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

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
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

《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梁启超的文化定义

2012年08月05日 14:08来源:深圳特区报·读与思周刊作者:陈华文浏览:136 次我要评论字号:

大中小

书名: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作者:梁启超出版者: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12年6

“文化者,人类心能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他对文化的定义颇为拗口,按照他的说法,人类自由意志选择且创造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才算是文化。

在中国文化向何处去的反思中,梁启超无疑是一个分量极重的人物,同时他也是一个思想变化颇为复杂的学者。他一生撰写了大量著作,统编为《饮冰室合集》。梁启超关于中国文化的理论学说,今天读来也是意义深刻。为了清晰呈现梁启超之中国文化研究脉络,商务印书馆从《饮冰室合集》中遴选了与文化相关的讲演稿、文论与著作,新编为《梁启超论中

国文化史》一书。

在《梁启超论中国文化史》中,梁启超深入论述了中国文化的内涵、研究文化史的路径、

研修国学的方法、文化史中的社会组织、阴阳五行说之来历、中国学术思想变迁等诸多内容。这些内容依然都是文化研究领域的热点和难点。他在研究中将西方哲学中的“自由意志”观点植入中国文化研究中。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一样,人的主观能动性占有重要地位,抛开人的意志而研究中国文化,那都是空谈。人可以创造文化,当然也可以毁灭文化,文化是一个

动态的发展过程。

任何类别学术研究,都起始于研究对象的定义,研究文化也莫过于此。而文化的定义不下于百种,且各种定义一直争议不断,至今都没有标准答案,估计将来也不会有,这也正是文化具有活力的重要表征。文化的定义是活的,是在流动变化的,不同时代、不同语境、不同知识背景的人都会有不同的理解。梁启超对文化定义是:“文化者,人类心能所积出来之有价值的共业也。”他对文化的定义颇为拗口,对理解此定义的人设置了知识的门槛。按照他的说法,人类自由意志选择且创造出来的有价值的东西才算是文化。

梁启超认为,生物中的万物,可以分为自然系和文化系,自然系是因果法则所支配的领土,文化是自由意志所支配的领土。他给文化划定了范围,一部分人类活动与文化是无关的,比如生理上的吃饭喝水、睡觉排泄、生老病死,是人的自然本能,这与文化无关。心理活动中的记忆感觉和无意识的模仿,也是与文化无关的。然而,对于模仿是不是文化的问题,其实要视情况而定。人类有意识的模仿,可以说就是文化活动。因为有意识的模仿,都是经过自由意志选择才发生的。比如风景写生,看似在描摹自然,实则是画家在反映精神中的风景。文学创作中的写实主义,也绝非是照搬生活,而是作家对现实社会做出自己的价值判断。

五四运动之前,中国学术是一个笼统的概念,学术研究范畴划分也不明确,文史哲常常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梁启超认为,中国文化史研究,不能简单地用归纳研究法。归纳法其实是寻找“共相”,把许多事物相异的属性剔去,相同的属性抽出,各归各类。从古至今,文化史是人类自由意志的表现,而各人自由意志的内容,也绝不会相同。文化史研究和自然科学家正好相反,要重视研究其差异性。如果文化研究中将史迹差异性剔除,专找共同属性,

文化史势必丧失其精魂。

当西学思潮席卷中国学界时,梁启超为国学研究者指点迷津。研究国学,首先要“整理国故”,在浩繁的古典文献中打捞文化的真义。当时很多人研究国学,把目光紧紧盯住官方正史,梁启超认为官家史书也太多疑点,史料的真实性值得商榷。研究者要开阔视野,那些野史、方志、家谱、文人笔记与书信都是极为宝贵的史料,真正的文化,或许就散落在这些文字里。这些文献的搜集、整理、研读也是一个有趣的过程。

当然,对于中国文化史的研究,一个人的精力、时间、知情、资料掌握总是有限的,研

究者从最感兴趣的地方入手为妙。梁启超把整理国故比作开矿,必须找几处矿点,深入开凿,方能找到矿藏。在知识分子孤军奋战研究国学的年代,梁启超则建议整理国故的工程,必须靠知识分子之间密切的协作,大家在一个共同目的、共同计划之下,各人分担几个领域做“窄而深”的研究,10年20年必将出现大成就。他的这个主张,又深受西方治学方法影响。梁启超终究是一个读书人,这个建议具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在当时动荡的中国,无疑是遥

不可及的学术梦想。

读梁启超《新史学》有感

读梁启超《新史学》有感 梁先生的《新史学》只有薄薄的十来页纸,但其中所蕴含的思想却十分深刻,虽然在本人来看其早期的观点有失偏颇,但也是一本值得一读的好书。 书中开篇就批判了中国的旧史学。指出旧史学的“四弊”,“二病”并提出了对正统论的批判。中后篇则提及以进化论等西方思想文化对中国史学进行从书写范例乃至思想内容的大改造。他还在书中极力推崇环境决定论以及西式的英雄史观,文化史观。 我个人对中国的旧史学并没有太多的阅读积累,所以梁先生对旧史学的批判于我而言是一种老前辈的经验之谈,但对比于我所读过的《中国历史研究法》中梁先生对旧史学的评述而言,《新史学》中的批判更加的决绝,而这种对旧史学痛恨的态度让我不由自主的想起了新文化运动。 从现在的眼光来看新文化运动,除了宣传中的“沉重打击两千多年以来的封建礼教”外,更多的指责它过于偏颇以至于割裂了现代人以及中国古典文化的联系,尔后顺水推舟的指出日本的明治维新是多麽的成功,是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完美结合,实现了“和魂洋才”。 我个人并不认同以明治维新的成功来指责新文化运动对今时今日古典文化传承有所缺失的恶果。民国时代并不是没有传统文化的大师,奉行中庸之道的大师们不会看不到事情发展的两面性。而且说到割裂传承,文革犹有甚之。在我看来在融合外来文化的过程中,中日之间最大的不同就是封建专制在根基势力的差别。论时间长久,中国的中央集权君主专制诞生于秦朝,而这套制度直至公元五世纪才传入日本。论影响范围,从秦至清帝国的范围有多大,封建主义思想的影响就有多大。论思想的深度,中国民众从小接受的忠君教育,足以使忠君观念融入中国人的血脉中,但日本幕府民众忠于幕府将军吗,各地大名忠于大将军吗,各为其主的武士忠于幕府将军吗。所以新文化运动与明治维新并不能一概而论,在思想上宛如一盘散沙的日本知识阶层易于接受外来文化;但在中国封建主义深厚的土壤上,若非从根子上铲除这种封建思想文化,那么在中国西方思想中优秀的部分的传播只会举步维艰。 所以我很理解梁先生对旧史学的这种批判的态度。因为若不是决绝的批判,中国史学断不会迈出新的一步。 书中梁先生对西方环境决定论的推崇也引发了我的思考。到底是什么决定文化呢?我们从小的教育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但是在原始社会,在人类还没有能力去改造自然的时候,他们赖以生存的采集经济,渔猎经济不是有环境决定的吗? 直至到了现代,我们所谓的经济,无论是虚拟的资本金融游戏还是实体经济,他们所代表的都是一定量的物资,而这些物资都是由原材料--原始的农产品或矿产所加工而成,而这些原材料大部分的储量与产出难道不是由自然界所决定的吗。换句话来说,我们现今的经济难道不也是有环境决定的吗。假如某一国度的粮食由于气候而全面歉收,国家的经济会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这难道不是环境决定论吗? 以上只是个人有感而发,读此书学到了不少但思维发散的很远。可能关注点不同,所思所想竟与史学联系不大。

2018杨浦区高三历史二模试卷

杨浦区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高中等级考模拟质量调研 高 三历史试卷 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 2018年3月 考生注意: 1.考试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 2.本考试分设试卷和答题纸。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 3.答题前,务必用黑色钢笔、圆珠笔或签字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 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 4.作答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一律不得分。第一 部分的作答必须涂在答题卡上相应的区域,第二部分的作答必须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铁器使用、地主与自耕农、列国变法……以及百家争鸣、礼崩乐坏这些新现象,反映了 春秋战国时期的 A .君主开明 B .政治统一 C .思想繁荣 D .社会转型 2.右图所示政令出自 A .秦始皇 B .汉武帝 C .唐太宗 D .宋太祖 3.7—9世纪,日本先后派遣13批遣唐使,当时接待这些使节的机构是 A .政事堂 B .门下省 C .礼部 D .市舶司 4.下列历史现象发生在宋代的是 A .各国先接受朝廷册封才获准与华贸易 B .江南地区大量种植玉米等高产作物 C .西方传教士将中国的儒学传播到欧洲 D .广东农家子弟赴东京参加科举考试 王国 封地 “父业子承”

5.明末,广东巡抚林富奏疏:“正德十二年,有佛郎机夷,突入东莞县界。”“佛郎机夷”当指 A.葡萄牙人B.英国人C.法国人D.德国人 6.清史学家章学诚强调治史最要紧的是 A.史才B.史学C.史德D.史识 7.19世纪的法国思想家托克维尔说:“世界上没有哪一个国家比美国更多运用18世纪哲学家在政治问题上的种种最大胆的学说。”其中“最大胆学说”的提出者是 A.洛克B.伏尔泰C.孟德斯鸠D.狄德罗 8.第二次鸦片战争时,美国未与清政府签署《北京条约》,这是因为它正忙于A.民族解放战争B.应对国家分裂 C.解决经济危机D.反击德国纳粹 9.在吸收佛、道思想成果基础上对儒学加以改造,从而形成了 A.孔孟之道B.汉代经学 C.阴阳学说D.宋代理学 10.下图两种交通工具的动力来源分别是 A.煤炭/石油B.电力/煤炭 C.内燃机/蒸汽机D.蒸汽机/内燃机 11.2018年是马克思、恩格斯发表《共产党宣言》170周年,这本著作最早翻译成中文是在A.洋务运动时期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

2018年高考作文题预测五篇及指导、新作文素材两篇

高考作文题预测及指导六篇 阅读下面的材料,按照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报载一些活着的“英雄”四处请人为己塑雕像,或所谓的热心大众在大众场所为活着的“英雄”立石像,以示对“英雄”的尊敬。英雄是需要尊敬,但英雄之所以为英雄,在于其行为本身是英雄的,而不是靠几 尊精美的塑像。英雄只是英雄,英雄应该活在人们的心中;当英雄被还原成石像时,英雄就不再是英雄,英 雄不过是一尊尊石像罢了;当英雄成为雕塑、成为艺术,其实人们心中已没有了英雄......请根据阅读后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题目;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为民族而活着的英雄 漫天飞舞的雪花在刺骨的寒风中打着旋落地,你静立于冰雪之上,手持那根毡毛早已脱落无几的使节 棒,凝望着大汉的方向...... 苏武,你知道,人应该为信仰而活着,这样才是值得。长安,那是你心中念念不忘的地方,那是你永 不放弃的信仰,是你为之坚持的彼岸,是让你再次站立起来的支撑。因为你知道,活着,才是最有力的抗 争。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贝加尔湖的湖水依旧不知疲倦的荡漾着。你守着那羊群,那便是单于荒唐的承 诺。你知晓,客首异乡的悲剧时刻都会在自己身上发生。你亦知,手上那根使节棒便是汉朝尊严的化身, 越是在漠北,越是在荒凉苦寒的地方,就越应该屹立不倒。于是你坚持,隐忍,吞下满口冰雪与毡毛,两 行老泪滴落的是无人知晓的酸楚。七尺男儿,铁骨铮铮,你依旧挺直脊梁,擎起一方晴朗的天空,在生命 的巅峰里吟唱千古的赞歌! 壮哉,奇哉!你用你不屈的双膝谱写了一曲爱国传奇。面对匈奴的威逼,你昂扬起高贵的头颅,无所畏 惧;面对匈奴的利诱,你拒之千里,丝毫不为之动容;枯草寒冰,你用赤胆将之融化;大漠飞雪,你用高尚的气节将之驱逐;多次陷入绝境,你用忠诚将其化解。不为别的,只为那大汉的尊严,你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骄傲的扛起被鲜血染红的大汉王旗。

梁启超办报活动和新闻思想的现实意义

梁启超办报活动和新闻思想的现实意义 100108106 张誉婷 1、梁启超生平: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广东新会人。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资产阶级改良派的主要领导人、维新运动出色的政治宣传家、近代中国著名的政治启蒙思想家,同时也是清末影响较大的资产阶级报刊宣传家之一。他自小熟读经史,18岁晋京会试,落榜而归,拜康有为为师,学习今文经学,并大量阅读西方书籍和传教士在中国所办的报刊。在他56岁的生命历程中竟有27年的报人生涯,亲自创办、主编和积极支持过的报刊达到17种。梁启超是中国历史上以政治家身份从事报刊活动的第一人,善于利用报刊进行舆论宣传是他一生政治活动的突出特点和优势。他的如椽大笔在中国政海曾几度搅起过巨波狂澜。其办报实践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其新闻思想对当时的报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对我国报业发展有着巨大的贡献和现实意义。 2、梁启超主要办报经历 1895年8月17日,《万国公报》在北京创刊,由康有为出资,梁启超主编。由此,梁启超在其报业生涯中迈出了第一步。 1895年11月中旬,资产阶级维新派在北京建立第一个具有政党性质的政治团体——强学会,《万国公报》称为该会的机关报,12月16日改名为《中外记闻》,内容主要以评论洋务为主,梁启超开始在舆论界初露锋芒。 1896年1月20日,《中外记闻》遭到清政府查禁被迫停刊,这是,黄遵宪等人在上海筹办《时务报》,邀梁启超南下办报,梁启超毅然来到上海主持《时务报》笔政。梁启超在自创刊号起在报上连载了43期,涉及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次全面系统地阐明了维新派的变法主张。其撰写的文章不仅风靡一时,而且对辛亥革命时期乃至五四运动以后的文风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报纸文体改革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要归功于梁启超。 戊戌政变后,梁启超开始独立创办报纸,先后在日本办了《清议报》、《新民丛报》、《新小说》、《政论》、《国风报》,在檀香山创办《新中国报》,仍然亲自担任报纸的主笔大力介绍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鼓吹保皇立宪。这个时期的文章比前一阶段更加成熟,被当时的人称作“新民文体”,梁启超本人也因此被誉为“言论界之骄子”。 辛亥革命之后,梁启超回国,主编过《庸言》、《大中华》、《改造》等杂志。1929年病逝于北京。回顾梁启超的一生亲自创办、主编和积极支持过的报刊达到17种,其办报生涯自1985年主编《万国公报》起至1922年脱离报界,前后共27年,其办报实践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贡献,其新闻思想对当时的报界产生过很大的影响。 3、梁启超的新文体 主笔《时务报》期间,梁启超撰写大量政论文章,形成风格,自成一派。从《时务报》政论为代表的报章问题被誉为“时务文体”。 新文体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1)针对现实生活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即“时务”)有感而发。原来文坛中存在的诗词曲赋,不能够促使民族觉醒,反而有巨大的麻醉作用,因此,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人士主张用救国醒民的“时务”文章,来冲出义理考据词章的限制,来达到宣传变法图强的政治主张的目的。从这一点出发,他们写出的文章生气勃勃,激动人心。 (2)语言浅显易懂、文体灵活自由。梁启超认为报纸上的文章是为“开民智”而作,所以应该浅显易懂。他大量使用口语来论证问题,用比喻深入浅出地说明道理。同时,他还主张打破写作上的清规戒律,无拘无束,想怎么写就怎么写,因此他的文章恣意奔放、酣畅

梁启超的爱国情怀

梁启超的爱国情怀 英国哲学家密尔顿(John Milton)在其1644年发表的《论教育》(Tractate of Education)中指出,教育的目的是使人成为“勇敢的名副其实的爱国者”(living to be brave men and worthy patriots)。那么,如何才能够培养出“勇敢的名副其实的爱国者”呢?梁启超先生是中国近代首位提出“爱国”概念的人①,也是首位提出“中华民族”概念的人。因此,关于这个问题,了解一百多年前这位爱国先驱对“爱国”的看法,很有启发。 梁启超的爱国思想可以归纳为三个重要原则:一、爱国不同于爱朝廷;二、端正人民和国家的关系;三、爱国必须先兴民权。 一、爱国不同于爱朝廷 梁启超在《新民说》第六节“论国家思想”阐释了“国家”与“朝廷”的概念差异。他说:“国家如一公司,朝廷则公司之事务所;而握朝廷之权者,则事务所之总办也。国家如一村市,朝廷则村市之会馆;而握朝廷之权者,则会馆之值理也。……两者性质不同,而其大小轻重自不可相越。故法王路易十四'朕即国家也'一语,至今以为大逆不道,欧美五尺童子闻之莫不唾焉。……朝廷由正式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代表,爱朝廷即所以爱国家也。朝廷不以正式而成立者,则朝廷为国家之蟊贼,正朝廷乃所以爱国家也。” 在梁启超的这段文字旁,毛泽东批了一段话:“正式而成立者,立宪之国家也。宪法为人民所制定,君主为人民所推戴。不以正式而成立者,专制之国家也,法令由君主所制定,君主非人民所心悦诚服者。前者,如现今之英日诸国;后者,如中国数千年来盗窃得国之列朝也。”②所以,梁启超说:“夫所谓唐、虞、夏、商、周、秦、汉、魏、晋、宋、齐、梁、陈、隋、唐、宋、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朝与国既异物。”③他认为,人们把“朝廷”当作“国家”,实在是一大历史性错误,因为“国家者,全国人之公产也;朝廷者,一姓之产业也。国家之运祚甚长,而一姓之兴替甚短;国家之面积甚大,而一姓之位置甚微。朝廷云者,不过偶然一时为国中巨擘之巨世云尔。……有国家而后有朝廷,国家能变置前朝廷,朝廷不能吐纳国①中国古有“忠君爱国”的说法,但这种“爱国”思想迥异于近代爱国观,它不过是梁启超批评的“爱朝 廷”的另一种说法而已。所以现代“爱国”概念的源起,学界一致认为始于梁启超。 ②见韶山纪念馆里,保存了一本毛泽东读《新民丛报》(第四号)时的批注。

梁启超的新史学

梁启超的“新史学” 1、建立的原因 ?《中国历史研究法》 “中国历史可读耶?二十四史,两通鉴,九通,五纪事本末,乃至其他别史、杂史等,都计不下数万卷,幼童习焉,白首而不能殚,在昔犹苦之,况于百学待治之今日,学子精力能有几者?中国历史可不读耶?然则此数万卷者,以之覆瓿,以之当薪,举凡数千年来我祖宗活动之迹足征于文献者,认为一无价值,而永屏诸人类文化产物之圈外,非惟吾侪为人子孙者所不忍,抑亦全人类所不许也。既不可不读,而又不可读,其必有若而人焉,竭其心力以求善读之,然后出其所读者以供人之读。是故新史之作,可谓我学界今日最迫切之要求也已。” 可见,梁启超对旧史学非常不满,因此就要建立新史学。那么不满在哪儿呢?2、对旧史学的批判 这一部分给我的印象最深刻,因为确实没有接触过对史学的批判。我们提到历史、史书,就觉得以前的史书很多,记载的东西也很多。如果问以前的史学有什么弊病吗?就会觉得,弊病?什么弊病?不知道。那看到梁启超的文章,他对旧史学就进行了特别犀利的批判,所以我觉得特别新鲜,感触也特别大。 ?“然而陈陈相因,一丘之貉,未闻有能为史界辟一新天地,而令兹学之功德普及于国民者。” ?“四病二弊三恶果” ?“四弊”指: ?“一曰,知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 二十四史也只不过是“二十四姓之家谱”,“盖从来作史者,皆为朝廷上之君若臣而作,曾无有一书为国民而作者也”,可见梁启超心目中的新史学应当是全体国民的历史。 “其大弊在不知朝廷与国家之分别,以为舍朝廷外无国家。” 史学家记载历史,你只记载这个朝廷的历史,记载这一朝代是怎么建立的的,怎么发展的,怎么灭亡的。你记载的是这个国家的历史吗?是国民的历史吗?是我们整个民族的历史吗?你不记载我们这个国家的历史,却记载帝王的、朝廷的历史!朝廷和国家一样吗? 我看过一个电视剧,里面有个人就说了一句话“我可以为国家而死,可是我绝不甘心为政府而死。”这两个意思应该差不多吧。 “死节之所以可贵者,在死国,非在死君也。” 国家只有一个,政府可以有很多,政府只是人民选出来代替他们行使权力的一个机构。 “知有朝廷不知有国家”,记载历史不记载我们国民的历史,就激发不了学子的爱国、爱民族之心。记载某个帝王的朝廷的历史,培养的只是屈服在封

超星《中华民族精神答案》(DOC)

第一章 1.1 1.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C、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2.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教育。D、文化素质 3.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是一位()。A、农民 4.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获得表彰的都是中国人。()× 5.民族”一词是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创造的。()√ 1.2 1.区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键是:B、民族文化 2.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 C、气候

3.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D、共同的语言特点 4.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都归属于某一个民族。()√ 5.赫尔德认为,民族的宗教、政体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 1.3 1.授课老师总结的理性化是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 C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2.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的世纪。D 中国 3.“9·11”事件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冲突。()√ 4.授课老师认为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英国工业革命。()× 5.“文化围城”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B 欧阳康 1.4

1.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思想的解放引发了工业革命。()√ 2.()与()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文明体系。C 民主、法治 3.从现代化的角度看,郑和比哥伦布航海的时间早,意义也更大。()× 4.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会带来(),市场化会带来()。D 单一化、世俗化 5.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变化不包括()。A、人们更多地去教堂做礼拜 1.5 1.下列哪项不是民主化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B 对公共服务的依赖 2.学者普遍认为,全球化的真正前提是()。C、信息的全球化

学年论文 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论梁启超的新闻思想 学生:施妍 学号:2010221109120006 专业:新闻学 指导老师:杨翠芳 【摘要】梁启超是近代中国声名远播的学者和政治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新闻工作者。他的新闻传播思想主要是通过报刊传播,在办报过程中梁启超形成了他自己的报刊理论和新闻思想。他提出了?去塞求通?的办报思想,认为报馆有两大天职:监督政府、向导国民。且有办报的四原则,并提出强调舆论之母、舆论之仆与造舆论的重要。最后还提出了党报的观念。 【关键词】去塞求通监督政府向导国民办报四原则舆论党报作为中国近代资产阶级著名报人,梁启超对我国近代新闻事业的发展产生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和影响,其新闻思想?是半个世纪国人探索新闻传播规律的最高成就,因其标志着资产阶级报刊思想萌芽期的结束?。 一、梁启超及其办报活动 梁启超(公元1873~1929年),字卓如,一字任甫,号任公,别号饮冰、沧江,又号饮冰室主人,人称?梁任公?。广东新会县茶坑存人。生于1873年2月23日,殁于1929年1月19日,终年57岁。他从小熟读经、史,"八岁(1880)学为文,九岁能缀千言?(梁启超《三十自述》,1902年)。12岁考中秀才。15岁进广州学海堂就学。

17岁考中举人。次年入京会试,但未考中。南归途中,经过上海,?够得《瀛环志略》读之,始知有五大洲各国?(见《三十自述》),并见到上海制造局译出的若干中西书。梁启超接触西学自此始。回到广州后,由同学陈通甫的介绍,得见康有为,并拜康氏为师。对康有为的维新思想,当时的梁启超异常倾倒,他在《三十自述》中回忆说:?先生乃以大海潮音,做狮子吼,取其所挟持之数百年无用旧书更端驳诘,悉举而摧陷廓清之。自辰入见,及戌始退。冷水浇背,当头一棒,一旦尽失其故垒,惘惘然不知所从事,且惊且喜,且怨且艾,且疑且惧,与通甫联床竟夕不能寐。明日再谒,请为学方针。先生乃教以陆王心学,而并及史学西学之梗概。自是决然舍去旧学,自退出学海堂而间日请业南海之门。生平知有学子兹始。? 从1892~1894年,梁启超就学于广州府内长兴里的万木草堂三年。 1895年后,梁启超和康有为一道,参加并组织了资产阶级的正直改良运动,在当时起了积极的进步作用,成为维新变法运动中的领袖人物。 戊戌变法失败后,梁启超流亡日本,组织保皇会(1899年3月),鼓吹?保皇?。后又组织宪政会(1906年冬)、政闻社(1907年10月)等政治团体,鼓吹?君主立宪?。 辛亥革命后,梁启超在?仓皇去国?14年后,于1912年10月间从日本神户启程回国。民国初期,他倚靠袁世凯又组织进步党(1913年5月),1914年曾任熊希龄内阁司法总长职数月。1915年初,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梁特撰《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一文予以痛击,积

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

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研究 许小青 【专题名称】中国近代史 【专题号】K3 【复印期号】2000年07期 【原文出处】《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武汉)2000年02期第97~102页 【作者简介】许小青(1969—),男,湖北蕲春人,华中师范大学历史研究所 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研究。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湖北武汉430079 【内容提要】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的形成有两条清晰的脉络:一是从天下到国家,二是从“泛黄种人主义”到“大民族主义”。其主要内涵为主权、国民和国家至上 三个方面,虽然其中蕴含着难以克服的矛盾,但梁启超“大民族主义”思想 的提出及对近代国家建构方式的探索,使其民族国家思想朝本土化方向演 进,对当时及后世有重要的影响和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民族国家/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B259.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2456(2000)02—0097—06 民族国家(Nation—state )是近现代世界列国并列的国际政治体制的产物,其形成的主要标志是“主权”观念的确立和民族共同体的认同,即国家由 民族和人民组成,占有一定的领土,不受外来的统治,拥有一个有组织的政府。任何传统社会谋求近代化时,都必然要经历建构民族国家、从而在国际政治秩 序中明确其位置的过程。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国家日益成为中国思想界 的中心话题,各种民族国家思想在此交汇、论争,其中梁启超的民族国家思想 丰富、深刻而富有特色,本文就其民族国家思想的形成、内涵、本土化特色及 地位提出一些看法,以求教于学界同仁。 一、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形成的两条脉络 对当时的中国知识分子而言,民族国家观念的形成,既是中国在世界体系 中地位的确立,又是民族共同体认同的确认。民族国家的观念与中国传统的 “朝代国家”观念冲突极大。中国人要确立民族国家思想必须突破传统的两大 观念:其一,传统的世界秩序观,即以华夏为中心的“天下主义”观念;其二,夷夏之辨的“内诸夏、外夷狄”的种族思想。此前,不少学者在论及梁启超民 族主义或国家思想的演变时,多以划阶段的方法分析其变化,忽视了梁启超思 想发展的内在脉络,笔者认为梁启超民族国家思想的形成实有两条清晰的脉络: 1.从天下到国家:梁启超世界观的确立 可以说,梁启超在19世纪90年代以前仍处于天下主义的封闭症之中, 1890年梁启超从京师“下第归,道上海,从坊间购得《瀛环志略》读之,始知 有五大洲各国”[1](p16)。这一时期梁启超的思想仍然完全是康有为以春秋三 世说为出发点的大同学说。 甲午战后,梁在京参加公车上书,鼓吹变法,其政治思想突出地表现在“群”论上,从1897年发表的《说群》可以看出其世界观某种程度的松动:“今夫千万人群而成国,亿兆京垓人群而成天下,所以有此国与天下者,则岂

浅谈梁启超的新史学

浅论梁启超的新史学 【摘要】:20世纪初,西方列强加紧灭亡中国的步伐,社会危机不断加深。“个人是时代的产儿,思想是现实的反映”。伟大的思想家梁启超也不例外。梁启超在西学影响下,本着经世致用的根本宗旨,宣传进化论,批判旧史学,对传统史学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倡导“新史学”并以“新史学”理论和方法促进中国史学的变革。“新史学”所论述的史学问题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树立了一座新的里程碑。在世界史学史上完全有理由占有一席之地。像新史学这样对中国史学影响至广至深,在中国史学史上是不多见的。新史学虽有一些片面性影响,但其所倡导的史学贵在创新、良史当看重哲学、史学对于民族命运至关重要等论点,至今仍有深远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梁启超新史学四病二弊民史影响 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发表了《新史学》一文。梁启超纵观中外社会历史的进步和现状,联系中外社会历史的进程和现状,联系中外史学之差异,乃大声疾呼:“呜呼,史界革命不起,则吾国遂不可救。悠悠万事,惟此为大。《新史学》之著,吾岂好异哉,吾不得已也。”文章主旨在于批判"旧史学",倡导”新史学”,而其根本目的则在于“提倡民族主义,使我四万万同胞强力于此优胜略败之世界。”梁启超作为一个改良主语者,在他那个时代,经历了太多太多的历史:甲午中日战争,中日马关条约,戊戌变法失败,八国联军侵华失败等等。在民族危难,国人哀婉之际,,那些站在历史潮流前头、面对民族危机的人们,都在选择民族自强之途。梁启超的新史学就是在这样的历史条件下面世的。 一新史学的历史影响 新史学对20世纪的中国史学有着深远的影响。在从古代史学向近现代史学转变的过程中,新史学占有重要地位。五四时期的史学,正是沿着20世纪出的思想主张,与梁启超提出“除心奴”以求真自由的观念以及新民智、新民德的新民理想,有一定的前后继承关系。五四以后兴起的疑古史学,主要是对中国旧史学较为深层次的批判,受新史学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比较新史学和旧史学可以得出几点认识:(1)在内容上,旧史学多偏于政治方面。质言之,就是旧史学眼光,注重朝廷一方面,新史学则注重全部民生。观察点不同,而其作用自迥异也。(2)在历史观上,旧史学主张循环说,新史学则主张进化说。所谓祖述尧舜,宪章文武者,是教人了解现代社会之所以为如此现象,绝不是一朝一夕之故,是由百千万年进化而成。因为要认识现代社会,所以非研究现代历史不为功。研究过去,应用现在,所以期未来之效果。(3)在时间上,旧史学眼光往往局限于有史时代,以及有史时代中某个时期。新史学眼光,是向有史以前时代去推求,而步步向以后时代去推究。故新史学不能单恃书本,必须借助语言学文字学,而于考古学、人类学尤为且要。(4)在空间上,旧史学眼光往往局限于一部,新史学眼光则扩充范围及全部。旧史学所研究之空间范围小,新史学所研究之范围大。(5)在历史的构成上,旧史学以特殊史迹为个人所造成,新史学谓一切史迹,为人类公共合作而成。(6)在价值论上,旧史学往往囿于成见,偏于一种目的,不能恪尽天职。新史学家居于科学地位,不偏不倚,以阐明正义公道,期人类共趋于太平之

最新.尔雅.中华民族精神课后答案

中华民族精神课后答案 第一章 1.1 1.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最高奖项授予了()。C、长江大学见义勇为大学生群体 2.杨叔子在华中科技大学针对理工科学生倡导()教育。D、文化素质 3.保护滇池生态环境的张正祥是一位()。A、农民 4.2009年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获得表彰的都是中国人。()× 5.民族”一词是由日本明治维新时期的知识分子创造的。()√ 1.2 1.区分一个民族与另一个民族的关键是:B、民族文化 2.根据《论法的精神》,爱斯基摩人性格与东南亚人性格不同,主要是受到()的支配C、气候 3.下面哪项不是民族精神的体现?()D、共同的语言特点 4.任何人类创造的文化都归属于某一个民族。()√ 5.赫尔德认为,民族的宗教、政体甚至民族的科学、艺术都具有民族精神的标记。()× 1.3 1.授课老师总结的理性化是以宣传()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革命。C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 2.很多西方学者认为二十一世纪是()的世纪。D 中国 3.“9·11”事件反映了现代化过程中不同文明和文化的冲突。()√ 4.授课老师认为现代化的历史始于英国工业革命。()× 5.“文化围城”的概念是由()提出来的。B 欧阳康 1.4 1.西方现代化过程中思想的解放引发了工业革命。()√ 2.()与()构成了西方社会的文明体系。C 民主、法治 3.从现代化的角度看,郑和比哥伦布航海的时间早,意义也更大。()×

4.现代化过程中,工业化会带来(),市场化会带来()。D 单一化、世俗化 5.欧洲宗教改革后的变化不包括()。A、人们更多地去教堂做礼拜 1.5 1.下列哪项不是民主化过度发展带来的后果?()B 对公共服务的依赖 2.学者普遍认为,全球化的真正前提是()。C、信息的全球化 3.美国参议两会议员联合签名要求人民币升值体现了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的影响。()× 4.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正视中国的影响。()√ 5.东欧事变后,世界进入“一超多强”的格局,从经济上讲,“多强”通常是指()。A 美国、欧盟、日本 1.6 1.世界上第一个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都出现在中国。()√ 2.亨廷顿预测二十一世纪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儒家文明将会扮演重要角色。()√ 3.亨廷顿认为,二十世纪前半叶和后半叶世界的冲突分别是()和()的冲突。D 意识形态、文明 4.党的十六大报告对中华民族精神进行了概括,其核心是()。B 爱国主义 5.西方人把()翻译成“黄金律”。C 中庸 1.7 1.“乐以天下,忧以天下”是()的名言。B 孟子 2.叔孙豹的“三不朽说”指太上有(),其次有(),其次有()。D 立德、立功、立言 3.1949年制定的《共同纲领》规定了“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四爱”精神。()× 4.当今中华民族精神受到了全球化、市场化和多元化等的挑战。()√ 5.辛亥革命至五四运动期间,先进思想家引入了西方文明()和()的精神。C 科学、民主 第二章 2.1

梁启超的报刊人生

梁启超的报刊人生 新闻与传播学院 13新闻汪玉 131501036 摘要:梁启超生于中国有史以来最为混沌迷茫的时期。面对内忧外患,梁启超的报刊思想和报刊人生势必要与救亡图存的思潮紧密联系。 关键词:梁启超报刊新闻救亡图存立政言说 前言: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文学家。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哀时客等。广东新会人,清光绪年间举 人。他倡导维新变法,是戊戌变法的领袖之一。变法期间曾主编,《万国 公报》,《中外纪闻》,《时务报》。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并创办《清议报》,《新民从报》等。辛亥革民后,一度入袁世凯政府,担任司法总长,并继续主编各类报刊。梁启超从事报刊活动27年,一生创办并领导报刊17种。 (一) 光绪十五年(1889)年仅十六岁的梁启超中举。1890年赴京会试,但因守旧势力的排斥新思潮而落地。1891年,梁启超于广州学海堂继续读书,在同学陈千秋的介绍下结识了康有为,时年十八岁的梁启超拜康有为为师,从此踏上了救亡图存之路,也开始了他的报刊人生。 光绪二十一年(1895),《马关条约》签订。康有为四次公车上书,意欲推行维新变法。同年,康有为在京创办了《万国公报》。梁启超,麦孟华任主编。该报主要以译外电西报和刊登上谕奏章为主,报刊本身并未进行新闻采访,写作等业务。随着维新派的不断壮大,12月,《万国公报》正式改名为《中外纪闻》,成为维新派的机关报。但由于顽固派的打压,《中外纪闻》于1896年1月20日被迫停刊。而后,也就是同年8月9日,梁启超应黄遵宪之邀,千万上海,创办并主编《时务报》。1897年2月22日,梁启超为澳门《知新报》撰稿,任主笔。与《中外纪闻》一样,《时务报》和《知新报》的办报宗旨也在于立政言说,宣传维新变法。但随着1898年9月21日,戊戌政变的发生,历时103天的戊戌变法失败。以梁启超为首的维新派人的报刊也先后被停。 这段时期是梁启超报刊人生的初始。他所编撰的报刊均以立政言说,宣传其

从报馆有益于国事看梁启超的新闻观

?新闻名家?新闻知识(2∞7.12) ‘I” 张怀俊 梁启超不仅是我国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活动 家、维新运动的领袖之一,同时也是一个出色的报人 和报刊政论家.被誉为“舆论之娇子”。他从1895年 创办《中外纪闻》开始其报刊牛涯,一生创办和领导 的报刊近20种,撰写了大量的政论性及新闻学方面的 文章,提出了一整套系统的办报学说,在中国新闻史 上占有突出的地位。但是,综观粱启超一生的办报活 动及新闻思想,可以明显的看出他的一切报刊活动及 舆论宣传都是围绕着其政治目的服务的。他的报刊理 论和新闻思想体系的核心就是他所说的“报馆有益于 国事”。 一、他对报纸功能的认识 《论报馆有益于国事》是梁启超早期一篇比较 系统的论述报刊功能的重要文章,原刊于1896年《时 务报》第一册。在该文中梁启超开篇就指出:“觇国 之强弱,则于其通塞而已。血脉不通则病,学术不通 则漏。道路不通,故秦越之视肥瘠,漠不相关;青语 不通,故闽粤之与中原,邈若异域。惟国亦然,上下 不通,故无宣德达情之效,而舞文之吏,因缘为奸。 内外不通.故无知己知彼之能,而守旧之儒,乃鼓其 舌。中国受侮数十年,坐此焉耳。”o’就是、蜕,一个 国家的强盛与衰弱。重要原因之一就在于是否上下相 通,内外相通,通畅则强,闭塞则弱。通上下即“宣 德达情”,就是皇帝的恩德让老百姓知道,老百姓的 情况让朝廷了解。通内外即“知己知彼”,就是既要 让国人了解外国的情况,也让外国了解中国。而要达 到上下内外相通,就要依靠报纸这一最有效的工具。 在该文中梁启超接着说:“去塞求通,厥道非一, 而搬馆其导端也。无耳目,无喉舌,是日废疾。今夫 万国并立,犹比邻也;齐州以内,犹同室也。比邻之 事而吾不知.甚乃同室所为,不相闻问,则有耳目而 无耳目;上有所措置,不能喻之民,下有所苦患,不 能告之君,则有喉舌而无喉舌。其有助耳目喉舌之 用.而起天下之废疾者,则报馆之为也”o’。报刊既 是耳目,能帮人们了解中外世界;报刊也是喉舌,使 上晰的措施能喻之于民,下面的苦患告之于君。桀肩看梁启超的新闻观 超从了解世界各国情况和沟通朝廷与民众信息的必要性上,说明报馆在传播信息方面的特殊功能,这种认识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新闻之本质。梁启超深信报纸的舆论威力“报馆者,国家之耳目也,喉舌也。人群之镜也,文坛之壬也,将来之灯也,现在之粮也,伟哉,报馆之势力!重哉,报馆之责任”。。 粱启超在1902年写的《敬告我同业诸君》一文中.更是明确提出“某以为报馆有两大天职:一日,对于政府而为其监督者;二日,对于国民而为其向导者也。”何谓监督政府呢?他进而述之“政府者,受公众之委托,而办理最高团体之事业者也”,。而报馆则代表国民发公意以为公言者也”。“’他的这些思想已明显的带有西方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新闻传播理论的色彩。在他看来“报馆之视政府,当如父兄之视子弟,其不解事也,则教导之;其有过失也,则扑责之”。“在此后写的几篇有关新闻的文章中,又反复强调报纸足强国的利器。可以说,梁启超前期的新闻学文章没有离开一个共同的主题:报馆有益于国事。 =、关于如何办好报纸的论述 粱肩超在长期的新闻传播实践中,总结出一系列提高宣传舆论效果的方法。 怎样才算是一份好的报纸昵?他提出了四条标准:“一日宗旨定而高,二日思想新而正,三曰材料富而当,四日报事确而速,若是者良,反是者劣”。“所谓宗旨定而高者何也,以国民最多数之公益为目的”;。所谓思想新而正者何也”不能用“人人所己知者”和“前人所已言者”来敷衍读者.而应“取万国新思想以贡与其同胞”;“所谓材料富而当者何也”,“盖其目的在使阅者省无谓之目力,阅一字则得一字之益”}“所谓报事确而速者何也”.要。更重时事,而知今为晟要”。懈这里他从办报的目的、指导思想、编辑原则、新闻的时效性等方面对报纸提出了全面的要求。 报纸怎样才能发挥好“去塞求通”的作用呢?梁启超在他的《论报馆有益于国事》一文中说报纸应该“广译五洲近事,则阅者知全地大局与其强盛弱亡之

程美宝:走出梁启超的史学片想い

程美宝:地方史、地方性、地方性知识---走出梁启超的 新史学片想 群体之历史:谁的历史? 这次会议以纪念梁启超《新史学》发表一百周年为出发点,鼓动与会者思考“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史学”这个大问题。作为一个在史学门槛上尚未站稳的学徒,在不断练习这门技艺的过程中,我不一定有思考“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新史学”如此宏旨的胸怀,只是经常会碰到“我自己希望用什么方法回答什么问题”的疑惑。虽然在学术发展的道路上,总是不时会出现一些先行者,为我们释疑解惑,但新的疑惑总会不断地从已有的成论中产生出来。 在过去一个世纪里,梁启超的《新史学》,无疑是二十世纪最具前瞻性的史学宣言。正如是次会议组织者所言,中国二十世纪史学的诸多命题,大多能从梁文中找到端倪。为了参加这次会议,我再三阅读《新史学》一文,看看有什么牙慧可拾,其中特别引起我注意的,是以下谈到中国传统史学四大弊病之一的这段话: 二曰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历史者,英雄之舞台也,舍英雄几无历史,虽泰西良史,亦岂能不置重于人物哉?虽然,善为史者,以人物为历史之材料,不闻以历史为人物之画像,以人物为时代之代表,不闻以时代为人物之附属。中国之史,则本纪列传,一篇一篇,如海岸之石,乱堆错落,质而言之,则合无数之墓志铭而成者耳。夫所贵乎史者,贵其能叙一群人相交涉相竞争相团结之道,能述一群人所以休养生息同体进化之状,使后之读者,爱其群之心,油然生焉。今史家多于鲫鱼,而未闻有一人之眼光,能见及此者,此我国民之群力群智群德所以永不发生,而群体终不成立也。[1] 梁启超这番史学主张背后几个主要的政治概念——“国家”、“国民”、“群”和“社会”——的形成与衍化,王汎森已经有相当细致的论述。[2]梁启超对旧史家只写帝王将相而不写国民历史的责备,久为大家熟悉,到今天已是谁也不会反对的史学观点。20世纪上半期以来,具有“新史学”意识的史学家、以中国为实验场的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甚至是政治家、革命家如毛泽东者,都曾经身体力行地调查研究基层民众的生活和历史。解放后,在新的国家意识形态主导下,史学界特别关注被标签为“起义”或“反抗”的历史事件,并以农民起义和农民反抗斗争为主线,去写所谓的人民群众的历史。这类历史叙述虽然实际上未出“舍英雄几无历史”的套路,但在某些课题(如三元里、义和团)的研究所进行的访问调查中,毕竟记录和保存了不少平民的口述史料。不管其背后政治议程如何,这些调查报告直到今天还是不可多得的。进入80年代,中国史学界积极介绍西方60年代以来的新史学潮流,提倡自下而上的历史观,促使了有关“民间文化”和“边缘群体”(如乞丐、流氓)的研究大量出现。可以说,梁启超在1902年开风气之先的大声疾呼,在整整一个世纪里,已得到不同背景和学术关怀的史家的积极回应和实践。 在几乎毫不犹疑地认同这种史观的前提下,我读着梁启超“知有个人而不知有群体”这句话,马上想到的是,我们今天所做的“群体的历史”,往往会陷入“知有群体而不知有个人”的陷井。我这里说的“个人”,当然是在偷换概念,梁所讲的“个人”是“帝王将相”,我关心的“个人”,是组成所谓“群体”的一个个人。换句话说,我关心的是,如何能够在我们研究和论述的过程中,一方面有一个整全的、社会学的眼界,另一方面,又努力避免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搅和成无名无姓的群体甚至一堆堆电脑数据。

2021届高三联考故事类材料作文”《中国精神读本》“原题解析指导及优秀范文

2021届高三联考故事类材料作文”《中国精神读本》“原题解析指导及优秀范文 作文原题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在“读书沙龙”活动中,老师郑重地向同学推荐近期出版的《中国精神读本》。这本书精选了从晚清鸦片战争到新中国改革开放一百多年来的华文传世名篇,为读者展现出波澜壮阔的近现代中国精神进化史。其中既有林则徐的《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少年强则国强”)、孙中山的《国事遗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也有入选中学教材的林觉民《与妻书》、蔡元培《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鲁迅《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 多数同学纷纷表示要认真阅读,但也有同学质疑,这些诗文年代已久,在当今以经济、科技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读之又有何益?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请结合自己阅读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议论文,回应那些同学的质疑。 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写作指导 审题立意 审题:本题考查写作的能力。这是一则任务驱动类材料作文,由材料+任务+要求三部分构成。这个材料部分通过老师推荐的《中国精神读本》,展现了不同时期的伟人代表及他们的“中国精神”。其中有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爱国精神;有梁启超“少年强则国强”

从“未来”的角度展现的爱国精神;孙中山“革命尚未成功,同志继续努力”的坚韧的革命精神、拼搏精神;毛泽东“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的为人民服务精神、红色精神等等。除了材料中给出的这些,考生还可以扩展思维,补充“中国精神”的内涵,比如“工匠精神”“艰苦奋斗精神”“精准扶贫精神”“抗疫精神”等。通过思考这些,考生会对“中国精神”的内涵有初步的了解。材料部分还给出了某些同学的质疑“这些诗文年代已久,在当今以经济、科技实力为核心竞争力的时代,读之又有何益?”。任务部分是结合自己阅读的体验和思考,写一篇议论文,回应那些同学的质疑。要求部分“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是告诉考生,要肯定“中国精神”,即使在当代,中国精神也不过时。考生要论述“中国精神”的具体内涵,不能笼统地说;要阐明为何、如何继承和发扬中国精神,中国精神在当代的现实意义。 立意:1.中国精神永不过时; 2.继承并发扬中国精神,向世界展示中国精神; 3.有一种力量,叫中国精神; 4.弘扬中国精神,在困境中崛起; 5.弘扬中国精神,托起复兴之梦; 6.弘扬中国精神,走好我们这代人的长征路。 素材:1. 一个民族的复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在几千年的历史流变中,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绵延发展,饱受挫折又不断浴火重生,其中很重要一点就是我们的民族积淀了自身最深沉的精神追求,它有着独一无二的理念、智慧、气度,增添了中国人民内心深处的自信和自豪。这种强大的精神支撑,成为中华民族奋发进取的动力之源。 2.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中国精神贯穿于中华民族五千年历史、积蕴于近现代中华民族复兴历程,特别是在中国的快速崛起中迸发出来的具有很强的民族集聚、动员与感召效应的精神及其气象,是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显示。 3. 中国精神是凝心聚力的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爱国主义始终是把中华民族坚强团结在一起的精神力量,改革创新始终是鞭策我们在改革开放中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教育部发布的《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

梁启超的办报活动及其新闻思想

梁启超的办报活动及其对新闻业的影响 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任甫,号任公、饮冰子,别署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活动家、学者,戊戌变法领袖之一.梁启超一生中从事办报活动27年,亲自创办、主持报刊17家,共撰述约1400万余言,被后人誉为“言论界之骄子”.梁启超的报刊活动开政治家办报之先河,这与早期的国人办报者知识分子的身份有着本质区别.他的报刊宣传不再只是代表个人意见,而是代表了他所在的整个阶级或阶层民众的意见.梁启超投身政治活动的一个特点就是主要从事办报宣传工作。这个特点,使政治和报纸这两个词紧紧联系在了一起. 戊戌变法时期:《万国公报》:(1895.8.17创)是我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出版的第一份报刊,梁启超任主编之一,这也是梁启超最早与报刊接触.但是万国公报几乎每期都会刊登一篇他的论说文章,在当时的舆论界就初现锋芒. 《时务报》:1896年8月9日,黄遵宪在上海创办《时务报》,由梁启超任总撰述.创刊初期梁启超一人担任全部编撰工作,每天除撰写4000多字的评论外,还要撰写修改20000多字的文稿.并发表的数十篇政论,其中以《变法通议》为著,提出了“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的观点,成为晚清政坛上名声最大的宣传著作,是维新变法时期宣传改良思想的最高旗帜.从《时务报》创刊到1897年11月去湖南长沙担任时务学堂总教习,梁启超主持《时务报》笔政有一年零三个月时间.此时的梁启超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无所畏惧,为这份虽无维新派机关报之名,却有机关报之实的刊物倾注了极多的心血. 梁启超为《时务报》所定的办报宗旨:一是“广译五洲近事”,即报道世界形势;二是“详录各省新政”,即报道全国各地实施的“新法”;三是“博搜交涉要案”,使读者“奋励新学,思洗前耻”;四是“旁载政治学艺要书”,使读者懂得学习的趋势、内容和方法. 梁启超对《时务报》的贡献主要有三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梁作为总编辑、总主笔,要承担繁重的编务,当时梁启超年仅23岁,他以巨大的热情主编《时务报》,所有的译文稿他都要润色,所有的稿件他都要校对,因此梁启超在编辑这个刊物的时候,是不辞劳苦,无畏寒暑;第二个贡献,梁启超每期都要发表一篇政论文章,所以,梁启超把这个报纸办成了宣传资产阶级维新思想的重要讲台,《时务报》在群众中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梁启超的政论文章来完成的.第三个贡献,梁启超在这个刊物上面发表一篇重要的论述报馆作用,表达其新闻思想的文章,叫做《论报馆有益于国事》,在这篇文章里面他提出了中国近代新闻史上最重要的一个报刊思想,就是“耳目喉舌论”.可以说《时务报》因梁启超而风靡全国,梁启超因《时务报》而名动一时,“自通都大邑,下至僻壤穷陬,无不知有新会梁氏者”. 除主编《时务报》外,梁启超还参与策划和积极支持澳门《知新报》,他不仅为该报拟定报名,还帮助草拟章程,筹措经费,并兼任该报撰稿人,先后在该报发表了《〈知新报〉叙例》、《说群》、《新学伪经考叙》、《保国会演说》等18篇文章。由于《知新报》远在澳门出版,清政府鞭长莫及,因此,有些言论之激烈甚至超过了《时务报》。《知新报》与《时务报》南北呼应,紧密配合,对维新思想的传播,对士大夫知识分子的思想解放,都起过很大的促进作用。《时务报》的成功使全国各地维新人士深受鼓舞,各种鼓吹变法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