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2+2+3”专项练 第47题(选做题)专练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2+2+3”专项练 第47题(选做题)专练
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2+2+3”专项练 第47题(选做题)专练

第47题(选做题)专练

1.(2019云南昆明三模,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耶律楚材(1190—1244),契丹族,著名政治家。耶律楚材秉承家族传统,“博览群书,旁通天文、律历、地理、术数及释老、医卜之说,下笔为文,若宿构者”。他辅弼成吉思汗父子期间,在政治上设立州郡长官,实行军民分治,使军政相互牵制,防止独断专行;经济上反对改汉地为牧场,保护农业,禁止掠民为驱,实行编户制度,建立赋税制度,设置十路征收课税所;文化上尊孔重教,整理儒家经典,开科取士以网罗人才。蒙古人南下杀戮残酷,他说以军国厉害,表陈大义,请止杀戮,保护了中原人口。后失去乃马真皇后的宠信,直至病死。后有人诬他在相位久,“天下贡赋,半入其家”。麻里札前去查验仅得阮琴十余、古今字画、金石、遗文千卷。元代至顺元年追封其为广宁王,谥文正。

——摘自许嘉璐主编《全国中学教学百科全书》(1)根据材料,指出耶律楚材作为著名政治家所具有的素质。(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耶律楚材施政的历史意义。(7分)

2.(2019安徽黄山二模,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范旭东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东渡日本留学,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后,他毅然回国,准备一展“工业救国”的宏图大志。1914年12月,久大精盐厂生产的海王星牌精盐终于问世,掀开了中国制盐技术史上新的一页。1926年6月,洁白、干燥、无杂质的“红三角”牌纯碱下线了。1926年8月,美国在费城举办万国博览会,红三角纯碱参加了展览,荣获金质奖。1937年2月,卸甲甸的永利硫酸铵厂生产出第一批硫酸铵,从此揭开了中国化肥工业崭新的一页。抗战期间,他在大后方先后创办了久大川厂和永利川厂,推进了大西南建设,支援了抗战。因在抗战中过度操劳,范旭东于1945年10月4日抗战胜利之际与世长辞,毛泽东为他题写了“工业先导,功在中华”的挽联。

——摘编自焦建全《中国化工先导范旭东》(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范旭东“工业救国”的历史条件。(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范旭东“工业救国”的历史作用。(9分)

3.(2019广东深圳一模,47)[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罗伯特·舒曼(1886—1963),法国政治家。舒曼年轻时曾就读于波恩、慕尼黑和柏林,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参加了德军,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加入法国国籍。舒曼对法德之间的历史宿怨有亲身体

会,渴望能够彻底结束法德之间的敌对状态。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大部分西欧人仍把德国看成一种

威胁,而非合作伙伴。但随着柏林封锁、马歇尔计划、北约组织成立等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时任法

国外长的舒曼意识到,法国必须调整对德路线。为此,舒曼在1950年5月宣布实施一场外交革命——“舒曼计划”。他说:“法国政府建议把法德两国全部的煤钢生产置于一个共同的高级机构管理之下,将其纳入一个其他欧洲国家都可以参加的组织之中。”德国人最先认可了这一计划,接着是

意大利、比利时、荷兰、卢森堡。1951年,六国订约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年舒曼又推动建立了“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舒曼计划”的实施为欧洲经济一体化开

辟了新的途径,他也被誉为“欧盟之父”。

——摘编自李世安等《欧洲一体化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舒曼能够促进法德和解的有利因素。(8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舒曼计划”的实施如何为欧洲一体化开辟了新途径。(7分)

答案与解析

第47题(选做题)专练

1.参考答案(1)素质:博览群书,知识渊博;认清形势,顺应民族交融的趋势;反对杀戮,具有民本思想;为政清廉。

(2)意义:稳定政治,巩固统治,扩大统治基础;保护中原地区的农业文明,增加政府财政收入;提高了儒学地位;为后世国家治理提供借鉴。(任意3点)

2.参考答案(1)条件:范旭东强烈的忧患意识和救国愿望;国内革命形势的发展和“实业救国”思潮的感染;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国民族工业迎来“短暂春天”;国民政府开展“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任答3点即可)

(2)作用:突破了外国的技术垄断,为近代中国化学工业奠定了基础;一定程度抵制了西方国家的经济侵略;在国际上为中国赢得了声誉;为抗战时期大西南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有力地支援了抗战;为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并造福于后世。

3.参考答案(1)有利因素:两次世界大战的经验教训;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欧洲丧失了中心地位;舒曼特殊的个人经历;欧洲联合自强的思想流行。

高考解题心得体会经典

2014年高考数学解题方法与技巧总结 ——王永富 一、集合:命题老师婉约派出生出题很含蓄,要求:会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根式不等式、含绝对值的不等式、指数不等式、对数不等式;集合中元素的构成........ 【我的记录空间】: 二、复数:复数的完美形式:Z=a+bi(a,b R)。若为纯虚数;若为实数。见到复数Z满足的等式通通化为完美形式Z=a+bi 。在复平面内一复数Z的坐标为(-1,2)则该复数Z= -1+ 2i ,反之也要会........此时, 强调一定要“灵活”不要固步自封.....如:复数z在复平面内对应的坐标为(-1,2)则z= -1+2i 等等。【我的记录空间】: 三、数列:熟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相关公式方能解题得心应手;在等差数列中若2+8=3+7则 而在等比数列中则是:。求通项公式的方法:累差叠加法,累乘法,配平求参数辅助数列法,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一个常数;两边同时除以2n+1 或3n+1化为等差数列等等需看题而定;求和的一般方法:错位相减法,列项相消法,分组求和法,倒序相加.......这些你会了吗? 【我的记录空间】: 四、二项式定理:(1)若题目中出现各项系数和立马令x=1;(2)若出现所有二项式系数和为M就是:2n =M; (3)假若叫你求二项式系数的最大值就是:(,r是正整数)那么那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最大就是第r+1项。(4)若出现2个括号相乘时有时候需要把其中一个括号展开或者2个括号都要展开,眼睛放雪亮一些考生们!!!例如:()();()();(5)当问题中精确到某一项或某一项的系数时一定用通项展开式:(6)当看到缺项时比如说: 就令x=1和x=—1 【我的记录空间】: 五、程序框图:什么叫程序?你得清楚吧,那就是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有上一步才有下一步。记住只要你足够的细心5分你拿定了!若考程序语句的话考生们必须要知道那些单词的意思比如DO..........LOOP UNTIL 或者WHILE..........WEND 你知道了吗?? 提醒:当菱形里面条件中数据较大时一般是找周期或是找规律。 【我的记录空间】: 六、三视图:下来掌握简单几何体的三视图比如球、圆柱、三棱柱、三棱锥.........我相信你们都能记得了!!三视图的题目需要沉着、冷静在大脑中把该几何体呈现出来,有必要的话在草稿纸上大概画一下然后把相关的数据代入对应的公式里面化简、计算。 提醒:三视图的规则:长对正,高平齐,宽相等【我的记录空间】: 七、线性规划:(1)若不等式组只有3个不等式组成,比如: 直接把不等号改为等号联立方程组求出3个交点坐标然后代入目标函数中;特别提醒:若不等式组中含有4个或4个以上的不等式不能联立方程组;而不等式组中含参数或者是目标函数中含有参数的一些题目也不能联立方程组,例如: 一般的解题思路是“画出可行域”然后求出交点坐标(什么是参数?就是除了x, y, z 之外的字母如a t k n ........ )注意:题不在于多而在于精自己找题目来训练然后总结做题的技巧和方法!若问题中出现: 【我的记录空间】: 八、比较大小:如:“对数间比较大小”“指数间比较大小”“对数、指数混合比较大小”“对数、指数、幂函数混合比较大小”此种题型应做到不慌不忙,先观察.........先比较其中两个排除2个选项;再与第三者比较。可能用到的方法有:化成同底数,同指数,同根式,同系数,同分母.........可能会用到换底公式 【我的记录空间】: 九、平面解析几何的问题(直线、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一定要图,不画你这辈子就完了,然后把题目和图形结合起来分析、写步骤、最终解答出来......... 注意:涉及到直线、圆、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相关知识和结论你记得了吗??? 【我的记录空间】: 十、空间中直线与直线、直线与面、面与面的位置关系问题:只要画一个正方体或是一个长方体就搞定,记住正方体的功能很强大..... 【我的记录空间】: 十一、平面向量:先看题目所给的图形是否规则。若规则优先考虑建立坐标系的方法,若不规则可考虑向量的减法()向量的加法(); 见到向量的长度或模闭上眼睛平方一下可能就看到了希望如( ). 【我的记录空间】: 十二、三角函数:公式虽多但记住我教你们记忆的方法,把公式熟记,相信自己是高智商之人,我们不是傻子!!!提醒:强调“灵活”如1= ,(sina + cosa)2=1+2sinacosa 等等;尤其是:

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

高中历史主观题答题技巧 一、基本结构 根据近高考题的分析,一般由材料和问题组成 1、材料:涉及历史知识或热点知识的文字材料或图表材料 2、问题:主要有八大类 (1)概括归纳、说明类的试题 (2)背景、条件、原因类的试题 (3)影响、意义类的试题 (4)启示、认识类的试题 (5)特点、特征类的试题 (6)分析、比较类的试题 (7)开放性设问、小论文类的试题 (8)评析、评价类的试题 二、解题技巧 解题过程应把握好五个环节:读(审题)、找(相关信息)、接(嫁接)、转(转换)、答(组答案) 1、读(审题):审题是解题的前提或解题的基础,审题一旦出错,则整个解题都毫无意义。审题分两步: 第一步是读材料,建议带着问题去读,读材料包括“引言、正文、出处”(引言包括题头、属于政治、经济、文化等哪一类;正文包括表格的标头、图片内的清晰字迹;括号内的注解;明确材料涉及的五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关键词等限定词,同时最好对材料能分出段落大意;出处包括文章的出处;出现的年代时间;涉及的事件人物) 第二步是审问题,审问题要注意三个方面:首先要审中心词,即答什么(要将试题设置的比较复杂的设问,转化为自己能够理解的简洁明了的而且符合试题要求的设问;是答原因还是影响意义等将试题“对号入座”);其次要审限定词,主要指根据材料、依据所学知识还有时空等限定词;问题内部的关系:并列、递进、因果,后一问是前一问的答题依据。再次要审分值,正如量体裁衣,我们答题也要根据分值写要点。文综历史科一般一个要点2--4分 【特别提示】 “根据材料回答”:概括归纳材料; “根据所学知识”:教材(这种设问大多表明材料只是抛砖引玉,真正的答案还得求助课本知识。先根据设问的指向,联系相应模块、单元或专题的历史知识,根据设问要求(特别是内容词和限制词),选择相应层次的历史知识)。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教材;

面对高考之后感想体会_2020经历高考后感受5篇

面对高考之后感想体会_2020经历高考后感受5篇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面对高考之后感想体会_2020经历高考后的感悟.欢迎阅读!面对高考之后感想体会【1】“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一年年的高考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功成名就的学子,正所谓“十年窗下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但同时也带给了无数学子两行清泪,所谓“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学子泪。”高考结束后,总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又有多少人掉下了桥。泪水和汗水并存,十数年的奋斗付之一炬。有人不甘心,打算从头再来,但是韶华易逝,又有多少个明年经得起蹉跎?总不能吊死在这棵弯脖树上吧,一年的等待,带来的仍是一个未知数,值得吗?因此我们学会了隐忍,学会了沉默,学会了打掉牙往肚里咽,也学会了虚伪,学会了附势,学会了随波逐流,放弃了一些我们当初所谓的原则,因为那里有我们的“终极目标”。不敢轻易去描绘未来,那些未知的以后不再是一种完美的向往,而是似漩涡般深不见底的恐惧。其实,高考但是是一种手段,而非目的,高考没有成功并不是对你人生失败的宣判,哦不,也许“成功”这个词根本就不适合用于高考,而高考考得好也并不意味着你会从此鹏程万里,青云直上,一辈子衣食无忧。不要让高考成为自己的一种阻碍,正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人生的失败是不敢于去应对,岂能尽如人意,但求无愧我心则可。高考不是绊脚石,而是你一路向前、披荆斩棘的垫脚石,不要把它看成是一种负担。放松心态,勇于应对,高考是道坎,但它绝不可能不可逾越,相信自己有这个实力,只要自己努力过,奋斗过,那么胜固欣然,败也该从容。相信自己,以一种无畏的态度去应对一切,就没有什么坎我们会过不去。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过隙,忽然而已,不要再为自己的懦弱与懒惰费神去寻找逃脱的借口,也不要再为自己的挫折和艰难而产生毫无好处的怨言,有些事情你改变不了,正如你不能决定你降临在这个世上一样,既来之则安之,高考是山,我们就要做移山的愚公,高考是海,我们就要做填海的精卫,应对高考,我们要大声的说,清华北大,宁有种乎?堪堪十二载,十二载的寒窗苦读,这十二个年头我们不能白过,寒来暑往,我们低着头来回穿梭于校园和家之间,无暇顾及那静谧的夜色,又何尝见到我们放弃,纵使不值得,已经付出了这么多,有何在于最后的这几步路。楼兰就在前方等着我们去挥戈横扫,去驰骋笑傲。不管你愿不愿意,以何种目的,既然选取了这条路,便该要风雨兼程的走下去。十二年中,从一季初走到一季末,我们失去的太多,但是我们本就明白,想要有得就必然有失,此刻该是我们收获的季节了。生如夏花般绚烂,死也要如秋叶般静美。为了梦想努力的去拼,我们得到的未来不会是一片空白,即便是遍体鳞伤。六月的骄阳烤不化我们铁打的心,鼓起勇气向前,一切都挡不住我们前进的脚步。时光的深层,命运的迷途,需要我们自己去亲手涂抹,稚嫩的花朵在严霜的打击后会更加灿烂。仲夏,让我们携手并进,吾愿直捣黄龙,与诸君痛饮耳。面对高考之后感想体会【2】延期一个月后,2020年高考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全国1000多万名考生,怀抱对未来的憧憬,肩负着各方的期待,走进考场,追寻梦想。这届高考无疑是特殊的。这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一次高考,是考试招生制度改革进入攻坚期的一次高考,也是疫情防控期间全国范围内规模的一次有组织的集体性活动。正因如此,在选拔与评价功能之外,2020年的高考,更多了几分守护的味道、期许的分量。众志成城的磅礴伟力,守护着千万名考生的健康和梦想。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这一届高三学子学习备考的节奏,在加油冲刺的关键时刻,一边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一边稳住心神、潜心备考,始料未及,却必须迎难而上。艰难的时刻,党中央带领广大人民群众万众一心、守望相助,汇聚成战胜疫情的强大力量,成就了这一届考生走进考场、实现梦想的可能。可以说,是每一位医生、每一位教师、每一位战士以及每一位普通民众共同为这届考生铸就了平安健康之基、托起了扬帆远航之梦。特殊的备考,也为人生积蓄前行的力量。对于广大高三考生来说,疫情或许打乱了学习节奏,却也提供了一次重新思考人生、审视未来的机会。在这场全球突发

高考历史选做题(选修)方法技巧汇总

高考历史选做题方法汇总 一、高考历史选做题分析 1、新课标高考历史选做题的命题特点: ●考查范围:《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 外历史人物评说》这四个选修模块列入考试范围; ●考查方式:由国家考试中心命制试题,采用的是“多量给题,限量答题”的模式,选做的选修模 块内容全部以主观题型呈现,每选修模块独立命题,模块间涉及知识不交叉,限定考生从中选定一题作答。 ●所占分值:基本上选做题每小题两个设问,共15分。 ●试题命制呈现出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特征,突出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以丰富的材料为 试题情境,转变试题的考查功能,淡化对知识点本身的过于关注,突出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释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强调“问题从材料出”而不是“问题从教材出”。 ●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只有2011年《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一选修模块的材料是以图的形式 出现的)。 ●考查的能力重心所在: ①直接提炼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的能力。 ②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嫁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③分析、归纳、概括、比较问题的能力。(主要是概括材料中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并分析成因及影响,经常比较两件事或两个人的异同。) ④“论证历史问题、评论历史观点”的能力。 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体现了人文学科所特有的教育功能。(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目标立意)如: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设计的试题,体现出让学生通过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理解 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分析和比较诸多的历史改革现象,从中发现影响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明白改革的任重道远,能够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使学生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挥历史学“鉴古知今”的价值和作用。 ●“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模块设计的试题,能让学生了解近代这会民主思想与实践的历史 过程和发展趋势,历史地看待民主制度产生的历史渊源,理解推动人类政治文明进程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是一个不断变化的历史过程,并能给予积极、客观的评价;树立民主与法制意识,确立积极推动民主进步的历史责任感,养成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素质。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模块的试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以及思考问题的全面性, 认识战争的根源和现实危险性,居安思危,形成对和平的追求及对人文精神的培养,自觉养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良好习惯,逐步培养热爱和平、关爱人类的正义感和高尚情操; 进而为维护国家的主权和民族权益以及世界和平的神圣事业进行不懈努力。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模块设计的试题,通过让学生了解历史上杰出人物及其主要活动,探究他 们与时代的相互关系,能科学地评价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是对学生的人文素养、历史意识的培养,也是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熏陶;是对他们个性发展与生存能力的培养,也是对创造力与批判思维的训练;也是对国际视野的拓展。这还是作为高中历史教育传授历史知识时的主要目标之一。 2、高考历史试题选做题发展变化趋势 (1)变化: ①、考查目标在变。试题经历了由“知识立意”到“能力立意”再到“能力”和“目标立意”的变化。 ②、试题与课本的关系在变。综观试题和课本的关系,可用“渐行渐远”来概括。 (2)“不变”: ①重视对历史主干知识的考查不变。 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变。

历史(心得)之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历史复习初探

历史论文之新课程理念下的高考历史复习初探 高中新课程改革自2006年在福建省全面展开并日趋成熟,新课程尤其强调教学三维目标的实现,这也是未来教育的走向。综观近几年的高考文综试卷,受到新课程理念“朝阳”的冲击,高考历史试题难度系数逐步提高,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历史试卷的命题意图和设计思路与许多新课程的理念相当吻合。所以,在高三历史学科的高考复习中,如何合理运用新课程理念,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是值得我们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随着新课程实验的扩展深化,我们的备考显得异常艰难,时常把我们推入了一个痛苦而尴尬的境地。我在2007届和2008届高考文综结束后,听到学生的声音都是“高三一年白复习了”、“重点一点都没考!”、“练习白做了”、“都是考课外的知识、“和我们平时训练的思维完全不同”等等。听着学生的抱怨,我的心情格外沉重。老师们面对考题的出其不意,也是茫然无措,心理产生严重的失落感。例如2007年的“帝王谥号”题、2008年的“阴阳与山水关系”题。这些高考题使我们感觉到:“不知道该怎么教了?”在这样的困惑与迷茫中,可以说现在的高考复习在某种程度上已经陷入了困境。一声叹息,痛定思痛,我们不能不正视现实。我们到底对所谓“基础主干知识”的宽度与深度的定位准不准,对热点问题的“隐性介入”的认识足不足,知识储备充分不充分,知识联系紧密不紧密等等,都是值得好好反思的。那么,在新课

程理念下,高三历史教学到底怎样教,方能在高考中处于不败之地呢? 一、更新观念,重组教材。新课改的实践、新课标的实施,已成“浩浩荡荡”之势,“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发展为本,据此,在高三的历史复习教学中要首先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历史学习过程,善于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营造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第二,要以学生为中心设计教学过程,倡导师生互动、对话式的教学方式,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坚韧不拔,不怕挫折,奋发有为的人格品质,和永不满足、不断追求新知的科学态度;第三,要多进行“一题多问,一题多思”的题型训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第四,密切联系社会现实、关心时事热点, 引导学生经常看新闻、读报纸、记政策。特别是国家召开的有重大影响的会议、出台的有关国家建设的政策、制定的涉及社会发展的方针等。“从文明演进角度看历史”是高中历史新课程的内容总纲,与之相应,突出文明史观,关注文明历程、提升文明素养的理念,在近年的高考文综卷中层出不穷。如2007年第40题第(2)问“金迁都燕京的原因及其历史影响”突出考查了“民族融会、社会文明发展”等内容。这就要求我们在高三历史复习教学中,要特别关注新史学观,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审视历史。复习中,不仅要注意建构知识体系,从人类文明史的角度解读历史现象和规律,还要把中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置身于世界的角度来考察,立体地、

高考历史选做题答题技巧(最新)

高考历史选做题答题技巧 一、高考历史选做题分析 1、新课标高考历史选做题的命题特点: 考查范围:《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这四个选修模块列入考试范围; 考查方式:由国家考试中心命制试题,采用的是“多量给题,限量答题”的模式,选做的选修模块内容全部以主观题型呈现,每选修模块独立命题,模块间涉及知识不交叉,限定考生从中选定一题作答。 所占分值:基本上选做题每小题两个设问,共15分。 试题命制呈现出新材料、新情境、新问题的特征,突出新材料、新情境的创设,以丰富的材料为试题情境,转变试题的考查功能,淡化对知识点本身的过于关注,突出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释读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强调“问题从材料出”而不是“问题从教材出”。 材料主要是文字材料(只有2011年《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这一选修模块的材料是以图的形式出现的)。 考查的能力重心所在: ①直接提炼有效信息、对有效信息进行完整准确合理的解读” 的能力。 ②材料信息与所学知识嫁接、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③分析、归纳、概括、比较问题的能力。(主要是概括材料中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并分析成因及影响,经常比较两件事或两个人的异同。) ④ “论证历史问题、评论历史观点”的能力。 重视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考查,体现了人文学科所特有的教育功能。(由知识立意转向能力立意、目标立意)如: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模块设计的试题,体现出让学生通过了解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分析和比较诸多的历史改革现象,从中发现影响改革成败的重要因素,明白改革的任重道远,能够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使学生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发挥历史学“鉴古知今”的价值和作用。

(完整版)高考历史答题技巧(模板)注意事项

如何审题 历史非选择题是对考生综合能力的考查,任何脱离基础知识而空谈技巧的做法都无异于空中楼阁。所以,高考历史非选择题,首先是一个知识问题,其次才是解题方法问题。当然,在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如果能掌握一些做题技巧,还是大有裨益的。 一、审:认真审题 认真审题是解题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因此,答题之前一定要对题目设问仔细审读,明确题目要求。 近年来的历史非选择题,一般包含五个部分: 1.解题依据:“依据材料”,“依据所学知识”,“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等。 2.答题要求:即提示回答问题的方式,如简述、说明、指出、阐述、概括、简析、简评、比较、论证、评述等。 ⑴简述:用简要的话陈述或总结。虽说是 “简”,但答题时要所涉及的“要点”还是多多益善。(点到为止,但“点”要全面。) ⑵说明:解释清楚,解说明白;证明,论证。 (作为问答题提示语,一般取前者,下同。) ⑶指出:(用浅显的语言或专业语言)指点出来。 ⑷阐述:阐明陈述,详尽深入地说明和陈述。 ⑸概括:把事物的共同特点归结在一起;简明扼要。 ⑹简析:简要分析。分析指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关系,跟“综合”相 ⑺简评:简要评价。评价指衡量评定人或事物 的价值或作用(解题时常用辩证法)。 ⑻比较:就两种或两种以上同类的事物辨别异同或高下。比较的形式有横向比较(同类事物的相同属性在某时刻呈现的异同)和纵向比较(同一事物的同一属性在 不同时刻呈现的异同)。 ⑼论证:引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用论据证明论题的真实性。论证由论题、论据和论证方法三个要素构成,常用的论证方法有:事实论证、理论论证、比较论证、因果论证等。 ⑽评述:评论﹑叙述。对历史“小论文式”试题而言,一般要叙述观点、论证观点、评价观点(表明态度)。 3.限定词:时间、空间、答题范围、角度等。 4.核心词:原因、背景、措施、特点、特征、趋势、变化、区别、异同、结果、意义、作用等。 5.分值:每道试题后面后标有分数,该分数实际上是在告诉考生需要“答多少”。例: 2016 年新课标全国卷Ⅰ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清中期人口膨胀的原因及影响12 分 2016 年新课标全国卷Ⅱ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全球国际人口迁移的基本趋势8 分 2016 年新课标全国卷Ⅲ根据材料概括孝文帝庙号改革的内容8 分

2021高考历史研讨心得

2021高考历史研讨心得 在现代社会中,学习已成为人生的重要研习需求。从适应与起程 发展两大任务出发,树立自主型的学习观,自觉地、能动地、有补给 点从事学习活动,“懂学”、“会学”,已成为时代对人则的人向迫 切要求。下面由我整理为大伙儿整理了关于2021高考历史研讨心得, 供大家参考。 #2021高考历史研讨心得1# 有幸参加了高考研讨会。现就这次高考研讨会,谈谈自己的心得 体会。 首先,高中教师必须认真研究考纲说明,了解考试说明的变化, 才能够在教学中有的放矢,轻重有度,还有研究近两年新课标卷未出 现的考点,教学中可以重视这方面的复习。然后认真研究高考试题, 特别是近两年的试题,因为会代表考试和出题的趋向,感觉其中的变 与没变,对高三复习是相当有指导作用的,所谓的透过笔试看方向。 其次,教学中要重视学情看重教情研究。高三老师必须制定一轮 复习的须要目标,通过师生交流卡,备课组教与学问题的汇总,调研 考试的成绩,教职员工交流与学生反馈,作业错题集,教师教学反思,失分统计与错因分析等等方式,掌握学情教情具体情况,以此不断调 整教学,完善教学,使得教学效果最大化。一轮复习后,制定二轮复 习计划,打破教材计划,按时间顺序,组建通史单元,3个题型专题,做到基础知识熟练化,重点知识精细化,模糊知识清晰化,孤立知识 网络化,缺漏知识完整化,表面知识深刻化,然后注意培养学生两个 四个方面的生存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学科思维能力,探究思辨能力,考场调控能力。教学中需注意古今中外贯通,关注时政热点,强化习 题训练。二轮复习后,再制定绒兰复习的任务,主要包括是重新回归 考点,巩固考点,并进行模拟训练,最后自主学习。这样备战高考, 学生不仅专业知识越发

高中生物说题稿(模板 实例10篇)

高中生物说题稿(模板+实例10篇) 一、命题立意和考查内容 本题是20 年高考卷第题,命题立意为“考查生物科学和技术的基础知识、科学探究的方法、获取新知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思维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能力要求 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用文字、图表以及数学方式等多种表达形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内容。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具备验证简单生物学事实的能力,并能对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解释、分析和处理。具有对一些生物学问题进行初步探究的能力,包括运用观察、实验与调查、假说演绎、建立模型与系统分析等科学研究方法。 能对一些简单的实验方案做出恰当的评价和修订。 能从课外材料中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 关注对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有重大影响和意义的生物学新进展以及生物科学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 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

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 2、知识要求 上述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要知道它们的含义,并能够在试题所给予的相对简单的情境中识别和使用它们。 上述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要理解它们与其他相关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并能在较复杂的情境中综合运用其进行分析、判断、推理和评价。 上述知识点的掌握程度为:能独立完成这些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 1—1 二、讲解方法和学生指导 1、讲解流程 2、学生疑难点 本题中的疑难点为: 对于上述疑难点,我会通过课堂反馈来判断他们的掌握情况,并依据学生的能力层次,引领他们进行不同程度的复习,帮助他们巩固基础知识,并提高应用能力。 3、学生易错点 本题中的易错点为: 对于上述易错点,我会在习题讲解结束后,特别指出并更正,避免学生再次出错。 三、变式训练和扩展延伸 我认为,习题的变式训练和扩展延伸,要针对学生疑难

2011-2017高考历史选做题试题汇总

2011-2017年全国新课标卷改革题统计与命题分析2011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我国北方草原历史上是游牧民族的家园,他们以部落为基本的社会组织,时而因其共同利益结成部落联盟,各部落在草原上迁徙不定,往往为争夺草地、水源相互仇杀。清朝入关前,统一漠南蒙古,开始分定各地部界,严禁互相侵越;入关后仿八旗制度形式逐步改造蒙古社会,形成盟旗制度。蒙古各部大者被分为数旗,小者自为一旗,旗长由蒙古各部首领世袭担任。各旗有固定的牧地,不相统属,旗民不得越界放牧,日常往来亦受限制。合数旗为一盟,盟长、副盟长以及会盟地由朝廷指定,对各旗进行监督,处理各旗不能解决的事务,盟不是一级行政机构,盟长不得干涉各旗事务、发布政令。各旗直接受中央政府管理。一切重大军政事务的裁决权属于理藩院,各旗旗长有义务率旗下兵丁,应诏出征。蒙古族旧有的部名义上保存下来,不具有行政功能。 ——摘编自翁独健《中国民族关系史纲要》等(1)指出旗、盟与草原传统部落、部落联盟的区别。(5分) (2)简析盟旗制度的历史作用。(10分) 45.(15分) (1)旗、盟是清政府针对蒙古地区制定的一种管理体制;部落、部落联盟是草原游牧民族自身的社会、政治组织。(5分) (2)在尊重蒙古族社会传统的基础上,改造了草原的社会政治面貌;削弱了蒙古贵族的权力,加强了清政府对草原的管理;有利于当地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加强了清朝统治的基础; 使统一多民族国家更为巩固。(10分)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卷)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西汉后期,大商人、大地主兼并土地,占有奴婢,社会矛盾加剧,“改制”呼声高涨。以改革家形象出现的的王莽代汉创立“新”朝,以《周礼》为依据进行改革。“新”政权建立前后七八年间,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公元7年,铸错刀、契刀、大钱,与五铢钱并行。三种新铸钱币的含铜量与五铢钱差别不大,但兑换价分别为一比五千、一比五百、一比五十。公元9年,废除五铢钱、错刀、契刀,另铸造小钱,与大钱并行。公元10年,推行总名为“宝货”的钱币,分金货、银货、龟货、贝货、钱货、布货等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共计28个品种,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公元14年,废止大、小钱,发行重二十五铢的“货布”与重五铢的“货泉”。“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币制改革与王莽的其他改革,均告失败。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根据材料,概括指出王莽改革的目的。(5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王莽币制改革失败的原因。(10分) 【解析】第(1)题,依据材“社会矛盾加剧”等信息分析归纳。第(2)题,从材料中的“推行了四次币制改革”、“质地、形制各不相同的六大类”、“相互间兑换标准复杂”、“每一易钱,民用(因此)破业,而陷大刑”等分析改革的弊端说明原因。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1)缓解社会危机,树立“新”朝形象,巩固政权。 (2)复古而不切实际;频繁多变,币种紊乱,造成社会经济混乱;任意规定币值与兑换标准,掠夺百姓财富,加剧社会动荡。 2 013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新课标全国Ⅰ卷)

试卷命制心得

历史试卷分析报告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中学历史教学也处在大幅度的改革之中,其深度和广度超过以往,传统的教学思想正在随着时代的进步不断演变、发展和改善。随着高中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发生了很大变化。新课标要求编写教材采取的是一纲多本的形式,有人教版、岳麓版众多版本教材,完全打破了一纲一本格局。考试形式也由全国统一考试转变为部分省份的单独命题,且范围逐步扩大,面对这种形势,传统的历史考试测量在命题、评分模式和方法等方面已经暴露出一些不足。因此如何适应形势变化,进一步做好考试测量工作,是广大历史教师面临的一个紧迫的任务。2006年四川省开始首次独立命题,至今,试卷的命制在不断的完善,也在不断的实践中跟上新课改的步伐。 再一次做高考历史试卷,不再那么得心应手,对于一些知识点已经遗忘,再加上新课改以后,课本内容有了部分的变化,所以对书本的基本知识还是很不熟悉。而考试最基本的依据便是课本,所以无论是老师还是学生都离不开对书本知识的学习和记忆;再者便是解题方式和方法以及部分课外知识的了解;以及审题时是否细心和解题的心态。本套试卷分为选择题和材料分析题两个部分,选择题24道,皆为单选;材料分析题3个难易程度适中。整体来讲,选择题的主要特点是中国史的试题多于世界史,现代史试题多于古代史;材料分析题则是用材料来创造一个小情景,由学生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进行答题。在新课标的要求下,传统的死记硬背不再成为考高分的方法了,而是被分析材料的历史论据能力和历史素养所取代。 这次试卷选取的题目时时刻刻都体现着新课标的要求,试卷的呈现形式也应该作相应调整。首先,问题应在新情境、新材料之中设计,这样能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通过对原有知识的整合构建,而不再是传统的死记硬背,“跳一跳”就能摘着桃子。而传统的试题割裂了学生的思维,孤立地考查知识点,缺乏思维的主动性、连贯性、扩散性,发挥的空间受到限制,很容易造成学生死记硬背甚至厌学厌考的情况。其次,试卷中应大量引进图片。图片的效果能引起直观、真实、活化历史的效果,激发学生兴趣,使卷面图文并茂、新鲜生动、活泼美观,做题时仿佛置身于历史情境之中和历史一起潮起潮落。做题的过程就是一次心灵碰

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1223”专项练第45题(选做题)专练

第45题(选做题)专练 1.(2019河南普通高中毕业班高考适应性考试,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西周、春秋时期,社会上层皆按宗法制组成父家长制集体大家庭。这种大家庭是一个血缘亲属关系复杂、人数众多、组织庞大的宗族集团。这种庞大的宗族共同体便构成了这一时期贵族社会最根本的社会组织。西周、春秋时期的家庭形态,除了宗法贵族集体大家庭之外,另有庶民、奴隶等个体家庭,但无经济、政治上的独立性,尚被包容于宗法大家庭以及各类共同体(如村社)的外壳之中。秦孝公用商鞅变法,推行“分异令”,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把家庭单位强令分析到最细小程度,这是对宗法制度的彻底否定。由此,秦确立了最小型个体小家庭结构形态,这种小家庭成为社会普遍支配形式,是秦家庭组织的最基本形态。这种家庭,就血统世系而言,一般为两代层结构,很少有涉及祖孙三代者;就人数而言,通常为五口之家。这种家庭具有结构简单、内部关系单纯而亲昵、人数少等特点。 ——摘编自张金光《商鞅变法后秦的家庭制度》(1)根据材料,概括商鞅变法前后秦的家庭制度的主要变化。(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商鞅变法分户政策的可行性和意义。(9分)

2.(2019广东汕尾二模,45)[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15分) 材料新中国成立后,由于……连续多年的通货膨胀遗留的影响没有完全消除,加上第一套人民币的面额较大(最大为伍万圆),而且单位价值较低,以及纸张质量较差等问题,国务院决定由中国人民银行于1955年3月1日发行新币(第二套人民币),共有主辅币11种面额,13个品种,16种版别。每种券别版面都印有汉、藏、蒙、维吾尔四种文字行名、面额以及年份。这套人民币强调设计主题的政治性和艺术性的统一,表现了中国共产党革命战斗历程和各族人民大团结的主题思想。其主色调分档配色、冷暖色协调和谐,合理使用了红、蓝、绿、墨等七种颜色,且充分考虑了油墨的耐酸、耐碱、耐晒、耐磨等物化性能。票面上下花边和背面左右花符对称,一改过去中国传统纸币呆板的四边框设计形式,票幅尺寸按面额采取了分档次长宽递增式。票券采用由苏联供应的专用钞纸和我国新研制的钞纸,纸质精良、耐磨,且均有满版水印或固定水印,大大提高了防伪性能。汉字行名、面额以及年号字体为“张黑士碑体”,结构精湛,庄重大方。第二套人民币的发行,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可和欢迎,为新中国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摘编自杨家骆《中华币制史》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中国1955年发行的新币的特点。(9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新中国1955年币制改革的意义。(6分)

高考历史大题答题技巧

高考历史材料题分析方法和公式 1、历史背景类=(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 (1)经济背景=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2)政治背景=政局+制度+体制+政策+阶级+民族+外交+军事+…… (3)文化背景=思想+科技+教育+…… 历史条件:与背景分析基本相同,更侧重于有利因素 2、历史特点类:从背景、时间、目的、过程、内容、措施、程度、范围、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 3、历史原因类: (1)原因广度:原因=主观(内因)+客观(外因) (政治+经济+思想) (2)原因深度:→直接→主要→根本 根本原因:从历史发展趋势、生产力发展、和主观需要等方面考虑。 主观原因:一般从领导某事件的阶级、阶层的主管目的、动机、决策或政策、方针等进行思考; 客观原因:一般从自然或社会环境、经济状况、政治现状等方面进行思考。 4、根本原因类: 经济现象:从生产力发展水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的反作用考虑 政治现象:从经济方面考虑; 思想文化: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从经济方面考虑; 5、目的、动机:→直接→主要→根本 (1)直接动机:解决当前面临的种种危机或问题 (2)主要目的:实现某一方面目标,求得稳定和发展等 (3)根本目的:建立或巩固统治,维护统治阶级利益(根本利益) 6、比较类:首先要明确比较对象(是相同、是不同、还是异同),从背景、目的、内容、结果、特点、方式、性质、影响等方面考虑;组织共同点的答案时,首先要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例如:“特点:”,“方式:”,然后行文上为”都-----“;组织不同点的答案时,首先写出比较点的提示语,然后行文上为”A.---B---C---” 7、影响或意义类: 影响或意义=(积极+消极)(国内+国际)(经济+政治+文化)+深远影响…… ⑴经济影响=生产力+生产关系+经济结构+经济格局+…… ⑵政治影响=格局+制度+体制+政权+政策+阶级+民族+…… ⑶文化影响=思想+科技+教育+文学艺术+…… 8、判断成败及原因类: ⑴判断成败依据:→直接目标→主要任务→根本任务 ⑵成败原因=(主观+客观)(经济+政治+军事+策略+……) (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改革的政策与措施+新旧势力的力量对比+四看改革者的素质如何) ⑶成败根源=(社会条件+阶级本质)(进步/局限) 9、性质分析类:任务+领导阶级+主力+手段+结果…… 10、历史评价类⑴人物评价=属性+事迹+影响(进步+局限)+结论…… ⑵事物评价=概况+性质特点+影响(进步/反动+正义/非义)+结论 ⑶观点评价=是什么(材料的观点或你的观点)+为什么(你的理由)+怎么样(对错的根源及正确的观点) 11、启示、认识类: ⑴政治=国情+领导+群众+武装+民主+法制+思想+策略+…… ⑵经济=生产力+生产关系+客观规律+发展战略+…… ⑶文化=批判+改造+继承+发展+…… 12、开放性问答题解答开放性问答题必须明确:重要的不是持何种观点,而是能否有理有据的论证自己的观点。因此,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确定观点。其次,要通过对史实的概括提炼,来充分支持观点,尽量少漏观点支持点。第三,要做到史论结合,有论有据。第四,论述要全面,如该题在肯定积极作用的同时,要指出消极作用,切忌绝对化.

高考回忆心得体会:我的高考

高考回忆心得体会:我的高考 编者按:《我的高考》写的是一位老师回忆自己的高考的经过,希望对面临的高考的你,有一点启发。 时间如流水,转眼已成烟。明天又是高考的日子,而我的高考已过了整整20xx年。 而今想起,真是: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 说实话,当时我对高考并非像如今的孩子们那么在意,也没有现今家长们的深情! 只是一个人从郊区来到县城的小旅馆,参加一次可能再也不用考试的考试。 自己的水平自己知道。从进校的30多名一直努力到高三,最好的成绩是班级23名。所以填报志愿时,首选清华北大,第三志愿才填了一个可以调配的师范学院。 但人总是不甘心的。同样的在校学习,凭什么别人能自信满满,我就应该:

也许他们会轻易地忘了我,我不难过,至少我赶上了他们的过往,只因我不是他们等待的季节! 所以高考我特别地放松,就像是完成一次人生的盛典,而后就是深情地谢幕,再回到大地母亲的怀抱,或者远走他乡,做一个打工的游子,在机器轰鸣中,像包身工一样,积淀生命的财富,在考试没结束前,一切都不得而知。 三天的时间,我像做了个梦,梦醒是炎热的夏季。 回到家就开始农忙。收完玉米,紧接着收稻子。 “农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我怀疑作者写错了。应该是农历七月人倍忙才对。五月只是割麦插禾,至少天气是配合的:花香鸟语,杏李桃熟。而七月流火,忙得人只想泡在小河里,随波流去。 有人说:在薄情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胜之不武。 而我想说:在劳动的世界里深情地活着,明天会更好! 父亲看着我厚厚的眼镜及被扁担磨破皮的肩膀说:“考不上大学,就要和我们一样啰!”是心疼也是鼓励,因为父亲知道,要是考上了,他老人家还得砸锅卖铁,不断辛苦!

2019高考作文说题稿

各位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题的内容是2018高考全国语文卷1的作文。我将从命题立意,审题思路,试题拓展,教学建议四个部分进行说题。请大家先看试题回放 一.原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宫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一、命题立意 这道作文题仍然是一道“任务型”材料作文题,考查的是学生表达应用的能力,能力层级为E。 这道作文题对接“立德树人”的高考命意,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生活,牢记时代使命。材料具有开放性,命题具有思辨性,交际意识鲜明,既给考生提供了巨大的写作空间,又能有效防止套作宿构,是一道有区分度的题目。 二、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分为审题和立意两步骤。 第一步:审题:梳理显性信息,挖掘隐性信息 这道题总共有318个字,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任务背景,163个字;第二部分是任务要求,155个字。 任务背景部分包含了7个时间点和13个事件。面对这么多的信息,要教会学生在考场上采用初读,再读的方式迅速梳理显性信息,挖掘隐含信息。 (点击) 先说初读。任务背景材料有时间轴,那么意味着可以从纵向、横向来来梳理信息。纵向上,7个时间点可以分为过去现在未来三个部分。横向上,每一个时间点都标注了当年的重大事件,都是国家、时代层面的大事件。其中“世纪宝宝”这个概念出现了两次,标记了出生成人,可见是材料里重要的概念。 (点击) 任务要求里“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与挑战,你对此有何联想和思考”,规定了任务话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规定任务主体是已经长大成人的“世纪宝宝”,也就是考场上的当代青年,即“我”。“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规定了任务对象是未来十八岁的他或他们,这句话也提示任务格式比较适合写成书信体等易

高考备考会心得

高考备考会心得 高考备考会心得 2019年11月5日我们六盘水市第二中学所有教师赴六盘水市参加高考备考研讨会。 早上在师院听陈庆军老师讲“高考命题改革与教学对策”,下午在六盘水市第一中学(双 水校区)听白晓霞老师讲“2019年高考考试大纲说明--化学学科”,短短一天的培训时间,我非常珍惜这种学习机会,努力做好笔记。因为这一切对我来说是那么的新颖,我非常渴 求学习这方面的知识。这次学习受益颇深,现将外出学习的心得体会与做法汇报如下,已 便与全体教师借鉴交流: 1、研究考试说明、研究高考试题,把握命题特点:如试卷的结构,试题类型,考查 的方式和能力要求等。特别注重新课标及考试说明的一些变化。教什么、为什么教,教到 什么程度,怎么教,怎么学都落实到位。 2、发挥集体智慧,将集体备课落到实处。每一节课都确定主备人,主备人要提前做 好准备,分析好本节课重点、难点、高考热点,设计出巩固重点,突破难点,强化高考热 点的教学思路。设计好最实用的预习案和教学案,选好针对性练习,做好当堂达标,然后 再集体讨论,有补充有修改充实完善,最后定稿,由主备人上好先导课,再讨论再修改, 得到最优化的学案共同使用。 3、强化课堂管理,实施有效教学。针对不同班级科学把握课堂容量节奏、学生活动 设计,和教师指导作用,突出方法指导。力求堂堂清。达到“听得懂、记得住、会做题、 做得快、做得对”的要求,打造高效课堂,全面提升学生应试能力。 4、自习安排,精选试题,限时训练,老师批阅,检测时注意定时,注重学生答题技 巧和答题规范的训练。建议周末安排连排,将一周教学中学生易错点、重点、难点、高考 热点设计成的一张检测题做完,使学生缺漏点得到及时的巩固和提高。老师及时批阅,周 一完成讲评。 5、学生建立好错题本,典型题目和常见错题一定要整理到错题本上,经常翻阅,争 取错过的题不再错,从而提高成绩。 总之,我们要把握高考方向,落实应试对策,以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训练为立足点,体现科学性、基础性、针对性、灵活性、创新性、层次性、时代性、综合性的原则, 最终使明年的高考再创佳绩,不当之处,敬请各位领导老师批评指正。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 (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第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襄公二十年》记载,卫献公赐卫大夫免余 60 邑,免余不肯接受名分外的私邑,推辞说: “惟卿备百邑,臣六十矣。下有上禄,乱也,臣弗敢闻。”这说明 A.中央集权春秋时期初步形成 B.“礼崩乐坏”成为普遍现象 C.等级制度仍有一定的约束力 D.战国时期仍以贵族政治为主 2. 溢号是皇帝死后按照其生平事迹给予的褒贬称号,“溢者,行之迹也,号者,功之表也。”溢号 早已有之,秦始皇时一度废止,西汉时又恢复,其后历代相沿。这说明溢号 A. 真实反映了君王政治统治 B. 是削弱君主专制的主要手段 C. 旨在对君主行为加以约束 D. 口的是威慑天下并巩固统一 3. 在宋朝,李清照、岳飞、陆游、辛弃疾等创作了大量以忧国、爱民、誓死抗金为主题的词作。 从元代以后,曾经难以登大雅之堂的元杂曲、话本、白话小说为代表的市井文化却得到流传,并表现出诸多非议理学的倾向。上述材料从侧面反映了 A. 文学家对社会动乱的感伤情怀 B. 理学对宋元社会的影响至深 C. 宋元时期兼容开放的学术氛围 D. 民族关系成为文学表达的主题 4. 下表是关于中国印刷术的相关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 记述出处 “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历日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已满天下”〔唐〕冯宿《全唐文·禁版印时宪书奏》 “玄奘以回锋纸印普贤像,施于四众,每岁五驮无余”〔后唐〕冯贽《云仙散录》“镂板刻书,意在流传,然经书史籍,初无版行。而历日字书, 通俗浅陋之书,需之者众,故先有雕板” 〔民国〕王修《版本述》 A.印刷术推动中外思想文化交流 B. 政府支持印刷术的技术革新 C. 文化传承与创新有赖于印刷术 D. 雕版印刷术顺应了社会需求 5.元代王祯《农书》记载:“木奴千,无凶年。木奴者,一切树木皆是也,自生自长,不费衣食,不忧水旱,其果木材植等物,可以自用。有余又可以易换诸物,若能多广栽种,不唯无凶年之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