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遗传学复习资料 (1)

动物遗传学复习资料 (1)
动物遗传学复习资料 (1)

第一章绪论

1.遗传学:研究动物遗传与变异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2.在遗传学建立与发展领域起到重大作用的人物与代表作、年代

达尔文《物种起源》 1859

孟德尔《植物杂交论文》 1866

摩尔根《基因论》 1910

Watson和crick DNA的双螺旋结构 1953

第二章遗传物质的基础

作为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1)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2)噬菌体的侵染实验

(3)烟草花叶病毒的重建实验(RNA为遗传物质的证据)

2.作为遗传物质的几个条件

精确复制,确保遗传的世代遗传

储备,传递信息的潜在能力

时间,空间的稳定性

能够变异

3.DNA的一级结构:4种核苷酸的排列顺序

二级结构:双螺旋直径是2nm 螺距

4.基因:是有功能的DNA片段,含有合成有功能的蛋白质多肽链或RNA所必需的全部核

苷酸序列,是遗传物质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5.外显子:把断裂基因中的编码序列叫为外显子

6.内含子:把断裂基因中的非编码区叫为内含子

7.启动子:准确而有效的起始基因转录所特需的核苷酸序列

8.C值矛盾:C值得大小与物种的结构组成和功能的复杂性没有严格的对应关系的现象。

9.基因组:一个物种单倍体染色体所携带的一整套基因。

10.染色质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或者为DNA RNA 和蛋白质)

11.染色质的分类与区别

常染色质螺旋度低染色浅位于核中央有活性

异染色质螺旋度高染色深位于核周边无活性

12.端粒:染色体末端的特化结构。

功能:防止染色体末端被酶酶切;防止染色体末端与其他粘连;防止染色体在DNA复制时保持完整。

13.染色体的几个参数:

臂比

着丝粒指数

相对长度

14着丝点位置:中着丝粒染色体;近着丝粒染色体;近中着丝粒染色体;端着丝粒染色体。

15.同源染色体:在体细胞中成对存在的染色体中有一对来自父方一对来自母方,大小相同、结构形状功能相似的一对染色体。

16联会:同源染色体彼此靠拢并精确配对的过程。

14.染色体的核型分析:根据各个细胞中染色体的长度、大小、着丝粒位置,随体有无

等因素把他们排列起来研究的过程。

染色体异常引起的遗传疾病

动物育种,鉴定远缘杂交

研究物种间的亲缘关系,物种进化机制

追踪鉴别外源染色体或染色体片段

18.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的区别

有丝分裂发生在体细胞中染色体复制一次子母细胞具有同

样的质量与数量

19.第一次减数分裂前期的五期:细线期;偶线期;粗线期;双线期;终变期

第三章遗传物质的基础

1.DNA的复制:以亲代DNA为模板合成一个新的与亲代相同的子代DNA的过程

2.半保留复制:一个双链DNA分子合成一个双链子代DNA分子,一条是新和成的一条是

原来的。

3.冈崎片段:以5-3合成的不连续的片段

4.DNA合成所要的几种物质

引发酶引物合成

5.环状DNA复制的方式:8型;滚环形;D型

6.原核与真核复制的区别

原核真核

DNA合成时期整个过程间期的S期

起点数目一个多个

引物长度10-16个10个

冈崎片段长度长短

前导链、后随链的合成酶三聚合酶υ。聚合酶α

7.真核生物DNA复制依靠端粒与端粒酶。

8.DNA复制与转录的异同

两者均在酶的催化作用下,以DNA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的原则,沿5-3方向合成与模板互补的新链

转录时只有一条链为模板;复制两条链作为模板;

转录起始不需要引物参与;复制需引物;

转录时DNA与RNA杂合双链是不稳定的;复制时,复制叉一直打开,不断向两侧延伸;

转录的底物是4种核糖核苷酸,配对关系是A-U,C-G;复制的底物是4种脱氧核糖核苷酸,配对关系是A-T,C-G;

两种酶系不同:转录为RNA聚合酶;复制为DNA聚合酶;

复制时整条链进行,转录只发生在一部分区域

真核生物转录生成的初级产物需要加工

9.RNA聚合酶有核心酶与全酶组成:后者包括核心酶与亚基

10.终止子分为强终止子与弱终止子

11.mRNA加工的方式

功能

5端加帽有助于mRNA穿过核膜进入胞质;

保护5端不被酶降解

翻译时供IF3和核糖体结合

3端加尾增加mRNA的稳定性

有助于成熟的mRNA进入胞质

增强翻译效率

mRNA的剪接

12.翻译:从DNA到mRNA的核苷酸到多肽链上的氨基酸最后合成蛋白质的过程

13.遗传密码的特性

三联子密码

无逗号

不重叠

通用性

兼并性

摆动

14.简并性:由一种以上密码子编码同一种氨基酸的现象

15.蛋白质的生物合成:(1)起始

(2)延伸:分为三个阶段:进位,肽键合成,移位

(3)终止

16.TU-TS循环:EF-TU-GTP---氨基酰tRNA三元复合物进入核糖体,GTP被水解为GDP,EF-TU-GDP无活性从核糖体解离下来,在另一延伸因子EF-TS的作用下形成EF-TU-TS复合物,释放GDP,EF-TS被GTP取代形成EF-TU-GTP复合物,复合物再次被利用,协助下一个氨基酰进入A位。

17.中心法则的内容(也可以文字表达)

DNA 复制

反转录

转录蛋白质

翻译

RNA

18.基因表达:基因转录及翻译的过程。

19.操纵子:由调节基因、操纵基因、和有关生物活性的结构基因组成,结构基因排列成簇,

协同履行精巧的生命活动。

20.负调控:当调节蛋白缺乏时基因表达,反之关闭的过程

21.正调控:当调节蛋白存在时基因关闭,加入后基因表达开启的过程

第四章

1.染色体畸变:在自然突变或人工诱变的条件下使染色体的某区段发生改变,从而改变基因

的数目、位置与顺序

2.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3.缺失的类型:中间缺失;末端缺失;

4.缺失的表型与遗传效应:a.致死或出现异常

B.假显性或拟显性

5.重复:染色体多了自己的一段,形成重复环。

6.位置效应:一个基因随着染色体畸变而改变它与邻近基因的位置关系所引起的表型改变的现象

7.剂量效应:因基因数目的不同,表现出的不同表型差异现象

8.倒位类型:臂内倒位,臂间倒位;并且形成倒位圈。

9.缺失环、重复环与倒位圈的区别

缺失环发生在正常链上;重复环发生在异常链上;倒位圈是在区段合适的位置形成

10.易位的类型:相互易位;单向易位。

11.罗伯逊易位:两条非同源的端着丝点发生着丝点融合,从而形成一条中或者近中着丝点

染色体

12.易位的遗传与表型效应

改变正常的连锁群

位置效应

假连锁现象:(1)交互分离配子可育

(2)相邻分离配子不可育

1.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是指染色体数目发生发生不正常的改变。

2.整倍体:含有一个或若干个染色体组的细胞或生物。

3.整倍体变异:整套染色体组的增加或减少。

4.整倍体变异(符号表示):单倍体 n;二倍体 2n;三倍体 3n;四倍体 4n;

5.非整倍体:细胞中含有不完整的染色体组的生物。

6.非整倍体变异(符号表示):单体(2n-1);双单体 (2n-1—1);缺体 2n-2;三体 2n+1;

双三体 2n+1+1;四体 2n+2;

7.基因突变:基因水平上遗传物质可检测、能遗传的改变,不包括遗传重组(由理化因素

引起的DNA分子的成分和结构的变化)。

8.类型:(1)自发与诱发突变

(2)显性与隐形突变

(3)正向与回复突变

9.基因突变的一般特性

多向性

可逆性

重演与平行性

突变的有利与有害性

10.复等位基因:在群体不同个体中位于同一座位的多个基因基因型的种类

11. N(n+1)/2

12.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同一座位上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

13.突变为何害大于利?

因为在进化的过程中,它们的遗传物质及基因调控下的代谢过程与环境都达到了相对平衡和高度的协调统一,一旦基因发生突变,往往便不可避免地造成整个代谢的过程破坏,从而变现为生活力降低,生育反常,极端的会造成当代致死。

14.突变的分子机制:碱基替代;移码突变

15.转换:在碱基替代中,一个嘌呤被另一嘌呤替代的现象

16.颠换:在碱基替代中,一个碱基被一个嘧啶或者一个嘧啶被一个碱基取代的现象

17.碱基替代的遗传效应:(1)错义突变

(2)无义突变形成终止密码子 UAA UAG UGA

(3)同义突变

17.突变抑制的途径:1.密码子的兼并性

2.基因内突变的抑制

3.基因间突变的抑制

18.DNA的修复方式:(复制的修复)聚合酶的修复

2.错配修复系统

3.尿嘧啶糖基酶修复系统

(损伤的修复)修复系统

2.二聚体糖基酶修复

3.光修复

4.暗修复

5.重组修复

19.重组的类型:同源重组;位点专一性重组;转座重组;

20.溶菌状态:?噬菌体在宿主细菌中独立存在的状态

21.熔源状态:?噬菌体通过重组作用整合进入宿主细菌染色体的特异位点22.转座子的特点:(1)其末端有20-30bp的反向重复序列;

(2)转座子编码转座酶

23.转座的遗传效应:○1转座引起插入效应

○2引起插入位置产生新基因

○3引起插入位置少数碱基对重复

○4引起染色体畸变

○5导致生物进化

第五章

1.性状:生物表现出来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得总称

2.相对性状: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

3.基因型:生物个体的遗传组成

4.表现型:特定的基因型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表现出的性状

5.基因座:基因处在染色体上的固定位置

6.测交:F

1代杂合子与隐性纯合体亲本杂交,验证F

1

的遗传组成的方法

7.孟德尔自由组合遗传定律的意义

提示了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基因间的相互关系

不同对基因自由组合产生的基因重组是生物发生变异的一个重要来源,也是生物出现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杂交育种中,可以按照人们的意愿组合两个亲本的优良性状,培育新品种

预测测交后代中出现优良性状组合的大致比例

8.实现自由组合的条件

二倍体完全显性

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位于不同的同源染色体上

不同对基因无互作,一种基因,一种效应

F1产生的配子比例相等,生活力相同,F2代个体成活率相同

实验群体足够大

9.不完全显性:介于亲本之间的表型

10.共显性:双亲性状同时在后代的同一个体表现出来的显性

11.致死基因可发生在不同的发育阶段

12.基因互作的类型及其比例

互补作用 9:7

积加作用 9:6:1

重叠作用 15:1

上位作用显性上位 12:3:1 隐性上位 9:3:4

中有连在一起的倾向

13.连锁遗传:原来在亲本中组合在一起的两个性状在F

2

14.交换率(重组率):重组型配字数占总数的百分比。范围是0-50%

1%的交换率为一个遗传单位

15.连锁群:位于同一染色体上的所有基因的集合

16.基因定位:把染色体上的多种基因间的相互之间的排列顺序确定下来又称染色体作图

17.作图的方法:两点测交三点测交

三点测交的计算步骤:找出亲本性与双交换性;

确定中间位置基因

计算双单交换率

18.干涉:染色体上某两个基因座的单交换减少,邻近基因座位单交换发生的可能性的现

19.并发系数=实际双交换率除以理论双交换率

20.干涉率=1-并发系数

1.性染色体的构型有哪些?

XY XO ZW ZO

21.性反转:生物个体在发育过程中,由一个性别转变成另一个性别的现象

22.伴性遗传: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所控制的某些性状总是伴随着性别而遗传的现象

23.伴性遗传的特点:○1正反交结果不同

○2性状的分离比数在两性比例不一致

○3有交叉遗传与个贷遗传

○4出现假显性现象

24.从性遗传:性状的表现受个体性别的影响,颠倒了性状的显隐性性状,控制从性性状

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25.限性性状:只在一个性别表现的性状。

26.三种遗传的区别:(1)伴性遗传正反交结果不同;从性遗传正交结果相同;限性

遗传无固定的遗传模式;(2)伴性遗传有交叉遗传与隔代遗传现象;从性遗传基因一般位于常染色体上;限性遗传有遗传基础无性状表现;(3)伴性遗传出现假显性现象;限性遗传位于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限性性状只在雄性个体表达;

第七章:数量遗传学基础

1. 数量性状(quantitative character):

表现连续变异的性状称为数量性状,如产蛋量、产奶量。

数量性状的特点:

变异的连续性

对环境的敏感性

分布正态性

多基因控制(无显隐性、效应可加性、微效性)

2.数量性状和质量性状的区别

数量性状多基因正态分布连续大群体

质量性状单基因二项分布分散小个体和群体

3.数量性状表型值的剖分

表型值 P—个体表型值,G—基因型值,E—环境效应值,则:P=G+E。

群体均值在一个群体中,某一性状的表型值应以群体均值来表示,即:P=G 4.基因型值剖分 G=A+D+I

A—加性效应;D—显性效应;I—上位效应

5.通径系数:表示相关变量间因果关系的一个统计量

6.决定系数:表示一个变量对另一个变量的决定程度

7.一自变量到依变量的通径系数的平方称为该自变量对依变量的决定系数。

8. 两自变量间相关系数与它们各自到依变量的通径系数乘积的2倍称为该两自变量共同对依变量的决定系数。决定系数的符号用d来表示,

9.通径系数的定理:(自己看书在178页,五个定理)

10.通径链的追溯规则

A、进退原则。一条通径链必需要“先退后进”。

B、换向原则。

C、相关线原则。

D.避免重复

11.随机交配下亲属间的通径与相关

父子或母子,父女或母女 r xy=1/2

祖孙关系与叔侄关系一样 r xy=1/4

半同胞关系 r xy=1/2×1/2=1/4

全同胞关系 r xy=1/2

12.重复力的概念重复力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就是同一个体同一性状不同次生产记录的

组内相关系数,它是以个体间方差为组间方差,以个体内方差为组内方差的组内相关系数13.重复的用途:1.作为判断遗传力估计是否正确的参考。

2.确定性状需要度量的次数。重复力愈小,准确度随度量次数增长愈快,接近最大准确度所需的度量次数也愈多。

14.遗传力:广义:数量性状基因型方差占表型方差的比例

狭义:数量性状基因型占育种值方差的比例

15.遗传力的应用:(一)预估选择进展。子代群体均值与亲代群体均值之差称为遗传进展或选择反应,用△R表示:R=SH2

(二)确定繁育方法。遗传率高的性状宜采用本品种选育,对遗传率低的性状则宜采用杂交育种。

(三)确定选择方法。h2高者,采用个体表型选择效果好。h2低者采用家系或家系内选择。?

(四)估计个体育种值。∵ h2=V

A /V

P

(五)制订选择指数。选种时往往需要同时选择多个性状,就需要制订一个综合选择指数,

h2是选择指数制订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遗传参数。

16.遗传相关(genetic correlation):指生物个体或性状育种值之间的相关程度。

17. 遗传相关的类型:

亲属间的遗传相关:指有亲缘关系的两个体同一性状育种值之间的相关程度,用相关系

数r

A

表示。

性状间的遗传相关:指同一个体两个不同性状育种值之间的相关程度,也用相关系数

(R

A(XY)

) 表示.

性状间相关原因的剖分:

A

x r

A

R

X

A

Y

R

Y

r

E

h

x e

x

h

y

e

y

P

X P Y

r =h

x h

y

r

A

+e

x

e

y

r

E

h2+e2=1 e=√1-h2

遗传相关的估计方法

(一)亲子协方差法

18.

性状遗传相关牛产奶量与乳脂率(%)~产奶量与非脂干物质(%)~

第九章动物基因组学基础

1.遗传标记:指能够用以区分生物个体或群体极其特定基因并能稳定遗传的物质标记。

2.传统遗传标记(形态遗传标记、细胞遗传标记、生化遗传标记和免疫遗传标记)

分子遗传标记(RFLP、RAPD、AFLP、VNTR、SN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