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落实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实施方案

贯彻落实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实施方案
贯彻落实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实施方案

贯彻落实新版中小学生守则实施方案

贯彻落实新版《中小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中学小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下称《守则》和《规范》是对全体学生日常行为表现的基本要求,是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的有力抓手,是学校加强和改进学生日常管理和教育工作的重要依据。为进一步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规范学生言行,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促进良好班风、校风的建设,使学生的各种不良行为习惯得到根本性的转变,使学校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管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根据学校工作安排,经研究决定开展“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活动。

二、教育目标

经过学习贯彻落实《守则》和《规范》,让学生熟知《守则》和《规范》内容,深刻理解《守则》和《规范》内涵。使学生初步形成遵守社会公德和文明行为习惯; 初步养成热爱学校、努力学习、艰苦朴素、孝敬父母、关心集体、爱护公物、文明守纪、诚实守信、爱护环境的良好品德; 培养自理、自强、团结协作、辨别美丑的能力; 初步具有正直、坚强、热情向上的心理品质,最终达到“知”“行”合一,培养学生在校是个好学生,在家是个好孩子,在家是个好公民。

三、主要内容:

1.规范集会和升旗仪式。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要求规范集会和升旗仪式的程序,做到集队快、静、齐,进退场有序,队列整齐,态度认真,动作规范。全体老师、同学在升国旗过程中应肃立、行注目礼,始终保持肃静。

2.强化课间操管理。课间操活动要求:集合站队快静齐、不与同伴来嬉戏,

做操动作到位。

3.加强校园规范教育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校风正,校纪严,讲文明,讲礼貌,讲团结,讲卫生”的良好氛围。重点抓好“六一”、“六无”。“六一”即:一件公物不损、一次外卖不叫、一片垃圾不扔、一句谎话不说、一次烟酒不沾、一次打骂不做。“六无”即:身边无废纸、。周围无痰迹、桌面无刻画、校校服无涂写、墙上无脚印、出言无脏话。

4.开展校园语言教育在校园内必须尽量使用普通话、文明礼貌用语,避免说脏话。

5.开展勤俭节约教育。不互相攀比,不浪费粮食,不乱倒剩饭剩菜,不乱花零用钱。

四、具体要求

( 一) 卫生习惯养成教育。

1.包干区和教室每天要清扫干净。

2.保持桌椅的干净整洁。

3.不在墙壁上乱贴、乱写、乱画。

4.爱护环境,不在校园及公共场所乱扔乱抛果皮、纸屑、垃圾。

5.不买路边无证摊点的食品,不叫外卖。

( 二) 文明礼仪养成教育。

1.升旗、集会严肃认真,做到快静齐。热爱同学,热爱班级,热爱学校。

2.见到老师、来宾主动问好。自觉使用“请、谢谢、您好、再见、对不起”等礼貌用语。

3.在接受别人的帮助时,要微笑着向别人致谢。

4.不打架、不骂人,不吸烟,公共场所不喧哗。课间不追逐打闹。

5.不给同学起绰号,不歧视身体残疾的同学。当同学答错问题时不起哄、不嘲笑。

6.集合出入按指定路线先后顺序,不插队,不推碰,不争先恐后,上下楼梯轻声靠右,做操时动作要准确,观看比赛文明喝彩。

7.进入教师办公室要喊“报告”。

( 三) 安全习惯养成教育。

安全是一切活动的前提,切实增强安全意识,时刻牢记“安全第一”的思想是顺利开展各项活动的保障。

1.遵守交通规则,不跨隔离栏,不闯红灯,不乘坐不符合要求的电动车。

2.没老师或亲人的带领,不到池塘、河流和海边游泳、洗澡和玩耍。

3.不进入工地范围。

4.未经家长同意,不能私自外出、外宿。

( 四) 学习习惯养成教育。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成绩的前提与保证,是学生文明素养的体现。

1.课前要预习,课前准备好学习用品,静待老师上课。

2.上课坐姿端正,专心听讲,不伏台,不玩手机。积极回答,抓重点,积极思考。

3.按时完成作业,不抄作业。学会先复习后完成作业,先审题再解答的习惯。

4.考试答题要细心、准确、书写规范。

( 五) 勤俭节约习惯养成教育。

近日,教育部下发《关于在中小学幼儿园广泛深入开展节约教育的意见》,在学生中大力倡导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在金钱至上、盲目攀比、追求享乐等不良社会风气的侵蚀下,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节俭教育。

1.要教育学生珍惜自己和别人的劳动成果,对家里、她人、国家、集体的财物都要爱护。

2.从早餐开始,抓好用餐教育。节约每一粒米,吃饭时不乱倒饭菜。

3.节约用水用电。出操、午休、室外课、课外活动等时间里,教室内应及时关灯; 节约每一滴水,洗手后要关紧水龙头,洗衣水、淋浴水可用来冲厕所等。

4.爱护公物。爱护桌椅、门窗、教学仪器和体育设备等。不互相攀比。要求学生在打扮上不要过分,不要追求新奇时髦,更不要互相攀比; 不乱花钱,不随便向家长要钱; 平时不挑食; 不经常买零食吃,能节约的钱一定要节约等等。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五、实施步骤:

( 一)第一阶段 9月 1日——9月10 日,部署安排,宣传动员,形成共识。

1.以班级为单位宣传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的重要性。

2.各班制订活动方案。

3.各班配合学雷锋出一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专刊专栏。

( 二) 第二阶段:3 月月 11 日日——6 月月 20 日,联系实际,对照检查,落实教育。

1.组织学生学习《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贯彻落实《规范》自尊自爱,注重仪表:各班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主题班会、墙报、仪容仪表、手机使用等,对照主题要求检查。

2.在广播站适时播读《守则》、《规范》。

3.以守《守则》、《规范》为主题进行一次国旗下讲话。

4.贯彻落实《规范》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召开主题班会、出版墙报、自查等。

5.贯彻落实《规范》遵规守纪,勤奋学习:各班召开主题班会、出版一期板报。对照主题自查自纠。

6.非毕业班进行以“诚实守信,礼貌待人”和“勤劳俭朴,孝敬父母”为主题的演讲比赛。

7.贯彻落实《规范》勤劳俭朴,孝敬父母:各班召开一次主题班会。

8.贯彻落实《规范》严于律己,遵守公德 : 结合暑假举行法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制报告会。

9.组织非毕业班学生开展《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荐知识竞赛。每年级组推荐 4 名学生参加全校《守则》、《规范》知识竞赛赛( 三)第三阶段:9月20日—10月2 日,总结,表彰,提高。

1.评选各类获奖学生由学校进行表彰奖励。

2.对学生文明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成效显著的班级、班主任进行加分奖励。

3.宣传文明学生和先进班级的事迹,树立典型,表彰先进,促进后进。

六、主要措施

1.高度重视《守则》和《规范》的贯彻落实。采取多种形式组织深入学习贯彻《中守则》和《规范》。加强对贯彻落实《守则》和《规范》的检查、指导、评价,及时总结经验。

2.努力营造贯彻落实《守则》和《规范》的教育氛围。各班要经过班会、视

频、板报、专栏,加强对《守则》和《规范》的宣传。

3.各年级、班级要经过开展多种教育活动贯彻落实《守则》和《规范》。如利用班会开展落实《守则》和《规范》的知识竞赛、演讲、讨论会、故事会、设置情景、风采展示、行为训练、情感体验、劳动及社会实践等形式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守则》和《规范》。

4.各年级各班要积极探索落实《守则》和《规范》的基本途径和方法,遵循中学生生理、心理发展规律及品德形成规律,构建落实《守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则》和《规范》的“体验教育”模式 ( 体验包括情感体验、情境体验、实践体验、心理体验、文字体验) 。增加道德体验,淡化德育痕迹,避免生硬布置和灌输。

5.落实《守则》和《规范》做到与各种教育活动紧密结合,与学校中心工作紧密结合,与家庭、社会结合,形成教育合力。

6.成立校风校纪督察小组。抽调非毕业班副班长、支部副书记组建校风校纪督察小组,每天督促检查学生的言行。课间时间由组长牵头召集在升旗台集合后分在校园内巡视,一天不少于两次。重点纠正和记录随手乱扔果皮纸屑的、抽烟的、粗话脏话不文明的行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