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米粉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婴儿米粉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婴儿米粉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婴儿米粉生产良好操作规范

1 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本企业的婴儿米粉系列产品的加工过程、原料采购、运输、贮存的基本卫生要求及管理准则。以贯彻国家的有关卫生法规,确保公司产品的卫生质量为目的。适用于公司婴儿米粉系列产品中各类卫生质量的控制、检查和考核。

2 引用文件

GB J73—84 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 5749—8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 191-1990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14881—94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 17405—1998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GB 13432-1992 特殊营养食品标签

GB10767-1997 婴幼儿配方粉及婴幼儿补充谷粉通用技术条件

3 职责

3.1公司由主管副总经理牵头,其余各领导负责组织所分管范围(部门)执行本规范的有关责任内容。

3.2工会行政组负责环境卫生的归口管理,并执行本规范中规定的有关责任内容的实施工作。

3.3质管部负责车间及设施卫生、加工人员卫生、卫生与质量检验、有关质量记录的归口管理,并执行本规范中规定的有关责任内容的实施工作。

3.4生产部负责原辅材料采购的归口管理,并执行本规范中规定的有关责任内容的实施工作。

3.5技术部负责加工过程卫生的归口管理,并执行本规范中规定的有关责任内容的实施工作。

3.6人事部负责组织生产现场管理的检查、考核的归口管理,并执行本规范中规定的有关责任内容的实施工作。

3.7生产车间及其他部门负责组织车间(部门)员工认真贯彻执行本规范的有关内容,落实各项卫生措施。

4 原辅材料采购、储存

生产部按照以下规定进行原辅材料的采购、储存。

4.1采购

4.1.1米基粉原料:按《检验与试验计划》的标准进行采购。

4.1.2复合维生素原料:按《检验与试验计划》的标准进行采购。

4.1.3包装材料:按《检验与试验计划》的标准进行采购。

4.2储存

4.2.1仓库应保持通风良好、干燥、地面平整、清洁卫生,具有防鼠、防虫设施。

4.2.2各种原辅材料应按待检、合格、不合格分区离地存放,并有明显标志;合格备用的还应按不同批次分开存放,同一库内不得储存相互影响风味的原料。

4.2.3对有温度、湿度及特殊要求的原料应按规定条件储存。

4.2.4应采用先进先出的原则。对不合格或过期原料应加注标志并及早处理。

5车间及设施要求

5.1 车间入口处的鞋、靴、消毒池等应良好状态,装有非手动开关的洗手设施应保持完好无损坏。

5.2车间生产工艺流程应布局合理,场地清洁卫生,生产车间面积与加工能力相适应;食品生产车间的下水道应排水通畅,通风良好。

5.3 生产车间的地面应平坦、无积水、保持清洁;车间与外界相连的排水、通风处的防蝇、防虫、防鼠设施应完好。

5.4生产车间各区间应按相关要求保持相应的空气洁净度。

5.4 车间内墙壁和天花板应无发霉、脱落现象,门窗及防蝇设施应整洁、完好。

5.5 车间内水、电、气的供应应能满足生产需要,照明设施应完好并装有防护罩。

5.6 车间生产前后应进行卫生清洁工作。

6生产加工卫生要求

6.1原辅材料的领取和投料

6.1.1 投产前的原辅材料必须经过检验合格,不合格的原辅材料不得投产。

6.1.2生产车间按生产需要领取原辅材料,根据配方正确计算、称量和投料,并记录备查。

6.1.3原辅材料进入生产区,必须经过物料通道进入。凡进入洁净厂房、车间的物料必须除去外包装,若外包装脱不掉则要擦洗干净或换成室内包装桶。

6.2生产过程的卫生要求

6.2.1产品配料前需检查配料锅及容器是否清洗干净、符合工艺所要求的标准。每一班次都应做好器具清洁、消毒,并作记录。

6.2.2生产操作应衔接合理,传递快捷、方便,防止交叉污染。应将原料处理、中间产品加工、包装材料和容器的清洁、消毒、成品包装等工序分开设置。

6.2.3同一车间不得同时生产不同的产品;不同工序的容器应有明显标记,不得混用。

6.2.4各项工艺操作应在良好的情况下进行。配制混合过程中原、辅料必须混合均匀。生产过程中防止变质和受到腐败微生物及有毒有害物的污染。设备应选用符合卫生要求的材料制作,并定期清洗和维护,以避免铁锈及金属污染物的污染。

6.2.5生产设备、工具、容器、场地等在使用前后均应彻底清洗、清

毒。维修、检查设备时,不得污染食品。

6.2.6包装材料应由专人保管,每批产品包装凭指令发放、领用。包装应在良好的状态下进行,防止异物带入食品。

6.2.7使用的包装容器和材料,应完好无损,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6.2.8成品包装完毕,按批次入库、贮存,防止差错。

7成品贮存、运输的卫生要求

7.1经检验合格包装的成品应贮存于成品库,其容量应与生产能力相适应。按品种、批次分类存放,防止相互混杂。成品库不得贮存有毒、有害物品或其他易腐、易燃品。

7.2贮存与运输的一般性卫生要求应符合GB 14881的要求。成品码放时,与地面的距离为10cm以上,墙壁距离应20cm以上,便于通风。要留出通道,便于人员、车辆通行,要设有温、湿度监测装置,定期检查和记录。

7.3 要有防鼠、防虫等设施,定期清扫、消毒,保持卫生。

7.4运输工具(包括车厢、船仓和各种容器等)应符合卫生要求。

7.5 运输作业应避免强烈震荡、撞击,轻拿轻放,防止损伤成品外形;且不得与有毒有害物品混装、混运。作业终了,搬运人员应撤离工作地,防止污染食品。

7.6成品入库应有存量记录;成品出库应有出货记录,内容至少包括批号、出货时间、地点、对象、数量等,以便发现问题便于追溯和及时处理。

7.7成品出厂应执行“先产先销”的原则。

8生产加工人员要求

8.1 由质管部定期对全体员工(包括新参加工作和临时参加工作的员工)进行有关食品卫生法规的教育培训。

8.2 由工会行政组建立员工健康档案,直接接触食品的人员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健康检查。新进厂人员必须进行体检,合格后方可上岗。

8.3 各车间、厂、部室患有以下疾病者要调离直接接触食品岗位

8.3.1 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等消化道传染病(包括病源携带者);

8.3.2 活动性肺结核;

8.3.3 化脓性或渗出性皮肤病;

8.3.4 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疾病;

8.4生产过程中的加工人员要求

8.4.1车间生产作业时,要做好个人卫生,防止污染食品。

8.4.2进车间前,必须更换工作服、帽、靴、鞋, 工作服应盖住外衣,头发不得露于帽外,并进行洗手消毒。

8.4.3直接与原料、半成品和成品接触的人员不准戴耳环、戒指、手镯、项链、手表。不准浓艳化妆、染指甲、喷洒香水进入车间。

8.4.4生产人员上班前不许酗酒,工作时不准吸烟、饮酒、吃食物及做其他有碍食品卫生的活动。

8.4.5 操作人员手部受到外伤,不得接触食品或原料;经过包扎治疗戴上防护手套后,方可参加不直接接触食品的工作。

8.4.6 不准穿工作服、鞋进厕所或离开生产加工场所。

8.4.7 生产车间不得带入或存放个人生活用品,如衣物、食品、烟酒、药品、化妆品等。

8.4.8 进入生产加工车间的其他人员(包括参观人员)均应遵守本规范的规定。

9卫生与质量检验管理要求

9.1质管部按公司ISO9001管理体系要求负责公司全面的质量监督管理工作。

9.2质管部负责按对原辅材料、半成品、成品进行感官要求、理化、微生物等项目的检验。不合格的原辅材料不得用于生产。

9.3质管部检验人员必须取得资格证书方可上岗。

9.4质管部必须设置与生产相适应的检验室,检验所需仪器、设备及器

材应定期进行检定,使其处于良好状态。

9.5质管部必须按国家规定的检验方法(标准)对成品逐批进行抽样检验,并出具检验报告。凡不符合标准的产品一律不得出厂。

9.6每批产品均应有留样。留样应存放于专设的留样库(或区)内,按品种、批号分类存放,并有明显标志。

9.7质管部巡检组负责对车间生产过程的质量检查和监督,并做好记录。

9.8质管部对检验不合格的产品应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做好标识工作,并配合有关部门采取纠正措施。

9.9应对用户(顾客)提出的质量意见或建议进行详细记录,做好调查处理工作,并作记录备查。

10环境卫生要求

10.1由工会行政组划分环境卫生责任区,各部门、车间、厂贯彻责任区包干原则。

10.2马路及环境卫生区,要坚持天天清扫,做到“八个清”和“七个不准”。即:清理卫生死角,清理余泥、垃圾,清理废料杂草,清理盆罐桶积水,清理沟渠,清扫棚顶,清理路障,清扫单车棚;不准乱堆放杂物,不准乱搭建,不准乱停放车辆,不准乱堆放原辅材料、建筑材料,不准在下水道沙井盖上堆放杂物,不准乱倒垃圾废料,不准随地吐痰、丢烟头、果皮、软包装盒、瓶、罐等。

10.3下水道的疏通由行政组所属专业队负责,各部门所属范围内的明沟、暗渠由所在单位负责“ 扫 、洗、疏 ”,保持下水道和沟渠畅通。

10.4废料垃圾的清运由行政组负责,做到当天(当班)及时处理清运,基建区域由设备部负责搞好卫生工作。

10.5公共厕所每天扫、洗两次,保持整洁无臭味;上厕所的职工必须遵守厕所卫生守则。

10.6消毒:根据蚊蝇活动密度,配合生产和职工生活情况,行政组负责对室外环境进行不定期消毒,室内的消毒工作由各部门、车间负责,药品由行政组提供;在全公司统一行动时由行政组负责,以减少蚊蝇

等“四害”的危害。

10.7各车间、厂、部室应贯彻执行卫生责任区“三包”原则,搞好室内外卫生,做到负责区域内无垃圾、无杂草 、无杂物、无蜘蛛网。

10.8厂内不允许有老鼠、狗及其它害虫。行政组负责检查处理工厂的害虫,并有记录。

10.9进行捕鼠活动,方法:

(1)按捕鼠网络图放置捕鼠笼,每日检查,如发现笼内有老鼠要及时清理出厂。

(2)找出鼠洞口灌水,灭鼠行动后要收集死鼠,及时清理出厂。

10.10车间的门窗严密不变形,门上有风帘、塑料胶条,窗有纱网。10.11厂区每周喷洒杀虫药一次,杀虫后要清洗有关场所。

10.12车间下水道有防鼠栅栏。

10.13每日开工前,质检员检查车间,确保三防设施有效及车间内无苍蝇、蚂蚁。车间质检员将每天检查结果记入每日卫生检查表。

11 卫生管理与审核

11.1 卫生管理

11.1.1各部门、生产车间按本规范中的有关职责实施管理。

11.1.2各生产车间、厂应配备卫生管理人员,按本规范实施生产现场管理,监督全体员工执行本规范的有关规定。

11.1.3厂房、设备、排水系统和其他机械设施,必须保持良好状态。各生产车间、厂每年第一季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后提出检修计划,由生产技术部统一安排检修。

11.2卫生审核

卫生审核工作分多种形式进行,审核依据为本规范及各种形式的相

应规定。

11.2.1公司爱卫会根据上级的安排,组织公司内的卫生检查,由爱卫会组织进行并实施考核。

11.2.2生产现场管理的检查

11.2.3每月不少于1次由人事组织有关部门进行一次生产现场管理的检查,将检查情况作为月度奖金评定时的扣发或奖励的依据,奖、罚由人事部执行。

11.2.4对违反本规范的由检查组主要成员(人事部、生产技术部、工会行政组、质管部、保卫纪监部)视情节轻重按有关规定确定扣发该单位或个人当月月度奖金。

11.2.5受罚部门应制定纠正措施并组织落实,以确保卫生质量。

11.2.6管理部门对受罚部门的纠正措施实施情况应进行跟踪检查。

附加说明:

本规范由质管部提出

中国保健食品GMP(2010年修订版)-《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修订稿)》分析

中国保健品GMP (2010修订版)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修订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保健食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保健食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规定了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机构与人员、厂房与设施、设备、物料与成品、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文件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第三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 第四条企业应当建立与保健食品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各机构和人员职责应当明确。 第五条企业应当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履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职责。 第六条企业应当配备与保健食品生产相适应的具有专业知识、生产经验及组织能力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专职技术人员的比例应不低于职工总数的5%。 第七条企业负责人是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责任人,全面负责企业日常管理,应当熟悉保健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本规范的实施负责。 第八条生产管理负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必须是专职人员,并且不

得互相兼任。应当具有与所从事专业相适应的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技术职称,具有至少三年从事保健食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接受过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第九条生产管理负责人主要职责: (一)确保保健食品按照批准的工艺规程生产、贮存,以保证保健食品质量; (二)批准与生产操作相关的各种岗位操作规程并确保严格执行; (三)确保生产记录在提交质量管理部门之前经指定人员审核,生产偏差已经报告、调查、评价并得到处理; (四)确保厂房和设备的维护保养,以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 (五)确保完成各种必要的验证工作; (六)协助质量管理部门审核和监督物料的供应商; (七)确保生产人员都已经过必要的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培训内容。 第十条质量管理负责人主要职责: (一)审核并放行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 (二)确保在成品放行前完成对批生产记录和检验记录的审核; (三)确保完成所有必要的检验; (四)批准质量标准、取样方法、检验方法和其他质量管理规程; (五)审核和批准所有与质量有关的变更; (六)确保所有重大偏差已经过调查并得到及时处理; (七)批准并监督委托检验; (八)监督厂房和设备的维护情况,以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 (九)确保完成各种必要的验证工作,审核和批准验证方案和报告; (十)确保完成生产和质量内部评审; (十一)审核和监督物料供应商;

美国FDA21CFR110部分关于食品生产企业现行良好操作规范

美国FDA 21 CFR 第110部分关于食品生产企业现行良好操作规范 (GMP)法规汇总 美国GMP(21 CFR part 110)法规适用于所有食品,作为食品的生产、包装、贮藏卫生品质管理体制的技术基础,具有法律上的强制性。以下内容即为21 CFR part 110 法规汇总。 A分部—总则 §110.3 现行的良好操作规范的定义(Definitions) §110.5 现行的良好操作规范(Current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110.10 现行良好操作规范的操作人员(Personnel) §110.19 现行良好操作规范的例外情况(Exclusions) B分部-建筑物与设施 §110.20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厂房与地面(Plant and grounds) §110.35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卫生操作(Sanitary operations) §110.37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卫生设施及控制(Sanitary facilities and controls) C 分部—设备 §110.40 食品生产加工企业的设备及器具(Equipment and utensils) D分部—预留作将来补充 E分部-生产加工控制 §110.80 食品生产加工及控制(Processes and controls) §110.93 食品成品的仓储与销售(Warehousing and distribution) F分部-预留作将来补充 G部分-缺陷水平 §110.110 供人食用的食品中对健康无危害的、天然的、不可避免的缺陷(Natural or unavoidable defects in food for human use that present no health hazard)

颗粒剂保健食品企业标准范例

Q/XXXX 福建X X X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XXX B—2012 XXX颗粒 XXXX-XX-XX发布XXXX-XX-XX实施

目次 前言................................................................................ II 1 范围 (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 3 技术要求 (1) 3.1 原辅料要求 (1) 3.2 感官要求 (2) 3.3 保健功能 (2) 3.4 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 (2) 3.5 理化指标 (2) 3.6 微生物指标 (3) 3.7 净含量及允许负偏差 (3) 3.8 生产加工过程的卫生要求 (3) 3.9 辐照要求 (3) 4 试验方法 (3) 4.1 感官检验 (3) 4.2 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检验 (3) 4.3 理化指标检验 (4) 4.4 微生物指标检验 (4) 4.5 净含量及允许负偏差检验 (4) 5 检验规则 (4) 5.1 原辅料入库要求 (4) 5.2 组批 (4) 5.3 抽样方法与数量 (5) 5.4 检验类别 (5) 5.5 判定规则 (5) 6 标志、标签、包装、运输、贮藏 (5) 6.1 标志、标签 (5) 6.2 包装 (5) 6.3 运输 (5) 6.4 贮藏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测定方法 (7) 附录B(规范性附录)原料质量要求 (8) 附录C(规范性附录)辅料质量要求 (9)

前言 XXX颗粒目前尚无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为组织生产和交验货,特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主要参照GB 16740-1997《保健(功能)食品通用标准》并结合本公司产品实际的特点而制定。 本标准的格式按GB/T 1.1-2009《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组织编写。 本标准由福建XXX有限公司提出。 本标准由福建XXX有限公司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XXX 。

米粉生产制作工艺

米粉生产制作工艺 米粉机简介 米粉机,又名米线机、桂林米粉机、云南米粉机。米粉是从南方传入的一种营养高、口感好、味道好的米制食品。受到全国各地人民的喜爱,并已经流传到海外。穗华多功能米粉机,彻底改变了作坊式生产米粉的传统模式,在我国米粉生产历史上取得跨越性的技术革新。 穗华米粉机械生产的米粉,属纯天然食品,外观洁白光滑、晶亮剔透、条形挺直、粗细一致,久泡不散、久煮不断、口感爽滑、营养丰富。该米粉机同样适用于生产桂林米粉、云南米线、年糕,以及以红薯、玉米、大豆、土豆等各种杂粮制成的淀粉为原料,生产各类粉丝、粉条。 米粉机拥有、干净、卫生等特点,保护消费者的健康。而且米粉机采用先进的生产工艺,全自动化生产,无需人工,生产快,效率高,还能自行控制米粉的大小和粗度。 2生产性能 1、生产工艺先进:采用生物变性新工艺,原料经挤压聚合而成,出机即熟,一次成型, 不用蒸煮。 2、自动化程度高:仪表监控,操作简单,1~2人即可生产,螺旋推进,自动成熟,自 动成型。 3、安全卫生:机电一体,全封闭结构生产,性能稳定,生产过程无污染,安全卫生, 符合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4、出粉率高:从投料到出粉仅需几分钟,即可生产鲜米粉,又可生产包装干品(大米 粉干,杂粮面条及粉丝等),1公斤大米可生产鲜米粉2.8公斤。 5、一机多用:米粉机广泛适用于所有含淀粉类粮食作物。大米、玉米、荞麦、红薯、 土豆、绿豆、豌豆等都可以生产,它不仅能生产米粉、米粉、朝鲜冷面、牛筋面、年糕、玉米面条、各种杂粮粉丝、各种面条、杂粮面条、彩色面条等多种面食品,而且每种食品厚薄、粗细等规格可根据需要任意调整,真正做到一机多用。 6、可生产几十种规格的产品,如:圆、扁,粗细,宽窄,厚薄,各种形状都可生产(圆、 扁),加工食品外表光滑,厚薄、宽窄、粗细均匀可调,筋软适度,有弹性,口感柔软、味道纯正。

食品类企业良好生产规范标准

烘焙食品类企业良好生产规范(HACCP) 1、目的 本规范为烘焙食品类企业在制造、包装及储运等过程中,有关人员、建筑、设施、设备之设置以及卫生、制程及品质等管理均符合良好条件之专业指引,并藉适当运用危害分析重点管制(HACCP)系统之原则,以防范在不卫生条件、可能引起污染或品质劣化之环境下作业,并减少作业错误发生及建立健全的品保体系,以确保烘焙食品之安全卫生及稳定产品品质。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从事产制供人类消费,并经适当包装的面包、蛋糕、中点、西点、饼干、干式点心、焙制坚果子仁等之烘焙食品类制造企业。 3、专门用词定义 3.1食品:指供人饮食或咀嚼之物品及其原料,如:面包、蛋糕、中点、西点、饼干、干式点心、焙制坚果子仁及其它。

3.1.1面包:指原料经过混合、搅拌、发酵、配合或包裹特殊之配料做成希望之形状、径行再度发酵、膨胀、烘焙、 冷却、包装等而得之制品(包括主食面包、餐包、甜面包、三明治及其它类似品)。 3.1.2蛋糕:指各种原料混合搅拌后经烤焙、成型、冷却、装饰、包装等而得之制品(包括油脂类蛋糕、乳沫类蛋糕、 戚风类蛋糕及其它类似品)。 3.1.3中点:指各种蒸、煮、烤、炸、煎之传统中国式面食品(如馒头、包子、烧饼、油条及其它类似品)。 3.1.4西点:指西式非主食类之面制点心类食品,一般较少经过发酵过程,泛指派、泡芙、比萨饼、甜甜圈、西饼及 其它类似品。 3.1.5饼干:指将主料酌配其它材料(如油脂类、糖类、乳制品、蛋及其它添加物)等,充分捏合作成一定形式,经 烘烤、干燥、冷却、包装而得之食品(包括硬式、夹心、软式、酥软、苏打、煎饼等饼干及类似品)。 3.1.6干式点心:指食品原料经混合、成型、调味、烤炸过程,含水分少之点心食品(包括海苔、爆玉米花及其它类 似品)。 3.1.7焙制坚果子仁:含各式食用种子或种仁经烤焙、油炸、调味等加工制成各种形式及口味者(包括膨松焙制食米、 焙制坚果、子仁及类似品)。 3.2原材料:指原料及包装材料。 3.2.1指成品可食部分之构成材料,包括主原料、配料及食品添加物。 3.2.1.1主原料:指构成成品之主要材料。

米粉的制作方法

米粉做法卤水配方作者:廖珈伶文章来源:桂林旅游网 米粉的做法 桂林米粉的制作不简单,成品外表洁白光亮、细滑、柔韧,优质米粉往往是一团只有一根。具体的制作方法是:用清纯的漓江水,将桂林优质大米泡涨,研磨化为浆并滤干,揣成粉团煮热,然后压榨出根根米粉,再在水中团成一团,因为经过了反复揣揉,因此筋力极好。 做出来的米粉本身淡而无味,做成美味的桂林米粉关键在卤水。店家熬制的卤水都有各自的绝招,一般每家店都不同,而且一般不将配方外传,作为商业秘密。虽然各家不同,但是制作方法大同小异,一般是用豆豉、八角、桂皮、甘草、草果、小茴香等香料坐锅,放入猪肉、猪骨、牛肉、下水等,再加入三花酒、罗汉果等配料,先用武火,然后用文火精心熬制,方能制出香气扑鼻味道纯美、营美丰富的卤水,与米粉拌和,佐以油炸花生或蒜末、葱花、芫荽、辣椒,那味道堪称好极了,而且吃了一回忘不了。米粉分为米粉(圆的)和切粉(扁的)。 桂林米粉卤水的配方

桂林米粉的精华在于卤水,须将猪肉、牛肉、药材、香料等秘制而成。一般人配制卤水时,往往把握不住各种原料的比例,使得卤水的滋味大打折扣。桂林米粉并没有统一的配料秘方,不同的桂林米粉店做出的米粉味道也各有千秋。甚至靠拢的两家米粉店味道完全不同。因此以下只能介绍大概配方。(各个米粉店的米粉都有各自的风味也是桂林米粉独特韵味的展现和神奇之处) ----------------- 自制米粉的做法 1.大米洗干净,晾干(把洗干净的米,平铺在干净的笼布上晾了一个晚上) 2.把米放到粉碎机里,打成粉末(打3分钟,米就成粉末了) 3.把大好的米粉装到密封的保鲜盒里,盖上盒子上锅蒸20分钟 4.把蒸好的米粉晾凉,放进冰箱 5.每次吃的时候,取1-2勺,再加水,放在锅里,煮3-5分钟,然后根据宝宝的口味,加入宝宝喜欢的果泥、肉泥之类的,好了,新鲜的自制米粉就可以吃了!

米粉工艺

保鲜湿米粉 湿米粉也是传统米粉中的一大宗产品,如湿粉、河粉等,一向以手工工艺制作,现制现卖的形式出售,食用时可汤食、炒食或凉拌,其色泽洁白透明,口感爽滑有韧性,很受消费者欢迎,但其水分含量高(50%~60%),常温下易返生及腐败变质。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发展,目前工业化生产的保鲜湿米粉,产品保质期可达三个月。食用时不需较繁的烹调方法和技术,打开包装后用沸水冲淋一下加入调味料即可得凉拌粉,或再加入高汤制成汤粉,可作为旅游方便食品,也可入锅炒制得炒米粉。其加工工艺流程如下: 粉碎的米粉→调湿→挤压糊化→挤压出丝→密辅料闭→搓散→蒸粉→酸洗→包装→灭菌→冷却→装箱→入库。 其加工方法与直条米粉相似,为防止微生物作用引起的腐败及贮藏期淀粉老化变质,通过一系列洗涤、挤压、蒸煮等工艺,使产品原始菌数减少,经酸洗工艺并结合低温(90℃)常压杀菌达到防止微生物腐败。为防止淀粉老化,除了采取蒸煮、挤压、复蒸工艺及控制产品水分含量外,还需在调湿时加入添加剂。虽然不需要干燥工序,但加工工艺仍较复杂。 蒸煮。蒸煮的目的是使淀粉充分糊化,同时使蛋白质受热发生变性。蒸煮时间为3~5分钟,蒸煮温度为96~98℃,要求米粉的α糊化度达到90%以上。 水洗、酸洗。蒸熟后的米粉经过净化处理,放入冷却的水中快速水洗冷却,然后进入pH值为4.3左右的酸洗池中酸洗约2分钟。水洗、酸洗的目的在于使热米粉迅速冷却,使其表面收敛,防止进一步糊化,固定其α化状态。同时,水洗及酸洗也可防止米粉相互粘结,并起到抑菌作用。 蒸粉及老化工艺对鲜湿米粉的品质影响很大,蒸粉可使湿米粉内部淀粉经过糊化后形成一定的凝胶网络结构,使米粉食用时口感细腻滑爽;静置老化可使米粉内部淀粉产生部分结晶,食用时具有一定的韧性。 初蒸时间对米粉拉伸性和感官总分有极显著影响,当初蒸时间为8min时,米粉拉伸性最大,硬度最小,感官总分最高。老化时间对米粉硬度有显著影响,老化时间越长,米粉中形成的晶核越多,结晶区越大当老化时间为2h时,米粉硬度较适中,复蒸时间对米粉拉伸性有影响,当复蒸时间为8min时,米粉拉伸性最大。 由于鲜湿米粉水分含量较高,存放过程中易受微生物的作用,发生腐败变质,因此需要对鲜湿米粉进行灭菌。灭菌工艺的温度过高,时间过长均会对米粉的品质造成影响,可通过灭菌前的浸酸工艺来降低灭菌强度。对不同乳酸浓度、灭菌温度和时间下生产的湿米粉进行大肠菌群和细菌的灭菌。随着乳酸浓度的增加,细菌个数明显减少;随灭菌温度的升高,灭菌时间的延长,效果越来越明显。即可达到无菌的效,5min℃的水洗中灭菌100在后,5min的乳酸浸泡1.5%当用.果。 8min℃条件下蒸粉小时,在℃温度下浸泡16100鲜湿米粉的最佳工艺为:在40的乳酸1.5%℃下复蒸8min,然后在质量分数为后,静置老化2小时,再在100 。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修订稿)》

附件1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修订稿)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规范保健食品生产质量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条例,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是保健食品生产质量管理的基本准则,规定了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机构与人员、厂房与设施、设备、物料与成品、生产管理、质量管理和文件管理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第三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本规范,坚持诚实守信,禁止任何虚假、欺骗行为,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第二章机构与人员 第四条企业应当建立与保健食品生产相适应的管理机构,各机构和人员职责应当明确。 第五条企业应当设立独立的质量管理部门,履行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的职责。 第六条企业应当配备与保健食品生产相适应的具有专业知识、生产经验及组织能力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专职技术人员的比例应不低于职工总数的5%。 第七条企业负责人是保健食品质量安全的主要责任人,全面负责企业日常管理,应当熟悉保健食品相关的法律法规,对本规范的实施负责。 第八条生产管理负责人和质量管理负责人必须是专职人员,并且不得互相兼任。应当具有与所从事专业相适应的大专以上学历,或中级技术职称,具

有至少三年从事保健食品生产和质量管理的实践经验,接受过与所生产产品相关的专业知识培训。 第九条生产管理负责人主要职责: (一)确保保健食品按照批准的工艺规程生产、贮存,以保证保健食品质量; (二)批准与生产操作相关的各种岗位操作规程并确保严格执行; (三)确保生产记录在提交质量管理部门之前经指定人员审核,生产偏差已经报告、调查、评价并得到处理; (四)确保厂房和设备的维护保养,以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 (五)确保完成各种必要的验证工作; (六)协助质量管理部门审核和监督物料的供应商; (七)确保生产人员都已经过必要的上岗前培训和继续培训,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培训内容。 第十条质量管理负责人主要职责: (一)审核并放行物料、中间产品和成品; (二)确保在成品放行前完成对批生产记录和检验记录的审核; (三)确保完成所有必要的检验; (四)批准质量标准、取样方法、检验方法和其他质量管理规程; (五)审核和批准所有与质量有关的变更; (六)确保所有重大偏差已经过调查并得到及时处理; (七)批准并监督委托检验; (八)监督厂房和设备的维护情况,以保持其良好的运行状态; (九)确保完成各种必要的验证工作,审核和批准验证方案和报告; (十)确保完成生产和质量内部评审; (十一)审核和监督物料供应商; (十二)确保所有与安全性监测和质量有关的投诉都经过调查,并得到及

米粉的制作工艺

米粉的制作工艺 一、米粉的生产工艺 米粉机制作米粉的工艺流程是比较简单的,一般分为2种,一种是施法生产工艺,另一种是干法生产工艺。 湿法生产工艺 首先,将挑选出来的大米用碾压机反复的碾压,成碎米状,然后浸泡在水中5-6个小时,将沉入的石子挑出,并将水倒出,然后将碎米磨成米浆,然后进行一次过滤,将米浆保存,然后放入混合的材料,进行蒸熟,等到凉下来,米浆就老化然后按制作的长度进行切断,再用水洗净,并裁减成型,然后进行烘干就可以包装入库,进行销售了! 干法生产工艺 首先,将挑选出来的大米用碾压机反复的碾压,成碎米状,然后浸泡在水中5-6个小时,将沉入的石子挑出,并将水倒出,放入材料,用机器蒸熟并挤压成粉丝,然后放置让其老化,再裁减成需要长短,然后洗净并烘干,就可以包装入库了。 米粉机湿法和干法的生产工艺差不多,就是一个先蒸熟再老化,另一个先老化再蒸熟。 二、米粉的烹饪技术 技术一: 1、米粉先泡软,香菇、猪肉及红萝卜切丝备用。 2、起油锅,将香菇、虾米爆香,加入猪肉丝、红萝卜丝及调味料(蒜末除外)一起拌炒,再加4杯水继续煮开。 3、将泡好的米粉放入汤汁中拌炒,使其均匀上色,约10分钟后改小火炒至水份收干即可起锅。 4、食用时,撒些芽菜,再淋上少许卤汁及蒜末即可。 技术二: 制作材料:米粉,榨菜丝,肉丝,盐,味精,酱油,杂骨汤,干椒粉,葱花,熟猪油

①肉丝,榨菜炒香,调正味,加杂骨汤,焖熟,待用。 ②取碗放入盐,味精,酱油,干椒粉,杂骨汤,熟猪油,葱花待用。 ③锅烧开水,下入米粉,烫熟,捞出放入碗中,浇肉丝即成。 广东穗华牌多功能米粉机(粉丝机、粉条机、年糕机、米线机、桂林米粉机),彻底改变了作坊式生产米粉的传统模式,在我国米粉生产历史上取得跨越性的技术革新。该米粉机生产的米粉,属纯天然食品,外观洁白光滑、晶亮剔透、条形挺直、粗细一致,久泡不散、久煮不断、口感爽滑、营养丰富。穗华牌米粉机生产的高品质米粉,不仅可内销,更可大量出口。 该米粉机还同样适用于生产桂林米粉、云南米线、年糕,以及以红薯、玉米、大豆、土豆等各种杂粮制成的淀粉为原料,生产各类粉丝、粉条。该机具有以下性能特点: 1、设计先进,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少。 2、生产工艺简单快捷,一步成型。 3、耗电少,产量高,无污染,安全卫生。

保健食品GMP培训考试试题

保健食品GMP培训考试试题 姓名:岗位:分数: 一、选择题: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到括号中(每题4分,共100分) 1、保健食品GMP的全称是:() A、保健食品生产管理规程 B、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C、保健食品种植质量管理规范 D、保健食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2、保健食品GMP实施指南是和的基本准则。适用于保健食品生产的全过程、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A、保健食品生产、技术管理 B、保健食品研发、生产管理 C、保健食品生产、质量管理 D、保健食品质量、销售管理 3、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和机构。() A、生产、销售 B、生产、质量管理 C、种植、采购管理 D、销售、培训管理 4、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各级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应明确,并配备一定数量的与保健食品生产相适应的具有、及组织能力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 A、专业知识、生产经验 B、专业技术、社会经验 C、专业能力、实践经验 D、生产经验、实践经验 5、企业主管保健食品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的负责人应具有医药或相关专业以上学历。() A、本科 B、大专 C、中专 D、高中 6、从事保健食品生产操作及质量检验的人员应经,具有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A、专业技术培训 B、生产培训 C、质量培训 D、管理技术培训 7、对从事保健食品生产的各级人员应按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要求进行和。() A、培训、考核 B、培训、规范 C、生产培训、质量培训 D、理论培训、实践培训 8、洁净室(区)应根据生产要求提供足够的照明。主要工作室的照度宜为;对照度有特殊要求的生产部门可设置照明。厂房应有应急照明设施。() A、250LX 、现场 B、250LX 、局部 C、300LX 、局部 D、300LX 、现场 9、洁净室(区)的窗房、天棚及进入室内的管道、风口、灯具与墙壁或天棚的连接部位均应密封。空气洁净度等级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洁净室(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并应有指示压差的装置。() A、10Pa、5Pa B、5Pa、10Pa C、15Pa、10Pa D、10Pa、15Pa 10、洁净室(区)的温度和相对湿度应与保健食品生产工艺要求相适应,无特殊要求时,温度应控制在摄氏度,相对湿度控制在() A、18°C~26°C 、40%~60% B、16°C~28°C 、45%~60% C、18°C~26°C 、45%~65% D、16°C~28°C 、45%~65% 11、洁净室(区)内安装的、不得对药品产生污染。() A、水池、地漏 B、水池、设备 C、管道、设备 D、照明、设备 12、不同空气洁净度等级的洁净室(区)之间的人员及物料出入,应有的措施。() A、专门 B、防止交叉污染 C、防止污染 D、防止混淆 13、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并定期维修、保养和验证。() A、标志 B、状态标志 C、设备标志 D、设备名称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审查方法和评价准则(doc 3页)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审查方法和评价准则(doc 3页)

附件: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审查方法和评价准则 为了规范保健食品的生产,提高保健食品企业的自身管理水平,加大对保健食品行业的卫生监督管理力度,保障消费者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保健食品管理办法》、《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和《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17405)制定本审查方法和评价准则。 一、审查内容 见《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审查表》。 二、审查程序 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以下简称GMP)实施情况的审查分为资料审查和现场审查两方面,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具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提出申请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自查结果认为已经或基本达到GMP要求的,可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审查。申请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1、申请报告; 2、保健食品生产管理和自查情况;

3、企业的管理结构图; 4、营业执照、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复印件(新建厂无需提供); 5、各剂型主要产品的配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图; 6、企业专职技术人员情况介绍; 7、企业生产的产品及生产设备目录; 8、企业总平面图及各生产车间布局平面图(包括人流、物流图,洁净区域划分图,净化空气流程图等); 9、检验室人员、设施、设备情况介绍; 10、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文件目录); 11、洁净区域技术参数报告(洁净度、压差、温湿度等); 12、其他相关资料。 (二)资料审查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企业提交的申请文件在15个工作日内组织进行资料审查,通过资料审查认为申请企业已经或基本达到GMP 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企业,可以安排进行现场审查。如果通过资料审查认为申请企业不符合现场审查条件的,也应书面通知申请企业,并说明理由。 (三)现场审查 现场审查人员应为经过一定GMP评价培训的卫生监督人员。审查人员以“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审查表”(表1)为基本依据,对被审查企业进行现场审查,对于现场审查中发现的事实和情况应该记录在案,并要求随从人员予以确认。

食品GMP

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MP) 良好生产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简称GMP)是为保障食品安全而制定的贯穿食品生产全过程一系列措施、方法和技术要求,也是一种注重制造过程中产品质量和安全卫生的自主性管理制度。良好生产规范在食品中的应用,即食品GMP,主要解决食品生产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卫生问题。它要求食品生产企业应具有良好的生产设备、合理的生产过程、完善的卫生与质量和严格的检测系统,以确保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符合标准。 第一节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的应用 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食品工业的不良状况和药品生产的欺骗行径,促使美国诞生了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开始以法律形式来保证食品、药品的质量,由此还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国家级的食品药品管理机构-----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 美国是最早将GMP用于食品工业生产的国家,美国在食品GMP的执行和实施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良好生产规范(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是美国首创的一种保障产品质量的管理方法。1963年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制定了药品GMP,并于1964年开始实施。196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要求各会员国家政府制定实施药品GMP制度,以保证药药品质量。同年,美国公布了《食品制造、加工、包装储存的现行良好操作规范》,简称FGMP(GMP)基本法。FDA于1969年制定的《食品良好生产工艺通则》(CGMP),为所

有企业共同遵守的法规,1996年版的美国CGMP(近代食品制造、包装和储存)第110节内容包括:定义、现行良好生产规范、人员、广房及地面、卫生操作、卫生设施和设备维修、生产过程及控制、仓库与运销、食品中天然的或不可避免的危害控制等。 自美国实施GMP以来,世界上不少国家和地区采用了GMP质量管理体系,如日本、加拿大、新加坡、德国、澳大利亚、中国台湾等积极推行食品GMP质量管理体系,并建立了有关法律法规。 日本受美国药品和食品GMP实施的影响,厚生省、农林水产省、日本食品卫生协会等先后分别制定了种类食品产品的《食品制造流通基准》、《卫生规范》、《卫生管理要领》等。 农林水产省制定了《食品制造流通基准》,其内容包括食用植物油、罐头食品、豆腐、腌制蔬菜、杀菌袋装食品、碳酸饮料、紫菜、番茄加工、汉堡包及牛肉饼、水产制品、味精、生面条、面包、酱油、冷食、饼干、通心粉等20多种。 厚生省制定了《卫生规范》,包括鸡肉加工卫生规范、食饭及即食菜肴卫生规范、酱腌菜卫生规范、生鲜西点卫生规范、中央厨房及零售连锁卫生规范和生面食品类卫生规范等。 食品卫生协会制定了《食品卫生管理要领》,有豆腐、油炸食品、即食面、面包、寿司面、普通餐馆、高级餐厅和民族餐馆等。 上述“基准”、“规范”和“要领”均为指导性的,达不到其要求不属违法。 加拿大实施GMP有三种情况: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审查方法和评价准则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审查方法和评价准则 LEKIBM standardization office【IBM5AB- LEKIBMK08- LEKIBM2C】

附件: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审查方法和评价准则为了规范保健食品的生产,提高保健食品企业的自身管理水平,加大对保健食品行业的卫生监督管理力度,保障消费者健康,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保健食品管理办法》、《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GB14881)和《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GB17405)制定本审查方法和评价准则。 一、审查内容 见《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审查表》。 二、审查程序 对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以下简称GMP)实施情况的审查分为资料审查和现场审查两方面,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具体按照以下程序进行: (一)提出申请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自查结果认为已经或基本达到GMP要求的,可以向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卫生行政部门申请审查。申请时,应提交以下资料: 1、申请报告; 2、保健食品生产管理和自查情况; 3、企业的管理结构图;

4、营业执照、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复印件(新建厂无需提供); 5、各剂型主要产品的配方、生产工艺和质量标准,工艺流程图; 6、企业专职技术人员情况介绍; 7、企业生产的产品及生产设备目录; 8、企业总平面图及各生产车间布局平面图(包括人流、物流图,洁净区域划分图,净化空气流程图等); 9、检验室人员、设施、设备情况介绍; 10、质量保证体系(包括企业生产管理、质量管理文件目录); 11、洁净区域技术参数报告(洁净度、压差、温湿度等); 12、其他相关资料。 (二)资料审查 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对企业提交的申请文件在15个工作日内组织进行资料审查,通过资料审查认为申请企业已经或基本达到GMP 要求的,书面通知申请企业,可以安排进行现场审查。如果通过资料审查认为申请企业不符合现场审查条件的,也应书面通知申请企业,并说明理由。 (三)现场审查 现场审查人员应为经过一定GMP评价培训的卫生监督人员。审查人员以“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审查表”(表1)为基本依据,对被审查企业进行现场审查,对于现场审查中发现的事实和情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厂良好生产规范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厂良好生产规范 Good Manufacturing Practice on Probiotic Health Food Factory 1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对生产益生菌类保健食品企业的人员、设计与设施、原料、 菌种的使用与管理、生产过程、标识、贮存与运输、品质和卫生管理以及自检方面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规范适用于所有益生菌类保健食品企业。 2规范性引用文件 GB191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7718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14881 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GB17405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3定义 本规范采用下列定义。 3.1益生菌 指能够促进肠内菌群生态平衡而发挥有益作用,达到提高人体健康水平和健康佳态的活性微生物。 3.2益生菌类保健食品 指以益生菌为主要功效成分,配合其他物质制成的保健食品。 3.2主种子批 指从原始菌种传代、扩增后保存的种子批。 3.3工作种子批 指从主种子批传代、扩增后保存的种子批。 3.4洁净室(区)

需要对尘粒及微生物含量进行控制的房间或区域,其建筑结构、设备及其使 用均具有减少对该区域内污染源的介入、产生和滞留的功能。 3.5批生产记录 一个批次的待包装品或成品的所有生产记录。批生产记录能提供该批产品的生产历史、以及与质量有关的情况 4人员 4.1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必须具有与所生产的产品相适应的具有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发酵工艺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技术人员和具有生产及组织能力的管理人员。 4.2主管技术的企业负责人必须具有大专以上或相应的学历,并具有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生产及质量、卫生管理的经验。 4.3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生产和质量管理部门的负责人必须是专职人员,应具有与 所从事专业相适应的大专以上或相应学历,能够按本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或进行 品质管理,有能力对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生产和品质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处理。生产管理部门和质量管理部门负责人不得互相兼任。 4.4益生菌类保健食品企业必须配备一定数量的专职质检人员。质检人员应具有 相关基础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 4.5从业人员必须符合本规范中“生产人员卫生要求”规定后方可上岗。 4.6从业人员上岗前必须经过卫生法规教育、微生物学知识及相应技术培训,企业应建立培训及考核档案。 4.7目检人员视力应每半年检查一次,视力应在0.9以上,要有足够的工间休息。 5设计与设施 5.1设计 益生菌类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的总体设计、厂房与设施的一般性设计、建筑和 卫生设施应符合GB14881及GB17405的要求。 5.2厂房与厂房设施 5.2.1厂房应按生产工艺流程及所要求的洁净级别进行合理布局,同一厂房和邻近厂房进行的各项生产操作不得相互防碍,防止产品交叉污染是厂房设计的重点。5.2.2厂房设计时应尽可能防止检查、控制人员不必要的进入。

直条米粉生产工艺

直条xx生产工艺 米粉,汉族特色小吃,是中国南方地区非常流行的美食。米粉以大米为原料,经浸泡、蒸煮和压条等工序制成的条状、丝状米制品,而不是词义上理解的以大米为原料以研磨制成的粉状物料。米粉质地柔韧,富有弹性,水煮不糊汤,干炒不易断,配以各种菜码或汤料进行汤煮或干炒,爽滑入味,深受广大消费者(尤其南方消费者)的喜爱。穗华牌新型米粉粉丝机生产的米粉品种众多,可分为排米粉、方块米粉、波纹米粉、银丝米粉、湿米粉和干米粉等。它们的生产工艺大同小异,一般为: 大米-淘洗-浸泡-磨浆-蒸粉-压片(挤丝)—复蒸-冷却-干燥-包装-成品。 一种直条xx生产工艺,其生产工艺为: (1)进米淘砂浸泡: 将合格的大米或在大米与其它淀粉原料混合后,淘去砂粒、杂质,再放入水池中浸泡; (2)粉碎: 将浸泡后的原料冲洗干净,然后通过粉碎机粉碎至大于60目的粒度,得到碎料; (3)和粉: 将粉碎的碎料通过和粉机混合,搅拌均匀,得到生料,并控制含水量在35%左右; (4)出丝: 将和匀后的生料在自熟双螺旋粉丝机的挤压、搅拌预熟、再熟的作用下挤压成型出丝、出条,并在风机作用下摘丝剪切并初步疏散; (5)一次松散:

将出丝初步疏散后的粉丝、粉条挂入密闭定条室,灌入蒸汽,保温保湿,发汗松散,并在重力作用下固定条直; (6)蒸前搓散: 将松散后的粉丝、粉条搓开; (7)蒸料: 将搓散后的粉丝、粉条送入蒸料柜内蒸熟; (8)二次松散: 将蒸熟后的粉丝、粉条送入搓散室,用塑料袋密封,发汗松散;(9)蒸后搓散: 将二次松散后的粉丝、粉条用手粗搓后,再用疏散刷疏理整齐;(10)烘干切粉: 将蒸后搓散的粉丝、粉条挂入烤房,在低温→高温→低温的过程中连续、逐渐地烘干冷却,并用切粉机按规定长度切段; (11)包装: 将切段后的粉丝、粉条分级后包装即得成品。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MP)认证实施规则

附件1: 编号:CNCA—N—XX:2010 食品生产经营企业 良好生产规范(GMP)认证实施规 则

2010- -发布2010- -实施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发布

目录 1.目的、范围 2.认证机构要求 3.认证人员要求 4.认证依据 5.认证程序 6.认证证书 7.信息报告 8.认证收费 附件1食品生产经营企业GMP认证范围目录 附https://www.360docs.net/doc/dc13997181.html,件2食品生产经营企业GMP认证现场审核时间表

1.目的、范围 1.1为规范食品生产经营企业良好生产规范(GMP)认证(以下简称食品生产经营企业GMP认证)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则。 1.2 本规则规定了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GMP认证的认证机构(以下简称认证机构)实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GMP认证的程序与管理的基本要求,是认证机构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GMP认证https://www.360docs.net/doc/dc13997181.html,活动的基本依据。 1.3本规则适https://www.360docs.net/doc/dc13997181.html,用于无专项GMP认证实施规则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GMP认证工作。在其他专项GMP认证实施规则管理范围内的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应按相应专项GMP认证实施规则开展GMP认证工作。 1.4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GMP认证活动的认证机构应当遵守本规则。 1.5认证机构遵守本规则的规定,并不意味着可免除其所承担的法律责任。 2.认证机构要求 2.1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GMP认证活动的认证机构,应当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认证认可条例》规定的基本条件和从事食品生产经营企业GMP认证的技术能力,并获得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认监委)批准。2.2 认证机构应在获得国家认监委批准后的12个月内,向国家认监委提交其实施食品生产经营企业GMP认证活动符合GB/T 27021《合格评定管理体系审核认证机构的要求》的证明文件。https://www.360docs.net/doc/dc13997181.html,逾期未获得相关证明文件的,将

干米粉的制作工艺

干米粉的制作工艺 制作好的干米粉,其表面光滑,无杂质,爽滑脆口,有韧性,不易断条,因此制作干米粉需经过以下几步加工工艺。 一、大米浸泡工艺 选择优质大米,先将在大米中隐藏的碎石、米糠等杂质去除后倒入适量水中的浸泡池内浸泡,并反复搅拌。再次将大米中的部分杂质去除,浸泡时间在1个小时左右,待大米泡透发胀后将池中的水排掉并滤干,滤干时间达到30分钟以上,即可进入制粉工艺。 二、制粉工艺 将浸泡后的大米放入专用的大米粉碎机中进行粉碎,粉碎机的转速控制在每分钟3000转左右,被粉碎的大米经过输导管将制成的米粉子导入搅拌机内,所制所的米粉子必须细腻,成粉末状,干湿度适宜,这样能保证干米粉不精糙,光泽度好。同时按大米与玉米粉100:5的比例加入玉米淀粉同时搅拌,增加口感。 三、挤压成型工艺 米粉的挤压成型在整个制作过程中极为关键,会直接影响到成品的质量。 首先将制作好的米粉子放入喂料机中,镙旋式的转动将米粉子均匀的漏入专用的榨粉机内,并通过榨粉机的旋转功能,将米粉子挤压成糊,就是我们常说的粑粑状,通过生搅筒转放进入熟搅筒,搅筒内的原料不宜过多,也不宜过少,否则会造成烧焦粉和生粉,严重影响产品的外观和质量,搅筒的旋转速度根据米粉子的干湿度控制在每分钟450转至600转之间,机内的温度在120℃左右,米粉子通过设备粘合并熟化到一定成度后,经过筛板挤压出条型米粉并迅速降温,剪断至所需要的成品长度放到粉架上推入老化间,整个过程都属于挤压状态。 四、老化工艺 将剪好的米粉推入老化间,并根据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制定老化时间,老化间的室内温度不低于30℃,不高于40℃,老化时间保持在8小时以上,其主要的关键控制点在老化的温度上,老化的作用主要体现在

保健食品从业工作人员试题及标准答案

保健食品从业工作人员试题及答案

————————————————————————————————作者:————————————————————————————————日期: 2

保健食品从业工作人员考试题 姓名: 部门: 成绩: 一、填空(每空一分,共40分) 1.洁净室(区)内数量应严格控制。对进入洁净室的临时外来人员应进行和。 2.生产用模具的采购、、、维护、和报废应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设专人专柜保管。 3.库房物料的养护应做到五防,即防蝇、、、、。 4.销售记录应保存至药品期后年。 5.进入洁净区的空气必须,并根据生产工艺要求划分空气。 6.车间应按及所要求的进行合理布局。 7.厂房应有防止和进入的设施。 8.洁净区内的空气的数和数应定期检测,结果应存档。 9.空气洁净级别不同的相邻房间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Pa,洁净区与室外大气的静压差应大于Pa,并应有

的装置。 10.仓储区的度和度应监测,以确定其是否符合储存要求。11.生产设备应有明显的标志,并定期维修、。 12.无菌工作服必须包盖全部、及部,并能阻留人体__ 。 13.产品生管理文件主要有:、和。 14.为防止产品被污染和混淆,生产前应确认无上次生产的。 15.生产区工作人员随时注意保持个人清洁,做到“四勤”即勤、勤、勤和勤。 二、选择题:请将正确的选项填到括号中(每题1分,共20分) 1、保健食品GMP的全称是:__________ () A、保健食品生产管理规程 B、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C、保健食品种植质量管理规范 D、保健食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 2、保健食品GMP实施指南是____和_____的基本准则。适用于保健食品生产的全过程、原料药生产中影响成品质量的关键工序。() A、保健食品生产、技术管理 B、保健食品研发、生产管理 C、保健食品生产、质量管理 D、保健食品质量、销售管理 3、保健食品生产企业应建立______和______机构。()

(保健食品)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精编

(保健食品)保健食品良好 生产规范

保健食品良好生产规范 (颁布时间:1998年5月5日颁布机构:卫生部) 前言 本标准在编写过程中,部分采用了《中国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1992年修订版)关于洁净厂房方面的内容。在编写格式和内容方面,参照了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在壹般性建筑设计及卫生要求方面,参照GB14881-1994《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由于该规范属于食品生产的范畴,因此,在从业人员、建筑设施及文件保留方面的要求低于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但高于《食品厂通用卫生规范》。 本标准制定中充分参考了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原则,在壹些关键的环节上提出了具体要求。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 本标准由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起草;由福建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广东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辽宁省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沈阳市卫生防疫站、天津市卫生防病中心、福建福龙生物制品有限X公司参加起草。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包大跃、李泰然、林升清、张永慧、史根生、萧东生、刘长会、刘洪德、郑鹏然、盛伟。 本标准由卫生部委托卫生部食品卫生监督检验所负责解释。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对生产具有特定保健功能食品企业的人员、设计和设施、原料、生产过程、成品贮存和运输以及品质和卫生管理方面的基本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保健食品生产企业。 2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GBJ73-84洁净厂房设计规范 GB5749-85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 GB7718-94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14881-94食品企业通用卫生规范 3定义 本标准采用下列定义。 3.1原料 保健食品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所有投入物,包括加工助剂和食品添加剂。 3.2中间产品 需进壹步加工的物质或混合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