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18年九年级一模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九年级综合练习(一)

语文试卷

一、基础?运用(共20分)

名人故居是一种载体,它承载着诸多历史文化信息。走进名人故居,可以发现其深厚的人文内涵和文化价值。

1.匾额作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精品,它以凝练的诗文、精湛的书法、深远

的寓意,指点江山,评述人物。右边的这幅“浩然之气”匾额,就悬挂于东城区府

学胡同63号的文天祥祠。请你欣赏匾额,完成(1)-(3)题。(共6分)

(1)对这幅匾额的欣赏和评价,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

A.墨浓笔畅,笔力道劲有力。

B.采用楷书书体,浑厚大气。

C.笔走龙蛇,整体潇洒淋漓。

D.四字道出了文天祥崇高的民族气节。

(2)请你配合“浩然之气”匾,为文天祥祠内侧大门两侧的楹柱拟写一副楹联。下联为“永剩丹心照古今”,下列最恰当的上联选项是(2分)

A.河岳日星垂万世

B.唯留正气参天地

C.长荣青史壮乾坤

D.报国文章尊李杜

(3)看到匾额,你能联想到的关于“浩然之气”的诗句是什么?请写出连续的两句。(2分)答:。

2.高楼林立的北京城里,坐落着不少名人故居,齐白石故居就位于南锣鼓巷雨儿胡同。作为著名的国画大师,齐白石曾以“耕砚牛”自称。请你结合下面这首小诗,推测解释“耕砚牛”的意思。(2分)

自嘲齐白石

铁栅三间屋,笔如农器忙。

砚田牛未歇,落日照东厢。

耕砚牛:。

3.东晓市大街203号是满清开国重臣洪承畴的故居。洪承畴原为明朝大臣,相传他曾以一联句感谢皇恩。在他降清之后,有人将此联句的标点稍作修改,就表达了对洪承畴的强烈讽刺。结合上述内容,依次填在下面方框中的标点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修改前: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修改后:君恩深似海□臣节重如山□

A.!。B.!? C .?。D.,?

4.名人故居是一种独特的历史和文化遗存。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2)题。(共4分)

名人故居一般是指名人出生或较长时间居住生活过的住宅建筑,是名人成长和生活的见证。

它提供.了①(保存保护)和传承名人信息的场所,讲述着精彩纷呈的历史故事。

在谈到名人故居价值时,冯骥才说:“名人故居大多普普通通,看似平常,甚至狭小简陋,可是当我们得知一种曾经影响世人的精神或时代审美诞生其中,它就变得异样神奇,散发出夺目的光彩了;就像我们在巴黎近郊不足七平方米的斜顶而昏暗的梵高故居里感受到的那种②(震撼震惊)人心的力量。由此我们更坚定地认为:名人故居的真正意义是,在历史巨人这个特定的生命场中,将他们的精神影响后人。”

(1)对文中加点字的读音和对画线字笔画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提供.(gōng)“出”字共5画

B.提供.(gōng)“出”字共6画

C.提供.(gòng)“出”字共5画

D.提供.(gòng)“出”字共6画

(2)根据语意,在①②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保存震惊B.保护震惊

C.保存震撼D.保护震撼

5.默写(共6分)

(1)长风破浪会有时,。(李白《行路难》)(1分)

(2)《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艰苦战斗生活的诗句是,。(2分)(3)在学农综合实践活动中,同学们走进乡野田间。小路两侧桃花盛开,春风拂过,花瓣纷纷扬扬,洒落在绿意盈盈的草地上,倘若你身处此情景中,会想到哪句古诗文?简要说说此种情景为什么会让你联想到此句。(3分)

答:。

二、文言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字,完成6—9题。

【甲】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其法:用胶泥刻字,薄如钱唇,每字为一印,火烧令坚。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欲印,则以一铁范置铁板上,乃密布字印,满铁范为一板,

持就火炀之,药稍熔,则以一平板按其面,则字平如砥。

(选自《活板》)【乙】①中华四裔①驰名者,皆景德镇之产也。此镇从古及今为烧器地,然不产白土。土出婺源、祁门两山:一名高梁山,出粳米土,其性坚硬;一名开化山,出糯米土,其性粘软。两土和.合,瓷器方成。其土作成方块,小舟运至镇。造器者将两土等分入臼舂②一日,然后入缸水澄③以得所需之料。既澄,以砖砌长方塘,逼靠火窑④,以借火力。倾所澄之泥于中吸干,然后重用清水调和造坯。

②凡造瓷坯有两种,一曰印器,如方圆不等瓶、瓮、炉、盒之类。先以黄泥塑成模印,或两破⑤或两截,亦或囫囵,然后埏⑥白泥印成,以釉水涂合其缝,浇出时自圆成无隙。一曰圆器,凡大小亿万杯、盘之类,乃生人日用必需。造者居.十九,而印器则十一。

(选自《天工开物》)【注】①【裔】边。②【入臼舂】放入臼内捣。③【澄】使液体中的杂志沉淀。④【以砖砌长方塘,

逼靠火窑】(倒入)火窑边用砖砌成的长方塘内。⑤【两破】左右两半。⑥【埏】以水和土。6.下面是“居”的四个解释,乙文中“造者居十九”的“居”的意思是(2分)A.处于B.占C.停留D.居住

7.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冒:

(2)两土和.合,瓷器方成和: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1)持就火炀之。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字平如砥。

翻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甲乙两段文字分别介绍了活板与瓷器制作的流程。请你结合乙文第①段的内容,用现代汉语简述瓷器制作中从取土到造坯的过程。(60字左右)(4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阅读(共10分)

某班开展了经典名著阅读成果交流与经验分享会,以下是几个小组的展示。

10.第一小组的同学们交流了通过阅读连环画了解名著的经验。请从他们分享的《西游记》和《海底两万里》的插图中选择一幅,简述与之相关的故事情节。(40字左右)(3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第二小组的同学们以人物为线索梳理了《骆驼祥子》的内容,制作了祥子的人物档案,并从这个普通人力车夫的故事中理解了小说的主题。请你选出与原作内容不符

..的两项(只填序号),并写出你对小说主题的理解。(4分)

选择:_________ _________ 主题:_________

12.第三小组的同学结合着上面三部名著的内容,谈论了名著给自己带来的启示。请结合下面《论语》的相关内容及你的生活实际,从某一方面谈谈你获得的有益启示。(3分)

①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②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

③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

④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⑤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现代文阅读(共30分)

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3—16题。(共12分)

【材料一】

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的雄安新区,地处华北平原,位于京津保腹地,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雄安,取自“雄县、安新县”各一字,“雄”字意味宏伟、阳刚、英雄;“安”字包含稳定、牢固、安康。。雄安新区的设立,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历史性工程,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材料二】

【材料三】

雄安新区东至大广高速、京九铁路,南至保沧高速,西至京港澳高速、京广客专,北至荣乌高速、津保铁路等交通干线,基本形成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的半小时通勤圈。同时具备空港优势,距离北京新机场约55公里,完全可以满足高端高新产业的发展需要。这里拥有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白洋淀,漕河,南瀑河、萍河、南拒马河等多条河流在区域内交汇。摇船入淀,但见浩渺烟波,苍苍芦苇,悠悠小舟,岸上人家,宛若“华北江南”,为构建蓝绿交织、清新明亮、水城共融的绿色生态宜居城市提供了条件。同时,新区范围内人口密度低,建筑少,核心区所辖人口尚不到10万人,可开发建设的土地较充裕且可塑性强,具备一定的城市基础条件。

13.根据语意,在【材料一】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既便于新区规划,又契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B.既契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又便于新区规划

C.既尊重了历史,又契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D.既契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要求,又尊重了历史

14.请你依据【材料二】,对【材料一】中相关的文字信息进行具体说明。(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综合三则材料,说说雄安新区成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的有利条件。(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下列三个选项,不能表现雄安新区未来风貌的一项是____。(只填序号)(2分)

【甲】水乡花县今新邑,北地江南古渥城①。

【乙】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丙】水汇九流,堪拟碧波浮范艇。荷开十里,无劳魂梦到苏堤。

[注] ①渥城,今安新县。

(二)阅读下面刘慈欣写给女儿的一封信,完成第17—20题。(共11分)

亲爱的女儿:

你好!这是一封你可能永远收不到的信,我将把这封信保存到银行的保险箱中,委托他们在我去世后的第二百年把信给你。不过我还是相信,你收到信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当你看着这张信纸上的字时,爸爸早已消逝在时间的漫漫长河中。我不知道人的记忆在两个多世纪的岁月中将如何变化,经过这么长的时间,我甚至不敢奢望你还记得我的样子。

但如果你在看这封信,我至少有一个预言实现了:在你们这一代,人类征服了死亡。我不知道你们是怎么做到的,也许你们修改了人类的基因,关掉了其中的衰老和死亡的开关,或者你们的记忆可以数字化后上传或下载,躯体只是意识的承载体之一,衰老后可以换一个……

在你出生不久,在我新出版的一本科幻小说的扉页上,我写下了:“送给我的女儿,她将生活在一个好玩儿的世界。”此刻,我相信,你那时的世界一定很好玩儿。

你是在哪儿看我的信?在家里吗?我很想知道窗外是什么样子。对了,应该不需要从窗子向外看,在那个超信息时代,一切物体都能变成显示屏,包括你家的四壁,你可以随时让四壁消失,置身于任何景致中……

你可能已经觉得我可笑了,就像一个清朝的人试图描述二十一世纪一样可笑。但你要知道,世界是在加速发展的,二十一世纪以后,二百多年的技术进步相当于以前的两千多年,甚至更长的时间,所以我不是像清朝人,而是像春秋战国的人想象二十一世纪那样想象你的时代,在这种情况下,想象力与现实相比将显得极度贫乏。

好吧,你也许根本没在看信,信拿在别人手里,那人在远方,是他在看我的信,但你在感觉上同自己在看一样,你能够触摸到信纸的质地,也能嗅到那两个多世纪后残存的已经淡到似有似无的墨香……因为在你的时代,互联网上联结的已经不是电脑,而是人脑了。信息时代发展到极致,必然实现人脑的直接联网。

你的孩子不用像你现在这样辛苦地写作业了,传统意义上的教育已经不存在,每个人都可以在联入网络的瞬间轻易拥有知识和经验。但与人脑互联网带来的新世界相比,这可能只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情。

说到孩子,你是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看这封信吗?在那个长生的世界里,还会有孩子吗?我想会有的。那时,人类的生存空间应该已经不是问题,太阳系中有极其丰富的资源,如果地球最终可以养活一千亿人,这些资源则可以维持十万个地球,你们一定早已在地球之外建立新世界了。

你家的周围应该很空旷,远处稀疏的建筑点缀在绿色的大自然中。城市化可能只是一个历史阶段,信息网络的发展最终将使城市变得越来越分散,最终消失,人们将再次与大自然融为一体,但网络上的虚拟城市将更加庞大和密集,如果你愿意,随时都可以置身于时尚的中心。

那时的天空是什么样子?天空是人类所面对的最恒久不变的景致,但我相信,那时你们的天空已经有了变化,空中除了日月星辰,还能看到一些别的东西,地球应该多出了一条稀疏的星环,地球上所有的能源和重工业都已经迁移到太空中,那些飘浮的工厂和企业构成了星环。从地面上看,那些组成星环的东西有些能看出形状,像垂在天空上的精致的项链坠,那是太空城,我甚至能想出他们的名字:新北京、新上海和新纽约什么的。

你的职业是什么?你所在时代应该只有少数人还在工作,而他们工作的目的已经与谋生无关。但我也知道,那时仍然存在着许多需要人去做的工作,有些甚至十分艰险。比如在火星的荒漠中开拓和建设肯定是艰巨的任务。同时,在水星灼热的矿区,在金星的硫酸雨中,在危险的小行星带,在木卫二冰冻的海洋上,甚至在太阳系的外围,在海王星轨道之外寒冷寂静的太空中,都有无数人在工作着。你当然有权选择自己的生活,但如果你是他们中的一员,我为你而骄傲。

在你们的时代,我相信有一个一直在想象中存在的最伟大的工作或使命已经成为现实。它的艰巨和危险,它所需要的献身精神,在人类历史上是史无前例的,那就是恒星际的宇宙航行。我相信在你看到这封信的时候,第一艘飞向其它太阳的飞船已经在途中,还有更多的飞船即将启航,对于飞船上的探索者来说,这都是单程航行,虽然他们都有很长的寿命,但航程更加漫长,可能以千年甚至万年来计算。我不想让你生活在一艘永远航行中的飞船上,但我相信这样使命对你会有吸引力的,因为你是我的女儿。

你在那时过得快乐吗?我知道,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烦恼,我无法想象你们时代的烦恼是什么,却能够知道你们不会再为生计奔忙和操劳,不会再被疾病所困扰,不会再有战争和不公正……但我相信烦恼依然存在,甚至存在巨大的危险和危机,我想象不出是什么。这里,我只想提一下我最担心的事情。

你们遇到TA们了吗?

你知道我指的是什么,人类与TA们的相遇可能在十万年后都不会发生,也可能就发生在明天,这是人类所面临的最不确定的因素。我写过一部关于人类与TA们的科幻小说,那部书一定早已被遗忘,但我相信你还记得,所以你一定能理解,关于未来,这是我最想知道的一件事。你们已经与TA 们相遇了吗?虽然我早已听不到你的回答,但还是请你告诉我一声吧,只回答是或不是就行。

亲爱的女儿,现在夜已经深了,你在自己的房间里熟睡,这年你13岁。听着窗外初夏的雨声,我又想起了你出生的那一刻,你一生出来就睁开了眼睛,那双清澈的小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世界,让我的心都融化了,那是21世纪第一年的5月31日,儿童节的前夜。现在,爸爸在时间之河的另一端,在二百多年前的这个雨夜,祝你像孩子一样永远快乐!

爸爸

2013.05.24 17.作者在这封写给女儿的信中大胆想象了一个二百多年后的世界。阅读文章,简要说说你看到了怎样的世界。(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有人说,这封信既表达了作者的科幻思想,又充满深沉父爱。请你从文中分别

..举一个例子,进行简要说明。(4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阅读“你家的周围应该很空旷”至“新北京、新上海和新纽约什么的”,作者认为未来城市的形式是什么样的?它们又是怎样形成的?(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这篇文章有很多值得交流的地方,请你就写法或内容提出一个值得大家思考的问题。(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让家书文化走进生活》,完成第21—23题。(共7分)

让家书文化走进生活

①家书是一种感染力极强的鲜活文本,西方人称之为“最温柔的艺术”。铺一张白纸、修一方尺牍,是我国古代文人表露心绪的常用形式;展一方徽宣、写一帧信札,是我国传统士子寄寓乡愁的有效渠道。鱼传尺素、鸿雁传书、目断鳞鸿,这样的文化传统代代相因、世世相袭,融入百姓生活,升华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维度——家书文化,沉积为融亲情、乡情、友情于一体的独特民族文化现象。

②在我国传统社会,家书是传递情愫和信息的基本途径。无论人在何处,修一封家书、报一句平安,就可化解千里之外亲人的担忧挂牵,令其安心宽慰。特别是在战乱频仍的年代,家书的价值尤显珍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凭君莫射南来雁,恐有家书寄远人……这些墨迹长存、余温犹在的经典诗词,是先贤心系桑梓、寄情亲人的生动写照。

③当今社会,互联网实用又快捷,打破了家人亲友间的空间阻隔,缩短了时间长度,人们只需轻点手机屏幕,便可诉说心曲、互道衷肠。这样一来,传统家书日渐式微,家书文化面临衰败消亡的严峻考验。但,毕竟不是所有的亲情友情都可通过键盘敲打出来,互联网日益广泛的使用,降低了家人亲友交往的质量。

④同样,家书作为一种优秀文化具有永恒的魅力。当今时代,人们既需要现代网络的迅疾和轻灵,也需要高雅文化的温润和熏陶。昔日尺牍信札中真挚的感情、熟悉的字迹、质朴的语言,都被程式化的简单符号所代替,而这些网络符号转瞬即逝、难以恢复。即便其中有时也能迸发出智慧火花和闪光言语,但难以完整保留、长久珍存。所以,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家书对文化的传承功能是网络所无法替代的。

⑤所以我们应慎终追远,固本强基,倡导手写家书,让笔墨文字所蕴含的温情暖意抚慰疲惫而躁动的都市心灵,让家书文化永远成为人们寄托情感的精神家园。

(有删改)21.作者针对什么现象表达了自己的看法?(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这是某同学画的本文的论证结构图,请你对其错误的地方加以修改。(2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作为一名青年学子,你对网络时代中传承家书文化有怎样的思考?请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一谈。(3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24.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近日,一个孩子到博物馆参观时,悄悄拿走了用于布展的两块鹅卵石。妈妈知道后,让孩子带着鹅卵石和道歉信独自找工作人员承认了错误。博物馆表扬了孩子知错就改的勇气,

并准备授予他“名誉小馆员”的称号。对博物馆的做法你怎么看?请写一段话表达你的观

点。

题目二:升入初三,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你。除了学习,不舍得让你参与任何劳动。面对这样的关心,请你写一段话,向父母表达你的真实想法。

要求:(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给的一封信

题目二: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孩子是给父母的礼物;回忆是给时间的礼物……用纯净之心去创造、去发现、去感悟,你便

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礼物。请以“礼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所选的作文题目以完整的形式抄写在答题卡上。

(2)写作时可以调动你的体验,也可以展开你的想象。

(3)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4)字数在600-800之间。

(5)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参考答案与解析

2017-2018学年初三年级综合能力测试(一)

语文试卷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书法字体,难度较易。图片字体方正,笔画平直,为典型的楷书书体,C 选项的“潇洒淋漓”与图片不符,是形容草书或者行书的词语。

(2)【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对联的运用。首先根据对联基础知识“仄起平收”,排除C选项;再根据对联上下句式结构相同的特点,可知“古今”是从时间角度去说的,应选“天地”,从空间角度进行解释。故选B。

(3)【答案】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解析】本题要理解“浩然之气”的意思,指得是浩大刚正的精神。答案的两句诗都体现了不

怕死亡,一身正气的精神,与浩然之气的解释相符。

2.【参考答案】在绘画事业中不辞艰辛,勤勤恳恳。

【解析】“砚”即砚台,在这里作者借“砚”来表现自己的绘画事业就像一片耕地,自己愿意像一头牛一样从早到晚不辞辛苦的耕地。

3.【答案】B

【解析】这道题考查标点符号的作用。叹号表示情感强烈,皇帝确实对他有恩;而问号表示质疑,因为他投降清朝引起了人们对于他是否忠贞的疑惑。

4.(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字音和笔顺,难度较易。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固定搭配,难度较易。应为“保存信息”和“震撼心灵”。故选C。

5.【答案】

(1)直挂云帆济沧海。

(2)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3)会想到“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这句古诗文。花瓣纷扬、绿草盎然的景象,加上小路两侧盛开的桃花,都与《桃花源记》中此句意象情境相类,景色之美让人赞叹。

【解析】

(1)考查记忆,直接对答即可。

(2)考查对相似情境诗句的理解,描写战斗生活的内容主要位于古诗第3段,类似诗句有:“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只体现壮阔未体现艰苦;“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并非战斗生活,而是战争结果;“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通过写行军生活中士兵对工具及兵甲的直观感受写出寒冷恶劣的环境,写出了行军艰苦生活。

(3)考查对古文情境的理解。“夹岸”即两岸,两岸桃花盛开;落英缤纷即花朵纷纷落下的情境;芳草鲜美写草,草、落花、两岸的桃树等景物让人自然而然联想到与这一情境相似的该诗句。6.【答案】B

【解析】例句中“十九”可译为十分之九,因此“造者居十九”可理解为要占到十分之九。此题考查了居的意义,再次强调了文言文词语的一词多义,注意积累。

7.【答案】

(1)冒:覆盖

(2)和:混合

【解析】

(1)课内实词记忆理解,难度不大。

(2)和作动词有三个意思:①应和;②依照别人诗歌的格律作诗;③混合。这里取第3种,课内知识迁移。

8.【答案】

(1)把它拿来放在火上烤。

(2)字印像磨刀石那样平。

【解析】均为课内原句,难度不大,关键是要注意重点实词一定要翻译出来,注意“持”“炀”“砥”等词。

9.【答案】

①取土:婺源、祁门两地的山上

②塑泥:分别塑成方块

③洗料:用水澄清,分出细料、粗料、最细料、中料

④做坯:吸干水分,重新加水制坯

【解析】题目要求结合乙文第1段,简述瓷器制作过程中从取土到造坯的过程,找到答题范围,进行归纳总结。

10.【答案】图一:孙悟空大战红孩儿。唐僧被红孩儿抓了,孙悟空去找他要人并与之展开大战。红孩儿口吐三位真火,孙悟空打不过,找来观音,观音制服了他并带走做了善财童子。

图二:在印度洋的珠场和鲨鱼展开过搏斗,捕鲸手尼德·兰手刃了一条凶恶的巨鲨,他们最终逃生。

【解析】这道题目考查了《西游记》《海底两万里》重点情节,难度较易。“孙悟空大战红孩儿”以及“与鲨鱼搏斗救采珠人”的情节。

11.【答案】选择①④主题:本文痛斥了压迫人的无德之人,揭露了黑暗的旧社会对淳朴善良的劳动者所进行的剥削、压迫,控诉了旧社会活生生把人“变”成鬼的罪恶,表达了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批判了自私狭隘的个人主义,也揭示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主题。更体现了人是随环境变换而改变的动物,可谓是最不堪一击的。人性的丑恶在此暴露无遗。老舍无情的批判了这个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解析】①祥子是在军营里面牵出了3匹骆驼,在睡梦中不小心将这个消息透露了出来,所以被称为“骆驼祥子”。

④是在与虎妞结婚后,虎妞给祥子买了邻居二强子的车。

12.【答案】

①曾子说:“我每天都要作多次自我检讨:为主人出谋献计做到忠心不二了吗?与朋友交往合做到诚信了吗?老师所传授的东西经常温习了吗?”

儒家十分重视个人的道德修养,以求塑造成理想人格。在当代社会我们也应当时刻反省自己,每天睡觉之前,想想自己在今天为别人做事是否尽心尽力;有没有对家人和别人撒谎;有没有做一件或以上的好事;今天的学习任务是否完成了等等,或者给自己定一个目标,没有做到给自己一定的惩罚。这样,就能逐渐形成良好的品格和不卑不屈的人格,成为一个成功的人!

②一个人如果不讲信用,真不知道他怎么处世,这就像牛车没輗,马车没有軏一样,那车怎么能走呢?说明孔子对“信”的重视,也就是说,只有人人讲信用,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互信,社会生活才能正常的运行、发展。

③君子想的是法度,小人想的是自己。君子光明磊落,心胸宽广坦荡;小人患得患失,忧心忡忡。君子安贫乐道,达观知命;小人穷困便会胡作非为。

在生活中,共享单车问题,大部分的人想的是如何方便大家,极小部分的人想的是自私自利,破坏公共设施。

④子游请教什么是孝。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是指能够侍奉父母。就连狗与马,也都能服侍人。如果少了尊敬,又要怎么分辨这两者呢?”

我们不仅要孝顺父母,更要尊重父母,不能对父母大喊大叫。

⑤见到有德行的人就向他看齐,见到没有德行的人就反省自身的缺点。

“见贤思齐”是说好的榜样对自己的震撼,驱使自己努力赶上;“见不贤而内自省”是说坏的榜样对自己的“教益”,要学会吸取教训,不断跟别人堕落下去。

【解析】略

13.【答案】A

根据文段“作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集中承载地的雄安新区,地处华北平原,位于京津保腹地,规划范围涵盖河北省雄安,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理位置十分优越。”“雄安”取自“雄县、安新县”各一字,“雄”字意味宏伟、阳刚、英雄;“安”字包含稳定、牢固、安康,可以判断先选择规划,再契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内在要求。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关键信息提取能力,难度较易。

14.【答案】

雄安新区毗邻北京和天津,分别距离北京和天津100公里左右,说明雄安新区地处华北平原,位于京津保腹地;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有利于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解析】本题考查读图能力,难度中等。

15.【答案】

地理位置优越;基本形成与北京、天津、石家庄、保定的半小时通勤圈;具备空港优势,完全可以满足高端高新产业的发展需要;绿色生态宜居城市。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关键信息提取能力,难度较易。

16. 【答案】乙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本的理解能力以及对三句古诗的理解。

17.【答案】1、一个人类已经征服了死亡衰老可以长生的世界;2.一个超信息时代,一切物体都能变成显示屏,你可以随时置身于任何景致的世界;3.一个人脑直接联网,没有传统意义上的教育的信息时代;4.一个会有太空工厂和太空城的地球之外的世界;5.一个工作使命是为了探索开拓其他星球的艰巨任务的世界。

【解析】这道题目属于概括题,难度不大,找到文章中200年以后的世界的情景,提取相关信息,进行概括。答出任意三个要点即可。

18.【答案】文章中的第五段:“看信的时候,应该不需要从窗子向外看,在那个超信息时代…….你可以随时置身在任何景致中……”体现了作者的科幻思想,人类可以因为信息技术随时置身不同景致中。

文章最后一段,作者写到孩子的出生之夜的场景,并且最后说:“祝你像孩子一样永远快乐。”表达了父亲对女儿出生重要时刻的关注,最后一句希望孩子永远快乐表达了父亲对女儿深沉的爱。

【解析】这道题是举个例子型的理解题,难度中等,我们看题干中已经给了我们进行理解的方向,一个是体现作者科幻思想的,一个是体现了深沉父爱的,我们按照这两点要求在文章中对应找到相关的例子进行简单的分析即可。

19.【答案】

1.空旷,分散,最终消失人民与大自然融为一体,因为网络虚拟城市更加庞大和密集;

2.天空中出了日月星辰,还有别的景象,是像星环一样的太空城。因为地球上所有能源和重工业都转移到太空中,工厂和企业构成了星环。

【解析】

这道题目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前面一问需要概括未来的城市的是什么样的,找出变化的点,进行提取概括;第二小问是理解题,理解这个新城市的变化是怎么形成的,考查原因的理解题。20.【答案】范例一:文章中写的人类改变基因,关掉衰老和死亡的开关,这种想象人类最终可以实现?

【解析】本题是阅读中常考的发散类型中的提问题,注意题干中是说就“写法”和“内容”提出问题。这里没有要求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即可,难度中等偏上。

21.【答案】当今社会,互联网的发展,使传统家书日渐式微,面临衰败消亡的严峻考验。互联网的使用降低了家人亲友交往的质量。

【解析】2分。这道题考查的是作者是针对什么现象展开论述的,分析文章时要关注作者对现在社会上的某种严峻状况的论述,答案可以定位在第③段。

22.【答案】第一处:②举我国古人在战乱中写得含有家书的诗词的事例,说明“在我国传统社会,家书是传递情愫和信息的基本途径”。第二处:③举我国互联网发展,导致家书式微的现象,提出互联网的使用降低了家人亲友交往的质量的观点。④进一步将家书的魅力与网络通讯做对比,得出家书对文化的传承功能是网络无法替代的观点。

【解析】2分。这道题是议论文中常考题型“论证过程题”。做题时,需要弄清作者的论证思路,并按照顺序逐层梳理。

23.【答案】家书所具有的文化传承功能,是网络通讯所无法替代的,它蕴含着真挚的情感、质朴的语言、永恒的魅力,因此,我们应该让“家书文化走进生活”。比如,给同学发短信,我追求的是快捷、方便,但没有较多的语言表述和情感抒发,但是给同学写信的时候,我会想到这个人,想到我们之间发生的事,情感更真挚动人,信件也容易被对方保留下来,成为我们永恒的回忆。

【解析】3分。这道题是议论文最后一题常考题型,答题分两步,第一步理解出本文主要观点,第二步结合生活事例说明即可。

五、作文(共50分)

(一)根据情境,按要求写作。(10分)

题目一:近日,一个孩子到博物馆参观时,悄悄拿走了用于布展的两块鹅卵石。妈妈知道后,让孩子带着鹅卵石和道歉信独自找工作人员承认了错误。博物馆表扬了孩子知错就改的勇气,并准备授予他“名誉小馆员”的称号。对博物馆的做法你怎么看?请写一段话表达你的观点。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现象、整合观点、表达己见的能力,是常考题型。难度不大。答题时须注意:1.明确你分析的现象是什么(博物馆的做法)2.分析该做法的出发点(如何教育孩子)3.怎样全面具体阐明自己观点。对社会现象的分析,一般从两个方面进行思考。首先,摆明自己观点,认可博物馆这种做法。其次,阐述赞成这种做法的原因:孩子犯的错不大(可以原谅),在妈妈引导下,坦诚承认自己的错误(值得肯定和表扬),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身心成长;阐明相反做法可能带给学

生的恶劣影响,假使学生坦诚地承认自己犯了错,仍得不到成人的原谅,那么孩子以后犯了错,也就不会承认了。最后,阐明鼓励教育远比棍棒教育更有效的观点,认可博物馆的做法,呼吁社会对孩子犯错行为,多些包含和理解,少些批评和责骂。

题目二:升入初三,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你。除了学习,不舍得让你参与任何劳动。面对这样的关心,请你写一段话,向父母表达你的真实想法。

要求:(1)内容符合要求,语言使用得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父母关爱孩子现象的分析与认知能力,比较简单。对这种熟悉得不能再熟的现象,很难阐发出新颖、独到的观点,学生只需要写出自己的观点就可以了,所以答好这道题目贵在观点客观、全面。但必须从两个角度去回答。对“父母无微不至地照顾着你”这种做法,学生须表明观点:认可、理解、感恩这种做法;对“(父母)除了学习,不舍得让你参与任何劳动”这种做法,学生也须表明观点:理解但不赞同。然后阐述原因:中考不是家庭生活的全部,相对独立对自己成长很重要,父母也有各自的工作要去做,莫因自己影响全家等等。最后总结观点,培养孩子、教育孩子,也须把握一个度,过了,就是溺爱,不利于孩子身心全面发展。

(二)根据题目,按要求写作。(40分)

25.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

....,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给的一封信

【解析】这个作文标题是道半命题,也是道裸题,有一半控制权掌握在学生手中。通过审题可见这是个传统题目,补全的对象可以很多,学生如果平时注意积累,写好这篇作文难度不大。写半命题作文,需注意不要急着补全题目,而应先思考自己最擅长的思路是什么,最熟悉的素材是什么,根据自己熟悉的素材确定文章主题,然后再补全作文题目。不要一开始想都没想就补全题目,补上之后,发现题目暗示的主题自己根本不擅长,那就无端给自己设置了障碍。具体写作的时候,须注意行文格式,“给的一封信”,显然需要用书信体。具体填充的对象,可填充师长来阐明亲情、师生情、个人成长主题,可填充同学、朋友来阐明友谊主题,也可填充一些独特对象,如梦想、责任、历史、李白、唐雎、未来自己等,来阐明对历史的思考、对生命的认识、对成长的意义等。若想使这篇作文出奇出彩,可从选材和写作角度上多思考。

题目二:仰望星空,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低头凝望,一花一叶,是大自然给世界的礼物;孩子是给父母的礼物;回忆是给时间的礼物……用纯净之心去创造、去发现、去感悟,你便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礼物。请以“礼物”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所选的作文题目以完整的形式抄写在答题卡上。

(2)写作时可以调动你的体验,也可以展开你的想象。

(3)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4)字数在600-800之间。

(5)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解析】由材料可知,这既是道传统类题目,也是道科幻类题目。如果学生选择写科幻类作文。天马行空的思维固然重要,但也须注意逻辑是否严密,情节是否合乎情理,主题是否明确。科幻类作

文易出现的问题是主题模糊不清。通过“礼物”想表达什么主题一定要准确地阐明。具体构思,须从材料中地球是宇宙给人类的礼物展开想象。阐明此观念须站在人类角度,构造一则宇宙将地球赠送给人类的故事,主题自然可以是爱护地球、感恩宇宙等。由此,我们可以想到月球、太阳系、外星人也是宇宙赠给人类的礼物。主题须思考礼物对人类的意义、价值是什么。如果学生选择写传统类作文。可从以下角度进行思考:这个礼物是什么,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谁赠送的礼物,礼物中蕴含的情感和深意,礼物对学生的教育和成长意义。由此可见,主题可涉及多个方面,亲情、友情、师生情、个人成长等都可以。

人教版2018年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1 诗两首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熟读并背诵,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 2. 把握诗歌的意象,领会其象征意义。 过程与方法 1.品味诗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2.体会诗歌中优美的意境,感受涌动着的激情。 3.把握诗歌的主题。提高阅读和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味诗歌抒发的恋土深情和思乡愁绪,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情感。 教学重难点 1.诵读。理解诗歌意象,体会诗人真挚的情感。 2.感受诗歌中涌动着的激情,把握诗歌主题。 教学方法 1.诵读法通过感情诵读,把握诗歌的内在旋律与和谐节奏,认真体味诗歌蕴含的深沉情感。 2.探究欣赏法如对诗歌意象和主题的解读。 3.比较阅读法如将余光中与席慕蓉同类题材(抒写乡愁)诗歌进行比较。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我爱这土地 一、导语设计 谁不爱自己的母亲.谁不爱自己的祖国?穿越时空,只有一种感情能将民族的心联系起来,那就是对祖国深深的爱恋。早在1938年,著名诗人艾青就眼含热泪对祖国母亲唱了一首深情的赞歌——《我爱这土地》。今天,我们——起去感受诗人澎湃着的灵魂。 二、资料助读 艾青(1910~1996),原名蒋海澄,笔名莪伽、克阿、林壁等,浙江金华人。他生长在农村,自幼为贫苦农妇哺养,对我们民族的主体——农民有着儿子般的深情。长大后的曲折经历、坎坷遭遇,使他很快成长为—个革命者。1929年赴法国留学,并开始诗歌创作。1932年回国,在狱中写成诗作《大

堰河一一我的保姆》,奠定了在诗坛的地位。他的早期诗作多诅咒黑暗,风格浑厚质朴,调子沉重忧郁,但对生活充满希望与憧憬。他的抗战时期的诗作,为觉醒了的民族而歌唱,格调高昂。作品有《大 堰河》《北方》《向太阳》《黎明的通知》等。主要诗作还有抒情长诗《光的赞歌》《古罗马的大斗 技场》等。 《我爱这土地》写于抗日战争开始后的1938年,当时日本侵略军连续攻占了华北、华东、华南的 广大地区,所到之处疯狂肆虐,妄图摧毁中国人民的抵抗意志。中国人民奋起抵抗,进行了不屈不 挠的斗争。诗人在国土沦丧、民族危亡的关头,满怀对祖国的挚爱和对侵略者的仇恨,写下了这首慷 慨激昂的诗。 三、朗读指导 1.学生小声试读,体会诗作的意境和感情。并尝试划分诗的节奏和重音 我爱这土地 假如/我是一只鸟,我也应该/用嘶哑的喉咙/歌唱: 这被暴风雨/所打击着的/土地,这永远汹涌着/我们的悲愤的/河流 这无止息地/吹刮着的/激怒的/风,和那来自林间的/无比温柔的/黎明…… ──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 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 3.指定学生诵读全诗,教师作简要点评。 四、精彩研读 (1)诗人为何不用“珠圆玉润”之类的词而用“嘶哑”形容鸟儿唱的歌喉?从中你可体会到什么? 诗人选用?嘶哑?一词,就把杜鹃啼血般的奉献者形象赋予了悲愤的爱国者,它充满着因沉重的 苦难和忧郁的负荷而生发的焦灼与浩叹,传递着与时代同步的忧患涛情,所以用?嘶哑?一词十分传神。如果换用?珠圆玉润??动听?等别的字眼,就不能使人体味到歌者经历的坎坷、悲酸和对祖国、对土地、对人民执著的爱。 (2)鸟儿歌唱的内容中,“土地”“河流”“风”“黎明”有哪些深刻的含义。结合时代特征, 说说它们有哪些象征意蕴? 上述一系列意象表达了歌唱的丰富内涵:暴风雨打击着的土地,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温柔的 黎明——隐喻了祖国大地遭受的苦难,人民的悲愤和激怒,对光明的向往和希冀。土地?可以看作繁 衍生长了中华民族的祖国大地的象征,?悲愤的河流??激怒的风?可以看作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 反抗精神的象征,?温柔的黎明?预示着人民为之奋斗献身的独立自由的曙光,必将降临于这片土地。 (3)诗句“然后我死了,连羽毛也腐烂在土地里面。”有何深意? 表达了诗人对土地的眷恋,将自身融进大地,隐含了一种敢于牺牲自我之意。

2018年九年级政治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8年初三政治一模试题 (60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公民权利与义务的统一要求我们 ( ) A.正确行使权力,适当履行义务 B.权力必须行使,义务必须履行 C .权力必须行使,义务可不履行 D.正确履行权利,自觉履行义务 2、2006年3月11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长肖扬作工作报告时说:“各级人民法院切实加强刑事司法领域的人权保障,严把案件事实关、证据关、程序关和适用法律关,确保判决经得起历史的检验。坚持有罪则判、无罪放人,依法宣告2162名刑事被告人无罪。依法保护被告人的诉讼权利,共为117407名符合法律援助条件的被告人指定了辩护人。”这主要说明 ( ) ①.社会正义是我们共同的目标②.非正义行为必然遭到法律制裁 ③.我国的法律建设已经完善④.我国依法治国方略取得重大成就 A.①②④ B.①③④ C. ①②③④ D.②③④ 3、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不仅要把社会财富这个“蛋糕”做大,也要把“蛋糕”分好。那么要把“蛋糕”分好必须 ( ) A.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B.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实现共同富裕 C.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D.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4、近年来,石家庄市委、市政府不惜加大财政投入,努力做好下岗职工再就业工作,累计筹集发放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费10多亿元,做到了“一个不漏,一天不欠,一分不少”,这表明( ) ①.社会分配严重不公平②.国家努力采取措施实现社会公平 ③. 忠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④.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 A.①② B.③④ C. ②③ D. ②④ 5、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一要求( ) ①是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相一致的②突出以加快发展经济为中 心③体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④强调形成诚信友爱、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6、2010年以来,中开展全方位外交,党和国家领导人先后出席了一系列重要国际会议,并出访了众多的国家,向世界展示了中国应对金融危机、地区稳定、气候变化等当今世界各国关注的热度问题的立场和理念。中国积极走向世界将有利于( ) ①.为改革开放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②.主导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潮流 ③.加强与世界各国的合作,共同应对挑战 ④.展示和平、合作、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A. ①②③ B.①③④ C. ①②④ D.②③④ 7、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这表明我国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必须坚持的一项基本国策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四项基本原则 C.对外开放 D.一国两制 8、当张丹重重地摔在水面上时,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她和张昊将就此退出比赛,然而倔强坚强的张丹稍做处理后又重新回到了赛场,并和张昊一起以完美的表演赢得了双人滑比赛的银牌。都灵冬奥会官方网站称张丹、张昊是“超越冠军的英雄”。对于这段材料不正确的是 ( ) A.张丹的行为是爱出风头的表现 B.他们以实际行动为祖国增添了光彩 C.这是具有强烈的国家荣誉感和责任感的具体表现 D.张丹、张昊是勇于承担责任的人 9、“为什么不上学?——放羊;放羊干什么?——挣钱;挣钱干什么?——娶媳妇;娶媳妇干什么?——生娃娃;生娃干什么?——放羊。”这是记者与一个农村放羊娃的对话,这段话反映了() A、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B、提高人口素质的严峻性 C、放羊娃具有艰苦创业的精神 D、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 10、2010年11月1日,我国进行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人口普查的意义是( ) ①.通过人口普查,可以全面了解我国人口的基本情况 ②.有利于科学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 ③.统筹安排人民的物质和文化生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④.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1、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力量是() A.中国共产党B.工人阶级C.中央人民政府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12、2009年,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均公用经费的基准定额标准已达到中西部地区小学生均300元/年,初中生均500元/年;东部地区小学生均350元/年,初中生均550元/年。中央财政提前预拨了春季学期各省区农村中小学公用经费178.47亿元。上述做法() ①为贫困家庭子女依法享受教育权提供了物质保障②体现了义务教育的公益性③有利于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④是维护社会正义的表现A.③④B.①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 13、下列能直接体现我国综合力显著增强的有 ( )

广东省2018-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测试卷

广东省2018-2019年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 过 大地二中张清泉 李度一中陈海思关卷(有答案) 上大附中何小龙 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隧.洞(suì) 纤.细(xiān) 高傲.(ào) 干瘪.(biě) B.蜗.行(wō) 胆怯.(què) 翡.翠(fěi) 伤痕累累.(léi) C.芦荻.(dí) 舵.手(duò) 熄.灭(xī) 笑涡.(wō) D.飞窜.(cuàn) 呻吟.(yín) 蠢.笨(chǔn) 差.异(chā) 2.下面诗句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我是你雪被下古莲的胚芽;我是你挂着眼泪的笑涡。 B.所有树木无非一棵,整片大地是一朵花。 C.我等待着,长夜漫漫,你却卧听着海涛闲话。 D.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涯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末。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人生旅途,如果太过平坦顺利,反而会在______中虚度。正如流水,有波折才会______美丽的浪花。至于结局,并非是最重要的,______你享受了______的过程。 A.索然无味激起而且精致 B.如释重负激扬况且精妙 C.如释重负激扬因而精美 D.索然无味激起因为精彩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2018俄罗斯世界杯”引发了一场足球热,据统计,大约三分之一左右的年轻人希望亲临现场观看世界杯。

B.通过纪念汶川地震十周年,使人们又一次重温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 的场景。 C.电影《芳华》勾起了一代人的回忆,是因为他们怀念那个时代的原因。 D.中美贸易战的停战,不但有利于中美两国经济稳定发展,而且有利于世界经济稳步回升。 5.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是舒婷的代表作之一,旨在表达诗人对祖国的 一种深情。本诗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与个性特色——既有当代青年那迷惘 的痛苦与欢欣的希望,又有儿女为祖国母亲献身的真情。 B.《断章》是一首充满哲理的诗,这首诗以两幅优美的画面隐喻、暗示着人 生中许多“相对”的关系 C.《梅岭三章中为了表现作者革到底的决心,用死了也要去“泉台”集合“旧 部”去革“阎罗”命的说法,是因为鬼神怪异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很常见, 能更容易让读者理解。 D.《海燕》中“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既是对革命风暴的期盼、呼唤, 又是对广大人民的战斗召唤。 6.诗歌默写。(8分) (1)那就从我的血肉之躯上/去取得/你的________、你的________、你的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3)所有的叶是这一片,所有的花是这一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投身革命即为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7.观察下面的图片,完成后面的问题。(4分) ①②③ (1)面三个传统节按时间顺序排,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既是传统节日又是

2018年高考语文全国卷2【附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8年福建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语 文 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10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 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所谓“被遗忘权”,即数据主体有权要求数据控制者永久删除有关数据主体的个人数据,有权被互联网遗忘,除非数据的保留有合法的理由。在大数据时代,数字化,廉价的存储器,易于提取、全球覆盖作为数字化记忆发展的四大驱动力,改变了记忆的经济学,使得海量的数字化记忆不仅唾手可得,甚至比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更低,记忆和遗忘的平衡反转,往事正像刺青一样刻在我们的数字肌肤上;遗忘变得困难,而记忆却成了常态,“被遗忘权”的出现,意在改变数据主体难以“被遗忘”的格局,赋予数据主体对信息进行自决控制的权利,并且有着更深的调节、修复大数据时代数字化记忆伦理的意义。 首先,“被遗忘权”不是消极地防御自己的隐私不受侵犯,而是主体能动地控制个人的信息,并界定个人隐私的边界,进一步说,是主体争取主动建构个人数字化记忆与遗忘的权利,与纯粹的“隐私权”不同,“被遗忘权”更是一项主动性的权利,其权利主体可自主决定是否行使该项权利对网络上已经被公开的有关个人信息进行删除,是数据主题对自己的个人信息所享有的排除他人非法使用的权利。 其次,在数据快速流转且难以被遗忘的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对调和人类记忆与 遗忘的平衡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在大数据时代不能“被遗忘”,那意味着人们容易被囚禁在数字化记忆的监狱之中,不论是个人的遗忘还是社会的遗忘,在某种程度都是一种个人及社会修复和更新的机制,让我们能够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教训,面对现实,想象未来,而不仅仅背过去的记忆所束缚。 最后,大数据技术加速了人的主体身份的“被数据化”,人成为数据的表征,个人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在以数据的形式被记忆。大数据所建构的主体身份会导致一种危险,即“我是”与“我喜欢”变成了“你是”与“你将会喜欢”;大数据的力量可以利用信息去推动、劝服、影响甚至限制我们的认同。也就是说,不是主体想把自身塑造成什么样的人,而是客观的数据来显示主体是什么样的人,技术过程和结果反而成为支配人、压抑人的力量。进一步说,数字化记忆与认同背后的核心问题在于权力不由数据主体掌控,而是数据控制者选择和构建关于我们的数字化记忆,并塑造我们的认同。这种大数据的分类系统并不是客观中立的,而是指向特定的目的。因此,适度的、合理的遗忘,是对这种数字化记忆霸权的抵抗。 (摘编自袁梦倩《“被遗忘权”之争:大数据时代的数字化记忆与隐私边界》)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由于数字化记忆的发展,记忆与遗忘的平衡发生了反转,记忆变得更加容易。 B .人的主体身份所以被数据化,是因为个人信息选择性删除所耗费的成本太高。 C .“被遗忘权”和“隐私权”的提出都是为了对抗大数据,不过前者更积极一些。 D .我们要对抗数字化记忆霸权,就要成为数据控制者并构建他人的数字化记忆。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文章以数字化记忆带来的威胁为理论的事实基础,论证了人被数据控制的危险。 B .通过讨论大数据对隐私、记忆及主体身份等的影响,文章把论证推向了深入。 C .与重视个人隐私的写作动机有关,文章着重论证了大数据对个人权利的影响。 D .文章通过分析数字化记忆可能带来的问题,对我们的认同问题作出了全新论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大数据时代的个人留在网上的信息太多,如果没有主动权,就难以保护隐私。 B .遗忘是个人和社会的一种修复和更新机制,是我们面对现实和想象未来的基础。 C .技术有支配和压抑人的力量,这不仅影响个人隐私安全,而且影响整个社会。 D .大数据的分类系统不是中立的,这将影响数据的客观呈现,使用时应有所辨析。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毕业学校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 考生号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在 --------------------此 -------------------- 卷 --------------------上 -------------------- 答 -------------------- 题 --------------------无 -------------------- 效------------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修正)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最 新修正)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九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语文学习的成效如何,往往影响甚至决定着学生其他学科的学习,对我们每一位语文老师来说,肩上的使命是沉甸甸的,但又是光荣而神圣的。因此,如何搞好九年级语文教学,如何使学生在初中阶段的最后九个多月学有所获,在中考考场上交一份令学生、家长满意的语文答卷,这是摆在我们每一位九年级语文教师面前的重要任务和研究课题。为此我们必须对照新课标,冷静反思、深入分析当前语文教学的得与失,使我们对自己的语文教学有比较清醒的认识和准确的估价,进而对整个九年级语文教学作出前瞻性的筹划,以便努力践行新课程理念,从而决胜中考。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教育方针为指针,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特点,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社会主义的思想品质,努力开拓学生的视野,注重培养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培养学生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品味,发展健康个性,逐步形成健全人格。 二、、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我们采用人教版教材,本册教材共分为六个单元。 1.要求学生掌握九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战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三、学情分析: 本班的学生思想较为活跃,能向老师大胆地提出自己的看法与见解,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少部分学生在语文的学习目的性上不够明确,态度不是很端正,认为语文的学习可有可无,考试时成绩拉不出什么差距,因而不重视语文的学习。有一半左右的学生通过教师近两年的语文自学能力教学的培养,他们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但是高分比例不是很高。由于学科的增加,学习任务的加重,压力的加大,语文学科的教学时间就更少,除课堂时间外,学生基本上是不动语文的。再加上本届学生男女比例严重失调,基本是2:1,而男生语文方面的能力普遍弱一些,所以本届学生的语文教学,可谓是任重而道远。 四、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本期学习,让学生能系统的掌握本册书中的有关知识,并能很好的运用,使文本和学生的思想融为一体,从而达到学生自身的语文知识发展。 2.能力目标:进一步培养学生圈点勾画、品读语言、搜集并巧用各类资源的语文学习习惯;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生活,并从中获取知识的能力;通过阅读和写作训练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良好的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古诗词欣赏知识讲解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下册(2018部编版)古诗 词欣赏

部编人教版语文九下古诗词欣赏含答案 渔家傲·秋思(北宋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重点词句翻译: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饮一杯浊酒,不由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2.句子赏析:“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以描述。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城门紧闭,表现了边塞的凄凉。3.主旨赏析: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简要分析。 运用窦宪刻石燕然的典故,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刻石燕然的目的。 4.手法赏析: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 借边地夜寒深重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5.真题再现: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抒发了词人渴望建功立业和思亲念乡的复杂情怀。

(2)从写景的角度赏析“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边声伴着军中的号角响起,凄清悲凉;在群山的环抱中,太阳西沉,长烟苍茫,城门紧闭。“孤城闭”三字隐隐透露出宋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千嶂、孤城、长烟、落日,这是静;边声、号角则是伴以声响的动。动静结合,展现出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图,形象地描绘了边塞独特的风景。 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古人用语往往一字传神。“千骑卷平冈”句中“卷”字用得好,“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1分)。(共2分)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2分) 答:(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1分)和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1分)。(或按字面意思理解也可,共2分)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2018年浦东新区初三英语一模卷和答案解析

浦东新区2017学年第一学期初三教学质量检测 英语试卷 Part 1 Listening(第一部分听力) Ⅰ. Listening comprehension(听力理解)(共30分) A. Listen and choose the right picture(根据你听到的内容,选出相应的图片)(6分) 1. ________ 2. ________ 3. ________ 4. ________ 5. ________ 6. ________ B. Listen to the dialogue and choose the best answer to the question you hear(根据你所听到的对话和问题,选出最恰当的答案)(8分) 7. A. In June. B. In May. C. In July. D. In March. 8. A. A teacher. B. A shop assistant. C. A shop manager. D. A bank clerk. 9. A. Clean the kitchen. B. Lay the table. C. Cook with Jenny. D. Enjoy the dinner. 10. A. Rainy. B. Sunny. C. Cloudy. D. Snowy. 11. A. At 1:00 p.m. B. At 2:00 p.m. C. At 3:00 p.m. D. At 5:00 p.m. 12. A. In the library. B. In the cinema. C. In the restaurant. D. In the book store. 13. A. Because they get lost again. B. Because he doesn’t feel very well. C. Because the car needs repairing. D. Because he’s not sure how far they can go. 14. A. The woman lives in a house on Lake Street. B. The woman doesn’t want to live with her roommate. C. The woman wants to share a house with Rob. D. The woman and her roommate want to move into Rob’s house. C. Listen to the passage and tell whether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are true or false(判断下列句子是否符合你听到的短文内容,符合的用“T”表示,不符合的用“F”表示)(6分) 15. When Jason opened the hotel room door in Hawaii, it was 10:30 p.m. 16. Jason walked out onto the balcony to breathe the warm and fresh night air. 17. Jason was a guest of Room 645 and was locked in his bathroom that night. 18. Jason climbed over to the balcony of the neighbour and asked for help.

2018年天津高考语文试题和答案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天津卷) 语文 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在规定位置粘贴考试用条形码。答卷时,考生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上的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各位考生考试顺利! 第Ⅰ卷 注意事项: 1.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2.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一、(12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2题。 转过山角,悄.无声息地盘垣.一段古潭般______的河湾。一片暗绿扑上眉睫,浑身一阵清凉。溪水到这里更加澄澈.,像一汪流动的绿玻璃。夹岸竹树环合,上面是翠盖蓊.郁,中间的 画出流水的_______来。一棵倔虬.藤柔曼.,纠挽披拂.。只有两头逆射出来的波光云影,参差 .. 强的老柳树,偃.卧在河面,_____的枝叶梢头,兀.立着一只鹭鸶,侧头睥.睨着岸边的林子。1.文中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悄.(qiāo)无声息盘垣.(huán)澄澈.(chè) B.蓊.(wēng)郁虬.(qiú)藤柔曼.(màn) C.披拂.(fú)参差.(cī)倔拗.(ào) D.偃.(yǎn)卧兀.(wù)立睥.(pì)睨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A.深邃蜿蜒荒疏 B.幽邃蜿蜒稀疏 C.深邃曲折稀疏

D.幽邃曲折荒疏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尤瓦尔?赫拉利写作了《人类简史》一经上市就登上了以色列畅销书排行榜第一名,蝉联榜首长达100周,30多个国家争相购买版权。 B.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通过自己杰出的大脑,倾尽毕生精力,以整个宇宙为研究对象,试图解开关于时空和存在的本质。 C.文化创意产业属于知识密集型新兴产业,具有高知识、高融合性、高带动性等优势,是创建宜居“智慧新城”的有力推手。 D.无论是在天津,还是在比赛现场,都有支持热爱天津女排的一批球迷与这支队伍同呼吸共命运。 4.下面所列名著与信息,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二、(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在信息化时代,体能与机械能不再成为生产的主要动力,智能成为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和权威性标准,而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广泛运用则进一步将这种决定性与权威性推向顶峰。 信息是什么?通常的意思是音讯消息及其内容和意义。从本质上讲,信息是事物存在方式和运动状态的属性,是客观存在的事物现象,但是它必须通过主体的主观认知才能被反映和揭示。 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信息与人的关系实质上就是人的意识与客观世界之间的沟通。客观世界所包含的各种信息通过与人的感官的相互作用进入人的意识,并在人的大脑中进行加工和处理,被翻译成人与人之间可以交流的语言再现出来。人类语言成为这种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2018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 2018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沁园春雪【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妖烧、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 等词语。 2-感知词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词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1.联系词作的创作背景,创设情境,理解词作的思想 内容,揣摩雪景描写的艺术特色。 2. 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领悟深层意蕴, 培养欣赏诗词的能力。 3.学习比较阅渎的方法,了解景中藏情,借景抒情, 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词中赞美祖国山河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思想感 情, 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吟诵、口口味诗歌。感悟、体察词作的意蕴和情境。

教学难点 丰富想象,领略词作的诗情画意。认识诗人对历代帝王 的评论。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 课时 一、新课导入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而在不同的人的眼中,雪又有着不同的形象。如在出使边塞的岑参看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丽,在陷身长安对战况和亲人消息不可知的杜甫看来是“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的愁绪满怀,在写景如画的王维看来是“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闲静……那么,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眼中,北国茫茫的冰雪又是怎样 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雪》! 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 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嫄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 胸中豪情激

2018年初三物理一模试卷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二学期九年级期中测试 物理试卷 注意事项: 1.本卷分试题和答题卡两部分,答案一律写在答题卡上.试卷满分80分. 2.答卷前,务必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 3.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正确选项涂黑;答主观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作答,答案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 1.下列数据中,最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A.中学生正常骑自行车时的功率约为90W B.家用台灯正常工作时,电流约为2A C.人体感觉舒适的温度约为30℃ D.用电水壶烧开一壶水大约需要消耗5KW·h的电能 2.下列关于声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拉小提琴时,不断改变手指按弦的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响度 B.抽出钟罩内的空气,听到钟罩内闹钟发出的声音越来越小,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C.道路两旁安装隔音墙,是为了阻止噪声的产生 D.正在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 3.水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水的三态变化,地球上的水在不停地循环,关于水的三态变化分析错误的是() A.阳光晒暖了海洋,海水吸热蒸发成为水蒸气上升到空中 B.高空中水蒸气遇冷液化成小水滴,相互聚集结成大水滴下降形成雨 C.冬天,水蒸气在寒冷的高空急剧降温凝固成小冰晶,小冰晶聚集变成雪花飘满大地 D.雪花熔化成水,和其他降水一样,汇入江河,又注入大海 4.如图所示,拿一个远视眼镜放在凸透镜前面,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而拿走远视眼镜则烛焰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8年江苏高考语文试卷Ⅰ及答案word 语文Ⅰ试题 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 1、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中国古代的儒家经典,莫不是古圣人深思熟虑、的结晶。如果把经典仅仅当作一场的说教,那你永远进不了圣学大门。必得躬亲实践,才能切实圣人的心得,如此我们的修为才能日有所进。 A.特立独行耳提面命顿悟 B.特立独行耳濡目染领悟 C.身体力行耳提面命领悟 D.身体力行耳濡目染顿悟 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理性经济人”,把利己看作人的天性,只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这是西方经济学的基本假设之一。,。,,,, 更倾向于暂时获得产品或服务,或与他人分享产品或服务。使用但不占有,是分享经济最简洁的表述。 ①反而更多地采取一种合作分享的思维方式 ②不再注重购买、拥有产品或服务 ③但在分享经济这一催化剂的作用下 ④人们不再把所有权看作获得产品的最佳方式 ⑤在新兴的互联网平台上 ⑥这个利己主义的假设发生了变化 A.③⑥⑤①④② B.③⑥⑤④②① C.⑤⑥③①④② D.⑤⑥③④②① 3.下列诗句与所描绘的古代体育活动,对应全部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乐手无踪洞箫吹,精灵盘丝任翻飞。②雾縠云绡妙剪裁,好风相送上瑶台。 ③浪设机关何所益,仅存边角未为雄。④来疑神女从云下,去似姮娥到月边。 A.①下围棋②荡秋千③抖空竹④放风筝 B.①抖空竹②荡秋千③下围棋④放风筝

C.①下围棋②放风筝③抖空竹④荡秋千 D.①抖空竹②放风筝③下围棋④荡秋千 4.对下面一段文字主要意思的提炼,最准确的一项是(3分) 偏见可以说是思想的放假。它是没有思想的人的家常日用,是有思想的人的星期天娱乐。假如我们不能怀挟偏见,随时随地必须得客观公正、正经严肃,那就像造屋只有客厅,没有卧室,又好比在浴室里照镜子还得做出摄影机前的姿态。 A.没有思想的人往往更容易产生偏见。 B.即使有思想的人也常常会怀挟偏见。 C.人无法做到随时随地保持客观公正。 D.对思想而言偏见自有其存在的价值。 5.下列选项中,对右图漫画寓意的理解最贴切的一项是(3分) A.过程特别艰难,可能预示着这一次收获很大。 B.在我们不注意的地方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困难。 C.对努力挣得的东西,人们会牢牢地抱住不放。 D.懂得知足常乐,会使生活中的困难更少一些。 二、文言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6 ~9题。 重到沭阳图记 袁枚 古之人往往于旧治之所三致意焉。盖贤者视民如家,居官而不能忘其地者,其地之人,亦不能忘之也。余宰沭阳二年,乙丑,量移白下。今戊申矣,感吕峄亭观察三札见招,十月五日渡黄河,宿钱君接三家。钱故当时东道主,其父鸣和癯而髯,接三貌似之,与谈乃父事,转不甚晓。余离沭时,渠裁断乳故也。 夜阑置酒,闻车声啍啍,则峄亭遣使来迎。迟明行六十里,峄亭延候于十字桥, 彼此喜跃,骈辚同驱。食倾,望见百雉遮迣,知沭城新筑。衣冠数十辈争来扶车。大概昔时骑竹马者,俱龙钟杖藜矣。 越翌日,入县署游观,到先人秩膳处,姊妹斗草处,昔会宾客治文卷处,缓步婆娑,凄然雪涕,虽一庖湢,一井匽,对之情生,亦不自解其何故。有张、沈两吏来,年俱八旬。说当时决某狱,入帘荐某卷,余全不省记。憬然重提,如理儿时旧书,如失物重得。邑中朱广文工诗,吴中翰精赏鉴,解、陈二生善画与棋,主人喜论史鉴,每漏尽,口犹澜翻。余或饮、或吟、或弈、或写小影,或评书画,或上下古今,或招人来,或呼车往,无须臾闲。遂忘作客,兼忘其身之老且衰也。 居半月,冰霰渐飞,岁将终矣,不得已苦辞主人。主人仍送至前所迎处,代为治筐箧,束缰靷毕,握手问曰:“何时再见先生”余不能答,非不答也,不忍答也。

2018秋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全册)

2018秋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教案 沁园春雪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理解、积累“妖娆、风骚、红装素裹、一代天骄”等词语。 2.感知词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词的主旨。 过程与方法 1.联系词作的创作背景,创设情境,理解词作的思想内容,揣摩雪景描写的艺术特色。 2.品味凝练贴切的诗歌语言,领悟深层意蕴,培养欣赏诗词的能力。 3.学习比较阅渎的方法,了解景中藏情,借景抒情,写景议论抒情相结合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领会词中赞美祖国山河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吟诵、品味诗歌。感悟、体察词作的意蕴和情境。 教学难点 丰富想象,领略词作的诗情画意。认识诗人对历代帝王的评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新课导入 北方冬天的雪,纷纷扬扬地飘落,它覆盖着原野、山村、村庄、道路。漫天皆白,玉龙飞舞,引得古往今来无数文人墨客诗兴大发。而在不同的人的眼中,雪又有着不同的形象。如在出使边塞的岑参看来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的奇丽,在陷身长安对战况和亲人消息不可知的杜甫看来是“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的愁绪满怀,在写景如画的王维看来是“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的闲静……那么,在一代伟人毛泽东的眼中,北国茫茫的冰雪又是怎样的?让我们一起走进《沁园春·雪》! 二、自主预习 1.背景资料 《沁园春雪》写于1936年2月,当时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毛泽东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后,领导全党展开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毛泽东同志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视察地形,观赏风光,面对苍茫大地,胸中豪情激荡,过后写下这首词。1945年8月,抗战胜利后,毛泽东同志亲赴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柳亚子先生请他写诗,毛泽东同志就把这首《沁园春雪》抄给他,随后《新民晚报》公开发表,迅速在人民当中广为传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和胜利的信心。 2.知识链接 词,又称长短句。一首的字数、句数、段数、韵律、平仄,都有固定的格式,这就是词谱,词人依照词谱填词,词谱的名称叫词牌,比如“沁园春”“虞美人”“水调歌头”等。一首词的一段称为一“阕”。若词有上下两段,就称为上、下阕。本课中,“沁园春”是词牌名,“雪”是词的题目。

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含答案

2018年人教版九年级下月考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你拿到的试卷满分150分(其中卷面书写占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请务必在“答题卷 ...”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3、答题过程中,你可以随时使用所带的《新华字典》 一、语文积累与综合运用。(35分) 1、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10分) (1)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6句,6分) ①过尽千帆皆不是,。(温庭筠《望江南》) ②马作的卢飞快,。(辛弃疾《破阵子》) ③,欲语泪先流。(李清照《武陵春》) ④,西北望,射天狼。(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⑤力尽不知热,。(白居易《观刈麦》) ⑥池上碧苔三四点,。(晏殊《破阵子》) ⑦,背灼炎天光。(白居易《观刈麦》 ⑧,只有香如故。(陆游《卜算子·咏梅》) (2)把范仲淹的《渔家傲·秋思》默写完整。(4分)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人不寐,。 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1)~(4)题。(9分) 无论是洋洋几十万的鸿篇巨作,还是寥寥数语的经典语录;无论是立意高远、技艺精zhàn 的名著华章,还是质朴平实、深入浅出的俚句俗语,都可以引人入胜,撼人心魄,感人至深,催人奋进,都具有陶冶情操,洗涤.灵魂,营养头脑,升华气质的作用。就是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汉字,几千年来,绽放出一朵朵绚烂夺目的文学之花,凝结出一枚枚丰硕诱人的思想之果,普写出一曲曲悦耳动听的和谐乐章,。 (1)给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精zhàn()洗涤.()(2分)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2分)(3)“鸿篇巨作”一词中的“鸿”意思是。“引人入胜”的意思是。(3分)(4)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使它与前面的句子句式相同,语意连贯。(2分)

郑州市2018年初三数学一模试题

郑州市2017-2018年九年级数学一模试卷 一、 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 1.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是( ) A .-2018 B .2018 C .-1 2018 D .12018 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2ag = B .824a a a ÷= C . D . 325()a a = 3.将一副三角形的直角顶点重合按如图所示放置,其中BC //AE ,则∠ACD 的度数为( ) A .20° B .25° C .30° D .35° 4.中国(郑州)国际园林博览会在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试验区开幕,共有园博园、双鹤湖中央公园、苑陵故城遗址公园三个园区,“三园”作为我市新的热门旅游胜地,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据统计,开园后的首个“十一”黄金周期间,园博园人园人数累计约280000人次,把280000用科学计数法表示为(?????) A .2.8?104 B .2.8?105 C .0.28?104 D .28?104 5.如图,已知△ABC (AC <BC ),用尺规在BC 上确定一点P ,使PA +PC =BC ,则符合要求的作图痕迹( ) A C D B E 第3题

A . B . C . D . 6.若干盒奶粉摆放在桌子上,如图是其中一盒奶粉的实物以及这若干盒奶粉组成的几何体从正面、左面、上面所看到的图形,则这些奶粉共有多少盒(?? ?) 从正面看 从左边看 从上面看 A .3 ?B .4?? ?C .5?? D .不确定 7.班级元旦晚会上,主持人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有奖竞猜题,他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中放了若干个形状大小完全相同的白球,想请大家想办法估算出袋子中白球的个数。数学课代表小明是这样估计的,他先往袋子中放入10个形状大小与白球相同的红球,混匀后再从袋子中随机摸出了20个球,发现其中有4个红球。如果设袋中白球x 个,则根据小明的方法来估计袋中白球个数的方程是( ) A . 104 20 x = ?B . 101 20 x = ? ?C . 101 4 x =? D . 104 1020 x = + 8.如图,已知一闪函数y kx b =+ (k ,b 为常数且k ≠0)的图象与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