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考试复习重点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考试复习重点
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考试复习重点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 解释: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处理,固体废物处置,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清洁生产。

固体废物: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固体废物处理:是指通过不同的物化或生化技术,将固体废物转化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另一种形体结构。

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对已无回收价值或确属不能再利用的固体废物,采取长期置于与生物圈隔离地带的技术措施,也称为最终处置技术。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减量化: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排出量和容量。

资源化:是指从固体废物中回收物质和能源,加速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的广泛的技术和方法。

无害化:指通过采用适当的工程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如热解、分离、焚烧、生化分解等方法),使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清洁生产: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界定,如何区分固体废物、废水和废气?

如果废物是以液态或者气态存在,且污染成分主要是混入一定量(通常浓度很低)的水或气体(大气或气态物质)时,分别看作废水或废气。固体废物包括所有经过使用而被气质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甚至还包括具一定毒害性的液态或气态物质。

3. 简述固体废物的种类和组成。

(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固体废物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废渣)与城市垃圾和危险废物三类。

城市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又成为城市固体废物,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和建筑垃圾.

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又称工业废渣或工业垃圾。

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是指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被国家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毒害性、易燃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和放射性的废物。

4. 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的污染控制措施?

要想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可采取以下主要控制措施:

1.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限期淘汰固体废物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

2. 采用清洁的资源和能源。

3. 采用精料。

4. 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废或少废技术和设备。

5. 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员工环保意识的培养。

6. 提高产品质量和寿命。

7. 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

8. 进行综合利用。

9. 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

生活垃圾污染的控制措施:

1. 鼓励城市居民使用耐用环保物质资料,减少对假冒伪劣产品的使用。

2. 加强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制度。

3. 改进城市的燃料结构,提高城市的燃气化率。

4. 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

5. 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与处置,通过焚烧处理、卫生填埋处置等无害化处理处置措施,减轻污染。

5. 我国有哪些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一)分类管理

(二)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防治设施的“三同时”制度(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运行)

(四)排污收费制度

(五)限期治理制度

(六)进口废物审批制度

(七)危险废物行政代执行制度

(八)危险废物经营许可证制度

(九)危险废物专一报告单制度

6. 我国有哪些固体废物管理标准?

(一)分类标准

(二)方法标准:主要包括固体废物样品采样、处理及分析方法的标准

(三)污染控制标准

(四)综合利用标准

第二章固体废物的收集、贮存及清运

1. 如何确定每个收集点的容器数量? P21

2. 确定城市生活垃圾收集线路时主要应考虑哪些因素?

1、收运路线尽可能紧凑,避免重复或断续。

2、收运路线应能平衡工作量,使每个作业阶段、每条路线的收集和清运时间大致相等。

3、收运路线应避免在交通拥挤的高峰时间段收集、清运垃圾。

4、收运路线应当首先收集地势较高地区的垃圾。

5、收集路线起始点最好位于停车场或车库附近。

6、收运路线在单行街道收集垃圾,起点应尽量靠近街道入口处,沿环形路线进行垃圾收集工作。

3. 中转站设计时应考虑哪些因素?中转站选址时应注意哪些事项?

(1)中转站的作用及功能:①集中收集和储存来源分散的各种固体废物;

②对各种废物进行适当的预处理;③减低运输成本。?

(2)选址原则:①选择靠近服务区的中心或废物产量最多的地方;②选择靠近干线公路或交通方便的地方;③选择基建或操作最方便的地方。?

(3)考虑因素:①每天的转运量;②转运站的结构类型;③主要设备和附属设施;④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4. 危险废物收集及运输过程中应注意哪些事项?

1、当地环保部门同意;

2、运行填写转移联单;

3、使用危险货物运输车,遵循相关危险货物运输规定;

4、制定应急预案、配备相应应急物资;

5、采取防扬散、防渗漏等措施。

5. 某住宅区生活垃圾量约为250m3/周,拟用一垃圾车负责清运工作,实行改良操作法的拖曳容器系统清运。已知该车每次集装容积为7m3/次,容器利用系数为,垃圾车采用8h工作制。试求为及时清运该住宅垃圾,每日和每周需出动清运多少次?累计工作多少小时?经调查已知:平均运输时间为次,容器装车时间为次;容器放回原处时间次,卸车时间次,非生产时间占全部工时的25%。

第三章固体废物的预处理

1. 预处理技术主要有哪些?

固体废物预处理技术包括:收集、压实、破碎、分选、脱水等。

2. 影响破碎效果的因素有哪些?

1.硬度:固体废物的硬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被破碎的难易程度

2.韧性:脆性,柔性,延展性挠性,弹性等

3.解理: 极完全、完全、中等、不完全和极不完全解理

4.结构缺陷:块物料机构缺陷少,难磨;粗块物料多,易碎

3. 如何根据固体废物的性质选择破碎方法?

选择破碎方法时,需视固体废物的机械强度,特别是废物的硬度而定。对坚硬废物应采用挤压破碎和冲击破碎;对韧性废物应采用剪切破碎和冲击破碎或剪切破碎或碎,对脆性废物则采用劈碎,冲击破碎较好。一般破碎机都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破碎方法联合作用对固体废物进行破碎的,例如压碎和折断,冲击破碎和磨碎等。

4. 破碎机选择时应考虑哪些因素?

①需要的破碎能力;

②固体废物的性质(如破碎特性、硬度、密度、形状、含水率等);

③对破碎产品粒径大小、粒度组成、形状的要求;

④供料方式;

⑤安装操作场所情况等。

5. 固体废物分选方法有哪些?

人工分选和机械分选

根据废物组成中各种物质的粒度、密度、磁性、电性、光电性、摩擦性及弹性的差异,将机械分选方法分为筛分、重力分选、磁力分选、电力分选、光电分选、摩擦分选与弹跳分选。

6. 如何评价筛分设备的使用效果?其影响因素有哪些?

通常用筛分效率评定筛分设备的分离效率。筛分效率主要受筛分物料性质、筛分设备性能和筛分操作条件的影响。

1、筛分物料性质的影响:固体废物的力度和形状的影响。固体废物的含水率和含泥量的影响,含水率较小(小于10%),筛分效率随含水率增高而降低。当筛孔较大、废物含水率较高(大于10%),水分有促进细粒透筛作用,筛分效率较高。

2、筛分设备性能的影响:筛面有棒条筛面钢板冲孔筛面及钢丝编织筛网等。筛子运动方式也有较大的影响。筛面长宽比和筛面倾角也会影响。

3.筛分操作条件的影响

7. 如何选择筛分设备?

选择筛分设备时应考虑如下因素:颗粒大小、形状,颗粒尺寸分布,整体密

度,含水率,黏结或缠绕的可能;筛分器的构造材料,筛孔尺寸、形状,筛孔所占筛面比例,转筛桶的转速、长与直径,振动筛的振动频率、长与宽;筛分效率与总体效果要求;运行特征如能耗、日常维护,运行难易,可靠性,噪声,非正常振动与堵塞的可能等。

8. 固体废物中的水分主要包含几类,采用什么方法脱除水分?

第四章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处理

1. 浮选过程中使用的浮选药剂主要有哪些?每种药剂在浮选中起什么作用?浮选工艺的三个程序?

(1)捕收剂

作用:能够选择性的吸附在欲选的物质颗粒表面上,使其疏水性增强,提高可浮性,并牢固地粘附在气泡上而上浮。

(2)起泡剂

作用:起泡剂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主要作用在水-气界面上,使其界面张力降低,促使空气在料浆中弥散,形成小气泡,防止气泡兼并,增大分选界面,提高气泡与颗粒的粘附和上浮过程中的稳定性,以保证气泡上浮形成泡末层。

(3)调整剂

作用:主要是调整其他药剂(主要是捕收剂)与物质颗粒表面之间的作用。还可调整料浆的性质,提高浮选过程的选择性浮选工艺过程主要包括调浆、调药、调泡三个程序。

2. 在什么情况下应用溶剂浸出方法?有哪几种浸出方法?

浸出主要用于处理成分复杂、嵌布粒度微细且有价成分含量低的矿业固体废物、化工和冶金过程的废弃物。

浸出可分为酸浸、碱浸、中性浸出等方法。

3. 稳定化/固化处理技术主要应用于哪些方面?

(1)对于具有毒性或强反应性等危险性质的废物进行处理,使得其满足后续处理或填埋处置的要求。

(2)对其他处理过程所产生的残渣进行无害化处理。

(3)对被有害污染物污染的土壤进行去污。

4. 稳定化/固化处理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具备一定的性能,即①抗浸出性;②抗干湿性、抗冻融性;③耐腐蚀性、不燃性;④抗渗透性(固化产物);⑤足够的机械强度(固化产物)。

5. 目前常用的危险废物稳定化/固化处理技术方法有哪些?它们的适用对象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目前常用的处理方法有:石灰固化,沥青固化,塑料古话,有机聚合物固化,自胶结固化,熔融固化,陶瓷固化。

(1)水泥固化处理技术适用于无机类型的废物,尤其是含有重金属污染物的废物,也被应用于低、中放射性废物以及垃圾焚烧厂产生的焚烧飞灰等危险废物的固化处理。特点:设备和工艺设备过程简单;水泥和添加剂价廉易得,对含水率较低的废物可直接固化,无需前处理;在常温下就可操作;处理技术已相当成熟。

(2)沥青固化一般用来处理中、低放射性蒸发残液,废水化学处理产生的污泥。焚烧炉产生的灰分以及毒性较大的电镀污泥和砷渣等危险废物。特点:1。固化体的孔隙率和固化体中污染物的浸出率均大大降低。2。固化剂具有一定的危险性,需要采取措施加以避免。3。古话操作须在高温下完成,不宜处理在高

温下易分解的废物、有机溶剂及强氧化性废物。

(3)石灰固化适用于稳定石油、冶炼污泥、重金属污泥、氧化物、废酸等无机污染物。石灰固化方法简单,物料来源方便,操作不需特殊设备及技术,比水泥固化便宜。

6.固化处理的基本方法有哪些?

固体废弃物固化技术主要有水泥固化,石灰固化,沥青固化。塑性材料固化、玻璃固化、自胶结固化。

第五章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

1. 分析好氧堆肥的基本原理,好氧堆肥化的微生物生化过程是什么?

基本原理:在堆肥过程中,微生物通过同化和异化作用,把一部分有机物氧化成简单的无机物,并释放出能量,把一部分有机物转化合成新的细胞物质,供微生物生长繁殖。

1 潜伏阶段:微生物适应新环境。

2 中温增长阶段:嗜温性细菌、酵母菌、放线菌分解最易分解的可溶性物质,淀粉、糖类增多,温度↗45℃。

3 高温阶段:嗜热性微生物、细菌;残留可溶性物质,纤维素、半纤维素、蛋白质,温度↗45~70℃。

4 熟化阶段:嗜温性微生物、多为难分解物质,温度↘

2. 简述好氧堆肥的基本工艺过程,探讨影响固体废物堆肥化的主要因素。

基本工艺:

前处理: 分选、破碎、筛分、混合、养分及水分调节

主发酵:发酵仓或露天堆积,强制或翻堆搅拌供氧主发酵期4-12d

后发酵:进一步分解难分解有机物,条堆或静态堆肥,20-30d

后处理:分选设备去除塑料、玻璃金属、小石块;加入N、P、K制复肥的影响因素

脱臭: 产生氨、硫化氢、甲基硫醇、胺类等。化学除臭剂;碱、水溶液过滤;熟堆肥、沸石等吸附剂吸附

贮存: 夏冬需贮存,容纳6个月的贮存设备;干燥透气

影响因素:

化学因素:C/N比(30:1);含氧量(>10%);营养平衡;pH值()。

物理因素:温度(50-60℃);颗粒度;含水率(45-60%)

3. 如何评价堆肥的腐熟程度?

1.物理学指标气味/粒度/色度

2.工艺指标温度耗氧速率400 mg/(kg·h)

3.化学指标 pH/COD/BOD /VS/碳氮比/氮化物/腐殖酸

4.生物学指标呼吸作用/生物活性/发芽指数

4. 何谓厌氧发酵?简述厌氧发酵的生物化学过程。

厌氧发酵是废物在厌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而被稳定化,同时伴有甲烷和CO2产生。

分三个阶段:液化阶段主要是发酵细菌起作用,包括纤维素分解菌和蛋白质水解菌,产酸阶段只要是醋酸菌起作用,产甲烷阶段主要是甲烷细菌,他们将产

酸阶段产生的产物降解成甲烷和CO

2同时利用产酸阶段产生的氢将CO

2

还原成甲

烷。

5. 分析厌氧发酵的三阶段理论和两阶段理论的异同点。

相同点:这两个理论均利用了产酸菌和产甲烷菌对有机物进行分解,均由产酸阶段

差异:分解初期三阶段理论中运用水解细菌将高分子水解成单糖及氨基酸等小分子。两阶段理论是利用产酸菌对有机物进行分解。三阶段运用了三种细菌:水解菌、产酸菌和产甲烷菌。两阶段理论运用了两种细菌:产酸菌和产甲烷菌。

6. 影响厌氧发酵的因素有哪些?在进行厌氧发酵工艺设计时应考虑哪些问题?

影响因素为:厌氧条件,原料配比,温度,PH,添加物和抑制物,接种物,搅拌。厌氧发酵工艺应考虑:消化温度,消化方式,消化级差,投料运转方式。

7. 厌氧发酵装置有哪些类型?试比较它们的优缺点。P141

1、水压式沼气池

2、长方形(或方形)甲烷消化池

3、红泥塑料沼气池

8. 浸矿细菌的种类?

氧化硫硫杆菌,氧化铁铁杆菌,氧化铁硫杆菌,氧化硫铁杆菌。

第六章固体废物的热处理

1. 固体废物焚烧的主要污染物?

焚烧炉烟气和残渣

焚烧炉烟气由颗粒污染物和气态污染物组成。

颗粒污染物包括粉尘和烟雾;气态污染物有SOx、COx、NOx、HCl、HF、二恶英(PCDDs)类物质等。

2. 影响固体废物焚烧处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这些因素对固体废物焚烧处理有何重要影响?为什么?

(1)固体废物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固体废物性质是判断其是否适合进行焚烧处理以及焚烧处理效果好坏的决定性因素。

(2)焚烧温度:焚烧温度对焚烧处理的减量化程度和无害化程度有决定性影响。

(3)停留时间:物料停留时间主要是指固体废物在焚烧炉内的停留时间和烟气在焚烧炉内的停留时间。固体废物停留时间取决于固体废物在焚烧过程中蒸发、热分解、氧化还原反应等反应速率的大小。

(4)供氧量和物料混合程度:空气不仅可起到助燃作用,同时也起到冷却、搅动炉气以及控制焚烧炉气氛等作用。

除固体废物性质,物料停留时间,焚烧温度,供氧量,物料的混合,炉气的滞留程度外诸如股日废物料层厚度,运动方式,空气预热温度,进气方式,燃烧器性能,烟气净化系统阻力等,也会影响固体废物焚烧过程的进行。

3. 在进行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对空气进行预热有何实际意义?预热空气的温度对焚烧处理过程的技术-经济性有什么影响?

焚烧需要大量助燃空气,这部分空气为室温,燃烧后气体温度为几百度,这部分空气如果不预热的话这之间上百度的温度差会消耗很大的热量供给,也就消耗了很多燃料;而燃烧后的废气还有很高的温度,含有很大热量,用这部分废气给助燃空气预热,会节约很多燃料。

4. 焚烧工艺中的烟气系统工作原理?

一种垃圾焚烧烟气处理系统,包括热交换器、喷淋塔、活性炭吸附塔、布袋除尘器、烟筒,喷淋塔还包括若干喷淋层、若干进水口、排水口、若干检修孔、碱液循环池,该系统还包括烟气平衡塔,所述烟气平衡塔设置在喷淋塔与活性炭吸附塔之间,内设有若干喷淋板。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在喷淋塔后面加设烟气平衡塔,对经过碱洗的烟气进一步水洗,使烟气平衡至中性,减小了烟气对设备的腐蚀力,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活性炭吸附塔内采用若干活性炭填料层,使烟气通活性炭填料层,延长接触时间,增大接触面积,有效地去除烟气中的二恶英、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提高了气体的过滤效果,减小了环境污染。

5. 在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如何控制二恶英类物质(PCDDs)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1)严格控制焚烧炉燃烧室温度和固体废物、烟气的停留时间,确保固体废物及烟气中有机气体,包括二恶英类物质前躯体的有效焚毁率。

(2)减少烟气在200~500’C温度段的停留时间,以避免或减少二恶英类物

质的炉外生成。

(3)对烟气进行有效的净化处理,可去除可能存在的微量二恶英类物质。

6. 试分析生活垃圾中的硫、氮、氯、废塑料、水分等成分,在垃圾焚烧处理过程中可能发生的物理化学变化,它们对垃圾焚烧效果及烟气治理的有何影响?

物料含水率太高,无法点燃。硫会生成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物,加大烟气处理的难度。氯会生成氯化氢,使烟气成酸性,若直接排放搭配大气中,会形成酸雨,污染环境。氮焚烧后生成氮气,含氮量过高,降低含碳量,使废物热值降低。废塑料高温加热后,会释放出有毒物质,增加处理难度。

7. 流化床焚烧炉的特点?

流化床燃烧充分,炉内燃烧控制较好,但烟气中灰尘量大,操作复杂,运行费用较高,对燃料粒度均匀性要求较高,需大功率的破碎装置,石英砂对设备磨损严重,设备维护量大。

8. 热解与焚烧的区别是什么?固废热解的特点?

主要特点:

②可将固体废物中的有机物转化为以燃料气、燃料油和炭黑为主的储存性

能源;

②由于是无氧或缺氧分解,排气量少,因此,采用热解工艺有利于减轻对大气环境的二次污染;

③废物中的硫、重金属等有害成分大部分被固定在炭黑中;

④由于保持还原条件,Cr3+不会转化为 Cr6+;

⑤⑤NOx 的产生量少。

9. 城市生活垃圾的热解工艺主要有哪些类型?

目前,用于处理城市垃圾的热解技术方式主要有:移动床熔融炉方式、回转窑方式、流化床方式,多段炉方式及Flush Pyroly方式等。在这些热解方式中,回转窑方式和Flush Pyroly方式是最早开发的城市垃圾热解技术,代表性系统有Landgard系统和Occidental系统,多段炉方式主要用于含水率较高的有机污泥的处理。流化床方式由单塔式和双塔式两种,其中双塔式流化床已经达到了工业化生产的规模。在上述热解方式中,移动床熔融炉方式是城市垃圾热解技术中最成熟的方式,其代表性系统有新日铁系统,Purox系统,landgare系统和occidental系统。

10. 与普通生活垃圾相比,废塑料热解的产物有什么不同?

对城市垃圾,具有商业利用价值的产品主要是低热值的燃气,而塑料热解的主要产物则是燃料油或化工原料。

11. 与污泥焚烧工艺相比,污泥热解的特点是什么?

污泥焚烧(sludge incineration )是污泥处理的一种工艺。它利用焚烧炉将脱水污泥加温干燥,再用高温氧化污泥中的有机物,使污泥成为少量灰烬。

污泥热解是利用污泥中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条件下对其加热,使有机物产生热裂解,有机物根据其碳氢比例被裂解,形成利用价值较高的气相(热

解气)、和固相(固体残渣),这些产品具有易储存、易运输及使用方便等特点,给污泥的减量化、稳定化、无害化、资源化提供了有效途径。

根据热解过程操作温度的高低可分为低温、中温和高温热解,在500℃以内的为低温热解,500℃-800℃为中温热解,800℃以上的为高温热解。

热解技术的显着特点如下: (1)、是一项绿色、没有二次污染的热处置技术。 (2)、能源利用率高、减容率高、运行费用低。 (3)、从根本上解决污泥中重金属问题。 (4)、无二恶英和呋喃产生,不会因为环境问题扰民。 (5)、燃烧后,需要处理的废气量小。 (6)、回收可再生能源,有CO2减排意义,有CDM 收益。 (7)、热解技术处理对象也比较广泛包括:污泥、工业垃圾、生物质、塑料、电子垃圾、废轮胎等。

12. 农林废物的主要处理方式有哪些?草煤气生成原理是什么?

主要的处理方法有卫生填埋、堆肥、沼气发酵和纤维素废物的糖化、蛋白质化、产乙醇等等

第七章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

1. 高炉矿渣的碱度是如何分类的?高炉矿渣的加工处理方法主要有哪些?其特点是?

高炉矿渣的碱度用Mo表示:

A、碱性矿渣 Mo>1;

B、酸性矿渣 Mo<1;

C、中性矿渣 Mo=1

1、急冷法的特点:绝大部分化合物以玻璃太保留下来,只有少数形成晶体,产物为水淬渣

2、满冷法的特点:形成的重矿渣,化合物变成稳定结晶相

3、半急冷法的特点:形成膨珠,除孔洞外,其他部分是玻璃体。

2. 钢渣的主要化学性质是什么? 简述钢渣的主要处理工艺?

钢渣的主要化学性质是碱度、活性、稳定性、易磨性。

主要处理工艺:热泼法、盘泼水冷(ISC)法、水淬法、风淬法、粉化处理。

3. 钢渣主要有哪些用途?

1 钢渣返回冶金再用(a.做烧结熔剂 b.作高炉熔剂 c.作化铁炉熔剂 d.返回炼钢炉)

2 钢渣做水泥

3 做骨料和路材

4 做磷肥

4. 粉煤灰的主要用途有哪些?

○1用作建筑材料○2生产混凝土○3制转○4制陶粒○5筑路○6回填矿坑○7用作土壤改良剂○8用作农业肥料

5. 化学工业废渣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特性:固废产生量大,危险废物种类多,有毒物质含量高,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危害大,再生资源化潜力大

6. 铬渣的危害是什么?利用前为何要进行解毒处理?

危害:铬化合物中的6价铬毒姓最剧烈,具有强氧化性和体膜透过能力,对人体的消化道,呼吸道,皮肤,黏膜用内脏都有危害,铬的化合物还具有致癌作用.

原因:因为铬的化合物强氧化作用,解毒后将有毒的6价铬还原成无毒的3价铬,从而达到消除铬污染的目的。

7. 煤矸石的综合利用有哪些途径?

1. 利用煤矸石生产建筑材料:生产水泥,煤矸石制砖,生产轻骨料

2. 生产化工产品:制结晶氯化铝,制水玻璃,生产硫酸铵化学肥料

8. 废旧塑料有哪些利用途径?

1. 直接再生利处理

2. 改性及其利用,一种是物理改性法,另一种是化学改性法

3. 废塑料生产建材产品,有以下几种:生产软质拼装型地板,生产地板块,

人造板材

4. 生产涂料和黏结剂:防水涂料,胶黏剂,防腐涂料,塑料油等

5. 废塑料热解制油

6. 废塑料焚烧回收热能

9. 废纸再生利用需经过哪些步骤?

(1)废纸的碎解

(2)废纸的筛选为了将大纤维的杂志去除

(3)废纸的除渣

(4)洗涤和浓缩为了除灰分、细小纤维以及小的油墨颗粒

(5)分散和搓揉是指在废纸处理过程中的一道工序,即用机械方法使油墨和废纸分离或分离后将油墨和其他杂质进一步碎解成肉眼看不见的颗粒,并使其均与地分布于废纸浆中,从而改善纸成品外观质量。

(6)浮选一种选矿方法,后来逐渐被用于废纸的脱墨流程中,其基本原理是根据物质表面疏水性的不同,在一定的作业条件下,使疏水的物质附着于气泡而上浮、分离。

(7)漂白

(8)脱墨有两种方式水洗和浮洗。

10. 废纤维织物综合利用途径有哪些?

1.植物纤维用作造纸原料

2.植物纤维制造纤维素衍生物,包括纤维素硝酸脂,纤维素醋酸酯,纤维素醚

3.废蛋白质纤维再生毛毡(毯)

4.废蛋白质纤维制泡沫剂

5.废化学纤维解聚回收化工原料

11. 农林废弃物综合利用途径有哪些?

(一)秸秆利用:1.秸秆还田利用2.秸秆饲料化利用3.秸秆用作农村能源。

(二)工业利用:1.农业废弃物生产化工原料2.利用农业废弃物灰烬生产化工原料。3.用作建筑材料,生产轻质保温内燃砖,生产轻质建筑板材

12. 污泥的性质?污泥如何处理?污泥的综合利用途径

性质:

1.有机物含量高,容易腐化发臭,颗粒较细,密度较小,含水率高且不易脱水,是呈胶状结构的亲水性物质。

2.污泥中含有植物营养素、蛋白质、脂肪及腐殖质。

3.污泥的碳氮质量比(C/N)较为适宜,对消化有利。

4.污泥具有燃料价值,污泥的主要成分是有机物,可以燃烧。

5.污泥中常含有大量的细菌和寄生菌虫卵。

6.污泥中含有多种重金属离子。

污泥的处理:污泥的浓缩,消化和脱水

综合利用:

1.污泥的农田林地利用:(1)生产堆肥(2)生产复混肥

2.回收能源:(1)利用污泥生产沼气(2)通过焚烧回收热量(3)低温热解

3.建材利用:(1)污泥制砖(2)生产水泥(3)制生化纤维板(4)生产陶粒

第八章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

1. 填理场选址总的原则是什么?选址时主要考虑哪些因素?

a应服从城市发展总体规划

b场址应有足够的库容量

c场址应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

d场址运距应尽量短

e场址应具有较好的外部建设条件.

考虑因素:场址附近拥有方便的外部交通,可靠的供电电源,充足的供水条件

2. 填埋场库容的确定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考虑填埋场服务区域内德预测人口、人均每天废物产量、填埋年限、废物最终压实密度、覆土量。

3. 简述填埋场水平防渗系统的类型及其特点;P259

1、单层衬里系统

2、单复合衬里系统

3、双层衬里系统

4、双复合衬里系统

4. 简述填埋场终场防渗系统结构的组成及各层的作用;

5. 控制渗滤液产生的工程措施有哪些,其作用如何?

常用的控制渗滤液产生量的工程措施有:

(1)控制入场废物含水率填埋过程中随填埋废物带入的水分,其量在渗滤液产生量中相当大的比例。为此,必须控制入场填埋废物的含水率,对于城市垃圾卫生填埋场一般要求入场的城市垃圾含水率最好〈30%(质量分数)。当垃圾含水率较高时,可以采取适当的预处理措施除去其中的水分。

(2)控制地表水入渗量地表水渗入是渗滤液的主要来源,因此要消除或减少地表水的渗入量。对包括降雨、暴雨地表径流、间歇河和上升泉等的所有地表水进行有效控制,可以减少填埋场渗滤液的产生量。

控制设施的规模大小是根据对降雨量的预测,包括暴雨产生的概率和降雨密度而确定的。其设计使用年限应以能控制25~50年内所发生的24h最大降雨量为准。可供选用的控制设施有:雨水流路、雨水沟、涵洞、雨水贮存塘等。

(3)控制地下水入渗量可以通过设置隔离层,设置地下水排水管以及抽取地下水等方法控制浅层地下水的横向流动,使之不进入填埋区域,从而减少因此而产生的渗滤液量。

6. 填埋场渗滤液收集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P264

1、导流(排水)层

2、导流(盲)沟与导流管

3、集液池及提升系统

4、调节池

7. 处理渗滤液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渗滤液的回收处理主要工艺有二:合并处理和单独处理

合并处理是指将渗滤液直接或预处理后引入填埋场就近的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该方案利用了污水处理厂对渗滤液的缓冲、稀释和调节营养等作用,可以减少填埋场投资和运行费用,最具经济性。

单独处理方案按工艺特点又可分为生物法、物化法和土地法等,利用一种或其组合工艺,在填埋场区处理渗滤液,达标后直接排放。

8. LFG产生过程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填埋气的产生

填埋气的产生分为五个阶段:好氧分解阶段、好氧至厌氧的过渡阶段、酸发酵阶段、产甲烷阶段、填埋场稳定阶段。其产生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生物、化学、物理的综合过程。填埋气的危害容易造成爆炸和火灾,使水环境ph下降含盐量增高,对大气造成污染。

9. LFG主要净化技术有哪些?

吸收,吸附,膜分离,蒸馏,吸收,萃取/共沸蒸馏,结晶,离子交换,超临界萃取。

1、脱水处理:冷凝器,沉降器,旋风分离器或过滤器等物理单元来除掉气体中的水分和颗粒物。

2、脱硫:催化吸收法,链烷醇选择吸收法,碱液吸收法,活性炭吸附法(最常用)和海绵铁吸附法。

3、脱CO2:吸收分离,吸附分离,膜分离。

10. LFG的主要利用方式?

目前填埋气的主要利用方式包括:直接燃烧产生蒸汽,用于生活或工业供热;通过内燃机燃烧发电;作为运输工具的动力燃料;经脱水净化处理后用作城市民用管道燃气;燃料电池;用作CO2和甲醇工业的原料。

第九章危险固体废物和放射性固体废物的管理

1. 什么是危险废物?简述危险废物的处理方法。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处理方法:物理处理物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而固化/稳定化技术是最常用的物理化学技术之一。安全填埋是危险废物的陆地最终处置方式。

2. 下列废物中哪些属于危险废物:热处理含氰废物、医院临床废物、焚烧处理残渣、厨余垃圾、含锌废物、含醚类废物、日光灯管、废燃料涂料、无机氟化物废物、建筑垃圾、废Ni/Cd电池、含钡废物、焚烧炉飞灰、庭院垃圾、废压力计。

危险废物:热处理含氰废物、医院临床废物、焚烧处理残渣、含锌废物、含醚类废物、日光灯管、无机氟化物废物、废Ni/Cd电池、含钡废物

3. 危险废物填埋场管理包括哪些内容?

危险废物安全填埋处置:它适用于不能回收利用其组分和能量的危险废物,如大量的工业废弃物就属于这种性质的废物,必须进行安全填埋,要求如下:(1)安全填埋场必须有满足要求的防渗层,不得产生二次污染,当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小于×10ˉ7cm/s,且厚度大于5米时,可直接采用天然粘土基础层作为防渗层;当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为×10ˉ7cm/s——×10ˉ6cm/s 时,可选用复合衬垫层作为防渗层,且高密度聚乙烯的厚度不得低于;当天然基础层饱和渗透系数大于×10-6 cm/s时,须采用双人工合成衬垫层(高密度聚乙烯)作为防渗层,上层厚度在毫米以上,下层厚度在毫米以上。

(2)填埋时要严格按照作业规程进行单元式作业,做好清污水分流、减少渗沥水产生量;

(3)封场后,经监测、论证和有关部门审定后,才能对土地进行适宜的非农业开发和利用。

安全填埋场的特点

1、规模小。安全填埋场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相比而言,其规模要小得多。主要原因是工业危险废物的产生量比生活垃圾的产生量要少得多。

2、选址方便。正是因为工业废物的产生量远远没有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大,所以安全填埋场的选址比其它方式的填埋场要方便、灵活,随意选取一个小山沟或废物采石场就可满足相邻城市工业废除废物填埋一、二十年。

3、防渗要求高。与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相比,安全填埋场的防渗等级要高。一般情况都需采用双重防渗层系统才能满足要求。且HDPE防渗膜的厚度要求都在以上。而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一般只需单层防渗层即可,且HDPE防渗膜的厚度只要在以上即可。

4、填埋运行管理严格。安全填埋场的填埋运行须要求分单元、分块填埋,且严格控制雨水进行危险废物中产生多余的有害渗滤液,造成危险的机率增大。

4. 简述危险废物对地下水污染的控制策略。

a应对地下水进行监测,常规监测项目为浊度,PH,可溶性固体,氯化物硝酸盐,氨氮,大肠杆菌总数.

b对危险废物的填埋必不可少防渗设施,防止渗滤液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c对危险废物填埋还应设置渗滤液控制设施.

5. 简述低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的处置方法。

中水平放射性固体废物处置包括浅埋处置、岩洞处置两种。

6. 简述近地层处置场关闭的条件及其关闭之后经历哪几个阶段?

条件:正常关闭指处置场已经达到运行许可证允许处置的废物数量或总放射性限制时所进行的关闭。非正常关闭指发现处置系统的实际或场址不再适合处置放射性废物时所进行的关闭。

分为三个阶段:封闭阶段,半封闭阶段,开放阶段

7. 在哪些情况下岩洞处置场进行关闭?其关闭包括哪几步骤?

设计预见的关闭、设计允许的关闭、推迟关闭、设计中没有预料的关闭。

主要步骤:回填、入口封闭、退役、记录保存。

8. 论述分析高放废物地质处置的设计原理?

高放射性废物深地质处置一般采用“多重屏障系统”设计原理,即设置一系列天然和工程屏障于高放射性废物和生物圈之间,以增强处置的可靠性和安全性。要求处置库的寿命至少为10000年。

固体废弃物处置规定

固体废弃物处置规定 1.目的 本规定以明确制定公司产生废弃物的分类、收集、保管及处置的方法,使公司固废物实现“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目标。 2.适用范围 本规定适用于本公司范围内产生固体废弃物的管理。 3.用语定义与分类 固体废弃物是指公司生产、办公或进行其他活动所产生的污染环境的物质。公司根据固体废弃物的性质和实际情况,将废弃物分为危险废弃物、生产废弃物、一般废弃物三大类。 A.危险废弃物:可能对周边环境或人体安全健康有害的剧毒、易爆、放射、感染性的废弃物质。 B.生产废弃物:因公司生产活动而产生的非危险的废弃物质。生产废弃物根据性质分为可回收和不可回收两类。 C.一般废弃物:不属于危险废弃物和生产废弃物,因公司日常活动(办公、生活等)所产生的废弃物。 4.职责 4.1 管理中心负责行政后勤部门、办公、生活固废物、公司危废处置的监督和对外部各方的协调;签定回收协议,出售回收物资。制造中心负责车间及仓库产生固废物处置的监督。 4.2废弃物处理责任者 各职能部门、各班组负责人为本部门废弃物处理的责任人,担负以下职责: a)指导和监督本部门生产办公等活动所产生的固废物得到正确妥当处置。 b)把握本部门固废物种类,并调动本部门的全体力量,为固废物的再利用和减量化而不断努力和改善。 c)协助管理中心等顺利完成国家及地方对固废物的管理规定事项。 4.3废弃物处理担当者 各部门负责人指定本部门固废物担当者,具体担负以下工作: a)按照规定方法对固废物进行分类处置; b)固废物放置场所的标识和整理; 5.《固体废弃物分类一览表》的作成与维持 5.1作成 管理中心作成《固体废弃物分类一览表》,其中,危险废弃物应指定处理担当者,其他废弃物不必指定。 5.2维持 (1)在有新的生产活动,如:生产线变更、新产品或新设备导入,产品参数和外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生产工艺发生变化等,应对《固体废弃物分类一览表》进行重新评审或修订(必要时)。 (2)正常情况下,每年重新确认一次,必要时进行修订。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崇明县生活垃圾填埋场设计 班级:55388799 学号:05793346 学生姓名:XXX 设计时间:2011.11.5-2011.11.14 指导教师:XX XXX

目录 一■前言------------------------------------------------------ P 1-2 1.1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 1.2固体废物的危害 1.3固体废物处理的方法 二■工程概况--------------------------------------------------- P 2-3 2.1项目背景 22课程设计目的 2.3设计要求 2.4项目设计原始资料 三■设计计算-------------------------------------------------- P 4-7 3.1填埋场容积计算 3.2渗滤液产生量的计算 3.3填埋气体产生量的计算 四■卫生填满场的设计------------------------------------------ P 7-8 4.1处理对象 4.2填埋场的选址 五. 填埋场的防渗 ---------------------------------------------- P 8-12 5.1防渗方式 5.2防渗材料 5.3防渗结构 六. ------------------------------------------------------------ 渗滤液的产生及收集处理---------------------------------------------- P 12-13 6.1渗滤液的特点 6.2渗滤液的收集 6.3渗滤液的处理 七. ------------------------------------------------------------ 填埋气体的产生与收集处理-------------------------------------------- P 13-14 7.1填埋气的组成 7.2填埋气的收集系统 7.3填埋场气的导排 八■终场覆盖-------------------------------------------------- P 14 8.1填埋场封场系统设计 8.2填埋场封场后的土地回用

最新固废处理标准和规范

最新固废处理标准和规范 2015年6月整理现行规范和标准一、国家政策、法律法规及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4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年4月1日起施行); (3)《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发[2000]120号); (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年6月1日起施行); (5)《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101号,1992年6月); (6)《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年3月1日起施行); (7)《关于实行城市生活垃圾处理收费制度促进垃圾处理产业化的通知》(国家计委、财政部、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计价格[2002]872号); (8)《国务院批准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解决我国城市生活垃圾问题几点意见的通知》(国发(1992)39号); (9)《建设部、国家科委关于印发加强垃圾处理科学技术工作的几点意见的通知》(建科(1991)663号); (10)《建设部关于印发城市环境卫生与当前产业政策实施办法的通知》(城建(1992)667号); (11)建设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科技部关于发布《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的通知(建城(2000)120号); (12)云南省建设厅发布《关于搞好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垃圾处理工作的通知》(2000年8月24日); (13)国家计委等《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2002年9月10日);

(14)建设部《关于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站建设运营监管的意见》(2005年3月); (15)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的通知(国发[2011]9号); (16)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1〕 42号)。 (17)建设部《关于加强城镇生活垃圾处理场站建设运营监管的意见》,2005年3月; (18)《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19)《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GB/T14848-1993); (20)《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2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 (22)《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 (23)《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2016年1月1日前执行该标准);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2016年1月1日起开始执行该标准); (24)《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 (25)《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 (26)《生产过程安全卫生要求总则》(GB/T12801-2008); (27)《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2010); (28)《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做好全省建制镇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前期工作的通知》(云建村函〔2014〕37号) (29)《云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加快推进2013年度建制镇供水、污水和生活垃圾处理设施项目建设的紧急通知》(云建村函〔2014〕196号)等。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整理资料全

第一章 1、固废的概念: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 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 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固废的分类:(多选,熟悉分类情况) 我国所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将固体废物分为三大类: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危险废物 (1 )生活垃圾,可分为城市生活垃圾( Mun icipal Solid Waste ,又称城市固体废物)和 农村生活垃圾,是指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主要包括: 街道垃圾(street refuse ) 厨余垃圾(garbage, kitchen waste ) 商业垃圾(Commercial Waste ) 废弃车辆(abandoned vehicles ) 建筑垃圾(Construction Wastes ) 工程拆除垃圾(demolition wastes ) 污水污泥(Sewage Sludge ) (2) 工业固体废物(In dustrial Solid Waste )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又称为工业废渣或工业垃圾。 工业固体废物按照其来源及物理性状大体可分为六大类: 冶金工业固体废物,如钢渣、高炉渣、磷渣、赤泥 能源工业固体废物,如粉煤灰、煤矸石 石油化学工业固体废物,如油泥、废崔化剂、废有机溶剂、酸(碱)渣矿业固体废物,如废石、尾矿 轻工业固体废物,如陶瓷破损、磨抛、切割废料其它工业固体废物,如木材、木器的刨花、碎木 (3) 危险废物的特性通常包括急性毒性、易燃性、反应性、腐蚀性、浸出毒性、疾病传染性等。国家危害废物名录 冒** 0117无极低比曾厳樹 021K3* 031*35庫? 农AflJW2036 05A材聞嘴割匱期2137有机审比舍鞠股鞫06空含物fiFl■化稅復梅 ||?23丹 0S出覆*廈韵40 的喪乳化般41 10詳梓凯曜镒農物2A42 112743才專并噪埔喪M 122K聊 13帝PI樹At类幔29松含有机卤化输矗曲143046 153147 1632 3、固体废物对环境潜在污染的特点:a.产生量大、种类繁多、成分复杂 b. 污染物滞留期长、危害性强

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工程 授课老师:刘永德 授课时间:2006年8月

第一章概论部分 第一节固体废物的定义与分类 一、固体废物的定义 我们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会接触到各种固体废物,其中一些是我们大家比较熟悉的,如日常生活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粪便,建筑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建筑垃圾,还有一些我们大家不熟悉,如电厂产生的粉煤灰,超过使用年限的报废车辆,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以及随着科技进步产生的越来越多的电子垃圾。 那么固体废物如何定义呢,首先谈一下它的基本定义。 1、基本定义是这样描述的:固体废物是指在社会的生产、流通、消费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一般不再具有原使用价值而被丢弃的以固态和泥状贮存的物质。 该定义指出了产生固体废物的环节涉及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环节,固体废物形态有固态的、也有泥状的。 2、另外,为了确定固体废物的管理范围,法规上对固体废物进行了更为明确的定义,在05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第六章第八十八条第(一)款中给出了固体废物的法规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显然,法规定义要比基本定义更为严谨。 从以上两个定义可以看出,固体废物有以下特性: ①时空性:从时间性来说,固体废物只相对于目前的科技水平和经济条件而言称作废物,但随着科技的发展,也许会成为明天的资源。如电厂产生的粉煤灰,煤矿产生的煤矸石,以前堆积如山,即占用了大量土地,又给周边环境带来了污染,但是,随着建筑行业的科技进步,粉煤灰、煤矸石不再是污染物,已成为生产建筑材料的重要原料。 从空间性来说,一过程的废物可能成为另一过程的原料。如日常生活中使用过的塑料袋,收集起来并经过清洗、破碎后,可以成为塑料制粒厂的原料,加工成塑料颗粒被重新利用。据我对塑料制粒厂的调查,每吨废塑料袋收购价为400~600元,而加工成的塑料颗粒每吨售价3000~5000元,显然,经济效益还是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试卷及答案

装 订 线 内 请 勿 答 题 试卷 编 号 期末考试试卷 ( A 卷 共 2 页) 课程名称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任课教师 专业 环境工程 年级: 班号: 层次: 姓名: 学号: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分值 45 8 15 15 17 100 得分 一.填空题(1’×45=45分) 1.固体废物管理的“三化”原则是指 , , 。 2. 危险废弃物通常是指对人来、动植物以及环境的现在及将来构成危害,具有一定的 , ,易燃性, ,传染性, 。 3.见图考虑垃圾转运站对垃圾清运费用,若ll3应采用 方式 4.固体每经过一次破碎机或磨碎机称为 。 5.常用的破碎方式有压碎、 , , 等。 6.非机械破碎是利用电能、热能等对固体废物进行破碎的新方法,如 、 、低压破碎、 等。 7. 重力分选是根据固体废物中不同物质之间的 差异,在运动介质中利用各种力作用实现分选的过程。 8.根据摇床分选原理,那么下图中的1,2,3分别是什么产物:1 ,2中重产物,3 。 第 一 页

9.固体废弃物的水分存在形式有,,和内部水,分别采用浓缩法,,,方法脱除。 10.浮选所需药剂有,,调整剂。 11.衡量稳定化/固化效果主要采用的是固化体的,增容比, 等物理及化学指标 12.固体废弃物固化技术主要有,,。塑性材料固化、玻璃固化、自胶结固化。其中自胶结固化主要用于处理含有大 量,,的废弃物。 13.下图是好氧堆肥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中温阶段, , 14.厌氧发酵的产物主要是。 15.焚烧主要影响因素是,,等。 16.固体燃烧的三种方式,,。 二.判断题(对的划√,错的划×)(1’×8=8分) [ ]1. 强磁性物质可用弱磁选方法分选,弱磁性物质可用强磁选方法分选,

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工程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工程课程代码:7098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本课程为环境工程与管理专业,性质为必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方法、原理以及资源化技术,为今后从事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方面的工程技术及研究开发和管理工作打下初步基础。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明确固体废物污染治理是环境污染治理的主要内容之一,达到培养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专业人才的目的。具体要求为:1.了解固体废物的产生、来源、分类及其危害、资源回收利用的意义及途径、固体废物的管理方法;2.掌握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的基本概念、方法及基本原理;3.掌握主要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垃圾的回收利用方法和处理处置技术以及有关的计算;4.掌握主要的固体废物的最终处置技术。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1、相关学科的关系 学习本课程需要有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环境学导论等相关课程的初步知识; 2、与专业课的关系 属于专业课,为环境工程与管理专业课程的中心课程。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绪论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阐述固体废物的来源与分类、固体废物的污染及其控制、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法、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和固体废物管理五个方面,以便建立起学生对固体废物处理利用工程和管理的基本认识和总体的概念,为后续进一步学习打基础。 本章的自学要求:使学生通过学习,理解固体废物的基本概念、来源与分类;深刻理解固体废物污染及技术政策;理解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方法;理解固体废物管理程序、内容和管理方法。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控制固体废物污染的技术政策和固体废物管理方法(重点)识记:我国控制固体废物污染技术政策的产生;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划定有害废物与非有害废物的种类和范围;固体废物管理法规体系现状。 理解:资源形势严峻;废物资源具有开发价值;“资源化”特点与原则。 应用:建立“固体废物环境标准体系”;控制有害废物越境转移。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技术

名词解释 1.固体废物: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减量化:通过合适的技术手段减少固体废物的数量和体积。 3.城市生活垃圾: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4.增容比:所形成的固化体积与被固化有害废物体积的比值。 5.固化:利用惰性基材与废物完全混合,使其生成结构完整,具有一定尺寸和机械强度的块状容实体的过程。 6.破碎比:在破碎过程中,原废物颗粒度与破碎产物粒度的比值。 7.固体废物的热值:单位重量的固体废物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以kJ/kg表示。 8.磁选:利用固体废物中各种物质的磁性差异在不均匀磁场中进行分选的一种处理方法。 9.无害化:通过各种技术方法对固体废物进行处置,使固体废物既不损害人体健康,同事对周围环境不产生污染。 10.厌氧发酵:在厌氧状态下利用微生物使废物中的有机物快速转化为甲烷和二氧化碳的厌氧消化。 11.压缩比:原始状态下物料的体积Vq与压缩后的体积Vb的比值。 12.稳定化:选用某种适当的添加剂与废物混合,以降低废物的毒性和减小污染物从废物到环境的迁移。 13.固体废物的机械强度:固体废物抗破碎的阻力。 14.电选:利用固体废物中各种组分在高压电场中电性的差异而实现分选。 15.热解:利用废物中有机物的热不稳定性,在无氧或缺氧条件下对其进行加热蒸馏,使有机物产生热裂解,经冷凝后形成各种新的气体、液体和固体,从中提取燃烧油、油脂和燃气的过程。 填空 1.固体废物的分类: 组成:有机废物和无机废物 形态:固态废物、半固态废物、液态废物、气态废物 来源:城市生活垃圾、工业废物、农业固体废物、危险废物 危害性:一般废物、危险废物 宏观:生产废物、生活废物 2.固体废物的三大特征:时间性、空间性、持久危害性 3.固体废物对环境的危害:①.侵占土地②.污染大气③.污染水体 ④.影响市容和环境卫生⑤.影响人体健康⑥.污染土壤 4.城市固体废物的收集方式:混合收集、分类收集、定时收集和随时收集 5.热解工艺:移动床热解工艺、双塔循环式流动床热解工艺、纯氧高温热分解工艺 6.常用的固化方式:水泥固化法、沥青固化法、玻璃固化法、炭固化法 7.固废处置方法:海洋处置、陆地处置 8.固废管理的经济政策:垃圾收费、垃圾填埋费、生产者责任制 押金返还、税收、信贷优惠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基础与实践第二讲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与资源化工程基础与实践第二讲 第二章固体废物特性、分析与采样 {大纲要求}熟悉危险废物的特性和鉴别 2.1 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特性 固体废物的性质主要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及感官性能。感官性能可以直接判断。 2.1.1固体废物的物理特性 (1)物理组成: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一般来说,工业发达国家与不发达国家--,我国南方城市与北方城市--。 (2)粒径:决定了使用设备规格与容量,以粒径分布表示,通过筛网的网目代表其大小。 (3)含水率:固体废物在105度温度下烘干一定时间至恒重后所失去的水分量。(4)容积密度:容重。决定运输或储存容积的重要参数。各组分平均值。 2.1.2固体废物的化学特性 三成分;四成分 七项代表指标 (1)挥发分:ASTM法 (2)灰分:三种形态 测定方法:分类—干燥—灼烧—干燥—称重—计算 (3)固定碳:除去水分、挥发性物质及灰分后的可燃烧物 (4)闪火点与燃点:定义、区别 (5)热值:表示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用以计算焚烧炉的能量平衡及估算辅助燃料所需量。 HHV-LHV 直接测量或按元素组成计算 (6)热灼减量:检测焚烧后灰渣的品质,与灰分及焚烧炉的燃烧性能有关(7)元素成分:起多方面作用

2.2 固体废物的采样 是从大量废物中取出少量代表性样品,通过测定分析此部分所得到的数据,推测出整体的性质。 代表性样品的定义。 2.2.1 采样的代表性 数理统计中的常用参数7个 2.2.2 固体废物采样方法 1.从群体中取得适当数量的样品 2.取得最大物理量的样品 根据废弃物储存方式和储存容器的不同,采用 (1)单一随机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 (2)分层随机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 (3)系统随机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 (4)阶段式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 (5)权威性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 (6)混合采样型:方法、特性、适用范围 综合可得:无任何或很少相关污染物分布的资料时,最好采用单一随机采样型:若有较详细相关资料时,则考虑采用分层随机采样型或系统随机采样型。 2.2.3 不同废物储存形态的采样方法 1.大型容器采样法 基本原则:为了取得容器内每一点的样品 (1)三度空间单一随机采样 (2)二度空间单一随机采样 2.敞开车辆采样法 3.储槽内废物采样法 (1)开放式储槽 (2)开放式储槽,且已知或已假设废物组成的分布

2017《固体废弃物处理处置工程》考试复习重点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复习重点 第一章绪论 1. 解释:固体废物,固体废物处理,固体废物处置,危险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清洁生产。 固体废物: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固体废物处理:是指通过不同的物化或生化技术,将固体废物转化为便于运输、贮存、利用以及最终处置的另一种形体结构。 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对已无回收价值或确属不能再利用的固体废物,采取长期置于与生物圈隔离地带的技术措施,也称为最终处置技术。 危险废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减量化:指通过实施适当的技术,减少固体废物的排出量和容量。 资源化:是指从固体废物中回收物质和能源,加速物质循环,创造经济价值的广泛的技术和方法。 无害化:指通过采用适当的工程技术对废物进行处理(如热解、分离、焚烧、生化分解等方法),使其对环境不产生污染,不致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 清洁生产:既可满足人们的需要又可合理使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并保护环境的实用生产方法和措施。 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的界定,如何区分固体废物、废水和废气? 如果废物是以液态或者气态存在,且污染成分主要是混入一定量(通常浓度很低)的水或气体(大气或气态物质)时,分别看作废水或废气。固体废物包括所有经过使用而被气质的固态或半固态物质,甚至还包括具一定毒害性的液态或气态物质。 3. 简述固体废物的种类和组成。 (1)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固体废物分为工业固体废物(废渣)与城市垃圾和危险废物三类。 城市生活垃圾:城市生活垃圾又成为城市固体废物,指在城市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生活垃圾、商业垃圾和建筑垃圾. 工业固体废物:是指在工业、交通等生产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又称工业废渣或工业垃圾。 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是指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被国家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毒害性、易燃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和放射性的废物。 4. 工业固废和生活垃圾的污染控制措施? 要想减少工业固体废物的污染,可采取以下主要控制措施: 1. 积极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限期淘汰固体废物污染严重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 2. 采用清洁的资源和能源。 3. 采用精料。 4. 改进生产工艺,采用无废或少废技术和设备。 5. 加强生产过程控制,提高管理水平和加强员工环保意识的培养。 6. 提高产品质量和寿命。 7. 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 8. 进行综合利用。 9. 进行无害化处理与处置。 生活垃圾污染的控制措施: 1. 鼓励城市居民使用耐用环保物质资料,减少对假冒伪劣产品的使用。 2. 加强宣传教育,积极推进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制度。 3. 改进城市的燃料结构,提高城市的燃气化率。 4. 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利用。 5. 进行城市生活垃圾的无害化处理与处置,通过焚烧处理、卫生填埋处置等无害化处理处置措施,减轻污染。 5. 我国有哪些固体废物管理制度? (一)分类管理 (二)工业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制度 (三)固体废物污染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及其防治设施的“三同时”制度(同时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必看重点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一章绪论 1、▲固体废物(SW):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物的固有特征:“废物”和“资源”的相对性;污染“源头”和富集“终态”的双重性;成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危害的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固体废物分类: 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农业固体废物 2、▲工业固体废物(ISW):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认定其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又称为工业废物或工业垃圾。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为Ⅰ类和Ⅱ类两类。 Ⅰ类: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 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最高允许排放浓度,且pH值在6-9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Ⅱ类: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 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最高排放浓度,或pH值在6-9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3、▲危险废物(HW):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HW鉴别标准和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HW的特性: HW通常具有腐蚀性、毒(害)性、易燃性、反应性、感染性等特性。 HW常用的处理处置方法主要有:--固化--焚烧--安全填埋) 4、▲城市固体废物: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5、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最大限度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②综合利用废物资源;③对残余固体废物进行最终处置。 6、▲固体废物的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等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固化处理 物理处理: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等。 化学处理: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沉淀、化学溶出等。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 1、固体废物: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2、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中给出的定义,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 2、固体废物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方法把固体废物转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 3、固体废物处置:是指将固体废物焚烧或用其他改变固体废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特性的方法,达到减少已产生的固体废物数量、缩小固体废物体积、减少或者消除其他危害成分的活动;或者将固体废物最终置于符合环境保护规定要求的场所或者设施并不再回取的活动。 4、城市生活垃圾:在城市居民日常生活中或为城市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5、危险废物:危险废物是被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被国家危险废物鉴定标准和鉴定方法认定的具有危险性的废物。 2、固体废物的“三化”原则:指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 3、破碎:指利用外力克服固体废物质点间的内聚力而使大块固体废物分裂成小块的过程。 4、“全过程管理”:指从固体废物的产生、收集、运输、贮存、处理到最终处置的整个过程及各个环节都实行控制管理和开展污染防治,包括固体废物产生的管理、收集系统管理、运输管理、贮存管理、处理与处置管理。 5、分选:固体废物的分选简称废物分选,目的是将其中可回收利用的或不利于后续处理、处置工艺要求的物料分离出来。废物分选是根据物质的粒度、密度、磁性、电性、光电性、摩擦性、弹性以及表面润湿性的不同而进行分选的。 6、压实:压实又称压缩,用机械方法增加固体废物聚集程度,增大容重和减少固体废物表观体积,是提高运输与管理效率的一种操作技术。 固体废物经压实处理一方面可增大容重减少固体废物体积,以便于装卸和运输,确保运输安全与卫生,降低运输成本;另—方面可制取高密度惰性块料,便于贮存、填埋或作为建筑材料使用;第三方面可降低污染物量,减轻环境污染。 7、固体废物固化:指用物理或化学方法,将有害废物掺合并包容在密实的惰性基材中,使其达到稳定化的一种过程。 10、固体废物热值:指单位质量固体废物完全燃烧释放出来的热量,以kJ/kg(或kcal/kg)计。热值有两种表示法,高位热值(粗热值)和低位热值(净热值)。两者意义相同,只是产物水的状态不同,前者水是气态,后者水是液态。所以,二者之差,就是水的气化潜热。 11、危险废物: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认定的具有毒害性、易燃性、腐蚀性、化学反应性、传染性和放射性的废物。 12、浮选:是根据不同物质被水润湿程度的差异而对其进行分离的过程。其原理是在固体废物与水调制的料浆中,加入浮选药剂,并通入空气形成无数细小气泡,使欲选物质颗粒粘附在气泡上,随气泡上浮于料浆表面成为泡末层,然后刮出回收;不浮的颗粒仍留在料浆内,通过适当处理后废弃。 13、热解:是将有机化合物在缺氧或绝氧的条件下利用热能使化合物的化合键断裂,由大分子量的有机物转化成小分子量的燃料气、液状物(油、油脂等)及焦炭等固体残渣的过程。 14、浸出:溶剂浸出是采用适当的溶剂与废物作用使物料中有关的组分有选择性的溶解的物理化学过程。

固体废弃物处理

固体废弃物处理 Solid Waste Disposal 课程编号:0730170X 学时:24 学分:1.5 开课学期:第五学期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选课对象: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 先修课程:水质工程学 后续课程:环境保护与评价 内容概要:介绍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特点、污染控制途径、处理处置技术方法及其全面管理,使学生们能全面了解城市垃圾、典型的工业和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技术,培养学生环境意识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主要授课内容包括:固体废物管理原则、固体废物管理体系、固体废物的产生、特征及采样方法、固体废物收集运输系统、固体废物的预处理技术、污泥的浓缩与脱水技术、危险废物固体废物固化/稳定化处理技术、固体废物的生物处理技术、固体废物的热处理技术、固体废物的填埋处置。 建议选用教材:《固体废物处置与资源化》,蒋建国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主要参考资料:《固体废物处理工程》,杨国清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 《固体废物的处理与处置(修订版)》,芈振明,高忠爱,祁梦兰,吴天宝合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一、课程目的与任务 1.本课程为给排水科学与工程专业选修课程。 2.本课程与培养目标的关系是:培养学生环境工程意识和环境工程研究的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环境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本课程可以使学生们能全面了解城市垃圾、典型的工业和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技术。 3.课程主要讲述的内容为:固体废物的来源、分类、特点,污染控制途径、处理处置技术以及全面管理;固体废物处理、资源化、最终处置的主要技术方法。 二、课程目标与要求 1.知识目标:熟悉固体废物的概念及其管理,能进行固体废物收运系统的分析;掌握固体废物的分类及固体废物各种处理处置技术的原理、方法。掌握污泥的浓缩、脱水、堆肥化、厌氧消化、焚烧的处理技术;能根据固体废物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处理技术。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环境实际问题的能力 3.素质目标:使学生们能全面了解城市垃圾、典型的工业和农业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和无害化技术。 三、与其它课程的联系和分工 可与《水质工程学》,《水处理生物》学等课程并列学习,交叉理解。

固体废弃物处置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1) 二、主要措施 (1) 2.1管理措施 (1) 2.2固体废弃物的含义和分类 (1) 2.3固体废弃物处置措施 (2)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上海烟草(集团)公司营销中心技术改造项目 工程地址:上海市延安东路500号 建设单位:上海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施工单位:上海国际建设总承包有限公司 本工程属于原已建项目的整体改造和装修工程,原建筑物主楼为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裙房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本次改造主要对原主楼及北侧裙房的外立面及 内部布局进行调整改造。 改造前后面积见下表: 二、主要措施 2.1管理措施 1、本工地建立固体废弃物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并有专人具体负责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处置管理工作。 2、本工地制订并实施“固体废弃物处置各级责任制”。 3、本工地员工对于固体废弃物处置要求的知晓率达95%以上。 4、本工地执行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制订的施工技术规范中关于固体废弃物处置的规定。 5、本工地建立固体废弃物处置作业记录。 6、其他应采取的管理措施。 2.2固体废弃物的含义和分类 1、固体废弃物的含义:固体废弃物是指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污染环境的固态、半固态废弃物质。施工现场固体废弃物主要指施工现场的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危险废弃物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弃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弃物鉴别标准和鉴别方法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弃物。 2、固体废弃物的分类 固体废弃物可分为无毒无害类和有毒有害类两类。无毒无害类固体废弃物可分为可回收类和不可回收类;有毒有害类固体废弃物可分为可回收类和不可回收类。可回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必看重点

) 《固体废物处理与处置》 第一章 绪论 1、▲固体废物(SW ):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 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 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固体废物的固有特征:“废物”和“资源”的相对性;污染“源头”和富集“终态”的双重性;成 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危害的潜在性、长期性和灾难性。 固体废物分类: 工业固体废物、城市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农业固体废物 2、▲工业固体废物(ISW ):是指在工业生产活动中产生的未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 者根据国家规定的《危险废物鉴别标准》(GB 5085)认定其不具有危险特性的固体废物, 又称为工业废物或工业垃圾。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分为Ⅰ类和Ⅱ类两类。 Ⅰ类: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 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 出液中,任何一种污染物的浓度均未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最高 允许排放浓度,且 pH 值在 6-9 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Ⅱ类:按照《固体废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GB 5086)规定方法进行浸出试验而获得的浸 出液中,有一种或一种以上的污染物浓度超过《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中 最高排放浓度,或 pH 值在 6-9 之外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 3、▲危险废物(HW ):是指列入国家危险废物名录或者根据国家规定的 HW 鉴别标准和方 法认定的具有危险特性的废物。 (HW 的特性: HW 通常具有腐蚀性、毒(害)性、易燃性、反应性、感染性等特性。 HW 常用的处理处置方法主要有: --固化 --焚烧 --安全填埋 ) 4、▲城市固体废物:是指在日常生活中或者为日常生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生的固体废物 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视为生活垃圾的固体废物。 5、固体废物的污染控制可从以下方面入手: ①最大限度减少固体废物的产生;②综合利用废物资源;③对残余固体废物进行最终处置。 6、▲固体废物的处理:通常是指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物化及生化等方法把固体废物转 化为适于运输、贮存、利用或处置的过程。 固体废物的处理方法: 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生物处理、热处理、固化处理 物理处理:压实、破碎、分选、固化等。 化学处理:氧化、还原、中和、化学沉淀、化学溶出等。

固体废弃物处理与处置

1.实习日记 2. 实习目的 1.了解垃圾卫生填埋场的具体工程及填埋作业特点; 2.掌握卫生土地填埋场地的选择、设计; 3.掌握具体的填埋操作及填埋气利用情况; 4.掌握渗滤液处理方法; 5.通过现场参观实习,将理论结合实际,强化课程内容,增加实际经验。 3. 实习小结 由于之前所接触到的都是课堂上的理论知识,我们都缺乏对固体废物处理的全面认识,对于有关于固体废弃物的填埋过程及产生的渗滤液的处理,大都局限于教学PPt 和书刊上的浏览。通过这次的垃圾填埋场的参观实习,理论联系实际,进一步了解固体废弃物填埋的基本流程及产生污染的处理,体会理论知识在实际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并启发我们对固体废弃物填埋过程中出现的各种实际问题进行思考。进而加深巩固我们在课堂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增强对处理固体废弃物运作方式的认识。 这次固体废弃物填埋场的参观实习,同时也对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有了本质的认知,通过对处理工艺流程,也学习到了渗滤液处理的原理及相应的排放标准。 总之,这次填埋场参观实习,让我受益匪浅,不断地在实习认识中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 时间 实习地点 实习主要内容 2012—07—04 长沙市桥驿固体 废弃物填埋场 1.了解填埋场基本情况; 2.了解填埋场处理工艺流程,实地参观; 3.了解渗滤液处理基本流程及相关标准,实地参观。

4. 实习报告 基本要求: ◎对实习过程中获得的各种资料,进行整理、概括和总结。特别注重对图、表资料的整理与分析。 ◎对感性获得的知识或提问获得的解答加以整理和总结。 ◎结合实习消化和巩固理论知识方面着重阐述。 实习报告正文 1.长沙市驿桥固体废弃物填埋场简介 1.1 地理位置概况 长沙市驿桥固体废弃物处理场,位于长沙市望城县桥驿镇,距长沙市区35 km,是长沙市政府为了科学且有效地处理城市生活垃圾而建设的一项重要城市基础设施工程。 工程按国家建设部、环保总局的有关要求设计,采用改良型厌氧卫生填埋方式,防止污染空气;对垃圾填埋后产生的气体,前期经沼气导集管导出后排空焚烧,达到工业开采价值后再利用其发电或供热;对渗出液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集中处理。整个处理工艺确保填埋场不产生二次污染,不危害当地群众。 整个垃圾填埋场从南到北按着办公区→沼气发电站→污泥搅拌区(污水处理厂送来的污泥)→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水处理厂分布。 1.2 填埋场规模 填埋场工程总占地2600亩,总库容为4500万立方米,设计最终填埋标高为270m,设计服务年限34年,是全国目前少有的几个大型处理场之一。整个工程总投资1.9亿元, 经江西南昌有色冶金设计研究院设计,于1999年10月动工,2002年6月竣工,2003年4月正式启用。 建设初期设计的日处理量为1700t/d,目前一般情况下处理量为3000t/d,夏季可高 达4000t/d。填埋点的高度为170m并且划分区域和单元进行填埋,现在已经填埋到D区第三层第四单元(每一个区域都有严格的要求,国家规定每一个单元的规格应为6*6m,但是

固体废物处理处置知识点

第一章 固废定义: 固体废物:是指在生产、生活和其他活动中产生的丧失原有利用价值或者虽未丧失利用价值但被抛弃或者放弃的固态、半固态和置于容器中的气态的物品、物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纳入固体废物管理的物品、物质。 危害 1.侵占土地,粮食减产 2.塑料袋难降解,破坏土壤结构 3.占河道 4.传染病 5.进入水体,毒害鱼类 6.重金属向地下水渗透 7.CH4 爆炸 固废处理的等级 1.减量化Reduction:减包装,降低毒性,耐用 2.资源化(不改变物性)recycling(1)分离和收集(2)准备再利用,再处理和再制造(3)再利用,再处理和再制造 3.转化transformation废物的物理、化学和生物方法使性质改变:(1)提高效率(2)回收可重复使用的材料、玻璃(3)回收转化产物、堆肥 4.处置(填埋)disposal材料:(1)不可回收(2)没有进一步的用途。(3)剩余物质伴随另一个过程,燃烧后遗留的灰烬 消费习惯对固废的影响 Consumption trends continue to add to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and worsening of people’s lives in parts of the planet. 固废物来源与类型及城市固体废弃物的来源与类型 1.MSW(城市固体废物): Residential, Commercial, Institutional, Construction & Demolition, Municipal service,Treatment plant & incinerator 2.Industrial waste 3.Agricultural waste 物理性质: 1.密度(Specific Weight) 2.含水率(Moisture Content)M=(W-D)/W用于焚烧(干垃圾)、堆肥(含水率高一些) 3.粒径与分布(Particle size and distribute)用于回收,堆肥预处理 4.田间含水率(Field Capacity)—饱和含水率压实的田间含水率高:用于填埋场(压实、FC约 50%) 5.渗透率、导水率(Dermeability):用于填场 化学性质: 1. 组分分析(Proximate Analysis):A.含水率 B. 挥发性可燃物(VCM )C.固定碳 D. (灰分)无机物(焚烧 BC 高) 2. 熔点(Fusing point of ash):灰通过熔融和凝聚形成固体(熟料)的温度 3. 元素分析物(Ultimate Analysis ):C、H、O、N、S和灰分百分比的测定。 4. 热值(Energy Content of SW Components):热值(发热值)为表示废物燃烧时所放出的热量,用以考虑计算焚烧炉的能量平衡及估算辅助燃料所需量。垃圾的热值与含水率及有机物含量、成分等关系密切,通常有机物含量越高,热值越高,含水率越高,则热值越低。 5. 必要营养素(Essential Nutrients ):堆肥中潜在的关键元素 C/N,C/P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Transformations 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方法 A. 物理方法:组分分类(分选);机械的减少体积( 压实);机械减少尺寸(破碎) B. 化学处理方法:焚烧(有氧);热解;汽化 C. 生物处理方法:好氧需氧堆肥,生物降解;厌氧消化产生甲烷 生物性质Biological Properties of MSW 1、生物降解性(Biodegradability ) VS可挥发性固体 lignin木质素【VS:有机物成分中的可降解有机物;生物的可降解性可用VS进行计算,也可通过木质素的含量来确定; 此指标与堆肥处理有关,可降解有机物量越高,越适合堆肥处理】 2、臭味(Odors ) 厌氧分解:在堆肥中局部会产生厌氧状态易生成臭味物质,如硫化氢 第二章 1.Measures and Methods Used to Assess Quantities(获得固体废物量的方式和方法) Load-count analysis (载重计数法) Weight-Volume analysis(重量体积分析法)Material Balance (物料平衡法) Accumulation = inflow - outflow + generation:累积=流入-流出+生成 注:在此方程中,始终将rw写为正,并根据最终分析的要求进行负替换。 Factor that Effect Generation Rates (影响产生量的因素) 1.源头减少和回收活动 2.公众态度和立法 3.地理和物理因素 Waste handling and separation at the source(废物在源头的处理和分离)处理是指在将 MSW 放入集合容器之前与之关联的活动。还可以包括处理集合容器到集合点和从集合点的操作? 回收资源是回收铝罐、报纸、塑料汽水和奶瓶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Type of Collection Systems(收集系统的类型)1.HCS 传统模式conventional 垃圾收集点,拾收满的垃圾桶,到达处置点倒空,再返回第一个垃圾收集点,将空桶放下,开车至第二个收集点,重复上述工作,从最后一个收集点放下放下空桶,最终回到调度站来结束工作路线 2.HCS—交换模式exchange w out in r M M dt dM + - =∑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