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

1. 水产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研究水产养殖动物的营养及其所需配合饲料的科学

2. 必需氨基酸: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动物的需要,必需由食物提供的氨基酸

3. 氨基酸平衡:指饲料可利用的各种必需氨基酸的组成和比例与动物对必须氨基酸的需求相同或非常相接近

4. 氨基酸互补(蛋白质互补):指在配合饲料时,利用不同蛋白源的氨基酸组成特点,通过两种或两种以上饲料的配合,相互取长补短使饲料的氨基酸趋于平衡

5. 必需脂肪酸:指那些为鱼、虾类生长所必需,但鱼虾本身不能合成,或者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由饲料直接提供的脂肪酸

6. 脂肪氧化:指在有氧参与或在微生物脂肪酸的作用下,脂肪变成游离脂肪酸。再进一步氧化成醛、酮、醚等有害物质的过程

7. 蛋白质节约效应:当饲料的可消化能含量较低时,饲料中的部分蛋白质就被作为能源消耗掉。在此种饲料中添加适量的脂肪,可以提高饲料的可消化能含量,从而减少蛋白质作为能源消耗,使之更好地用于合成体蛋白

8. 代谢能:指鱼类生理代谢能够利用的那部分能量,摄入单位重量饲料的总能与由粪、尿及鳃排除的能量之差

9. 摄食热增耗:指动物在将摄取的食物转化为机体物质时,或者是在水解ATP为体内的生

理和生化活动提供能量的时候,会产生热量排出体外,人们把动物由于摄食引起的那部分体增热特别的称为摄食热增耗

10. 总能:指饲料中所含的全部能量,也就是饲料中蛋白质、脂肪和糖类三大能源营养物质完全燃烧所释放出来的全部能量

11. 标准代谢:指的是用于血液循环、细胞修复和再生、离子跨膜运输和肌肉协调等维持基本生命活动所消耗的能量

12. 消化能:摄入总能减去粪能后所剩的那部分能量

13. 载体:指用于承载微量添加剂活性组分,并改变其物理性状,保证添加剂成分能够均匀地分布到饲料中去的可饲物料

14. 稀释剂:指掺人到一种或多种微量添加剂中起稀释作用的物质,它可以稀释活性组分的浓度,但它不起承载添加剂的作用

15. 营养需要量:指为保证动物正常生长、健康和理想的产品品质,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养殖对象对各种营养素的需要量

16. 限制性氨基酸:指饲料中所含必须氨基酸的量鱼动物所需的必须氨基酸的量相比,比值偏低的氨基酸

17. 饲养标准:指由于动物营养需要量所提出的营养需要种类和数量定额带有标准化的某些因素

18. 半必需氨基酸:指一定条件下能代替或节省部分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

一、绪论

1、水生动物与畜禽营养学特征的异同

(1)饲料营养组成

①鱼、虾类在配合饲料中需要更多的蛋白质,一般认为其蛋白质需要量为畜、禽的2—4倍

②鱼、虾类不能有效地利用无氮浸出物,其利用率较畜禽低

③对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鱼虾与畜禽不同

④鱼虾类需要的15 种维生素与畜禽相同,但各维生素的重要性和需要量不同

(2)物理特征

①原料粉碎粒度:畜禽饲料全部通过8 目,水产饲料原料粉碎达60 —100 目

②水稳定性:畜禽其配合饲料对水稳定性无要求,鱼虾生活在水中,配合饲料应维持在水中

不溃散,且要求减少溶失率

③饲料性状:畜禽饲料一般为粉状,而鱼虾则必须制成颗粒状

第一章水产动物营养学原理

原理1- 蛋白质营养

1、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

①蛋白质是构建机体组织细胞的主要成分:皮肤、血液、器官、等

②蛋白质是动物体内特殊功能物质的主要成分:酶、激素、抗体

③蛋白质是组织更新、修复的主要原料

④蛋白质的供能作用:转化为糖和脂肪

⑤是水产动物的主要能量来源

2、主要鱼类蛋白质需要量评定方法、需要量和影响因素

(1)蛋白质需要量评定方法:

①按基础氮代谢估计维持需要量

②氮平衡法估计维持需要量

③最佳生长的蛋白质需要量的方法—蛋白质浓度梯度的摄食—生长剂量反应法

(2)需要量

研究表明,鱼虾类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量是陆生恒温动物对蛋白质的需求量的2—4 倍(3)影响因素:

①生长发育阶段(年龄和大小):随着鱼的生长发育,其蛋白质需求量降低

②食性的影响:肉食性>杂食性〉草食性

③能量水平:蛋白质含量应与能量含量保持最适的比例,过高的能量会限制采食量,从而导致蛋白质需要量升高

④养殖试验环境条件:温度、盐度、光照、溶解氧等指标对鱼、虾生长十分显著影响,因此试验环境条件要控制在最佳状态

⑤投饲频率和投饲量:由于饲料投饲频率和投饲量不同时,试验对象摄取的蛋白质和其他营养素就不同,就会表现出不同的增重率

⑥试验饲料的加工方法:物料的粉碎粒度会影响饲料蛋白质的消化吸收率

3、鱼虾类必需氨基酸需要量的评定方法

①生长试验法:使用纯化饲料、化学成分确定的饲料或是天然原料饲料,设计成含不同浓度梯度氨基酸的饲料进行一定时间的生长试验,然后根据剂量- 增长效应关系确定研究对象对试验氨基酸的需求量

②游离氨基酸水平观测法:通过测定血清和肌肉中游离氨基酸水平来判断

③氨基酸氧化产物水平观测法:当饲料中某种氨基酸是限制性氨基酸时,这种必需氨基酸

大多会被利用于蛋白质的合成,仅有很少部分会被氧化分解;但当某种必需氨基酸过量时,则会被氧化分解④体氨基酸组成数据推算法:一些鱼体的必需氨基酸组成模式与其对必需氨基酸的需求模式存在着高度相关性

4、蛋白质营养价值—生物评定法

①生长:生长是指试验鱼、虾经投喂试验饲料一段时间后,体重或体长的变化。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是生长的两个重要指标

②蛋白质和氨基酸的消化率:消化率是指饲料中营养物质被动物摄食后的可被消化吸收的程度

③蛋白质效率:指养殖动物的体重增加啊量与其相应的饲料蛋白质摄入量之比

④净蛋白质利用率:是测量在饲养试验期间动物摄食单位饲料蛋白质后的体蛋白增加量

⑤生物价:能测定出某种饲料或食物被动物所利用的真实百分比

原理2- 糖类营养

1、糖的生理作用

①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是鱼虾体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

②提供能量:吸收体内的葡萄糖经氧化分解,释放出能量,供机体利用

③合成体脂肪:糖类是合成体脂的主要原料

④合成非必需氨基酸:糖类为鱼虾合成非必需氨基酸提供碳架

⑤蛋白节约效应:糖类可改善饲料蛋白质的利用,有一定的蛋白节约效应

2、水产动物对糖的利用特点及原因

(1)特点:

①摄入的糖类在鱼虾消化道被淀粉酶、二糖酶分解成单糖,然后被吸收

②吸收后的单糖在肝脏及其他组织进一步氧化分解,并释放出能量,或提供碳源合成其他生

理活性物质

③糖原是糖类在体内的贮存形式,葡萄糖氧化分解是供给鱼虾能量的重要途径,血糖则是糖类在体内的主要运输形式

④鱼类对糖类的利用率较低,鱼类是天生的糖尿病体质

(2)原因: (1)己糖激酶的活性较低

(2)胰岛素的分泌受到其他激素抑制

(3)葡萄糖不是胰岛素释放的最敏感刺激源

(4)与哺乳动物相比,胰岛素受体数量少

3、影响糖类利用的主要因素

①食性的差异:肉食性<杂食性<草食性

②糖源类型:随着饲料中糖类结构的复杂性增加,鱼体的增重和饲料效率下降

③饲料中糖的含量:在一定条件下,鱼的生长速率随糖类含量增加而提高

④糖的物理性状:膨化和糊化能改变堂的物理结构而有利于消化

⑤鱼的种类:温水性或淡水鱼类比冷水性或海水鱼类能够更有效地利用糖类

⑥饲料成分:饲料中纤维素和蛋白质含量能降低吸收速率,延长胃肠排空时间

⑦投资策略与环境条件:增加投喂频率可以改善鲤和罗非鱼对简单糖类的利用

原理3- 脂类营养

1、脂类的性质

①脂类一般不溶于水,而易溶于有机溶剂

②脂类的熔点与其结构密切相关:熔点越低,鱼虾类对脂肪的消化率就越高

③某些不饱和脂肪酸鱼虾类本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

④油脂可在酸、碱的催化下发生水解,水解产物是甘油和脂肪酸

⑤油脂在贮存期间,受湿、热、光、氧、和其他化学物质的作用,逐渐产生难闻的臭味

2、脂类的生理功能

①组织细胞的组成成分:一般组织细胞中约含有1—2%的脂类物质

②提供能量:脂肪是含能量最高的营养素,其产热量高于糖类和蛋白质

③利于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运输:S DE等脂溶性维生素只有当脂质物质存在时方可被吸收

④提供必需脂肪酸:合成量不能满足需要,必须依赖饲料直接提供

⑤作为某些激素和维生素的合成原料:麦角固醇可转化为维生素D

⑥节省蛋白质,提高饲料蛋白质利用率:脂肪的节约蛋白质作用

3、鱼虾对脂类的消化吸收及利用特点

①在酸性环境的胃中脂肪几乎不被消化,脂肪消化吸收的主要部位在肠道前部

②具有幽门盲囊的鱼,其脂肪酶活性最高,是脂类消化的主要部位

③饲料中的中性脂肪在脂肪酶的作用下分解为甘油和脂肪酸而被吸收

④当机体需要能量时,贮存于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即被水解,游离脂肪酸氧化分解,释放能量,供组织利用

⑤当血液中游离脂肪酸超过机体需要时,多余部分又重新在脂肪组织中贮存备用

⑥一般来说,鱼虾类能有效地利用脂肪并从中获取能量

⑦通常草食性鱼类利用脂肪的能力较低,而肉食性鱼类和杂食性鱼类利用脂肪的能力较强

⑧鱼虾类对熔点较低的脂肪消化吸收率很高,而对熔点较高的脂肪消化吸收率较低

4、鱼虾类对脂类的需要

①脂肪是鱼虾类生长所必需的一类营养物质

②饲料中脂肪含量不足或缺乏,可导致鱼虾类代谢紊乱,饲料蛋白质效率下降,还可并发脂溶性维生素和必需脂肪酸缺乏症

③饲料中脂肪含量过高,又会导致鱼体脂肪沉积过多,甚至发生脂肪肝,使鱼体抗病力下降

④饲料中的脂肪含量须适宜

5、鱼虾对脂类的需要量的影响因素

①种类:淡水鱼较海水鱼对饲料脂肪的需要量低,但在淡水鱼中,其脂肪需要量又因种而异②食性:

草、杂食性而言,若饲料中含有较多的可消化糖类,则可减少对脂肪的需要量③生长阶段:虹鳟鱼苗饲料脂肪含量偏高,而成鱼饲料偏低

④饲料中糖类和蛋白质含量:若饲料中有其他能源可以利用,那么就可减少对脂肪的依赖

⑤环境温度:冷水性鱼类主要为n—3系列的脂肪酸,温水性鱼类主要是n—3与n—6系列

脂肪酸的混合物

6、防止饲料脂肪氧化的防治措施

①改善仓储条件

②缩短贮存时间

③防止饲料霉变,并且使用后密封

④防止脂肪和空气接触

⑤添加抗氧化剂:对脂肪含量较高的饲料应加入抗氧化类物质

⑥减少饲料中的水分含量

原理4- 能量营养

1、三大能量物质的产热量

①糖类:平均产热量为17154J/g

②脂肪:平均产热量为39539 J/g

③蛋白质:平均产热量为23640 J/g

2、水生动物能量消耗低于陆生恒温动物的原因

①水产动物是变温动物,不需要消耗能量来维持维持恒定的体温

②水产动物生活在水中,依靠水的浮力,只需要很少的能量就能供给肌肉活动和保持在水中的位置和平衡

③水产动物的氮排泄废物与陆生动物的氮排泄废物尿素或尿酸相比,其形成和分泌过程只需

要较少的能量

3、影响饲料代谢能含量的主要因素

①一定范围内,尿能和鳃排泄能随DP/DE的升高而升高,随其降低而降低,是因为饲料中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对蛋白质的节约效应

②氨基酸的组成决定饲料氮利用率、尿能和鳃排泄能总和。氨基酸能量高于动物需求,会引起体内氨基酸分解代谢增多,氨氮排泄量增大,能量损失会升高

③碳水化合物含量影响鱼类尿能和鳃排泄能的损失。可消化碳水化合物含量过高时,鱼类表

现出增大尿能、鳃排泄能的损失量,降低可代谢能的量

④饲料的组成、动物生理状态和环境因子

原理5- 维生素营养

1、各维生素的生理作用、在水产动物上的需要量和缺乏症,熟悉其来源

①维生素A:视觉功能眼球水肿突出

②维生素D:参与体内矿物质平衡的调节骨骼系统发育受阻

③维生素E:抗氧化膜功能改变

④维生素K:凝血反应表皮出血

⑤维生素B i (硫胺素):维持神经组织和心肌的正常生理功能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损伤

⑥维生素B2 (核黄素):维护皮肤、黏膜和视觉的正常肝的组织结构变化

⑦维生素B3 (泛酸):旋光作用,刺激抗体的合成提高抵抗力生长迟缓、摄食下降

⑧维生素B5 (烟酸):氧化还原酶的辅酶,降低血脂肠道病变、饲料转化率降低

⑨维生素B6:参与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生长效率下降

⑩维生素B ii (叶酸):参与动物体内多数生化反应和多种物质的代谢过程生长缓慢

维生素B i2 (钴胺素):参与核酸和蛋白质代谢生长缓慢、饲料效率下降

维生素C:具有酸性和强还原性免疫力和抗应激能力下降

维生素H (生物素):长链不饱和脂肪酸代谢的必需物质

胆碱:动物机体的组成成分,对部分代谢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脂肪肝

肌醇:促生长因子食欲下降

原理6- 矿物质营养

1. 各矿物元素的生理功能、水产动物的需要量和缺乏症

①钙和磷:构成骨骼、牙齿及鳞片;参与肌肉收缩、血液凝固、神经传导、细胞膜的完整性和通透性的维持;调节酸碱平衡生长缓慢,骨骼发育异常,水分、灰分含量下降,死亡率高钙一0.8 —1.1% 磷一1.7 —2.4% 钙磷总量为一2.5 —3.6% 钙磷比:1:2

②镁:作为磷酸化酶、磷酸转移酶等的辅基和激活剂,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分生长缓慢、肌肉软弱、痉挛惊厥、骨骼变形、食欲减退、死亡率高0.04 —0.07%

③钠钾氯:参与渗透压和酸碱平衡;维持神经肌肉的兴奋性;控制营养物质进入细胞水肿

中毒;生长停滞;蛋白质和能量利用率下降添加食盐钾—1.2%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