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勘测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公路勘测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公路勘测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专科)复习

题及参考答案

《公路勘测设计与线路CAD》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高速公路实现零的突破是在(D )年

A.1985

B.1986

C.1987

D.1988

2.在以下几种汽车中,属于小客车的是(C )

A.解放CA140

B.东风EQ140

C.标致505SW5

D. 黄河JN151

3.选用曲线半径时,最大半径值一般不应超过(C)

A.20000m

B.15000m

C.10000m

D.8000m

4. 设计车速V≥60km/h时,同向曲线间的直线最小长度以不小于_______为宜。(C)A.2V

(m) B.2V(km) C.6V(m) D.6V(km)

5.公路运输的特点是属于(B )

A.点的运输

B.线的运输

C.面的运输

D.廉价运输

6.已知汽车速度为45km/h,横向力系数为0.15,单向路拱坡度为6%,则此时的平曲线最小半

径R为(D )

A.177m

B.160m

C.100m

D.76m

7.T形平面交叉口共有冲突点数目为(C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8.纵断面某相邻纵坡分别为i1=+1.3%,i2=3.3%,则(C )

A.变坡角ω=0.046

B.变坡角ω=-0.02

C.需要设置凹形竖曲线

D.不需设置竖曲线

9.已知桩号K1+00挖方断面积为60m2,K1+017挖方断面积为82m2,则两桩号之间的挖方体积

为(D )

A.2414m3

B.2400m3

C.1500m3

D.1207m3

10.已知某公路现在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8000辆/d,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5%,试问20年后的远景

年平均日交通量为(A )

A.47760辆/d

B.46520辆/d

C.45485辆/d

D.44378辆/d

二、双项选择题

1.公路工程建设项目采用的两阶段设计为(BC )

A.可行性研究

B.初步设计

C.技术设计

D.预可行性研究

E.施工图设计

2. 沿汽车行驶方向作用于汽车的各种外力有(AC)

A.驱动力

B.惯性阻力

C.行驶阻力

D.制动阻力

E.空气阻力

3. 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哪两种类型(AB)

A.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B. 有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C.年平均小时交通量

D.调查的当前交通量

E.混合交通量

4.越岭线的展线方式,除了自然展线还有(AC)

A.回头展线

B.垭口展线

C.螺旋展线

D.汽车展线

E.制动展线

5. 在以下公路设计的应用软件中,属于国内开发的是(AE)

A.RDCAD系统

B.HOPS系统

C.ROAD系统

D.DTM系统

E.HEAD系统

6.交通部制定的“三主一支持”交通发展规划,除了公路主骨架、水运主通道,还有(CD)。

A.教育科技支持系统

B.高速公路主通道

C.交通支持系统

D.港站主枢纽

E.国道主干线

7.在土石方计算表中,计价土石方,包括(BC)。

A.挖方

B.填方

C.借方

D.弃方

E.填缺

8.一级公路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AE)条件下的交通量。

A.折合为小客车

B.建成后使用至第20年末

C.年平均小时交通量

D.调查的当前交通量

E.单向交通量

9.公路定线方法可以分为两类(AB)

A.直线型定线法 B.曲线型定线法 C.折线型定线法

D.抛物线定线法 E.回旋线定线法

10.我国《标准》规定一般地区的(A B )公路最大超高为10%。

A.高速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E.四级

三、多项选择题

1.公路运输的特点是(CDE)。

A.运输成本低

B.有利于保护环境

C.机动灵活

D.方便直达

E.社会公益性好

2.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包括的主要内容有(ABCDE)。

A.建设依据

B.交通运输现状

C.地区经济特征

D.建设项目与经济发展的内在联系

E.预测的交通量、运输量发展水平

3.公路纵断面上坡度线设计时应符合的技术指标有(ABDE)。

A.最大纵坡

B.合成纵坡

C.反坡

D.最短坡长

E.最长坡长

4.公路选线的总体步骤依次是(BDC)。

A.路网规划

B.路线视察

C.具体定线

D.总体布局

E.逐段安排

5.平面线形设计时应注意的问题有(ABCD)。

A.避免采用极限半径

B.小偏角长曲线

C.避免线形指标的突变

D.顺应地形变化

E.以直线线形为主

6.丘陵区选线路线布设方式有(ABC)

A.走直线 B.沿匀坡线 C.走直连线和匀坡线之间 D.走曲线

7.公路横断面的类型有(BCD)

A.四车道 B.单幅双车道 C.双幅多车道 D.单车道

8.路基土石方类型有(ABCD)

A.填方 B.挖方 C.借方 D.弃方

9.平面线型要素的组合类型有(ABCD)

A.基本型B.S型C.卵型D.C型

10.作为道路设计依据的车辆有(ABCD )

A .小客车

B .载重车

C .鞍式列车

D .铰接车

四、填空题

1.公路纵断面图上有两条主要的线,分别是地面线和设计线。

2.公路的技术标准,大体上分为__线形标准_、载重标准和 净空标准_三类。

3. 公路的地形条件可以分为平原微丘和山岭重丘地形。

4.3S 技术是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的有机结合。

5. 行车视距可以分为停车视距、错车视距、会车视距、超车视距。

五、名词解释

1.可行性研究:是基本建设前期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是建设程序的组成部分,是建设项目

决策和编制设计任务书的科学依据。

2.设计通行能力:是指公路交通的运行状态保持在某一设计的服务水平时,单位时间内公路上

某一路段可以通过的最大车辆数。

3.稳定行驶:当汽车采用大于临界速度的速度行驶时,若道路阻力额外增加,汽车可在原来排

档上降低车速,以获得较大的动力因数值来克服额外阻力,待阻力消失后可立即

提高到原有的速度行驶。

4.超车视距:是指在双车道公路上,后车超越前车时,从开始驶离原车道起,至可见逆行车并

能超车后安全驶回原车道所需的最短距离。

5. 理想的最大纵坡:是指载重车在油门全开的情况下,持续以计算行车速度或最高速度等速行

驶所能克服的坡度。

6.曲线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

单向横坡的形式。

7.低线:一般是指高出设计水位(包括浪高加安全高度)不多,路基临水一侧边坡常受洪水

威胁的路线。

8.直线型定线法:是根据选线布局的路线方案和该路等级相应的几何标准,试穿出一系列与

地形相适应的直线作为路线基本单元,然后在两直线转折处用曲线予以连接

的定线方法。

9.三角网数模:是用许多平面三角形逼近地形表面,即将地表面看成是由许多小三角形平面

组成的折面覆盖起来的,读取并存储三角形顶点的三维坐标,即构成三角网

数模。

10.降维法:采用纵坡转折点高程、转折点桩号和竖曲线弧长为变量。将所有变量由主到次,

一个一个的来改变寻优,以逐渐趋近于优化方案。

六、计算题

1.某山岭区一般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K5+030,高程为427.68m ,%51=i ,

%42-=i ,竖曲线半径R =2019m 。试计算竖曲线各要素以及桩号为k5+000和

K5+100处的设计高程。

解:⑴计算竖曲线要素

09.005.004.012-=--=-=i i ω,为凸形竖曲线。

曲线长m R L 18009.0*2000===ω

切线长m L T 902

1802===

外距m R T E 03.22000

*29022

2=== ⑵计算设计高程

竖曲线起点桩号=(K5+30)-90=K4+940

竖曲线起点高程=427.68-90×0.05=423.18m

桩号K5+000处:

横距m K K x 60)9404()0005(1=+-+= 竖距m R x h 9.04000

6022

211=== 切线高程=423.18+60×0.5=426.18m

设计高程=426.18-0.9=425.28m

桩号K5+100处:

横距m K K x 160)9404()1005(2=+-+= 竖距m R x h 4.64000

16022

222=== 切线高程=423.18+160×0.05=431.18m

设计高程=431.18-6.4=424.78m

⒉某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为V =80km/h ,该公路的一般最小半径为多少? 解:取横向力系数μ=0.06,超高坡度i=0.07,则: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将计算结果取整数,得R =400m 。

⒊设某条道路规定的最大纵坡为5%,当汽车以80km/h 的速度在半径为250m 、超高横坡度为8%的平曲线上行驶时,求折减后的最大纵坡度。

解:034.008.0250

1278005.01272

2max =??-=-=h i R V i i 4.某平原微丘区一般二级公路,计算行车速度为80km/h ,有一处弯道半径为250m ,该段纵坡初定为5%,超高横坡度为8%。请检查合成坡度,若不满足要求时,该弯道上允许最大纵坡度为多少?

解:h km V j /80= R=250m i=5% i h =8%

%9%43.9max 22=>=+=I i i I h ,所以不满足要求。 允许的最大纵坡度为%48.722max =-=h R i I I

七、简答题

1.道路运输的特点是什么?

答:公路运输机动灵活,可实现门对门的运输;能迅速集中和分散货物,避免中转重复装卸,节省

运输时间,加速物资流通,减少费用开支,减少货物换装损耗。

2.公路技术标准的决定因素有哪些?

答:⑴路线在公路网中的任务、性质;

⑵远景交通量及交通组成;

⑶地形和其它自然条件;

⑷设计速度。

3.简述汽车驱动力的产生过程。

答:汽车的内燃发动机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机械能,产生有效功率,驱使曲轴高速旋转,发生扭矩,再经过离合器、变速器、传动轴、主传动器、差速器和半轴等一系列的变速和传动,将曲轴的扭矩传给驱动轮,驱动汽车行驶。

4.汽车行驶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是什么?

答:必要条件是:具备足够大的驱动力来克服各种行驶阻力。

充分条件是:驱动力小于或等于轮胎与路面之间的附着力。

5.汽车的行驶轨迹有什么特点?

答:⑴轨迹连续、圆滑,在任何一点上不出现错头和破折;

⑵曲率连续,轨迹上任意点不出现两个曲率的值;

⑶曲率的变化率连续,轨迹上任意点不出现两个曲率变化率的值。

6.平面线形设计时,哪些路段可以采用直线?

答:⑴不受地形、地物限制的平坦地区或山间的开阔谷地;

⑵市镇及其远郊等以直线条为主的地区;

⑶长大桥梁、隧道等构造物路段;

⑷路线交叉点及其前后;

⑸双车道公路提供超车的路段。

7.汽车行驶中,横向力系数的存在有哪些不利影响?

答:⑴危及行车安全

⑵增加驾驶操纵的困难

⑶增加燃料消耗和轮胎磨损

⑷行旅不舒适

8.确定缓和曲线的最小长度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⑴旅客感觉舒适

⑵超高渐变率适中

⑶行驶时间不过短

9.影响路线方案选择要考虑哪些因素?

答:⑴路线在政治、经济、国防上的意义;

⑵路线在铁路、公路、航道、空运等交通网系中的作用;

⑶沿线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等自然条件的影响;

⑷其它如与沿线旅游景点、历史文物、风景名胜的联系等。

10.数字地形模型有哪些种类?

答:⑴离散型数字地形模型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⑵方格网式数字地形模型

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如果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提高学生的水平会大有裨益。现在,不少语文教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教师费劲,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尴尬局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如果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学生反复阅读课文,或细读、默读、跳读,或听读、范读、轮读、分角色朗读,学生便可以在读中自然领悟文章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可以在读中自然加强语感,增强语言的感受力。久而久之,这种思想内容、写作技巧和语感就会自然渗透到学生的语言意识之中,就会在写作中自觉不自觉地加以运用、创造和发展。

⑶三角网式数字地形模型

⑷鱼骨式数字地形模型

(完整版)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试卷(B)卷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3×5=15分) 1.缓和曲线2.纵断面3.横净距4.选线5.渠化交通 二、填空(15分,每空0.5分) 1.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 2.平曲线中圆曲线的最小半径有、、。 3.纵断面设计线是由和组成。 4.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 5.公路选线的步骤为、、。 6.沿河线路线布局主要解决的问题是、、。 7.纸上定线的操作方法有、。 8.平面交叉口可能产生的交错点有、、。 9.平面交叉口的类型有、、、 10.交叉口立面设计的方法有、、三种。三、判断、改错(20分,判断0.5分,改错1.5分) 1.各等级公路的设计速度是对车辆限制的最大行驶速度。() 2.《公路设计规范》推荐同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6V(m);反向曲线间的最小直线长度必须大于2V(m)。() 3.某S型曲线,平曲线1的圆曲线半径R 1=625m,缓和曲线长度L s1 =100m;平曲线2的圆曲线 半径R 2=500m,缓和曲线长度L s2 =80m,则其回旋线参数A 1 / A 2 =1.5625。() 4.某二级公路设计速度V=80Km/h,缓和曲线最小长度为Ls min =70m ,则不论平曲线半径的大小,缓和曲线长度均可取70m。() 5.对于不同半径弯道最大超高率i h 的确定,速度V为设计速度,横向力系数μ为最大值。()6.越岭线纸上定线中,修正导向线是一条具有理想纵坡,不填不挖的折线。() 7.纵坡设计中,当某一坡度的长度接近或达到《标准》规定的最大坡长时,应设置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但其长度不受限制。() 8.越岭线的垭口选定后,路线的展线方案就已确定;过岭标高与展线方案无关,仅影响工程数的量的大小。() 9.环形交叉口,对于圆形中心岛半径的确定,是按照环道上的设计速度来确定。()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汇编

学习-----好资料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现代交通运输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2、根据我国高速公路网规划,未来我国将建成布局为“ 7918”的高速公路网络。其中“7918” 是指(七条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 3、《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规定:公路根据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高速 _____________ 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4、各级公路能适应的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卫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全部控制)出入的多车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有干线功能的一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0)年预测;具有集散功能的 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的设计交通量应按(15 )年预测。 7、设计交通量预测的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的(计划)通车年。 8、我国《公路工程技术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和(鞍式列车)三种。 9、设计速度是确定公路(几何线形)的最关键参数。 10、《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兰。其中高速、 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二)级。_ 1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 —2003)规定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三)级。 12、公路勘测设计的阶段可根据公路的性质和设计要求分为(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和 (三阶段设计)三种。 二、选择题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A )。 A专供汽车行驶B 专供小客车行驶C 混合交通行驶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 A年平均昼夜交诵量B日平均小时交诵量 C 最大交通量 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C )。 A公路设计时的交诵量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 4、双车道二级公路应能适应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日交通流量为( C )。 A 1000-4000 辆 B 3000-7500 辆 C 5000~15000 辆 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B )。 A设计车辆 B 交通量C 设计车速

公路勘测设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现代远程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公路勘测设计及道路CAD》 一、单选题: 1、各级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 预测的设计年限末交通量 2、横向力系数的含义是()。 A. 单位车重上受到的横向力 B. 横向力和竖向力的比值 C.横向力和垂向力的比值 3、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的路面内侧 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A. 路基未加宽时 B. 路面未加宽时 C. 路面加宽后 4、双车道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超车视距 B. 停车视距 C .会车视距 5、新建双车道公路的超高方式一般采用()。 A.内边轴旋转 B.中轴旋转 C.外边轴旋转 6、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 A. 1:1:1 B.1:2:1 C. 1:2:3 7、横净距是指视距至()的法向距离。 A. 路中线 B.行车轨迹线 C.路面内边缘线 . 8、设有中间带的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其路基设计标高为()。 A.中央分隔带外侧边缘标高 B.两侧路面边缘标高 C.两侧路面中线标高 9、竖曲线起终点对应的里程桩号之差为竖曲线的()。 A.切线长 B. 切曲差 C. 曲线长 10、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A.公路等级 B.排水要求 C.自然因素 11、公路纵断面设计时,竖曲线一般采用()。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线 C. 回旋曲线 12、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应小于()。 A. 0.3% B. 0.4% C. 0.5% 13、路基土石方的体积数量()。 A. 应扣除桥涵,挡土墙的体积 B.不扣除桥涵体积,但应扣除挡土墙的体积 C. 应扣除大、中桥及隧道所占路线长度的体积 14、护坡道的作用是()。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 (1*25=25分) 一、填空题1.现代交通运输由_____铁路_____ 、____公路___ 、_水运____ 航空、管道等五种运输方式组成。 3.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_____直线______ 、__缓和曲线_____和___圆曲线__。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定,公路上的圆曲线最大半径不宜超过_10000___米。 5. 停车视距计算中的眼高和物高《设计规范》规定为:眼高 米,物高米。 6.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的主要阻力有__空气_____阻力、____道路____阻力、___惯性___阻力。 7.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方式有___绕内侧边缘旋转________、____绕路中线旋转_______和____绕车道外侧边缘旋转_______ 三种。 8.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是__全面布局_________、__逐段安排_________、____具体定线_______。 9. 公路定线一般有___纸上定线________、___实地定线________和_____航测定线_______三种方法。 10. 对于交通量较大的交叉口,减少或消灭冲突点的措施通常有_建立交通管制__________ 、__采用渠化交通_________和___修建立体交叉_________。 (1*15=15分) 二、选择题1.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 A 设计车辆 B 交通量 C 设计车速 D 通行能力 共 页,第 页

2.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 A )。 A 停车视距 B 会车视距 C 超车视距 D 错车视距 3.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 外边轴旋转 C 中轴旋转 D 绕各自行车道中心旋转 4.反映汽车在圆曲线上行驶横向安全、稳定程度的指标是( D )。 A 离心力 B 横向力 C 垂向力 D 横向力系数 5.基本型平曲线,其回旋线、圆曲线、回旋线的长度之比宜为(A )。 A 1:1:1 B 1:2:1 C 1:2:3 D 3:2:1 6.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D )。 A 汽车动力性能 B 公路等级 C 自然因素 D 排水要求 7.在纵坡设计中,转坡点桩号应设在(B )的整数倍桩号处。 A 5m B 10m C 20m D 8.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路线( D )设计成果。 A 平面 B 纵断面 C 横断面 D 平、纵、横 9.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B )行驶。 A. 加速 B. 等速 C. 减速 D. 无法确定 10.人工运输土石时,免费运距为第一个( C )。 A 5m B 10m C 20m D 50m 装 订 线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有答案)

试卷A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得各级公路所能适应得交通量就是指(A )。 A、年平均日交通量 B、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得最关键得参数就是(C)。 A、设计车辆 B 、交通 量C、设计车速 3、超高附加纵坡度,就是指超高后得(B)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得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外侧 B、内 侧 C 、两侧同时 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A 、停车视距B、会车视 距 C 、超车视距 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得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 转C、中轴旋转 7、公路直线部分得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就是( B )。 A、3% B、2% C、非定值 8、汽车行驶时得理论轨迹为( C )。 A、二次抛物线 B、高次抛物 线C、回旋曲线 9、二、三、四级公路得路基设计标高一般就是指(C )。 A、路基中线标高 B、路面边缘标高 C、路基边缘标高 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与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A)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行程时间、离心力与视距 B、加速度、行车时间与离心力 C、加速度、行车时间与视距 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得代数与时,汽车就 ( B )行驶。 A、加速 B、等 速C、减速D、无法确定

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得控制主要取决于( A )。 A、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土石方填挖平 衡C、最小纵坡与坡长 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得界限距离称为( A )。 A、经济运距 B、平均运 距C、超运运距 14、绘制横断面图得比例尺一般为( B )。 A、1:100 B、1:20 0 C、1:500 15、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得关系,一般就是( C )。 A、穿过城镇 B、离开城 镇C、靠近城镇 16、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 C )来确定。 A、曲线长 B、切线 长C、外距 17、详细测量结束后需要编制(B)。 A、竣工决算 B、施工图预 算C、设计概算 18、某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1+380,终点桩号为K27+394、58,中间有两处断链,一处长 链57、94m,一处短链43、36m,则该路线总长( A )。 A、26029、16 m B、2738 0 m C、26000 m 19、当平曲线半径小于( B )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A、一般最小半径 B、不设超高最小半 径C、极限最小半径 20、路基设计表就是汇集了( C )。 A、平面、纵面综合设计成果 B、纵、横面综合设计成果 C、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得主要指标,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与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得主要指标。 2、公路平面线形得三要素就是指直线 、缓与曲线与圆曲线。 3、在转向相同得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 于6V 。 4、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大地坐标系 统、高斯3o平面直角坐标系 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司机反映时间内行驶得距 离、制动距离与安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选择题)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 专供汽车行驶;B专供小客车行驶;C混合交通行驶 2.《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B.日平均小时交通量;C.最大日交通量 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 A. 公路设计时的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的交通量; C.设计年限末的交通量 4.二级公路所适应的折合成小客车的年平均昼夜交通量为()。 ~4000辆;辆以下;~15000辆 5.确定公路等级的重要依据是()。 A.设计车辆;B.交通量;C.计算行车速度 6.公路的计算行车速度是指在该设计路段内()行车速度。 A.最小;B.最大;C.受限制部分所能允许的最大 7.在计算行车速度较高的公路上,平均实际行车速度()计算行车速度。 A. 大于; B.等于; C.小于 8.在现代交通运输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是()。 A. 铁路; B.公路; C.航空; D.水运 9.计算行车速度是决定公路()的基本要素。 A. 平面线形; B.纵面线形; C.横面线形; D.几何线形 10.横向力系数的定义为()。 A.汽车所受到的横向力; B.横向力与竖向力的比值; C. 横向力与垂向力的比值 11.当计算行车速度为60km/h时,f值取,超高横坡度采用,则圆曲线的一般最小半径值应为()。 A. 1417m;; 12.超高附加纵坡度(即超高渐变率),是指超高后的()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 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13.无中央分隔带的公路缓和段上的超高,绕内边轴旋转时,是指()的路面内侧边缘线保留在原来的位置不动。 A. 路基未加宽时; B.路面未加宽时; C.路面加宽后 14.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若μ=,f=,b/2h=,则()。 A. 倾覆先于滑移; B.滑移先于倾覆; C.滑移于倾覆同时发生 15.汽车停在不设超高的弯道外侧路面上,其横向力系数μ为()。 A. μ=0; B. μ>0; C. μ<0 16.汽车行驶在不设超高的弯道外侧路面上,其横向力系数μ为()。 A. μ=0; B. μ>0; C. μ<0 17.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中进行。 A. 外侧; B.内侧; C.两侧 18.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应满足()视距的要求。 A. 停车; B.二倍的停车; C.超车

道路勘测设计试卷(有答案)

试卷A 一、单选题(每题1.5分,共3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规定的各级公路所能适应的交通量是指(A )。 A. 年平均日交通量 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2、公路设计时确定其几何线形的最关键的参数是(C)。 A. 设计车辆 B .交通 量 C. 设计车速 3、超高附加纵坡度,是指超高后的(B)纵坡比原设计纵坡增加的坡度。 A.外侧路肩边缘 B.外侧路面边缘 C.路面中心 4、公路弯道加宽一般在( B )进行。 A. 外侧 B. 内 侧 C .两侧同时 5、高速、一级公路一般情况下应保证(A)。 A .停车视距 B.会车视 距 C .超车视距 6、一般公路在高路堤情况下的超高构成可采用( B )。 A. 内边轴旋转 B.外边轴旋 转 C. 中轴旋转 7、公路直线部分的路拱横坡度为2%,则公路圆曲线部分最小超高横坡度应是( B )。 A. 3% B. 2% C.非定值 8、汽车行驶时的理论轨迹为( C )。 A. 二次抛物线 B. 高次抛物 线 C.回旋曲线 9、二、三、四级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指(C )。 A. 路基中线标高 B.路面边缘标高 C.路基边缘标高 10、凸形竖曲线最小长度和最小半径地确定,主要根据(A)来选取其中较大值。 A. 行程时间、离心力和视距 B. 加速度、行车时间和离心力 C.加速度、行车时间和视距 11、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 ( B )行驶。 A. 加速 B. 等 速 C. 减速 D. 无法确

定 12、在平原区,纵断面设计标高的控制主要取决于( A )。 A. 路基最小填土高度 B. 土石方填挖平 衡 C. 最小纵坡和坡长 13、路基填方用土取“调”或“借”的界限距离称为( A )。 A. 经济运距 B.平均运 距 C. 超运运距 14、绘制横断面图的比例尺一般为( B )。 A. 1:100 B. 1:20 0 C. 1:500 15、平原区布线应合理考虑路线与城镇的关系,一般是( C )。 A.穿过城镇 B.离开城 镇 C.靠近城镇 16、导线交点内侧有障碍物,曲线半径一般应根据( C )来确定。 A.曲线长 B.切线 长 C.外距 17、详细测量结束后需要编制(B)。 A. 竣工决算 B. 施工图预 算 C. 设计概算 18、某段路线起点桩号为K1+380,终点桩号为K27+394.58,中间有两处断链,一处长 链57.94m,一处短链43.36m,则该路线总长( A )。 A.26029.16 m B.2738 0 m C.26000 m 19、当平曲线半径小于( B )时,平曲线应设置超高。 A. 一般最小半径 B. 不设超高最小半 径 C. 极限最小半径 20、路基设计表是汇集了( C )。 A.平面、纵面综合设计成果 B.纵、横面综合设计成果 C.平、横、纵综合设计成果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行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的主要指标。 2、公路平面线形的三要素是指直线 、缓和曲线和圆曲线。 3、在转向相同的两相邻曲线间夹直线段处,其直线长度一般不小 于6V 。 4、我国测量坐标系统通常有三种,即大地坐标系 统、高斯3o平面直角坐标系 统、平面直角坐标系统。 5、停车视距可分解为司机反映时间内行驶的距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含答案)

《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核试卷 试卷 A 考试方式 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20 分), 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中。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 )。 A.一阶段测设 B.二阶段测设 C.三阶段测设 D.四阶段测设 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汽车质量 B.道路质量 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D.汽车车速 3.根据设计规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 A.最大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短坡长 D.坡度角 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 ,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 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 A.V=(A1+A2)L B.V=2(A1+A2)L C.V=(A1-A2)L D.V=(A1+A2)L/2 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 )。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 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 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 )。 A.水准仪 B.手水准 C.罗盘仪 D.求积仪 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 =60m ,s l =35m ,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 =1.5m ,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 点10m 处加宽值为 ( )。 A.0.15m B.0.23m C.0.43m D.0.86m 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 )。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 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 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 D.便于选择半径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10 分), 判断正误,如果正确,在题干后的括号划√;否则划×并改正错误。 1.公路平面线形基本要素有直线、圆曲线与二次抛物线。 ( ) 2.计算路基横断面挖方面积时,挖土方与挖石方的面积合在一起计算。 ( ) 3.公路行车视距标准有停车视距标准、错车视距标准、超车视距标准三种。 ( ) 4.汽车匀速运动,动力因数等于道路阻力系数。 ( ) 5.沿溪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高线位。 (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超高:

道路勘测设计题库

道路勘测设计题库 绪论 1.公路为什么要划分等级?公路分级的依据是什么?1997年11月26日交通部发布的《公路 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中是如何分级的? 2.简述设计速度的作用和道路设计时选用设计速度时考虑的因素 3.公路分级和城市道路分类的主要依据分别有哪些?并简述我国现行的公路分级和城市 道路分类情况。 4.道路勘测设计的依据有哪些?这些依据在公路设计中的作用是什么? 5.叙述设计速度的定义。设计速度对道路平、纵面线形的哪些有直接影响? 6.高速公路与其他等级公路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7.简述道路的交通量与通行能力的关系。 8.各级公路的设计年限是如何规定的? 9.公路工程技术标准中是最重要的指标。 10.公路设计中因设计交通量不同,在同一地形分区内分段采用不同公路等级时,相邻设计 路段的计算行车速度之差不宜超过km/h。 11.城市道路分为四类,分别是:快速路、、次干路、支路。 12.城市道路网的主要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自由式、混合式。 13.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 )的要求。A 行车视距 B 超车视距 C 停车视 距 D 会车视距 14.四车道的高速公路一般能适应按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的远景设计年限年平均昼夜交 通量为( )。A.60000~80000辆 B.25000~55000辆C.65000~90000辆 D.60000~100000辆 15.已知某公路现在年平均日交通量为18000辆/d,交通量年平均增长率为5%,试问20年后 的远景年平均日交通量为( ) A.47760辆/d B.46520辆/d C.45485辆/d D.44378辆/d 16.我国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服务水平是以( )作为主要指标进行划分的。A.交通 流状态 B.车流密度 C.延误率 D.平均运行速度 17.一条车道在理想的条件下,单位时间内(h)可以通过的车辆数,叫()。A.基 本通行能力B.可能通行能力 C.设计通行能力 D.服务交通量 18.高速公路远景设计年限为( )。A.10年 B.20年 C.30年 D.40年 19.一级公路的远景设计年限为( )。A.10年 B.20年 C.15年 D.5年

《道路勘测设计》历年试题

《道路勘测设计》考试试题 课程号:06116301—01 考试方式:闭卷 使用专业、年级:交通2005 任课教师:游润卫 考试时间:备注:(A卷) 一、填空题(共25空,每空1.0分,共25分) 1.一种有代表性的、作为公路设计依据的车辆叫做_ _。 2.道路阻力又包括包括阻力,阻力。 3.当同向曲线间直线距离较短时,易引起驾驶失误,这种曲线叫。 4.设交点JD处路线转角为α,缓和曲线角为β,则设置对称基本型平曲线的几何条件(或能否设置缓和曲线的判别式)是。 5.纵断面的设计线是由_ _和_ 组成的。 6.与容许速度 V对应的纵坡i称为。 7.中间带由及两条左侧组成。 = +_ _。 8.计价土石方数量V 计 9.考虑越岭线过岭方式,当垭口宽而厚,山坡平缓时宜采用,当垭口比较瘦削时宜采用。 10.选线一般要经过的三个步骤依次是、、。 11.越岭线直接定线中修正导向线相当与纸上定线的,确定 了的合理位置。 12.设置曲线必须检查上下线间的最小横距。 13.交叉最显著的特点就是使车辆行驶变左转为右转。 14.适于设置回头曲线的地形大致有:、、。(回答任3个即可)。15.某双车道道路路面宽7.0米,一弯道ZH:K5+240,HY:K5+270,在全缓和长度内线性加宽,全加宽值b=1.5m,则K5+250处路面宽为 m。 二、选择题(14×1.5分=21分)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的交通组成是()。 A.专供汽车行驶; B.专供小客行驶;

2.作为公路几何设计的基本依据,影响公路建设的重要性和经济性,同时也是体现公路等级的速度指标是指() A.最高车速; B.经济车速; C.平均技术速度; D.设计车速 3.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当牵引力的大小等于各种行驶阻力的代数和时,汽车就()行驶。 A.加速; B.等速; C.减速; D.无法确定 4.公路纵坡越大越长,则汽车越需要()。 A.较高排挡; B.较高车速; C.较大D值; D.A与D 5.缓和曲线采用回旋线线形时,回旋线参数A=60米时,则在曲率半径为100米处的点,距离回旋线起点的曲线长度是( )米。 A.36; B.60; C.100; D.160 6.两个相邻的反向曲线间应保留一定的直线段长度,其半径应根据()来确定。 A.曲线长; B.切线长; C.外距 D.B与C 7.当公路路线的转角小于等于7°时,平曲线设计()。 A.可以省略 B.可以不设加宽 C.可以不设超高 D.应设置较一般要求更长的平曲线 8.新建公路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是以()标高为准。 A.路基中心; B.加宽后的路基内侧边缘; C.未加宽前的路肩外侧边缘 D.路基坡脚标高 9.最大纵坡的限制主要是考虑()时汽车行驶的安全。 A.上坡; B.下坡; C.平坡; D.转弯 10.合成坡度不能过小,是因为( )。 A.汽车可能沿合成坡度方向倾斜、滑移; B.对排水不利; C.对路面施工不利; D.对平纵组合不利 11.各级公路都必须保证的视距是( )。 A.超车视距; B.停车视距; C.错车视距; D.会车视距 12.横净距是指视距线至()的法线距离。 A.路中线; B.路面内边缘线; C.行车轨迹线; D.路基内边缘线 13.改建公路中,对技术指标较低的路段,如工程量增加很大而技术指标提高有限时,应

道路勘测设计试题库样本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总结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题 1、当代交通运送由(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管道等五种运送方式构成。 2、依照国内高速公路网规划,将来国内将建成布局为“7918”高速公路网络。其中“7918”是指(七条射线、九条纵线、十八条横线)。 3、《公路工程技术原则》(JTG B01—)规定:公路依照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级别。 4、各级公路能适应年平均日交通量均指将各种汽车折合成(小客车)交通量。 5、高速公路为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应(所有控制)出入多车道公路。 6、高速公路和具备干线功能一级公路设计交通量应按(20)年预测;具备集散功能一级公路和二、三级公路设计交通量应按( 15)年预测。 7、设计交通量预测起算年应为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筹划)通车年。 8、国内《公路工程技术原则》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汽车)和(鞍式列车)三种。 9、设计速度是拟定公路(几何线形)最核心参数。 10、《公路工程技术原则》(JTG B01—)将公路服务水平划分为(四)级。其中高速、一级公路以(车流密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重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二)级。 11、《公路工程技术原则》(JTG B01—)规定二、三级公路以(延误率)和(平均运营速度)作为划分服务水平重要指标,设计时采用(三)级。 12、公路勘测设计阶段可依照公路性质和设计规定分为(一阶段设计、二阶段设计)和(三阶段设计)三种。 二、选取题 1、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容许交通构成是( A )。 A 专供汽车行驶 B 专供小客车行驶 C 混合交通行驶 2、《公路工程技术原则》中规定各级公路所能适应交通量是指( A )。 A 年平均昼夜交通量 B 日平均小时交通量 C最大交通量 3、公路设计交通量是指(C )。 A 公路设计时交通量 B公路竣工开放交通时交通量 C 设计年限末交通量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课后习题

B A QD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题:24分 1.现行《标准》(JTJ01-97)规定,我国公路的技术等级,根据 使用任务 、 功能 及 适应的交通量 分为 五个等级。(笔记) 2.城市道路横断面的型式有一块板(单幅路) 、二块板(二幅路)、三块板(三幅路)、四块板(四幅路)。P98 3.汽车在平曲线上行驶时,离心力使之产生两种不稳定的危险,一是 倾覆 ,二是 滑移 ,在发生横向倾 覆 之前先产生横向 滑移 现象,为此在道路设计中应保证汽车不产生横向 滑移 ,从而保证汽车的横 向稳定性。P31 4.高速公路、一级公路应满足 停车 视距的要求,其它各级公路一般应满足 会车 视距的要求,还应在适当间 隔内设置大于规定的 超车 视距的路段。P59 5.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所受的阻力主要有空气阻力 、 滚动阻力、 坡度阻力 和惯性阻力 。P20 6.展线的方式主要有 自然展线 、 螺旋展线 和 回头展线 。P148 7.减少和消除冲突点的方法有 交通管制 、 渠化交通 和 立体交叉 。P190 8.一般选线要经过方案比较、 路线带选择 和 具体定线 三个步骤。P132 9.道路平面线形就是由 直线 、 圆曲线 和 缓和曲线 的适当组合而构成的。P36 10.我国公路按路幅的布置形式可分为单幅双车道 、 双幅多车道 和 单车道 三大类。P96 11.城市道路网可归纳为方格网式、 环形放射式 、 自由式 和 混合式 四种基本类型.P9 12.按现行城市道路设计规范,我国城市道路分为 快速路 、 主干路 、次干路 和 支路 四类.P6 二、名词解释:20分 1. 缓和曲线: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之间或半径相差较大的两个转向相同的圆曲线之间的一种曲率连续变化 的曲线.P43 2.高速公路: 专供汽车分向、分车道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 公路。(笔记) 3.横向力系数:单位车重所受到的横向力。P30 4.施工高度:在同一桩点处设计标高与地面标高之差。(笔记) 5.渠化交通:利用车道线、绿岛和交通岛等分隔车流,使不同类型和不同速度的车辆能沿规定的方向互不干扰地行驶,这种交通称为渠化交通。P194 6.超高: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称为 超高。P111 7.计算行车速度:在气候正常,交通密度小,汽车运行只受道路本身条件的影响时,一般驾驶员能保持安全 而舒适地行驶的最大行驶速度。P11 8.平均坡度:指一定长度的路段纵向所克服的高差与路线长度之比。P73 三.问答题:20分 1. 怎样选择垭口?P145。 垭口选择主要考虑四个方面:1)垭口的位置;2)垭口标高的选择;3)垭口展线条件的选择;4)垭口地 质条件的选择。 2. 我国《规范》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有何规定?(笔记) 对于新建公路高速公路、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边缘的标高,其它各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 超高加宽路段,采用未设超高加宽前该处标高;对于改建公路一般按新建公路办理,也可按具体情况采用 行车道中线标高。 3. 为什么要加宽?加宽为何设置在内侧?(笔记) 1)汽车在曲线上行驶,因后轮通过前轮的内侧,原则上采用车道内侧加宽;2)内侧加宽工程量小;3)内侧 加宽线形美观。 4. 请介绍双车道绕路面内边缘线旋转方式超高形成过程? 见书P113 5. 城市道路设置锯齿形街沟的目的和设置条件是什么? 见书P94 四.计算题:36分 1. 某公路计算行车速度V=40Km/h ,路面横坡度为2%,最大超高横坡度为8%,试求该路的极限最小半径(取 f=0.14)。6分 R=40*40/[127(0.08+0.14)]=57.26m 可取60m 2. 山岭区某三级公路测设中,测得某相邻两交点偏角为JD14右偏17o 32 00 ,JD15左偏11o 20 30 ,取 Ls=30,R14=65m ,R15=120m 。若此段设为S 型曲线,试求两交点间的最短距离应为多少,并求JD15的曲线要 素? 15分 3.某一纵断面设计线如图所示,起点QD 桩号为K7+540,在变坡点A 、B 、C 处分别设有竖曲线,半径分别为4000, 6000,8000m ,试确定变坡点C 的竖曲线要素,若纵断面设计线起点高程为473.74m ,C 点的地面高程为 514.49m ,求C 点填挖高和K9+140的设计标高。15分 学号 姓名 班级

道路勘测设计复习题

《道路勘测设计》 一、单项选择题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B )。 A.一阶段测设 B.二阶段测设 C.三阶段测设 D.四阶段测设 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D )。 A.汽车质量 B.道路质量 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D.汽车车速 3.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 C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D )。 A.最大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短坡长 D.坡度角 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 ,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 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D )。 A.V=(A1+A2)L B.V=2(A1+A2)L C.V=(A1-A2)L D.V=(A1+A2)L/2 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C )。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 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 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 B )。 A.水准仪 B.手水准 C.罗盘仪 D.求积仪 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B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 =60m ,s l =35m ,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 =1.5m ,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 点10m 处加宽值为( C )。 A.0.15m B.0.23m C.0.43m D.0.86m 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A )。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 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 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 D.便于选择半径 11.初步设计时,应编制( D )。 A.决算 B.预算 C.修正概算 D.概算 12.道路阻力包括( A )。 A.滚动阻力和坡度阻力 B.惯性阻力和坡度阻力 C.滚动阻力和空气阻力 D.惯性阻力和空气阻力 13.某平曲线HZ 桩号为K2+500,其中切线长与平曲线长分别为100m 与195m ,则JD 桩号为( B )。 A.K2+400 B.K2+405 C.K2+395 D.K2+500 14.确定路线最小纵坡的依据是 ( D )。 A.汽车动力性能 B.公路等级 C.自然因素 D.排水要求 15.中间带的组成包括一条中央分隔带和( B )。 A.2条左侧路缘带 B.2条右侧路缘带 C.1条左侧分车带 D.1条右侧分车带 16.展线是为了 ( A )。 A.克服高差 B.绕避地物障碍 C.放坡 D.跨河 17.实地放线的时间阶段是 ( C )。 A.竣工阶段 B.施工阶段 C.勘测设计阶段 D.养护阶段 18.某断链桩 K2+150= K2+100,则路线 ( A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19.某平曲线的半径R=200m ,转角?=50α,缓和曲线m l S 50=, 则其回旋曲线参为 ( B )。 A.10m B.100m C.250m D.300m 20.各级公路的最小合成坡度不宜小于( B )。 A.0.3% B.0.5% C.0.7% D.0.9%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试题及答案_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答卷及详解 一.填空题:21分 1. 高速公路为全封闭、全立交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分为四车道、六车道和八车道三种。 2. 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可归纳为方格网式、放射式、自由式和混合式四种基本类型。 3. 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小客车、载重车、鞍式车三类。 4. 道路平面线形是由直线、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5. 越岭线的展线方式主要有自然展线、回头展线和螺旋展线三种。 6. 道路建筑限界由净空和净高两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16分 1.S 型曲线:相邻两反向曲线通过缓和曲线直接相连的线形 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主要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3.回旋参数:、回旋线中表征回旋线缓急程度的一个参数 4.计价土石方:所有的挖方和借方之和 5.行车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公路以及公路上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以便及时刹车或绕过,汽车在这段时间里沿公路路面行驶的必要的安全距离。 6.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长度大于最大坡长限制的规定值时,应在不大于最大坡长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纵坡不大于3%的坡段,称为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 %,坡长应满足最小坡长的规定。 7.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8.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三、判断题:12分 1. 路线转角的大小反应了路线的舒顺程度,转角越大越有利于行车。×) 2. 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所要求的行车视距要长,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3. 路拱对排水有利,但对行车不利。(√ ) 4. 对于半径大于250m的圆曲线,可以不设加宽。(√) 5. 超高的过渡可在缓和曲线全长可某一区段内进行。(√) 6. 在路基土石方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计价。(√) 7. 在计算横断面图中填挖面积时,填与挖应分别计算,而不能抵消。√) 8. 为保持技术指标的连续性,一条公路只能采用同一公路等级。×) 9. 纵断面上的坡长是指该坡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10. 纵断面线形和平面线形一样,设计不当时,也会出现断背曲线。(√) 11. 路线偏角小于7。时,应对平曲线长度严格控制。(√) 12. 平曲线半径越大,要求缓和曲线长度越长。√) 四.问答题:1 5分 1 .公路如何分级、 公路的分级:根据现行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oo1-97)的规定:公路按其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2.我国《规范》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有何规定? 纵断面上的设计标高,即路基(包括路面厚度)的设计标高,规定如下: ①对于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指设超高加宽前该处原路基边缘的标高。 ②对于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3.公路的超高设置有哪些方式? 双车道公路: 1.绕边轴旋转; 2. 绕中轴旋转 3.绕边轴旋转 有中央分隔带公路: 1.绕中央分隔带中心线旋转2.绕中央分隔带两侧分别旋转3.绕两侧路面中心旋转。 4.什么叫沿溪线?沿溪线布线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沿着河(溪)岸布置的路线。 主要问题:择岸、路线高度、跨河地点

道路勘测设计模拟题

道路专业 级《道路勘测设计》课程考核试卷 试卷 A 考试方式 闭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20 分), 在每个小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填在题末的括号 中。 1.通常为一般公路所采用的测设程序是 ( )。 A.一阶段测设 B.二阶段测设 C.三阶段测设 D.四阶段测设 2.空气阻力大小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汽车质量 B.道路质量 C.轮胎与路面的附着条件 D.汽车车速 3.根据设计规范的规定,不需设置缓和曲线时,其圆曲线半径应大于等于 ( )。 A.极限最小半径 B.一般最小半径 C.不设超高的最小半径 D.临界半径 4.不属于纵断面设计的控制指标是 ( )。 A.最大纵坡 B.平均纵坡 C.最短坡长 D.坡度角 5.设相邻两桩号的横断面面积分别为A1和A2,该两桩号间距为L ,则用于计算土石方体积V 的平均断面法公式为 ( )。 A.V=(A1+A2)L B.V=2(A1+A2)L C.V=(A1-A2)L D.V=(A1+A2)L/2 6.选线的第一步工作是 ( )。 A.进行路线平、纵、横综合设计 B.确定所有细部控制点 C.解决路线的基本走向 D.逐段解决局部路线方案 7.现场定线时,放坡的仪具可采用 ( )。 A.水准仪 B.手水准 C.罗盘仪 D.求积仪 8.某断链桩 K2+100=K2+150,则路线 ( )。 A.长链50米 B.短链50米 C.长链25米 D.短链25米 9.某级公路平曲线半径R =60m ,s l =35m ,采用第2类加宽,最大加宽W =1.5m ,加宽过渡方式按直线比例,缓和曲线上距ZH 点10m 处加宽值为 ( )。 A.0.15m B.0.23m C.0.43m D.0.86m 10.测角组作分角桩的目的是 ( )。 A.便于中桩组敷设平曲线中点桩 B.便于测角组提高精度 C.便于施工单位放线 D.便于选择半径 二、判断改错题(本大题共 5小题,每小题 2 分,总计 10 分), 判断正误,如果正确,在题干后的括号内划√;否则划×并改正错 误。 1.公路平面线形基本要素有直线、圆曲线与二次抛物线。 ( ) 2.计算路基横断面挖方面积时,挖土方与挖石方的面积合在一起计算。 ( ) 3.公路行车视距标准有停车视距标准、错车视距标准、超车视距标准三种。 ( ) 4.汽车匀速运动,动力因数等于道路阻力系数。 ( ) 5.沿溪线布线时,一般应优先考虑高线位。 ( ) 三、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道路勘测设计 期末试题及答案_

《道路勘测设计》期末考试答卷及详解 一.填空题:21分 1. 高速公路为 全封闭 、全立交 并 全部控制出入 的干线公路,高速公路分为四车道 、六车道 和 八车道 三种。 2. 城市道路网的结构形式可归纳为 方格网式 、放射式 、自由式 和 混合式 四种基本类型。 3. 我国现行的《公路工程标准》将设计车辆分为 小客车 、载重车 、鞍式车 三类。 4. 道路平面线形是由 直线 、圆曲线 和 缓和曲线 组成,称之为“平面线形三要素”。 5. 越岭线的展线方式主要有 自然展线 、回头展线 和 螺旋展线 三种。 6. 道路建筑限界由 净空 和 净高 两部分组成。 二、名词解释:16分 1.S 型曲线:相邻两反向曲线通过缓和曲线直接相连的线形 2.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主要供车辆和行人通行的具有一定的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 3.回旋参数 :、回旋线中表征回旋线缓急程度的一个参数 4.计价土石方:所有的挖方和借方之和 5.行车视距:为了保证行车安全,驾驶员应能看到前方一定距离的公路以及公路上的障碍物或迎面来车,以便及时刹车或绕过,汽车在这段时间里沿公路路面行驶的必要的安全距离。 6.缓和坡段:当连续陡坡长度大于最大坡长限制的规定值时,应在不大于最大坡长所规定的长度处设置纵坡不大于3%的坡段,称为缓和坡段。缓和坡段的纵坡应不大于3%,坡长应满足最小坡长的规定。 7.通行能力:道路通行能力是在一定的道路和交通条件下,道路上某一路段适应车流的能力,以单位时间内通过的最大车辆数表示。 8.冲突点:来自不同行驶方向的车辆以较大的角度相互交叉的地点 三、判断题:12分 1. 路线转角的大小反应了路线的舒顺程度,转角越大越有利于行车。( × ) 2. 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所要求的行车视距要长,应不小于停车视距的两倍。( × ) 3. 路拱对排水有利,但对行车不利。 ( √ ) 4. 对于半径大于250m 的圆曲线,可以不设加宽。( √ ) 5. 超高的过渡可在缓和曲线全长可某一区段内进行。( √ ) 6. 在路基土石方调配中,所有挖方均应计价。( √ ) 7. 在计算横断面图中填挖面积时,填与挖应分别计算,而不能抵消。( √ ) 8. 为保持技术指标的连续性,一条公路只能采用同一公路等级。( × ) 9. 纵断面上的坡长是指该坡在水平面上投影的长度。( √ ) 10. 纵断面线形和平面线形一样,设计不当时,也会出现断背曲线。( √ ) 11. 路线偏角小于7。时,应对平曲线长度严格控制。( √ ) 12. 平曲线半径越大,要求缓和曲线长度越长。( √ ) 四.问答题:15分 1.公路如何分级、 公路的分级:根据现行交通部《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J001-97)的规定: 公路按其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的交通量分为五个等级。分别为: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级公路和四级公路 2.我国《规范》对公路路基设计标高有何规定 纵断面上的设计标高,即路基(包括路面厚度)的设计标高,规定如下: ①对于新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采用中央分隔带的外侧边缘标高,二、三、四级公路采用路基边缘标高,在设置超高加宽地段,指设超高加宽前该处原路基边缘的标高。 ②对于改建公路的路基设计标高:一般按新建公路的规定办理,也可视具体情况而采用中央分隔带中线或行车道中线标高。 3.公路的超高设置有哪些方式 双车道公路:1.绕边轴旋转; 2. 绕中轴旋转 3.绕边轴旋转 有中央分隔带公路:1.绕中央分隔带中心线旋转 2.绕中央分隔带两侧分别旋转 3.绕两侧路面中心旋转。 4.什么叫沿溪线沿溪线布线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沿着河(溪)岸布置的路线。 主要问题:择岸、路线高度、跨河地点 5.道路设置加宽的作用是什么怎样设置制订加宽值标准的原理是什么 由于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每一个车轮都以不同的半径绕园心运动,汽车前后轮的轨迹不重合,因此,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所占路面宽度就比直线上宽。另外,由于曲线行车受横向力的影响,汽车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摆动(其值与实行行驶速度有关),因此,为保证行车的安全,曲线段的路面应做适当的加宽。 《标准》规定,当平曲线半径小于等于250m 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加宽值与平曲线半径,设计车辆的轴距有关,轴距越大,加宽值就越大。加宽值还与车速有关。 五.计算题:36分 1.(9‘)山岭区某四级公路上有一平曲线,R=15m 。路拱横坡3 %。⑴如要求保证横向力系数≯,试求超高横坡度i 超应为多少⑵如最大超高取i 超=,试问汽车通过此弯道时需要限制的车速多少 ⑶该弯道处的超高缓和长度应为多少 1) 06.015.015 127201272 2=-?=-=u R V i 2) 9.20)08.015.0(15127)(127=+??=+= i u R V 3) P B L i c ??= 2.(10‘)某桥头变坡点处桩号为K4十950,设计标高为120.78m ,i 1= %,桥上为平坡,桥头端点的桩号为K5十043,要求竖曲线不上桥.并保证有15m 的直坡段,试问竖曲线半径选在什么范围内试设计一竖曲线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并计算K5+030处设计标高. 解:由题意得:T = 93-15=78 w= 竖曲线为凸曲线 则L=156 反算得 R=156/=4457m 取R=4000 m 则T=Rw/2=70 m E =T 2 /2R =0.6125m 则K4+930的设计高程为:H=× – 502/8000 = = 119.77 m 3.(6‘)某平原区三级公路,路基宽为8.5m,路线交点受一建筑物限制,已定转角为α=47°24′,交点至建筑物距离实测为16.5m,初定该处填挖为0,边沟顶宽为1.75m,加宽暂定为1.0m,试问:不拆除建筑物的条件下能设多大的平曲线半径(假设不考虑设置缓和曲线) 解:10312447sec 175.12/5.85.161sec '0≈----=-=αE R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