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

如何更好地解决问题

——《用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读后感每个人生活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的问题,那么到底什么是问题呢,要探讨怎么寻求正确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就得先弄清楚什么是问题这件事。

一、什么是问题

关于什么是问题的解释有很多种,比如问题就是要求回答或解释的题目,如高考的试题就是一种问题;比如问题就是需要研究和探讨并加以解决的疑难、矛盾,如如何查杀新的电脑病毒等也是一种问题;书中给的问题的解释是你期望的东西和你体验的东西之间的差别,这种差别确实是另外一种问题,但是它对问题的解释不够透彻,而有些模糊。真正的问题不是让你体会到某种差别,或者失落感,而是让你产生继续前进的动力,产生一种向前的推动力。咱们工作中的问题,就是接近于需要研究和探讨并加以解决的疑难或矛盾,一个报告怎么写的更好,一个设计怎么设计的更精细,一段地质路线怎么设计的更合理等等,都是一系列工作中必然会遇到的问题。

二、如何解决问题

发现问题了,就得想办法解决,但是解决问题,绝对不是两个字那么简单,它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可以大致把解决问题的过程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发现界定问题—找到问题的关键—探究最正确的方法—解决问题—验证问题—问题的后续效应

1、发现界定问题:问题有真有假,有些问题虽然看着是问题,但是初步分析一下就能揭穿它的虚假面目。教育学系/教育法与教育政策研究所劳教授曾经说过,社会科学中80%的问题都是假问题。工作中表现出来的问题又何尝不是真真假假。发现问题不是就完了,要发现真问题,提出真见解,什么事真问题,真问题就是有意义的问题。比如有些文章写论6岁儿童的运算能力,这个凭借感性就能得出结论,所以这是个假问题。

要给问题规定预限,即问题域,问题的内涵、外延是什么,比如我们要对勘察设计有所了解,很明显,不可能把所有勘察、普查、详查设计都看一遍,而是专门选择勘察设计进行学习浏览,所以对问题的范围的鉴定很重要。

因此要在发现问题后界定分析问题,把问题的具体特征罗列清楚,根据问题的特点对症下药、有的放矢,那样才能更好地解决问题。要培养一种自觉的界定问题的意识,很多

问题都很大,要是没有清醒的界定问题的边界,就能更有针对性的为解决问题这个最终目标服务。

2、要找到问题的关键:问题也分种类,比如科研类的,日常生活类的,学习的,工作的等。各种类的问题都有自己不同的特征,所以要找到问题的关键,如何做到找到问题的关键呢。比如画韧性剪切带的构造素描图,关键就是要画出韧性剪切带的各种特征,如S—C面理、边界接触关系、糜棱面理、透镜体产出状况等。不同阶段问题的关键也不相同,一家企业就像一个人,在不同的成长时期,都会有不同时期的关键问题存在。比如在婴幼儿时期,孩子的关键问题是吃饱;学生时期,关键问题是学习成绩;而青年时期,关键问题是有份好的工作和恋爱;一个结婚后的人,他的关键问题就是照顾好家庭……只要企业能有针对性地诊断清楚企业处于不同历史时期的问题,那么就能找到问题的关键点,然后针对关键点找到解决问题的思路。

解决问题的核心是抓住问题的关键,找准问题的本质。当你的管理方式总是取得成功的时候,不管是管理者本人还是周围的人,都会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固定下来。长此以往,有的管理者就愿意就事论事,不愿意追根究底,但有的管理者还是愿意挖掘事物的本质,甚至是去寻找诱发问题的根本性因素。一般来讲,分析问题就是要找到事物的本质,就要找到制约事物发展的关键要素。但是,仅仅是就事论事,只发现问题表面的问题,就不能撕破问题的外衣,看不到导致问题发生的本质因素。尤其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总是认为自己的经验和阅历足够可以解决企业所有的问题,其解决问题的方式就会越来越趋向于解决表面问题。但是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如果不能撕破问题的外衣,问题还会发生,而且接连不断地对企业产生影响,所以就要求我们,在解决问题的时候,既要结合自己以前处理问题的经验,又要看到造成问题的本质因素。只要有能力把握好这个分寸,分析管理问题的思维方式就具备了。如果把恰当的解决本质问题的方式运用到企业发展的各个方面,就可以通过对这些现象(现象包括数据、指标)的分析,了解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即使是大家在分析问题的时候,暂时找不到最合适的解决方式,但至少找到了一种合理的发现问题本质的方法。越是复杂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差异性就越大,但其中不存在对与错,只存在哪一个更接近于客观现实。我们必须仔细分析,从而了解产生这些问题的根源所在。

要想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就必须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抓住问题的关键核心,只要把

工作中的核心问题解决好了,其他的次要问题也就相应地不攻自破。

3、探究最正确的方法:找到了问题的关键,就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对症下药。有人说解决问题的最好方法就是在问题还没有发生前,就有问题意识,意识到哪里会出问题,然后预先最好解决这个问题的预案或者计划。但是一般工作中往往都是先出现了问题再去想解决方法,所以问题意识是要培养,但是也不是说就是神丹妙药,百试百灵,具体问题还得具体分析。在想好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后,要对各种方法进行比较,然后才能筛选出最好方法,解决问题一步到位。

4、解决问题:找到了最正确的方法了,接下来就是解决问题了,别以为解决问题就是简单的事了,解决问题的时候也会面临很多压力或者阻碍,比如有些最正确的方法执行起来是需要各方面的配合的,有些问题解决起来是需要勇气的。比如前些天看唐山大地震里的一个画面,一个柱子两头各压着一个孩子,只能就一个孩子,让孩子的母亲必须选一个来救,当面对这样的问题的时候,找问题的最正确的方法似乎很简单,但是要解决这个问题,就得这个母亲很大的精神压力和勇气。所以执行一个方法也不一定是一个简单的事。

5、验证问题:不是说解决了问题就终结了这个问题了,这个问题的工作就算告一段落了,而是要验证问题,验证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到底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到底是否是最正确的,解决问题以后的效果是好还是不好。

6、问题的后续效应:解决验证了问题,似乎这个问题就算结束了,但是其实不然。要对这个问题的解决进行总结,避免同样问题的再次发生或者为下一次同类问题的更好解决做贡献。要总结解决问题过程中的手段、方法,对解决问题中遇到的困难进行克服,对解决问题的效果和反映进行验证和观察,那样一个问题才算真正解决完了。

自己要严加律己,努力向智慧型的目标奋斗,做到大问题不怵,小问题不忽视,有问题要探求最正确的解决方法加以处理,没问题要用超前的问题意识,对有发生问题的可能或者隐患加以预防。不仅做个智慧型员工,而且要努力有个智慧型人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