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的度量—基于GARCH-CoVaR模型

第7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的度量—基于GARCH-CoVaR模型
第7章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的度量—基于GARCH-CoVaR模型

目录

第7章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的度量——基于GARCH-CoVaR模型 (1)

7.1 引言 (1)

7.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1)

7.1.2 文献综述及研究新意与贡献 (1)

7.2 理论分析与研究思路 (2)

7.2.1风险溢出效应及其度量指标 (3)

7.2.2 GARCH模型 (4)

7.2.3 GARCH-CoVaR模型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 (8)

7.3实证研究的结果及其分析 (10)

7.3.1 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10)

7.3.2 描述性统计与模型的识别检验 (10)

7.3.3 各银行风险溢出值的计算结果 (12)

7.4 结论 (14)

7.5 GARCH-CoVaR模型的EViews软件操作指导 (15)

实验7 中国工商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的度量——基于GARCH-CoVaR模型 (15)

7.5.1 实验目的 (15)

7.5.2 实验原理 (15)

7.5.3 实验数据 (15)

7.5.4 实验内容 (15)

7.5.5 操作步骤与结果 (16)

7.6 上机练习 (25)

第7章我国商业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的度量

——基于GARCH-CoVaR模型

叶乔冰1

7.1引言

7.1.1 研究问题的提出

银行风险溢出效应,就是指在一个银行出现风险时,往往会传染至其他银行,乃至整个银行系统,从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给整个银行系统带来巨大的损失。2007年爆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再次引发了全世界对金融风险管理与监管方面问题的关注,尤其是对于系统性风险的宏观审慎监管。长期以来,未实现对系统性风险的有效度量是宏观审慎监管缺失的重要表现之一。系统性风险的传染问题是一直存在而又被忽略的能够给银行乃至整个金融行业带来毁灭性冲击的严重问题。

从巴塞尔资本协议的演化上,也可以看到加强系统性风险监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巴塞尔资本协议Ⅰ和Ⅱ都只强调了对单一风险的管理,对系统性风险的评估不足,而巴塞尔协议Ⅲ引入了宏观审慎监管的思想,从宏观层面上采取一定的监管措施以防范系统性风险的扩散。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银行作为金融体系中最为重要的金融机构,我国的商业银行尤其是上市商业银行是否存在风险传染效应?单个银行对整个银行业风险的贡献度又是如何?这类问题也是本章研究所要关心的问题了。

就研究风险溢出效应的方法方面,传统的主流方法VaR(在险价值,Value at Risk)仅仅考虑了自身的风险,于是CoVaR(条件在险价值)的方法也就应运而生了。CoVaR的方法由Adian和Brunnermeier(2008)首次提出,该方法在本质上就是考虑到其他市场风险情况下的某一金融机构的VaR。而风险溢出效应的衡量正是基于CoVaR的方法所发展而生的。

7.1.2文献综述及研究新意与贡献

国内也有很多学者利用CoVaR的方法来计算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这其中又分两种方法,即利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来计算VaR以及利用GARCH模型来计算波动1叶乔冰(1991,7—),上海师范大学商学院2012级金融学研究生。联系邮箱:yeqiaobing@https://www.360docs.net/doc/dd14983439.html,。

率后计算VaR(即GARCH-CoVaR)。

李志辉、樊莉(2011)利用了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计算各上市商业银行对银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研究发现,国有银行的系统性风险溢出要大于其他股份制商业银行,以VaR为核心的原有银行监管体系并不能防范系统性风险溢出,因而CoVaR是对VaR的一个有力补充。李玉贤(2012)同样利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计算了我国各商业银行的风险溢出值,认为经营方式灵活、在区域市场具有较强竞争力的银行在抵御银行业整体风险溢出效应上能力强于部分全国性商业银行,而资产规模较大的银行股对银行业的整体风险溢出效应较大。

也有学者利用GARCH模型拟合的方法计算CoVaR。比如,高国华、潘英丽(2011)就利用了AR-GARCH模型计算风险溢出值,认为我国的上市商业银行中,系统性风险贡献最大的银行是几大国有银行,尤其是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其他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远远小于这三家银行。而各银行风险溢出值的大小与期自身的VaR值并无关系。这一点,与其他文献所得到的结果互相印证,CoVaR方法是对VaR方法的一个补充。当然对于计算CoVaR,也有采用不同的GARCH模型的,比如李志海(2009)就选用了ARMA-GARCH 模型进行了CoVaR的计算。可以说,由于GARCH模型存在着不同的变种和引申(比如ARMA-GARCH、TGARCH、EGARCH等),GARCH-CoVaR模型也有不同的形式。

就目前而言,采用分位数回归的方法计算VaR的文献要多于采用GARCH模型估计的方法。

本文的研究新意则在于,将采用不同的GARCH模型,如GARCH、EGARCH、TARCH、ARMA-GARCH,分别计算并得到CoVaR。进而在诸多不同的研究方法中考察究竟利用哪一种GARCH模型估计波动率更为合适,并且比较不同的研究方法是否会给CoVaR的计算结果带来不同的影响。

当然,同其他文献一样,本文也会通过CoVaR值的计算,考察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对整个银行的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度情况,观察哪些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较大,对系统性风险的影响较大,确定系统重要性银行,并观察这些银行又是否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最后得出一些有利于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面的结论。

7.2理论分析与研究思路

7.2.1风险溢出效应及其度量指标

(1)系统性风险及其风险溢出效应

宏观审慎监管的对象主要是系统性风险,而就系统性风险而言,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但总结来说,系统性风险是由某个事件所触发,该事件的冲击导致不稳定性在整个金融体系内蔓延,成严重的危害。风险的溢出和传染是系统性风险发生时最为典型的特征。

系统性风险的传导分为宏观传导、微观直接传导和微观间接传导。宏观传导是最为普通的传导形式,指的是一次大的冲击导致金融体系的大部分发生瘫痪;微观直接传导指的是一次冲击导致金融体系的一小部分瘫痪,但由于金融体系间的“多米诺骨牌效应”,风险最终传染到整个金融链条;微观简介传导指的是一次冲击导致金融体系的一小部分瘫痪但由于投资者信息传递等原因导致市场信心丧失,风险迅速扩散,即所谓的羊群效应。

对于银行来说,银行间的风险传染表现出典型的风险溢出效应,本文所要计算的银行风险溢出效应,就是指在一个银行出现风险损失时,往往会传染给其他银行,乃至整个银行系统,从而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给整个银行系统带来巨大的损失。银行的风险溢出效应的表现就是市场当中银行之间的关联性逐渐增强,一家银行出现问题就会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不稳定。

为了具体定量衡量这样的一种风险溢出效应,本文将运用计算风险溢出值的方法来反映单个银行对整个银行体系的系统性风险的贡献大小。风险溢出值的计算主要是以条件风险价值CoVaR 模型为基础的,通过计算增量CoVaR 及相对增量CoVaR 来反映,是由Adian 和Brunnermeier (2008)所首先提出。 (2)风险价值VaR 及其有效性Kupiec 检验

VaR (Value at Risk )即风险价值,是指在一定的持有期内,在给定的置信水平下,某一金融机构或资产组合在未来特定的一段时间内的最大可能损失。其数学表达式为:

Prob(P<-VaR)= 1- α?(7.1)

其中,Prob 表示概率,α为置信水平。该方法是由JP Morgan 在二十世纪90年代提出,已成为风险管理领域所采用的主流技术。

计算VaR 后可对其进行有效性检验,而由Kupiec (1995)提出的失败频率检验法是目前金融机构一种常用的检验方法。

具体方法如下:令N 为T 个观测样本中VaR 的例外个数(损失超过VaR 的个数),则N 服从二项分布,(,)N B T p 。其中,p=1-置信水平。

Kupic 检验的原假设为,

0?:H p

p =,

其中?N

p

T

=。 构造的LR 统计量为:

2??2ln[(1)]2ln[(1)]~(1)T N N T N N LR p p p p χ--=--+-

若拒绝原假设,则估计的VaR 不具备有效性。 (3)条件风险价值CoVaR

条件风险价值(CoVaR )表示在给定的持有期当中及一定置信水平下,金融机构或资产组合在未来特定时间内损失为VaR 时,其他机构或资产组合在未来一段时间内的最大潜在损失。因此,银行j 的损失为VaR 时,银行i 可能的最大损失,i j

q CoVaR 可以表达为:

,Prob(X )i i j

j j q q CoVaR X VaR q ≤==(7.2)

同样,Prob 表示概率,X 表示风险损失,1-q 为置信水平。

(4)风险溢出值

把银行i 对银行j 的风险溢出值定义为,i j

q CoVaR ?,它的数学计算式为:

,,i j i j i

q q q CoVaR CoVaR VaR ?=-(7.3) 可以看到银行i 的风险增加值就是银行j 对银行i 的条件风险价值,i j

q CoVaR 与其自身无条件在险价值i

q VaR 的差。这是风险溢出值的绝对幅度。

为便于比较,我们一般还要计算风险溢出值的相对幅度。银行j 对银行i 的风险溢出比重,%i j

q CoVaR 的计算式为:

,,%/i j i j i

q q q

CoVaR CoVaR VaR =?(7.4) 7.2.2 GARCH 模型

GARCH 模型的产生和发展,是为了解决金融数据中由于“波动率的集聚性”所造成的异方差的问题。所谓波动的集聚性,指的是金融序列在一段时间内(如市场震荡期内)波动比较剧烈,而在另一段时间内(如市场稳定期内)波动较小,如图所示:

图7.1工商银行收益率序列波动图

图7.1为工商银行在2007年1月4日至2013年3月12日的收益率的折线图。从图中我们可以直观地看到,在图的左侧,收益率的波动较大,而在图的右侧波动较小。这就直观地反映了波动率的集聚性问题。 1、异方差ARCH 效应的检验

我们把这种金融时间序列中所特有的异方差现象称作ARCH 效应,主要有两种方法可以检验其的存在性。 (1)ARCHLM 检验

ARCH-LM 检验即是由Engle 在1982年所提出的,检验残差序列是否存在ARCH 效应的拉格朗日乘数检验。主要通过构造辅助回归的方法进行检验,构造的辅助回归如下:

2

201

p

t

s t s t s u u ααε-==++∑(7.5)

式中的t u 为残差。检验的原假设为:残差序列中直到p 阶都不存在ARCH 效应,即12==0s ααα=== (残差的平方项不存在自相关)

。建立的LM 统计量为: 22()LM nR p χ= (7.6)

其中,n 是样本个数,2

R 是辅助回归的拟合优度,自由度p 是滞后变量的个数。若拒绝原假设,则存在ARCH 效应。 (2)图示法

作出残差平方项的相关图。若不存在ARCH 效应,自相关和偏自相关系数在所有的滞后阶数都应为0,而且Q 统计量应该不显著。否则,就说明残差序列中存在ARCH 效应。 2、标准的GARCH 模型

广义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GARCH )是由Bollerslev (1986)在Engle (1982)的自回归条件异方差模型(ARCH )发展而成,该模型能够较好地解决时间序列中由于波动而产

R

生的异方差现象。GARCH(1,1)模型的具体形式为:

T t t y x u γ=+(7.7)

t t t u σε=(7.8)

22201121t t t u σβββσ--=++(7.9)

其中(7.7)式是一个简单回归方程,其中x 为解释变量向量,γ为解释变量前的系数向量,t u 为残差项,构成了GARH 模型中的均值方程。(7.9)式为GARCH 模型中的条件方差方程,反映的是均值方程中残差项的波动情况。其中,1β、2β的变化会对条件方差产生一定的影响,1β越大说明条件方差受到冲击的影响越大,2β越大说明条件方差受冲击影响的时间越持久。(7.8)式中的t ε为扰动项,它服从一个特定的分布,比如标准正态分布、学生t 分布或者广义误差分布(GED 分布)等。 3、均值方程的拓展:GARCH-M 模型

GARCH-M 模型指的是在均值方程中加入GARCH 因子,而方差方程不变。同样,以一个GARCH-M(1,1)为例,其均值方程的表达式为:

2T t t t y x u γρσ=++(7.10)

方差方程的表达式与GARCH 模型相同,即(7.9)式。均值方程中,参数ρ是用条件方差2t σ衡量的,表示单位风险的超额回报,若ρ为正即说明收益与风险呈正相关关系,具有较高可观测到的风险的资产可以获得更高的平均收益。 4、方差方程的拓展之一:具有约束的IGARCH 模型

IGARCH (Integrated GARCHModel ,单整GARCH 模型)模型是由Engle 和Bollerslev (1986)所提出的,限定GARCH 模型的方差方程中各参数的和等于1,并且去掉常数项。同样,以一个IGARCH(1,1)模型为例,模型的方差方程设定形式如下:

2221121t t t u σββσ--=+(7.11)

其中,

12=1ββ+(7.12)

5、方差方程的拓展之二:具有杠杆效应的EGARCH 、TARCH 和PARCH 模型

在资本市场中,往往存在这样的现象,即资产价格的变动存在着不对称的杠杆效应,也就是说坏消息的冲击对资产波动率的影响要强于好消息对资产波动率的影响。牛市中的稳步上涨往往伴随着较小的市场波动率,熊市中频频出现的急速杀跌与较大的波动率如影随形。杠杆效应模型的产生正是为了描述这样的现象,杠杆效应的GARCH 模型主要包括了EGARCH 、TARCH 和PARCH 模型,主要是对方差方程进行了拓展。 (1)EGARCH 模型

EGARCH 模型是由Nelson (1991)提出的,以一个EGARCH(1,1)模型为例,该模型相对于GARCH(1,1)模型均值方程不变,方差方程做了一定的改动,即

221

1

01

1211

1

ln()ln()t t t t t t u u σββββσσσ*

-----=+++(7.13)

模型中,1

11

t t u βσ*

--为非对称效应项,只要10β*≠则冲击的影响就存在非对称效应。

(2)TARCH 模型

TARCH 模型由Glosten 、Jagannathan 、Runkle (1993)提出,同样认为存在这种“杠杆效应”,以TARCH(1,1)模型为例,该模型中的条件方差被设定为:

222201111121t t t t t u u d σγγγγσ*----=+++(7.14)

其中,1t d -是一个虚拟变量,当均值方程中的0t u <时,其值为1,否则,其值为0。

2111t t u d γ*--即为非对称效应项,只要10γ*≠,则存在非对称效应。

(3)PARCH 模型

PARCH 模型是由Ding et al.(1993)年所提出的,以PARCH(1,1)模型为例,该模型的方差方程的设定形式为:

1111()t t t t w u u δδδσβσαγ---=++-(7.15)

由此可见,只要0γ≠,则会产生不对称效应。 6、GARCH 模型的归纳

最后,可以把GARCH 模型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如下归纳:

--ARCH LM ARCH GARCH t GED GARCH GARCH M IGARCH TARCH

EGARCH PGARCH GARCH ?-???

??

????

??

?????????

?????????

???????????

????

检验

效应的检验相关图分析标准:回归正态分布残差分布学生分布广义误差分布()一元模型均值方程拓展:参数约束:结构拓展方差方程拓展(不对称)成分

7.2.3GARCH-CoVaR 模型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方法

最后,在进行实证分析前,我们将具体介绍GARCH-CoVaR 方法的计算原理及一些基本步骤。

(1)检验工商银行日收益率数据的ARCH 效应

建立一元回归模型:

01t mt t r r u ββ=++(7.16)

对回归残差进行ARCH 效应的检验,只有存在ARCH 效应,使用GARCH 模型才是有意义的。

(2)选择一个恰当的GARCH 模型拟合工商银行及银行指数的收益率序列

建立不同的GARCH 模型对工商银行以及代表银行业的WIND 银行指数进行拟合,并比较各种模型的拟合情况。具体模型设定形式如下:

均值方程:01()()t mt t t r r A L r B L u ββ=+++(7.17)

标准GARCH 模型的方差方程:22201121t t t u σγγγσ--=++(7.18)

EGARCH 模型的方差方程:2

21

1

01

1211

1

ln()ln()t t t t t t u u σγγγγσσσ*

-----=+++(7.19)

TARCH 模型的方差方程:222

201111121t t t t t u u d σγγγγσ*----=+++(7.20)

其中,均值方程中的t r 表示工商银行的收益率,mt r 为上证指数的收益率,A(L)、B(L)为滞后算子,是考虑到残差中可能出现的一阶自相关情况,利用ARMA 模型进行修正,具体的滞后阶数由估计得出的模型中的拟合优度及显著性水平来确定。随机项可以服从正态分布、t 分布等。方差方程我们将分别考虑对称的GARCH 模型和不对称的GARCH 模型(本章节主要是EGARCH 和TARCH 模型)。

最后,把由GARCH 、TARCH 、EGARCH 与ARMA-GARCH 、ARMA-TARCH 、ARMA-EGARCH 模型估计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选择一个拟合优度最好、预测效果好的模型进行VaR 的计算。

(3)计算工商银行以及银行指数的VaR

随后,根据之前所选择的GARCH 类模型的拟合结果,计算工商银行以及代表银行业的银行指数的VaR ,记为i

q VaR 、sys

q VaR 。

分别利用单位持有期内单位资产VaR 的计算公式: ()it it it VaR R Q q σ∧∧

=-(7.21)

进行计算。其中,it R ∧

为所选GARCH 类模型的一步向前预测的均值,it σ∧

为一步向前预测的条件方差。Q(q)为q 置信水平下的分位数。

(7.21)式很容易证明。根据VaR 的定义,

()1t t P r VaR q <=-(7.22)

我们把均值方程(7.17)式改写成

011

1

p

q

t mt i t i i t i t t t i i r r r u u u ββθφμ--===++++=+∑∑(7.23)

由(7.23)式得到,

t t t u r μ=-(7.24)

而由GARCH 模型的定义可知,

t t t u σε=(7.25)

其中扰动项t ε服从某种假定分布,如标准正态分布或学生t 分布等。 所以,(7.22)式可进行如下化简:

()(

)

()

1t t

t t

t t t

t

t t

t t

r VaR P r VaR P VaR P q

μμσσμεσ--<=<

-=<=-

所以,我们得到,

(1)t t t VaR Q q μσ=+-(7.26)

其中,(1)Q q -为分位数,而对于对称的正态分布和学生t 分布来说,

(1)()Q q Q q -=-(7.27)

把(7.27)式代入(7.26)式,得到:

()t t t VaR Q q μσ=-(7.28)

这样就证明了VaR 的计算公式(7.21)式。 (4)计算工商银行的CoV aR

在计算CoVaR 时,同样需要先利用GARCH 类模型进行拟合,并选择出一个恰当的模型进行CoVaR 值得计算,与之前计算VaR 值相比,只是均值方程做了一些改动:说明模型构建的依据

01,()()sys t q it t t r VaR A L r B L u ββ=+++(7.29)

即,均值方程的左边为银行指数的收益率,右边为银行i 的VaR 以及一些自回归移动平均项。同样地,对各GARCH 类模型的拟合结果进行比较,选择一个拟合优度最好的模型进行估计,根据所选模型的估计结果,计算各银行的CoVaR 值,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sys i t it it CoVaR

R Q q σ∧∧

=-(7.30)

同样,it R ∧

为所选GARCH 类模型的一步向前预测的均值,it σ∧

为一步向前预测的条件

方差。Q(q)为q 显著性水平下的分位数。 (5)计算风险溢出值

最后,根据之前的计算结果,计算出风险溢出值sys,i t CoVaR ?,并对其标准化,计算出

sys,i %t CoVaR ,计算公式分别为:

sys,i sys,i sys t t t CoVaR CoVaR VaR ?=-(7.31) sys,i sys,i %/sys t t t CoVaR CoVaR VaR =?(7.32)

(6)对得出的结果进行比较分析

最后,本文的实证部分将在以下几方面对所得到的实证结果进行分析:在拟合所用的模型方面,究竟是哪一个GARCH 类模型能够得到最好的估计结果;比较风险溢出值

sys,i %t CoVaR 与VaR ,这两者之间是否有关,较大的VaR 是否意味着较大的sys,i %t CoVaR ?

如果无关,采用风险溢出值sys,i %t CoVaR 替代VaR 才会是有意义的;此外,风险溢出值的大小是否有一些规律可循,比如四大行的风险溢出值较大,而城市商业银行的值较小,这也是我们在实证中将考察的问题。

7.3实证研究的结果及其分析

7.3.1样本选择与数据收集

本文选取我国16家上市银行作为研究样本,时间区段为2007年1月至2013年3月(部分上市较晚的银行采取上市日作为时间起点),数据均取自WIND 数据库。同时,以WIND 银行指数作为整个银行业的指数,分别计算16家上市银行对整个银行业的风险溢出效应。

这16家银行分别是:北京银行、华夏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民生银行、南京银行、宁波银行、平安银行、浦发银行、兴业银行、招商银行、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工商银行、光大银行和农业银行。

7.3.2描述性统计与模型的识别检验

本节中,限于篇幅,我们将以工商银行为例,对收益率序列做描述性统计并检验ARCH 效应。首先,利用EViews 软件,作出工商银行在给定时间区段内日收益率的概率密度分布图:

图7.2工商银行日收益率的概率分布图

从概率分布图7.2中,可以看到,均值为-0.0252%,中位数为0,偏度为-0.095,峰度为8.92。所以,该收益率符合金融数据所谓“尖峰厚尾”的特征,正态性检验JB 统计量的p 值为0,说明该分布不满足正态分布,也正好能够说明这一点。因此,在此后的建模过程中的分布选择上,我们将用尖峰厚尾的t 分布来取代正态分布。

金融数据存在的集聚性是我们选择使用GARCH 建模的主要原因,这种集聚性能够用图直观地显现。由CAPM 模型建立起一元回归方程,对其残差进行分析,具体一元回归模型如下:

01t mt t r r ββε=++

这里t r 为工商银行的日对数收益率,mt r 为市场对数收益率,这里用上证指数的日对数收益率进行替代,t ε为残差项,如图7.3所示。

图7.3工商银行日收益率的回归残差图

由图7.3可以得出,残差项的波动明显具有集聚性,左侧的波动较大,中间与右侧的波

RESID01

动较小,可能存在ARCH效应。为了更准确地验证ARCH效应,我们进一步对该数据进行ARCH LM检验,得出了在滞后阶数为1的ARCH LM检验结果如表7.1所示:

从表7.1可以看到,两个检验统计量的p值都远小于0.01,说明残差序列存在ARCH效应,因此,选择GARCH类模型来估计V aR值是正确的。此外,在图7.3中,我们还发现,回归残差向下的波动要大于向上波动的幅度,也说明在建模中有必要使用具有杠杆效应的GARCH模型。

此外,金融数据还会有自相关的特点,为了检验这种情况是否存在,我们进一步对其回归残差进行自相关LM检验,得到结果如表7.2所示:

从表7.2中,我们看到,F统计量为9.2954,对应的p值为0.0001,故拒绝原假设,认为残差序列存在序列相关。这也说明了在之前的理论分析中,我们在GARCH模型的均值方程中加入自回归移动平均项(ARMA项)是正确的。

当然,以上所述的仅仅是工商银行的情况,各个银行之间的情况有所不同,需根据各银行数据的不同情况进行模型的选择。

7.3.3各银行风险溢出值的计算结果

通过前一节的分析,证明了我们选择GARCH模型的正确性,同时估计残差分布设定为t分布,此外,具体的GARCH模型选择,以及是否加入ARMA项进行调整还需要视各个银行的收益率数据而定。

最后,根据7.2.3节所介绍的GARCH-CoVaR的计算方法,计算出所有银行的风险溢出值%CoVaR序列。同之前所述,第一步,选择恰当的GARCH模型对各银行收益率数据进行拟合;第二步,根据拟合均值及条件方差结果计算单个银行的VaR序列;第三步,把银行指数的收益率同单个银行的VaR序列建立GARCH模型拟合;第四步,根据拟合得到的均值和条件方差结果计算CoVaR序列;第五步,根据CoVaR序列的计算结果计算出风险溢出值%CoVaR的结果。

在7.5节中,我们以工商银行为例,详细介绍了风险溢出值计算的具体过程与方法,这里就不再做过多说明。

表7.3列出了所有银行的风险溢出值计算结果,以及在计算过程中所用到的VaR序列和CoVaR序列的计算结果,同时列出了在计算VaR和CoVaR时所选用的模型。为了便于比较,把计算所得到的值都扩大了100倍,以%为单位。同时,为了防止一些极端值影响结果,我们在结果中采用的是VaR或%CoVaR序列的中位数进行比较而并非平均数。需要说明的是,所有的VaR和CoVaR序列都是在95%的显著性水平下计算得出的。最终结果如下:表7.3各银行的VaR、CoVaR以及%CoVaR序列的中位数结果(单位:%)

从结果中,可以得出如下的一些结论:

(1)关于估计模型的选择

在计算各上市银行的V aR时,9家上市银行的日收益率序列出现了对冲击反应的不对称效应,故选用了反应不对称的TARCH模型(8家)或EGARCH模型(1家),另外7家银行的收益率序列并未产生不对称效应,因此选用对称的GARCH模型进行估计。此外,加入自回归项会小幅度增加模型的拟合优度,在16家银行的VaR计算中,有10家含有自回归项,其中1家还加入了移动平均项。以工商银行为例,不加入自回归项,模型的拟合优度为56.53%,加入二阶自回归项后,模型的拟合优度为57.45%/

在计算各银行的CoVaR值时,若采用不对称的GARCH模型,其反应不对称项之前的

系数均不显著,因此采用对称的GARCH模型进行拟合效果更好。这可能是因为,银行指数包括了所有16家上市银行,因此消除了不对称性。此外,在16个模型的拟合过程中都加入了自回归和移动平均项,并且都显著地提升了模型的拟合优度。同样以工商银行为例,不加入ARMA项之前,GARCH模型的拟合优度仅为39.67%,加入ARMA向之后拟合优度变为60.03%,拟合优度增加了20多个百分点。

(2)关于VaR与风险溢出值%CoV aR的关系

从VaR的计算结果来看,是有规律可循的,几家国有银行的VaR值均小于3%,农业银行最低仅为1.59%。而其余的股份制银行和城市商业银行的VaR值均接近或者大于3%,最大的民生银行的VaR值要达到3.93%。这个结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国有银行的风险要小于股份制银行或城市商业银行。

从风险溢出值%CoVaR的计算结果看,则就没有这样的规律了。风险溢出值最大的是工商银行,达到了9.89%,虽然工商银行的风险溢出值最高,但同属于国有银行的建设银行的风险溢出值为5.11%,在16家银行中排名中游。平安银行作为股份制银行的代表,风险溢出值要达到8.86%,而同为股份制银行的浦发银行则仅为3.81%。作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宁波银行,其风险溢出值为5.62%,而同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北京银行仅为3.80%。可见风险溢出值得大小并无明显的规律可循。

最后,再关注V aR与风险溢出值%CoVaR的关系问题,发现这二者并无明显的联系。风险溢出值最高的工商银行,其%CoVaR值达到了9.89%,但其VaR值仅为2.10%。而V aR 值最高的浦发银行,达到了3.70%,但其风险溢出值仅为3.81%,比工商银行低了6个百分点。当然,也有银行风险溢出值和VaR值均较大,比如说平安银行,VaR值为3.45%,风险溢出值达到了8.86%,仅次于工商银行。这就说明了有的银行自身风险较低,但对整个银行系统的影响较大,有的银行则刚好相反,而有的银行不仅自身的风险大,对于整个银行系统的影响也大。这也证明了传统VaR方法的局限性。因此,考虑到风险溢出效应的CoV aR方法,是金融监管机构风险监管时的一个相较于VaR的更好的选择。

7.4结论

本文通过运用GARCH类的CoVaR模型,对我国各上市银行的风险溢出值%CoVaR进行了计算,得出了如下结论:

在模型的选择方面,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更适合的GARCH模型对银行及银行指数的收益率序列进行拟合。考虑到收益率序列的特点,必须对对称GARCH模型加以调整以提高模型估计得拟合优度。使得计算得到的VaR值以及CoVaR值更加准确。如存在不对称效应,可以选用TARCH模型或者EGARCH模型进行调整。若存在自相关问题,需利用ARMA 模型进行调整。

国有银行的VaR值一般小于股份制银行或者是城市商业银行的VaR,这反应了几大国

有银行的风险确实是要低于其他的一些银行。但对于风险溢出值%CoV aR就不是如此了,我们发现风险溢出值得大小与VaR值并没有明显的关系,VaR值较大,%CoVaR值也可以较小,反之亦然。这就说明了有的银行自身风险较低,但对整个银行系统的影响较大,有的银行则刚好相反,而有的银行不仅自身的风险大,对于整个银行系统的影响也大。而%CoVaR 的大小也并没有明显的规律性可循,有的股份制银行的风险溢出值比较大,也有的股份制银行的风险溢出值较小,国有银行也同样如此。

因此,可以说,CoVaR作为VaR的一种改进,是有其实际意义的。VaR只能衡量各金融机构自身的风险,无法衡量各个银行机构之间风险的传递效应,特别是在发生严重的金融危机的情形下。作为银行的监管者,尤其是在当今对系统性风险监管越来越重视的趋势中,作为一种系统性风险的监管工具,CoV aR是V aR的一个非常有必要的补充。

7.5 GARCH-CoVaR模型的EViews软件操作指导

实验7中国工商银行风险溢出效应的度量

——基于GARCH-CoVaR模型

7.5.1实验目的

(1)利用EViews软件,实现构建GARCH类模型。如ARCH效应的检验、GARCH 类模型的选用与阶数判断、参数估计以及GARCH模型的有效性检验与预测评价等。

(2)掌握运用GARCH模型计算VaR、CoVaR以及风险溢出值的基本计算原理与操作方法。

7.5.2实验原理

本实验主要采用GARCH-CoV aR的方法对中国工商银行的风险溢出值%CoV aR进行计算。

7.5.3实验数据

本实验所使用的数据来自于本书附带的第7章数据中的,“工商银行.xls”。该数据包括工商银行的日收益率、银行指数的日收益率以及上证指数的日收益率,数据来源为锐思数据库。

7.5.4实验内容

(1)工商银行收益率的描述性统计;

(2)ARCH效应的检验;

(3)分别以工商银行收益率、银行指数收益率序列为应变量,市场收益率为自变量,建立GARCH 模型拟合;

(4)根据第3步拟合的均值与条件方差结果计算工商银行、银行指数的VaR ;

(5)以银行指数收益率为应变量,工商银行VaR 序列为自变量,建立GARCH 模型拟合; (6)根据第5步拟合的均值与条件方差结果计算工商银行CoVaR ;

(7)根据第6步的工商银行CoVaR 与第4步的银行指数VaR 结果,计算风险溢出值%CoVaR 序列;

7.5.5操作步骤与结果

(一)数据读入

(1)打开EViews ,新建一个Workfile ,类型选择Unstructured/Undated 。

(2)在菜单栏中点击“file ”→“Import fromfile ”,选择“工商银行.xls ”,该工作表中包含了工商银行的日收益率(命名为“r ”),上证指数的日收益率(命名为“rm ”),银行指数日收益率(命名为“yh ”)。 (二)描述性统计

(1)双击序列“r ”打开工商银行日收益率序列。

(2)点击“View ”→“Descriptive Statistics&Test ”→“Histogram and Stats ” (3)得到如图7.2的结果,注意到JB 统计量的值为2197.129,p 值为0.0000,说明序列不服从正态分布,在之后的GARCH 模型的分布选择中需加以注意。 (三)ARCH 效应的检验

(1)首先需建立一元回归模型:01t mt t r r u ββ=++。点击“object ”→“newobject ”→“equation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键入“rcrm ”,方法选择“LS ”,点击确定,出现OLS 估计结果。

(2)在OLS 估计结果中点击“View ”→“Residual Diagnostics ”→“Heterostedasticity Tests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选择“ARCH ”,点击确定得出ARCH 效应检验结果。从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到,ARCH 检验的p 值为0.0002,远远小于显著性水平5%,可见序列存在ARCH 效应,应选用GARCH 模型机型估计。

图7.4ARCH 效应检验的结果

(四)对工商银行、银行指数的日收益率使用GARCH 模型进行拟合

(1)估计工商银行的GARCH 模型。 所建立的GARCH 模型如下:

01222

01121

t mt t

t t t r r u u ββσγγγσ--=++???=++?? 具体操作过程如下:点击“object ”→“newobject ”→“equation ”,在弹出的对话框中的Method 选择“ARCH ”,Model 选“GARCH/TARCH ”,“errordistribution ”中选择“student ’s t ”(之前描述性统计表明日收益率数据并不服从正态分布),“meanequation ”中键入“rcrm ”,其余不变,点击确定,得出估计结果。

图7.5GARCH 模型的估计过程

图7.6GARCH 模型的估计结果

(2)估计工商银行的TARCH 模型。所建立的TARCH 模型如下:

012222

01111121t mt t

t

t t t t r r u u u d ββσγγγγσ*----=++???=+++?? 具体软件操作方法与GARCH 模型的估计方法基本相同,只是把“Threshold Order ”项由0改为1。点击确定得到估计结果。

图7.7TARCH 模型的估计过程

图7.8TARCH 模型的估计结果

(3)估计工商银行的EGARCH 模型。所建立的EGARCH 模型如下:

0122

110112111ln()ln()t mt t t t t t t t r r u u u ββσγγγγσσσ*-----=++??

?=+++??

具体软件操作方法与GARCH 模型的估计方法基本相同,只是在Method 中选择“EGARCH ”,其余不变。点击确定得到估计结果。

图7.9EGARCH 模型的估计过程

关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对策 论文摘要: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在信用、市场、流动性和操作性等风险问题处理上与国外一流银行相比有很大差距。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国内商业银行只有积极寻求对策,从文化、体系、技术等方面入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随着世界金融的一体化和我国对外国银行的放开,国内的商业银行也将参与到世界金融的竞争之中。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问题处理上与国外一流银行的差距,寻求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企业改制的不规范影响信贷资产质量,造成信用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依靠对企业贷款的利息收入,但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商业银行贷款成了国有企业维持生存的重要手段,信贷资产质量恶化,风险增加。同时,我国正对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在给其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一些企业钻政策空子,拖欠甚至逃废银行贷款,给银行带来大量的坏帐、呆帐。此风险已成为中国银行业最突出的金融风险。 (二)缺乏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导致市场风险 目前,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广泛使用统计方法和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管理,与之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比较重视定性分析,而风险分类及量化技术落后。其中,内部评级和资产组合管理是风险度量的重要技术。风险管理技术的落后增加了我国风险管理的难度。 (三)由于挤兑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银行信用一般表现为银行向公众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行债券和流通银行票据等形式。银行的自有资本有限,若管理不善,不良贷款率过高,就会出现过挤兑风波和支付危机。目前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国家信用的保证,其流动性风险没有显现,但潜在支付困难日益增多,如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足60%,低于80%和国际最低标准。如果银行的呆帐增加,准备金不足以应付存款的提取,银行信用就会受到严重破坏,严重时导致银行的破产,造成社会的动荡。 (四)由于操作不当导致银行的业务风险扩大 首先,由于我国的非银行金融机构的在融资方式上也带来的竞争及外资银行大举进入中国市场导致传统业务的激烈竞争和利润下降,许多商业银行放弃稳健经营原则,以期通过发展高风险业务取得较高的收益,加大了经营风险。其次,由于传统体制下银行的经营风险完全由国家来承担,使一些银行误认为没有资本金一样可以扩张,从而重规模轻效益,经营效益不能随着资产规模的扩大而同步提高,从而使一些危害银行长远发展的业务大规模存在。再加之有些银行员工素质不良,领导干部的贪污腐化行为以及银行内部的监督防范措施不力,也导致了银行不良信贷资产的增加,使银行的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 二、新形势下商业银行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的对策 就现阶段来说,提高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水平应该重点从以下几个方面人手: (一)纠正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认识偏差,强化风险管理的经营理念,树立风险控制的企业文化创造利润是商业银行的根本任务。因此在创造利润的同时商业银行必然承受巨大的风险。而风险管理的目的也就是确保银行产生最大的利润。现在我国的商业银行存在着两种极端:一些银行只顾发展,过分注重规模,忽视由业务带来的巨大的风险,牺牲掉了银行的可持续发展;还有一些银行则是不顾发展的零风险,回避一切有风险的业务,这样白白葬送了发展的好机会,其实没有收益本身就是最大的风险。因此要树立风险管理本身就是创造价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评估 结合本文分析了商业银行内部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在银行风险管理的地位和作用,内容摘要:对如何完善和发展内蒙古商业银行,我国商业银行在信用风险评估方法上存在的问题和现状的内部信用风险评估体系提出了几点建议。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参与国际随着我国金融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和金融业开放程度的提高, 我国商业银行必须借鉴国际上先进的信用风险管理在金融全球化的新形势下,竞争的挑战。经验,强化信用风险管理,开发适用的信用风险管理模型,适应《巴赛尔协议》新框架的需银行融资仍将是企业筹措资金的在今后很长一段时期,要。我国处于经济发展的初期阶段,深入研究我国商业银行银行体系面临的风险将是我国金融风险的主要构成因素。主要方式,从全局不仅是商业银行作为微观金融主体进行内部管理的自主行为,的信用风险管理问题,股市引发货币危机、上看也是防范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导致银行信用体系和支付体系崩溃,下面仅就如何构建商行内部信用风险管理评估体系谈谈自己的一点暴跌和金融危机的需要。浅见,仅供交流和探讨。风险管理信用风险关键字:内蒙古商业银行 一、引言次系统性银行危机。个国家先后爆发了112世纪初,全球有70年代末到2193自20 世纪年美国利率风暴年美国股市崩盘、1994尤其90年代以来频频爆发的金融危机——如198720071998年俄罗斯政府违约事件,特别是及中南美洲比索风暴、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影响程度之大,年的全球金融风暴,波及范围之广,年春季开始的次贷危机最终演变为2008对全它们不仅使一国多年的经济发展成果毁于一旦,还危机到一国的经济稳定,史无前例。近年随着巴林银行和雷曼兄弟的倒闭让人们愈加的认识到银行球经济也产生了强大的冲击。信用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二、我国商业银行业信用风险评估方法现状分析 目前我国的信用分析和评估技术仍处于传统的比率分析阶段。银行机构主要使用计算贷款风险度的方法进行信用风险评估。信用风险的分析仍然是以单一投资项目、贷款和证券为主,衍生工具、表外资产的信用风险以及信用集中风险的评估尚属空白,更没有集多种技术于一体的动态量化的信用风险管理技术。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信用风险衡量采用专家制度。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衡量大多采用专家制度。但专家制度存在一定的缺陷和不足,在实际运用中没有引起重视。如专门信用分析人员不足、实施效果很不稳定、银行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较低、银行在贷款组合方面过度集中的问题进一步加剧等。 (二)信用风险评估中定量分析不够。从信用风险的识别、衡量方面看,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定性分析多,定量分析少(尽管已经使用了一些定量分析方法,但仍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静态分析多,动态分析少;局部分析多,全局分析少。以企业信用评级为例,从评级要素的设计看,多侧重财务指标分析(总分值达三十分以上),而忽略了财务信息的质量问题。众所周知我国企业财务信息质量不高已是不争的事实;忽视了企业发展前景在信用评级中的作用,如企业所在行业发展状况、市场预期状况仅占1分,这样得出的评级结果更多反映的是企业过去和现在的信用状况,而未能反映企业未来的资信质量。从评级时间看,对企业的信用评级每年进行一次,不利于银行及时了解企业的信用等级变化,不能为风险管理提供动态的信息。再从国内银行对贷款的风险度测量方法看,一个最主要的问题就是贷款风险度涉及因素的选择和风险系数的确定很大程度上受到主观因素的影响。贷款风险度是否受到或仅受到企业信用等级、贷款方式的影响,有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商业银行资产质量与抵押、担保贷款风险系数确定的依据是这意味着贷款方式与贷款风险度并无直接关系。, 率无直接线性关系 什么?这些问题由于未得到解决,导致了贷款风险度的测量并不能真正反映贷款信用风险水平。此外,我国商业银行贷款风险度的测量关注的是某一笔贷款的信用风险,并没有从组合管理的角度对信用风险进行测定。一笔贷款对贷款组合的信用风险贡献度,即边际信用风险为多少?各笔贷款之间的风险度相关性如何?这些问题在贷款风险度的测量方法中都没有加以解决。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计量-标准法

风险管理之市场风险和计量 1市场风险定义 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银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市场风险可以分为利率风险、汇率风险(包括黄金)、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分别是指由于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所带来的风险。利率风险按照来源的不同,可以分为重新定价风险、收益率曲线风险、基准风险和期权性风险。 2交易账户分类 市场风险包括:交易账户中受利率影响的各类金融工具及股票所涉及的风险、商业银行全部的外汇风险和商品风险。 具体解释如下: 1.利率风险,包括交易账户中的债券(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债券、可转让存款证、不可转换优先股及按照债 券交易规则进行交易的可转换债券)、利率及债券衍生工具头寸的风险。利率风险的资本要求包括特定风 险和一般市场风险的资本要求两部分。 2.股票风险,是指交易账户中股票及股票衍生工具头寸的风险。其中股票是指按照股票交易规则进行交易的 所有金融工具,包括普通股(不考虑是否具有投票权)、可转换债券和买卖股票的承诺。 3.外汇风险,是指外汇(包括黄金)及外汇衍生工具头寸的风险。 4.商品风险,商品是指在或可以在二级市场买卖的实物产品,如:贵金属(不包括黄金)、农产品和矿物(包 括石油)等。适用于商品、商品远期、商品期货、商品掉期。 3银行账户与交易账户 3.1定义 银行的表内外资产可分为银行账户和交易账户资产两大类。银行账户、交易账户是监管方面对银行资产的一种分类方式,主要是从监管角度出发对账户头寸进行的划分。 1.交易账户 a)又称交易组合(Trading Portfolio),简单而言,就是指能够在有组织的金融市场上被迅速买卖且持有时间较 短的资产、负债和衍生产品头寸,包括债券、股票、外汇、某些商品以及与这些头寸相关联的衍生产品,其目的是为了获得短期收益。 b)针对交易账户,新巴塞尔协议规定:交易账户包括以交易为目的或以规避交易账户其它项目的风险为目的而持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办法规定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办法规定

**银行全面风险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推进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提升风险管理水平,依据境内外有关监管指引、本行《章程》,并借鉴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的经验做法,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风险,是指对本行实现既定目标可能产生影响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既可能带来损失也可能带来收益。本办法主要关注带来损失的不确定性。 (一)信用风险。是指因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未按照约定履行义务从而使本行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二)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本行表内和表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 (三)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员工和信息科技系统,以及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包括法律风险,但不包括策略风险和声誉风险。 (四)流动性风险。是指因本行无法以合理的成本及时筹集到客户和交易对手当前和未来所需资金而对本行经营所产生的风险。 除上述风险外,本行还关注外部监管部门或本行董事会要求-2-

关注的其他风险。 第三条本办法所称全面风险管理是指本行董事会、高级管理层和全行员工各自履行相应职责,有效控制涵盖全行各个业务层次的全部风险,进而为本行各项目标的实现提供合理保证的过程。 第四条本行风险管理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收益与风险匹配 制定风险管理战略和进行风险管理决策,必须考虑承担的风险是在本行的风险容忍度以内,并有预期的收益覆盖风险,经风险调整的资本收益率能够满足股东的最低要求或符合本行的经营目标。 (二)内部制衡与效率兼顾 本行在风险管理规章制度中明确界定各部门、各级机构和各层级风险管理人员的具体权责,实行前中后台职能相对分离的管理机制。各部门、境内外分支机构和全体员工之间要有效沟通与协调,优化管理流程,不断提高管理效率。 (三)风险分散 本行实现信用风险敞口在国家、地区、行业、产品、期限和币种等维度上的适度分散,防范集中风险。严格遵循监管标准,审慎核定单一客户和关联客户授信额度,有效控制客户信用风险集中度。 本行实现市场风险敞口在国家、地区、市场、产品、期限和 -3-

最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估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 估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评估 ——基于EVT理论的CVaR模型* 摘要:近年来,操作风险的衡量呈现出模型化的趋势,本文通过极值理论(EVT)来构建操作风险的条件风险价值(CVaR)模型,以此来度量商业银行小概率,大损失特点的操作风险。并认为操作风险模型化的趋势应与加强操作风险管理有机结合起来。 关键词:操作风险;风险价值(VaR);条件风险价值(CVaR);极值理论(EVT) 中图分类号:F830.33 文献标识码:A 一、引言 随着金融衍生产品的不断创新,金融业电子化潮流和金融业的全球化竞争,各金融机构面临的操作风险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巴塞尔委员会(巴塞尔,2001)给出的一个关于操作风险的定义认为操作风险是“源于内部程序不完善、人为失误、系统故障或是外部事件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的风险”。目前,风险管理者们相信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中大约有30%来自操作风险。尽管如此,人们在数量方法度量这类风险方面所作的工作仍显得不足。 在操作风险的度量上,新巴塞尔资本协议给出了从简单到复杂的三种方法,即基本指标法、标准法和内部度量法。并提出银行最终可通过估计操作风险的 *本文得到了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06SJB790025)和江苏省科技厅软科学项目 (BR2006505)的资助。

损失分布,采用方法估计和确定资本要求,使对监管资本的计算更加精确。尽管 VaR 和 CVaR 提出以后,有不少的计算方法出现,但它们都有各自的缺陷。因为几乎所有的传统方法采用的观测值都集中在分布中部,实际上,分布尾部才是VaR 和 CVaR 计算所最关心的。分布在尾部的点都是一些极少发生又具有显著影响的观测值,或者称为极值,而极值理论正是对这些极值提供统计分析的模型。 二、VaR 与CVaR 概述 2.1 VaR 的定义 VaR 是一种用规范的统计技术来全面综合地衡量风险的方法, 较其它主观 性、艺术性较强的传统风险管理方法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金融机构面临的风险状况,大大增加了风险管理系统的科学性。VaR 方法是用概率统计原理估计金融风险的方法,其英文全称是 Value-at-risk ,一般译为“风险价值”。其含义是指在未来一定时期内,在给定的概率置信水平α(通常比较大,一般在0.95~1之间)下,任何一种金融工具或投资组合所面临的潜在的最大损失。其数学定义为: ()()t P X VaR αα≤= 其中X 为某项金融资产在时刻 t 的负对数回报,当为正代表损失,为负时代表收益。置信水平为α(>0.9)。这样当我们已知损失的分布时, ()1 x VaR F αα-=- 1 x F -是x F 的反函数。VaR 关心市场风险,它是金融头寸风险的一种度量, 此度量用来评估或被管理委员会用来设置资本保证金,VaR 保证金融机构在一次灾难性的事件后不致于破产。 2.2 CVaR 的定义

最新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浅谈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 其对策 [论文关键词]商业风险银行业 [论文摘要]随着商业银行改革的不断深入,如何在提高效益的同时有效地防范与化解风险,已经成为我们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商业银行的经营实际上是在风险和收益之间寻找平衡,通过对风险的有效管理而创造价值。本文依据我国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特点及主要表现形式,结合我国银行业内外部,对如何有效管理,防范风险进行初步探讨。 银行业作为经营货币的企业与生俱来就规定了其风险的本质,与其说银行是经营货币的企业,更不如说是为了获取利润而经营风险的组织。所以,风险和利润对银行来说是一个硬币的两面,不可分割,同为一体。过分强调哪一方都会为发展带来阻碍。只有充分掌握风险在银行经营中的特点将风险经营,管理与防范结合起来,在硬币的两面寻找有效的平衡,才能收到利润增长与风险防范的最佳效果。众所周知,我国银行是从过去国家专业银行演变而来的,商业化进程较为缓慢,粗放落后经营观念在国有商业银行信贷管理中并未完全消除。我国的风险管理观念是以信用风险管理为主,风险、操作风险则不够重视。 一、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资本充足率水平不高,风险资产规模较大 由于国内银行资产质量比较差,不良资产的规模比官方公布的数字要大得多,因此按实际风险资产计算的资本充足率实际上大多低于巴塞尔协议8%的最低水平,同时由于资本充足率水平较低且资本补充渠道较窄,能够为分支机构风险

敞口配置的资本相当有限,不可能为高规模的风险敞口提供足够的资本支撑,这种情况必然导致分支机构风险敞口规模与资本匹配失衡。在资本补充有限的情况下,要提高资本充足率必须在降低信贷资产的风险敞口规模上做文章。而我国目前包括大型企业在内的绝大部分企业尚未取得外部评级,在标准法下其风险权重为100%或者150%,且国内银行尚不具备内部评级的客观条件,不能对企业进行内部评级,在呆账准备金提取能力不足的情况下,资本充足率的这种逆向配置效应几乎意味着商业银行降低风险敞口规模的途径就是降低信贷存量规模,甚至是减少一些优质客户的信贷业务。 (二)风险管理落后,风险管理意识不强 虽然我国商业银行高级管理层的风险意识初步形成,但风险管理没有作为风险文化根植于所有员工的心中,贯穿到业务拓展的全过程,全面风险管理理念还没有树立,没有形成全行认同的风险管理文化,系统而完整的风险管理战略还有待于加强,风险管理侧重于后台管理,没有将其作为信贷决策、风险敞口限额控制、贷款定价、资本资源配置的有利工具。同时,部分人员将风险片面地等同为违规、案件和损失,一些风险管理人员将风险管理简单解为控制,部分业务人员将风险管理看作是业务拓展绊脚石,注重信用风险的控制和计量,对市场风险、操作风险、风险等仅有一定的理性认识,还谈不上统筹考虑、系统管理。 (三)风险承担主体不明确 在西方发达的制度下,代表全体股东利益的董事会明确地承担起银行在其全部经营过程中的所有风险,并以银行的全部资本金作为承担风险的最终边界。董事会因此负责制定有关风险管理的重大政策,并在银行内部建立起有效的风险内控体系。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均是股份制,在我国《股份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指引》

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及预警体系

构建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及预警体 系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及预警体系的构建 摘要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各国金融机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用风险挑战信贷风险成为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风险防范与控制的主要对象如何有效地防范银行的信贷风险已成为世界金融行业和学术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对中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在全面深入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的信贷风险管理经验提出构建中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信贷风险信贷风险评估体系预警体系信贷管理 近年来中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而银行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媒介,如何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规避和

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国内银行业不可回避的问题建立一套实用性较强又能与国际接轨的信贷预警模型及警管理机制对中国商业银行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概念及形成的原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由于不确定性因素使借款人不能按合同规定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导致信贷资产预期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如图1所示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1)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性原因例如银行信贷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学的信贷管理与防范体系信贷资产质量监管制度与偿债的约束机制的执行不严格经营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等造成了信贷风险;(2)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识别机制不健全没有对信贷风险准确全面的评估导致风险防控滞后;(3)信贷营销理念偏差盲目相信企业集团增大了信贷风险忧患;许多商业银行争抢大集团客户对企业集团盲目跟进对其多头授信、过度授信放宽了信贷条件和监控从成都市信贷统计数据看前10户商业银行贷款在全市各项贷款中的所占比例呈现逐年走高的态势末为28.4% 末31.5% 末为41.3%说明了各行的贷款投向高度集中增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隐患(4)对国家经济产业及行业政策研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及其控制措施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dd14983439.html,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分析及其控制措施 作者:周梦同 来源:《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5年第12期 我国自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在市场的开放性上有了明显的提升,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环境也变得更加的复杂。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仍然以银行为主,银行的收入中信贷收入则占到了最大的比重,通常占到总资产的近70%。与高比例的收入相对应的就是高系数的信贷风险。要获取高额的经济收益,商业银行就必须承担由此带来的商业风险。为了有效的控制信贷危险,商业银行投入大量的精力进行信贷风险的控制。信贷风险的控制质量之间关系到一个商业银行的经营效果。本文就将从信贷风险的定义、分类、特征等角度,对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方法和措施进行探讨。 1、我国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现状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起步较晚,真正开始认识到信贷风险管理重要性是在上个世纪90年代末期。1997年爆发的亚洲金融危机促进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因此在1998年,商业银行纷纷进行资本的增加、资产负债比率的调整等。从商业银行开始进行信贷风险的管理至今,我国在信贷风险的管理方面仅仅经历了不到20年的发展历程,与西方国家仍存在较大的差距,具有以下特点: 起点低,起步晚。国际上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发展主要经过了五个过程。首先使负债管理,也就是拉存款的阶段。其次是资产管理的阶段,这一个阶段主要进行的是信贷风险的管理。第三个阶段是资产负债的综合管理,主要采用的是比例管理的形式。第四个阶段是资本充足率的管理,主要内容是《巴塞尔协议》的产生。第五个阶段以全面的风险管理为标志。现在除极少数的发达国家外,大多数国家仍处于商业银行信贷管理的第四个阶段,而我国当前仍处于第一个阶段,信贷风险管理的主体仍以存款扩展为主,只有极少数的商业银行已经达到了第四甚至第五个阶段。由此可以看出,我国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管理与国际存在明显的脱节,尤其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 规模扩张与风险管理之间存在矛盾冲突。我国的商业银行在经营上存在重视规模扩展而轻视风险控制的误区。银行的发展计划通常是以规模的扩展为根本的目的,评价一个银行成功与否的标准也通常是其规模的大小。但随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模式改革的不断深入以及金融市场监管力度的扩大,银行运营过程中的风险也在不断的增大,许多银行都开始逐渐重视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但对于扩张规模的理念仍没有从根本上转变。部分商业银行为进行规模的扩张和眼前利益的获取,将大量的资金投入到风险性高的项目中,并且单个项目的资金期限长、资金量大,没有对风险进行合理的分散和限制。这与国外商业银行的运行模式截然相反。 风险控制体系不完善。我国的商业银行当前大多采用法人管理的结构模式,没有形成独立的风险管理体系。并且大多数商业银行的业务都是纵向设置的,与之相对应的,审贷序列也是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不足和改进建议分析

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不足和改进建议

摘要 2006年12月11日,在经过五年的过渡期的之后,我国银行业正式完全对外开放,越来越多的外资银行进入中国市场。同时,我国商业银行也加快了走出去步伐。在更加激烈的竞争中,风险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了我国商业银行经营的成败。但是2007年的次贷危机再一次对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形成了很大冲击。曾一直是我国商业银行学习榜样的国际活跃金融机构并没能够经受住金融危机的考验,不是巨亏,就是破产,这也再一次暴露出许多风险管理方面的问题,并为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敲响了警钟。对于我国商业银行来讲,应该在借鉴国外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验的同时,吸取次贷危机的教训,才能真正提高风险管理能力。本文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结合国内外有关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方面的研究提出了一些改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不足的建义。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内部控制;外部监管 论文类型:应用研究

目录1绪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的商业银行业进入了快速扩张的阶段。近些年来,我国商业银行都只注重于业务和市场的扩张速度,反而忽略了质量的控制;注重贷款的数量而忽略了质量,再加上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出现时间本来就比较晚,很多商业银行都没有设立专门的风险管理部门和相关的职位,这种情况即使在最近几年有所改善,但情况也不容乐观,由于缺乏相关的管理经验和人才,即使设立了风险管理机构,也都还处于发展不成熟,风险管理体系的完善性急需改进的状态,对商业银行的运作起不到作用,现在又步入了急速发展期,近些年来由于风险管理不当而引发的事件的出现频率有增无减,闹得人心惶惶,显得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问题日趋严峻,我国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势在必行。 1.1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 由2008年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风暴给世界各国都敲响了警钟,商业银行在实际的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日益呈现,发人深思。由于我国金融市场发展不成熟,体系不完善,开放程度不够,和次贷相关的金融产品规模不大,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次贷金融危机的发生,短期来看,貌似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影响不是特别大,但从我国金融产业长期发展的角度来看,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金融体系发展的影响不容忽略!例如,国内外经济下滑导致客户违约增加,银行信用风险加剧;持续降息及金融市场大幅波动导致银行收益下降,市场风险凸现;信贷扩张及新产品开发引发的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加大等。 所以,此次金融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的冲击是不容忽视;而且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的开放程度越来越大,金融产品的种类越来越多,为了我国社会经济的稳定发展,我们必须彻底地分析此次美国次贷危机发生的原因,吸取教训,积累经验,和我国的实际相结合,改进和完善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 1.2商业银行实施风险管理,有利于促进资金的使用效率 商业银行是以货币资金为经营对象,其通过不断地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来保持其运作,从而实现资金从盈主到缺主的流通和转换,实现资金的调剂,资源的再分配!若商业银行的每笔业务,每个投资项目的决策都经过相应的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案例

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转让不良贷款债权的案例研究 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股改成功上市后,不良贷款处置主要通过动用自身拨备核销、批量打包转让给四家资产管理公司、依法保全、现金清收等途径来实现。 2012年末,某国有银行天津市分行(以下简称A银行)通过天津产权交易中心采用市场化处置方式转让了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B公司)不良贷款债权。这是天津市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转让不良贷款债权的首次尝试。 一、A银行不良贷款债权转让案例 B公司成立于1992年12月,主营房地产开发及商品房销售。注册资金1500万元。截至2004年6月末。B公司在A银行贷款余额1900万元,抵押物为天津市某区80套房产。2004年6月,B公司还款能力出现问题:同年9月,B公司总经理因涉嫌诈骗,被公安机关强行羁押,公司资产被人民法院查封;2005年6月,停止经营;2008年12月29日,B公司被吊销营业执照。2006年3月,A银行以B公司无力偿还贷款本息为由,向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同年5月,天津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判决A银行胜诉。在该案执行过程中,由于被执行人曾擅自出售抵押房产,造成多名案外人提出异议,法院拍卖处置抵押物困难重重,致使该案始终未能完成执行程序。截至2012年3月8日,B公司拖欠A银行贷款本金1900万元,利息1172.79万元。鉴于该案在长达六年的时间里未能完成法律执行程序,A银行尝试通过向社会投资者转让该房地产公司不良贷款债权方式实现不良贷款的处置。 一是寻求新途径,制定债权转让方案。鉴于该笔不良贷款处置的难度、特点以及抵押物房产的各类瑕疵等情况。A银行开拓思路,探讨运用市场化手段处置不良贷款债权的新途径。根据《中国银监会办公厅关于商业银行向社会投资者转让贷款债权法律效力有关问题的批复》(银监办发[2009]24号)、A总行《做好2012年度不良资产清收处置相关工作的通知》等文件精神,2012年初,A银行依法拟定了通过天津产权交易中心采用市场化处置方式转让某房地产公司不良贷款债权的方案。 二是探索新模式,严格执行总行批复。2012年4月28日,A银行就该笔不良贷款债权转让价格、受让方资格条件、交易保证金、交易价款支付方式、转让交易价款处置等事宜向A总行报送请示。2012年5月11日,A总行批准同意A银行通过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对外公开转让该房地产公司不良贷款债权,并规定了该笔债权挂牌交易价格及下浮幅度。 三是尝试新方式;公开透明债权转让程序。根据A总行批复要求。2012年6月7日,A银行将该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不良贷款债权在天津产权交易中心公开处置。在挂牌过程中,A银行按照天津产权交易中心交易规则确定的审批程序和公示时间,对不良贷款债权信息、买受人受让条件以及相关重大事项等情况进行公开披露。按照A总行批复文件要求,以2012年6月8日该笔不良贷款本金、利息及产生的全部费用合计数为依据,第一次挂牌转让价格确定为3200万元,在无人竞买的情况下,先后依次20%、10%两次降价,挂牌价调整为2350万元,最终只有一家意向受让方进行受让登记。并交纳了挂牌价格30%的保证金。2012年7月26日,A银行与受让方签订了《债权转让协议》,债权转让价款为2350万元。2012年10月31日,A银行向受让人交割与该案债权有关的贷款合同、抵押合同、抵押他项权证书及相关法律文书,并将债权转让事宜通知B公司。至此,A银行完成全部债权转让程序,B公司不良贷款本息合计3200万元,该行垫付的诉讼费、拍卖费、评估费、债权转让交易佣金、交易手续费、交易鉴证手续费共计46.48万元、律师费47万元。本息及可计量费用成本共计3293.48万元,债权最终转让价款为2350万元,在归还全部贷款本金1900万元后,实际应收未收利息损失943.48万元。 四是反映新成果,及时报备债权转让事项。按照《天津银监局转发<关于商业银行向社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内部模型法监管指引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印发《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内部模型法监管指引》的通知 (银监发[2010]13号) 各银监局,各政策性银行、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邮政储蓄银行:现将《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内部模型法监管指引》(以下简称《指引》)印发给你们,请《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确定的新资本协议银行和自愿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其他商业银行遵照执行。银监会鼓励暂不准备实施新资本协议的银行参照本《指引》改进风险管理。 请各银监局将本《指引》转发至辖内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村合作银行和外资法人银行。 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 二0一0年二月二十七日 商业银行市场风险资本计量内部模型法监管指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促进商业银行提高市场风险管理水平,保障商业银行安全稳健运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等法律法规,制定本指引。 第二条本指引适用于《中国银行业实施新资本协议指导意见》确定的新资本协议银行和自愿实施新资本协议的其他商业银行。 第三条本指引的目的在于,明确商业银行使用内部模型法计量市场风险资本时应达到的基本标准,以及监管机构的审批程序和监管要求。 本指引所称的内部模型(或模型)指商业银行用于计量市场风险资本的

风险价值(VaR)模型。 本指引所要求的市场风险资本计量范围包括商业银行交易账户的利率风险和股票风险、交易账户和银行账户的汇率风险和商品风险等四大类别市场风险。商业银行的结构外汇敞口不在计算范围之内。 商业银行开展代客理财业务所产生的交易活动,应按其性质计入交易账户,并按本指引的要求计提市场风险资本。 第四条任何拟使用内部模型法计量市场风险资本的商业银行,都必须向监管机构提出申请,并取得监管机构的书面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二章风险因素 第五条内部模型在计量不同类别市场风险时,必须包含足够的、能够准确反映可能对商业银行市场风险暴露产生实质性影响的风险因素。 四大类别市场风险所包含的风险因素应分别满足如下基本要求: (一)利率风险。 1.每一种计价货币的利率所对应的一系列风险因素都应包含在内部模型中。 2.商业银行应采用业内普遍接受的方法构建内部模型中的收益率曲线。该收益率曲线应划分为不同的到期时间,以反映收益率的波动性沿到期时间的变化;每一个到期时间都应对应一个风险因素。 3.对于主要货币和主要市场的利率变化所产生的较大风险暴露,商业银行应采用至少六个风险因素构建收益率曲线。风险因素的数量应最终由商业银行交易策略的复杂程度决定。 4.风险因素必须能反映主要的利差风险。 (二)股票风险。

商业银行八大风险

八大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国家风险、流动性风险、声誉风险、战略风险 一、信用风险 1.定义:是指交易对手未能履行约定契约中的义务而造成经济损失的风险,即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它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 2.形成原因:信用风险是借款人因各种原因未能及时、足额偿还债务或银行贷款而违约的可能性。发生违约时,债权人或银行必将因为未能得到预期的收益而承担财务上的损失。信用风险是由两方面的原因造成的。 ①经济运行的周期性;在处于经济扩张期时,信用风险降低,因为较强的赢利能力使总体违约率降低。在处于经济紧缩期时,信用风险增加,因为赢利情况总体恶化,借款人因各种原因不能及时足额还款的可能性增加。 ②对于公司经营有影响的特殊事件的发生;这种特殊事件发生与经济运行周期无关,并且与公司经营有重要的影响。 3.应对措施:传统的方法是贷款审查的标准化和贷款对象多样化;较新的方法是资产证券化和贷款出售。 二、市场风险 1.定义:是由于利率、汇率、股票、商品等价格变化导致银行损失的风险。

2.形成原因:在经济运行中的任何一项交易中,如果交易双方所拥有的与该项交易有关的信息是不对称的,则会引起逆向选择,它是引起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的重要根源。 3.应对措施:①构建独立、高效的市场风险管理组织体系 ②营造良好的市场风险管理文化 ③实现现代市场风险管理技术与IT技术的有机结合 三、操作风险 1.定义:操作风险遭受潜在损失的可能,是指由于客户、设计不当的控制体系、控制系统失灵及不可控事件导致的各类风险。损失可能来自于内部或外部事件、宏观趋势以及不能为公司决策机构和内部控制体系、信息系统、行政机构组织、道德准则或其他主要控制手段和标准所洞悉并组织的变动。 2.形成原因:①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一是所有者虚位,导致对代理人监督不够。二是内部制衡机制不完善。三是存在“内部人”控制现象。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所有者虚位,很容易导致银行高管人员利用政府产权上的弱控制而形成事实上的“内部人”控制,进行违法违纪活动。四是内部控制能力逐级衰减。 ②内控制度建设尚不完备。一是没有形成系统的内部控制制度,控制不足与控制分散并存,业务开拓与内控制度建设缺乏同步性,特别是新业务的开展缺乏必要的制度保障,风险较大。二是内控制度的整体性不够。对所属分支机构控制不力,对决策管理层缺乏有效的监督。

商业银行理财客户风险评估问卷基本模版.doc

《商业银行理财客户风险评估问卷基本模版》编写说明 本次编制的《商业银行理财客户风险评估问卷基本模版》遵照 银监会的相关规定,结合各行实际情况,并综合考虑了客户使用的 易读性与便利性等因素,涵盖了客户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资风 格、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五大模块,对应 10 道问题; 10 道问题最高为 100 分,五个模块权重各占 20%;分值越高表示客户可承受的风险越高,依照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由低到高(对应得分由低到高),客户依次被划分为保守型、稳健型、平衡型、成长型和进取型 五个类型,《商业银行理财客户风险评估问卷基本模版》依次列出了每一等级客户适合的产品类型。 根据各行实际,考虑操作可行性与客户便利性,建议评估有效 期限为一年,即每年重新对客户进行一次风险评估。 一、客户财务状况 该模块主要测试客户的财务状况:包含客户年龄、家庭年收入、 可用于投资的收入比例等内容。年龄位于 31-50 岁之间,家庭年收入较高、可用于投资的收入比例越高的客户,财务状况较为理想。 对应题目为: 1、2、3 对应分值合计为:20 二、客户投资经验 本部分主要测试客户的投资经验:通过客户从事风险投资(股 票、基金、外汇、金融衍生品等)的年限以及此前所投资产品的类

别和比例来判断客户的投资经验。客户从事风险投资的年限越长, 投资产品的种类越广,风险投资品所占比例越高的,投资经验越丰富。 对应题目为: 4.5 对应分值合计为:20 三、客户投资风格 本部分主要反映客户的的风险偏好:通过测试客户对产品可能出现亏损的容忍度、对投资收益的预期以及对不同收益方式的选择,反映出客户的风险偏好。 对应题目为: 6.7 对应分值合计为:20 四、投资目标 本部分主要测评客户的投资目标:包括客户对产品流动性的要 求以及预计投资周期等内容。 对应题目为: 8、9 对应分值合计为:20 五、客户风险承受能力 本部分通过测评客户可接受的投资亏损上限来直接测评客户的 风险承受能力。 对应题目为: 10 对应分值合计为:20 此次编订的《商业银行理财客户风险评估问卷基本模版》是中

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分析

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分析 摘要国际经济一体化的形成以及我国经融体制的改革,促使外资银行逐渐将发展的目光投向内地,从而加剧了我国金融银行的竞争趋势,并使国内的金融风险剧增,农村商业银行在近十几年的服务过程中,在不断完善自身的同时,有力地推进了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然而,如何在发展的过程中强化自身对风险的管控,以在确保自身稳健发展的同时,提升自身的综合竞争实力,成为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基于此,本文首先分析了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发展中所存在的风险,其次对所存在的风险的成因进行了探讨,最后为构建农村商业银行有效风险管理模式提出对策,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商业银行风险分析 一、前言 21世纪初,随着我国农村信用社股份制度的变迁,农村商业银行兴起,并为农村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经过十几年的发展与完善,重庆农村商业银行于2010年在香港成功上市,至此拉开了农村商业银行上市的序幕,同时这也标志着我国的农村商业银行已迈入激烈的市场竞争浪潮中。作为银行,农村商业银行的本质依旧是经营风险的组织,以经营风险来实现风险收益。因此,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农村商业银行要想尽量降低或者规避风险,以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并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实力,就需要对自身所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

二、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管理中所存在的风险 (一)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当前,农村商业银行整体上存在着风险管理意识薄弱的现象,其在实际工作中所注重的是自身业务的发展,从而忽视了对其业务中所存在风险的管理。大多数业务人员认为风险管控工作是风险控制部门的工作,与自身的工作不存在联系;也有很多员工认为要想控制风险,必将影响业务量的增长,对于风险控制与业务利润的关系缺乏全面且正确的认识。此外,在很多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部门中,管理人员将风险控制的途径选择在了降低业务量上,致使不仅没有降低风险,反而影响到了农村商业银行利润目标的实现。 (二)风险计量体系尚未完善,致使风险管理力度不足 当前,我国农村商业银行在风险计量体系的建设上尚处于初级阶段,对于风险管理所生成的数据无法实现全面的分析,而其自身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风险因素逐渐增多,从而致使其对自身所存在的风险无法实现有效地降低或者规避。事实上,这一现象并非农村商业银行所固有,而是当前我国商业银行整体上在风险管控中所处的困境。 (三)缺少必要的风险管控人才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工作所涉及的知识系统较为复杂,其所需要的是综合性的高素质人才,需要其具备金融学、统计学以及管理学等综合知识素质能力。而当前在我国农村商业银行中,由于各方面制约因素的存在,致使其本身发展相对发达国家较为落后,风险管理人才的不足,进一步制约了农村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能力的提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及预警体系的构建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及预警体系的构建 摘要随着金融全球化趋势及金融市场的波动性加剧各国金融机构受到了前所未有的信用风险挑战信贷风险成为金融机构和监管部门风险防范与控制的主要对象如何有效地防范银行的信贷风险已成为世界金融行业和学术界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在对我国商业银行信贷业务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分析商业银行信贷业务的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在全面深入分析其成因的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的信贷风险管理经验提出构建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评估和预警体系的思路 关键词信贷风险信贷风险评估体系预警体系信贷管理 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保持了持续、高速增长,而银行作为经济活动的主要媒介,如何在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过程中规避和防范金融风险已成为国内银行业不可回避的问题建

立一套实用性较强又能与国际接轨的信贷预警模型及警管理机制对我国商业银行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概念及形成的原因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由于不确定性因素使借款人不能按合同规定偿还银行贷款本息导致信贷资产预期收入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产生的原因有许多方面如图1所示归纳起来主要表现为:(1)商业银行自身经营性原因例如银行信贷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科学的信贷管理与防范体系信贷资产质量监管制度与偿债的约束机制的执行不严格经营管理人员和经办人员缺乏职业道德等造成了信贷风险;(2)商业银行的信贷风险识别机制不健全没有对信贷风险准确全面的评估导致风险防控滞后;(3)信贷营销理念偏差盲目相信企业集团增大了信贷风险忧患;许多商业银行争抢大集团客户对企业集团盲目跟进对其多头授信、过度授信放宽了信贷条件和监控从成都市信贷统计数据看前10户商业银行贷款在全市各项贷款中的所占比例呈现逐年走高的态势2005年末为28.4%2006年末31.5%2007年末为41.3%说明了各行的贷款投向高度集中增大了银行的信贷风险隐患(4)对国家

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

1.进行商业银行信用风险分析的金融背景 1.1银行业的发展历史 20世纪70年代,国际金融业处于稳定发展时期,此时严格的金融监管使商业银行的业务仅仅限于经营存款和贷款。此种政策之下不仅限制了银行之间的竞争,将银行的经营风险控制在较低的水平,也是使其获得了稳定的收益。随后,在金融市场功能的扩张、放松管制和竞争加剧形式的推动下70年代末80年代初银行业迎来了变革的第一次浪潮。此次变革使得资本流量递增流速不断加快,金融效率得以极大提高,从而为银行业带来极大地机遇和挑战;长期存在于美国、日本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业务之间的严格界限日渐消失,竞争日益明显激烈;金融机构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范围得到拓展,新的金融产品层出不穷,咨询、结构交易、资产购置、杠杆收购、项目融资、信用卡和住房抵押贷款的证劵化、衍生工具和表外交易等各种附加值服务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并随给商业银行带来新的业务风险。 90年代以后,银行间的兼并浪潮汹涌。为降低成本提高竞争力,金融产业的集中程度和规模越来越大,通过合并与兼并,出现了巨型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进一步推动了金融全球化的发展。目前,全球证劵业内50家顶尖的证劵商都是银行集团和金融集团的下属部门。银行业和证劵业的合二为一是国际资本市场效率更高,竞争性更强。大量迅速的全球资金流动进一步密切了世界各国的经济联系,不仅促进了资金在国际间的有效分配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也使得金融机构的经营风险加大,并且越来越呈现出链状反映。于是,银行业在此浪潮中加强风险管理的必要性更加凸显。 1.2我国商业银行现状

我国实行的是以中国人民银行为中央银行的分支银行制。从建国到20世纪90年代初,基本上不存在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的区别。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逐步恢复和建立了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并逐渐演变成商业银行。 2004年国有制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以来,我国形成了3家政策性银行(国家开发银行、农业发展银行、进出口银行)、5家国有商业银行(中、农、工、建、交,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革,严格说来已经不算是传统的国有商业银行,农业银行也正在加紧股份制改革)、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中信、华夏、招商、光大、民生、浦东发展、深圳发展、渤海、广发、兴业、浙商及中国邮政储蓄银行)、110家城市商业银行的银行体系。商业银行在国民经济中担负起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当前,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治理中问题和困难比较多的主要是国有商业银行。国有商业银行是我国金融业的主体,更是我国银行业的主体和中坚,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应当肯定地说,近20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改革开放中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必须看到,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的问题还相当突出,主要是: 不良贷款比例高,资产损失风险很大。按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不良贷款比例不得超过15%的标准,2001年,除中国建设银行基本合规外,其余3家国有独资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比例都在20%以上。由于长期以来呆账预备计提不足,大量的呆账贷款没有能够及时核销,资产风险越积越大。再加上资本严重不足,大量资本被占用在固定资产上,使资本吸收资产损失的能力很小。由此造成国有商业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