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解决地区发展差距的经验借鉴

欧洲解决地区发展差距的经验借鉴
欧洲解决地区发展差距的经验借鉴

欧洲解决地区发展差距的经验借鉴

王喜娟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区之间也出现了发展的差距。我国被整体分成三个带,即东、中、西部,这三个带在经济、技术、政策等方面都出现了巨大的差距。而地区发展差距的问题不仅仅局限于我国,世界其他国家也出现类似的问题。本文通过借鉴欧盟和法国在解决地区发展差距上的实践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提出我国在解决地区发展差距上国家政策的调整。

【关键词】欧洲,区域发展差异,政策

1引言

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到二十一世纪,世界已经进入了一个现代化的社会。现代化是一个非常复杂、深刻而漫长的社会变迁过程。现代化本应是一个国家各个区域共同的现代化,但在现代化进程中,世界各国却普遍存在着区域发展差距。随着现代化的推进,这种差距不仅难以在短时期内缩小,反而在某种条件下会有所扩大,这是世界性的难题,而我国尤为典型。从“西部大开发”到“振兴东北”到“中部崛起”,我国越来越意识到一个区域单元在发展中的协同作用,越来越深入对区域之间的差异和优劣进行对比和探讨。而从理论上讲,现代化的推进和实现并不意味着区域发展差距的完全消失,而是将其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在解决区域发展差距上,西方很多国家和组织都先于我国,且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通过从欧洲部分国家和地区在解决区域发展差距的成功案例并结合我国发展的实际情况中初步探讨适合我国区域发展的道路,提出一些建议。

2欧洲部分国家和地区解决区域发展差距的做法

2.1法国解决地区发展差距的主要做法

法国是西欧面积最大的国家,本土划分为22个大区、96个省。法国原是一个传统农业国家,但在第一次工业革命以来的150年间,工业活动版图大大扩展,农业耕作区相对缩小,土地利用率不断提高,逐渐形成了多个经济区域。法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二战前后加剧,各地区发展差距不断扩大。为解决这一问题,二战后法国历届政府均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取得了较好效果。法国的地区发展差距的表现与我国有很大的相似性,它的地区发展差距主要表现在:东西部之间存在着巨大的经济差距、城乡人口分布严重不均、传统老工业区产业萎缩,日趋衰落等。

2.1.1将缩小地区发展差距问题纳入国家计划,并建立一整套相应机构

20世纪60年代,法国先后成立了“国土整治和区域行动评议会”及“国土整治全国委员会”等常设机构,负责协调地区整治行动,解决地区发展差距问题。80年代初社会党执政后,又进一步改革了计划的实施方式,由各地区成立“地区计划委员会”,制定本地区的经济、社会

和文化发展计划。中央政府则通过签署“国家-地区经济发展合同”,以多种方式扶持地区经济发展。

2.1.2实施国土整治政策

所谓国土整治,主要是指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在政府的推动下对国土进行平衡整治。这是二战后法国政府对经济发展进行宏观调控的主要方式之一。

国土整治行动始于1950年,时任法国建设部长的珀蒂向政府提交了一份“国土整治计划”,首次提出“国土整治就是要依据自然资源和经济活动来寻求人员在全国范围内的最佳分配”。1955年,根据国土整治的需要,法国政府将本土划分为22个大区,以加强中央政府的统一领导,推动区域发展。这一时期,法国政府重点加强了北方、中央高原等区域的经济发展,着重解决这些地区的就业问题。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区域经济发展失衡现象更加突出。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法国政府加大国土整治力度,制定了一系列区域经济发展远景规划,重点整治西部、西南部、中央高原和东北老工业区等区域。80年代初社会党执政后,国土整治计划将过去缩小地区差距的目标,扩展到了教育、就业、培训、环保等各个方面。

事实证明,二战后40多年来,法国国土整治政策的实施,对缩小地区差距起到了积极作用,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明显加快,某些发展中的农村地区和外省大城市的经济活力明显增强。

2.1.3二战后,法国逐步形成一套较为完整的城市发展、农村改革、山区开发和保护及老工业区结构改造政策对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加快落后地区发展,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发展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城市发展政策的主要方针是控制大城市的发展,鼓励地方中小城市的发展,建立中心城市,以促进地区经济平衡发展,改变欠发达地区落后面貌,主要内容有:采取措施严格限制巴黎等特大城市的发展;调整全国城市结构,改革旧有城市体系,加速发展里昂、马赛、里尔等地区中心城市,促进人口和经济活动向这些城市流动;制定城市发展规划,鼓励发展中小城市和卫星城镇。

农村改革政策的主要目标是通过对农村实行结构改革,重点开发西部、西南部和中央高原欠发达农业区,主要内容包括:第一,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法国西部、西南部和中央高原等地区交通相对落后,缺少通讯手段。为迅速改变这些地区的面貌,法国政府先后制定了一系列发展交通和通讯的计划,并投入大量资金。20世纪70年代初,专门制定了有关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特别条例,由中央同地方合作,兴建基础设施大型项目。经过努力,历史上形成的东西部之间交通网络分布不均的状况正在逐步消失。第二,加速欠发达地区农业现代化进程。20世纪70年代起,法国政府把欠发达地区的农业现代化作为改变地区落后面貌,促进农业区域平衡发展的重要手段,并制定相关法令,推行农业现代化开发计划。政府通过低息贷款、财政补贴等形式,鼓励欠发达地区农场进行设备更新和现代化投资。开发计划的实施大大促进了欠发达地区农牧业的发展,对稳定这些地区的青壮年劳动力留在当地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第三,鼓励发展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法国政府在促进农业现代化的进程中,还十分重视扶持适合各地区特点的工业、手工业和第三产业的经营活动,尤其在西部、西南部和中央高原等重点改革区,实行了一系列财政激励和扶持政策,鼓励这些地区发展农村工业和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第四,稳定农村人口,特别是青壮年人口。20世纪70年代以来,欠发达地区农村人口不足和农业劳动力老化问题日益突出。为此,法国政府把稳定农村人口作为执行区域发展政策的重要目标,采取多项奖励措施,鼓励人口向农村流动。第五,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20世纪60年代起,法国政府不断增加农业教育和职业培训的贷款和补贴。到80年代中期,这方面的支出约占国家农业拨款的3%。政府还通过补贴等措施,普及落后地区的视听和影像教育。政府还同地方签署文化教育合同,促进农村地方教育的发展。

实施山区开发与保护政策。山区约占法国国土总面积的2%。20世纪60年代起,法国政府提出应根据山区的不同特点,在保护山区自然资源的同时,大力发展旅游业和其他经济活

动,繁荣山区经济。80年代初,又出台了保护和开发山区的四条方针,包括因地制宜,发展适合本地区特点的经济活动,尤其是扶持山区工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大力发展旅游业;有效保护资源;重点改善人烟稀少、偏僻山区的交通和通讯基础设施,发展服务业,改善山区生活条件等。

推动老工业区结构改造。1979年以来,法国政府对老工业区采取了一系列结构调整措施。20世纪60-70年代是改造的第一阶段,先后提出了“钢铁工业改组计划”和“拯救钢铁工业计划”,主要通过增加投资来推动企业现代化,但未取得预期效果。80年代初社会党执政后,对老工业区的改造进入第二阶段,初期实行扩大煤、钢生产的“振兴”计划,结果加剧了原有的“结构性危机”;后由于经济严重不景气,又转而实施“紧缩”政策,加速结构调整,使生产由“低效数量型”步向“高效质量型”转变。

2.1.4实施有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财政和税收制度

20世纪50年代起,法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有利于缩小地区发展差距的财政奖励制度,先后设立经济和社会发展基金、地区开发奖金、手工业企业装备奖金、农村开发与国土整治部际基金、工业现代化基金等,为巴黎和其他大城市外迁企业和机构提供补贴,并重奖在边远、落后地区进行投资的企业主。80年代初社会党执政后,将这些名目繁多的奖金和补贴一律改称“国土整治奖金”,并对资助手段做出重大改革。此外,对参与区域发展的企业,政府还根据地区和就业人数予以不同程度的税收减免。

2.1.5实施地方分权政策,调动地方积极性

二战后,法国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力,但中央权力主集中,限制了地方积极性,造成地区之间条块分割,不利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自20世纪60年代起,法国开始实施向地方分权的政策,中央政府行使的部分权力下放到大区和省。80年代起,进一步下放权力,实行自治管理体制,扩大地方自主权,各地区可按本地区的特点和需要制定发展规划,从而调动了地方的积极性。右翼政府2002年重新上台执政后,于今年3月在议会通过有关地方分权的修宪法案。右翼政府强调,地方分权是一场重要的政治改革,将使各地区释放出可达国内生产总值1%的新的经济活力。

2.2欧盟促进地区发展的主要做法

欧洲联合进程已逾60年,先后经历了煤钢联营、经济共同体、统一大市场、经济货币联盟四个发展阶段。1993年,原欧洲共同体的12个成员国批准了《欧盟条约》,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正式成立。2004 年5 月,欧盟吸收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斯洛文尼亚、立陶宛、拉脱维亚、爱沙尼亚、塞浦路斯、马耳他10 国入盟,使其成员国增至25 个。2007 年,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即将入盟;此外,土耳其、克罗地亚等国家的入盟问题也在讨论之中。这样,欧盟将成为拥有4.5亿人口、GDP总值逾10 万亿美元,西起大西洋,东与俄罗斯、独联体接壤,北到波罗地海,南与地中海毗邻的“大欧盟”。

随着欧盟成员国数量的加大,成员国内部发展差距过大的问题日益显现。按人均GDP 和就业率划分,欧盟可以分为中心区域和边缘区域。中心区域是从英国北约克郡和伦敦,经法国北部、比利时、荷兰、德国汉堡等地,是欧盟发展速度最快、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其形状像个香蕉,俗称“蓝香蕉带”。这一地带只占欧盟土地面积的1/7,欧盟人口的1/3,但将近一半的欧盟总收入产生于此。围绕这一中心地带的边缘区域则相对贫困,多数地区农业人口比例较大,竞争地位较弱。据统计,欧盟生活在最繁荣区域10%的人口,与生活在最贫困区域10%的人口比较,前者的人均GDP是后者的2.6倍。就各成员国而言,欧盟25个成员国之间发展差距更大。卢森堡是欧盟中最富的国家,其人均GDP是欧盟平均水平的20多倍,法国、德国、英国和丹麦等国家也均比欧盟平均水平高20%-60%。相对而言,新近入盟的

原东欧国家由于各种原因,经济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欧国家。据统计,已入盟和即将入盟的10个原社会主义国家目前经济总量只相当于荷兰一国,占欧盟原成员国国内生产总值的5%。

为解决这一系列问题,使之得到缓解,欧盟把促进地区经济协调发展作为一项重要任务,设立了专门机构,制定了扶持计划,并安排了专项资金。

2.2.1欧盟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制定了有关政策

第一,欧盟协调地区发展的机构。欧盟在区域政策方面设置了职能机构和顾问机构。欧盟委员会是常设执行机构,负责起草政策、法规、报告和建议,并保证欧盟的政令在各成员国畅通。欧委会由20个委员组成,其中一个委员专门负责地区经济发展;下设一个地区政策总司,专门负责制定和执行地区经济政策。此外,欧盟顾问机构还设有区域委员会,主要职能是对欧盟的区域政策和社会发展进行咨询和评价,提出协调区域发展等领域的政策建议,供欧委会和欧洲议会参考。

第二,欧盟协调地区发展的战略规划。20世纪90年代以来,欧盟通过规划安排资金和项目成为一种制度。到目前为止,欧盟已先后实施了1994-1999年的“六年规划”和2000-2006年的“七年规划”,明年开始,即将实施2007-2013年的“七年期支出计划”。在每个计划期间,都制定了阶段性目标,并附之以相应的资金支持。比如“六年规划”中,欧盟安排了1550亿欧洲货币单位的结构基金(占当时欧盟预算的1/3),并制定了七大目标:一是集中扶持人均GDP低于欧盟平均水平75%的地区(投入资金占基金的68%);二是支持工业衰落地区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投入资金占基金的11%);三是解决长期失业问题和青年人的就业问题;四是实行职业培训;五是促进农业和渔业地区的结构调整;六是帮助芬兰和瑞典人口稀少地区;七是支持欧盟共同倡议的用于跨国、跨边界的项目。“七年规划”中,欧盟把原来的七大目标合并为三大目标:一是促进人均GDP低于欧盟平均水平75%的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结构调整;二是支持新目标一以外的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地区,同时包括一些经济需要多样化的地区;三是人力资源开发。该“七年规划”期间,基金规模加大到2130亿欧元。

第三,欧盟地区政策。欧盟地区政策发端于1973年欧共体委员会提交的地区发展报告,1978年基本框架形成。20世纪80年代后半期,在建设单一市场目标的促进下,地区政策趋于成熟。欧盟区域政策的主要工具是基金工具和贷款工具,此外还附之以一定的行政手段。例如,结构基金、团结基金(也称聚合基金)、金融手段、行政手段等。

在欧盟政策的实施下,欧盟很多地区的发展差距都得到了很好的协调。例如,比利时的爱诺省和林堡省。这两个地区就是借助欧盟区域政策加快发展。

3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现状

3.1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3.1.1东部经济继续保持了最快的增长速度,造成东部在全国经济中的相对地位继续上升。

2005年东、中、西部GDP分别达到12.11、5.00和2.55万亿元,年均增长速度达12.11%、11.02%和10.51%,东部增长速度最快,西部次之;东、中、西GDP占全国的比重从2000年的59:27:14变为2005年的62:25:13,东部的比重上升最多,中部下降最多。

3.1.2西部人均GDP增长速度最快,与东部的相对差距略有缩小,但绝对额在三大地带中仍然最低,东部与中西部的人均GDP相对差距基本稳定。

2004年东、中、西部人均GDP分别达到了22356、10036和7786元,比2000年增长了63.21%、66.22%和63.64%。2000年三大地带间人均GDP最高的东部是最低的西部的2.88倍,是中部的2.27倍,2004年东部是西部的2.88倍,是中部的2.23倍。

3.1.3各省(市、区)人均GDP相对差距继续扩大,但在2004年出现了“十五”期间的第一次回落。

2000年部分省(市、区)人均GDP基尼系数为0.346,2001年至2004年一次为0.348、0.349、0.353和0.349,2003年达到“十五”期间的峰值,2004年比2003年有所下降,但仍然高于“九五”末期水平。这表明我国地区差距总体上仍在扩大,甚至在2003和2004年间出现了较大幅度的振荡。

3.2投资增长推动下的工业化进程

3.2.1各地区工业化程度继续提高,东部依然保持着最快的工业化速度。

东、中、西部三次产业结构由2000年的12:49:39、19:46:35和21:42:36改变为2005年的8:51:41、16:47:37和17:44:39,三大地带第一产业的比重都有所下降,第二产业比重东部提高最多,中部最少。

3.2.2各地区需求结构中,投资所占比重大幅上升,相应消费所占比重大幅下降。

东、中、西三大地带投资、消费、净出口所占比重2000年分别为46:51:4、43:56:2和51:47:2,2004年改变为55:43:3、53:46:1和59:39:2。投资所占均大幅上升,其中中部上升最多,相应地消费所占比重均大幅下降,净出口所占比重基本稳定,东部和中部略有下降。

3.3城乡差距现状

3.3.1各地区城乡差距不断扩大,西部城乡差距最大,中部城乡差距的扩大速度最快。

2000年全国城乡居民收入之比为2.78,2004和2005年进一步扩大到3.20和3.22。2000年东、中、西部城乡居民收入之比分别为2.30、2.49和3.62,2004年变化为2.57、2.85和3.82;与2000年相比,城乡差距均有所扩大,西部城乡差距最大并一直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中部城乡差距扩大最快,但仍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3.3.2各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绝对差距继续扩大,但相对差距有所缩小。

2000年东部最高(上海)比西部最高(西藏)多4291.69元,2004年东部最高(上海)与西部最高(重庆)差额扩大为7461.86元;2000年东部最低(辽宁)比西部最低(宁夏)多445.39元,2004年东部最低(海南)与西部最低(宁夏)的差额扩大为517.91元。2000年东部最高(上海)是西部最高(西藏)的1.58倍,2004年东部最高(上海)是西部最高(重庆)的1.81倍;2000年东部最低(辽宁)是西部最低(宁夏)的1.09倍,2004年东部最低(海南)是西部最低(宁夏)的1.07倍。

3.3.3各地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绝对差距继续扩大,相对差距有所缩减。

2000年东部最高(上海)比西部最高(四川)多3692.77元,2004年东部最高(上海)与西部最高(四川)差额扩大为4547.40元;2000年东部最低(广西)比西部最低(西藏)多533.70元,2004年东部最低(广西)与西部最低(贵州)的差额扩大为577.67元。2000年东部最高(上海)是西部最高(四川)的2.94倍,2004年东部最高(上海)是西部最高(四川)的2.81倍;2000年东部最低(广西)是西部最低(西藏)的1.40倍,2004年东部最低(广西)是西部最低(贵州)的1.33倍。

3.4地区间社会发展差距

3.4.1教育、科技、卫生等社会事业存在较大差距,东部地区好于中西部地区,且差距仍在不断扩大。

统计资料表明,东部的国内专利授权量和新产品产值及其增长速度远高于其他两大地带。与2000年相比,2004年除东部科技人员数量大幅增加了32.0836万人外,中西部都是负增长。2000年医疗卫生千人拥有床位数全国平均水平2.51张,东部为2.69张,中部和西部都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004年东部增加到2.73张,仍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而中西部则稳中有降。

3.4.2地区间经济社会管理水平的差距比较突出,东部地区明显优于其他地区。

东部地区在吸引大量外资的同时,也吸收大量国际上的先进管理经验,建立起适应全球化的管理机制,在长期不平衡发展的作用下,地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软环境也存在着显著差别。

4欧洲地区差距实践对促进我国区域协调发展的启示

4.1尽快完善保障区域协调发展的管理体系、政策体系和规划体系

欧盟和法国促进地区发展的经验表明,区域政策的研究、实施、评价要依托一个完整的管理体系、政策体系和规划体系。在中央政府(欧委会),有一个完备的职能机构和咨询机构统筹考虑区域发展政策,并统筹协调有关区域发展的各项事务;在基层政府,有一个专门的委员会或发展局来统筹考虑区域发展和资金项目的安排。目前,我国还没有一个相对独立、权威的区域政策研究和制定部门。为此,有必要根据我国区域发展的客观需要,对以区块为单位实施区域规划、政策管理的现有机构进行整合,尽快建立起统筹协调区域发展战略和政策的管理体系。目前,我国区域政策工具残缺不全,国家没有为问题地区提供相应服务的指向性贷款工具,尤其在为农民贷款上就更是形为不可能。这样就使得我国对问题地区的经济援助没有稳定的经济基础。为此,国家有必要在中央财政中建立区域发展基金,并结合不同类型的问题性区域建立指向性更为明确的子基金。国家政策性银行应改革现有的贷款机制和运作机制,开展为农民贷款的优惠政策,进一步加强对问题区域的扶持力度。同时,应逐步建立起区域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估体系,对区域政策的执行效果定期评估,适时调整区域政策的方向和重点。欧盟促进地区发展的几个规划目标明确,措施完备,对我们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另外,为保证区域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国家应尽快并明确规划的主体地位和法律地位。一方面,要考虑制定国土综合开发规划,明确在国家总体发展目标下积极开展区域发展类型的划分工作,明确各个区域的发展重点、功能定位和阶段性目标。另一方面,在国土综合开发规划的总体控制下,进一步完善区域规划,明确各级区域的发展思路、产业重点、空间布局、区域合作等重大问题,从而使整个区域系统在理性的指导下科学发展。

4.2高度重视地区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

欧洲各国和各个地区在促进落后地区发展过程中,对地区产业竞争力的高度重视。为此,在设计我国的地区政策时,要高度重视对地区竞争力和自我发展能力的重视,对技术密集型、生态环保型企业要在财税政策、土地政策、信息服务等方面予以积极扶助,要大力倡导企业与科研单位和高等院校的合作。

4.3突出强调政府服务意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

欧盟地方政府对企业服务往往是全程式的、无微不至的,既包括企业创立前的政策咨询、市场分析、办公选址,也包括生产过程中的配套设施建设、财税减免、战略咨询、员工培训、信息服务等各个方面,即在强调企业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将政府完全置于提供服务的位置。相对而言,目前我国各级政府在发展地区经济时对企业经营行为干预过多、服务欠缺的问题十分突出。为此,有必要强调尽快提高政府对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意识。

4.4高度重视劳动力就业和培训工作

欧盟各国在建立开发区、设置诸多优惠政策的一个重要目标是解决区域内的就业问题,解决就业已成为其地方政府的首要任务。在发展地区经济的过程中,欧盟各国高度重视对劳动力的培训,包括产前、产中和产后的培训。目前,在我国教育水平还处于很低阶段我国又是一个人口大国,而我国各级政府对职业培训工作往往重视不够,发展经济急功近利的倾向比较突出,我国未接受高等教育的青年人员居多,政府对此的重视程度不够,实际上最终影响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区域政策的设计中,要突出提高就业和劳动力素质的相关内容。

4.5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也是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实现我国区域协调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必须坚持统筹城乡发展这个根本指导方针,在符合农民意愿、带给农民实惠、得到农民拥护的基础上扎实稳步地推进。当前,应集中解决农民生产生活中最迫切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真正带给农民实惠。坚持发展中小城镇为主兼顾大城市的发展,不断缩小我国地区间的差距。

5小结与展望

众所周知,长期以来,我国东西部地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发展差距,这是诸多因素日积月累、交互作用的结果。概括起来,主要有自然地理方面、社会方面、历史方面及国家政策方面的原因。而自然、社会和历史方面的原因是无法改变的事物,但我们不能因此而放弃,国家可以从政策方面着手,通过宏观调控等手段来缩小地区间发展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杨荫凯.欧盟促进地区发展的经验及对我国的启示.

https://www.360docs.net/doc/dd2562607.html,/News/HTML/20060921065351_4166.shtml

2佚名. 法国解决地区发展差距的主要做法.

https://www.360docs.net/doc/dd2562607.html,/chn/ziliao/wzzt/jjywj/t28858.htm

3唐志强.论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市场机制与政府调控的非分离性.河西学院学报,2006(4) 4李腊生.浅析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区域发展差距.江汉大学学报,2002(6)

5王新怀.我国地区发展差距现状及区域协调发展的建议.部委专线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我国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现状研究 俞广霄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 要: 除了台湾,我国领土在广义上可以分为四大板块,即西部12省(市,自治区),东北3省,中部6省和东部沿海10省。随着我国区域经济政策的不断演变,中、西部地区的发展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还是相当滞后的。本文通过对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自身资源优势和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研究,从而为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扬长避短,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提供一定的依据。 关键词:西部地区 人口 资源优势 问题 引 言 中国西部地区包括12个省市及自治区,即西南五省区市(四川、云南、贵州、西藏、重庆)、西北五省区(陕西、甘肃、青海、新疆、宁夏)和内蒙古、广西。[1]总面积约686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总面积的72%。同时,西部地区与蒙古、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巴基斯坦、阿富汗、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缅甸、老挝、越南等14个国家接壤,陆地边境线长达1.8万余公里,约占全国陆地边境线的91%;与东南亚许多国家隔海相望,有大陆海岸线1595公里,约占全国海岸线的1/10。 1. 西部地区人口 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口总数约为3.8亿,占全国总人口的29%左右。该地区虽然地域相当辽阔,但是人口密度却相对稀疏。这是由于西部地区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比较差,其中土地资源中平原,盆地面积不到10%,约有48%的土地资源是沙漠、戈壁、石山和海拔3000米以上的高寒地区,且年平均气温偏低,大部分省区市在10摄氏度以下,有近一半地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使得西部地区的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里仅有50多人,远远低于全国每平方公里人数的平均水平,而这一规律与胡焕庸当年提出的黑河-腾冲人口分界理论相符。 除汉族以外,西部地区有44个少数民族,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在西部地区的少数民族包括:蒙古、回、藏、维吾尔、苗、彝、壮、布依、满、侗、瑶、白、哈尼、哈萨克、傣、傈僳、佤、拉祜、水、东乡、纳西、景颇、柯尔克孜、土、达斡尔、羌、布朗、撒拉、仡佬 、锡伯族、裕固、保安、俄罗斯、塔塔尔、乌孜别克、普米、怒、阿昌、崩龙、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原因 文献综述 :杜春勇 学号: 班级:国贸1304

摘要: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一直是学者们关注的重点领域,对于形成区域经济差异的原因,学者们也各有解释,如资本流动、发展战略等。但这些研究中还存在一些不足,突出地表现在对欠发达地区的研究和形成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动力机制的研究上。针对上述问题,文章对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提出了 4 个方面的展望:扩大研究围、细化研究对象、提炼动力机制、创新研究方法。 一、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的原因研究 关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形成的原因,国众多学者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从总体上看,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种假说: (1)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 人口迁移与人力资本假说认为,经济利益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动机,对于迁出地而言,不仅减少了可分享地方国生产总值的人口,还获得了迁移者在迁出地工作而转移到迁出地的部分收入,从而使迁出地人均经济水平得到提高;而对于迁入地,由于迁入人口分享了当地经济增长的成果,必然使迁入地人均经济水平有所降低。该假说还认为,由生产中的专业化知识积累而形成的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会产生溢出效应,研究发展部门的人力资本开发应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 从人口迁移角度分析,王桂新、黄颖钰(2005)考察了 1995-2000 年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与东部地带经济发展的关系,发现省际迁移人口(外来劳动力)已成为推动东部地带经济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因素。正是大量外来劳动力的迁入,弥补了东部地带本地劳动力供给的不足,推动东部地带的 GDP 增长了 10%以上,对东部地带 GDP 增长的贡献度几乎达 15%。杜小敏、建宝(2010)利用面板数据的变系数模型实证考察了人口迁移和流动对我国各地区(省域)经济的影响,结果发现:对东部人口迁入和流入大省来说,人口迁入对经济的影响大于短期流入人口;对于中部的绝大部分地区以及西部的一些人口输出大省,伴随人口迁出而引起的人力资本流失对当地经济的负面影响开始凸显。 金相郁、段浩(2007)在卢卡斯模型的基础上从人力资本角度分析,利用 1997-2004 年全国各省市区的面板数据进行人力资本与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高等人力资本能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很好的解释。孔宪香(2007)认为人力资本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区域经济增长速度、区域比较优势的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及城市群的形成、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实现等方面。高素英、曙明、王雅洁(2010)根据省 1978-2006 年的样本,利用向量自回归模型研究了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 水平分析 专业:2012级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1班 姓名:曾宏波 学号:1212060045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问题。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不仅影响到政府对各地的管理,也直接影响着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生活水平。而四川省区域经济差异更是表现明显,合理分析差异是政府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通过运用软件,以《2013年四川省统计年鉴》的数据为基础,对四川省21个地区的重要数据加以分析,做出简单排名和综合经济分析,最后为政府对今后各市的均衡发展和规划管理提出合理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因子分析;政府管理

一、引言 区域经济一般是指某一特定经济区域内部的社会经济活动和社会经济关系或联系的总和。它是一种以某种经济活动或以特定的经济区域为中心的具有宏观经济意义的地域性综合经济体系,是经济区域的实体性内容。根据不同的目的和划分标准可以划分出不同的区域经济。各级政府一般根据统计局资料对各个区域的经济发展进行综合分析,得出区域经济发展的原因及各发展差异的原因,然后依次对各地市的经济发展进行合理的发展指导和规划管理。在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的原则下,通过对各个区域的经济的历史与现状的分析,各政府制定出适合区域经济发展的管理措施和办法。但由于不同的地方情况不同,不同的时期发展需求也不一样,因此要因时因地的采用适合的方法和策略。 二、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是利用降维的思想,由研究原始变量相关矩阵内部的依赖关系出发,把一些具有错综复杂关系的变量归结为少数几个综合因子的一种多变量统计分析方法。 其模型为 Z = A F + ε (一)样本与指标选取 采用因子分析法对四川省区域经济发展水平进行研究, 通过因子得分及排名更直观的看到分析结果。本文共选取四川省的21个地区作为样本 , 分别是成都市、自贡市、攀枝花市、泸州市、德阳市、绵阳市、广元市、遂宁市、内江市、乐山市、南充市、眉山市、宜宾市、广安市、达州市、雅安市、巴中市、资阳市、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为了全面反映经济发展水平, 以《四川省统计年鉴》为基础 ,选取了9个指标:人口数(万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元)、人均地方财政预算收入(元)、R&D经费内部支出(万元)、就业人员平均工资(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元)、人均工业总产值(元)。 表1 所选指标情况 人口数(万人)城镇 居民 人均 可支 配收 入(元) 人均 社会 消费 品零 售额 (元) 农民 人均 纯收 入(元) 人均 地方 财政 预算 收入 (元) R&D经 费内部 支出 (万 元) 就业人 员平均 工资 (元) 人均国 内生产 总值 (元) 人均 工业 总产 值(元) 成都市1417 .78 26590 22021 .7 11300. 6 5507. 9 170197 15995.6 3 57624 22059. 9 自贡市271. 32 19447 12593 .0 7954.8 1215. 9 55337 6067.43 32787 18002. 4 攀枝花市123. 09 22808 15606 .8 8727.5 4646. 8 73403 18326.2 5 60391 43307. 3 泸州市425. 00 20746 8432. 4 7462.6 1948. 42129 6534.93 24317 13839. 8 德阳353.22374 115538953.3 2138.372205 8745.85 35945 20346.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江苏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对策 ——以苏南、苏北的比较为重点 摘要:地区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地区差距的存在,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随着中国经济总体的迅猛发展,这种不平衡的现象也越来越严重,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差距并没有明显缩小。而作为经济发达、增长迅速的江苏省,也存在着同样的问题,尤其是苏南、苏北差距逐步扩大,严重制约了其总体经济实力的进一步提升和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本文旨在描述苏南、苏北经济发展的现状,从差异中分析差距产生的原因及随之而来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江苏,区域经济,差异 中国分类号: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江苏经济的发展在地域上并非是整齐划一的,而是存在着一定的梯度,即苏南、苏中和苏北三个层次。按最新统计口径来划分,苏南包括南京、无锡、常州、苏州、镇江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8090平方公里, 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2329.50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48.6%;苏中包括南通、扬州、泰州3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20432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1726.08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30.1%,苏北则包括徐州、连云港、淮安、盐城、宿迁5个地级市,土地面积达54357平方公里,2007年年末总人口达3298.49万人,非农业人口比重达28%。 表1 2007年江苏三大区域主要经济指标 注: 根据《江苏省统计年鉴2008》中的相关数据计算得出该表。 表1中的各项指标均显示出苏南的社会经济状况优于苏中、苏北,尤其是苏南和苏北的差距甚大。苏南地区的生产总值是苏北的 3.2倍,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苏北的 1.5倍,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是苏北的1.7倍,苏北地区产业结构最不合理,第一产业比重过大。面对区域差距,江苏省要想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必须积极促进苏南、苏北区域共同协调发展。 一、苏南、苏北的差异 1984年10月20日,党的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这一决定解开了束缚苏南进行大规模商品生产的枷锁,使得苏南发展突飞猛进,而苏北沉浸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带来的美梦中,必然导致它将远远落后于苏南地区。[1]苏南苏北差距的扩大,引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和特点 刘文婷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经济系05级 摘要: 区域经济一体化是目前经济发展的热点话题,本文总结了区域经济一体化的概念和 效应,回顾了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历程,最后分析了长三角区区域经济一体化的特点。关键字: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一体化 1.区域经济一体化 1.1区域经济一体化概念 在国际上,区域经济一体化是从关税同盟问题提出的,在比较纯粹的国际贸易领域中, 讨论得较多的是贸易壁垒与贸易利益, 再進而转向生产领域某些方面的联合, 乃至消除各国 经济活动中种种障碍的措施。 1969年第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的获得者,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在1954年第一个提出经济一体化的定义”经济一体化就是将有关障碍经济最有效运行的人为因素加以清除,通过相互协调和统一,创造最适宜的国际经济结构。” 美国学者贝拉.巴拉萨1973年则将经济一体化定义为既是一个过程,又是一个状态,认为作为一个过程,一体化意味着取消国家间的经济歧视,强调了动态性质;作为一个状态的一体化意味着国家间不存在各种经济歧视,强调了静态性质. 经济学家利兹·马克鲁普则认为该定义过于狭隘,“事实上经济一体化可以有一国之内的各个地区的,也可以有各国之间的”。 一般而言,区域经济一体化,是指在参与成员范围内减少与取消歧视性的贸易壁垒以及采用一定程度上的共同的对外贸易与经济发展的政策,以期消除成员间的差异,促进资源的最佳利用,求得整体最优的经济结构和经济效果。其出发点是使每一个成员能获取比单独一个时更大的利益。 1.2区域经济一体化效应 1.2.1关税同盟理论 西方学者将关税同盟当做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典型形式。因此,对关税同盟的研究与探讨 也就比较广泛而深入。 贸易创造效果(Trade Creating Effect)是指由于取消了同盟内的关税壁垒,使生产转向同盟内最有效率的供应者所产生的利益。关税同盟成立后,能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进行更专业化的生产,某成员国的一些国内生产品从其他生产成本更低的国家进口,结果使本国该项产品消费开支降低,从而扩大了需求,增加了贸易量。同时,使本该用于该种产品的

区域经济差异-文献综述

区域经济差异的理论综述区域经济差异一直是区域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个普遍性问题。本文将对主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做简要的综述。 1.1 区域经济差异 关于区域经济差异的概念,学术界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认为区经济差异是各区域之间经济增长总量上的差异。如区域之间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工农业总产值方面的差异;第二,把区域经济差异视为各领域之间的经济增长总量及其增长速度方面的差异,不仅研究了区域之间某一时间的经济差异状态,还研究了其变化的过程;第三,认为区域经济差异应包括各区域之间在经济增长总量、增长速度、相关人均经济指标、经济结构乃至经济发展条件方面所存在的差异,这种观点企图全面反映区域之间在经济发展中所存在的各方面的不相同的现象。目前较为一致的看法就是认为,“区域经济差异是指一定时期内各区域之间人均意义上的经济发展总体水平非均等化现象”。 从以上的几种观点不难发现,它们所涉及的几乎都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某个或某些时点的状态或结果,而对于区域经济发展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找出形成这些状态和结果的原因,以及如何改变和缩小这些差异,区域经济差异理论在这方面研究了许多现实的问题。 总结起来,区域经济差异的形成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第一,是资源察赋的差异,资源禀赋包含了丰富的内容,包括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自然资源又包括地理位置、土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气候资源等,社会资源包括劳动力、科学技术发展水平等;第二,是制度的差异,包括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第三,是历史和文化。事实上,区域差异理论多是从这些方蕊来分析差异形成的原因,分析和总结这些差异变化的趋势和规律,从而提出如何缩小差异的建议。 1.2 重要的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一)区域均衡发展理论 区域均衡发展理论是在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古典区域经济增长理论认为,区域之间要素报酬的差别将会通过要素流动趋向均衡,其中市场机制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它通过供求和价格的变化最终消除区域之间人均收入的差别,导致经济增长的均衡。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及其形成原因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不断拉大。东部地区的经济总量、具名收入、财政收入和产业结构水平明显高于中西部;制度、历史和区位、国家政策、基础设施、市场意识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产生和扩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具有两面性,会对经济社会产生积极和消极的影响,所以要优化区域产业结构和布局,建立和完善区域协调发展机制,从而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影响对策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特征 1、经济总量差距明显 2、产业结构水平东部领先 3、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悬殊 4、地区财政收入比重不平衡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6、基础设施:一个地区基础设施的发展水平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生产部门的成本和效益。当前,我国地区之间的基础设施建设极为不平衡,中西部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东部地区,不仅制约了中西部地区经济的发展,也限制了外来资本进入中西部地区。 7、市场意识:东部地区改革开放的思想观念相对超前,市场意识较为浓厚。中西部地区原有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在市场化的进程中具有起点低、起步晚、进展慢的特点。市场意识淡薄,是制约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又一原因。 三、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1、积极影响:(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4)存在一定程度区际差距有利于形成一种经济势差,使经济发达地区推动整个国民经济快速高效的发展; (5)适度的区域经济发展差距促使沉淀的生产要素流动起来,实现最优配置。 2、消极影响:(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试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试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一、区域性 任何一个地区,由于其自然环境、资源、社会发展和文化、生活习惯等的差别,往往发展的重点、方向有很大的差异、,而是依据地域合理分工的原则,发挥地区优势,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总体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 二、预见性 1、狭义的预见性是指制定远景目标对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等指标的预测,狭义的预测特点是时间越短,预测误差就小,时间越快,预测误差就越大。 2、广义的预测性, 广义的预测性包括更宽的含义,预测未来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态势,把握区域政策的变动方向,进而预见未来本区域经济发展大的走势,都属预见性有范畴。 三、综合性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一个完善有系统,它涉及区域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方面的情况,可以说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首先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需要有条件是多方面的,它包括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文化教育条件以及区位条件等、并需要诸多条件因素进行综

合分析和评介,以正确的估计所处区域的经济战略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使制定和实施具有很大难度。 四、可操作性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有可操作性,主要表现在目标的实现和采取策略的可应用性,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要求制定者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地区经济发展四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摸清解决问题的中止路径、同时,还必须准确的把握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势和宏观环境,分析宏观因素区域发展的影响程度,从而随时把握区域发济发展的脉搏。不仅如此,还要求战略的制度者有较高的政策流水平,能够准确撑握国家的经济发展政策的尺度,并将这些政策区域化,使这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摘要:区域经济差异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现象。地区发展不平衡是中国国情的基本特征之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地区经济飞速发展,经济发展总体水平有了很大幅度的提高,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各地区经济发展速度和收入水平却呈现出显著的差异性,并且这种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不仅不利于资源合理配置,而且会影响到社会安定和国家政治、经济的统一。因此,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逐步缩小地区差距是当前以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的主要任务。地区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社会的稳定。所以,促进地区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要通过各种途径缩小地区差异,形成东西互动、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新格局。 关键词:地区差异,经济发展,缩小差距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虽然经历了近三十年的改革开放,但是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从总体上看,扩大的趋势进一步加大,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经济发展的内在规律,又有一些制度性因素,还有历史地理环境资源等因素,它们的相互作用才使得经济的发展出现了东中西三大地带之间不断分化的现状。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方略

贵州区域经济发展状况及发展方略 摘要:贵州省是西南地区一个落后的省份,其经济水平始终处于全国最低层。其独特的自然条件与地理状况,使当地的经济格局具有地域特色,经济发展同时面临机遇与困难。本文根据区域经济学的相关理论,分析了贵州经济水平落后的原因,并提出了几点解决问题的建议与办法。 关键词: 贵州区域经济地理条件发展方略 1.贵州经济现状 贵州省是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个省份,位于云贵高原东部,省会是贵阳,东毗湖南、南邻广西、西连云南、北接四川和重庆。面积约万平方千米,占中国国土面积的%,共有9个地级行政区划单位,88个县级行政区划单位。贵州是一个多民族共居的省份,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人口的%[1,2]。 大多数人对贵州的认识是“天无三日晴,地无三里平,人无三分银”。改革开放以来,贵州充分利用其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能源、原材料加工业等重化工业,极大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增长,改善了地区人民的生活,贵州的经济面貌也因而发生了巨大变化。但与周边省区乃至西部省区的平均水平相比,贵州经济的发展水平和综合实力的差距却在不断拉大。与此同时,贵州当前经济发展所面临的矛盾与问题却更加突出,如:收入分配秩序问题,“三农”问题,基础设施建设问题,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水平低,经济结构不合理,粗放型增长方式尚未根本转变,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矛盾加剧等等[3-5]。 总体来说,贵州一直处于一个经济欠发达、欠开发的状态。主要表现为,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社会发展滞后,人均水平低;二三产业不发达,结构产业低;区域发展不平衡[6,7]。但是经过多年的摸索与发展,贵州特渐渐形成了自己的区域经济特色,即,以贵阳为中心的“中心——外围”的空间结构型式。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浙江区域经济发展差异研究 余建新1,祝炜平2 (1.杭州师范学院,浙江杭州310012;2.浙江教育学院,浙江杭州310012) 摘要:文章用单一指标分析了浙江省内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指出浙江省内存在3个层次的经济发展差异,即地级市之间、县与县之间和乡镇之间。研究表明:城乡差异大于县际差异,县际差异又大于乡镇间的差异。从差异的变化来看,地区差异在扩大,而城乡差异在缩小;从差异变化的效应来看,差异扩大在现阶段推动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 键 词:区域经济;发展差异;浙江省 中图分类号:F127.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Ο2363(2004)04Ο0029Ο03 收稿日期:2003-10-07;修回日期:2004-02-26基金项目:杭州师范学院科研项目 作者简介:余建新(1957-),女,浙江杭州市人,讲师,硕士,主要从事区域经济学研究。yujx31@https://www.360docs.net/doc/dd2562607.html, 1 引言 浙江省2001年和2002年的G DP 总量和人均值均列全国各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第4位,特别是人均G DP 列各省之首,说明浙江在全国是一个发达省份,是经济大省。但浙江是地域小省(10万km 2)、人口小省(4900 万人)、 (自然)资源小省,而且省内地域差异明显,山地丘陵、盆地、平原等地貌类型复杂,山区面积约占70%。各区域在经济发展条件与发展水平上存在很大差异。在一些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历史发展过程等的影响,曾经是绝对贫困地区。1997年浙江省消灭了绝对贫困县,2001年消灭了绝对贫困乡镇。但是过去的贫困县和贫困乡镇,在今天仍然是欠发达地区或相对落后地区。文章使用具有较高可信度的单指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或人均收入[1]和吉尼系数等指标就浙江的经济发展差异状况作一探讨。 我们从3个层面分析浙江省的区域差异,找出欠发达地区。第1层面,以地市为单位,分析浙江省11个地市1978年到1999年的人均G DP 值及其与全省平均值的比值的变化。第2层面,计算全省以县市为单位的1978年到1999年的吉尼系数,考察全省范围内的县际分化情况,列出相对发达和欠发达县;以县市 (区)为单位,分析一个地市内各县的人均G DP 值及与 全地区平均值的比值的变化。第3层面,分析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差异。 2 地级市经济发展差异 浙江省1978年人均G DP 为331元,1999年该值 为12037元,按照不变价格计算增加了11.52倍,年递增率接近12%。经济高速发展的浙江,以地市为单位的经济发展差距明显存在。用每一个地市人均G DP 与全省均值的百分比作为衡量差异的方法,直观地反映这种差距(图1)。分析图1,可以看到全省各地市有3种经济发展情况。第1种,始终保持较高发展水平和发展速度的地区,如杭州市和宁波市。第2种,经济快速增长,排名不断靠前的城市,如温州、绍兴、台州、金华。特别是绍兴市,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从不足全省均值80%一跃为全省第3位,达到全省G DP 人均值的近140%。第3种,经济发展缓慢,增长速度落后于全省,排名逐渐后退的地市,如丽水、衢州、舟山。这些地市发展缓慢,在省内的地位持续下降。衢州市由省内的第6位,降为倒数第2位,人均G DP 由原来占全省的 80%多下降到60%多,下跌20个百分点。舟山市经过 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高峰之后持续下降,人均 G DP 从全省第2位下降到倒数第4位。丽水的地位始终排在最后,但是与全省平均值的比值在下降。人均G DP 从原先相当于全省均值的60%下降为40%。分析3市经济发展缓慢的原因,我们可以发现,地处山区、海岛,交通不便,第二产业不发达是主要的原因。这一特征与国内其他欠发达地区类似[2]。 按照相对贫困线(低于均值50%)计算法,由图1可知浙江省的衢州和丽水两地属于需要扶持的相对贫困地区。 3 县际经济发展差异 3.1 县际经济发展差距拉大 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省县际(含县级市)社会经济 第23卷 第4期2004年 8月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RCH AND DEV ELOPMEN T Vol.23 No.4Aug.2004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类题目答题技巧

区域经济发展条件分析类题目答题技巧 河南省渑池高中 上官书庆(邮编472400) 中国地理分区的考查形式多样、角度灵活,纵观近几年高考试题,中国地理分区命题 主要是以非选择题,图文结合的形式出现,考查以下四方面的内容:一是描述区域内河流的水文特征、地形特征、气温和降水特征;二是分析区域内农业生产、工业生产、城市和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三是阐释影响区域发展的因素,并提出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四是分析区域内的环境问题以及产生的原因和治理措施。 [解题流程] 角度一 区域地理特征的描述,其答题思路为: 根据材料或某区域图――→确定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判断某区域的自然地理特征 角度二 人文地理特征的特点及原因,其答题思路为: 根据材料或区域图――→确定某区域的地理位置――→判断某区域的人文地理特征―→分布、成因 角度三 区域环境问题、成因及治理措施,其答题思路为: 根据材料 或某区域图――→确定某区域的地理位置 ――→判断区域环境问题、成因――提出[典例](2013·山东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年降水量仅200 mm 左右,但蒸发量达1 600 mm 的银川平原,因黄河贯穿,湖泊 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有着“塞上江南”的美誉。图Ⅰ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Ⅱ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

(1)贺兰山被称为银川平原的“守护神”,分析其原因。 (2)指出自贺兰山至黄河不同地域适宜发展的主要农业类型。 (3)近年来,宁夏在银川平原打造枸杞特色农产品带。试推断其依据。 [解析] 1.从文字材料中获取信息 (1)由“年降水量仅200 mm左右,但蒸发量达1 600 mm的银川平原”获取“该地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热量资源充足”的信息。 (2)由“黄河贯穿、湖泊众多,加之贺兰山的‘守护’,盛产稻米、枸杞等名特优产品”获取“该地地形、气候差异较大、农产品品质好”的信息。 2.从图中获取信息 答案:(1)阻挡西北方寒冷气流;阻止沙漠入侵;东坡为东南季风迎风坡,增加降水补给。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空间分析_张馨之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空间分析_张馨之第26卷第1期2019年 2月地域研究与开发 AREAL RESEA RCH AN D DEVELOP M EN T V ol. 26 N o. 1Feb. 2019 中国地区经济发展差距的空间分析 张馨之, 何江 1 2 (1. 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广州510640; 2. 广州市社会科学院, 广州510410) 摘要:近年来, 空间思维和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在社会科学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运用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方法考察了1990~2019年中国341个区域单位人均GDP 增长速度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异质性, 揭示了中国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空间格局及区域发展差距的演变 过程。分析结果表明, 为了更加深入地理解中国区域经济增长, 必须强调空间因素的重要性, 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深化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研究, 而且可以为协调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丰 富的政策启示。 关键词:地区经济; 探索性空间数据分析; 空间相关性; 空间异质性; 中国 中图分类号:F061. 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O 2363(2019) 01O 0035O 05 近年来, 空间思维(spat ial t hinking) 在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越来越受到重视[1]。与此同时, ESDA (ex -ploratory spatial data analysis) [2~3]等空间数据分析方法取 得了长足的进展, 并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产生了不少具有启发性的研究成果 [4~6] 内空间相关的整体趋势, 一般用M oran . s I 统计量[8]来测度, 计算公式如下 N I t =@ S 0 N N E E w i j (X it -i=1j =1

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分析

区域经济现状与发展分析 摘要:现如今,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总体状况,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发展不平衡。但是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一直都在转变,所以在这样一个转变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对各个区域的经济进行协调发展,使区域经济趋于平衡。一方面要强化各个区域经济,另一方面要提高我国经济整体发展水平。 关键字:区域经济;现状;发展分析; 国务院在2005年,将我国的经济划分为“四大板块八大经济区”,其中在全国范围内按各个省份的地理位置和经济发展水平,分别划分为:东部、中部、西部、东北四大板块;东部是由北京、天津、河北、山东、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广东、海南这些省份共同组成;中部是由陕西、山西、河南、内蒙古、湖北、湖南、江西、安徽这些省份共同组成;西部是由云南、贵州、四川、重庆、广西这些省份共同组成;东北是由甘肃、青海、宁夏、西藏、新疆这些省份共同组成。在这样一种划分的前提下,我国的区域经济就很自然的凸显出来了。本文就针对我国区域经济的现状,对区域经济发展进行一番分析。 一、我国各个地区区域经济发展的现状 1.东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东部是我国经济最为发达的地区,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36%,为全国创造了56%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23698元,这远远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是平均水平的1.6倍,在我国四大经济板块中排名第一。 东部经济实力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带动了东部沿海的整体经济发展,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是全国的2倍;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主要依靠京津冀和山东半岛城市群,地区生产总值占全国总比例的1/5;南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是依靠珠三角地区,其人均生产总值为全国的1.6倍; 众所周之,上海是我们国家的经济中心,它也是东部经济实力最强的城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全国排名第一。今年,我们国家在上海举办了万人瞩目的上海世界博览会,更加是快速的带动了上海地区以及我们国家的经济发展,使上海的经济发展水平更加的超过其它各个地区,成为我们国家当之无愧的经济中心。 2.中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很明显,我们国家中部的经济实力相对于东部而言要弱些,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32%,为全国创造了23%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2223元,还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仅是平均水平的0.78倍。 3.西部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西部地区的经济实力相对于中部而言要弱些,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23%,为全国创造了21%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8565元,还不及全国的平均水平,仅是平均水平的0.61倍。贵州省是西部地区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仅为5100元,在全国最低。只看西部地区的经济,其大西部地区的人均生产总值要高于大西南经济区,也就是说大西北地区的经济实力较大西南地区要稍高。 4.东北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东北是我国的老的革命根据地,该地区的人口总数占全国人口比例的8.4%,为全国创造了9%的地区生产总值,其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5200元,比全国的平均水平要稍高一些,在四大板块中排名第二。

试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特征

区域经济作业3试述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特征 一、区域性 一个地区,由于其自然环境、资源、社会发展和文化、生活习惯的差别,往往发展的重点、方向偶很大的差异,而是依据地域合理分工的原则,发挥地区优势,制定符合地区实际情况的总体发展战略和产业发展战略。 二、预见性 1、狭义的预见性是指制定远景目标对经济发展的规模,速度和水平等指标的预测, 狭义的预测特点是时间越短,预测误差就小,时间越快,预测误差就越大。 2、广义的预测性 广义的预测性包括更宽的含义,预测未来产业结构变动的基本态势,把握区域政策的变动方向,进而预见未来本域经济发展大的走势,都属预见性有范畴。 三、综合性 区域发展战略是一个完善有系统,它涉及区域的城镇、乡村、产业、部门、资源、环境、以及社会发展、政府行为等方面的情况,可以说具有极强的复杂性和综合性。 首先制定区域经济发展战略需要有条件是多方面的,它包括自然环境、自然资源、劳动力、资金条件、交通运输条件、文化教育条件以及区位条件等,并须要诸多条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介,以正确的估计所处区域的经济战略所具有的复杂性和综合性,使制定和实施具有很大难度。 四、可操作性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有可操作性,主要表现的实现和采取策略的可应用性,要制定具有可操作性的发展战略,要求制定者必须深入实际认真调查研究,分析地区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研究问题产生的原因、摸清解决问题的中止路径,同时,还必须准确的把握经济发展的总体走势和宏观环境,分析宏观因素区域发展的影响程度,从而随时把握区域发展经济的脉搏。不仅如此,还要求战略的制度者有较高的政策水平,能准确掌握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的尺度,并将这些政策区域化,使这适应当地的实际情况。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差异的统计分析 摘要: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以年均超过9%的经济增长速度创新了人类经济增长史上的“奇迹”,目前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由于国土面积辽阔、区域发展条件差异性较大、资源分布不均衡等原因,导致中国的区域经济差异不断扩大。区域经济差异的不断扩大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正在引起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本文对改革开放后中国区域经济差异进行了统计分析,运用了计算相对差异和绝对差异的标准差、极差、变异系数、极值比率等多种方法,统计分析结果显示,自1978 年之后,中国的绝对差异一直呈扩大趋势。从人力资本、资本投入、产业结构、地理区位、市场化程度和政府政策六个角度探究了我国区域经济差异产生的原因,并就缩小各地区经济差异,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区域经济;区域经济差异;协调发展;统计分析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of China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was put into effect in 1978, China had developed into the second largest economy in the world with an economic growth rate of more than 9%, which is regarded as a miracle in the human economic growth history. .But because of vast territory, the difference of area development conditions, the imbalanced resources distributions, the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has become even more serious. The influence of enlarging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on economy and society can not be neglected. This paper carries out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the regional economy difference after China's reform and opening-up policy, uses many kinds of methods such as coefficient of standard deviation, extremely bad, coefficient of variation, extreme value rate. The statistical analysis indicates that the absolute difference has continuous enlarging since 1978. The thesis analyzes the reasons from six aspects, and also gives some suggestions on how to reduce the gap.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 regional economic difference; balanced development; statistical analysis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姓名:徐元挺学号:200701100130 院系:法学院班级:07级法学3班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摘要:文章探讨了东北区域内部空间结构的优化和升级问题,提出了以沈阳-大连双核心城市组合模式来推动东北区域协调发展的,并就两城市之间的协同分工政策安排进行了阐述。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现状分析 在改革开放早期,国家为了搞活经济,通过实施沿海发展战略,以使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对外开放。三十年间东南沿海地区成为中国经济的“隆起”地带。该地区的加速发展确实带动了全国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实现了既定的目的。但是这种发展也因为政策性倾斜等方面原因加剧了中国不同地区、不同经济板块之间的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从而也不利于中国经济的长期发展。 中国各地区经济发展的空间不平衡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和中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不平衡;中国南方经济板块和北方经济板块的不平衡。为了从根本上改变这种现状,国家首先实施了西部大开发和中部崛起战略,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的互补发展;其次为了振兴北方经济,国家加大对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 中国北方经济区域的发展与布局必须立足于东北亚区域经济板块。要想在东北亚区域经济整合过程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作用,就必须下大力气整合东北亚中国地区,使之形成统一的协同体。东北亚中国地区包括环渤海地区和中国东北地区,具体来说包括京津冀板块、山东半岛城市群、环渤海辽宁地区和其他东北地区及内蒙古东部地区。从发展现状来看,京津冀板块有北京和天津滨海新区的强力拉动,山东半岛城市群有青岛和济南的带动,这两个地区经济发展现状良好,而另外两个板块却发展缓慢。即东北地区的振兴事关中国北方经济的区域发展大局。 东北地区两个板块,环渤海辽宁地区的核心城市是大连,而另一地区的核心城市则是沈阳。这两个板块无论从行政区划上还是从文化历史传统上都是一脉相承的。但是在具体发展过程中这两个地区,或者说大连和沈阳两个城市的协同发展情况却并不能令人满意。因此,大连和沈阳的组合模式及协同发展有利于环渤海地区各板块间的有效整合,有利于改变中国经济“南重北轻”的格局,还有利于辽宁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东北区域空间结构分析 对一个区域进行空间结构分析最重要的就是评价该地区城市的竞争力状况,从而能够找到该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引擎,实现区域经济的发展。 城市的竞争力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中国社科院倪鹏飞教授认为,城市竞争力系统构成是复杂的,其众多的要素和环境系统以不同的方式存在,又处在不同的维度和层次上,它们共同集成,构成城市综合竞争力,决定城市的价值收益。根据这一思路,倪鹏飞教授编制并出版了2003年《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一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