”期间,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中理工大学、四川联合大学等单位联合进行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课题“注塑模CAD/CAE/CAM集成系统”,并于1996年通过鉴定,部分成果己投入实际应用,使我国的注塑模研究和应用水平有了较大提高.目前拥有自主版权的软件有,华中理工大学开发的塑料注塑模CAD/CAE/CAM系统HscZ0,郑州工业大学研制的2一MOLD分析软件等.这些软件正在一些模具企业中推广和使用,有待在试用中逐步完善。这些项目的成果对促进我国注塑模技术的迅速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使我国注塑模技术及应用水平很快提高。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一方面,国内模具市场将继续高速发展,另一方面,模具制造也逐渐向我国转移以及跨国集团到我国进行模具采购趋向也十分明显。因此,放眼未来,模具技术的发展趋势主要是模具产品向着更大型、更精密、更复杂及更经济的方向发展,模具产品的技术含量不断提高,模具制造周期不断缩短,模具生产朝着信息化、无图化、精细化、自动化的方向发展,模具企业向着技术集成化、设备精良化、产批品牌化、管理信息化、经营国际化的方向发展。这对我们新时代的年轻人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机

毕业设计——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注塑模的全部过程,包括成型零部件、推出机构、流道等一些设计。在写论文期间,经过了一段时间对资料进行收集。充分的考虑了模具的各种结构,并和指导老师进行讨论,完成了对论文中要写的模具结构的选择。论文当中许多部分是我结合俩年所学的各方面的理论知识完成的,包括机械制图、机械基础、塑料成型模具设计模具材料等。 【关键词】:注塑模具,模具设计,浇口,注射机 II

目录 引言 (1) 一、塑料模具的发展史及发展趋势 (1) (一)模具工业的概况 (1) (二)设计的任务和它的要求 (2) 二、塑件的分析 (2) (一)塑件的特性 (2) (二)选择塑件材料及介绍 (2) (三)塑件的形状及其尺寸 (3) 三、分型面的选择及型腔的确定 (4) (一)分型面的选择原则 (4) (二)分型面的设计 (4) 图2.1 分型面 (4) (三)型腔数目的决定及排布 (4) 四、浇注系统的设计 (5) (一)注射模具浇注系统的组成及其设计原则 (5) (二)设计主流道 (5) (三)注射模具分流道的设计 (7) (四)浇口的设计 (7) 图2.6 (8) (五)冷料穴和钩料脱模装置 (8) 五、温度调节系统设计 (8) (一)塑料注射模具的温度调节系统的重要性 (8) (二)模具冷却系统的设计原则 (8) (三)模具的冷却系统设计 (8) 六、模具成型零件和模体的设计 (9) (一)模具型腔的结构设计 (9) (二)注射模具型芯的结构设计 (9) (三)注射模具成型零件的尺寸确定 (9) (四)成型零件的强度、刚度计算 (10) 七、顶出机构的设计 (12) (一)注射模具的顶出机构 (12) (二)设计原则 (12)

手机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论文(doc 33页)

手机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设计毕业论文(doc 33页)

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 题目―手机充电器外壳注塑模设计― 教学点重庆科创职业学院 专业机械模具BK311101 年级2011级 姓名彭军 指导教师王新

四川理工学院成人教育学院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

设计(论文) 要求 (1)充电器外壳工艺性分析。 (2)注塑模具的结构设计,零件的体积和质量分析。 (3)注塑机的选择及参数校核。 (4)模具的工作原理及调试。 参考资料 (1) 骆志斌主编.模具工实用技术手册.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 (2) 陈锡栋,周小玉主编.实用模具技术手册.机械工业出版社。 (3) 张国强.注塑模设计与生产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 (4) 张维和.注塑模具设计实用教程[.化学工业出版社。

摘要 充电器外壳注塑模设计 摘要 本文主要介绍的是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的设计方法。首先分析了充电器 外壳制件的工艺特点,包括材料性能、成型特性与条件、结构工艺性等,并 选择了成型设备。接着介绍了充电器外壳注塑模的分型面的选择、型腔数目 的确定及布置,重点介绍了浇注系统、成型零件、合模导向机构、脱模机构、 定距分型机构以及冷却系统的设计。然后选择标准模架和模具材料,并对注 射机的工艺参数进行相关校核。最后对模具的工作原理进行阐述,以及在安 装调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并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 本文论述的充电器外壳注塑模具采用三板式结构,即浇注系统凝料和制件在不同的分型面脱出,采用一模四腔的型腔布置,最后利用推板将制件推出。 关键词:充电器外壳;注塑模;三板模;浇注系统;脱模机构;定距分型机构。

手机壳模型及其模具设计

手机外壳注射模具设计 摘要 模具制造技术迅速发展,已成为现代制造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模具的CAD/CAM技术,模具的激光快速成型技术,模具的精密成形技术,模具的超精密加工技术。本设计介绍了手机外壳注射模具的设计与制造方法。该注射模采用了1模2腔的结构。 关键词:塑料注射模具设计 Handset outer covering injection mold design Abstract The die making technology rapidly expand, has become the modern technique of manufacture the important component. If mold's CAD/CAM technology, mold's laser fast formation technology, mold's precise form technology, mold's ultra precision sizing technology. This design introduced the Handset outer covering injected mold's design and the manufacture method. This injection mold has used 1 mold 2cavity structures. Key word: Plastic injection mold design 二塑件的工艺分析 2.1 分析塑件使用材料的种类及工艺特征 该塑件材料选用AB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 用途:汽车配件(仪表板、工具舱门、车轮盖、反光镜盒等),收音机壳,电话手柄、大强度工具(吸尘器,头发烘干机,搅拌器,割草机等),打字机键盘,娱乐用车辆如高尔夫球手推车以及喷气式雪橇车等。 比重:1.05克/立方厘米

手机后盖注塑模具设计

前言 随着现代工业技术的迅速发展,对零件的材料提出愈来愈苛刻的要求,一种材料不但要求某一种技术性能好,而且要求它同时具备多种优良的技术性能,以满足多种技术需要。 塑料作为现代工业中较为常见的材料之一,在性能上具有质量轻、强度好、耐腐蚀、绝缘性好、易着色等特点,其制品可加工成任意形状,且具有生产效率高、价格低廉等优点,所以应用日益广泛,在汽车、仪表、化工等工业中,塑料已经成为金属零件的良好代用材料。与相同重量的金属零件比,塑料件能耗小,且成型加工方法简单,易组织规模生产,只需一台自动化注射机,配上合适模具,就能进行大批量生产。 塑料模具是利用其形状去成型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塑料制品的工具,它对塑料零件的制造质量和成本起着决定性影响。在生产过程中,对塑料模具的要求是能生产出在尺寸精度、外观、物理性能等各方面均能满足使用要求的优质制品。从模具使用的角度要求高效率、自动化、操作简单;而从模具制造角度要求结构合理,制造容易,成本低廉。 现代塑料制品的生产中,合理的加工工艺、高效的设备、先进的模具是必不可少的三个重要因素,尤其是塑料模具对实现塑料加工工艺要求、塑料制品使用要求和造型设计起着重要的作用。高效的自动化设备只有配上相适应的模具才能发挥作用,随着塑料制品的品种和产品需求量的增大,对塑料模具也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促使塑料模具不断向前发展。目前,模具的设计已由经验设计向理论设计的方向发展,采用高效率、自动化的模具结构以适应大量生产的需要,采用高精度模具的加工技术以减少钳工等手工操作工作量。为减少加工后的修整,以“一次试模成功”为标准,模具测量向高精度、自动化方向发展。同时,在模具行业开展CAD/CAM的研究和应用,采用CAD/CAM技术能够减少试模、调整及修整工时、提高可靠性、简化设计与制图、缩短设计制造时间,从而使估价及成本合理化。显然,今后的模具制造将以计算机信息处理和数控机床加工为中心。 注塑成型是塑料工业中最普遍采用的方法。该方法适用于全部热塑性塑料和部分热固性塑料,注塑成型加工产量高,适用于多种原料,能够成批、连续到生产,并且具有固定的尺寸,可以实现自动化、高速化,因此具有极高的经济效益。 注塑模具作为注塑成型加工的主要工具之一,在质量、精度、制造周期以及注塑成型过程中的生产效率等方面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产品的质量、产量、成本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同时也决定着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根本利益。模具制造业存在成本高、

ProE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流程

【转】 Pro/E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流 程 转载自:莫伟龙转载于:2010-11-06 16:12 | 分类:个人日记阅读:(5) 评论:(0) 在手机外壳的注射模具设计中,经过认真调研和方案论证,确定了具体设计方案,在产品造型上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深入钻研每个重要环节,对产品的可行性和工艺进行了详细分析。采用Pro/E+EMX建立模型并进行模型的受力分析,模拟模型在现实情况下的使用情况,并得出模型检验结果,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出色的完成了整个注塑模设计的全过程,具备了设计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和能力。 一.调研报告 1.手机壳的造型结构发展状况 移动电话的普及速度大大超越了专家的预测与想象。它已从最初的模拟系统发展到目前的数字系统。在此期间,移动电话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体积越来越小,造型越来越美观,充分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结合。除了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外,移动电话还要考虑美观和舒适,在设计上必须充分考虑使用对象、使用场合、功能要求、人机工效学等因素。 2.材料确定 PC/ABS合金在汽车、机械、家电、计算机、通讯器材、办公设备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用,如移动电话的机壳、手提式电脑的外壳、以及汽车仪表盘〔板)等。资料显示:PC/ABS 已广泛应用于制造手机外壳。 3.薄壳制品与模具设计 薄壳制品成型时模具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成型薄壳制品时需要特别设计的薄壳件专用模具。与常规制品的标准化模具相比,薄壳制品模具从模具结构、浇注系统、冷却系统、排气系统、脱模系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成本也增加了30%---40% 4.塑件选择 据调查,东亚尤其是中国的用户对于翻盖手机却相当青睐,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全部手机中,翻盖手机的数量超过了一半。国产手机厂商了解本土消费者的心理,摒弃欧美崇尚的直板机而主推折叠机,开发出符合东方人审美趣味的机型,款式漂亮,内容丰富,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针对以上情况,选用翻盖式手机壳注塑模设计。 二、产品工艺分析 1.产品造型设计 塑件的选择:女性翻盖手机 本人负责的部分是翻盖部分,翻盖部分的特点是上盖采用复杂曲面设计,上下盖的分型面都比较复杂,而且下盖需要侧向抽芯。见图1:

手机后壳的注塑模具设计

手机后壳的注塑模具设计 费 飞 (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 无锡 214028) 摘 要:以手机后壳注塑模具设计为例,介绍了注塑模具的设计方法和流程。首先根据塑件材料及工艺特性用M O LDF LOW 软件对零件进行模流分析,然后选择注塑机并确定型腔数目,接着确定成形方案:总体结构设计、分型面设计、浇注系统设计、脱模机构设计、冷却系统设计等。最后进行注塑机工艺参数校核,包括注射量、锁模力、注射压力、模具厚度和注射机闭合高度等方面。该设计方法对其它不同结构产品的注塑模具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结构;模流分析;模具 中图分类号:T N929.5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047(2006)04-0076-06 Design of injection mould for mobile phone battery cover Fei Fei (Wuxi Higher Mechanical and Electronical and Professional and Techenical School Wuxi 214028 Jiangsu ) Abstract :Chosen the m obile phone battery cover ,paper introduced the method of the injection m ould design.Firstly ,based the usage material categ ory and the craft characteristic ,an analysis is carried out by s oftware of M O LDF LOW.Secondly ,select the right injection ma 2chine and fix the number of cavity.Then ,make the shape scheme ,this is contained total structure design ,dividing a design for face ,sprinkling to note the system design ,take off design and cool system design.Finally ,check the parameters of design ,including the injec 2tion quantity ,locking the m old dint ,injection pressure ,the m olding tool thickness and the machine closing height etc.The method this the 2sis introduced can be used to other structure product. K ey w ords :S tructure ;M old flow analysis ;M ould 1引言 目前世界上塑料的体积产量已经赶上和超过了钢铁,成为当前人类使用的第一大类材料。我国的塑料工业正在飞速发展,塑料制品的应用已经深入到国民经济的各个部门,塑料制品与模具设计是塑料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塑料工业中不可缺少的环节。塑料成型模具是成型塑料制品的工具。本文以手机后壳为例,介绍了注塑模具设计流程,该流程包括工艺分析,选择注塑机,确定成型方案,最后对该注塑机进行必要的工艺参数校核。下面就对该实例进行详细论述。 2工艺分析 2.1塑件使用材料及工艺特性分析 本例使用材料为透明的pc 和bbs 按一定比例混合使之达到要求的一种材料,属于热塑性塑料,成型性能较好(收缩率为0.5%~0.7%),流动性好,比热容较低,在料筒中塑化效率高,成型周期短,精度等级高,耐冲击,可以进行UV 处理,有很高的着色性。 2.2结构工艺性分析 精度要求高,尺寸不大,外形对称,一个侧抽芯。 ? 67?第8卷第4期2006年12月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ournal of Huanggang P olytechnic V ol.8N o.4 Dec.2006 收稿日期:2006-11-05 作者简介:费 飞,男,无锡机电高等职业技术学校讲师。

智能手机后盖成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

毕业设计 题目智能手机后盖的成型工艺及其模具设计 学生姓名XXX 专业班级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学号XXXXXXXXXXX 院(部)XXXXXXXXXXX 指导教师(职称)XXXXXXXXX 完成时间2016 年6 月8日

目录 摘要 .......................................................................... III ABSTRACT ....................................................................... V 1绪论1 1.1国外模具发展现状1 1.2 我国模具发展的现状及发展趋势1 1.3 模具发展的主流方向2 2制品的成型工艺3 2.1智能手机后盖的选题背景3 2.2手机后盖结构4 2.3 塑料原材料5 2.3.1塑件材料的选择5 2.3.2塑件材料性能分析5 3 模具设计5 3.1 选定型腔数量和排列方式5 3.2分型面的确立7 3.2.1分型面的选取原则7 3.2.2模仁尺寸的确定8 3.3选取模架9 3.4 浇注系统11 3.4.1主流道的设计11 3.4.2 冷料井和拉料杆的设计13

3.4.3分流道浇口的设计14 3.4.4浇口的设计15 3.5 顶出系统16 3.5.1 复位的设计17 3.6 侧向分型及抽芯机构的设计17 3.7 冷却系统19 3.7.1冷却管道的影响19 3.7.2冷却系统20 3.7.3冷却道开设原则20 3.7.4冷却水道的结构21 4 模具的装配22 4.1 组件型腔型芯和动模板的装配22 4.2 推杆的装配要求23 4.3 模具总装配程序23 4.4 该模具的装配要求24 5 Moldflow成型工艺分析25 5.1模流分析概述25 5.2对塑件进行网格划分26 5.3 成型窗口分析27 5.4 充填分析27 6 结束语29 致谢30

手机壳模具设计研究

手机壳模具设计研究

摘要 随着制造业和计算机软硬件的发展,模具已经得到了快速发展和广泛的应用,因此对各种塑料制品的模具设计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详细论述了热塑性材料成型塑件时所用的整套注塑模具的设计过程,包括塑件的成型工艺,分塑面的选择论证,浇注系统的设计、成型零件的尺寸计算、镶块的固定方式、脱模结构、推出机构、冷却系统以及排气系统等的设计。论证了成型塑件的方式为注塑成型,采用浇注系统推杆推出的方式推出制件的好处,以及整套模具采用标准模架A1形式的好处。 关键词:手机外壳;注塑模;模具结构 目录

摘要................................................. I I 第1章绪论.. (1) 第2章塑件成形工艺性分析 (2) 2.1 设计任务 (2) 2.2塑件的工艺性分析 (2) 2.4塑料的成型特性分析及影响因素 (6) 第3章型腔数目的确定以及型腔型芯尺寸的确定 (7) 3.1影响模具型腔数目的因素 (7) 3.2手机外壳注塑体积计算 (8) 3.3 型腔、型芯工作部位尺寸的确定 (9) 3.4 塑料模成型零部件的设计 (10) 第4章浇注系统的设计 (12) 4.1确定浇住系统的原则 (12) 4.2主浇道的设计 (13) 4.3分浇道的设计 (13) 4.4主浇道和分浇道的几何形状 (14) 4.5 浇口的设计 (14) 4.5.1浇口形式及位置 (15) 4.5.2 浇口的形式的确定和位置选择 (16) 4.5.3浇口直径计算 (17) 4.6 排溢系统设计 (17) 第5章注射机的选择和校核 (18) 5.1 注射机的分类 (18) 5.2 初选注射机 (19)

课程设计 手机壳注塑模具设计

主要阐述手机壳的注塑模设计,提供了使用 PRO/E软件进行整个注塑模设计 的流程,以及塑件的CAE分析。 手机壳、塑料、注塑模、PRO/E模具设计 该同学在手机外壳的注射模具设计中,经过认真调研和方案论证,确定了具体设计方案, 在产品造型上有较强的创新意识,深入钻研每个重要环节,对产品的可行性和工艺进行了详细分析。采 用Pro/E+EMX建立模型并进行模型的受力分析,模拟模型在现实情况下的使用情况,并得出模型检验 结果,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出色的完成了整个注塑模设计的全过程,具备了设计人员应有的基本素质 和能力。 一.调研报告 1.手机壳的造型结构发展状况 移动电话的普及速度大大超越了专家的预测与想象。它已从最初的模拟系统发展到目前 的数字系统。在此期间,移动电话的功能越来越丰富,体积越来越小,造型越来越美观,充 分体现了技术与艺术结合。除了最基本的实用功能外,移动电话还要考虑美观和舒适,在设 计上必须充分考虑使用对象、使用场合、功能要求、人机工效学等因素。2.材料确定 PC/ABS合金在汽车、机械、家电、计算机、通讯器材、办公设备等方面获得了广泛应

用,如移动电话的机壳、手提式电脑的外壳、以及汽车仪表盘〔板)等。资料显示:PC/ABS 已广泛应用于制造手机外壳。 3.薄壳制品与模具设计 薄壳制品成型时模具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成型薄壳制品时需要特别设计的薄壳件专 用模具。与常规制品的标准化模具相比,薄壳制品模具从模具结构、浇注系统、冷却系统、 排气系统、脱模系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成本也增加了30%---40% 4.塑件选择 据调查,东亚尤其是中国的用户对于翻盖手机却相当青睐,在中国市场销售的全部手机 中,翻盖手机的数量超过了一半。国产手机厂商了解本土消费者的心理,摒弃欧美崇尚的直 板机而主推折叠机,开发出符合东方人审美趣味的机型,款式漂亮,内容丰富,得到了广大 消费者的喜爱。针对以上情况,选用翻盖式手机壳注塑模设计。 二、产品工艺分析 1 .产品造型设计 塑件的选择:女性翻盖手机 本人负责的部分是翻盖部分,翻盖部分的特点是上盖采用复杂曲面设计,上下盖的分型 面都比较复杂,而且下盖需要侧向抽芯。见图1: a)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