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噪声预测案例

公路噪声预测案例
公路噪声预测案例

公路交通噪声分析与防治(通用版)

公路交通噪声分析与防治(通 用版) Safety work has only a starting point and no end. Only the leadership can really pay attention to it, measures are implemented, and assessments are in place.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165

公路交通噪声分析与防治(通用版) 摘要本文对公路交通噪声实地监测的结果及其对沿线社会环境和居民健康的影响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常见的公路交通降噪措施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公路噪声防治措施分析 近年来,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带动了所经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互支持、相互推动的作用。随着公路的通车里程、车流量和行驶车速的与日俱增,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环境的干扰程度和范围也随之加剧和扩大。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 1噪声状况监测与分析 为了比较详细的了解公路沿线的交通噪声状况,我们于2000年

10~11月,分别对205国道南京至新沂段和312国道南京至苏州段进行了交通噪声监测。 1.1监测情况说明 ①测量时间段选在每天的三个交通高峰时间,即9:30~10:30;16:30~17:30;21:30~22:30,每个时段连续监测1小时; ②选取国道上路面约为15m宽的双车道。测点位置为距离路肩10m处,离路面高度为1.2m处;测点附近地势开阔平坦,无障碍物; ③测量仪器为国产HS6280D型噪声频谱分析仪,并配备HS4782A型打印机。 1.2监测指标说明 倍频带噪声频谱--可揭示公路噪声的频率成分。 SD--标准偏差。反映在测量时段内的噪声声级波动情况。 Leq--等效连续声级。表示在测量时段内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体现的噪声大小。 Lmin--测量时段内的最小声级值。 Lmax--测量时段内的最大声级值。

交通噪声预测计算

交通道路噪声预测计算 5.3.1预测方法 5.3.1.1公路交通噪声预测 1.i 型车辆行驶于昼间或夜间,预测点接收到小时交通噪声值按式(5.3.1-1)计算: 13lg 10)(,-?+?+?-??? ? ??+=路面纵坡距离L L L T v N L L i i i W i Aeq ............(5.3.1-1) 式中: (L Aeq )i ——i 型车辆行驶于昼间或夜间,预测点接收到小时交通噪声值,dB; L W, ——第i 型车辆的平均辐射声级,dB; N i ——第i 型车辆的昼间或夜间的平均小时交通量(按附录B 计算),辆/h ; v i ——i 型车辆的平均行驶速度,km/h; T ——L Aeq 的预测时间,在此取1h ; ΔL 距离——第i 型车辆行驶噪声,昼间或夜间在距噪声等效行车线距离为r 的预测点处的距离衰减量,dB; ΔL 纵坡——公路纵坡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 ΔL 路面——公路路面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 。 2.各型车辆昼间或夜间使预测点接到的交通噪声值应按式(5. 3.1-2)计算: [ ]2 1 )(1.0)(1.0)(1.010 10 10 lg 10)(L L L S Aeq M Aeq L Aeq L L L Aeq ?-?-++=交............(5.3.1-2) 式中: (L Aeq )L 、(L Aeq )M 、(L Aeq )S ——分别为大、中、小型车辆昼间或夜间,预测点接到的交通噪声值,dB ; (L Aeq )交—— 预测点接收到的昼间或夜间的交通噪声值,dB; ΔL 1—— 公路曲线或有限长路段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 ; ΔL 2—— 公路与预测点之间的障碍物引起的交通噪声修正量,dB ; 上述公路交通噪声预测公式中各参数的确定方法见附录E1中E1.2。 6.4附录B 汽车平均行驶速度的计算 B1 适用于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中,因汽车排放,交通噪声预测所需要的汽车行驶速度计算。 B2 车型分为小、中、大三种,车型分类标准见表B1。 车型分类标准 表B1 注:大型车包括集装箱车、拖挂车、工程车等,实际汽车排放量不同时可按相近归类。 B3 车型比应按《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给定的或通过实地调查确定。 B4 汽车行驶平均速度计算 1. 小型车平均速度计算公式: 1602.0237-=X Y S ..........................................(B4-1) 式中:Y ————小型车的平均行驶速度,km/h ;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预测经验模式探讨(完成稿)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经验预测模式探讨 姚德飞 (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站 杭州 310012) 摘要:通过对浙江省内各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实测数据的分析,总结和探讨较为简便的高速公路交通 噪声经验预测模式,主要讨论车流量、受声点离公路距离和噪声等效声级的相关性,为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提供参考。 关键词:交通噪声,等效声级,高速公路,预测模式 defei yao (Zhejiang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center ,hangzhou 310012) Abstract :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of highway traffic noise in Zhejiang Province ,the prediction method have been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main points is about the relativity of traffic flow, the point distance from the highway and the LAeq, which will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environmental impact assessment of highway noise prediction. Keywords :traffic noise, LAeq, highway, prediction method 引言 当前,我省高速公路建设和运行中最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交通噪声污染严重,因此,做好高速公路的交通噪声预测与评价,对指导高速公路建设,特别是对公路建设时设置合理的防护距离及采取相应的隔声降噪措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一般采用《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T2.4-1995)推荐的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FHWA )公路噪声预测模式,或采用交通部《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给出的模式,并通过计算机作模拟分析,也有采用一些专业软件,如德国的CadnaA(DATA)、美国的STAMINA 等进行预测评价。原有的预测计算模式总体上都较为复杂、繁琐,而且由于国内的车况、路况与发达国家存在较大差异,采用国外的预测模式对我省高速公路交通噪声进行预测时,存在一定的误差。 本文通过对我省高速公路交通噪声大量实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拟合,总结得出一般高速公路车流量、距离与交通噪声等效声级的相关性,给出简便、通用的噪声等效声级计算经验公式。 1、经验拟合模式的确定 1.1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公路噪声预测模式 美国联邦公路管理局公路噪声预测模式是计算1小时Leq 的模型,通过每小时的等效声级再预测昼间和夜间的等效声级,对照评价标准进行达标评价。这个模型首先求出某一类车的小时等效声级,即: 其中( L 0 )Ei 为参考能量平均辐射声级,其它各项依次为车流量修正、距离修正、有限路长修正和障碍物修正。 然后将大、中、小型车车流等效声级叠加求得混合车流的等效声级: Leq(T)=10lg[100.1Leq(h)大+100.1Leq(h)中+100.1Leq(h)小 ] (2) 1.2 经验拟合模式 1.2.1 参考能量平均辐射声级与车流量修正 参考能量平均辐射声级与车流量是有相关性的,根据FHWA 的预测模式,是先将车流量按照各车型分开考虑,每种车型采用不同的参考能量平均辐射声级进行预测,再进行具体车流量修正及其他修正后,进行叠加;但由于目前均是在混合车流情况下 Leq(h)i= ( L 0 )Ei 10lg(D 0 /D)1+a +ΔS-30 N i πD 0 +10lg( )+ S i T +10lg[ ] Φa (Ψ1, Ψ2) π (1)

噪声计算公式

三、时间平均声级或等效连续声级Leq A 声级能够较好地反映人耳对噪声的强度和频率的主观感觉,对于一个连续的稳定噪声,它是一种较好的评价方法。但是对于起伏的或不连续的噪声,很难确定A 声级的大小。例如我们测量交通噪声,当有汽车通过时噪声可能是75d B ,但当没有汽车通过时可能只有50dB ,这时就很难说交通噪声是75dB 还是50dB 。又如一个人在噪声环境下工作,间歇接触噪声与一直接触噪声对人的影响也不一样,因为人所接触的噪声能量不一样。为此提出了用噪声能量平均的方法来评价噪声对人的影响,这就是时间平均声级或等效连续声级,用Leq 表示。这里仍用A 计权,故亦称等效连续A 声级L Aeq 。 等效连续A 声级定义为:在声场中某一定位置上,用某一段时间能量平均的方法,将间歇出现的变化的A 声级以一个A 声级来表示该段时间内的噪声大小,并称这个A 声级为此时间段的等效连续A 声级,即: ()??????? ??????????=?dt P t P T L T A eq 2001lg 10 =??? ? ???T L dt T A 01.0101lg 10 (2-4) 式中:p A (t )是瞬时A 计权声压;p 0是参考声压(2×10-5 Pa );L A 是变化A 声级的瞬时值,单位dB ;T 是某段时间的总量。 实际测量噪声是通过不连续的采样进行测量,假如采样时间间隔相等,则: ??? ??=∑=n i L eq Ai N L 11.010 1lg 10 (2-5) 式中:N 是测量的声级总个数,L A i 是采样到的第i 个A 声级。 对于连续的稳定噪声,等效连续声级就等于测得的A 声级。 四、昼夜等效声级 通常噪声在晚上比白天更显得吵,尤其对睡眠的干扰是如此。评价结果表明,晚上噪声的干扰通常比白天高10dB 。为了把不同时间噪声对人的干扰不同的因素考虑进去,在计算一天24h 的等效声级时,要对夜间的噪声加上10dB 的计权,这样得到的等效声级为昼夜等效声级,以符号L dn 表示;昼间等效用L d 表示,指的是在早上6点后到晚上22点前这段时间里面的等效值,可以将在这段时间内的Leq 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出来;夜间等效用L n 表示,指的是在晚上22点后到早上6点前这段时间里面的等效值,可以将在这段时间内的Leq 通过下面的公式计算出来:

电梯噪声污染相关案例

案例一: 电梯噪音超标让人无法入眠法院判决开发商立即治理直至达标张先生夫妇是某商品房5层住户,其毗邻的电梯噪音排放超标,严重影响了一家人的正常生活。多次向房地产开发商反映情况,却得不到解决,张先生夫妇遂以噪声污染侵权将开发商告上法庭。 日前,北京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终审此案,判决开发商立即采取隔音治理措施,直至噪音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赔偿张先生夫妇检测费3500元。 张先生夫妇在起诉中称,自己购买的商品房包括主卧、客卧和儿童房三间卧室,2005年9月刚入住时,夫妇俩居主卧,孩子住儿童房。不久孩子就抱怨被电梯噪音吵得睡不着,张先生夫妇向开发商和物业反映要求治理电梯噪音。物业工程部检查后答复说电梯运行必然产生噪音,无法人为调整。无奈之下,张先生只好安排孩子住主卧,自己和妻子住客卧。此后一年多时间里,由于客卧可以明显感觉电梯噪音,夫妻二人经常在深夜和凌晨被电梯噪音干扰无法入眠。长期的睡眠不足导致张先生妻子患严重的神经衰弱,经常感觉眩晕,去医院就诊也无良方,为此妻子被迫转移到主卧与孩子同居。张先生自己因电梯噪音干扰也常感困乏疲惫,工作效率低下,体检时查明处于亚健康状态。 2009年2月,张先生委托清华大学建筑环境检测中心对电梯运行对室内噪音影响进行测量,结果发现,在夜间(22 点后)电梯运行时,儿童房和客卧的室内噪音分别为

35.4dB(A)和31.8dB(A),均超过了国家关于夜间1类环境功能区(民用住宅属于1类)因结构传播固定设备的室内噪音限值30dB(A),并且在倍频带250Hz和500Hz声压级范围内也超过了国家排放限值标准。因此,张先生夫妇所在单元电梯运行产生的噪音排放不符合国家标准(GB12348-2008)。于是,张先生夫妇向法院起诉,要求开发商对电梯采取隔音治理措施,直至其噪音排放达到国家标准,赔偿由于噪音导致房屋减值损失15万元,支付精神损害抚慰金12万元,承担张先生支出的检测费3500元。 法院审理认为,开发商对小区内住宅设计、电梯采购和配置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张先生夫妇提交的检测报告数据准确、真实有效,证明电梯现阶段的确存在噪音排放超标的问题,并严重影响了张先生夫妇的正常生活。电梯噪音污染会对人的身体健康与精神健康造成损害,现张先生夫妇请求开发商采取隔音治理措施,于法有据,法院予以支持。但电梯噪音污染并未对张先生夫妇造成严重损害,其要求赔偿精神损害抚慰金的要求,法院不予支持。另外,张先生夫妇居住房屋并未降价,15万元的贬值费于法无据。对于开发商提交的《关于电梯噪声问题的报告》,因其测量时间是在本案受理之后,故其对张先生夫妇提交的检测报告的证明效力没有影响,且开发商据此亦不能证明电梯噪音排放满足夜间1类声环境功能区标准,故对该抗辩理由,法院不予采信。

交通噪声预测(表)

10.2营运期声环境影响评价 10.2.1预测对象及因子 根据工程分析和因子识别,评价主要采用模式预测及类比分析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交通噪声预测。 预测目标为:道路沿线声环境影响以及主要敏感点的影响情况,评价因子为等效声级。 10.2.2影响预测模式及参数确定 10.2.2.1交通噪声预测模式 (1)预测模式 a)第i类车等效声级的预测模式 式中各参数意义略 (2)模式中参数的确定 ①排放源强 交通量:本工程交通量预测结果见下表。 拟建公路交通量单位:辆/h 拟建工程为城市新区,类比类似区域的小、中、大型车车型比约为94:3:3,昼夜比按4:1。2011年~2021年按照10%的增长率,2021年~2026年按照7%的增长率计算出各预测年份的车流量(折合成小型车)见表2.6。 表2.6 拟建工程道路预测年车流量(小型车) 第二种方法:直接输入,根据大、中、小型车平均时速、辐射声级、小时车

流总量 根据《环境影响培训教材》不同车型的噪声级见表10.4。 表10.4 不同类型车辆噪声级LAeq 不同路面的噪声修正量见表10.7。 常见路面噪声修正量单位:dB(A) 路面总宽 路面车道总数 各车型流量占总车流量的比例 10.2.3预测结果及分析 (1)路段噪声预测结果及分析 按照计算模式,计算出路段的昼、夜噪声影响值,见下表。 表10.9 拟建工程交通噪声影响值LAeqdB

因此,根据拟建工程道路情况为城市道路次干线和支线,道路路段两侧临街第一排建筑物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4a类标准;第一排建筑物外区域执行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 ①昼间 银杏大道及其增长段昼间初期、中期和远期,在距离行车道路路沿10m以外,路段噪声级在66分贝以内,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4a类标准要求。按照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衡量,初期、中期、远期距离道路路沿20m、40m、40m以外均能满足2类标准区的要求,昼间声有一定影响。 其余预测道路昼间初期、中期和远期,在距离行车道路路沿10m以外,路段噪声级在60分贝以内,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4a类标准要求。按照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衡量,初期、中期、远期距离道路路沿10以外均能满足2类标准区的要求,昼间声环境影响较小。 ②夜间 银杏大道及其增长段初期、中期和远期,距离道路路沿10m处的噪声影响值小于55分贝,均能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4a类区域要求。4a类标准区外按照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2类区标准衡量,初期、中期和远期距离路沿20m外均能满足标准要求。 其余预测道路夜间初期、中期和远期,在距离行车道路路沿10m以外,路段噪声级在55分贝以内,达到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的4a类标准要求。按照GB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类标准衡量,初期、中期、远期距离道路路沿10~20m以外均能满足2类标准区的要求,夜间声环境影响较小。 (2)敏感点噪声预测结果及分析 敏感目标主要分布在道路沿线住宅小区。根据以上预测结果,对主要敏感点的影响预测结果见表10.10。 根据下表的预测结果,罗家槽安置点、镇老街和仙女山镇敬老院由于距离所在道路较近,在服务期内,昼、夜间噪声有所超标,超标3~4分贝;其余敏感

[公路交通,噪声,分析,其他论文文档]公路交通噪声分析与防治

公路交通噪声分析与防治 摘要本文对公路交通噪声实地监测的结果及其对沿线社会环境和居民健康的影响 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常见的公路交通降噪措施进行了分析比较。 关键词公路噪声防治措施分析 近年来,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带动了所经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互支持、相互推动的作用。随着公路的通车里程、车流量和行驶车速的与日俱增,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环境的干扰程度和范围也随之加剧和扩大。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 1 噪声状况监测与分析1.1 监测情况说明②选取国道上路面约为15m宽的双车道。测点位置为距离路肩10m处,离路面高度为1.2m处;测点附近地势开阔平坦,无障碍物; ③测量仪器为国产HS6280D型噪声频谱分析仪,并配备HS4782A型打印机。 1.2 监测指标说明 倍频带噪声频谱—可揭示公路噪声的频率成分。 SD—标准偏差。反映在测量时段内的噪声声级波动情况。 Leq—等效连续声级。表示在测量时段内用能量平均的方法体现的噪声大小。 Lmin—测量时段内的最小声级值。 Lmax—测量时段内的最大声级值。 L10、L50、L90—统计声级。表示测量时段内的百分之几所超过的噪声级。如L10=60dB,就是表示测量时段内有10%的时间其噪声超过60dB。L10相当于交通噪声的峰值。L90相当于交通噪声的本底值。许多国家用L10作为交通噪声的评价量。 噪声分布—噪声布测量可体现产生总噪声值的能量在各声级段所占的百分比。 1.3 监测结果统计1.4 监测结果分析2 交通噪声的危害3 降噪措施分析 近年来,世界上众多国家为降低公路交通噪声采取了诸如应用降噪路面、种植降噪绿化林带、修筑声屏障等措施。 3.1 降噪路面该方法的优点是:由于混合料孔隙率高,不但能降低噪声,还能提高排水 性能,在雨天能提高行驶的安全性。局限性是:耐久性差,集料、粘结料要求高,使用一段时间后,孔隙易被堵塞。

城市交通噪声分类及治理措施

城市交通噪声分类及治理措施 【摘要】文章介绍了城市交通中噪声污染的分类,重点介绍了城市道路、城市轨道交通和城市公路方面的噪声,并指出了对以上三种类型的噪声进行防治的措施,最后提出了对于防治城市交通噪声的一些看法。 【关键词】城市噪声;城市交通;城市轨道交通 近年来,随着对城市工业污染源的综合整治,城市噪声问题日益突出,严重影响着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和人身健康。城市噪声主要是指生活噪声和交通噪声,其中交通噪声是一种非稳态、不连续的流动声源,影响范围广,时间长,危害程度大。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条件的改善,生活水平的提高,机动车辆迅速增长。从1992年起车流量每年平均以16%的速度增长。因此,必须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改善环境质量。 一、城市交通噪声污染的分类 (一)城市道路交通噪声 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已成为各国城市发展的共性问题,城市道路交通环境污染主要有大气污染和噪声污染。据测定,汽车在行驶中的噪声为80~90,在城市快速道路上高速行驶的车流噪声接近100。 道路交通噪声计算,要根据交通量、平均行车速度、重车百分比、道路坡度和道路路面材料等因素得到一个基本的噪声计算值,然后计算由于传播、反射、吸收和屏障等影响所产生的修正,最终得到交通噪声评价值。现在还用一种叫机动车噪声污染分析处理系统的。该系统包括系统机动车噪声源强分析模块、路段噪声分析模块、交叉口噪声分析模块、环境噪声预测模块、环境噪声评价模块。其功能是:根据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提供的交通信息数据,分别处理路段两侧和交叉口周围的噪声强度等级,综合背景值,做出噪声预测。根据环境质量标准,做出换环境污染指标(噪声污染指数)。将处理结果进行储存和更新。 (二)城市轨道交通噪声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的高速发展,人口日益增多,目前的交通状况已不能满足要求,发展轨道交通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我国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已进入一个新阶段,轨道交通由于其运量大速度快、乘坐舒适、安全、稳定、占地少及空气污染小等诸多优点,在城市交通建设中独占鳌头。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主要有地铁,地面包括有轨电车、高架轻轨、城市铁路等形式。城市轨道车辆由于运行在城市中,其运行速度较低,一般情况下不允许鸣笛、且新的钢轨一般用焊接长钢轨,所以城市中的轨道交通噪声主要是以下四种:轮轨滚动噪声、牵引电机噪声、齿轮转动噪声及空压机噪声。地铁交通除列车运行噪声外,还有风亭及冷却塔噪声。高架轻轨噪声除轮轨噪声、车体辐射噪声、动车组牵引电机噪声外,还有桥梁结构噪声,与地面轨道交通相比,其噪声辐射面大,影响范围广。 (三)城市公路交通噪声 城市中对外公路交通噪声是指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所产生的噪声,交通噪声在现代生活中是很普遍的、最难避免的噪声源,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交通噪声污染的防治越来越受到道路设计者和使用者的重视。 汽车在公路上行驶时,轮胎与路面之间的摩擦碰撞、汽车自身零部件的运转(如发动机、排气管等)以及偶发的驾驶员行为(如鸣笛、刹车等)都是产生噪声的原因。交通噪声是宽频带的,即含所有可听范围频带的能量。交通噪声分析应考虑车辆产生最大噪声的交通条件,和最干扰公路两侧居民的交通条件,通常选用昼高峰和夜高峰两个时段来分析交通噪声的影响。 二、城市交通噪声防治措施

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doc

公路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 内容摘要:本文以大庆市让胡路至杜尔伯特蒙古族自治县公路扩建工程为例,对公路建设施工期和营运期的噪声环境分阶段进行了影响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0 前言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噪声影响评价包括施工期和运营期两部分评价内容。公路运营期的交通噪声影响是长时间而且是比较严重的,是评价的重点,应做详细的论述、分析和预测并作评价;应提出噪声污染治理的措施或建议。目前公路交通噪声影响范围为公路中心线两侧各200m,噪声影响评价是通过对现有高速公路两侧噪声影响的调查,采用交通噪声预测模型,对高速公路交通噪声进行预测,将交通噪声预测值与声环境背景值叠加,预测本项目公路沿线两侧代表性敏感点(居民区、学校、医院等)的噪声环境,对有可能产生声污染的路段应提出处理措施或建议。 1 施工期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1评价范围与评价标准 根据交通部 JTJ005-96《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规范(试行)》的规定,公路施工噪声影响评价范围是指拟建公路施工场外缘l00m,料场l00m以及公路两侧和混凝土搅拌机周围 50m处。由于我国目前尚未制定公路施工噪声限值标准,只能参照 GB12523-90《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进行评价,该标准对不同施工阶段作业所产生的施工噪声在其施工场界的限值详见表1-1。 表1-1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标准单位: dB(A)

1.2 施工期噪声类比监测 公路施工期噪声虽然是暂时的、线型流动的,但也将持续几年的时间。因此公路施工期是对环境影响比较大的一个时期,公路施工可分为清理理线路、修筑路面几个时期,每个阶段使用的机械不同,产生的噪声也不一样。由于本项目尚未开始施工建设,所以施工期噪声只能采用类比监测的方式来完成。根据吉林省环保所在洮白公路环评时在洮白公路施工现场进行现场监测,具体常用施工机械设备在作业期间产生的噪声值祥见表1-2。 表1-2公路建设中各种常用施工机械噪声值一览表 表1-3 拌合场噪声监测结果单位: dB(A) 表1-4施工场地噪声监测结果单位:dB(A)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技术规定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技术规定(试行) 1适用范围 本技术规定规定了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的点位布设、测量条件、测量方法、测量记录和数据处理等。 本技术规定适用于高速公路交通噪声监测。 2 术语 2.1 高速公路 专供汽车高速行驶并全部控制出入的公路。 2.2 高速公路交通噪声 在高速公路行驶的车辆所产生的噪声。 2.3 A 声级 用A计权网络测得的声压级,用L A表示,单位为分贝(dB)。 2.4 累计百分声级 在规定测量时间T内,有N%时间的声级超过某一噪声级L A,这个L A值叫做累计百分声级,用L N表示,单位为分贝(dB)。累计百分声级用来表示随时间起伏无规则噪声的声级分布特性。常用的是L10、L50和L90。 2.5 等效声级 在规定测量时间内A声级的能量平均值,又称等效连续A声级,用表示,单位为分贝(dB)。根据定义,等效声级表示为: (1) 式中:——时刻的瞬时A声级,单位为分贝(dB); ——规定的测量时间,单位为秒(s)。 当采样测量,且采样的时间间隔一定时,式(1)可表示为: (2) 式中:——第次采样测得的A声级,单位为分贝(dB); ——采样总数。 2.6 昼间等效声级 昼间A声级能量平均值,用L d表示,单位为分贝(dB)。其数学表达式为: (3) 式中:L Aeqi—昼间第i 小时的等效声级,单位为分贝(dB); 16 —昼间规定的测量时间(小时)。 2.7 夜间等效声级 夜间A声级能量平均值,用L n表示,单位为分贝(dB)。其数学表达式为: (4) 式中:L Aeqi—夜间第i小时的等效声级,单位为分贝(dB); 8 —夜间规定的测量时间(小时)。 2.8 昼夜等效声级 昼夜等效声级为昼间和夜间等效声级的能量平均值,用L dn表示,单位为分贝(dB)。 一般情况下,考虑到噪声在夜间比昼间对人的干扰更大,故计算昼夜等效声级时,需要将夜间等效声级加上10 dB后再计算。昼夜等效声级为: (5)

噪声监测试题集

噪声监测 一、填空题 1、建设项目的噪声污染防治设施必须与主体工程______、______、______。 2、城市区域环境噪声监测,测量仪器为2型以上的______声级计及环境噪声自动监测仪器, 仪器时间计权特性为______响应,采样时间间隔不大于______秒。 3、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测量,测点应选在主要交通干道两路口之间,道路边______上,离 ______20cm处,此处离路口应大于______m,主要交通干道是指城市规划部门划定的主、次交通干线。 4、噪声测量应在______天气条件下进行,风力______时停止测量。 5、设备噪声测量一般在设备外1m包络线上,在设备四周区测量点,特殊发声部位及操作 部位应专门布点测量,以及测点噪声均值表征设备噪声,各侧点声级值相差5dB(A)以内用______表示,声级值相差大于5dB(A)时用______表示。气流噪声监测,如进出风口等,测点应取______方向。 6、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分土石方、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施工阶段。 7、绿化林带并不是有效的声屏障。密集的林带对宽带噪声典型的附加衰减量是每10m衰减 ______dB(A);取值的大小与树种、林带结构和密度等因素有关。密集的绿化带对噪声的最大附加衰减量一般不超过______ dB (A)。 8、声级校准器发出______Hz _____dB(A)的恒定声压。 9、用94 dB (A)的声级校准器校准配有1/2英寸传声器的积分声级计时,仪器应该指示 ______dB(A),如不是,应用小起子调节校准器电位器。如果声级校准器不是94dB(A),则按声级校准器的______减去______作为校准值。 10、《铁路边界噪声限值及其测量方法》中测点应选择在铁路边界高于地面______m,距离 反射面不小于______m处。 11、若厂界与居民住宅相连,厂界噪声无法测量,或住宅与噪声源楼层相连受楼内噪声或固 体传声影响时,可在室内测量,测点应设在______,______窗,室内标准限值应比标准值______。 12、声级计校准方式可分为______校准和______校准两种;当两种校准方式校准结果不吻合 时,以______校准结果为准。 13、声压级常用公式为L p=______表示,单位为______。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分析及防治

交通流理论课程论文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分析及防治 学院:公路学院 专业:交通运输规划与管理 姓名:罗赟 学号:2010121413 完成时间:2010.12 二〇一〇年十二月

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分析及防治 罗赟 摘要:通过对城市交通噪声的来源及危害等进行分析,从噪声源、噪声传播途径及接受者三方面出发,提出了防治交通噪声污染的相关措施,以减少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造成的危害。 关键词: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控制方法 Analysis on the traffic noise pollution of urban road and prevention measures LuoYun Abstract:Through analyzing source and harm of traffic noise of road, and starting from the aspects of source of the noise, transition form of the noise and reception, the paper proposes relative measures for prevention of traffic noise pollution of road, so as to reduce the harm of it. Key words: urban road traffic, noise pollution, controlling method 0引言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急剧增加,城市交通量迅速增加。交通噪声污染对道路沿线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环境的干扰程度和范围也随之加剧和扩大。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道路沿线特别是交通主干道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据调查:噪声会对人的心理和机体同时产生不良影响,特别是对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危害;噪声能损害儿童的大脑,长期处在噪声环境里的儿童,其智力发育要比在安静环境里的儿童大约低20%;对妇女来说,噪声会对排卵机能有不良影响,还可能使胎儿产生畸形发育。因此,为了适应交通的快速发展,控制和减少交通噪声真的是当务之急。 1 国内各大城市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情况 城市道路交通的噪声污染问题,已经逐渐成为政府和公众所关注的热点。在众多一线、二线城市的交通环境调查中,噪声污染均有“不俗表现”。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日前公布了“北京市交通噪声污染现状”调查结果。道路两侧民用住宅、学校和医院平均受交通噪声污染率达 89.1%。受北京市环保局委托,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历时一年时间,对本市五环路内的518条次干路以上公路两侧的噪声敏感建筑物(包括民用住宅、学校和医院)进行了交通噪声污染现状调查。调查道路长度1054公里,其中,民用住宅6291座、学校291 座和医院48 座。调查结果显示,不同等级道路两侧的噪声敏感建筑物受交通噪声污染程度不同。高速路两侧的建筑受污染程度最重,100%受到交通噪声污染。 在广州市,交通噪声被市民视为最严重污染之一。据了解,目前广州机动车辆已达130万辆,道路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近50 万人生活在高噪声(61~71

人工神经网络在道路交通噪声预测中的应用

3现同时为浙江大学土木系博士生 人工神经网络 在道路交通噪声预测中的应用 张继萍3 (浙江省环科院,杭州 310007) 吴硕贤 (浙江大学建筑系,杭州 310027) 摘要 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很强的预测功能.根据某公路交通噪声的实测数据,应用人工神经网络进行道路交通噪声的预测,经检验,计算值与实测值接近,从而为道路交通噪声的预测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关键词 神经网络;交通噪声预测;反向传播算法. 1 引 言 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是目前国际上较活跃的环境声学研究课题.它对环境污染控制、管理、规划等方面均具有重要意义.迄今为止所提出的道路交通噪声预测方法,主要可归纳为两大类.一类是根据噪声产生与传播的物理原理所提出的理论计算预测方法[1,2].由于实际交通流和周边环境比较复杂,不一定符合理想的泊松流和自由声场或半自由声场条件,因此这类方法通常导致较为复杂的表达式,而且与实际条件仍有一定差距.另一类是根据数学统计分析方法所提出的预测方法[3,4],如应用回归分析得出的道路噪声预测公式.由于这类方法不需要物理机制上的具体信息,可应用于非泊松型的任意交通流和任意复杂的周边环境条件.但通常这类公式的应用有一定的局限性.显然,两类方法各有优缺点.还有一类方法,试图综合上述两类方法的优点[5,6],但因其表达式很复杂,尚不便于在实践中应用.所以目前上述两类预测方法在具体应用中各有其自身的价值.本文将应用新兴的人工神经网络来补充并发展后一类方法. 近年来,人工神经网络(简称神经网络)的研究相当活跃,已在模式识别、最优化计算、信息智能化处理、复杂控制和信号处理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7].但在环境声学领域,包括道路交通噪声预测,则尚未见到有应用的先例.本文根据某公路交通噪声的实测数据,建立了神经网络预测道路交通噪声的模型.2 人工神经网络 神经网络是一种模仿生物神经系统功能的近似方法,由一群人工神经元通过不同的连接模式所构成.目前已发展出许多种神经网络[8].其中,以多层前传网最为成熟,应用也最为广泛. 多层前传网包括输入层、隐含层和输出层.隐含层可以是一层或多层.每层由若干个人工神经元组成,各层顺序连接,见图1. 设第k 层中第j 个神经元的输入为y (k -1)i (i =1,2,…,N k -1),输出为y (k )j .输出与输入的关系为: 第18卷第5期1998年9月 环 境 科 学 学 报 ACTA SCIEN TIA E CIRCUMSTAN TIA E Vol.18,No.5Sept.,1998

噪声常用计算公式整汇总

目录 一、相关标准及公式 (3) 1)基本公式 (3) 2)声音衰减 (4) 二、吸声降噪 (5) 1)吸声实验及吸声降噪 (6) 2)共振吸收结构 (7) 三、隔声 (8) 1)单层壁的隔声 (8) 2)双层壁的隔声 (9) 3) 隔声测量.................................. 错误!未定义书签。 4)组合间壁的隔声及孔、缝隙对隔声的影响 (10) 5)隔声罩 (10) 6)隔声间 (10) 7)隔声窗 (11) 8)声屏障 (11) 9)管道隔声量 (12) 四、消声降噪 (12) 1)阻性消声器 (12) 2)扩张室消声器 (14) 3)共振腔式消声器 (15) 4)排空放气消声器 (13)

压力损失 (13) 气流再生噪声 (13) 五、振动控制 (16) 1)基本计算 (16) 2)橡胶隔振器(软木、乳胶海棉) (16) 3)弹簧隔振器 (18)

重要单位: 1N/m=1kg/s2 1r/min=1/60HZ 标准大气压1.013*105 气密度 5273.2=1.29 1.01310P T ρ? ?? 基准声压级Po=10*105 基准振动加速度10-6m/s2 1Mpa=1000000N/m2 倍频程测量范围: 中心频率两侧70.7%带宽;1/3倍频程测量范围: 中心频率两侧23.16%带宽 一、相关标准及公式 1)基本公式 声速331.50.6c t =+ 声压与声强的关系2 2P I=cv c ρρ= 其中v wA =,单位:W/m 2 声能密度和声压的关系,由于声级密度I c ε=,则2 2P c ερ= J/m 3 质点振动的速度振幅p I v c p ρ= = m/s 《环境影响噪声控制工程—洪宗辉P11》 A 计权响应与频率的关系见下表《注P350》

道路交通噪声的危害及防治

道路交通噪声的危害及防治 摘要:噪声,是人们不愿意听的声音。环境噪声影响人们的工作、学习、谈话、考虑、休息和睡眠。城市交通噪声,对环境和人体安康影响最为普遍、显著。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和道路交通建设相对完善,各种机动车辆纷纷涌上道路,大大方便了人们的出行,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可避免的噪声污染。道路交通噪声污染已成为当今城市噪声污染的主要来源,文章正是立足于对道路交通噪声的分析,在指出道路交通噪声的来源和现状的基础上,对如何控制和防范道路交通噪声污染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为解决道路交通噪声问题提供理论指导,从而更好地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道路交通噪声;噪声控制;降噪路面; 1 引言 近年来,公路交通事业的发展,带动了所经地区的经济快速发展,交通运输与经济的发展起到了相互支持、相互推动的作用。随着公路的通车里程、车流量和行驶车速的与日俱增,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对沿线居民正常生活、工作、学习、休息环境的干扰程度和范围也随之加剧和扩大。特别是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迅速,新建扩建的街道、马路使原来偏僻、安静的区域变成了繁华嘈杂的闹市,从而加重了交通噪声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公路交通噪声污染已经逐渐变成沿线居民最为关注的环境污染问题。 1.1 道路交通噪声的产生及特性 道路交通噪声通常由车辆自身噪声和车辆运行噪声组成,其中车辆自身噪声包括发动机噪声、进排气噪声、发动机冷却风扇噪声和传动噪声。车辆运行噪声包括轮胎噪声及鸣笛噪声[1]。以上占主要支配地位的噪声为发动机噪声、轮胎噪声、排气噪声和鸣笛噪声。道路交通噪声的源头具有流动性,是一种60~80dB 的中等强度的随机非稳态噪声,并与道路车流量、车辆类型、行驶车速、道路状

公路交通噪声预测及其衰减效果的研究

目录 引言 ......................................................................................................................................... - 1 - 第1章绪论 ............................................................................................................................... - 2 - 1.1 公路交通噪声特性及其治理......................................................................................... - 2 - 1.1.1 交通噪声现状...................................................................................................... - 2 - 1.1.2 交通噪声的来源和影响因素.............................................................................. - 2 - 1.1.3 交通噪声的危害.................................................................................................. - 3 - 1.1.4 交通噪声的控制.................................................................................................. - 5 - 1.2 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概述................................................................................................. - 6 - 1.3 公路绿化带降噪概述..................................................................................................... - 6 - 1.4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6 - 第2章研究思路和方法............................................................................................................ - 8 - 2.1 FHWA公路交通噪声预测模式内容介绍...................................................................... - 8 - 2.2 交通部规范预测模式内容介绍................................................................................... - 10 - 2.3 对预测实例采用模式的选取和预测道路的概况....................................................... - 12 - 2.3 交通噪声测量方法和要求........................................................................................... - 12 - 2.4 绿化带对交通噪声衰减效果的试验方案................................................................... - 12 - 2.4.1 试验目的............................................................................................................ - 12 - 2.4.2 调查样地选择.................................................................................................... - 12 - 2.4.3 测量与计算方法................................................................................................ - 13 - 第3章结果与讨论.................................................................................................................. - 15 - 3.1 FHWA模式与交通部规范模式的比较与分析............................................................ - 15 - 3.3 绿化林带对交通噪声的衰减效果............................................................................... - 16 - 结论 ........................................................................................................................................... - 17 - 参考文献 ................................................................................................................................... - 18 - 致谢 ........................................................................................................................................... - 1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