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甘蔗病虫害防治现状及措施

广西甘蔗病虫害防治现状及措施
广西甘蔗病虫害防治现状及措施

广西甘蔗产业发展研究

广西甘蔗产业发展研究

目录 摘要 (4) 引言 (5) 1广西甘蔗产业发展现状 (5) 1.1种蔗效益相对较低,种植面积持续减少 (6) 1.2单产和价格均有所提高 (7) 1.3双高基地建设稳步推进 (8) 2广西甘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8) 2.1蔗地水利条件较差,影响生产能力提升 (8) 2.2蔗品种单一并种性严重退化,良种更新换代慢、推广困难 (8) 2.3甘蔗价格波动较大,市场不稳定 (9) 2.4机械化程度低 (10) 2.5缺乏关税保护 (10) 2.6劳动力成本上升 (10) 3促进广西甘蔗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1) 3.1统一规划种植,建立双高基地,实施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生产 (11) 3.2培育推广优良甘蔗品种 (11) 3.3合理调控甘蔗收购价格,保障蔗农收益,稳定甘蔗产量 (12) 参考文献: (12) 摘要 广西是甘蔗的优势产区,也是全国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目前,广西的甘

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占全国比重均超过50%。甘蔗产业已经成为广西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广西财政税收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甘蔗产业的稳健发展对于保障我国食糖安全、促进广西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重大的意义。随着广西甘蔗产业的不断发展,社会环境的发展变化,广西甘蔗产业的发展也不断凸显新的问题,制约广西甘蔗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对广西甘蔗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新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促进广西甘蔗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广西甘蔗产业发展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三大蔗糖生产国之一。甘蔗是我国制糖的主要原料,主要分布种植在云南,广西和广东几个省区。广西是甘蔗的优势产区,也是全国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广西甘蔗产业的稳定发展对于保障我国食糖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甘蔗产业是广西主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广西的支柱产业,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对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更是对广西的社会经济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所以,对甘蔗产业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只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好的未来。 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意义。第二部分论述了广西甘蔗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三部分则是针对目前广西甘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广西甘蔗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1广西甘蔗产业发展现状 广西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全区各地极端最高气温为33.7-42.5℃,极端最低气温为-8.4-2.9℃,年平均气温在16.5-23.1℃之间。全区大部地区气候温暖,热量丰富,雨水丰沛,干湿分明,季节变化不明显,日照适中,冬少夏多。广西的自然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种植甘蔗,使得广西发展成为我国主要的

甘蔗主要病害

甘蔗主要病害 介绍 甘蔗病害共有120多种,现在将主要的一些病害及其防治方法介绍如下: 1、甘蔗xx病 甘蔗凤梨病使下种的种茎受害不能发芽,造成发芽率低,出现缺苗而影响产量;贮藏的种茎受其害即引起腐烂,损失严重。 (1)病状及发病规律 ①主要病状: 凤梨病主要为害甘蔗种茎,也为害宿根蔗头和有伤口的蔗茎。感病初期,种茎两端切口出现红色,数天后切口处变为黑色,纵剖种茎有凤梨(菠萝)香味,故称凤梨病。当菌丝通过茎节而侵入节间时,种茎节间变红褐色至黑褐色,种茎髓部变为煤黑色,全部组织死亡,蔗芽也死亡。 ②发病规律: 凤梨病菌是伤痍寄生真菌,病菌从切口或伤口侵入,继续向内部组织扩展蔓延,使组织和蔗芽死亡。病菌大型孢子在土壤里可以存活数年之久,可以随气流、水、老鼠、昆虫、工作人员和工具等传播而引起重复感染。 (2)预防方法 ①选用抗病或萌芽力强的品种。台糖 134、台糖172较易感病,其他品种抗病性较好。 ②用梢头蔗茎做种。梢头蔗茎发芽力强,发病较轻。 ③种茎消毒。斩好蔗种后,用50%多菌灵1000倍稀释液浸泡5-10分钟;也可以用50%苯来特500倍稀释液,或50%甲基托布津500倍稀释液浸泡10分钟;也可以用多菌灵300-400倍稀释液浸泡5-7分钟。

④冬、春植蔗覆盖地膜能保温、保湿,使甘蔗提早萌芽,提高萌芽率。 ⑤整地要精细,地要平,搞好排灌设施,避免植蔗沟长时间渍水。 ⑥实行轮作。 2、甘蔗xx(甘蔗黑粉病) (1)病状及发病规律 ①主要病状: 感病甘蔗植株梢头长出一条黑色鞭状物,称为黑穗,长达数厘米至几十厘米,感病的多为宿根蔗高位芽以及无叶鞘保护的种茎蔗 芽长成的植株。感病初期蔗苗生长不良,叶片细、,黄绿色,基部节间极短,以后提早1-3个月拔节伸长(冬、春植蔗和宿根蔗的感病植株4-5月伸 长),蔗茎细,节间长,明显比其他蔗苗高。随着病情的发展,生长点长出黑穗,有时1感病植株基部细小的分蘖也感病并陆续长出黑穗,而从地下长出的粗壮分蘖则较少感 病。 ②发病规律: 带病的蔗种、宿根蔗芽、土壤和杂草寄主是主要的传染源。厚垣孢子 随气流、雨水及灌溉水传播,某些昆虫亦是传病的媒介。 落到蔗芽上的厚垣孢子,在温度5-40℃(25-30℃最适宜),相对湿度为90%-100%的条 件下,便萌发菌丝体,侵入蔗芽分生组织内(生长点附近)。 病菌侵入蔗芽分生组织内,短的50-60天便产生黑穗,长的5-6个月产生。蔗芽带菌是 本病的发病原因。

广西伶俐镇甘蔗种植现状及对策建议

目录 摘要 (1) ABSTRACT (2) 一、前言 (3) (一)研究背景 (3) (二)研究目的 (4) (三)研究意义 (4) (四)国内外研究概况 (4) (五)研究内容 (6) (六)研究方法 (6) 二、伶俐镇甘蔗生产的现状分析 (6) (一)伶俐镇的基本概况 (6) (二)问卷调查设计与样本基本情况 (7) (三)甘蔗销售与农民收入 (8) 三、伶俐镇甘蔗种植存在的问题 (9) (一)农户蔗地小而散,种植规模小 (9) (二)甘蔗生产机械化程度极低,劳动力需求大 (9) (三)甘蔗生产成本高,蔗农收益减少 (10) (四)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全区水平,增长速度缓慢 (10) (五)蔗农种植知识水平偏低,缺乏科学指导 (10) (六)糖厂支持力度不足,提供服务欠缺 (11) (七)其他产业的发展对甘蔗种植发展产生阻碍 (11) 四、伶俐镇甘蔗生产发展的对策建议 (12) (一)鼓励土地流转,推动甘蔗种植集中化、规模化发展 (12) (二)扎实推进甘蔗生产的机械化发展 (12) (三)建立甘蔗种植示范基地,提高甘蔗生产效率 (13) (四)加强科技普及力度,提高蔗农科学种蔗水平 (13) (五)糖厂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服务水平 (13) (六)建立激励机制,促进甘蔗产业发展 (14) 五、结语 (14) 参考文献 (15) 附录 (16) 致谢....................................................... 错误!未定义书签。

摘要 广西伶俐镇拥有甘蔗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和广泛的群众基础,区位优势明显,交通便利,适合甘蔗产业的发展。本文以广西伶俐镇为调查范畴,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实地走访,以伶俐镇甘蔗种植户为调查对象进行调查分析,了解当地甘蔗种植发展情况,并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调研发现伶俐镇甘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有:一是农户蔗地小而散,种植规模小,不利于降低生产成本;二是机械化生产程度极低,劳动力需求大;三是甘蔗生产成本高,蔗农收益减少;四是单位面积产量低于全区水平,增长速度缓慢;五是蔗农种植知识水平偏低,缺乏科学指导;六是糖厂支持力度不足,提供服务欠缺;七是其他产业的发展对甘蔗种植发展产生阻碍。 针对伶俐镇甘蔗生产的现状问题,为促进伶俐镇甘蔗产业的健康久远发展,作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一是鼓励土地流转,推动甘蔗种植集中化、规模化发展;二是扎实推进甘蔗生产的机械化发展;三是建立甘蔗种植示范基地,提高甘蔗生产效率;四是加强科技普及力度,提高蔗农科学种蔗水平;五是糖厂加大支持力度,提高服务水平;六是建立激励机制,促进甘蔗产业发展。 关键词:甘蔗现状问题对策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ugarcane production in Lingli town of Guangxi and the Countermeasures ABSTRACT Lingli town in Guangxi has favorable natural conditions and a wide range of people's planting base, with obvious location advantages and convenient transportation, which is suitabl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sugarcane industry. In this paper, Lingli Town, Guangxi Province, as a survey area, using the method of questionnaire survey on-the-spot visit, taking the sugarcane growers in Lingli town as the survey object for investigation and analysis, to understand the local sugarcane planting development situation,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development suggestions. The survey found that the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sugarcane industry in Lingli town are as follows: 1. The farmers' sugarcane land is small and scattered, and the planting scale is small, which is not conducive to reducing the production cost; 2. The degree of mechanized production is very low, and the labor demand is large; 3. The sugarcane production cost is high, and the sugarcane farmers' income is reduced; 4. The output per unit area is lower than the level of the whole region , and the growth rate is slow; 5. The sugarcane farmers' planting knowledge level is low, and lack of scientific guidance; 6. The lack of support and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篇一,森林病虫害防治 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切实保护好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健康和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既是当代林业发展的时代重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最高目标,也是打好林业“相持阶段”攻坚战的科学之举,长远之策,任务之重。 云南是一个林业大省,也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繁重的一个省。20XX年是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最艰苦的一年,一是由于罕遇持续高温、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首次高达600余万亩,占全省有林面积的3%,创历史新高,二是蛀干害虫小蠹虫发生面积近200万亩,在滇中、滇东、滇西北地区危害最甚,形成了全省第二个钻蛀性害虫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高峰,三是重大外来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不断传入,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带来了新的考验。 云南省森林病虫防治在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加大行政执法、强化行政管理、实行科学防控,采取强硬措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 下,20XX年全省防治林业有害生物万亩,森林植物及林产品调运检疫率达led safe return to camp. The next evening, the SDF ... Period, a large number of "loyalty save" influx of Wujiang. "Loyalty save" or "jiuguojun", formerly known as "Action 95%、种苗产地检疫率达99%、监测覆盖率达%。在完成年初提出的目标管理指标的同时,还为今后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和探索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构建五个体系 一是构建统一组织协调体系。全省16个州市政府均成立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对本地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除治工作实行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授权森防部门负责日常管理,进一步完善林业系统内部各级林业主管部

广西甘蔗种植业及糖业介绍

广西甘蔗种植业及糖业概况 、蔗糖业在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01年,我国糖料播种面积165.4万公顷,糖料总产8656万吨,面积比1991年减少了29万公顷,而总产却增加了238万吨;2001/02榨季食糖总产820万吨,同比增加29万吨, 其中蔗糖所占比重由1991年的79%增加到90%左右。食糖总产居巴西、印度之后位列世界第三大生产国。 蔗糖业已成为南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2001年 全国制糖行业总产值约250多亿元,其中糖料产值约170亿元。广西近年来蔗糖工业总产值达110亿元以上(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2.09%、占轻工业产值的28.49% ,年上缴税收12亿元,农民甘蔗收入近60亿元,涉及农村人口2600万人,有28 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50万人通过种蔗脱贫。云南每年蔗糖产值40多亿元,农民甘蔗收入25 亿元,涉及600余万蔗农,八五”以来,全省73个贫困县中有24个县的200万贫困人口靠 发展蔗糖生产脱贫致富。甘蔗主产县(市)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中,有30 % -70%来源 于蔗糖业。因此,甘蔗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稳定地方政权、促进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疆、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国蔗糖业生产现状 (一)产区布局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我国甘蔗生产布局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2001年广西、云南、雷州半岛等西部蔗区甘蔗种植面积占全 国的糖料面积比重由1991年的34.6%增加到53.8% ;其蔗糖产量1991年占全国的47.3%, 1996年上升至62.2%, 2001年达到79.3%。我国最大的蔗糖基地广西甘蔗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公顷以上,蔗糖产量占全国的40 %以上。 (二)品种生产水平 建国以来,我国甘蔗生产经历了三次品种更新,国家和各省共审定了百余个甘蔗品种。六

广西省扶绥县甘蔗产业调查报告范文.doc

【述职报告范文】 扶绥县是“九五”期间的糖料基地县,被农业部列为桂中南蔗区“双高”甘蔗基地县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区(糖料蔗)”。本站为大家带来的广西省扶绥县甘蔗产业调查报告,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广西省扶绥县甘蔗产业调查报告 年已展千重锦,猪岁再登百步楼。过去的2006年,是我区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的一年,也是现代农业发展硕果累累的一年。在自治区党委、自治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各方努力,全区农业大灾之年实现了钱粮双增收,各地涌现了一批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典型。岁末年初,我们组织有关部门、专家评出了2006年度“特色农业10大示范村”、“特色农业10大强镇”和“特色农业10大强县(市、区)”。今天推出的专栏,集中宣传“特色农业10大强县”,目的是通过宣传典型,带动全面,争取在新的一年里我区现代农业发展取得更好成绩,实现更大突破,创造更新辉煌。 古人有“山不在高,有仙则灵”之说,而扶绥县则瞄准市场,选准突破口大力发展糖料蔗产业,写下了“县不在大,有蔗则甜”的现代名句,被评为2006年“全区糖蔗产业强县”。 扶绥县是“九五”期间的糖料基地县,被农业部列为桂中南蔗区“双高”甘蔗基地县和“优势农产品产业区(糖料蔗)”。2005/2006榨季,全县甘蔗面积95万亩,糖料蔗产量466万吨,蔗糖产量57万吨,甘蔗总产量和蔗糖产量名列全国县(市)第一位。全县农民人均甘蔗收入1710元,占总收入61%,蔗糖产业税收占财政收入53%。该县糖料蔗产业发展之快,成效之好,主要是重抓了“三招” 第一招是各级重视政策扶。10多年来,扶绥县各级领导都高度重视甘蔗生产,连续多年设立甘蔗生产扶持资金,制定甘蔗生产优惠政策。仅2006年,该县就对种植“双高”良种的农户补贴48万元,对购买大马力拖拉机农户补贴100万元,其它示范补贴100万元。 第二招是良种良法大推广。近年来,扶绥县通过实施甘蔗“六化”工程(甘蔗生产良种化、机械化、规模化、智能化、水利化、契约化),大力推广甘蔗生产新技术。去年,全县甘蔗生产良种率达100%,机械化深耕深松面积占57%,机械化中耕占57%。2002年—2005年,全县累计推广甘蔗智能化测土配方施肥50.84万亩。治旱保水综合应用技术和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也得到大力推广。 第三招是龙头企业大带动。全县现有制糖企业2家,日榨能力2万吨,其中东亚糖厂是目前全国榨蔗量和产糖量最大的制糖企业。两家制糖企业原料蔗收购推行“订单农业+价格联动”经营机制,实行优质优价,建立了蔗农与制糖企业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利益分配机制,全县57170户蔗农全部与两家糖厂签订订单合同,有效地调动了农民发展甘蔗生产的积极性。 广西省扶绥县甘蔗产业调查报告 十月下旬,沐甜科技广西糖网组织了一次为期4天的广西蔗区调研,参与方有制糖企业、白糖现货贸易商、投资公司及期货公司白糖研究员。我们先后走访了柳州、来宾、南宁、崇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方案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 作方案 1 2020年4月19日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方案 绿化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时常遇到各种病虫害,轻者造成生长不良,失去观赏价值,重者植株死亡,损失惨重。病虫害主要以防为主,及时防治控制病虫害的发生,用药配比正确,操作安全,喷药均匀,无药害事故。 (1、应进行不定期病虫防治。对蚜虫、黄刺蛾,可采用吡虫啉进行防治;对青虫、蝼蛄等害虫的防治,可用1%辛硫磷灌杀;对蚧类的防治,可采用50%辛硫磷乳油1:1000-2500倍液防治。 (2、当有病虫害发生时,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把病虫害消灭在幼期。 全年养护计划 根据我市的气候特点和树种、树性等实际情况,全年养护管理计划制订如下: 一月:气候寒冷,以防寒为主。 1、经常检查维护防寒设备、设施及苗木防寒包杂物,做好树干涂 白工作,避免发生冻害。 2 2020年4月19日

2、剪除病、枯、残枝,继续彻底清除越冬害虫的虫卵、及潜伏害 虫,采用石硫合剂对树干或灌木进行防治,及时做好苗木的修剪工作。 3、绿化保洁工作及其它交办事项。注意防火、安全巡视。 二月:气候仍较寒冷,气温有所回升,树木仍处于休眠,做好新的一年的准备工作。 1、继续做好一月份的工作。 2、苜蓿清除枯、落叶,维护绿地卫生。 3、绿化保洁工作及其它交办事项。注意防火、安全巡视。 4、及时做好苗木的施春肥工作,施足基肥、复合肥30g/m2。 5、开始浇返青水。 三月:气候开始好转,气温回升,万物复苏,养护进入较忙季节。三月份气温渐暖,许多病虫害即将发生,要维护修理好各种防虫防病器械并准备好药品,注意蚜虫、刺蛾、蚧虫的发生,做好预测预报工作,及时进行病虫害的防治。树穴进行中耕,清理各种枯枝杂草。 3 2020年4月19日

广西甘蔗种植业及糖业介绍

广西甘蔗种植业及糖业概况 一、蔗糖业在农村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001年,我国糖料播种面积165.4万公顷,糖料总产8656万吨,面积比1991年减少了29万公顷,而总产却增加了238万吨;2001/02榨季食糖总产820万吨,同比增加29万吨,其中蔗糖所占比重由1991年的79%增加到90%左右。食糖总产居巴西、印度之后位列世界第三大生产国。 蔗糖业已成为南方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经济来源。2001年全国制糖行业总产值约250多亿元,其中糖料产值约170亿元。广西近年来蔗糖工业总产值达110亿元以上(按可比价格计算,下同),占全区工业总产值的12.09%、占轻工业产值的28.49%,年上缴税收12亿元,农民甘蔗收入近60亿元,涉及农村人口2600万人,有28个国家级贫困县的450万人通过种蔗脱贫。云南每年蔗糖产值40多亿元,农民甘蔗收入25亿元,涉及600余万蔗农,“八五”以来,全省73个贫困县中有24个县的200万贫困人口靠发展蔗糖生产脱贫致富。甘蔗主产县(市)国民生产总值和财政收入中,有30%-70%来源于蔗糖业。因此,甘蔗生产对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稳定地方政权、促进民族团结、巩固祖国边疆、促进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等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我国蔗糖业生产现状 (一)产区布局 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由于东南沿海地区产业结构升级和农业结构调整,我国甘蔗生产布局逐渐向西部地区转移。2001年广西、云南、雷州半岛等西部蔗区甘蔗种植面积占全国的糖料面积比重由1991年的34.6%增加到53.8%;其蔗糖产量1991年占全国的47.3%,1996年上升至62.2%,2001年达到79.3%。我国最大的蔗糖基地广西甘蔗年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公顷以上,蔗糖产量占全国的40%以上。 2005-2010年榨季广西食糖产量(单位:万吨) 制糖期 05/0 6 06/07 07/08 08/09 09/10 11/12 全国总产量 881. 5 1199.41 1484.02 1243.12 1073. 83 1045.4 2 广西产量 537. 7 708.6 937.2 763 710.2 672.8 (二)品种生产水平 建国以来,我国甘蔗生产经历了三次品种更新,国家和各省共审定了百余个甘蔗品种。“六

甘蔗有哪些虫害,甘蔗虫害防治技术

甘蔗有哪些虫害,甘蔗虫害防治技术 甘蔗的生长周期,最大的影响因素就是一直围绕在甘蔗身边的害虫,由于现在农药的大量掺假,导致现在的田地害虫几乎都已经对农药产生乐相对应的抗性。今天火爆农资网给大家要分享的是关于甘蔗有哪些虫害以及甘蔗虫害防治技术的一些情况。 甘蔗虫害防治技术甘蔗螟虫(钻心虫) 甘蔗螟虫又称甘蔗钻心虫。常见的甘蔗螟虫有二点螟、黄螟、白螟、条螟等。甘蔗螟虫危害甘蔗的一个共同特点是以幼虫蛀入甘蔗嫩茎,入侵蔗茎组织,破坏生长点,造成枯心苗;生长中后期幼虫蛀害蔗茎,破坏茎内组织,影响生长且含糖量下降,遇大风蔗株易折断,俗称“断尾”。此外,伤口处还易诱发甘蔗赤腐病,进一步降低甘蔗产量。因为甘蔗单株补偿力差,一旦发生危害,减产就成定局,所以对此类虫害必须以预防为主。 药剂防治:新植蔗下种或宿根蔗施肥复垄时,每亩撒施3%呋喃丹果粒剂5公斤、或3%呋甲颗粒剂5~6公斤、或5%地虫灵(特丁磷)2.5~3.0公斤、或3%杀虫双颗粒剂3~4公斤、或6%杀虫丹颗粒剂3~4公斤、或辛硫磷和杀虫双混合剂3~5公斤。 喷药防治:在螟卵孵化盛期,选用下列药剂的一种喷洒有效。50%巴丹500倍溶液;90%晶体敌百虫800倍液;10%安绿宝1500倍溶液;92%杀虫丹1000倍溶液等,均匀喷雾心叶、叶鞘和蔗苗基部。 甘蔗绵蚜

甘蔗绵蚜发生规律:绵蚜虫的成虫分为有翅型和无翅型两种类型,一年可以发生20个重叠世代。有翅蚜会迁飞,是蔗田绵蚜虫扩散为害的主要途径;无翅蚜靠爬行扩散为害,繁殖速度在夏秋季节,从出生到产生下一代若虫,只需12~15天。 绵蚜虫的发生消长动态基本上可分为三个时期:(1)发生始期:每年在4~5月份,越冬蚜群开始大量向大田甘蔗迁飞扩散,建立新的发生中心。(2)发生盛期:每年6~7月间绵蚜大量繁殖为害甘蔗,各基点的蚜群迅速扩大,连接成片,7~8月间如遇台风或特别高温,常造成绵蚜的滞育或死亡;至9~10月又迅速繁殖造成大害。(3)发生末期:11月份起气温下降,蚜群繁殖慢,出现大量有翅蚜,迁飞至秋植蔗或附近大芒草上越冬。 甘蔗绵蚜防治方法:(1)在秋植蔗和大芒草上过冬的绵蚜是次年大发生的虫源,要在4月下旬,趁其尚未迁飞扩散时,对秋、冬植蔗和发株早的宿根蔗进行药杀一次,以消灭虫源;(2)在7月初,有翅蚜基本消失,无翅蚜开始大量繁殖时,重点全面喷药防治一次;(3)9~10月份,根据虫情酌情防治一次;(4)药剂防治时可选用50%辟蚜雾水剂1000倍液、或50%抗蚜威粉剂2000倍液、或40%乐果乳油1000倍液、或40%氧化乐果1500倍液等药剂喷雾(兼治蓟马)。或在甘蔗施肥培土时,结合防治螟虫及地下害虫,每亩施3%呋喃丹颗粒剂或3%米乐尔5公斤、或5%地虫灵(特丁膦)颗粒剂3公斤,均有明显的防治效果。

广西甘蔗产业和蔗糖业概况

广西甘蔗产业和蔗糖业概况 【摘要】甘蔗产业是广西主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广西的支柱产业,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本文通过研究查阅资料, 了解到了广西甘蔗产业发展的现在和存在的一些问题, 和蔗糖业市场的状况,以及关注了甘蔗产业现在面临 的危机。 【关键词】甘蔗产业、种植情况、产量、市场、广西 一、广西甘蔗产业的生产现状 广西是我国乃至全球最适宜种植甘蔗的地区之一,全区大部分土地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南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及降雨量丰富,且糖料蔗生长与雨热同季。因此广西的甘蔗种植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及气候优势。 甘蔗是广西的第一大战略经济作物,也是广西的支柱产业,农民增收最主要的经济来源,涉及农民经济的发展。2013~2014年广西全区甘蔗种植面积约为111.52万公顷,总产值7896.93万吨。广西蔗糖业从业人数占全区人口近40%,约2000万人。 (1)甘蔗种植区分布概况 甘蔗种植主要分布在崇宁、南宁、柳州、来宾、百色、河池、钦州、北海、防城港等地。其中崇左、南宁、来宾、柳州为优势产区。甘蔗种植面积占全区的61.7%:其次为百色、河池,甘蔗种植面积占全区的15.24%:钦州、北海、防城港甘蔗种植面积占全区的13.51%。广西制糖业集中于具有原料蔗资源优势的中南部地区,产业聚集度较

高。“十一五”末期形成了,”重点发展崇左、南宁、来宾、柳州糖料蔗生产优势区域;巩固发展贵港、北海、钦州、防城港等仍具生产优势的老蔗区;因地制宜发展河池!百色蔗区”的产业基本布局。 (2)近年的产量情况 从1992/1993年榨季至今,广西甘蔗的种植面积、总产,以及蔗糖产量一直稳居全国第一。”十一五”期间,广西甘蔗生产条件得到改善,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广西甘蔗产业在总规模上有了新的突破,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糖都”,为确保国家食糖供给安全做出了重大贡献。下表显示,除2006/2007榨季外,广西蔗糖产量均占全国总产的60%以上,占据了全国食糖总产的半壁江山。其中,2006/2007榨季,广西产糖708.6万吨,由于制糖工艺流程的进步,全区的整体日榨生产能力由2005/2006榨季的45.5万吨/日提高到50万吨/日。2007/2008榨季,广西产糖937.2万吨,占全国食糖总产的63.15%,2008/2009至2010/2012榨季,广西甘蔗总产量!进厂入榨量及产糖量连续三年缩减,部分原因是连年遭遇不同形式的自然灾害2011/2012、2012/2013榨季,广西产糖量较上个榨季均有增长.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篇一:森林病虫害防治方案 森林病虫害是不冒烟的森林火灾,切实爱护好森林资源,促进森林健康和人与自然的和谐进展,既是当代林业进展的时代重任,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最高目标,也是打好林业相持时期攻坚战的科学之举,长远之策,任务之重。 云南是一个林业大省,也是林业有害生物防治任务繁重的一个省。20XX年是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最困难的一年:一是由于罕遇持续高温、全省林业有害生物发生面积首次高达600余万亩,占全省有林面积的3%,创历史新高;二是蛀干害虫小蠹虫发生面积近200万亩,在滇中、滇东、滇西北地区危害最甚,形成了全省第二个钻蛀性害虫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高峰;三是重大外来林业检疫性有害生物不断传入,给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带来了新的考验。云南省森林病虫防治在国家林业局、省委、省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通过加大行政执法、强化行政治理、实行科学防控,采取强硬措施,在极其困难的情况下,20XX年全省防治林业有害生物448.78万亩,森林植物及林产品调运检疫率达95%、种苗产地检疫率达99%、监测覆盖率达88.97%。在完成年初提出的目标治理指标的同时,还为今后云南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总结和探究了一些有益的经验: 一、构建五个体系 一是构建统一组织协调体系。全省16个州市政府均成立了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领导机构,负责对本地区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预防和除治工作实行统一组织、协调和指挥,授权森防部门负责日常治理,进一步完善林业系统内部各级林业主管部预防和除治松材线虫病责任制,充分发挥各级林业部门在预防和除治松材线虫病工作中的政府参谋和助手作用,全省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的协调指挥体系已差不多形成。 二是构建预测预报网络体系。省森防部门对全省1935个监测网点(其中35个国家级中心测报点),从队伍、设施建设、治理手段、等方面进一步予以强化,1899个一般监测预报点、部分乡镇、林场和管护站的监测点得到了新的加强,涵盖全省要紧林业有害生物发生区的县、乡(镇)、村的监测网络已差不多形成,全省组成了有3427名专兼职人员监测预报队伍,监测面积达1717.97万亩,监测覆盖率达88.97%,省、州(市)、县、乡、村五级林业有害生物联系报告制度得到健全,预测预报能力在全面提升。 三是构建林业有害生物突发应急反应体系。为了提高防范和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省林业厅重视和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检疫御灾、防治减灾、应急反应和防治法规体系建设。建立了由政府牵头、各有关部门参加、各级森防站具体实施的林业外来有害生物突发及重大事件应急指挥机构,制定了预防和除治松材线虫病应急预案、物资及技术储备。20XX年在除治外来有害生物的战斗中,省林业森防部门按照顾急方案,及时进行现场调查、监测、上报、策划、组织、调运药剂,确保了除治工作的顺利开展。 四是构建林业有害生物科学防控体系。加强对松材线虫病、小蠹虫、松毛虫、松尺蛾等病虫情调查,专门是对云南最要紧危害虫种小蠹虫为代表的钻蛀性害虫的发生和危害进行了详细的病虫情调查和监测预防,为制定防治方案实施科学防控打下了基础。省森防部门在总结前几年全省冬春虫情调查的基础上,按照其危害的特点和防治的难点,编制出全省的防治和治理总体规划,提出重大林业有害生物重点治理区域,抓住最佳时机,集中资金投入,实施攻坚突破等防控手段,使全省小蠹虫危害面积在一定程度得到操纵。 五是构建目标治理体系。目标治理是提升政府与社会对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关注度和支持力的有效途径。省森防部门加大了推行目标治理责任制力度,在各级政府的支持和关注下,以成灾率、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产地检疫率为内容的新的治理体系在全省已逐步建立,双线目标治理责任制已开始实行,无公害防治率、测报准确率和产地检疫率将纳入全省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目标考核内容,奖惩、举报和重大责任事故追究通报制度也正在制定中。

广西甘蔗调研报告

广西甘蔗调研报告 摘要: 2014年11 月3日至7日,与广西糖网信息部工作人员一道对广西四大主产区14/15榨季甘蔗种植情况进行了调研,整体来看柳州和来宾长势较好,南宁和崇左倒伏现象较为严重,单产方面,从实地测量的田间茎高、蔗径、锤度、每亩有效株数等数据来看,柳州和来宾估产持平或略高于去年,南宁和崇左地区,受倒伏影响,甘蔗单产有不同程度下滑,对比去年糖网数据,广西平均单产较去年预计持平或略减;种植面积方面,糖网没有针对性调研,沿途来看,甘蔗面积确有萎缩迹象,主要改种桉树、木薯、果树、花生等为主,尤以桉树最多,参考广西农业厅和糖协公布的数据,预计广西面积较去年减少 160 万亩左右,最终广西产量预估在 760万吨;种植成本和收益方面,据农户反映,甘蔗收购价在 400 元以下的话,已低于成本,会考虑大幅改种,目前成本大致在 1250 -1300元/亩,自有地收益 600-700 元/吨,若考虑租地成本按去年的甘蔗价基本不赚钱。 一、调研路线: 11 月 3 日:柳州—柳江—柳城—柳州 11 月 4 日:柳州—象州—武宣—来宾 11 月 5 日:来宾—宾阳—青秀—南宁 11 月 6 日:南宁—扶绥—上思—崇左 11 月 7 日:崇左双高基地(双高:亩产8吨以上、含糖量14%以上) 二、各主产区调研情况汇总 1. 柳州地区 从考察沿途来看,柳州地区受台风影响很小,几乎没有倒伏,反而因降雨较多,甘蔗长势较好;面积方面,改种现象较为普遍,像柳城地区,主要改种桔子树,据广西糖网统计,整个柳州地区面积减少 10 万亩左右,去年 160 万亩,今年在 150 万亩;单产方面,从实地测量看,部分地块估产能达到 5.5 吨/亩,多数地区单产正常或略偏高水平,仅个别地区因新植蔗缺苗严重,单产较低,估产仅有 3.5 吨/亩,结合糖网 10 月份调研数据,估计整个柳州单产较去年同比略有增加,大约每亩增加 0.2吨左右。 2. 来宾地区 来宾境内甘蔗整体长势良好,有甘蔗地改种桉树和木薯现象,据糖网估计,今年甘蔗面积减少 20 多万亩,去年甘蔗面积在 260 万亩;驱车南行逐渐有倒伏现象,但整个来宾境内倒伏比例不大,多数轻微倒伏,少部分地块有中度倒伏现象,倒伏严重地块一方面会影响甘蔗的生长高度,另一方面影响甘蔗糖分的积累,据我们实地测量单产,来宾普遍估产在 5 吨/亩左右,田间锤度基本在21-23 的水平,有倒伏地块,锤度在 20 以下,影响后期入榨的出糖率;据广西糖网对比去年数据,来宾境内整体单产略高于去年。 3. 南宁地区 来宾与南宁交界地带,仅有轻微倒伏,估产普遍都在 5-5.5 吨/亩,属正常单产水平;进入南宁周边地区,倒伏现象较为普遍,多数中度倒伏,据糖网人员介绍面积略减,改种玉米和花生较多,据伶俐镇农户介绍,甘蔗价低于 400 元/吨的话,会大幅度改种,单产受倒伏影响较去年减 0.5 吨/亩左右,我们实地测

甘蔗温水脱毒种苗技术样本

甘蔗温水脱毒种苗技术 浏览次数: 237日期: 7月30日 16:52 一、培育和推广使用甘蔗脱毒种苗的意义和必要性 甘蔗是中国主要的糖料作物, / 生产期其产糖量占全国总产糖量的90% 以上。随着甘蔗产业链逐年延伸完善, 甘蔗产业已经成为中国南方主产区的主要产业之一, 成为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和农民增收的主要经济来源。可是, 近年来, 由于甘蔗病虫害为害严重, 特别种传甘蔗病害( 宿根矮化病RSD 、花叶病Masic等) 发生更普遍, 危害更严重, 致使甘蔗单产低、种质退化、宿根年限短、产量下降快, 已成为制约蔗糖产业持续稳定发展和蔗糖优势产业发挥的重大问题。在推进现代甘蔗产业过程中, 有效防控甘蔗病虫害是”双高”甘蔗栽培技术的一个重要环节, 实践证明, 如果抓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不但能显著提 高甘蔗的产量和品质, 而且可使甘蔗生产取得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 针对蔗糖生产中存在的关键技术问题, 建立健康苗繁殖、生产的规范化制度, 培育和推广使用无菌无毒的健康甘蔗种苗, 杜绝危险性病虫害随种苗传播蔓延, 增强减灾防灾能力, 确保甘蔗品种质量和甘蔗生产安全, 十分必要, 这对中国 甘蔗种植业和蔗糖产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二、国内外发展现状和趋势 甘蔗作为用蔗茎腋芽进行无性繁殖的作物, 由于多年重复种植, 极易受到 种苗传播病源的重复浸染( 如宿根矮化病、花叶病和黑穗病等) , 造成产量和品质下降, 从而导致宿根年限的缩短以及种性的退化。国内外甘蔗科研和实践表明, 防止种苗带菌( 毒) 传播的病害, 最经济有效的措施就是生产、繁殖和推

广西甘蔗产业发展研究

广西甘蔗产业发展研究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学年论文 广西甘蔗产业发展研究学院:商学院 专业名称: 姓名:陈星如 学号: 导师: 日期: 2017年8月20

目录 摘要 广西是甘蔗的优势产区,也是全国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目前,广西的甘蔗种植面积和蔗糖产量占全国比重均超过50%。甘蔗产业已经成为广西农业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是广西财政税收和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甘蔗产业的稳健发展对于保障我国食糖安全、促进广西农业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有重大的意义。随着广西甘蔗产业的不断发展,社会

环境的发展变化,广西甘蔗产业的发展也不断凸显新的问题,制约广西甘蔗产业的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定性分析法对广西甘蔗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存在的新问题进行分析,进而提出相应的发展建议,以促进广西甘蔗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广西甘蔗产业发展 引言 我国是世界三大蔗糖生产国之一。甘蔗是我国制糖的主要原料,主要分布种植在云南,广西和广东几个省区。广西是甘蔗的优势产区,也是全国重要的蔗糖生产基地。广西甘蔗产业的稳定发展对于保障我国食糖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甘蔗产业是广西主要的经济作物,也是广西的支柱产业,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对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有着重要的影响,更是对广西的社会经济有着关键性的影响。所以,对甘蔗产业的研究具有重大的意义,只有足够的了解,才能有更好的发展,才能创造更好的未来。 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引言部分,介绍了研究的背景和重要意义。第二部分论述了广西甘蔗产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一些问题。第三部分则是针对目前广西甘蔗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广西甘蔗产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对策建议。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及工作计划

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及 工作计划 20__年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总结及20__年工作计划 近年来,我县林业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森林覆盖率逐年上升,生态、社会、经济三大效益突显,得到了省、市、县的高度评价和肯定。与此同时,县域林业资源保护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最重要的工作任务。在省、市、县各级政府和有关业务部门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我站适应新形势,以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契机,努力创新工作思路,深入贯彻执行《植物检疫条例》和《森林病虫害防治条例》,工作兢兢业业,脚踏实地,任劳任怨,认真负责,使全县森林病虫害防治和林业植物检疫工作逐步走向了正轨,整体抗灾减灾能力大大增强,取得了可喜成绩,起到了为我县林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的重要作用。 20__年,我们主要进行了技术培训,森防法律法规宣传,重点病虫害的调查监测及预测预报,对常发病虫害制定了有效的防治方案,深入基层督促实施,进行有效的技术指导,加强美国白蛾的防控,强化林业植物检疫,严厉打击逃避检疫非法调运行为,确保了林果生产的安全,圆满完成省、市下达给我县的任务指标。全县现有森林面积123.XXX万亩,全年预测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5.5万亩,实际发生6.1万亩,发生率4.93,防治面积5.9万亩,防治率达

到96.72,测报准确率90.16。产地检疫种苗面积20__亩,种苗产地检疫率达到95.24,检疫木材150立方米,检疫苗木XXX万株,林木种子5吨。应施调查监测面积XXX万亩,调查监测面积XXX万亩,监测覆盖率100。 一、狠抓技术培训,提高业务素质,壮大技术队伍 首先搞好专职和兼职检疫员的培训工作,对一些危险性病虫害的识别及发生规律、扑灭措施进行系统讲解,掌握我县重点发生的病虫害的防治措施,有效地提高了专、兼职检疫员的整体素质。其次将培训的专、兼职检疫员分成四组由他们亲自担任培训教师奔赴我县的各个重点乡镇和重点村,对林农、果农进行现场讲解,使他们掌握常见病虫害的识别方法和防治措施,提高了林农、果农的技术水平,起到了以点带面的作用,一年来共培训专、兼职检疫员XXX人,培训林农、果农达1XXX人次,为森防检疫工作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搞好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确保森林植物的安全 病虫害的预测预报是搞好防治的基础,是确保森林植物安全的不可缺少的一环。对这项工作我们明确专人负责,分别在常宁乡、柏树乡、北水泉镇各建立了一个林果病虫测报点,对全县常发病虫害进行调查监测,对越冬前的虫口基数进行了样方调查,由技术人员负责各种数据、虫情、病情的搜集,预测预报病虫害的宏观趋势并提供准确的基础信息,分析最佳防治时期,确定防治措施,并编写印发虫情简报,发送到全县各乡镇,指导果农、林农搞好病虫害

广西甘蔗种植区划

甘蔗原产我国,是热带和亚热带经济作物。广西地处南、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区, 雨热同季,是全国甘蔗最大生产适宜区,年种植面积680-780 万亩,产糖量约占全国食糖总量的40%。经过多年的发展,制糖产业已成为广西经济支柱产业。 但广西90%以上的原料蔗种植在无灌溉条件,且耕作层比较浅薄的旱地上,原料蔗产量的多少和蔗糖份的高低除受品种、施肥水平和耕作技术影响外,在很大程度上受气象条件的制约,尤其是广西春旱、秋旱和霜冻天气等灾害请天气对原料蔗的产量和糖份影响更大。经我台科研人员的研究和调查结果,气象条件对产量和糖的影响如下: 一、气象条件甘蔗产量的影响 根据我台对全区各甘蔗主产区历年产量与气象条件的分析研究,并结合 1981-1989 年甘蔗物候产量资料于全生育期内的气象要素作分析,结果表明,影响各地原料蔗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有:早春的低温、春末夏初的雨量或雨日、盛夏的高温少雨和秋季干

旱。但影响各地产量的气象因子的时段存在一定的差异,这是由于各地气候差异和各地甘蔗发育期差异所致。 1、早春气温高,有利与春植甘蔗出苗和宿根甘蔗的萌芽、发株。新植甘蔗的出苗和宿根甘蔗的发株对温度的要求分别是≥1℃3 和≥10℃ ,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出苗发株速度加快。从南宁物候资料分析表明,中/2-下/2 的旬平均最低气温总和每增减1℃出苗或发株可提前或延迟7 天。 2、春末夏初的干旱,不利于甘蔗的分蘖和蔗茎的伸长。 3、盛夏高温少雨,甘蔗茎伸长受抑制。 4、秋季干旱低湿,甘蔗易发生蒲心,产量和质量下降。 甘蔗与气象 影响各地甘蔗产量的主要气象因子及其丰欠指标

、气象条件对甘蔗糖份含量的影响 根据对历年各糖厂榨季蔗糖份动态变化的分析,甘蔗糖份的积累动态过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生长期的缓升阶段,此阶段蔗糖份含量较高,积累速率也较慢;快速积累阶段,这是蔗糖份积累最迅速的时期,但蔗糖份含量仍较低,尚未进入工艺成熟阶段;工艺成熟期后的缓升阶段,其特点是蔗糖份含量高,持续时间长,但上升速率比第二阶段慢;下降阶段,此阶段的前期蔗糖份下降速率比较慢,但下降速率加快。纵观蔗糖份积累整个阶段,其积累过程遵循LOGISTIC曲线,即生长曲线变化规律。 甘蔗糖份的高低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品种及品种熟性、前期生长情况及进入糖份积累阶段后的气象条件,均会对榨季蔗糖份的高低产生积极的影响。由于广西各地糖厂榨季期间(多数安排在11 月至第二年3-4 月),是温度变化最为明显的时期,若榨季温度高,湿度大,则甘蔗继续生长,蔗糖份含量低,反之榨季温度低,湿度小,则有利甘蔗蔗糖份积累。但是当最低气温≤2℃,特别是最低气温≤0℃或以下是,榨季蔗糖份将急剧下降。 经过对全区代表性糖厂历年榨季糖份动态变化与气象条件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0-11 月份昼夜温差大,降雨偏少,空气湿度偏小,日照充足,而且榨季期间无霜冻灾害天气出现,则甘蔗糖份积累快,蔗糖份含量高。反之10-11 月份昼夜温差小,降雨偏多,空气湿度偏大,日照缺乏,特别是榨季期间出现霜冻灾害天气, 则甘蔗糖份积累慢,榨季蔗糖份含量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